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发展为主导 加快富民兴县步伐——江西省上犹县发展“两茶”产业推动扶贫和移民工作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进茶产业转型发展
业加 工业 向新 型工业化 转型发展 的 “ 软肋 ” 。为此 ,要 重 点抓好 以下 5 项工作 :
( 1 )加强茶 叶初制所建设 。按照 “ 食 品质量安 全市场
现 阶段 ,云县 茶产 业发 展 方式 整体 处 于粗 放 经 营格 局 ,产业效益 与规模 成 “ 剪刀叉 ”二元结构 。具体 表现在: 投采茶 园平均亩产值 9 2 1 元 ,低 于全市 1 0 1 4 元 、全省 1 2 3 0 元 水 平; 毛 茶综 合 平 均 价 每千 克 l 5 . 5元 ,低 于全 市 l 6 . 1 6
二 、 全面协调推进 ,加快 转型发展
茶产业涵盖 国民经济 一 、二 、三产业 ,涉及工业 、农 业 、林业 、水利 、交 通 、文化 、工商 、卫生 、税务 、质检
等方方面面 。结合 云县茶产业一产不优 、二产不强 、三产 滞后 的实 际 ,紧 紧围绕 “ 调优 一产 、调 强二 产 、调 快 三
叶 总产 量 的 1 5 %、居第 2 位; 茶 叶 工农 业 生产 总值 3 . 0 4 亿 元 ,其 中农 业 生产 总值 1 . 4 3 亿 元 、工 业 生产 总值 1 . 6 1 亿
元 ,茶农来 自茶叶人均收入 5 1 0 . 7 1 元。
低 ,创新能力不 足 ,人才队伍匮乏 ,经营管理落后 ,工 艺
费方式多元化 ,茶产业 国际市场竞争 日趋激 烈 ,茶叶消费
向大企业大 品牌集 中。总之 ,无论是世界 主要产茶 国 ,还 是国 内主产茶 区 ,都把 品种 良种化 、基地 规模化 、加工标 准化 、生产专 业化 、营销 网络化 、产 品有 机化 、消费 品牌 化等作为新 一轮茶产业 发展的方 向 ,全 力抢 占经济发 展新
茶旅融合构建精准扶贫开发研究新格局
茶旅融合构建精准扶贫开发研究新格局作者:吴丽静雯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13期摘要:庚子鼠年,2020年是验收全面小康社会的时间。
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和农村振兴,继续坚持把重点放在农业和农村发展,加强扶贫和农村振兴的组合,确保减贫目标按计划实现农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产业发展扶贫是改变贫困地区的重要作用途径,作为信阳地区的两大支柱产业,茶产业和旅游产业对于发展茶产业和定向扶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商城县为切入点,研究茶、旅游发展一体化对本地区进行针对性扶贫的有效解决途径。
关键词:精准扶贫,茶旅融合,商城县引言; 2020年4月20日连日来,习总书记在老县镇蒋家坪凤凰茶山考察时指出,人与青山找对相处模式,那么青山必定给人带来财富。
青山绿水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合理利用从而带来经济财富。
希望村民们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因茶致富,因茶致富,搞好茶业,摆脱贫困,走向小康社会。
茶产业在内部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中处于一个非常具有重要的位置。
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為陕西当地解决贫困提供方法,加入了强大的力量根本性的突破。
1; 商城县的茶产业、旅游业、人民生活水平现状1.1; 茶产业具有的优势商城县有适合茶树的生长地形条件,天气气候温和,条件适合。
商城位于北亚热带的北边边缘,降雨量适宜。
年均日照1763.1小时,日照率44%。
[1]气温、降雨量、日照值适宜茶叶的有机生长。
目前,该县茶山总共面积32.1万亩,可采面积17.8万亩。
每年可以产茶445万公斤,整体产值6.4亿元。
茶山茶叶的规模也在相对集中的扩大,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品牌效益日益突出。
该县有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的“金刚碧绿”、“其鹏”、“金刚台”等,最著名的两个茶叶品牌是“其鹏”、“茗阳”品牌,是重点龙头企业在市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上。
[2]1.2; 商城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商城以自身优势充分发展“红色”与“绿色”的旅游资源。
打造茶产业全产业链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
打造茶产业全产业链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作者:王壹来源:《中国食品》2021年第19期日前,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负责人就《指导意见》有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问:请介绍一下印发《指導意见》的背景。
答:茶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具有特殊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对茶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总书记在浙江安吉考察时指出,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
