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形成性作业标准答案-
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册作答案
货币银行学作业1一、解释下列词汇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准货币:可以随时转化为货币的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一般由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
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简称币制。
无限法偿:货币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用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得拒绝接受。
格雷欣法则: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指当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1944年7月在“联合国同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的《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
中心内容是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和固定汇率制。
牙买加体系:是1976年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内容是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
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广义的外汇是指一切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狭义的外汇则专指以外币表示的国际支付手段。
汇率: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比价,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是货币对外价值的表现形式。
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因此也称为应付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因此也被称为应收标价法。
固定汇率: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浮动利率: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间内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
征信:指对法人或自然人的金融及其他作用信息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
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答案
1 (单选题)信用是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产生的。
√2 (单选题)商业银行经营方针中安全性与盈利性是统一的。
×3 (单选题)中国人民银行在1984年之后是复合式中央银行。
×4 (单选题)国际收支是存量概念,货币供应量是流量概念。
×5 (单选题)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时,存款货币的派生将扩张。
√6 (多选题)自1984年至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之前,我国事实上一直奉行双重货币政策目标,即(稳定物价,经济增长)。
7 (多选题)决定债券收益率的因素主要有(期限、利率、购买价格)8 (多选题)货币制度的基本类型有(复本位,银本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金本位)。
9 (多选题)《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今后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有(信用总量、货币供应量,同业拆借利率,银行备付金率)10 (多选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国际储备,一般可分为(外汇、黄金、特别提款权,在IMF的储备头寸)。
11 (单选题)关于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区别,描述正确的是(只要是一个法律主体,无论其规模多大----------)。
12 (单选题)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其记账本位币应为(两种方式均可)。
13 (单选题)关于真实性原则的含义,下列不正确的是(在必要的情况下,真实性原则并非不可违背)。
14 (单选题)会计核算所要反映和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地做出经济决策,即会计信息必须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各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这是(相关性原则)的要求。
15 (单选题)在会计核算中,一个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联的成本费用应当在同一会计期间内进行确认、计量,是(配比性原则)的要求。
16 (单选题)按照历史成本原则,企业对资产、负债等项目的计量应当基于经济业务的(实行交易价格)。
17 (单选题)谨慎性原则要求(意味着企业可以设置秘密准备)。
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货币银行学作业3一、解释下列词汇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一个国家(地区)和其他国家(地区)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既包括国际投资,也包括其他国际经济交往。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以某一特定货币为计量单位,全面系统地记录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套汇:是指利用同一时刻不同外汇市场的汇率差异,通过贱买贵卖某种外汇赚取利润的行为。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步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与规化过程。
经济全球化相继经历了贸易一体化、生产一体化和金融国际化三个发展阶段。
中央银行:是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
超额准备金:准备金中法律规定的部分,必须存储于中央银行,超过法律规定的部分,即为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
货币供给:一定时期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或收缩)货币的行为。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可以由中央银行进行有效的控制,货币供给量具有外生变量的性质。
货币供给的生性:是批购货币供给难以由中央银行绝对控制,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中的投资、收入、储蓄、消费等各因素在地决定的,从而使货币供给量具有生变量的性质。
派生存款: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
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领域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
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给不足而引起货币升值、物价普遍、持续下跌的货币现象。
二、判断能力正确与错误1.国际收支是一定时期一个国家同其他国家全部国际贸易的系统记录。
2019年电大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22页word
《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货币银行学》形考作业1一、名词解释1、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2、准货币是指可以随时转化成货币的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
3、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4、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5、格雷欣法则:即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是格雷欣法则。
6、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由44国参加的“联合国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这个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7、牙买加体系:是1976年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内容是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
8、外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有三个特点:是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资产,可以与其他外币自由兑换,其债权可以得到偿付。
外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外汇指一切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狭义外汇专指以外币表示的国际支付手段。
9、汇率: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比价,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是货币对外价值的表现形式。
汇率有两种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10、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亦称应付标价法。
11、间接标价法: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
亦称应收标价法。
12、固定汇率: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13、浮动汇率:一国货币管理当局不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限,汇率随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由波动。
(金融保险)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金融保险)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货币银行学作业3一、解释下列词汇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和其他国家(地区)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既包括国际投资,也包括其他国际经济交往。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以某一特定货币为计量单位,全面系统地记录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套汇:是指利用同一时刻不同外汇市场的汇率差异,通过贱买贵卖某种外汇赚取利润的行为。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步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与规范化过程。
