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登记统计表
职业暴露(4)
![职业暴露(4)](https://img.taocdn.com/s3/m/743d7e4d227916888586d73d.png)
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240万u,单次;青霉素过敏 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口服,连服14日。暴露 后3个月、6个月检查TPHA。
HIV职业暴露后评估----CDC
一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医疗器械、物品损伤的皮
肤或者粘膜,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二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医疗器械、物品粘染有
这样的场景你或许经历过
这种情形或许在你的周围发生过
此类事情或许你也遇到过
职业暴露的处理------紧急局部处理
锐器伤的处理
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 液,必要时包扎伤口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用0.5%碘或75%酒精消毒伤口 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一挤、二冲、三消毒
职业暴露的处理------紧急局部处理
三级暴露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
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
的血液。
流行病学
HBV—乙肝
医务人员面临传播危险最大的血源性传播疾病
全球20亿人曾感染HBV,3.5亿为慢性HBV感染 者
我国为乙肝高发区,一般人群HBSAg携带率 9.09%
疫苗接种人群与未接种人群HBSAg携带率分别 为4.51%和9.51%。
职业暴露于HBV的危险性
如果没有PEP,职业暴露后 HBV的感染风险:6%~30%
0.4毫微升
如果源患者HBeAg阳性,感染风险更高 主要感染途径:
针刺和锐器损伤,中空针感染率高 其它体液较低 口腔传播可能性低
卫生部公布
HCV—丙肝
2011年全国HCV发病数:173 872例,是2005年3 倍多
人群丙肝感染率一般为3%
受血者或接受血制品、血液透析患者和接触血 液的医疗护理人员感染率高达50%~60%
职业暴露PDCA
![职业暴露PDCA](https://img.taocdn.com/s3/m/8b6402088762caaedc33d47e.png)
做好职业防护降低职业暴露发生随着乙型肝炎、艾滋病等血源性疾病得流行,梅毒等传染病得复活上升及新得病原体得不断出现,医务人员正处于社会感染及医院感染得双重危险之中。
增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得防范意识、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率、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得发生应视为医院感染发生得重要内容之一。
近几年随着我院规模得不断发展,医务人员、患者数量及开放床位得增加,临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时有发生。
根据我院医务人员锐器伤上报统计,控感办对上述发生职业暴露得人员进行了询问调查及追踪,我们发现暴露者中以护士占暴露例数得绝大多数,职业暴露得发生主要就是防护意识薄弱,防护知识不足,防护用品准备充不足,操作不规范等引起。
因此我们意识到我院职业防护中存在需要改进得问题。
现状与原因:根据我院职业暴露事件上报统计,控感办统计出2015年7-12月份我院职业暴露共报告4例,均为护士(占100%)。
对职业暴露报告案例进行鱼骨图分析,引起职业暴露得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图1 职业暴露鱼骨示意如上图,我们将原因归纳为人员因素、患者因素、医院因素三方面。
具体归纳如下表:表1 职业暴露原因分析PDCA循环:P:针对上述不合理情况,控感办制定了整改,根据职业暴露原因分析表1,控感办从医护人员防护教育培训、重视护理人员实践能力,合理使用防护用品、减少职业暴露漏报等几个方面联合护理部、科教科、总务科等部门制定了相应得对策。
数据来源:医务人员上报得锐器伤登记表。
数据收集方法:由控感办落实进行分析统计。
数据检查期限2016年1-6月份。
整改活动前后我院在职职工由796人增至818人,护理人员由311人增至323人。
职工总人数及护理人员总数基本一致,后续对职业暴露发生率比较采用职业暴露发生例数代替。
D:1、完善职工职业防护教育,联合护理部、科教科制订医务人员“三基”培训,护士根据工作年限、能力等综合情况分层次制定护士培训计划并由护理部落实,确保培训效果。
2、对全院职工开展职业防护得相关知识培训,对新入院得职工、实习生进行职业防护岗前培训。
口腔科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带图)
![口腔科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带图)](https://img.taocdn.com/s3/m/0e02e41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8.png)
口腔科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带图)
口腔科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修订于2016年9月
一、应急处理:
1.锐器伤处理: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使部分血液排出,然后用皂液和流动水冲洗,最后用碘酒或酒精消毒受伤部位。
2.眼、口、鼻喷溅入体液,应立即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滴上抗菌眼药水。
二、报告:
1.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并在2小时内报送至疾控处。
2.科内应建有职业暴露伤害登记本,记录发生时间、地点
及经过、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应急处理情况。
