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在化解矛盾中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合集下载

如何有效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如何有效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如何有效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当前,党正在带领人民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全面建设小康合民心,顺民意,决定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看到,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进一步加快,随着群众对公平与正义、民主与进步的关注显著增加,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不断深化,冲突和矛盾也日益增多。

当前各种社会矛盾的形成,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

一、党群干群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信任危机。

当前党群干群之间的思想隔阂不断加深,在许多重要问题上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和差距,群众意愿和党的意图之间还很难达到有机统一,群众对党的干部乃至党的工作有抵触情绪。

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认为官员多为腐败分子,作风不实,只为自己不为群众。

二是认为机关工作人员多为混世魔王,不务正业、吃拿卡要、办事拖踏。

三是对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帮扶措施态度淡漠,认为是作秀,常以得到钱物多少看帮扶成效。

(二)沟通弱化。

一是多数干部不愿做、不会做、不敢做群众工作。

不能妥善处理与群众的关系,常以过去行政命令、说教方式做群众工作,没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怕解答问题不清、怕群众起哄、怕做群众工作会激化矛盾。

或认为群众知识水平低、素质不高,不屑与群众交流。

二是群众认为“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反映问题常常以找领导或集体上访方式解决,认为走正常渠道是浪费时间,同一般干部反映问题如石沉大海,对各项政策扶持不患寡而患不均,等、靠、要思想抬头。

(三)期望值过高。

群众对各级干部所做的工作期望值过高,认为干部能力不足,不能给他们带来理想化的物质、资金、政策支持。

而一旦这些主观愿望和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对干部产生不满情绪。

甚至群体上访,或反复上告。

尽管基层干部做了很多工作,但有些群众仍不理解,甚至怨声载道。

二、党群干群关系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一)干部作风问题1、学习作风漂浮。

虽然各级各部门都在适时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不同方式的集中学习,但多停留在读报纸、读文件、读行业规定上,联系实际学、深入群众学、围绕中心学做得不够。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障碍与途径_曹殊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障碍与途径_曹殊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障碍与途径曹殊(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党建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第15卷第5期2011年10月中共中央党校学报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Vol.15,No.5Oct.,2011[收稿日期]2011-05-19[作者简介]曹殊(1961-),男,甘肃定西人,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党建研究所副教授。

[摘要]党群干群关系直接决定人心向背,关乎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生死存亡。

我国的党群干群关系,主流是好的。

而造成党群干群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心理浮躁、体制机制缺陷、腐败蔓延、少数干部作风飘浮。

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需要以加快发展为中心、以服务民生为保障、以健全制度为根本、以转变作风为关键,在推进、改善、巩固、深化党群干群关系上下工夫。

[关键词]党群干群关系;加快发展;服务民生;健全制度;转变作风[中图分类号]D26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11)05-0072-04正确认识和及时把握党群干群关系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深入探讨新形势下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对策和方法,有助于我们党巩固执政地位,有助于我们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党群干群关系,从总体上看,是和谐的。

但是,不排除在局部地方、特殊时期、特定环境和具体工作中,这方面的关系出现疏远、紧张甚至矛盾尖锐化的状态。

对此,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和认真应对。

就宣传思想战线而言,我们党作出的大量工作,并没有完全消除党群干群之间的许多认识分歧。

在某些情况下,群众的意愿与党的意图很难统一。

干部“不知道群众想些什么”,群众“不知道干部做些什么”。

在经济领域,我们党曾经提出“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政策。

但是,面对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有的群众便怀疑和否定制定上述政策的初衷。

在政治领域,我们党已经或者正在进行的一系列体制改革,其最终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得到最大的利益,而少数群众却不这样认为。

切实做好群众工作在基层解决矛盾

切实做好群众工作在基层解决矛盾

切实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基层矛盾信访工作是为人民排忧解难的工作,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

我区的经济正快速发展,各类建设突飞猛进,随之而来的是各类上访事件的发生,社会的不稳定,信访工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如何解决信访矛盾,做好信访工作责任重大,任重道远。

该如何做好信访工作?我认为,应当要做好群众工作、强化责任、及时就地解决问题才能切实解决信访矛盾平息。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思想方法,也是我们党取得革命胜利和促进改革发展的致胜法宝。

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发展理念,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都是我们党群众工作的传承与创新。

信访工作的根基和土壤在于人民群众,信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群众的利益。

因此,做好群众工作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方法,是建设幸福社会的有力抓手。

做好群众工作,体现了信访工作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倾听群众呼声的窗口、体察群众疾苦的重要途径,密切党群关系、代表群众利益、解决群众困难,是信访工作的根本任务。

面对群众的信访诉求,必须树立“老百姓的事比天大”的群众观,“老百姓的利益无小事”的服务观,“老百姓的满意最重要”的政绩观,在工作中做到“有感情、有责任、有办法”,切实把群众反映的问题,作为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改进工作的契机来对待。

