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科粤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3节《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精品课件
最新秋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案.doc
教学方案
D
Na
C
B.
B.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C.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可能会引起爆炸
D.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14.(2014•江西)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结论的是()
A B. C.
D.
15.(2014•东营一模)“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16.(2013•重庆)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
(1)能燃烧的是(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填序号).
A.温度降低B.氧气耗尽C.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2)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填化学式)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17.(2014•荔湾区模拟)据澳大利亚媒体2013年8月13日报道,印度一名3个月。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精品教学课件: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第1课时)
总结:
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与氧气相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灭火原理和方法
1、隔离或清除可燃物;
2、隔绝空气或氧气;
3、降低温度至可燃物 着火点以下。
灭火只需满足一个灭火条件即可
想一想:1.在家居生活中应该如何防火?
2.在野外活动中应该如何防火?
知识视窗 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3 新课讲授
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现象
烹饪食物
吐火表演
你思考过燃烧需 要哪些条件吗?
打火机燃烧
火箭升空
01 物质燃烧的条件
学生探究实验
认识燃烧具备的条件
问题1:物质是否可燃?
实验过程 蜡烛、煤块、火柴 能被点燃吗? 沙子、石块 能被点燃吗?
实验现象
结论
可燃 不可燃
燃烧首先具备的 条件是:物质本 身是可燃物
酒精 558
木炭 木材 无烟煤
320~ 250~ 700~ 370 330 750
【讨论与交流】
上述三个条件是否同时具备才能燃烧?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若缺少一个条件是否能燃烧?
不可燃烧!
【结论】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1)物质本身是__可__燃__物__
三个条件 缺一不可
(2)可燃物接触____氧__气__或__空__气____ (3)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_______着__火__点_____
收集装置
固固加热型 排水集气法或 向上排空气法
3.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可简记为:查、装、定、点、收、离、熄 (谐音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氯酸钾制氧气
1.反应原理
二氧化锰
氯酸钾 加热氯化钾 + 氧气
(2024秋季新教材)化学科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3 物质燃烧的条件课件
九年级上册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第1课时 物质燃烧的条件
新课导入
消毒酒精喷雾 遇到明火为什 么可能会引发 火灾甚至产生 爆炸?
小面积的 失火为什 么可以用 湿布盖灭?
酒精可以燃烧,前面我们也进行过木炭、硫、铁丝 等物质的燃烧实验。那么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
新知探究
讨论与交流>>>
(1)说说你在[实验3-6]中选择用品的理由。 (2)实验结论中的条件是否要同时具备才会产生燃烧?如 果缺少其中一个条件会怎样?请尝试用上面的实验现象证 明你的观点。
(3)影响燃烧的条件有多个,在设计实验探究其中一 个时,其他几个条件需要怎样设计?
(3)其他几个条件需要保持不变。
结论:物质燃烧需要三个缺一不可的条件: (1)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2)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 (3)温度到达可燃物的着火点。
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三个火柴头,火柴头
物质燃烧 需要_到__达__ 一__定__温__度__;_ _物__质__燃__烧__ _需__要__接__触__ _空__气__(__或__ __氧__气__)___
A放在实验台的陶土网 上,火柴头B和C放在 三脚架的陶土网上,且 火柴头C用细沙覆盖。 用酒精灯加热B与C的 中间位置,视察现象
小知识
常见可燃物的着火点(通常状况下)
可燃物
白磷
红磷
硫
木材
木炭
着火点/℃ 40
240
260 250~330 320~370
无烟煤 700~750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必须到达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与可燃物的种类、状态,以及大气压强
等因素有关。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案(新版)粤教版
2.软件资源:
-化学实验操作软件。
-燃烧与灭火原理的多媒体教学动画。
3.课程平台:
-学校网络教学平台。
-化学课程学习管理系统。
4.信息化资源:
-电子教案。
-网络教学视频资源。
-电子版教材。
5.教学手段:
-实验演示。
-学生分组实验。
-多媒体教学。
-小组讨论。
-互动问答。
