6宋辽金文学
宋辽金文学概述
宋辽金文学概述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了宋朝,在其后的近20年中,先后吞并了南唐、吴越和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长期分裂的局面。
但宋王朝实行崇文抑武的政策,维持着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队,武备不修,统治集团内部党争不断,致使国家积贫积弱,在外族入侵中连打败仗,国土不断沦丧,最终导致汴京沦陷、徽钦二帝被虏、北宋王朝覆亡。
南宋王朝建立后,也只能勉强维持偏安一隅的局面。
然而,赵宋一朝在文化方面却有很大的建树,宋代文学也在唐代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发展和创新。
诗词、散文方面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作家。
晚唐、五代兴起的词,经过宋代的发展,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成为宋代标志性的文学样式。
小说、戏剧等在宋代也有很大的进步。
宋代文学中词的成就最为突出,在词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
词这种起源于民间的新诗体,在晚唐、五代花间词人手中开始规范化,多以男女情爱离愁别绪为题材,风格柔媚婉约,确立了语言、风格、意境的文体特征。
宋初,朝廷上下耽于享乐,词成为娱宾遣兴的工具,继承了花间一派的婉约词风。
有代表性的词家是晏殊、晏几道父子,他们的词多为恋情欢宴、伤春感时之作,但语言风格趋于清丽,技巧上多有创新。
较早为宋词开辟新的意境的是范仲淹,尽管他并不以词知名,留下的词作也寥寥可数,但成就很高,其《渔家傲》一词,境界开阔、格调苍凉,上承唐人边塞诗,为宋词开拓了新的领域。
欧阳修的词,同他的诗文中表现的严肃庄重的感情完全不同,大部分也是写情爱,但那些描写个人抱负、即景抒怀的词作也表现了一种洒脱放旷的情怀,向清疏峻洁方面发展,开苏轼豪放词的先河。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
从题材来说,柳词多取材于都市生活,描写汴京、杭州等都市的富庶繁华以及市井风情的丰富多彩,也包括他个人流落江湖、留连坊曲的体验和感受,其中不乏对下层妇女特别是妓女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自己失志的不平。
柳永精通音乐,创制了许多新调,填写了大量的长调慢词,对词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他的作品大多以铺叙和白描见长,写景抒情融合无间而又绝少雕饰,且多以口语入词,适合传唱,故能广泛流传。
宋辽金文化与文学概述
宋辽金文化与文学概说
广西财经学院林凤春制作
一、宋代社会环境
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局面
一方面,中央集权制空前加强,重文轻武,使
士人掌权,机构臃肿,党争剧烈。
另一方面,“守内虚外”的政策,使宋朝对外 又软弱妥协。
二、宋代士人风貌
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比前代更为强烈
民族气节较前代更为高扬 封闭、内敛、低调的品性 儒、释(佛)、道三教融通的思想 既有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经世之思,又能以佛、
六、宋辽金元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时期,民族文化相互 交融。 ——辽金文学实为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其文学受汉文 学影响较深。 辽金文学的成就 ——辽诗存篇不多,目前只有七十多首,其中成就较大 的有契丹女诗人萧观音、僧人寺公大师等。 ——金代文学更为成熟,形成自身特色,成就远超辽代。 涌现了不少人才,元好问是金代最重要和最杰出的诗人, 地位堪与李白、杜想开解人生的挫折,超脱于荣辱得失中。
三、宋代文学之创新
思想上——爱国主义精神和忧患意识更为深沉
内容上——更为通俗化:生活琐事细物均成吟诵
对象,抒情主人公形象更接近普通大众。 艺术风格上——追求平淡之美,言情之外尤重议
论、说理,具有思辨性。
四、宋代文学之标志:宋词
地位的提升 ——宋人将词从晚唐五代时的“小道”,使词为与 诗歌齐驱并驾的文学样式,提升了其文学地位。 ——宋人将词变俗为雅,开创豪放词风,大大提 高了词的文化地位。
成就的辉煌 ——扩大了词的体制和功能 ——拓宽了词的题材范围 ——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和语言技巧 ——风格多样,词派众多,名家辈出
五、宋代散文与通俗文学的突破
散文的突破 ——宋代散文成就高于唐代 ——使散文发展为实用性与政论性兼备的实用文体 ——“唐宋八大家”中即有六人出于宋代
古代文学史:宋辽金文学
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 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 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朝中措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 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3.张先的词
张先的词贴近日常生活,主要写“心中事, 眼中泪,意中人”。他的词从两个方面改变 了词的发展方向:一是大量用词来赠别酬唱, 扩大了词的实用功能;二是率先用题序,将 日常生活引入词中,此后苏轼等人的词大量 用题序表明创作的缘起、背景,即是直接受 张先的启发。
3.风格多样化:婉约 豪放
用题序
4.以诗为词的手法:以诗为词: 用典故
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
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 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 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 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 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 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 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3.俚俗语言的运用。
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 不仅生动活泼,而且使听众既感到亲切 有味,又易于理解接受。
满江红:添伤感,将何计。空只恁,厌 厌地。无人处思量,几度垂泪。不会得 都来些子事,甚恁底抵死难拚弃,等到 头,终久问伊看,如何是。
4.铺叙与白描。柳永词在表现方法
上创造性的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手法。
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 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 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 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 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金代文学与辽宋时期文学的特点对比
金代文学与辽宋时期文学的特点对比在中国文学史上,金代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与辽宋时期的文学也有很大的不同。
