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模拟题二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试题精编(2)

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试题精编(2)

高考模拟试题精编(十二)【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填入答题栏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面为秦汉时期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情况表,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制C .汉承秦制保持了政治制度的稳定性D .东汉的地方管理体制发生了本质变化2.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

”以下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郡县制不利于地方发展B .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C .二者均有弊无利D .二者均易形成皇权专制3.恩格斯说:“随着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发生了财富积累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以及大批自由公民贫困化的现象;摆在自由公民面前的只有两条道路:或者从事手工业去跟奴隶劳动竞争,而这被认为是可耻的、卑贱的职业……或者变成穷光蛋。

他们……于是就把整个雅典国家引向了灭亡。

所以,使雅典灭亡的并不是民主制……而是排斥自由公民劳动的奴隶制。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 .雅典亡于直接民主制所导致的民主泛滥和社会动荡B .雅典亡于小国寡民体制不能容纳雅典社会的发展C.雅典亡于社会发展的停滞和公民权利与责任意识的逐渐淡化D.雅典亡于数量庞大的穷困自由民的革命与造反4.美国设立参议院的主要目的是使政府能够“推行正当之措施”,应该对参议员“予以较长之任期”。

对参议员“予以较长之任期”主要是考虑到() A.地方与中央争权影响美国政局的稳定B.行政与立法机构在国家中的地位不同C.“权力制衡”是美国宪法的基本精神D.参议员专司其事才能提高其专业能力5.有人将法德关系作了如下比喻:“原来两国都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各有各的交通规则,法国采取了‘民主’规则,德国采取了‘专制’规则,结果一再撞车。

现在仍旧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大家都遵守相同的‘民主’规则,不再撞车了。

”这里第二个“民主”的含义是()A.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B.民主权利的逐步扩大C.欧洲的经济一体化D.法德关系的和解6.鸦片战争后,中英两国谈判,英国选择上海为通商口岸,这种选择的意图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最迫切的需要,这是因为上海()A.是我国传统的外贸城市B.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市场前景C.拥有大量的矿产资源D.是当时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中最大的城市7.某县模范父亲王者成在送儿子王建堂出征之际,赠送的竟是一面“死”字大旗。

上海市崇明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上海市崇明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2学年第二学期等级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历史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卡上。

1. 古代君主君主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具备国家雏形后,对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也是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古代的君主们曾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不同的国家,请将下列君主与其国家的发源地相匹配。

(单选)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2)古代君主通过一些举措维护其统治,将下列举措与相关国家进行匹配。

(单选)A.将法典用楔形文字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上B.修建金字塔,至上权威C.完善法律体系,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D.设置中外朝,强化皇权以上这些举措中,属于古代罗马的是________,属于汉朝的是________,属于古巴比伦王国的是________。

(3)版图曾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是()(单选)A. 罗马帝国、汉王朝、波斯帝国B. 古埃及、亚历山大帝国、古巴比伦C. 汉王朝、古埃及、古巴比伦D. 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4)从早期文明区域到世界帝国的崛起,本质是文明交流与拓展的体现。

在这一过程中出现过哪些交流方式?【答案】(1)①. D ①. F ①. C ①. A ①. E ①. B(2)①. C ①. D ①. A (3)D(4)移民(或殖民),军事征服,经贸往来,思想、文化与科技传播(或文化传播)(任意二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处位于埃及,故选D;而出位于伊朗高原,故选F;三处位于中国,故选C;①处位于希腊,故选A;①处位于意大利半岛的罗马,故选E;①处位于两河流域,故选B。

【小问2详解】①根据所学可知,罗马法体系完善,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故选C;①汉朝时汉武帝为加强君主专制,设立中外朝制度,故选D;①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选A。

2020届全国新课标高考历史复习仿真模拟试卷(二)(解析版)

2020届全国新课标高考历史复习仿真模拟试卷(二)(解析版)

2020届全国新课标高考历史复习仿真模拟试卷(二)(解析版)(共100分,用时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4.(2019·西宁检测)《左传》记述:“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该学者认为()A.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B.宗法制与分封制蕴含着家国对立的隐患C.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基础D.士与庶民是宗法制下的最底层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宗法分封制下“国”与“家”的矛盾,未反映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A 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基础,C项错误;士是宗法制下的最底层,D项错误。

