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汇编(共10个文件) 人教课标版3

合集下载

[VIP专享]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对接高考

[VIP专享]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对接高考

7.该区域发展石化工业,虽然市场条件不够理想,但下列区位因素能对其起到明显改善作
用的是
发展 的基础上兴起的。结合下图回答以下 2 题。
D.人口压力小
C.人口老龄化严重
A.人口自然增长率猛增 B.人口负增长
10.中国与美国共同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 )
A.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都快
1) B2Ak+22+1=2+15+c51mc+=m5=21c11+m++12+2+1++=212=2+1+2+1+2+2+22+32k+1+2
8.下列能正确反映美国人口增长特点的是 ( )
根据统计美国每 7 秒钟迎接一个新生命,每 31 秒钟进入一名新移民。美国人口普查 局 2007 年年底发布报告称,美国人口总数为 3.O3 亿左右。结合甲、乙两图回答 24~26 题。
2012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对接高考 83
一、选择题 2008 年~2009 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为-2.6°C,较常年偏高 1.7°C,为 1951 年~1952 年冬季以来历史同期第三高。据此完成以下 3 题。
1.暖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表现在( ) A.降水量减小,气温偏高,土壤中水分蒸发严重 B.农作物生长速度加快,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C.暖冬使地温升高,使农作物抗寒能力增加 D.暖冬使虫卵更容易越冬生存,有利于农作物品种的更新
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 B.降水量呈增加趋势
C.冷暖干湿交替 D.气候变化周期稳定
3.遏制气候变暖,必须( )
A.缩减经济发展规模
B.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

2012高三地理二轮专题综合测试题.doc

2012高三地理二轮专题综合测试题.doc

一、选择题 ( 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 )河流径流量的变化与河流所在流域的植被覆盖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

读图甲“某地降水量”与图乙“河流径流量日变化示意”,完成1~ 2 题。

1.图乙中最能反映集水区内植被覆盖良好的流量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2.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是保持水土的最为有效的措施,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也很明显。

图丙中四幅图( 比例尺相同) 中的植树造林方案,效果最明显的是( )A.①B.②C.③D.④读“经纬网图”,完成3~ 4 题。

3.设 A、 B 两地和 A、D 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S1和 S2,则 ( )A.S = 0.5S2 B. S = S C . S =1.5S2D. S = 2S1 12 1 1 2 4.若 A、 C两地同时位于晨昏线上,则一年中这种情形会出现( ) A.1 次B . 2 次 C .3 次D.4 次读下图,完成5~ 7 题。

5.R1湖和 R2湖分布在不同的 ( )A.大陆B.板块C.气候区D.流域6.两湖比较, R1湖与 R2湖的 ( )A.湖泊面积差异大B.湖水深度差异大C.湖面海拔差异大D.南北水温差异小7.R 湖南北两端的距离约为 ( )1A.230 千米B.340 千米C.540 千米D.820 千米读“欧洲早期铁路建设时间等值线分布图”,完成8~ 9 题。

8.最先修建铁路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德国D.意大利9.图中标注时期内铁路运输的主要动力为( )A.木炭B.煤炭C.石油D.电力辽宁省风能资源比较丰富,风速春季最大,夏季最小。

该省的太阳能资源也比较丰富。

读“辽宁省年平均风速分布和太阳能资源区划示意图”,完成10~ 12 题。

10.图中 M点的风速数值可能是 ( )A.3.2 B.3.5C.3.8 D.4.111.下列对该省风速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速的变化规律自南向北递减B.山区风速变化最大,沿海风速变化最小C.风速的大小与地形有关D.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沿海风速较大12.有关该省能源分布及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能丰富程度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B.太阳能水平分布与风速水平变化呈负相关C.山区海拔高,适宜建立太阳能发电站D.沿海地区建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站,具有较好的季节互补性读图,回答16~ 17 题。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卷95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卷95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高考押题卷95一、选择题萧湘的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是合肥市某中学老师。

小学时每年暑假,萧湘都随妈妈去北京度假;2003年,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调到北京市某中学任教,萧湘随妈妈去北京上中学,2008年萧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

萧湘是环保志愿者,寒假准备随学校环保组织去西北考察。

据此回答以下2题。

1 •萧湘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①小学时夏天去北京度假②到北京上中学③到上海上大学④去西北考察A. 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 萧湘的爸爸去北京工作的原因不可能是()A. 北京有更多的就业机会B. 北京的城市问题少C. 改善个人及家庭的生活D. 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3. 工业化时代,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环境的变化影响人类的生活。