实践证明,用做好群众工作,可以提升了信访工作的起点,可以拓展了信访工作的空间,可以取得了纲举目张的效果。

做好群众工作,是适应了形势发展对信访工作的新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人民群众各方面的利益诉求明显增多。

随着社会变革和体制转轨过程中,因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企业转属改制、涉法涉诉、重点工程建设、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方面改革引发的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信访工作面临巨大压力。

关于新时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对策思考论文

关于新时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对策思考论文

关于新时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对策思考【摘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经受住长期执政党的考验,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着力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只有党群干群关系和谐,我们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凝聚全民族力量,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经受住长期执政党的考验,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着力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我们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成长、发展和壮大起来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一贯的政治主张和执政理念。

毛泽东同志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提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绝无私利可图”。

邓小平同志强调,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胡锦涛同志号召全党同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一、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为民谋利以情感人当前党群干群关系中最大的问题主要是我们一些党员干部与群众没有感情,不愿意到群众中去,不愿意围绕群众转,其实就是思想意识上的问题。

因此必须从思想上解决这个问题,不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做群众的好朋友、贴心人,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情为人民所系,利为人民所谋,权为人民所用。

2010年4月,正出席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的胡锦涛因青海玉树发生了严重地震灾害决定提前回国,理由是“在这一困难时刻,需要尽快赶回国内,同全国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灾工作。

新形势下密切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探析

新形势下密切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探析

前提 , 大力发展农村 集体 经济是基础条件 , 建设 高素质 的基层 干部队伍 是核心要求 , 大力加 强农村基层组 织建设是组 织保 障,
加强农村 民主 法制 建设是 关键 环节 ,关注群众疾苦积极化 解矛盾是 主要 途径。
【 关键词 】 新形 势;农村 ;密切 党群干群关 系;探析
党 的 十 八 大 报 告 指 出 全党 要 密 的根 本 保 证 。 因此 ,党 员 干 部 任 何 解 决 ,势 必 影 响 全 局 ,威 胁 到 党 的


群 关 系的重 要 意义
社 会 的 和 谐 稳 定 。 因 此 ,我 们 必 须 人放 和 长 期 执 政 的 新 形 通过 党 的群 众 工 作 来化 解 这 些 矛盾 , 因此 ,我 们 只 有 在 工 作 中坚 持 相 信 势 下 , 切 实 保 持 党 同 人 民群 众 的 血 从 而 为 进 一 步 发 展 扫 清 障 碍 。坚 持 群 众 , 依 靠 群 众 ,从 群 众 中来 到 群 肉联 系 ,密 切 联 系 群 众 , 对 于 团 结 “以人 为 本 ”, 倾 听 群 众 呼 声 ,切 众 中 去 的 工 作 路 线 。只 有 紧 紧地 依 带 领 广 大 人 民群 众 夺 取 全 面 建 成 小 实 为 他 们 解 决 好 生 产 生 活 中 的实 际 靠 群 众 ,密 切 地 联 系 群 众 , 随 时 听 康 社 会 新 胜 利 ,把 建 设 中 国特 色 社 问 题 , 确 保 全 国 人 民 安 居 乐 业 、企 取 群 众 的 呼 声 , 了解 群 众 的 情 绪 , 会 主 义 伟 大 事 业 推 向前 进 ,具 有 极 业平 安经 营 、社 会和 谐稳 定 。 代 表 群 众 的 利 益 , 把 广 大 人 民群 众 端 重要 性和 紧 迫性 。 3 . 新 形 势 下 密 切 农 村 党 群 干 群 的 力量 和 智 慧 最 大 限度 地 调 动 和 凝 1 . 新 形 势 下 密 切 农 村 党 群 干 群 关 系是巩 固执 政 地位 的根 本要 求 聚 起 来 ,才 能形 成 强 大 的力 量 顺 利 关 系是 继 续 发 扬 我 们 党 的 优 良传 统 党的执政 地位的取得 是人 民群 地 完成 自己的各 项任 务 。 和宝贵经验的 内在要 求 众 信 任 和 支 持 的 结 果 ;党 的 执 政 地 二 、 新 形 势 下 农 村 党 群 干群 关 党 的九 十 年 的发 展 历 史 充 分 表 位 的 维 护 和 巩 固, 更 加 需要 人 民群 系 存在 的突 出 问题 明, 人 民群 众 是 我 们 党 存 在 和 发 展 众 真 心 实 意 的支 持 和 拥 护 。 当 前 , 新 形 势 下 党 群 干 群 关 系 从 总 体 的根 基 ,是 推 动 我 们 事 业 前 进 和 发 部 分 地 区党 群 关 系 紧 张 已是 不 争 的 上 和 宏 观 上 看 是 健 康 的、 和 谐 的 , 展 的力 量 源 泉 ,是 我 们 执 政 兴 国 的 事 实 。党 群 关 系 就 是 我 们 共 产 党 执 但 在 局 部 地 方 、 特 殊 时 期 、特 定 环 个 最 根 本 的政 治 基 础 。密 切 联 系 政 的 基 础 。党 在 夺 取 政 权 时 期 ,对 境 和 具 体 工 作 上 仍 然 存 在 疏 远 、 紧 群 众 是 我 们 取 得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胜 党群 关 系 的重 要 性 是没 有 人 怀 疑 的 。 张 甚 至 冲 突 的情 况 ,特 别 是 在 国 内

