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文学的历史定位与研究述评(一)
辽金元时期的文学特色及其历史背景分析
辽金元时期的文学特色及其历史背景分析1. 引言在辽金元时期(907年-1368年),中国社会经历了从五代十国、辽、宋、西夏到金朝以及南宋的统治。
这一时期的文学产出丰富多样,展现了不同地域、民族、阶层和观念的特色。
本文将探讨辽金元时期的文学特点,并通过对历史背景的分析来解释其中的原因。
2. 辽代文学特色及历史背景分析2.1 文学特点•吐蕃文化传统影响:吐蕃文化在辽代开始逐渐影响并融入中国北方,使得辽代文学具有强烈的异域风格。
•诗歌创作繁荣:辽代诗人擅长创作骚体诗,尤其是题李师中楼醉后亭最为闻名,反映了当时宫廷生活和社会风貌。
•功绩歌颂与英雄崇拜:辽朝鼓励将军勇武战功写成诗篇以赞扬和赋予荣誉,如耶律楚材《辽英歌》即是典型代表。
2.2 历史背景分析•辽朝的兴起与多民族交融:辽朝的建立使得科举制度开始衰退,同时也给辽代文学注入了异域情怀。
•统一大陆、消灭北方割据:金朝在辽后期崛起,并最终击败辽,统一北方。
这一历史背景下,金朝开始重视汉文化,并吸纳了不少辽代文人。
•北疆政权更迭与民族观念变迁:西夏和南宋在中国北方形成对峙之势,在这种地缘政治关系中,辽金元时期的文学随着民族观念的演变而发生了变化。
3. 金代文学特色及历史背景分析3.1 文学特点•汉族传统文化复苏:金代的王安石变法使得汉性文化复兴,儒家经典重新成为主流思想,在文学创作上也有所体现。
•抒写士人困境与明末风云:金朝后期社会动荡不安,加之外侮和内乱,文人开始倾诉困境和表达对社会的担忧。
3.2 历史背景分析•统一北方与抵抗南宋:金代统一北方后,与南宋形成对峙态势。
这种政治局面也影响了金代文学的创作。
•金中世纪之变:金朝逐渐衰落的过程中,文学思潮也发生了转变,开始追求个体感受和内省。
结论辽金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多民族交融、政权更替频繁的时期。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辽、金、元三个时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学特色。
通过对这些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文化的传播和政权间的关系对于当时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辽金元词的文学特色与时代背景分析》
《辽金元词的文学特色与时代背景分析》引言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辽金元三朝是一个极富光彩的时期。
辽金元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一支重要流派,其文学特色与时代背景是我们了解和欣赏这一时期的词作品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辽金元词的文学特色以及背后的时代背景,并分析其带给读者的情感体验。
文学特色1. 原生态的自然描写在辽金元词中,自然描写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这一特点体现了作者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他们用词如画,将大自然的美好展现在读者面前。
纵观辽金元词的自然描写,可以看到山水、花草、季节变化等元素被大量运用。
例如词人秦观的《木兰花慢》,他以其独到的笔墨,将春天中花开的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花的世界中。
2. 深入内心的情感抒发辽金元词富于情感的抒发,这是词人们对生活和世界的真实感受的表达。
在这些词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激情、思考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他们善于运用短小精悍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情感。
例如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通过短短几句,表达了对逝去的时光和逝去的爱情的怀念和无奈之情。
3. 生活百态的展现辽金元词还以其生活百态的描写闻名。
词人们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将生活中的琐碎和平凡变得生动有趣。
他们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们的生活场景和各种社会角色。
例如金朝时期的词人关汉卿的《青玉案·泪湿罗巾梦不成》,讲述了一段荒唐的宫廷爱情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反映出封建社会中人性的悲剧和无奈。
时代背景1. 政治乱世的反映辽金元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动荡的时期。
辽朝、金朝和元朝相继兴起和灭亡,政权更替频繁。
这些政治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当时的社会和人民的生活。
辽金元词正是在这个时代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反映了这一时代的政治乱象和社会动荡。
例如辽金时期的词人文天祥的《满江红》就是对金朝统治的反抗之作。
2. 文化交流与融合在辽金元时期,中国面临着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汉文化、南宋文化等不同文化元素相互碰撞和融合,形成了辽金元时期独特的文化景观。
宋辽金文学1剖析
第五编宋辽金文学绪论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属于中古期第二段。
与中晚唐文学属于同一发展阶段。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宋王朝。
此后20年间,宋王朝先后平定了南方的后蜀、南唐和北方的北汉等割据政权,基本上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但宋王朝从北宋开国到南宋灭亡,始终处在强敌的威胁之下,一直积弱不振。
公元1127年的“靖康之变”,宋室南迁,偏安于江南一隅。
公元1279年南宋亡。
本编文学的历史起讫(319年)北宋南宋南宋亡(960)(1127)(1279)【宋】:北宋九主太祖太宗,真仁英神哲宗徽钦;南宋九主高孝光宁,理度恭端投海帝昺。
太祖:960-975;太宗:976-997;真宗:998-1022;仁宗:1023-1063;英宗:1064-1067;神宗:1068-1085;哲宗:1086-1100;徽宗:1101-1125;钦宗:1126-1127第一节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1、宋朝实行崇文抑武的国策;2、理学思想对文学的影响;3、文以载道说的盛行;4、印刷业和教育的发达与作家学术修养的提高;5、诗文政治功能与议论成分的加强。
第二节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弘扬1、民族矛盾激化的历史背景;2、忧患意识对文学家的影响;3、诗文中爱国主题的弘扬。
第三节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1、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有机融合;2、社会责任感与个性自由的整合;3、新型的文人生活态度;4、审美情趣的转变——从严于雅俗之辩转向以俗为雅。
第四节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1、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2、士大夫的优裕生活与词的兴盛;3、社会的广泛需求对词人创作热情的刺激。
第五节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一、古文:1、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发展:文体的多样化;2、古文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整合;3、古文风格的变化;4、古文的普及。
二、诗:1、宋诗对唐诗的因革;2、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3、以平淡为美的美学追求;4、唐诗之外又一美学范式的创建。
