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浙江民乐

合集下载

浙江民乐1

浙江民乐1

江南丝竹著名的八首乐曲是《欢乐歌》、《云庆》、《老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 《慢六扳》、《四合如意》、《行街》。此外,《鹧鸪飞》、《柳青娘》、《高山流水》、 《霓裳曲》、《倒扳桨》等乐曲亦常演奏。又如《春江花月夜》《采茶舞曲》等
活动:
你的家乡流行什么民间音乐?
主要有哪些形式?(弹奏、拨打、吹拉、 舞蹈)
10.浙江民乐
5.地方课程
双小 潘耿莉
2016.03.26
乐者德之华
浙江不仅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浙江 文艺在全国也是很有名。浙江自古以来人 杰地灵。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孕育 了丰富的民间音乐。它是我们宝贵的精神 财富。我们在绚丽的百花园中采撷几朵奇 葩,希望你能陶醉其中!
浙江民乐包括哪些流派?
浙江民乐的类别,乐器,代表乐曲
1.浙派古琴
七弦琴
临安
《潇湘水云》《泛沧浪》
2.浙东锣鼓
3.江南丝竹
锣鼓
浙东沿海
《将军得胜令》
丝: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杨琴、秦琴等;


竹:笛、箫、笙;
打击乐器:板、板鼓等

《春江花月夜》《采茶舞曲》
1.浙派古琴
中国古琴艺术于2003年11月7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作 为中国古琴艺术的重要分支------浙派古琴也被捆 绑进入世界非遗,又于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 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
有哪些曲目?
找机会欣赏民间音乐演出,谈谈你的体会。
江南丝竹八大曲
曲式结构 一、基本曲调的变奏,如《中花六板》、《慢六板》、《欢乐歌》、《云庆》; 二、类似西洋音乐回旋曲式的循环式结构,如》。

梦回临安古筝串词

梦回临安古筝串词

梦回临安古筝串词(实用版)目录1.临安古城的历史背景2.古筝的起源与发展3.梦回临安古筝的意义4.古筝串词的艺术特点5.梦回临安古筝串词的表现形式正文临安古城位于我国浙江省杭州市,曾是南宋时期的国都。

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以“人间天堂”著称。

古筝作为我国传统乐器之一,源远流长,其音色悠扬、韵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梦回临安古筝以其独特的魅力,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历史画卷。

古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其前身为“秦筝”。

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和发展,古筝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样子。

古筝的演奏技巧丰富多样,如扫弦、按音、滑音等,这些技巧使得古筝音乐的表现力更加丰富。

而梦回临安古筝则将古筝与临安古城的历史背景相结合,使听者仿佛置身于南宋时期的繁华临安。

梦回临安古筝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音乐的欣赏,更在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古筝音乐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审美观念和哲学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通过欣赏梦回临安古筝,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古筝串词是一种特殊的古筝演奏形式,它将诗词与古筝音乐相结合,使得演奏更具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梦回临安古筝串词以临安古城为背景,运用丰富的古筝演奏技巧,将诗词与音乐完美融合,使得听者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南宋时期的临安古城。

梦回临安古筝串词的表现形式多样,既有独奏,也有合奏。

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们通过精湛的技艺,将古筝的韵味与诗词的意境完美地呈现出来。

同时,梦回临安古筝串词还注重舞台表演,通过灯光、布景等手段,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氛围,让观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临安古城的历史底蕴。