我国云南某地的大理石雕像,天长日久变得“面目残破”。

这主要是因为()A. 酸雨淋蚀加剧 B .紫外线辐射强烈C.沙尘暴频繁肆虐 D .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F表反映了50年来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情况。

据此完成以下2题。

年份1949195519601970东经121.97121.93121.94121.88北纬43.5743.5143.5443.59年份1978198519901995东经121.86121.75121.80121.71北纬43.6343.8043.6843.84从整体上看,科尔沁沙地重心的移动方向是()A•向匕北孑向样剳B. IC. 向东l*j.」D. I5. 科壮J冲总沙化.卜比汨诜於己鋼E主珈山是()A. ;B. ;C. 牧I减輕哉肢牧#氨单场追化D. -6. 根据各洲人口状况和下表资料,正确的结论是()*指不含墨西哥及其以南国家的北美州A. 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低B. 欧洲经济发达,死亡率较低C. 拉丁美洲的新增人口比北美洲的三倍还多D. 世界新增人口最多的大洲是非洲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苏里格天然气田,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成为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的重要气源,2009年8月28日苏里格气田苏东一13号集气站建成投运。

2012届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复习方案课件:专题11 工农业生产活动与布局

2012届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复习方案课件:专题11 工农业生产活动与布局

专题十一 │ 重点要点探究
例1 [2011·课标全国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 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 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 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 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 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 (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 进口国。据此完成(1)~(3)题。 (1)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 )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
专题十一 │ 重点要点探究
【点评】 本题组主要考查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在解答该题 组时,首先要准确调用所学的农业区位相关知识;其次要通 过对比明确影响美国、巴西和中国大豆生产的区位因素的差 别;第三要从设问中获取较为准确的结论指向,例如第(1)题 中的“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第(2)题中的 “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和第(3)题中的“提高大豆质量” 等。
专题十一 │ 重点要点探究
例3 [2011·课标全国卷]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 厂和零部件生产厂。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 核辐射灾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受其影响,该公司在 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据此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 ) 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 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 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 (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 ) A.研发中心 B. 一般零部件厂 C. 核心零部件厂 D. 整车厂

2012届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复习方案课件:专题1 地球、地图和地理信息技术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2012届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复习方案课件:专题1 地球、地图和地理信息技术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撸撹撺挞撼撽挝擀擃 掳擅擆擈擉擌擎擏擐 擑擓携擖擗擘擙擛擜 擝擞擟抬擢擤擥举擨
专题一 │ 重点要点探究
► 探究点三 “3S”的特点与应用
专题一 │ 重点要点探究
专题一 │ 重点要点探究
例3[2011·北京卷] 图1-8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 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于( ) A.遥感技术获取道路网信息,测定监测点分布 B.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事故的位置,预测交通流量 C.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事故频次,分析出警最优路径 D.数字地球技术,实现道路与监测点的互换
2.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 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1)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 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图1-5中弧A)。
(2)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 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如图1-5中同一条纬 线上MK之间的最短航线是弧MP,而不是 弧MQ,赤道上除外)。
专题一 │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三点拨】 ◎探点——遥感是人们在航空(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 对地表事物进行远距离感知;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卫星在全 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专门 处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认知——“3S”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具体体现,是人 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现代工具,在现代地理研究中具有广泛的 运用。 ◎关键——把握各种地理信息技术的特点,能够针对不同的 生产生活需要,选择不同的地理信息技术。
专题一 │ 教师备用习题
教师备用习题
【备选理由】 本专题所考查的地球仪和地图、地理信息 技术都是中学地理的基础知识,是学习以后各专题的前提,在 高考试题中往往以选择题或者综合题的某一设问出现。该备选 题组所选试题,第一组结合地理事物的分布与经纬网的复合图 示,考查学生对主要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的掌握情况,既要求有 扎实的读图能力和知识储备,更要有分析、整合地理事物相互 联系的能力;第二组主要考查地图三要素,特别是比例尺的运 用和计算,为地图的核心知识点;第三组以灾害监测和防治为 背景,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展示了地理信息技术考查的 常见形式。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教材知识回扣(人教版)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教材知识回扣(人教版)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一、岩石圈物质循环: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 即三类岩石的转化过程。岩石按成因可分为三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 岩。 二、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中。 板块内部稳定,边界活跃,张裂形成裂谷、海洋和洋中脊,碰撞形成海沟 、岛弧、海岸山脉和褶皱山系。
2012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
教材知识回扣
教材知识回扣
宇宙中的地球
一、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三、地方时与区时计算
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东加西减;每相差1个时区,区时相
差1小时,东加西减。 四、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黄赤交角变大, 热带、寒带范围变大),黄赤交角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点击3: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表
层水流趋向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 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
岸发生堆积,如下图:
点击4:地质构造的判断
(1)断层与褶皱的判断: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时,会发 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岩层受到挤压力或者张力过大,岩体发生断裂, 形成断层。因此,褶皱岩层是连续的;断层岩石是断裂的,且断裂面两侧 的岩石有错动和位移。 (2)背斜和向斜的判断:原始形态应是背斜向上拱起,向斜向下弯曲,即 所谓的“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受外力作用背斜容易成谷,向斜容易成 山,这被称为“逆地形”或“地形倒置”;但判断背斜或向斜最根本的方 法是比较岩层的新老关系,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 反之。不管是原始形态,还是“地形倒置”,上述岩层新老关系不变。