《辽金元时期文学变迁与历史背景分析》
辽金元时期文学变迁与历史背景分析一、引言在中国历史上,辽、金、元三个朝代是相继统治北方地区的帝国,它们分别拥有不同的政权和文化特色。
本文将重点分析辽金元时期文学的变迁,并探讨其中的历史背景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二、辽朝文学1. 历史背景辽朝(901年-1125年)是由契丹族所建立的政权,在其统治下,契丹族文化得以发展并形成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2. 文学特点辽朝文学以诗歌和散文为主要表达方式,其中最著名的是“辽东十胜诗”,以及流传至今的《勉酒行》等作品。
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人民生活和诗人情感。
3. 文学影响由于辽朝对后世影响相对较小,所以其文学作品在范围和数量上都比较有限。
然而,这些作品对后来金元时期至关重要,为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三、金朝文学1. 历史背景金朝(1115年-1234年)是由女真族所建立的政权,对辽朝进行了消灭,并统一了中国北方地区。
2. 文学特点金朝文学以诗歌和戏剧为主要表达方式。
其中最著名的有《诸葛亮锦囊妙计》和《西华山主人》等戏剧作品,以及较早出现的雕镂小说等散文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突出了女真族独特的文化风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形态和人民生活。
3. 文学影响金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对后来的元朝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中,《西华山主人》是元曲发展的关键之作,在题材和艺术手法上都具有创新性。
四、元朝文学1. 历史背景元朝(1271年-1368年)是由蒙古族所建立的政权,统一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并且与其他国家建立了贸易和文化交流关系。
2. 文学特点元朝文学以元曲和散曲为代表。
元曲是一种多样化的戏剧形式,结合了音乐、舞蹈、文学和绘画,代表作有《窦娥冤》和《关雎》等。
散曲则是一种歌词形式,内容广泛涉及爱情、自然景观和社会风尚。
3. 文学影响元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来明清时期的诗歌、小说和戏剧产生了深远影响。
元曲和散曲被视为中国古典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中的艺术手法也被后来的作者所借鉴和发展。
辽代文学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与独特性
辽代文学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与独特性引言文学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
辽代文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独特的贡献。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辽代文学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与独特性。
辽代文学的时代背景和特点辽代的历史背景辽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的历史背景对于辽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辽代是指从907年到1125年的历史时期,这是辽朝建立以及繁荣发展的阶段。
在这段时期,辽代国力强盛,国土辽阔,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这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辽代文学的特点辽代文学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它在文学创作上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既有汉文化的影响,也有蒙古、契丹等少数民族文化的熏陶。
这种文化的融合使辽代文学具有独特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辽代文学以民歌、边塞文学、宫廷诗歌等形式多样化,在内容上涵盖了生活、爱情、战争、宴会等各个方面,展现了辽代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
辽代文学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辽代文学对于中国文学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题材选择、艺术表现等方面。
辽代文学中的民歌、边塞文学等形式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创作模式。
同时,辽代文学中的艺术表现手法,例如对于自然景色的描写、对于人物内心感受的描绘等,也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对文学思想的影响辽代文学对于中国文学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于民族文化、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和发扬上。
辽代文学在创作中注重对辽代民族文化的表达,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延续,使得辽代文学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辽代文学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后世文学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对于诗歌创作、散文写作等方面的启示。
对文学传承的影响辽代文学对于中国文学传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于文学才华的培养和文学传统的延续上。
辽代宫廷文化的繁荣为后来的文学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学习机会。
辽金元时期的文学进展与变革
辽金元时期的文学进展与变革引言辽金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发展阶段。
在这一时期,文学作品在数量、题材和风格上都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与进展。
本文将探讨辽金元时期文学的发展情况以及相关的变革。
文学概况文学产生背景辽金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动荡、民族融合与交往频繁的时期。
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交融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广泛而丰富的素材。
文学流派与体裁在辽金元时期,出现了许多新兴的文学流派与体裁。
例如,在诗歌方面,除了唐诗韵律传统仍然延续外,还出现了“古乐府”、“新乐府”等新型诗体;散文方面,随着科举制度的推行,文章更加注重具备说理论述功夫。
戏曲方面也有一定发展,如汴京等地出现大量剧种。
作家个人与作品特点辽金元时期有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
例如,王安石是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充满了反映社会现实与表达个人情感的力量。
辛弃疾则以其豪放洒脱的词章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广为流传。
晏殊的词章婉转动人,善于描绘人物形象。
文学进展文学创作风格革新与变化辽金元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学创作风格出现了明显变化。
以唐宋诗韵律体裁为基础,加入了更多当地方言和民族特色;散文则由纯粹应试文章转向注重逻辑、论述和自我表达。
