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文言文断句(二)-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上学期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Word版含解析 (1)

合集下载

12月12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三)-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上学期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Word版含解析

12月12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三)-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上学期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Word版含解析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8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颜太初杂文序司马光天下之不尚儒久矣。

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

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耶?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

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酺、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

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

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

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

不光,先王之道犹蘙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

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

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

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

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

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

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

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不可任学官。

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

太初为人,实宽良有治行..,非狂人也。

自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睢阳。

旧制,判、司、簿、尉四考,无殿负①,例为令录。

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

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年四十余。

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大吠所.怪,桀桀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

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

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

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現其《望仙驿记》,守长不事厨传矣。

文言文阅读之翻译句子(一)-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之翻译句子(一)-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人教版

1中考频度:★★★★☆ ┇ 难易程度:★★★★☆【2018年中考江苏南京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象记【明】林璐①黔中人昔为余言,守土者②以期贡象,必入山告语之曰:“朝廷诏汝备③禁卫,将授官于汝。

”象俯贴足,如许诺状,即驯而行,无能捕捉也。

思陵④时,将贡象,先期语之,一象许诺;会明亡,不果进。

皇朝定鼎,征贡象,象数头诺而来前。

一象呼之不至,迟数日,翩然来取其牝⑤,盖山中偶也;候已竟去。

守土者廉⑥知其期又当来,乃先期语之曰:“今天子神圣,薄海⑦内外知天命有归,带甲者率先以军降,守土者次第以城降。

汝异类,敢抗天子不赴耶?”至期来,竟复去。

守土者异.之,设大炮于衢,语之曰:“汝爱妻,数数⑧来,汝再逸去,当死炮下!”象闻之,徐行伏炮台下,若待以举炮者。

呜呼,异矣!夫人未有不爱其妻者,爱妻并爱吾身,谁能以其所爱,易其所至爱?而今见之于一象!(选自《虞初新志》,【清】张潮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版,有删节)【注】①林璐:字玉逵,号鹿庵,明末儒生,明亡后终身不仕。

②守土者:地方官员。

⑤备:充任。

④思陵:即明思宗,明朝最后一个皇帝。

⑤牝(pìn ):雌性的。

⑥廉:查访。

⑦薄海:泛指海内外广大地区。

⑧数数(sù):数,通“速”,快。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必入山告语.之曰(________) ②会.明亡(_______) ③候已竟去.(_______) ④守土者异.之(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夫人未有不爱其妻者,爱妻并爱吾身,谁能以其所爱,易其所至爱?3.文中的象有哪些特点?请加以概括。

高中语文每日一题文言文阅读专题二含解析[人教版必修5]+选修

高中语文每日一题文言文阅读专题二含解析[人教版必修5]+选修

文言文阅读专题(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也。

诩年十二,能通《尚书..》。

早孤,孝养祖母。

县举顺孙,国相奇之,欲以为吏。

诩辞曰:“祖母九十,非诩不养。

”相乃止。

后祖母终,服阕..,辟太尉李府,拜郎中。

后朝歌贼宁季等数千人攻杀长吏,屯聚连年,州郡不能禁,乃以诩为朝歌长。

故旧皆吊诩曰:“得朝歌何衰!”诩笑曰:“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

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及到官,设令三科以募求壮士,自掾史以下各举所知,其攻劫者为上,伤人偷盗者次之,带丧服而不事家业为下。

