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三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模块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过双方协议。
鸦片战争的影响与意义
01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02
《南京条约》的签订,破坏了中 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主权,便利 了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
03
鸦片战争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 解体,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 起。
04
鸦片战争也唤醒了部分中国人的 民族意识,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 历程。
日本为了实现其侵略野心 ,蓄意挑起战争,于1894 年7月25日在朝鲜半岛海域 突然袭击中国海军,甲午 战争爆发。
甲午战争的过程与结果
01
战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为黄 海海战,中国海军损失惨重;第 二次为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 军覆没。
02
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 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与意义
9字
9字
八国联军侵华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和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
1
3
八国联军侵华激发了中国人民的 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推动了民
主革命的发展。
9字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进一
2
4
9字
八国联军侵华也暴露了列强的贪
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
婪和侵略本质,促使中国更加坚
深了民族危机。
四次历史事件的比较与分析
性质比较
鸦片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起义,甲午战争是一场对外抗战,而 八国联军侵华则是一场帝国主义列强联合侵略中国的战争。
原因分析
鸦片战争的爆发源于英国的殖民扩张和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太平天国运动则是由于清朝 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等社会问题引发的;甲午战争的背景是中日两国在朝鲜半岛的利 益冲突;八国联军侵华则是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结果。
2年模拟(新课标)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A组2014—2015年模拟·基础题组时间:20分钟分值:42分题组一太平天国运动1.(2015湖北百校联考,7)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杨秀清频繁使用代天父传旨的特权,其中多是为了处理内部矛盾,排挤异己。
后来他更假借代天父传旨,要求洪秀全把他加封为“万岁”。
这体现出( )A.拜上帝教与中国皇帝制度相结合B.太平天国定都后战局渐趋恶化C.杨秀清掌握了太平天国的实权D.太平天国权力争夺借助宗教迷信2.(2015北京西城质检,38)对于下图两个文件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实现②涉及经济领域的改革③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④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3.(2014山东济南调研,7)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当时公开号召同盟会员、革命志士宣传太平天国,宣传洪秀全,他首先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他又褒称太平天国诸领袖为“民族英雄”“老革命党”,这是因为( )A.二者革命任务上的一致性B.二者革命前途上的共同性C.二者革命纲领上的共同性D.二者革命主体上的一致性4.(2014陕西西安一模,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
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迹象表明,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材料二洪仁玕在1859年发表的《资政新篇》中概括地提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
洪仁玕所提出的开设现代银行、颁发专利权、建造铁路和轮船以及发展采矿业等建议表明,他对西方力量所在的若干因素抱着全心全意的、虽然认识很不全面的赞赏态度。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习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全优课堂】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是广西人,世代以烧炭种山为业,父母去世后,离家流浪,与人结伙护送洋货,交结不少两广江湖豪客。
鸦片战争后失业回到家乡,做烧炭工人。
杨秀清的“失业”,与某城市的开港有关。
该城市应是( )A.广州B.上海C.天津D.南京【答案】B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其中规定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即广州、上海、福州、宁波和厦门,其中广州在通商口岸开放之前既已有“十三行”,它当时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场所;鸦片战争之后尽管广州仍旧是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但由于上海等港口的开放,广州垄断对外贸易的局面不复存在,两广地区大量手工业工人失业,这些失业的手工业者成为太平天国势力兴起的重要力量,所以答案选B项,A项不是造成杨秀清的“失业”的直接原因,C、D项开放出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 2.(2015·深圳宝安调研·7)19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批难民涌入上海,其原因主要是( )A.开放口岸的吸引力B.躲避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乱C.躲避太平天国与清军战乱D.洋务企业吸引【答案】C [上海于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成为通商口岸,与题目中的时间“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不符,故A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发生于北方地区,与题目中的“上海”不符,故B项错误;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清军对峙十余年,该地区大批难民为躲避战乱,纷纷涌入上海,故C项正确;洋务企业创办于19世纪60—90年代,与题目中的时间“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不符,故D项错误。
] 3.“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
”依据史实,“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 ( )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B.提出《资政新篇》C.创立拜上帝教D.永安封王建制【答案】B [洪仁玕协助洪秀全主持太平天国的领导工作以后,根据其居留香港期间的观察写成了《资政新篇》,成为最早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的体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练习
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一、选择题1.张德坚《贼情汇纂》记载,东王、北王、翼王上奏请天王:“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
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
”天王批道:“胞等所议是也,即潜佐将施行。
”这一举措( )A.违背革命的最初设想B.吸引地主阶级参加革命C.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D.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解析:材料中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诸王向洪秀全建议,军队人数增加,为了筹集军粮,安徽、江西应该“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得到洪秀全的赞同,说明他们主张维持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这与《天朝田亩制度》中要求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设想是背道而驰的,故A项正确;太平天国的这一举措是由于当时军事斗争的需要(筹集军粮),并不是为了吸引地主阶级参加革命,故B项错误;太平天国依然保留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不利于发展资本主义,故C项错误;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故D项错误。
