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实务个人所得税9种特殊计算方法及案例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实例与解析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实例与解析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按照法律规定应当纳税的所得的税款。
个人所得税是在个人取得的各种履行义务和享受权益的收入中扣除费用后,按照比例加计征收的一种税收。
下面将通过一个计算实例来解析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个人所得税的基本计算方法。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实际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x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假设小王的年终奖收入为10万元。
我们要计算小王的个人所得税。
第一步,计算小王的应纳税所得额。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除了一些必要的扣除项目,如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小王的全年工资收入和年终奖收入需要合并计算。
假设小王全年工资收入为20万元,我们可以计算小王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0万元+ 10万元= 30万元。
第二步,确定小王所处的税率档次。
中国个人所得税有不同的税率档次,根据收入水平的不同而定。
根据最新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税率分为7个档次,分别是3%、10%、20%、25%、30%、35%和45%。
我们需要根据小王的应纳税所得额来确定他所处的税率档次。
假设小王的应纳税所得额为30万元,他所处的税率档次为20%。
第三步,计算小王的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是根据税率档次来确定的,不同税率档次有不同的速算扣除数。
根据最新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20%税率档次的速算扣除数为5555.56元。
第四步,将以上所得到的数据代入计算公式。
小王的实际应纳税额= 30万元 x 20% - 5555.56元 = 5.94444万元。
即小王应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5.94444万元。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虽然是简单的,但是对于不同的纳税人来说,可能会有不同的情况和特殊的扣除项目。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规定和政策。
总而言之,个人所得税是一种按照比例计算的税款,根据个人的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来确定实际应纳税额。
在纳税过程中,需要结合个人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政策要求进行计算。
注会考试《税法》知识点:个人所得税特殊公式总结(2)
1、先换算为含税收入,然后在按照一般情况下计算。
2、含税收入=(每次实际收入-800)/(1-20%)
不含税收入3360元以上
1、先换算为含税收入,然后在按照一般情况下计算。
2、含税收入=[(每次实际收入-速算扣除数)*(1-20%)]/[1-税率(1-20%)]
注会考试《税法》知识点:个人所得税特殊公式总结(2)
为了方便备战2013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学员,中华会计网校论坛学员精心为大家分享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各科目里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有帮助。
项目
类别
计算方法
劳务报酬
含税收入4000元以下
个人所得税=(每次收入-80(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案例
个人所得税案例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从各种经济活动中取得的收入,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的税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接触到个人所得税,比如工资收入、稿费收入、股息红利收入等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下面,我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说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小王是一名普通职工,他的月工资收入为8000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小王需要按照以下步骤来计算个人所得税:首先,小王可以享受起征点扣除。
根据最新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起征点为5000元。
因此,小王的应纳税所得额为8000-5000=3000元。
其次,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小王的应纳税额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计算,3000元×3%-0元=90元。
最后,根据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小王的应纳税额为90元,属于3%的税率档。
因此,小王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90元。
除了工资收入外,小王还有一些其他的收入,比如投资理财收益。
假设小王的投资理财收益为1000元,那么他需要按照以下步骤来计算个人所得税:首先,小王需要将工资收入和投资理财收益合并计算。
工资收入为8000元,投资理财收益为1000元,合计为9000元。
其次,小王可以享受起征点扣除。
起征点为5000元,因此小王的应纳税所得额为9000-5000=4000元。
最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小王的应纳税额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计算,4000元×5%-45元=155元。
根据投资理财收益所得税率表,小王的应纳税额为155元,属于5%的税率档。
因此,小王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155元。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比较简单清晰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按照国家规定及时缴纳个人所得税,以维护国家的税收秩序和公共利益。
总的来说,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收入征收的一种税收制度,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缴纳个人所得税,可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了解个人所得税的相关政策,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共同建设美好的社会。
个人所得税9种特殊计算方法
2016年个人所得税税率表,9种特殊计算方法及案例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3500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说明:如果计算的是外籍人士(包括港、澳、台),则个税起征点应设为4800元。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个税起征点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举例】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2016年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表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税率表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所得额;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税率表三:(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注:1、表中含税级距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不含税劳务报酬收入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