2.增强实践能力: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强化安全意识:了解火灾危害,增强防火、灭火意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4.培养社会责任感:关注消防安全,积极参与社会消防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及其在实际燃烧过程中的作用。
-制作科普宣传册: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关于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科普宣传册,提高防火意识。
注意事项:
1.提供的拓展阅读材料要与教材内容相关,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3.课后任务要具有实用性,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理解。
3.实际案例解析: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现象和灭火方法。
4.实验探究:通过实验验证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
5.知识应用:学会分析火险,提高防火、灭火意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操作技能以及社会责任感。通过学习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使学生能够:
1.提高科学思维:运用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探究燃烧现象背后的规律,形成科学的认识。
-收集学生对本节课教学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科粤课标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3
化学九年级粤教版第三章第三节《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是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 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 再加上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 具备了对燃烧现象及灭火原理进行深入研究的条件。
本课题对之前所学过的“燃烧”进行深入了解并且应用于实际之中。
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较多 , 课题对学生亲切又熟悉,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
基于此, 本节课关于燃烧条件并未用学生实验探究的形式, 而是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 归纳探讨了燃烧的概念与特点。
对于燃烧所需的条件利用学生分组讨论得出, 再利用实验探究进行验证, 将更多的时间利用在对燃烧三个缺一不可的条件深层次认识的探究过程中。
在对本节教学资源的选取上注重源于生活, 这样, 老师在此基础上的情景创设, 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便于指导学生提炼出本节的教学目标。
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事故发生时的基本逃生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较好渗透了“尊重生命、呵护生命”的生命观。
上好本节课, 对于学生从身边素材入手研究化学、从身边事件应用化学、让化学服务人类生活的观念进一步增强。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燃烧有一定的接触, 在之前对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中也对一些物质的燃烧情况有所了解, 对于如何灭火也具备最初步的了解。
这些都对探究学习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有一定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有趣、有效、有用的教学方法, 实现最优化教学。
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将主要通过一些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归纳燃烧发生的一般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并通过视频材料还原危险火灾现场以帮助学生了解火灾及自救办法。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2.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探究实验逐步养成关心科学、研究科学的态度。
(名师整理)最新科粤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3节《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精品课件
【思考3】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居然在水 中燃烧起来,这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答:燃烧确实需要氧气。
*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燃烧条件
灭火原理
爆炸
可 氧 温度
燃 气 达到
物
着火
点
清除 隔 降温 爆 可燃 绝 至着 炸 物 氧 火点 概
点燃的蜡烛 能持续燃烧。
室温下存放的 蜡烛会燃烧吗?
点燃的持续燃 烧
罩上烧杯后呢?
罩住的逐渐熄 灭
室温的不燃烧
点燃后,持续
用火柴点燃呢? * 燃烧
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 温度(着火点)
【结论】
(1)本身是可燃物; (2)可燃物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
1.认识燃烧的概念和条件; 2.理解燃烧与灭火的联系,知道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爆炸的概念、危害和作用,掌握防爆安全知识。
人类从远古时代就开始用火,火带 给人类光明和温暖
同时又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
燃烧条件的探究
对比实验
现 象 推断与分析
火柴可燃吗?
火材可燃 石块不可燃
小石块可燃吗?
