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神经(胸神经、腰丛、骶丛)

合集下载

脊神经2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ppt课件

脊神经2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ppt课件

(1)胫神经 支配分布:
小腿后群肌、后面皮肤 足底肌、足底皮肤
损伤表现:
足不能跖屈,内翻力弱,不能以 足尖站立,足内翻力减弱,拮抗肌 牵拉出现背屈和外翻位,“钩状
足” ,感觉障碍以足底区明显。
(2)腓总神经 走行:
自坐骨神经发出后,沿腘窝外侧缘外下行,绕腓 骨颈至小腿前面,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
经腹股沟韧带深面 ↓
大腿外侧面皮肤
4、股神经
(1)走行
股神经→髂肌与腰大肌间→ →
腹股沟韧带深方→股三角→ →
→分支至大腿前群肌和前面皮肤
(2)分支:
肌支:股四头肌、缝匠肌、耻骨肌 隐神经:小腿内侧面、足内侧缘 前皮支:大腿和膝关节前面
(3)损伤: 运动障碍:
屈髋力弱,坐位时不能伸小腿, 行走困难,股四头肌腱反射消失
腓浅神经:
小腿肌外侧群和前 群之间,于小腿中下 1/3交界处穿至皮下。
支配腓骨长、短肌, 并分布小腿前外侧面 和足背、足趾背的皮肤。
腓深神经:
小腿肌前群之间伴胫前动脉 下行。
支配小腿肌前群和 足背肌,并分布第1、 2趾相邻缘背面的皮肤。
(2)腓总神经损伤表现:
足不能背屈,不能外翻,不能伸趾, 重力和后肌群的过度牵拉,足下垂并内 翻,呈“马蹄”内翻足,走路时跨阈步 态。
三、胸神经前支
1、分支 肋间神经
(T1-11对)
肋下神经 (T12前支)
前皮支 胸腹壁皮肤, 胸腹膜的壁
外侧皮支 层
肌支:肋间肌,腹肌的 前外侧群
2、节段性分布 T2 胸骨角平面 T4 乳头平面 T6 剑突平面 T8 肋弓平面 T12 脐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中点平面
肋下神经
胸 神 经 前 支

第六节 脊神经

第六节  脊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
脊神经
组成:前根和后根在椎 间孔处汇合而成
共31对 颈神经8对 胸神经12对 腰神经5对 骶神经5对 尾神经1对
后根
脊神经节 前根
(一)脊神经的分支
后 支 分 支 前 支 躯干后部深层肌、皮肤 颈丛 臂丛 胸神经 腰丛
骶丛
脊神经前支
颈丛 臂丛
组成
胸神经前支
腰丛
骶、尾丛
一、颈 丛
五、骶 丛
1、组成:
由 L4 前 支 一 部 分 、
L5神经前支和全部骶
、尾神经前支组成。
2、位置:
盆腔内,骶骨 和梨状肌的前
面。
3、骶丛的主要分支
1)臀上神经
2)臀下神经
3)阴部神经 4)坐骨神经
5)坐骨神经
胫 神 经 腓 总 神 经
足 底 外 侧 神 经
足 底 内 侧 神 经
腓 深 神 经
尺神经
尺神经
桡神经 正中神经
三、胸神经前支(肋间神经)
组成:胸 1—12 前支。 (11对肋间神经,1对 肋下神经)
位置: 在肋间隙内,肋间内、 外肌之间。
外 侧 皮 支
胸神经后支
胸神经外侧皮支 和前皮支
胸神经的节段性分布
T2--胸骨角平面
T4----乳头平面
T2
T4 T6
T6----剑突平面
腓 浅 神 经
坐骨神经肌支支
配:大腿后群肌、
髋关节。
下肢肌群及其神经支配
大腿前群肌 ---- 股神经
大腿后群肌 ----- 坐骨神经本干
小腿后群肌及足底肌 ---胫神经
小腿外侧群肌 -----
小腿前群肌 --------

脊神经的名词解释

脊神经的名词解释

脊神经的名词解释脊神经亦称脊髓神经,由脊髓发出的成对神经。

脊神经自脊髓出发,共31对,有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

上七对颈神经在相应椎骨的上方穿过椎间孔出椎管,第八对颈神经穿过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间的稚间孔出椎管。

胸、腰神经均分别按序列通过相应推骨下方的椎间孔。

上四对骶神经通过相应的骶前、后孔穿出。

第四骶神经和尾神经经骶管裂孔出骶管。

每对脊神经都是由相应节段的前、后根在椎间孔内合并而成。

脊神经的前根是运动性的,它除含有躯体运动纤维外,在第—胸节至第三腰节,以及第二至第四骶节、还分别含有交感神经纤维和副交感神经纤维。

脊神经的后根是感觉性的、它除含有躯体感觉纤维外,在第一至第三胸节,以及第二至第四骶节,还含有内脏感觉纤维。

每个脊神经因由前、后根合成,都含有运动纤维和感觉纤维,所以脊神经都是混合性神经。

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分为前支、后支、脊膜支和交通支。

脊膜支细小,经椎间孔返回椎管,分布于脊髓的被膜和脊柱。

交通支为连于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的细支。

其中发自脊神经连至交感干的叫白交通支;而来自交感干连于每条脊神经的叫灰交通支。

后支较细,是混合性的,经相邻椎骨横突之间向后行走(骶部的出骶后孔),都有肌支和皮支分布于项、背及腰骰部深层的肌和枕、项、背、腰、臀部的皮肤,其分布有明显的节段性。

