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主义的社会批判倾向_张黎
对张黎的_意合语法_批判之二_金立鑫
,
。
第 四 更 严 重 的 问 题 是 由于 方 法 上 的 失 误
所 陷 入 的 传统 的 泥 淖
是在 划分
“ ”
,
。
能 会使 人 们 在 作 这 方 面 的研 究 时 不 知 如 何 操 作
“
。
张 黎 先 生 的大 部 分 工 作
句 子 的 语 义 结构 》也
5
, ,
已 刊 于 《 北 方 论 丛 》 19 9 5
年
“
句 子 的语 义 能 够 有类 型
, ,
期 上 所 以 我 暂 且 将对 这 篇 论 文 的 意 见 写 出
。
吗 ? 不 要 说 开 放 性 的句 子 即 使是相 对 稳定 的 词
来 作 为 对 意 合语 法 的批 判 之 二
,
什 么 样 的 帮助 ? 它 在 张 黎 先 生 的 体 系 中 的 位
置是 什 么 ? 张黎 先生 没 有 作 说 明 而 这 些恰 恰 是 许多 研 究 者 所关 心 的 其次 是 方 法
,
。 。
“
”
这 就 是 在 不 同 的 语境 ( 或 语 体 ) 中 结 构类 型 应
当有 不 同 的 形 式 学 开 始 流 行起 来
,
。
,
句 状 态 句 关 系句
“ ”
、
、
。
我们要问
,
“
句模的值 和
”
句 模 的 结 构 层 面 是 怎 样 分 开 的 ? 在 这 里为 什
,
确 实 存在 一 些 问题
。
.
其中 突出 的 一 个 问题就 是
“表现主义论争”中的前卫问题——布洛赫、布莱希特和阿多诺对卢卡奇的反驳
51—布洛赫、布莱希特和阿多诺对卢卡奇的反驳王志亮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摘 要】 在20世纪30年代的表现主义论争中,关于“前卫”的定义,布洛赫、布莱希特、阿多诺和卢卡奇各自持有不同的意见。
布洛赫与艾斯勒当时就已经提出存在两种前卫的观点:一是直接参与革命的前卫,即我们后来说的政治前卫;二是代表艺术创作中先进意识的前卫,即我们后来说的美学前卫,二人认为这两种前卫的共同特征是人民性。
不同的是,布莱希特通过批判卢卡奇的现实主义,将前卫定义为扩展了的现实主义,其核心审美因素集中在可以触发观者能动性的间离效果中。
区别于前两位理论家,阿多诺不再谈论艺术的人民性问题,转而强调艺术独立的审美形式。
无论是这些理论家强调的前卫艺术所具有的人民性,还是所使用的间离手法,抑或独立的审美形式,他们的观点都与卢卡奇的现实主义观念形成明显对比,成为支持表现主义的主要理论话语。
【关键词】 前卫;人民性;现实主义;间离效果“表现主义论争”中的前卫问题从1937至1938年发表在《发言》杂志上的文章来观察,支持表现主义最有力的文章是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 )的《关于表现主义的讨论》,所以也有学者将这次争论概括为“布、卢之争”。
[1]但是,在1938年之后,很多人再次参与到相关问题的讨论之中,“布、卢之争”已无法概括那场争论的全部内容。
本文所谈到的布莱希特(Brecht )和阿多诺(Adorno )便是另外两位支持表现主义的学者。
布莱希特反驳卢卡奇(Lukács ,又译卢卡契)的笔记直到1967年才为读者所知,而阿多诺的文章《被迫的调和—评格奥尔格·卢卡契〈反对被误解的现实主义〉》将相关问题的讨论延续到了20世纪50年代。
[1] 1937至1938年之间,流亡在莫斯科的德国文学杂志《发言》(Das Wort )曾发表过一系列讨论“表现主义”得失的文章,后来的学者将这次讨论命名为“表现主义论争”。
新历史主义视阈下的张黎电视作品研究
新历史主义视阈下的张黎电视作品研究作者:王伟来源:《大观》2015年第03期近年来,“新历史主义”对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影响颇大,以胡玫为代表的历史剧导演,深受“新历史主义”的理论的影响,创作了如《雍正王朝》、《汉武大帝》等电视剧,而被称为“新历史主义”历史剧开山之作的《雍正王朝》的艺术总监就是张黎,也正在这部电视剧之后,走上了电视剧导演之路。
可以说,“新历史主义”对张黎的影响颇深。
“新历史主义”强调在历史文本和社会语境之间建构一种“互文本”关系,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历史文本阐释机制,使历史和文本构成现实生活的一个政治隐喻。
受此理论的影响,张黎的电视剧作品中,呈现了强烈的当代意识、家国情怀以及个体叙事。
“新历史主义重新发掘了历史意义与现实的关系,并不将历史看成是与现代无涉的、过去某一段时间发生的事件,而看成是在不断的连续与断裂中,当代做出阐释性的启发文本。
从而使过去对文本的阐释成为对今天意义的敞开,对过去的意义发掘成为对当代思想的启示。
于是,历史与现代、文学与社会,成为一种互相阐释的张力结构,而且具有全新的生命。
”[1]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今中国,社会、政治、文化上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有着自己的看法,作为导演的张黎也是如此。
历史是现实的隐喻,历史电视剧则为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抒发胸臆的平台。
张黎并不是简单关注“衰世”,而是在展现动荡岁月时加入了自己的思考。
张黎是具有批判性的,他是在用现在人的眼光看历史,张黎自己说,他喜欢在历史故事里找到对现实的观照,从过去寻找值得今天思考的东西。
一方面,他对历史有一种基于当下的重新思考和阐释,也就是“以今看古”;另一方面,他又想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来表达对当今社会的期望,就是“以史为鉴”。
《走向共和》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看待历史,此剧对“君权神授”、对封建专制政权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
《走向共和》跟《雍正王朝》、《汉武大帝》最大的不同点就在这里,其他表现帝王题材的电视剧都是接受皇权“合法性”的前提下,用过去的眼光看待历史的,而《走向共和》首先就否定了专制政权的合法性,提出了专制政权必然走向灭亡的必然性。
从激进到思辨:设计如何催化社会梦想
从激进到思辨:设计如何催化社会梦想张 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工业设计系,北京 100192)[ 摘 要 ]本文将引介“思辨设计(speculative design)”这一作为社会梦想催化的全新概念及其案例,并简要梳理“思辨设计”之前、从“激进设计”到“批判性设计”的观念进化史。
[ 关键词 ]思辨设计;批判性设计;想象力;设计虚构[ 中图分类号 ]J5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17)04-0014-06收稿日期:2017-03-20作者简介:张 黎(1982-),湖北武汉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助理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研究方向:设计批评与设计史。
