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按课分解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

合集下载

2012-2013学年高中历史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同步检测 岳麓版必修2

2012-2013学年高中历史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同步检测 岳麓版必修2

第4单元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一、选择题1.“黄金周”假日是人们休闲放松的一种方式,也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它透出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A.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B.旅游业、餐饮业的快速发展C.假日经济是一种新经济D.是几千年来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答案】 A【解析】改革开放使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

2.“十六大”提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 )A.翻一番B.翻二番C.翻三番D.翻四番【答案】 B【解析】考查基础知识。

3.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的奋斗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争取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C.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答案】 D【解析】与“改善人民生活”最为相关的是D项。

4.下列哪一组事物和现象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 A.个体户、移动电话、豪华住宅区B.银行卡、私人轿车、互联网C.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D.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装修热【答案】 C【解析】C项所述是“文革”时期的典型事物和现象。

5.2002年政府提出积极的城镇化战略,内容包括( )①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②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③全力扩大城市规模④加大城镇的开放力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A【解析】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6.它的出现,将人类推向新的生存空间。

如果将一个人视为地球上的一点,那么,它就是把所有的点贯穿起来的连线,它把整个地球构成一个一体化的世界。

这种传媒是( ) A.电话B.报刊C.影视D.互联网【答案】 D【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信息“连线”“一体化”可判断这种传媒是互联网。

7.下列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它体现出社会生活的变化不包括...( )A.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B.信息技术革命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C.互联网替代了其他信息传媒D.高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答案】 C【解析】当今世界,多种传媒共同发展,不能用一种传媒代替全部。

2014-2015高中历史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同步试题 岳麓版必修2

2014-2015高中历史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同步试题 岳麓版必修2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一、选择题1.票证(见下图)曾是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它已经失去了原来的作用,仅成为收藏爱好者的喜爱之物。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B.工业、农业产量稳步增加C.生活物资日益丰富D.粮棉物资统一管理解析:票证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当时物资供应不足。

票证的消失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使工业、农业产量稳步增加和生活物资日益丰富,与粮棉物资统一管理不相关。

故本题选D项。

答案:D2.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年、1959-1964年、1970-1975年、1979-1984年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

其中与1979-1984年相对应的是(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1953-1958年,由于一五计划“一化三改”的实施促进了国民经济较快发展;1959-1964年前期总路线的“左倾”错误导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后期1960年,由于农村经济工作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经济方针,国民经济开始好转;1970-1975年“文革”后期,由于周恩来和邓小平的整顿使国民经济逐渐恢复;1979-1984年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取得发展。

故此题应该选择D项。

答案:D3.“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的统计不能说明( )被褥、“红包被”、三门柜、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小A.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所接受B.嫁妆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C.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大为提高D.嫁妆保留了传统特色,体现了时代特色解析:“送嫁妆”仍说明保留我国传统的婚礼风俗,故A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4.下列关于城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又称城市化,是由农村型向城市型的转化B.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C.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城镇化进程顺利发展D.我国城镇化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再认、再现能力。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套备课课时练习: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含答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套备课课时练习: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含答案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1.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泰勒提出“裙边理论”:“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

"一个时期的时尚和流行因素是当时时代特征的反映和缩影。

下列时尚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15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超短裙在欧洲广泛流行B.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超短裙成为引领全球的时髦装束C.20世纪60、70年代,超短裙传入中国,受到中国女性的追捧D.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流行色彩灰暗的长裙【答案】B【解析】15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而不是当时欧洲主要的经济形态,受封建制度和思想的束缚,超短裙不会广泛流行,故A项错误;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以资本主义经济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也会发展,超短裙会流行,故B项正确;20世纪60、70年代,中国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主,国家经济发展停滞,不会出现超短裙传入中国受到中国女性的追捧现象,故C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利用“新经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应该流行超短裙而不是长裙,故D项错误。

2.1989年底,一位波兰记者写道:“十几年前,北京是一个灰色的城市,有人甚至称它为‘世界的农村’,人们穿着单调一律……如今穿着入时、欧式打扮的姑娘,使北京的街道有一种令人应接不暇的特殊美感。

”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有()①经济全球化影响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③改革开放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1989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加强,世界服装的潮流也影响到中国,①③④正确,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题干时间“1989年”不符,排除②。