其中,第2颈神经后支的皮支粗大,称枕大神经,穿斜方肌腱至皮下,分布于杭和项部的皮肤。

腰神经后支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

内侧支细小,经横突下方向后,分布于腰椎棘突附近的短肌与长肌。

在腰椎骨质增生病人,可因横突附近软组织骨化,压迫此支而引起腰痛。

第1—3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较粗大,分布于臀上区的皮肤,称臀上皮神经。

第l~3骶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于臀中区的皮肤称臀中皮神经。

前支粗大,是混合性的,分布于躯干前外侧和四肢的肌和皮肤。

在人类,胸神经前支保持着明显的节段性,其余的前支分别交织成丛,由丛再分支分布于相应的区域。

25脊神经

25脊神经
Up Down Back
四、腰 丛
(一)组成
T12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 L1~3腰神经前支 L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
(二)位置
位于腰大肌深面
Up Down Back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腰 丛
(三)主要分支
1. 髂腹下神经 皮支:耻区和腹股沟区的皮肤 肌支:腹肌前外侧群的下部 2. 髂腹股沟神经 皮支:分布腹股沟区及阴囊(大 阴唇)的皮肤 肌支:腹肌前外侧群的下部 3. 股外侧皮神经 分布大腿外侧面的皮肤
Up
Down
Back
五、骶 丛
(一)组成
L4、5合成的腰骶干及S1~5骶 神经和尾神经的前支
(二)位置
盆腔内,骶骨及梨状肌前 面,髂内动脉的后方。
Up Down Back
五、骶 丛
(三)主要分支
1. 臀上神经:出梨状肌上孔, 臀中肌深面,支配臀中、小肌 和阔筋膜张肌。 2. 臀下神经:出梨状肌下孔, 臀大肌深面,支配臀大肌。 3. 股后皮神经:出梨状肌下孔, 在臀大肌下缘浅出,分布股后 部和腘窝的皮肤。
Up Down Back
五、骶 丛
(三)主要分支
5. 坐骨神经
腓深神经行程
腓深神经与胫前动脉伴 行至足背
分布
肌支支配小腿前群肌和足背肌
皮支分布第1、2趾背相对缘皮肤
Up Down Back
五、骶 丛
(三)主要分支
5. 坐骨神经
腓总神经损伤表现
足不能背屈、趾不能伸、足 下垂内翻、呈“马蹄”内翻 足畸形。行走时呈“跨阈步 态”。小腿前外侧及足背感 觉障碍明显。
Down Back
胫神经分布
肌支支配小腿后群肌 和足底肌
皮支分布足底皮肤

脊神经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

脊神经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

脊神经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脊神经是人体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胸神经前支、腰丛和骶丛在支配身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胸神经前支共有12 对,它们分布于胸部的皮肤、肌肉和内脏器官。

这些神经前支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相邻的神经前支在分布区域上存在重叠,这有助于确保身体某个区域的神经支配不会因为单一神经的损伤而完全丧失功能。

腰丛由第 12 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第 1 3 腰神经前支和第 4 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

腰丛发出的分支众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股神经、闭孔神经等。

股神经是腰丛中最大的分支,它主要支配大腿前群肌肉的运动,以及大腿前面、小腿内侧面和足内侧缘的皮肤感觉。

当股神经受损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大腿前群肌肉无力、行走困难,以及相应区域的感觉障碍。

闭孔神经则主要支配大腿内侧群肌肉的运动和大腿内侧的皮肤感觉。

如果闭孔神经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大腿内侧的肌肉功能和感觉。

骶丛由第 4 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第 5 腰神经前支以及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的前支组成。

骶丛发出的分支包括臀上神经、臀下神经、阴部神经等。

臀上神经主要支配臀中肌、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这些肌肉对于维持髋关节的稳定和运动非常重要。

臀下神经支配臀大肌,臀大肌在人体行走、站立和跑步时发挥着重要作用。

阴部神经则主要分布于会阴部的肌肉和皮肤,对于控制生殖器官和肛门的感觉和运动起着关键作用。

了解脊神经胸神经前支、腰丛和骶丛的分布和功能对于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会压迫腰丛或骶丛的神经,导致患者出现腰痛、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

医生通过对患者症状的仔细询问和体格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能够判断受压的神经以及病变的部位,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长时间保持不良的姿势,如弯腰驼背、久坐不动等,可能会增加脊神经受压的风险。

此外,外伤、感染、肿瘤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脊神经损伤。

为了保护脊神经的健康,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脊神经(胸神经、腰丛、骶丛)

