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6.3.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 (新版)沪教版

合集下载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6.3物质的溶解性 教案设计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6.3物质的溶解性 教案设计

课题一:物质的溶解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a.通过对溶解性饱和溶液的复习理解并记住固体溶剂热度的概念。

b.通过实验理解影响物质溶解度因素2 过程和方法目标:本节课运用主要的教学方法有: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对比法等。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溶解性的影响因素,为溶解度概念的尽力提供感性的材料,同时让学生体验控制变量在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理解溶解度曲线,了解结晶概念及结晶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互相协作能力学习过程。

二、教学重点:溶解度的含义三、教学难点:溶解度的概念建立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对比法、练习法。

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同学们,铁和食盐在日常生活中常见,那他们都溶于水吗?事实上,不同物质溶解性不同,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影响结果又怎么样?请大家大胆猜想。

2.探究活动1(影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因素有哪些)1、学生猜想影响因素影响结果溶质的种类溶质不同,溶解性不同溶剂的种类溶剂不同,溶解性不同湿度的高低温度不同,溶解性不同2、教师讲述怎么才知道这三个猜想是否正确么?(用实验验证)影响溶解性的因素可能有多种,我们在设计实验验证某一因素的影响结果时,应注意些什么呢?(注意控制变量)控制变量法是开展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提供给学生的硝酸钾有三小袋:1.5g的一袋,3g的两袋;两个实验中每次用到水都是5ml。

学生完成实验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实验1:1g硝酸钾在5ml水中全部溶解,说明了解溶解限量受溶质种类的影响(说明室温下硝酸钾在5ml水中全部溶解限量比熟石灰大)实验2:3g硝酸钾在5nl冷水中未能全溶,在5ml熟水中全部溶解,说明了溶质的溶解限量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物质溶解限量越大教师总结:刚才的实验探究使我们认识到,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的确受溶质种类、溶剂种类、温度等因素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温度对固体在水中溶解性是很复杂的。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全国版)6.3物质的溶解性教案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全国版)6.3物质的溶解性教案

物质的溶解性教课设计【教课目的】认知目标:1.理解溶液的观点及根本特色;认识溶液的一些性质2.认识溶液及乳化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能力目标:1.能够经过对比实验,概括、认识溶液的特色2.经过研究实验,认识溶液的性质,以及溶液导电的原由感情目标:1.学习科学研究的一些根本方法,培育实验察看,剖析能力,培育研究精神【教课要点难点】溶液的观点、特色。

【教课过程】.创建情境,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师:不瞒大家说,老师提起做饭就头疼。

一次我做饭时,忙繁忙碌,油盐糖醋面都粘在衣服上,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一想方法,如何才能除掉这些污渍呢?生:洗师:用什么洗?生:用水洗。

师:水起了什么作用?生:溶解师:同学们说得特别好,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物质的溶解。

[板书]物质的溶解师出示教课目的[大屏幕]二.自主学习,合作研究师:刚才我说的这几种物质都能够溶解吗?生:自由回复师:果然这样吗?我们仍是让事实来说话吧!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实验研究一实验内容察看到的想象面粉放入水中豆油放入水中食盐放入水中第1页糖放入水中食粗放入水中师:下边同学们进行实验,并达成实验报告。

生:实验并回复师:[追问]那么这些状态都是溶于水吗?生:不是师:既然不是,那么我们不可以说物质在水中溶解,而只好说物质在水中分别,共有几种状况?[板书]一、物质在水中的分别生:三种状况师;同学们看面粉分别在水中,振荡后,悬浮在水中的是什么状态的物质?生:固体师:我们把这样的混淆物称为悬浊液。

请同学们试着总结一下。

生:自由回复[板书]1.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分别在水中师:面粉分别在水中形成的是悬浊液,我们认真察看:振荡静置后,面粉不是平均分别在水中,会分层,我们就说它不平均,不稳固。