总之,梦回临安古筝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美丽的历史画卷。

浙江民乐

浙江民乐

• 郭楚望,南宋琴师。名沔 (miǎn)。浙江永嘉人。景定、 咸淳年间(公元1260—1274年)以 琴知名于世。创作了著名琴曲《潇 湘水云》。又有《秋鸿》、《飞鸣 吟》、《泛沧浪》、《春雨》等琴 曲作品。
• 顾名思义,‚浙东锣鼓‛是一种吹打乐,流行于 浙江东部的嵊(shèng)州、宁州、奉化、舟山等 地,大约在明朝中期就已经盛行。传说,奉化的 《将军得胜令》就是明朝嘉靖年间人们欢迎民族 英雄戚继光平倭(wō)凯旋时演奏的乐曲。 ‚浙东锣鼓‛最有特色的要数锣鼓乐器。除了云 锣,嵊州流行‚四锣‛,奉化用的是‚十锣‛, 都只由一人演奏,技巧十分复杂和高超。乐队中 还有‚吹‛的部分,以笛子和唢呐为主、丝弦为 辅。演奏时,丝竹和锣鼓相间,有分有合,有静 有动,令人怦然心动。
• 词典上,‚丝竹‛条目的注释是:‚琴、 瑟、萧、笛等乐器的总称,‘丝’ 指弦乐 器,‘竹’指管乐器。‛所以,我们可以 把‚江南丝竹‛理解为‚流行于江苏南部、 上海、浙江一带的,以丝弦和竹管为主演 奏的器乐曲‛。 ‚江南丝竹‛的乐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丝‛乐器:二胡、中胡、琵琶、三弦、 扬琴、秦琴等;‚竹‛乐器:笛、萧、笙 (shēng)等;打击乐器:板、板鼓等。 演奏‚江南丝竹‛的最大特点就是小、轻、 细、雅,各种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又互 相谐调,难怪人们常用‚秀雅‛‚委 婉‛‚明快‛‚圆润‛‚舒缓‛‚抒 情‛‚优美‛等词语来形容了。
• 古琴是最古老也是最纯粹的华夏本 土乐器,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 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 作‛。《尚书》中就有记载,说 ‚舜(shùn)弹五弦之琴,歌南国 之诗,而天下治‛。考古界曾出土 距今2400年的古琴实物,其历史之 久可见一斑。
• 由于地区、师承和传谱等条件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古琴 演奏家逐渐形成相异的演奏风格,琴曲也带有特殊的地 方色彩,所以出现了不少流派。其中,‚浙派古琴‛尤 为突出。 ‚浙派古琴‛形成于900年前的南宋。那时候,临安 (今杭州)是京都,各地著名的为演奏特点的流派。当时有位叫郭楚望的代表人 物,不仅继承发展了传统的琴曲,还创造了《潇湘水云》 《泛沧海》等传世金曲,为浙派琴艺的形成奠定了基石。 据古籍记载,当时学古琴的人中,‚习浙派者十或六 七‛,认为‚浙操为上‛‚浙操多疏畅‛。从此,浙派 古琴一直在全国古琴流派中占据重要地位,并流传至今。

从浙江筝派的成功看现代筝乐的发展-2019年文档

从浙江筝派的成功看现代筝乐的发展-2019年文档

从浙江筝派的成功看现代筝乐的发展筝有着2000 多年的历史,由于其音色优美动听、雅俗共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人文底蕴、文化背景都有很大差异。

随着时间的推移,筝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形成了不同的创作手法和演奏风格,从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目前在我国大致形成山东筝、河南筝、浙江筝、潮州筝、客家筝、蒙古筝等多个流派。

其演奏方法和代表曲目都各具风格。

山东筝派是以山东琴书等民间音乐为主体特色,演奏风格较古朴、典雅。

河南筝派是由秦筝传入河南和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发展而成,以深沉、激昂为特色的中州古调。

流行于杭州一带的浙江筝派,基本上都具有幽柔清雅的江南风味。

流传于广乐潮州一带的潮州筝派,它多采用左右手加花配合的演奏方法,表现较细腻,其演奏有着轻盈柔美的独特风格。

客家筝派则是以古朴、典雅著称。

内蒙筝派则多半是用筝来为当地民族歌曲和放牧歌曲作伴奏。

可见,各个流派的演奏技法和音乐风格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其形成都与所流传地区的社会背景、文化因素等分不开。

这些流派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积累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创新,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古筝演奏技法,并在此基础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现代筝曲作品。

而在这方面有最突出贡献的就非杭筝莫数了。

浙江筝派的形成与发展1浙江筝派的形成杭筝又称武林筝,起源于浙江杭州,在上海盛行,其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国古筝流派中具有广泛的影响。

据《白居易集》记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任杭州知府时,就有一名随身歌妓,擅长弹筝歌唱,且白居易自己也常弹筝自娱。

到唐末五代时,杭州已成为一座文化名城。

南宋时,在都城临安(今杭州),筝已广泛地流传开来,并得到蓬勃发展,南宋周密所编《武林旧事》书中便记载了不少筝曲曲目。

从明代开始,各种丝竹乐曲、套曲都广泛运用了筝,特别是已在杭州盛行的滩簧说唱音乐中,筝已然成为了主要的伴奏乐器。

“杭州滩簧”是流行于江苏、浙江一带的,从南方方言说唱音乐上变化而来的一种代言体坐唱曲艺,它主要由胡琴、琵琶、三弦、筝、鼓板、笙等伴奏。

浙江筝派的演奏技法及其音乐风格(修改)

浙江筝派的演奏技法及其音乐风格(修改)

目录摘要1.浙江筝曲的音乐风格特点及其形成原因1.1历史文化的原因1.2地域文化的原因1.3代表人物的个人原因2.浙江筝派特有指法及其在曲中的作用2.1摇指及其在曲中的作用2.2快四点及其在曲中的作用3.名曲欣赏结论参考文献浙江筝派的演奏技法及其音乐风格摘要:筝是我国特有,古老且重要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

它的音色醇美,音域宽广并有着丰富的演奏技巧,在表演上极具张力。

古筝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传播与发展过程中也因地域差异而形成了南北不同筝派共九种。

