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艺术下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九年级艺术下册全册教案 3
![沪教版九年级艺术下册全册教案 3](https://img.taocdn.com/s3/m/655ff02c52ea551810a68761.png)
沪教版九年级艺术下册全册教案 3沪教版九年级艺术下册全册教案3一、音乐长廊(一)欣赏、内容介绍:《第十交响曲——江雪》作于1997-1998年春。
《第十交响曲•江雪》是为吟唱、古琴(预制录音带)和大型管弦乐队而作的。
作曲家从柳宗元同名诗词所蕴涵的冷峻的意境与独特的声韵中获取灵感,以人声的吟、诵、唱,古琴的时代韵律与交响乐队的现代化铺陈交相辉映所构成的跌宕起伏的音响,传达、塑造、讴歌了浩然正气的独立人格精神。
对这样一部“抽象”的作品,谈“具体”的技术几乎是多余的----尽管后者是前者的基础----但朱践耳对12音这一老技法是常用常新。
这里仅说主题的构成:作曲家得心应手、举重若轻,以琴曲《梅花三弄》曲首纯五度音程为据,按五度间隔相生原则得一中西合璧的音列----1、2、5、6、3、#4、7、#1、b6、b7、b3、4----其前四音为“四基音”,后四音为四曾音;整体是12音,局部则首尾相扣c宫、E宫、bA宫三个五声音阶。
作曲家在《江雪》的演出诠释中写道:“这首交响曲,并非单纯为古诗谱曲,也不在写柳宗元的个人遭遇,而是借助于诗的意境,以吟、诵、唱相结合的手法,加上古琴新韵,站在今人的立场上,给以交响化,现代化的表述,以弘扬浩然正气的独立人格精神。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公元773—819)因主张革新而二度被贬,五言绝句“江雪”就是在第一次被贬时所作,该诗虽是写景,但却意在其外,寄托了诗人藐视世俗、忧虑愤懑、不甘屈服、孤傲清高的情怀。
在诗文平静的表象中,包藏着无穷的动力,在平仄有序中蕴含了丰满的韵律感和音乐性。
朱先生从此引申、拓展,用源自中国汉语的艺术神韵、籍现代交响乐的手法,成功地表述了中国历代爱国的知识分子精英博大的胸怀、崇高的思想和高风亮节的独立人格精神。
对音乐语言的开拓,对中国汉语的音乐神韵全方位的继承和发展是朱先生“江雪”的一个重要特点:汉语“字”有声调,各声调在高音走向上有区别,在长短、快慢、强弱和音色上也有区别,汉语的词组和语句又因表意、表情和使用者的人物特征的影响,而在上述五个方面产生了灵活丰富的变化发展。
唱歌 《红色娘子军连歌》-沪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唱歌 《红色娘子军连歌》-沪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60475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e.png)
唱歌《红色娘子军连歌》-沪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红色娘子军连歌》,了解革命时期的精神风貌和音乐特点。
2.能熟练掌握歌曲的节奏、节拍和重心韵律,并进行整体协调。
3.能够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并能够通过歌唱来传递这些情感。
4.能够通过,在合唱过程中提高与他人的合作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把握歌曲的节奏、节拍和重心韵律。
2.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并能通过歌唱来传递这些情感。
3.在合唱过程中提高与他人的合作沟通能力。
教学难点1.整体协调能力。
2.歌曲情感的传达。
教学准备1.沪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材。
2.视频或音频资源。
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歌曲1.让学生了解《红色娘子军连歌》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特点,如速度、节奏、节拍和重心韵律等。
第二步:学唱歌曲1.向学生分发歌词,并让学生跟着唱几遍。
2.分声部进行演唱,分别让学生唱主旋律和和声部分。
第三步:重点训练部分1.重点训练歌曲中的关键部分,如高音、低音和难唱的段落。
2.安排小组练习,帮助学生相互支持和改进。
第四步:合唱训练1.给学生安排合唱练习时间,让学生一起唱歌曲。
2.安排小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合作进行演唱。
第五步:表演1.让学生演唱歌曲。
2.让学生在全班面前自信地演唱歌曲,享受合唱的快乐和自我展示的机会。
教学反思通过教学活动,学生没有只是单纯地学唱了这首歌曲,还学会了如何协调整个合唱过程,这样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合作和沟通技能的培养。
同时也通过这首歌来了解到革命时期的特点和音乐特点,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5.8沪教版九年级艺术下册全册教案【好于教材10倍的教案,途经别错过】
![5.8沪教版九年级艺术下册全册教案【好于教材10倍的教案,途经别错过】](https://img.taocdn.com/s3/m/abd74698011ca300a7c390d3.png)
沪教版九年级艺术下册教案第一单元制造——跃动艺术的生命第一课卓越的成绩第二课缤纷的舞台第二单元进展——呈现艺术的新姿第三课文化的融合第四课探讨的展现第一单元制造——跃动艺术的生命主题构思:该单元的主题是音乐的制造性特点,正由于艺术的不断创新,才能使艺术生命永久。
艺术实践与理论都告知咱们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不断地革新制造是艺术进展的必由之路”。
组建该单元的宗旨在于让学生明白“艺术的生命在于制造”。
自古以来,之因此艺术不断地进展,直至有今天如此辉煌的功效,都是由于人民群众及艺术家的不懈尽力与追求,不断地推陈出新所至。
在学生积存了大量的艺术作品信息及表现语言的同时,要以制造性的思维来看待艺术作品的功效,熟悉作品的特色、特点及创新点,以更深层的思维方式来熟悉艺术作品,对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强创新意识是十分有助的。