本文将对比金代文学与辽宋时期文学的特点,探讨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引言金代文学指的是在金朝统治下产生的文学作品,时间跨度从1115年到1234年。
而辽宋时期文学则指的是辽朝和北宋、南宋时期产生的文学作品。
这两个时期都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文学发展阶段,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学特点和风格。
历史背景在探讨这两个时期的文学特点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其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在金代,金朝是由女真族人建立的,他们在北方地区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权。
在辽宋时期,辽朝和北宋、南宋分别统治着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大部分地区。
辽宋时期文学的特点辽宋时期的文学作品以唐代的文学风格为基础,融合了民间文学和宫廷文学的特点。
辽朝的文学作品较少,主要以《辽史》、《契丹国史》等历史类著作为主。
北宋和南宋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繁荣时期,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
1. 唐传统的延续辽宋时期的文学作品在形式和风格上延续了唐代的传统。
诗歌方面,继承了唐代的律诗风格,注重格律和韵律的规范。
散文方面,注重辞章之美,追求鲜明的文笔和丰富的修辞手法。
这些特点使辽宋时期的文学作品优雅而凝练。
2. 音韵的追求辽宋时期的文学作品注重音韵的追求。
诗歌中,特别注重平仄和押韵的搭配,使诗句朗朗上口,韵味悠长。
散文中,也注重音节和声调的把握,用以增强作品的语感和韵律。
3. 以文言文为主辽宋时期的文学作品大多使用文言文进行创作。
文言文是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工具语言,同时也是文学表现力最丰富的一种语言形式。
文言文的使用使文学作品具有严谨的逻辑和凝练的表达,更加注重言之有物,寓意深远。
4. 唐宋传统文化的承继辽宋时期文学作品还承继了唐宋传统文化的很多特点。
其中包括对儒家思想的尊崇、对历史的重视、对自然景色的描写等等。
这些特点都使辽宋时期的文学作品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宋金辽文学
概说概述这一时期社会特征与文学成就经过五代动乱的岁月,赵匡胤统一了全国,建立北宋王朝,定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宋代是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
公元1127年,宋、金民族矛盾激化,金兵灭辽后,挥戈南下,汴京失守,徽、钦二帝被俘,北宋覆亡。
钦宗之弟康王赵构南渡,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建立南宋王朝。
自此宋、金对峙百余年,南方出现了小康局面。
直至元人灭金后,兴师南下,直取临安。
公元1279年,南宋覆亡。
有宋一代,政治和军事上软弱无力,但在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上有很大的发展。
宋代文学继承了唐代的优良传统,在古文、诗、词各方面,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作家,特别是词的发展,形成了宋代文学的主要标志。
另外,在小说和戏剧方面,到宋代亦有突出的创造。
词到宋代,是鼎盛时期。
北宋初年的词,多受五代的影响。
著名的作家如晏殊、晏几道父子,或富贵浓丽,或婉转秀丽;都承袭了花间派的流风。
自柳永开始,词风才大变。
晚唐五代的词,都是数十字的“小令”,内容大多描写儿女之情。
柳永是第一个大量写“长调”的词人,长于铺叙,多用俗语,内容反映了都市中下层人民的生活和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苦闷。
他的词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相传“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词到苏拭,风气又一变,柳永词虽以铺叙见长,但仍不脱婉约之风。
苏轼则一反柳永旖旎之情,代以清旷豪放之风。
苏轼才情横溢,常以诗赋、经典语入词,并用散文句法作词。
他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以词写情说理,吊古伤今。
他的词风,不拘声律,自由奔放,使词脱离音乐,成为一种独立的新诗体。
自苏词出而宋词与五代词始有截然之别,并由此而形成了豪放派词。
苏轼之后,北宋主要词人是周邦彦。
周承柳永余风并加以发展。
周邦彦也是一位音乐家,创造了不少新的词调,他的词声律严整,“曼声促节,繁会相宣”,适合于歌唱。
他还善于把古人诗句,融化入词。
人们说他的词集婉约派的大成,影响所及,开南宋姜夔、吴文英一派。
‘北宋末年,出现了我国文坛上第一流的女词人李清照。
宋金辽文学研究综述
宋金辽文学研究综述宋金辽文学是指在中国历史上的宋、金、辽三个朝代所创作的文学作品。
这段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文学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风格方面都表现出了独特的特点。
下面将从文学流派、代表作品以及研究成果三个方面综述宋金辽文学的研究现状。
一、文学流派:1. 宋代文学:汉赋、诗歌、歌词、散文、小说等流派都有代表作品,学术上称为“宋诗骈文学”。
2. 金代文学:主要流派有诗歌、乐府、散文、小说等。
3. 辽代文学:主要流派有阙题、叙事、歌颂、南渡镇守歌、停战歌等。
二、代表作品:1.宋代文学代表作品:《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汉赋》、《唐诗三百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念奴娇·过洞庭》等。
2.金代文学代表作品:《金石录》、《洛阳牡丹记》、《虎符》、《壮士断腕》等。
3.辽代文学代表作品:《玉琴鸣》、《长恨歌》、《南渡镇守歌》、《金盆仙》等。
三、研究成果:1.研究方法:宋金辽文学研究方法多样,主要包括文献学、历史学、艺术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方法。
2.研究领域:宋金辽文学研究领域涉及文学史、音乐学、书法学、戏剧学等多个学科,具有广泛的学术领域。
3.研究成果:在宋金辽文学研究中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如《宋词研究》、《宋人小说研究》、《金代散文研究》、《金代诗歌艺术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宋金辽文学的发展,也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金辽文学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时期,它在思想性、艺术性、风格方面都表现出了独特的特点。
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学术研究中,合理的运用多种学科方法,将会促进对于宋金辽文学这一时期的深入了解和细致的探究。
中国古代文学(五)宋辽金文学
第五章宋辽金文学宋散文:柳开,石介,尹洙欧阳修:诗文革新运动王安石曾巩三苏南宋中期:论证论兵:陆游论道:朱熹:理学家笔记之文:洪迈容斋随笔陆游老学庵笔记宋诗:杨亿杨惟演西昆体王禹俑梅尧臣苏舜钦与西昆派争锋相对苏轼黄庭坚北宋诗坛最伟大的诗人南宋爱国主义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南宋后期:永嘉四灵江湖派爱国诗篇:文天祥汪元量宋词宋话本短片话本:碾玉观音错斩崔宁长篇话本:新编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大唐三藏法师取经神话宋金时期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好问论诗三十六首一.北宋前期的诗文革新运动北宋前期的诗文革新运动:中国北宋继唐代古文运动而起的文学革新运动。