那老师衣服上的面粉如何除掉呢?生:洗师:用水洗后如不洁净,可再次用水漂洗。

师:豆油分别在水中,振荡后,分别在水中的物质是什么状态的?生:液体师:我们把这样的混淆物称为乳浊液。

请同学们试着总结一下。

九年级化学全册 6.3 物质的溶解性(第2课时)教案 (新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 6.3 物质的溶解性(第2课时)教案 (新版)沪教版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目标1.了解溶解度的含义。

2.学会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1.重点:(1)溶解度的概念。

(2)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2.难点: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物质的溶解性及其影响因素,知道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要比较两种不同溶质的溶解能力大小,还需要寻找一个标准来衡量,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和学习的内容。

推进新课【创设情境】不同的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性是不相同的。

如何比较不同物质之间的溶解性呢?这儿有碳酸钠和硝酸钾,请同学讨论如何来比较碳酸钠和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性。

请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来比较碳酸钠、硝酸钾的溶解性大小。

【诱导思考】(1)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分别溶解碳酸钠和硝酸钾,行不行?(2)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别溶解,行不行?(3)100 g水能溶解10 g碳酸钠,也能溶解10 g硝酸钾,能否说明碳酸钠、硝酸钾的溶解性相同?【师生归纳】在相同的温度下,在等量的水中,比较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碳酸钠和硝酸钾的质量的大小就能比较它们的溶解性。

【实验探究】在同一温度下(室温),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100 mL的水,再分别加入碳酸钠和硝酸钾,比较达到饱和时溶解的碳酸钠和硝酸钾的质量的多少。

【讲解】要比较不同固体溶解性的大小一定要注意:定温、溶剂量一定、达到饱和状态三个前提条件。

不同温度,不同溶剂量是无法比较它们的溶解性的。

【过渡】比较不同固体物质的溶解性,我们比较的是什么?比较的是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固体的质量。

其实比较碳酸钠和硝酸钾的溶解性大小,我们比较的就是它们的溶解度,溶解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板书】1.溶解度的含义【讲解】为了便于比较许多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大小,我们把溶剂的量规定为100 g。

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 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那么在上述实验中,在此温度下100 g水中碳酸钠达到饱和时溶解的质量,就称之为此温度下碳酸钠的溶解度。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6.3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新版)沪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6.3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新版)沪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6.3 物质的溶解性学案2(新版)沪教版【学习目标】 1. 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知道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2. 知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会根据溶解度曲线查找溶解度及解决一些问题。

【学习重点】 1. 对固体物质溶解度含义的理解和简单应用。

2. 利用溶解度曲线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学习难点】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

导学过程【活动一】认识、理解溶解度的定义1. 阅读课本P18-19,自学结合一对一助学理解“溶解度”的含义。

在一定下,某固体物质在 g溶剂中,达到状态时,所溶解的,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1.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划分(根据室温20℃时的溶解度)【巩固训练】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 100g水中溶解氯化钠36g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则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

()(2)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干得到36g氯化钠,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3)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

()(4)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

()2.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

(1) 20℃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三者的质量比是;(2)2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 g氯化钠,此时恰好形成饱和溶液;(3) 20℃时,将15g氯化钠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若将20g氯化钠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形成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活动二】认识了解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学习溶解度曲线的绘制方法1.完成P19上的“活动与探究”2.从溶解度曲线可获得以下信息:(1)可推至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2)可以发现溶解度随变化的趋势;(3)还可以比较在某一温度下或某一温度段内不同物质的的大小等。

3.完成P20上“观察与思考”中的问题。

九年级化学全册 6.3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1 (新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 6.3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1 (新版)沪教版

物质的溶解度
一、教学设计思想
上节课介绍了物质的溶解性,已经了解了不同的物质在相同的条件下溶解情况不相同。

这节课溶解度是继物质溶解性后,怎样精确地衡量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

通过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溶解度的比较,让学生区分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通过比较表格列数据和曲线查数据的不同,会画出相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曲线图。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溶解度含义。

(2)学会区分物质的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3)知道溶解度曲线,并会根据曲线查找相应的溶解度。

