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文本1
七年级语文下册《一棵小桃树》文本解读(部编本)
《一棵小桃树》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1976年,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在这十年期间,无数被时代耽误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开始反思,开始追求。
作家贾平凹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托物言志,以“小桃树”的形象来象征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
通过它坎坷的出生、成长到迷茫和看到希望的描述,反映了青年一代在迷茫和探索正成长的真实历程。
文章最后小桃树所孕育所保留的那一个花蕾,岂止是“风浪里航道上远远的灯塔”,它更是青年一代胸怀大志、奋起直追、报效祖国的象征。
贾平凹生于陕西的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
他的读书生涯是在一个破庙里开始的,初中二年级时遭遇了文化大革命,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父亲被关进牛棚,他沦为“可教育子女”,这个十四岁的少年充满恐慌。
成年后步入社会,也遭受到不少挫折。
正如作者所言,他就像小桃树一样,自卑、瘦弱、渺小、饱受风雨的摧残。
(2)文题诠释文章讲述了由一棵小桃树而引发的感人故事,小桃树既是标题也是文章的线索;小桃树也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包含着作者对奶奶的思念之情,也寄托着作者对幸福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小桃树的生存环境也自然地让读者想到作者及其同代人所面临的那个艰难的年代,让读者从中品味到缕缕心酸与苦涩,也激励人们不屈不挠地面对挫折和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3)主旨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生长、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的小桃树。
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表达了作者战胜挫折与苦难的勇气,寄托了作者对幸福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也揭示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4)内容解读一曲隽永的生命之歌——《一棵小桃树》赏读《我的小桃树》是一篇渗透着作者人生感悟与人生追求的散文。
该文饱含深情、朴实隽永,透过小桃树不平凡的经历,写出了一段人生故事,是一篇难得的托物言志的散文佳作。
一.巧妙立意,“树”“我”契合文章伊始,“小桃树”就化身为作者抒性灵、发哲理的替物,具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阿长与〈山海经〉》文本解读一
《阿长与<山海经>》解读孙绍振开头两段,似乎很平常,没有什么可讲性。
但是,用还原法,是可以提出问题来加以分析的。
我们可以把还原法落实到寻找关键词语上。
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阿长这个名字意味深长,对理解作品的主导思想,非常关键。
为了交代阿长的名字,鲁迅用了两段文字,这样是不是太繁琐了?如果删去这两段,有没有损失呢?肯定是有的。
因为“阿长”,在这个关键词的深层,不但有长妈妈的,而且有周围人的精神密码。
名字对于人来说,应该是郑重其事的。
一般人的名字,大都寄托着美好的期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叫法,表现的是不同的情感和关系。
鲁迅强调说,她叫阿长。
然而,“长”并不是她的姓,也不是她的绰号,因为绰号往往是和形体的特点有关系的,而阿长身材并不高,相反,长得“黄胖而矮”。
原来她的名字是别人的名字,她的前任的名字。
问题、矛盾,通过关键词还原,就不难揭示出来了:1.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把他人的名字随意安在自己头上吗?什么样的人,名字才会被人家随便安排呢?一个有头有脸的人,人家敢这样对待她吗?被如此随意对待的人,肯定是社会地位卑微的,不被尊重的。
这是很可悲的。
鲁迅不惜为此而写了两段文字,说明了他对一切小人物的同情,和他对小人物的尊严如此被漠视的严肃审视。
用鲁迅自己的话来说,这叫“哀其不幸”。
2.名字如此被随意安排,在一般人那里难道不会引起反抗吗?然而,阿长没有,好象没有什么感觉,很正常似的,也没有感受到屈辱。
这说明什么呢?她没有自尊,人家不尊重她,她自己也麻木了。
需要注意的是,鲁迅在整篇文章中,没有对阿长进行肖像描写。
光是这么叙述名字,看来连描写都算不上。
这说明,在鲁迅看来,这比肖像描写还重要。
读者也并没有因为没有肖像描写而感到她的面目不清,相反,她的精神状态是很清晰的。
在文学作品中,人的外部肖像是没有多大重要性的,除非外部肖像对人的灵魂刻画有作用。
《阿长和<山海经>》是一篇写人的散文,但集中在一个人物身上的故事并不太连贯。
关于文本解读之解读
关于文本解读之解读
文本解读是对某种特定类型的文本,如诗歌、散文等进行深入理解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立足于三个不同的层面:语言文字、思想内容和成文法则。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文本的语言和文字,理解其表达方式和特点;其次,我们要深入探究文本的思想内容,理解作者要传达的信息和观念;最后,我们还需要研究文本的成文法则,包括结构布局和艺术手法等。
在进行文本解读时,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包括语文素养、鉴赏水平、知识能力、人文精神和逻辑思辨能力等。
只有当教师的文学素养和专业素养达到一定水平时,他们才能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
此外,文本解读的目的往往是为了教学。