脊神经(胸神经、腰丛、骶丛)
腓总神经
腓总神经
腓浅神经皮支: 小腿外侧、足背和第2-5趾背的皮肤 腓深神经皮支: 第1、2趾相对缘的皮肤
足&足趾不能背屈,足不能伸 足下垂且内翻,走路高举足,足尖先落地(跨阈步态) 图6-3 胫神经\腓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损害的感觉障碍分布 小腿前、外侧&足背部感觉障碍(图6-3) 腓总神经损害 马蹄内翻足
神经干分两支,一支穿梨状肌上孔,一支穿下孔。
分为两大终支的不同部位
多数情况坐骨神经在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两大分支。
也存在出盆腔时或在盆腔内即分为两终支。
坐骨神经的变异 之梨状肌综合征
坐骨神经常年受梨状肌收缩压迫,神经干血液供应受到影响,出现功能障碍。
梨状肌综合征是引起急慢性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疾病。一般认为,腓总神经高位分支,自梨状肌肌束间穿出或坐骨神经从梨状肌肌腹中穿出。当梨状肌受到损伤,发生充血、水肿、痉挛、粘连和挛缩时,该肌间隙或该肌上,下孔变狭窄,挤压其间穿出的神经、血管,因此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症称为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坐骨神经(L4,L5,S1-S3)
肌支(股部):
股二头肌
半腱肌
半膜肌
(此三肌共同的功能使小腿
屈曲并内旋)
分支(腘窝上角):
内侧支:胫神经
外侧支:腓总神经
坐骨神经的变异 表现在两个方面
出盆腔时与梨状肌的不同关系
以单干从梨状肌下孔出盆腔66.3%
其他形式33.7%
以单干穿梨状肌出盆腔(不利)
神经干分两支,一支穿梨状肌下孔盆腔,一支穿梨状肌。
坐骨神经 之胫神经
足底内侧神经 在拇展肌深面、趾短屈肌内侧前行,分支分布于足底内侧肌群,足底内侧半皮肤及内侧三个半足趾跖面皮肤。 其肌支支配拇短屈肌、

8461神经系统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

8461神经系统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

骶丛
脊神经-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
分支 梨状肌上孔穿出:臀上神经 梨状肌下孔穿出:臀下神经
股后皮神经 阴部神经 坐骨神经:本干
半腱肌
股二头肌 半膜肌
系统解剖学
脊神经-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
骶丛
分支 梨状肌上孔穿出:臀上神经 梨状肌下孔穿出:臀下神经
股后皮神经 阴部神经 坐骨神经:胫神经
胫神经
腓肠肌 比目鱼肌
系统解剖学
腓深神经
骶丛
脊神经-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
分支 梨状肌上孔穿出:臀上神经 梨状肌下孔穿出:臀下神经
股后皮神经 阴部神经 坐骨神经:腓总神经
“马蹄”内翻足
系统解剖学
钩状足
系统解剖学
脊神经-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
骶丛
腓总神经
分支 梨状肌上孔穿出:臀上神经 梨状肌下孔穿出:臀下神经
股后皮神经 阴部神经 坐骨神经:腓总神经
系统解剖学
脊神经-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
骶丛
分支 梨状肌上孔穿出:臀上神经 梨状肌下孔穿出:臀下神经
股后皮神经 阴部神经 坐骨神经:腓总神经
腓总神经 腓浅神经
分支 梨状肌上孔穿出:臀上神经 梨状肌下孔穿出:臀下神经
股后皮神经 阴部神经 坐骨神经(走行)
胫神经
系统解剖学
坐骨神经 股二头肌长头
腓总神经
骶丛
脊神经-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
分支 梨状肌上孔穿出:臀上神经 梨状肌下孔穿出:臀下神经
股后皮神经 阴部神经 坐骨神经(走行)
胫神经
系统解剖学
坐骨神经 股二头肌长头
系统解剖学
骶丛
脊神经-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
分支 梨状肌上孔穿出:臀上神经

胸神经腰丛骶丛

胸神经腰丛骶丛

胸神经腰丛骶丛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精妙无比的机器,其中神经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控制和传递信息的作用。

在神经系统中,胸神经、腰丛和骶丛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如同分布在身体中的“信息高速公路”,将大脑的指令传递到各个部位,同时也将身体的感觉反馈给大脑。

先来说说胸神经。

胸神经共有 12 对,它们从胸椎椎间孔发出后,分布于胸壁、腹壁的肌肉和皮肤。

这些神经主要负责控制胸部和腹部的肌肉运动,比如呼吸时胸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以及腹部肌肉在维持身体姿势和进行某些动作时的协同作用。

同时,胸神经也传递着胸部和腹部皮肤的感觉信息,比如触觉、痛觉和温度觉等。

腰丛则是由第 12 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第 1 3 腰神经前支和第 4 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

腰丛位于腰大肌深面,发出的分支分布于腹股沟区、大腿前部和内侧部的肌肉和皮肤。

其中,股神经是腰丛中最大的分支,它负责控制大腿前侧肌肉的运动,比如伸膝和屈髋。

闭孔神经则支配大腿内侧肌肉的运动。

骶丛由腰骶干(第 4 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和第 5 腰神经前支)以及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的前支组成。

骶丛位于盆腔内,在骶骨和梨状肌前面,发出分支分布于臀部、会阴、下肢等部位。

比如坐骨神经,它是人体最粗大的神经,起始于骶丛,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在臀大肌深面向下行,在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坐骨神经主要支配大腿后侧、小腿和足部的肌肉运动以及相应部位的皮肤感觉。