总书记在陕西安康考察时指出,要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
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考察时指出,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近年来,各地立足资源禀赋,推动茶叶产能持续扩大,产业链建设整体水平提升,但在茶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凸显了一些问题。
一是部分地区无序发展,茶园面积增长快,但设施装备支撑不足,个别茶园弃管失管。
二是经营主体“多小散弱”。
茶产业集中度低,经营主体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产业化水平不高、链条较短,家庭式、作坊式经营主体大量存在。
三是精深加工水平不高,速溶茶、茶食品等精深加工产品以及茶多酚、茶色素等功能成分开发利用不足。
四是品牌与市场对接不够。
经核准注册的茶叶类商标有5万多个,但大部分缺乏市场影响力,不少非原产地茶以贴牌、冒牌方式销售。
五是违规现象仍有存在。
过度包装、夸大宣传等营销乱象,“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违规行为,“天价茶”炒作现象等时有发生。
为有效解决茶产业发展中的问题,进一步规范引导、加大扶持,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印发了《指导意见》。
问:请介绍一下目前我国茶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
答: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快速发展。
一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茶园面积不断扩大,产量及消费量持续提高,居世界首位。
打好“生态牌”念活“农业经”上饶市农业局江卫农局长访谈录
打好“生态牌” 念活“农业经”上饶市农业局江卫农局长访谈录文|杨洋(本刊记者)近年来,上饶市农业部门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创建为契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打好“生态牌”,念活“农业经”。
《江西农业》记者:上饶山清水秀,自古就被誉为“生态之都”,生态是上饶的一大优势,生态农业也是本市一大亮点,上饶是如何打好“生态牌”,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江卫农:坚持“护绿”。
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努力加强农业生态保护。
全市测土配方施肥实现了全覆盖,年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实物量)1.4万余吨;重点推广水稻粉碎旋耕还田、快腐还田等综合利用技术,我市年农作物秸秆废弃物综合利用量达340万吨以上;积极“创绿”。
大力发展农业绿色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9个,省内排名第一,监测面积286万亩;建有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1个(德兴红花茶油),面积3.8万亩;玉山县被确定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单位,德兴市、婺源县、广丰区被评为“省级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
主动“唱绿”。
加强“三品一标”创建,全市地理标志农产品24个,居全省第一。
结合市委、市政府“东南西北中”农业产业布局,大力开展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整合了市县两级财政涉农专项资金,分别在中央一套、江西卫视播出上饶“东西南北中”特色农产品广告片,助推品牌宣传。
《江西农业》记者:成绩的取得与工作思路有很大关系,上饶在绿色发展中有哪些可以继续借鉴的经验?江卫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农业转型升级、绿色崛起· 6Interview农业局长访谈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对话江西绿色生态农业力度,加快发展具有上饶特色的绿色生态农业,努力为我省构建江西特色生态文明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具体来讲,主要是抓好“四个强化”: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大力推行化肥减量增效与农药减量控害;积极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在婺源、鄱阳两县开展耕地稻油轮作生态补偿试点,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农业面源污染防控。
上犹县实施乡村振兴发展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种 植 面 积 达 48.14万 亩 。 获 评 万 亩 。
“全 国 休 闲农 业 与 乡 村 旅 游 示 范
一 是 社 会 保 障 体 系 不 断 健
县 ”“全 国茶 叶 发展 示 范县 ”“国
全 。 近 年 来 , 累计 投 入 民 生 支 出
家 油 茶 产 业 发 展 试 点 县 ” “全 省
48.84万 亩 , 受益 农 户 6.3万户 。 居 环 境 不 断 优 化 。 营 前 省 级 百 强 报 账 比例 达 到 71%。2017年 全 面
依 托 “上 犹 县 2016年 现 代 农 业 中心镇 、黄 埠市级示 范镇和统 筹 实行城 乡医保 合并 ,最 高报 销 比