其中浙江筝派是重要的派系之一。

浙江筝又称武林筝,杭筝。

流行于江苏,浙江一带,和说唱音乐“杭州滩簧”及江南丝竹乐有着密切的关系。

浙江派筝曲有文曲和武曲之分。

文曲多典雅文静,厚重古朴; 武曲则奔放华丽,气势磅礴。

在浙江筝曲中,快四点,双八度,长摇等是常用的演奏技法,它们的恰当使用形成了浙江筝曲独特的音乐风格。

本文通过浙江筝曲的音乐风格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浙江筝派特有指法及其在曲中的作用、名曲欣赏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旨在探讨浙江筝派的演奏技法及其音乐风格。

关键词:浙江筝派;自身感受;演奏技法;音乐风格1.浙江筝曲的音乐风格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浙江筝派在演奏风格上清丽秀美,长于含蓄淡雅的艺术表现,其旋律音韵和谐。

文曲多典雅文静,厚重古朴; 武曲则奔放华丽,气势磅礴。

与其它筝艺流派相比较,浙江筝派的主要音乐风格特点是:(1)部分曲目突破了古筝传统的严格的五声音阶的调弦定音和演奏中“移柱转调”。

如:《海青拿鹤》。

这为新筝曲的创作,打开了新的思路,在音响上提供了启示。

(2)由于乐器形制的改革、弦制的改变、音域的扩展、甲片的稳定、技法的丰富等因素的形成,音乐的表现幅度也增强了。

(3)主要通过快四点,快夹弹,点指,快速点弦,提弦,左手由单纯伴奏及为旋律配和声,发展为复杂的节奏型及复调。

一个流派承传在某一个地区,是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因素中,经过孕育、生长、开花、结果全过程,由渐变、突变、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五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

五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

人·自然·社会(五年级)第1课当别人取得成绩的时候学习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必须积极地去克服嫉妒心理和嫉妒行为。

2、学会接受、分享与欣赏他人的进步和成功。

活动过程:1、故事导入。

(请生讲董咪的故事,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嫉妒现象。

)同学们,在平常生活学习中,你有嫉妒过同学吗?因何嫉妒?嫉妒的后果又如何?2、教师讲述〈〈三气周瑜〉〉的故事,周瑜由于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最后一命呜呼,让学生充分认识嫉妒的危害。

3、教师补充讲两个嫉妒小故事,以增强说服力。

4、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学习、生活中的嫉妒现象,有何危害?5、让学生谈学习感受。

(多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展开,充分认识)让学生在克服嫉妒心理的同时,学会接受、分享与欣赏他人的进步和成功。

第2课直面挫折学习目标1、树立自立自强,奋发进取的观念。

2、学会正确认识和对待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3、通过搜集有关自立自强,奋发进取的事迹,增强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1、教师讲述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历经磨难,艰苦奋斗,创造了伟大的东方文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无数优秀炎黄子孙的人生轨迹中,都鲜明地印刻着矢志不渝,刻苦勤奋,拼搏向上,自强自立的精神品质。

2、故事<微笑的桑兰>3、交流:读了桑兰的故事,你得到了哪些启发?桑兰为什么能够克服困难,是如何克服困难的?4、请给桑兰写封信,鼓励她勇敢地面对困难,并告诉她你的感受。

5、故事:《井底的驴》6、交流:你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过挫折吗?你是怎样对待的呢?学生讨论7、教师小结:面对挫折,我们不能逃离它们,躲避它们,只有坚强地去面对它们,战胜它们,才有可能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8、课外活动:搜集一些自强自立的人物事迹或励志的哲理故事,举行一个故事班会。

第3课了解“他”和“她”学习目标1、知道男女泌尿生殖器官的名称,结构和功能。

2、养成保持泌尿生殖器卫生的良好习惯。

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省民乐作品创作回顾与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省民乐作品创作回顾与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省民乐作品创作回顾与分析田刚【摘要】By comparing and summariz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musical language, this paper divides into four main stages the creation of Zhejiang folk music in the 65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summarizes the creative features of the composers in different stages.This is as good as a review and analysis of the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olk music in Zhejiang Province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n the past 65 years with a view to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loc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n music crea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guiding its future development.%通过对音乐语言的共性和差异性进行对比与归纳,将新中国成立后65年来浙江民乐创作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并对不同阶段的作曲家以及其具有代表性的创作特色进行概括.这是对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65年以来民乐作品的创作发展进行的回顾和分析,着眼于探索浙江省本土文化特色对于音乐创作的影响,并希望对未来整个浙江的音乐创作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导向作用.【期刊名称】《美育学刊》【年(卷),期】2017(008)002【总页数】5页(P72-76)【关键词】浙江省;民乐创作;本土文化;地域特色;作曲技法【作者】田刚【作者单位】浙江音乐学院作曲与指挥系,浙江杭州 31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648浙江省是我国经济活动最活跃的省份之一,也是吴越文化和江南文化的中心。

