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课开发的研究》研究方案

合集下载

高中选修课课程研究课题报告

高中选修课课程研究课题报告

高中选修课程研究课题报告一、背景的提出中国传统的课程体系培养出的学生知识结构雷同,不利于学生多样化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形成。

课程内容的继承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的培养。

因此,压缩必修课,增设选修课,成为当前中学阶段课程改革的主潮流。

为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深入贯彻国家教委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推动我校课堂课程体系改革。

为此,把普通高中选修课作为本校“十五”重点课题来展开研究。

当人们回顾本世纪一百年教育的发展,思考把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带入21世纪的时候,发现教育的重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原来知识是第一位的,发展到能力很重要,发展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更重要。

而我们的基础教育,关注最多的是知识,中小学教师最关心的、谈论最多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只有很少的教师意识到人的情感、价值观、个性、创造性更重要。

这不是教师的问题,而是我们今天的课程、考试评价制度、社会的价值追求造成的。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决不是换一套教科书,也不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课程体系改革的首要问题是必须树立现代化的课程观念。

传统的课程观念认为,课程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传统的课程观念既有其明显的合理性和效用性,也有其明显的保守性和局限性.就前者而言,它强调课程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对于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构建新的、现代化的课程观念,是对传统课程观念的积极扬弃。

大体说来,课程现代化既是一个多层面、多要素渐进互动的复杂过程,又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多元指标的价值标准,与此相应,课程系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动态的体系,不能也不应当是仅仅局限于计划化、完全统一组织化了的一批各自界说分明的定型学科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研究报告课题研究报告材料

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研究报告课题研究报告材料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暨市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结题研究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学校课程”的概念,在2001年6月7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校本课程从此走入我们的视野,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管理者的责任。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项课程革新任务,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

这个问题的解决具有以下五点意义:(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创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是市政府向全体市民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

我校与东湖风景区近邻。

东湖风景区以其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楚文化的特色和现代科技文明风韵,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研究天地。

因此以东湖风景区为依托研究开发与实施我校特色校本课程,对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市政府工作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素质教育,规教学容,严格课程管理,将德、智、体、美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是《义务教育法》对中小学办学行为和育人方向总的规要求。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校本课程以学校教师资源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重点的兴趣校本课程初具雏形。

整合学校与地域教育资源,规开发与实施行为,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摆在了我们面前。

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对规办学行为,创建以东湖文化为载体的教育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第一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暨武汉市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结题研究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学校课程”的概念,在2001年6月7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 校本课程从此走入我们的视野,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管理者的责任。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项课程革新任务,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

这个问题的解决具有以下五点意义:(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创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是武汉市政府向全体市民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

我校与东湖风景区近邻。

东湖风景区以其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楚文化的特色和现代科技文明风韵,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研究天地。

因此以东湖风景区为依托研究开发与实施我校特色校本课程,对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武汉市政府工作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素质教育,规范教学内容,严格课程管理,将德、智、体、美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是《义务教育法》对中小学办学行为和育人方向总的规范要求。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校本课程以学校教师资源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重点的兴趣校本课程初具雏形。

整合学校与地域教育资源,规范开发与实施行为,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摆在了我们面前。

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对规范办学行为,创建以东湖文化为载体的教育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浅谈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实施策略

浅谈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实施策略

·小学教学·39浅谈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实施策略广西贺州市贺州高级中学 李泽慧【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高中语文选修课如何有效开展是教师面临的一重大挑战。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注重其发展性而忽略了基础性的现状,旨在探讨其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选修课程 基础性 发展性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选修课程的实施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选修课的实施与高中语文必修课同等,都相对具有其一定程度的基础性与发展性特征。

然而,目前许多语文教师在对语文选修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进而影响了目前对高中语文选修政策的实施。

一、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基础性与发展性 (一)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基础性特征高中阶段属于整个教育的重要基础阶段。

因此无论是选修课程或是必修课程都应具备一定的基础性特征。

相对来说,高中课程的内容大多是为了提升所有在校学生的基础,也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了不同的基础。

而高中语文的必修与选修的区别则在于:必修是针对在校的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而选修则是针对部分不同学生的发展中的不同基础。