固然,要罗列世界上所有的创新功效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一门艺术都是制造的结果。
因此本单元以例举一二、窥探全局的方式,立足于两个方面让学生体验:一是解放以来我国在音乐及以音乐为主的综合艺术上的制造功效,这些功效都具有在某一领域的里程碑的意义,有的乃至是填补了我国艺术史上的空白。
如歌剧、芭蕾舞剧、协奏曲等都在我国的音乐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
二是让学生了解中外艺术舞台上的缤纷色彩,如戏曲、音乐剧、歌舞等,这些作品既保留了原有艺术样式的特点、风格,但与传统的戏曲、歌剧等相较较都有专门大的不同,而这些作品都是能得以确信及流传,是由于这些作品极具新意,从而说明课的宗旨:制造——跃动艺术的生命。
鉴于以上的宗旨,本单元选材有以下用意:1.经典性:由于要论述观点是创新功效的经久不衰的意义,因此所选曲目必然是十分优秀的,尤其是第一课,这些作品曾普遍流传、记入艺术史册的。
如《红色娘子军》尽管在文革中作为样板戏,但它的艺术价值也是公认的。
《歌唱祖国》已被誉为中国“第二国歌”。
2.时期性:即具有时期感的艺术精品,如《贞观盛世》获多次全国大奖,《大河之舞》享誉世界。
沪教版九年级艺术下册全册教案 3
![沪教版九年级艺术下册全册教案 3](https://img.taocdn.com/s3/m/bf68e73e6bd97f192279e982.png)
沪教版九年级艺术下册全册教案 3沪教版九年级艺术下册全册教案3一、音乐长廊(一)欣赏、内容介绍:《第十交响曲——江雪》作于1997-1998年春。
《第十交响曲•江雪》是为吟唱、古琴(预制录音带)和大型管弦乐队而作的。
作曲家从柳宗元同名诗词所蕴涵的冷峻的意境与独特的声韵中获取灵感,以人声的吟、诵、唱,古琴的时代韵律与交响乐队的现代化铺陈交相辉映所构成的跌宕起伏的音响,传达、塑造、讴歌了浩然正气的独立人格精神。
对这样一部“抽象”的作品,谈“具体”的技术几乎是多余的----尽管后者是前者的基础----但朱践耳对12音这一老技法是常用常新。
这里仅说主题的构成:作曲家得心应手、举重若轻,以琴曲《梅花三弄》曲首纯五度音程为据,按五度间隔相生原则得一中西合璧的音列----1、2、5、6、3、#4、7、#1、b6、b7、b3、4----其前四音为“四基音”,后四音为四曾音;整体是12音,局部则首尾相扣c宫、E宫、bA宫三个五声音阶。
作曲家在《江雪》的演出诠释中写道:“这首交响曲,并非单纯为古诗谱曲,也不在写柳宗元的个人遭遇,而是借助于诗的意境,以吟、诵、唱相结合的手法,加上古琴新韵,站在今人的立场上,给以交响化,现代化的表述,以弘扬浩然正气的独立人格精神。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公元773—819)因主张革新而二度被贬,五言绝句“江雪”就是在第一次被贬时所作,该诗虽是写景,但却意在其外,寄托了诗人藐视世俗、忧虑愤懑、不甘屈服、孤傲清高的情怀。
在诗文平静的表象中,包藏着无穷的动力,在平仄有序中蕴含了丰满的韵律感和音乐性。
朱先生从此引申、拓展,用源自中国汉语的艺术神韵、籍现代交响乐的手法,成功地表述了中国历代爱国的知识分子精英博大的胸怀、崇高的思想和高风亮节的独立人格精神。
对音乐语言的开拓,对中国汉语的音乐神韵全方位的继承和发展是朱先生“江雪”的一个重要特点:汉语“字”有声调,各声调在高音走向上有区别,在长短、快慢、强弱和音色上也有区别,汉语的词组和语句又因表意、表情和使用者的人物特征的影响,而在上述五个方面产生了灵活丰富的变化发展。
沪教版音乐艺术九年级下册第二课缤纷的舞台详细教学设计
![沪教版音乐艺术九年级下册第二课缤纷的舞台详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eb0ee91c77da26925c5b0a3.png)
第二课缤纷的舞台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活跃在艺术舞台上的富有创造性的中外艺术、音乐经典作品,进一步体会艺术的创造性特征。
2.通过欣赏《一个美国人在巴黎》、《行星组曲》等音乐作品及观赏京剧《贞观盛世》、舞蹈《大河之舞》,使学生了解这些作品的风格,内容及表现手段的新颖之处,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凡经典的艺术品都具有个性,有独特的表现语汇。
了解在艺术作品中所具有的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魅力。
了解爵士交响乐、踢踏舞、音乐剧这些音乐艺术体裁,拓宽艺术视野。
3、用抒情优美的声音、较流畅的英语唱好歌曲《美梦纷纷来》。
4、通过活动,进一步让学生了解较成功的具有创新意识的艺术作品,关注艺术文化信息,并在严肃音乐与通俗音乐中间找到较好的交融点。
一、音乐长廊(一)欣赏1.内容介绍美国作曲家格什文(George Gershwin,1808—1937)1928年应纽约交响乐协会指挥达姆罗希(Walter Damroch,1862—1950)之约而作。
为其第一部纯管弦乐曲。
同年12月由纽约爱乐交响乐团在纽约卡内基大厅首次演出。
达姆罗希指挥。
1928年作者第一次访问巴黎,这座繁华喧闹的城市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产生了以这座城市为题材的创作欲望。
后写成此曲。
这是一首标题交响音乐作品,形式十分自由。
作者曾说,他无意在作品中表现具体的景色,而是想描绘一个美国游客在巴黎的印象和感受。
他还说:乐曲以巴黎街头上散步的美国人的思乡之情为基础。
乐曲一开始,双簧管和弦乐器组就用小快板,2/4拍奏出轻快的第一漫步主题:漫步主题A: (见教材主题1)这以带有倚音和大跳音程特点的曲调,具有双拍子舞曲和谐谑曲的特性,充满了夸张幽默的色彩。
仿佛一个好奇的美国游客在巴黎大街上东张西望,兴致勃勃地行走着。
接着,乐曲突然奏响了老式汽车的喇叭声和二十世纪初在巴黎流行的歌曲旋律的片断,使人联想到巴黎大街上川流不息的汽车和热烈喧嚣的气氛。
随后单簧管在高音区奏出第二漫步主题:漫步主题B:(见教材主题3)这一主题采用强烈的美国爵士乐特有的重音,幽默诙谐,表示这位美国游客继续在拥挤的人流中游逛。
沪教版音乐艺术九年级下册第一课卓越的成就详细教学设计
![沪教版音乐艺术九年级下册第一课卓越的成就详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dd69964c850ad02de8041a0.png)