主题内容丰富多样化在辽金元时期,不同主题的文学作品呈现出丰富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爱情、思乡、山水等主题外,还增加了对社会现象、历史事件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反思与探讨。
文学变革影响因素与推动力量辽金元时期的文学变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土壤;其次,各地区、民族之间交流演化孕育了新思潮;同时,个人作者的自身经历与性格也对文学变革起了重要作用。
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影响辽金元时期的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思潮与氛围,并引起了社会上诸多层面的关注与讨论。
一些优秀作品具有启发人们深刻思考和反思历史现象、社会问题等方面意义。
宋金辽文学研究综述
宋金辽文学研究综述宋金辽文学是指在中国历史上的宋、金、辽三个朝代所创作的文学作品。
这段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文学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风格方面都表现出了独特的特点。
下面将从文学流派、代表作品以及研究成果三个方面综述宋金辽文学的研究现状。
一、文学流派:1. 宋代文学:汉赋、诗歌、歌词、散文、小说等流派都有代表作品,学术上称为“宋诗骈文学”。
2. 金代文学:主要流派有诗歌、乐府、散文、小说等。
3. 辽代文学:主要流派有阙题、叙事、歌颂、南渡镇守歌、停战歌等。
二、代表作品:1.宋代文学代表作品:《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汉赋》、《唐诗三百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念奴娇·过洞庭》等。
2.金代文学代表作品:《金石录》、《洛阳牡丹记》、《虎符》、《壮士断腕》等。
3.辽代文学代表作品:《玉琴鸣》、《长恨歌》、《南渡镇守歌》、《金盆仙》等。
三、研究成果:1.研究方法:宋金辽文学研究方法多样,主要包括文献学、历史学、艺术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方法。
2.研究领域:宋金辽文学研究领域涉及文学史、音乐学、书法学、戏剧学等多个学科,具有广泛的学术领域。
3.研究成果:在宋金辽文学研究中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如《宋词研究》、《宋人小说研究》、《金代散文研究》、《金代诗歌艺术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宋金辽文学的发展,也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金辽文学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时期,它在思想性、艺术性、风格方面都表现出了独特的特点。
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学术研究中,合理的运用多种学科方法,将会促进对于宋金辽文学这一时期的深入了解和细致的探究。
21世纪中国学界辽金文化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1世纪中国学界辽金文化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21世纪是信息化和全球化持续发展的时代,中国学界对于辽金文化史的研究也随之蓬勃发展。
辽金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不仅影响了后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也对中外文明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资料的不完整、研究方法的单一等原因,学界对辽金文化史的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引起了学者们对该领域研究的热情和需求。
当前,21世纪中国学界对辽金文化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对于这一重要课题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为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同时也能够拓宽学术领域的研究范围,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本文旨在回顾21世纪中国学界对辽金文化史的研究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探讨这一领域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21世纪中国学界辽金文化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系统梳理辽金文化史研究的现状、重点、方法与技术,并探讨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而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这一领域的整体梳理和分析,旨在总结回顾过去研究的成果,为未来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希望能够凸显辽金文化史研究的重要意义,推动学界对该领域的深入探索与发展,为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辽金文化史研究的现状目前,21世纪中国学界对辽金文化史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在辽金文化史研究领域,学者们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深入研究和实地考察,逐渐揭示了辽和金两个时期的文化特点和历史演变。
在辽金文化史研究的现状中,学者们着重探讨了辽和金两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并对辽金时期的艺术、建筑、宗教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学者们还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文化比较和交流,加深了对辽金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在辽金文化史研究中,学者们还不断完善研究方法和技术,运用考古学、史学、文化人类学等多种学科交叉的方法来解读辽金文化的历史内涵。
辽金元时期的文学风貌与历史背景
辽金元时期的文学风貌与历史背景一、概述辽金元时期(公元907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文学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这一时期,辽、金和元三个朝代相继兴起,对于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辽金元时期的文学风貌以及背后的历史背景。
二、辽金元时期的历史背景1. 辽朝(907年-1125年)辽朝是由契丹族建立的一个统治中国北方地区的王朝。
其君主以皇帝为尊号,实行封建制度,并且积极推动汉文化与契丹文化的融合。
这一时期,诗歌、词曲等文艺形式开始兴盛,并出现了大量优秀作品。
2. 金朝(1115年-1234年)金朝是由女真族建立的一个统治中国东北地区的王朝。
其君主以“天子”为尊号,采用中原传统官制体系,并倡导忠孝节义等儒家思想。
这一时期,散曲、戏剧等艺术形式兴起,也有很多文艺作品被创作出来。
3. 元朝(1271年-1368年)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治中国全境的王朝。
其君主以“皇帝”为尊号,继承了宋朝之制度。
在这一时期,辽金元时期的文学传统得到继承和发展,同时还有来自蒙古和西亚等地区的文化交流。
三、辽金元时期的文学风貌辽金元时期的文学风貌承载着这一历史背景的独特特点和多样性。
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方面:1. 诗歌与词曲在这一时期,诗歌与词曲成为主要的文学表达形式。