而这则是选修课程中的基础性特征。

而其根本则是在于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某些能力的创新培养,进而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做进一步的奠定基础。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发展性特征在当代,无论怎样的选修课程都不会只单纯的具有基础性。

而是具有发展性与基础性的。

面对社会不断变化,高中语文的选修课程其发展性则主要表现在其课程的价值个性化方面。

对于选修课而言,其不与必修课竞争,却是为了适应及提升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而开发的新课程。

如此说来,选修课程本身的制度则是由个性化的教育组合而成。

而选修课程的出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同时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先决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同程度上针对不同的学生促进其个性的进一步发展,相对来说,当选修课程被部分学生选中并认可开始学习时,其选择的课程在无形之中促进了其个性化的发展,所以这些课程的选择在其被选择的过程中也及其富有个性化的发展价值。

8号附件 2011年下半年课题结项评审结果

8号附件  2011年下半年课题结项评审结果

孙筱萍 盛立辉 姚冬平 李亚平 黄国平 谢弘 袁虹 刘晓东 章易明 黄秋兰 于莲蓉 陈世勇 刘华根 韦青 唐艳萍 赖雯 徐成 刘自信
南昌八中 南昌市二十六中 南昌市第三中学 南昌市第三中学 南昌县莲塘二中 南昌大学附属中学 南昌大学附属中学 南昌市第三中学 南昌市第三中学 南昌十六中 南昌市滨江学校 南大附中 南昌市铁路一中 南昌市教科所 南昌市京山小学 南昌市豫章中学 南昌市青联学校 南昌县广福中心小学
47 校本特色课堂走进校园的运用与研究 48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教学研究 49 中小学体育教学方式转变和创新研究 50 南昌市中学开展跆拳道课的现状分析 51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52 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抗挫能力的研究
2
53 以青年教师的成长引领学生的成长 54 Flash动画制作教学中发展高中学生个性的研究 55 高中新课程环境下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和方法 56 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化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57 住校农村学生教育问题的研究 58 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实证研究 59 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中学课外活动模式的研究 60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61 新任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研究 62 校本教研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63 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64 关于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定位与高效课堂的研究 65 新课标下对中学生家庭作业负担调查研究 66 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过程监控及质量评估初探 67 宣扬棋文化,有效提高学生行为素养的研究 68 利用历史课堂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研究 69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70 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 赣州市 71 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个性化潜能开发实践研究 72 培养高年段小学生巧记生字的策略研究 73 开展快乐作文教学活动的研究 74 语文课堂中校园文化元素的引进和运用研究 75 新课程下情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76 情感双谐振效应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77 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课教学效率研究 78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素养的调查、反思及新构 79 语文写作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方案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方案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方案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学校校本课程正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的特定条件和实际情况,以学校为基础,总结和挖掘教育资源,自主开发出的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如何科学制定和实施校本课程,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定义和目标校本课程是学校针对本校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特色,自主开发的课程。

其目标是为学生提供符合个体差异化需求的学科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调研和需求分析在制定校本课程前,学校应进行全面的调研和需求分析,了解学生的兴趣、发展需求以及社会需求。

这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进行。

只有准确了解学生和社会对课程的需求,才能制定出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校本课程。

三、确定课程设置基于调研和分析的结果,学校需对校本课程的设置进行科学规划。

课程设置应关注学科的延伸和发展,充分利用学校资源,鼓励跨学科合作。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发展建议、专业需求等因素。

四、课程组建和人员培养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学校需要组建专门的课程开发团队。

这个团队应由教师、学生和家长代表组成,以保障多元声音的参与。

此外,学校还应通过培训和外聘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加强他们对校本课程的理解和支持。

五、资源整合和利用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学校应最大限度地整合和利用各种内外部教育资源。

这包括图书馆、社会机构、科研机构等。

通过与外部资源的合作,学校可以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和实施效果。

六、课程实施与管理实施校本课程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包括课程教学计划、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等方面。

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调整。

另外,学校应建立起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机制,通过数据和实地观察等方法评估校本课程的效果,为后续开发提供指导。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与改革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根据课程目标和要求,制定相应评价指标和方法,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 教 师 发
⑴将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与 教育实际相对照,在揭示矛盾、 发现问题中提出课题

