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仪管理规程

合集下载

血糖仪使用SOP

血糖仪使用SOP

血糖仪使用SOP
Ⅰ. 目的:为了规范药物临床试验血糖仪的使用,增强仪器操作使用的规范化、程序化,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Ⅱ. 范围:适用于血糖仪的使用。

Ⅲ. 责任人与职责:研究者。

Ⅳ. 规程:
1. 所需物品:血糖仪、检测试纸及定标试纸、采血笔或采血针、75%酒精、棉签、记录本。

准备:检查保值期,确保检测试纸没有过期,用温水及肥皂洗净双手并凉干。

2. 小心撕开检测试纸条的铝箔包装,撕开2厘米左右,注意不要用手指直接接触暴露的检测试纸条。

若使用前检测试纸条暴露时间过长,结果的准确性将受影响,建议使用新的检测试纸。

3. 隔包装袋握住检测试纸,使带有小突起的一端朝向血糖仪插口并插入,直至小突起完全看不见.仪器发出第一声哨音。

4. 取下试纸条包装袋,请勿丢弃,测试完毕后需用它取下试纸条。

5. 两秒钟内定标值及上一次检测的结果将交替显示。

6.用75%乙醇擦拭采血部位,待干后进行皮肤穿刺。

采血部位通常采用指尖、足跟两侧等末梢毛细血管全血,水肿或感染的部位不宜采血。

7.皮肤穿刺后,弃去第一滴血液,将第二滴血液置于试纸上指定区域。

8. 将试纸条顶端与手指血滴充分接触,当听到第一声哨音后,将手指移
开,荧屏显示在30秒钟后读出结果。

9.测定结果的记录包括被测试者姓名、测定日期、时间、结果、单位、
检测者签名等。

10. 注意:当血糖值水平低于 1.1MMOL/L仪器将显示‘LO’,高于33.3MMOL/L时,将显示‘HI’此两中情况下,应重复检测,如得到相同结果,立即通知医生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必要时复检静脉生化血糖。

第 1 页共 1 页。

快速血糖仪操作规程

快速血糖仪操作规程

快速血糖仪操作规程
一、目的
便于监测血糖
二、适用人群
全院医务人员
三、内容
【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盛:乙醇,棉签、弯盘、血糖仪、试纸、采血笔、消毒采血针。

【操作程序】
1、核对病人床号、姓名,评估病人,解释,洗手,戴口罩。

2、调适试纸代码,使试纸代码与血糖仪中的一致。

3、再次核对,消毒采血部位皮肤,待干。

4、准备采血笔,安装采血针头。

插入试纸于血糖仪测量口,完全推入。

5、采集血样。

将采血笔对准手指末端的消毒区域按下采血笔的按钮,使采血笔针头直接刺入皮下,血液自然溢出,待血糖仪显示滴血符号后,立即将一滴血样滴入试纸顶部测量区。

6、5s后显示结果,记录结果于观察表。

7、妥善处理废弃针头及用物。

【注意事项】
不与他人共用采血针头。

2、每次使用新的采血针。

3、保持采血笔的清洁。

4、采血时,轻轻按摩指尖,不要用力挤压针扎部位。

5、采血量不能少于50微升。

血糖仪使用规程

血糖仪使用规程

血糖仪操作规程
1.将试纸正面插上血糖仪,仪器自动开机,调节右边“C”按钮,使屏幕上的代码与试纸
盒上的代码一致;
2.手指采血:将采血针插入采血笔,调节笔端深度旋钮用酒精在手指段消毒,等酒精挥发
干后,用采血笔在手指指端采血;
3.当显示屏显示滴血信号时,将血滴轻触试纸顶部区域并滴入测试区;
4.血糖仪从5秒开始倒计时到1秒显示血糖数据,取出试纸,仪器自动关机。

注意事项
1.测血糖前,确认血糖仪上的号码与试纸号码一致;
2.手必须洗干净,酒精干透后实施采血;
3.采血时避免用力挤压手指,滴血量应使测试区完全变成红色;
4.避免试纸发生污染。

故障及处理
1.显示屏不显示滴血样:调试屏幕上的代码与试纸盒上代码一致;
2.打不开机:查看血糖仪电池是否有点,无电更换电池;
3.无结果显示:试纸滴血量过少。

责任人:。

血糖仪管理管理制度模板

血糖仪管理管理制度模板

血糖仪管理管理制度模板一、目的为了确保血糖仪的正确使用、维护和校准,保障患者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血糖检测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各科室、病房、急诊室等使用的便携式或台式血糖仪。

三、设备采购与验收1. 采购血糖仪时,应选择符合国家医疗器械标准的产品,并确保供应商具有合法资质。

2. 到货后,设备管理部门应进行设备验收,包括核对型号、规格、数量、附件等,并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

四、设备使用与操作规程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血糖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使用前应检查血糖仪是否清洁、完好,试纸是否在有效期内。

3.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血糖检测,确保一次性采血针的无菌使用。

五、设备维护与校准1. 定期对血糖仪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设备卫生。

2. 按照制造商的指导手册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

3. 定期进行血糖仪的校准和性能验证,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六、设备档案管理1. 建立血糖仪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采购、验收、使用、维护、校准等信息。

2. 设备档案应由专人管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七、设备故障与事故处理1. 发现血糖仪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