【高中地理】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汇编(共10个文件) 人教课标版7

【高中地理】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汇编(共10个文件) 人教课标版7

高三地理二轮强化:“等值线图的判读”专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

) 1.下图四幅地图中的虚线,可以作为分水岭的是: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解析】第 1 题,可以作为分水岭的是山脊线,等高线由较高处凸向较低处的为山脊线,由 较低处凸向较高处的为山谷线,途中②④为山脊线,可以作为分水岭,①③为山谷线,属于 集水线,可能发育成河流,故答案选 D 。

【答案】1.D2.下图为“四幅海陆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其中表示北半球一月份海陆气温分布状况的是: A .a B .b C .c D .d【解 析】第 2 题, 北半球等 温线由南 向北递减 ,南半 球等温线 由北向南 递减,因 此 a 、b为南半球,c 、 d 为北半球,1 月份北半球为冬季,同纬度陆地气温低,海洋上气温高,所 以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的等温线向北凸出,故答案选 C 。

【答案】2.C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 3-4 题。

3.关于图中所反映信息表述错误的是 A .图中河流的流向为从南流向北,再流向东北 B .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300 米C .在山顶(840 米)处可以看到丙居民点D .①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比②地多【解析】第 5 题,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根据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 (n-1)d ≦H ﹤(n+1)d(H 为陡崖相对高度 ,n 为重叠的等高线条数,d 为等高距)得出,陡崖的相对高 度为 200≦H ﹤400;从山顶到丙居民点之间为凸形坡,故从山顶看不到丙居民点;该地位于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故①位于迎风坡,降水多,②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答案】C4.下列促进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 .①地区大力发展林业 B .甲地区发展观光农业,开发生态农业旅游 C .乙地区修筑梯田,种植茶树 D .丙地区建一个以观瀑布为主题的公园,发展旅游业【解析】第 6 题,①地区为陡坡,发展林业利于水土保持;乙地区为缓坡,可以修筑梯 田,且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适合种茶树;丙地区陡崖以上部分为山脊,故不能形成瀑布。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 对接高考5 新人教版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 对接高考5 新人教版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对接高考5一、选择题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据此完成以下2题。

1.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是( )A.海拔高度B.电网供电C.阴晴状况D.交通流量2.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 )A.XX B.XXC.XX D.XX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

下图为“南极地区的自然物质运动示意图”,分析完成以下2题。

3.关于图中南极地区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为水汽输送,②和⑤为降雨B.④为蒸发,⑤为降雪C.③为蒸发,④为升华,⑤为降雪D.图中水循环为逆时针方向4.科学工作者生活在南极洲,必然需要能源,而从其他大洲带入运输费用较高。

如果就地解决能源问题,最适宜开发利用的能源是()A.地热能B.风能C.煤炭D.太阳能5.图片反映的主题主要体现违背公平性原则的是( )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目前已经通过国务院核准审批。

下图为肯斯瓦特水利枢纽位置示意图。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以下3题。

6.下列关于XX玛纳斯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流域面积广,植被覆盖率高B.流域内地形雨丰富、蒸发量小C.地处温带非季风区,降水稀少D.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交界处。