⑵通过反思发现问题,提出课题
课 ⑶通过经验比较与综合发现问题,

开发课题
的 ⑷变换考察角度中发现问题,挖

掘课题

⑴弄清下达课题的机关
▲ ⑵认真研读课题指南,选准研究
课 题 申
方向 ⑶构思好课题题目

⑷严格按要求填写课题项目书

⑵填写《成果鉴定书》,提交课

题申请书、成果主件、附件、

及研究工作总结报告等材料


⑶3名以上专家鉴定

1、项目申报书、立项批文
2、开题报告书

3、文献综述、过程材料

4、各类成果 ⑴资料要准备齐整 5、中期检查材料

6、成果鉴定书(一式5份)

7、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总 结一式5份



1、不要超过报告时间 2、不照念结题报告
立 ⑴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
项 申 ① 课题负责人及学术经历
请 书பைடு நூலகம்
② 课题组主要成员






⑵课题论证
项 申
①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②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③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预计有那些突破

④ 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要 内
(包括人员结构、资料准备、

科研手段和经费保障)

⑶研究计划


4、研究过程:具体怎么做? 5、研究成果:直接成果、间接成效

子课题管理办法

子课题管理办法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普通高中选修课课程开发与实验研究”子课题管理办法按照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有关规定,本课题实行主持人负责制。

总课题组设领导小组、学术委员会和秘书组。

经总课题学术委员会审定、课题主持人和领导小组批准,可设若干子课题。

各子课题成立课题研究队伍,在总课题指导下,围绕总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开展研究。

一、总课题领导小组组长:万明春(重庆)组员:何奕飞(成都)曹全路(天津)杨昭(南京)陆建中(长春)王池富(武汉)麦曦(广州)二、总课题学术委员会1、职责:负责对子课题的立项审批,为子课题提供学术指导,负责成果评比及结题评审。

2、委员由领导小组决定。

三、总课题秘书组1、职责:全面负责总课题研究的日常工作。

包括总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与子课题的联络和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对外联络工作,负责协调、安排总课题研究活动等。

2、组员常务:唐果南万礼修(重庆)米云林(成都)霍晓宏(天津)肖林元(南京)白智才(长春)曹松林(武汉)张经伟(广州)四、子课题的选题、申报和审批程序1、子课题申请者依据总课题组提供的子课题参考目录结合当地和本单位实际选择拟定子课题的研究方向和选题。

2、填写子课题申请评审书。

3、撰写子课题研究方案。

4、完清申请子课题研究的其他有关手续。

5、向总课题秘书组提交子课题申请评审书及研究方案。

6、总课题学术委员会审定子课题,总课题组下达子课题立项通知书。

五、对子课题的指导与过程管理1、指导机构:总课题学术委员会。

各市可设立相应的指导机构,受总课题学术委员会的委托,对本市的课题进行指导。

2、指导形式(1)现场指导与培训、课题研讨会及活动(包括各子课题之间的交流与研讨活动);(2)通过《课题简报》、《重庆课改通讯》进行定期书面指导;(3)远程指导、咨询(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等);(4)通过评奖、评比活动进行指导;(5)通过阶段性总结进行指导;(6)受子课题组邀请进行单项专门指导。

3、子课题过程管理与要求各子课题组应按照总课题组的要求,切实开展课题研究,积极参与总课题组组织的各项研究活动,收集整理好档案材料,完成研究任务,按时结题。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的研究报告材料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的研究报告材料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暨武汉市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结题研究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学校课程”的概念,在2001年6月7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校本课程从此走入我们的视野,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管理者的责任。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项课程革新任务,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

这个问题的解决具有以下五点意义:(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创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是武汉市政府向全体市民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

我校与东湖风景区近邻。

东湖风景区以其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楚文化的特色和现代科技文明风韵,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研究天地。

因此以东湖风景区为依托研究开发与实施我校特色校本课程,对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武汉市政府工作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素质教育,规范教学内容,严格课程管理,将德、智、体、美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是《义务教育法》对中小学办学行为和育人方向总的规范要求。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校本课程以学校教师资源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重点的兴趣校本课程初具雏形。

整合学校与地域教育资源,规范开发与实施行为,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摆在了我们面前。

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对规范办学行为,创建以东湖文化为载体的教育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高二语文备课组教学计划范文(三篇)