收得百余人,诩为飨会,悉贳其罪,使入贼中,诱令劫掠,乃伏兵以待之,遂杀贼数百人,贼由是骇散,咸称神明。

迁怀令。

后羌寇武都,邓太后以诩有将帅之略,迁武都太守..,引见嘉德殿,厚加赏赐。

诩始到郡,户裁盈万,及绥聚荒余,招还流散,二三年间,遂增至四万余户。

盐米丰贱,十倍于前。

永建元年,代陈禅为司隶校尉。

数月间,奏太傅冯石、太尉刘熹、中常侍程璜、陈秉、孟生、李闰等,百官侧目,号为苛刻。

三府..劾奏诩盛夏多拘系无辜,为吏人患。

诩上书自讼曰:“法禁者俗之堤防,刑罚者人之衔辔。

今州曰任郡郡曰任县更相委远百姓怨穷以苟容为贤尽节为愚臣所发举臧罪非一二府恐为臣所奏遂加诬罪。

臣将从史鱼死,即以尸谏耳。

”顺帝省其章,乃为免司空陶敦。

诩好刺举,无所回容,数以此忤权戚,遂九见谴考,三遭刑罚。

而刚正之性,终老不屈。

永和初,迁尚书令,以公事去官。

朝廷思其忠,复征之,会卒。

临终,谓其子恭曰:“吾事君直道,行已无愧,所悔者为朝歌长时杀贼数百人,其中何能不有冤者。

”(节选自《后汉书》)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州曰任郡/郡曰任县/更相委远/百姓怨穷/以苟容为贤/尽节为愚/臣所发举/臧罪非一/二府恐为臣所奏/遂加诬罪B.今州曰任郡/郡曰任县/更相委远/百姓怨穷/以苟容为贤/尽节为愚臣所发举/臧罪非一/二府恐为臣所奏/遂加诬罪C.今州曰/任郡郡曰/任县更相委远/百姓怨穷/以苟容为贤/尽节为愚/臣所发举/臧罪非一/二府恐为臣所奏/遂加诬罪D.今州曰/任郡郡曰/任县更相委远/百姓怨穷/以苟容为贤/尽节为愚臣所发举/臧罪非一/二府恐为臣所奏/遂加诬罪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尚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简称“书”,与《诗》《礼》《易》《春秋》合称“五经”。

高中语文 期末复习---文言文断句 讲义(知识点梳理+专项训练)—高二上学期人教版

高中语文 期末复习---文言文断句 讲义(知识点梳理+专项训练)—高二上学期人教版

期末复习-文言文断句讲练-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

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文言文阅读中,文言文断句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然而,学生对于如何断句并不太熟悉,不懂得断句的一些基本的规律。

如果能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断句方法,让学生有章可循,我想,对于学生的断句水平的提高会有比较大的帮助。

基于这种思路,我从一个文言文语段入手,总结文言文断句的一些基本规律。

同时再辅之于适量的练习,力求让学生在练习中感悟、整理出断句的基本方法。

典例指路例文《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上面这段文字,我们该如何断句呢?当然首先要读懂大意,这是掌握所有考点的基础。

然后要在一个基本完整的句子后要断,也就是说,一般要在一个句子的主语前、宾语后要断开,所以文中出现两次的“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前后要断,而一个句子的主语、宾语往往有名词或代词来充当,因此,我们可以在句中“标名(代)词,定主宾”。

然后,关注人物对话,一般在“曰”等后面要断开。

然后我们要关注文中的发语词及语气词等虚词,因为他们或者处于句首,或者处于句尾,所以我们可以很快地在文中找到“夫”“与(欤)”“也”“矣”等。

接着,我们也要注意句式类型,重点关注那些典型的句式,比如文中“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都是一个固定句式,“是社稷之臣也”是一个判断句式。

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对偶等修辞方式进行断句,比如“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可以在中间断开:危而不持/颠而不扶根据以上特点,我们可以把上面语段大致断句如下: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知识链接第一:通文意,分层次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断句题 (2)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断句题 (2)

(2023年全国乙卷)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 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叔瞻谓曹君曰:“臣观晋公子,非常人也,君遇之无礼彼若有时反国而起兵 即恐为曹伤君不如杀之。”
君 遇 之 A 无 礼 B 彼 若 有 时 C 反 D 国 E 而 起 兵 F 即 恐 为 曹伤 G 君 H 不 如 杀 之 。
【2022年新高考Ⅰ卷】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 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B.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 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C.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 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D.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 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伤”是名词,意为“祸害”,做“为”的宾语,后面断开,且“君”是下一句的主 语,所以G处断。
君遇之A无礼B彼若有时C反D国E而起兵F即恐为曾伤G君H不如杀之。
【答解析】“遇之无礼”的主语是“君”,“礼”是“无”的宾语,宾语后断开,且 “彼”代指“晋公子重耳”,是下一句的主语,“彼”前断开,所以B处断;
“彼”是主语,“有时”是状语,修饰谓语“反国而起兵”,这中间不可断开,且 “若”和下一句“即”构成“如果……就会……”的假设句,“即”前断开,所以F处断;
选C。
“魏歃盟于秦”是状语后置句,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D;
“此……也”是判断句的标志,中间不可断开,“之所以”是固定结构,不能断
开,排除B。
年份卷别 2所0有16全—考国2情0微卷22观及年 2020—2022年 所有新高考卷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二)-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之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二)-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