25.(2018·湖南长沙一中高三月考三)汉末灵帝熹平四年,汉政府曾将儒家经典刻石立于洛阳太学,即“熹平石经”。

其字体全是工整的隶书。

曹魏时,又增加了《尚书》《春秋》二经的“古文”本刻石,世人称为“正始石经”或“三体石经”。

由此可见,自东汉以后() A.儒学开始确立正统地位B.古文经的影响力扩大C.官方意识形态发生突变D.儒家分化出不同流派答案:B解析:西汉武帝时儒学即已确立正统地位,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汉末时“熹平石经”为隶书刻本,即为今文经,而增加的《尚书》《春秋》为古文字刻本,即为古文经,而将“熹平石经”与《尚书》《春秋》二经合称为“正始石经”或“三体石经”说明东汉以后古文经的影响力扩大,B项正确;不论古文经还是今文经均属于儒家思想,因而官方意识形态并未发生突变,C项错误;古文经与今文经在西汉时即已产生,因而并非东汉以后儒家分化,D项错误。

26.下表为唐宋两朝节妇烈女对照表A.隋唐时期经济繁荣与社会风气的开放B.隋唐统治者受儒家伦理纲常熏陶尚浅C.宋代女性伦理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儒学信仰的重建强化了社会伦理观念答案:D解析:从表中可知,两宋时期节妇数、烈女数呈上升趋势,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造成材料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統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诉求,表明儒学信仰的重建强化了社会伦理观念,答案为D项。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二模卷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二模卷历史试题及答案

济宁市2024年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2024.04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图1为学者绘制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区示意图。

其分区基本上依据于( )图1A .地域文化特色B .主要生产形态C .血缘关系亲疏D .社会文明程度 2.汉代留下的大量文字遗存及文物资料(表1为其中的一部分)中,“国家”一词频繁出现。

这反映出( )表1A .社会发展改变思想观念B .国家一统利于文物保存C .民本主张影响治国策略D .历史记载迎合儒学伦理 3.表2为唐代小说中的两则故事。

它们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代()表2A .政府对商业贸易的严格控制B .官员日常引领社会风俗变迁C .文学创作超越社会生活实际D .城市中商业活动的不断发展4.《明律集解》载,明代,“州县各里皆设申明亭,里民有不孝、不弟、犯奸、犯盗,一应为恶之人,姓名事迹俱书于版榜以示惩戒,而发其羞恶之心,能改过自新则去之。

其户婚、田土等小事,许里老于此劝争解纷”。

这反映出明代基层治理注重()A.发挥士绅阶层的引导作用B.以致良知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C.明晰法律的社会教化功能D.行政治理与家族管理密切结合5.1876年,郭嵩焘奉派为第一任驻英公使。

他看到在英国的日本留学生多讲求法律经济,学兵者绝少,感叹到:“盖兵在末也,各种创制,皆立国之本也。

”其观点反映了()A.顽固派的基本立场B.对器物变革的反思C.洋务派的核心观点D.对西方模式的盲从6.1900年6月,上海《新闻报》连续发表社说:“读(农历)五月初十日上谕”,知其“有不肯痛剿之意,于是群情惊讶,而沪上商人为之震动”,“上海为商务总枢”,“京师、上海皆互为关切”,应以“急为痛剿”为上策。

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二)

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二)

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二)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本卷共50小题。

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宗法制体现了A.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B.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C.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关系D.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2.殷墟甲骨文中有“王令众人曰:劦田”的记载。

据史学家考证“劦田”是三耒共耕的意思,由此可知商朝的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B.精耕细作C.男耕女织D.集体耕作3.《史记·周本纪》载:褒姒不好笑……(周)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史料记载的是A.诸侯有随时朝觐天子的义务B.受封诸侯有义务提供军赋C.幽王荒淫遭遇诸侯联合反叛D.周王室衰微面临诸侯攻伐4.读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D.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5. 秦王统一六国的时间采用公元纪年法应为A.公元前二世纪早期B.公元前二世纪晚期C.公元前三世纪早期 D.公元前三世纪晚期6. 秦朝的“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

这反映了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C.九卿制约,皇权至上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7. 在君民关系上,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

董仲舒主张“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长,塞并兼之路。

盐铁皆归于民。

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

据此推断董仲舒A.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 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8.1956年我国发现了一处古墓群,出土了包括兽骨、铁锛(一种工具)在内的大批珍贵文物。

潍坊市高三历史二模试卷及答案

潍坊市高三历史二模试卷及答案

潍坊市高三历史二模试卷及答案潍坊市的肝散第二次模拟考试已经结束,历史的二模试卷答案已经整理好了,快来校对吧。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潍坊市高三历史二模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潍坊市高三历史二模试卷选择题24.儒学在孔子之后有性善性恶之争。

两汉时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沦,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

其用意在于A.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B.提高社会道德水平C.神化儒学并为君权服务D.探究人性发展本原25.东汉前期,豪强地主田庄的规模都十分巨大,劳动者多为投身于田庄寻求庇护的农民,还有不少是庄主的同姓同宗,他们与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

