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神经1

合集下载

脊髓-1

脊髓-1

•胎儿第4个月之前,大脑半球表面平坦,以后出现顶枕沟、距 胎儿第4个月之前,大脑半球表面平坦,以后出现顶枕沟、 胎儿第 状沟; 个月时出现扣带沟; 个月陆续出现中央沟、 状沟;第5个月时出现扣带沟;第6个月陆续出现中央沟、中央 前沟、中央后沟,额上、额下、顶内、颞上、颞下沟, 前沟、中央后沟,额上、额下、顶内、颞上、颞下沟,嗅脑沟 个月末,所有脑沟均可辨认; 个月逐渐趋于完善。 等。第8个月末,所有脑沟均可辨认;第9个月逐渐趋于完善。
-19-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白质white matter 白质
前索 anterior fasciculus 外侧索 lateral fasciculus 后索 posterior fasciculus 白质前连合anterior white 白质前连合 commissure
网 状 结 构 reticular formation
-18-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中央管central canal 中央管 终室terminal ventricle 终室 可深入终丝约5-6mm 可深入终丝约 灰质gray matter: H 形 灰质 • 前角 前角anterior horn(前柱) (前柱) • 中间带 中间带intermediate zone •侧角(侧柱)T1-L3 侧角( 侧角 侧柱) • 后角 后角posterior horn(后柱) (后柱) • 中央灰质 灰质后连合 灰质前连合
T9 ~ T12 (-3) 与同序数的上 节椎体相对 ) 与同序数的上3节椎体相对 L1 ~ L5 (T10-12) 与第 与第10-12胸椎相对 胸椎相对 S1 ~ Co (L1) )
-17-
与第一腰椎相对
脊髓节段与棘突的相互关系: 脊髓节段与棘突的相互关系:

脊神经1

脊神经1

二、臂丛: 1、组成: 2、位置:
5——8前支。 前、中斜角肌间隙,
围绕腋A,锁骨中点后方、 位置表浅、易触摸。 1、胸长N: 分支 前锯肌。 “翼状肩”
2、肩胛背N: 菱形肌、肩膀胛提肌。
分部
3、肩胛上N: 岗上肌、岗下肌。
4、肩胛下N: 肩胛下肌、大园肌。
5、胸内侧N:
胸大肌。
二、臂丛brachial plexus
第十八章
第一节
周围神经系统
脊 神 经
中枢神经系统对全身各器官的调节支配 是通过周围神经来实现的。
周围神经
指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部分。
N、N丛、N节。
脊神经
31对、 分布躯干四肢,
C8、T12、L5、S5、Co1
脊N性质
混合性N。
脊神经 的性质: 脑神经:
躯体感觉NF 、 躯体运动NF 、
内脏感觉NF 内脏运动NF
分布肌肉、含躯体运动、感觉NF。 分布皮肤、含感觉NF。
一、脊神经的构成、分部、纤维组成(性质)
脊N31对 脊髓 C8、T12、L5、S5、Co1 。 脊N 前、后支。
前根 + 后根
混合性: 躯体感觉NF
内脏感觉NF
四种NF
躯体运动NF
内脏运动NF
白交通支
二、脊N的典型分支:1、脊膜支
2、交通支
3、前 支
肱三头肌、肱桡肌、 桡侧腕长伸肌。
皮支
浅支
臂后皮N
臂后部皮肤。
皮支手背桡侧31/2指背皮肤。
深支
肌支
前臂伸肌。
桡N损伤:
常见部位: (1) 臂部中段后部 桡N沟处。
(2) 肱骨中下1/3处骨折。
临床症状: 前臂伸肌瘫痪 、伸腕力减弱、

第十八章 脊神经、脑神经、内脏神经

第十八章 脊神经、脑神经、内脏神经
中枢突
眼神经
•三叉神经感觉核
三叉神经节
周围突
上颌神经
下颌神经
三叉神经中脑核:本体感觉 三叉神经脑桥核:粗触觉、压觉 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温觉
•三叉神经运动核
三叉神经的三大分支: 第1支:眼神经 第2支:上颌神经 第3支:下颌神经
肌皮神经
皮支:前臂外侧皮神经
前 臂 外 侧 皮 神 经
5、正中神经
行程: 由内、外侧束两个根形成 沿肱二头肌内侧沟至肘窝 穿旋前圆肌至前臂前区 穿腕管至手掌
5、正中神经
肌支:前臂前群肌
(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 指深屈肌尺侧半) 鱼际肌(除拇收肌外的3块肌)
皮支:桡侧3个半指掌面 及中节远节指背面
上支→上直肌、上睑提肌 下支→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 发出纤维(节前纤维) 睫状神经节(换元) 节后纤维 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动眼神经副核
(副交感神经核)
四、滑车神经
性质:一般躯体运动性 眶上裂
滑车神经核—— 滑车神经
上斜肌
上斜肌 滑车神经
海绵窦
五、三叉神经 性质—混合性
一般躯体感觉性←头面部皮肤及粘膜的感觉 特殊内脏运动性→咀嚼肌
(内脏运动神经节)
分布于Ⅲ、Ⅶ、Ⅸ、Ⅹ
脑神经中的内脏运动纤维,在到达所支配的器官前,需 在脑外的副交感神经节中交换神经元,节后纤维支配效应器。
内脏运动纤维 节前纤维 节后纤维 心肌 平滑肌 腺体
躯体运动纤维
骨骼肌
一、嗅神经
性质 —— 特殊内脏感觉性 嗅粘膜中嗅细胞 —— 嗅丝(嗅神经)
筛板
嗅球
嗅球 嗅束 嗅 三 角
387 18-1
第一节
脊神经
一、概 述 (一)脊神经的分部 共有31对 颈神经(C):8对 胸神经(T):12对 腰神经(L):5对 骶神经(S):5对 尾神经(Co):1对 每对脊神经连于一个脊髓节段。