1
中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8年中考江苏泰州卷】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京师花木最古者,首给孤寺①。

吕氏藤花,次则余家之青桐,皆数百年物也。

……吕氏宅后售与高太守兆煌,又转售程主事振甲,藤今犹在,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

其阴覆厅事一院,其蔓旁引,又覆西偏书室一院。

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

慕堂②在日,或自宴客,或友人借宴客,觞咏殆无虚夕③。

迄今四十馀④年,再到曾游,已非旧主,殊深邻笛之悲⑤。

(节选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减)
【注】①给孤寺:寺名。

②慕堂:吕元龙,乾隆时举人,曾与作者同窗。

③觞咏殆无虚夕:饮酒赋诗,几乎没有空过一个晚上。

④馀:同“余”。

⑤邻笛之悲:是哀念亡友的典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皆.
数百年物也( ) ②藤今犹.
在( ) ③始.
能支拄( ) ④其蔓旁引.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不相同...
的一项是( ) 例句: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

A .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B .其真无马邪
(《马说》) C .常蹲其身,使与台齐
(《幼时记趣》) D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核舟记》)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
朗读停顿。

次 则 余 家 之 青

4.翻译下列句子。

(1)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岳阳楼记》)。

高二语文期末复习——断句与翻译专题练习

高二语文期末复习——断句与翻译专题练习
1、用“/”为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译文:
(2)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
译文:
(四)汤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曰:“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离吾网。”汤曰:“嘻!尽之矣,非桀其孰为此?”汤乃解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之祝曰昔蛛蝥作网今之人循序欲左则左欲右则右欲高则高欲下则下吾取其犯命者。”汉南之国闻之曰:“汤之德及禽兽矣。”四十国归之。人置四面,未必得鸟,汤去三面,置其一面,以网四十国,非徒网鸟也。
1、用“/”为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译文:
⑵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译文:
(七)(韩)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于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明史•周新传》)
1、用“/”为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一商暮归恐遇劫藏金丛祠石下归以语其妻旦往求金不得诉于新。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迹得死人榛中
译文:
(2)新验印,知死者故布商
(二)昔长沙公陶侃刺广州,朝运百甓①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对曰:“吾方致力中原,故习劳耳。”呜呼!晋自渡江而南,上下俱偷,弃中原而不恤,侃独有志于此,固非一时坐谈老庄者所及也。及都督荆湘等州,检摄②军府众事,未尝少闲。又尝语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其聪敏恭勤,于此见人,非特运甓一事而已。

2024届高三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断句】及试题练附答案

2024届高三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断句】及试题练附答案

2024届高三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断句】及试题练1.遵循三原则(1)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内容和主题(2)体会词语含义和词语之间关系(3)先易后难,逐步缩小范围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是根本方法。

切忌边看边断。

2.方法(1)名词(或代词)断句法。

名、代作主、宾,主语在句首、宾语在句尾。

据此可把语句断开。

文言文中常见的专有名词: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2)语序、句式断句法①特殊语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谓语前置等。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焉。

我非爱起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②特殊句式:判断句式、被动句式③固定句式:“何┅之有”“如(奈、若)┅何”“唯┅是┅”“不亦┅乎”“何┅(之)为”“无乃┅乎”“得无┅乎”④固定短语: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3)对称、对偶、排比断句法文言文语句整齐对称,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

在形式上对应,在内容上有关联(对比、并列、总分)如: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4)对话标志断句法对话标志:“曰”“云”“言”等。

