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1.气体动理论
气体动理论
第十三章 气体动理论本章从理想气体的微观组成出发,假以统计性假设,推出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公式,揭示了压强和温度的本质;提出了理想气体内能的概念,介绍了理想气体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阐述了理想气体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
这称为气体动理论。
气体动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凝聚了众多物理学家的智慧和心血。
早在1678年,胡克就提出了气体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与器壁碰撞的结果的观点。
之后,在1738年,伯努利根据这一观点推导出压强公式,并且解释了玻意耳定律。
1744年,俄国的罗蒙诺索夫提出了热是分子运动表现的观点。
在19世纪中叶,气体动理论经克劳修斯、麦克斯韦和玻耳兹曼的努力而有了重大发展。
1858年,克劳修斯提出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的概念并导出相关公式。
1860年,麦克斯韦指出,气体分子的频繁碰撞并未使它们的速度趋于一致,而是达到稳定的分布,导出了平衡态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和速度分布。
之后,麦克斯韦又建立了输运过程的数学理论。
1868年,玻耳兹曼在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中又引进重力场。
第一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一、状态参量1.状态参量概念如何描述系统的冷热变化规律,这就需要一些物理量。
假设气体的质量为 m ,其宏观状态一般可以用气体的压强p 、体积V 和温度T 三个物理量来描述。
如果在热力学过程中伴随着化学反应,还需要物质的量、摩尔质量 、物质各组分的质量等物理量来描述。
如果热力学系统处于磁场中,还需要电场强度E 、电极化矢量P 、磁场强度H 和磁化强度M 等物理量来描述。
选择几个描写系统状态的参量,称为状态参量。
2.状态参量分类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状态参量可作如下划分:(1)按状态参量描写系统的性质划分可分为:V P E P H M几何参量:描述系统的空间广延性。
如体积 。
力学参量:描述系统的强度。
如压强 。
化学参量:描述系统的化学组分。
如各组分的质量,物质的量。
电磁参量:描述系统的电磁性质。
如电场强度 ,电极化强度 ,磁场强度 ,磁化强度 。
大学普通物理学经典课件——气体动理论
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
归一化条件
i
i
Ni iN
1
§7.2 平衡态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一 气体的物态参量及其单位(宏观量)
1 气体压强 p :作用于容器壁上
单位面积的正压力(力学描述).
p,V ,T
单位: 1Pa 1N m2
标准大气压:45纬度海平面处, 0 C 时的大气压.
1atm 1.013 105 Pa
~ 107 m; z ~ 1010次 / s
对于由大 量分子组成的 热力学系统从 微观上加以研 究时,必须用 统计的方法 .
小球在伽 尔顿板中的分 布规律 .
............ ........... ............ ........... ............ ........... ............
2mvix
两次碰撞间隔时间
2x vix
单位时间碰撞次数 vix 2x
单个分子单位时间施于器壁的冲量 mvi2x x
y
A2o
z
- mmvvvxx
x
单个分子单位时间 施于器壁的冲量
A1 y
mvi2x x
大量分子总效应
zx
单位时间 N 个粒子
对器壁总冲量
mvi2x ix
m x
i
vi2x
Nm vi2x x iN
pV m RT M
例1 在水面下深为50.0m的湖底处(温度为4.0 ℃ ), 有一个体积为1.0×10-5m3的空气泡升到湖面上来,若 湖面的温度为17℃,求气泡到达湖面的体积(取大气 压p0=1.013×105Pa)。
§7.3 理想气体压强公式 一 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1)分子本身的线度比起分子之间的距离小 了很多,以至于可以忽略不计(可视为质点)
气体动理论
17
§2.1.3理想气体的温度
1.宏观意义:冷热程度,是决定某一系统 与另一系统是否处于热平衡的宏观标志。
2.微观意义:由状态方程可得
pV = N RT NA
状态方程:
p=
N V
R NA
T = nkBT
波尔兹曼常数:
kB
=
R NA