3.当事人需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主任签字后交至疾控处
存档。
4.疾控处将职业暴露登记表上报到医院感染监测管理系统。
三、检查及费用:
1.首先留取暴露源传染信息,同时进行自身血清学检查。
2.疾控处联系检验科开具相关检查项目,暴露人员或暴露
源到检验科检查。
3.检验科每月统计职业暴露检查费用并报送至疾控处。
暴
露人员如需外院检查治疗费用,留好收据报送至疾控处。
四、预防性用药:
需要预防用药的职业暴露由疾控处联系专家评估是否需要预防用药。
五、追踪随访:
疾控处负责追踪随访。
口腔科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图:
应急处理→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发生职业暴露→留取暴露源传染信息→做好自身血清学检查→报送疾控处→填写科内职业暴露伤害登记本→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
某传染病专科医院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分析
![某传染病专科医院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014bcf33d4b14e852468a3.png)
大理大学学报JOURNAL OF DALI UNIVERSITY第2卷第8期2017年8月Vol.2No.8Aug.2017[DOI ]10.3969/j.issn.2096-2266.2017.08.018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暴露于病原体污染的环境,或被具有感染性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者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发生职业暴露后感染的情况〔1〕。
专科传染病医院收治的病种常为病毒性肝炎、伤寒、疟疾、肺结核、梅毒、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
在传染病医院工作的医务人员因其职业的特殊性,相比较综合医院会更加频繁接触到危险因素,工作中如个人安全防范意识不足或防护措施不到位,易发生职业暴露,成为医院感染的受害者和传播者。
职业暴露不仅会损害医务工作者的身体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到医疗卫生单位的生存与发展〔2〕。
现对某传染病专科医院发生的110起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事件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以在某传染病专科医院临床科室工作的医师、护士、实习生(均参与过防止职业暴露的相关培训)等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采用医院自行设计的职业暴露登记表,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登记和追踪。
分析职业暴露年度发生次数、暴露科室分布情况、暴露人员工种及工龄、暴露源病原菌、暴露方式及处理情况等,进行数据汇总,统计学分析。
2结果2.1一般情况2013年至2015年某传染病专科医院共发生职业暴露110起。
110起职业暴露者在暴露后均做应急处理,跟踪1年,所有发生暴露的医务人员均未被感染。
2.2职业暴露与工种、工龄的关系医院职业暴露以临床护士岗位所发生的比例最高,其他依次是医师、实习护生等,其中工作1年以内的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最高。
见表1。
2.3分析不同暴露方式和暴露源病原菌的构成情况110例职业暴露集中在针刺伤方面,据统计110名工作人员因针刺伤发生职业暴露构成比最高为74.6%。
医院感染管理手册范本
![医院感染管理手册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825d8b0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4.png)
.尚志市中医医院医院感染管理手册科室:年份:填表说明1、本手册内容作为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考核依据,必须按时如实认真记录和填写。
2、有关数据要将原始资料妥善保存,以备查验。
3、本手册按年度编制,每年一册,已填写的手册由科室妥善保存备查.4、如遇医院感染管理特殊情况需记录,可另加附页。
5、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自查(每月一次)存在的问题,应有整改措施,并在下次科室医院感染管理会议上做出小结,以体现持续改进。
6、科室组织的相关学习,要有计划、讲义,培训要有针对性和小结,具体内容可另附页备查。
7、科室组织的考试要有试卷和成绩登记.8、医院感染管理会议、培训及考试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新上岗人员有考试记录及试卷。
9、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记录说明:重点科室监测环境指手术室、供应室、透析室、胃镜室、妇科产房、口腔科等;监测类别指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药械、灭菌效果等;结果为监测的菌落数;评价填监测结果合格、不合格。
如监测结果不合格应分析原因,并重新监测。
10、普通科室的监测类别指治疗室、换药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药械、灭菌效果等。
目录1、医院感染三级网络管理流程2、院感质控小组成员名单及职责3、医院感染病例的报告及处置流程4、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报告及处置流程5、医疗废物的管理及处置流程6、职业暴露的管理及处置流程7、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8、院感质控自查记录(每月)9、院感管理会议记录(每季度)10、院感培训记录(至少每季度)11、医务人员(每季度)、新上岗人员院感考试成绩一览表12、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13、抗生素使用登记表14、微生物监测记录15、紫外线灯管监测登记表16、职业暴露登记表17、季度医院感染管理监测情况统计表18、医院感染管理年度总结医院感染三级网络管理流程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名单及职责组长:副组长:监控医生:监控护士:(一)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1、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兼职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并且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HIV记录本