7.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建成后,对该河原有水电站的影响为 ( )A.发电量减小 B.冬季发电量增大C.利用率降低 D.夏季发电量增大8.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的建设,对当地的影响有 ( )①满足当地对电力的新需求②有效控制和调蓄山区洪水,降低洪灾的发生频率和对下游的危害程度③使下游灌区水资源配置量减小④改善玛纳斯河的航运条件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9.下图为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对住宅空间分布影响示意图。

201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专题2.4

201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专题2.4

• (3)甲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 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多,R河梯级开发和饮 水工程截留了大量中上游来水,使下游的 径流量减少,河口出现断流现象。
• (4)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 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 减少,使沿岸土壤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 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 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 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 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 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
• 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
• 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
•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了地理环境的 差异性与交通运输线的区位等知识点。第 (1)题,垂直自然带谱最丰富的是中低纬的 高山地带,纬度低,热量丰富,相对高度 大,水热变化才大,所以珠穆朗玛峰南坡 自然带丰富于北坡的原因是相对高度大, 纬度低。第(2)题,修建墨脱公路最大的目 的是加强其与外界的联系,促进经济发展。
•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
性。 •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 本专题考查时多以地区分布图或现实环境问 题为背景,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地 带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地域分 异规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等。因此, 复习时要集中突破两点:一是学会运用整体 性观点来分析地理现象;二是掌握自然带的 分布规律及成因。
• 四、自然带分布规律的判读方法
• 1.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判断方法
• 依据该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 海拔高度,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该是什么 自然带,然后将实际环境与理论上的自然 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现象;如 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现象。

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专题(优秀版)

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专题(优秀版)

如果单从“应试”的角度分析近年的高考试题,会发现无论是全国高考文 综卷还是自主命题省份的单科卷,地理题型均相对稳定。从形式上看,高 考地理题型不外乎选择题(含单项选择题和双项选择题)和综合题(含学科内 综合题和跨学科综合题)。值得说明的是,从2006年高考开始综合题改称 为非选择题,其初衷是因为选择题也有综合题的性质。地理综合题往往针 对现实问题进行知识整合,特别是结合当前的实际问题,如,生态问题、 人口及城市问题、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等。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但却不 是以教科书原来的体系呈现,而是围绕新问题、新情景重新整合。选用的 内容大多跟学生熟悉的事物、现象紧密相关,注重引导学生对自己周围地 理环境进行观察和思考,或在阐述较为抽象的理论时联系实际等,体现学 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重在考查考生所学相关科目的基础知识、基 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如果美国专家约翰应邀到发射中心观看卫星发射升空,假如 从纽约到西昌途中需10小时,理论上约翰出发时当地时间应为__。
(4)当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定位在轨道上时,可与我国同一 天观看直播的范围是________。
(5)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解析】 本题以我国成功发射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为背景, 考查地球自转的特点及相关的地理意义。第(1)题,地球同步轨道 卫星定点于地球某一点的上空,运转的周期是24小时,运转一周 360°,故其运转角速度和地球上某一点相同是15°/小时;但是地 球同步轨道卫星处于太空中运动轨迹长远大于地面某点的纬线长, 故其运转线速度大于地面某点的线速度;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处于太 空中看到的日出早、日落晚,故同步卫星被太阳照射的时间长于12 小时。
章末整合提升
时间的计算和日期的划分是地理高考中的高频考点之一,2012 年仍有出现的可能。试题材料可能是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也可能是时政热点,在考核形式上多以选择题组的形式出现,在 图形上由光照图、完整图等方式向抽象的局部图变化,一般以新 情景新材料为切入点。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综合训练24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综合训练24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综合训练24一、选择题(2011年高考广东卷)1.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B. 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下图是美国本土某种工业生产厂的分布图,读图并结合所学地理原理回答以下2题。

2.该工业最有可能是( )A.飞机制造工业 B.机车制造工业C.瓶装饮料工业 D.高档时装工业3.美国最大的电子工业中心位于图中( )A.①地区B.②地区 CC.③地区D.④地区如下图所示,北方某村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养猪场,读图回答以下2题。

4.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乳畜业C.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5.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C.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

