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气体动理论-1
气体动理论

第十三章 气体动理论本章从理想气体的微观组成出发,假以统计性假设,推出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公式,揭示了压强和温度的本质;提出了理想气体内能的概念,介绍了理想气体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阐述了理想气体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
这称为气体动理论。
气体动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凝聚了众多物理学家的智慧和心血。
早在1678年,胡克就提出了气体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与器壁碰撞的结果的观点。
之后,在1738年,伯努利根据这一观点推导出压强公式,并且解释了玻意耳定律。
1744年,俄国的罗蒙诺索夫提出了热是分子运动表现的观点。
在19世纪中叶,气体动理论经克劳修斯、麦克斯韦和玻耳兹曼的努力而有了重大发展。
1858年,克劳修斯提出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的概念并导出相关公式。
1860年,麦克斯韦指出,气体分子的频繁碰撞并未使它们的速度趋于一致,而是达到稳定的分布,导出了平衡态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和速度分布。
之后,麦克斯韦又建立了输运过程的数学理论。
1868年,玻耳兹曼在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中又引进重力场。
第一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一、状态参量1.状态参量概念如何描述系统的冷热变化规律,这就需要一些物理量。
假设气体的质量为 m ,其宏观状态一般可以用气体的压强p 、体积V 和温度T 三个物理量来描述。
如果在热力学过程中伴随着化学反应,还需要物质的量、摩尔质量 、物质各组分的质量等物理量来描述。
如果热力学系统处于磁场中,还需要电场强度E 、电极化矢量P 、磁场强度H 和磁化强度M 等物理量来描述。
选择几个描写系统状态的参量,称为状态参量。
2.状态参量分类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状态参量可作如下划分:(1)按状态参量描写系统的性质划分可分为:V P E P H M几何参量:描述系统的空间广延性。
如体积 。
力学参量:描述系统的强度。
如压强 。
化学参量:描述系统的化学组分。
如各组分的质量,物质的量。
电磁参量:描述系统的电磁性质。
如电场强度 ,电极化强度 ,磁场强度 ,磁化强度 。
第十二章气体动理论答案

一、选择题1.下列对最概然速率p v 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p v 是气体分子可能具有的最大速率;(B )就单位速率区间而言,分子速率取p v 的概率最大;(C )分子速率分布函数()f v 取极大值时所对应的速率就是p v ;(D )在相同速率间隔条件下分子处在p v 所在的那个间隔内的分子数最多。
答案:A2.有两个容器,一个盛氢气,另一个盛氧气,如果两种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相等,那么由此可以得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氧气的温度比氢气的高;(B )氢气的温度比氧气的高; (C )两种气体的温度相同;(D )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
答案:A 3.理想气体体积为 V ,压强为 p ,温度为 T . 一个分子 的质量为 m ,k 为玻耳兹曼常量,R 为摩尔气体常量,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A )pV/m (B )pV/(kT)(C )pV/(RT) (D )pV/(mT)答案:B4.有A 、B 两种容积不同的容器,A 中装有单原子理想气体,B 中装有双原子理想气体,若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则这两种气体的单位体积的热力学能(内能)A U V ⎛⎫ ⎪⎝⎭和BU V ⎛⎫ ⎪⎝⎭的关系为 ( ) (A )A B U U V V ⎛⎫⎛⎫< ⎪ ⎪⎝⎭⎝⎭;(B )A B U U V V ⎛⎫⎛⎫> ⎪ ⎪⎝⎭⎝⎭;(C )A BU U V V ⎛⎫⎛⎫= ⎪ ⎪⎝⎭⎝⎭;(D )无法判断。
答案:A5.一摩尔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内能( )。
(A )32mol M RT M (B )2i RT (C )32RT (D )32KT 答案:C二、简答题1.能否说速度快的分子温度高,速度慢者温度低,为什么?答案:不能,因为温度是表征大量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宏观物理量,也就是说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所以说温度是一个统计值,对单个分子说温度高低是没有意义的。
2.指出以下各式所表示的物理含义:()()()()()RT i RT i kT i kT kT 252423232211ν 答案: (1)表示理想气体分子每个自由度所具有的平均能量(2)表示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3)表示自由度数为的分子的平均能量(4)表示分子自由度数为i 的1mol 理想气体的内能(5)表示分子自由度数为i 的ν mol 理想气体的内能3. 理想气体分子的自由度有哪几种?答案: 理想气体分子的自由度有平动自由度、转动自由度。
27气体分子运动论一解答

u rms
2 6.0221023 6.2110 21 2 Βιβλιοθήκη 483 . 46 m/s 32103
气体分子运动论 一
