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是指中小学生在信息时代应具备的技术能力和素养标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当今社会,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和工作需求。
因此,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应包括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学生应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图像处理等基本操作。
此外,学生还应了解网络基本知识,包括网络安全、网络素养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是学生进行学习和工作的基础,也是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还应包括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
学生应具备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他们应能够利用搜索引擎、在线图书馆等工具获取所需信息,并能够对信息进行评估和利用。
这种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也应纳入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之中。
此外,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还应包括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他们应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项目设计、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等活动。
这种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也应纳入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之中。
最后,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还应包括信息伦理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应具备正确的信息伦理观念,能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防止信息泄露、网络欺诈等不良现象。
他们还应具备社会责任感,能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这种信息伦理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也应纳入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之中。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应包括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伦理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也迎来了数字化时代。
教师作为教育主体,要承担起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数码技能的任务,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能力。
为了规范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国家出台了相关标准,本文将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进行阐述。
二、概述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包括三个方面:基本素养、应用能力、创新能力。
其中基本素养是指教师具备使用数字化教育工具的基本能力;应用能力是指教师能够将数字化教育工具运用到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创新能力是指教师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够运用数字化技术催生新的教育模式,用数字化教育工具打造实践和探究的课程。
三、基本素养1、计算机和网络基础知识教师应了解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网络技术等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够安装、设置、维护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了解网络使用规范,保证网络使用安全稳定。
2、数字化教育工具操作技能教师要掌握主流数字化教育工具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Word、PPT、Excel、Photoshop等办公软件,音频、视频处理软件等。
3、信息素养教师要具有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和传递能力,培养信息素养,能够在数字化环境下有效查找、筛选并处理各种有效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四、应用能力1、数字教育资源的使用教师要掌握智慧课堂教学,能够灵活运用教育技术资源,如数字画板、多媒体课件、教育软件等数字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丰富的教学手段。
2、数字作业的设计和布置教师要掌握数字化作业的设计和布置,有能力制定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数字化作业,促进学生理解及应用所学的知识,增强学生对数字化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3、数字化课堂教学设计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手段,设计符合课程要求、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的数字化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五、创新能力1、数字化课程设计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创新教学模式,利用数字化工具开发符合课程要求的课件和教学资源,构建适合数字化环境下的课程体系。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育技术是当今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
因此,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进行标准化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围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展开讨论。
首先,中小学教师应具备基本的教育技术知识和操作能力。
这包括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了解常用教育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同时,还应具备对教育技术发展趋势的了解和掌握能力,能够及时更新教育技术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技术操作能力。
其次,中小学教师应具备教育技术整合能力。
教育技术整合能力是指教师能够将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设计出符合教学需要的教育技术教学方案。
教师需要能够有效地利用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此外,中小学教师还应具备教育技术创新能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教师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创新意识,能够灵活运用新技术,探索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新应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还应包括教育技术评价能力。
教师需要能够对教育技术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不断完善教育技术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技术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
只有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的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希望中小学教师们能够重视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不断完善自己,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1讲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1、以“意识与态度”为动力
“意识与态度” 既是能力建设 的原动力,也是培养反思和持续发 展能力的长期动力,意识到教育技 术的重要价值是教育技术能力建设 这一系统的重要动力系统。
第1讲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英文字母与数字之间的对应关系如 下: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11+14+15+23+12+5+4+7+5=96
第1讲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ATTITUDE
•1+20+20+9+20+21+4+5=100
第1讲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LOVE OF GOD
•12+15+22+5+15+6+7+15+4=10 1
第1讲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结论: •努力工作和知识只能让你接近目标;
• (3)课堂教学与泛在学习(即任何人 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获取所需的任 何信息的学习方式) 相结合:从单纯地关 注在课堂教学这一有限课时内和有局限的 空间内应用教育技术,到通过互联网等现 代教育技术将教学拓展到课外、校外,甚 至利用各类教育技术支持随时随地进行个 性化学习和合作学习。
第1讲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第1讲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 (3)“健康使用”:引导学生理性
认识现代技术,形成健康的使用习惯。
•
注意结合教学中的教育应用实例,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思考、讨论等
方式,辩证认识现代技术的利弊,逐步形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育技术是指运用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组织和管理的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必备的一项能力。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是对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技术方面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小学教师应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中,计算机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工具,教师应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包括文字处理、制作幻灯片、浏览网页等基本操作。
这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基础。
其次,中小学教师应具备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教师应当能够熟练运用互联网等工具获取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教学软件、教学文档等,并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和加工,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另外,中小学教师应具备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教师应当能够利用教育技术手段,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案,并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中小学教师应具备教学评价和反思能力。