第一课卓越的成就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在新中国建国以来所创造的辉煌的音乐及艺术成就,初步了解这段时期我国艺术蓬勃发展的历史,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只有不断创造新的成果,才能繁荣艺术,才能提高艺术的品位。
2.通过欣赏《长城随想》等乐曲及观赏《红色娘子军》、《江姐》等剧目,使学生知道新型的艺术表现形式及音乐体裁,了解其特点,内容及时代特征,感受作品中的精华所在,从而使学生更热爱主旋律作品。
3.能用饱满的精神,整齐、和谐的声音唱好《歌唱祖国》,背唱部分歌词。
4.通过自主活动,回忆并复习已学过的优秀作品,并通过搜集资料等方式,或通过研究性的学习,拓宽音乐视野。
5.较流畅吹奏《洪湖水浪打浪》片断。
教学内容与教学建议一、音乐长廊(一)欣赏1.内容介绍:一九七八年夏天,著名作曲家刘文金随同中国艺术团访问美国,当时有一项活动,就是参观纽约的联合国大厦。
当刘文金与其他同行者缓缓步入一间(据说是专为各国显赫人物开放的)休息厅时,忽然看见一幅巨大的彩色壁毯——万里长城图,几乎覆盖着大厅正面的整个墙壁,它的气势雄伟,光彩夺目。
面对这幅饱含着中华民族伟大魂魄和光辉历史的书卷,这群来自遥远东方的炎黄子孙猛然沸腾了起来。
激情的浪花在每个人的胸中开放,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似乎注入了每一根血管。
当大家带着沉思走出大厅时,刘文金和同行的天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一拍即合地当场约定,采用二胡协奏曲的形式,抒发当代人们对于古老长城的感受,讴歌中华民族光辉的历史和未来。
经过几年时间的构思与创作,一九八二年春天,刘文金终于完成了这部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
作者在这部作品里,并没有着意去描绘万里长城宏伟的外貌,因为这并非民族乐器之所长,而是用套曲的结构,以善于抒情和歌唱的二胡与乐队协奏的形式,去抒发人们登临长城时的那种感受,使之带有比较自由的随想性。
第一乐章:关山行——沉重徐缓的序奏,有如中国古老乐器钟、磬、云锣的音响,在具有气派的气氛下,万里长城若隐若现,气势宽宏的主题曲由乐队全奏奏出,雄浑而富有颂赞激情。
沪教版九年级艺术下册全册教案 2
![沪教版九年级艺术下册全册教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b670f422eff9aef8941e066e.png)
沪教版九年级艺术下册全册教案 2第二课缤纷的舞台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活跃在艺术舞台上的富有创造性的中外艺术、音乐经典作品,进一步体会艺术的创造性特征。
2.通过欣赏《一个美国人在巴黎》、《行星组曲》等音乐作品及观赏京剧《贞观盛世》、舞蹈《大河之舞》,使学生了解这些作品的风格,内容及表现手段的新颖之处,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凡经典的艺术品都具有个性,有独特的表现语汇。
了解在艺术作品中所具有的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魅力。
了解爵士交响乐、踢踏舞、音乐剧这些音乐艺术体裁,拓宽艺术视野。
3、用抒情优美的声音、较流畅的英语唱好歌曲《美梦纷纷来》。
4、通过活动,进一步让学生了解较成功的具有创新意识的艺术作品,关注艺术文化信息,并在严肃音乐与通俗音乐中间找到较好的交融点。
教学内容于教学建议一、音乐长廊(一)欣赏《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内容介绍美国作曲家格什文(GeorgeGershwin,1808—1937)1928年应纽约交响乐协会指挥达姆罗希(walterDamroch,1862—1950)之约而作。
为其第一部纯管弦乐曲。
同年12月由纽约爱乐交响乐团在纽约卡内基大厅首次演出。
达姆罗希指挥。
928年作者第一次访问巴黎,这座繁华喧闹的城市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产生了以这座城市为题材的创作欲望。
后写成此曲。
这是一首标题交响音乐作品,形式十分自由。
作者曾说,他无意在作品中表现具体的景色,而是想描绘一个美国游客在巴黎的印象和感受。
他还说:乐曲以巴黎街头上散步的美国人的思乡之情为基础。
乐曲一开始,双簧管和弦乐器组就用小快板,2/4拍奏出轻快的第一漫步主题:漫步主题A:(见教材主题1)这以带有倚音和大跳音程特点的曲调,具有双拍子舞曲和谐谑曲的特性,充满了夸张幽默的色彩。
仿佛一个好奇的美国游客在巴黎大街上东张西望,兴致勃勃地行走着。
接着,乐曲突然奏响了老式汽车的喇叭声和二十世纪初在巴黎流行的歌曲旋律的片断,使人联想到巴黎大街上川流不息的汽车和热烈喧嚣的气氛。
唱歌 《放马山歌》-沪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唱歌 《放马山歌》-沪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99766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55.png)
唱歌《放马山歌》- 沪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背景介绍《放马山歌》是中国传统农民歌曲之一,起源于黔北地区。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歌词朴实无华,歌颂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它也是中国东方文化的瑰宝,广为流传,被视为传承中华民族瑰宝的一种形式。
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放马山歌》的背景和歌词含义;•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并开始唱出歌曲;•学生能够通过唱歌,体会到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学具准备•教学录音带•乐器:钢琴或吉他•课堂用的 PowerPoint 展示文稿教学步骤第一步:展示歌曲 MV1.让学生观看一段《放马山歌》的 MV,并引导他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MV 中的歌曲氛围和节奏;–MV 中的场景和道具与歌曲的主题之间的联系;–MV 中的歌手表现方式,如面部表情、舞台表现等。