主要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主张对诗、文进行革新。
北宋初年,面对土地兼并加剧,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暴露,政治斗争日趋尖锐,一些开明的中下层士大夫文人主张革除社会弊病,要求文学反映现实,而当时风靡文坛的西昆体根本无法担当这样的历史使命。
于是推崇韩愈、白居易,反西昆成为政治改革派们在文学上的反映。
西昆体,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流派,它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是以杨亿为首的17位宋初馆阁文臣互相唱和、点缀升平的诗歌总集,其诗人中成就较高的有杨亿、刘筠、钱惟演。
它是晚唐五代诗风的沿续,艺术上大多师法晚唐诗人李商隐,片面发展了李商隐追求形式美的倾向,其诗雕润密丽、音调铿锵、辞藻华丽、声律和谐、对仗工整,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
但是从总体上看,西昆体诗的思想内容是比较贫乏的,诗歌思想内容贫乏空虚,脱离社会现实,缺乏真情实感。
二.宋代散文1.欧阳修的散文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
第五编 宋辽金文学
(四)苏轼 宋代诗人中,成就最高的当属苏轼。苏轼的诗题 材极为广泛,涉及社会、自然、艺术、宗教以及 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既有政治诗、题画 诗,又有写景抒怀、咏物言志之作。他的政治诗 如《吴中田妇叹》、《荔枝叹》等,表现了对统 治者的批评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题画诗如《题 王维吴道子画》等,表现了他精辟的艺术见解。 当然,最值得注意,同时也是数量最大的是写景 抒怀诗。这一类诗集中表现了苏轼的艺术个性, 也代表了苏轼诗歌的最高成就。
二、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北宋诗文革新运
动,是对唐代古文运动、新乐府运动的继承和发 展。它以韩、柳文章相号召,以“复古”为旗帜, 是配合政治改革形势的一次全面的文风、文体革 新。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以欧阳修为核心,前有尹洙、 范仲淹,同时的有梅尧臣、苏舜钦,后有王安石、 曾巩、三苏。在理论上,他们始终尊韩崇儒,较 好地解决了文道关系。在创作上,他们撰写了大 量堪称典范的文学作品,开创了平易流畅的一代 文风。
2、创作:
作品:欧阳修在这一时期的诗歌改革中虽不是先行者, 却是影响最大的。这一方面是由于他的创作成就,另一 方面也是因为他身居高位的优势。他的诗,就内容来说, 各类题材都有,但最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有关国计民生的 作品,例如《食糟民》、《答朱案捕蝗诗》、《答杨子 静两长句》。这些作品表现了一位士大夫的可贵良知。 艺术:就艺术而言,欧阳修的诗已表现出比较明显的散 文化、议论化的倾向。在这一点上,他是有意学习模仿 唐代诗人韩愈。例如《洛阳牡丹图》、《吴学士石屏歌》 等,已初步表现出宋诗重“意”的特点。他的一些诗写 得平易疏畅,如《戏答元珍》,这首诗作于被贬夷陵之 时,从语言来说,可谓平易通畅,但其中的达观情怀却 是以往的贬谪之作中很少见到的。而这也正是宋诗的特 点之一。欧阳修诗从整体上看,写得平易疏畅,不用典, 既不像白体那样浅俗,也不像晚唐体那么寒酸。这在当 时是难能可贵的。
第五编宋辽金文学
960年,陈桥兵变;1127年宋高 宗赵构南渡以前为北宋,都城在汴梁(今 河南开封);南渡以后为南宋,都城在临 安(今浙江杭州)。1279年,元世祖忽必 烈灭宋统一中国。宋朝三百年间,中国境 内主要还有辽、西夏、金和蒙古等。 北宋960 南宋1127 南宋亡1279
320
宋代社会特点
初期是晚唐的延续,主要有香山体、西昆体、
晚唐体三大派。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 中期 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相继主导, 诗歌并称北宋四大家。 北宋后期黄庭坚逐渐发展,加之陈师道、吕本 中、陈与义等人形成江西诗派。 南宋初期 陈与义等受时政影响诗风转变。 中期 出现中兴四大家。 后期 四灵派与江湖派出现,直至灭亡之际出现 文天祥等一批爱国诗人。
辽代:作品多出自上层人物, 粗糙且流传较少。 金代: 著名诗人 元好问 说唱文学最高成就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入。 待遇优厚 生活富足,无需受贿。 过度依赖政权,认为只有通过科举考试谋求 官职才能体现自身价值,因而较唐代的文学大家 们来看,其生活经历要简单很多。 思想束缚加强 新儒学,也被称为理学或道学。
二、文学概况
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处 在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 。在传统的 诗文方面,宋人继承唐人取得的成就, 并有新的发展,呈现出自己的时代特色。 词在宋代进入全盛时期,产生了许多大 家,成为有宋一代文学的代表。而宋代 戏剧、小说的产生与发展,则标志着一 个新纪元的开始。 1、宋诗有自己的特色; 2、散文改革取得胜利; 3、词的成就最高; 4、戏曲小说的出现。
宋初,文坛盛行冶艳文风。柳开 真宗年间,西昆体统领40余年。
王禹偁
北宋中叶,以欧阳修为代表的“太学体”使散
文走向健康发展。曾巩 王安石 三苏 南宋 前期 以抗战复兴为主题。陆游 辛弃疾 后期 多为慷慨悲凉的爱国散文。文天祥 评价: 1、极具政治功能而又切于实用,论道论证突出。 2、体裁多样,破体为文。将议论、叙事、抒情 融为一体。
第五编 宋辽金文学
第五编宋辽金文学绪论第一节历史背景简介宋:从960年陈桥兵变、赵匡胤皇袍加身,至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宋统一中国,享国三百余年。
其中以1127年宋高宗赵构南渡为界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阶段。
北宋都城在汴梁(今河南开封);南宋都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
辽、金:宋朝三百年间,中国境内主要还有辽、西夏、金和蒙古等。
特别是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和女真族建立的金国,曾与北宋、南宋形成长期对峙之势。
“国朝文明之盛,前世莫及。
”(朱熹《楚辞集注》)“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 (陈寅恪《金明馆从稿二编·宋史职官志考证序》)“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均有所不逮也。
”(王国维《宋代之金石学》)第二节宋代文学总论一、宋代政治状况对文学的影响:1、文官制度的成熟。
一是崇文抑武政策的确立和实施。
艺祖受命之三年,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谓之誓碑。
用销金黄幔蔽之,门钥封闭甚严。
因敕有司,自后时享及新天子即位,谒庙礼毕,奏请恭读誓词。
独一小黄门不识字者从,余皆远立。
上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诵迄,复再拜出。
群臣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
……一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云“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旧题陆游《避暑漫抄》)“神宗时以陕西用兵失利,内批出令斩一漕官。