神经解剖学-脊髓1(研究生)

神经解剖学-脊髓1(研究生)
表 面 沟 裂 前正中裂:前面正中较深。 后正中沟:后面正中较浅。 前外侧沟:发出脊神经前根。 后外侧沟:发出脊神经后根。
脊 神 经 节
前、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1条脊神 经,由椎间孔出椎管。在后根上有膨 大的脊神经节,内含感觉神经元胞体。
3、脊髓圆锥和终丝
脊髓圆锥 Conus medullaris :腰骶膨大( L2--S3 )向下急剧 缩小的一个圆锥形末端,称为脊髓圆锥。 终丝 Filum terminale:连于脊髓圆锥下端延续为细丝样结构, 止于尾骨后面的骨膜,稳定脊髓的作用,已无神经组织。
VIII
前角基底部
IX
X
前角内、外侧核
中央管周围灰质
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运动纤维
包括灰质联合,由后根纤维终止
(二)白质 White matter
每侧白质借脊髓的纵沟分为前、后和外侧3个索。 后索
外侧索
前索 白质前联合
脊髓白质内的主要纤维束 短纤维: 固有束
薄束、楔束 脊髓小脑束 脊髓丘脑束 脊髓网状束 脊髓顶盖束 脊髓橄榄束 皮质脊髓束 红核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 顶盖脊髓束 内侧纵束
中间带Intermediate zone :侧角(侧柱)Lateral horn (column)
后角(后柱) Posterior horn (column) 后角 中间带 灰质联合
前角
中央管
1、前角Anterior horn
内含多极运动神经元,支配躯干和四肢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分群 内侧群——支配躯干肌 外侧群——支配四肢肌,颈、腰骶膨大处发达。
(二)脊髓的节段
与每对脊神经根的根丝相连的一段脊髓称为脊髓节段, 共31个节段。
颈髓节段 胸髓节段 腰髓节段 骶髓节段 尾髓节段

脊神经解剖图 (1)0234

脊神经解剖图 (1)0234

17
正中神害可致
1)运障碍 :前臂不能旋 前,屈腕力减弱,拇指、示 指及中指不能屈曲,拇指不 能作掌运;
2)肌萎 ,手掌平 坦,称“猿手”;
3)感障碍 :拇指、示指、
中指掌、末感失。
精选ppt
18
4.尺神 ulnar nerve (C8~T1)
自臂内束
肱骨内上髁后 方的尺神沟 下行。
精选ppt
24
四、胸神前支
共12,第 1~11位 于相肋隙中,称 肋 神 ,第12位于第 12肋 下方,称肋下神 。
皮支分布于胸、腹壁 皮肤,皮支在胸、腹部呈 状的段性分布 。
肌支支配肋肌和腹 前外壁肌。
精选ppt
T2 T4 T6 T10
T10 T12
25
五、腰 lumbar plexus
在肱三肌深面 肱骨神沟 向下外。
在肱骨外上髁前方出, 至肱肌和伸腕肌 后分 浅支和深支。
浅支在肱肌深面下行, 伴脉至前臂中、下 1/3 向手背。
深支骨外, 穿旋后肌至前臂后部。
精选ppt
22
支支配 肱三肌、肘肌、 肱肌和腕伸肌 。
出 臂后皮神、臂外 下皮神、前臂后皮神。
枕小神
耳大神 皮支
横神
分支
骨上神
混合神 膈神
精选ppt
11
5.膈神( C3–C5)
支配 膈肌的运 心包、隔胸膜、膈胸 膜和膈部的腹膜
同膈肌 剌激 呃逆
精选ppt
12
三、臂 brachial plexus (C5~T1)
自斜角肌隙穿出,在骨下脉后上方, 骨后方入腋。
肌支支配股前肌群 皮支分布于股前皮肤, 其中神 伴股脉入收肌 管,在膝关内浅出皮下 后,伴大静脉 下行,分布 于小腿内及足内皮肤。

系统解剖学—脊神经

系统解剖学—脊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节其大小形态各异,表面也有结缔组织被膜,并向内伸展成支架。神经元胞体为大小不等的多
极状或椭圆形,直径约20~60μm,突起可多个,胞体多有一个亮的偏位的细胞核,也可见到双核或多核的细胞。胞质内含细而分散的尼氏体。神经元胞体与大量无髓和少量有髓神经纤维混合在一起。
3. 躯体运动纤维 发自脊髓前角,分布于骨骼肌,支配其随意运动。
4. 内脏运动纤维 发自胸腰段脊髓侧角(交感神经低级中枢)或骶副交感核(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支配心肌、平滑肌的运动,控
制腺体的分泌。
2.交通支(communicating branch)为连于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的细支。其中发自脊神经连于交感干的为白交通支,多由有髓纤维构成。而发自交感干连于脊神经的称为灰交通支,多由无髓纤维构成。(详见内脏神经)
(二)脊神经的典型分支
脊神经干很短,出椎间孔后立即分为4支:前支、后支、脊膜支和交通支。
1.脊膜支(meningeal branch),也称窦椎神经 (sinuvertebral nerves)。 每条脊膜支都接受来自邻近的灰交通支或来自胸交感干的分支,然后再经椎间孔返入椎管,分成横支、升支和降支分布于脊髓被膜、血管壁、骨膜、韧带、椎间盘等处。上3对颈神经的脊膜支的升支较大,还分布于颅后窝的硬脑膜。
脊神经中含有四种纤维成份:
1.躯体感觉纤维 来自脊神经节中的假单极神经元,其中枢突构成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周围突进入脊神经分布于皮肤、骨骼肌、肌腱和关节。将皮肤的浅感觉(痛、温觉等)和肌、腱、关节的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等)冲动传入中枢。
2.内脏感觉纤维 来自脊神经节的假单极神经元,其中枢突构成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其周围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将这些结构的感觉冲动传入中枢。