故选C项。

3.“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汽车工业是以载货车为主导的,对轿车缺乏应有的重视,这使得我国的轿车工业技术水平长期处于极为幼稚的状态。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4单元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测试)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4单元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测试)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4单元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观察下图,我国GDP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城市化速度加快D.改革开放2.目前,我国已形成的几个初具规模的城市群的区域不包括A.长江三角洲B.黄河三角洲C.珠江三角洲D.京津地区3.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征A.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黄金挂钩B.美元与马克挂钩,马克与其他货币挂钩C.美元与白银挂钩,各国货币与白银挂钩D.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4.老百姓着装的变化。

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改革开放的实行B.计划经济的形成C.生活水平的提高D.思想观念的解放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下列情况在当时不可能出现的是A.—些代表穿着中山装参加会议B.代表们坐火车到北京参加会议C.通过互联网转播会议实况D.在报纸上及时报道大会信息6.1982年初,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出英语教学节目《跟我学》,这是我国第一部原版引进的英国BBC情景会话节目,一开播便红遍全国。

导致这一时期全民学外语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改革开放的实行B.香港澳门的回归C.经济特区的建立D.广电事业的发展二、材料分析题7.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20世纪中叶,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和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的理论科学成果促进了科学思维的变化。

于是科学家们将信息作为人类历史上继物质和能量之后的第三个开发对象进行研究,信息科学技术革命就这样开始了。

1969年10月,由于军事的需要,美国进行的计算机网络开发成功,由电话线连接起来的第一个实验网络搭建成功。

此后为互联网提供获取信息服务的各种工具陆续由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开发出来。

一直到全球信息网出现,互联网才成为一个成熟与稳定的巨大信息源。

高中历史课时分层作业21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

高中历史课时分层作业21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一)(建议用时:20分钟)[合格基础练]1.从1987年到1995年,我国GDP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同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能够取得上述成就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推行B.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进入缓慢增长阶段C.亚太地区的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D.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国抓住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推行,使中国逐渐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修京九铁路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世纪梦”。

20世纪90年代,这个“梦”,仅用了3年时间就变成现实。

其主要原因是( )A.国家财政已能提供充裕的资金B.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C.国家已具备自主设计施工的能力D.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B[大规模工程的修建是以国家财力为后盾的,而20世纪90年代中国国力的发展有赖于改革开放。

A项是直接原因,B项是主要原因。

]3.观察下图,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城市化速度加快D.改革开放D[图中数据反映了我国人均GDP迅速增长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4.下图EF段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的原因是( )我国城镇人口的变化情况A.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实现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步入正轨D.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力推动D[EF段表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主要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由此可知,是改革开放促进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

]5.服装作为一种独特的物质文化载体,不仅折射出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而且反映出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

从图一到图二的服饰变化本质上是( )图一20世纪70年代图二20世纪90年代A.社会政治观念的变化B.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C.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D.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的变化B[服饰的变化体现出了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其本质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故B 项正确。

老教材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学案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老教材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学案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从数据看沧桑巨变1.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1)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发展水平不仅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也不及一些发展中国家。

到197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位列很多发展中国家之后。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

2.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1)1990年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第十,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二。

(2)2001年,跃居世界第六,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一。

(3)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

3.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人民生活水平开始向小康迈进。

(2)2002年,“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2007年, “十七大”提出,增强发展协调性,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情境在线】20世纪70年代,中国老百姓家庭的生活水平可以说是百元级的,当初有个叫法是“三转一响一咔嚓”。

“三转”是手表、缝纫机、自行车;“一响”是收音机;“一咔嚓”是照相机。

到了80年代,中国老百姓家庭的生活水平升级,升到了千元级,那时候有个说法叫“三机一箱”,也就是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和电冰箱。

到了90年代,中国老百姓家庭的消费水平又继续升级,升为万元级,我们简称为“两电一调”,也就是电脑、电话和空调。

到了21世纪的今天,中国家庭消费达到了百万元级的水平,汽车、住房成为很重要的生活必需品。

这些变化发生的首要原因是什么?提示:改革开放的进行。

二、城市化进程加快1.含义: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生活模式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的过程。

2.进程:(1)改革开放前进程十分缓慢,改革开放以来进程加快。

(2)21世纪以来,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2002年提出积极的城市化战略,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

3.趋势:出现城市区域化的倾向,形成了城市群的雏形。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试题: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含解析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试题: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含解析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年、1959~1964年、1970~1975年、1979~1984年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

其中与1979~1984年相对应的是( )解析:D 1978年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故此题应该选择D项。

2.(2017·陕西宝鸡期末)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图,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B.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D.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解析:C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城乡差距最小的年份是在1985年。