这体现出当时的田庄A.土地归封建国家所有B.存在着分裂割据的隐患C.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D.呈现出自给自足的特点26.元代在地方设行中书省,在划区时突破以山川地理自然环境划分疆界的故套,这时的区划“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

这种区划规制的主要意图是A.防止地方据险割据B.整合资源发展经济C. 因俗而治加强竹理D.完善基层行政组织27.英国学者李约瑟指出:“到明朝末年的1644年,中国和欧洲的数学、天文和物理学已经没有明显差别,它们已完全融合,浑然一体了。

”,这说明当时A.中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B.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C.东学西传彬响到西方科技发展方向D.中国知识界深受西方进步思想影响28.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10年,“天朝”50余次,“中国”不满10次;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6次,“中国”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6次,“中国” 14次,“中国”首次超过了“天朝”这表明A.中国国际地位持续下降B.洋务思想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C. 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D.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29.社会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

高三模拟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三模拟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三模拟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火药B. 指南针C. 造纸术D. 印刷术答案:ABCD2. 唐朝盛世时期,哪位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唐德宗答案:C3.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明朝的皇帝?A. 朱元璋B. 朱棣C. 朱由校D. 朱由检答案:C4. 清朝末年,哪场战争导致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A. 提倡白话文B. 反对封建礼教C. 提倡文言文D. 倡导科学和民主答案:C6.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A. 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决议B. 国内经济危机C. 国内政治腐败D. 国内文化运动答案:A7. 抗日战争时期,以下哪个战役是国民党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百团大战D. 淞沪会战答案:B8.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A. 没收地主土地B. 分配给农民土地C. 地主保留土地D. 土地公有化答案:C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A. 1949年10月1日B. 1949年9月1日C. 1950年10月1日D. 1950年9月1日答案:A10.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A. 毛泽东B. 邓小平C. 江泽民D. 胡锦涛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描述一下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

答案:辛亥革命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3. 阐述一下长征的历史意义。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二答案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二答案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二答案一、选择题1.答:B。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2.答:D。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创作的著名政治宣言。

3.答:A。

拉丁美洲解放斗争的先驱者是西班牙殖民地的白人克里奥尔人。

4.答:C。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规模最大,性质最复杂的一次农民起义战争。

5.答: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之一。

6.答:C。

我国地下革命战争的主要特点是以农民为主体、游击战为主要战斗形式。

7.答:D。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

8.答:A。

1945年的波茨坦会议后,中国出席的国际会议是《开罗宣言》的正式批准会。

9.答:C。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转折。

10.答:B。

洛可可艺术是法国五帝国时期出现的一种装饰风格。

二、判断题1.答:错误。

克伦威尔是英国共和时期的领袖,不是摩尔人。

2.答:正确。

英国是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工业革命在该国发端。

3.答:错误。

第一次工业革命走向成熟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4.答:正确。

《美洲独立宣言》的核心理念是民族自决。

5.答:错误。

《法国宪法大纲》确立了法国大革命的基本原则。

6.答:错误。

太平天国运动中的紫阳军和洪秀全的忠王府并不是同一支军队。

7.答:正确。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长距离的战略性撤退。

8.答:正确。

越南战争结束于1975年,标志着越南实现统一。

9.答:错误。

波茨坦会议结束后,苏联、美英等四国军事代表会议被称为波茨坦会议的作战委员会。

10.答:错误。

解放战争赢得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政府成立新中国。

三、简答题1.答: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矛盾的运动,这一理论被称为辩证唯物主义。

2.答:法国大革命主张自由、平等、博爱,这三项原则被称为法国大革命的三大口号。

3.答:第一次五次反囧运动中,党的主要权力机构是兢中央政治局。

4.答:经济全球化是指全球范围内经济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关联的现象,标志着各国经济的相互渗透。

揭西县河婆中学2024届高三历史模拟训练(二)(安徽卷)