2. 过程与方法
(1)在掌握物质溶解性的基础上,理解溶解度的含义,并能区分物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体验比较的方法。

(2)在结合数学曲线思想下,学会画溶解度曲线,培养自学、阅读、查找有关数据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物质定性、定量的问题。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溶解度概念;画溶解度曲线图。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溶解度五要素。

四、教学用品
媒体:投影
五、教学流程
七、板书设计。

九年级化学全册6.3物质的溶解性教案沪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化学全册6.3物质的溶解性教案沪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化学全册6.3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沪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全册6.3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沪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化学全册6.3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沪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教学目标:1。

知道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2.知道什么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相互转化。

教学重难点:影响溶解性的因素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1。

消毒酒精中酒精的质量分数是多大?2. 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3。

工业制氯气通常采用电解食盐水的方法,我们知道,越浓的食盐水中氯化钠越多,得到的氯气越多,为什么工业上只用26%的食盐水溶液,而不用30%、40%甚至50%的食盐水来电解呢?交流讨论:氯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在水中是否都容易溶解呢?联想与启示:P166小结:一、溶解性1。

定义: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

活动探究:P166实验1填表:在室温条件下:结论:2。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即与溶质的种类(或性质)]有关活动探究:P167实验2填表:在室温条件下结论:(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即与溶剂的种类(或性质)]有关活动探究:P167实验3填表:结论:(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交流讨论:P167阅读:P167过渡:上述实验3中在室温下将3g硝酸钾加到5ml水中,硝酸钾没有全部溶解,说明了什么呢?(不能无限制的溶解,也就是不能无限制地提高溶液的浓度)那么,你能否解决上课前提出的问题:电解食盐水制氯气时,为什么不用50%的食盐水呢?交流讨论:那么,除了用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未溶解的硝酸钾溶解以外,你还有什么方法呢?活动探究:P167小结:①大多数固体,在一定量的溶剂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量增多.②大多数固体,在一定温度下,随着溶剂的量增多,溶解量增多。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6.3物质的溶解性 教案设计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6.3物质的溶解性 教案设计
师借助放大镜强调溶解度的四要素,加深学生印象,并举实例让学生解释。
师设计了一组习题
师出示表格,让学生了解常温下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并激发学生思考:谁能用更直观方法来表示?
师设疑:我们用实验方法可以测定硝酸钾在某些温度时的溶解度,怎样知道硝酸钾在任意温度下的溶解度呢?
师出示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提问: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你能获得那些信息?讲解,并告诉学生: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下的点表示不饱和溶液。
师设疑:利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能帮助我们解决哪些问题呢?
出示两组习题。
师借助画图解释分析
师出示练习:一道溶解度曲线与溶质质量分数相融合的题目。
是借助动画讲解,学生很快得出正确答案。
使学生初步了解溶解度的含义
使学生深化理解含义
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方法在化学中的应用。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图像分析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物理研究方法在化学中的应用;学会利用数学思想解决化学问题。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同时体会化学与数学的联系,形成学科融合的思想,在讨论和思考中对溶解度曲线中涉及的点、线、面的信息,充分理解并亲自感受。
学生在坐标系中画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学生讨论得出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生完成练习
生思考并讨论
让学生带问题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探究
生思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以设问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知欲,引入新课。
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方法的时候回忆旧知识并能将旧知识恰当的与当前的问题结合,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课题
第六章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6.3+物质的溶解性(第3课时)教案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6.3+物质的溶解性(第3课时)教案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目标1.了解结晶现象。

2.知道两种结晶方法。

教学重难点1.重点:(1)结晶的概念。

(2)结晶方法的应用。

2.难点:结晶方法的应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国青藏高原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Na2CO3)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当我们剧烈运动以后经常发现我们的脸上和脖子上有盐霜;在农村很多居民冬季都有腌制咸肉的习惯在腌制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咸肉的表面也会出现盐霜。

这些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其中的道理。

推进新课【投影】【设问】上面的这些固体都是从水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那么这些物质为什么会从溶液中析出呢?【讲解】在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水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后改变温度或减少溶剂溶质会从溶液中析出人们通常把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做结晶。