一、概念辨析:思辨与设计1.激进设计与“反设计”运动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社会面临着普遍的社会危机与文化焦虑,自由主义思潮发展到顶峰,正如英国披头士1968年一首名为《变革》(Revolution)的歌曲里写道:“你说你想要一场变革?”整个西方世界迈入了一场醉心于变革的社会改造阶段,各种学生运动、工人游行、艺术展览、哲学思潮,在那个激动人心的年代里酝酿着相似的理想与情绪。
激进设计(Radical Design)和“反设计”运动便兴起于那个时代。
激进设计兴盛于20世纪60、70年代,尤其集中在建筑与艺术领域,其中比较出众的代表包括英国的“阿基格姆” (Archigram)学派,以及成立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先锋建筑团体“超级工作室”(Superstudio)及其“超建筑”(Superarchitettura)计划。
两者的共同性在于以新的形式语言,激活了在国际主义之外关于未来建筑的替代性选择。
虽然这些先锋团队并没有什么建筑作品最终落地为现实,而主要通过原型、道具、展览和发表宣言等方式表达自身,但它们的影响一直以各种方式启发着未来的设计批评者。
与激进设计关系非常密切的“反设计”运动(Anti-Design)也发生于1966年至1980年的意大利,当时正值西方文明整体步入消费社会,全球设计被商业逻辑裹挟,不约而同地呈现出乏味的国际主义样貌。
张黎家族剧的文化价值与影像传达
张黎家族剧的文化价值与影像传达作者:邓文河宗俊伟来源:《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03期基于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和审美景观,充满国族想象、带有史诗色彩、融合了个体与宏大叙事的家族题材电视剧已经成为中国电视剧创作的一脉重要力量。
新世纪10年来,自2001年《大宅门》的热播,其后《橘子红了》、《大染坊》、《白银谷》、《新上海滩》、《乔家大院》、《闯关东》等剧也都一再引爆荧屏,其中不少更成为当年的开年大戏。
这种家族题材剧往往借助于较长跨度的家族命运史,由家族个体在事业、情感、俗世生活中欲望与离合遭际的视角出发,以一种隐喻式书写折射出与时代、社会、国族激荡与碰撞的潜在文本,从而完成沟通历史与现实、家族与国族的叙事使命。
作为一种卓有成效的叙述话语,家族剧也在以各种方式持续进行着类型复制和艺术创新。
张黎导演的两部家族戏《人间正道是沧桑》(以下简称《人间正道》)和《中国往事》在2009年播出后广受好评,在2010年各种国内外电视节上也频频获奖,与以往的家族戏相比,这两部戏在题材、主题、叙事、影像等诸方面都融入了一些新鲜活泼、富有张力的风格元素,以带有强烈个性化的影像造型语言,在个体欲望、革命话语与国族想象之间寻找到了一种略显另类的独特表述方式。
个体欲望的深度展示无论是《人间正道》还是《中国往事》,都在一个相对稳定、脉络清晰的家族叙事框架中很好地缝合了个体与族群动荡跳跃、纷繁复杂的互动关系,个体的欲望诉求不断刺激、割裂或推动着家族命运的走向,但家族始终是个体选择的出发点和原点,也是其文化心理的根脉与溯源。
所以,最终无论那些迥异的生命个体选择何种革命方式抑或在守旧与革新间如何挣扎平衡,家族文化的张力场始终或强或弱地存在和发挥效用。
家族文化的存在首先要以个体为依托,因此个体的选择和诉求是家族叙事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维度。
《人间正道》中杨氏家族立仁、立青、立华、立秋兄弟姐妹四人和瞿家瞿恩、瞿霞兄妹二人对各自革命道路的选择、对信念与情感的坚守,直接决定着杨家和瞿家的命运和状态;《中国往事》中曹氏家族光满、光汉、耳朵、光婷和郑氏家族玉松、玉楠兄妹也都沿着不同的生命轨迹前行,伴随着传统守旧与现代革新力量的奋力厮杀,崩塌毁坏与秩序重建不断交替。
无产阶级与文学——论卢卡奇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早期探索(1918—1933)
无产阶级与文学——论卢卡奇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早期探索(1918—1933)刘健摘要:卢卡奇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构建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曾对20世纪的西方文论产生重要影响,但学界对卢卡奇在1918—1933年从早期“浪漫主义式反资本主义”的文学思想逐步走向现实主义的演变过程尚未进行深入考察。
20世纪20年代,卢卡奇走出静观的纯粹审美领域,转向以总体性概念为纲领的资产阶级文化批判,继而构想出无产阶级文学超越资产阶级文学的愿景,并由此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研究工作。
在苏联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1930—1931),卢卡奇借助对“《济金根》争论”的重访,尝试将辩证唯物主义融入文学理论;在柏林工作期间(1931—1933),卢卡奇深度介入当时德国左翼理论界的文学路线之争,从现实主义视角出发批判了无产阶级文学创作中的自然主义、主观主义和现代主义倾向,并构建出以“总体性”和“塑造”概念为核心的现实主义理论雏形。
关键词:卢卡奇;现实主义;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总体性作者简介:刘健,德国弗莱堡大学文学博士,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402(2023)12-0134-13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卢卡奇撰写的一系列论著一直以来被视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成为西方社会左翼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和精神支柱,其思想效应绵延至今。
①对于卢卡奇的文学理论,我国学界的译介与研究主要集中于以《小说理论》为核心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外国文学原理研究”(22&ZD284)。
①韩秋红:《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与集体自觉——从卢卡奇到当代西方左翼》,《理论探讨》2022年第1期。
134《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2期的早期文献以及1934年之后的现实主义文论这两个断面,20世纪80年代国内曾对卢卡奇20世纪30年代之后的现实主义文论进行过大规模的译介①,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界有关“卢—布之争”(卢卡奇和布莱希特)的讨论对当代中国文学理念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②,21世纪以来随着《小说理论》《心灵与形式》以及《卢卡奇论戏剧》等卢卡奇相关理论著作的不断出版,卢卡奇早期的艺术哲学与美学观念进入了国内学界的视野。