火柴是可燃物 小石块不是可燃物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1、隔离或者清楚可燃物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 3、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三者缺一不可
三者具备其一即可
*
*
【课堂训练】
【思考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九年级化学上册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精品 精品学案(新版)粤教
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学习目标】1.了解燃烧和燃烧条件、灭火原理。
2.了解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知道它们与燃烧之间的的区别与联系。
3.了解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过程与方法。
【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氧化反应、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概念的理解。
【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
【自主探究】1.旧知回顾:写出木炭、铁丝、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并回忆反应现象。
2.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80—85页,了解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3.应知应会:1)燃烧的三个条件是,,;这三个条件应。
2)灭火的原理是,,。
3)试举三个缓慢氧化的例子:、、等。
4)自燃是。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探究一: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完成教材80—81页实验,且完成81页所列表格归纳总结:物质燃烧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
探究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个人独立思考后小组内讨论交流教材82页“以下灭火实例所依据的原理,然后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燃烧的条件总结灭火的原理有哪些?那么灭火是否需要同时消除燃烧的三个条件呢?(2)依据灭火原理,举三种生活中常用的灭火实例。
、、。
探究三: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1.阅读教材82页初步了解缓慢氧化、自燃的定义,阅读教材84页了解爆炸的定义。
2.缓慢氧化一定能引起自燃吗?3.氧化反应、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的区别与联系分别是什么?【跟踪练习】见教材86页3.3习题第3、4、5题【达标检测】1.炒菜时油锅着火,最适宜的灭火方法是()A.向锅里泼水 B.端下油锅 C.盖上锅盖 D.向锅里撒沙土2.对铁器生锈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描述错误的是() A.前者是缓慢氧化,后者是剧烈氧化B.在变化过程中都出现明显现象C.在变化过程中都有热量放出,且后者显著D.前者无氧气参与,后者则有。
3.红磷与白磷的对比实验——燃烧条件的探究(如右图所示)在烧杯中放置开水和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放置一簿铜片,在铜片的一端放一小块白磷,在另一端放一小块红磷,过一段时间后观察。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燃烧条件的探究课例说课稿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火灾防范意识。同时,通过作业的完成,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深入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结构化布局,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燃烧条件、灭火原理和实验结论。板书风格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燃烧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的燃烧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2.案例分析:提供一些火灾案例,让学生分析火灾原因、灭火方法及预防措施。
3.小组讨论:针对某一燃烧或灭火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以生活实例引入:展示一段关于火灾的新闻报道或图片,让学生思考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如何预防。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2.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问题,如“为什么火会燃烧?”“燃烧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如何才能有效地灭火?”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多媒体资源:PPT、教学视频、化学动画等,形象地展示燃烧原理、灭火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技术工具:电子白板、实物投影仪等,方便展示实验过程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三)互动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及时给予反馈,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九年级上册化学科粤版
吹灭蜡烛
用嘴吹灭
2.日常防火安全知识(1)家庭煤气开关用毕即关。(2)火柴、打火机要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安全地方。(3)电插座不要超负荷使用。(4)记住火灾报警电话:119。(5)燃气式热水器机身禁止放在浴室内。
(6)在山林密布的野外活动时,要特别注意严防山火。下列是常见的消防安全标志。
典例5 加强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必修课。下列措施不当的是( )
C
A.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B.人居社区配备消防设备和设置消防通道C.夜晚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D.加油站、面粉厂附近严禁烟火
[解析] 夜晚发现煤气泄漏时,应先关闭阀门,再打开门窗通风,不能立即开灯检查,否则可能会产生电火花,引起爆炸。
(2)爆炸极限易爆的可燃物质(可燃气体和粉尘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遇到明火就会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叫作爆炸极限。易燃、易爆粉尘和气体爆炸极限
易燃物
爆炸极限
易燃物
爆炸极限
面粉
天然气(甲烷)
煤粉
石油气(丁烷)
氢气
一氧化碳
注:可燃气体用其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表示。
(3)在存放、保管、运输、使用易燃和易爆危险品时,都要格外小心,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确保安全。(4)危险品安全警示图标
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一
(2)一些灭火事例采用的灭火方法及其原理
事例
灭火方法
灭火原理
森林着火
将大火前面的树木砍掉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液化气罐起火
关闭阀门
事例
灭火方法
灭火原理
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着火
用湿抹布盖灭
将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绝
科奥版九年级化学上《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维持生命的物质--氧气、水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第1课时
汇报人:XXX 时间:XXXXX
12. 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大多数是由于瓦斯爆炸引起
的。瓦斯中含有甲烷和一氧化碳等气体,当矿井中瓦斯
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遇明火即燃烧而引起爆炸。为避
免灾难发生,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 A )
①加强安全管理,杜绝明火源 ②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
点 ③提高通风能力 ④将矿井中的氧气抽去
A. ①③
B. ②③
2. 缓慢氧化与自燃
(1)有些氧化反应不剧烈,速度缓慢,这种氧化反应
称为 缓慢氧化 。
(2)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动燃烧叫 自燃 。
3. 爆炸与防爆安全:爆炸是可燃物在有限空间 急
速燃烧 而在短时间内 产生大量气体和热
所发
生
的现象。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 1. 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是( D )
缓慢氧化、自燃、爆炸与防爆安全
5. 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B )
A. 钢铁生锈
B. 酒精燃烧
C. 牛奶变酸
D. 农家肥料腐熟
6. 下列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 )
A. 氢气和氧气
B. 甲烷和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碳和氧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D. 氮气和氧气
7. 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常给我们敲响安全警钟, 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B) A. 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B. 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 矿井作业,注意通风 D. 油库重地,严禁烟火
8. 下列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E、G (填序号,下 同);属于自燃的是 C ;属于燃烧的是 B、D ;
(名师整理)最新科粤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3节《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精品课件
1、实验时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
B 起来,这时最简便的扑灭方法是(
)
A、用书本扑打
B、用湿抹布盖灭
C、用沙土盖灭
D、用泡沫灭火器喷灭
2、在家里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最好应如 何灭火?