辽、金两朝均推崇汉族传统文化,并且借鉴自己民族的语言表达方式,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例如辽代杨亿、金代晏殊等人都是当时著名的词人。
2. 散曲与戏剧散曲和戏剧同样是辽金元时期非常重要的文学表达形式。
散曲是一种结合了音乐和文学的艺术形式,而戏剧则是以演员表演为主的艺术形式。
这两个方面都有较高的发展水平,并留下了不少经典之作。
3. 文学交流与融合辽金元时期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相互交流的时期,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在此交相辉映并吸取对方的精华。
例如,元代在统治全国范围内的同时,也保留并推广了汉民族传统文化,并且还受到蒙古和西亚等地区文化的影响。
辽代文学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辽代文学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辽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也是一个文学繁荣的时期。
由于辽代的书写方式多为契丹文字,所以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辽代文学作品并不多。
但即使如此,辽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依然不能忽视。
一、辽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辽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与当时社会的多元文化背景有很大关系。
当时,辽朝统治地区的文化状况非常复杂:有中原汉文化、契丹族文化、异族文化以及佛教文化等等。
这些不同的文化交融在一起,催生了辽代特有的多元文化氛围。
而辽代的文学也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呈现出了一系列不同于唐宋时期的特点。
其一,辽代文学的语言多样。
除了正式书写的契丹文字外,辽代文学中还广泛应用了汉字、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等其他文字形式。
辽代文学作品中充满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特点的语言表达方式,这对于中国文学史的多元文化积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二,辽代文学的文体多样。
辽代文学的著作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诗、散文、小说、戏曲、歌谣等等。
这与当时社会生活多元的特点相符合。
辽代文学同时也创造出了不少新的文体形式,如“破投胡”、“过目俳谐”、“徒露锋芒”等,为中国文学史注入了新的血液。
其三,辽代文学的内容贴近生活。
辽代文学对现实生活的反映非常犀利。
契丹族历史、人物、地形、风俗习惯都是辽代文学不可或缺的主题内容。
同时,辽代文学也不乏诸如爱情、人生哲理、社会风气等主题内容,这让辽代文学既立足于民间生活,又呈现出了各种不同的思想倾向和文化价值观。
二、辽代文学的重要作品作为中国历史上文学发展的一个时期,辽代文学的重要作品非常的多,部分代表作如下。
其一,《武则天词》:辽代文学著作中极少有这么长的单篇著作。
在辽代的时候,《武则天词》诸多版本流传。
最初版本是一名“南人故”所作,后来又有数种变化。
武则天,李白、李贺、高适、唐婉、鱼玄机和王昌龄等众多文人都在《武则天词》中显现出了各自的才艺,在词句创作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水准,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辽金时期的文学与历史背景
辽金时期的文学与历史背景引言辽金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涉及了辽朝和金朝两个朝代。
在这段时间里,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化,文学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辽金时期的文学特点,并介绍其背后的历史背景。
辽金时期概述辽金时期是指从北宋灭辽起,到南宋灭亡金朝之前的一段时间,具体时间跨度约为916年至1234年。
这段时间内,中国北方地区经历了多次政权更替和战争,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辽金时期文学特点1. 契丹文化与汉文化交融契丹族作为辽朝统治者,他们带来了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和文化传统。
在此基础上,契丹人逐渐接触并融入汉文化,在语言、文字和文学等方面形成了独特风格。
2. 抒发民族感情的作品增多由于不断战争导致民族关系紧张,辽金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抒发民族感情的作品逐渐增多。
这些作品以讴歌自己民族的英雄事迹、咏史抒怀、表达民族自豪感等为主题。
3. 文学体裁多样化辽金时期的文学创作不仅涵盖了诗、赋、骈文等传统文学体裁,还出现了新的文学形式。
例如,“西夏奏凯行”等宣传诗、叙事诗《平津战记》等反映当时战争动态和历史事件的作品。
4. 文学融合佛教思想佛教在辽金时期得到广泛传播,在文学创作中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许多诗人将佛教思想与自己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创作出充满宗教意味的作品。
辽金时期文学与历史背景联系1. 家国天下之忧影响创作辽金时期持续战乱,社会动荡不安,这种局面直接影响了当时文人士子对家国命运之忧的感悟和创作。
许多作品通过反映社会现实、宣扬忠义等主题,表达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担忧。
2. 君权与文人关系的变化辽金时期君权与文人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在辽朝,文人多被任命为官员,并进行文武双全的教育培养;而金朝则更加注重士大夫的政治影响力,提倡士大夫奉命效力。
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当时文人的创作内容和态度。
3. 文学作品对历史事件的记录辽金时期出现了一些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事件,例如北宋与辽朝之间长期的战争和宋金之间的抗争。
论辽金文学的历史定位与研究评述
辽金文学的历史定位与研究述评周惠泉公儿10世纪初到13世纪前期的三百余年,在祖国的北半部先后建立了契丹贵族统治的辽朝(916—1125)和女真贵族统治的金朝(1115--1234),它们与五代、两宋北南并立,形成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南北朝的局面。
辽金文学成长和植根于辽、金两代,辽、金两代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如何?这是研究辽金文学首先必然遇到和必须回答的问题。
对于两宋、辽金以后的中国历史,人们往往习惯于“宋元明清”的说法,它用两宋包容或代替辽金,把辽金作为两宋的附庸看待。
这样的表述,其实并不切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就辽代而言,建立大辽的契丹人原本依附于突厥和唐朝,唐末藩镇割据,唐室衰微,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乘势而起,在唐朝灭亡的当年一907年即可汗位,916年称帝,国号大契丹,后又改名大辽。
辽朝创建四十五年以后,宋太祖赵匡胤方建立北宋。
其时大辽“东朝高丽,西臣夏国,南子石晋而兄弟赵宋、吴越、南唐航海输贡”[1],包括据有中原人文荟萃之地的北宋在内的四周邻邦,均须视大辽之马首是瞻。
在祖国北半部开创了威震东亚、烜赫一时的兴盛局面。
由于声名远播,影响巨大。
世界上有些国家和民族例如俄罗斯,直至现在仍把中国称作“契丹”。
就金代而言,建立金朝的女真族其先世肃慎、挹娄、勿吉、靺鞨长期臣附于中原王朝,辽朝创建之后女真人则受制于大辽。
大辽与北宋在女真人的军事打击之下相继覆亡以后,金朝便与南宋以江淮为界北南共存,其幅员乃广于辽,实力则强于宋,雄峙于北半部中国一百二十年之久。