“间离化”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要:布莱希特大胆进行戏剧实验与改革,旨在粉碎传统戏剧舞台给观众制造的“生活幻觉”,为社会的变革提供一种批判性思路,以便对观众进行社会性的启蒙与教育。
他创造出了全新的“史诗剧”样式,而“间离化”是其以戏剧为平台实现其社会批判的现代性策略。
布莱希特主张通过间离效果改变观众的思维定势,揭露与批判虚假意识形态,让观众在既有的习惯思维方式之外以另一种视角看待事物,从而行动起来对社会进行变革。
关键词:布莱希特;戏剧教育;史诗剧;间离化;现代性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210(2015)04-0014-03第31卷第4期Vo l.31No .42015年8月Aug .2015收稿日期:2015-04-2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德意志文化启蒙与现代性文艺美学话语研究”(10BZW022);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西方艺术与道德关系理论的逻辑探究和历史批判”(12D018)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郭玉生(1973—),男,山东汶上人,文学博士,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西方文论、美学理论。
①张黎编选:《布莱希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3页。
在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异化”成为20世纪以来德意志审美现代性的美育话语关注的焦点。
现实状况使人失望甚至绝望,这赋予20世纪以来德意志审美现代性的美育话语以极大的乌托邦能量,并以此构建未来社会的蓝图,带着强烈的政治批判意味。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美学家布莱希特就企望戏剧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戏剧被看作消除异化的手段,以实现人的自由。
如果说康德、席勒的审美教育理论以抽象的人性改造为特征,叔本华、尼采的审美教育理论的非理性主义开启了对启蒙理性的价值体系怀疑、否定与批判,那么布莱希特的戏剧教育理论则增加了社会学的内涵。
关于表现主义的定义问题
The Definition of Expressionism 作者: 张黎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出版物刊名: 外国文学评论
页码: 119-127页
主题词: 表现主义;文学运动;文艺思潮;文学现象;统一;艺术运动;所指
摘要:德国表现主义文学运动是在艺术运动启发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没有统一的宣言、纲领,也没有统一的表达方式和艺术规范.'表现主义'从20世纪初起成了德国文艺界一个'流行
语'和'标签',人们大体上明白它的所指,但它却不是一个可以从定义出发进行判断的文学现象.本文概述'表现主义'这个概念的发生史,并指出它与当时欧洲几种文艺思潮的关系.。
关于表现主义的定义问题_张黎
理论研究关于表现主义的定义问题张 黎内容提要 德国表现主义文学运动是在艺术运动启发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没有统一的宣言、纲领,也没有统一的表达方式和艺术规范。
“表现主义”从20世纪初起成了德国文艺界一个“流行语”和“标签”,人们大体上明白它的所指,但它却不是一个可以从定义出发进行判断的文学现象。
本文概述“表现主义”这个概念的发生史,并指出它与当时欧洲几种文艺思潮的关系。
关键词 表现主义 新激情 行动主义 未来主义 立体主义、野兽主义 说起德国表现主义文学,自它产生之日起,就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因此,30年代中期德国进步文学界掀起了一场关于表现主义的论争,实在并不奇怪。
在德国,对表现主义文学的兴衰及其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大体上一致的评价,始于20世纪60年代。
从现在掌握的材料来看,推动德国学术界乃至其他国家的德国文学研究者对表现主义文学开展深入研究的契机,大概有三件事情:一是美国学者瓦尔特·H·索克尔(Walter H Sokel)于1959年出版的一部名为《走向极端的作家》(The W riter in Extremis)的著作,德译本的标题为《文学表现主义———20世纪德国文学中的表现主义》;二是1960年在德国玛尔巴赫席勒档案馆举办的一次关于表现主义的文献展览,以及保尔·拉贝和路德维希·格雷维主编出版的一部《表现主义展览目录》。
三是随着布莱希特驳斥卢卡契的笔记问世而开展的关于表现主义论争的讨论。
这三件事情,对于表现主义文学研究无疑起了推动作用。
不过,时至今日,关于表现主义究竟是一个特殊的德国现象,还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世界现象,在研究表现主义的学者当中,仍然是见仁见智,各说不一。
这个问题,实际上仍然涉及对表现主义的理解,涉及如何给表现主义下一个确切定义的问题。
给任何文艺流派下一个确切定义,实际上都是一件相当棘手的事情。
表现主义尤其如此。
西方文论(现代)
高教版《西方文论史》(马新国)框架:后现代文论
第十九章: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罗兰·巴特、拉 康、福柯、巴赫金) 第二十章:解构主义(德里达、耶鲁学派) 第二十一章:西方马克思主义 第二十二章:阐释—接受理论、读者反应批评 第二十三章:女权主义
第二十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新历史主义
第二十五章:后殖民主义
第二十六章:文化研究批评
高教版《西方文论史》(马新国)框架:现代文论
第十一章:唯美主义(戈蒂叶、王尔德、桑克蒂斯) 第十二章:直觉主义(叔本华、尼采、克罗齐) 第十三章:象征主义与意象派(爱伦·坡与波德莱尔、瓦莱里、 叶芝、庞德) 第十四章:现代心理学(弗洛伊德、原型批评) 第十五章:俄国形式主义(雅克布森、什克洛夫斯基、坦尼亚 诺夫与艾亨鲍姆) 第十六章:现象学与存在主义(英伽登、海德格尔、萨特) 第十七章:英美新批评 第十八章:结构主义
29
1、创作家与白日梦 很可能是蒙娜· 丽莎的微笑迷 住了列奥纳多,因为这个微笑 唤醒了他心中长久以来休眠着 的东西——很可能是旧日的记 忆。……微笑的女人便是他母 亲卡特琳娜的摹本,……如果 吉奥孔多的微笑唤起他心中对 母亲的记忆,那么很容易理解 这微笑如何立即使他去进行创 造,以表示对母亲的赞美,使 他把他在贵妇人脸上的微笑放 回到母亲的脸上。——《弗洛 伊德论美文选》P81-82
8
★高教版《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框架 八、精神分析与原型批评(弗洛伊德、荣格、拉康、 弗莱) 九、现象学(英加登、布莱、梅洛-庞蒂) 十、存在主义与荒诞派(海德格尔、萨特、尤奈斯库、 埃斯林、昆德拉) 十一、新小说派(萨洛特、罗伯-格里耶、比托尔) 十二、西方马克思主义(葛兰西、卢卡契、布莱希特、 霍克海默、马尔库塞、本雅明、阿尔都塞、阿多诺、 威廉斯、伊格尔顿) 十三、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述学(列维-斯特劳斯、 卡西尔、朗格、巴赫金、热奈特、格雷马斯、巴尔 9 特、托多洛夫)