2. 设备管理部门应迅速组织维修或更换,并对故障原因进行调查和记录。

八、培训与考核1. 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血糖仪使用和维护的培训。

2. 培训结束后,应对操作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九、监督检查1. 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血糖仪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并跟踪整改效果。

十、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医疗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对于本制度的修改和完善,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进行。

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述模板内容,以确保其符合具体机构的需求和规定。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20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规范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的临床使用,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血糖检测质量和检测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部组织制定了《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三十日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为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以下简称血糖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保障检测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便携式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26号)、《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临床使用便携式血糖仪采血笔的通知》(卫医发〔2008〕54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WS/T226-2002)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用各类便携式血糖仪进行非诊断性血糖监测。

一、医疗机构血糖仪管理基本要求血糖仪属于即时检验(Point-of-caretesting,POCT,也被称为床旁检验)设备。

其管理应当作为医疗机构POCT管理的一部分。

(一)建立健全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医疗机构应编写本机构血糖仪管理规程并认真执行。

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标本采集规程。

包括正确采集标本的详细步骤及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

2.血糖检测规程。

3.质控规程。

制订完整的血糖及质控品检测结果的记录及报告方法。

4.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

对于过高或过低的血糖检测结果,应当提出相应措施建议。

5.废弃物处理规程。

明确对使用过的采血器、试纸条、消毒棉球等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6.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

(二)评估和选择合适血糖仪及相应的试纸和采血装置,并对机构内使用的所有血糖仪进行造册管理。

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

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为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以下简称血糖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保障检测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便携式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26号)、《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临床使用便携式血糖仪采血笔的通知》(卫医发…2008‟54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WS/T 226-2002)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用各类便携式血糖仪进行非诊断性血糖监测。

一、医疗机构血糖仪管理基本要求血糖仪属于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也被称为床旁检验)设备。

其管理应当作为医疗机构POCT管理的一部分。

(一)建立健全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医疗机构应编写本机构血糖仪管理规程并认真执行。

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标本采集规程。

包括正确采集标本的详细步骤及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

2.血糖检测规程。

3.质控规程。

制订完整的血糖及质控品检测结果的记录及报告方法。

4.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

对于过高或过低的血糖检测结果,应当提出相应措施建议。

5.废弃物处理规程。

明确对使用过的采血器、试纸条、消毒棉球等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6.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

(二)评估和选择合适血糖仪及相应的试纸和采血装置,并对机构内使用的所有血糖仪进行造册管理。

(三)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并对培训及考核结果进行记录,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方能在临床从事血糖仪的操作。

培训内容应当包括:血糖检测的应用价值及其局限性、血糖仪检测原理,适用范围及特性、仪器、试纸条及质控品的贮存条件、标本采集、血糖检测的操作步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如何解读血糖检测结果、血糖检测结果的误差来源、安全预防措施等。

(四)建立血糖仪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完善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体系。

医院便携式血糖仪管理规程

医院便携式血糖仪管理规程

1、血糖仪处于待检状态,做好其它测试前的准备。

禁止与他人共用采血针或者采血笔。

每次测量请使用全新的消毒采血针,采血针乃一次性用品。

2、建议戴上一次性乳胶手套。

3、清洁患者手指(最好用肥皂在温水条件下清洗干净),用75%乙醇棉球清洁采血部位,待酒精彻底挥发干后,用采血设备在手指尖或者足跟两侧(婴儿)采末梢全血,水肿或者感染部位不宜采样。

4、将患者的手臂垂下约15秒钟,以便让血液尽可能地流到手指中,确保获取足够的血样量。

5、如果需要,轻轻地从手指根部向采血点按摩,从而获取一滴饱满的血样以满足使用仪器对血样量的要求,弃去第一滴血,将第二滴血置于试纸上指定区域。

6、准备读取结果,并记录。

测定结果的记录包括被测试者姓名、测定日期、时间、结果、单位、检测者签名等。

7、浮现血糖异常结果时应当采取的以下措施:重复检测一次;通知医生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必要时复检静脉生化血糖。

8、操作后处置:使用过的一次性采血针、试纸条、棉签按医疗废物处理→洗手或者手消毒后,再做下一位患者或者其它操作。

1、测试前的准备:检查试纸条和质控品贮存是否恰当;检查试纸条的有效期及条码是否符合;清洁血糖仪;检查质控品有效期。

2、开机后血糖仪显示屏显示相应的信息;画面根据开机时间不同自动进行调整。

3、显示当前使用的血糖试纸的批号。

4、如果显示的代码与当前使用的试纸代码不一致,请按血糖仪使用说明进行调解,直至与试纸瓶上代码一致。

5、可以获取血样,并将血样轻靠在试纸的顶端以吸取血样,在血糖仪开始倒计时之前,请勿将仪器挪移,以确保测试结果的精准。

6、等待5秒钟,即获得精准的测试结果,结果将与测试的日期和时间一起显示。

7、除去试纸,仪器自动关机8、如仪器显示错误信息提示,请核对操作说明书,如无法解决请与授权的销售代表联系。

(一)质控方法:采用便携式血糖仪测试结果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对照。

(二)实验样本:来自同一患者或者志愿者的静脉血和末梢血样本。

每次对照至少5个患者或者志愿者。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仪管理和操作规范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仪管理和操作规范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仪管理和操作规范2011年1月10日,卫生部发布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加强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血糖检测质量和检测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为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以下简称血糖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保障检测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便携式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26号)、《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临床使用便携式血糖仪采血笔的通知》(卫医发〔2008〕54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WS/T 226-2002)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用各类便携式血糖仪进行非诊断性血糖监测。