当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而城市的改革才刚刚起步,所以城市居民收入增加不快,导致城乡差距缩小。

C项正确。

3.下列关于城市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的过程B.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C.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顺利发展D.我国城市化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解析:C 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相当缓慢,C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4.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

这表明互联网的积极作用是( )A.消除传统习惯影响B.决定社会发展进程C.重构社会发展秩序D.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解析:D 材料反映出互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表明互联网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D项正确。

5.(2017·山东济南模拟)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一些乡镇、街道名称纷纷改为红旗、红星、东方红等,以至于邮电、交通业都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改名之风又起,如徽州改为黄山市、思茅市改为普洱市、大庸市改为张家界市等。

材料主要反映了( )A.经济观念改变历史传统B.政治变革制约城市命名C.时代变迁影响地名变更D.“左”倾思潮死灰复燃解析:C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乡镇、街道的改名体现了政治变革的影响,近年的改名体现了经济观念对历史传统的影响(徽州、大庸市改名体现了旅游业的影响,思茅市改名体现了特产的影响),两者共同体现出时代变迁影响地名变更,C项正确,A、B两项表述片面;前者体现了“左”倾思潮的影响,后者则不是“左”倾思潮的死灰复燃,而是经济观念的影响,D项错误。

历史: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测试题(岳麓版必修2)1

历史: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测试题(岳麓版必修2)1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一、非选择题1、根据国际权威组织公布的的资料,1990年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名A、第一B、第五C、第十D、第三十2、2001年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名和在发展中国家排名分别是A、第十、第五B、第六、第一C、第十、第四D、第二十、第五3、下列有关中国GDP增长情况说法不正确的是A、GDP是衡量我国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之一B、到1978年,我国的人均GDP仍位居许多发展中国家之后C、经济巨变的成就最终体现在GDP的增长上D、到2001年我国经济总量居发展中国家第一4、中国共产党发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是在下列哪会议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四大C、十五大D、十六大5、下列有关城镇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又称城市化B、是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模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的过程和趋势C、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D、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6、我国城镇化道路有①乡镇企业异军突起②农民进城务工经商③城市区域化的倾向④政府积极实施城镇化战略A、①②B、②③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7、政府提出实施积极城镇化战略是在A、2000年B、2001年C、2002年D、2003年8、下面是对中国当前社会生活的描述,其中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一组是①农业社会②工业化时代③信息化社会④城市化⑤知识化社会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9、中国全面发展互联网业务是在A1994年 B1995年 C1996年 D1997年10、GDP是指A国内生产总值 B人均生产总值 C综合国力排名 D国民生产总值11、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作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年平均增长率为A、7%B、8%C、9%D、10%12、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是A乡镇企业的发展 B农民进城务工经商C地方政府大力支持 D中心城市向四周辐射13、我国初具规模的城市群不包括A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B珠江三角洲城市群C大北京城市群 D黄河三角洲城市群14、世界由工业化走向信息化的象征是A、微软公司的成立B、WIN98的出现C、因特网的出现 D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15、经济发展的成就,最终体现在AGDP的增长 B综合国力的提高C国际地位的提高D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16、中国互联网建设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是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B微软公司的积极帮助C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D国民教育素质的不断提高17、从信息传播和交流的角度看,如果你欣赏一场精彩的球赛,你会选择下列哪一种传播媒介?A. 报刊B. 电影C. 电视D. 互联网18、“第四媒介”的主要功能有①能传播文字、图象和声音②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③可查询资料、浏览新闻④可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⑤双方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二、非选择题19、阅读下列材料中国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官员2005年1月说,中国将于今年实施国家信息化战略,并于年底发布。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2课后作业: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含解析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2课后作业: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含解析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一、选择题1.修筑大京九铁路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世纪梦”。

20世纪90年代,这个“梦",仅用了3年时间就变成现实。

其主要原因是( )A.国家财政已能提供充裕的资金B。

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C.国家已具备自主设计施工的能力D.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解析:大规模工程的修建是以国家财力为后盾的,而20世纪90年代中国国力的发展有赖于改革开放。

A项是直接原因,B项是主要原因。

答案:B2.历史变迁往往可以通过一些社会生活细节来反映.下列选项中能反映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是( )A.粮票→股票B。

大人→先生C.法币→人民币D.臣民→公民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物资比较匮乏,国家实行凭票供应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资丰富了,国家逐渐取消票证制度,同时在企业改革过程中实行股份制企业制度,发行了股票,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选A项.答案:A3.近期,新民网发表“省钱省力省时间,网络购物方兴未艾”的新闻。