生 产 发 展 资金 绿 肥 推 广 项 目 ”实 城 乡发 展 示 范 区 建 设 扎 实 推 进 , 例 可 达 到 90%。 建 立 了针 对 贫 困
稻 、 蔬 菜 、花 生 、脐 橙 、茶 叶 等 河 流 治 理 、 小 (二 ) 型 水 库 除 险 疗 参 保 人 数 由 2012年 的 25.76
农 作 物 测 土 配 方 肥 技 术 面 积 达 到 加 固等 项 目 66个 。二 是 乡村 人 万 人增 至 2016年 的 26.14万 人 ,
观 光 农 业 、体 验 农 业 、创 意农 业 , 机 肥 、水 溶 性 肥 料 、缓控 释 肥 料 、 生 活 垃 圾 专 项 治 理 通 过 第 一批 省
重 点 打 造 了柏 水 寨 休 闲 创 意 农 业 微 量 元 素 肥 料 等 新 型 肥 料 ,全 县 级 考 核 验 收 。
旅游 等特色旅游产 品 ,旅游接 待 风力发 电、万罗 220千伏输 变 电 障 标 准 由 20l2年 的 l70元 增 至
找准撬动农村内需的支点——江西省上犹县新农村建设拉动农村内需、促进经济发展调查
农村建设的农户 , 塘坑村 2 0户农 户为非建设点农户 , 通过直
观 的 对 比分 析 ,新 农 村 建 设 为 激 活 农 村 内需 起 到 较 大 的拉 动 、 动 、 导作 用 。 带 引
一
芋通过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 中心无公害认证。全县茶叶 、 茶
油 、 橙 种 植 面 积 分别 达到 1 . 、 4 8 脐 7 9 1. 6和 6 0 亩 , .4万 蔬菜
户 农 户 中 , 3户 安 装 了太 阳能 , 户 安 装 了空 调 , 有 2 电话 、 电
的集聚效应和乘数效应 , 拉动农村 内需 1 O亿多元 。 观五年 综 来的工作 , 主要呈现 出以下几个特点 :
( ) 展 新 产 业 , 民增 收 的 基 础 逐 步 夯 实 。 终 把 “ 一 发 农 始 生
老区建 设
∞ 7
L I AO QU J AN HE S
训学院为龙头 , 在各 乡 ( ) 镇 建立培训分 院 , 各行政村设立培 训点 , 形成覆 盖全县 的农 民培育大 网络 、 大培训体系。围绕培 养有文化 、 懂技术 、 会经 营的新型农 民, 以每年不少于 10多 0 万元的投人 , 大规模开展农 民培训 , 5年来共培训农民 7 6万 . 人次 ,平均每年举办实用技术及劳务技能培训班 10期 ,培 2 2 . 1亿元 , 口径财政收入达到 20 亿 元 , OO 大 .8 地方财政收人 达到 13 亿 元 , .3 具备 了一定 的工业 反哺农 业的经济实力 。 从挑战和 困难看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增加农民收入 是促 进 内需 增长 的重要 途径 。但就 目前农 村 的实际状 况而 言 ,有很多客观 因素制约着农 民的消费。一是 目前农 村公 共 财力不足 ,改造公共设施时心有余而力不足 ,对农业生产的 投 入偏 少 , 村道路 、 水、 农 饮 通讯等基 础设施 建设 明显 滞后 于
撷粹犹江香籽油——以江西省上犹县为例对发展油茶产业的几点思考
资金整合 力度 ,强化油 茶基础建设 和品 牌打造 ,又要有序 引导市场竞争 ,引入
皇家贡 品 ,其食疗双重 功能实 际上要优 于橄榄 油。由 国务 院批 准颁布 《 国油 全 茶 产业发展规划 ( 0 9 2 2 年 )》等 20- 00
一
社会资本 和高端技术投 入 ,拓展产业 发
展空间 ,提升区域竞 争综合 实力 。
企业 +基地 +农 户” 、 “ 龙头企业 +合 作社 ( 理事 会 )+农户 ”等形 式 ,把 油 茶产业建 成农业发展 的支 撑载体 和农 民 致富的主要平台。
供 种苗 ;对 高产油茶林示 范基地 ,另 给 予 2 0元 / 的补助 。第 三 ,强化 了宣 0 亩 传造 势。 中央 、省 、市 、县新 闻媒体均 大量宣 传 了上犹 油茶 ,为产业发 展营造 了 良好 氛 围。第 四 ,强化 了考 核评 比。 将 油茶产业 建设列入 乡镇年度综 合考评 内容 ,实行 计划任务 倒排式管理 。对 完 成 油茶开发 任务 的乡镇 ,由县财政分 别
积启动更新 造林 、整 型修剪 、高接换 冠 等高产技术 , 直接影 响全县油茶林质量 。
目前 虽 已实施 低 产 油 茶林 改造 示 范 项 目,但仍 是杯水车薪。
顶戴 帽 、山腰种茶 、山脚 穿靴 ,打好 生 态牌 ,又必 须因地制宜挖 掘培植油茶新
浓的一个时期 。第一 ,强化 了组织 领导 。 县委书记 亲 自调研决 策油茶产业 ,并提 “ 三年搭 框架 、五年 打基础 、十年成 体 系” 的战略 目标 ;县 长亲 自任油茶 产
业 发展工作领 导小组组 长 ;县 四套班 子 领 导和部 门 ( 单位 )按 “ 定”要求各 三
前 期调研。
四是 坚 持 政策 扶 持 与 市 场 引 导 同 步。农业产业 之发展 ,不仅要 善于调控 节 点难题 ,更要适 时搅活市场 环节 ,建
入山无处不飞翠—上犹县推进茶叶产业化纪实
求 产 量 而 过 分 依 赖 化 肥 、 少 有 机 肥 的应 用 , 使 茶 减 致 园 土 地 持 续 生 产 能 力 下 降 , 叶 内含 物 低 、 量 差 。 茶 质
为 此 , 照有 机 农 业 的 要 求 , 力 发 展 有 机 茶 、 在 按 大 势
必行 。
年 间 , 有 有 关 茶 叶 产 业 发 展 的投 扶 政 策 , 断得 以 所 不
择 生 产基 础 较 好 的 2 10亩 茶 园 , 过 改 树 、 土 、 0 通 改 施 有 机 肥 、 学 防 治病 虫 害 等 措 施 , 老 茶 园焕 发 生 科 使 机 , 渐 转换 为有 机 茶 园 。与 此 同时 , 四个 重 点 乡 逐 在
镇 高 标 准 建 设 有 机 茶 园 20 0亩 。 0
的茶 叶 专 业 村 , 0 5 0户 面 积 1 0亩 以 上 的 茶 叶 专 业 户 , 县 茶 园面 积 达 到 5万 亩 , 叶 总 产 量 达 到 3 0 全 茶 0
放 出二 氧 化 碳 1h 。但 九 峰 茶 场 , 每 天 下 午 1 : 是 6 0 0时 , 刺 有 d L 的 碳 酸 氢 氨 放 在 盛 有 稀 硫 酸 陶 把 q 袋 瓷 中 , 二 氧化 碳 2h 放 。