布莱希特的现实主义观
年第期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总第期"布莱希特的现实主义观桑海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摘要布莱希特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占有一个特殊的位置!从布莱希特与另一位重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卢卡契关于现代主义的论争中"我们可以梳理出布莱希特现实主义观的轮廓!布莱希特的现实主义观"对于我们理解现实主义在世纪的新发展"理解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乃至后现代主义的对立与融合"都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中图分类法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今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戏剧家布莱希特逝世周年在马克思形形色色的信仰者阐释者和实践者们构成的马克思主义者行列中布莱希特的位置一直比较暧昧由革命实践的胜利者确立的马克思主义正统中并没有给他留下显赫的位置布莱希特没有加入共产党甚至还以一种怀疑态度来观察苏联境内发生的事物其文艺观念更与社会主义阵营中的日丹诺夫卢卡契路线格格不入以上种种都使他染上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色彩然而对实践的高度重视和在党性等问题上的列宁主义姿态又使他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显得不大和谐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却认为布莱希特似乎是第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艺术家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和辩证法的创新性将其作为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一种新美学这一评价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一布莱希特与卢卡奇的论争布莱希特始终把自己看作现实主义者卢卡契在布莱希特去世后也把他称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剧作家然而他们理解中的现实主义却相去甚远在卢卡契看来成熟时期的布莱希特在创作实践上克服了理论上的错误才使他成为了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卢卡契对布莱希特的评论看似公允宽容实则贬抑和割裂了布莱希特布莱希特和卢卡契都是马克思主义者都毕生致力于创建和维护以现实主义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但他们之间的差异和冲突却似乎是无法弥合的年民主德国学者密腾茨威发表一篇影响很大的论文副标题是布莱希特与卢卡契的论争这导致了一种误解似乎世纪年代表现主义论争是卢卡契与布莱希特之争其实布莱希特只是间接参加了论争但密腾茨威把两人论争提出来看到他们的分歧能代表这场论争的真正要害还是很有学术眼光的年流亡在莫斯科的德国文学杂志发言上刊出克劳斯曼和阿尔弗雷德库莱拉批判表现主义诗人贝恩投效法西斯的文章库莱拉就此引申出表现主义将会导致法西斯主义在同期刊出的编者按语中编者把表现主义这一文艺思潮和政治问题联系在一起引起了激烈的讨论论争前期两派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库莱拉和恩斯特布洛赫由于布洛赫在批评库莱拉等人时把矛头指向了卢卡契年发表的表现主义的兴衰卢卡契在年月发表了问题在于现实主义进行回应正流亡丹麦的布莱希特密切关注着这场论争并写了大量的笔记和论文对卢卡契的观点进行批驳但直到年才公开发表而此时布莱希特已去世年了卢卡契对表现主义等现代艺术持否定态度而布莱希特则坚决反对将其全盘否定布莱希特并不是表现主义者他与表现主义者在审美趣味上也相去甚远但他认为凯泽托勒等表现主义作家的作品中有很多可供现实主义者采用的成果显然在布莱希特看来表现主义可以为现实主义提供一些非常有用的形式而现实主义不是形式问题在讨论什么是现实主义之前布莱希特先从形式主义入手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反诘究竟谁是形式主义者?卢卡契认为先锋派对现实的把握停留在直觉水平上没有用现实主义方法来把握世界的本质只是一些走马灯式变幻的肤浅的形式主义的反映布莱希特则指出可以拿自然主义和混乱的蒙太奇同它们的社会效果相对照证明它们再现的只是表面征兆而不是深层社会因果关系也可以看出一些表面上是按卢卡契标准写的小说实际是改良主义的非现实主义的由此看来布莱希特与卢卡契分歧的关键并不在于布莱希特反对对现代艺术进行批判而是这种批判的标准收稿日期作者简介桑海现就职于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西方文学理论布莱希特指出卢卡契对先锋艺术的否定实际是对某种固定形式的坚持是一种僵化的形式主义一直变化着的社会环境总是提出旧的要求面对这种形势坚持传统形式也是形式主义他进一步指出我们不能只接受单独一个现实主义作家或人数有限的现实主义作家的形式并把这称为现实主义的形式布莱希特还犀利地看到卢卡契的现实主义不仅只是建立在上一世纪少数几本资产阶级小说的形式的基础之上当代小说只有也具有这样的形式才予以考虑而且还只是在建立在小说的某一特定形式上卢卡契的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说上对诗歌和戏剧却很少涉及布莱希特作为戏剧家和诗人对卢卡契从世纪小说中总结出来的现实主义理论表示怀疑这从时代上说是陈旧过时的从文体角度看又是有局限的布莱希特从自己艺术创作体验着手指出了卢卡契理论的不合实际之处并以他的第三帝国的恐怖与灾难为例在这部主题是真正现实主义的戏剧中从整体而言与卢卡契的公式毫无符合之处从纯美学角度创立形式主义概念在布莱希特看来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只有注入社会学内涵之后这一概念才能产生意义这样就能够把那些虽然没有把形式放在内容之上但与现实不符的作品也称为形式主义的并戳穿它们的真相在布莱希特看来任何仅仅依据形式便否定文艺创作的观念都是形式主义的他认为艺术家总得同形式打交道他总是要创造形式因此警告那些试图用形式主义来对作品下断语的评论家要小心谨慎在他眼中否定形式的创造和革新就是对艺术本身的否定就是一番脱离艺术生产实践的空话他提醒人们注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非常重视的黑格尔名言真理是具体的对