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
4.在一个具有活塞的容器中盛有一定的气体。如果压 缩气体并对它加热,使它的温度从27℃升到177℃,体 积减少一半,(1) 求气体压强变化多少?(2) 这时气体分 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变化多少? 解:
气体分子运动论 一
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
2. 三个容器内分别贮有1mol氦(He)、1mol氢(H2)和1 mol氨(NH3)(均视为刚性分子的理想气体).若它们的温 度都升高1 K,则三种气体的内能的增加值分别为:(普 适气体常量R = 8.31 J· mol-1· K-1) 3R/2 = 12.465J 氦:DE=___________________ ; 氢:DE=___________________ ; 5R/2 = 20.775J 氨:DE=____________________ . 6R/2 = 24.93J
p nkT n p kT EK n k n 3kT 2
r nm
气体分子运动论 一
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
二、填空题
1.某容器内分子数密度为1026m-3,每个分子的质量 为3×10-27kg,设其中1/6分子数以数率u=200m/s垂直地 向容器一壁运动,而其余5/6分子或者离开此壁,或者 平行此壁方向运动,且分子与容器壁的碰撞为完全弹 性.则(1)每个分子作用于器壁的冲量Dp = . (2)每秒碰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n0= . (3)作用在器壁上的压强P= .
3 k O2 kT O2 2 2 T O2 k O2 3k 3 kT H 2 k H 2 6.2110 21 J 2 2 6.2110 21 300K 23 3 1.3810
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

v
2
v
2
3 RT 3kT M m
可见,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分子质量大 13. 的气体,其方均根速率小. 七、道尔顿分压定律 在温度T一定的条件下,密闭容器中混合气 体(无化学反应)的总压强,等于各气体分压强 之和. 即 p p1 p2 pm 证明: T1 T2 Tm T
2 x
2 p nm v x
2 p nE t 3
1 Et mv 2 2
1 2 1 2 nm v n( m v 2 ) 3 3 2
10.
注意:这里m 为一个分子的质量; n为分子数密度.
称为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物理意义:气体的压强是大量分子对器壁碰撞 的统计平均效应. 微观量的统计平均值 E t 及分 子数密度n越大,则气体压强p越大. (如雨点打雨伞) 注意: 1.)n太小或太大时,压强公式不成立; 2.)理想气体压强公式是统计规律,而不 是力学规律.
v v v v 1 2 2 2 2 v x v y vz v 3 2 为所有分子速率 v
2 2 x 2 y 2 z
平方的平均值
三、理想气体压强公式 设第i组分子的速度在vi~vi+dvi区间内 以ni表示第i组分子的分子数密度 总的分子数密度为n=n1+n2+· · · +ni+· · · 设 器壁上面积dA 的法向为 x 轴
1.
§ 12-1 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方法
(The Basic Concept and The Research Method for Molecular Kinematical Theory)
2.
第十二章气体动理论题库

第十二章气体动理论第十二章气体动理论 (1)12.1平衡态理想气体物态方程热力学第零定律 (3)判断题 (3)难题(1题)中题(1题)易题(1题)选择题 (4)难题(1题)中题(1题)易题(1题)填空题 (5)难题(1题)中题(1题)易题(2题)计算题 (7)难题(1题)中题(2题)易题(2题)12.2物质的微观模型统计规律性 (13)判断题 (13)难题(0题)中题(0题)易题(0题)选择题 (14)难题(1题)中题(1题)易题(1题)填空题 (16)难题(0题)中题(1题)易题(1题)计算题 (17)难题(0题)中题(0题)易题(0题)12.3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19)判断题 (19)难题(0题)中题(0题)易题(2题)选择题 (20)难题(3题)中题(4题)易题(1题)填空题 (22)难题(0题)中题(4题)易题(3题)计算题 (24)难题(1题)中题(3题)易题(2题)12.4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 (28)判断题 (28)难题(0题)中题(0题)易题(3题)选择题 (29)难题(1题)中题(6题)易题(1题)填空题 (31)难题(5题)中题(6题)易题(3题)计算题 (36)难题(2题)中题(5题)易题(3题)12.5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内能 (42)判断题 (42)难题(0题)中题(0题)易题(3题)选择题 (43)难题(0题)中题(2题)易题(1题)填空题 (44)难题(0题)中题(0题)易题(3题)计算题 (46)难题(1题)中题(1题)易题(1题)12.6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率 (49)判断题 (49)难题(0题)中题(1题)易题(2题)选择题 (50)难题(1题)中题(9题)易题(5题)填空题 (56)难题(2题)中题(5题)易题(7题)计算题 (60)难题(2题)中题(8题)易题(4题)12.8分子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 (68)判断题 (68)难题(0题)中题(1题)易题(1题)选择题 (69)难题(1题)中题(4题)易题(2题)填空题 (71)难题(0题)中题(3题)易题(0题)计算题 (73)难题(1题)中题(1题)易题(3题)第十二章气体动理论12.1平衡态理想气体物态方程热力学第零定律判断题判断(对错)题每个小题2分;难题1201AAA001、如果容器中的气体与外界之间没有能量和物质的传递,则这种状态叫做平衡态………………………………………………………………………………………………()解:○1考查的知识点:对平衡态概念的理解○2试题的难易度:难○3试题的综合性:12-1 平衡态○4分析:如果容器中的气体与外界之间没有能量和物质的传递,气体的能量也没有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气体的组成及其质量均不随时间变化,则气体的物态参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这种状态叫做平衡态正确答案:(错误)中题1201AAB001、两系统达到热平衡时,两系统具有一个共同的宏观性质——温度………()解:○1考查的知识点:对平衡态概念的理解○2试题的难易度:中○3试题的综合性:12-1--平衡态○4分析:平衡态的概念正确答案:(正确)易题1201AAC001、平衡态是一种动态平衡态…………………………………………………()解:○1考查的知识点:对平衡态概念的理解○2试题的难易度:易○3试题的综合性:12-1--平衡态○4分析:平衡态的概念正确答案:(正确)选择题难题1201ABA001、处于平衡态的一瓶氮气和一瓶氦气的分子数密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也相同,则他们()(A)温度、压强均不相同(B)温度、压强都相同(C)温度相同、但氦气压强小鱼氮气的压强(D)温度相同、但氮气压强小鱼氦气的压强解:○1考查的知识点:理想气体物态方程○2试题的难易度:难○3试题的综合性:综合运用了32kkTε=和p nkT=○4分析:理想分子气体的平均平动动能为32kkTε=仅与温度有关因此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相同时,温度也相同,又由于理想气体物态方程p nkT=,分子数密度相同,所以气体的压强也相同正确答案:(C)中题1201ABB001、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压强为p,温度为T,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k为玻尔兹曼常量,R为普适气体常量,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A)pV / m;(B)pV /(kT);(C)pV /(RT);(D)pV / (mT).解:○1考查的知识点:理想气体物态方程○2试题的难易度:中○3试题的综合性:12-1理想气体物态方程的公式pV NkT=○4分析:理想气体物态方程的公式pV NkT=;式中N是体积V中的气体分子数,k 为玻尔兹曼常量,此题容易和另一个公式p nkT=混用,导致出错。
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 习题解答

专业班级
12.5
学号
5
姓名
一容器内储有氧气,其压强为 1.01 10 Pa ,温度为 300K。求:
(1)气体分子的数密度; (2)氧气的质量密度; (3)氧气分子的平均平动能。 1.01 105 P 2.45 10 25 m 3 kT 1.38 10 23 300 32 10 3 M 25 (2)方法一: nm n 2.45 10 1.3kg / m3 (注意摩尔质量的单位); 23 NA 6.02 10 解: (1) 物态方程 p nkT ,得 n
12.11 在常压下,把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 50℃,需要 160J 的热量。在体积不变的情况 下,把此气体温度降低 100℃,将放出 240J 的热量,则此气体分子的自由度是_6_。 分析:本题为第十三章内容。 根据摩尔定体热容和摩尔定压热容公式: CV,m
dQ p i 2 dQV i R 和 C p,m R 得到 2 2 dT dT
m MP 32 10 3 1.01 105 m RT ,得到 1.3kg / m3 M V RT 8.31 300 3 3 (3)氧气分子的平均平动能: k kT 1.38 10 23 300 6.21 10 21 J 2 2 注意:物态方程中的参数都要使用国际单位,因此摩尔质量 M 的单位应该取 kg / mol ,例
专业班级
学号
§12.1~12.3
姓名
12.1 置于容器内的气体,如果气体内各处压强相等,或气体内各处温度相同,则这两种情 况下气体的状态 【B】 (A) 一定都是平衡态. (B) 不一定都是平衡态. (C) 前者一定是平衡态,后者一定不是平衡态. (D) 后者一定是平衡态,前者一定不是平衡态. 分析:一定量的气体,在不受外界的影响下,经过一定的时间,系统达到一个稳定的宏观 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称为平衡态.(第十二章复习提纲 P.5) 根据物态方程 pV RT 可知,当一定量的气体各处压强(或者温度)相等时,并不能保证 气体的体积和温度(或者压强)时时不变,因此不能说此时气体达到平衡态。 如果本题改为:一定量的气体,各处压强相同,并且各处温度也都相同,此时气体的体积 也就是确定的值,因此气体达到平衡态。 12.2 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 V,压强为 P,温度为 T,一个分子的质量为 m,k 为玻尔兹曼常 量,R 为普适气体常量,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B】 (A)
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

1 2 v = v 3
2 x
1 ε k = mv2 2
理想气体压强公式: 第十二章:气体动理论
2 p = nε k 3
压强的物理意义
统计关系式 宏观可观测量
2 p = nε k 3
微观量的统计平均值
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是力学原理和统计方法相结合得出 的统计规律。
第十二章:气体动理论
理想气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
T = 273.15 + t
此外还包含:气体的质量,密度等
表示大量分子集体特征的物理量,可直接测量! 第十二章:气体动理论