揭西县河婆中学2024届高三历史模拟训练(二)(安徽卷)
A.发达国家丧失经济主导地位B.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成果
C.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D.使国际社会贫富差距缩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万隆会议后,中国同非洲各国的关系不断加强。1956~1964年,中国政府以无息或低息贷款的方式对非洲提供经济援助,在需要的时候延长还款期限,以尽量减少受援国的负担。1970~1976年,中国援非金额高达18.15亿美元,接受中国经济援助的非洲国家由1966年以前的11个增至1977年的29个,中非贸易总额也从1970年的1.7721亿美元增至1975年的6.7126亿美元。1975年10月,中国对非洲国家最大的援建项目坦赞铁路(全长1860公里)建成通车。此外,中国向非洲派遣大量的专业教师,到中国留学的非洲学生也越来越多。——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等
英国
英国、意大利等
领导阶级
大地产主
民族资产阶级
政党、宗教、皇帝等
A.英国是占有殖民地最广阔的国家B.亚洲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C.民族解放运动呈现出多元化特征D.拉美走上了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
13.1918年4月,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指出,由于不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不能以继续向资本主义进攻这个简单的公式来规定当前的任务”,“为了今后进攻的胜利,目前应当‘暂停’进攻”。这表明列宁()
材料二国歌的旋律能唤起情感共鸣,歌词可展现历史与故事内涵,是了解民族国家的重要材料。英国国歌《天佑吾王》产生于18世纪40年代,随着报刊和剧院的推广而流行。此后,“吾王”的内涵因政治斗争而不断改变,直到19世纪才定型。1914年,英国对德国宣战时,群众自发聚集在白金汉宫前,唱起了《天佑吾王》。1939年的一天,BBC广播电台播放起了这首歌,随后首相发表了对德作战宣言。《泰晤士报》曾指出:“并不是我们选了自己的国歌,相反,是它在冥冥之中出现在了我们身边;如今已成既定事实。”——摘编自罗宇维《传统的编织与共同体的建构——基于英国国歌确立历史进程的分析》

广东省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含答案

广东省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含答案

★启用前注意保密2024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模拟测试(二)历史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贴在每张答题卡右上角的“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周代礼制对食肉有严格的限制,规定:天子食用牛;诸侯平时食用羊,每月初一才能食用牛;大夫平时食用猪、狗,朔月才能食用羊。

战国时期,鸡、猪、狗、羊、鱼类成为各阶层主要的肉食来源。

据此可推知,战国时期()A.耕作方式发生变革B.社会等级结构瓦解C.贵族阶层已经消失D.商品经济趋于繁荣2.汉武帝去世后,继位的昭帝年仅8岁,外戚霍光以大将军身份秉政,领尚书事。

西汉后期如外戚王莽等,也都是以大将军或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身份执掌中央大权。

上述现象反映出()A.军功阶层长期把持朝政B.汉匈之间战争绵延不绝C.中央行政中枢权力调整D.外戚宦官交替执掌政权3.前秦都城长安与前凉都城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东晋阳之间均有贸易往来。

活跃其间的“互市人”不仅有汉商,还有为数众多的来自中亚地区的商人。

据此可知()A.丝绸之路贸易恢复发展B.城市经济功能占据主导地位C.民族矛盾呈现加剧倾向D.前秦致力于实现国家的统一4.在唐代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只要离开本县本州,无论是投亲访友或行医治病,还是经营生计,都必须持刑部所制定的纸质文件“过所”才能通过朝廷设置的关卡。

高三二练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三二练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三二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焚书坑儒B. 推行郡县制C. 修建长城D. 建立科举制度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文化繁荣B. 阻碍了社会进步C. 导致社会阶层固化D. 削弱了皇权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寻求贸易机会B. 展示国威C. 寻找失散的亲人D. 进行文化交流4. 清朝末期,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英国对华贸易逆差B. 中国对英国的封锁C. 清朝对鸦片的禁止D. 英国对清朝的侵略5. 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A. 推翻了清朝统治B. 建立了君主立宪制C.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D. 以上都是6.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什么?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C.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D. 国内政治腐败7.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A. 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B. 促进了国内各阶层的团结C. 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D. 以上都是8.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解放农民B. 促进农业发展C. 巩固新政权D. 以上都是9. 文化大革命期间,哪些社会阶层受到了冲击?A. 知识分子B. 工人阶级C. 农民阶级D. 以上都是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 国有企业主导B. 市场经济体制C. 外资引进D. 以上都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一国两制”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实践中的体现。

12. 描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措施。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材料略]14. 阅读以下材料,探讨“三反五反”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略]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5. 论述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次重大革命(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山东省诸城市龙城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二

山东省诸城市龙城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二

山东省诸城市龙城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二一、单选题(每题2.5分,共50分)A.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减轻中心的负担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方式不变C.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限制D.州郡等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变2.法国史学家阿尔德伯特等人认为,16世纪大量黄金白银流入西班牙,“与葡萄牙相比,西班牙更有利于在17世纪成为经济中心”,然而它错过了机会,西班牙的黄金被投到欧洲其他地方,促进了英国、法国、荷兰工业的发展,西北欧成为经济中心。

对上述观点的理解较为合理的是()A.商业革命延缓了西班牙的发展历程B.价格革命推动了欧洲经济中心的转移C.封建制度阻滞了西班牙的社会进步D.殖民掠夺客观上促进了欧洲社会转型3.商朝建立后把天命作为统治的重要依据,并认为天命永固,不行剥夺。