干群关系的申论作文

干群关系的申论作文

干群关系的申论作文干群关系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实现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和基本要求。

良好的干群关系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党和政府的领导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良好的干群关系可以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广大群众是社会的主体,只有让群众真正成为决策者、参与者和受益者,才能激发起他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通过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政府可以更好地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期望,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和政策措施,进一步改善民生,推动社会进步。

其次,良好的干群关系可以凝聚社会共识和力量。

在发展过程中,党和政府必须紧密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形成团结协作的局面。

只有打破身份壁垒,真正实现干群相结合,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良好的干群关系可以促进社会各界更广泛地认同党和政府的工作,增强社会稳定性和凝聚力。

再次,良好的干群关系可以提高政府的执行效能。

干群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声誉和形象。

只有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了解并满足他们的需求,政府才能得到广泛的支持和配合。

良好的干群关系可以增强政府工作的公信力,提高政府的执行效能,为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最后,良好的干群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团结和谐的社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只有与干群的利益高度一致,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通过加强干群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消除阶层隔阂和藩篱,形成共同奋斗、互帮互助的社会氛围,才能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总之,良好的干群关系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事业发展,对党和政府来说是一项重要任务。

党和政府要加强与群众的联系,积极倾听他们的声音,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方式方法。

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推动全社会整体进步。

多措并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多措并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多措并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

九十年建党理论和实践表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保证,是我们党的传家宝。

然而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总会伴随着各种矛盾的产生。

虽然广大基层干部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不如意的地方。

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党群干群关系认识不够深刻,眼光仅仅停留在表面;二是一些基层组织与群众互动不够,基层群众缺乏诉求反映的渠道;三是有些党员干部为民服务不主动,没有切实深入到基层去。

基层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处于联系人民群众第一线,在传承和弘扬密切联系群众这一传家宝中,必须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创新,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必须转变基层干部传统认识。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党群干群关系应该使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基层干部在处理群众问题时,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找准关键点,以实事求是为抓手,不断创新,正确面对各种新老问题。

对处理过程中的老问题要不断总结好方法,尝试新思路。

对突发的新问题要敢于开拓创新,积极处理。

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必须畅通群众述求通道。

广大群众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个人,在涉及个人根本利益的事件上,必然会有想法,有述求。

基层组织要积极搭建互动平台,开通主要负责人信箱,并落实专人收集、呈报群众意见和反映的问题,催办、反馈办结落实情况,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以实际行动取信于群众。

要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和“大接访、大下访、大回访”制度。

要坚持政策征询意见制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政务信息要向群众提供,极大限度地保证群众的知情权。

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必须转变基层干部工作作风。

到基层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多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为群众办好事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广泛支持。

要坚持“民生的事是天大的事、老百姓的事无小事”。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李军鹏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李军鹏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李军鹏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课程名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收藏]课件分类:群众路线公共管理学分: 1 时长:1:00 课程教師:李军鹏本课程由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李军鹏主讲,主要内容有:一、我们党党群干群关系理论的发展;二、新时期党群干群关系的新变化;三、新时期党群干群关系的主流与问题;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具体措施。

今天我主讲的题目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主要讲四个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党党群干群关系理论的发展;第二个问题,新时期党群干群关系的新变化;第三个问题,新时期党群干群关系的主流和问题;第四个方面,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具体措施。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党群干群关系是最广泛、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社会关系,营造一个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是人心和顺、社会和谐、工作协调、事业发展的前提。

我们要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基。

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事关党和国家的盛衰存亡。

干群关系是执政者与被执政者之间的关系。

在古代有君民关系,君民关系曾经有古代的思想家把它比喻为“舟”和“水”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同时我们的干群也被比喻为鱼水关系,执政党是“鱼”,人民群众是“水”,鱼儿离不开水,没有水,鱼就没有法子存活,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也就没有执政党的地位。

所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我们党治国力争的根基。

什么是党群干群关系?党群关系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也包括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群众的关系。

干群关系是干部和群众的关系,既有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关系,也包括非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关系,但主要是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关系。