现实主义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把现实主义贬低成为一个形式问题卢卡契的方式建立在对马克思恩格斯原著阐发之上的理论上较完整简单说来他在对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研究中总结出了一套现实主义的运作机制只要作家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有着对现实正视的勇气他就会战胜身陷其中的意识形态使历史真实得到表达从而实现现实主义的胜利这种方法与他的总体性观念密切相关即只有全面地把握世界才能看到本质才能按现实的本来面貌来反映现实布莱希特则把祛幻功能和祛幻方式放在了两个层面上而不象卢卡契那样指定唯一的祛幻方式他认为要判断一个文本是现实主义与否必须拿每部具体作品所描写的生活去同被描写的生活而不是别的作品相比较布莱希特比较清楚地表达了他的现实主义标准一般的观点认为艺术作品越是易于被从中认出现实就越具有现实主义的精神我的观点与此不同我认为艺术越是使人们从中认识和把握了现实就越具有现实主义的精神正因如此布莱希特不但没有象卢卡契那样以一种多少有些公式化的手法为尺度去衡量和限定现实主义而且肯定了这种手法必然处于变动之中正如他所说的我们对现实主义必须是广阔和政治的不受任何惯例的限制二!布莱希特现实主义的特征在反驳卢卡契的笔记中对于现实主义的描述稍作分析便不难看出布莱希特的现实主义观念至少具有这样一些特性!一"开放性布莱希特的现实主义是一种开放的现实主义主要是一种批判的精神和眼光而未局限于对现实的直接模仿更不是一种固定模式艺术与现实的相似并不是现实主义的必要条件艺术可以变形地表现现实这不但不是歪曲还是更深刻的阐释值得注意的是布莱希特在对现实主义的种种描述中并没有能与卢卡契抗衡的完整定义他不象卢卡契那样有一套带有普遍性的可以从容面对任何时代变化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他的现实主义是一种态度而不是成套的理论最完整的一个界说是对现实主义的即现实性做出的在布莱希特看来现实主义的就是提示出社会的因果关系揭露出占统治地位的观点只不过是统治者的观点写作要从那个为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最紧急的困难提出了最为广阔解决办法的阶级的立场出发要强调发展的因素要既具体又要让人有抽象概括的可能詹姆逊也特别指出布莱希特建议根据现实性而非现实主义来讨论这个问题在现实主义这一术语已经很难摆脱某种形式的事实面前我们不妨接受布莱希特本人的建议把他的现实主义理解成一种现实性!二"变化性布莱希特不相信存在什么永恒的东西有人质问他是否怀疑莎士比亚悲剧的永恒价值时布莱希特的回答是永恒的价值!为了把那永恒的价值也埋藏地下我们同样只需科学的帮忙社会经济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着不可遏止的变化新的矛盾不断出现它们是现实主义要去面对和解决的同时也不能禁止文学使用当代人获得的能力比如心理学电影技术等新手段是现实主义应该吸收的布莱希特提醒我们压迫者的行动方式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一样的固而用同样的方式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抓住他们的他们有许许多多办法逃脱审问于时间中变幻的现实正是布莱希特要捕捉和处理的对象因此问题不在于使用某种现实主义手法而在于通过什么手法实现现实主义每一个没有囿于形式偏见的人都知道真理可以用许许多多的方式加以隐瞒而道出它的方式必然也是多种多样的!三"倾向性卢卡契是真诚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参加了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但他在现实主义问题上却并不象布莱希特那样看重立场他认为一个伟大艺术家即使是反动的只要他遵照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也可以创作出伟大作品布莱希特则明确提出党性要求非常重视立场问题在对前苏联模式的否定声中立场越来越成为一个贬义的范畴似乎只有公允的无立场的作品才有可能伟大其实我们若从认识论角度考虑事情并不那么简单布莱希特认识到了他所处时代中社会的根本状况那就是人们受到压迫压迫阶级正在衰落被压迫阶级正在上升只有站在上升阶级的立场上才能获得一种更正确的观察现实的位置从而真正理解世界的变化当然这种倾向性也与布莱希特强烈的政治意识密切相关他曾说过现实主义不仅是文学性的事务它是伟大的政治性的哲学性的实践性的事务因而必须把它当作这样一件伟大的具有普遍的人的意义的事务来看待和解释!四"人民性卢卡契式的现实主义者向先锋派发难的一个重要武器是这些新的形式人民看不懂而只有他们的现实主义才是人民能够懂得的对卢卡契而言普通人容易接受和理解是具有政治上的意义的布莱希特非常重视人民性并曾为人民性下过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其要点包括对于群众而言通俗易懂吸收并丰富他们的形式代表他们中最先进那部分人的利益采取并纠正他们的立场等他曾说过谁要想对人民说话就得让人民懂得你讲的是什么但他在判断人民能不能看懂的标准时与卢卡契发生了分歧他认为不能想当然地去说这个人民不懂那个人民能懂而应从实践中带着发展的眼光寻找标准在他看来哪怕是异乎寻常的作品只要与无产阶级现实有关就是人民可能接受的作品年前也就是布莱希特去世那年罗兰巴尔特满怀敬意地预言任何关于戏剧和革命的反思都很难绕过布莱希特这年间尽管布莱希特在政治风向和文化思潮的变化中时冷时热但连他的反对者也无法否认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发展他有一种坚不可摧的重要性布莱希特的现实主义观对于我们理解现实主义在世纪的新发展理解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乃至后现代主义的对立与融合都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参考文献"弗尔克尔布莱希特传李健鸣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詹姆逊布莱希特与方法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参见柳鸣九编二十世纪现实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张黎选编表现主义论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张黎选编表现主义论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詹姆逊布莱希特与方法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张黎选编表现主义论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张黎选编表现主义论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责任编辑"德璋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令!