22-23脊神经1颈丛

22-23脊神经1颈丛
31 脊神经应对 应31个出口处。
(1)24块椎骨组成23对 椎间孔。
(2)枕骨与寰椎之间间 隙,左右对称。+1
(3)L5椎体与骶骨之间 形成+1对椎间孔。
(4)4对骶前/后孔 +4
(5)1个骶管裂孔
脊神经
二、分支
1、后支 (1)细短 (2)节段性分布 (3)分布范围: 枕、项、背、腰、臀部的皮肤 以及脊柱两侧深部的肌肉。 如:
枕大神经—————C2后支 臀上皮神经——L1-L3后支 臀中皮神经——S1-S3后支
脊神经
2、前支 (1)粗大 (2)成丛性分布(除胸神经前支保持节段性分布) (3)分布范围
颈丛(C1-4前支) 臂丛(C5-8、T1前支) 胸神经前支(T1-12前支) 腰丛(T12、L1-3、L4前支) 骶丛(L4、L5-S1、Co前支)
(牵涉痛)】
谢谢
(2)肌支(膈神经)
为一混合性神经,是 颈丛的最重要的分支,先 位于前斜角肌上端外侧, 继而沿该肌前面下行至内 侧,在锁骨下动静脉之间 经胸廓上口进入胸腔,在 心包两侧过肺根前方下降, 分布于膈。
●胸廓上口
●肺根(前方)
●心包两侧
(2)肌支(膈神经)
运动纤维——支配膈肌的运动 感觉纤维——分布到胸膜和心包。 右侧膈神经感觉纤维— 还分布 到肝和胆囊表面的腹膜等。 【胆囊结石—右肩部疼痛
颈丛
1、组成:C1-4前支 2、位置:胸锁乳突肌上部深面,中斜角肌和肩胛提经)
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 近穿出,分布到枕部、耳廓、 颈前区和肩部的皮肤,司理 感觉。穿出的部位是颈部皮 肤浸润麻醉的一个阻滞点, 主要的皮支有:
①枕小神经 ②耳大神经 ③颈横(皮)神经 ④锁骨上神经

脊神经归纳总结

脊神经归纳总结

脊神经归纳总结脊神经,作为人体神经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递信息和调节机体功能的重要任务。

在各种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对脊神经的归纳总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脊神经的起源、结构和功能进行全面梳理,为读者提供有关脊神经的全面了解。

一、脊神经的起源脊神经起源于脊髓的前后根,是由脑干及脊髓上的神经元形成的。

具体而言,脊神经可分为31对,其中有8对颈段神经、12对胸段神经、5对腰段神经、5对骶段神经和1对尾骨段神经。

脊神经通过椎间孔从脊髓发出,并将信息传递到相应的肌肉和感觉器官。

二、脊神经的结构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组成。

前根主要负责传递运动信息,后根则负责传递感觉信息。

前根和后根的背根神经节携带着大量的感觉神经元,并且是神经元的主要集聚区。

脊神经同时包括树突、轴突和神经节等结构,这些结构共同构成了信息传递的通道。

三、脊神经的功能脊神经在机体的运动和感觉调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具体而言,脊神经通过前根的运动神经传递来控制肌肉的收缩和松弛,进而实现身体的各种运动;通过后根的感觉神经传递来接收刺激信息,使机体对外界信息做出反应。

脊神经的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神经传递的障碍,进而引发各种神经疾病。

四、脊神经的疾病与治疗脊神经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所以与之相关的疾病也是十分常见的。

一些常见的脊神经疾病包括坐骨神经痛、脊髓损伤和神经根压迫等。

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一般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综合手段,以恢复脊神经的功能。

五、脊神经保护与康复保护脊神经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人们可以通过加强锻炼和保持良好的姿势,预防脊神经疾病的发生。

康复也是脊神经疾病患者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包括康复训练和辅助治疗等。

通过合理的康复措施,可以帮助疾病患者尽快康复,减轻患者痛苦。

总结:脊神经是人体神经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一部分,通过传递运动和感觉信息,对人体的运动和感知发挥调节作用。

了解脊神经的起源、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人体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神经支配及走形分布,高清图谱

神经支配及走形分布,高清图谱

31对脊神经包括: 8对颈神经(C) 12对胸神经(T) 5对腰神经(L) 5对骶神经(S) 1对尾神经(Co)
2.脊神经的纤维成分 每对脊神经都是混合性的,含有4种纤维成分: 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皮肤、骨骼肌和关节 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躯体运动纤维:支配骨骼肌的运动 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平滑肌、心肌的运动,控制腺体的分泌
B.正中神经(C6~T1): 起自:内侧束和外侧束
走行:伴肱动脉沿肱二头肌内侧沟至肘窝穿旋前圆肌,行于指浅、深屈肌间经腕 管至手掌。
C.正中神经支配: 肌支:支配前臂掌面的肌(肱桡肌、尺侧屈腕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除外)鱼际肌(拇 收肌除外)和第1、2 蚓状肌。 皮支:分布于掌心、鱼际、桡侧3个半指掌面及其中节和远节手指背面的皮肤。
尺神经支配: 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的尺侧半、小鱼际肌、拇收肌、骨间肌及第3、4蚓状 肌。 皮支:掌支分布于小鱼际、小指和环指尺侧半的皮肤,手背支分布于手背尺侧半和小指、 环指及中指尺侧半背面的皮肤(中指和环指的分支只到第1指节背面,余部由正中神经 分布)。
E.桡神经: 发自:后束 走行:伴肱深动脉入桡神经沟,穿外侧肌间隔至肱桡肌和肱肌之间,分为浅、深两支。 浅支伴行于桡动脉的外侧,深支穿旋后肌至前臂背面,行于浅、深伸肌间。
胸神经前支anterior branch of the thoracic nerve
胸神经前支共12对 第1~11胸神经前支称肋间神经 第12性分布: 平齐胸骨角为T2 平齐乳头为T4 平齐剑突为T6 平齐肋弓下缘为T8 平齐脐为T10 髂前上棘连线平面为T12 腰丛lumbar plexus 组成:第12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第1~3腰神经前支及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 位置:腰大肌深面