一、我们党党群干群关系理论的发展下面来讲第一个大问题,我们党党群干群关系理论的发展。

我党历来重视党群干群关系,非常注重化解党群干群矛盾。

如何改善干群关系之思考

如何改善干群关系之思考

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工作方式创新
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 质量。
信息化手段
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信息共享和快速传递 ,提高工作效率。
资源整合
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 。
04
案例分享与借鉴
成功改善干群关系的案例
案例一
某社区通过开展居民议事会,让居民 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成功拉 近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提高了 居民的满意度和归属感。
强化干部的服务意识,让他们明白群众 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责任感 和使命感。
02
03
沟通技巧
培训干部的沟通技巧,让他们能够更 好地与群众交流,了解群众需求,解 决群众问题。
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需求
调查研究
01
定期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困难,为制定政策
提供依据。
听取意见
02
积极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促进问题
对改善干群关系的启示与借鉴
启示一
干部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 需求和关切,积极解决实际 问题,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 信任。
启示二
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听 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尊重群 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增强 群众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启示三
建立健全群众利益诉求机制 ,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 ,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化解 矛盾纠纷。
组织干部和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 ,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了 解群众需求。
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建立健全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 集、整理、反馈群众意见和建议 ,促进干群之间的信息交流。
开展互动活动
组织开展各类互动活动,增进干 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促进干群 关系的和谐发展。

纪检监察工作经验材料纪检监察先进集体材料

纪检监察工作经验材料纪检监察先进集体材料

纪检监察工作经验材料纪检监察先进集体材料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是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为群众排忧解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

近年来市委提出创建和谐平安朝阳目标,市检察院纪检监察部门围绕这一目标以信访举报检务公开工作为抓手,以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努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着力化解社会矛盾,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一、主要做法1、从强化认识公开接访入手,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2、从建立制度完善机制入手,规范信访举报检务公开。

全市两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平安朝阳的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建立维护群众利益的相关制度,健全协调机制,畅通诉求表达渠道,积极预防和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健全信访检务公开制度。

通过制定《信访举报责任追究办法》,将信访举报工作与单位领导的工作相挂钩,对下属单位发生的违纪违规行为,纪检监察机关将追究其上级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

公开办理承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制定《关于鼓励实名举报的暂行办法》和《市院奖励实名举报有功人员实施细则》,对举报有功的人员进行奖励,以提高干部群众的监督意识和积极性。

同时制定《信访处理结果限期告知制度》将处理结果公开,增强信访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并对署名信访件加以核查,提高实名举报率。

还制定了《朝阳市人民检察院领导干部包案制度(试行)》,在查办信访案件过程中,确定包案领导,实行一包到底的查办制度,加大了案件查处力度,消除个别人侥幸心理和蒙混过关心理,增强遵纪守法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使查办信访件成为一种不设课堂的教育形式。

建立健全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

让群众直接向院领导反映我院存在一些的违法乱纪行为,使领导能够第一时间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切切实实了解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面。

建立了信访举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涉及面广、反映强烈的信访件,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查办,并将查实的信访问题及时向组织人事部门反馈。

如何构建新时期的党群干群和谐关系

如何构建新时期的党群干群和谐关系

如何构建新时期的党群干群和谐关系摘要:党群、干群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执政党的执政地位是否稳定,同时也影响到社会是否稳定和谐、是否健康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党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从总体上讲是健康和谐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矛盾,影响到我党政治优势的发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因此,党员干部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认识和积极化解这些不和谐因素,采取有效方法,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对于我们从容应对挑战,增强执政本领,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和谐;党群关系;干群关系;问题;对策如何正确分析和把握新时期党群、干群关系之间所存在的具体问题,探讨并研究在新时期如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对策与方法,加强和巩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构建新时期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我们党虽然加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力度,还在其教育、引导方面也增加了许多内容,但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认识程度上、对党的领导干部的观念、行为等理解上还存在着很多的看法,群众的思想、观念及某些想法和党的意图有时不能达到有机的统一。

也正是因为党群、干群之间在思想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观念问题,于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就出现了部分干部“不知道群众在想些什么”,群众也“不知道干部在做些什么,干部感叹“现在的群众越来越不听话了”,群众道怨“现在的干部越来越不像话了”等现象。

在新形势下,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必须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的。

如何构建新时期的党群干群和谐关系,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并发展好其根本利益,是新时期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所面临的新问题。

信访工作经验材料-坚持积极预防的方针 主动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信访工作经验材料-坚持积极预防的方针 主动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信访工作经验材料:坚持积极预防的方针主动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南环路办事处在信访工作中,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提出了“三重、三心、三结合”的工作思路(全年工作重预防,月季工作重排查;突发信访重源头、热心接待上访群众,耐心听取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诚心为上访群众排忧解难;接待上访与主动下访相结合,思想教育疏导与提高群众法治观念相结合,依法果断处治上访闹事与积极处理上访案件相结合)。