明日,宰相蔡榷奏事……曰:‘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臣等不愿自陛下始。
’上沉吟久之曰:‘可与刺面,配远恶处。
’门下侍郎章惇曰:‘如此即不若杀之。
’上曰:‘何故?’曰:‘士可杀不可辱。
’上声色俱厉曰:‘快意事更做不得一件!’惇曰:‘如此快意,不做得也好!”(侯延庆《退斋笔录》)(太祖)因谓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
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馀,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 (《宋史纪事本末》卷二)二是科举制度的完备。
规模扩大、糊名和誉录制度、皇帝亲试“洛阳尹洙,意气横跞,好辨人也,尝曰: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及矣。
宋辽金文学
第五篇宋辽金文学第一章宋代诗文革新运动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起因。
其起因大致有三个方面:一、北宋初年,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城市繁荣。
统治阶级追求享乐,征歌逐舞;文人们则多承袭晚唐五代绮靡文风,竞写浮艳空洞的诗赋以点缀升平,竟至有“西昆体”出现。
这种一味追求形式华美、内容空洞的文学倾向,严重脱离社会实际,与北宋社会发展的形势很不适应,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
进步的诗人、作家都要求改变这种文风,恢复韩柳的古文传统和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
二、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政治上革新变法的呼声日益高涨。
宋仁宗时,出现了范仲淹在他的政治改革中即包含有对文风的改革,他不仅建议统治者“敦喻词臣,兴复古道”,而且以自己富于现实主义精神的创作实践抗击“西昆体”的文风。
王安石更主张文贵致用,要求文学切实反映现实生活,充分发挥其社会职能。
由此可见,诗文革新运动是适应政治改革的需要,完全是与政治革新相呼应的。
三、宋代理学家们重道轻文,要求用简便的文字宣传理学,反对堆砌辞藻典故而内容空虚的“时文”与西昆诗风。
这和诗文革新家们的主张虽然有很大差别,但反对西昆诗风的态度却是一致的。
这对诗文革新运动也起了促进作用。
诗文革新运动的发展。
应了解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是经过许多人的共同努力才最后完成的。
运动发展过程大致分三个阶段:一、酝酿阶段:太祖时期。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从理论上批判宋初浮靡卑弱的文风。
运动的先驱柳开以继承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为己任,强调“道”的作用,提倡“古其理,高其意”的古文。
但他在实践上未能收到巨大实效。
王禹则不仅进一步明确文章应是“传道而明心”的工具,而且写了许多具有人民性的诗文名篇。
这一时期在理论上虽然还不完善,创作实践也才刚开始,但却树起了恢复韩柳古文传统的旗帜,拉开了诗文革新的序幕。
二、完成阶段:真宗、仁宗时期。
这一时期理论与创作并举,运动达到了高潮,并取得了胜利。
穆修、范仲淹、孙复、尹洙、石介、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等先后投入诗文革新运动,形成了强大的作家队伍,同西昆派展开了激烈的批判。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辽金文学全部内容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
温润秀洁,亦无其 此。”
——《浣溪沙》
有《珠玉词》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上句伤春,留露 出惋惜之情,下句写 “相识燕归来”又转为理性的旷达,
无奈之中有一种圆融的观照。两句属对工巧、自然浑成。
二、柳永在词的发展史上的贡献
柳永(987?~1053?原名三变,字耆 卿,又称柳七、柳屯田)专意作词,在词 的体制、内容、风格诸方面均有所突破, 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欢迎,以致“凡有 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避暑录话》)。 有《乐章集》
❖ 在艺术技巧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成熟地运用了长调词适 于铺叙、层次丰富、变化多端的特点,为后人在词中融抒 情、叙事、说理、写景于一体,容纳更复杂的内涵,开拓 了新路。
❖ 柳永词的语言。一方面善于化用以前诗歌中的语汇和意象, 另一方面雅俗兼备,以俗为主,开文人俚词一路。
一、苏轼生平、思想、文学主张
束缚
三、苏轼的诗
苏轼诗歌的分类: (一)社会政治诗。如《吴中田妇叹》、
《荔枝叹》等。 (二)写景咏物诗。 如《饮湖上初晴后雨》、
《游金山寺》等 。 (三)题画诗。如《惠崇春江晚景》 。 (四)理趣诗。如《题西林壁》 。
关于“理趣”:
宋诗“以议论为诗”,讲究“理趣”。但由 于理学和禅学的盛行,使大量理语与禅语入 诗,“以议论为诗”变得令人生厌。刘克庄 《竹溪诗话》批评说:“要皆经义策论之有 韵者尔,非诗也。”故而“以议论为诗”必 须讲究议论与叙事、抒情的结合,讲究短小 精悍,发人深省。沈德潜《清诗别裁》“诗 不能离理,然贵有理趣,不贵下理语。”
易安体: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因其词善于选取自己 的日常生活来展示自我的内心世界,用最平 常最简练的生活化的语言来表现复杂微妙的 心理和多变的情感流程,以白描手法创造出 淡雅清疏的审美境界,颇具特色,故后人多 有效法者,称之为“易安体”。
宋辽金元四朝文学的发展特点与变革
宋辽金元四朝文学的发展特点与变革一、宋辽金元四朝概述宋辽金元四朝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宋朝、辽朝、金朝和元朝这四个时期,分别从960年到1279年。
这段时间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中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和杰出的文学家。
二、宋辽金元四朝文学特点1. 反对“奢靡之风”的崛起在宋代,由于政治局势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兴起了“奢靡之风”,包括物质生活的丰富化和文艺作品中追求华丽形式等方面。
然而在文学领域,部分作家开始反对这种风气,并强调以真实感受为创作基础。
2. 诗词建功立业意识增强尤其在南宋时期,士人普遍认同了“建功立业”的观念,将才华用于政绩上。
因此,在南宋鼎盛时期江南文化形成繁荣景象。
同时,士人也借助文学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评。
3. 封建礼教与女性文学的开展封建礼教影响下,女性在文学创作中有较大发展空间。
女性文学充满着对家庭、婚姻和爱情的理解和表达;同时,士人也开始关注女性的权益,并且鼓励女子进行文学创作。
4. 奇情小说的繁荣兴起在金元时期,奇幻、神秘色彩浓厚的奇情小说开始兴起。
这些小说以想象力丰富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特点,深受读者欢迎。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西游记》和《红楼梦》。
三、宋辽金元四朝文学变革1. 史传转向民间历史在宋代之前,历史演义通常由官方编写或授权,具有较高政治色彩。
然而,在金元时期,由于政治变动,一些士人开始编写民间历史或地方志并逐渐取代了官方编撰,形成了一种新的历史书写风格。
2. 文言与白话文的交融自宋代以来,文言文一直是中国主流的书面语言。
然而在辽金元时期,白话文开始被更广泛地采用,并逐渐成为民间、小说等领域的读物主要表达方式。
这使得文学作品更加贴近人民群众。
3. 诗词格律的变化四朝期间,诗和词的格律发生了一些变化。