1 低 改 与 开发 上 犹 茶 叶 虽 然 有 着 上 千 年 的 栽 培
断提 高 茶 叶 产 量 的 同 时 , 加 注 重 调 优 品 种 结 构 和 更
开发 有 机 茶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该县按照“ 地 为主 , 本 引进 为辅 ” 的原 则 , 后 建 先
立了九曲河 、 岭等 2 梅 4个 百 亩 良种 茶 园 基 地 , 育 培
子 直播 。
重庆开放大学《地域文化(专)》同学们完成巴渝文化形考任务1-4,-人文秀山形考任务三-100分
重庆开放大学《地域文化(专)》同学们完成巴渝文化形考任务1-4,武隆学生需要完成人文武隆任务1-4,奉节学生完成诗橙文化1-4,秀山学生完成人文秀山1-4。
巫山学生完成行到巫山1-4。
-人文秀山形考任务三-100分
题1:()等国家级会议在秀山召开;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级城乡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等城市名片,照亮现实
A.中央金融单位定点帮扶
B.农村电商
正确答案:AB
题2:为加快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秀山县从2016年开始谋划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以工业园区、物流园区为载体,大力引进培育()等新兴产业,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并于2020年8月全面铺开了创建工作,整合工业园区、物流园区,“以认促建”建设秀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A.生物医药
B.休闲食品
C.现代物流
D.电子商务
正确答案:ABCD
题3:2021年2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作为“极”,加快建设高效率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A.京津冀
B.长三角
C.粤港澳大湾区
D.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正确答案:ABCD。
五指峰乡工作情况汇报
五指峰乡工作情况汇报五指峰乡位于上犹县西部,地处两省三县交界地,东邻营前镇、平富乡,南连崇义县,西接湖南省桂东县,北靠遂川县。
全乡拥有国土面积240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6。
我乡山峰海拔多在1300-1600米以上,山林面积3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2%。
全乡辖7个行政村、94个村民小组、8660多人,有8个党支部、241名党员。
换届后,我乡应配备领导职数10名,现有8名;行政及事业干部编制42名,现有34名(含村官及合同人员)。
自换届以来,我乡对接“生态发展、绿色崛起”发展战略,各项工作基本上都能够顺利开展且取得了较好成果,但我乡在具体的工作中还是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问题。
现就我乡大体情况作如下汇报:一、工作成效换届以来,领导班子继续加强党的建设,为各项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按照上级有关“三送”活动全覆盖的要求,扎实推进“三送”活动工作,对五指峰乡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五指峰乡紧紧围绕县“两茶一苗”产业发展目标,做大做强茶叶产业,重点建好了高峰和黄竹头、鹅形和象形、晓水、黄沙坑四个高山有机茶产业基地板块。
今年,全乡新植茶叶1800余亩,重点抓了3个连片200亩以上示范基地建设,茶园面积突破了7000亩,产值达1000万元。
着力完善了一批关于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完成了高峰村部至鸟岭公路4.2公里路基建设和横河至光菇山公路7公里路基改造,象形至晓水14公里通村公路硬化工程已接近尾声,完成了滨江至江西坳公路改造项目,完成了鹅形圩段的道路改线任务;完成了鹅形圩、黄沙坑新农村建设点的整治工作;完成了150人深山区库区移民扶贫搬迁工作,建好了双宵和象形两个移民扶贫集中安臵点。
充分结合“三送”活动的开展,全面收集了全乡各类矛盾纠纷,对能够解决的及时给予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及时做好解释工作并上报上级予以解决;对热点、难点矛盾焦点实行领导包案,努力把矛盾消除在最基层,在矛盾纠纷突发时,能较好地做好调解处理。
产业扶贫路致富迈大步
产业扶贫路致富迈大步作者:钟兴来源:《老区建设》2011年第11期上犹县位于赣州市西南边陲,国土面积1544平方公里,人口30万,辖5镇9乡131个行政村,是库区县、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十一五”扶贫和移民以来,我扶贫和移民工作结合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融入主城区、打造后花园、建设新上犹”发展战略,立足当地资源,扬优成势,创新机制,大力开展产业扶贫,倾心扶持茶叶、油茶(以下简称“两茶”)产业发展,培育县域经济支柱产业,带领贫困群众和库区移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不停步、迈大步。
扬优成势,立足资源优势实现贫困群众和库区移民稳定增收致富,关键是产业发展。
我县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围绕“三年搭框架,五年打基础,十年成体系”的“两茶”产业发展思路,主攻“两茶”产业、大力开展产业扶贫。