在南宋始而以称臣纳贡、继而以称侄纳贡为条件达成与金朝的和议以后,女真人由长期沿袭下来的纳贡主体转变为名正言顺的受贡主体,使北方民族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地位得到快速提升,为蒙古族和作为女真人后裔的满族这两个北方民族成为整个国家的统治民族和建立大一统的元、清政权准备了条件,从而使辽金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史做出了重要贡献。
可见用两宋包容或替代辽金、把辽金作为两宋的附庸,显然属于有悖历史真实的看法和并不科学的表述。
《辽代文学史》研究评述
《辽代文学史》研究评述黄震云教授写作的《辽代文学史》是我国第一部以东北为主的200多年的文学史,因此,具有全面创新特点,而在具体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的文学史框架,增加了文学关系和艺术发生的表现。
在理念上突出了中华文明一体化和交互影响的特点,在内容上注意近年来考古资料的运用,在方法上能够做到文史结合,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所以,本文选取海内外三位博士对本书的看法和体会,供阅读时参考。
标签:《辽代文学史》;全面创新;评价一林光华(香港中文大学)非常幸运地在海外能读到黄先生寄来的《辽代文学史》,20多万字的著作读了近一个月,终于能在这春寒料峭的夜晚安坐灯下,谈谈对这本书的浅见和观感。
这本书突破了边缘化的视野,重构了文史材料,从广度到深度到高度都着实让人钦佩。
笔者这次依旧依照惯例,是先从“后记”读起的。
读黄先生的“后记”,已能想象这本书从1997年构思的博士论文至今,一定增删多次,非常不易。
这也注定它的厚重将是中国文学史研究中不能忽视的。
让我感动的是,黄先生治学至今成就卓然,但对往日携助的师长,对他们曾付出的点点滴滴的珍惜与感恩凝于文字,显示出了一种实实在在的谦逊和深情。
譬如对徐州师范大学的老校长邱鸣皋教授冒着酷暑去分部帮忙找书的情景,让人看到著作背后的作者,怀有怎样的治学之心。
因为,—个懂得感恩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辽代文学史》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有三。
一是在资料稀少的情况下,将辽金文学史做了全面的、立体的整合和建构;二是强劲的史学功底上的文学研究,文史渗透,浑然一体;三是雄浑一体的简洁清俊的文风;四是用客观材料厘清目前学界对辽代文学的一些误读,论证性强,具有说服力。
具体说来,第一,我们对辽代的了解一般都很少,在中国文学史上这一段总是匆匆掠过。
虽然大家在看《天龙八部》时会对大辽国和萧峰这样的英雄有更多想象,但文学作品毕竟有夸张之处。
真要找一部全面、客观、深入地揭示辽代历史、文化面貌的著作则很难。
黄先生这部《辽代文学史》从博士论文的构思至今,十年辛苦不寻常,最集中的体现莫过于对这样一个边缘性的课题作全方位的观察。
陈述 金辽文
陈述金辽文一、金辽文的历史背景1.1 契丹族与辽朝1.1.1 契丹族的起源和发展•契丹族源自古代游牧民族,起源可追溯至公元4-5世纪;•在唐朝时期,契丹族开始形成统一的政权,建立了契丹国;•后来,契丹国演化为辽朝,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多民族国家。
1.1.2 辽朝的兴起和繁荣•辽朝在契丹族的领导下,统一了东北地区,并向南侵略,建立了庞大的辽朝帝国;•辽朝时期,契丹族与汉族、藏族等其他民族产生了深入的文化交流和融合;•辽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后来的金朝和元朝奠定了基础。
1.2 金朝的建立和金辽文的发展1.2.1 金朝的兴起•金朝是由女真族建立的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重要王朝之一;•金朝建立后,继承了辽朝的政治体制和文化传统,并加以发展。
1.2.2 金辽文的形成和特点•金辽文以契丹文为基础,融合了契丹族、汉族、女真族等多种民族的文化元素;•金辽文在文字、语法、词汇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同时留存了契丹文的特点;•金辽文被广泛用于金朝的政府文书、文化作品等领域。
二、金辽文的发展与推广2.1 金辽文在政府和官员之间的应用2.1.1 金朝政府机构中的金辽文运用•金朝政府机构中的文书、公文等大多使用金辽文书写;•金辽文很好地服务于政府的管理和沟通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
2.1.2 官员学习金辽文的重要性•金朝时期,官员需要学习和掌握金辽文,以胜任政府工作;•学习金辽文也成为官员提升地位和个人能力的重要途径。
2.2 金辽文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发展2.2.1 金辽文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金辽文在金朝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金辽文的韵律优美,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
2.2.2 金辽文在书法和绘画中的运用•金朝时期,金辽文的书法和绘画得到了蓬勃发展;•金辽文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凝聚了金朝文化的精髓。
三、金辽文的影响和意义3.1 金辽文对辽朝的继承和发展3.1.1 金辽文对辽朝文化的传承•金辽文作为辽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辽朝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精神;•金辽文在文字、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为辽朝文化的传承提供了重要支撑。
辽金文学的风格特点与文化渊源分析
辽金文学的风格特点与文化渊源分析引言辽金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而重要的时期,其中的文学作品不仅在艺术价值上有独特之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辽金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本文将对辽金文学的风格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文化渊源。
一、辽金文学的风格特点1.多样性:辽金时期出现了多种不同体裁和类型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词曲、散文等。
2.叙事性强:辽金文学作品倾向于叙述或描绘具体事件和故事情节。
3.情感真挚:辽金文学以真实感人的情感表达为特点,凸显了作者内心世界的感悟和思考。
4.艺术技巧独特:辽金文学常采用语言形象生动、比喻手法丰富、修辞手法灵活等艺术表达方式。
二、辽金文学的文化渊源分析1.本族传统:作为早期少数民族政权,辽金王朝的文学受到本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包括原始民族风俗、崇拜神灵等。
2.汉文化影响:辽金时期遭受了中国北方各个政权的影响,从而汲取了不少汉族文化元素,如诗歌创作、文字表达等。
3.外来文化冲击:辽金时期接触到了西域、西亚等地区的文化,如佛教、回鹘文化等对辽金文学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辽金文学的代表作品与作者1.代表作品:•《萧条曲》:作者石孝友,描绘了北国民众生活困苦的情景。
•《全相吟》:作者耶律篡,以叙事手法描述国家兴衰和自身遭际。
•《上京赋》:作者杨万里,描写了北方都城上京的壮丽景色。
2.文学家与其作品:•石孝友:是辽朝后期著名的诗人,他通过《萧条曲》反映出当时社会的贫困和动荡。
•耶律篡:是辽金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其作品《全相吟》以叙事手法描述了国家兴衰和自身遭际。
•杨万里:是辽金时期的散文家和诗人,他通过《上京赋》展现了北方都城上京的壮丽景色。
结论辽金文学以其多样性、叙事性强、情感真挚和艺术技巧独特等特点,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同时,辽金文学承载着本族传统、汉文化影响和外来文化冲击的多重文化渊源,使其形成独特的风格与风貌。
这些精彩的文学作品和杰出的作者为我们了解辽金时期的历史、民俗和思想提供了宝贵资源。
辽金元时期的文学创作与民族特色
辽金元时期的文学创作与民族特色引言人类历史上,文学一直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