![HIV记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8791c7dab307e87100f69655.png)
检验科HIV抗体筛查实验室医疗垃圾消毒处理记录本(血标本、杂物)说明:血标本冰箱内保存30-60天后可销毁,根据标本量情况消毒,消毒后入袋送焚烧检验科HIV抗体筛查实验室消毒处理记录本检验科HIVAb标本接收、查对、拒收处理记录本说明:一般标本检验员与护士当面核对交接,重要标本(HIV阳性复查标本等)、及拒检标本双签字HIV实验室留样标本登记与处理记录本说明:留样阴性标本冰箱保存3月后处理,阳性标本保存检验科HIV抗体筛查实验室恒温设备温度记录表检验科HIV抗体筛查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保养登记表HIV室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JYGSEYJYK-3-LJ-01~60第A版编制:曹瑞锋校对:陈涛审核:张勇批准:杨椿生效日期:2010年11月19日嘉峪关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检验科HIV抗体筛查实验室紫外线消毒记录表HIV抗体筛查报告REPORT OF HIV ANTIBODY SCREENING TESTING 秘密编号:PRINTED BY CHINESE CENTER FOR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订附表2HIV抗体复检检测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订附表4HIV抗体替代策略检测报告单REPORT OF HIV ANTIBODY ALTERNATIVE STRATEGY TESTING 秘密SECRET 编号NO.PRINTED BY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订CONTROL AND PREVENTION附表5流行病学监测HIV抗体检测报告单REPORT OF HIV SEROEPIDEMIOLOGY SURVEILLANCE 秘密SECRET 报告单编号NO.第页共页附表6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数及阳性人数统计报表填表说明:1.此表在每月10日前通过“艾滋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上报,未开展网络直报的单位,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集统一上报;2.检测份数一栏只填当月首次筛查人数,不包括复检或确证的检测数;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均指符合病例报告标准的,即确证试验阳性或替代策略阳性者;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数或艾滋病病人数不一定是当月筛查的,应是本月新报告的;5.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当月内被诊断为艾滋病病人时,应统计入“艾滋病病人数”栏。
三甲医院评审科室护理需准备材料目录
![三甲医院评审科室护理需准备材料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ae8392b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a.png)
三甲医院评审科室护理需准备材料目录三甲评审科室护理需准备材料目录一、护理单元基本情况1.护理单元简介2.护理人员名单(简表即可,详细资料查阅护理管理系统)3.护理单元荣誉及获奖情况(包括护理单元和护士个人荣誉的列表及证书复印件,详细资料查阅护理管理系统)4.科室护理工作年度计划和总结(2018-2020)二、人员资质管理1.护理人员资质(盒子里只留护士执业证复印件,详细资料查阅护理管理系统)2.特殊岗位护士准入(重症医学科(含麻醉恢复室)、急诊科、手术室、产房、新生儿科、血液透析中心、消毒供应中心、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内镜中心等护理单元根据护理部文件准备)3.中医科、康复科、生殖医学科护士资质4.健康管理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资质三、制度建设1.护理规章制度(含护理部层面和科室自己专科的,在护理管理系统查阅。
纸质材料分三大块:1.2018版的制度见2018年修订的护理规章制度一书;2.护理部新修订的制度将会打包下发;3.专科制度由各科室制定,总护士长审核后打印并落实)2.护理规范、操作流程(含护理部提供的、科室自己专科的;在护理管理系统查阅,补充专科内容,)3.护理常规(病区根据模板制作本专科的内容,护理部审核后统一上传至护理管理系统)4.专科指南、行业标准注意事项:护理常规为疾病的护理常规;护理规范和操作流程是配套的,规范是根据指南和行标对护理操作的具体规范要求,流程是护理操作的步骤;操作指引适用于简单的护理操作没有繁琐的操作步骤,可选择制作操作指引,对于仪器设备的操作指引制作成卡片过塑后悬挂在仪器设备上)四。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1.建立科部和病区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具体要求:(1)2020年1月前纸质版,2020年1月起护理管理制度。
(2)病房有质控小组名单,质控人员应占全科护理人员总数的30%以上。
(3)有病房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职责,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必须掌握所查内容的质量控制标准。