脊神经

脊神经
猿掌(大鱼际萎缩)
(除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


手部皮支:
损伤易发生的部位:前臂和腕部
尺神经

肌支:
损伤后的表现
屈腕、指能力降低 小鱼际萎缩 爪形手,夹纸能力
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 小鱼际、大鱼际的拇收肌 三、四蚓状肌和骨间肌

手部皮支:
易受损伤的部位: 尺神经沟附近
桡神经

肌支: 臂和前臂的全部伸肌
4.内脏运动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脊神经的组成和分布
脊神经的分支
后支:较细小,分布于头颈和躯干的后部
前根 脊神经
(椎间孔 )
颈丛;臂丛; 前支: 胸神经前支 腰丛;骶丛 交通支
后根
脊膜支:脊髓被膜、脊柱韧带
脊神经的丛
各部脊神经的前支分别交织而成 颈丛 C1~C4 臂丛 C5~T1 ( 胸神经前支 T1-T12 ) 腰丛 T12~L4 骶丛 L4~CO1
趾不能伸,形成“马蹄”内翻足畸型。
行走高举足,足尖先落地,
呈“跨阈步态”。
感觉障碍:在小腿外侧面和足背皮肤 易损部位:
腓骨颈处位置最浅,易受损伤。
坐骨神经

发自L4-S3,是全身最粗大、最长的神经。

走行: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臀大肌深面——
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股二头肌深面
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腓总神经
感觉障碍: 足底皮肤感觉障碍。
腓总神经
走行: 自坐骨神经分出 绕腓骨颈外侧 小腿上部外侧
分为腓浅和腓深神经
腓总神经
腓浅神经
肌支:腓骨长、短肌
皮支:小腿外侧、足背及第2-5趾背面皮肤 腓深神经 肌支:小腿前群肌及足背肌

脊神经

脊神经
第1~4对骶神经在相应的骶前、后孔穿出。
第5对骶神经和尾神经由骶管裂孔穿出。
[脊神经的纤维成分]
每对脊神经都是由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并而成。脊神经的前根是运动性的,脊神经的后根是感觉性的,所以脊神经是混合性的。
脊神经的前根是运动性的,它除含有躯体运动纤维外,在第1胸~第3腰节前根,第2~4骶前根内还分别含有交感神经纤维和副交感神经纤维。
(1)皮支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穿出,行向各方,其穿出部位是颈部皮肤浸润麻醉的一个阻滞点。主要皮支有: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和锁骨上神经,它们分布到枕部、耳部、颈前区和肩部的皮肤。
(2)肌支
1)膈神经phrenic nerve是颈丛中最重要的分支,经胸廓上口入胸腔,沿肺根前方,心包的两侧,下降至膈。膈神经的运动纤维支配膈肌;感觉纤维主要分布到胸膜和心包。右侧膈神经的感觉纤维还分布到肝和胆囊表面的腹膜等处。[图示]
膈神经损伤可引起同侧膈肌瘫痪,导致腹式呼吸减弱,严重者有窒息感。膈神经受刺激可发生呃逆。肝胆疾病患者可出现右肩痛,这与膈神经受到刺激有关,是为牵涉痛。
2)至舌骨下肌和颈部深肌的分支。
▲ 臂丛
(1) 组成 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大部分组成。
(2) 位置 经颈根部、锁骨下动脉的上方、锁骨之后进入腋窝。围绕腋动脉形成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
皮支:手掌面,分布于手掌桡侧2/3区和桡侧三个半指掌侧面的皮肤;手背面,及这三个半指背面末两节的皮肤。
c: 体表投影:正中神经的体表投影自肱动脉的始端搏动点至肘部肱骨内、外上髁间线中点稍内侧,再由此至腕掌侧横纹中点。
d:损伤后主要表现:正中神经损伤,运动障碍表现为前臂不能旋前(旋前肌瘫痪),屈腕能力减弱,拇、示指不能屈曲(屈腕屈指肌瘫痪),拇指不能对掌,鱼际肌萎缩(鱼际肌瘫痪)。感觉障碍以桡侧三指远节最明显。