该新闻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包括( )A.中国人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增强节俭意识B.互联网在中国进一步普及应用C。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网络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解析:D项的说法是错误的,网络经济还没有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

答案:D4.最近一项关于“如果离开互联网”的调查显示,有35.8%的人认为自己将“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调查中有30。

5%的人承认自己“沉迷网络,有严重的互联网依赖”。

根据调查,目前聊天、看新闻、查询搜索资料、玩游戏、收邮件依然是网民主要的网络活动。

离开网络的日子已不可想象了。

上述材料反映了现代信息技术( )A。

推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B。

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C.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D。

没有任何影响解析:题干中的许多项目涉猎范围较广,更侧重于生活,因此选C项。

答案:C5.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精品解析: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同步练习(解析版)

精品解析: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同步练习(解析版)

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
1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一、选择题
1. 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列有关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
B. 到1978年,经济取得很大进步,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位列很多发展中国家之后
C.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同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超过同时期亚洲新兴工业国家的年均增长率
D. 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三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
【答案】
D
点睛:一套试卷都是难题的试卷不是好试卷,每套试题都应该有一定数量的基础题,保证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对,再有大约一半左右的中档难度试题,还有约20%左右的难题,这样的试题设计才有一定的区分度和效度。

所以考生在考试过程之中,要争取把容易题和中等难度的题都做好,就等于成功了一半,难题尽量争取即可。

千万不能看清基础题,在这样的题上不丢分就等于得分。

这一题就属于基础题,或者说是送分题,得不到就可惜了,可见注重基础有多重要。

2. 导致出现上述重大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②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③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④中国社会环境的安定。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学考指导习题(含解析)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学考指导习题(含解析)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1.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

与下图现象直接相关的是()新中国初期城镇总人口的变化A.“一五”计划实施B.“大跃进”运动开展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D.工业化基本实现2.改革开放后,我国电讯产业快速发展,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其影响包括()①促进了经济发展②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③束缚了人们思想④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1993年4月1日起,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新时代”是指()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B.人民公社化时代C.计划经济时代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4.历史变迁往往可以通过一些社会生活细节来反映。

下列选项中能反映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生活细节是()A.粮票→股票B.集中管理→分散管理C.父母官→人民公仆D.自由放任→国家干预5.目前已具规模的城市群有以沪宁杭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等。

这表明()A.出现了城市区域化倾向B.小城镇迅速崛起C.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D.城市化进程出现曲折6.顺口溜是民生诉求的重要反映,往往凸显出重要事件的影响、老百姓的期盼。

顺口溜“百货商店频打折,超市购物有赠品;不如网上淘淘宝,鼠标一点廉价美!”突出反映出“第四媒介”具有()A.传播信息的功能B.学习、办公的功能C.娱乐的功能D.高度互动,双向传受的功能7.“黄金周”假日出游是人们休闲放松的一种方式,也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它透出的主要历史信息是()A.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B.旅游业、餐饮业的快速发展C.假日经济是一种新经济D.是几千年来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改革开放前材料二改革开放后(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2)通过两个时期漫画的对比,谈谈你的认识。

岳麓版必修二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练习

岳麓版必修二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练习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1.如下图为1978-2007年中国GDP及其增速示意图。

据此可以推知,这一时期我国A.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确立 B.农业与工业呈现了协调发展态势C.国民经济的结构和布局趋于合理 D.改革开放事业在调整中不断发展【答案】D【解析】这一时期改革开放事业在调整中不断发展,D项正确。

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确立是在新中国初期,A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

BC两项表述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

2.据于根元、刘一玲主编的《汉语新词语》编年本(自1991年起始编),新词语以每年数百条乃至上千条的速度递增,如下岗、炒家、个体户、农民工.股民、巴士、迷你裙等。

这反映了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B.改革开放推动时代变迁C.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D.社会生活时尚的不断更新【答案】B【解析】第一轮下岗潮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国有企业占据经济的绝对比例,然而由于管理落后等诸多原因一直效率低下,众多国有企业面临改革开放后带来的一系列冲击,不得已进行重组后的必要改革措施而引起的职工下岗。

上世纪80年代国门开放,外来词语大量“进口”,如“巴士”(bus)、迷你裙(miniskirt),材料中现象显然是改革开放推动的结果,B正确;材料中属于人们思想观念变化,不是生活水平的提高,A错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21世纪初,C错误;社会生活时尚的不断更新与材料主旨信息不符合,D错误。