建立了长效信访工作机制,立足疏导,防患于未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促进了经济发展,确保了辖区社会稳定。

近年来实现了无越级上访的目标,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七年被区委、区政府评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其主要做法是“四个注重”。

注重组织建设,确保信访稳定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抓好组织建设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根本保证,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的发生,有利于信访工作走向标本兼治的良性轨道。

南环路办事处党政领导班子始终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上重视信访稳定工作,把它作为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群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我区形象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

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提高基层组织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切实加强领导。

我们把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社区班子建设作为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配强支部书记,配齐配好支部委员,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在信访稳定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实行了村财务由办事处统一管理,重大开支经村两委会研究、理财小组审核、村民代表讨论通过,方可使用。

不断提高了村政务、财务的透明度,避免了群众对村干部作风不民主和村财务不公开而引发的上访。

同时,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任跃华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村、社区支部书记为成员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并在辖区企业设立了信访稳定办公室。

密切联系了党群干群关系

密切联系了党群干群关系

密切联系了党群干群关系按照市、县关于认真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要求和安排,我先后深入天台山村、莲花庵村、罗家坝村走访调研,其中在天台山村走访群众191人(全村371人,3个村民小组,走访覆盖面达52%),在莲花庵村走访107人(全村1918人,11个村民小组),在罗家坝村走访82人(全村872人,5个村民小组),在三个村分别召开了村组干部、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面对面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

发放调查问卷380份,收回371份有效问卷,收集到涉及办实事、干群关系、增加收入、农村环境整治、党员教育管理、农村文化建设、农民思想教育、严格执法八个方面的意见、建议46条。

在走访中,我发现镇村干部与群众之间互有不少怨气,这是制约当前各项工作有效推进的不利因素之一。

因此,我确定了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作为此次专题调研的重点。

同时认真听取了其他班子成员调研中涉及的党群干群关系的意见、建议,又分别同15名镇干部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对干群关系的看法和建议。

一、近年来党群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密切xx镇地处偏远,距县城36公里,全镇总面积17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80米,辖10个村56个村民小组,2433户8022人,共有党员302人,其中农村党员266名。

主要经济来源为劳务输出(20XX年全镇劳务输出达2300人)和以烟叶、中药材为主的农业产业收益。

xx镇深处大山,群众思想意识相对保守,法制意识较为淡薄,社情民意较为复杂。

20XX年“5.12”汶川大地震救灾重建时期,镇内发生了群众哄抢救灾物资,与镇村干部发生冲突,之后镇内刑事案件屡有发生,党群、干群关系凸显紧张。

针对这种情况,镇党委、镇政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一方面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另一方面及时改进镇村干部工作作风,完善工作制度,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切切实实为群众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

以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组织镇村干部深入农户宣讲惠农政策,了解所思所盼,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司法厅•【公布日期】2007.11.02•【字号】苏司通[2007]136号•【施行日期】2007.11.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审判机关正文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苏司通〔2007〕136号)各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局: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动我省人民调解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司发〔2007〕号),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中具有基础作用。

长期以来,人民调解组织遍布城乡、网络健全,人民调解员植根基层、贴近群众,人民调解工作以其群众性、自治性、民间性和化解矛盾纠纷的程序简便性、即时快捷性、自愿平等性、矛盾纠纷化解彻底性等优势和特点,成为纠纷当事人解决矛盾纠纷选择的方式之一,在化解矛盾纠纷中具有独特优势。

当前,我省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改革的不断深入,因征地拆迁、环境污染、企业改制等引发了大量的矛盾纠纷,且纠纷的复杂性、群体性、对抗性有所上升,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任务日益繁重。

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促进民主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建设“平安江苏”的有效途径。

各级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特别是基层人民法院(法庭)、县(市、区)司法局(司法所)、广大人民调解员一定要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浅谈乡镇干部如何做好乡镇维稳工作

浅谈乡镇干部如何做好乡镇维稳工作

浅谈乡镇干部如何做好乡镇维稳工作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且日益凸显,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很复杂。

这就要求要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正确处理各类人民内部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类群体性事件,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是关键因素。

这就需要广大乡镇干部善于发现不稳定因素、善于分析不稳定因素、善于化解不稳因素。

为此,就乡镇干部如何提高素质,做好乡镇维稳工作谈几点建议:一、培养“三识”是做好乡镇维稳工作的前提。

良好的意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作为乡镇干部要重点培养三个意识,即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超前意识。

一是培养大局意识。

什么是大局呢?科学发展观指出,“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江泽民同志提出了“稳定压倒一切”的科学论断。

所以,培养大局意识,就是培养发展的意识、稳定的意识;就是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开拓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涵,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稳定做为一个全新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