胸神经、腰丛和骶丛的损伤或病变可能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症状。

比如,如果胸神经受损,可能会影响呼吸功能,导致呼吸困难或胸部感觉异常。

腰丛损伤可能会引起下肢无力、麻木、疼痛等症状,影响行走和站立。

骶丛损伤则可能导致臀部、会阴和下肢的运动和感觉障碍,比如大小便失禁、下肢瘫痪等。

在临床诊断中,医生会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如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等方法来判断是否存在胸神经、腰丛或骶丛的损伤,并确定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治疗方法则取决于损伤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脊神经概述

脊神经概述
脊神经共31对
8对颈神经 12对胸神经 5对腰神经 5对骶神经 1对尾神经
神经系统概观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
躯体感觉纤维 内脏感觉纤维
一、脊神经
躯体运动纤维 内脏运动纤维
脊神经模式图
交通支 脊膜支 前支 后支
一、脊神经
白交通支 灰交通支
脊神经分支模式图
一、脊神经
脊神经后支模式图
C1—C4 C5-T1
1.组成和位置 2.分支
(四)腰丛
股神经 闭孔神经
下肢的神经பைடு நூலகம்
隐神经
1.组成和位置 2.分支
(五)骶丛
腰骶干
阴部神经 坐骨神经
腰丛及骶丛的位置及组成
1.组成和位置 2.分支
(五)骶丛
臀后部的神经示意图
臀上神经
臀下神经 阴部神经 坐骨神经
1.组成和位置 2.分支
坐骨神经
(五)骶丛
坐骨神经
下肢的神经
T1-T12
一、脊神经
颈丛 臂丛
T12-L4 L4-C01
脊神经模式图
腰丛 骶丛
1.组成和位置
(一)颈丛
颈袢 膈神经
颈丛
2.颈丛分支 (1)浅支
(一)颈丛
枕小神经
耳大神经
颈横神经 锁骨上神经
颈丛浅支
2.颈丛分支 (2)深支
(一)颈丛
膈神经
膈神经
1.组成和位置
(二)臂丛
5根 3干 6股
臂丛模式图
正中神经
尺神经
2.分支
(二)臂丛
腋神经 桡神经
上肢的神经
(二)臂丛
垂腕
爪形手
猿手
肋间神经 肋下神经
(三)胸神经

脊神经

脊神经

脊神经脊神经有由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并而成。

前根属运动性,后根属感觉性,所以脊神经属混合性。

后根在椎间孔附近的椭圆形膨大,称脊神经节,此节由假单级神经元的胞体聚集而成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脊神经有31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分为前支和后支。

前支:粗大,为混合性,分布于躯干前外侧和四肢,除胸神经外,先交织成丛(颈丛、臂丛、腰丛、骶丛)再分支分布。

后支:较细,为混合性,分布于项、背、腰骶部深层肌和皮肤。

一、颈丛(一)组成:由第1~4颈神经前支组成(二)位置: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深面。

(三)主要分支枕小神经:分布于枕及耳后部皮肤1.皮支: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浅出耳大神经:分布于耳廓及附近皮肤颈横神经:分布于颈部皮肤锁骨上神经:分布于颈侧区、胸上部和肩部的皮肤2.膈神经(1)组成:由第3~5颈神经前支组成(2)行程:由颈丛发出后→前斜角肌前面→于锁骨下动、静脉之间经胸廓上口入胸腔→肺根前方→纵隔胸膜和心包之间→膈(3)分布:运动纤维支配膈肌;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膜、心包及膈下面的部分腹膜,右膈神经尚分布于肝、胆囊二、臂丛(一)组成: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大部分纤维组成(二)位置:穿斜角肌间隙→行于锁骨下动脉的后上方→经锁骨后方→腋窝,包绕腋动脉形成三束(三)主要分支见下表神经分布范围 损伤症状 肌皮神经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前臂外侧皮神经 正中神经 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的所有前臂肌前群及附近关节;除拇收肌以外的鱼际肌和第1、2蚓状肌;手掌桡侧2/3、桡侧三个半指掌面皮肤及中、远节指背皮肤 “猿手”尺神经 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小鱼际肌、拇收肌、第3、4蚓状肌、骨间肌;手掌尺侧1/3、尺侧一个半指掌面皮肤,手背尺侧半及尺侧二个半指背皮肤 “爪形手”桡神经 肱三头肌、肱桡肌、前臂肌后群;手背桡侧半及桡侧2个半指近节指背皮肤“垂腕”腋神经 三角肌和小圆肌;肩部、臂外侧区上部皮肤 “方肩”三、胸神经前支:12对肋间神经:11对,在第1~11肋间隙内沿肋沟前行肋下神经:1对,沿第12肋的下方行走分布:分布于肋间肌、腹肌前外侧群;胸、腹壁皮肤及胸、腹膜壁层节段性分布: T 2 → 胸骨角平面T 4 → 乳头平面T 6 → 剑突平面T 8 → 肋弓平面T 10 → 脐平面T 12 → 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平面四、腰丛(一) 组成:第12胸神经前支一部分、第1~3腰神经前支及第4腰神经前支(二) 位置:位于腰大肌深面、腰椎横突前方(三) 分支及分布范围1. 髂腹下神经:分布于腹壁肌、腹股沟区及下腹部皮肤2. 髂腹股沟神经:分布于腹壁肌、腹股沟部、阴囊或大阴唇皮肤3. 股外侧皮神经:分布于股外侧部皮肤生殖支:分布于提睾肌和阴囊(或大阴唇)4. 生殖股神经股支:股三角皮肤5. 闭孔神经:分布于大腿肌内侧群、大腿内侧面皮肤肌支:髂肌、耻骨肌、股四头肌和缝匠肌6.股神经皮支:大腿及膝关节前面皮肤,隐神经伴大隐静脉,分布小腿内侧面和足内侧缘皮肤五、骶丛(一)组成:腰骶干和全部骶、尾神经前支(二)位置:位于盆腔内,骶骨及梨状肌前面(三)主要分支1.臀上神经;分布于臀中、小肌及阔筋膜张肌2.臀下神经:分布于臀大肌3.股后皮神经:分布于臀区、股后区和腘窝的皮肤肛神经4.阴部神经会阴神经阴茎(蒂)神经5.坐骨神经(1)行程:经梨状肌下孔→于臀大肌深面,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股后区,股二头肌深面→腘窝上角分为胫神经、腓总神经(2)分布:大腿肌后群及髋关节(3)分支1)胫神经行于小腿后群浅、深肌层之间,经内踝后方至足底,分为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