比如,南宋出现了“徽调”和“信调”,并且兴起了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
金代则出现了以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形成了新的气象。
4. 小品散文崛起宋辽金元时期,《品花宝鉴》、《梦溪笔谈》等小品散文开始兴起,注重生活细节描写和文字艺术。
第五章 宋辽金文学PPT课件
10
《雨霖铃·寒蝉凄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 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 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 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苏轼的思想比较复杂,是儒、佛、道三 家思想的融合。从儒家思想出发,他一生 关心国家命运,积极从政,宽简爱民,但 当政治上受到挫折时,受佛老思想的影响, 又表现出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这种 复杂思想,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明显的 反映。
14
苏轼对词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一)扩大了词的题材内容。凡咏史、怀古、 感旧、悼亡、记游、说理等诗文所能写的内容, 他都引入词中,使词的题材无所不包,反映了广 阔的社会人生。
(二)转变了词风。在婉约正宗之外,别立豪 放一派,表现了新的风格。
(三)突破了音律的束缚。词为了配合音乐而 歌唱,它的格律往往比诗还严。苏轼的词为了充 分表达意境,有时就突破了音律的限制。
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词虽分片, 仍属一首。
8
宋词的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北宋前期 这个时期主要是继承晚唐五代余风,为宋代词的过度
时期。由于北宋前期近百年的升平,适应统治阶级娱宾遣 兴的需要,晚唐五代婉丽的词风(花间词:温庭筠和韦庄) 弥漫一时,“词主艳科,香而软媚”。
代表词人:柳永、范仲淹、晏殊、欧阳修、宋祁、张 先等。这些人主要生活于真宗、仁宗两朝的太平时期,自 然形成了适应现实之需要的词风,“逮至本朝,礼乐文武 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变旧声作新声”。 (李清照《词论》)
宋辽金文化与文学
传统,熟练的掌握了各种诗体的艺术形式, 尤以七律的成就最为突出。同时,元好问 还是金代最杰出的词人。在文学批评史上 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论诗绝句三十首》 相当全面的评价了自汉魏下迄宋季这一千 余年间的重要诗人及诗派,表现出重视自 然天成的意境和雄放庄伟的风格的诗学主 张。
小说话本的艺术成就: (一)塑造一批下层人民的艺术形象,这 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是第一次; (二)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初步形成人 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 (三)通俗、生动的白话文学语言,具有 划时代的意义,为后世通俗小说的创作开 辟了道路。
辽代诗歌
一、契丹族的民族性格 二、契丹族的代表诗人:耶
二、文学概况 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处在一个承 上启下的阶段。 。在传统的诗文方面,宋人 继承唐人取得的成就,并有新的发展,呈现 出自己的时代特色。词在宋代进入全盛时期, 产生了许多大家,成为有宋一代文学的代表。 而宋代戏剧、小说的产生与发展,则标志着 一个新纪元的开始。 1、宋诗有自己的特色; 2、散文改革取得胜利; 3、词的成就最高; 4、戏曲小说的出现。
4.科举教育。
唐末进士不第,多依附军人作乱,故宋代统 治者吸取教训,广开科第之门,使读书人 皆有希翼之心,不致背叛朝廷。宋代施行 彻底文官制度,在客观上对宋代文学起到 了重要作用。
5.宋人的思想状况及精神风貌。
(1)新儒学即宋学的兴起,尤其是理学的兴 起。程朱理学从此统治中国人思想达近千 年。在文学思想上的最强烈体现,就是道 统和文统并重。 (2)佛教尤其禅宗在士大夫中影响很大。 (3)老庄思想、道家传统仍在社会广泛流行。
古文大家
苏洵 父
欧阳修 以明道致用为主
古劲简直 先秦之风 汪洋宏肆
《宋辽金文学》课件
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当代文学对宋辽金文学的传 承与创新
宋辽金文学在当代文学中的 影响
宋辽金文学在当代文化中的 地位和价值
宋辽金文学在当代教育中的 传承与发展
总结与展望
宋辽金文学的成就与不足
成就:宋辽金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 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 价值和历史价值。
展望:宋辽金文学的研究和传承对 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 重要意义,需要加强研究和推广。
影响:分析宋辽金时期文学对后世的影响,如对明清文学的影响等
宋辽金文学作 品
代表作品介绍
宋词:苏轼的《水调歌头》、 李清照的《如梦令》等
辽诗:耶律楚材的《过阴山 和人韵》、萧观音的《怨》 等
金诗:元好问的《摸鱼 儿·雁丘词》、王若虚的 《满江红·怒发冲冠》等
宋文:欧阳修的《醉翁亭 记》、苏轼的《赤壁赋》等
宋辽金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宋辽金文学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元明清时期的文学创作。 宋辽金文学中的诗词、散文、小说等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宋辽金文学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风格等,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宋辽金文学的 创作手法
叙事手法
宋辽金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和作品。
宋辽金时期的文学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派的豪迈奔放,也有婉约派的细腻柔美。
宋辽金时期的文学题材广泛,既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
文学发展历程
宋辽金时期:文学发展的重要 时期
宋辽金文学的特点:多元化、 创新性、民族性
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宋辽金文学是中 国古代文学的重 要组成部分,具 有重要的历史地 位和文学价值。
6、宋辽金文学
乐”,后来是“由乐以定词”(倚声填词)。
2.词是曲子词、曲子的简称 词的别称:乐府、“近体乐府”、“寓声乐府”、 “新乐府”、“倚声”、“歌曲”、“乐章”、 “琴趣”、长短句等。
3.词牌,即词的调名---调与意。 常用的有:《清平乐》、《踏莎行》、《蝶恋花》、 《浣溪纱》、《卜算子》 《虞美人》怀旧——对往昔美好生活的追忆,以今日 境遇的感伤而壮物传情。
婉约词派
豪放词派
代表人物
柳永、周邦彦、李清照、黄庭坚、陆游、苏轼、 姜夔、张淹 辛弃疾
特
点
认为“词为艳科”、 “诗庄而词媚”, 讲究音律格调、色 彩词调,风格清婉 绚丽。也有关心民 间疾苦、民族兴亡 的作品,对清初的 浙西词派影响很大
词风飘逸豪放,表 现手法以铺陈直抒 为主,苏轼开创, 辛弃疾完成,以诗 为词、以文为词, 格调高昂健康,鲜 有消极、晦涩难读 的作品
4.词的体制。