下图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fl的统计资料)。

,据此完成l0~12题。

6.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7.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B.篇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8.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 ) A.第二产业向东南 B.第二产业向东北C.第一产业向东南 D.第三产业向东南读下图,完成以下2题。

9.下列关于图示线路的运输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压输电线路B.水路交通线路C.铁路运输线路D.管道运输线路10.下列说法符合图示运输方式特点的是( )A.机动灵活B.损耗小、连续性强C.运量大、投资少 D.速度快、效率高读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图。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强化练10 Word版含解析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强化练10 Word版含解析

微专题强化练10空间定位满分48分,实战模拟,15分钟拿下高考客观题满分!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一、选择题读图,完成1~2题。

1.北回归线还穿过我国的()①广东②广西③云南④贵州A.①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解析: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

答案:B2.从台湾东部海域开始,按逆时针方向,台湾岛濒临的海域分别是()A.南海、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B.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南海C.太平洋、南海、台湾海峡、东海D.台湾海峡、南海、太平洋、东海解析:明确台湾岛周边海域的名称和位置,及题干要求的“逆时针方向”即可判断。

答案:B读某大陆局部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完成3~4题。

3.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解析:据纬度判断,该地区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北部为森林景观,南部为荒漠景观,说明该区域北部降水多、南部降水少,主要是因为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转变为西北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降水。

答案:B4.红树林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之间的沿海滩涂地区,其他纬度地区也有零星分布。

其他纬度地区有红树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降水B.地形C.洋流D.土壤解析: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分布受气候限制较大,但洋流(暖流)的作用使它的分布超出了热带、亚热带海区。

答案:C2015年12月,我国北京汽车集团与某国签署了汽车生产合作协议,协议显示,双方将合资在该国沿海M地设立汽车生产基地。

该项目工厂投产后,带动的直接和间接就业人口有1万余人,其50%以上的产品将供出口,年出口额约为10亿美元。

下图示意该国及M地的位置。

据此完成5~6题。

5.我国企业在该国M地投资汽车生产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该国的工业发展B.拓展国际市场C.提高生产技术水平D.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M国为南非。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卷36.doc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卷36.doc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高考押题卷36一、选择题读图,回答以下2题。

1.有关我国资源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分布均衡但与经济布局不匹配B.从现实和长远看,资源相对短缺,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C.解决我国资源问题,主要是立足于自然资源基本自给和国内市场D.开发与节约资源并重,把开发资源放在首位2.图中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A.我国能源消耗量巨大B.我国人均能源消耗量居世界前列C.我国能源利用率高 D.我国能源浪费严重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

回答以下2题。

3.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①天山博格达峰的雪线下降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③华山地区树枝提前抽芽④灾害性天气再现频繁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下图为某地区商业网点大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2题。

4.该地区商业网点的形成最不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政治B.山地C.河谷D.交通5.若该地区商业网点是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 )A.甲乙B.乙丙C.乙丁D.甲乙丙读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变化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以下2题。

6.关于西部地区的能源分布,正确的是 ( ) A.西北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富B.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C.西部各省区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D.西部的煤炭资源只分布在中纬度省区7.关于我国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产出效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B.改革开放后产出效益增长最快C.能源生产系统的产出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进入21世纪西部能源开发存在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2011年1月13日,《全国新闻联播》报道,近年来我国核电事业发展顺利,截至2010年底,中国核准核电机组32台,总装机容量3 486万千瓦,在建机组28台,在8.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强化练6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强化练6

微专题强化练6 山地垂直带谱总分值48分,实战模拟,15分钟拿下高考客观题总分值!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一、选择题(2021·锦州一调)下列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和自然带分布图。

据图完成1~2题。

1.图中山脉东侧山麓地带气候类型为( )A.温带大陆性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解析:图中山脉西侧山麓植被是落叶林,说明该山位于温带地区,B、C错;图中山脉东侧山麓植被是荒漠,所对应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A对;温带季风气候下地带性植被是落叶阔叶林,不是荒漠,D错。

答案:A2.导致图中山脉东西两坡山麓植被差异主要因素是( )A.洋流B.光照C.热量D.水分解析:图中山脉西侧是落叶林,东侧是荒漠,植被差异主导因素是水分,D对。