注意两种情况:一是对话中又有对话,二是文中省略说话人和“曰”字的情况。

引用;连续对话,第一次出现人名,之后常省,有时提示动词也省去。

要据上下文分清问答的界限和引文的起止。

(5)文言虚词断句法句首:夫、盖、凡、故、盍、孰、唯、今夫、若夫、是故、然则、于是、顷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句首断)句尾:也、矣、耳欤、邪(耶)、焉、哉、乎(作介词例外)而已(句尾断)句中:以、而、于、则、者、也(句中不断)独词句:嗟夫、呜呼(独词句断)(6)顶真修辞断句法。

例:光召尚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

(7)察反复定句读。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复。

9月14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二)-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上学期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Word版含解析

9月14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二)-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上学期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Word版含解析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8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

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

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薄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

州举茂才..,除温令。

县多奸滑,积为人患。

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

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

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

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

后坐考妖言不实论。

岁余,征拜侍御史。

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

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

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

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

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

元兴元年,病卒。

百姓市道莫不咨嗟。

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

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

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钞,恒亡其半。

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

其政化怀物如此。

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

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

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

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

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选自《后汉书·王涣列传》)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译文:(2)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译文:【参考答案】(1)百姓思念王涣恩德,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每到进食时就奏乐歌咏而祭祀他。

(2)一年间的断案,不过几十件,声威超过王涣,而在条理方面比不上他。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

每日一题君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 文言文阅读

每日一题君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 文言文阅读

每日一题君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文言文阅读每日一题君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文言文阅读2017年3月20日碑志类文言文(一)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5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欧阳伯和墓志铭张耒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

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

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

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

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

呜乎!其志亦大矣。

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

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

君为殿中丞时,曹太后崩,诏定皇曾孙服制。

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问其制,君从容为言,襄即奏用之。

是时,方下司天监讨论古占书是否同异,折中为天文书,久未就,而襄方总监事,即荐君刊修。

君为推考是非,取舍比次,书成,诏藏太史局。

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其著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其未成者尚数十篇。

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

男一人,曰宪,滑州韦城县主簿。

女七人。

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

(选自《张耒集》,有删节)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人纯实不欺欺:欺骗B.不治科举文词治:研究C.要必申其意申:施展D.召君问其制问:询问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申:表达。

要善于运用学过的书本知识,解决书外问题。

如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这里的申就是表达,说明的意思。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断句题2(1)

高二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断句题2(1)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断句题2文言文阅读断句技巧:明修辞,巧判断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古人写文章很讲究语句的整齐对称,行文中常常上下句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对偶、顶针、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一特点呢,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我们把这一步总结为明修辞,巧判断。

《醉翁亭记》中“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愚公移山》中“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1.找顶真,定句读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

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鸿门宴》)2.据排偶,定句读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3.察反复,定句读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

《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

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

例如《庖丁解牛》中“手之所触,肩之所倚。

足之所履,膝之所踦“”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等。

再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文言文中的文史知识,包括人物的名、字、号、谥号、年号、地名、官名等。

了解这些知识对文言文的断句也会有帮助。

11月4日+每周一测-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上学期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Word版含解析.doc

11月4日+每周一测-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上学期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Word版含解析.doc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他以积极的精神,用诗歌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

他个人的遭际和时代的不幸、民众的疾苦紧密联系在一起,讴歌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是变乱时代的伟大“诗史”。

他的五、七言古诗,格调大变,。

七言律诗在他手中正式成立,沉着而痛快。

他的诗歌,既有清新刻画的句子,又有议论和用典,()所以,自中唐开始,他就被称为“诗圣”,宋人更是对他。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他开创个人的遭际和时代的不幸,民众的疾苦紧密联系在一起,讴歌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

B.他把个人的遭际和时代的不幸、民众的疾苦紧密联系在一起,描绘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

C.他开创个人的遭际和时代的不幸,让民众的疾苦紧密联系在一起,讴歌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

D.他个人的遭际和时代的不幸、民众的疾苦紧密联系在一起,描绘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有刚烈也有严肃,有诙谐也有柔情。