答案:A2.洪仁玕认为,凡“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概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
并进而认为使用这些“轻污字样,是口角取胜之事,不是经纶实际,且招祸也”。
这说明了( )A.主张学习西方的新思潮萌发B.鸦片战争战败对外交的冲击C.重振太平天国威风实际需要D.傲岸自大的观念发生新变化解析:材料没有涉及学习西方,故A项错误;材料中洪仁玕的观点代表的是太平天国的外交,没有涉及“鸦片战争战败”,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轻污字样,是口角取胜之事,不是经纶实际,且招祸也”得出洪仁玕只是为重振太平天国威风创造有利的环境,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概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得出太平天国外交观念的转变,故D项正确。
答案:D3.冯友兰讲:“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那么中国的历史将倒退到黑暗时期。
”钱穆说:“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的失败了。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新课标)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三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课件
栏目索引
1-1 “太平天国运动获得局部成功,是以中国社会的大动乱、大破坏、大 倒退为代价的。”以下观点与此说法立场一致的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阻碍了近代化发展
B.太平天国运动加速半殖民地化进程 C.近代化总是以某些领域的倒退为代价 D.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民主革命的序幕 答案 C 解析 题干观点主要着眼于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的破坏,即“局部 成功,是以中国社会的大动乱、大破坏、大倒退为代价的”,C项正确。题 干虽然强调太平天国运动的破坏性,但并没有认为其阻碍了近代化发展,排 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是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B项说法错误;D项中 “揭开了民主革命的序幕”的说法错误,与题干观点也不一致。
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
8.1864年,⑧ 天京 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9.《资政新篇》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继承和发展。⑨(✕)
栏目索引
题组二 辛亥革命
1.中国民族⑩ 资本主义 的初步发展,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
级基础;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2.1894年, 孙中山 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兴中会,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它是近代中国第 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1911年10月10日, 武昌 城内革命党人率先起义,次日占领武汉三镇, 史称辛亥革命。 4.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 南京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 国成立。
栏目索引
课标版
历史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栏目索引
教材研读
题组一 太平天国运动
1.① 鸦片战争 激化了中国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连年自然灾害进一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课题7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学案(含解析)
课题7 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课程要求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一、太平天国运动(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背景:(1)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入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
(2)清政府和地主阶级严重剥削人民,阶级矛盾尖锐。
(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4)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
2.过程:爆发1851年初,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定都1853年,定都天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全盛北伐、西征、天京突围的战斗,进入军事全盛时期转折1856年,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1)内容: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
(2)评价。
①革命性:它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局限性:它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无法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无法实现。
2.《资政新篇》(1859年):(1)目的: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教育等方面。
(3)评价。
①进步性: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在中国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愿望。
②局限性: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没能实施。
(三)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1.天京事变:1856年,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2.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1)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2)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战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客观上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兴起,促进了中国现代化。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关系《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在追求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并不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对立、矛盾的关系,二者设想的两种社会制度有本质的区别。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3单元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高考研析把握考向(含解析)
【金版教程】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3单元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高考研析把握考向(含解析)[真题再现]1. [2012·重庆高考]太平军某将领回忆自己在1862年指挥的一段战事时,自豪地说:“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集洋鬼,与我交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
战其即败。
”这位将领是( )A. 秦日纲B. 陈玉成C. 李秀成D.石达开解析:依据材料信息“1862年”“上海”“洋鬼”等综合判断,可知这是李秀成的回忆。
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李秀成率兵打到上海附近,曾与“洋枪队”交战。
答案:C2. [2014·广东高考]下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