做好乡镇维稳工作,首先要培养大局意识。

只有养成大局意识,在工作中,才能立足于大局,视野宽阔,不拘泥于一时一事,从全局利益出发,充分认识和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二是要培养责任意识。

古语云:在其位,谋其政;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培养责任意识,就是要求乡镇干部不仅要有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心,更应该有维护大局利益的责任心,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去正确看待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稳定是第一责任”,乡镇干部要看到自己责任的重要性,要有崇高感和神圣感。

要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尽职尽责尽心的去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工作方法

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工作方法

依靠裙众解决矛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方法之一,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依靠裙众就地化解矛盾的工作方法。

一、重视裙众力量裙众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解决矛盾的力量源泉。

要充分重视裙众的作用,积极发挥他们在解决矛盾中的作用。

在具体工作中,要充分听取裙众意见和建议,调动裙众参与矛盾解决的积极性,发挥裙众的主体作用。

二、激发裙众智慧裙众是解决矛盾的第一资源,他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智慧。

在解决矛盾时,要充分激发裙众的智慧,倾听他们的诉求和建议,采纳他们的意见,使裙众成为解决问题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三、依法依规在依靠裙众解决矛盾时,要坚持依法依规的原则。

要根据法律和政策,将矛盾化解的过程规范化、程序化,使解决过程更加公正、公平,避免出现不公正的情况,保障裙众的合法权益。

四、注重裙众利益裙众是解决矛盾的直接受益者,因此在具体工作中,要将裙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为裙众谋利益,为裙众排忧解难。

要注重矛盾解决后裙众的实际利益,切实保障裙众的合法权益。

五、倡导和谐社会氛围依靠裙众解决矛盾需要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要倡导诚信守法、宽容互助的社会风尚,使裙众在解决矛盾时能够理性交流、平等协商,减少矛盾的发生和升级,共同维护社会和谐。

六、加强组织引导要加强党组织在依靠裙众解决矛盾工作中的引导作用。

党组织要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带领裙众团结一心,共同推动矛盾解决工作的开展,保障解决过程的顺利进行。

七、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依靠裙众解决矛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要建立健全依靠裙众解决矛盾的长效机制,使解决矛盾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推动依靠裙众解决矛盾工作的深入开展。

依靠裙众解决矛盾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方法,也是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

只有不断加强对裙众的重视,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力量,才能更好地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希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能够深入贯彻依靠裙众解决矛盾的工作方法,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为建设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强化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强化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强化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发布时间:2021-12-28T06:49:43.629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2期作者:高婧[导读] 强化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是深化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保障,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党群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

宁夏储备粮石嘴山储备库(有限公司)宁夏石嘴山753000摘要:强化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是深化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保障,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党群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

基层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处于联系群众第一线,必须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创新,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使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够跟随时代发展不断进步。

关键词:加强;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关系一、强化领导作风建设,要从深化思想教育,求实效上入手作风是外在的表现,思想是内在的根源。

只有抓好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觉悟这个基础工作,才能从思想根源上预防和解决领导干部作风问题。

转变领导干部作风,加强学习是关键,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境界。

首先是要加强理论学习。

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努力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要认真学习做好本职工作必须的各种知识,领导工作综合性、系统性强。

需要多方面的知识积累,应当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包括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切实做好领导表率工作。

二、强化领导作风建设,要从讲政治、严规矩入手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不仅体现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上,而且体现在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良好作风上。

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要以良好的工作作风,思想作风去影响群众,增强自己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让群众相信你,依靠你,只有这样才能组织和带领群众,才能不脱离群众,才能稳定我党的执政基础。

提高做好群众工作能力有效化解党群干群矛盾

提高做好群众工作能力有效化解党群干群矛盾
提高做好群众工作能力 有效化解党群干群矛盾
曲春 杰
( 中共 烟 台市 委 党校 山东 烟 台
【 摘
2 6 4 0 0 3 )
要 ] 提 高开 展 群 众 工作 的 能 力 , 必 须 以 坚定群 众 观 点 。 走 群 众 路 线 为前 提 , 把 解 决 民 生 问题 摆 在 更 加 突 出的住 置 , 让 全体 人
提高全体党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切实解决好影 响党群
干 群关 系 的 不正 之 风 , 有 效 化 解 党 群 干 群之 间 的矛 盾 。 进 一
步 密切 党 群干 群 关 系 。