= 1.38 10-23 J
K -1
18
温度的统计意义
p = 2 nω 3
p = nkT
ω = 3 kT 2
此式称为理想气体分子温度公式. 温度的统计意义:
(1)温度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反映无 规则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2)温度是大量分子集体表现,对个别分子 温度没有意义。
相等。
2.气体分子沿各方向运动的概率相等 即分子速度在各方向上分量的各种平均值相
等。
在直角坐标系中有: vx2 = vy2 = vz2
vx2 + vy2 + vz2 = v2
vx2
=
vy2
=
vz2
=
1 v2 3
11
§2.1.2理想气体的压强
1.产生
固体、液体的 :重力原因 气体压强:大量分子不断碰撞的结果。
单个分子碰撞器壁的作用力是不 连续的、偶然的、不均匀的。从 总的效果上来看,分子碰撞对器 壁产生一个持续的平均作用力。
PA=F/SA
12
2 .理想气体压强公式的导出
公式导出 见图:
PA=F/SA
长方形容器内分子总数为N。
设分子质量为m,速率为vx、vy、vz;
气体动理论公式总结
气体动理论公式总结气体动理论是研究气体分子在微观层面上的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研究气体分子的速度、能量、碰撞等方面的性质。
气体动理论公式是描述气体分子运动规律的数学表达式,可以用来计算气体分子的平均速度、平均能量等参数。
下面将总结一些常见的气体动理论公式。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描述了理想气体在一定温度、压力和体积下的状态关系。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PV = nRT其中,P为气体的压力,V为气体的体积,n为气体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2. 平均动能公式平均动能公式描述了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K = (3/2)kT其中,K为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k为玻尔兹曼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3. 动量-速度关系动量-速度关系描述了气体分子的动量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p = mv其中,p为气体分子的动量,m为气体分子的质量,v为气体分子的速度。
4. 均方根速度公式均方根速度公式描述了气体分子的速度分布规律。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v = √(3kT/m)其中,v为气体分子的均方根速度,k为玻尔兹曼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m为气体分子的质量。
5. 平均自由程公式平均自由程公式描述了气体分子在运动过程中与其他分子或壁面碰撞的平均距离。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λ = (1/√2πd^2n)其中,λ为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d为气体分子的直径,n 为气体分子的密度。
6. 分子碰撞频率公式分子碰撞频率公式描述了气体分子碰撞的频率与气体分子数密度之间的关系。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Z = 4πn(d^2)v其中,Z为气体分子的碰撞频率,n为气体分子的数密度,d 为气体分子的直径,v为气体分子的速度。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气体动理论公式总结,它们可以用来描述气体分子的运动规律和性质。
利用这些公式,我们可以进行气体的热力学计算和分析,深入理解气体的特性和行为。
同时,这些公式也为相关实验提供了理论基础,促进了气体动理论的发展。
大学物理学第7章气体动理论(Temperature)
4
研究对象:大量无规则热运动气体分子构成的系统 研究内容:物质与冷热有关的性质及这些性质的变化
对象特点:单个分子 无序性、偶然性、遵循力学规律 整体(大量分子):服从统计规律
mvx
l2
立直角坐标系。
a
O
-mvx
X
(2)选任意一个分子a作为研
究对象,求其对A1面的压力 Z
l1
分子“a” 的速度:
分子“ a”碰撞器壁A1面一次所受的冲量: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器壁A1面受分子碰撞一次所受的冲量:
23
分子“ a”相继碰撞器壁A1面两次所用的时间为: 单位时间内,分子“ a”与器壁A1面碰撞的次数为: 单位时间内,分子“ a”对器壁A1面的冲量即冲力为:
如压强 p、体积 V、温度 T等 .