一、医疗机构血糖仪管理基本要求血糖仪属于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也被称为床旁检验)设备。

其管理应当作为医疗机构POCT管理的一部分。

(一)建立健全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医疗机构应编写本机构血糖仪管理规程并认真执行。

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标本采集规程。

包括正确采集标本的详细步骤及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

2.血糖检测规程。

3.质控规程。

制订完整的血糖及质控品检测结果的记录及报告方法。

4.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

对于过高或过低的血糖检测结果,应当提出相应措施建议。

5.废弃物处理规程。

明确对使用过的采血器、试纸条、消毒棉球等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6.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

(二)评估和选择合适血糖仪及相应的试纸和采血装置,并对机构内使用的所有血糖仪进行造册管理。

(三)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并对培训及考核结果进行记录,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方能在临床从事血糖仪的操作。

医院便携式血糖仪管理规程

医院便携式血糖仪管理规程

1、血糖仪处于待检状态,做好其它测试前的准备。

禁止与他人共用采血针或采血笔。

每次测量请使用全新的一次性消毒采血针。

2、建议戴上一次性乳胶手套。

3、清洁患者手指(最好用肥皂在温水条件下清洗干净) ,待采血部位完全干后,用采血设备刺手指;如果无法采取上述措施,则可用 75% 酒精棉球清洁采血部位,待酒精完全挥发干后,用采血设备刺手指,水肿或感染部位不宜采样。

4、将患者的手臂垂下约 15 秒钟,以便让血液尽可能地流到手指中,确保获得足够的血样量。

5、用采血设备在手指两侧采血。

6、如果需要,轻轻地从手指根部向采血点按摩,从而获取一滴饱满的血样以满足使用仪器对血样量得需要,弃去第一滴血,将第二滴血置于试纸上指定区域。

7、准备读取结果。

1、插入试纸自动开机。

2、开机后血糖仪显示屏显示相应的信息;画面根据开机时间不同自动进行调整。

3、显示当前使用的血糖试纸的批号。

4、如果显示的代码与当前使用的试纸代码不一致,请按血糖仪侧面的上下键进行调解,直至与试纸瓶上代码一致。

5、可以获取血样,并将血样轻靠在试纸的顶端以吸取血样 (也可测试手指、手臂和手掌的毛细血管全血血样),在血糖仪开始倒计时之前,请勿将仪器移动,以确保测试结果的精准(整个吸取血样过程可瞬间完成)。

6、等待 5 秒钟,即获得精准的测试结果,结果将与测试的日期和时间一起显示。

7、除去试纸,仪器自动关机。

8、如果仪器显示错误信息提示,请核对操作说明书,如无法解决请与授权的销售代表联系。

三、质控规程(一)质控品要求:1、仅使用血糖仪厂家提供的模拟血糖液进行测试。

2、请在 30℃以下的条件下保存,并不要冷冻或冷藏,始终保持瓶盖紧盖。

3、每一瓶模拟血糖液在首次开启后 90 天内用完,并每打开一瓶新的模拟血糖液后,在瓶上标注需要丢弃日期。

请勿使用过期模拟血糖液。

4、每次使用前将模拟血糖液倒置几次并轻轻摇动,以确保模拟血糖液混合均匀。

5、在室温条件下( 20~25℃ ),吸取模拟血糖液到试纸的测试区内,5 秒钟后显示测试结果,将模拟血糖液的测试结果与标注在试纸瓶上的范围进行对比。

卫生部办公厅《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

卫生部办公厅《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20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规范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的临床使用,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血糖检测质量和检测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部组织制定了《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三十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为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以下简称血糖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保障检测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便携式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26号)、《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临床使用便携式血糖仪采血笔的通知》(卫医发〔2008〕54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WS/T 226-2002)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用各类便携式血糖仪进行非诊断性血糖监测。

一、医疗机构血糖仪管理基本要求血糖仪属于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也被称为床旁检验)设备。

其管理应当作为医疗机构POCT管理的一部分。

(一)建立健全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医疗机构应编写本机构血糖仪管理规程并认真执行。

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标本采集规程。

包括正确采集标本的详细步骤及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

2.血糖检测规程。

3.质控规程。

制订完整的血糖及质控品检测结果的记录及报告方法。

4.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

对于过高或过低的血糖检测结果,应当提出相应措施建议。

5.废弃物处理规程。

明确对使用过的采血器、试纸条、消毒棉球等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6.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

(二)评估和选择合适血糖仪及相应的试纸和采血装置,并对机构内使用的所有血糖仪进行造册管理。

血糖仪常见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血糖仪常见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常见血糖仪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一、操作规程
1、确认血糖仪和试纸条是否同一产家,代码是否一致;
2、熟读血糖仪操作说明和注意事项;
3、常用采血部位为中指或无名指的指腹
4、消毒时用酒精,待酒精完全干燥后,方可采血,不要用碘酒或者碘伏消毒;
5、注意观察不同患者的血液流动性,冬季可活活手指,确保采血部位有足够的吸血量;
6、采血中不要过度挤压创口,以免组织液渗出,影响血糖结果。

二、注意事项:
1、血糖仪试纸条是否过期;
2、血糖仪是否存在环境污染;
3、试纸条保存是否妥当,有些误差是由试纸条的变质引起的,试纸条用后应将试纸条储存在原装盒内密闭保存,避免其受到测试环境的温度、湿度、化学物质等的影响。