周人灭商号称是“恭行天之罚”,并宣扬“德”是获得天命的依据。

周人的做法()A.揭示了古代社会兴衰规律 B.协调了统治阶级内部关系C.反映了社会生产发展要求 D.影响了后世王朝执政思想4.明朝景泰元年(1450年),“以边事孔棘,令天下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限千人止”,后纳银也可入监。

万历三年(1575年),张居正认为“方今急务,惟在正人心、明学求”,奏请明神宗取消景泰以来的做法,并考核现有生员,学业期满文理不通的发充胥吏或罢黜为民。

张居正的这一举措()A.解决了明代选官制度的积弊 B.放松了政府对士人的人身限制C.增加了中心政府的财政收入 D.体现了士大夫经世致用的志向5.《史记》纳“四夷传”(四夷,是古籍对中土以外,四方各族之泛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于“七十列传”之中,将蛮夷民族史作为内传,视作通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种民族史撰写体例体现了()A.史学撰写方式的创新 B.家国同构的基本理念C.宗法分封制度的瓦解 D.多元一体的心理认同6.美国最高法院在裁决是否允许公开所谓的“五角大楼文件”的案子时,站在报纸而不是政府一边。

广东省广州市2023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附参考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2023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附参考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2023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周公认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并反复告诫成王和其他大贵族,“天不可信”“天命不于常”,要通过“疾敬德”“勤用明德”来保住天命。

这反映了A.封建贵族的诉求B.礼乐文化的内涵C.儒家思想受推崇D.道法自然的观念2.有学者对汉成帝时东海郡100余位地方长吏升职情况进行考证,其中积功升迁者74人,秀才迁者3人,以廉迁者14人,以孝廉迁者1人,以捕盗尤异迁者11人,以方正迁者2人,以为军吏十岁迁者2人,以诏书迁者5人。

据此可知,当时A.地方政府行政效率较低B.诸侯有官吏任免权C.察举制为选官主要途径D.官员考核方式多样3.宋代曾设立“都大提举茶马司”,“招募蕃商,广收良马”,规定“凡市马于四夷,率以茶易之”。

另据考古发现,在甘、青、川三省结合部出土了大量宋朝钱币,如八角城曾挖掘出数千枚宋代铜钱,临潭亦发掘到北宋铁钱窖藏,一处就4750公斤。

据此可推断,宋代A.民族贸易一度兴旺B.货币管理混乱C.统治区域不断拓展D.军事力量薄弱4.元朝宫室中除严整规则的建筑群外,还散布着纯蒙古式的帐幕建筑,如“帐殿”“毡殿”。

帐殿中帐房和木结构琉璃瓦的殿宇交错分布;室内还装饰有:白石阶基红墙、朱地金龙柱、朱栏、各色琉璃等。

元朝宫室建筑体现了A.皇帝行营四季迁徙的制度B.城市建设发展迅速C.汉地传统与蒙古习俗结合D.人文与自然的和谐5.“铁店里婆娘会打钉”“纺织娘叫不得女工头”“络纬常通夜,抛梭直到晚”“货郎儿,背着柜子遥街串,鼓儿摇得欢。

生意虽小,件件都全”,类似的唱词王明清俗曲中屡见不鲜。

据此可知,当时A.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C.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D.政府调整重农抑商政策6.陕甘总督左宗棠认为,“(甘肃)地当西陲冲要,南北界连藩服荒服。

汉蒙回番杂处,其间谣俗异宜,习尚各别”。

全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全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全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管仲认为:“人主之所以令则行、禁则止者,必令于民之所好,而禁于民之所恶也”“古之圣王,所以取明名广誉,厚功大业,显于天下,不忘于后世,非得人者,未之尝闻"。

这些思想A.体现了严刑峻法的必要性B.继承了儒家学派的民本思想C.强调了民心民意的重要性D.奠定了齐国霸业的物质基础2.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前的刺史,源于丞相史,不仅监察地方,还监察地方监御史。

其后随着汉代中枢权力的变化,逐渐由御史大夫节制。

这反映出A.刺史权力逐渐减弱B.中央与地方矛盾逐步缓和C.对地方监督的强化D.国家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3.元朝的行省是中书省在地方的最高一级政权机构,其职权为"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据此可知,元朝A.地方行政层级趋于简化B.中央集权体制有所创新C.行省权力的独立性增强D.中央难以有效控制地方4.黄宗羲提出用学术指导政治,建立具有议政功能的学校,用学校监督王权和各级地方政权,使"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他提出这一主张旨在A.从制度层面限制君权B.宣扬代议制民主思想C.表达对君主制的不满D.促进民众思想的解放5.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参与了近20项国际公约,同时它与国际公约的关系经历了从拒绝、观望到初步参与,再到较大幅度拓展的变化过程。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