上犹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8.9℃,降雨充沛,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发展“两茶”自然条件优越;种植“两茶”历史悠久,是传统产业,农户生产积极性高,营销网络完善,种植氛围良好;近年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技术力量雄厚;随着人们对饮食、保健要求的提高,拉动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两茶”产业将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创新机制,产业扶贫有保障近年来,上犹县扶贫和移民系统干部职工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不断适应新形势对扶贫和移民工作的需要,开拓创新,以“两茶”产业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机制。
第一,明确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拓展面积和提升品质为重点,培植龙头企业,推进品牌创建工程,提升综合效益。
第二,强化领导。
成立以县领导为组长的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形成由县四套班子领导和部门分别挂点联系乡镇或基地的挂点联系机制;实行计划任务倒排式管理。
第三,培植龙头。
通过招商引资,鼓励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开发“两茶”等方式,成功发展了一批生产基地和种植大户。
截止目前,全县有茶场96家,油茶育苗规模以上基地3处,年育苗100万株以上,油茶加工企业3家,年加工油茶80吨。
上犹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上犹是传统农业县,农业农村经济在我县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何推进实施现代农业工程,凸显生态休闲特色,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是值得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1 上犹县自然地理和现代农业发展概况上犹地处罗霄山脉南端,地貌为山地丘陵,是典型的山区县,全县山地面积为174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75%,其中丘陵面积达50万亩,低于25度的面积达8.3万余亩。
境内四面环山,赣江之源—上犹江贯穿西东,江上四大电站形成四大湖区,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和丘陵山区气候,具有温和适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的特点。
年平均气温18.8℃,年降雨量达1466㎜,全年无霜期达289天。
近年来,上犹县现代农业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农业“接二连三”发展,“品牌化、标准化、景区化”不断凸显,“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互联网+私人订制”两大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
2016年荣获“中国名茶之乡”;注册了“上犹江”生态鱼商标,建成九曲河赏鱼存鱼区和南湖大水面养殖拦网设施;在社溪严湖、油石清溪新建千亩高标准设施蔬菜种植基地,全县新建50亩以上规模蔬菜基地15个;全年新植、低改油茶5.6万亩。
五指峰罗家山、梅水园村实现“互联网+私人订制”茶园1500亩,梅水新建实现“互联网+私人订制”开心农场200亩;紫阳、双溪“互联网+私人订制”草山牛羊养殖基地完成山地流转6000亩,农业特色产业向标准化、订单化生产迈进;在犹梅线发展了洋田瓜果采摘基地、醉美庄园、可可花园等一批农旅一体项目,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产业带初具规模。
2 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取得较快进展和明显成效,但与省市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2.1 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水平相对较低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承包、粗放经营为主,土地流转困难,农业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缺乏大型农业龙头企业、特色农业,农产品附加值低,现代农业基础比较薄弱。
2.2 农民素质不高、适应性差全县农业科技人才格局是初级人才多、高级人才少。
产业发展新模式 拓宽脱贫致富路
产业发展新模式拓宽脱贫致富路作者:黄小林来源:《老区建设》2019年第21期一、基本情况宁都县按照产业扶贫“五个一”(选准一个主导产业,打造一个龙头企业,完善一套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一笔资金,培育一套服务体系)和“一领办三参与”机制要求,不断完善扶贫产业发展政策,着力推进“五黄一白”(黄椒、黄鸡、黄橙、黄茶、黄酒、乳业)特色产业发展,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夯实基础。
目前,全县蔬菜、脐橙、黄鸡、茶叶等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助力脱贫攻坚。