神经系统概述——脊神经(1)

神经系统概述——脊神经(1)

神经系统概述——脊神经(1)脊神经都是从脊髓发出的神经纤维。

由前根发出的运动根与后根发出的感觉根合并以后称为脊神经。

后根发出后有一个膨大,叫“脊神经节”;是假单极神经元(感觉神经元)的一级换元站。

脊神经发出后分成前支、后支、脊膜支和交通支。

而由前支组成的颈丛、臂丛、腰丛、骶丛和胸神经是我们做运动康复的朋友们主要学习的部分。

脊髓阶段有31个,神经根也有31对:颈部脊神经(C1~C8);胸部脊神经(T1~T12);腰部脊神经(L1~L5);骶骨阶段脊神经(S1~S5)和一对尾神经(Co1)。

脊神经含有的四种纤维是躯体感觉纤维、躯体运动纤维、内脏感觉纤维和内脏运动纤维。

其中,C5~T1神经根支配上肢;T12~S4支配下肢。

脊髓和神经根的病变,常引起相应阶段的症状和体征。

临床上根据不同阶段脊髓或神经根损伤的临床表现,可确定神经损伤平面。

无论脊髓损伤或神经根损伤,均可出现相应阶段的肌力、感觉和反射异常。

无论脊髓损伤还是神经根损伤,均可出现相应阶段的肌力、感觉和反射异常。

全面系统的进行神经损伤评估要掌握神经支配的皮节区和肌节区。

由单一脊髓节段支配的皮肤感觉区域称为“皮节区”;由单一脊髓节段支配的肌群称为“肌节区”。

在学习之前,我们先了解什么是肌力的参考评估以及牵张反射的概念。

肌力是肌肉在主动收缩时候的力量。

神经根压迫可能导致肌力减退,其程度可根据美国国家小儿麻痹基金会(the National Foundation of Infantile Paralysts,Inc.)制定的肌力分级标准进行参考评估。

牵张反射是指肌肉受到牵拉时,能反射性的引起同一块肌肉的收缩,进行自我保护的这一过程被称为“牵张反射”。

牵张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是对刺激的非随意反应,取决于反应性神经回路,即反射弧。

反射弧是由五个部分组成,包含:感受器(如骨骼肌的肌梭)、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接收信息,产生反应的器官)。

脊神经

脊神经

腰神经
腰神经
共5对,发自脊髓的腰节。腰神经各自穿出椎间孔后,即分为后支和前支。
腰神经的后支,在横突间内侧肌的内侧向后行,即分成内侧支和外侧支。各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皆分布于 多裂肌。下3对腰神经,还发出细支到骶部的皮肤。上3对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斜行向外,发支支配附近的竖脊 肌;其皮支穿背阔肌腱膜,在竖脊肌的外侧缘,跨过髂嵴后部,至臀部皮下,称臀上皮神经。第1腰神经的外侧支 较小,分布于臀中肌表面的上部;第2腰神经外侧支,分布于臀中肌表面下部和臀大肌浅层;第4腰神经外侧支细 小,终于骶棘肌下部;第5腰神经外侧支,分布于骶棘肌,并同第1骶神经相交通。
神经丛(6张)
胸神经
胸神经
共12对,出椎间孔后即分出后支和前支。后支较短,分布于躯干背侧,肌支支配胸半棘肌、多裂肌、回旋肌、 胸棘肌、横突间肌、棘间肌、胸髂肋肌和胸最长肌;皮支管理肩、背、臀部(外侧)的皮肤感觉。胸神经的前支 较长,除第1对的大部分参加臂丛、第12对的小部分参加腰丛之外,其余的皆不成丛。第1~11对,各自位于相应 的肋间隙内,称肋间神经;第12对位于第12肋下方,称肋下神经。肋间神经在肋间内、外肌之间,在肋间血管的 下方,沿各肋沟前行,于胸腹壁侧面,发出外侧皮支,分布于胸腹侧壁的皮肤。第4~6肋间神经外侧皮支,还发 出乳房外侧支至乳房,主干继续向前,其中上6对肋间神经至胸骨侧缘浅出,下5对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斜向前 下进入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再穿过腹直肌鞘,浅出皮下。这些浅出的前皮支,分布于胸、腹前壁的皮肤;第 2~4肋间神经的前支,还发出乳房内侧支分布于乳房;此外,肋间神经还发出细支,分布于胸、腹膜壁层。肋间 神经和肋下神经的肌支,支配肋间内、外肌,腹内、外斜肌、腹横肌和腹直肌等。
外侧支:上3对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相互间、并与第5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之间,在骶骨背面结合成袢。从此 袢发支,到骶结节韧带后面,又形成第二列神经袢。从第二列袢分出二至三个皮支,穿臀大肌和固有筋膜,至浅 筋膜内,分布于从髂后上棘至尾骨尖端的臀部内侧皮肤一称为臀中皮神经。