病房自查的五项质控标准应与护理部一致,自查后有分析和整改记录(体现在质控手册中,内容详细)。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年修订版)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年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96177a2b160b4e777fcf04.png)
附件1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National Guideline for Detection of HIV/AIDS(2015年修订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一五年十二月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National Guideline for Detection of HIV/AIDS(2015年修订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一五年十二月前言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已数十年,随着感染者和临床病人的不断增加、感染人群的变化,艾滋病检测工作量逐渐加大,对监测和检测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承担艾滋病检测的实验室已遍及全国各级医疗、疾病预防控制、采供血、妇幼保健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军队等各个系统。
为了尽早发现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早提供咨询、治疗,同时为适应基层艾滋病检测工作需求,在新的形势下,根据《关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12]4号)》、“四免一关怀”等国家艾滋病防治重要方针政策和十三五防治工作重点,在广泛征求各省、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意见的基础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艾滋病专家及省级专家的参与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进行修改、增补和完善,制定出《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年版)》(以下简称《规范》),使其既能满足目前艾滋病检测工作的实际需求,又能体现检测技术的发展。
本次《规范》修订工作立足于我国目前检测状况,结合发达国家使用的指南,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进行了修改、增补和完善:(1)完善了不同的检测策略,并将其整合为独立的一章;(2)增加了HIV-1新发感染检测一章;(3)新增补充试验概念,其内容包括抗体确证试验(WB,RIBA/LIA等)和核酸试验(定性和定量试验);(4)增加了第4代试剂(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的检测流程;(5)增加核酸检测流程;(6)完善了检测报告。
2018.6.21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
![2018.6.21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c3973d2e43323968011c9284.png)
如何做到安全注射
• 锐器伤防护方面 • 1、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禁止用手直接分离注射器针头。 • 2、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时,需戴手套。接触患者血 液、体液、分泌物时,需穿隔离衣,戴手套,口罩,帽 子,有可能发生喷溅时戴面罩或护目镜。 • 3、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禁止将针等锐器随手传递。 • 4、进行侵袭性治疗、护理操作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 防止被针头、缝合针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10/8/2018
医用防护口罩
• 医用防护口罩有行业标准,国家作为二类医疗器械管理 ,规定口罩的过滤效果要达到N95要求(对非油性0.3um 的颗粒过滤效果要大于95%),同时还要具备表面抗湿性 、合成血阻断性能等医用防护要求。 • 医用防护口罩用于空气隔离的防护,一般要求肺结核门 诊和收治病区的医务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度(9例)相比有上升趋势,主要发生于新入职及低年 资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拔针与整 理废物,暴露锐器主要为输液针。
10/8/2018
2017职业暴露报告
表1:2017年各科室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统计表
暴露资料 关联操作 其它 注射 整理 拔针 其它 保护措施 手套 无
科室
例数
护士
保洁 员
10/8/2018
棉纱口罩
• 纱布口罩可以组织一部分病毒侵袭,但此种口罩结构与 人面部密合性差,阻毒效率低。 • 2003年5月1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了319号令 ,通知普通脱脂棉纱布口罩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说明 纱布口罩不能作为医用个人防护用品使用。 • 2003年有关机构在国家制定的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对16层 纱布口罩和24层纱布口罩进行了过滤效果测定,结果发 现16层纱布口罩的过滤效果仅为24%,24层纱布口罩过 滤效果也仅有36.8%,完全达不到防护的要求。
医院感染管理手册范文
![医院感染管理手册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033f1e9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10.png)