五年级地方教学计划

五年级地方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及其编排本册教材是依据浙江省教育厅颁布的《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标准(通用部分)》共设计编制了32课课文,涉及了《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标准》内容纲要中的19个内容模块: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古代史事、政治人物、近现代史事、城市的兴起、乡村的变化、音乐舞蹈、生活/社会民俗、地方曲艺、特色旅游线、博物馆、浙商与市场、教育家和科学家、地理位置与面积、主要河流、气象灾害等19个模块的内容,分成浙江沿革、浙江环境、浙江经济、浙江文化和谐浙江等五大版块。

各模块的课文安排如下:和谐浙江版块心理健康教育:《当别人取得成绩时》、《直面挫折》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了解“他”和“她”》、《成长的轨迹》法制教育:《文明网络行》国防教育:《我是小战士》浙江沿革版块古代史事:《回首古越》政治人物:《西湖三杰》近现代史事:《英勇抗倭,誓保家园》、《浙江人民奏响抗英战歌》城市的兴起:《细数标志性建筑》、《日新月异的城市》、《数字化生活带来的新变化》生活/社会民俗:《各式各样的传统习俗》浙江文化版块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的浙江民乐》、《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地方曲艺:《听听绍兴“莲花落”》、《说说杭州“小热昏”》、《讲讲“金华道情”》浙江经济版块特色旅游线:《水乡古镇》、《浙江绿谷》博物馆:《江南药王的传奇》浙商与市场:《风云浙商》浙江环境版块地理位置与面积:《家乡的地形》、《东海上的明珠》主要河流:《家乡的河流》、《京杭大运河》气象灾害:《复杂多变的天气》、《变幻莫测的台风》(二)、教材的主要特点每课的编写体例一般为:在课序、课题之后是一段简洁的文字,引出课文内容或点明基本观点,接下去为课文的正文部分,在文中或文后安排了“交流”“链接”“活动”等学习内容,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浙江学生实际。

教学本教材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已知经验和学习积极性。

历史悠久的浙江民乐

历史悠久的浙江民乐

刘志芳的弟子毛敏仲、徐天民编
了《紫霞洞琴谱》,毛敏仲创作的
《渔歌》《樵歌》《山居吟》等琴曲
影响极为深远。徐天民在传授琴艺上
成就极为突出,我国琴史上尊称为
“浙派徐门”,其家传经徐秋山、徐
梦吉传到明代琴家徐和仲。徐和仲培
养出一大批琴家如:其子徐惟(wéi)
谦,弟子王礼、张助、萧鸾(luán)
浙派古琴
• 重要的琴谱有萧鸾主张 “去文以存勾踢”即只把琴曲 作为器乐演奏,不用文辞直唱。 他编的《杏庄太音补遗》《杏 庄太音续谱》及黄献于明嘉靖 丙午年(公元1546年)编的 《梧岗琴谱》。
浙东锣鼓
• 浙东锣鼓代表性的乐曲嵊县有《大辕门》、 《小辕门》、《都花》等;温州常用的曲 牌有《十景锣鼓》、《上下小楼》、《一 封书》、《水浪引》、《将军令》等八十 多首;奉化的吹打乐曲有《将军得胜令》、 《万花灯》、《划船锣鼓》、《三打》、 《八仙序》、《细打沙船》以及洞头的 《龙头龙尾》、黄岩的《九连环》、定海 的《潮音》、《和乐记》等
浙东锣鼓
• 民间吹打乐。俗称“吹打”。浙江民间吹 打乐几乎遍及全省,但以浙东最丰富,因 此,又有“浙东锣鼓”之称。其中以奉化、 嵊县最为集中,其特点是锣鼓乐特别发达; 南部温州、乐清、瑞安、平阳、洞头等地 则以器乐曲牌为数最多
浙东锣鼓
• 历史上浙江的鼓吹乐已渗透于广泛的民俗 活动之中,不但用于民间婚、丧、喜、庆 等场合外,也用于祭孔和官府场面,演奏 者多为职业性或半职业性的民间组织,各 地名目繁多,如“十番班”、“锣鼓班”、 “鼓亭”、“拾搁” 、“道士班”、“唱 班”等等
江南丝竹
• 江南丝竹是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上海 地区的丝竹音乐的统称。乐队主要由二胡、 扬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箫等丝竹 类乐器组成。城市丝竹乐风格典雅华丽, 加花较多。农村则常用锣鼓,风格简朴。