微观角度: 研究气体分子的热运动
质量 m 坐标 (x, y, z) 气体分子 的: 精确求解所有分子的运动方程? 不可能! 分子数目太大! 相互作用复杂! 不能直接观测!
v 速度 v
1 3 2 ε k = m v = kT 2 2
i ε = kT 2
分子的平均能量:
i 1 mol 理想气体的内能: E = N Aε = RT 2
第十二章:气体动理论
εk ∝ T
第十二章:气体动理论
方均根速率
1 3 2 ε k = m v = kT 2 2
vrms
3kT 3RT = v = = m M
2
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和质量的平方根成反比
第十二章:气体动理论
注意
热运动与宏观运动的区别: 温度所反映的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它和物体的整体 运动无关,物体的整体运动是其中所有分子的一种有 规则运动的表现. 当温度 T = 0 时,气体的平均平动动能为零,这时气 体分子的热运动将停止。然而,事实上绝对零度是不 可能达到的,因而分子的热运动是永不停息的。
单个分子遵循力学规律:
5-练习册-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

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12-1 平衡态 气体状态方程【基本内容】热力学: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研究热现象的宏观规律,总结形成热力学三大定律,对热现象的本质不作解释。
统计物理学:从物质微观结构出发,按每个粒子遵循的力学规律,用统计的方法求出系统的宏观热力学规律。
分子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热现象和热运动规律的学科,它应用的基本方法是统计方法。
一、平衡态 状态参量1、热力学系统: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宏观客体(气体、液体、固体等),简称系统。
外界: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系统以外其它物体(或环境)。
从系统与外界的关系来看,热力学系统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开放系统。
2、平衡态与平衡过程平衡态: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宏观热力学性质(如P 、V 、T )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它是一种热动平衡,起因于物质分子的热运动。
热力学过程:系统从一初状态出发,经过一系列变化到另一状态的过程。
平衡过程:热力学过程中的每一中间状态都是平衡态的热力学过程。
3、状态参量系统处于平衡态时,描述系统状态的宏观物理量,称为状态参量。
它是表征大量微观粒子集体性质的物理量(如P 、V 、T 、C 等)。
微观量:表征个别微观粒子状况的物理量(如分子的大小、质量、速度等)。
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气体实验定律(1)玻意耳定律: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保持不变时,它的压强与体积的乘积等于恒量。
即PV =恒量,亦即在一定温度下,对一定量的气体,它的体积与压强成反比。
(2)盖.吕萨克定律: 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压强保持不变时,它的体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即V T =恒量。
(3)查理定律: 一定质量的气体,当体积保持不变时,它的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即P T=恒量。
气体实验定律的适用范围:只有当气体的温度不太低(与室温相比),压强不太大(与大气压相比)时,方能遵守上述三条定律。
2、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1)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在任一平衡态下,理想气体各宏观状态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也称为克拉伯龙方程M PV RT RT νμ==(2)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 P nkT =玻尔兹曼常数23/ 1.3810A k R N -==⨯J/K ;气体普适常数8.31/.R J mol K = 阿伏加德罗常数236.02310/A N mol =⨯质量密度与分子数密度的关系nm ρ=分子数密度/n N V =,ρ气体质量密度,m 气体分子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T
2
1
题号:21011001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1
1mol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内能为
(A)5kT
2
5
(B)— RT
2
7
(D)-RT
2
答案:(B)
题号:21011002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1
根据能量均分定理,分子的每一自由度所具有的平均能量为
答案:
分值: 难度系数等级:1
质量为Mkg的理想气体,其分子的自由度为i,摩尔质量为
分值: 难度系数等级:3
有一瓶质量为M的非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摩尔质量为4,温度为T,则该瓶气 体的内能为
答案:
分值:
难度系数等级:3
分值: 难度系数等级:3
mol刚性分子的理想气体氨(NH3),当其温度升高1K时,其内能的增加值为
分值:2分
难度系数等级:
分值:
难度系数等级:4