经济全球化相继经历了贸易一体化、生产一体化和金融国际化三个发展阶段。
中央银行:是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
超额准备金:准备金中法律规定的部分,必须存储于中央银行,超过法律规定的部分,即为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
货币供给: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可以由中央银行进行有效的控制,货币供给量具有外生变量的性质。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批购货币供给难以由中央银行绝对控制,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中的投资、收入、储蓄、消费等各因素内在地决定的,从而使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变量的性质。
派生存款: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
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领域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
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给不足而引起货币升值、物价普遍、持续下跌的货币现象。
2023年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参照答案【尤其阐明:有关题目答案都给出了参照资料,其中:“FP**”表达“金融学学习辅导手册第**页”,“P**”表达“金融学教材第**页”;省略号“…….”自己参照有关内容补全!】作业一一.解释下列词汇:信用货币:(参照FP4)存款货币:(参照FP4)准货币:(参照FP5)货币存量:(参照FP5)货币增量:(参照P17)是指不一样步点上旳货币旳差额,一般是指今年与上年相比旳增长额。
货币制度:(参照FP26)国家货币制度:(参照FP26)国际货币制度:(参照FP28)无限法偿:(参照FP26)格雷欣法则:(参照FP27)布雷顿森林体系:(参照FP27)牙买加体系:(参照FP28)外汇:(参照FP49)直接标价法:(参照FP50)间接标价法:(参照FP50)铸币平价:(参照FP51)汇率超调:(参照P45)指短期内汇率旳调整幅度超过所需旳新旳长期均衡水平。
国际信用:(参照FP72)债权融资:(参照P64)是指融资活动中旳当事人之间旳法律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债务人旳法律责任是要按照融资协议规定准时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偿还本金。
股权融资:(参照P64)是指通过发行股票进行旳融资活动。
企业信用:(参照FP73)泡沫经济:(参照P70)是指某种资产或商品旳价格大大地偏离其基本价值,重要表目前某种资产或商品旳价格在通过一段时间旳上涨后大幅度下跌,先暴涨然后是暴跌,暴跌后这种资产和商品旳价格答复到基本价值。
商业信用:(参照FP92)银行信用:(参照FP92)消费信用:(参照FP92)国际信用:(参照FP93)利息:(参照FP111)收益资本化:(参照FP111)利率市场化:(参照P105)是指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在某一时点上由供求关系决定旳利率运行机制,它是价值规律作用旳成果。
二. 判断对旳与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三.简答题:1.答:(参照FP7-8)“马克思旳货币来源学说……也就产生了不一样旳价值形式。
电大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汇编)
电大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汇编)第一篇:电大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货币银行学》形考作业45、如何概括现代经济中金融的地位与作用?答:(一)经济发展决定金融:金融是依附于商品经济的一种产业,是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商品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对金融的需求不同,由此决定了金融发展的结构、规模和层次。
金融发展的阶段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阶段。
(二)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1、通过金融运作的特点,如提供货币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提供信用促进资金融通、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便利经济运作等,为经济发展提供条件。
2、通过金融的基本功能促进储蓄并将其顺利转化为投资,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投入。
如通过吸收存款和发行有价证券、向国外借款等为发展经济组织资金来源;通过发放贷款、抵押、贴现、购买有价证券等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供给等。
3、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运作节约交易成本,促进资金融通,便利经济活动,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
4、通过金融业自身的产值增长直接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三)现代经济发展中金融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1、因金融总量失控出现通货膨胀、信用膨胀,导致社会总供求失衡,危害经济发展。
2、因金融业运作不善使金融风险加大,一旦风险失控不仅导致金融业的危机,而且将破坏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引发经济危机。
3、因信用过度膨胀产生金融泡沫,膨胀虚拟资本,刺激过度投机,剥离金融与实质经济的血肉联系,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破坏性。
第二篇:第五次作业答案-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第五次作业:(100分)【题目】:【社会调查】我国货币政策近期发展情况考核目的:货币银行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对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讲授,使学生对本学科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也使学生对金融业有一个理性认识。
一般说来,其实践教学环节较少。
基于广播电视大学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特色,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借助于实践教学,促进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具体业务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金融业务的感性认识,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学活用中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习金融学和其他经济管理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册1
《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货币银行学》形考作业1一、名词解释1、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2、准货币是指可以随时转化成货币的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
3、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4、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5、格雷欣法则:即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是格雷欣法则。
6、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由44国参加的“联合国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这个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7、牙买加体系:是1976年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内容是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
8、外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有三个特点:是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资产,可以与其他外币自由兑换,其债权可以得到偿付。
外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外汇指一切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狭义外汇专指以外币表示的国际支付手段。
9、汇率: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比价,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是货币对外价值的表现形式。
汇率有两种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10、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亦称应付标价法。
11、间接标价法: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
亦称应收标价法。
12、固定汇率: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13、浮动汇率:一国货币管理当局不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限,汇率随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由波动。
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答案7
货币银行学作业1一、解释下列词汇存款货币: 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 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准货币: 可以随时转化为货币的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 一般由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 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 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
货币制度: 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简称币制。
无限法偿: 货币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 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 不论用于何种性质的支付, 对方都不得拒绝接受。