普通案例分享小明在2016年一月份税前工资10000元,他需要缴纳各项社会保险金1100元,那么他的税后工资是多少呢?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社保金)-3500 =10000 - 1100 - 3500 = 5400元,参照上面的工资税率表不含税部分,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则适用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555。
个税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个税计算方法举例说明常用的个税计算公式是个税=应纳税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额=工资总额-社保个人缴交额-住房公积金个人缴交额-免征额。
工资总额: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个月)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项目。
个人社保缴交额、住房公积金个人缴交额即为员工当月应缴交的社保、住房公积金个人部分总额,由企业代缴代扣。
免征额:个税法规定免征额为5000元。
年终奖个税计算:个税=年终奖*(年终奖/12的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对照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正确叫法是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或者免征额)是指国家为了完善税收体制,更好的进行税制改革,而制定的税收制度。
2018年8月31日,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通过,起征点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新个税5000起征点税率表1、缴纳社保后,工资、薪金个人所得低于5000元,无需缴纳个税。
2、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0-3000元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3、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3000元-12000元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2104、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12000元-25000元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14105、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25000元-35000元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26606、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35000元-55000元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44107、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55000元-80000元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71608、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大于80000元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15160。
工资中的个人所得税九种特殊情况计算案例
工资中的个人所得税九种特殊情况计算案例(值得收藏)一、雇主全额为雇员负担税款计算公式为:1。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1-税率)公式中的税率,是指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2。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公式中的税率,是指应纳税所得额按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例1】境内某公司代其雇员(中国居民)缴纳个人所得税。
2015年10月支付给陈某的不含税工资为6000元人民币.计算该公司为陈某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由于陈某的工资收入为不含税收入,应换算为含税的应纳税所得额后,再计算应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6000-3500-105)/(1-10%)=2661。
11(元);应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2661.11×10%-105=161。
11(元);即相当于公司实际给了员工6161.11元。
二、雇主为其雇员负担部分税款1。
雇主为其雇员定额负担部分税款的,计算公式为:(1)应纳税所得额=雇员取得的工资+雇主代雇员负担的税款-费用扣除标准(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雇主为其雇员定率负担部分税款雇主为雇员负担一定比例的工资应纳的税款或负担一定比例的实际应纳税款。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未含雇主负担的税款的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负担比例)/(1-税率×负担比例)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例2】2015年某外商投资企业雇员(外国居民)月工资收入12000元,雇主负担其工资所得部分30%的税款;计算该纳税人当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1)应纳税所得额=(12000-4800-555×30%)/(1-20%×30%)=7482。
45(元)(2)应缴纳个人所得税=7482。
45×20%-555=941。
49(元);其中30%,即282。
9种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9种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按照国家税法规定,依法纳税的一种税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税法的完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也逐渐多样化。
以下是9种常见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1.累计预扣法: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是以每年累计所得额为依据计算的。
根据个人的每月收入计算累计所得额,再根据税法规定的税率表计算应纳税额,并从工资、薪金中预扣缴纳。
2.年度汇总法:与累计预扣法类似的计算方法,但是没有按月预扣缴纳,而是在年底根据全年所得额进行计算和缴纳。
适用于一些不固定收入或年底获得较大一笔收入的个人。
3.逐笔申报法:逐笔申报法是指个人每次获得所得时都需要自行申报,并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适用于一些特殊的经营所得、稿酬所得等。
4.分档计税法:根据个人所得额将不同部分的收入分档计税,每个档次的税率不同。
适用于一些收入有明显的差距的个人。
6.纳税调整法:根据个人的家庭情况和税法规定,进行相应的纳税调整。
如对有赡养人员的个人可以享受赡养老人抵扣等税收优惠。
7.专项附加扣除法:根据税法规定,对符合条件的个人可享受一定额度的专项附加扣除。
如赡养老人、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等。
8.抵扣法:对于一些特定的支出,如医疗费用、教育费用等,个人可以在纳税时进行抵扣,减少应纳税额。
9.税负调整法:根据税法规定,对不同收入档次的个人可以享受相应的税负调整政策。
如对低收入群体适当减免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会受到国家税法的调整和政策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情况中可能会有变动。
个人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遵守国家税法的相关规定。
个人所得税九种特殊计算方法及案例
个人所得税9种特殊计算方法及案例1.全年一次性奖金(1)全年一次性奖金的界定。
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全年经济效益和对职工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职工个人发放的一次性奖金。
该项奖励也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
(2)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法。
对于职工个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