据初步统计,蔬菜产业种植规模1.7万亩,联结带动贫困户3000余户,每户贫困户增收2万元左右;脐橙产业种植规模21万亩,联结带动贫困户2762户,每户贫困户增收1万元左右;黄鸡产业养殖规模9000万羽,联结带动贫困户5680户,每户贫困户增收1.2万元;茶叶产业种植规模达3.7万亩,联结带动贫困户533户,每户贫困户增收0.3万元。
二、打造产业扶贫“宁都样板”宁都县结合资源禀赋、气候温和等自然优势,以蔬菜、黄鸡、脐橙、茶叶等农业特色产业为重点,探索实施产业扶贫新模式,得到了各级部门的肯定,有效带动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脱贫增收,打造成产业扶贫“宁都样板”。
(一)蔬菜产业“七统一分”模式。
围绕“将蔬菜打造成农业支柱富民产业,将宁都打造成赣东南蔬菜集散地和赣南蔬菜产业发展主产区”的定位,采用“一套政策扶持、一项模式助力、一套体系促进”的模式,按照“统一规划、连片种植、适度规模、分户经营”的理念,引导千家万户融入大棚蔬菜产业发展。
“七统”是基础。
蔬菜产业周期短、效益高、见效快,但前期投入大。
为减轻经营户前期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及产业发展风险,宁都县加大宣传引导及扶持力度,积极完善服务体系。
“七统”推进模式,即:统一规划设计,坚持基地选址和规划由政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统一把关,综合考虑土壤肥力、排灌条件、交通便利度、土地平整度等因素,确保用最好的地种出最好的菜;统一搭建大棚,结合宁都气候特点,优化大棚设计,统一建设高标准三膜越冬式连栋大棚,最大限度压缩建设成本,并由县住建局专业质监人员对建棚材料、施工程序,进行全程检测监管,以及县乡村干部和合作社员代表共同监督进度和质量,确保质量过得硬、进度有保障;统一设施配套,基地水、电、路和土地平整等基础设施,由县政府统筹整合相关项目资金,基地所在乡镇政府负责进行统一建设,县水利、交通、供电等部门各司其职、协同推进,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快、办不好的问题;统一政策扶持,精准测算基地建设成本,科学制定奖补、信贷、技术等扶持政策,由县政府统一标准推进落实,不仅降低了农户前期投入,还消除了群众思想顾虑;统一种植品种,根据市场需求,统一安排各基地的种植批次,全县主打1-3个品种,按计划进行错期定植,实现均衡产出、全年不间断供应,最大限度提高市场效益;统一技术指导,实行三级技术服务制度,县农业部门安排1名专职技术员包乡,乡镇安排1名农技服务人员包基地,基地合作社各聘请一名山东技术员包户蹲点指导(年薪10万元,其中县财政补助5万元);统一产品销售,通过政府牵线搭桥,与南昌、长沙、赣州等城市的经销商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并由各基地合作社组实行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对外销售。
大力发展生态茶产业,促进上犹农村经济繁荣
作者: 陈亮
作者机构: 江西省上犹县县委
出版物刊名: 农业考古
页码: 4-6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2期
主题词: 茶产业;生态;农村经济;农业发展;主导产业;现代农业;支柱产业;传统农业
摘要:2009年,上犹县在反复调查论证的基础上,作出了把发展生态茶产业作为现代农业主导产业、新农村特色支柱产业和重要富民产业的战略决策,推动上犹传统农业走上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现在上犹生态茶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体系,成功列为“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江西综合试验站示范基地县”、“省标准茶园创建活动县”、“2010年全国重点产茶县”,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上犹县情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边县龙州高唱“富民兴县”曲
边县龙州高唱“富民兴县”曲
卜静春
【期刊名称】《广西经济》
【年(卷),期】2002(000)005
【总页数】1页(P36)
【作者】卜静春
【作者单位】龙州县政府办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67
【相关文献】
1.蔬菜药材富民文化旅游兴县工业矿业强县:太白阔步迈向科学发展生态县 [J], 石英杰;师正义
2.以产业发展为主导加快富民兴县步伐——江西省上犹县发展"两茶"产业推动扶贫和移民工作 [J], 陈亮
3."高看一眼"与"厚爱三分"的硕果--江西省广昌县发展物流业兴县富民的调查 [J], 贺登才
4.高唱"支农"主旋律谱写富民新篇章--河南省安阳县农村信用社支农兴社纪实 [J], 孙振宇
5.积极建设生态农业县走生态富民兴县之路——全国生态农业县砀山县招商引资项目介绍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把茶叶产业打造成上犹县支柱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把茶叶产业打造成上犹县支柱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胡卫东;胡继权
【期刊名称】《江西农业》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一、上犹茶产业发展概况上犹是赣州产茶大县和江西省茶叶发展重点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把发展茶叶作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基础产业来抓。