平衡态:一定量的气体,在不受外界的影响下, 经过一 定的时间, 系统达到一个稳定的, 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 化的状态称为平衡态 .(理想状态)
平衡态的特点
( p,V ,T )
p
*( p,V ,T )
o
V
1)单一性(
处处相等);
2)物态的稳定性---与时间无关;
3)自发过程的终点;
(2)在平衡态下,分子按位置的分布是均匀的 n dN N
则各处分子数密度是相同的。
dV V
(3) 分子速度指向任何方向的机会是一样, 或分子速度按方向的分布是均匀的。
vx2 vy2 vz2
各个方向的速度分量的平均值相等。
vx 2
v1 x 2
大学物理 气体动理论
三、 温 度
决定一个系统是否与其它系统达到热平衡的宏观性质。
处于热平衡的多个系统具有相同的温度
具有相同温度的几个系统放在一起必然处于热平衡。
温度测量
酒精或水银
A
B
A 和 B 热平衡,TA = TB
热胀冷缩特性,标准 状态下,冰水混合, B 上留一刻痕, 水沸 腾,又一刻痕,之间 百等份,就是摄氏温 标(Co)。
生碰撞的�数目为:Ni = nivix dt d A 速度为 vi 分子在 dt 时间对 dA 的冲量为:
�
x
vxi
dA
vidt
nivixdAdt ⋅ (2mvix )
∑ 所有分子在
dt
时间内对
dA 产生的总冲量为:dI = 1 2
i
2mni
v
2
ix
dAdt
∑ ∑ 气体对器壁的宏观压强为:
p=
mni
T0
273.15
= 8.31(Jmol⋅K)
若写成 ν = N NA
N A = 6.023 × 1023 / mol
N为气体分子总数 阿伏伽德罗常量
µN
R
pV = RT = N T
µNA
NA
令
k
≡
R NA
=
1.38 × 10−23
J
K
玻耳兹曼常数
pV = NkT
p = N kT = nkT V
n:气体分子数密度
2
三、气体分子的平均总动能
设分子有: 平动自由度 t 转动自由度 r
分子平均总动能:
1 εk = (t + r) 2 kT
单原子分子 刚性双原子分子
3
第7章 气体动理论
碰后折回来需用的时间:
2x vx
t vxt 2x / vx 2x
一个分子在 t 时间内碰撞器壁的总冲量:
I1
2mv
x
t
2x / v x
mv
2 x
t
x
(3) N 个分子在 t 时间内
碰撞器壁的总冲量:
IN
N
mv
2 ix
t
x i 1
m x
t
N i 1
v2 ix
y
A1
vy
m
(4) I Ft P F / s
kr
1 2
mvc2x
1 2
mvc2y
1 2
mvc2z
1 2
J yc2y
1 2
J zc2z
1 2
J x c2x
2.能量均分定理(Boltzmann 假设)
t
1 2
mv2
3 2
kT
v
2 x
v
2 y
v
2 z
1 3
v2
1 2
mv
2 x
1 2
m
v
2 y
1 2
mvz2
1 ( 1 mv2 ) 32
1 kT 2
φ
确定刚体转轴的方位: 需要二个自由度(α,β);
β P(x,y,z)
α
γo
X
确定刚体绕转轴转过的角度, Z
需要一个自由度(φ);
刚体位置的确定共需要六个自由度。
3.气体分子模型自由度 ①单原子分子: 如氦原子 He 需要三个平动自由度 i=t=3;
②刚性双原子分子: 如氧气分子
O2
质心需要三个平动自由度;两原子连线方位需要
大学物理 气体动理论
n k
(
n m)
分子平均平动动能
k
1 mv2 2
气体压强公式
p
2 3
n k
宏观可测量量
微观量的统计平均
12-4 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
动能与温度的关系
P nkT
由
P
2 3
n k
k
1 2
mv2
3 2
kT
T k ( 运动激烈程度 )
方均根速率 vrms
v2
3kT m
*可以用温度计来比较各个系统的温度
48ºC
A
48ºC
绝热板
B
AB
(a)
(b)
12-2 物质的微观模型 统计规律性
一.分子的线度和分子力 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l 3 1/ n
1.分子线度
占有体积
自身体积
有效体积 (相互作用)
2.分子力 — 短程力、电磁相互作用力
r0 引力>斥力 r r0 分子力为零
理想气体满足:分子体积不计,相互作用不计,完全弹性碰撞
(1) 定量,平衡态
m M
pV N k T 或 pV RT
N NA
k R / NA 1.381023J K1 Boltzmann常数
摩尔气体常量 R 8.31 J mol1 K1
m系统总质量,M摩尔质量,m 单个分子质量
8.