尚志市中医医院医院感染管理手册科室:年份:填表说明1、本手册内容作为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考核依据,必须按时如实认真记录和填写。
2、有关数据要将原始资料妥善保存,以备查验。
3、本手册按年度编制,每年一册,已填写的手册由科室妥善保存备查。
4、如遇医院感染管理特殊情况需记录,可另加附页。
5、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自查(每月一次)存在的问题,应有整改措施,并在下次科室医院感染管理会议上做出小结,以体现持续改进。
6、科室组织的相关学习,要有计划、讲义,培训要有针对性和小结,具体内容可另附页备查。
7、科室组织的考试要有试卷和成绩登记。
8、医院感染管理会议、培训及考试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新上岗人员有考试记录及试卷。
9、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记录说明:重点科室监测环境指手术室、供应室、透析室、胃镜室、妇科产房、口腔科等;监测类别指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药械、灭菌效果等;结果为监测的菌落数;评价填监测结果合格、不合格.如监测结果不合格应分析原因,并重新监测。
10、普通科室的监测类别指治疗室、换药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药械、灭菌效果等.目录1、医院感染三级网络管理流程2、院感质控小组成员名单及职责3、医院感染病例的报告及处置流程4、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报告及处置流程5、医疗废物的管理及处置流程6、职业暴露的管理及处置流程7、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8、院感质控自查记录(每月)9、院感管理会议记录(每季度)10、院感培训记录(至少每季度)11、医务人员(每季度)、新上岗人员院感考试成绩一览表12、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13、抗生素使用登记表14、微生物监测记录15、紫外线灯管监测登记表16、职业暴露登记表17、季度医院感染管理监测情况统计表18、医院感染管理年度总结医院感染三级网络管理流程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名单及职责组长:副组长:监控医生: 监控护士:(一)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1、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兼职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并且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院感动线检查标准(普通科室)
![院感动线检查标准(普通科室)](https://img.taocdn.com/s3/m/d749e01503d8ce2f006623d2.png)
攀钢集团总医院院感动线检查标准(1190分)得分:指标检查要点判定方法标准分得分扣分原因组织管理 1.有院感管理小组人员一览表;无一览表扣10分,一项信息不完整扣2分(姓名、职务、职称、联系电话)20分2.每季度有院感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有对存在问题的评估、反馈和改进记录。
无活动记录扣10分,不完整扣5分院感培训1.科室有年度培训计划 1.无培训计划扣10分50分2.按培训计划组织培训,有记录2.未组织培训扣20分,无记录(日期、地点、签名、主讲人、课件、图片、季度试卷、成绩、小结)扣10分,记录资料不完善扣5分3.培训内容的落实情况 3.培训内容抽问二人,10分/人手卫生1.手卫生设备和设施备置的清单与配置说明 1.无清单与配置说明扣10分,无其中一项扣5分130分2.医务人员无长指甲,上班时无佩戴假指甲、戒指。
2.不符要求扣5分3、合格的手卫生设施及宣传图示(重点部门水龙头为非手触式开关、干手装置、速干手消毒剂),宣传图示不少于3张3.一项未达到要求扣5分4.干手方式必须使用一次性纸巾擦干双手。
4.未按要求执行扣10分5.洗手时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10~15秒钟,流动水洗净。
5.现场查看医生、护士诊疗护理工作中6个时机洗手,一个时机未执行或执行不完整扣5分6.科室每月有手卫生专项自查记录。
6.无自查记录扣5分,7.科室有领取手卫生物品登记(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干手纸巾)。
7.一项无登记扣2分。
消毒隔离1. 病室内能定时通风,按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空气消毒,每周75%的酒精纱布擦拭紫外线灯管,并有记录。
1、实际检查,触摸灯管未擦拭扣5分,无记录扣5分200分2.地面湿式清扫,治疗室、换药室、办公室、病室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显,使用后清洗、晾干备用。
有污染时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后再清洗、晾干备用。
2、查看卫生员的现场工作,(如现场无污染,则询问出现污染的处理流程)不合要求扣20分3.病房应湿式清扫,一床一扫床套,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含氯消毒液500mg/L浸泡30分钟,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应进行消毒,并有登记。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https://img.taocdn.com/s3/m/01f5ad7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4.png)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第一条组织构架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主要是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和医院感染兼职人员三级网络构成,下面主要介绍三级网络组织的职责以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的各级管理小组的组成和职责,另外还包括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门,如医务科、护理部、药学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行政后勤管理等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职责。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构架:1、主任委员由医院院长或主管医疗的副院长担任。