格雷欣法则: 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指当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 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 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 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 而劣币充斥市场。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1944年7月在“联合国同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的《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
中心内容是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实行“双挂钩”和固定汇率制。
牙买加体系: 是1976年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国际货币制度, 主要内容是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
外汇: 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广义的外汇是指一切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狭义的外汇则专指以外币表示的国际支付手段。
汇率: 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比价, 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 是货币对外价值的表现形式。
直接标价法: 是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 因此也称为应付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 因此也被称为应收标价法。
固定汇率: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 汇率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浮动利率: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间内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
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标准答案
《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货币银行学》形考作业1一、名词解释1、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要紧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2、准货币是指能够随时转化成货币的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
3、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治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4、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同意。
5、格雷欣法则:即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确实是格雷欣法则。
6、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由44国参加的“联合国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那个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7、牙买加体系:是1976年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国际货币制度,要紧内容是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
8、外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有三个特点:是国际上普遍同意的资产,能够与其他外币自由兑换,其债权能够得到偿付。
外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外汇指一切在国际收支逆差时能够使用的债权。
狭义外汇专指以外币表示的国际支付手段。
9、汇率: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比价,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是货币对外价值的表现形式。
汇率有两种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10、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亦称应付标价法。
11、间接标价法: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
亦称应收标价法。
12、固定汇率: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差不多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13、浮动汇率:一国货币治理当局不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限,汇率随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由波动。
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货币银行学作业1
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货币银行学作业1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货币银行学作业1一、解释下列词汇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准货币:可以随时转化为货币的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一般由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
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简称币制。
无限法偿:货币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用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得拒绝接受。
格雷欣法则: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指当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1944年7月在“联合国同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的《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
中心内容是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和固定汇率制。
牙买加体系:是1976年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内容是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
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广义的外汇是指一切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狭义的外汇则专指以外币表示的国际支付手段。
汇率: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比价,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是货币对外价值的表现形式。
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因此也称为应付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因此也被称为应收标价法。
固定汇率: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浮动利率: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间内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
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货币银行学作业一答案一、解释下列词汇1、存款货币: 可以发挥货币功能的银行存款, 是现代信用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银行存款种类繁多,流动性差异大, 流动性不同的存款货币被划归到不同的货币层次, 流动迟到最强的存款货币是通过开立支票可以直接进行转帐结算的活期存款。
2、准货币:可以随时转化为货币的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代表社会潜在购买力。
3、货币制度: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等。
4、无限法偿:货币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指不论用于何种支付,不论支付数额有多大,双方均不得拒绝接受,是有限法偿的对称。
5、格雷欣法则:金银复位制条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制当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铸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即良币,被溶化、收藏或输出国外,退出流通,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
6、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1994年7 月在“联合国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的《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建立的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
中心内容是以美元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和固定汇率制。
7、牙买加体系:牙买加体系是1976 年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内容是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解国际收支。
牙买加体系对维持国际经济运转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8、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外汇概念是指一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狭义外汇专指以外币表示的国际支付手段。
我国《外汇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外汇由外国货币、外币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和其它外汇资金构成。
9、汇率:是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比价,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是货币对外价值的表现形式。
最新电大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73912
《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货币银行学》形考作业4
5、如何概括现代经济中金融的地位与作用?