①从节拍(即节奏)不同来区分,有令、引、近、慢。 ②从字数而言分小令、中调、长调。毛先舒《填词名 解》中云:“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 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 词的体式: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双调词的第一段一般称为:上片,前阕,上阕 双调词的第二段一般称为:下片,后阕,下阕
4.市民文学异军突起
宋代诗歌
基本特征: 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
唐诗 ——情韵,美在情辞丰腴 宋诗 ——理趣,美在气骨瘦劲
唐诗是诗人之诗,宋诗是学者之诗 唐诗基本上能做到用诗人自己自然平易的语言来表 达,宋诗则往往用典故和前人的话来表现,因而宋 代的诗人首先是学者。
宋词简介
1.诗与词的区别 诗和音乐没有直接关系,词必须依附音乐曲词方能填 辞。词在诗与乐的结合方式中,最初是“选词以配
宋辽金文学
宋辽金文学【宋辽金文学】“词”1、北宋(960-1127);辽(907-1125)初期:诗:白体、西昆体、晚唐体词:晏殊“情中有思”《浣溪沙》(雍容典雅)、张先(词酬唱赠别)、柳永(慢词长调,第一位对宋词全面革新的大词人)、范仲淹(边塞生活)、晏几道“小晏”(凄楚哀怨,工于言情)文:骈文、柳开、王禹偁、穆修、石介、范仲淹(理胜于辞)中期:诗:欧阳修(平易晓畅)、诗文革新运动、北宋古文运动、文赋、古文六大家(欧曾王三苏)、梅尧臣(古淡)、苏舜钦(豪健)、王安石(自我性情抒发)、王荆公体、苏轼(内容博大,言之有物,众体兼备)词:苏轼(旷达豪放)“刚健含婀娜”文:欧阳修(古文家、文道并重、平易自然)、曾巩、王安石、三苏、诗文革新运动、程颐(理学家、文以载道)末期:诗: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山谷体、张耒、晁补之、秦观、陈师道、后山体、陈与义、简斋体词:秦观(清丽和婉、情致幽远)“古之伤心人”、黄庭坚、周邦彦(北宋婉约派之大成、南宋格律派词人的先驱,王国维称之为“词中老杜”)、晁补之、贺铸(刚柔相济)“贺梅子”2、南宋(1127-1279);初期:诗:江西诗派、“一祖三宗”词:张元擀、张孝祥(辛派先驱,苏辛之桥梁)、朱敦儒、李清照(婉约而不绮靡,旖旎而刚健、洒脱、俊爽)、婉约词派、易安体文:政论文、宗泽、李纲、胡铨、岳飞中期:诗:陆游(晓畅平易、精炼自然、语自天成,兼长众体,尤工七律,善用对偶)、范成大、杨万里、“诚斋体”词:辛弃疾“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倚宗,迄今不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稼轩词》)、苏辛词派(雄奇、深邃、刚健)、豪放词派、陈亮、刘过文:政论文:辛弃疾、陆游、杨万里、范成大、陈亮;言道之文:朱熹、陆九渊、陈亮、叶适之;笔记文:洪迈《容斋随笔》、陆游《老学庵笔记》后期:诗:“永嘉四灵”、“江湖诗派”、文天祥、汪元量、词:姜夔(南宋骚雅词派的最高代表,骚雅清空、潇洒疏宕、意境深邃)、骚雅词派、吴文英(虚实结合)、王沂孙、张炎、刘克庄、刘辰翁、文天祥文:慷慨悲歌:文天祥(爱国主义)、谢翱、邓牧3、金(1115-1234)诗:元好问(金末,金代成就最高的作家,清雄奔放,沉郁苍健)说唱文学: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金院本宋代文学导论(看看即可)一宋词的成就1.全社会的普及,上至皇帝,下至庶民,全部都喜好词曲2.新剧词调的大量出现3.词的思想内容有了根本性的突破4.流派众多二宋调1.多深沉悲慨文气2.多议论之风3.文风多朴实平易三词与诗的比较1.就美学因素考察,诗这种体裁,由于形式过于整齐,有时难免影响它的表现力,尤其是律诗更受到起来转合的限制.词正好弥补了这种不足,它可以用词中短句或疏或密,灵活多变的表达丰富的感情.2.就从原因考察,词在起初,多被当作言情的诗体加以应用,过多局限于男欢女爱的范围,文人词尤为明显(苏轼提高词的地位)柳永专题简介:(约987—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编宋辽金文学绪论第一章宋初文学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第四章苏轼第五章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第七章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第八章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第九章辛弃疾和辛派词人第十章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第十一章南宋的散文和骈文第十二章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绪论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属于中古期第二段与中晚唐文学属于同一发展阶段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宋王朝此后20年间宋王朝先后平定了南方的后蜀南唐和北方的北汉等割据政权基本上实现了中国的统一但宋王朝从北宋开国到南宋灭亡始终处在强敌的威胁之下一直积弱不振公元1127年的靖康之变宋室南迁偏安于江南一隅公元1279年南宋亡本编文学的历史起讫北宋南宋南宋亡 960 1127 1279 319年第一节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 1宋朝实行崇文抑武的国策 2理学思想对文学的影响 3文以载道说的盛行 4印刷业和教育的发达与作家学术修养的提高 5诗文政治功能与议论成分的加强第二节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弘扬 1民族矛盾激化的历史背景 2忧患意识对文学家的影响 3诗文中爱国主题的弘扬第三节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1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有机融合 2社会责任感与个性自由的整合 3新型的文人生活态度 4审美情趣的转变从严于雅俗之辩转向以俗为雅第四节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1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 2士大夫的优裕生活与词的兴盛 3社会的广泛需求对词人创作热情的刺激第五节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一古文 1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发展文体的多样化 2古文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整合 3古文风格的变化 4古文的普及二诗 1宋诗对唐诗的因革 2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 3以平淡为美的美学追求 4唐诗之外又一美学范式的创建三宋词在词史上的巅峰地位四辽金诗文的成就第一章宋初文学 1王禹偁是宋初首先提倡古文的作家之一他不满意晚唐五代以来秉笔多艳冶的浮靡卑弱文风推崇韩柳认为文章是用来传道而明心《答张扶书》的应该做到句之易道义之易晓《再答张扶书》他的创作实践也较好地体现了他的主张其散文言之有物清丽疏朗在宋初文坛上独树一帜如《待漏院论》《唐河店妪传》《黄冈竹楼记》等都是他的名篇 2柳开和王禹偁同是宋初倡导古文的作家柳开和穆修都在文学理论上提出了鲜明的复古主张第二节宋初白体诗人和王禹偁一白体诗人和王禹偁 1宋初馆阁唱和之风盛行多模仿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留连风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近清雅这种诗风仅仅模仿了白居易诗风的一个方面而且与五代诗风一脉相承 