4、检测时患者一定要先详细阅读使用说明,正确掌握血糖仪的操作方法.
5、测试时若采血量不足,会导致检测失败或测得的结果偏低。

6、出现以下情况要及时对血糖仪校准:
(1)第一次使用新血糖仪。

(2)更换新一瓶试纸条时。

(3)怀疑血糖仪或试纸条出现问题时。

(4)当测试结果未能反应出自己感觉的身体状况时。

(5)血糖仪摔跌后。

7、血糖仪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果测试时显示屏上显示“低电量"字样或符号,应及时更换新电池。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仪管理和操作规范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仪管理和操作规范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仪管理和操作规范Happy First, written on the morning of August 16, 2022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仪管理和操作规范2011年1月10日;卫生部发布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加强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血糖检测质量和检测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为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以下简称血糖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保障检测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便携式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26号、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临床使用便携式血糖仪采血笔的通知卫医发〔2008〕54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WS/T 226-2002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用各类便携式血糖仪进行非诊断性血糖监测..一、医疗机构血糖仪管理基本要求血糖仪属于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也被称为床旁检验设备..其管理应当作为医疗机构POCT管理的一部分..一建立健全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医疗机构应编写本机构血糖仪管理规程并认真执行..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标本采集规程..包括正确采集标本的详细步骤及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2.血糖检测规程..3.质控规程..制订完整的血糖及质控品检测结果的记录及报告方法..4.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对于过高或过低的血糖检测结果;应当提出相应措施建议..5.废弃物处理规程..明确对使用过的采血器、试纸条、消毒棉球等废弃物的处理方法..6.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二评估和选择合适血糖仪及相应的试纸和采血装置;并对机构内使用的所有血糖仪进行造册管理..三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的和考核;并对培训及考核结果进行记录;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方能在临床从事血糖仪的操作..培训内容应当包括:血糖检测的应用价值及其局限性、血糖仪检测原理;适用范围及特性、仪器、试纸条及质控品的贮存条件、标本采集、血糖检测的操作步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如何解读血糖检测结果、血糖检测结果的误差来源、安全预防措施等..四建立血糖仪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完善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体系..1.血糖仪检测结果与本机构实验室生化方法检测结果的比对与评估;每6个月不少于1次..2.每台血糖仪均应当有质控记录;应包括测试日期、时间、仪器的校准、试纸条批号及有效期、仪器编号及质控结果..管理人员应当定期检查质控记录..3.每天血糖检测前;都应当在每台仪器上先进行质控品检测..当更换新批号试纸条、血糖仪更换电池、或仪器及试纸条可能未处于最佳状态时;应当重新进行追加质控品的检测..每种血糖仪均应当有相应浓度葡萄糖的质控品;通常包括高、低两种浓度..4. 失控分析与处理:如果质控结果超出范围;则不能进行血糖标本测定..应当找出失控原因并及时纠正;重新进行质控测定;直至获得正确结果..5.采用血糖仪血糖检测的医疗机构均应当参加血糖检测的室间质量评估..二、血糖仪的选择一必须选择符合血糖仪国家标准;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准入临床应用的血糖仪..二同一医疗单元原则上应当选用同一型号的血糖仪;避免不同血糖仪带来的检测结果偏差..三准确性要求..血糖仪检测与实验室参考方法检测的结果间误差应当满足以下条件:1.当血糖浓度<4.2mmol/L时;至少95%的检测结果误差在±0.83mmol/L的范围内;2.当血糖浓度≥4.2mmol/L时;至少95%的检测结果误差在±20%范围内;3.100%的数据在临床可接受区附件1..四精确度要求..不同日期测量结果的标准差SD应当不超过0.42% mmol/L质控液葡萄糖浓度<5.5mmol/L和变异系数CV%应当不超过7.5%质控液葡萄糖浓度>5.5mmol/L..五操作简便;图标易于辨认;数值清晰易读..血糖仪数值应当为血浆校准..单位应锁定在国际单位“mmol/L”上..六血糖检测的线性范围至少为1.1-27.7mmol/L;低于或高于检测范围;应当明确说明..七适用的红细胞压积范围至少为30%-60%;或可自动根据红细胞压积调整..八末梢毛细血管血适用于在所有血糖仪上检测..但采用静脉、动脉和新生儿血样检测血糖时;应当选用适合于相应血样的血糖仪..九血糖仪应当配有一次性采血器进行采血;试纸条应当采用机外取血的方式;避免交叉感染..十不同的血糖仪因工作原理不同而受常见干扰物的影响有所不同..应当根据具体应用而选用适宜的血糖仪..常见的干扰因素为温度、湿度、海拔高度;以及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水杨酸、尿酸、胆红素、甘油三酯、氧气、麦芽糖、木糖等物质附件2..三、血糖检测操作规范流程一测试前的准备..1.检查试纸条和质控品贮存是否恰当..2.检查试纸条的有效期及条码是否符合..3.