【板书】1.结晶的定义【师生整理】结晶和溶解是两个相反的过程固体溶质溶液中溶质。

【提问】既然溶液要析出晶体必须达到饱和状态那么达到饱和状态后的溶液用什么方法才有晶体析出呢?【板书】2.结晶的方法【师生归纳】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

【过渡】下面我们就通过两个实验来认识和掌握这两种结晶的方法。

【实验探究】实验1: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的氯化钠溶液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2:在一只盛有30 mL沸水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硝酸钾配成浓溶液将烧杯放在冷水中降温观察实验现象。

- 2 - 【分析思考】为什么食盐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而硝酸钾则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你能根据二者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的规律来作出解释吗? 【讲解】①当温度降低时溶解度陡升型物质(如硝酸钾)析出的晶体比缓升型物质析出的晶体多当升温蒸发溶剂时陡升型物质的溶解度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水的蒸发所以陡升型的物质适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结晶。

②而当温度降低时缓升型物质(如氯化钠)析出的晶体少所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不好而多采用蒸发溶剂法结晶。

【提问】根据上述我们的分析和总结你认为这两种结晶方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师生归纳】 (1)蒸发溶剂法:适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而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如海水晒盐得食盐;(2)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适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而影响较大的固体物质如从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得硝酸钾晶体。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6.3 物质的溶解性(第3课时)》学案(新版)沪教版(I)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6.3 物质的溶解性(第3课时)》学案(新版)沪教版(I)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6.3 物质的溶解性(第3课时)》学案(新版)沪教版(I)【学习目标】1.知道结晶的原理,熟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的适用范围和基本操作;2.能根据物质溶解性的变化规律,选择不同的结晶方法来分离混合物;3.会进行粗盐提纯。

【学习重点】根据物质溶解性的变化规律找到适合的结晶方法。

【学习难点】会选择不同的方法分离混合物。

【学习过程】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1.溶解所需的仪器。

2.过滤所需的仪器。

3.蒸发所需的仪器。

4.物质溶解性随温度改变的变化趋势主要有三种类型:(1),如KNO3;(2),如NaCl;(3),如Ca(OH)2。

【新知导学】:怎样设计实验来鉴别食盐水和蒸馏水?二、合作、研讨与点拨总结:什么叫结晶?结晶的方法有哪些?反思:如果实验1中用的是KNO3,实验2中用的NaCl,还会有类似的现象吗?为什么?小结:结晶的方法和适用范围(1)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又叫法),适用于哪类物质?如________(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2)蒸发溶剂的方法:适用于哪类物质?如________(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活动二.混合物分离的方法(1)可溶性固体与不可溶性固体混合。

如:将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所得的二氧化锰提纯出来,用方法。

(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固体中混有少量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物质。

如:从含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中提纯硝酸钾,用方法。

(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中混有少量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固体物质。

如:从含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中提纯氯化钠,用方法。

反思:你能说出上述操作的具体步骤和所需仪器吗?活用所学:现有一批混有泥沙的粗盐,如何得到较纯净的食盐晶体?拓展:1.制取精盐过程中将其中可溶性的杂质除去的方法是:用饱和的食盐水浸泡。

你能说出其中包含的原理吗?浸泡的盐水能无限次的使用吗?为什么?2.对刚过滤出来的固体,其表面的可溶性的杂质清洗的方法有三、总结、反思与提升1.总结活动一、二。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溶解现象6.3物质的溶解性教案新版沪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溶解现象6.3物质的溶解性教案新版沪教版

【实验 1】取一瓶底部留有硝酸钾晶体的硝酸钾溶液,分别取出 20mL
加入 A、B 两个烧杯中,再分别向烧杯中加入 2g 硝酸钾晶体,
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固体是否溶解。 不溶解
【结论】实验表明,一定温度下,大多数物质在一定量溶剂中可溶解的
量是有一定限度的。
【概念】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精品文档
2019-2020 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溶解现象 6.3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 1 新版沪教版
实用文档
精品文档
1.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2.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转化
知识目标