脊神经分布歌 每一块脊椎骨的作用

脊神经分布歌 每一块脊椎骨的作用

颈一后头通大脑,颈二耳目视听舌;颈三脸面和外耳,三叉神经及喉咽;颈四绕项连双肩,耳鼻口咽与膈肌;颈五上臂三角肌,声带腺体咽喉炎;颈六颈肩二头肌,拇食两指扁桃体,;颈七肩肘三头肌,前臂中指甲状腺;颈八无名与小指,前臂掌面指屈肌;胸一上臂至肘下,食管气管小鱼际;胸二循腋至肘上;三至十二胸肋肌;胸二至五主心疾,肺与气管二三四;食道胸一至胸六,六胃七胰八属脾;肝胆七九胸节间,肾脏胸十至腰一;胸九十二主小肠,十一腰一大肠乡;膀胱十一至腰二;输尿管加前列腺;睾丸卵巢十十一,下至腰一主生殖;腰一上主骼腰肌,内络大肠下股沟;腰二斜下大腿前,还连腹部和兰尾;腰三主管膝周炎,子宫膀胱性器官;腰四小腿内侧面,坐骨神经前列腺;腰五腿外胫前肌,足背拇次两趾连;骶一跟腱通小趾.,亦主小腿腓肠肌;骶二大小腿后面;下至足底掌小肌;骶三四五连尾椎,直肠肛门会阴肌每一块脊椎骨的作用颈椎1 眩晕、偏头痛、失眠、嗜睡、头昏沉、颈性高血压、脑供血不足、摇头颈椎2 眩晕、头痛、失眠、嗜睡、眼干涩、斜视、耳鸣、心动过速、腮腺炎、过敏性鼻炎颈椎3 眩晕、头昏沉、偏头痛、颈肩综合征、神经痛、粉刺、痘疹、湿疹、牙痛、张口不能颈椎4 头昏、恶心、呃逆、双手麻木、肩周炎、落枕、鼻塞、牙痛颈椎5 胸痛、心跳过缓、恶心、呃逆、颈、肩、手掌胀痛、口臭、火气大颈椎6 血压波动、肩部疼痛、肩、拇食二指麻、扁桃体肿大、肩膀痛、上肢外侧麻痛颈椎7 气短胸闷、第四、五指麻痛、颈根、肩胛痛、咽喉痛、肩膀硬化、伤风上肢后侧内侧麻痛胸椎1 气短、气急、肘手痛、凉、早博、手软无力、上臂后侧麻痛胸椎2 气短胸痛、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肩膀硬化、上臂后侧麻痛胸椎3 肺部、支气管症状、易患感冒胸椎4 胸背痛、胸闷、冠心病(心绞痛)、长叹气、胸椎5 口苦、低血压、胃痉挛、癫痫胸椎6 胃痛、消化不良、胃痉挛胸椎7胃溃疡症状、消化不良、胃下垂、口臭胸椎8免疫功能低下、肝胆病、糖尿病胸椎9肾功能障碍、小便白浊、尿不畅、过敏证、身体手脚冰冷、癫痫胸椎10肾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胸椎11肾功能障碍、尿道病、皮肤病胸椎12下腹疼凉、疲劳综合症、不孕症、风湿症、生殖器官表面痛痒腰椎1结肠功能失调、便秘、腹泻、腰痛、下腹痛腰椎2下腹痛、腰酸痛、性机能减退腰椎3膀胱、尿少、腰、膝内侧痛无力腰椎4腰痛、坐骨神经痛、排尿困难、尿频或尿少、腿痛放射至腿肚外侧、痔疮腰椎5腿血液循环不良、下肢无力怕寒冷、腰腿痛麻至腿肚后外侧月经不调、骶椎腰骶关节病变、足根痛麻凉感、膀胱病、前列腺炎尾椎尾骨痛。

脊神经的功能

脊神经的功能

脊神经的功能脊神经是人体中最重要的神经之一,它与大脑密切连接,负责传递大脑的指令和感受外界刺激。

脊神经起源于脊髓,通过数对脊神经根从脊髓出来,分布到全身各个部位,从而实现大脑和身体其他部分的信息传递。

脊神经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脊神经负责传递感觉信息。

当身体的某个部位受到刺激时,感受器将发出信号,并通过脊神经传递到大脑中的感觉区域。

比如当我们触摸到热物体时,感受器会感知到热刺激,并通过脊神经向大脑传递这一信息,从而我们才能感受到热的触觉。

其次,脊神经还负责传递运动信息。

当大脑决定了某个动作之后,它会向脊神经发送指令,脊神经再将这一指令传递到相应的肌肉,从而实现运动。

例如,当我们想要抬起手臂时,大脑会向脊神经发送指令,脊神经再将指令传递到手臂肌肉上,引发手臂的运动。

除了传递感觉和运动信息外,脊神经还参与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

自主神经系统是控制我们内脏器官和血管活动的一种神经系统。

脊神经通过联接大脑和自主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调节我们的内脏功能。

比如当我们吃饭后,脊神经负责向胃部传递信号,促使胃部分泌胃液以帮助消化。

此外,脊神经还与感情和情绪有关。

通过脊神经传导的信息,大脑能够感受到身体的痛楚和快乐。

当我们受伤时,脊神经会将疼痛的信号传递到大脑中,引发疼痛感。

而当我们喜悦时,脊神经也能传递到大脑中,让我们感受到快乐的情绪。

总的来说,脊神经是一个信息传递的管道,连接着大脑与身体各个部分,实现了大脑与身体的相互通讯。

它不仅负责传递感觉和运动信息,还参与调节内脏功能,以及影响我们的情绪和情感。

脊神经在维持人体正常功能和身体平衡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保护好脊神经的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姿势,对于维持整体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人体解剖学讲义】10.周围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讲义】10.周围神经系统