2王禹偁也学白体但他更重视白居易的讽谕诗写了许多反映现实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总体上王禹偁的诗平易流畅简雅古淡在宋初白体诗中独树一帜已初步表现出对于平淡美的追求他的长篇诗歌叙事简直议论畅达已开宋诗散文化议论化的风气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村行》数峰无语句以移情拟人手法写山构思精妙山峰本不能言以无语称之立斜阳更见晚山有情颈联色彩明艳美丽胭脂色与白雪香此红彼白有色有香尾联陡转以惆怅引出作者思乡归隐之意包含着贬官失意异乡漂泊的沦落之感风格淡雅词句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得白居易神韵也是白体诗的代表作二九僧林逋和晚唐体 1惠崇等九僧专学贾岛姚合的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重五律间有警句而无佳篇 2林逋等隐逸诗人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也比九僧诗稍微充实一些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山园小梅》颔联写梅花先抓住梅的倒影从虚处着笔渲染出静寂的气氛疏淡的梅枝横出斜逸于水上香气在空中浮动极富有画面之感月黄昏和暗香的配合更显朦胧清幽构成清雅超逸的意境将梅花的神清骨秀高洁端庄的气质写尽了写绝了司马光称其曲尽梅之神态《温公诗话》梅花的这种品质也正寄托着作者高雅幽逸超然物外情趣苏轼《书林逋诗后》曰先生可是绝伦人神清骨冷无尘俗第三节西昆体的盛衰一《西昆酬唱集》的成书及西昆体西昆体因杨亿编辑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它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欧阳修说盖自杨刘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之昆体西昆体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二西昆体的艺术特征西昆体的作家主要是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的特点其得益之处为对仗工整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其缺陷是独得李诗华美的外表而缺乏内在的气韵缺乏李诗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缺乏创新精神没有自成一家的气概三西昆体的衰微及其原因西昆体衰微的原因诗歌体裁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徒有模仿缺乏自立的精神这些缺陷导致它不能担当起开辟宋代诗歌艺术新境的任务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词写悼惜春残感伤年华流逝无可奈何花落去句伤春留露出惋惜之情似曾相识燕归来句在淡淡的忧伤中渗透着一种旷达无奈之中又有一种圆融的观照两句属对工巧自然浑成全词含蕴浑融闲雅平静王灼《碧鸡漫志》中说晏殊词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此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词谐不邻俗婉不嫌弱明为怀人而通体不着一怀人之语但以景衬情上片三句因今思昔现时景象记得与昔时无殊天气也亭台也夕阳也皆依稀去年光景但去年人在今年人杳故骤触此景即引起离索之感无可两句属对工整最为昔人所称盖既伤花落又喜燕归燕归而人不归终令人抑郁不欢小园香径惟有独自徘徊而已余味殊隽永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失意词人晏几道晏几道生卒年不详字叔原号小山是晏殊的第七子虽出身相门但仕途坎坷只做过颍昌许田镇监这种地方小官小山为人天真单纯豪爽真诚又孤高自傲不肯依傍权贵生活穷困不得意他为人多情善感笔下的爱情离别怀旧等题材的词作很有特色充满感伤情调但真挚深沉超过了其父著有《小山词》一生死不渝的苦恋与身世之感的渗入小山词主要是表现对爱情的刻骨铭心的<a name=baidusnap0></a>相思</B>和生死不渝的追求并把爱情当作一种纯精神性的追求这几乎是晏几道人生主要的精神寄托他一方面借对爱情的追求来建立一个与现实生活截然不同的审美的情感世界以消除现实人生中无法摆脱的孤独苦闷另一方面把自己辛酸不平的身世之感曲折地寄托在男女间的悲欢离合和女性的失意苦闷之中既能一吐为快又能不获罪于人二如梦如幻的境界和语淡情深的风格 1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由于对爱情失落的追忆晏几道常常建构梦幻以重温往日爱情的甜蜜形成缤纷多姿的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 2语淡情深的风格特色3艳而不俗的异样风采从语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两个层面上把《花间集》以来的艳词小令艺术推到了极致他在宗柳学苏之外独树一帜给北宋后期词坛增添了异样的风采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为别后相逢之词上片追溯当年之乐彩袖一句可见当年之浓情密意拼醉一句可见当年之豪情换头从别后三句言别后相忆之深常萦魂梦今宵两句始归到今日相逢老杜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小晏用之然有剩把与犹恐四字呼应则惊喜俨然变质直为宛转空灵矣上言梦似真今言真似梦文心曲折微妙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频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B>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前二句追昔抚今第三句融合言之旧情未了又惹新愁落花二句正春色恼人紫燕犹解双飞而愁人翻成独立论风韵如微风过箫论词采如红蕖照水下阕回忆相逢两重心字欲诉无从只能借凤尾檀槽托相思</B>于万一结句谓彩云一散谁复相怜惟明月多情曾照我相送五铢仙佩此恨绵绵只堪独喻耳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感旧怀人精美绝伦一起即写楼台高锁帘幕低垂其凄寂无人可知而梦后酒醒骤见此境尤难为怀盖昔日之歌舞豪华一何欢乐今则人去楼空音尘断绝矣即此两句已似一篇《芜城赋》去年句疏通上文引起下文落花两句原为唐末翁宏之诗妙在拈置此处衬副得宜且不明说春恨而自以境界会意落花微雨境极美人独立燕双飞情极苦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B>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韵格平韵格格式双调小令上下二片各5句共58字资料《临江仙》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原曲多咏游仙事别名有《临江山》《谢新恩》格式有三种柳永曾以之改成93字11韵的慢曲格式小山的朋友家有四名歌妓名叫莲鸿苹云朋友聚会每填一词便让她们歌唱他们则饮酒听歌后来朋友零落或病或亡歌妓也星散不知所归了本词借怀念小苹抒发人世沧桑之感词的核心是「去年春恨却来时」一句一个「却」字说明这种忆念不只一次而是常在心头词的内容可分为三层上片写小苹去后自己的孤独寂寞前两句写楼里末二句写园中饮酒是为浇愁但梦回酒醒之后愁绪依然楼是旧时歌舞欢乐之地而今楼锁帘垂小苹们已不知所往了园中散步是为排解孤独却又见落花而思情人睹双燕就更增孤独感下片前三句是第二层回忆初见小苹情景从她的衣饰技艺两面刻画小苹形象心心相印说相思</B>又暗示了他们一见钟情最后二句写作者见月思人的深情可见无论是晴是雨她都常在他的心头这首爱情词中融入了人世沧桑感使词的内涵更深刻丰厚这同小山由相门公子沦落为坎坷困顿人不无关系这种蕴含并不直接说出多靠所描绘的景物境界来体现就更耐人寻味多用对句上片首末两句及全词末两句都是被人称道的精彩名句二雅俗并存的欧阳修的词欧词与晏殊齐名并称「欧晏」古人分别文体欧阳修把严肃庄重的思想内容写进诗文里词便成了他抒发性情的地方了所以他的词有继承花间派的一面写男欢女爱伤春怨别有的词甚至写得俗而艳他喜向民歌学习风格清淡自然在词的通俗化方面迈出了一步他用词抒写人生感受使词的抒情功能进一步深化把李煜开辟的道路延长了著有《六一词》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踏莎行·候馆梅残》上片从行人落笔写行人旅途思家残梅细柳草熏