提 高做 好 群 众 工 作能 力 必 须 以 坚定 群 众 观 点 . 走 群
众 路线 为 前 提
群 众 工作 是 政 治 性 、 思想性 、 政 策 性很 强 的工 作 。毛 泽
民共 享 改 革 发展 成 果 : 必 须 弘扬 亲 民 为 民 的新 风 正 气 , 发 挥 基 层 党 组 织 的创 造 力 、 凝聚力、 战斗 力, 综 合 运 用 民主 的 方 法 、 说 服教 育 和 示
范 引导 、 组 织活 动 的 方 法 ; 必须增强制度创新的能力, 建 立健 全 党 群 干 群 沟 通机 制 、 科 学 决策 和 民主 管 理 机 制 、 群 众 工作 责任 刺 , 发挥 制
现在 党 群干 群 关 系 中出现 的矛 盾 和问 题 。既与某 些 党
员干部群众观点淡薄 , 没有重视群众工作 , 不去做群众工作
有关 , 也与 一 些地 方 的 干部不 会 做 群众 工 作 。 没有 做 好 群众 工作 有关 。 必须 把 解 决 民生 问题 摆在 更 加 突 出 的位 置 。提高 为 民 办实 事 好事 的本 领 , 让 全 体人 民共 享 改革 发 展成 果 。 群 众往 往是 通 过 自己直接 接 触 到 的党政 组 织 和党 员 干 部 以及 与 自 己联 系 最 紧密 的事 情 。 来感受、 体 验 自 己的利 益 是 否得 到 尊 重 和解 决 。从 而来 认 识 和评 价 党和 政 府 的执 政 理 念和 执 政 能力 。 人 民群 众的 利益又 往往是 通过 具体 的实 际问题 的解 决 来 实现 的 , 在 为 群 众办 实事 办 好事 、 排 忧解 难 的过 程 中维 护 和 实现 群众 的根本 利 益 , 解 开 群众 的思 想疙 瘩 , 是 化解 党 群 干群 矛 盾 。 营造 和谐 党群关 系 的最 现实 、 最便捷、 最 有效 的途 径 。我 们必 须把解 决好 民生 问题 放 到更 加突 出 、 更 加重要 的 位置 。 自觉 地把 群 众 观点 、 群众 工 作 的 能力 体 现在 解 决人 民 群 众最 关心 、 最 直接 、 最 现 实的利 益 问题 上 。 体 现在 为群众 办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宗旨的内在要求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宗旨的内在要求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宗旨的内在要求以下是编辑为您整理的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宗旨的内在要求,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www./rudangshenqingshu/)查看。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宗旨的内在要求邓小平同志指出:“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因此,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不能站在群众之上。

” 因此,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内在要求。

一、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一)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宗旨的内在要求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内在要求。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那一天起,就公开声明党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苦大众的,党的全部活动是为实现工人阶级和广大劳苦大众的彻底解放。

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正因为我们党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奋斗的目标,才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拥护和支持,带领人民群众取得了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有了这样坚实、深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始终保持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我们党才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立于不败之地。

密切党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是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

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紧紧抓住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认清自己的根本利益,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党员干部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必须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为尺度,切实转变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真正做到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在化解矛盾中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我国农村进入了社会转型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社会矛盾、各类矛盾纠纷层出不穷,不稳定因素也日呈多样化和复杂化。

有些矛盾纠纷得不及时化解,从而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而且得不到及时化解的矛盾纠纷积得越多,党群干群关系就会更加紧张,形成恶性循环。

我们党员干部要以当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严格落实为民务实清廉要求,放下架子、沉下身子,深入农村、农户,倾听群众呼声,真实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想、所盼、所求,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把群众内部矛盾纠纷一一化解,把群众的合理诉求一一满足,把群众利益一一实现,才能逐步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树立党委政府的威信。

党员干部如何在化解矛盾纠纷中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呢?本人认为,要运用好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在集信息、善调解、治根源上下功夫化解矛盾,从而不断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一、坚持从群众中来,在集信息上下功夫,为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打下基础
治安信息很重要,农村中许多群体性纠纷、械斗事件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信息不灵,前期工作处理不好酿成的。

只有信息灵通了,一旦发现群众内部有矛盾纠纷的苗头,便立即介入调解,才是化解矛盾纠纷最有效的途径。

而党员干部要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就要运用从群众中来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了解掌握信息,做信息收集的有心人,做到眼勤、耳勤、脑勤、腿勤、手勤。

眼勤,即多观察村中治安动态,观察可能引发的治安隐患以及正在发生的矛盾纠纷的处理和进展情况。

耳勤,即平时多留意身边人身边事,注意倾听群众平时谈话中流露出的社会矛盾纠纷信息,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脑勤,即根据信息反馈,注意多分析、多研究村中治安形势、治安隐患,分析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并提前做好处理预案,做到有备无患。

腿勤,即党员干部要结合日常为群众办事的同时,多进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情,特别是要切实了解和掌握村中的重点人物动态信息。