2.提醒学生关注歌曲的意思和主题,让学生通过观看 MV,对歌曲和背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步:了解歌曲的背景和歌词含义1.利用PowerPoint 展示文稿,开启讨论,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和歌词含义。
2.请学生阅读歌曲的歌词,并简单解释一下:–歌曲的主题是什么?–歌曲描绘什么场景?–歌曲呈现怎样的情感?3.让学生听一遍歌曲的录音,以加强他们对歌曲的理解。
第三步:学习歌曲的节奏和曲调1.听取歌曲的示范,并教学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曲调。
2.引导学生逐步把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并教学唱歌的基本技巧。
第四步:开始唱歌1.让学生开始唱歌,并一边演示钢琴或吉他的伴奏,以加强歌曲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使唱歌更加生动自然。
2.通过不断地反复练习,逐渐提高学生唱歌的技巧,使学生能够流利自如地唱出整首歌曲。
教学作业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一两句话表达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2.让学生在家里练习唱歌,并在下一节课上给予集体表演和互相点评。
总结通过这堂音乐课,学生们对于《放马山歌》的背景和歌词含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生掌握了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曲调,并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表演,逐渐形成自己的唱歌技巧,体验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同时也加强了他们的音乐素养。
沪教版音乐艺术九年级下册第四课探索的展示详细教学设计
![沪教版音乐艺术九年级下册第四课探索的展示详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9ca8c6b8f67c1cfad6b8a3.png)
第四课探索的展示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目前艺术还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发展。
2.通过听赏《异国的鸟》、《弦乐、打击乐与钢片琴的音乐》、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内容,知道音乐可以制造出各种音响,同时也初步了解现代音乐。
通过观赏舞蹈、戏剧,了解一些在探索过程中新创造的艺术门类。
3.通过观赏现代舞、多媒体剧及活动,拓展艺术视野,了解多种音乐与艺术的作品,并尝试进行探索性的学习音乐。
4.初步了解现代舞、现代音乐。
教学内容与教学建议一、音乐长廊(一)欣赏1.内容介绍:梅西安(1908年生于法国)是一位乐此不疲的鸟类学专家,因而在他的作品中描写鸟和表现各种鸟鸣的占了相当的比例。
《异国的鸟》是他抒写鸟鸣的三部作品之一,于1955年10月5日动笔,1956年1月23日脱稿。
作品是为钢琴、两支单簧管、木琴和小型乐队演奏而写的。
由于梅西安从小就喜欢听鸟叫,二十岁前后起开始作有意识的收集和记录,1944年又出版过有关的专著,因而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他所要实践的主张:“鸟是伟大的音乐家,鸟是伟大的艺术家”、鸟是“生活、运动和欢乐的象征”。
在《异国的鸟》总谱前面的第二篇作者序言中,梅西安说明了在这一不同凡响的作品中曾运用了印度、中国、马来西亚和北美、南美的多种鸟鸣。
在打击乐中,则汲取了印度和古希腊的节奏。
值得注意的是梅西安并不以表现来自世界各国的鸟鸣为满足,而是更进一步,从色彩和声音组合的对应关系出发,去描绘这些鸟的五彩缤纷的羽毛。
全曲由十三个部分组成,我们给大家欣赏的是其中第三段:四种鸟的间奏曲。
四种鸟的间奏曲(印度八哥、巴尔的摩的黄鹂、红喙山雀及加里福尼亚鸫鸟,由九件乐器重奏奏出。
)2.教学建议:(1)可以简介梅西安及其作品的主要风格作导入。
(2)对初三学生而言,不应如小孩般听辨有什么鸟叫,而是体会音乐家如何用乐器创作出各种音响描写自然,即他们扩大了音乐的表现范围,扩大了乐器的表现功能,这也是现代音乐的主要特征之一,要知道其创新的思路。
第6课 广而告之的艺术-沪教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6课 广而告之的艺术-沪教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3868b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4e.png)
第6课广而告之的艺术-沪教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广告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2.了解广告艺术的基本构成要素和设计规律;3.掌握常见广告形式的创意构思方法;4.能够独立完成广告作品的创作。
二、教学内容1.广告艺术的概念和分类;2.广告艺术的基本构成要素和设计规律;3.广告作品的构思方法;4.广告作品的创作与表现。
三、教学重点1.广告艺术的基本构成要素;2.广告作品的构思方法。
四、教学难点1.广告艺术的设计规律;2.广告作品的创作和表现。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2.示范法;3.实践操作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广告,引导学生思考广告的作用和艺术表现形式。