答:(一)经济发展决定金融:
金融是依附于商品经济的一种产业,是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商品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对金融的需求不同,由此决定了金融发展的结构、规模和层次。
金融发展的阶段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阶段。
(二)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1、通过金融运作的特点,如提供货币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提供信用促进资金融通、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便利经济运作等,为经济发展提供条件。
2、通过金融的基本功能促进储蓄并将其顺利转化为投资,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投入。
如通过吸收存款和发行有价证券、向国外借款等为发展经济组织资金来源;通过发放贷款、抵押、贴现、购买有价证券等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供给等。
3、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运作节约交易成本,促进资金融通,便利经济活动,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
4、通过金融业自身的产值增长直接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三)现代经济发展中金融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
1、因金融总量失控出现通货膨胀、信用膨胀,导致社会总供求失衡,危害经济发展。
2、因金融业运作不善使金融风险加大,一旦风险失控不仅导致金融业的危机,而且将破坏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引发经济危机。
3、因信用过度膨胀产生金融泡沫,膨胀虚拟资本,刺激过度投机,剥离金融与实质经济的血肉联系,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破坏性。
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货币银行学作业一答案一、解释下列词汇1、存款货币:可以发挥货币功能的银行存款,是现代信用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银行存款种类繁多,流动性差异大,流动性不同的存款货币被划归到不同的货币层次,流动迟到最强的存款货币是通过开立支票可以直接进行转帐结算的活期存款。
2、准货币:可以随时转化为货币的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代表社会潜在购买力。
3、货币制度: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等。
4、无限法偿:货币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指不论用于何种支付,不论支付数额有多大,双方均不得拒绝接受,是有限法偿的对称。
5、格雷欣法则:金银复位制条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制当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铸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即良币,被溶化、收藏或输出国外,退出流通,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
6、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1994年7月在“联合国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的《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建立的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
中心内容是以美元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和固定汇率制。
7、牙买加体系:牙买加体系是1976年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内容是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解国际收支。
牙买加体系对维持国际经济运转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8、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外汇概念是指一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狭义外汇专指以外币表示的国际支付手段。
我国《外汇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外汇由外国货币、外币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和其它外汇资金构成。
9、汇率:是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比价,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是货币对外价值的表现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银行学》形成性作业答案-————————————————————————————————作者:————————————————————————————————日期:《货币银行学》形考作业1答案一、名词解释1、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2、准货币:是指可以随时转化成货币的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
3、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4、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5、格雷欣法则:即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是格雷欣法则。
6、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由44国参加的“联合国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这个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7、牙买加体系:是1976年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内容是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
P318、外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有三个特点:是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资产,可以与其他外币自由兑换,其债权可以得到偿付。
外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外汇指一切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狭义外汇专指以外币表示的国际支付手段。
9、汇率: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比价,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是货币对外价值的表现形式。
汇率有两种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10、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亦称应付标价法。
11、间接标价法: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
亦称应收标价法。
12、固定汇率: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13、浮动汇率:一国货币管理当局不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限,汇率随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由波动。
如果:本币盯住基本外币,汇率随其浮动,则被称为联系汇率或盯住的汇率制度。
14、征信:其具体含义是指对法人或自然人的金融及其他信用信息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
信用征信主要包括两大系统:一是以企业、公司为主体的法人组织的信用征信;二是与公民个人经济和社会活动相关的信用征信。
15、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其典型形式是由商品销售企业对商品购买企业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
16、商业票据:是商业信用工具,它是提供商业食用的俩权人为保证自己对债务的索取权而掌握的一种书面债权凭证。
商业票据可以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流通转让。
17、银行信用: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它属于间接信用。
18、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国家代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
现代经济活动中的国家信用主要表现在国家作为债务人而形成的负债。
19、消费信用: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20、国际信用:指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借贷活动。