2、副主任委员由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后勤副院长、业务副院长、科研副院长担任。
3、委员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专职人员、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门诊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检验科中心主任、总务后勤管理科科长、血液中心主任、设备管理科科长、临床重点科室主任、科研、教学管理部门主任等相关部门的主任担任。
各科室医院感染兼职成员,由各临床科室的负责人、主治医师、主管护师担任。
第二条医院感控管理人员主任:院长副主任:业务副院长成员:分管后勤副院长、护理部主任、各科室主任、护士长、感控医师、感控护士第三条医院感染管理职责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在委员会主任的领导下,制定全院医院感染控制规划,组织制定医院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组织实施。
积极引进推广新的消毒技术和方法。
2、根据有关卫生学标准及预防医院感染的要求,对医院的改建、扩建和新建工程,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
3、对医院感染管理科拟定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进行审定,对其工作进行考评。
4、建立会议制度,每年召开两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遇有紧急问题随时召开会议。
5、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由主任委员主持,主任委员不能出席时由主任委员委托副主任委员主持。
6、负责全院各级各类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考核。
检验科人员职业暴露发生与防护措施
![检验科人员职业暴露发生与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2444de8866fb84ae55c8d34.png)
2382018.07医苑纵横检验科人员职业暴露发生与防护措施孙丽雯吉林省辉南县第二人民医院 吉林省辉南县 135102【摘 要】目的:通过对检验科人员职业暴露发生原因的分析,达到有郊的预防以及应有的防护措施的目的。
方法:对科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年限为2012-2017年。
结果:阳性标本暴露1例,为锐器刺伤1例,阴性标本暴露12例,带血锐器刺伤4例,接触暴露血液8例,合计暴露13例;其中带血锐器刺伤5例,接触暴露血液8例。
结论:检验科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是不可避免的环境因素,但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在处理各种标本的过程中多加注意和防护还是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
【关键词】检验科;职业暴露发生;防护措施1 职业暴露感染的发生(1)医院检验人员的职业暴露是指检验科工作人员在实施医学检验工作时接触有害、有毒以及有传染性病原体,可能对其健康或生命造成威胁的一类危害职业,而且具有化学性感染性特点。
人患病后求医诊治,必须首先弄清引起疾病的原因,明确诊断,才能对症治疗,诊断疾病的方法除了依靠医生对病人进行直接的问诊和观察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外,为了弄清病因,还必须借助一些检验的诊断,而检验项目繁杂多样包括血液、尿液、粪便以及其他体液,所进行的检验项目都必须在检验科内完成,所以检验科是有潜在职业性危害的科室,职业暴露的发生也就成为必然性。
(2)检验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威胁着检验科人员的身体健康,从接收标本开始就有可能发生职业暴露,如体液的溅撒和血液标本玻璃试管破损,被污染的注射器等器械等刺伤割伤是检验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直接原因也是感染血源性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艾滋病(AIDS)、的主要因素。
由于我国现有慢性病人在逐年增加,而有症状需要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也在相应的增加,据我国卫生部统计表明,目前我国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已增加至84万例,其中8万例为病人,而且有数据表明还在增加,丙型肝炎是输血后引起的一种常见肝炎,若被带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利器刺伤的受伤者存在3%-10%的概率感染丙型肝炎。
职业暴露与防护
![职业暴露与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b14c6760f90f76c660371a29.png)
1. 严格实施标准预防措施
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 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护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 措施。
预防血源性感染最重要的方法是标准预防
!