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

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

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及其编排本册教材是依据浙江省教育厅颁布的《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标准(通用部分)》共设计编制了32课课文,涉及了《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标准》内容纲要中的19个内容模块: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古代史事、政治人物、近现代史事、城市的兴起、乡村的变化、音乐舞蹈、生活/社会民俗、地方曲艺、特色旅游线、博物馆、浙商与市场、教育家和科学家、地理位置与面积、主要河流、气象灾害等19个模块的内容,分成浙江沿革、浙江环境、浙江经济、浙江文化和谐浙江等五大版块。

各模块的课文安排如下:和谐浙江版块心理健康教育:《当别人取得成绩时》、《直面挫折》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了解“他”和“她”》、《成长的轨迹》法制教育:《文明网络行》国防教育:《我是小战士》浙江沿革版块古代史事:《回首古越》政治人物:《西湖三杰》近现代史事:《英勇抗倭,誓保家园》、《浙江人民奏响抗英战歌》城市的兴起:《细数标志性建筑》、《日新月异的城市》乡村的变化:《喜看家乡新变化》生活/社会民俗:《各式各样的传统习俗》浙江文化版块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的浙江民乐》、《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地方曲艺:《听听绍兴“莲花落”》、《说说杭州“小热昏”》、《讲讲“金华道情”》教育家和科学家:《科学泰斗钱学森》、《能管老天的竺可桢》、《大数学家苏步青》浙江经济版块特色旅游线:《水乡古镇》、《浙江绿谷》博物馆:《江南药王的传奇》浙商与市场:《风云浙商》浙江环境版块地理位置与面积:《家乡的地形》、《东海上的明珠》主要河流:《家乡的河流》、《京杭大运河》气象灾害:《复杂多变的天气》、《变幻莫测的台风》(二)教材的主要特点每课的编写体例一般为:在课序、课题之后是一段简洁的文字,引出课文内容或点明基本观点,接下去为课文的正文部分,在文中或文后安排了“交流”“链接”“活动”等学习内容,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浙江学生实际。

乌镇导游词乌镇的传统音乐和舞蹈

乌镇导游词乌镇的传统音乐和舞蹈

乌镇导游词乌镇的传统音乐和舞蹈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乌镇!乌镇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镇,同时也是世界互联网的发源地之一。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乌镇脍炙人口的传统音乐和舞蹈。

一、传统音乐乌镇是中国古典音乐的摇篮之一,素有“魂牵梦萦的音乐之乡”之称。

这里传承着悠久的音乐文化,世代流传的传统音乐深受人们喜爱。

1.古筝演奏乌镇的古筝是扬派古筝的代表,它以其悠扬的音色和独特的表现力,吸引着无数音乐爱好者。

古筝是中国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弹拨乐器之一,可以表达出悠远的山水、幽静的江南风情。

在乌镇的街头巷尾,你常常能听到古筝演奏家们优美的琴声,仿佛让人穿越到古代。

2.民乐演奏除了古筝,乌镇还有众多其他传统民乐演奏。

比如,琵琶、二胡、古琴等乐器,它们在传统节日、婚礼、庙会等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演奏过程中,音乐家们用旋律和节奏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情感,让听众陶醉其中。

二、传统舞蹈乌镇的传统舞蹈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它既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1.群众舞蹈乌镇的群众舞蹈是一种集体性的舞蹈表演,通常在节日、庆典等集体活动中演出。

这些舞蹈动作优美流畅,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

乌镇的群众舞蹈多以表达快乐、祝福和美好的愿望为主题,往往能够引起现场观众的共鸣。

2.传统古典舞蹈乌镇还保留着许多古典舞蹈的传统,这些舞蹈通常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表现力。

其中,最有名的是古装舞《长恨歌》。

这是一支以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为主题的舞蹈剧。

舞蹈剧通过独特的舞蹈编排和精湛的舞蹈技巧,生动地展现了唐代宫廷的恢弘与壮丽。

乌镇的传统音乐和舞蹈是这里鲜活而独特的文化符号,它们传承着乌镇人民的智慧与情感,凝聚着乌镇人对美的追求。

与此同时,乌镇的文化也在不断走向世界,成为国内外游客了解中国传统音乐和舞蹈的一扇窗口。

希望您在乌镇的旅程中能够欣赏到丰富多样的传统音乐和舞蹈演出,领略到这座古镇特有的艺术魅力,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远之美――析浙东锣鼓乐《作铜锣》

远之美――析浙东锣鼓乐《作铜锣》

远之美――析浙东锣鼓乐《作铜锣》关键词:《作铜锣》远距离审美摘要:远在中国美学中既代表一种距离又代表着一种思维方式。

中国的音乐在远的距离中空灵而无垠。

本文结合近千年积淀的地方民乐《作铜锣》,从美学的角度切入,就远来探析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以引起大家对这一民乐的关注与认识,并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中国的美学始终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远在中国美学中既代表着一种距离又代表着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一种距离概念。