上接第页"导前者有强迫后者驯服的味道孙中山的训政让政府和政党掌握训权让人民承担听训的义务如何训政和听训全由政府和政党规定还有什么叫先之先觉也全由革命党说了算人民群众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先知先觉的水平呢?年真的够吗?这就留下了后遗症后来的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一再以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为依据提出由于内乱未平息人民无文化不懂得民主政治所以训政需延期反对其他党派和民众要求尽快建立宪政的正义呼声训政变成了独裁者反民主的挡箭牌实际上孙中山在世时并未能实行训政国民党直到年才公布训政纲领年月日国民政府第十九次国务会议确定广东省中山县为全国模范县月日成立中山县训政实施委员会训政才开始实行但直到国民党逃离大陆训政也还未结束训政在独裁者手里成了愚弄人民的道具孙中山没有充分看到人民群众在争取民主的革命斗争中是能够自己提高民主觉悟的他对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以来民众在民主运动的基本作用估计不足这也使得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前的革命斗争中不注意发动群众导致革命一再失败总之孙中山的训政思想具有双重性积极的方面是坚持训政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宪政动机是好的他提出革命政府和政党要负起教育指导人民的任务也是有道理的消极的方面是没有充分认识人民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没有看到先知先觉之革命党和政党也需要向人民听训训政思想形成于同盟会到国民党一大期间在当时有其合理性但从哲学上看它不符合唯物史观它被以后的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它绝不能作为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指导思想!责任编辑"德璋。
批评之中有艺术
批评之中有艺术
张黎
【期刊名称】《四川教育》
【年(卷),期】2017(0)24
【摘要】班主任免不了要批评犯错的学生.批评的作用是激励人的斗志,鞭策人的精神,教导人的成长.但是,对小学中高段,开始步入叛逆期、青春期的学生,大声喝斥,往
往会激起学生的反抗,导致师生矛盾升级.班主任老师应改变批评的方式,讲究语言艺术,变“单刀直入”为“迂回曲折”,变“恶语相讥”为“幽默解嘲”,变“老账新算”为“就事论理”。
【总页数】1页(P32-32)
【关键词】语言艺术;批评;人的精神;人的成长;师生矛盾;学生;叛逆期;青春期
【作者】张黎
【作者单位】川大附小清水河分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51.6
【相关文献】
1.艺术批评:批评的"恰当方式"——教育故事对教师进行艺术批评的启示 [J], 杨朝晖
2.学术必须在批评与争鸣之中发展--评《汕头大学学报》"学术批评与争鸣"专栏[J], 张玉能
3.商业环境之中当代艺术批评何为?何以为? [J], 李磊
4.从克莱门特·柏林伯格的艺术批评到建立中国当代艺术批评中心的讨论--记李倍雷教授《西方艺术批评史》的一次博士生课程教学 [J], 陈小琴;邢涵
5.现代\"快\"的艺术批评\r——谈艺术批评与艺术创作 [J], 许燕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虚构的价值:思辨设计的美学政治与未来诗学
The Value of Fiction:The Aesthetic Politics and Future Poetics of Speculative Design 作者: 张黎[1]
作者机构: [1]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广州市510090
出版物刊名: 文艺理论研究
页码: 152-160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6期
主题词: 思辨设计;虚构;道具美学;歧感;未来诗学
摘要:在智能技术逐渐渗透到媒介社会每个毛孔的今天,"未来学"成为各个学科的显学之一。
结合法国哲学家朗西埃的美学政治理论,论述思辨设计如何以虚构的方式对观众的可感性进行分配并制造出歧感,从而保留进一步想象与反思的空间,维持其作为未来诗学的活性。
作为当今最具批判性的跨媒体实践,思辨设计以"如果……会……"的思想实验,凭借物理道具及其虚构美学,对新兴技术的副作用进行谨慎推论,从而使人们跳出"以消费为元逻辑的脚本",化被动消费者为具有能动性的行动主体。
从西蒙的广义设计学来看,所有设计本质上都带有乌托邦属性,因为它总是以未来为参照致力于改造当下。
思辨设计以未来为现在赋形,以平行世界反身观望现实世界,在技术乐观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当中冷静地反思技术的盲点。
本着"智识平等"的观念,思辨设计只问不答,将决断的权力与行动的可能留给观众,思辨设计的虚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美学政治与未来诗学这两个方面。
七十年代东、西德文学的一些倾向(下)
作者: 张黎
出版物刊名: 国外社会科学
页码: 37-41页
主题词: 七十年;西德文学;六十年代;虚构文学;布莱希特;作家;小说;知识分子;文学潮流;知识界
摘要: <正> 七十年代,在联邦共和国知识界流行着一种所谓“转向”(Tendenzwende)的说法。
莱希—拉尼茨基把这种说法从文学角度概括为:六十年代是文学界“吹起行动号角,擂响进军鼓声”的时代,七十年代的文学则表现为“撤退”和“逃遁”。
当然,并非所有的人都赞同他的这种说法,但是政治上和文学上的“转向”,却是明显的事实。
有人称七十年代文学为“新感伤文学”,有人称之为“新主观性”或“新主观主义”文学,这些也未必是普遍接受的概念。
不管怎。
论德国反法西斯戏剧
作者: 张黎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外国文学评论
页码: 43-52页
主题词: 反法西斯;法西斯主义;布莱希特;魏玛共和国;历史剧;布鲁克纳;戏剧;剧作家;社会民主党;法西斯势力
摘要: 论德国反法西斯戏剧张黎一、反法西斯戏剧概观戏剧在文学种类中是最受设备和观众局限的,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
德国反法西斯戏剧工作者在1933—1945年之间,由于政治、种族或宗教的原因,大都被迫流亡到异国他乡,他们失掉了剧院、观众,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
日常生活的设计与消费
日常生活的设计与消费
张黎
【期刊名称】《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卷),期】2010(000)002
【摘要】消费社会的日常生活既是当代设计的时间状语,又是当代设计的空间语境.消费的日常性导致了设计的日常性及其合法化,设计也因此呈现出消费化、日常化、符号化与视觉化等时代特点.本文以消费文化与日常生活理论为纲,考察消费社会的
日常生活、设计、消费三者之间的互为关系.