风暖展示出一片早春迷人的景色在此背景之下抒写离愁别恨更显得柔情缱绻迢迢不断如春水妙在即景设喻触景生情下片从闺中思妇落笔写闺中思妇怅望念远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唐宋人诗词中送别怀人者或从居者着想或从行者着想能言情婉挚便称佳构此词则两面兼写前半首言征人驻马回头愈行愈远如春水迢迢却望长亭已隔万重云树后半首为送行者设想倚阑凝睇心倒肠回望青山无际遥想斜日鞭丝当已出青山之外如鸳鸯之烟岛分飞互相回首也以章法论候馆溪桥言行人所经历柔肠粉泪言思妇之伤怀情同而境判前后阕之章法井然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蝶恋花·庭院深深》上片写深闺女子独倚高楼盼往日情人而不得因而产生失望幽怨怅恨的迟暮感连用三个深字不仅写出庭院之深也写出院中居人与外界隔绝之深寂寞苦闷之深以景托情词意深婉李清照尤爱庭院深深深几许句下片写伤春语意浑成刻画深致《古今词论》引毛先舒云永叔词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何也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也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噎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韵格仄韵格格式双调七言八句共56字资料又名《木兰花》《惜春容》《西湖曲》等欧阳修离开洛阳时写了好几首词表示惜别这是其中的一首酒筵离情这是词里常见的题材而欧阳修却写出了新意一结构新奇避免了平铺直叙此词用的是跳跃式结构上片的前二句写离别筵席上的情况他想告诉她这次离开后什么时候才回来可没等他开口她就愁容惨淡了三四句跳开离筵别情抒发人生感慨人本来就是多情的生命忧愁悲伤与风月美景等外在环境毫无关系下片的前二句越过上片的后两句承接着上片开头两句继续写酒筵情况新谱出的离别曲使将要分别的男女主人公更加悲伤结尾二句又以感慨议论结束大概人应当尽情尽兴之后离别才不会痛苦吧二在平常的题材中融进了哲理这反映了词人对人的认识和人生体验这是欧词别开生面的地方对后来的苏轼辛弃疾都有影响第二节开拓词境的尝试一范仲淹的词《全宋词》现存范仲淹词五首范词独辟蹊径写边塞生活为词开辟了崭新的审美境界也开启了宋词贴近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创作方向而沉郁苍凉的风格则成为后来豪放词的滥觞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据宋人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一范文正公守边日作《渔家傲》歌数阙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呼为穷塞主之词上片写西北边塞风景紧扣一异字境苍莽雄阔下片抒情抒发将士忧国思乡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此词能从五代词的宫闱闺阁楼台亭院走向江山塞漠摆脱浅斟低唱实发宋人豪放之先声二张先的词张先的词贴近日常生活主要写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他的词从两个方面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一是大量用词来赠别酬唱扩大了词的实用功能二是率先用题序将日常生活引入词中此后苏轼等人的词大量用题序表明创作的缘起背景即是直接受张先的启发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这首词通过惜春伤春情绪的描写感叹年华易逝和孤独寂寞的处境《后山诗话》尚书郎张先善著词有云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飞絮无影世称诵之谓之张三影三王安石的词王安石的词已脱离了晚唐五代以来柔情软调的固定轨道而主要是抒发自我的性情怀抱并进一步由表现个体人生的感受开始向对历史和现实社会的反思使词具有了一定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其表现功能已由应歌娱人转向言志自娱标志着词风正向诗风靠拢刘熙载《艺概》卷四说其风格能一洗五代旧习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桂枝香·金陵怀古》上片写景极写登高所见金陵壮丽的晚秋景色下片怀古叙六朝之盛衰伤时叹今寄慨遥深立意高远全词风格豪健写景壮阔笔力刚劲《增修笺注草堂诗余·后集》卷上引《古今词话》云金陵怀古诸公寄词于《桂枝香》凡三十余首独介甫最为绝唱东坡见之不觉叹息曰此老乃野狐精也第三节柳永词的新变以俗为美一柳永的生平柳永青年时代在汴京游学时常出入于烟花柳巷与伶工乐伎相往来这种生活影响了他创作后改名柳永才考中进士做过定海晓峰盐场督官屯田员外郎等小官世称柳屯田他终生贫困潦倒相传死后家无余资是妓女们出资把他安葬的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二柳永的词 1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2市民情调的表现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趣具体表现为一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二表现了被遗弃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三表现了下层妓女的不幸和他们从良的愿望四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 3俚俗语言的运用柳永在词的语言表达形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他的词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不仅生动活泼而且使听众既感到亲切有味又易于理解接受 4铺叙与白描柳永词在表现方法上创造性的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手法 5羁旅行役之感与抒情的自我化柳永不仅创造和发展了词调词法并在词的审美趣味方面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发展在题材取向上朝着自我化的方向拓展《乐章集》中六十多首羁旅行役词比较全面的展现出柳永一生中的追求挫折矛盾苦闷辛酸失意等复杂心态韵格仄韵格格式双调慢词上下共103字资料《雨霖铃》原为唐教坊曲据《乐府杂录》载唐明皇幸蜀期间大雨不断过栈道时闻见铃声勾起对杨贵妃的思慕命乐人作《雨霖铃曲》寄恨霖雨即大雨故此曲哀怨前后片各五仄韵例用入声部韵《雨霖铃·寒蝉凄切》这首词当是作者离开汴京与相好歌伎的惜别之作起首三句选择带特征性的景物创造出一种充满离愁的气氛时值清秋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再加寒蝉凄切之声又是在长亭——人们分手的地方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都门五句集中细腻地描写分别的场面和离别人痛苦的心情一边是深深的留恋一边是兰舟的催发千般柔情万种别恨难以表述只有执手相看泪眼相对无语凝咽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接着以念字领起三句千里烟波写前程渺茫未卜不知寄身何处暮霭沉沉写面对现在的分别心情压抑沉重这三句情景交融不尽之意尽在言外下片分三层叙写多情句为第一层先做泛论从个别说到一般得出一条人生通理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但此时的离别因正值冷落凄凉的秋季伤痛就更甚于常时今宵句为第二层设想别后酒醒的怅惘此三句为千古丽句杨柳河岸晓风残月构成一凄清的画面客情的冷落风景的清幽离愁之难耐都集中于这一画面此去为第三层设想别后的孤独清冷此词颇能体现柳词的铺叙手法上片一层写秋景一层写送别一层写别后之景下片一层写秋日离别的伤感一层些想象中酒醉醒来时的凄凉景色最后一层收束叹息从此天各一方孤独寂寞全词融写景叙事抒情层层铺叙重重叠叠地渲染气氛缠绵悱恻地表现了离愁别绪望海潮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