洋流只影响沿海地区,一般不能影响东西两坡,A错。

两坡纬度一样,光照、热量不是差异形成主要因素,B、C错。

答案:D读亚洲沿87°E自然带分布简图,完成3~4题。

3.甲山垂直自然带数量比珠穆朗玛峰少很多,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 B.海拔 C.气候 D.土壤解析:甲山纬度比珠穆朗玛峰低,但由于海拔缺乏3000米,因而没有足够垂直空间形成较多自然带。

答案:B4.灰化土和砖红壤都是森林土壤,两者地域分异符合( )A.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解析:灰化土和砖红壤分别是高纬度亚寒带针叶林带和低纬度热带雨林带地带性土壤,其地域分异是热量差异造成,符合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A(2021·湖南株洲一模)读我国甲、乙两山地东南坡植被比照图,答复5~6题。

5.图中看出甲山海拔比乙山高,但植被类型比乙山植被类型少主要原因是( )A.甲山降水比乙山少B.甲山纬度较乙山高C.甲山坡度较乙山小D.甲山太阳辐射比乙山强解析:图示甲山与乙山相比,甲山缺少热带季雨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地理二轮强化:自然地理素养(地壳运动、生物循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60 分)下面为“自然界碳、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1题。

5.关于图中碳循环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生物活动中的①作用可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B.图中③作用增加后会使中纬地区降水增加,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C.人类大规模地破坏绿色植物会使②作用变强D.内、外力作用都可能影响到自然界中碳的循环【解析】结合题图中碳循环的图例可知,该过程中有石灰岩的形成及火山喷发,因此内、外力作用都可能影响到自然界中碳的循环。

【答案】D读下面景观图片,回答2-3题。

2.甲图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 A.地壳的水平运动 B.地壳的垂直运动C.强烈的侵蚀作用D.剧烈的火山活动3.乙图中构造形成及出露形成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 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解析】第1题,甲图为著名的华山景观,是地壳岩层沿断裂面相对上升形成的。

第2题,由图可知岩层受挤压形成褶皱,经侵蚀而出露地表。

【答案】1.B 2.A 右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有三处水面。

读图回答 4-5 题。

4.①沿岸的植被特征是( )A .叶片宽大、柔嫩,根系十分发达B .终年常绿,高大茂密,形成板状根C .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根系深D .叶片宽厚,夏季葱绿,冬季落叶5.②至③之间位于( )A .生长边界B .消亡边界C .造山地带D .板块内部【解 析】根据 等高线 分布规 律,图 中② 地海 拔约在-400 米以下,可判断为死海,结合经纬度可以判断其他两处水面,①为地中海,③为红海。

第 4 题,地中海沿 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叶质 坚硬,叶 面有蜡质 ,以减少 水分蒸 发,根系 深, 适应 夏季炎热 干燥气候 。

第 5 题,②至③之间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带,属于生长边界。

【答案】4.C 5.A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 6-7 题。

6.甲处的地形名称是( ) A .喀斯特溶洞 B .冲积扇 C .新月形沙丘 D .火山锥7.形成甲处地形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河流泥沙的堆积作用 B .地质年代风积作用C .地质年代岩浆喷发D .第四纪冰川堆积作用【解析】第 6 题,甲处地貌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坡度小,河流从山谷携带泥沙到此,流 速减小,泥沙堆积形成扇形地貌,为河流冲积扇。

第 7 题,冲积扇的成因是河流的堆积作用。

【答案】6.B 7.A下图中的 a 图为某大陆局部地域自然带分布现状示意图,b 图为该地域未来可能出现的 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 8-9 题。

8.导致自然带图示变化过程的原因,还能造成()①自然灾害减少②全球各地降水增加③雪线高度上升④农耕纬度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9.造成图示变化过程的人类活动可能有()①积极兴修水利工程②采伐林木扩大耕地③大力发展清洁生产④大量燃烧矿物燃料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解析】第8题,图中自然带向北移动,且逐渐扩大,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自然灾害增多,干旱半干旱地区将更加干旱,雪线上升,农耕纬度变高。

第9题,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主要是人类燃烧矿物燃料和破坏森林。

【答案】8.C9.B读我国某地23482公顷森林多种效益经济评价表,完成10-11题10.此表中反映出该片森林所具有的最大的效益是()A.直接效益 B.生态效益 C.景观效益 D.固土保肥11.根据表中反映的内容,要增加该片林区人民收入对森林利用合理的是() A.加快木材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B.严禁采伐禁止人群进入森林 C.大力吸引投资开发农、牧场 D.合理采伐,大力发展旅游业【解析】第10题,由表格可知:直接效益为1855.77万元;生态效益总值为58962.28万元;景观效益42000万元;固土保肥(生态效益一部分)49381.39万元。