B.有刚烈也有诙谐,有严肃也有柔情。

C.有严肃也有柔情,有刚烈也有诙谐。

D.有严肃也有诙谐,有柔情也有刚烈。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入时抑扬顿挫博大精深关怀备至B.入世沉郁顿挫博大精深推崇备至C.入时沉郁顿挫博采众长关怀备至D.入世抑扬顿挫博采众长推崇备至4.下面是某位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写给长郡中学的自荐信正文的一部分,其中有五处在用语等方面不恰当,找出并改正。

本人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刻苦,成绩优秀,大学期间八次总评,囊括六个第一。

本人爱好广泛,在文学、体育、艺术等方面都颇有建树。

本人有良好的语音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与同学们玩得非常融洽,深受广大师生的爱戴。

如能在贵校就教,我将任劳任怨,爱岗敬业,为学校的发展增砖添瓦。

①“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将“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将“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④将“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⑤将“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4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偃虹堤记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1】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

”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

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

”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

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

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

”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

”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

”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

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

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

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

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

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

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常显用之。

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

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取材于《欧阳文忠公集》)注释:【1】滕侯:即滕子京,北宋人,屡遭贬黜,其时被贬,任岳州知州。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参考答案】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来往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试题分析】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伶官①传序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与吾..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注】①伶官:伶,戏子,或唱戏杂技演员,文中指宫廷里供统治者娱乐的人物。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B.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C.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D.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一居士”即欧阳修,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后人又将欧阳修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B.晋王,中国古代王爵。

中国古代册封的晋王较多,历史上有名的晋王有三国时期晋王司马昭、司马炎,两晋时期晋王司马睿等。

C.函,钱币术语,钱的方孔或者圆孔叫做函;文中“函”指的是木匣子。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篇著名的史论。

作者认为,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取决于执政者的思想行为。

B.文章笔力雄健,表达情见乎辞,篇幅短小,但在气势的表达效果上相对较差。

C.欧阳修目睹国家积弱不振的现实和当权者的骄奢淫逸,忧心仲仲;欧阳修写这篇史论意在为当时的统治者敲响警钟,可谓寄语深长,发人深省。

D.在写法上,则欲抑而先扬,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壮”,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突出庄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游丰乐醉翁亭记(明)王思任是时辛丑觐还,以为两亭馆我而宇之矣。

有檄,趣令视事..,风流一阻。

癸卯入觐,必游之。

突骑而上丰乐亭,门生孙教孝廉养冲氏亟觞之。

看东坡书记,遒峻耸洁可爱。

登保丰堂,谒五贤祠,然不如门额之豁。

上醒心亭,读曾子固①记,望去古木层槎,有邃可讨,而予之意不欲傍及,乃步过薛老桥,上酿泉之槛,酌酿泉。

寻入欧门,上醉翁亭。

又游意在亭,经见梅亭,阅玻璃亭,而止于老梅亭,梅是东坡手植。

予意两亭即胜,此外断不可亭。

一官一亭,一亭一扁,然则何时而已?欲与欧公斗力耶?而或又作一解酲亭,以效翻驳之局,腐鄙可厌。

还访智仙庵,欲进开化寺,放于瑯玡,从者暮之,遂去。

滁阳诸山,视吾家岩壑,不啻数坡垞②耳,有欧、苏二老足目其间,遂与海内争千古,岂非人哉?读永叔..亭记,白发太守与老稚辈欢游,几有灵台华胥之意,是必有所以乐之而后能乐之也。