目前,全县有茶园面积4.14万亩(采摘面积2.83万亩、有机茶园1.86万亩),产量586吨,产值8698万元;其中名优茶351吨,产值6065万元。
茶场96个,加工厂28家,其中7家企业获得了QS认证,1家为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
企业。
【总页数】2页(P35-36)
【作者】胡卫东;胡继权
【作者单位】上犹县茶果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71.1
【相关文献】
1.茶叶竞飘香茶农开春忙——江西省上犹县扶持茶叶产业发展调查 [J], 周穆勇
2.精心扶持着力推介全力打造"上犹绿茶"为全国知名品牌——关于江西省上犹县发展茶叶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J], 陈大林;董鹏
3.茶叶——云县新世纪的支柱产业——从经济地理学角度看云县发展茶叶产业的
正确性 [J], 李学秀
4.对上犹县茶叶产业化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J], 刘桂生
5.把茶叶打造成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对做大做强江西铜鼓茶叶产业的几点思考 [J], 宋交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扶贫移民路漫漫 茶叶之乡谱新篇--上犹县扶贫和移民工作成就
扶贫移民路漫漫茶叶之乡谱新篇--上犹县扶贫和移民工作成
就
佚名
【期刊名称】《《老区建设》》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十一五”期间,上犹县加快贫困群众和库区移民脱贫致富步伐,将扶贫和移民工作摆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
转变扶贫和移民工作方式,加大产业扶持工作力度,强化产业发展措施,加快富民兴县步伐,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
截止2010年底,全县贫困人口减少2425人:
【总页数】1页(P57-5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8
【相关文献】
1.扶贫移民开创和谐新生活——莲花县扶贫和移民工作成就 [J],
2.扶贫移民开创和谐新生活--莲花县扶贫和移民工作成就 [J],
3.扶贫移民风雨路敢叫日月换新颜--乐安县扶贫和移民工作成就 [J],
4.扶贫移民风雨路敢叫日月换新颜——乐安县扶贫和移民工作成就 [J],
5.扶贫移民路漫漫茶叶之乡谱新篇——上犹县扶贫和移民工作成就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犹县茶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思考
上犹县茶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思考
罗诗敏
【期刊名称】《江西农业》
【年(卷),期】2011(000)006
【摘要】一、上犹茶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茶叶是上犹农业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发展,确定了“两茶一苗(茶叶和油茶、桂花苗木)”为该县农业主导产业,形成了“三年搭框架、五年打基础、十年成体系”的产业发展思路,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和人大、政协各1名副职任副组长的茶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
2010年,
【总页数】2页(P15-16)
【作者】罗诗敏
【作者单位】上犹县人大农工委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71.1
【相关文献】
1.湖南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J], 黄静;周琳;包小村
2.发挥名茶优势壮大茶叶产业--北川羌族自治县茶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思考 [J], 方文
3.重庆市武隆区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J], 廖江;黄道先;蔡会
4.关于上犹县玻纤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J], 刘宗贵
5.宣恩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J], 覃遵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的组织保 障。 00 , 2 1 年 为更好地统 筹扶贫和移 民工作 , 特组建 了县扶贫
和移 民办公室 , 为县政府直属 科级 事业单位 。
动、 大户带动 、 干部撬动 ” 的措施 , 培 植龙头企业 , 推进品牌创建工程 , 提 升综合效益 。
二是强化领导。 成立 以县长为组
外, 还抽调专人成立 了 “ 两茶”开发
紧张等诸 多困难 , 尽量确保县级配套
资金足额 到位 。 十一五” 间共配套 “ 期
增 收致富 , 关键是产业发 展。上犹县
立足 当地资源优势 , 确定 了 “ 融入主
资金 8 0 7 万元 , 资金到位 10 二是 0 %。 上犹县各级领导干部不断加强与省 、 市 有关单位的联 络 , 争取省 、 定点包 市
的需要 , 上犹县扶贫和移 民部门增强
服务意识 , 转变工作作风 , 开拓创新 ,
一
、
加强扶贫和移 民工作组织领
效
以“ 两茶”产业为突破 口积极探索产
“ 十一五” 以来 , 上犹县加大扶贫 业扶贫新机制 。
一
导
“ 十一五 ” 间, 期 上犹县县委 、 县
和移 民_作 创新力度 , I 共投入资金 1 .