第53讲-脊神经1脊神经一、概述(一)脊神经的构成纤维成分脊神经共31对,每对脊神经连于一个脊髓节段,每对脊神经借前根连于脊髓前外侧沟;借后根连于脊髓后外侧沟。

前、后根均有许多根丝构成,一般前根属运动性的,后根属感觉性的,两者在椎间孔处合成一条脊神经。

因此,脊神经既含感觉神经纤维,又含运动神经纤维,为混合性的。

脊神经后根在椎间孔附近有椭圆形的膨大,称脊神经节, 其中内含假单极的感觉神经元,其中枢突构成了脊神经后根,其周围突随脊神经分布至感受器。

31对脊神经分5部分,8对颈神经, 12对胸神经, 5对腰神经, 5对骶神经和1对尾神经。

第1颈神经干经寰椎与枕骨之间穿出椎管,第2~7颈神经干均经同序数颈椎上方的椎间孔穿出,而第8颈神经干经第7颈椎下方的椎间孔穿出,12对胸神经干和5对腰神经干都经同序数椎骨下方的椎间孔穿出,第1~4骶神经前、后支由同序数的骶前孔、骶后孔穿出,第5骶神经和尾神经则经骶管裂孔穿出。

由于椎管比脊髓长,各部椎体高度和椎间盘厚度不同,因此,脊神经前、后根在椎管内走行的方向和长度也各异。

颈神经根最短,行程近水平位,胸神经根则较长,斜行向下,而腰、骶神经根更长,近似垂直下行,构成了马尾。

(二)脊神经的典型分支脊神经干很短,出椎间孔后立即分为4支:前支、后支、脊膜支和交通支。

1. 脊膜支。

每条脊膜支都接受来自邻近的灰交通支或来自胸交感干的分支,然后再经椎间孔返入椎管,分成横支、升支和降支分布于脊髓被膜、血管壁、骨膜、韧带、椎间盘等处。

上3对颈神经的脊膜支的升支较大,还分布于颅后窝的硬脑膜。

2. 交通支为连于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的细支。

其中发自脊神经连于交感干的为白交通支,多由有髓纤维构成。

而发自交感干连于脊神经的称为灰交通支,多由无髓纤维构成。

3. 后支为混合性,较细,经相邻椎骨横突之间或骶后孔向后走行,除骶神经外,一般脊神经后支绕上关节突外侧向后行至相邻横突之间再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它们又都分成肌支分布于项、背、腰、骶部深层肌;皮支分布于枕、项、背、腰、骶、臀部的皮肤。

系统解剖学脊神经

系统解剖学脊神经

➢ 纤维成分:
躯体运动纤维 内脏运动纤维 躯体感觉纤维 内脏感觉纤维
➢ 脊神经的分支:
前支 后支 脊膜支 交通支
交通支 后支 前支
脊膜支
交通支 前支 后支
后支: 项、背、腰和臀部皮肤; 及相应部位的深层肌肉。
前支:
胸神经的前 支保持明显 的节段性:
其余的颈神经、腰神经、
骶神经、尾神经的前支
纤维。 (2)节前纤维的三种去向:
1)终止于相应椎旁神经 节,换神经元 2)上升或下降:
T1—6 上升 C1—3 T6—10 上升或下降 T11—L3下降
腰骶部交感神经节
3)穿椎旁神经节
终止于椎前节 换神经元
(3)灰交通支: 起自交感神经节,是节后纤维。
(4)节后纤维的三种去向: 1)经灰交通支 (31对)脊神经
1.屈腕力减弱。 2.不能屈掌指关节和伸指骨间关节,拇指不能内收。
3.指骨间关节屈曲,掌骨间呈现深沟 ,“爪形手”。 4.“夹纸试验”阳性 5.小鱼际和小指感觉障碍
夹纸试验阳性
4. 桡神经 radial nerve (C5-T1) ➢ 起自:后束
桡神经
➢ 走行:
臂后皮神经
桡神经沟内 前臂后皮神经
盆丛
神经节 结肠左曲以下肠 管和盆腔脏器
盆内脏神经 盆丛
(三)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1低级中枢的部位不同 2周围神经节的位置不同 3 分布范围不同 4对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不同
5节前神经元与节后神经元 的比例不同
“3胸” 胸背神经
肩胛上神经
“3肩” 肩胛背神经
胸前神经 臂内侧皮神经
“2皮”
前臂内侧皮神经
肩胛下神经 肌皮神经 正中神经 尺神经

脊神经支配图[1]

脊神经支配图[1]