中国的音乐在远的距离中空灵而无垠。

在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民乐,其许多作品中都蕴涵着中华民族高尚幽雅的精神情操和追求含蓄、自然、流畅的艺术审美情趣。

《作铜锣》是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深厚群众基础的民间音乐,它也在其千年漫长的历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不同于其他地区的艺术特色,黄岩县志中称其为“历代相传,为浙东罕见”。

笔者就“远”来探析《作铜锣》,进一步拓展乐曲的视野,以更好地感受其审美情趣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乐曲概况我国各地闹花灯一般都在农历正月十五,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宁溪镇却在二月初二。

“二月二”为宁溪的传统节日,相传始于南宋。

这一特殊的喜庆日子至今依然成为小镇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灯节中的丝竹锣鼓乐《作铜锣》的艺术内涵极其丰富,在表演艺术上更是别具一格。

随着夜色渐深,热闹的灯节接近尾声,观看的人群渐渐散去。

在大街上空徐徐飘荡着古朴典雅的乐曲声―—这就是被称为“历代相传,为浙东罕见”的著名民乐《作铜锣》。

据传,《作铜锣》是南宋度宗赵�Q咸淳年间(1265-1274)曾做过高邮(今江苏高邮市)知军的进士王所作曲带回宁溪的。

丝竹锣鼓乐是由板胡、笛子为主奏乐器,加上各种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并配以打击乐器一起演奏的音乐。

《作铜锣》是锣鼓丝竹的大合奏。

乐曲呈现出下行的音调特点,委婉的曲调似乎是轻轻的描写与淡淡的诉说,使本铿锵有力的大合奏变成幽远动听的催眠曲。

更具特色的是同样的乐器在此却有着独特的演奏方法。

越窑青瓷瓯乐,奏响慈溪非遗保护新乐章

越窑青瓷瓯乐,奏响慈溪非遗保护新乐章

越窑青瓷瓯乐,奏响慈溪非遗保护新乐章1. 引言1.1 背景介绍慈溪是浙江省宁波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

慈溪以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闻名,其中的越窑青瓷瓯乐更是当地的一大特色。

越窑青瓷瓯乐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表演形式,它融合了越窑青瓷和瓯乐两种非遗元素,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背景介绍越窑青瓷瓯乐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慈溪地区就是越窑青瓷的主要产地之一,而瓯乐则是古代宫廷音乐的一种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种传统艺术形式逐渐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越窑青瓷瓯乐这一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

如今,这种传统的手工艺表演形式在慈溪地区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观赏。

1.2 问题提出慈溪非遗保护工作在日益增加的文化保护需求下,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难。

越窑青瓷瓯乐作为慈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其传承与保护也备受关注。

由于种种原因,越窑青瓷瓯乐的传统技艺面临着面临着失传和衰退的危险。

问题提出就在于如何有效保护和传承越窑青瓷瓯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如何推动越窑青瓷瓯乐的传承和发展,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越窑青瓷瓯乐,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注,需要政府、企业、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让越窑青瓷瓯乐继续奏响慈溪非遗保护的新乐章,让这一传统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深入探讨越窑青瓷瓯乐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分析慈溪非遗保护现状以及已经实施的保护措施和成效,进而证明慈溪非遗保护的重要性,以及越窑青瓷瓯乐对文化传承的意义。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慈溪非遗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推动保护措施的进一步完善和执行,促进越窑青瓷瓯乐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展望未来在非遗保护领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

2. 正文2.1 慈溪非遗保护现状慈溪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在历史上曾是越国的一部分。