区 、库 区县 ,同时 又 是革 命 老 区 、
国定 贫 困 县 。 “ 一 五 ” 期 间 , 上 十
县以油茶 、 茶叶产业发展 为主导 , 紧
紧围绕 “ 三年搭框架 、五年打基础 、
犹县加快贫困群众和库区移 民脱贫致 富步伐 , 将扶贫和移民工作 摆在促进 县域经济发展 的重要位置 , 列入 了县
植 氛 围 良好 ;近年大力 推广 良种 良
法 ,技 术力量雄 厚 ;随着人们 对饮 食 、保 健 要 求 的提 高 ,“ 茶 ”产 两 业 有着 非常广 阔 的市场前 景 。 ( )创新 工 作 机 制 ,产 业 发 二 展有保 障 为适应新形势对扶贫和移民工作
本 文作 者 (右二 )调研 茶叶育 苗基地 一~上 犹县犹 江绿 月食品有 限公 司
一 一
江 西 省 上 犹 县 发 展 “ 茶 ” 产 业 推 动 扶 贫 和 移 民 工 作 两
口 中 共江 西省 上 犹 县 委 书记 陈 亮
上犹县地处赣州市西部 , 国土 面 积 14 5 4平方公里 ,辖 1 4个乡 ( ) 镇 11 3 个行政村 ,现有人 口 3 0万 ,农
业 人 口 2 .万 人 ,贫 困人 口 6 万人 , 56 . 2
个 ,库区面积 1 . 万 亩 ,大 中型水 26
库移 民3 3 4 8 3 人。该县是个典型的山
展 的 目标具有得天独厚 的优势: 该县 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区, 年均气
温 1 . ℃,降雨 充沛 ,地 貌 以山地 89
丘陵为 主 ,发展 “ 两茶 ” 的 自然条
件优越 ;该县 种植 “ 茶 ”的历史 两 悠 久 ,“ 茶 ”是 传 统产 业 ,农 户 两 生 产积极 性高 ,营销 网络完善 ,种
二、 加大扶贫和移 民工作扶持 力
度
一
四 、以产业 为主导 ,培 育富 民 是确保县级配套资导和县人大 、
县政协各一名副职及 县 “ 两茶”协会
上犹县 克服经济总量偏小 、 县级财政
要实现贫困群众和库区移 民稳定
会长任 副组长 , 县直相关部 门主要负 责人为成员 的产业建设领导小组 。 此
扶单位加大对该县的帮扶力度 。_是 J 组织动员县直单位 和党员干部实施定 点扶贫和结对帮扶 6 5户 、3 0 人 。 4 16
城区、 打造后花园 、 建设新上犹”发
展战略, 着力扶持 “ 茶叶 、 油茶 ” 以 (
办公室。 形成 由县 四套 班子领导和部
门分别挂点联 系 1 个乡镇或基地的挂
共有 1 1 7 5 3 人搬 出了深 山区 、 373 90 t 库
区。8 3 2 9人得到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 实现了劳动力转移就业 。 贫困人 口减 少 2 2 人 .2 1 年农 民人均纯收入 45 00 达 28 97元 ,比 “ 十五”增加了 17 37
元 ,增 长 8 . 5 %。 5
5 "元 , 9L f 极大地改善 了农 田水利 、 乡 村道路和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 。 全县
是 明确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
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和移民工作 , 将其 作为大事 、 摆上位置 、抓紧抓好 ,为
扶贫和移民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 了坚
统领 , 以市场为导 向, 以科技为支撑 ,
以拓展面积和提升品质为重点 , 采取 政府主导 、部门扶助 、社会参 与、形 成合力的方式 , 体说就是 “ 具 政策拉
三、 注重提高扶贫和移民工作实
上犹 县将 “ 两茶 ”作 为产业 发
批生产 基地和种植 大户 。截止 目前 , 全县有茶场 9 6家 ,油茶育苗规模 以 上基地 3 ,年育苗 1 0万株 以上 。 处 0
油茶种植 1 万亩 以上的龙 头企业 6 , 家 精深加工企业 3家 ,年加 工油茶 8 0 吨。 如该县外出创业成 功人 士陈有 良 于2 0 年回乡创建 了上犹犹江绿月食 05
在十二五期间该县将瞄准贫困人口和库区移民以有利于贫困群众和移民生产生活的改善有利于贫困群众和移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贫困群众和移民就业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进一步增强做好新一轮扶贫和移民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开拓创新心系群众不懈努力不断开创扶贫和移民工作新局面
以产 业 发 展 为 主 导 加快 富 民兴 县 步伐
下简称 “ 两茶 ” 产业发展 , ) 将其打造
为富民兴县的农业 主导产业 。
点联系机制。 实行计划任务倒排式管
理。
( )立 足 当地 优 势 ,产业 发 一
展有 目标
三是培植龙头 。 上犹县通过招商
引资 , 鼓励外 出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开 发 “ 两茶 ”等方式 ,成 功发展 了一
委 、县政 府 的重要工 作 。在上级 扶 贫和移 民主管部门的精 心指导下 , 该
十年成体 系 ”的产业 发展 思路 ,转 变扶贫 和移 民工作方式 , 加大产业扶 持工作力度 , 强化产业发展措施 , 加 快富 民兴县步伐 , 取得 了显著 的工作
成 效
有扶 贫重点 村 5 个 ,库 区乡f 1 7 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