清洁血糖仪..4.检查质控品有效期..二血糖检测..1.用75%乙醇擦拭采血部位;待干后进行皮肤穿刺..2.采血部位通常采用指尖、足跟两侧等末梢毛细血管全血;水肿或感染的部位不宜采血..3.皮肤穿刺后;弃去第一滴血液;将第二滴血液置于试纸上指定区域..4.严格按照仪器制造商提供的操作说明书要求和操作规程 SOP 进行检测..5.测定结果的记录包括被测试者姓名、测定日期、时间、结果、单位、检测者签名等..6.出现血糖异常结果时应当采取的以下措施:重复检测一次;通知医生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必要时复检静脉生化血糖..四、影响血糖仪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一血糖仪检测的是毛细血管全血葡萄糖;而实验室检测的是静脉血清或血浆葡萄糖;采用血浆校准的血糖仪检测数值空腹时与实验室数值较接近;餐后或服糖后毛细血管葡萄糖会略高于静脉血糖;若用全血校准的血糖仪检测数值空腹时较实验室数值低12%左右;餐后或服糖后毛细血管葡萄糖与静脉血浆糖较接近..二由于末梢毛细血管是动静脉交汇之处;既有静脉血成分;也有动脉血成分;因此其血样中葡萄糖含量和氧含量与静脉血样是不同的..三由于血糖仪采用血样大多为全血;因此红细胞压积影响较大;相同血浆葡萄糖水平时;随着红细胞压积的增加;全血葡萄糖检测值会逐步降低..若有红细胞压积校正的血糖仪可使这一差异值减到最小..四目前临床使用的血糖仪的检测技术均采用生物酶法;主要有葡萄糖氧化酶GOD和葡萄糖脱氢酶GDH两种;而GDH还需联用不同辅酶;分别为吡咯喹啉醌葡萄糖脱氢酶P-GDH、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葡萄糖脱氢酶FAD-GDH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葡萄糖脱氢酶NAD-GDH三种..不同酶有不同的适应人群;应该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选用不同酶技术的血糖仪..GOD血糖仪对葡萄糖特异性高;不受其他糖类物质干扰;但易受氧气干扰..GDH血糖仪无需氧的参与;不受氧气干扰..FAD-GDH 和NAD-GDH原理的血糖仪不能区分木糖与葡萄糖;P-GDH原理的血糖仪不能区分麦芽糖、半乳糖等糖类物质与葡萄糖;经突变改良的Mut.Q-GDH 原理的血糖仪无麦芽糖、木糖等糖类物质干扰..五内源性和外源性药物的干扰;如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水杨酸、尿酸、胆红素、甘油三酯、氧气、麦芽糖、木糖等均为常见干扰物..当血液中存在大量干扰物时;血糖值会有一定偏差..六pH值、温度、湿度和海拔高度都可能对血糖仪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附件:1.血糖仪与实验室生化方法比对方案2.各种原理血糖仪易受干扰的物质附件1 血糖仪与实验室生化方法比对方案比对方法可根据条件选用以下方案之一;样本量均为50例..方案一:静脉血样比对试验..使用静脉全血样品;轻轻倒转;使其充分混匀;并将静脉血样的氧分压pO2调节至8.67 kPa±0.67kPa 65mmHg±5mmHg;先取适量全血样用于血糖仪检测;剩余血样15分钟内离心分离血浆;4℃保存;30分钟内用实验室参考分析仪完成血浆葡萄糖测试..每台血糖仪测试的静脉血结果或由制造商提供的换算公式得到的静脉血浆结果与参考分析仪测试的静脉血浆结果之间的差异即为偏差..血糖浓度在2.8mmol/L-22.2mmol/L范围内的样品应当由原始静脉血样品获得..可按如下方法对样品中的血糖浓度进行调整;以获得两端的极限浓度样品:将静脉血样品收集在加有适当抗凝剂的试管中;将其在温箱中孵育使血糖酵解;即可获得血糖浓度<2. 8mmol/L的样品..获得系统要求的样品需要的孵育条件例如温度应当由制造商确定..将静脉血样品收集在加有适当抗凝剂的试管中;然后加人适当的葡萄糖;即可获得血糖浓度>22.2mmol/L的样品..方案二:毛细血管血与静脉血比对试验..空腹状态;先取指尖末梢全血用血糖仪按照制造商使用说明的方法进行测试..随后立即采取抽静脉血;抗凝;15分钟内离心分离血浆;4℃保存;30分钟内用实验室参考分析仪完成血浆葡萄糖测试..每台血糖仪测试的末梢血糖结果或由制造商提供的换算公式得到的静脉血浆结果与参考分析仪测试的静脉血浆结果之间的差异即为偏差..注:1.必要时;为了保证完成检测;需要进行第二次皮肤针刺采血..2.两端极限浓度的血样可用实验室血样替代;方法参照方案一..附件2 各种原理血糖仪易受干扰的物质注:“+”表示有干扰;“-”表示无干扰..GOD:葡萄糖氧化酶;NAD-GD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葡萄糖脱氢酶;FAD-GDH: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葡萄糖脱氢酶;P-GDH:吡咯喹啉醌葡萄糖脱氢酶;Mut.Q-GDH:经改良的无麦芽糖干扰的吡咯喹啉醌葡萄糖脱氢酶..。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0.12.30•【文号】卫办医政发[2010]209号•【施行日期】2010.12.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20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规范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的临床使用,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血糖检测质量和检测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部组织制定了《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三十日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为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以下简称血糖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保障检测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便携式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26号)、《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临床使用便携式血糖仪采血笔的通知》(卫医发〔2008〕54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WS/T 226-2002)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用各类便携式血糖仪进行非诊断性血糖监测。

一、医疗机构血糖仪管理基本要求血糖仪属于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也被称为床旁检验)设备。