辽、金、元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时期,他们的文学创作与民族特色也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貌。
本文将通过对辽金元时期的文学创作进行分析,探讨其民族特色的体现。
辽金元时期的背景与特点1. 辽朝的文学创作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封建王朝,其文学创作具有浓厚的游牧民族特色。
辽朝时期,辽族人才辈出,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以诗歌为主要表现形式。
辽人善于歌颂草原生活、表达自然情感,他们的诗歌作品富有朴实、豪放、深远的特点。
例如辽太宗耶律德光的《破敌行》就通过描绘严寒的环境,表达了对敌人的胜利和怀念故乡的思念之情。
2. 金朝的文学创作金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其文学创作既受了汉族文化的影响,又保持了自身的独特特色。
金朝时期,金人在政治上实行了对汉人的管制,但在文学上却存在着一定的交流和融合。
金朝的文学作品内容广泛,涉及诗歌、词曲、史传等多种形式。
金人的诗词多以抒发情感、歌咏自然为主题,情感真挚自然,意境深远。
金朝的诗人中最有名的是金国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他的作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以自然景色描绘为背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 元朝的文学创作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其文学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元朝时期,元人在统治汉族地区时,推行了蒙古文化,但对于汉族文化的影响仍然存在。
元朝的文学作品涵盖了散文、诗歌、戏剧等多种形式。
元人的文学创作多以叙述历史、表达自然感慨为主题,作品形象丰富、内容严谨。
元朝史学家、文学家钱易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就是元朝史学作品中的代表之一,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揭示了社会民生的变动。
辽金元时期的文学创作民族特色的体现1. 承前启后-辽朝文学创作的驱动力辽朝的文学创作与民族特色主要表现在其对辽族民族特点和草原生活的歌颂上。
辽人勇敢、豪迈,他们善于马背上的战斗和狩猎,这使得他们的诗词作品充满了浓厚的草原风情。
21世纪中国学界辽金文化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1世纪中国学界辽金文化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21世纪以来,中国学界对辽金文化史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为我们对中国历史的认识提供了更为丰富和全面的视角。
本文将从回顾和展望两个方面对21世纪中国学界对辽金文化史的研究进行分析,探讨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回顾自21世纪以来,中国学界对辽金文化史的研究始终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
在学术界,一大批学者致力于对辽金时期的历史、文化、艺术以及宗教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在历史学方面,学者们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整理,逐渐完善了对辽金时期历史事件的认识,对辽、金两国的政治制度、社会变迁、军事演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使我们对这一时期的历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与此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发展也为辽金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一大批考古学家在辽、金遗址的发掘和发现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丰富了我们对这一时期社会生活、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了解。
在艺术、文学等方面,学者们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中国学界对辽、金时期的壁画、陶瓷、文学作品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当时艺术风格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为我们理解这一时期的艺术与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对于辽、金时期的宗教信仰、文化传承等方面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我们理解这一时期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展望尽管21世纪中国学界对辽金文化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我看来,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现有研究往往局限于专业领域,学者们在研究时往往缺乏跨学科的视野,导致对于辽金文化史的整体认识不够深入和全面。
未来的研究应该注重跨学科的合作,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以打破学科壁垒,提升对辽金文化史的研究水平。
目前对于辽金文化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艺术、考古学等领域,对于其他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未来的研究应该拓展研究领域,加强对于辽金文化史的全方位研究,例如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对这一时期社会生活、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更深入了解。
辽金元时期的女性文学成就与地位变迁考察
辽金元时期的女性文学成就与地位变迁考察引言辽金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不仅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女性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显著的变迁。
本文将对辽金元时期的女性文学成就和地位变迁进行考察,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个时期女性在文学领域的贡献和影响。
一、辽金元时期女性的文学成就1. 女性文学作品的涌现辽金元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女性文学作品涌现最多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许多杰出的女性文学家如李清照、袁枚、纳兰性德等相继出现,他们的诗词作品成为了当时文坛上的佳作。
这些作品不仅在形式上具有创新,而且在内容上表达了女性的独特视角和情感体验,展现了女性独具的才华和魅力。
2. 女性文学的题材和风格多样性辽金元时期的女性文学作品涵盖了丰富多样的题材和风格,既有婉约清新的爱情诗,也有婉娈豪放的豪放诗;既有描述家庭生活的散文,也有批评社会现象的政论文章。
这种多样性的出现,既反映了女性作者对不同领域的兴趣和关注,也展示了她们的文学才华和创作能力。
3. 女性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辽金元时期的女性文学作品在审美价值上具有独特之处。
这些作品以其细腻、感性的情感表达和精致的艺术构思,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其中,李清照的《如梦令》、纳兰性德的《浣溪沙》等作品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至今仍广为传诵。