[讨论] a. 抛硬币,抛骰子— 等概率事件 b. 伽尔顿板实验—不等概率事件
注
............
...........
当小球数 N 足够大时小
............ ...........
大学物理热学习题课
dN m 32 4 ( ) e Ndv 2kT
v2
对于刚性分子自由度 单原子 双原子 多原子
i tr
(1)最概然速率
2kT 2 RT RT vp 1.41 m
(2)平均速率
i=t=3 i = t+r = 3+2 = 5 i = t+r = 3+3 =6
6、能均分定理
8kT 8 RT RT v 1.60 m
M V RT ln 2 M mol V1
QA
绝热过程
PV 常量
M E CV T M mol
(2)由两条等温线和两条绝热线 组成的循环叫做 卡诺循环。 •卡诺热机的效率
Q0
Q2 T2 卡诺 1 1 Q1 T1
M P1V1 P2V2 A CV T M mol 1
E 0
•热机效率
A Q1 Q2
M E CV T M mol M Q C P T M mol
A Q1 Q2 Q2 1 Q1 Q1 Q1
A=P(V2-V1) 等温过程
A
E 0
Q1 Q2 •致冷系数 e W Q1 Q2
热机效率总是小于1的, 而致冷系数e可以大于1。
定压摩尔热容
比热容比
CP ( dQ )P dT i2 i
8、平均碰撞次数 平均自由程
z
2d v n
2
CV •对于理想气体:
Cp
v z
1.热力学第一定律
1 2 2d n
二、热 力 学 基 础
Q ( E2 E1 ) A dQ dE dA
准静态过程的情况下
4. 摩尔数相同的两种理想气体 一种是氦气,一种是氢气,都从 相同的初态开始经等压膨胀为原 来体积的2倍,则两种气体( A ) (A) 对外做功相同,吸收的热量 不同. (B) 对外做功不同,吸收的热量 相同. (C) 对外做功和吸收的热量都不 同. (D) 对外做功和吸收的热量都相 同. A=P(V2-V1)
气体动理论
2 x
2 y
2 z
1 2
3
二、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对压强的统计解释
气体的压强是由大量分子 在和器壁碰撞中不断给器 壁以力的作用所引起的, 压强是气体分子给容器壁 冲量的统计平均量。
例: 雨点对伞的持续作用。
压强公式的推导:
单位时间内分子a作用在A面上的作用力:
l3 l2 z
y
v a vx A
Fa 2mvx vx 2l
§1 气体的微观图像
一、原子(atom)
“假如在一次浩劫中所有的科学知识都被摧毁, 只剩下一句话留给后代,什么语句可用最少的 词包含最多的信息?我相信,这是原子假说,即 万物由原子(微小粒子)组成.”——费曼
道尔顿确立 了原子概念
原子是化学元素的基本单元
现代的仪器已可以观察和测量原子的大小 以及它们在物体中的排列情况, 例如 X 光 分析仪,电子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等.
引言
气体动理论是从气体分子热运动的观点出发, 运用统计方法研究大量气体分子的宏观性质和统 计规律的科学,它是统计物理学最基本的内容。 本章将根据气体分子模型,研究气体的压强与温 度等宏观性质和分子速率分布规律与能量分布规 律等统计规律,从微观角度揭示这些性质和规律 的本质,同时穿插介绍这些理论的一些应用.
2 x
2 y
2 z
v y
o
vv x
2
2 x
2 y
2 z
v z
12
2 1x
12y
12z
22
2 2x
22y
2 2z
……
N112 N112x N112y N112z N222 N222x N222y N222z
……
气体动理论
三Hale Waihona Puke 、 压 强 推 导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具有速度 vi 的Ni 个分子作用: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压强公式的推导过程:
• 对象: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 状态:平衡态。
• 方法:个别分子服从力学规律,
•
大量分子服从统计规律。
• 结论:P = n m v 2/ 3
即:
(1) f (v) dN Ndv
f (v)表示在速率v 附近 单位速率间隔内的分子数 占总分子数的比率.