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时,需要参照课程标准,明确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
课程标准通常包括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两种,前者划定了学习领域,后者规定了学生在某领域应达到的水平。
总的来说,文本解读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它既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度的教学热情,也要求他们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文本的内涵。
“四读法”是解读文本的一个有效途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走进文本
流程 一 :. 求 学 生做 到 心态 平静 , 最 适 合 自己 1要 用 的语 速 阅 读 , 到 不 紧 不 松 , 慢 得 当 , 弛 有 度 。这 做 快 张
样 , 息就 会 跃 然 脑 中 。 信
2就 课 文 来 说 , 生 带 着 “ 7 . 学 P 7页 习 题 一 ” 问 题 的 来 阅读 , 以抓 住 大意 。依 照课 文 的 内容 和 文 体 。 提 可 可
法” 更好地解读和走进文本 。 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能 提
评 析 : 两 种 方 法 存 在 的 问题 : 是 摄 取 信 息 时 . 这 一
学 生 所 得 的信 息 量 有 多 有少 .教 师 应 根 据 不 同层 次 的 学 生 作 相应 的指 导 。 是 略 知 大意 时 , 生 不 善 于带 着 二 学
成 一 个 整体 文 意 。 师 也 可采 取 于 漪 老 师 的“ 教 一段 ——
小 结 —— 写 段 意 ” . 高 信息 整 合 能 力 。 法⑦ 提 流程 二 :.二读 ” 。 中第 八 自然 段 写 道 :树是 1“ 中 文 “ 世 袭 的 土著 , 春 泥 的 效死 者 。 这 是 对树 的赞 颂 , 是 ” 是理 解 文 章 主 旨 的关键 。第 六 、 自然 段 写 道 : 树 面 对 现 七 大 代 文 明 而遭 威 胁 。 九 自然 段 写 道 : 醉 汉 驾车 撞 树 而 第 一
记 内容 一 盘散 沙 。无 法 完整 把 握 文 意 等 问 题 。 因此 在
中问 题 来读 , 就能 有 的 放 矢 。 之 有 效 。另 一 方 面 也 可 行
以 自提 问题 阅读 , 求 提 出 反 映文 本 信 息 的关 键 问题 。 要
做 到 操 作 简易 , 效 显 著 。 实
《白杨礼赞》文本解读
《白杨礼赞》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这篇散文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
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分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1940年5月,茅盾离开新疆返回内地,受朱德同志邀请前往延安。
在延安参观讲学期间,亲身体察了解放区军民的斗争生活,看到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了此文。
2.文题诠释:“礼”是敬礼、致敬。
“赞”是赞美,“礼赞”的含义是崇敬而赞美。
题目的意思是以高度的敬意赞美白杨树。
3.文章主旨:本文采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4.内容解读:白杨树内在精神:伟岸正直紧密团结积极进取朴质平凡坚强不屈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5.结构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如下:全文共9个自然段,可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点题,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领起全文。
第二部分:(2至4)转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从正反两面写人对高原景色的感觉,衬托出白杨树,用肯定的语气再度赞扬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三部分:(5、6)运用先总后分的写法,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以否定句式,强调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第四部分:(7、8)先用欲扬先抑,虚抑实扬的手法,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然后用排比句,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五部分:(9)运用对比手法,表明作者不同于顽固派的观点,又一次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与文章开头相呼应。
6.写作特色:(1)采用象征手法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听王崧舟老师讲文本细读
听王崧舟老师讲文本细读1、直面文本用朱光潜在《美学》里的话说就是:慢慢走,欣赏啊。
把这个“走”换成“读”:慢慢读,欣赏啊。
“慢慢”不仅仅指速度,更重要的是指一种心态,从容不迫、气定神闲的细读文本。
也就是告诉我们语文老师,要安安静静教书,不做浮躁人,不培养浮躁的一代中国人。
2、字斟句酌用南帆先生的话来说:“文本细读就是沉入词语。
”沉入词语就是让我们解剖理解汉语的每一个最小的意义单位,这里最妙的是“沉入”,即全身心的投入细读文本之中,而又和“投入”不同,“沉入”是从容不迫的,细微处见真功。
3、审美自失用王瑶的话说就是“在汉语中出生入死。
”语文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是一种感性的阅读,如果不随作者一起投入到文本本身蕴含的情感中,那么文本本身所承载的感情一定会被放逐!数学是思维体操,语文是情感的舞蹈。