二、辽金元时期女性地位的变迁1. 传统观念的束缚辽金元时期,尽管女性在文学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女性地位依然受到限制。
社会上普遍存在着男尊女卑的思想,女性常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缺乏自主性和权益保障。
这使得女性在文学创作中仍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
2. 家庭与婚姻的压力辽金元时期的女性多数生活在封建家庭中,婚姻成为她们的首要任务。
女性早婚晚育的传统观念限制了她们的学业与创作。
此外,家族的压力和婚姻的责任也使得女性的时间和精力无法全然投入到文学创作之中,进一步增加了她们的困境。
《文学与政治:辽金时期的文化状况分析》
文学与政治:辽金时期的文化状况分析概述在中国历史上,辽金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该时期由辽和金两个朝代组成。
在这段时间内,文学和政治密切关联,相互影响。
本文将对辽金时期的文化状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中的关系。
辽金时期的政治背景•辽(916年-1125年):辽朝建立后继续沿用唐制度,并逐渐形成了自身特色。
•金(1115年-1234年):金朝建立后,在政治制度上有所改革并且迅速扩张。
辽金时期的文学发展辽朝文学•士大夫奖励文人,提倡士人笔记。
•诗歌方面发展出了独特的骈文风格。
•同党论争导致了一些杰出作品的产生。
金朝文学•诗歌以民间为主要创作领域,受到民间音乐和歌谣的影响。
•纪实性写作开始流行,特别是在宋朝南迁之后。
•马致远等一批文学家的出现,使得金朝文学达到了顶峰。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在辽金时期,由于政治统治稳定和文化蓬勃发展,文学与政治紧密相连: - 政府的赏识和奖励激励了很多文人创作。
- 政府设立考试选拔人才,提高了文人的地位和影响力。
- 文章中经常表达对政府、官员和社会状况的意见和看法。
影响与启示辽金时期的文学与政治关系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 对中国古代文学史产生了积极影响,许多作品被后世所传承。
- 文学作品记录了当时社会风貌、思想观念等信息,为后人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结论辽金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活力且具有影响力的时期,在这段时间内,文学与政治相互交织。
通过对辽金时期文化状况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该时期中国社会、政治以及文化发展的特点,并且从中汲取启示,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研究方向。
以上是对《文学与政治:辽金时期的文化状况分析》这一主题的详细内容编写。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金文学的历史定位与研究述评(一)【摘要题】元明清文学【正文】公元10世纪初到13世纪前期的三百余年,在祖国的北半部先后建立了契丹贵族统治的辽朝(916—1125)和女真贵族统治的金朝(1115—1234),它们与五代、两宋北南并立,形成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南北朝的局面。
辽金文学成长和植根于辽、金两代,辽、金两代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如何?这是研究辽金文学首先必然遇到和必须回答的问题。
对于两宋、辽金以后的中国历史,人们往往习惯于“宋元明清”的说法,它用两宋包容或代替辽金,把辽金作为两宋的附庸看待。
这样的表述,其实并不切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就辽代而言,建立大辽的契丹人原本依附于突厥和唐朝,唐末藩镇割据,唐室衰微,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乘势而起,在唐朝灭亡的当年——907年即可汗位,916年称帝,国号大契丹,后又改名大辽。
辽朝创建四十五年以后,宋太祖赵匡胤方建立北宋。
其时大辽“东朝高丽,西臣夏国,南子石晋而兄弟赵宋,吴越、南唐航海输贡”(注:《辽史》卷三七《地理志一》,中华书局,1974年,第373页。
),包括据有中原人文荟萃之地的北宋在内的四周邻邦,均须视大辽之马首是瞻,在祖国北半部开创了威震东亚、烜赫一时的兴盛局面。
由于声名远播,影响巨大,世界上有些国家和民族例如俄罗斯,直至现在仍把中国称作“契丹”。
就金代而言,建立金朝的女真族其先世肃慎、挹娄、勿吉、靺鞨长期臣附于中原王朝,辽朝创建之后女真人则受制于大辽。
大辽与北宋在女真人的军事打击之下相继覆亡以后,金朝便与南宋以江淮为界北南共存,其幅员乃广于辽,实力则强于宋,雄峙于北半部中国一百二十年之久。
在南宋始而以称臣纳贡、继而以称侄纳贡为条件达成与金朝的和议以后,女真人由长期沿袭下来的纳贡主体转变为名正言顺的受贡主体,使北方民族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地位得到快速提升,为蒙古族和作为女真人后裔的满族这两个北方民族成为整个国家的统治民族和建立大一统的元、清政权准备了条件,从而使辽金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史做出了重要贡献。
可见用两宋包容或替代辽金、把辽金作为两宋的附庸,显然属于有悖历史真实的看法和并不科学的表述。
虽然就政治层面而言,辽金之于两宋如上所述具有宗主的性质;不过就文化层面而言,从盛唐文化发展而来的两宋文化是颇为先进的,因而唐宋文化对于辽金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
恩格斯指出:“每一次由比较野蛮的民族所进行的征服,不言而喻地都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摧毁了大批的生产力。
但是在长时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
”(注: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22页。
)不过这种影响远非如人们理解和想象的那样单向进行,而是必不可免地双向进行的,因此恩格斯也曾说过:“德意志人究竟是用了什么灵丹妙药,给垂死的欧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呢?……凡德意志人给罗马世界注入的一切有生命力的和带来生命的东西,都是野蛮时代的东西。
的确,只有野蛮人才能使一个在垂死的文明中挣扎的世界年轻起来。
”(注: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52—153页。
)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融合,首先自然是层次较高的一方朝层次较低的一方辐射扩散;同时也无可否认,层次较低一方也对层次较高一方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北方民族游猎文化蕴涵的威武有加、健勇无比的宝贵元素,为中华文化北雄南秀、气象万千的多元一体格局注入了新的因子与活力。
而辽金文学成长于汉民族农耕文化与北方民族游猎文化的结合部,呈现出汉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化优势互补的走势和轨迹。
中国文学堪称一个多民族多区域的复合文明体系,正是从辽金时期开始,在汉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化的融合互补中,传统文学样式独领风骚的格局逐渐改变,戏曲、小说等新兴文体一步步走上文坛的中心,通俗化、大众化成为文学发展的重要趋向。
中国文学在辽金时期出现的这种历史性的蜕变与演进,使辽金文学成为宋辽金时期文学中十分活跃的因素,对于中国文学的转型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学有其各自产生、繁衍的历史,各民族文学之间又不可避免地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汉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相辅相成、竞添异彩,为中国各民族文学的相激相融、优化组合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汉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的关系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意义的重大问题。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正统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个问题在学术界一直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因而亟待认真研究。