如村中的宗族头目、吸毒人员、赌博人员、经常闹事人员或突然无事外出归来的人员。

因为农村中的矛盾纠纷,许多都是被这些人炒作而无事生非、小事变大、大事变复杂的,掌握了这些人员的行为动态,就基本上掌握了村中矛盾纠纷的动向和状况。

平时要重点深入这些人员家中,与他们谈心,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力争教育和感化他们不要做违法乱纪的事,最低限度也能掌握他们的思想、行为动态,捕获村中治安信息,把村中的治安状况摸清摸透。

手勤,即勤于写民情日记,记录村中每日发生的事情,特别是记录村中发生的每一件纠纷,包括纠纷起因、过程、处理结果,为日后处理村中矛盾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同时,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身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利用村中的党组织,在村中布下一个治安信息网络。

在每个自然村中物色一个以上有责任心、肯听话的人,作为自然村中的治安眼线,要求他们一旦发现本村有矛盾纠纷苗头,便立即向党员干部或村级组织、政府报告,为做群众思想工作、化解矛盾纠纷打下基础。

二、坚持到群众中去,在善调解上下功夫,运用适当的技巧化解矛盾纠纷
群众的矛盾纠纷,有些非常复杂,坐在办公室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必须贯彻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深入村中了解情况,与矛盾双方面对面,宣传法律法规、相关政策,谈心交心、做好群众思想工作。

同时,要善于运用适当的工作方法去化解矛盾。

好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在化解矛盾纠纷中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学会三十六计中的擒贼先擒王的方法,处理群众群体性事件首先说服当事人或带头人,事情必然会好办得多。

村中一旦发生矛盾纠纷,党员干部一定要分清情况,运用适当的技巧认真处理。

一要及时介入,提前调解。

村中发生群体性事件,党员干部首先要第一时间深入出事点,去面对面地与群众交心谈心,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了解村情民意,切实掌握矛盾纠纷的来龙去脉,认真分析出现矛盾
的根源所在,并着手进行调解。

同时,一边调解一边及时向上汇报。

这样,即使调解不了,也可以为上级司法机关进一步处理提供第一手材料。

二要果断决策,化矛盾于萌芽。

许多大的群体性事件,都是因为在矛盾的萌芽阶段不引起重视、对细小事情不及时妥善解决而致使小事变大事的。

矛盾发生后,党员干部要敢于作出公正合理的裁决,不能犹豫不决,留下后患。

这样,即使双方当事人不服裁决,亦能稳住双方阵脚,争取到更多的时间,便于上级职能部门赶到解决。

三要善于引导,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

纠纷发生后,党员干部要及时把相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宣传下去,引导群众走法律途径化解恩怨,让当事人根据实际情况该走信访的走信访,该走法院的走法院,该走复议的走复议,该走劳动仲裁的走劳动仲裁,争取得到法律的援助,避免引发不必要的群体性事件。

四要依靠群众,借助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化解矛盾。

要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如村中理事会、调解委员会或富有正义感且有威望的群众代表、矛盾纠纷当事人的亲属和亲戚朋友的作用,对当事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逐渐消除双方的矛盾与误会,使双方握手言和。

三、坚持一切为了群众,在治根源上下功夫,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
当前,引发农村矛盾纠纷的根源主要有三类。

一类是群众内部的山林、土(宅)地、坟山、水利等纠纷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其根源在于为了一点小利益、争一口气等问题;一类是由于部分农村党组织处事不公、干部处理问题不及时等引发的。

其根源在于部分关心群众疾苦不够、部分党员干部在群众心中失去威信等;还有一类是农村聚众赌博、封建迷信等引起的社会问题,如新修道路过某村屋背,说切断该村龙颈、败坏风水而群起阻挠等。

其根源在于群众封建思想严重、法律观念不够强等。

党员干部要针对这些问题,运用一切为了群众的工作方法,在整治农村不稳定的根源上下功夫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实现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发展了,群众不再为一点利益而争吵,农村社会矛盾自然会减少。

因此,党员干部要找准村中经济发展路子,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经济。

二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

加大法制宣传和教育力度,促进依法办事的理念深入人心,不断提高农民法制观念。

只有农民知法、懂法、守法了,他们才不会为争一口气而大打出手。

三要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

要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方面大力加强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搞好村务公开,特别是对重大事项要做到事前公开,发扬民主,让群众参与决策,减少群众由于不理解村务而造成的误会,最大限度减少党组织与群众的磨擦。

四要切实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

群众造反的最大根源是自身合法的利益得不到关护和实现。

只有把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了,他们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稳定和谐。

因此,党员干部平日要关心群众疾苦、冷暖,及时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用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去感化群众,争取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五要大力搞好村中的乡风文明。

党员干部平时要利用墙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宣传社会主义八荣八耻荣辱观,宣传科学知识,形成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思想的良好社会氛围。

要配合公安机关大力打击农村黄、赌、毒现象,彻底清理农村中组织和传播黄、赌、毒的头目,清理村中陋习,净化村中的风气,为促进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