高二语文备课组教学计划范文(三篇)

高二语文备课组教学计划范文一、指导思想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以质量立校为方向,以培养成功人为目标,以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为向导,以学部学年工作重点为中心,所有教学工作以抓落实为核心。

落实学校“转化后进生,人人有进步”的教学工作重点,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小班优势,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力度,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受到最优的教学服务。

继续加大教学常规管理执行力度,将常规工作落到实处。

积极、稳妥、有序地开展新课改研究,深化高效课堂教学研究,立足校情,加强校本教研力度,稳步提高教学质量,突显学科特色。

二、工作要点及具体措施(一)继续以学校提出的我部学年工作重点为中心,全力以赴高质完成教学任务。

针对高二年级,进一步加强对教师教学的管理,提前结束高二教学任务,争取用____个半月的时间结束新课,接着进行高三教学,加大培优补基的力度,大幅度提高优生成绩,并能大面积提高普通班的质量,将语文教学工作顺利过渡到高三。

(二)坚持不懈地执行学校教学常规,组织全组教师将常规落到实处。

教学常规,常抓不懈。

落实常规,就能创造奇迹。

本学期要下决心抓好常规落实工作,彻底改变以往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改变工作作风。

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主要指:计划、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个别辅导、教学业绩的检查和评定。

1、严格执行“同教字[____]____号、____号、____件”,加大对教师落实执行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力度,规范教学常规,确保课堂教学常规上新的台阶。

实施集体备课,提前备课,强调规范备课,教案要规范,坚持写教学反思;年级组教学目标、作业量、教学进度、教学检测基本一致,教辅资料要充分利用;常规检查以作业和课堂管理为重点。

2、教学常规检查本学期继续执行月检查制度,不定时进行重点抽查,备课组加大督察力度。

3、以抓课堂为重点,深入课堂,组织本年级老师开展随堂听课,并随堂检查常规,提高课堂效率,督促常规的落实。

(三)加大校本教研的力度,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论文优秀标题200个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论文优秀标题200个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论文优秀标题200个高中语文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板块,怎么教育教学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教学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和学。