而辽金两朝恰恰是民族碰撞、民族交往十分活跃的时期,它们为多元一体的中国文学史提供了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标本与模型。
一辽金文学的探索研究,实际上从辽金时期即已开始,因而辽金文学的学术史可以从辽金两代算起。
不过现代意义上的辽金文学研究,则始于20世纪的30年代。
其中辽代文学的研究发端于苏雪林、吴梅、陈衍、顾敦鍒等人。
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苏雪林的《辽金元文学》和吴梅的《辽金元文学史》。
吴梅《辽金元文学史》分文家、诗家阐述辽代文学的发展情况,涉及耶律隆绪、耶律宗真、耶律洪基、萧观音、萧瑟瑟、耶律倍等50余人。
苏雪林《辽金元文学》一书第一章为“辽文学”,其内容与她发表在1933年《珞珈月刊》上的《辽文学概述》内容大体一致,而后者内容稍详。
陈衍是清末同光体的重要诗人,于20世纪30年代不顾年事已高,慨然编纂辽、金、元三朝的诗纪事,为辽、金、元三代文学的研究做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章荑荪选注的《辽金元诗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周惠泉和米治国选注的《辽金文学作品选》(时代文艺出版社,1986年)、范宁和华岩编选的《宋辽金诗选注》(北京出版社,1988年)、罗斯宁选注的《辽金元诗三百首》(岳麓书社,1990年)、蒋祖怡和张涤云编纂的《全辽诗话》(岳麓书社,1992年)、刘达科选注的《辽金元绝句选》(中华书局,2004年)、刘达科注评的《辽金元诗选评》(三秦出版社,2004年)等先后问世,对于辽代文学多有留意。
60年代出版的有较大影响的两部文学史著作,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和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对于辽代文学也有所涉猎,不过篇幅不多,限于点到为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辽代文学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80年代初,李一氓的《读辽史——兼论〈四郎探母〉》(《文艺研究》1981年第4期)一文发表,随后张啸虎的《试论辽代文学》(《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4期)、米治国的《辽代文学初论》(《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3期)、陈述的《辽代的诗歌词曲与小说戏剧》(《文史哲》1986年第1期)、黄震云的《论辽代诗》(《文学评论》1994年第1期)、张毅的《辽代文学思想论略》(《南开学报》1999年第1期)等相继问世。
此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设有“辽代文学”、“萧观音”等条目释文,十四卷本中国文学通史《宋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设有辽代文学的专章,均由米治国撰写,是建国以来比较系统论述辽代文学的研究成果。
而张晶的《辽金诗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辽金元诗歌史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对于辽代诗歌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此外周惠泉、杨佐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话·辽金元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对于辽代文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黄震云的《辽代文史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对于辽代的诗文戏剧做出了多角度的论列;刘达科在李修生、查洪德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辽金元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1年)一书中扼要地归纳梳理了20世纪辽代文学研究和辽代文献整理的学术进展。
作为辽代统治民族的契丹族文学的崛起,是辽代文学发展中特色鲜明的文学现象,陈述《辽代文学中的契丹文作品》(《陈寅恪先生纪念文集》,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祝注先《辽代契丹族的诗人和诗作》(《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张晶《论辽代契丹女诗人的创作成就及其民族文化成因》(《民族文学研究》1993年第4期)、别廷锋《辽代契丹族文学概说》(《民族文学研究》1997年第4期)、周惠泉和孙黎、周晖《辽金元文学:民族融合的结晶》(《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2期)在这方面的探讨均可谓别开生面。
关于辽代契丹族重要作家的研究,则有舒焚《东丹王耶律倍》(《湖北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邱立《懿德皇后及其〈十香词〉冤案钩玄》(《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崔海正《辽代女诗人萧观音论略》(《宋代文化研究》六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李正民《萧观音与王鼎〈焚椒录〉》(《民族文学研究》1998年第3期)、刘凤华和刘泽《萧观音形象意蕴漫评——读〈焚椒录〉》(《元好问及辽金文学研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年)、李正民和宋俊玲《萧观音冤案及其文学成就》(《辽金元文学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刘泽和刘凤华《〈焚椒录〉:辽代文学的一面宝镜》(同上)、周惠泉《辽代契丹族女诗人萧观音的诗词》(《文史知识》2004年第11期)、周惠泉《中国妇女文学之翘楚——契丹族女诗人萧瑟瑟及其作品》(《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第1期)等。
上述论文和其他研究成果的问世,为实现中国文学史的建构在新的世纪由场域狭小、内涵单一的传统模式向视野开阔、一体多元的科学体系转型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辽代文学的总体评价,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周惠泉的《辽代文学论》(《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2期)一文对此做出了明确的回答。
鉴于文献无征,辽代文学史料的整理成了辽代文学研究的瓶颈,刘达科的《辽代文学史料整理的回顾与思考》(《山西师大学报》2003年第2期)审视了近900年来辽代文学史料保存、整理的历史和现状,为把辽代文学研究建立在更为坚实的基础之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二至于现代意义上的金代文学研究,也始于20世纪30年代,苏雪林的《辽金元文学》、吴梅的《辽金元文学史》等对于金代文学进行了探讨和介绍。
其中苏雪林《辽金元文学》全书七章,金代文学设“金之初中叶作家”(第二章)和“金之末叶作家”(第三章)两章,篇幅比较简略。
书中有关金代文学的内容也有疏误之处,如该书第三章以李献能为元好问“三知己”之一,显然是错误的。
至于吴梅的《辽金元文学史》,虽比苏雪林《辽金元文学》篇幅有增,内容仍嫌疏略。
其金代文学部分对于作家的介绍参照《金史·文艺传》等史传材料,间有个人发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