11
2. 避免导致锐器伤的危险操作
✓有其他安全有效设备可选择时尽量避免使用锐器; ✓不要回套已开封或使用后针头,如确需回套,则使用单手操
2020/5/30
脱隔离衣
2020/5/30
脱分体防护服
2020/5/30
脱联体防护服
2020/5/30
院感控制 靠大家!
2020/5/30
×× × 13
3. 正确处置病人使用后的锐器
禁止双手重新盖帽
应用重新盖帽装置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 床边、小车顶部
禁止用手移 去注射器针头
2020/5/30
使用后,应立即丢 入利器盒
4. 使用安全的注射用具
带安全设计的装置
传统型装置
15
5. 充分配备和正确使用相关的PPE
16
6.主动监测锐器伤、原因分析与改进对策
2020/5/30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制度
• 五、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 利用针头处理工具进行安全处置。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 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 器。工作人员发生医院感染事件以及锐器伤,应按照医务人员 锐器损伤处置流程要求及时报告相关科室,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8. 在高危人员中推广疫苗(HBV)接种
9. 血源性感染预防的教育培训
23
医护人员标准防护流程
医护人员进行医疗、护理操作时,有可能接触病 人的血液、体液
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监测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a0bfcaad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1.png)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监测医务人员最主要的职业暴露是经血液传播病原体的职业暴露,尤其是被污染的锐器刺伤。
一、职业暴露的定义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指易感医务人员在未实施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的情况下接触传染源。
2.医务人员经血液传播病原体职业暴露(1)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被污染或可疑污染HIV、HBV、HCV、梅毒等经血液传播病原体的锐器所刺伤。
(2)医务人员的黏膜、非完整皮肤在工作中接触HIV、HBV.HCV,梅毒等经血液传播病原体感染病人的体液、血液或病毒提取物。
3.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4.狂犬病暴露。
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狂犬病宿主动物抓伤、咬伤、舔舐皮肤或黏膜破损处。
二、监测对象职业暴露可能发生于所有工作人员,因此全院的各级各类工作人员都是监测对象,特别需要关注针刺伤的主要伤害群体,如护士,尤其是实习护士。
三、监测方法建立全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登记报告制度。
凡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者,应在立即局部处理后尽快与本机构技术支持部门联系,电话报告职业暴露发生经过并获得暴露危险程度评估和进一步预防处理的指导,在规定时间内到相关部门领取并填写相应登记表。
相关部门除对职业暴露的处理提供咨询、指导及追踪外,还需要对职业暴露的报告资料进行收集、统计、分析和反馈,指导全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
应当建立鼓励医务人员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及时报告的机制。
按照卫生部《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的要求,秉承以人为本和工伤处理原则,职业暴露发生后的处理、追踪检查及预防性用药等相关费用由医疗机构承担,对因职业接触血源性病原体而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或艾滋病等的劳动者,应依法享受工伤待遇。
发生职业暴露的处理措施(检验科)
![发生职业暴露的处理措施(检验科)](https://img.taocdn.com/s3/m/7d64e72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1e.png)