其管理应当作为医疗机构POCT管理的一部分。

(一)建立健全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医疗机构应编写本机构血糖仪管理规程并认真执行。

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标本采集规程。

包括正确采集标本的详细步骤及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

2.血糖检测规程。

3.质控规程。

(精选课件)临床科室血糖仪管理规程

(精选课件)临床科室血糖仪管理规程
20
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
贮存: ✓ 血糖仪应与检测所需的相关用物,一起集中放置在固
定位置。 ✓ 血糖仪的保存室温为4℃~32℃。血糖试纸的保存室
温为4~32℃,合适的操作环境为14℃~40℃,相对 湿度低于85%,于开瓶后90天内有效,过期请丢弃。 品管液的保存室温为4~32℃,于开瓶后90天内有效, 请勿冷藏。勿将血糖仪暴露在过冷、热、湿、多尘或 肮脏的环境中,同时必须保持干燥,避免阳光直射。
临床科室血糖仪管理规程
目录
标本采集规程。 血糖检测规程。 质控规程。 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 废弃物处理规程。 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
2

标本采集规程
标本采集前的准备 检查血糖试纸和品管液贮存是否恰当。 检查血糖试纸和品管液的有效期及条码是否符合。 检查一次性采血针的有效期是否恰当。 检查血糖仪性能,保持其清洁。 检测者进行手消毒。
21
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
22
谢谢
血糖检测规程
7
血糖检测规程
血糖检测
• 皮肤穿刺后,弃去第一滴血,轻轻从手指根部向采血点按摩,获取一 滴饱满血液以满足血样量的要求(约米粒大小),将第二滴血置于试纸上 指定区域。 • 将干棉球压制穿刺点。 • 正确读取血糖结果。 • 采血后的废弃物品及时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原则处理。 • 清洁血糖仪,进行手消毒。 • 记录检测结果,并告知患者数值,必要时了解其饮食或其他引发血糖 高或低的情况。记录结果应包括病人姓名、测定日期、时间、结果、单位 和检测者签名。 • 出现血糖异常结果时,如血糖过高、过低或与平时血糖情况不符,可 采取以下措施:重复检测一次;通知医生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必要时复 检静脉生化血糖。
15
质控规程
16

血糖仪使用管理制度

血糖仪使用管理制度

血糖仪使用管理制度
1、定位放置:血糖仪放在易取放的位置,并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
得随意挪动位置。

2、定人保管:血糖仪要有专人负责保管。

3、定期检查:
(1)每班专人清点记录,开机检查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 (2)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

4、定期消毒:血糖仪表面每日由固定班次以250-500mg/L有效氯消毒
液擦拭。

5、仪器不得随意外借,经相关领导同意后方可出借。

6、定期保养:
(1)固定班次A班每日清洁保养一次。

(2)保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

(3)设备科定期检修。

7、定期质控:至少每3个月使用厂家提供的质控液进行一次比对,
并记录。

每年送检验科进行血糖仪测试结果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对比一次。

8、使用中若血糖仪突然出现故障应立即检查故障出现原因,并同时
通知设备科检修,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标记明显不得出现在抢救室内。

2012.8。

11。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仪管理和操作规范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仪管理和操作规范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仪管理和操作规范2011年1月10日,卫生部发布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加强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血糖检测质量和检测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为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以下简称血糖仪)的临床使用管理,规范临床血糖检测行为,保障检测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便携式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26号)、《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临床使用便携式血糖仪采血笔的通知》(卫医发〔2008〕54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便携式血糖仪血液葡萄糖测定指南》(WS/T 226-2002)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用各类便携式血糖仪进行非诊断性血糖监测。

一、医疗机构血糖仪管理基本要求血糖仪属于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也被称为床旁检验)设备。

其管理应当作为医疗机构POCT管理的一部分。

(一)建立健全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医疗机构应编写本机构血糖仪管理规程并认真执行。

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标本采集规程。

包括正确采集标本的详细步骤及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

2.血糖检测规程。

3.质控规程。

制订完整的血糖及质控品检测结果的记录及报告方法。

4.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

对于过高或过低的血糖检测结果,应当提出相应措施建议。

5.废弃物处理规程。

明确对使用过的采血器、试纸条、消毒棉球等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6.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

(二)评估和选择合适血糖仪及相应的试纸和采血装置,并对机构内使用的所有血糖仪进行造册管理。

(三)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并对培训及考核结果进行记录,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方能在临床从事血糖仪的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糖仪管理规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目录一、标本采集规程。

二、血糖检测规程。

三、质控规程。

四、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

五、废弃物处理规程。

六、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

标本采集规程一、标本采集前的准备1.检查血糖试纸和品管液贮存是否恰当。

2.检查血糖试纸和品管液的有效期及条码是否符合。

3.检查一次性采血针的有效期是否恰当。

4.检查血糖仪性能,保持其清洁。

5.检测者进行手消毒。

二、标本采集1.血糖仪处于待检状态。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必须使用一次性采血针,使用后的一次性采血针不得重复使用。

2.采血时必须一人,一针,一片(试纸),避免交叉感染。

3.采血部位通常采用指尖、足跟两侧的末梢毛细血管全血,所选择采血部位的皮肤应完整,无烧伤、冻疮、发绀、水肿、感染或硬茧。

4.手臂下垂10-15秒,使局部组织自然充血。

用75%酒精擦拭采血部位,待自然干燥后,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采血部位使皮肤和皮下组织绷紧,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自指端内侧刺入,深度2-3mm,立即出针。