4、比较品评谭学纯说:“文本细读就是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
”老师要反复行走,把类的思考与个的思考结合起来。
5、擦亮语言用吕叔湘先生的话来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
”王老师告诉我们,文本细读说到底,细读的是语言。
,“文本细读”正是语文教师积淀言语经验、获取言语感悟、启迪言语智慧、砥砺言语风格的重要路径和平台。
6、还原场景用夏丏尊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文本细读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
”就是教给我们要抓住文本之中任何一个可以对比还原的场景,经过对比引发想象,从而更深层次的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意图。
7、寻找缝隙王尚文说:“文本细读就是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
语文老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锐敏的心灵来关注文本之中任何一个“漏洞”,进而深入思考作者故意而为之的用途。
8、开掘意蕴施特劳斯说:“文本细读就是在字里行间阅读”。
就是找空白点,在空白处阅读,在无字处阅读。
文本细读就是在语言之河中畅游;文本细读就是把文本拆开来读;文本细读就是把握文本,阐释文本;文本细读就是在文本解读中安置人文的关怀;文本细读就是在发现文本的同时发现自己;文本细读就是逐字逐句的摸索别人的行文思路;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文本细读就是就是徜徉在语言之途。
《老王》文本解读一
拨开历史帷慢洞察人性光辉——探析《老王》文本细节背后的隐喻王克章对杨绛先生的《老王》,历来解读甚多,诸如老王品质善良、杨绛关爱孤弱及杨绛先生表达“愧作”等等,这些解读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挖掘了文本的内涵。
笔者认为,拨开历史帷慢,结合史实挖掘文本细节背后的隐喻,更能贴近文本的核心价值,更能洞察艰难时世中的人性光辉。
一、艰难时世中的其实人性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
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
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
这是文本第二节的文字。
是“据老王自己讲”而得来的,不是作者自编的,但这是不是“老王”杜撰的呢?当时真实的历史是怎样的?我们来看下面的史料:1955年12月21日至28日,中央手工业管理局和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召开第五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
会议决定“必须在‘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方针下,坚决克服右倾保守思想,加速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积极发展合作组织”。
要求组织起来的比重在1956年达到74% ,1957年达到90%以上。
1956年1月12日,北京市的手工业全部实现合作化。
——郑惠等著《五十年国事纪要·经济卷》我们看到,1955年年底才召开“第五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蹬三轮车的“老王’,自然也在“组织起来”之列。
像老王这样从旧社会旧制度过来的有年之人,即便从心里拥护新的社会制度,其对新的生产经营和分配方式的“合作社”的改革,难免经历有“慢”认识、“冷”思考和“渐”转变的过程。
即便北京有很细致的宣传发动,但前后不到半个月,北京的手工业就“全部实现合作”,形势一日千里,“老王”只能因“脑袋慢”“没绕过来”而最终落得“晚了一步”的结局。
那样一场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社会变革,任何一个裹挟在变革洪流中的人都会深受震撼,感到“惶恐”,“老王”自然也不例外。
人在“失群落伍”的处境里,最大的感受就是孤独,最渴求的是同行者、陪伴者,至少有个“同情者”或“倾诉者”。
《青山不老》文本解读一
19《青山不老》文本解读《青山不老》是我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新闻理论家梁衡的散文名篇。
语言生动优美,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给后代造福,课文虽然情节简单却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人民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坚定决心。
首先,我们来看看文章的结构。
可以分为三部分。
文章的第一部分(第1段):运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了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所作的巨大贡献。
文章的第二部分(第2-5段):主要写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所面临的大小环境以及所取得的成绩。
第2段:主要写老人改造山林所面临的恶劣险峻的自然环境。
第3段:主要写老人改造山林所面临的简陋艰辛的生活条件。
第4段:主要写村干部补充老人改造山林所取得的成绩和为人们所作的贡献。
第5段:主要写老人陪我们去沟里看树所见到的情景。
文章的第三部分(第6-7段):主要写“我”的感悟:青山是不会老的。
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第6段:主要写同老人道别时我的感受。
第7段:主要写我的感悟,点明文章主题。
其次,文章有一处难点,就是怎样理解题目“青山不老”的含义。
“青山”指的是苍翠浓郁、绿意荡漾的高山;“不老”指的是永远不会衰老。