那么要怎么样更好地教学呢?相信大家在这方面都需要做不少的研究。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教学的论文题目200个,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优秀题目一1.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研究的探索与反思——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为中心的分析2.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3.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4.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标准化策略5.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的历史与现状6.高中语文选修课专题式教学的实施分析7.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8.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以深圳市育才中学教学实践为例9.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10.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矛盾及解决策略11.例谈高中语文选修课“诗歌与散文”系列的教学策略12.高中语文选修课问题的理论解释和实践策略13.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教材编写实践的理性反思——以人教版和苏教版为例14.高中语文教师课外阅读的调查研究15.论我国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16.高中语文教师文学阅读教学目标设计的调查与分析17.高中语文教学应开拓优质高效的科学发展之路18.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19.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特征及其对课程实施的影响20.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方法之我见21.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分析22.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策略研究23.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24.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探究25.文感培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成功之途26.浅议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27.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28.美国高中的“选课指导”及语文选修课实施的对策29.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30.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现状及对策建议——基于江苏实验区的调查研究31.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施32.论高中语文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33.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有效运用34.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应重视四个策略35.我国大陆与台湾高中语文课程文件比较研究36.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37.如何实现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有效性38.高中语文作业设计探究39.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问题研究40.浅析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途径41.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42.论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43.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开设的六大困惑44.基于新课标课堂教学有效性视角下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45.基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46.新中国成立后高中语文教科书选文变化的历史研究(1949-2000年)47.谈高中语文教学探究式学习模式的运用48.优化教学设计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49.高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初探——以“中国现当代小说经典阅读”课教学实践为例50.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51.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研究52.基于高考试卷分析的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思考5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必修课程评价方案构想54.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55.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56.关于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57.探析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58.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思考59.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之我见60.微探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61.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62.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运用63.试论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64.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变革、困惑与反思65.关于高中语文口语训练教学的一种构想66.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探讨67.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及实践68.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问题及应对策略69.如何提升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70.高中语文古文诗词教学模式创新初探71.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72.关于高中语文评价改革的几点思考73.浅谈高中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74.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课后练习评价75.高中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76.高中语文教育评价概述(上)77.高中语文阅读审美能力培养策略初探78.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有效实施策略79.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探究80.浅析当前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的问题和设计改革策略81.探讨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82.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83.高中语文新课改教学的有效性探究84.从教材讲授看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与高考脱节现象85.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措施探讨86.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87.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估工具与使用策略88.浅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89.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目标和内容90.高中语文教学融入情感教育的探究91.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探讨92.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分析93.走出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误区94.阅读之钥:关注文本细读——也谈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教学95.高中语文泛化的介入性学科审理体系96.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97.高中语文课堂构建中彰显语文魅力的思路探索98.对当前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反思99.论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选文现状及思考100.浅议高中语文早读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高中语文教学论文优秀题目二1、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言语行为探析2、中学语文“任务诱导”教学模式研究3、语文课堂互动研究4、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与中学文学教育5、语境与中学作文教学6、高中古诗词教学与人文精神的有效传承7、文言文教学之历史沿革与革新策略8、改革开放以来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观的变迁9、多元取向下的迷惘与坚守10、高中语文教科书写作教材比较研究11、香港《中国语文课程指引》与内地《语文课程标准》比较基于网络的语文校本教研12、语文课程中的语文知识建构摭谈语文课程的多媒体教学13、基于体验的语文情感教育研究语文教师现代信息素养研究14、感悟式学习是生成和建构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15、近二十年语文中考命题发展研究16、一位农村语文特级教师发展需要及生活经历的叙事研究17、一位高中语文教师的实践知识研究18、在新课标指导下培养高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19、对话式阅读教学实践的反思及改进20、中学作文主体情感趋动的探析21、职业高中写作课程的反思22、叙事学与中学小说教学内容的构建初探23、中学语文教师教育信念的个案研究24、论李镇西生活化语文教育经验25、论绿色作文教学26、新时期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祝福》27、高中作文训练序列与学生的心理发展28、新课程评价标准下的作文评语研究29、英语记叙文图式训练对中学生阅读水平的影响30、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语感培养31、中职语文发展性学习评价的探究32、优化语文课堂情境改革与实践:课程与教学整合新视点33、儒家文化与中学语文教学关系探考34、高中生语文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实验研究35、人教社三套高中语文课本阅读部分比较研究36、建构中学文言文教学文献学知识背景初探37、中学语文课堂活动教学的研究与实践38、论“个性化阅读”教学39、新课程与语文教学模式的建构40、中学语文情境教学初探41、中学语文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42、高中小说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4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课堂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的现状分析与研究44、中学生课外阅读常规化探索及实践45、一体两翼:中学语文教学人文素养与语文素养的双向培养46、关于高中语文“发展性课堂助学”实践活动的研究47、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48、中学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方式研究49、广元本土文化与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50、通过任务型语言教学提高初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51、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语文教科书的比较研究52、陇南本土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53、中职校商贸专业语文教学现状及其改进策略研究54、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综合性学习的设计特点及实施研究55、试论中学语文专题教学模式56、人教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特点与实施策略研究57、文化变革视野下的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研究58、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主体性学习活动设计59、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研究60、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作文评改策略研究61、高中语文小班化教学实验研究62、论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 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研究63、承德市乡镇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调查与反思64、刘国正语文教育思想研究65、对吕叔湘语言教育思想的再思考66、苏教版国标本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及其教学现状研究67、高中开放式作文教学研究68、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及改革研究69、“南通乡土文化”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70、魏书生语文教育教学创新思想研究71、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初探72、高中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73、基于案例的语文教师校本培训策略研究74、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文系统选编特点及教学实施研究75、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语文审美能力培养研究76、中职校旅游专业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77、高中高效语文作业实验研究78、中学语文课鲁迅作品教学研究79、唐彪《家塾教学法》阅读思想研究80、“当代孔子”-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研究81、语文课堂教学生态初探82、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探究83、作文合作学习探究84、写作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85、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研究86、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及其教学策略研究87、高中文言文学习策略教学研究88、职校生语文能力现状调查及其培养策略探析89、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90、论审美理论在高中文学课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91、黎锦熙语文教育思想研究92、《千字文》教材模式及教学意识流变研究93、建国以来中学语文语法意识变革研究94、《古文观止》语文教学思想研究95、《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语文教学思想及现代意义96、一位高中语文教师隐性教育观念的研究97、语文教师实践性学识养成研究98、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研究99、中等师范学校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研究100、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泛语文化的原因及其对策论文题目是论文的名片,可以一眼让人看出这篇论文主要讲述什么内容。