但考虑到该项收入与年度工作业绩相关且数额往往比较大,在计算税款时采用“按年平均取低税率”的方法,降低税额、减轻个人负担。
具体分两个步骤进行计算:第一步,将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减除标准,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减除标准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方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第二步,将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上一步确定出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
如果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减除标准的,税款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如果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减除标准的,税款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减除标准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3)注意事项。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方法只允许采用一次;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的单位,个人取得年终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按上述计税方法执行;个人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的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案例:中国公民王某2012年1月自单位取得当月工资3000元,同时领取全年考核奖金20000元。
新个税计算方法例子及公式
新个税计算方法例子及公式新个税计算方法在2024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目的是为了减轻个人所得税负担,增加税收公平性。
新个税计算方法采用了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方式,对劳动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和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进行分类税率。
首先,我们来看看新个税计算方法的例子。
假设小王是一名上班族,每个月税前工资收入为8000元,他没有任何其他收入和扣除项。
那么根据新个税计算方法,他的个人所得税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计算:1.首先,计算税前工资的综合所得(即工资薪金收入)。
根据综合所得税率表,小王的综合所得税率为3%。
2.然后,根据税率表计算综合所得税额。
小王的税前工资收入为8000元,综合所得税率为3%,所以他需要缴纳的综合所得税额为8000*3%=240元。
所以,小王每月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240元。
下面是新个税计算方法的公式: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税+分类所得税其中,综合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综合所得税=综合所得*综合税率-速算扣除数分类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分类所得税=分类所得*分类税率-速算扣除数在公式中,综合所得是指个人从各项收入中获得的综合所得,分类所得是指个人从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和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中获得的收入。
综合税率和分类税率根据税率表确定,速算扣除数是为了简化计算而设定的一个数值,根据收入水平不同有所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还有其他一些特殊情况的计算规则,比如对于年终奖等一次性收入的计算、对于跨年度计算的规定等。
在实际操作中,个人还需要参考税务法规和相关政策进行具体计算。
以上是关于新个税计算方法的例子及公式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个税计算案例集锦
个税计算案例集锦
个税计算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任务,对于很多人来说,了解个税如何计算以及如何优化个人税务筹划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面是一些个税计算的案例,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个税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案例一:张三的个税计算
1.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年终奖)-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2.计算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根据适用税率表,适用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0。
3.计算实际应缴个税金额:
实际应缴个税金额=应纳税额-已预缴税款
案例二:李四的个税计算
李四今年的工资收入为每个月8000元,他的年终奖为5万元。
他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有住房租金6000元和子女教育支出4000元。
他的个税计算如下:
1.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年终奖)-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2.计算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根据适用税率表,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0。
3.计算实际应缴个税金额:
实际应缴个税金额=应纳税额-已预缴税款
假设李四已经在每月工资中扣除了个税预缴款,总额为8000元。
实际应缴个税金额=6200元
所以李四的个税金额为6200元。
个人所得税计算例子
个人所得税计算例子1.先确定纳税个人的类别。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分为综合所得和分类所得两类。
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等。
分类所得包括个体工商户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租赁、提供劳务的收入等。
2.根据所得额确定适用的税率。
按照目前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不同的所得额适用不同的税率,分为7个级别。
起征点是每个纳税年度6万元,低于6万元的纳税人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3.根据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将应纳税所得额按相应税率进行计算,得到应纳税额。
4.扣除已纳税额和减免项目。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除了基本减除费用外的其他减免项目,进行相应的减免。
5.计算最终应纳税额。
将应纳税额减去可用的减免项目,再减去已纳税额,即得到个人的最终应纳税额。
下面,我将给出一个实际案例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首先,因为小明的收入是属于综合所得范畴的工资薪金所得,我们需要根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
下面我们来计算小明的个人所得税:最终,小明的个人所得税为720元。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减免项目。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减免项目,我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减免。
减免项目包括子女教育支出、赡养老人支出、住房贷款利息支出等。
以上就是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和实际案例。
个人所得税作为一种重要的税种,负担了国家财政的重要一环。
对于纳税人来说,合理合法地计算和缴纳个人所得税,不仅是一种法律义务,也是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个人所得税案例