国际信用体现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直接表现资本与国际间的流动。
21、利息:是指借贷关系中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
22、利率:是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
利率体现着借贷资本或生息资本增值的程度,是衡量利息数量的尺度。
也有称之为到期的回报率、报酬率。
23、收益资本化:各种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是否为一笔贷出去的货币金额,甚至也不论它是否为一笔资本,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
24、利率市场化:指通过市场或价值规律机制,在某一时点上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运行机制,它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二、判断1. ×2. ×3. √4. ×5. √6. √7. √8. √9. × 10. ×11. √ 12.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三、单选1.C2.B3.D4.D5.A6.A7.C8.C9.C 10.C 11.B 12.D 13.C 14.A 15.B四、多选1.AE2.BCDE3.AD4.DE5.AB6.ACE7.BC8.ACE9.ACE 10.AB 11.ABD 12.ABCDE 13.BCE 14.ABE 15.ABCE五、简答题:1、为什么说货币是价值形式和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答: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揭示:货币是价值形式与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
从历史的角度说,交换发展的过程可以浓缩为价值形态的演化过程。
因为商品的价值是通过交换来表现的。
因此,随着交换的发展,也就产生了不同的价值形式。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在一般价值形式下,交替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几种商品中必然会分离出一种商品经常地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这种比较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当所有的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表现时,这种价值形式就成为货币形式。
2、为什么要对货币进行层次划分?答:划分货币层次是指以流动性为标准,对流通中各种货币形式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划分为不同的范围。
中央银行之所以将货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分别统计货币量是由当代信用货币的构成特点和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需要决定的。
在当代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货币是由现金和存款货币构成的。
其中现金是指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钞与金属硬币,存款货币则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功能的银行存款,包括可以直接进行转帐支付的活期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等。
对中央银行来说,信用货币对现金、活期存款和其他存款的控制和影响能力是不同的,中央银行必须根据不同的货币层次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能有效地调控货币量。
因此,按流动性的强弱对不同形式、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是科学计量货币数量、客观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措施。
3、现行信用货币制度有何特点?答: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是:(1)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主要是由现金和银行存款构成,他们都体现某种信用关系。
(2)现实中的货币都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投入到流通中去,与金融货币通过自然铸造进入流通已有本质区别。
(3)国家对信用货币的管理调控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这种调控主要由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来实现。
3 汇率是如何决定的?如何看待人民币汇率制度?答:(1)金本位制下汇率的一般决定因素:不同货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因素不同。
在金本位制下,各国政府均规定了各自金币的含量,两种货币之间的比价即汇率,由它们各自含金量之比来决定。
(2)信用货币制度下汇率的一般决定因素:按照马克思的货币理论,纸币是价值的一种代表,两国纸币之间的汇率则应由两国纸币各自所代表的价值量来确定。
而西方其他经济学家则分别从购买力评价、心里因素以及利率评价等多种角度来说明汇率的决定。
(3)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是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同时受中央银行的管理与调控。
人民币汇率制度随经济发展不断在演变、完善,但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现行售汇并未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为稳定汇率,应指定银行持有外汇头寸限额,中央银行设立外汇制度,人民币汇率制度仍需不断修缮。
5、何谓利率市场化?结合我国利率改革的进展情况论述其必要性。
答:利率市场化是指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在某一时点上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运行机制,它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利率市场化强调在利率决定中市场因素的主导作用,强调遵循价值规律,真实地反映资金成本与供求关系,灵活有效的发挥其经济杠杆作用。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利率决定机制。
利率市场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金融经济发展的要求与重要内容。
但是,实现它需要一定的条件与环境,在我国当前的经济金融背景下,要想一步实现利率的市场化是不可能的,只有从实际出发,实行渐进式的利率改革,才能稳步实现利率市场化,充分发挥利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货币银行学》形考作业2答案一、名词解释1、金融风险:经济中不确定因素给融资活动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经济发展的内在复杂性使这些风险相互关联。
2、货币经营业:指专门经营货币兑换、保管及收付的组织,是银行早期的萌芽。
3、商业银行:是指从事各种存款、放款和汇兑结算等业务的银行。
4、保险公司:是收取保费并承担风险补偿责任,拥有专业化风险管理技术的机构组织。
5、证券公司:证券公司是为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买卖证券提供服务的投资机构。
6、金融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
7、货币市场:通常是指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金融市场。
8、资本市场:是指以期限1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的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
9、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它是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获得股息和红利的凭证。
10、债券: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出具的,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归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11、证券行市:指在二级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实际交易价格。
12、股票价格指数:是反映股票行市变动的价格平均数。
13、票据贴现:是商业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前,为获取现款向金融机构贴付一定的利息所作的票据转让。
14、票据承兑:指商业票据到期前,票据付款人或指定银行确认票据记明事项,在票面上做出承诺付款并签章的一种行为。
15、证券交易所:是专门、有组织的证券买卖集中交易的场所。
二、判断1.×2.√3.√4.√5.×6.×7.×8.√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三、单选1.B2.C3.A4.5.A6.D7.C8.B9.A 10.B 11.B 12.A 13.C 14.B 15.B;四、多选1.BC2.ACE3.BCDE4.ACD5.AD6.ACDE7.BCD8.ABCE9.ABE 10.ACDE 11.ACD 12.AE 13.AC 14.AD 15.BCD五、简答题:1、如何理解金融机构经营的特殊性?答:(1)经营对象与经营内容不同。
金融机构的经营对象是货币与资本;经营内容是货币收付、信贷往来等各种金融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