3.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
其原因是(
A)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1.认识燃烧的概念和条件; 2.理解燃烧与灭火的联系,知道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爆炸的概念、危害和作用,掌握防爆安全知识。
一、燃烧条件
实验探究:
可以燃烧的物质: 蜡烛、煤块、火柴 不可以燃烧的物质: 石头、沙子、水泥砖
分析
蜡烛、煤块、火柴是可燃物; 石头、沙子、水泥砖不是可燃物。
结论
1、燃烧剧烈,缓慢氧化缓慢 2、燃烧有发光现象,缓慢氧化 无发光现象。
缓慢氧化释放的热量聚集使温度达到 可燃物的着火点时,就会引起可燃物的 自动燃烧,叫做自燃。
泡沫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 1、鞭炮 ❖ 2、轮胎 ❖ 3、气球 ❖ 4、炸弹 ❖ 5、煤气罐 ❖ ------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结实论验:探究: “破坏其一”
用嘴吹灭 用水浇灭
用烧杯盖灭 用抹布扑灭
用剪刀剪断 燃着的烛芯
使燃烧 物的温度降 至着火点以 下。
使燃烧
物隔绝空气 或氧气。
燃烧物与 其他可燃物 隔离或清除 掉可燃物。
练习与实践:
灭火实例
a.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 燃烧的火舌喷水。
b.实验时,不慎将少量酒精滴在试验台 上并着火,立即用湿布盖住燃着的酒精。
(名师整理)最新科粤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3节《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精品课件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燃烧条件
灭火原理
爆炸
可 氧 温度
燃 气 达到
物
着火
点
清除 隔 降温 爆 可燃 绝 至着 炸 物 氧 火点 概
气 以下 念
爆利 炸用 极爆 限炸
板书设计
1、物质本身 是可燃物
2、接触氧气或 空气
3、温度达到可燃物 的着火点
燃烧物与其他可燃物 隔离或清除掉可燃物。
4、自燃 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动燃烧,叫做自燃。
知识巩固
1、下列成语中体现了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
点的是( D )
A、釜底抽薪
B、火山浇油
C、杯水车薪
D、钻木取火
2、一辆严重超载货车在急速下坡时轮胎发生燃烧, 导致货车起火,造成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造成
起火的直接原因是( B )
A、货车轮胎与空气接触 B、超载货车轮胎与道路摩擦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 C、货车在下坡车速较快 D、制造轮胎的橡胶是可燃物
最低温度,此温度称为 着火点
2、着火点
可燃物达到燃烧时的最低温度,称为着火点。
在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物质
着火点 /℃
白磷 红磷 木材 木炭 酒精 无烟煤
250~ 320~
700~
40 240 330 370 558 750
着火点不能随意改变!