难道青山还会老吗,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表面上看是说青翠的高山永远不老,实际上是暗示着某种精神与世永存。
以“青山不老”为题,直接点出文章的主题。
文章末尾,作者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这句话是文章的主旨,也与题目相呼应。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老农的精神不老,难道青山还会老吗。
《回忆我的母亲》文本解读
《回忆我的母亲》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朱德同志的身上,有着艰苦朴素、坚忍不拔、以身作则、平易近人、关怀战士、忠诚事业等许多崇高的品质和革命精神。
这些崇高的品质和革命精神。
这些崇高的品质和革命精神的养成,固然与他接受马列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革命实践分不开,但同时他的母亲钟太夫人的教育、影响和熏陶也是离不开的。
钟太夫人忠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
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朱德投身革命事业。
钟太夫人,是1944年去世的,享年86岁。
1944年3月25日的《解放日报》上曾刊载过这位英雄母亲的传略。
本文选自《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这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
2.文题诠释《回忆我的母亲》点明这是一篇回忆自己母亲的文章,标题揭示了文章中心,概括了写作范围、写作对象和写作内容。
3.主旨本文选自《朱德选集》,作者通过回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4.内容解读这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母亲勤劳简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人民和民族,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文章开门见山,高度概括母亲勤劳一生的特点,其中“我爱我母亲”是文章的感情基调,“勤劳”总领全文,是叙事线索,“回忆”点明主旨。
(第1段)文章的主题部分(第2-13段),以时间为线索,详尽地记叙了母亲勤劳的一生,歌颂母亲的美德。
一方面写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和坚强不屈的性格。
“母亲是个好劳动”是第四段的中心句。
交代了母亲在家里的劳动状况:她是一个好劳动。
小说新题型之双文本阅读(课件)-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阅读
10.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 子的欢喜”,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能懂得小 孩子的欢喜”这一主张的。(6分)
第一步: 审清题干,明确答题任务
即用文本一的内容,解读文本二“能懂得小 孩子的欢喜”观点。
而一看他们是花脸,这其间便无可奈何似的,我们只有退避三 舍了,我们简直已经不认得他们。何况他们这时手上已经拿着 叉,拿着叉郎当郎当的响,真是天兵天将的模样了。说到叉, 是我小时最喜欢的武器,叉上串有几个铁轮,拿着把柄一上一 下郎当着,那个声音把小孩子的什么话都说出了,便是小孩子 的欢喜,我最不会做手工,我记得我曾做过叉,以吃饭的筷子 做把柄,其不讲究可知,然而是我的创作了。我的叉的铁轮是 在城一个高坡上(我家住在城里)拾得的洋铁屑片剪成的。在 练猖一幕之后,才是名副其实放猖,即由一个凡人拿了一面大 锣敲着,在前面率领着,拼命地跑着,五猖在后面跟着拼命地 跑着,沿家逐户地跑着,每家都得升堂入室,被爆竹欢迎着, 跑进去,又跑来,不大的工夫在乡一村在城一门家家跑遍了。
我则跟在后面喝彩。放猖的时间总在午后,到了夜间则是“游
猖”,这时不是跑,是抬出神来,由五猖护着,沿村或沿街巡
视一遍,灯烛辉煌,打锣打鼓还要吹喇叭,我的心里却寂寞之
至,正如过年到了元夜的寂寞,因为游猖接着就是“收猖”了,
今年的已经完了。
3、热闹后的寂寞
到了第二天,遇见昨日的猖兵时,我每每把他从头至脚打 量一番,仿佛一朵花已经谢了,他的奇迹都到哪里去了呢?尤 其是看着他说话,他说话的语言太是贫穷了,还不如不说话。
根据我个人多年的玩味和体会,我发现,中国 古代优秀的散文家,没有哪一个是“散”的,是“ 随”的,正相反,他们大都是在“意匠惨淡经营中 ”,简练描摹,煞费苦心,在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的 选用上,狠下功夫。文章写成后,读起来虽然如行 云流水,自然天成,实际上其背后实蕴藏着作者的 一片匠心。空口无凭,有文为证。欧阳修的《醉翁 亭记》,通篇用“也”字句,其苦心经营之迹,昭 然可见。
运用整体教学助力课文解读——以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Unit_1“Food_matters”的教学为例
方法探微运用整体教学助力课文解读———以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Unit1“Food matters”的教学为例文|张晓华通过整体教学方法,如构建思维导图、层次化解读、创设生活化情境和小组合作探究,本文探讨了强化高中学生对英语课文深入理解的策略。
以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1“Food matters”为例,课文展示了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这些方法不仅加强了学生的英语技能,还提高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化理解,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促进了学生对语言和文化深层次的理解和体验。
一、构建思维导图,促进课文的深层解读在探讨牛津高中英语Unit1“Food matters”时,教师可构建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教师:今天我们来通过思维导图深入探讨课文中的主题。