第11题,由表格可以看出该片森林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因此A和C会破坏森林植被不可取,B因为需要发展旅游业不可能禁止人群进入森林,D合理采伐既可以获得济效益,又可以保护森林植被(获得生态效益),发展旅游业可以增加林区人民收入。

【答案】10.B11.D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12-15题。

12.由图判断该地区的地势大致为()A.北高南低B.东高西低C.南高北低D.西高东低13.形成该地地形的主要力量和塑造地表形态的外力主要形式分别是()①内力作用②外力作用③风力堆积④冰川侵蚀⑤流水堆积⑥流水侵蚀A.①③B.②④C.①⑥D.②⑤14.该地区地质灾害危害严重,其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石破碎B.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使地震增多、危害加剧C.位于季风气候区雨季降水强度大D.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使滑坡、泥石流危害加剧15.该区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物种繁多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受人类影响小B.特有的地理位置、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C.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山地高差大 D.现代科学发展这里培育了很多新物种【解析】第12题,由地形剖面图的海拔,结合纬度分布即可判断。

第13题,由图示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应为横断山区,所以该地地形(山地)的形成主要是内力,而地表形态(山河相间)的形成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第14题,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岩石破碎,所以多地震;同时受亚热带季风影响,干湿季明显,再加上人类工程建设和破坏植被,因此多滑坡和泥石流。

人类活动不会引起地震。

第15题,横断山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的主要自然原因是:该地纬度低,水热充足,且山地垂直高差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A、D是人为因素直接排除。

C该地山麓地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不是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12.A13.C14.B15.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16.阅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2分)(1)日本九州南部宫崎县和鹿儿岛交界处的雾岛山新燃岳火山 2011 年 2 月 11 日上午 11 时 36 分时隔 8 日再次喷发,这也是自 1 月 26 日以来该火山第 10 次喷发,从火山口喷出 的烟云升至约 2 500 米的高空。

此次火山爆发喷出的岩浆会形成( )(2 分)A.花岗岩B.玄武岩C.砾岩D.页岩(2)A 、B 、C 代表的岩石为:A 、B____、C____。

(3 分)(3)数字代表的地质作用:③ 、④ ,③的发生必须要有一定的 和(条件)。

(4 分) (4)形成 B 岩石的地质作用为(序号) ,其表现形式有 。

(3 分) 【答案】16.(1)B (2 分)(2)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3 分)(3)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 温度 压力(4 分)(4)② (1 分)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2 分)17.(12 分)2011 年 7 月 5 日,中国国家海 洋局通报,渤海蓬莱 19-3 油田周边和西北 部海域,造成劣四类海水面积 840 平方公里。

继墨西哥 湾深海地平线原油 泄漏事件后,再次引起人们对海洋石油污染的关注。

(1)读 “世界海洋 石油污染区域分布示 意 图”, 描述 世界 海洋 石油 污染 区域 分布 特 点。

(3 分)(2)运用自 然地理整体性原理 ,分析大面积油污区可能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9 分)【答案】17.(1)世界海洋石油污染主要分布在大陆的沿海地区以及主要石油航线和主要海 洋石油开采地区。

(3 分)(2)污染区的油膜,影响海水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中温室气体相对增多,加 剧全球变暖;(3 分)油膜使海水不易蒸发进入大气,使污染区空气干燥,降水减少;(3 分)油膜使海洋 潜热转移(海水蒸发耗热、凝结放热)减少,污染区大气使年、日较差变大,海洋对气候的 调节作用减小。

(3 分)18.(16 分)读“南美洲部分地区自然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一艘远洋货轮沿图示虚线航行,则沿途所见到的自然带a、b、c、d、e依次是:(5分)。

(2)c、d两自然带紧邻,但景观不同。

试分析导致c、d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原因。

(8分)(3)在图上a、b、c、d、e、f六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地。

航行中从 a(3分)地到c地的自然景观(或带)的变化反映了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18.(1)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

(每空1分,共5分)(2分)c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2)在c、d之间是安第斯山脉,同时该地地处盛行西风带,多地形雨降水丰富,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分);而d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3分)。

(3)f(1分)由赤道到两极(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