关系;



3.了解物质溶解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学会用实验的方法确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
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交流与讨论】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你认为要注意哪些
方面?请将你的看法与同学们交流。
【实验 2】在 A 烧杯中再加入 5mL 水,观察未溶解的硝酸钾上加热 B 烧杯,观察未溶解的硝酸钾是否继续溶解。
学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溶解性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 情感目标 地位和应用


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重点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涵义。 材

自主探索
分 难点 实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一.预习导学与交流反馈
个人二次
1.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中的能力, 备课: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温度。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6.3物质的溶解性 教案设计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6.3物质的溶解性 教案设计

第六章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用实验探究法确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2、通过探究实验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转化方法;3、了解物质溶解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4、培养和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及应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来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及对饱和溶液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对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产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2、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体验通过实验获得知识的成就感,体验科学探究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3、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习重难点:重点:1、建立溶解性的概念;2、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3、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转化关系.难点: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2、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学习方法:实验探究,交流讨论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展示:向三只分别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面粉、食盐、食用油,搅拌.学生观察思考1:看了这几只试管中的物质,你有什么启示?学生:交流讨论讲述:不同的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我们把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能力称为这种物质的溶解性.板书: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溶解性定义思考2: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猜想一下物质的溶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讨论、猜想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溶剂的量、颗粒大小……探讨:下面我们做几个小试验来验证大家的猜想.分组实验:[实验一]:食盐、蔗糖、消石灰各1克分别放入有5毫升的水的试管中振荡后观察.[实验二]:A、B两只试管中各放入少量的植物油,A中加入少量水,B中加入少量汽油,振荡,观察现象.[实验三]:取一只试管加入5毫升水,再加入3克硝酸钾,充分振荡,观察现象;如不能完全溶解,将试管加热,观察现象.教师在学生实验探究时巡回指导.思考3:你观察到哪些现象,得到了什么结论?学生交流讨论:展示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板书: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不同;(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1)机修工满手的机油用什么洗去?为什么?2)菜锅上的油用热水比用冷水易洗干净,为什么?3)冬天洗衣服时用温水来冲洗衣粉,为什么?学生交流讨论物质是否能无限制地溶解?如一杯糖水中不断加糖是否一直会变得更甜?[思考1]:如果把溶液分成“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两类,你会下定义吗?带领学生阅读教材P168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定义.板书: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定义[思考2]:教材“饱和溶液”概念为什么有“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作为前提?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探究:[实验1]:两同学各取一支试管,分别加入5 mL水,室温下分别一份一份地加入硝酸钾,振荡,待前一份溶解后再加,直至有固体不再溶解.[实验2]:甲:向试管中加5 mL水观察现象;[实验3]:乙:将试管加热,观察现象.(将教材中20毫升水改为5毫升既节约药品又方便了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猜想:饱和溶液中能否再溶解其它溶质?教师演示:[实验4]:在盛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振荡,观察现象.(用硫酸铜颜色鲜明)学生惊叹!小结: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但还能再溶解别的物质.[思考3]:怎样判断某一溶液饱和与否?展示:盛有KNO3溶液的甲乙丙试管,其中甲乙为饱和溶液,甲试管中有晶体析出,乙丙无.问题:请判断哪支试管中溶液一定饱和?另两支试管中的溶液饱和与否?教师演示:[实验5]:在乙试管中再加KNO3,晶体不溶.在丙试管中再加KNO3,晶体还能溶解.小结: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交流与讨论]: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结合上面实验1—3来总结、归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注:上面的方法对大多数物质是适用的,但有少数几种物质(如氢氧化钙)却不适用.补充:日常生活中对溶液的分类有另一种说法:浓溶液与稀溶液.实验一中,1克食盐完全溶解在5毫升水中,而1克消石灰却不能完全溶解,他们形成的溶液哪种比较浓,哪种比较稀?追问:如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来化分呢?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交流讨论]: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吗?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吗?讲述:请大家反思,这堂课我们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获得了哪些知识,能解决哪些问题,是否还有问题没解决?结束语:今天的学习过程中大家的表现很好,希望同学在学习、生活中多观察,勤思考.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解决更多的问题.练习:1、下列关于物质溶解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B、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C、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D、物质的溶解性与使用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都有关系2、怎样判断某一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A、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降低温度观察是否有溶质析出B、保持溶液的温度不变,蒸发水分观察是否有溶质析出C、保持溶液的温度不变,继续加同种溶质,观察能否继续溶解D、保持溶液的温度不变,继续加不同种溶质,观察能否继续溶解3、把一只新鲜的鸡蛋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鸡蛋沉入水底(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回答下列问题:(1)若向烧杯中加入食盐粉末直至溶液饱和(饱和食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将会观察到什么现象?请解释原因.(2)若向烧杯中逐渐加入浓盐酸,鸡蛋壳表面会有什么现象?这会使鸡蛋怎样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6.3.2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新版)沪教版
2、饱和溶液有哪些方法转化为不饱和溶液?转化时溶质质量分数如何
变化?不饱和溶液有哪些方法转化为饱和溶液?转化时溶质质量分数
如何变化?
【新知导学】:
1、以下是同学们在学习溶液知识的实验报告的部分内容,仔细分析后回
答。