教师应当能够利用教育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并能够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中小学教师应具备教育技术创新能力。
教师应当能够关注教育技术的最新发展,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并能够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教育技术应用。
总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是对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技术方面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国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03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
和竞争力。
02 国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 标准概述
标准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1998年
教育部首次提出《中小学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
2004年
教育部制定《中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 行)》,并启动培训、考 试、认证工作。
存在的问题
部分地区和学校对教育技术标准的实施不够重视,培训内容 与实际教学需求脱节,考试、认证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仍然 存在。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 完善。
03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 与要求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定义
总结词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教育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展的需要。
05 结论与展望
结论
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 显著成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 学习效果。
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需要与学科 教学深度融合,发挥技术优势,提高 教学效果。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对于推动教 育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进 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和技能提升。
教育技术应用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 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 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2013年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 行)》,成为中小学教师 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标准的主要内容
意识与态度
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和态度,包括对教育技术在教育教 学中的作用的认同,以及积极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等。
知识与技能
教师掌握的教育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信息技术基本 知识、多媒体教学设备操作、教学软件应用等。
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最新资料推荐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深化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从成立之日起就曾向教育部师范司提出建议应尽快制定我国的标准。
在充分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教育部于2003年4月正式启动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研制项目。
《标准》的研制前后经历了体系框架及内容设计、广泛征求意见、初稿研讨与修订、标准实验与完善四个阶段,历时近两年,共有40余名专家、学者,近20个单位和机构参与了该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2004 年6月,初稿基本形成后,研制组随即在全国7个实验区,共100余所中小学内通过座谈、问卷调研等方式广泛征询意见,并在其中选择了部分学校进行《标准》使用的实验。
2004 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实现目标:以前,教师培训大都是政府行为,通过政府的文件,要求各级学校层层进行培训。
近两年来,参与信息技术培训的机构和单位越来越多,这是1 / 7以前所没有的新现象中小学教师教育的培训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和培训内容,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制定一套国家级的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对于规范所有参与教师教育的培训机构和单位,建立准入制度和评价标准具有重要作用。
从这样的角度来说,尽快制定这种标准和体系就显得意义重大。
术语解读: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最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为了全面地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必须强调以下几点:第一、教育技术的应用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和理论为指导,重视运用现代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来指导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优化教学过程。
第二、教育技术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优势,建设信息化教学环境、开发数字化的教学资源。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有关精神,特制定《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与考核。
第一部分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一、意识与态度(一)重要性的认识1.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2.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二)应用意识1.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
3.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
4.具有关注新技术发展并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
(三)评价与反思1.具有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2.具有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具有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四)终身学习1.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完善自身素质结构的意识与态度。
2.具有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以实现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意识与态度。
二、知识与技能(一)基本知识1.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
2.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
3.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
4.了解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二)基本技能1.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
2.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
3.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4.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
5.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三、应用与创新(一)教学设计与实施1.能够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2.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一)设计与开发 1.参与本单位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的整体规划与设计。 2.能够设计与开发本单位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3.能够收集、整理已有学习资源并设计与开发符合教学需要的学习资源。 (二)应用与管理 1.能够为教学人员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 2.能够为管理人员的管理和评估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 3.能够对学习资源与学习环境的使用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维护。 (三)评估与发展 1.能够对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的开发与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发展建议。 2.能够对自身的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并反省自身的技术服务和业务水平。
(一)基本知识 1.了解教育思想、观念和技术的发展趋势。 2.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范畴。 3.掌握现代教学媒体特别是计算机与络通信的原理与应用。 (二)基本技能 1.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 2.了解教学系统设计与开发的方法。 3.掌握教学媒体的设计与开发的技术。 4.掌握教学媒体的维护与管理的方法。 5.掌握学习资源维护与管理的方法。 6.掌握对教学媒体、学习资源的评价方法。
(一)公平利用 公平利用努力使不同性别、不同经济状况的学生在学习资源的利用上享有均等的机会。 (二)有效应用 有效应用努力使不同背景、不同性格和能力的学生均能利用学习资源得到良好发展。 (三)健康使用 健康使用促进学生正确地使用学习资源,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规范行为 规范行为能向学生示范并传授与技术利用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和伦理道德观念。
管理人员
意识与态度 知识与技能
应用与创新 社会责任
(一)重要性的认识 1.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2.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二)应用意识 1.具有推动在管理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具有推动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 3.具有支持教师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 4.具有密切新技术的价值并不断挖掘其教育应用潜力的意识。 (三)评价与反思 1.具有促进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进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接着教育规定》有关精神,特制定《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治理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与考核。