让我们先看看课文的标题,思考它给了我们什么样的线索。
学生:本单元“Reading”部分的标题是“Comfort Food”,可能是关于食物给我们带来的安慰感。
教师:对,那让我们以此为中心展开学习。
课文的开头是怎样的?请读一下第一句。
学生(读):Whenever I feel lonely,I have a secret recipe that never fails:rice,milk and sugar,cooked low and slow.教师:很好,这句话点明了课文什么样的主题?学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者用食物来安慰自己的孤独感。
教师:那么我们在导图上将这种感觉与食物的关系连接起来。
课文接下来是怎样描述这种食物对作者情感的影响的?学生:作者说这道甜品让他想起了小时候在祖母家的时光。
教师:很好,那请你用英语描述这种情感。
学生:The creamy flavour works like a time ma-chine,taking me back to my sunny childhood memories with my grandmother.教师:精彩,我们可以将这句话添加到导图中,说明食物是如何触发美好回忆的。
《怀疑与学问》文本解读一
《怀疑与学问》中的“怀疑”陈恒军《怀疑与学问》一文是我国已故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根据自己的治学经验创作的一篇议论文。
本文主要阐述了怀疑精神在做学问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即: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才能辨伪去妄,才能建设新学说,才能启迪新发明。
笔者对本文进行了反复研读,觉得本文至少有两处值得商榷,现就教于行家里手。
(一)分论点的表述不准确。
本文开篇引用北宋哲学家程颐的“学者先要会疑”和张载的“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两句名言独立成节,提出中心论点,也就是治学者必须要有怀疑精神。
这两句名言既可做论点又可作论据,颇有说服力。
接着下文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3-5自然段侧重论述第一个分论点: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就是我们“治学者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已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オ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这样的分析令人信服。
文章第6自然段侧重论述了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接着作者摆事实讲道理,予以论证,这也无可厚非。
但该自然段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首句,即两个分论点的表述:“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则使人费解,不知顾先生的“消极方面”一说从何而来?其实“辨伪去妄”“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都是怀疑在治学中的积极作用(或正面作用)“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怎的成了“消极方面”的作用?“消极”一词在词典中有两种解释:(1)否定的;反面的;阻碍事物发展的(跟“积极”相对,多用于抽象事物):“消极言论”“消极影响”“消极因素”等;(2)不求进取的;消沉(跟“积极”相对):“态度消极”“消极情绪”“消极防御”等。
显然,文中“消极方面”中的“消极”当取第一种释义。
怀疑在治学中使人不盲从,不迷信,使人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从而辨伪去妄,何以说是否定的、反面的或阻碍事物的作用呢?难道在治学过程中取其精华,剔除糟粕,不是怀疑的积极意义方面的作用吗?所以笔者认为“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句中当去掉“消极”“积极”两词。
2019英语二text1
标题:2019英语二Text 1深度解读Text 1是2019年英语二考试的阅读部分,主要讨论了全球化的影响以及它对教育的影响。
本文将对该文本进行深度解读,主要从主题、篇章结构、语言特点、主旨分析、题目解析和写作意图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主题Text 1主要探讨了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包括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教育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文章涉及到的主题包括全球化、教育、文化交流、语言学习等。
二、篇章结构本文的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首先,文章通过提出问题(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引出主题,然后通过分析全球化的背景和现状,阐述了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接着,文章通过具体案例和数据,进一步阐述了教育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最后,文章总结了全球化的影响和教育应对挑战的方法。
三、语言特点本文的语言特点包括用词准确、句式多样、行文流畅等。
作者在描述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时,使用了许多专业词汇和术语,如globalization、opportunities、challenges等。
同时,作者还运用了多种句式,如长句和短句的结合、简单句和复杂句的结合等,使得文章行文流畅、逻辑清晰。