一、脊神经后支分布神经节段定位支配范围脊神经后支分布枕下神经C1后支纯运动性,支配头后短肌(头直肌和头斜肌),使头回旋枕大神经C2后支支配项肌(头下斜肌、头夹肌、头最长肌)及枕部皮肤第3枕神经C3后支支配项肌(头半棘肌)及枕部皮肤颈神经C4-8后支按节段支配项、背、腰部短肌、长肌及皮肤,其中腰1-3后支的皮支,又称臀上皮神经,支配臀上部皮肤胸神经T1-12后支腰神经L1-5后支骶神经S1-5后支出骶后孔,其中骶1-3后支的皮支为臀中皮神经,支配臀中部皮肤尾神经C O1后支出骶管裂孔,分布尾部皮肤二、脊神经前支分布颈丛(C1-4前支)皮支枕小神经C2支配枕外部、耳廓后面及乳突部皮肤耳大神经C2,3支配耳廓、乳突和腮腺区皮肤颈皮神经C2,3支配颈前面皮肤锁骨上神经C3,4支配锁骨区、肩部和上胸部皮肤肌支胸锁乳突肌支C3,4斜方肌支C3,4颈深肌支支配头前直肌、头侧直肌(C1)、头长肌(C2-4)、颈长肌(C1-4)、中斜角肌(C3-4)、头斜角肌(C4)肩胛提肌支C3-5膈神经C3-5运动纤维膈感觉纤维心包、膈、纵膈胸膜和肋胸膜一部分交通支至舌下神经的交通支支配颏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舌下神经C2,3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至迷走神经的交通支C1支配颅后窝硬脑膜感觉臂丛C5 - T4 前支锁骨上分支肩胛背神经C1-5支配菱形肌及肩胛提肌胸长神经C5-7支配前锯肌锁骨下神经C5-6支配锁骨下肌肩钾上神经C5-6支配冈上、下肌胸前神经C5-T1支配胸大、小肌肩钾下神经C5-6支配肩胛下肌、大圆肌胸背神经C6-8支配背阔肌锁骨下分支外侧束肌皮神经C5-7肌支—支配臂前肌群皮支—为前臂外侧皮神经(C5-6),支配前臂外侧面皮肤正中神经C6-T1 肌支—支配臂前肌群皮支—支配手掌面桡侧三个半指皮肤内侧束臂内侧皮神经C8-T1支配背内侧面皮肤前臂内侧皮神经C8-T1支配前臂内侧面皮肤尺神经C7-T1肌支—支配前臂和手掌面部分皮肤皮支—支配手掌面尺侧一个半指和手背面尺侧两个半手指的皮肤后束桡神经C5-T1肌支—支配臂和前臂背面全部伸肌皮支—为臂后神经(C5-8)、前臂背侧皮神经(C5-8),支配臂和前臂背面及手背桡侧两个半手指皮肤腋神经C5、6肌支—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皮支—为臂外侧皮神经,支配臂外侧面皮肤胸神经前支(T1-12)肋间神经肌支支配肋间肌、下六对肋间神经还支配腹肌皮支分为外侧皮支和前皮支、支配胸前和外侧面皮肤;第二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名为肋间臂神经,支配臂内侧面皮肤肋下神经T12腰丛(T12-L4前支)髂腹下神经T12-L1肌支—支配腹肌皮支——分为外侧皮支和前皮支,支配大腿上外侧面及耻骨联合附近皮肤髂腹股沟神经L1肌支—支配腹肌皮支—名为阴囊前支,支配大腿上内侧面、阴茎根和阴囊的皮肤(女性配阴阜和大阴唇皮肤)生殖肌神经L1、2肌支—为精索外神经,支配提睾肌及肉膜皮支—名为腰腹肌沟神经,支配大腿前面、腹肌沟韧带下方一小区及阴唇皮肤股外侧皮神经L2、3支配大腿外侧面皮肤股神经L2-4肌支—支配大腿前群肌肉皮支—名为前皮支(L2、3),支配大腿前面皮肤,另一支为隐神经,支配小腿内侧面和足内侧缘皮肤闭孔神经L2、4肌支—支配大腿内收肌群和闭孔外肌皮支—支配大腿内侧面中部皮肤和髋关节骶(尾)丛(L4-Co1)肌支——支配梨状肌(S1、2)、闭孔内肌(L5、S1)、股方肌(L5、S1) 臀上神经L4-S1支配臀中、小肌、阔筋膜张肌臀下神经L5-S2支配臀大肌阴部神经S1-4肌支—支配会阴肌皮支—支配会阴和外生殖器皮肤股后皮神经S1-3支配大腿后面皮肤坐骨神经胫神经L4-S2肌支—支配小腿后群肌和足底肌皮支—为腓肠内侧皮神经,与腓吻合神经相合,形成腓肠神经, 支配小腿后面及足外侧缘皮肤腓总神经L4-S2肌支—支配小腿前群肌和外侧群肌皮支—为腓肠外侧皮神经,支配小腿前面、外侧面皮肤和足背皮肤,另发一腓吻合神经,与腓肠内侧皮神经吻合成腓肠神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二、臂丛brachial plexus (一)组成和位置 组成: C5根 C6根 前股 上干 前股 外侧束 中干 上干
C7根 C8根 T1根 位置:
中干
后股
后束
下干
前股
内侧束
斜角肌间隙
锁骨后方
腋腔
后股 下干
9
(二)分支 1、腋神经axillary nerve 臂丛后束 腋神经 三角肌 肌支: 三角肌、小圆肌 皮支: 肩和臂外侧皮肤 损伤: 肩不能外展(肩部骨突起,三 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
损伤:足不能背屈, 足下垂内翻,趾不能 伸,“马蹄”内翻足; 感觉障碍在小腿外侧 和足背明显
22
15
5、桡神经radial nerve (1)组成与走行 桡神经 桡神经沟 肱肌和肱桡肌之间 浅、深支 (2)分支分布 臂部:皮支:臂和前臂背侧皮肤 肌支:肱三头肌、肱桡肌、桡侧 腕长伸肌 深支:前臂伸肌 浅支:手背桡侧半和桡侧二个半手指近节背面的皮 肤 后束
桡神经
16
(3)损伤表现 运动障碍: 前臂伸肌瘫痪,“垂腕” 感觉障碍: 1—2掌骨间隙背面皮肤 最为明显
20
(2)分支分布 股后部的肌支: 大腿后群肌 腘窝及小腿部的肌支: 小腿后群肌 胫神经 足底内外侧神经:足底肌和皮肤 损伤:足不能跖屈,内翻力弱,不 能以足尖站立,“钩状足” , 感觉障碍以足底区明显
胫神经 tibial n
21
腓总神经common peroneal nerve 腓浅神经: 肌支: 腓骨长、短肌 皮支: 小腿外侧、足背、2—5趾背侧皮肤 腓 总 神 经 腓深神经: 肌支:小腿前群肌 皮支:第1、2趾背面相对缘的皮肤
肋下神经
18
四、腰丛lumbar plexus 1、组成和位置 组成:T12一部分 ,L1—3,L4一部分 位置:腰大肌深方 2、分支分布 股神经femoral nerve (1)走行 腰丛 股神经 髂肌与腰大肌间 腹股沟韧带深方 股三角 分支至下肢 (2)分支:肌支:股四头肌、缝匠肌、耻骨肌 隐神经: 小腿内侧面、足内侧缘 前皮支:大腿和膝关节前面 (3)损伤:屈髋力弱,坐位时不能伸小腿,行走困 难,股四头肌腱反射消失 感觉障碍表现 在皮支分布区
11
正中神经皮支
正 中 神 经
正中神经
12
(3)损伤表现 前臂不能旋前,屈腕力减弱, 拇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对掌, 出现“猿手”,拇、示、中指 远节皮肤感觉障碍明显
13
4、尺神经ulnarnerve (1)组成与走行 臂丛内侧束 尺神经 尺侧腕屈肌与指深屈肌间 手掌 (2)分支分布 尺神经沟 掌腱膜深方
5
脊膜支
脊神经分支
白交通支
后支
灰交通支
前支
6
一、颈丛cervical plexus (一)组成和位置 组成: 1~4的前支 C 位置: 胸锁乳突肌上部深方、中斜角肌 和肩胛提肌起端的前方 (二)分支: 1、皮支:枕小神经 耳大神经 颈横神经 锁骨上神经 分布于耳背、枕部、颈部及 肩部皮肤。
7
2、膈神经phrenic nerve: 是混合性神经。 运动纤维:支配膈肌。 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膜、 心包、膈下面腹膜,右膈 神经还发支到肝、胆囊、 肝外胆道。 损伤表现: 同侧膈肌瘫痪,腹式呼 吸减弱或消失, 甚至有 窒息感,受刺激可发生 膈逆。
1)手背支:手背尺侧半背面皮肤,小指、环指、 及中指尺侧半背面皮肤 2)前臂的肌支: 尺侧腕屈肌 指深屈肌尺侧半 3)手掌:浅支:小鱼际,小指和环指尺侧半 皮肤 深支: 小鱼际肌、拇收肌、骨 间肌、3—4蚓状肌
14
(3)损伤表现 运动障碍: 腕 力 减 弱 , 小 指 和 环 屈 指的远节指骨不能屈曲, 拇指不能内收,“爪形 手”各指不能相互靠拢 感觉障碍: 手内侧缘明显
桡 神 经
17
三、胸神经前支 1、分支 肋间神经 (T1~11对) 肋下神经 (T12前支) 前皮支
胸腹壁皮肤, 胸腹膜的壁 外侧皮支 层 肌支: 肋间肌,腹肌的 前外侧群
2、节段性分布 T2 胸骨角平面 T4 乳头平面 T6 剑突平面 T8 肋弓平面 T10 脐平面 T12 脐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中点平面
19
股神经
五、骶丛sacral plexus 1、组成和位置 组成: 腰骶干:L4一部分,L5, S1—5,Co 位置: 骶骨与梨状肌的前面、髂内 动脉的后方 2、分支分布 坐骨神经sciatic nerve 走行 坐骨神经 梨状肌下孔 臀大肌深方 坐骨结节与大转子间
股二头肌深面 腘窝上方 胫神经、腓总 经纤维 神经纤维 内脏感觉纤维 感觉神 经纤维 躯体感觉纤维 后根 前根 躯体运动纤维 共31对 8对颈神经 12对胸神经 5对腰神经 5对骶神经 1对尾神经
3
后根
脊神经节 前根
4
(二)脊神经穿出椎间孔的部位 C1枕骨与寰椎间 C2—7同序椎骨上方 S5—Co1 骶管裂孔 (三)脊神经干的分支 脊膜支 交通支 灰交通支 分支 后支 躯干后部深层肌、皮肤 C 颈丛: 1~C4 臂丛:C5 ~C8、T1 大部分 前支 胸神经:节段性分布 腰丛:T12一部分,L1~3,L4一部分 腰骶干: 4一部分,L5 L 骶丛: S1~5,Co1 椎管 白交通支 脊髓被膜、韧带 内脏、腺体、立毛肌 C8以下同序椎骨下方
第十六章 周围神经系统
区分
连接中枢的部位
主要分布
脊神 经
脊髓
躯干、 四肢
脑神 经