第一部分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一】意识与态度〔一〕重要性的认识1.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2.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关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二〕应用意识1.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
3.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
4.具有关注新技术进展并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
〔三〕评价与反思1.具有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2.具有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具有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四〕终身学习1.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完善自身素质结构的意识与态度。
2.具有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以实现专业进展与个人进展的意识与态度。
【二】知识与技能〔一〕差不多知识1.了解教育技术差不多概念。
2.理解教育技术的要紧理论基础。
3.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差不多内容。
4.了解差不多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二〕差不多技能1.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
2.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
3.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4.掌握教学资源治理、教学过程治理和项目治理的方法。
5.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三】应用与创新〔一〕教学设计与实施1.能够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能依照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2.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者按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制定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的有关要求,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教育部于年前下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要求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是指导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基本依据,适用于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和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与考核。
教育部还将依据这一《标准》研究建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考试和认证体系,以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健康发展。
为让广大读者了解,本刊特将《标准》全文刊登于此。
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有关精神,特制定《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与考核。
第一部分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一、意识与态度(一)重要性的认识1.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2.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二)应用意识1.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
3.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
4.具有关注新技术发展并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
(三)评价与反思1.具有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2.具有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具有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四)终身学习1.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完善自身素质结构的意识与态度。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0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
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将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为了加深广大教师对《标准》的了解,本文将对制定标准的重要意义、标准的研究与制定过程、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以及标准的贯彻与实施等问题作一较为全面的阐述。
一、制定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重要意义1.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众所周知,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和国际教育界的基本共识。
国际教育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共识,是因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是利用技术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益与效率的目标。
效果的体现是各学科教学质量的改进;效益的体现是用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取更大的产出(即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效率的体现是用较少的时间来达到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现代教育技术所追求的这三个方面的目标,也是各级教育部门领导和校长们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的目标。
而确保这些目标的实现,正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所在。
但是技术是要靠人来掌握的,要让现代教育技术的上述优势得以发挥,需要靠教师去实施。
这样,就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师的专业技能中,提高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制定,就是要从制度上保证广大教师具有合格的应用教育技术的专业技能。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求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青少年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与行为模式。
而应用教育技术正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行为模式的最重要手段。
此外,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还是新课改成功的必要条件,而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方法(即如何在各学科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整合)则是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基本内容。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是指针对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掌握的教育技术能力进行规范和要求的标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围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展开阐述。
首先,中小学教师应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教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教师需要具备使用电子邮件、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等基本办公软件的能力,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其次,中小学教师需要具备网络与信息素养。
互联网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需要从互联网上获取相关的教学资源,并善于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和学习。
教师应具备识别和评估网络资源的能力,以确保所使用的资源具有可靠性和适用性。
此外,中小学教师还应具备使用多媒体教具和教学软件的能力。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教师应熟练掌握使用多媒体教具和教学软件的技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中小学教师需要具备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教师应了解和掌握能够支持教学的教育技术工具和平台,如在线教学平台、教学管理系统等,以便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教学活动。
此外,中小学教师还应具备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信息素养是指教师在信息获取、处理和运用方面的能力,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善于利用信息解决教学问题。
创新能力则是指教师在教育技术应用中善于探索、创新和实践的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除此之外,中小学教师还应具备教育技术管理能力。
教育技术管理是指教师在组织和管理教育技术应用中的能力,教师应了解教育技术资源的使用和管理原则,并能有效地管理和维护教育技术设备和软件。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制定旨在提高教师在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通过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网络与信息素养、多媒体教具和教学软件应用能力、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以及教育技术管理能力,教师将能够更好地利用教育技术工具和资源,提升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是指为中小学教师确定适应信息化教育发展要求和教学实际需要的能力标准。
下面是对该标准的简要介绍:
1. 教育技术素养:教师应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熟悉常用办公软件、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应用,能有效地搜索和整理教育资源。
2. 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教师应能合理选择、运用教育技术手段,结合学科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和实施多媒体教学课件,能够运用教育软件和互联网资源支持教学。