2. 讲授广告艺术的基本知识(20分钟)1.讲解广告艺术的定义和分类;2.分析广告艺术的构成要素和设计规律。
3. 示范构思广告作品(30分钟)1.教师以具体广告案例为例,进行创意构思和设计;2.学生跟随教师思考创意,进行创作实践。
4. 学生自主创作广告作品(50分钟)学生使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自主构思和设计广告作品,并进行创作实践。
5. 展示和评价(10分钟)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和总结。
七、板书设计1.广告艺术的分类;2.广告艺术的构成要素和设计规律;3.广告作品的构思方法。
八、作业布置1.创作一份广告作品,并完成篇幅不少于300字的心得体会;2.带来广告作品的制作过程和成果。
九、教学反思教学中让学生深入理解了广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构成规律,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创意设计方法和实践操作技能。
通过对学生广告作品的展示和点评,加深学生对广告艺术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创意表现和审美能力。
同时,需要注意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设计难点和技能足够练习时间。
加强实践操作训练和师生互动授课等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欣赏 《雪神颂》《飞逝的雄鹰》《自由探戈》-沪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欣赏 《雪神颂》《飞逝的雄鹰》《自由探戈》-沪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8fe8e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69.png)
欣赏《雪神颂》《飞逝的雄鹰》《自由探戈》-沪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沪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本堂课是关于欣赏音乐的教学,课程内容包括欣赏三首不同风格的乐曲:《雪神颂》、《飞逝的雄鹰》和《自由探戈》。
本堂课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能够对不同类型的音乐进行欣赏和理解,增加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学习欣赏三首不同类型的音乐,并了解它们的背景和风格;2.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和音乐素养,使其能够准确地感受音乐中所传递的情感和意义;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和判断力,使其能够辨别出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和风格;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方法,以更好地进行音乐欣赏和学习。
三、教学内容1. 歌曲欣赏之《雪神颂》1.1 背景介绍《雪神颂》是一首充满北欧神话色彩的交响音乐,由比利时作曲家皮埃尔·阿格特创作,它的曲调深邃、宏大,带有史诗般的气息。
这首曲子的构成是建立在北欧神话中雪神的传说之上的,它带有神秘、古老、宏大的感觉,是一首极具震撼力的乐曲。
1.2 风格特点《雪神颂》的风格属于交响乐,以弦乐器为主,旋律起伏变化,配合管弦乐器完美表现出曲子的神秘感和宏大感;曲子节奏明快,由于其鼓点发挥作用,更使得曲子具有一股强烈的激情和力量。
2. 歌曲欣赏之《飞逝的雄鹰》2.1 背景介绍《飞逝的雄鹰》是一首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由俄国作曲家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创作,此曲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博客基岛上那些高飞的野鹰。
2.2 风格特点《飞逝的雄鹰》的风格属于小提琴协奏曲,由于是写给独奏小提琴的,其旋律优美动听,富有弹性和表现力,仿佛在向听众展示一段美丽的自然风光。
曲子的配乐也非常具有层次感和韵味,从悠扬地小提琴独奏开始,到逐渐加入管弦乐器,音乐慢慢加强,直到到达高潮。
3. 歌曲欣赏之《自由探戈》3.1 背景介绍《自由探戈》是一首类的探戈音乐,由阿根廷人的阿斯托里亚斯·皮亚佐拉创作。
沪教版音乐艺术九年级下册第三课文化的交融详细教学设计
![沪教版音乐艺术九年级下册第三课文化的交融详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fd6015f7fd5360cba1adba3.png)
第三课文化的交融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艺术还在不断推陈出新,并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各门艺术能够相互通融吸收,而后出现一种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并认可此类艺术形式的存在价值。
2.通过欣赏《第十交响曲——江雪》、杂技《化蝶》等,了解其内容、表现手法,并从感性上认识在各种文化碰撞后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是富有新意的,了解其艺术价值。
3.了解《天堂》所具有的特殊风格,较通畅地唱好歌曲。
4.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接触新颖的艺术形式(如电视散文、电视音乐)及表现手法(如演唱的方法、音响效果等),同时能尝试创编一些小型的有创意的作品。
5.初步了解作曲家朱践耳。