高二语文教学教研工作计划4篇

高二语文教学教研工作计划4篇

高二语文教学教研工作计划4篇高二语文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地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习惯。

加强文言文阅读教学,夯实“双基”,强化写作指导,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努力开发有活力的语文新课程。

二、学情分析:这学期仍带高一3、4两个班。

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明确,自我控制能力较强,都能按要求学习,基本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作业也较认真。

但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仍有少部分同学学习缺少主动性。

当然,这与班主任的指导思想有关,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高一上学期的语文学习还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下,期末考试,两班与级均分差两分多,高分学生略显不足,主要是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好,课外迁移不够,阅读和写作能力还有待加强。

三、教学目标:力求合格率达、优秀率、提高率都有明显提高。

努力拓宽语文知识面,扎实深化语基底子,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写一手较好的钢笔字;写好议论文,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四、教材分析必修31、阅读与鉴赏:古代诗歌散文名篇,中外小说和科普科幻作品。

四个单元分别是人物与环境,感受与共鸣,质疑解难,启迪与想象。

2、表达与交流训练一般议论文的写作。

安排的专题分别是: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选择和使用论据,学习论证,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3、口语交际:讨论4、梳理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学作品的个性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5、名著导读:《红楼梦》《高老头》。

必修41、阅读与鉴赏:中外戏剧,宋元词曲,古代人物传记及社会科学论文。

2、表达与交流:主要训练议论文的写作。

安排的专题分别是:横向展开议论,纵向展开议论,学习辩证分析。

3、口语交际:辩论4、梳理探究:逻辑与语文学习,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

5、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朱光潜的谈美。

五、具体实施1、狠抓背诵默写和基础训练,注重课内外结合,立足训练提高,面向高考,以练为主,注重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高中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2023年最新

高中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2023年最新

高中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2023年最新(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2023年最新高中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2023年最新7篇高中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2023年要怎么制定呢?制定计划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现状,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以下是本店铺精心收集整理的高中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2023年最新,下面本店铺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7A版】《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7A版】《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中国教育学会“十G五”科研规划课题暨武汉市教育学会“十G五”科研重点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结题研究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学校课程”的概念,在20GG年6月7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校本课程从此走入我们的视野,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管理者的责任。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项课程革新任务,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

这个问题的解决具有以下五点意义:(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创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是武汉市政府向全体市民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

我校与东湖风景区近邻。

东湖风景区以其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楚文化的特色和现代科技文明风韵,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研究天地。

因此以东湖风景区为依托研究开发与实施我校特色校本课程,对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武汉市政府工作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素质教育,规范教学内容,严格课程管理,将德、智、体、美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是《义务教育法》对中小学办学行为和育人方向总的规范要求。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校本课程以学校教师资源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重点的兴趣校本课程初具雏形。

整合学校与地域教育资源,规范开发与实施行为,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摆在了我们面前。

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对规范办学行为,创建以东湖文化为载体的教育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高中语文教学研究10篇

高中语文教学研究10篇

高中语文教学研究10篇第一篇:高中语文教学模式改革一、传统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弊端和危害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识记、理解、分析、表达和鉴赏能力。

只有在充分地理解和肯定这五种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识记、理解、分析、表达和鉴赏能力的培养是基础,也是以往我们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重点,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今后高中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方向。

实践证明,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教学发展的形势。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作用,导致许多学生只是生搬硬套地进行学习,并没有理解学习的实质。

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都有不利的作用,既影响了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还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主动性,妨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现有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高中教学的发展,这是现阶段许多语文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教育学界也做出了许多尝试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高中生已经具备相对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学模式学院化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式。

这种大学式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研究和术业专攻能力。

(2)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只有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明确了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才能保障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

(3)结合最新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模式已经确立并且得到重视。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改变以往枯燥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氛围。

三、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向(1)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沿着教师的思维进行深入的学习,而不是教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模式。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提升是贯穿语文教学始终的目标。