先生谪茶陵时,索《史记..》,不得读,深恨谳辞之非,则其所以守滁者,必不在陶然兀然之内也。

一进士左官,写以为蘧舍③,其贤者诗酒于烟云水石之前,然叫骂怨咨耳热之后,终当介介。

先生以馆阁暂麾,淡然忘所处,若制其家圃然者,此其得失物我之际,襟度何似耶?且夫誉其民以丰乐,是见任官自立碑也。

醉翁可亭乎?扁墨初干,而浮躁至矣。

先生岂不能正名方号,而顾乐之不嫌、醉之不忌也。

其所为亭者非盖非敛故其所命者不嫌不忌耳而崔文敏犹议及之以为不教民蒔种而导之饮。

嗟呼!先生有知,岂不笑脱颐也哉?子瞻..得其解,特书大书,明已为先生门下士,不可辞书。

座主④门生,古心远矣。

予与君其憬然存斯游也。

(选自《明代散文名篇集粹》,有删节)注:①曾子固:曾巩,字子固。

②垞(chá):土丘。

③蘧(qú)舍:旅舍。

④座主:古代进士称主考官座主。

5.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其所为/亭者非盖非敛/故其所命者/不嫌不忌耳/而崔文敏犹议及之/以为不教民蒔种/而导之饮B.其所为亭者/非盖非敛/故其所命者不嫌不忌耳/而崔文敏犹议及之/以为不教民蒔种/而导之饮C.其所为亭者/非盖非敛故其所命者/不嫌不忌耳/而崔文敏犹议及之/以为不教/民蒔种而导之饮D.其所为亭者/非盖非敛/故其所命者不嫌不忌耳/而崔文敏犹议/及之以为不教民蒔种/而导之饮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

B.永叔即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并倡导了“古文运动”。

C.《史记》是司马迁所撰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D.子瞻是苏轼的字,古人所取之字往往是名的补充解释,是和名相表里的,故也叫“表字”。

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于辛丑年面君回来时,因为丰乐亭、醉翁亭的官员接待,本来有机会游玩两亭,但催促自己尽快赴任的公文阻断了自己游玩的兴致,作者就打算趁着癸卯年入朝见君的机会,游玩一下两亭。

B.文章第一段以游踪为线索,写了作者观赏了登上醉翁亭、意在亭、梅亭、玻璃亭、老梅亭等返程时还拜访了智仙庵、开化寺,并表达了作者的看法:丰乐亭醉翁亭两亭是名胜古迹,此外断不可以再建亭子。

C.本文传达了山川是借助人的作用而流传千古的思想,如滁阳诸山景色平庸,但一旦有了名人的足迹,有了名人(欧阳修、苏东坡)的垂青,便显现了其游玩的价值,这也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

D.欧阳修修筑的亭子的原因,不是为了超越别人,不是为了敛名,所以他给亭子命名就不嫌弃乐不忌讳醉。

苏东坡领悟了欧阳修的见解,他们师生双方,思想不同凡俗,作者也在这次游玩中醒悟了一些道理。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官一亭,一亭一扁,然则何时而已?欲与欧公斗力耶?(2)其贤者诗酒于烟云水石之前,然叫骂怨咨耳热之后,终当介介。

课内阅读1.A2.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项,文中“函”指的是用木匣子装,名词作动词用。

3.B【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B项,“但在气势的表达效果上相对较差”表述不准确,本文虽然短小,但是说理性非常强。

4.(1)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像这样的吗?(2)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抓住关键词重点翻译。

(1)至于:到了;何其:怎么那样;岂:难道;易:容易。

(2)兴、亡:使动用法,使……兴、使……亡;逸豫:安乐。

【参考译文】啊!国家的兴盛与衰败的道理,虽说是天意,难道不是人为的缘故吗?探究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传言晋王李克用临死时,曾把三支箭交给庄宗,并对他说:“梁是我的仇人,燕王是我扶持的,契丹与我结为兄弟,但都背叛了我而归附于梁。

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

给你三支箭,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心愿。

”庄宗收下箭藏在宗庙里,此后打仗时,就派官员以少牢之礼祭祀于宗庙,恭敬地取出箭,放入锦锻织的袋子里,背着它冲杀在前,等打了胜仗,又把箭放回宗庙。

当庄宗用绳子捆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放着梁王君臣的头颅,进宗庙,把箭交还先王,禀告报仇成功的消息的时候,他意气之盛,可以说是豪壮啊!等仇敌已灭,天下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叛乱的人四方响应,庄宗慌张东逃,还没等见到敌人,官兵们就离散了,只乘下君臣互相瞧着,不知投奔哪里是好,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这又是多么衰败啊!难道真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易吗!还是推究他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都在于人为的缘故呢?《尚书》说:“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好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