四、主旨分析本文的主旨是阐述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包括机遇和挑战,以及教育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文章通过具体案例和数据,分析了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和变化,强调了教育在应对全球化挑战中的重要性。
五、题目解析本文的题目涉及到了细节理解、主旨把握和推理判断等多个方面。
例如,题目可能会问到:“文章中提到的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是什么?”或者“作者在文章中如何描述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通过对文章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得出答案。
六、写作意图作者的写作意图是通过对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旨在引起读者对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关注和思考。
同时,作者也希望通过文章,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和机遇。
综上所述,2019英语二Text 1的深度解读涉及到了主题、篇章结构、语言特点、主旨分析、题目解析和写作意图等多个方面。
《为人民服务》文本解读一
【文木解读】《为人民服务》解读《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徳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
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 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徳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 打败日本侵略者。
创作背景“为人民服务”是适应时代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道徳思想。
这句话原本是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徳会上的演讲。
张思徳生前是中央警备团战士。
1933年参加革命,任劳任怨: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山中烧炭,炭窑朋塌,因奋力将队友推出窑外,自己被埋而牺牲。
毛泽东在演讲中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
”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他再一次强调:'‘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 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
”从毛泽东当时所提岀的要求来看,应当说,这是对革命军队新四军和八路军的要求,是对广大革命工作者的要求,是一个高标准的要求。
"为人民服务”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徳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客观需要,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履行职业职责的精神动力和衡屋职业行为是非善恶的最髙标准。
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立党宗旨的高度概括语•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还被中国共产党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为座右铭和行动口号加以使用。
著作注释讲演岀处:毛泽东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徳的会议上的演讲稿。
人物简介张思徳张思徳(1915年4月19 B-1944年9月5日),四川仪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楷模。
1915年4月19 H (农历三月初六)出生。
1944年,组织上再次派他到安塞县烧木炭。
9月5 0,他正在炭窑内工作时,炭窑突然朋塌,为救战友,不幸牺牲,年仅29岁。
《唐雎不辱使命》文本解读一
引导:
下面,就是通过关注言语形式寻找答案的过程。
人物对话的特点:
心里想的是A,嘴里说的却是B,而对方感觉到的又正是A。
第一段:
秦王——安陵君其许寡人:
你可要答应我啊!(“五百里之地”,这个数字绝对不是可大可小,——一出手就是大国风范,意味着什么:你以为我有多在乎你这弹丸之地吗?哼,不答应也可以,但你真的想清楚了么;现在给我还好,我还能给你一些好处。看似老熟人之间的亲切的交谈,话语里却到处是机锋,是不容置疑的口气,“安陵君其许寡人”要好好读读)
第二回合是斗争的高潮,从写作来说是全文重心,因此写得最细最详。“秦王怫然怒”一句,笼罩全段。一个小国的使者如何治服大国暴君的盛怒,固然很难;作者如何在短短的文字中把这个场面写出来,写得入情入理,令人信服,也非易事。但《战国策》的作者有这本领,而且胜任愉快,把这个场面写得波澜起伏,有声有色,令人仿佛亲临其境。这一段作者分两个层次来写。第一层,秦王怒气冲冲,施以恐吓,“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公然自称“天子”,全不把一个小国及其使者放在眼里。“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如果联系“灭韩亡魏”的背景,委实令人不寒而栗。唐雎“臣未尝闻也”一句,沉着冷静,不为秦王的恐吓所动,实际上是按兵待敌。因而这一层犹如两大浪峰中的一个浪谷。
易,是你情我愿的事,何必“不悦”?
秦王不悦就不悦,又何必“使于秦”?
最诡异的是,“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即告诉我们,下面是秦使者与安陵君的一段对话。
秦王是不在现场的。“秦王不悦”是怎么一回事?