(2) f (v)dv dN N
表示速率在 v~v+dv 区间 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 率,即阴影1 面积。
(3) v2 f (v)dv N
v1
N
表示速率在 v1~ v2 区间 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 比率, 即阴影2 面积。
• Q:系统与外界的热交换。 Q>0表示系统从外界吸热;Q<0表示系统向外 界放热。
• E:系统内能的改变量。 E>0表示系统内能增加(若是理想气体,则 温度升高);E<0表示系统内能减少。
• A:系统对外界的做功情况。 A>0表示系统对外界作正功,如体积膨胀的过 程;A<0表示系统对外界作负功,亦即外界对 系统做功。
不可逆 可逆.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有关物质结构与运动规律的 三条基本定理
• 宏观物体有大量微粒组成。 •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 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运动。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 看作是惯性支配下的自由运动。 • 分子间存在频繁碰撞。 • 服从统计规律。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
v v+dv
v
在平衡态下, 设分子总数为N, 速率在v~v+dv区间的 分子数为dN个, 那么 表dN示:
N
——速率在v~v+dv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率。
或一个分子速率处于v~v+dv区间的概率。
dN ~ dv N ~ v f (v)
即 dN f (v)dv N
由 dN f (v)dv N
总之, 理想气体可看作是一群彼此间无相互作用 的无规运动的弹性质点的集合。
二、平衡态的统计假设——等几率原理
1、理想气体处于平衡态时, 分子出现在容器内 各处的几率相等。即分子数密度处处相等, 具 有分布的空间均匀性。
2、分子朝各个方向运动的几率相等, 具有运动 的各向同性。
v 0, vx vy vz 0
(4)粒子的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和最概然速率。
解 (1) 按图所示的速率分布曲线形状, 应有
kv
f
(v)
0
(v v0 ) (v v0 )
由速率分布函数的归一化条件, 可得
f (v)dv
0
v0 0
kvdv
1 2
kv 02
1
故速率分布函数为
2v
f
(v)
v02 0
(v v0 ) (v v0 )
f(v)
得
f (v) dN
Ndv
v v+dv
v
f (v) 称为分子的速率分布函数。
其物理意义是:在速率v附近, 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 数占总分子数的比率。
或一个分子速率出现在v附近单位速率区间内的概率。
所以 f (v) 也称为分子速率分布的概率密度。
3、关于速率分布函数的几点重要讨论:
气体动理论
率最大.
2020/9Leabharlann 2218气体动理论
五、平均自由程
1
kT
2 π d 2n
2 πd2p
平均碰撞频率
Z 2d 2n
六、气体内的迁移现象
粘滞现象 扩散现象 热传导现象
动量迁移 质量迁移 能量迁移
Z
2020/9/22
19
气体动理论
例1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容器中有密封的某种理
想气体,分别经历两次加热过程,获得两条过程 曲线,如图(a)(b)所示。试分析(1)图a中气体 的压强如何变化;(2)图b中气体的V体积如何变 化。
v
0
v
f
v
dv
v 8kT 8RT m M
平方平均速率
v2 v2 f v dv 0
方均根速率
vrms
v2
3kT m
3RT M
3.麦氏分布函数
f
v
4
m 2kT
3/2
mv2
e 2kT
v2
f (v)
fmax
o vp
v
4.三种统计速率
最概然速率 v p
2kT m
2RT M
2020/9/22
2
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 3 kT
2
理想气体的内能——
i
RT
2
分子 单原子 双原子 多原子
自由度i
3
56
分子的平均 3
3
3
平动动能
kT kT
2
2
kT 2
分子的平均 转动动能
0
2 kT 3 kT
2
2
分子的 平均动能
3 kT 2
大学物理《热学·气体动理论》复习题及答案
m
i 5 E PV 1.013 10 ( J ) 2
21.求氢气和氦气压强体积和温度相等时, 它们的质量比M(H2)/M(He)和内能 比E(H2)/E(He),(H2视为刚性双原 子分子气体)。 M ( H2) 解:由PV RT m ( H2) M ( He) 和PV RT , m ( He)
v
15. 有一截面均匀的封闭圆筒,中间被一 光滑的活塞分割成两边,如果其中的一 边装有0.1kg某一温度的氢气,为了使活 塞停留在圆筒的正中央,则另一边应装 入同一温度的氧气质量为:
(A) 1 / 16 kg. (B) (D) 0.8 kg. 3.2 kg. (C) 1.6 kg.