3、燃烧 燃烧是可燃物与_氧__气___发生的一种 _发__光___、__发__热____的 剧烈氧化 反应
爆炸分类:物理爆炸、化学爆炸
2、易__爆_的__可__燃__物__在__空__气__中__达__到__一__定__的__含__量__,__遇__到 _火_源__就__会__爆__炸__,__这__个__能__发__生__爆__炸__的__范__围__叫爆炸极限
(名师整理)最新科粤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3节《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精品课件
3、使燃烧物的温 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单独使用便可灭火
练一练
灭火事例 A、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
向燃烧的火舌喷水
B、实验时不慎将少量酒精洒在台上着 火,立即用湿布盖住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迅速 用锅盖盖熄
D、扑灭森林火灾时,将大火蔓延线路 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并放火烧掉那一片
详细地点、燃烧物质、火势大小、 燃烧背景、人员情况,最好还有报警 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灭火器及安全标志
自我检测
1、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 曹军的木
船燃起火.根据图7-1所示燃烧条件填写:曹军的木船是_可_燃__物,木船燃烧的条件是木船燃 烧的条件
_____①_温_度_达_到_木_材_的_着_火_点_;_②__木_材_与_空_气_接_触_________________
2、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人要实”是指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火要 虚”是指可燃物燃烧时要架空一些,其目C的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D 、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燃烧条件
灭火原理
爆炸
可 氧 温度
燃 气 达到
物
着火
点
清除 隔 降温 爆 可燃 绝 至着 炸 物 氧 火点 概
气 以下 念
爆利 炸用 极爆 限炸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做自燃。
“天火”
美国9.11事件
衡阳居民楼火灾 巴格达调车场火灾
(名师整理)最新科粤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3节《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精品课件
*
*
*
*
*
1.请问以下救火方式与哪种灭火原理有关?
灭火实例
灭火原因
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燃烧的 火舌喷水
降低可燃物的 着火点
实验时不慎将少量酒精滴在台上并着火燃烧, 立即用湿布盖住燃烧的酒精
隔绝空气或氧气
炒菜是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 熄
扑灭森林火灾时,救火人员将大火蔓延线路 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并放火烧掉那一片草地
铁丝的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 黑色固体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
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
一、燃烧的条件 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 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燃烧要满 足什么条件呢?
*Leabharlann 一、燃烧的条件【补充实验】 燃烧的条件(动画) *
【思考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 磷不燃烧,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后,水中 白磷也燃烧起来,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答: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⑶请你举出一种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灭火方法是:
用水灭火
*
3.毕业联欢会上,小明表演了一个 小魔术:将一根铜丝绕成线圈,罩 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火焰立即熄 灭;再将铜圈加热后罩在蜡烛火焰 上,观察到蜡烛照常燃烧。请你分 析产上述现象的原因。
因为铜丝吸热使蜡烛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热铜丝不会吸热,所以可以正常燃烧
秸秆、柴草、煤炭、擦机器的棉纱等, 如果堆放不合理,空气不流通,时间长了 就可能引起自燃。过去,由于有些人不懂 自燃的科学原理,将自燃现象说成是"天火 ",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
想一想:燃烧是否只为人类带来益处呢?
*
就在这里,323位花季少年告 别了他们热爱的世界
科粤版九年级第3章第3节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1)
2、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属什么变化?是氧 化反应吗?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燃烧特点
(1)燃烧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但 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
(2)燃烧一定是氧化反应,但氧化 反应不一定是燃烧。
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答:因为煤块制成蜂窝状可以增加与 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它更充分燃烧。
影响可燃物燃烧现象不同的因素:
(1)可燃物的性质; (2)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氧气的浓度。
我爱展示
1.在空气敞口放置一瓶无水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A
)
A.没有达到着火点; B.无水酒精是液态;
C.没有与氧气接触; D.无水酒精挥发得太快;D 2.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得更旺,这是因为:(
科粤版九年级第3章第3 节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1)
2020/8/17
御寒 钻木取火
做饭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燃烧现象,如木柴、煤炭的燃 烧,还有之前学的木炭、红磷等的燃烧实验,那 么什么是燃烧?燃烧又需要什么条件?