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 维新变法的必要性B.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C. 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D. 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问题。
由时间1917年可以排除A、D两项,维新变法是在1898年,国民革命发生于1924~1927年;由题意可知新县长仍然有祭孔、跪拜等旧官僚的作风,而且教育会副会长也认为其“可望其布泽于民”,即持赞同态度,这反映了辛亥革命不彻底,及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故B项为正确答案,C项错误。
答案:B3. [2013·课标全国卷Ⅰ]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 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B.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D.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解析:洋务运动在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的政治现代化,故B项符合题意。
戊戌政变和义和团运动是反现代化的,A、D 两项错误;C项是晚清中国的屈辱史,不符合题意。
答案:B4. [2013·上海高考]下面日记最可能写于( )A. 1861年B.1895年C. 1907年D.1913年解析:从材料中“立宪”“议院”“公然不讳”以及“见诸诏者”可判断为清末预备立宪期间,因此C项正确。
高考历史一轮综合复习课件:第8讲(人教版)
• [考 纲] 1.1840-1900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辛亥革命。
• [课 标]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 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2.简 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 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一、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原因①主和要阶原级因矛:盾鸦空片前战激争化后。,中国面临的 民族矛盾
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民主共和
观念深入人心。
④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一 太平天国运动
主题1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 (1)根本原因:封建统治者的沉重剥削激化了 阶级矛盾。
• (2)外部原因:列强的商品倾销使中国传统经 济结构变动,手工业者破产,激化了阶级矛 盾。
大总统。
• 粤省历史: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人孙中山 不愧为高举“政治革命”旗帜、推翻中国漫 长帝制的反封建斗士,为中国描绘出一幅任 何人、任何权力都受到制约,都处在公民真 正有效监督之下的民主共和政治的理想蓝图。
(2) 辛亥革命的意义
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
②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 君主专制 制
• 粤省历史:洪秀全,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
人,他领导发动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中国农 民战争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革命, 强烈地冲击了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和打击了外国 侵略者的入侵。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①时间:1853年颁布。 ②内容:涉及土地和产品分配。 (1)《亩天制朝度田》③意的义强和烈局愿限望:,突但出它反体映现了的农绝民对要平求均获主得义土地 思想根本无法实现。
【3年高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三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A组2012—2014é1.(2013海南单科,14,2分)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
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2.(2013课标Ⅰ,29,4分)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3.(2012北京文综,17,4分)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
他所指的“新希望”是( )A.利用义和团B.颁布明定国是诏C.预备立宪D.南北和谈4.(2012重庆文综,37,10分)(节选)留学生在国家发展和国际交往中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东渡日本,重新探索救国真理。
1901年,邹容离开重庆前往日本。
到日本后,邹容一面勤奋地学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理论和历史,如《民约论》《法国革命史》等书;一面积极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
在日本期间,他还写成《革命军》一书初稿,回国后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署名出版。
章太炎为之作序,称许《革命军》为“义师先声”。
——摘编自周勇主编《重庆通史》等(3)根据材料三,概括邹容在日本留学期间的活动,(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邹容等留学生所传播的革命思想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4分)B组2012—2014é1.(2013广东文综,15,4分)“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2.(2013上海单科,24,2分)下侧日记最可能写于( )A.1861年B.1895年C.1907年D.1913年3.(2012福建文综,16,4分)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A.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B.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C.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2012浙江文综,39,9分)(节选)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不少学者注重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研究中国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太平天国运动(共20张PPT)
二、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5.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 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 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
原因是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腐朽享乐
打败湘军水师,进军 江西
夺取了清朝的半壁江 山,进入全盛时期
二、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3)《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对后来民主革命有重大影响。 B.认为自然是不可战胜的
1)主要内容 ”另一份是《讨粤匪檄》:“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盖太吏之泄泄(闲缺)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夺取了清朝的半壁江山,进入全盛时期 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革命性) C.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彼丰处…鳏寡孤独废疾免役,皆颁国库以养 ”另一份是《讨粤匪檄》:“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5.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 绝对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空想性)
自然灾害频发
B.社会治安混乱
2. 以下农民运动受基督教影响的是
C.土地兼并严重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绝对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空想性)
D.官吏贪暴腐败
A.自然灾害频仍
B.社会治安混乱
二、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2. 以下农民运动受基督教影响的是 A.秦末农民起义 B.明末农民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1.正确相识“拜上帝教”鸦片斗争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拜上帝教把基督教教义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农夫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形成了带有深厚宗教迷信色调的农夫革命思想和信条,并借传教为名发动群众,实行反清起义。