[ ]
16.如图所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容器用均匀 的细管相连,管中有一水银滴作活塞,大 容器装有氧气,小容器装有氢气,当温度 相同时,水银滴静止于细管中央,试问此 时这两种气体的密度哪个大? (A)氧气的密度大.(B)氢气的密度大. (C)密度一样大. (D)无法判断.
[ ]
1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 当压强降低时,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 和平 Z 均自由程 的变化情况是:
(A) Z 和 都增大. (B) Z 和 都减小. (C) 减小而 Z 增大. (D) 增大而 Z 减小. [ ]
13.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贮于某一容器中,温 为 T ,气体分子质量为 m .跟据理想气体分 子的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分子速度在方 x 向的分量平方的平均值为 1 3kT 2 3kT 2 (B) vx (A) vx 3 m m (C)
(A)vP1 > vP2 (B)vP1 < vP2 (C)vP1 > vP2 (D)vP1 < vP2 f(vP1)< f(vP2); f(vP1)< f(vP2); f(vP1)> f(vP2); f(vP1)> f(vP2). [ ]
气体动理论知识点总结
气体动理论知识点总结气体动理论是研究气体的微观运动状态及宏观性质的一门物理学理论,是现代物理学中较为重要的分支之一。
气体动理论不仅对实际问题的探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理论体系及方法也为其他学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下面将围绕着气体运动状态、气体的性质以及气体的热力学定律三个方面,介绍气体动理论中的相关知识点。
一、气体运动状态气体动理论认为,气体分子的运动状态决定了气体的宏观控制状态。
因此,研究气体分子的运动状态对于了解气体的性质及可控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1.分子移动气体分子无序地、自由地运动,并且分子的速度是高度非一致性的。
分子的速度与温度、分子的种类有关。
分子受温度影响,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2.分子运动轨迹气体分子在空间中做无规则运动,但可以将其平均运动速度视为直线运动。
分子的运动具有随机性,在时间、位置上无法精确定位。
3.分子碰撞气体分子之间存在碰撞,碰撞时能量和动量都会发生变化,同时碰撞前和碰撞后分子的速度方向也会发生改变。
二、气体的性质气体的性质不仅涉及气体的物理状态,还涉及气体的化学性质,气体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气体的电学性质等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性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流动性:气体具有流动性,能够流动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质。
2.扩散性:气体分子具有无序运动状态,具有自由的运动方式。
在一定条件下,气体分子能够通过物质间的空隙扩散到其他区域。
3.压缩性: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分子之间可以变形并发生相对位移,气体具有较好的压缩性。
4.热膨胀性: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分子具有较大的运动能,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分子之间的反向作用力会减小,会引起体积的增加。
5.气体的状态方程:气体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的压强、体积关系,可以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 V/ nRT)来描述气体的状态。
三、气体的热力学定律气体动理论依据物理实验,建立了气体的热力学学说体系,包括状态方程、热力学过程、热力学定律等。
大学物理 第二章 气体动理论1
31
所谓自由度就是指 为了描述物体运动所需最多独立坐标的个数。
下面具体来讨论 (1) 单个质点自由度
z
P(x, y,z)
在一条固定直线上运动 1
o
y
在一条固定平面上运动 2 x
在空间中运动
必然沸腾
这类现象的 事先可以断定其结果
一个共同点是:
7
随机现象: 在一定条件下, 具有多种可能发生的结果现象
例如: 掷硬币 掷以一枚硬币,落下以后可能是正面朝上, 也可能是反面朝上; 掷一枚骰子,落下后可能是 1点, 也可能是2、3、4、5、6点朝上。
这类现象的
事先不可能预言多种可能结果中
一个共同点是: 究竟出现那一种结果
1
一.气体分子热运动的特征
看一组数字:
气体分子的线度(直径) ~ 10 -10 m (埃) 气体分子间距 ~ 10 -9 m (纳米) 室温下,气体分子运动的速率 10 2 ~ 10 3 m/s
分子在两次“碰撞”之间自由飞行的路程约为 10 - 7m分子自由飞行时间约10 -10 s
因而单个分子在 1s 内将会遇到约 1010 次碰撞
N = N = n 为一常数
V V
在容器内,气体的分子数密度 n 处处都相等
15
n = N V
说明:
ΔV
n 是对 V 内可能出现的分子数统计平均的结果
由于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不断有分子进进出出 V
这样各个时刻 V 的实际分子数 ni 可能大于 n 可能小于 n ,可能等于 n 。
ni n叫涨落,但取 V 得足够大时, Nhomakorabea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能: N( k pv) pij E (T ,V ) E
i j
(i>j)
由 T 决定
由 V 决定
28
对理想气体:
pij 0 , E E (T ) ;
刚性分子理想气体内能:
i E kT N 2 i R T N A 2 NA i RT 2
O2 :v
2
20 4.61 10 m/s (记住数量级!)