神经系统解剖-凌树才(神经系统总论-脊神经

神经系统解剖-凌树才(神经系统总论-脊神经

胸神经的前支节段性
T2 Sternal angle T4 Nipple T6 Xiphoid process T8 Costal arch T10 Umbilicus T12 Midpoint between
umbilicus and symphysis pubis
腰丛 lumbar plexus
其余的分别交织成丛)
颈丛 Cervical plexus
➢ 组成:C1-C4 脊神经前支 ➢ 位置: 胸锁乳突肌上部深面 ➢ 分支:
皮支:枕小神经 耳大神经 颈横神经 锁骨上神经
肌支:膈神经
颈丛皮支
膈神经
正中神经 median n.
行程:与肱动脉伴行,在指浅、 深屈肌之间下行。
分布:前臂—除肱桡肌、尺侧腕屈 肌、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的 所有前臂屈肌和旋前肌。
脊神经
The Spinal Nerves
主要内容
脊神经概述 颈丛 臂丛 胸神经 腰丛 骶丛
脊神经的概述
➢ 脊神经有31对 颈神经 8对 胸神经 12对 腰神经 5对 骶神经 5对 尾神经 1对
➢ 纤维成分 ➢ 脊神经的分支
obturator n.
腰丛的组成和分支
骶丛 sacral plexus
组成:L4一部分、L5、S1—5、Co的前支。 位置:小骨盆侧壁,骶骨及梨状肌前面。 分支:
臀上神经superior gluteal n.:支配臀中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 臀下神经inferior gluteal n.:支配臀大肌。 阴部神经 pudendal n.:出梨状肌下孔—坐骨小孔—坐骨直肠窝。 股后皮神经posterior femoral cutaneous n. 坐骨神经 sciatic n.:是全身最长最粗大的神经。

【系统解剖】脊神经

【系统解剖】脊神经
1、肱骨外科颈骨折→易伤腋神经 (导致“方肩”)
腋神经支配:三角肌、小圆肌、肩部皮肤
2、肱骨中段骨折→易伤桡神经 (导致“垂腕
”) 桡神经支配 :肱三头肌、肱桡肌、
前臂肌后群
3、肱骨内上髁骨折→易伤尺神经 (导致爪形手)
尺神经支配: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 小鱼际肌、拇收肌、第3、4蚓状 肌、骨间肌 皮支:手掌尺侧半,尺侧一个半手 指掌面的皮肤,手背尺侧半、尺侧 两个半指背面的皮肤
下肢皮肤的神经分布
股神经:大腿前面、小腿及足内侧 股外侧皮神经:大腿前外侧 股后皮神经:臀及大腿后面、国窝 闭孔神经:大腿内侧 腓浅神经:小腿外侧、足外侧 腓肠神经:小腿后面
R E V I E w
脊神经前支
颈丛 臂丛
脊神经前支 的组成
胸神经前支
腰丛 骶、尾丛
本节内容结束
交通支:连于交感神经节, 有白 交通支和灰交通支。
后支:分布于后躯干后面 的皮肤、深层肌肉。
前支:吻合成丛(除胸神经外), 再由神经丛发出分支支 配躯干浅层、四肢肌肉 和皮肤。
脊神经前支
颈丛 臂丛
脊神经前支 的组成
胸神经前支
腰丛 骶、尾丛
颈丛 (cervical p1l.e组x成u:s由) C1 - 4颈神经前支组成
位置: 在肋间隙内, 肋间内、外肌之间。
胸神经的皮支
胸神经的节段性分布: T2--胸骨角平面 T4----乳头平面 T6----剑突平面 T8----肋弓最低点平面 T10---脐平面 T12---脐到耻骨联合
连线中点 水平
腰丛 (lumber p组le成x:u由sT)12前支一部分、
L1-3前支和 L4前支 一部分组成。
3、骶丛的主要分支