个人所得税案例案例背景:张先生是一名软件工程师,2022年全年在北京工作,每月薪资为3万元,年终奖为6万元。
他在某平台上进行技术咨询,额外获得劳务报酬4万元。
张先生全年无其他特殊收入,且没有可以抵扣的专项附加扣除和其他扣除项。
我们来计算张先生全年的综合所得应纳税额。
根据税法规定,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等,按年度合并计算税额。
1. 工资薪金所得税的计算:张先生的年薪为36万元(3万元/月 12个月)。
按照税法规定,起征点为5万元/年,因此应纳税所得额为36万元 - 5万元 = 31万元。
我们需要根据税率表来计算应纳税额。
假设张先生没有其他扣除项,那么他的应纳税额为:- 不超过3万元的部分,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3万元至12万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10元;- 超过12万元至25万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1410元;- 超过25万元至35万元的部分,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为2660元;- 超过35万元至55万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为4410元;- 超过55万元至80万元的部分,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为7160元;- 超过80万元的部分,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为15160元。
张先生的应纳税额为:(31000-30000)10%-210=990元2. 劳务报酬所得税的计算:张先生的劳务报酬为4万元。
根据税法规定,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但可以先减除费用800元。
因此,应纳税所得额为4万元 - 800元 = 39200元。
应纳税额为:39200元 20% = 7840元。
3. 年终奖的税收计算:张先生的年终奖为6万元。
根据税法规定,年终奖可以选择两种方式计算税额:一种是将年终奖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税额;另一种是单独作为一次性收入计算税额。
为了简化计算,我们这里采用单独计税的方式。
年终奖的税率根据年终奖金额除以12个月后的数额确定,具体税率参照工资薪金所得税的税率表。
个税计算案例集锦——综合所得
个税计算案例集锦——综合所得
案例一:李明的个税计算
李明是一名职工,月薪为8000元,他的个人所得税计算如下:
1.首先,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李明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月薪减去个税起征点。
个税起征点是5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8000-5000=3000元
2.根据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
根据2024年1月1日起执行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适用税率如下:-不超过3000元的部分:3%
3.根据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3000*3%=90元
所以,李明的个税为90元。
案例二:张丽的个税计算
1.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张丽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月薪减去个税起征点。
2.确定适用税率。
根据2024年1月1日起执行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适用税率如下:-不超过3000元的部分:3%
3.根据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前3000元应纳税额=3000*3%=90元
超过3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应纳税额=(5000-3000)*10%=200元
所以,张丽的个税为90元+200元=290元。
案例三:王华的个税计算
1.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王华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月薪减去个税起征点。
2.确定适用税率。
根据2024年1月1日起执行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适用税率如下:-不超过3000元的部分:3%
3.根据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前3000元应纳税额=3000*3%=90元
所以,王华的个税为90元+700元=790元。
新个税9种收入计算方式+汇算清缴合集(收藏版)!
新个税9种收入计算方式+汇算清缴合集(收藏版)!9种收入类型:①工资薪金所得;②劳务报酬所得;③稿酬所得;④特许权使用费所得;⑤经营所得;⑥利息股息红利所得;⑦财产租赁所得;⑧财产转让所得;⑨偶然所得。
注:下面1-4项所得即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都以此表计算。
【1】工资薪金所得① 居民个人按月或按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起征点-三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注】:① 三险一金包括个人负担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② 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③ 其他扣除包括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健康险、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等【小李2019年的每月工资10000元,个人负担的三险一金800元,专项附加扣除合计2000元,其他扣除200元。
】应纳税所得额=10000-5000-800-2000-200=2000应纳税额=2000*3%-0=60元② 非居民个人按月或按次直接扣缴应纳税所得额=收入额-起征点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小王是非居民,2019年的每月工资12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12000-5000=7000应纳税额=7000*10%-210=490元【2】劳务报酬所得按月或按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收入*(1-20%)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小李2019年在另一家公司还有一份劳务报酬3000元/月。
】应纳税所得额=3000*(1-20%)=2400应纳税额=2400*3%-0=72元【3】稿酬所得按月或按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收入*(1-20%)*70%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小李2019年5月有一份稿酬所得5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5000*(1-20%)*70%=2800应纳税额=2800*3%-0=84元【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月或按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收入*(1-20%)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小李2019年10月有一份特许权使用费所得15000元。
个人所得税额计算中的几个特殊问题讲解及举例
个人所得税额计算中的几个特殊问题讲解及举例(与大家共享)个人所得税是收益税类的主要税种,针对自然人征收,计算方法目前采用分类分项制。
本文将在一般计算方法基础上,针对个人所得税计算中一些特殊的,又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加以具体介绍。
本文涉及的几个特殊问题为:1、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2、内退收入;3、退职费;4、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
一、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问题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
一次性奖金也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