(1)在同一条件下,物质的溶解能力与和有关;(2)除(1)中因素外,你认为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外界条件
有关,如果外界条件和溶剂种类确定,要比较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能力,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因素。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请设计方案探究:常温下蔗糖和食盐在水中溶解性强弱。

(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阅读教材P168,根据固体溶解度的定义分析:
溶解度的四要素:(1)(2)(3)(4)
思考:研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为什么要考虑上述四个要素?
2.判断下列各句是否正确,说明原因:
①20℃时,10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

②20℃时,100克饱和食盐溶液里含有10克食盐,所以20℃时食盐的溶
解度是10克。

③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3.3克氯化铵,则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3.3克。

④20℃时,131.6克NaNO
3饱和溶液里含硝酸钾31.6克,则20℃时NaNO
3
的溶解度是31.6。

⑤ 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所以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

3.思考: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g,则在20℃时氯化钠溶液的溶
质质量分数最大为
【活动二】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
思考:(1)你能根据课本P18物质的溶解度说出它们的溶解性吗?
Ca(OH)
2 Na
2
CO
3
NaCl
NaNO
3 NH
4
NO
3
C
12
H
22
O
11
(蔗糖)
(2)根据20℃时,Ca(OH)
2溶解度是0.165g,NaOH溶解度53g(CO
2
与NaOH
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所以用检验CO
2
,理由是
用吸收CO
2
效果较好,理由是
【活动三】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表示
(2)溶解度曲线
以物质的为纵坐标,以为横坐标,在坐标纸上先找出不同温度下相应溶解度的点,再用光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

观察与思考P20图6-13、图6-14: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填充
①溶解度曲线上的任何一点表示
②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中,交点表示的意义是
③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如: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如: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如:
④溶解度曲线坐标系中的点与溶液状态的关系
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该溶液的状态为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下同);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溶液的状态为_____。

思考:
(1)图6-13中温度对溶解度影响最大的物质是,影响最小的
物质是;
(2)30℃时KNO
3的溶解度约 g。

80℃时140g NaNO
3
溶于100g
水中形成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

【活动四】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你能解释吗?
(1)鱼儿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有O
2
,夏天下雷雨前,鱼总要浮到水面上。

(2)烧开水时,水沸腾前冒气泡。

(3)把汽水瓶打开,有大量气泡产生。

归纳: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影响的规律如何?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如何理解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3、物质的溶解度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什么关系?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反馈】导学案达标检测部分
【作业布置】导学案课后训练部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9H22455 57B7 垷 }Z33895 8467 葧38806 9796 鞖25858 6502 攂[39784 9B68 魨30407 76C7 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