脊神经支配图

脊神经支配图
L2、3
支配大腿外侧面皮肤
股神经
L2—4
肌支—支配大腿前群肌肉
皮支—名为前皮支(L2、3),支配大腿前面皮肤,另一支为隐神经,支配小腿内侧面和足内侧缘皮肤
闭孔神经
L2、4
肌支—支配大腿内收肌群和闭孔外肌
皮支-支配大腿内侧面中部皮肤和髋关节
骶(尾)丛
(L4-Co1)
肌支——支配梨状肌(S1、2)、闭孔内肌(L5、S1)、股方肌(L5、S1)
皮支—-分为外侧皮支和前皮支,支配大腿上外侧面及耻骨联合附近皮肤
髂腹股沟神经
L1
肌支-支配腹肌
皮支-名为阴囊前支,支配大腿上内侧面、阴茎根和阴囊的皮肤(女性配阴阜和大阴唇皮肤)
生殖肌神经
L1、2
肌支—为精索外神经,支配提睾肌及肉膜
皮支—名为腰腹肌沟神经,支配大腿前面、腹肌沟韧带下方一小区及阴唇皮肤
股外侧皮神经
支配颈前面皮肤
锁骨上神经
C3,4
支配锁骨区、肩部和上胸部皮肤
肌支
胸锁乳突肌支
C3,4
斜方肌支
C3,4
颈深肌支
支配头前直肌、头侧直肌(C1)、头长肌(C2-4)、颈长肌(C1—4)、中斜角肌(C3—4)、头斜角肌(C4)
肩胛提肌支
C3—5
膈神经
C3-5
运动纤维

感觉纤维
心包、膈、纵膈胸膜和肋胸膜一部分
交通支
至舌下神经的交通支
支配颏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
舌下神经
C2,3
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
至迷走神经的交通支
C1
支配颅后窝硬脑膜感觉


C5
-
T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腓总神经
腓浅神经皮支:
小腿外侧、足背和第2-5趾背的皮肤 腓深神经皮支: 第1、2趾相对缘的皮肤
腓总神经损害 足&足趾不能背屈, 足不能伸 足下垂且内翻,走路 高举足,足尖先落地 (跨阈步态)
图6-3 胫神经\腓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损害的感觉障碍分布
小腿前、外侧&足背部感觉障碍(图6-3)
臀上神经: 臀中肌、臀小肌—大腿外展 阔筋膜张肌—大腿屈曲及稍内旋
臀下神经:
臀大肌—大腿伸直及稍外旋
股后皮神经: (感觉神经)
臀区、股后区和腘窝处的皮肤
坐骨神经
由L4~S3神经根组成 全身最长最粗的神经 经臀分布于整个下肢
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
• 全身最粗长的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 下行,经过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在股 二头肌深面。沿大腿后面中线垂直下降。 • 至大腿下1/3部或腘窝上角附近分为两大终 支。 • 内侧的颈神经 和外侧的 腓总神经
胸神经损伤
* 一个肋间神经损害由于临近的神经可以代偿临床
不容易出现运动麻痹或节段性感觉障碍,只有3
个以上的相邻的肋间神经损害才会出现症状。
* 胸神经损伤-感觉与运动障碍、腹壁反射减低或消失。 * 第一胸神经损害尚出现Horner征。
肋间神经痛 概念

肋间神经支配区疼痛综合征
临床表现
一或几个肋间持续性疼痛, 阵发性加重 呼吸\咳嗽\喷嚏可加剧
• 加入骶丛。
骶丛的位置
• 位于盆腔内,骶骨与梨状肌前面,髂血管 后方。 • 左侧骶丛前有乙状结肠,右侧前有回肠襻 • 易被(与直肠子宫临近)恶性肿瘤侵润扩散 出现疼痛及多个神经根受累体征。
骶丛的分支
骶丛神经
(腰骶干,骶、尾神经前支) 臀上神经 臀下神经 股后皮神经 阴部神经 坐骨神经 胫神经 腓总神经 腓浅神经 腓深神经
马蹄内翻足
Hale Waihona Puke 骶丛• 组成和位置
• 从参与脊神经数目看,骶丛是全身 最大的神经丛。
• 分支 臀上神经 臀下神经 股后皮神经 阴部神经 坐骨神经 胫神经 腓总神经 腓浅神经 腓深神经
骶丛的组成
• 来自腰丛的腰骶干
• 第4腰神经前支部分纤维 • 第5腰神经前支所有纤维 • 在腰丛下方合成穿越盆腔 上口入小骨盆
• 所有骶尾神经前支
髂肌、腰大肌—大腿屈曲并外旋
缝匠肌—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并大腿外旋 耻骨肌—大腿屈曲、内收和外旋
股四头肌—大腿屈曲和小腿伸直
皮支: 大腿和膝关节前面的皮肤
隐神经:
分布于膝关节、髌下、小腿内侧面及足 内侧缘的皮肤
股神经痛
概念 沿股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综合征
临床表现
1. 股神经损伤特殊步态 下肢无力,尽量避免屈膝, 行走步伐细小, 先 伸出健足病足再拖曳前行
胫神经损害