2
§2.2 能量均分定理
一.气体分子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 自由度:决定物体空间位置的独立坐标数, 用 i 表示。 1.单原子分子(monoatomic molecule) 如:He,Ne… 可作质点处理,因而只有平动。 t —平动自由度 (degree of freedom of translation) 21 i = t =3
由于分子碰撞频繁,平均地说,能量分配 没有任何自由度占优势。即: 分子热运动的每一 在温度为T 的平衡态下, 1 个自由度所对应的平均动能都等于 kT 2 —— 能量均分定理。 24
能量均分定理的更普遍的说法是:
1 能量中每具有一个平方项, 就对应一个 kT 2 的平均能量。
能量均分定理不仅适用于气体,也适用于液体
30 vi 这种描写繁琐,规律性不强。
0
另一种是用连续的分布函数来描述: 设:dNv 为速率v v +dv 区间内的分子数,
d N 为总分子数,则: N v N d v , d Nv 即 dv N
由于dNv / N 是速率v 附近dv 区间的分子数与
3 2 kT ( 单 ) i 5 kT kT ( 双 ) 2 2 6 2 kT ( 多 )
当温度极低时,转动自由度 r 也被“冻结”,
任何分子都可视为只有平动自由度。
27
三. 理想气体内能(internal energy of ideal gases) 内能:系统内部各种形式能量的总和。 (不包括系统整体质心运动的能量) 1 分子自身: k pv ( t r 2v ) kT 2 分子之间: 相互作用势能 pij
∴ 总自由度: i = t + r + v = 6
3.多原子分子 (multi-atomic molecule) 如:H2O,NH3 ,…
z
轴
N:分子中的原子数
0
C (x, y, z)
y
i = t + r + v = 3N t =3 (质心坐标 x,y,z)
r = 3 ( , ,) v = 3N - 6
— 热平衡定律(热力学第零定律) 定义 温度: 处于同一热平衡态下的热力学 系统所具有的共同的宏观性质。 一切处于同一热平衡态的系统有相同的温度。
9 温度取决于系统内部的热运动(对质心)状态。
三 . 温标(temperature scales) 温标:温度的数值标度。
1.理想气体温标: 在 > 0.5K的范围适用(低压3He气)。
1 1 2 2 由分子平均平动动能 t mv 和P nmv 3 2
有
2 P n t 3
—气体压强公式
三. 温度的统计意义 2 3 P n t 由 t kT,T 和 t 单值对应。 3 2 P nkT 由此给出温度的统计意义 —
T是大量分子热运动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 19
3.微观量(microscopic quantity):
描写单个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物理量(一般 只能间接测量)。如分子的 m,v,d …
6
4.物态参量(态参量)(state parameter):
描写平衡态的宏观物理量。
如:气体的 P、V、T 一组态参量
描述
对应
一个平衡态
5.物态方程(equation of state): 态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f ( P ,V , T ) 0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和固体, 甚至适用于任何具有统计规律的系统。 对有振动(非刚性)的分子: i = t + r + v
1 振动势能也是平方项, pv kv kT v 2
v pv kv vkT
25
1 分 子 平 均 能 量 t r v ( t r 2v ) kT 2 根据量子理论,能量是分立的, 且 t, r, v 的能级间距不同。
x
二 . 能量均分定理 (principle of the equipartition of energy) 23
3 由 t kT 及 t 3 知 : 2 1 一个平动自由度对应的平均动能为 kT 2 1 1 1 1 2 2 2 mv x mv y mv z kT 即: 2 2 2 2
热学
Thermal Physics
1
• 1.5; 1.13; 1.17; 1.26; • 2.3; 2.5; 2.10; 2.12; *2.13;*2.20
• 3.9; 3.12; 3.21;3.22; *3.19
• 4.9; 4.10; 4.12; 4.13
2
绪言
一.热学研究对象及内容
▲ 对象:
1 2 t mv 2 3 t kT 2
v
2
3 RT 3kT T, m
v 2 称为方均根速率 (root-mean-square speed)