教学内容与教学建议一、音乐长廊(一)欣赏1、内容介绍:作于1997-1998年春。
《第十交响曲·江雪》是为吟唱、古琴(预制录音带)和大型管弦乐队而作的。
作曲家从柳宗元同名诗词所蕴涵的冷峻的意境与独特的声韵中获取灵感,以人声的吟、诵、唱,古琴的时代韵律与交响乐队的现代化铺陈交相辉映所构成的跌宕起伏的音响,传达、塑造、讴歌了浩然正气的独立人格精神。
对这样一部“抽象”的作品,谈“具体”的技术几乎是多余的----尽管后者是前者的基础----但朱践耳对12音这一老技法是常用常新。
这里仅说主题的构成:作曲家得心应手、举重若轻,以琴曲《梅花三弄》曲首纯五度音程为据,按五度间隔相生原则得一中西合璧的音列----1、2、5、6、3、#4、7、#1、b6、b7、b3、4----其前四音为“四基音”,后四音为四曾音;整体是12音,局部则首尾相扣C宫、E 宫、bA宫三个五声音阶。
作曲家在《江雪》的演出诠释中写道:“这首交响曲,并非单纯为古诗谱曲,也不在写柳宗元的个人遭遇,而是借助于诗的意境,以吟、诵、唱相结合的手法,加上古琴新韵,站在今人的立场上,给以交响化,现代化的表述,以弘扬浩然正气的独立人格精神。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公元773—819)因主张革新而二度被贬,五言绝句“江雪”就是在第一次被贬时所作,该诗虽是写景,但却意在其外,寄托了诗人藐视世俗、忧虑愤懑、不甘屈服、孤傲清高的情怀。
开心一刻 配乐诗朗诵-沪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开心一刻 配乐诗朗诵-沪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b146c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7.png)
开心一刻配乐诗朗诵-沪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背景
音乐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学校教育中,音乐教学也是不可或缺的。
沪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中,有一节以“开心一刻”为主题的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诗歌朗诵与音乐配合,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节奏、旋律、和声等;
2.体会诗歌朗诵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魅力;
3.通过欣赏、模仿、创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4.发扬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
1.沪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材;
2.诗朗诵音乐库,包括多段音乐素材、配乐诗歌等;
3.教师制作的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教师在PPT上播放音乐,让学生先听一段音乐,然后询问学生对这段音乐的感受和印象,并引导学生感受和解析音乐的基本元素。
第二步:朗诵
教师播放“开心一刻”配乐诗歌,让学生通过模仿、朗诵等方式,熟练掌握这首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第三步:合作创作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取一段音乐素材,在诗歌朗诵的基础上,结合音乐元素和个人创意,创作一段有趣的小演出。
第四步:表演展示
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并进行评比和点评,让学生在互相学习中不断提升。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仅了解了音乐的基本元素,还体验了诗歌朗诵与音乐相结合所带来的艺术魅力。
在合作创作和表演中,学生不断提高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也得到了教师和同学的认可和肯定。
这样的课程教学,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一节非常有意义的音乐课。
唱歌 《二十年后再相会》-沪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唱歌 《二十年后再相会》-沪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88900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5.png)
唱歌《二十年后再相会》-沪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材背景本文所涉及的教材为沪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材,本教材旨在帮助学生继续深入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学识和审美水平。
本教材广泛涉及各种类型的音乐,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传统民族音乐等等。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和演唱《二十年后再相会》,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该曲的旋律、节奏等基本知识;2.让学生通过唱歌的方式体验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唱歌来表达自我。
三、教学过程1. 学习歌曲的基本知识教师首先要给学生介绍这首歌曲的背景,让他们了解这首歌曲的故事线和主题。
同时,教师还要向学生解释歌曲中的音乐符号,包括拍号、音符、节奏等等。
让学生逐渐了解和掌握这首歌曲的基本知识。
2. 分段练习唱歌教师可以将歌曲分成几个段落,让学生分别练习每个段落。