应当承认,拜上帝教在洪秀全组织、发动群众参与反封建的斗争中起过非常主动的作用;但在太平天国的斗争实践中,拜上帝教成为了太平天国的领袖们维护自己特权地位的一种工具。
2..《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特点①革命性:它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夫的斗争思想,明确主见废除封建土地全部制,并形成了系统的革命纲领;它从各方面冲击了封建礼教和纲纪(《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②空想性:首先,它主见平分土地,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无法实现,只是小生产者的一种迫切愿望。
1854年,太平天国规定“照旧交粮纳税”,事实上承认了地主的土地私有制。
其次,肯定平均安排土地的圣库制度违反了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无法实现也无法调动其主动性。
③落后性:它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志向化目标,事实上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
它主见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不符合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3.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比较项《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背景太平天国走向全盛时期太平天国走向衰落时期经济主见试图在维护自然经济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地主土地全部制,在生产力水平落后的状况下实行肯定平均主义主见爱护私有财产,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用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群众基础突出地反映了农夫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剧烈愿望,极大地调动了农夫的革命主动性未能反映农夫的迫切愿望和要求,无法调动农夫的革命主动性作用干脆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未能付诸实施,对太平天国运动无干脆影响时代特点是几千年来农夫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具有极大的空想性,根本无法实现具有显明的资本主义色调,反映了鸦片斗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究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缘由(1)主观方面①农夫阶级的局限性。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课件: 太平天国运动
一张图学透 太平天国运动
三组题讲透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目录
一张图学透
太平天国运动
1
兴起
前期斗争
标志
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 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原因
鸦片战争使中国面临的阶级 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永安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 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 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 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银行,…… 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兴宝藏,凡金、 银、铜、铁……等货,有民探出者,准其禀报,爵为总领,准 其招民采取。
小积累
(3)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 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 合”。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 D )
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 B.基督教平等思想 C.《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 D.“中体西用”思想
2
纲领性文件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 ①土地分配制度: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②产品分配制度: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2.评价 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1.内容 政治上主张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 经济上主张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文化教育上主张开设新式学堂等。 2.评价 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 件:太平天国 (共35张PPT)
材料二
2.清政府的剥削激化了阶级矛盾
材料三
1846 年 ——1850 年 , 两广地区水、旱、虫灾 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3.严重的自然灾害加剧阶级矛盾
材料四
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几次参加科举,都名落 孙山,屡试不第后,受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 良言》的影响,于18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为了宣 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 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写出 《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 4. 理论基础:洪秀全的宗教理论 文章。
3.重建领导核心
⑴新领导核心
军事: 陈玉成、李秀成 行政: 洪仁玕
⑵洪仁玕提出行政纲领
《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 目的:
时间: 人物: (1)体现资本主义色彩的内容有哪些? (政治、经济、外交、社会福利) 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 向西方学习,倡导政治、经济、文教改革 (2)如何评价? ①先进性、进步性:
件,处于战争环境
主张发展资本主义(顺潮流),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 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 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②局限性: ----超越当时中国国情,未能真正实施。 ★《资政新篇》未能实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失败的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探究:太平天国运动为何失败?
1.定都天京
天京
B
B
A金田
天津
北伐、西征
天京 上海
湖口
军事 行动 目的 领导 结果 作用
北伐
西征
东征 充实力量 秦日纲 石达开 夺扬州 破江南江北大营 达到全盛
推翻清朝 巩固天京 林凤祥 李开芳 失败 赖汉英 石达开 败湘军 进江西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太平天国运动共33页文档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考点2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巩固提升-人教版高三全册
【导与练】(通用版)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考点2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巩固提升编者选题表考点题号太平天国运动1、2、3辛亥革命4、5、6、7、8、9、10五四运动11、12综合13、14一、选择题1.《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反映了太平天国群众的政治经济诸多要求。
从经济的视角看,其重大价值在于( )A.提出顺应世界潮流的政治体制变革主XB.变土地私人所有制为“天下人同耕”的公有制C.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X异曲同工D.打破土地兼并局面以实现“耕者有其田”理想解析:D 注意题干的角度限制:从经济的视角看,以及“重大价值”的限制词。