可知:
秦使者离开后,安陵一方,正密切地关注、积极地打探秦国的动向和宫廷里的消息。
而得到消息便是:“秦王不悦”。于是,唐雎便立刻被派往秦国。这能告诉我们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解读文本上传: 占红旦更新时间:2014-2-5 16:39:04一、解读文本——视角多维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始终要把解读文本的能力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
著名特级教师,中国小语教学的新生代人物孙双金老师在谈到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曾提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
这确实是一句朴素的至理名言。
然而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我们是不是只想到了我们是一名语文教师,是一名教者,该如何把你理解到的知识点教给学生?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一定要从多个视角出发。
1、读者视角,陌生阅读,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
首先我们要将自己视为一个读者,要沉下心来细读文本,要想方设法让自己读进去、读出形象、想进去、走出来、细品味,通过品析词句,让文章荡涤我们的心灵。
我们要让学生喜欢文本,首先要先问自己喜不喜欢,我们一定要用语文教师的敏感捕捉课文中的语言魅力。
2、作者视角,智慧阅读,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
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想要传达的意蕴的载体。
这种意蕴可以是一种情绪、情感、情操,也可以是一种理解、理念、理论;可以是一种直白,也可以是一种婉曲;可以是对事物的认识,也可以是对人生的感悟;可以是一己有限的心得,也可以是济世博大的胸怀……‚作者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这是语文教师拿到教材文本,在进行解读时,首先要发出的究问。
答案在哪里?一定在文本的本身。
教参,只能是‚参阅‛。
我们要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大脑来解读教材文本来自作者的规定性。
3、教者视角,立体阅读,凸显学科的本体特征。
教师在进入教学之前,必须充分、细致地阅读教材文本,每个教师的个性都成为解读文本的一种别样体悟。
教师对教材文本其实在进行着再创造。
在这个意义上,‚超越教材‛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但教师的解读规定,一定只能由文本所包含的意蕴生成,而不是胡思乱想、胡言乱语,。
持之有据,这个‚据‛,就是文本意蕴的本来、本源、本质。
4、学生视角,个性阅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教师不仅要考虑把教材文本教给儿童,还要设身处地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用儿童的心灵去亲近教材文本,用儿童的眼睛去发现教材文本中属于儿童文化创造的那些特质。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才能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引领,才能遵循教学最基本的规律。
低年级识字课教学,有的老师备课时(尤其是公开课)煞费苦心琢磨出来的方法新颖别致,可却根本不适合孩子们,基于这一点,我们必须紧紧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延续始终。
没有遵循规律的教学一定是低效的。
二、解读文本——细读是关键深入、准确地解读文本、细读文本,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更是一个人享受阅读,品味文学之美的过程,如同欣赏自然美景一样,只有在文本中慢慢地走,细细地观察,才能从中发现别人不曾留意的细节,才能有机会与许多美景不期而遇。
专家观点:对教材独特理解是课堂教学神之所在,教师操作是课堂教学形之所在,神形兼备方乃成功。
所以,只有透彻地解读文本,才知道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只有透彻地解读文本,才知道教多少,学生学多少;只有透彻地解读文本,才好决定怎么教,怎么学;只有透彻地解读文本,才能胸有成竹地应对生成。
一句话:只有文本解读得好,课堂教学才会落实得好。
解读文本的过程恰似佛家入境的三个境界: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只有经历了这种过程,把文本读到‚玲珑剔透,形神兼备‛,才能有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
那要想达到这种境界,必须细读文本。
(一)何谓‚细读‛‚细读‛的字面意义并不深奥,就是仔细地、认真地阅读。
古今中外,一切负责的、敬业的文章批评家都会赞同并实践细读;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文学教师,都要求学生细读。
因为关于课文的一切独到的见解、高深的理论或教学的看似神奇的预设,从根本上说,主要是基于文本的细读与深入的理解。
如果说,一般的人,非中文专业的人阅读文本,可以是随便翻翻,可以是大致浏览,人们很难也不会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那么对语文教师就不能这样,而是语文教师需要细读。
细读,是无数有成就的学者和文学家的共同经验。
撰写《三国志》的晋代学者陈寿和,为《三国志》作注的南朝历史学家裴松之先后都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诗圣杜甫有‚读书破万卷‛的名句,大文学家苏轼的‚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又说:‚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美国的麦肯迪说:‚读几十遍后,味道才漫漫跑出来。
‛所以,所有细读的前提都是慢读、多读和认真读。
细读之后,一定要留下形象、留下语言、留下情感,落实语文教学本体目标。
(二)涵咏文本,捕捉信息,感悟语文魅力‚涵咏‛指‚沉浸‛,指把文本当作水,读者投入其中,如鱼得水,鉴赏玩索,拈量比较,浇灌心田。
解读文本就是要‚循文思质,因文释道,因道悟文‛。
‚文‛就是文本表现或反映客观事物的语言文字,‚道‛就是文本的思想内容,‚质‛就是连接‚文‛与‚道‛的成文法则,表达规律。