【总页数】4页(P87-90)
【作者】张黎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1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02
【相关文献】
1.日常生活中的时尚消费——基于消费社会理论的时尚现象解读 [J], 邓飞
2.消费社会与日常生活的批判逻辑——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理论及其审美意义 [J], 秦莹莹
3.来自生活之城,成都设计师对台湾日常生活设计的共鸣“中国设计精英之旅(成都站)——2016台湾日常生活设计考察之旅”圆满落幕 [J],
4.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消费社会中的设计美学解读 [J], 冉莉敏;翟航
5.基于日常生活的消费空间生产:一个消费空间的文化研究框架 [J], 张敏;熊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语言仅仅是工具吗?——对语言学学科性质的新的理解
语言仅仅是工具吗?——对语言学学科性质的新的理解
张黎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89(000)002
【摘要】相当长时期以来,我国语言学界对语言的本质的认识基本上沿用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体现思维的工具”(下称“工具论”)的信条。
翻开国内已出版的语言学理论书,几乎众口同声的重复着这一点。
【总页数】5页(P41-45)
【作者】张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55
【相关文献】
1.对语言学科性质特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J], 钱加清
2.认知语言学理论与阅读理解--认知语言学理论对阅读理解的启示 [J], 王瑞昀
3.逻辑学、语言学与信息科学--论自然语言逻辑的学科性质 [J], 夏年喜
4.认知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的新接点——《认知社会语言学:语言变体、文化模式、社会制度》评介 [J], 朱海燕;刘懿娴
5.中国民族语言学会描写语言学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新描写语言学框架下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学术研讨会在百色学院召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研究表现主义的社会批判倾向张 黎内容提要 德国表现主义作家都是对社会问题感觉极为敏锐的人,具有强烈匡正时弊的意识。
他们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倡导艺术为人生的社会功能,主张艺术家充当被侮辱、被损害的人群的代言人和保护者,以变革和改善世界为己任。
虽然他们尚不清楚世界应变成什么样,但这种倾向性却为德国文学带来一种新质,并对后世作家、艺术家产生了广泛、持久的影响。
本文从社会批判倾向的角度,概括描述了德国表现主义文学的重要特征。
关键词 表现主义 行动主义 社会批判 德国文学史家弗利茨·马蒂尼在他那篇《表现主义作为文学运动》的论文一开头便指出,表现主义作为一种精神运动,不只表现在绘画艺术和文学中,它作为一种世界危机的征兆和表现,遍及宗教、哲学、政治、社会生活等各种领域,而世纪之交便已酝酿成熟的各种精神、艺术思潮,恰恰在表现主义运动中汇合一处,因此,任何单纯从艺术角度考察表现主义运动,忽视思想政治倾向的做法,都是不得要领的。
①表现主义那一代年轻作家们,不同于盖奥尔格、霍夫曼斯塔尔、里尔克等前辈,他们都是对社会问题感觉极为敏锐的人,像德国文学史上启蒙运动、狂飙与突进、青年德意志派和自然主义运动中的作家一样,具有强烈匡正时弊的意识,他们对表面看来似乎不可动摇的一切现存事物都持怀疑态度。
他们要求文学表达新思想、新内容,艺术上创造新形式、新语言,他们强调按照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经历表达一切,不拘泥于用现成的表达方式表现他们在现实中感受到的恐怖、痛苦、不满、渴望、梦想等等。
他们面对各种社会矛盾,不再采用精雕细刻的现实主义手法表达内心冲突,不再强调对描写对象进行扣人心弦的分析和缜密充分的揭示,而是强调以鲜明的倾向性和浓郁的主观色彩表达他们的社会批判性。
如德国文学史家维尔纳·密滕茨威所说:“和谐与细腻的时代已经过去,诗歌开始呐喊。
”②这种呐喊的表现主义运动,十分蔑视新浪漫派和印象主义那种唯美主义和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
他们蔑视和反对唯美主义,主要表现为执意倡导艺术的社会功能。
在他们看来,文学和艺术首先不应该强调深奥的特·128·性,不应该强调自身的至高无上,它们应该是伦理的乃至政治性的“行动”。
作家最要紧的任务是变革和改善世界,充当被侮辱、被损害的人群的代言人和保卫者,帮助他们克服灾难和痛苦。
从这个意义来说,路德维希·鲁比纳在1917年5月发表的《时代回声》一文,鲜明地表达了表现主义共同的艺术观:“不要为艺术而艺术,而要为人而人。
”③这种“为人生”的艺术观,一方面使自己同唯美主义艺术观划清了界限,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表现主义文学运动强烈要求贴近生活的愿望和政治化倾向。
虽然他们并不清楚应该让世界变成什么模样,但这种倾向性却赋予当时的文学一种全新的稚拙而粗犷的色彩。
这种艺术表达方式在作家中产生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对后世德国文学产生了持久影响,所以文学史家们称表现主义运动是一场“文学革命”。
表现主义文学的政治化倾向,在“行动主义”这个口号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行动主义”(Aktivismus)是库尔特·希勒在1915年出版的第一本《目标》年鉴中提出来的,因此他被称为“行动主义”的奠基人。
早在组织“新俱乐部”时,他就反对诗人写抒情诗,而主张用论战性和讽刺性文字作为战斗工具来影响公众舆论;反对诗人作唯美主义者,而主张诗人作伦理主义者;他甚至主张诗人要同那些回避政治倾向的“写诗的匠人”绝裂。
不过,第一个提出“行动主义”宣言的却是亨利希·曼。
他在1910年发表在阿尔弗雷德·凯尔主编的《潘》杂志上的《精神与行动》④一文中,首次阐述了行动主义的要旨。
他以法国大革命为例论证了语言的力量、诗人的政治任务和文学家在人类文明中的意义。