姓名:考生考号: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历史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2年发布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八辑文献中有记载:“贵贱之位,岂或在它?……虽贫以贱,而信有道,可以驭众、治政、临事、长官。

”与上述记载体现的治国之道最接近的是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B.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C.夫尚贤者,政之本也D.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2.秦汉时期,河湟地区是羌、汉、匈奴杂居之地,近年在此发掘的上孙家寨东汉晚期匈奴墓,从出土的铜镜、钱币等文化面貌已无法判断墓主的族群身份,只有从墓中的一枚“汉匈奴归义亲汉长”印,才可知道墓主原来是匈奴人。

这说明A.河湟地区手工业较发达B.匈奴视汉朝为华夏正统C.汉朝直接管理匈奴地区D.多民族共同体有所发展3.中唐之后,禅让观念再度被重视。

柳宗元以“前者忘,后者系”警示君主,即前代君主被百姓遗忘,而继位者为民众所拥护才可以政权交接。

据此可知A.社会改革趋向复古B.民本思想受到推崇C.皇位世袭受到冲击D.藩镇割据愈演愈烈4.南宋时,高宗下令:对于“擅载外国入贡”的商船将处以“徒二年,财物没官”的惩罚;宋孝宗也有回绝朝贡的诏令:“自今诸国有欲朝贡者,令所在州军以理谕遣,毋得以闻。

”这些措施旨在A.促进海外贸易发展 B.维持朝贡贸易体系C.维护国内秩序稳定D.加强中外友好交往5.大审,是明朝的会审制度之一。

由皇帝命司礼监太监,会同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的长官,对累诉冤枉的囚犯进行复核审理。

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二模卷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二模卷历史试题及答案

否定性 拒斥帝国形态,否定拜占庭为罗马帝国正朔与东正教为基督教正宗
生成性 生产自我系谱,基于地域族群共同体的表达
排他性 区隔其他族群,以方言打破了拉丁语“大一统”的格局
A. 集权程度相对有限
B. 蕴含民族国家形成的要素
C. 传统文化逐渐消解
D. 出现王权与教权并立格局
12.1563年,英国政府颁布《劳工法令》,对劳资关系进行家长式管控。19世纪上半叶,政
注:约瑟夫·张伯伦(1836-1914)是英国前首相内维尔·张伯伦的父亲,著名政治家。 ——摘编自王蒂《约瑟夫·张伯伦和他的时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约瑟夫·张伯伦的改革措施进行评述。(14分)
mn%&opqrst4uv
图2
A. 推动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进步
B. 倡导积极向上的劳动观念
C. 强调改造社会是生存的前提
D. 动员民众参加国民大革命
7.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一首歌谣唱道,“一根扁担长又长,嫂嫂妹妹送公粮,去时顶
星星,回来踏月光。为□抗日出力量,姑嫂争取上红榜”。该歌谣体现了晋察冀边区
广大女性
A. 社会地位得以提高 C. 参政意识日益强烈
府鼓励劳资双方以自由契约来确定雇佣条件,以协商、谈判方式自行化解冲突,促进
了调解与仲裁制的兴起。这一调整源于
A. 启蒙思想的影响
B. 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变化
C. 劳资关系的改善
D.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13. 一战后,对国联发送的有关为饥民呼吁、鸦片禁运计划、盟约修改意见等函件,美
国均未回复。然而,美国官方代表几乎每次列席国联有关军备、经济和社会问题的会
◆ 当日,康熙召集臣僚曰,“兹者地震之变……盖由朕躬不德,敷治未均,用人行 政,多未允符,内外臣工,不能精白乃心,恪尽职掌,或周上行私,或贪纵无忌, 或因循推诿,或恣肆虑民,是非颜倒,措置乖方,大臣不法,小臣不廉,上干天和, 召兹灾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秦代法律禁止子告父,而父对子所犯的过错则不予惩罚或减轻惩罚;若父告子不孝,则要处以重罪。

这说明秦代()A. 法家思想主导家庭关系B.道德观念因法治得到强调C. 援礼入法成为治国思想D.血缘亲情因法治逐渐淡化25.嘉庆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责尽责此数人”。

材料表明此时军机处()A.加强了专制皇权B.成为中枢决策机构C.提高了办事效率D.权力超越预期设想26.农民在先秦时期多称“臣”“人”“众”“野人”,秦汉时称“夫”“仆”,魏晋时称“田客”“部曲”,宋元时称“农户”“佃”。