自2005年1月1日起按以下计税办法征收:(一)取得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先将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计算公式如下:1、雇员当月工薪所得够缴税标准,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雇员当月工薪所得不够缴税标准,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薪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例如:张生2006年12月当月取得基本工资收入3000元,当月个人承担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共计1000元,费用扣除额为1600元。
年终同时取得一次奖金24000元。
则张生当月:A:基本工资应纳税所得额=3000-1000-1600=40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400×5%=20元。
B:奖金适用税率:24000*12=2000元,适用税率10%,扣除数为:25应纳税额:24000*5%-25=1175元当月张生合计应缴个人所得税:20+1175=1195元(二)取得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1、按照不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的商数,查找相应适用税率A和速算扣除数A;2、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不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速算扣除数A)/(1-适用税率A);3、按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的商数,重新查找适用税率B和速算扣除数B;4、应纳税额=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B-速算扣除数B如果纳税人取得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的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先将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减去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部分后,再按照上述第1条规定处理。
个人所得税计算案例
个人所得税计算案例日期:2019-02-14李先生在甲企业任职,2019年1月-12月每月在甲企业取得工资薪金收入16000元,无免税收入;每月缴纳三险一金2500元,从1月份开始享受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共计为3000元,无其他扣除。
另外,2019年3月取得劳务报酬收入3000元,稿酬收入2000元,6月取得劳务报酬收入30000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2000元。
解析:(一)预扣预缴1、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计算①2019年1月:1月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16000-5000-2500-3000=5500元,对应税率为3%。
1月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5500×3%=165元2019年1月,甲企业在发放工资环节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165元。
②2019年2月:2月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16000×2-5000×2-2500×2-3000×2=11000元,对应税率为3%。
2月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11000×3%-165=165元2019年2月,甲企业在发放工资环节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165元。
③2019年3月:3月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16000×3-5000×3-2500×3-3000×3=16500元,对应税率为3%。
3月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16500×3%-165-165=165元2019年3月,甲企业在发放工资环节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165元。
个人所得税计算案例解析
个人所得税计算案例解析(工资、薪金收入)假设小明是某高校在职在编教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之规定,现就其个人工资薪金收入对应的个人所得税计算作以下举例说明。
一、工资部分所得税计算1、2015年5月,小明老师的工资收入如下:序号 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改革性补贴省级奖励性补贴电话补贴独子费高职补贴高校津贴收入合计1 1760.00 931.00 1755.00 500.00 500.00 35.00 5.00 300.00 150.00 5936.002、按照税法规定:本月小明老师不计税的部分如下:序号 住房公积金 养老保险 职业年金 医疗保险 失业险 合计1 810.00 385.00 192.00 122.00 26.59 1535.593、2015年4月份,小明老师的“已发代扣税”(即在4月份已经发放,但暂未计税的部分)为900元。
△解析:小明老师本月工资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收入合计+已发待扣税-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职业年金-医疗保险-失业险-住房补贴=5936+900-1535.59=5300.41根据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超额累进税率表》(见附表)计算:所得税=(5300.41-3500)×0.1-105=75.04二、工资外收入部分所得税的计算2015年5月,小明老师除了工资收入外,还有以下收入:1、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加班补助400元2、2015年学校就业工作奖励300元3、2015年中央支持地方项目撰稿费500元4、2015年寒假加班费300元5、2015年3月校内汉语应用能力考试巡考费200元△解析:在以上五笔收入中,1-3笔在本月发放时需要现场计税;4-5笔本月已经发放,但未实际计税,属于“已发代扣税”,将并入6月份工资一起计税,本月不计算所得税。
所以,对于1-3笔的收入,本月计税可采用两种方法:◇方法一:总额计税法5月应纳税所得额=工资部分应纳税所得额+第1-3笔收入=5300.41+400+300+500=6500.41根据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超额累进税率表》(见附表)计算:5月应缴所得税=(6500.41-3500)×0.1-105=195.04因为在工资中已经扣所得税75.04元,因此,在发放这三笔收入时,应扣减工资已扣所得税,即195.04-75.04=120 即,本月小明老师工资外收入应缴所得税为12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ips】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整理,同学们学习财税会计定要踏踏实实把基本功练好!
财税实务个人所得税9种特殊计算方法及案例
1.全年一次性奖金
(1)全年一次性奖金的界定。
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全年经济效益和对职工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职工个人发放的一次性奖金。
该项奖励也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
(2)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法。
对于职工个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
但考虑到该项收入与年度工作业绩相关且数额往往比较大,在计算税款时采用“按年平均取低税率”的方法,降低税额、减轻个人负担。
具体分两个步骤进行计算:
第一步,将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减除标准,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减除标准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方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第二步,将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上一步确定出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
如果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减除标准的,税款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