他提出文学家应该用精神与行动的统一、语言与行动的一致来反对唯美主义,充当革命的士兵。
亨利希·曼是表现主义文学运动中的年长者,被年轻作家们尊称为表现主义运动的先驱。
他在那部社会批判小说《臣仆》中,仍采用现实主义手法,以辛辣的讽刺笔调描写了赫斯林这个人物往上爬的历程,深刻揭示了帝国主义时期德国资产阶级的发家史。
赫斯林为“出人头地”而“奋斗”的经历,象征性地体现了威廉帝国时代德国资产阶级的追求。
他击败老布克的过程,体现了德国帝国主义排除德国自由主义和民主传统的勃勃野心。
作者以拿破仑·费舍尔同赫斯林的勾结表现了社会民主主义运动的堕落。
小说结尾时,赫斯林面临一场暴风雨,这虽是自然现象,却也象征性地预示了帝国主义即将崩溃的现实。
马耶尔教授称《臣仆》是一个既批判皇上又批判资产阶级的“合成物”。
⑤这种双重批判倾向,代表了早期表现主义文学的突出特点。
表现主义文学的社会批判倾向是鲜明的,但作家们的表达方式却有着很大差别。
剧作家卡尔·施特恩海姆的连续剧《资产阶级的英雄生活》(包括《裤子》、《势力小人》和《1913年》),是描写威廉帝国时代最为尖锐的社会批判喜剧,它描写了一个小市民家庭跻身大资产阶级和贵族行列后的沾沾自喜和最后灭亡的命运。
作者给这个家庭取名为“马斯凯”,即“假面具”的意思。
马斯凯家族的崛起和衰落,正是德国资产阶级崛起与衰落的艺术表现。
《1913年》中有一句台词:“一种体制一旦达到高峰,变革的可能性就在眼前,”⑥这句话象征性地表现了这个家族势力的必然衰落,同时也预示着德国资本主义制度即将走向末日的趋势。
这一组喜剧给施特恩海姆带来了“现代莫里哀”的声誉。
施特恩海姆的这些剧作,像亨利希·曼的小说一样,都是把社会问题作为故事的主线,艺术上采用讽刺手法,揭示了资产阶级的发家史,而不像当时多数作家那样,作品中充满着愤怒激情。
莱昂哈德·弗兰克的小说也像亨利希·曼、施特恩海姆的作品一·129·表现主义的社会批判倾向样,在艺术方面大体上属于同一种批判现实主义的类型。
对于大多数年轻作家来说,文学的社会批判倾向主要表现为充满痛苦的哀怨、充满激情的呐喊和愤怒的控诉。
作家们往往借助被折磨、被排挤、被损害、被侮辱的人物形象,来表达他们所体验的那种令人无法忍受的社会状况。
其中,一些剧作家常常借助父与子的对立来表现他们所感受到的这些社会矛盾,于是父与子的冲突,也就成了表现主义文学运动的一个基本主题。
这说明在德意志帝国的家庭中,封建家长制是相当可怕的,父亲对于儿子往往扮演着暴君的角色。
这在亨利希·曼的《臣仆》中也有出色的描写。
所不同的是赫斯林继承父亲的衣钵成了新的暴君,而年轻一代的表现主义者则描写了父辈的叛逆者。
这一主题在德国文学史上曾经屡见不鲜。
在1789年以前的德国“狂飙与突进”运动中,作家们就描写过市民阶级的青年反对父辈家长制统治势力的反叛活动。
最有代表性的是席勒早年的剧本《强盗》和《阴谋与爱情》。
19世纪剧作家弗里德里希·赫贝尔在他的剧本《玛丽娅·玛格达蕾娜》中,描写了父母之命为青年人的爱情所酿成的痛苦和悲剧,父亲成了作家声讨的对象。
在表现主义戏剧中,描写这一主题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瓦尔特·哈森克雷沃的《儿子》(1914)。
这是一出用散文和无韵诗体写成的作品,语言充满激情,人物则全部类型化为“父亲”、“儿子”、“朋友”、“家庭教师”等,而没有具体姓名。
剧中的“父亲”体现了旧的生存方式,“儿子”在“朋友”帮助下加入了一个青年组织,声言“反对父亲的斗争,像100年前反对大公一样”。
“朋友”借给他一支手枪,让他去杀死“父亲”。
在父子矛盾极为尖锐的情况下,“父亲”中风而死。
杀父当然不是最终解决办法,它只是表达了这一代人的愤怒。
在“儿子”看来,他的全部生活正在被“父亲”所规定的那种生存方式所窒息,他要冲破那种无情控制着他的生存方式。
他的反抗表现为拒绝按照现存社会承认的方式过屈辱生活,取得已所不欲的成功。
解决这种矛盾的惟一办法,就是为自我发展寻找新的可能性。
这种觉醒、叛逆、寻找新的出路,是表现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涌动在那一代青年中的一股有力的思潮。
描写父与子冲突这一主题的作品,还有莱因哈德·佐尔格的剧本《乞丐》(1912)、阿诺德·布罗农的剧本《弑父》(1915)等。
而最具有代表性的,则是卡夫卡的《致父亲》那封长信。
如果说在卡夫卡的《判决》中,儿子摄于父亲的淫威不得不用死来解脱自己的话,那么在《致父亲》中,儿子则愤怒地指斥父亲为“暴君”。
卡夫卡的长信所反映的父子矛盾,已经远远超出了家庭范围,我国学者叶廷芳同志对卡夫卡这封信的评论,恰如其分地指出了这封信更为广泛的意义:这封“致父亲”的信,不过是卡夫卡的一种“典型化”手法,用他的父亲做“模特儿”来刻画“一切暴君所具有的那种神秘莫测的特征”罢了。
因此这个家庭的小暴君,可以看作奥匈帝国那些大暴君的缩影。
因为“小暴君”本来就是按照“大暴君”的模子“塑造”出来的,才使他具有了“大暴君”的一切特征。
现在,“小暴君”又要按照代代相传的模子来塑造自己的儿子,不料却偏偏遭到这位儿子的拒绝。
⑦卡夫卡在家庭中感受到的这种违反人性的压抑,是很有代表性的,它不仅表现在家庭生活中,表现在父子关系中,也表现在学·130·外国文学评论 No.4,2002校生活和师生关系中。
亨利希·曼在他的《垃圾教授》、莱昂哈德·弗兰克在他的《群盗》等小说中,以讽刺的笔调描写了“暴君”式的教师对青少年天性和创造才能的压制和扼杀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带有无政府主义色彩的反叛。
家庭和学校都成了社会的缩影。
父子冲突、师生冲突是社会上两代人之间矛盾的表现,是社会危机的一种表现形式。
由于这种矛盾发生得相当广泛,因而在青年中引起了颇具时代特征的叛逆运动。
诗人盖奥尔格·海姆少年时代就与充当普鲁士法官的父亲发生龃龉,后来又遭到学校开除,他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造就了他的叛逆精神。
他常以丹东自况,觉得自己头上如果缺了一顶“雅各宾党人小帽”,简直不可思议。
正是这种精神状态,使他在人生态度和文学趣味方面更倾向于英国文学中的济慈、雪莱,法国文学中的波德莱尔、魏尔仑、兰波,德国文学中的克莱斯特、毕希纳、格拉贝等人。
海姆视他们为自己人生和文学创作的榜样。
遗憾的是他1912年冬天在哈威尔河上溜冰时,因救人而溺水身亡,年仅22岁,身后留下《永恒的一天》和《生活的阴影》两部诗集。
海姆是柏林最早的表现主义团体“新俱乐部”的成员。
该团体的组织者库尔特·希勒称他是那个时代诗人中最具有爆破力的愤怒诗人,说他把世界上的一切都视为冷酷无情的、滑稽可笑的、荒诞不经的;他称海姆是“德国的波德莱尔”,说他擅于描写那些明白无误的令人恐怖的事情,描写死亡,描写三维现实中的乌烟瘴气。
⑧另一位早期表现主义女诗人埃尔赛·拉斯克-舒勒尔,也像海姆一样,在诗歌题材方面显露出同里尔克、霍夫曼斯塔尔有某些继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