五年级上册品德_第14课_历史悠久的浙江民乐

五年级上册品德_第14课_历史悠久的浙江民乐

你明白古籍中对当时学习浙派古琴的描述是
什么意思吗?
浙派是我国最古老的一个古琴流派,其 操琴风格属于吴越系统,指法圆润,节奏紧凑。 创始人是南宋时期著名琴家郭沔,祖籍浙江永 嘉,他用自己高超的艺术造诣、对琴乐的独特 体会和对国家危亡的急切关注,创作了《潇湘 水云》《泛沧浪》《秋鸿》等传世金曲,也为 浙派琴艺的形成奠定了基石。
轻松一下
四人小小组一起谈谈你的家乡流行什么民族乐 主要有哪些形式,有哪些曲目?
精彩回放
现在谁来说说你的家乡流行 什么民族音乐,看谁的回答最 精彩!~ 恩,不错。大家对民族音 乐理解的很好!!!
1、根据人数准备好9张牌,按照不同的花色事 前规定好法官1人、杀手2人、好人6人。 2、每人取一张牌,明确自己的身份,除法官外, 不要让任何人知道。 3、法官宣布:所有人闭上眼睛,杀手睁眼相互 认识。 4、法官知道谁是杀手后,宣布:杀手闭眼,所 有人睁眼。 5、下面开始个人发表意见,按照座位顺序依次 发言,相互指正,找出坏人。
交流平台
你明白古籍中对当时学习浙派古琴的 描述是什么意思吗
浙东锣鼓于明代中叶已盛行,流行于浙江东部的嵊县、宁波、奉化、舟山 等地。 浙东锣鼓:流行于浙江东部的嵊县、宁波、奉化、舟山等地的吹打乐种, 它产生的年代无从查考。根据民间艺人的口碑材料,和明代文人余怀的《板桥杂 记》、张岱的《陶庵梦忆》等著作中所记载的、关于江浙一带流行的吹打乐情况 加以对照,可以推断约于明代中叶已盛行。 在过去,从事吹打乐演奏的班社组织遍布乡镇和农村。有进行丧事活动的 “道士班”、专为婚事吹打唱的“唱班”、清唱戏文和吹吹打打的“戏客班” (亦名嬉客班或坐唱班)、以及专门器乐演奏的各种业余性质的“班、堂、社” 等组织。 浙东锣鼓的代表曲目有嵊县地区的《十番》、《都花》、《绣球》、《大 辕门》(以当地人誉之为四大名曲);宁波、奉化地区的《万花灯》、《将军得 胜令》、《划船锣鼓》(人们简称为“万得划”)等。这些曲目,有的表现了古 代将士凯旋时万民欢乐的情景(《大辕门》、《将军得胜今》),有的具有浓厚 的生活气息,表达了人们轻快愉悦的情趣(《划船锣鼓》、《绣球》);有的古 朴、典雅,曲趣文静(《十番》、《都花》);有的结构庞大而有序,音乐有开 有阖,有静有动(《万花灯》、《八仙序》)。

浙江民乐

浙江民乐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些浙江民乐演奏时的图 片吧

浙东锣鼓是一种汉族打击乐。明代已盛行,流行于浙 江东部的嵊县、宁波、奉化、舟山等地。 作为汉族传统器乐吹打乐之一种。乐队中"吹"的部 分以笛子和唢呐为主,辅以丝弦;"打"的部分以"五锣"和" 十锣"最具特色,是浙东锣鼓的主要特点之一。


浙东锣鼓的特点,是曲目丰富,形 式多样。《大辕门》、《将军得胜 令》等乐曲,表现了古代将士凯旋 归来时万民欢乐的情景;《划船锣 鼓》、《绣球》等乐曲,具有浓厚 的生活气息,表达了人们轻快愉悦 的情绪;《万花灯》结构庞大,层次 鲜明,有分有合,有静有动,生动 地描绘了元宵佳节闹花灯的各种场 景。展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 明才智和生活向往。

浙东锣鼓的代表曲目有嵊 县地区的《十番》、《都花》、 《绣球》、《大辕门》;宁波、 奉化地区的《万花灯》、《将 军得胜令》、《划船锣鼓》。

江南丝竹指流行于长江下游以上海为中心地区的器乐作品。 中国汉族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丝”是形容用丝做弦的弦乐 器,如二胡、琵琶等;“竹”是形容用竹做的管乐器,如笛子、 萧等。除此之外,常用的乐器还包括扬琴、三弦、笙、鼓、板等。 经常演奏的曲目有《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 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 8首, 号称"八大名曲"。 江南丝竹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浙派是汉族民间最古老的一个古琴流派,古琴是汉族最早的弹拨乐器,是 汉族传统文化之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
世人所珍视。浙派操琴风格属于吴越系统,指法圆润,节奏紧凑。创始人是
南宋时期著名琴家郭沔,祖籍浙江永嘉,他用自己高超的艺术造诣、对琴乐 的独特体会和对国家危亡的急切关注,创作了《潇湘水云》《泛沧浪》《秋 鸿》等传世金曲,也为浙派地区的城市和农村都很 流行丝竹乐,但风格完全不 同。城市丝竹乐风格典雅华 丽,加花较多,流传很广; 而农村则常用锣鼓,气氛热 烈,风格简朴。

埙和陶笛的简介

埙和陶笛的简介

埙简介埙,是我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吹奏乐器之一;多似卵型、平底,因其大多由陶泥烧制而成,故又称“陶埙”。

浙江余姚县河姆度遗址出土的陶埙最为古老,距今已有大约7000多年的历史了。

埙的音色古雅深沉、圆润醇厚、悲凉哀怨、绵绵不绝,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品质。

几千年来,埙就以它这特有的音乐特色,吸引了许许多多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普通百姓的人们,有的帝王还将其用于后宫的房中乐。

清朝末年,由于制作难度及时代动荡,埙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古埙终于获得了新生!现在,埙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音乐人士的关心和喜爱。