(木炭与氧气)(硫粉与氧气)(铁丝与氧气)(红磷与氧气)
一、燃烧
1.定义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 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 的氧化反应。
2、为什么小木块比大木块好燃烧?同是木材,着
火点不变,那么原因是什么?
▪ 因为薄的、小的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 ,
3▪、所为以什燃么烧硫的磺比在较空旺气盛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
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因为物质燃烧的现象与氧气的浓度有关系。
4、平常我们燃烧的煤块总是制成蜂窝 状,而不制成球状?
最新粤教版化学九年级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案.doc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案(2课时)第一课时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一、主要内容①物质燃烧条件及其探究;②燃烧的概念;③缓慢氧化、自燃。
二、学习目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来1.懂得什么是燃烧,什么是缓慢氧化,什么是自燃,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认识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条件(理解)。
2.知道燃烧、缓慢氧化、自燃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意义和危害(了解)。
3.知道什么是着火点,不同的可燃物着火点不同(了解)。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用化学语言表述信息,用分析、比较、总结、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燃烧条件和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利与弊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增强对“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3.通过对生活中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的了解,使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三、教学设计思路重点:物质燃烧条件及探究活动难点:着火点,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联系与区别关键:物质燃烧条件探究实验教材内容顺序是先探究燃烧条件,然后概括燃烧的定义。
由于学生对燃烧的知识已有所了解,而且先学习燃烧的概念,再提出燃烧的条件,也符合学生认识规律。
因此可调整为先学习燃烧的概念,然后再探究燃烧条件。
教学设计基本思路:举例燃烧现象,讨论燃烧的利与弊→根据学生已有经验,概括燃烧的定义→探究燃烧条件→对比燃烧概念,学习缓慢氧化、自燃概念和现象→讨论缓慢氧化、自燃对人类生活的利处和危害,比较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异同点。
教学开始,要复习氧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复习后,可采取问题式导入新课:我们知道,很多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燃烧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现象,它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设3
对比实验
在空气中已经点燃的蜡烛能维持 燃烧吗?
用烧杯罩住呢?
砖块呢?
观察
火柴可以燃烧, 砖块不能燃烧
点燃后呢?
蜡烛在室温下不会燃烧,但在点燃时可燃烧
点燃的蜡烛在空气中可维持燃 烧,用烧杯罩住后慢慢熄灭
分析 有些物质本身是可燃的而有些物质不可燃 蜡烛到了一定的温度才能燃烧
推测 有些物质可燃,有些不可燃
• 1、“釜底抽薪”及“杯水车薪”中包含的化学含义各是 什么?
• “釜底抽薪”体现出燃烧需要可燃物,减少可燃物不利于 燃烧。 “杯水车薪”体现出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利2、用降温法灭火必须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将燃烧物跟空气 (和氧气)隔绝
将可燃物的温度降 燃烧物与其他可燃
到着火点以下
1.认识燃烧的概念和条件; 2.理解燃烧与灭火的联系,知道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爆炸的概念、危害和作用,掌握防爆安全知识。
物质燃烧的条件探究
• 问题引出:
• 物质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会燃烧? • 假设:
• 1、物质可燃;2、要升温;3、要有氧气 • 实验验证:
验证
假设1
假设2
火柴可燃
室温下存放的蜡烛会燃烧吗?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燃烧条件
灭火原理
爆炸
可 氧 温度
燃 气 达到
物
着火
点
清除 隔 降温 爆 可燃 绝 至着 炸 物 氧 火点 概
气 以下 念
爆利 炸用 极爆 限炸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物隔离
• 1、室内起火时,为什么打开门窗,火反而 会燃烧更旺呢?
• 2、如果是你,一旦发现家里的煤气泄露时, 你首先做什么?如果天色已晚,可否开灯 检查?