就一篇作品而言,我们必须从文入手悟道,从质入手解析文,再从道入手把握文,从文入手把握质。
具体地说,就是要看一篇文章用什么样的语言文字反映了什么样的事实,用什么样的结构体现了什么样的思路,用什么样的材料证明了什么样的观点,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然后再回过头来,看文本为了说明观点或表达情感,用了怎样的结构,用了怎样的语言,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结构、这样的语言,哪些值得我们借鉴、模仿。
由此我们不难悟出: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价值。
1、沉入词句,关注细节,品味语言艺术。
吕淑湘先生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
文本细读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文章的语言,语言承载着作者在认识社会生活中所捕获的意义,寄托着作者的真知灼见,渗透着饱满深沉的思想感情。
我们要本着对文本语言的高度警觉,用敏感的心捕捉文本潜在的信息,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轻易放过,对文本潜心涵咏,品味语言的艺术,发掘文本的核心价值。
(1)抓住关键词句,找准教学切入点。
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课文中尤其一篇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
或一词,或一句,或一段;或文题,或开篇,或总结,或承上启下。
找准以上切入点,通过精心设计,突破一点,就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从而对文本留下完整的印象。
例如《将相和》一文中,廉颇看到蔺相如职位比自己高,就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
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我碰见他。
得给他个下不了台!‛从文中的三个故事来看,蔺相如确实有一张厉害的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
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
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请您为赵王击缶。
‛‚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
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如果教学时抓住了蔺相如的这些语言,就可以了解到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
如果我们仔细地阅读和品味语言文字,就会发现课文中有许多高度概括,内涵丰富的词语,这些词语对表达文章的主要内容起着很大的作用。
如:四年上册的《白鹅》,课文是围绕一个关键词来写的,‚好一个高傲的动物‛的‚高傲‛,如果我们在解读时抓住这个‚点‛,那么在课堂教学上就可以引导学生纷纷从白鹅的叫声、步态、吃相来交流体会白鹅的高傲。
比如王崧舟老师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慧眼独具地开发出了诸葛亮的‚三笑‛,从而使学生从一个‚笑‛字就领悟了全篇课文。
从下面的课堂实录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解读一个‚笑‛字的魅力。
师:文中有十一个‚诸葛亮说‛,但只有这里有个提示语‚笑着说‛。
你读读这话,想想诸葛亮在笑谁?生:笑曹操。
师:你从哪里体会出的?生:从‚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看出的。
师:是啊,诸葛亮知道曹操的性格,知道曹操多疑,就把曹操玩于手掌之中,这是轻蔑之笑,讽刺之笑。
谁能把这种味道读出来。
指名读——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师:你还认为在笑谁?生:在笑鲁肃,我是从‚鲁肃吃惊地说‛中体会出来的。
师:他看鲁肃这么担心,是在笑鲁肃还没明白自己的意图,这是宽厚的笑,幽默的笑。
大家试着把这种味道读出来,让鲁肃放心。
生试读——指名读(生读时,师是以鲁肃的身份来点评的,如:‚我的心没放下‛,‚我的心放下了一半,还有一半没放下,怎么办?‛,‚你以为嗓门高,效果就越好吗?我刚放下一半的心有提起来了‛‚我的心总算放下了‛)师:还在笑谁?生:在笑自己。
因为他心里很有把握。
师:这是一种自信的笑,胸有成竹的笑。
大家自己读,读出这种感觉来。
指名读师:再想想,还笑谁?生:在笑周瑜。
师:从哪里看出?生联系第二自然段说理由。
师:这叫胜利的笑,自豪的笑。
读出诸葛亮的这种感觉来。
生读。
师:我们来一起读读这句,你怎么体会的,就怎么读。
生齐读。
好的文章语言明晰,绝不可模棱两可,含糊不清。
如:《倔强的小红军》,原来的题目是‚马背上的小红军‛,‚马背上‛让人琢磨不透,是小红军骑在马背上,生病了,走不动,还是让人抱在马背上,令人费解,显然表意不明。
‚倔强‛,做到了‚意明‛(题意明确),‚眼明‛(题眼清楚),‚情明‛赞颂了小红军倔强的性格。
《画杨桃》: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亲开始教我画画。
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为什么看似废话爸爸要如此叮嘱?起初这对读者是一种期待,而通过文章的具体描述我们领悟到它对作者一生受用,那爸爸、老师只是在叮嘱这样画画吗?还在叮嘱什么?你看抓住‚叮嘱‛一词就把文章读活了。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结尾段:‚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教导‚我‛的,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父亲的教导给了‚我‛怎样的启示和帮助?这样由‚一个结语‛入手牵出‚一个场景‛‚两件事‛,在学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渗透这种表达方法,引领学生体会作者遇到困难时不轻易放弃,用心另辟蹊径的可贵精神,还有善于观察生活,乐于动笔的勤奋品质。
接下来再延展文本:经历作者所为,联系自身实际想想父亲的教导有没有给你怎样的启示?说一说,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