例如: T = 273K时, (记住数量级!) 2 3 H 2 :v 1.84 10 m/s
3 t kT 5.65 10 21 J 3.53 102 eV 2
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热动平衡)。 要注意区分平衡态与稳定态。
T1 T1 平衡态 T1
稳定态 T2
5
2.宏观量(macroscopic quantity): 表征系统宏观性质的物理量(可直接测量)。
: 广 延 量 ( 有 累 加 性 ) 如M,V,E 宏观量 : 强 度 量 ( 无 累 加 性 ) 如p,T …
2.双原子分子 (biatomic molecule)
如:O2 , H2 , CO …
z
l
0
x
轴取向: C (x, y, z) r — 转动(rotation)自由度, r = 2 (, ) y 距离l变化: v — 振动(vibration)自由度, v = 1(l)
22
轴质心C平动:t 来自3 (x,y,z)— 玻尔兹曼常量 (Boltzmann Constant)
12
第二章 气体动理论(Kinetic Theory of Gases)
前言 §2.1 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 §2.2 能量均分定理 §2.3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2.4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的实验验证 §2.5 玻耳兹曼分布 △§2.6 真实气体等温线 §2.7 范德瓦尔斯方程 §2.8 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2.9 输运过程
:气体系统的摩尔(mol)数
29
§2.3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Maxwells law of distribution of speeds)
一 . 速率分布函数 深入研究气体的性质,不能光研究一些平均值,
如 t , 等; 还应该进一步弄清分子按速率、 v
2
能量的分布情况。
Ni
用分立数据描写: v1, v2 … N1,N2 …
水的冰点t F 32 F 9 t F ( 32 t ) F 5 水的沸点t F 212 F
11
t F 100 F t 37.8 C
△ 四.
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 (p.16)
PV
M
RT
1 mN P RT V mN A
P nkT
R 23 k 1.38 10 J K NA
13
前 言
气体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1.宏观物体由大量分子、原子构成,分子间 有一定的间隙; 2.分子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 — 热运动 3.分子间有一定相互作用力。
14
§2.1 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of ideal gases)
一. 理想气体的微观假设 1.关于每个分子的力学性质 (1)大小 — 分子线度<<分子间平均距离; (2)分子力 — 除碰撞的瞬间,在分子之间、 分子与器壁之间无作用力;
N n —分子数密度(足够大), V Ni ni — 速度为 i的分子数密度, v V
N N i , n ni
i i
17
取器壁上小面元dA(>>分子截面面积)
小 柱 体
2mvix 第1步: 一个分子对dA冲量:
vi
器 壁 dA
dt内所有v i 分子对dA冲量: 第2步:
(3)碰撞性质 — 弹性碰撞;
(4)服从规律 — 牛顿力学。
15
2.关于大量分子的统计假设(对平衡态) (1)无外场时,分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相同, dN N n con st. dV V (2)由于碰撞,分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速度, 速度取向各方向等概率, 即:
v x v y vz 0 ; 2 vx
平动能级连续
转动能级间隔小
振动能级间隔大
(~ 10 10 eV)
3
5
(~ 102 101 eV)
一般情况下(T <10 3 K),振动能级极少跃迁, 对能量交换不起作用 — 振动自由度 v “冻结”, 26 分子可视为刚性。
v 对刚性分子 (rigid molecule): 0 ,i t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