• 3、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 生。遇到高楼下层楼着火,火势凶猛无法 扑灭时,(1)沿楼梯迅速下楼(2)用湿毛 巾捂住口鼻(3)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4)封闭房门(5)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 索下坠(6)跳楼以上逃生措施正确的有:
▪ 请设计一组对比实验来证明燃 烧发生所需的任意一个条件。
燃烧条件的探究(流畅).flv
白磷
红磷
不同的物质在同 一条件下
白磷 红磷
燃烧 不燃烧
热水
同一种物质温白度磷接近:
水中的白磷 不燃烧 空气中的白磷 燃烧
可然物 白磷 红磷 硫 木炭 酒精 无烟煤
着火点 40 240 260 320~ 558 700~750
• 1、室内起火时,为什么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燃 烧更旺呢?
• 2、,如果是你,一旦发现家里的煤气泄露时, 你首先做什么?如果天色已晚,可否开灯检查?
• 3、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 遇到高楼下层楼着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 (1)沿楼梯迅速下楼(2)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3)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4)封闭房门 (5)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6)跳楼以 上逃生措施正确的有:
4、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然 现象的相同点是 (A) (A)都产生热 (B)都发光 (C)都很剧烈 (D)都需达到着火点
5、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措施是 (C ) (A)设法阻止石油喷射 (B)设法使火焰绝空气 (C)设法降低石油着火点 (D)设法降低油井温度
1. 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在空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 2.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露,应采取的紧急措施(C D) A.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 B.开灯,仔细检查泄露源 C.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关闭气源阀门 D.打电话报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
1.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探究燃烧的条件: 设计并进行实验(如图)
(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 (2)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没蘸水的小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 (3)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玻璃杯罩住。
分析实验 请帮小明将未完成的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点以下,而且水蒸气又起着使可燃物 与空气隔绝的作用
3、将下列灭火措施的标号填在各小题后的括号 内:
(A)隔绝空气 (B)移开可燃物 (C)使可燃 物的温度低于着火点
①油锅着火时,加上锅盖 ( )
②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 ( )
③将沙土铺洒在燃烧的化学药品上 ( )
④草原着火时,在着火点周围割除草,打出防火 道( )
实验步骤
设计意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燃烧与物质的关系 小木条燃烧
可燃物才能燃烧
小石子不燃烧
(2)
燃烧与温度的关系 没蘸水的小棉团燃烧 温度要达
蘸水的小棉团不燃烧 到着火点
(3)
燃烧与氧气的 关系
玻璃杯内蜡烛熄灭了 玻璃杯外蜡烛仍燃烧
要与氧气接触
得燃烧出需结要论三个条件:_1_、___物__质___是__可___燃__物__。___2_、___温__度__要___达__到___着__火___点__。__3__、__要___与__氧__气___接__触__。
可燃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可以燃烧
点燃的蜡烛在一定条件下(有 氧气存在)才能维持燃烧
可燃物质接触空气或氧气下可 以燃烧
燃烧条件
实验结论:
1.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2.跟空气(或氧气)密切接触; 3.要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 (着火点是使物质能够持续燃烧的 最低温度)
• 物质要燃烧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吗?
▪相信你一定能完成下面的 问题:
安全常识
安全常识
达标检测
1、判断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是否正确? (1)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2)氧化反应都会引起燃烧。
(3)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2、用水可以熄灭着火的木材,这是因为 ( ) (A)水蒸发吸热,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 (B)水的密度比木材大 (C)水蒸发吸热,提高了木材的着火点 (D)大量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到其着火
3.森林着火,消防队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C ( )
A.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B.隔离空气
C4..隔将离点可燃燃的物火柴竖直向D上.,开火辟柴运不水易的继道续路燃烧原因( A)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5.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C ) A.纸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 B.纸比煤的着火点高 C.纸比煤的着火点低 D.纸比煤的密度小
(℃)
370
可燃物 碳 石蜡 磷 铁
氧化反应
点燃 氧气
助燃物 共同条件 共同现象
发光发 热 剧烈燃 烧
共同反 应类别
燃烧的定义:
反应物
燃烧: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
发光、 发原理
美国911事件高清全程回顾_flv.f4v
灭火原理
灭火时可以采取三种方法: ①燃烧物与其他可燃物隔离和清除掉可燃 物; ②将燃烧物跟空气(和氧气)隔绝; ③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