5.皮肤穿刺后,弃去第一滴血,轻轻从手指根部向采血点按摩,获取一滴饱满血液以满足血样量的要求(约米粒大小),将第二滴血置于试纸上指定区域。

6.将干棉球压制穿刺点。

7.正确读取血糖结果。

三、标本采集后的处理1.采血后的废弃物品,不得随意丢弃,应统一用利器盒收集,及时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原则处理。

2.清洁血糖仪,进行手消毒。

3.记录检测结果(包括病人姓名、测定日期、时间、结果、单位和检测者签名),并告知病人。

备注:1.非一次性包装试纸,在使用中注意取出试纸后,应立即使用配套筒盖盖严试纸筒,以确保试纸在有效期内完全有效。

在取试纸时应避免接触留取血样区。

2.血滴样本的体积要适中,避免因过度挤压导致的组织液渗出。

3.不可在日光直射血糖仪和试纸的条件下或在光线易变的环境下进行测试,避免在电磁场干扰源2米以内的区域进行检测。

血糖检测规程一、测试前的准备1.检查血糖试纸和品管液贮存是否恰当。

2.检查血糖试纸和品管液的有效期及条码是否符合。

3.检查一次性采血针的有效期是否恰当。

4.检查血糖仪性能,保持其清洁。

5.检测者进行手消毒。

6.每天开始血糖检测前,对血糖仪进行品管液检测。

二、血糖检测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必须使用一次性采血针,使用后的一次性采血针不得重复使用。

2.采血时必须一人,一针,一片(试纸),避免交叉感染。

3.准备好血糖仪,正确开机。

正确取试纸,注意保持试纸瓶的密封状态,防止试纸长时间与空气接触,影响监测结果。

4.插入血糖试纸。

试纸完全插入后,血糖仪将自动启动并执行自我检测约1秒。

5.核对校正码。

再次检查血糖仪上显示的数字(校正码)与血糖试纸瓶上数字相同,以免影响量测数值。

6.采血部位通常采用指尖、足跟两侧的末梢毛细血管全血,所选择采血部位的皮肤应完整,无烧伤、冻疮、发绀、水肿、感染或硬茧。

7.手臂下垂10-15秒,使局部组织自然充血。

待仪器屏幕显示滴血状态,用75%酒精擦拭采血部位,待自然干燥后,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采血部位使皮肤和皮下组织绷紧,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自指端内侧刺入,深度2-3mm,立即出针。

8.皮肤穿刺后,弃去第一滴血,轻轻从手指根部向采血点按摩,获取一滴饱满血液以满足血样量的要求(约米粒大小),将第二滴血置于试纸上指定区域。

9.将干棉球压制穿刺点。

10.正确读取血糖结果。

11.采血后的废弃物品及时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原则处理。

12.清洁血糖仪,进行手消毒。

13.记录检测结果,并告知患者数值,必要时了解其饮食或其他引发血糖高或低的情况。

记录结果应包括病人姓名、测定日期、时间、结果、单位和检测者签名。

14.出现血糖异常结果时,如血糖过高、过低或与平时血糖情况不符,可采取以下措施:重复检测一次;通知医生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必要时复检静脉生化血糖。

质控规程一、血糖仪的质量控制定义:采用定值的品管液进行测定,以评价操作者的技术、试纸条及仪器的性能。

二、品管液要求:1.仅使用血糖仪厂家提供的品管液进行测试;2.品管液的保存室温为4~32℃,不能冷冻或冷藏。

3.始终保持瓶盖紧盖。

4.每一瓶品管液在开启后90天内用完,在瓶上标注开启日期。

过期不得使用。

5.每次使用前,将品管液瓶倒置几次并轻轻摇动,以确保品管液混合均匀。

6.测试结果与标注在试纸瓶上的范围进行比对。

如果落在此范围内,表示可以正常进行血糖测试;否则,需要确认产生偏差的原因,重新做品管液测试,以使测试结果落在标注的范围内。

三、测试前准备:1)检查试纸和品管液贮存是否适当;2)检查试纸条的有效期;3)检测血糖仪:外观是否清洁,电池是否充足,显示屏是否有数字缺失。

4)检查品管液有效期。

四、质量控制:1.血糖仪应配有相配套的品管液。

2.每天血糖检测前,应先用仪器厂商提供的品管液对仪器进行检测。

3.需对血糖仪重新进行品管液检测的情况,包括:1)使用新的血糖仪;2)使用新的试纸;3)更换新批号的试纸;4)血糖仪更换电池后;5)血糖仪跌落后;6)结果与糖化血红蛋白或临床情况不符;7)怀疑仪器损坏或试纸条变质时。

五、DS-5血糖测试仪品管液测试方法:1.密码校对:每盒血糖试纸均会附增1支校正卡,且校正卡上的号码与血糖试纸瓶上的号码一致。

如果号码不同,则使用后会导致量测读值不正确。

其步骤如下:1)确认血糖仪为关机状态,将校正卡插入血糖仪的测试片插孔,检查校正卡号码及屏幕显示是否一致。

2)再次确认屏幕上显示的数字,与血糖试纸瓶上号码及校正卡是否一致。

3)确认号码相同后,即可取出校正卡,即可完成校对工作。

2.品管液测试:品管液内含定量葡萄糖,借由品管液测试出来的数值会落在血糖试纸瓶上所标示的容许范围内,用来检视血糖仪和血糖试纸之间的运作是否正常,以及操作是否正确。