头面 部
内脏神经
脑、脊 髓
内脏 、心血 管、腺 体
1
第一节 脊神经 Spinal nerve 本章基本要求
掌握脊神经前、后根的性质,脊神经节的位置与性质; 颈丛的组成、位置和分布;臂丛的组成和位置,肌皮神经、 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和腋神经的起始、肌支和皮支的 分布范围;胸神经前支的节段性分布;腰丛的组成,股神经 的主要分支和分布,闭孔神经的分布;骶丛的组成,坐骨神 经、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分支分布。 熟悉脊神经的成分及分支分布;腰丛的位置;骶丛的位 置,坐骨神经走行中通过的主要部位。 了解颈丛各分支的名称;肌皮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 桡神经和腋神经损伤后的症状和体征,胸长神经的分布;肋 间神经和肋下神经的分布;股神经和闭孔神经损伤后的症状 和体征;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损伤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四边孔 腋神经
10
2、肌皮神经musculocutaneous nerve 穿过喙肱肌 外侧束 肌皮神经 前臂外侧皮神经 支配臂肌前群 (支配前臂外侧皮肤) 3、正中神经median nerve (1)组成和位置 内侧束 内侧根 正中神经 伴肱动脉 外侧束 外侧根 穿旋前圆肌 经浅、深屈肌之间 行于桡侧腕屈肌腱和掌长肌腱之间 经过腕管 手掌 (2)分支分布 1)肌支:前臂屈肌(肱桡肌、尺侧腕屈肌、指深 屈肌尺侧半除外) 鱼际肌(拇收肌除外) 1、2蚓状肌 2)皮支:掌心、鱼际、桡侧三个半手指的掌 面及其中、远节手指的背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