3.下图为我国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耐用消费品变化统计图。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工业生产技术发展C.改革开放成效显著D.居民消费结构完善【答案】C【解析】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耐用消费品远远高于改革开放初期,说明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主要是改革开放的成果,故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A表述不准确,排除;材料反映我国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耐用消费品的变化,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反映我国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耐用消费品的变化,无法体现居民消费结构是否完善,排除D。

高中历史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练习与解析 岳麓版 必修2

高中历史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练习与解析 岳麓版 必修2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练习与解析思路导引1.GDP是指()A.人均国民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C.经济发展的年增长率D.工业总产值解析:GDP是指国民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国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与提供的劳务价值的总和。

答案:B2.我国GDP从1978年到1995年平均增长9.9%,速度远超过同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亚洲新兴工业国家。

这主要是因为()A.国际形势的缓和B.美国等国的支持C.改革开放的决策D.工业基础雄厚解析:1978年是我国经济增长加速的转折点。

A、B两项均为外因,D项是错误表述。

答案:C3.下列属于我国城镇化途径的是()①乡镇企业的发展②农民进城务工经商③大中城市数量不断增多④城市出现区域化倾向A.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大中城市数量不断增多和城市出现区域化倾向是城市化发展的表现,而不是城市化的途径。

答案:B ←根据GDP的概念判断。

←根据时间结合时代背景分析。

←区别城市化的途径和表现。

←我国城市化发达的地区集中在东部。

←区别城镇化战略和它的具体任务。

4.下列哪项不能反映我国城市区域化的倾向()A.以沪宁杭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B.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C.以呼和浩特、兰州为中心的西北城市群D.以京津为中心的大北京城市群解析: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发展程度较低,尚未形成大规模的城市群。

答案:C5.2002年我国政府提出的城镇化战略是()A.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B.扩大城市规模,发展城市群趋势C.集中发展一批小城镇D.建设生态型城市解析:我国城镇化战略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而建设生态型城市是实施这个战略的具体任务之一。

答案:A6.1995年以后,我国互联网发展迅猛。

下列属于互联网影响的是()①超越时空界限传递信息②改变了传统的贸易方式③加快了生活节奏④引起价值观的多样化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互联网不但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还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和认识世界的观点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2 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表2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

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考点】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节假日变化
【解析】观察表2,找出我国节假日变化的趋势,例如从1950年与1995年—2008年,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从2008年开始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等,选取任一趋势,结合史实对变化趋势的原因进行说明。

【答案】评分说明: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

示例: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

(4分)
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

(8分)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2.(2015·北京文综·37)(36分)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材料三 20世纪10年代,《新青年》杂志有过一场汉字存废问题的讨论。

主张废汉字的学者认为:汉字难识难写,不便推广;“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欲使中国民
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近代以来,汉语中出现了大量新词汇。

表3内容为新词汇示例。

表3
创造新词的方式繁体字1956年后推行的简体字
沙发、牛顿、布尔什维克、音译外来词沙發、牛頓、布爾什維克
麦当劳
共和、科学(格致学)、经济赋予旧词新涵义共和、格致學、計學、總統
学(计学)、总统
其他西學、洋錢西学、洋钱、孔子学院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废汉字”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6分)以“挑战与应对——百年来汉语的变迁”为主题,对表3进行解读。

(10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考点】(3)新文化运动;近现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语言文字演变
【解析】(3)第一小问背景,“废汉字”主张提出于20世纪10年代,联系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运动,激进派提出了民主、科学、打倒孔家店、文学革命等口号;根据材料三,“主张废汉字的学者认为:汉字难识难写,不便推广”“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可见当时的激进派把汉字等同于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认为汉字成为中国变革图存、融入世界的障碍。

第二小问解读,注意解读的对象是表三,要做到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还要围绕“挑战”“应对”“变迁”等主题。

提取表格的有效信息,落脚点要放在创新,创造新词有三种方式,而繁体字简化为简体字,也是传播的创新和需要。

回答此问言之有理就可拿分,但要拿高分则需要较强的文字功底和语言驾驭能力、史论结合的能力。

【答案】(3)背景:20世纪10年代中国兴起了“新文化运动”,其代表人物提出了“民主与科学”、“打倒孔家店”、“文学革命”等口号,掀起了白话文运动。

其中更激进的人士认为,汉字是一切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的载体,成为中国变革图存、融入世界的障碍,因此提出“废汉字”的主张。

(6分)
解读:(略)(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