(760mmHg =1.013咒105Pa,空气分子可认为是刚性双原子分子)。
其中
N-----分子数
= 1.38X10- J .k-为玻耳曼常数。
v—物质的量
R =8.31 J mol」为摩尔气体常数。
n----分子数密度
253
(标况下n=2.69X10m
附: 理想气体的压强式:
1—2
P=—nmV
3
1
其中n-----分子的数密度。瓦=-mv2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2
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瓦与温度T的关系式:(联立①②式)
2
答案:
分值: 难度系数等级:3
如果氢气和氦气的温度相同,摩尔数相同,那么这两种气体的平均动能也一定相同。
答案:错(因两者的自由度不同)
题号:21023005分值:2分 难度系数等级:3
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气体的体积无关。
答案:
分值: 难度系数等级:3
一容器内贮有某种气体, 如果容器漏气,则容器内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将减少, 体的内能也减少。
答案:错(因容器的温度不变,所以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不变,气体的内能减少)
题号:21024007分值:2分 难度系数等级:4
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 高,它的内能也越大。
答案:对(内能E
题号:21025008分值:2分
难度系数等级:5
分值: 难度系数等级:1
mol刚性分子的理想气体氦(He),当其温度升高1K时,其内能的增加值为
答案:
答案:
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设温度为T,气体分子的自由度为i,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每个气体分子所具有的动能为i kT
2
每个气体分子所具有的动能为-RT
2
(C)
每个气体分子所具有的平均动能为
3-kT
2
1mol气体分子所具有的平均能量为
1
-RT
2
答案:(
题号:21013009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3
1
= -vRT
2
2
题号:21021001分值:2分 难度系数等级:1
由于理想气体忽略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因此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答案:
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气体的压强有关。
分值: 难度系数等级:2
能量均分定理指出,无论是平动、转动或者振动,每一个速度二次方项或者每一个坐标
1
二次方项所对应的平均能量均相等,都等于一kT。
平衡态时,该气体所具有的内能为
答案:(D)
题号:21012004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2
= 3.74 X103J,E转=2.49 X103
答案:(
(氧气为双原子刚性分子)
题号:21012005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2
1mol非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内能为
答案:
分值:
难度系数等级:2
的平衡态时,该气体所具有的内能为
刚性多原子分子所具有的平均能量为
答案:
分值: 难度系数等级:3
非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摩尔热容比为
答案:
分值:
题号:21013012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3
题号:21014013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4
质量为M,摩尔质量为卩的单原子理想气体, 经历了一个等压过程,
则内能增量为
答案:(B)
题号:21014014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4
某理想气体的定压摩尔热容量为29.1J/(moI
K),
则该气体的自
由度为
(A)7
(B)6
(C)5
(D)3
答案:(C)
题号:21015015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5
用绝热材料制成的一个容器,体积为2V0,被绝热板隔成A,B两部分,A内储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B内储有2mol刚性双原子理想气体,A,B两部分压强相等均为
答案:5NkT =1.67 X10」J
2
绍兴文理学院
学校
式样
理想气体分子自由度:
单原子分子i=3(平)
双原子分子刚性i=5=3(平)+2
三原子分子刚性i=6=3(平)
注: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一般最多
分子的平均能量:E
1
= _kNT
2
= =uRT
2
其中i---自由度(分子能量中含有速度二次方项
的数目)
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
pV=NkT
PV=vRT或p=nkT
分值: 难度系数等级:2
非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平均能量与平均平动动能之比为
分值: 难度系数等级:2
有一瓶质量为M的氧气(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温度为T,则氧分子的平 均动能为
5
2
分值: 难度系数等级:2
mol刚性分子的理想气体氢(H2),当其温度升高1K时,其内能的增加值为
分值:
难度系数等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