发生职业暴露的处理措施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处理:1、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局部处理措施:a)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b)如有伤口,应当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c)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0%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经现场处理后,当事人应填写《职业暴露调查登记表》(若当事人不能填写可由他人代填),并在院感科登记备案,院感科应对遭受感染员工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如实填写处理记录,包括病人的资料,应根据感染的具体情况,制定医学观察的期限,将员工遭受感染的经过、现场紧急处理、预防性治疗、跟踪观察等信息进行收集并记录。
3、如果患者为乙肝、丙肝、梅毒、HIV阳性患者,或无乙肝、丙肝、梅毒、HIV检测结果,预防保健科应当立即给发生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开具乙肝、丙肝、梅毒、HIV检查单。
4、如患者无乙肝、丙肝、梅毒、HIV检测结果,患者主管医师应当立即给患者进行乙肝、丙肝、HIV检测。
5、如为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注意保密。
预防保健科应立即向分管院长及市疾控中心报告,由市疾控中心进行调查与治疗指导。
二、乙肝暴露后治疗建议:1、医务人员未接种乙肝疫苗:1.1 暴露源不明,在24小时内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同时接种乙肝疫苗。
1.2 暴露源HbsAg(+),在24小时内肌内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完成乙肝疫苗的接种,对医务人员进行血清学跟踪,并观察乙肝感染的症状和体征。
1.3 暴露源HbsAg(-),则完成乙肝疫苗的接种,并对医务人员进行血清学跟踪。
2、医务人员已接种乙肝疫苗,近一年内抗-HBs≥10mlu/ml,只需对医务人员进行血清学跟踪。
3、医务人员已接种乙肝疫苗,检查无抗-HBs反应,或在一年以前抗-HBs≥10mlu/ml:3.1 暴露源不明时,检查医务人员抗-HBs,如果抗-HBs≤10mlu/ml,需加强接种乙肝疫苗。
11a-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邱茂锋
![11a-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邱茂锋](https://img.taocdn.com/s3/m/619033d5d4d8d15abe234eed.png)
历下区
3、历下区系 统管理员创
建帐号
4、历下区业 务管理员分
配权限
5、历下区实 验室本级用 户登录系统
使用本级用户创建机构
使用本级用户创建机构 ------新增机构信息录入
——之后由系统管理员创建相应用户,业务管理员分配角色
实验室用户(账号)的设置
• 建议每个实验室指定专人负责该系统的管理。
• 如需创建新角色,请省级业务管理员告知参比室。
14
一、系统简介 二、用户权限系统
三、业务流程 四、重要提示
15
业务管理
适用于所有实验室,1次填报、 随时更新 适用于除检测点之外的实验室,1次填报,设备 停用后使用状态改为“停用” 适用于所有实验室,每月填报1次 适用于PT组织和参评实验室,按指定时间填报 适用于所有实验室,每年年底之前填报 适用于HIV职业暴露处置机构,随时填报、补充 仅适用于参比实验室,随时维护
单选项:1疾 病预防控制机 构、2医疗机 构、3妇幼保 健机构、4采 供血机构、5 出入境检验检
单选项:1、参 比实验室、2确 证中心实验室、 3确证兼筛查中 心实验室、4确 证实验室、5筛 查中心实验室、
□年□ 月□日
疫机构、6其 6筛查实验室、7
他
检测点
备选项:HIV抗体筛 查(快速检测); HIV抗体筛查(酶联 或化学发光检测 等);HIV抗体确 证;CD4细胞;HIV病 单选项:1 毒载量;HIV基因型 省、地市 使用、 2 耐药;HIV核酸定 、县区、 停用 性;HIV新发感染(血 乡镇街道 清学检测);HCV抗体 筛查;HCV抗体补充 试验;HCV核酸定性 定量;梅毒特异性抗 体;梅毒非特异性抗 体
“主要检测设备”与“实验室检测能力”自动关联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 )否( )
是( )否( )
无感染( )
感染( )
是( )否( )
是( )否( )
无感染( )
感染( )
是( )否( )
是( )否( )
无感染( )
感染( )
是( )否( )
是( )否( )
无感染( )
感染( )
是( )否( )
是( )否( )
无感染( )
感染( )
是( )否( )
是( )否( )
是( )否( )
无感染( )
感染( )
是( )否( )
是( )否( )
无感染( )
感染( )
无感染( )
感染( )
是( )否( )
是( )否( )
无感染( )
感染( )
是( )否( )
是( )否( )
无感染( )
感染( )
是( )否( )
是( )否( )
无感染( )
感染( )
是( )否( )
是( )否(Leabharlann )无感染( )感染( )
是( )否( )
是( )否( )
无感染( )
感染( )
是( )否( )
淮阳海营医院职业暴露登记统计表
记录人:
科室
日期
姓名
部位
锐器名称
局部保护性处理措施
是否报告
跟踪接果
是( )否( )
是( )否( )
无感染( )
感染( )
是( )否( )
是( )否( )
无感染( )
感染( )
是( )否( )
是( )否( )
无感染( )
感染( )
是( )否( )
是( )否( )
无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