在练习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发音、节奏等问题,帮助他们逐渐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同时,老师可以让学生Solo演唱,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增加对音乐的认知和理解。
3. 唱整体歌曲当学生熟练掌握了歌曲中每个部分的演唱时,可以让他们尝试整体演唱这首歌曲。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需要督促同学们充分合作,互相配合,让整首歌曲的演唱效果更好。
4. 练习音乐表演最后,老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音乐表演。
学生可以利用道具、服装等手段,展示自己的音乐表演技能。
整个表演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魅力,大胆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
四、教学效果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录制自己演唱这首歌曲的视频,并交给教师进行评估。
在评估中,教师要着重评价学生的音乐表演技能、情感表达能力以及对歌曲的理解程度等方面。
五、总结唱歌是学生体验音乐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实际的演唱和表演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音乐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化繁为简,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歌曲的基本知识和演唱技巧。
活动与创造 听辨乐器 跳孔雀舞-沪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活动与创造 听辨乐器 跳孔雀舞-沪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d3830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7.png)
活动与创造听辨乐器跳孔雀舞 - 沪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尤克里里,口琴和爵士鼓的音色特点;2.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旋律的感知和辨别能力;3.提高学生自我表达、合作交流和创造能力;4.能够学习和表演《孔雀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乐器音色的听辨,作曲创造活动,合作表演手段的运用;2.教学难点:乐器音色的听辨,学生在作曲过程中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三、教学流程1. 游戏环节(10分钟)老师先展示声音玩具,例如兔子的声音卡,鸡叫声玩具等等,让同学们通过声音辨认出该道具是什么。
2. 导入环节(10分钟)老师通过观看一段视频让学生们了解尤克里里、口琴和爵士鼓的特点,并让学生听三种乐器的演奏,让学生深入了解乐器的音色。
3. 音乐活动 - 流动的旋律(30分钟)学生们拿起手中的手鼓,老师给出一个节奏,学生们通过手鼓打出这个节奏,学生们分组自由创造一段自己的旋律,用手鼓打出来。
4. 音乐活动 - 小小作曲家(40分钟)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老师给出一段旋律,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力创作出自己的音乐作品。
每组学生最终会用自己的小创意和旋律创作一首短歌。
5. 会议(20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自己的音乐作品,并展示自己是通过什么方式创作这首歌曲的。
6. 音乐活动 - 欣赏音乐和表演跳孔雀舞(30分钟)学生们听《孔雀舞》的音乐,跟着音乐走,老师适当地进行一些指导,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创意,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堂音乐课,学生们学会了如何辨别不同乐器的音色,从而提高了对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辨别能力。
同时学生们也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进行了一些课堂上的创作活动,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也增加了学生们的集体合作和创造力。
开心一刻 赏画配乐-沪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开心一刻 赏画配乐-沪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5e0dcf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0.png)
开心一刻赏画配乐-沪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欣赏芭蕾舞音乐,并了解其特点;2.能够了解画家齐白石并了解其画作特点;3.能够将芭蕾舞音乐与齐白石画作进行互动欣赏,并进行创意发挥。
二、教学过程1.导入 (约10分钟)老师播放芭蕾舞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感,并向学生介绍芭蕾舞音乐的基本特点。
2.呈现画作 (约10分钟)老师向学生呈现齐白石的部分画作,并引导学生欣赏画作的构图、用色和线条特点,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3.互动赏画配乐 (约30分钟)老师将芭蕾舞音乐再次播放,同时将齐白石的画作呈现给学生,在音乐和画作的互动中,让学生提取音乐和画作相似或对应的元素,并进行创意发挥。