2024年高中语文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二篇)

2024年高中语文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二篇)

2024年高中语文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以学校现代化达标规划为统领,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为最根本出发点,切实做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积极探讨有效的教学模式,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在教研组内形成协作、探究、切磋、研讨的良好氛围;利用和整合组内师资资源,同时借助市区各类各级教研活动,拓展眼界,兼收并蓄,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教科研工作,锐意进取,不断创新。

工作目标: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2、认真搞好教学研究,争取在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特色,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3、继续强化协作精神,创建团结、和谐,充满创新与活力的优秀教研组,出色完成学校各项工作。

工作重点一、教研组常规工作1.充分发挥备课组的职能作用,备课组务必做到“五个统一、四个确定”,即“工作思路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内容统一、使用资料统一、重要测试统一”,“确定时间、确定地点、确定主题、确定人员”。

2.落实教研我们认为教研组活动关键要讲究一个“研”字,研究落实教学思想;备课研究学生现状。

做课、评课研究教学创新;考试分析研究教学得失;教学手段研究多媒体整合;校本课程研究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要有质有量,讲实效。

二、课堂教学1.各年级备课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落实工作重点。

例如:高一年级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主;高二年级可以大力开展课外名著阅读活动,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拓宽眼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高三年级在系统复习整理笃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通过整体感悟,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从而提高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此外还要重视学生心理调节,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让学生做到轻装上阵,正常发挥。

2.坚持高中语文三年一贯制原则,实施两考渗透方案,即学业水平考渗透方案与高考渗透方案。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依据文本分析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依据文本分析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依据文本分析语文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探讨最优的语文教学途径,以促使学生的语文认知结构、语文行为技能和语文情意品质产生预期变化的系统工程。

它提出最优的教学途径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开发促使学生获得这些知识技能的经验和环境。

语文教学设计课程旨在开发与总结有效的语文教学理论与经验,促进高中学生在语文认知结构、语文行为技能和语文情意品质等方面实现预期变化。

一般说来,教学设计就是教育实践工作者(主要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具体说来,则是指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教学设计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逐渐发展成熟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语文教学设计的研究始于1996年,语文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原理在语文学科的应用与发展。

它从学生语文学习需要分析入手,由确定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起点行为,到分析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任务,落脚于用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来陈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目的在于使语文课堂教学过程高中生的学习行为具有可操作性、可观察性和可检测性,从而有利于高中生在语文认知结构、语文情意品质和语文行为技能方面实现预期变化;不仅如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教学设计还着力于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开发研究,从教学媒体、教学方法与课堂结构等方面做出全面规划,并且对学生的学习业绩评价也要求做出前瞻性预测。

一、语文教学设计的性质与任务语文教学设计作为一门教师专业教育技术课程,具有应用理论性质。

它不仅要提供相关的教学设计的陈述性知识,而且以传授语文教学设计的程序性知识为教学重点,以提高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技能为目的。

大此,语文教学设计的任务,就是作为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选修课开发的研究》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提出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强调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的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的过程”;强调“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学校教育功能的实现有赖于课程。

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开发具有创新性特征的校本课程,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一样,是整个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本课程的开设,不仅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也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实验依据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能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应做到丰富性、创造性、实践性,让学生充分的去发挥自己。

对于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方面有了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地接受间接经验,而不去亲身实践,这样的人才也只能是高分低能。

语文实践课根据学生的特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有趣味,能积极主动的探索、实践,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校本课程作为校本课程,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

我校认为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这样的人才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

作为课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校本课程的开设,使全体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成为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同时也是我校办学理念的具体实施。

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每所学校既要有统一的标准,更要有自己的办学特色。

在众多学校中,每所学校都应有自己独到之处。

这是培养全面发展、具有个性的人才的需要,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要求。

校本课程的开设,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我校强化办学特色的举措。

语文是中学阶段的主要课程,语文教学在中学阶段,投入大、收效小,这一点,令家长、社会都极不满意,原因之一便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师只重视了语文课,面忽视了与之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课。