这种变化主要源于A.小农经济的形成B.赋税制度的变革C.土地制度的变化D.重农抑商的推行27.林则徐曾上奏皇帝,认为:英吉利以船坚炮利而称强,但兵船笨重,至水浅则运转不灵,万难转动,若至岸上,更无能为,其强可以制,其富不足夸。

这折射出()A.先进中国人对战争形势的清醒认识B.洋务运动中海军海防建设成果显著C.国人对世界的认识要有渐进的过程D.中国人民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精神28.民国时期,周学熙认为企业“无政治之力,则不易推动;有官僚之习,则将成腐化,故必以商业化之方式,而佐以官厅之督导。

”这一思想()A.主张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自由发展B.肯定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对上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抗日战争激发全民族最深刻的觉醒B.对工农红军改编壮大了国民党军队C.国民政府在抗战中的作用不可替代D.共产党在抗战中能够发挥导向作用30.20世纪50年代末,东北某大学生被分配至山西支援建设。

1962年因政府实施压缩城镇人口的政策又返回家乡务农。

据该青年的这一经历可以推断当时A.国民经济出现较大波动B.高等教育服务农村建设需要C.计划经济决定个人前途命运D.“左”倾错误导致失业严重31.1789年,有学者说:“光荣革命留给我国宪政的最重要的不完善之处,就是不平等的代表权……好些选举代表、要他们为国家制定法律的人,就总体而言,是掌握了土地的人,或组成法人团体而控制商业的人”。

材料反映了A.革命维护了传统地主的利益B.商业资产阶级政治地位逐渐丧失C.英国宪政的实质是王权专制D.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32.工业革命初期,资本主义和父权制共同影响着劳动分工的社会性别化。

“女性缺失技术竞争力的观念”成为女性身份的一部分,甚至在有些女性看来“进入技术领域”是对其女性身份的威胁。

这反映了工业革命A.没有冲击到传统社会观念B.加剧了男女地位的不平等C.导致了技术竞争的加剧D.加强了资本在生产中的地位33.冷战结束后,欧洲并没有获得一劳永逸的安全与稳定,中东欧地区冲突不断,成为流血的伤口。

欧盟的软弱无能在波黑问题上暴露无遗,最终仍然需要美国的介入。

这说明冷战结束后A.欧洲各国呈现衰落的迹象B.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C.欧洲一体化程度亟待提高D.美欧关系在全球化进程中加强34. 某同学在历史探究活动中选取了右面的曲线图。

据此,他可能在探究A.世界黄金价格的变化B.中国农村人均收入的变化C.美国人均收入的变化D.英国人均教育投入的变化35.国际著名智库“经济与和平研究所”2014年11月发布的《全球恐怖主义指数报告》统计,2013年,在全球87个国家发生了9814起恐怖袭击案件,比2012年增长了44%。

随着国际恐怖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肆虐和泛滥,一幅以中东、南亚和非洲为主要策源地的国际恐怖主义新版图逐渐形成。

由此可知()A.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国际恐怖主义泛滥B.国际恐怖主义具有手段复杂多样的特点C.贫富分化加剧是国际恐怖主义泛滥的根源D.经济区域化导致国际恐怖主义新版图形成40.材料一清初沿袭明制,国于监为中央最高学府。

教室分为六堂:率性(高等)、修过、诚心(中等)、正义、崇志、广业(初等),每堂设助教、学正与学录各一人,掌分教肄业之事。

平时所习课程,为《四书》《五经》等,其能兼通《十三经》《二十一史》,博览群书者,随资学所诣。

日摹晋唐名帖数百字,立有“日课册”。

每月有月课一次,三月有季考一次。

课考题,皆用《四书五经》文与诏、诰、表、策、论、判。

考试成绩,清初首用积分法。

坐监期满的学生,成绩特别优异者,可参与廷试,分发为通判、知县与州县佐贰,后因贡途壅滞停止。

嘉庆道光以后.监规废弛,监生良莠不齐,遂不为世所重,一般士子趋于科举,都不愿在监读书,住学监生不过百余人。

----摘编自陈致平《中华通史·清史后编》材料二1700年,(英国)大学教育的基础仍是传统的人文课程,使学生在神学、法律和医学方面获得较高的修养。

一些学者提出热评:大学没有考虑到技术、工程和医学中各种新专业的实际需要,没有鼓励研究工作。

18世纪初发生了一些文化,在数学、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地质学和其他专门科学中逐渐设立新的教授职称。

大学成立了天文台、解剑室,甚至成立物理和化学实脸室。

担任教席的卓越科学家带进大学的研究工作,也对大学的课程起了影响。

最为有利的形势是大学与科学院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英国的大学通过一些教授同皇家学会保持了强有力的联系。