小腿后面、足底部及足
钩状足

外侧缘感觉障碍(图6-3)
足&足趾不能跖屈,足尖行走困难,足跟着地, 小腿后群肌收缩力弱,屈膝及足内翻受限,使呈足 背屈和外翻位;跟腱反射减低或消失。
腓总神经
腓总神经由L4~S2组成 股部下1/3自坐骨神经分出, 在腓骨头 处转向前方, 分出腓肠外侧皮神经→ 小腿外侧, 再分成腓浅&腓深神经 腓浅支配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腓深支配胫骨前肌\长伸肌\短伸肌\趾 短伸肌, 使足背屈\外展\内收\伸趾
脊神经的解剖(部分)
• 胸神经 • 腰丛 • 骶丛
胸神经
T1-11---肋间神经 T12—肋下神经 T2—相当于胸骨角平面 T4—相当于乳头平面 T6—相当于剑突平面 T8—相当于两侧肋弓中点连线的平面 T10—相当于脐平面 T12—相当于脐与耻骨连线中点的平面
胸神经前支在胸、腹部皮肤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节段性
皮支损伤→剧烈神经痛&痛觉过敏现象
临床表现
2. 病人俯卧位检查者上抬其下肢→大腿前部&腹 股沟疼痛 病人蹲坐在两脚上→疼痛而伸直 膝腱反射消失 大腿前面和内侧面&小腿内侧感觉减退或消失 可伴水肿\青紫等营养性改变
临床表现
3. 运动麻痹主要是髋关节屈曲障碍 股神经完全麻痹: 屈髋或由卧位而坐起完全困难,伴小腿屈曲和旋 转障碍,足不能提举。大腿外展困难,小腿固定于 伸直位。 股四头肌萎缩 膝腱反射减低或消失 大腿前面和内侧面&小腿内侧感觉障碍 可伴水肿\青紫等营养改变
胫神经
胫神经由L4~S2组成 支配小腿三头肌\腘肌 \跖肌\趾长屈肌\胫骨 后肌\拇长屈肌&足底 所有短肌 *屈膝、足跖屈、内翻及 足趾跖屈
胫神经
坐骨神经
之胫神经
• 胫神经是坐骨神经本干延续。 • 在股后区下份沿中线下行入腘窝,与位于 深面的腘血管伴行至小腿后区,经过比目 鱼肌深面,下行于小腿后群肌肉深浅层间, 伴胫后血管行内踝后方达足底。 • 分为两终支。 • 足底内侧神经 • 和足底外侧神经
坐骨神经
之胫神经
• 足底内侧神经
• 在拇展肌深面、趾短屈肌内侧前行,分支分布于足底内侧 肌群,足底内侧半皮肤及内侧三个半足趾跖面皮肤。
• 其肌支支配拇短屈肌、
坐骨神经
之胫神经
• 足底外侧神经
• 在拇展肌和趾短屈肌深面行至足底外侧, • 发支分布于足底中间群和外侧群肌,以及足底外侧半皮肤 和外侧一个半趾跖面皮肤。

股外侧皮神经--纯感觉神经, L2、L3神经前支组成 髂前上棘下约5~6cm穿出阔筋膜→股前外侧皮肤
一侧大腿外侧下2/3区 感觉异常(蚁走感\烧灼感\麻木感\针刺感) 局部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感觉缺失
慢性病程 可反复发作 预后良好
股神经 由L2~L4神经组成 是腰丛中最大的分支 肌支:
闭孔神经损伤:
大腿内收力弱,足稍外展,患肢不能置于健侧腿上,
股内侧区皮肤感觉不明显。
股外侧皮神经分布: 股外侧直至膝关节皮肤(纯感觉神
经)。
损毁性病变:感觉降低或丧失,有时 为感觉过敏。
刺激性病变:此神经分布区感觉异常
(蚁走感、烧灼感或刺痛感等)-感觉异常性股神经痛。
股外侧皮神经炎
也称感觉异常性股痛
相应肋间皮肤感觉过敏&肋骨缘压痛
腰丛(T12,L1-3,L4)
股外侧皮神经 股神经(隐神经) 闭孔神经 生殖股神经 髂腹下神经 髂腹股沟神经
闭孔神经 肌支:闭孔外肌 大收肌 长收肌 短收肌 股薄肌 皮支:大腿内侧份皮肤
闭孔外肌—大腿外旋 短收肌、长收肌—大腿内收、屈曲与大腿外旋
股薄肌—大腿内收、小腿屈曲与小腿内旋
坐骨神经(L4,L5,S1-S3) 肌支(股部): 股二头肌 半腱肌 半膜肌
(此三肌共同的功能使小腿
屈曲并内旋) 分支(腘窝上角): 内侧支:胫神经 外侧支:腓总神经
坐骨神经的变异
表现在两个方面
• 出盆腔时与梨状肌的不 • 分为两大终支的不同 同关系 部位
• 以单干从梨状肌下孔出盆腔 66.3% • 多数情况坐骨神经在腘窝上方 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两大分 • 其他形式33.7%
• 以单干穿梨状肌出盆腔(不利) • 神经干分两支,一支穿梨状肌下 孔盆腔,一支穿梨状肌。 • 神经干分两支,一支穿梨状肌上 孔,一支穿下孔。 支。
• 也存在出盆腔时或在盆腔内即 分为两终支。
坐骨神经的变异
之梨状肌综合征
• 坐骨神经常年受梨状肌收缩压迫,神经干 血液供应受到影响,出现功能障碍。
常见疾病。一般认为,腓总神经高位分支,自梨状肌肌束间穿出或坐骨神经从梨状肌肌腹中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