当前,不少人对语文实践课存在着这样的看法,即语文实践即活动课,还有人认为语文实践缺少活动时间与空间,只有减少现行课程计划中的课时总量,才能保证上好实践课。

这一切都是因为对语文实践活动缺乏正确的认识。

长此以往,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得不到培养。

素质得不到全面发展。

针对这种现状,在语文实践课的实施上,必须构建课内外联系,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成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语文实践课作为一种新的课程类型,应如何设计?首先,关键是对语文活动课的认识问题;其次,有一种看法,认为活动课就是课外活动。

我们假设活动课首先是课,课堂是主阵地,但是又要活,另外,活动课的内容应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实践性。

三、实验思路及目标
本实验将根据新课改的理念,立足于普通高中教学的实际、师生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在认真总结过去开设选修课、编写选修教材经验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普通高中任意选修课课程的可持续开发与科学实施开展研究工作。

不仅要开发出符合高中教学实际,充分体现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精神和理念、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普通高中任意选修课教材,更要通过实验,建立起学校任意选修课的有效实施机制,从而促进普通高中任意选修课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研究目标为:(1)从理论上进一步探究任意选修课在高中新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2)从理论上探索高中任意选修课课程开发的主要方向和开发形式,并初步构建起高中任意选修课课程开发的实践模式;(3)持续地开发出紧贴学生实际,促进学生发展,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成系列的任意选修课教材;(4)通过实验,在实践中建立起包括选用指导、师训、过程管理和评价在内的有效的学校实施机制。

四、实验途径
本课题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的主要途径如下:
第一,探索性实验。

通过对中外高中选修课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对比研究、对学生心理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实证研究、对“选课指导、教师培训、课表编排、学分管理、课程评价等内容的初步构建等途径,探索出一套高中任意选修课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有效运行机制。

第二,验证性研究,通过实验,对总课题组构建的高中任意选修课课程开发和实施运行机制进行验证,并不断地修正、调整和完善运行机制。

第三,应用性研究。

本课题组将遵循“边研究、边开发;边构建、边实验”的原则,大量采用行动研究方法,从而保证各种阶段性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

五、实验步骤
实验周期:2007年3月至2009年12月。

实验步骤:
1、研究准备阶段(2007年3月一2008年8月):
拟定课题实施方案,收集有关资料,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组建子课题领导小组及研究小组,培训子课题研究教师,形成年度研究计划。

2、研究实施阶段(2008年9月一2009年7月):
①加强过程管理,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有成果、有评审。

②加强学习交流,做到勤学习,勤研究,勤交流。

③强化成果意识,及时总结提炼,形成阶段成果,开展成果初评、中评,或结集成册,或推荐发表。

3、总结阶段(2009年7月一2009年12月):整理资料,完成结题的有关工作,
形成研究成果。

六、实验的对象、内容及方法
1、实验对象:沈阳矿务局中学高一学生。

2、实验内容
⑴如何上好语文选修课;
⑵语文选修课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
⑶如何使语文选修课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实验方法
语文选修课的实施:首先,要求学校领导的认识到位;其次,学校应把选修课纳入课程计划,选修课程在课程改革方面落实的新举措,有利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的手段有:①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实验小组,各负其责,学校给予人力、物力保障;②聘请有经验的教师给予指导;③外出学习。

具体研究方法有设点试验法、案例分析法、对比研究以及定性、定量研究法等。

七、实验原则
1、目的性原则
同各种活动一样,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也要有明确的目的。

每次活动,都要完成某一教学目标,让学生获得某项知识,掌握某种技能。

2、针对性原则
语文课外活动必须针对学生实际,注意如下几点:
⑴要符合年龄特征。

⑵要发挥个性特长。

⑶要重视差生参与。

3、主体性原则
就该说,一堂成功的选修课,是全班学生努力的结晶。

如果只有少数人在忙在动,大多数人成了“看客”,就不能达到的理想效果。

因此,活动时教师要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人人都能参与,个个都有机会。

但必须指出,学生为主并非让学生各行其是,而应该是教师艺术指导下的主体活动。

八、实验组织与管理
我校已经建立了由校长,主任带头的实验小组,主要负责整个实验的组织与协调,监督整个过程的实施情况,对整个实验实行统筹安排。

各个语文组要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并征得班主任的大力支持。

实验组要不定期地组织阶段性的成果展示与汇总,使得整个实验能顺利圆满地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