使用方法:1)插入血糖试纸。

试纸完全插入后,血糖仪将自动启动并执行自我检测约1秒。

2)核对密码。

再次检查血糖仪上显示的数字(校正码)与血糖试纸瓶上数字相同,以免影响量测数值。

3)摇匀品管液,擦掉第一滴,再将第二滴滴在品管液瓶盖上。

4)当“血滴形”闪烁时,将血糖仪倾斜约45度,让试纸吸入口靠近瓶盖上的品管液,品管液将自动被吸入反应区内。

等待至“哔”的一声,即可拿开。

请勿直接将品管液滴到吸入口。

5)六秒后屏幕即显示结查。

测量所得的结果应落于血糖试纸瓶上所印的容许范围。

(Normal正常值6.2-9.3mmol/L。

)6)使用血糖仪侧边退片键,将血糖试纸退出。

六、失控处理:如果质控结果超出正常范围,则不能进行血糖测定。

检测者应找出原因并及时纠正,然后重新进行质控检测,直至正常方可进行血糖检测。

七、质控及维护仪器的记录:1)病区内应设置专人定期对血糖仪进行维护和质控监测,并定期做好记录。

2)血糖仪质控的结果至少保存2年,记录内容应包括测试日期、时间、仪器的校准、试纸条批号及有效期、品管液批号及有效期、仪器编号及质控结果、检测者签名。

3)对血糖监测的结果应至少保存2年,记录内容应包括病人姓名、测定日期、时间、结果、和检测者签名。

4)正常使用的血糖仪应每半年对血糖仪检测结果与医院试验室生化方法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与评估。

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规程1.读取仪器检测结果。

2.检测结果报告内容包括:被测试者姓名、测定日期、时间、结果、单位、检测者签名等。

3.血糖测量范围:1.1-33.3mmol/L,低于或高于检测范围,仪器有LOW/HIGH及警告音提示说明。

4.血糖结果异常,采取以下措施:“报警”措施:重复测定血糖一次,并告知医生观察患者情况。

“干预”措施:对于高血糖和低血糖患者(先重复测定血糖一次,并告知医生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1)低血糖症:患者可出现烦燥、焦虑、出汗、震颤、心率增加等,严重者可出现意识模糊、肌肉共济失调、深度嗜睡、甚至昏迷等。

对于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患者,若其血糖浓度达到3.9mmol/L~5.0 mmol/L,虽然尚属正常范围,但仍需采取“报警”措施,因其血糖浓度有可能继续下降,此类患者应禁止开车或从事有危险的活动。

若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应采取“干预”措施,对于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参考范围(低于3.9 mmol/L)的患者,则无论其是否出现临床症状,均应采取“干预”措施。

低血糖主要通过补充葡萄糖进行治疗。

2)高血糖症:常见症状为口干、口渴、多尿、感觉不适、易疲劳、恶心、严重者可出现嗜睡、昏迷,但也可无上述症状。

这些症状大多出现在血糖升高数小时或数天后出现,对于高血糖患者采取的措施应视血糖升高程度而定,此外还应考虑有无症状,进餐时间和患者的基础血糖浓度。

单独测定血糖并不能用于糖尿病诊断,只能用于糖尿病治疗的监控及疗效观察。

如果餐后血糖达14.4mmol/L或餐后数小时血糖达12.2mmol/L,且患者无自觉症状,此时只需采取“报警”措施,如果患者出现高血糖的症状或血糖浓度超过“报警”范围,可采取胰岛素进行治疗,对于通常使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若血糖升幅较大,此时不宜采用增加口服降糖药剂量来降低血糖。

废弃物处理规程1.使用过的采血针、血糖试纸、消毒棉球等均为一次性医疗废物,按医疗卫生机构处置医疗废物的制度进行处理。

2.将使用过的采血针放入锐器盒中,使用过的血糖试纸、酒精棉球放入黄色垃圾袋中,并标注醒目信息,以防刺伤搬运人员。

贮存、维护和保养规程贮存:1.血糖仪应与检测所需的相关用物,一起集中放置在固定位置。

2.血糖仪的保存室温为4℃~32℃。

血糖试纸的保存室温为4~32℃,合适的操作环境为14℃~40℃,相对湿度低于85%,于开瓶后90天内有效,过期请丢弃。

品管液的保存室温为4~32℃,于开瓶后90天内有效,请勿冷藏。

勿将血糖仪暴露在过冷、热、湿、多尘或肮脏的环境中,同时必须保持干燥,避免阳光直射。

维护与保养:1.应设置专人对血糖仪、试纸及品管液进行维护和保养。

2.血糖仪外观清洁无血迹,试纸及品管液在有效期内。

3.不要挤压血糖仪显示屏,以免发生无法显示正确测试结果的情况。

4.使用血糖仪和血糖试纸前,彻底清洁双手并擦干。

5.血糖试纸贮存于原包装瓶内,每次取出1条试纸后立刻将瓶盖盖紧,避免将血糖检测试纸暴露于空气中。

6.使用完血糖仪后,对血糖仪进行简单地维护。

试纸端口可以用棉签进行擦拭,勿让血糖仪进水或进其他液体。

血糖仪外表面可用75%酒精或消毒湿巾进行清洁,然后彻底晾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