当时世界的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而《天朝田亩制度》并没有提出这一主X,故A项错误;B项“公有制”说法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洋务派的主X,其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而太平天国运动是旨在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故C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阶级反封建土地的革命纲领,故D项正确。
2.(2014荆州一模)据史载,太平军定都天京后,“木匠居然做大人”“良民不肯为旅帅、为司马、为百长,市井无赖及蛮横仆妇喜充之。
”材料表明太平天国( )A.拜上帝教理论遭到读书人抵制B.小生产者成为太平天国政权的支撑C.绝对平均主义丧失社会吸引力D.统治依靠力量和社会秩序实现重建解析:D 根据材料信息“木匠居然做大人”“良民不肯为旅帅、为司马、为百长,市井无赖及蛮横仆妇喜充之”可知太平军建立起以贫苦劳动人民为骨干领导的革命政权,政权的依靠力量和社会秩序实现重建,故选D。
A项中的“拜上帝教理论”和C项中的“绝对平均主义”材料都没有体现,故排除;B项属于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于D项中。
3.(2014某某模拟)有学者分析,“清政府地方势力,在洪杨战役中的变化,不外两点:一,督抚取得军事上的实权,其势渐重;二,军队由单元体化为多元体”。
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有效遏制了农民阶级的反抗B.导致清政府中央集权逐渐弱化C.成为民国时军阀割据的诱因D.有利于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解析:A 晚清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办湘军、淮军,并实现了军队私有化,地方势力急剧膨胀,一方面冲击了清王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并成为民国时期军阀利用私有军队割据分裂的诱因,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A组2012—2014年高考·基础题组
1.(2013海南单科,14,2分)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
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2.(2013课标Ⅰ,29,4分)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3.(2012北京文综,17,4分)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
他所指的“新希望”是( )
A.利用义和团
B.颁布明定国是诏
C.预备立宪
D.南北和谈
4.(2012重庆文综,37,10分)(节选)留学生在国家发展和国际交往中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东渡日本,重新探索救国真理。
1901年,邹容离开重庆前往日本。
到日本后,邹容一面勤奋地学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理论和历史,如《民约论》《法国革命史》等书;一面积极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
在日本期间,他还写成《革命军》一书初稿,回国后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署名出版。
章太炎为之作序,称许《革命军》为“义师先声”。
——摘编自周勇主编《重庆通史》等(3)根据材料三,概括邹容在日本留学期间的活动,(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邹容等留学
生所传播的革命思想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4分)
B组2012—2014年高考·提升题组
1.(2013广东文综,15,4分)“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2.(2013上海单科,24,2分)下侧日记最可能写于( )
A.1861年
B.1895年
C.1907年
D.1913年
3.(2012福建文综,16,4分)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
A.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
B.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
C.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2012浙江文综,39,9分)(节选)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不少学者注重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研究中国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88年11月,威廉率1万多军队在英国登陆。
詹姆斯二世召集大批军队,但当威廉的军队登陆后却未去指挥。
众叛亲离之际,他在12月10日逃往法国。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二(1688年革命)真正“光荣”的地方:它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往日国王及国会间糜费精神的竞争今改而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风。
——屈勒味林《英国史》材料三
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背景资料
——据《辞海》等整理(3)充分利用本题提供的所有线索,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9分)
A组2012—2014年高考·基础题组
1.B 题干关键信息是“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其中……革命党5人”,可见各省都督中旧军阀和立宪派很多,体现革命具有明显的妥协性,所以选B。
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排除A。
辛亥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但材料没有体现这一点,排除C。
辛亥革命是自下而上的革命,排除D。
2.B 洋务运动在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促进了晚清时期的现代化,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促进了晚清时期的政治现代化,故B项符合题意。
戊戌政变和义和团运动是反现代化的活动,A、D两项错误;C项是晚清时期中国屈辱历史的体现,不符合题意。
3.C 本题考查清末“预备立宪”的骗局,同时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
面对清末革命形势的发展,清政府不得不在表面上迎合资产阶级的要求,效仿西方君主立宪的形式,故此玩弄起“预备立宪”的把戏,据此分析C项正确。
A项和B 项不符合题干中“消灭革命党人”的要求;D项发生于辛亥革命期间,清政府那时已名存实亡,不符合题干材料的主旨。
4.答案(3)学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历史;投身民主革命斗争;著《革命军》。
为以后革命军的兴起制造了舆论;为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作了思想准备。
解析第(3)问第一小问归纳材料要点即可,第二小问主要从思想舆论角度进行分析。
B组2012—2014年高考·提升题组
1.B “辫子”是清王朝的象征。
从材料信息看,民众剪掉辫子以示反清,即反对“鞑子”统治中国。
这说明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故选B项。
A项与史实不符;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材料无法体现反对帝国主义,故排除D项。
2.C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由图片材料中的关键词“立宪”“议院”等“昌言无忌”,且“屡见诸诏旨”,反映了20世纪初期,清政府为缓和社会矛盾,实行“预备立宪”,故选C。
3.D 本题考查对辛亥革命结果的理解。
解答此题需抓住题干中“空壳”“革命成果象征”等关键信息,说明辛亥革命最终结局是失败的,但是作为辛亥革命成果的象征——中华民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却保留下来。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不久即被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民主共和成为一块空招牌;后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被袁世凯废除,成为一纸空文。
据此分析D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中国同盟会和三民主义分别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它们都不是辛亥革命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故可排除A、B、C三项。
4.答案(3)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中华民国是继美、法之后的共和制大国,也是亚洲最早的共和制大国。
革命中没有流很多的血,避免了人民的巨大牺牲。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解析第(3)问既要依据材料,又要结合所学知识,既要看到辛亥革命的国内意义,又要看
到其国际意义,在国内意义方面要从政治、思想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