例如,学生可以根据音乐的节奏和画作的构图创作自己的画作,或将自己所喜欢的音乐配合齐白石的画作进行欣赏。
4.展示互动成果 (约10分钟)老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作品,并进行讨论和评价,加深学生对芭蕾舞音乐和齐白石画作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重点1.芭蕾舞音乐的欣赏及其特点;2.齐白石画作的欣赏及其特点;3.音乐与画作的互动欣赏及创意发挥。
四、教学拓展1.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其他类型的音乐和画作进行互动欣赏和创意发挥;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音乐和绘画兴趣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发现。
五、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音乐和画作互动欣赏中的发挥和表现;2.评估学生在创意发挥中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3.评估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音乐和画作的互动欣赏,让学生在欣赏和创意发挥中深入了解芭蕾舞音乐和齐白石画作的特点,也促进了学生的艺术鉴赏和审美意识。
在展示和评估环节,老师应重视学生的思维创新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艺术沪教版(美术)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独特色彩的表达》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试讲教案
![初中艺术沪教版(美术)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独特色彩的表达》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试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a64065c850ad02de804133.png)
初中艺术沪教版(美术)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独特色彩的表达》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色彩基本要素、原理、色彩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训练学生对色彩的表现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2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已经对教材中的绘画、雕刻、建筑艺术和工艺美术等美术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学习上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在美术的审美鉴赏能力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对学好本册教材打好了一定的基础。
但初三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不够,参与获得的主动性较差。
对美术知识的系统不够明确,知识结构层次不是很健全。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色彩的基本要素和原理。
教学难点:掌握色彩的基本要素、原理和色彩的表现形式。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独特色彩的表达
导入:通过图片把学生带到“色彩”这个话题上来
2【讲授】色彩要素与色彩的表现形式
一、色彩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九年级艺术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创造——跃动艺术的生命
第一课卓越的成就
第二课缤纷的舞台
第二单元发展——呈现艺术的新姿
第三课文化的交融
第四课探索的展示
第一单元创造——跃动艺术的生命
主题构思:
该单元的主题是音乐的创造性特征,正由于艺术的不断创新,才能使艺术生命永恒。
艺术实践与理论都告诉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不断地革新创造是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组建该单元的宗旨在于让学生知道“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
自古以来,之所以艺术不断地发展,直至有今天如此辉煌的成果,都是由于人民群众及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与追求,不断地推陈出新所至。
在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艺术作品信息及表现语言的同时,要以创造性的思维来看待艺术作品的成果,认识作品的特色、特点及创新点,以更深层的思维方式来认识艺术作品,对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强创新意识是十分有助的。
当然,要罗列世界上所有的创新成果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一门艺术都是创造的结果。
因此本单元以例举一二、窥探全局的方式,立足于两个方面让学生体验:
一是解放以来我国在音乐及以音乐为主的综合艺术上的创造成果,这些成果都具有在某一领域的里程碑的意义,有的甚至是填补了我国艺术史上的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