3. 教育技术创新能力:教师应具备教育技术创新意识,能够根据教学需求和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发展适合自己的线上教学和混合式教学模式。
4. 教育技术资源开发能力:教师应能熟练操作教育软件,能够自主开发或改编教育资源,创作适合教学需求的多媒体教学素材。
5. 教育技术管理能力:教师应了解教育技术设备的基本操作和维护,能够合理使用和管理教育技术资源,解决日常教学中的技术问题。
6. 教育技术评价能力:教师应能利用教育技术工具进行学生的学习评价,了解学生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的学习情况和进展,能够综合分析评估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性。
教师要具备以上教育技术能力,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教师应通过培训、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适应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要求。
该标准为教师提供了参考指导,也为评价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供了依据。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通知【法规类别】中等教育【发文字号】教师[2004]9号【发布部门】教育部【发布日期】2004.12.15【实施日期】2004.12.1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04]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有关精神,为贯彻落实《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教师[2004]4号)有关要求,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我部制定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标准》是指导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基本依据。
我部将依据《标准》研究建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考试和认证体系,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健康发展。
附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二00四年十二月十五日附件: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有关精神,特制定《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与考核。
一、意识与态度(一)重要性的认识1.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2.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二)应用意识1.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0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
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将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为了加深广大教师对《标准》的了解,本文将对制定标准的重要意义、标准的研究与制定过程、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以及标准的贯彻与实施等问题作一较为全面的阐述。
一、制定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重要意义1.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众所周知,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和国际教育界的基本共识。
国际教育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共识,是因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是利用技术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益与效率的目标。
效果的体现是各学科教学质量的改进;效益的体现是用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取更大的产出(即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效率的体现是用较少的时间来达到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现代教育技术所追求的这三个方面的目标,也是各级教育部门领导和校长们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的目标。
而确保这些目标的实现,正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所在。
但是技术是要靠人来掌握的,要让现代教育技术的上述优势得以发挥,需要靠教师去实施。
这样,就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师的专业技能中,提高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制定,就是要从制度上保证广大教师具有合格的应用教育技术的专业技能。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求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青少年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与行为模式。
而应用教育技术正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行为模式的最重要手段。
此外,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还是新课改成功的必要条件,而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方法(即如何在各学科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整合)则是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基本内容。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技术能力标准试行ppt课件
发等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 ▪ 6.能利用技术与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就教育技术的
应用进行交流与合作。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技术能力 标准(试行)》
制作者:xx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 一、意识与态度 ▪ (一) 重要性的认识 ▪ 1.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四)合作与交流 ▪ 1.能利用技术与学生就学习进行交流。 ▪ 2.能利用技术与家长就学生情况进行交流。 ▪ 3.能利用技术与同事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广泛开展合作与
理道德观念。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三、应.能够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
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 2.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 3.能为学生提供各种运用技术进行实践的机会,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 4.能应用技术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 (二)教学支持与管理 ▪ 1.能够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 ▪ 2.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管理。 ▪ 3.能在教学中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管理。 ▪ 4.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 (三)科研与发展 ▪ 1.能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 ▪ 2.能针对学科教学中教育技术应用的效果进行研究。 ▪ 3.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业务知识,发展自身的业务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能不断加强信息资源的管理。
• 2.能不断提高教育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 (三)安全使用 • 1.努力提高技术应用环境的信息安全。
• 2.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安全、可靠的技术服务。
• (四)行为规范 • 1.努力加强技术环境下信息资源的规范管理。 • 2.努力规范技术应用的行为方式。
三、应用与创新
• • • • • (一)设计与开发 1.参与本单位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的整体规划与设计。 2.能够设计与开发本单位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3.能够收集、整理已有学习资源并设计与开发符合教学需要的学习资源。 (二)应用与管理
四、社会责任
• (一)公平利用 • 能够通过有效的统筹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保障所有的教师和学生均能利用学 习资源得到良好发展。 • (二)有效应用
• (一)公平利用 • (二)有效应用 • (三)安全使用 • (四)规范行为
第三部分技术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一、意识与态度 二、知识与技能
• (一)重要性的认识 • (二)应用意识 • (三)评价及反思 • (四)终身学习
(一)基本知识 1.了解教育思想、观念和技术 的发展趋势。 2.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 应用范畴。 3.掌握现代教学媒体特别是计 算机与网络通信的原理与应用。 (二)基本技能
•
• • • • • • • •
1.能够为教学人员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
2.能够为管理人员的管理和评估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 3.能够对学习资源与学习环境的使用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维护。 (三)评估与发展 1.能够对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的开发与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发展建议。 2.能够对自身的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并反省自身的技术服务和业务水平。 3.能够参与本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效果的评估工作,并提出发展建议。 4.能够参与制定本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案并实施。 (四)合作与交流
• (一)公平利用 • (二)有效应用 • (三)健康使用 • (四)规范行为
第二部分 管理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一、意识与态度 二、知识与技能
• (一)重要性的认识 • (二)应用意识 • (三)评价与反思 • (四)终身学习
• (一)基本知识 • (二)基本技能
三、应用与创新
四、社会责任
• (一)决策与规划 • (二)组织与运用 • (三)评估与发展 • (四)合作与交流
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第一部分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一、意识与态度 二、知识与技能
• (一)重要性的认识 • (二)应用意识 • (三)评价与反思 • (四)终身学习
• (一)基本知识 • (二)基本技能
三、应用与创新
四、社会责任
• (一)教学设计与实施 • (二)教学支持与管理 • (三)科研与发展 • (四)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