他们称赞:埙是能发出奇妙声音的音乐瓶!陶笛简介陶笛,英文名ocarina(奥卡丽娜),是在国际上流传甚广的一种吹奏乐器。

陶笛外观小巧、音色清灵、吹奏简单且方便携带,许多陶笛除了吹奏还是一件时尚的特色挂饰,被誉为“乐器中的小精灵”。

所以它每到一个国家,都会迅速得到人们的喜爱,现在许多国家及地区,陶笛都是最普及的乐器。

和埙一样,陶笛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由没有音孔的狩猎工具,慢慢演化成乐器的。

我国的陶笛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跟埙一样几近失传!只是在各地的民间有着1~5孔不等的“泥哨”、“泥叫叫”,多为生肖及各种动物的造型,只能吹出一些不规律的音。

陶笛在国内几乎失传,然而在日本、韩国以及一些欧美国家,陶笛却是最普及的乐器,现在我国的台湾,总人员的近1/3都会陶笛,2005年还曾创下一万余人齐吹陶笛盛况。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现在国内已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关注并喜爱陶笛这个乐器了。

经过国内众多音乐研制单位的努力,我们不但成功复制了国外六孔、十二孔等常用指法的陶笛,还根据中国民乐的风格特点,制作出了许多极富中国特色的陶笛。

如“满口埙系列”、“龙韵九孔陶笛”、“龙韵十孔呜嘟”等,这些极富中国特色的产品让更多的民乐爱好者了解并喜爱上了这个乐器小精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志芳的弟子毛敏仲、徐天民编 了《紫霞洞琴谱》,毛敏仲创作的 《渔歌》《樵歌》《山居吟》等琴曲 影响极为深远。徐天民在传授琴艺上 成就极为突出,我国琴史上尊称为 “浙派徐门”,其家传经徐秋山、徐 梦吉传到明代琴家徐和仲。徐和仲培 养出一大批琴家如:其子徐惟(wéi) 谦,弟子王礼、张助、萧鸾(luán)
浙东锣鼓
• 历史上浙江的鼓吹乐已渗透于广泛的民俗 活动之中,不但用于民间婚、丧、喜、庆 等场合外,也用于祭孔和官府场面,演奏 者多为职业性或半职业性的民间组织,各 地名目繁多,如“十番班”、“锣鼓班”、 “鼓亭”、“拾搁” 、“道士班”、“唱 班”等等
浙东锣鼓
• 浙东锣鼓代表性的乐曲嵊县有《大辕门》、 《小辕门》、《都花》等;温州常用的曲 牌有《十景锣鼓》、《上下小楼》、《一 封书》、《水浪引》、《将军令》等八十 多首;奉化的吹打乐曲有《将军得胜令》、 《万花灯》、《划船锣鼓》、《三打》、 《八仙序》、《细打沙船》以及洞头的 《龙头龙尾》、黄岩的《九连环》、定海 的《潮音》、《和乐记》等
浙派古琴 • 重要的琴谱有萧鸾主张 “去文以存勾踢”即只把琴曲 作为器乐演奏,不用文辞直唱。 他编的《杏庄太音补遗》《杏 庄太音续谱》及黄献于明嘉靖 丙午年(公元1546年)编的 《梧岗琴谱》。
浙东锣鼓
• 民间吹打乐。俗称“吹打”。浙江民间吹 打乐几乎遍及全省,但以浙东最丰富,因 此,又有“浙东锣鼓”之称。其中以奉化、 嵊县最为集中,其特点是锣鼓乐特别发达; 南部温州、乐清、瑞安、平阳、洞头等地 则以器乐曲牌为数最多
历史悠久的
浙江民乐
• 陕 西 筝
• 课 外 知 识 :
• • •
• 课 内 语 言 :
江 南 丝 竹
浙 东 锣 鼓
浙 派 古 琴
浙 江 民 乐
历 史 悠 久 的
浙派古琴
浙派古琴
• 我国最古老的一个古琴流派, 创始人是南宋着名琴家郭沔 (mian ),其有《潇湘水云》 《泛沧浪》《秋鸿》等着名 曲目传世。
江南丝竹
• 江南丝竹是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上海 地区的丝竹音乐的统称。乐队主要由二胡、 扬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箫等丝竹 类乐器组成。城市丝竹乐风格典雅华丽, 加花较多。农村则常用锣鼓,风格简朴。
• 但现在“真秦之声”的筝乐却几乎近于绝响, 只有在榆林地区才用筝作为伴奏乐器,跟扬琴、 琵琶、三弦一起在榆林小曲的伴奏中出现。著 名秦筝理论家、教育家曹正先生说,这就是 “秦筝的余绪”。筝在榆林虽有三百多年的历 史,但榆林地处偏僻,文化比较落后,筝的技 艺还停留在古法弹奏上,右手主要用大食两指, 左手滑颤音很少,这正是筝的最早奏法。筝在 陕西地区已渐渐失传,其传谱传人都无资料可 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