-----摘编自《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六卷》(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8世纪中、英两国大学教育的特点及原因。

(1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两国大学教育各自对本国产生的影响。

(10分)41.政治文明是围绕权力(利)而展开的,表现为“族权、政权、神权、王权、民权、集权、分权、人权”等。

请围绕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从中任选3个或3个以上词组,简单画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图,并加以说明。

(要求:逻辑关系明确,史论结合。

)46.(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我国自秦汉以来即已建立起全国规模的人口调查制度。

秦始皇时期颁布“初令男子书年”的法令,西汉时期随着口赋、算赋、赀算的征收,所有人亦均需登录年庚,对家庭资产的登录也成为户籍登录的一项内容。

隋唐时期“手实”(户主自己具状申报户内人口、田宅)成为户口调查登记的基本方法,户籍大体上按人口、公课、土地三部分登载,天宝以后“公课”部分逐渐消失。

此外在户口的调查登记方面还有法律的保障,《唐律﹒户婚律》规定了对隐漏户口的惩罚办法。

明初鉴于元末战争的动乱,确定了以原籍立户的原则。

洪武十四年实行的“黄册”制度把户口、田产和赋税三者合一,并与里甲制度相配合,以里甲控制编户,征派赋役。

清初户籍制度亦沿用明代的黄册,但战乱后的地荒丁亡使黄册失去原有意义,顺治三年诏令天下“编审人丁”,但其主要是纳粮当差的财政意义,无补于知悉实有人口数额。

随着“摊丁入亩”的实行,人口统计遂与“保甲编户”正式结合起来,以弭盗安民为要任的保甲法也从此为清查户口所倚重。

——摘编自《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人口税演进》(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户籍制度变化的特点。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

(6分)46.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25分)材料一在现代民主形成时期,古代民主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

法国革命者热情讴歌雅典,力图以古代民主的原则和精神来重建现代民主;而美国的建国者则对古代民主的原则和制度深怀疑惧,极力建设一种使民众远离政治决策过程的新型“人民政府”。

最后的结果无疑很有戏剧性:崇奉古代民主的法国革命者,并未能成功地建立现代民主;而怀疑和排斥雅典的美国建国精英,反而成了现代民主的奠基者。

——李剑鸣《世界历史上的民主与民主化》材料二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一大”期间,孙中山起草、手订《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二十五条,规定“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还规定了国民政府建设的程序依次为: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宪政时期;在宪政时期开始后,中央政府当完成设立五院,以试行五权之治,其顺序为: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各院院长皆归总统任免并督率之。

——《孙中山全集》(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法国革命者与美国建国精英在国家治理上的不同点。

(8分)并说明美国如何“成了现代民主的奠基者”。

(8分)(2)依据材料二,比较孙中山的五权宪法与西方三权分立有什么不同。

(3分)为什么孙中山不直接运用三权宪法而设立五权之治?(6分)47.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1943年12月中、美、英《开罗宣言》规定,三国的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务使日本将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归还中国。

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的其他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再次确认《开罗宣言》的上述规定必将实施,更将日本的主权“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材料二:1951年9月8日,美国、英国、法国等48个战胜国将中国排除在外,与日本私下达成了《旧金山和约》,将北纬29°以南的南西群岛(包括琉球群岛及大东群岛)等交由美国托管。

所确定的范围将中国领土钓鱼岛挟带其中。

1971年6月17日,日美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这些岛屿也被划入“归还区域”。

日本政府据此主张对钓鱼岛的领土主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钓鱼岛所属关系的看法。

(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对日媾和的原因及和约签订的影响。

(9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权倾朝野的三朝重臣李鸿章认为,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烟稀少。

收复只会拖累国家财政,并且有伤与俄国人的“和气”。

左宗棠力争: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

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为丰富。

所谓千里荒漠,实为聚宝之盆。

并且不收复新疆,将使国家军事安全严重受损,还容易纵容外国人得寸进尺!终于清廷让他统兵出征,他命人抬棺行军,以示死战决心。

——摘自网易:收复中国六分之一国土的将军左宗棠材料二:1881年,左宗棠出任两江总督。

为了加强海防,他在任内多次赴上海巡视。

有一次,他带兵持械乘轿去上海租界巡视。

起初,外国巡捕以无照会持械为由,加以阻拦。

左宗棠大怒,义正词严地声明:“上海本中国地,外人只租界耳,以我中国军人行中国地,何照会之有?”他命令亲兵“枪实弹,刀出鞘而行。

”结果,“西人除道,换升中国龙旗,声炮十三响,观者如堵,诧为从来未有之事。

”——摘自人民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和左宗棠在收复新疆问题上不同的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