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27《岳阳楼记》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7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
《某某楼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全文,感受品味并积累形象丰富的语言。
学习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2、学习X仲淹放眼世界、胸怀天下的博大胸襟,从小树立高远的志向。
3、自主合作探究,师生互动交流,取得共识。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与语法,记住X仲淹的警句。
【教学难点】掌握文章重点句的深层含义,品味并学习古人的博大胸怀和人生理想。
【教学安排】两教时第一教时【教学要点】1、由文章标题导入,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2、朗读课文,点拨文言词义及语法,学生口头翻译。
3、疏通文意,初步了解写作思路和写作意图。
4、布置作业:落实书面上的翻译。
【教学步骤】一、由文章标题导入,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
某某楼,位于某某省某某市洞庭北路,古城西门城墙之上。
某某楼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某某天下楼”之美誉,与某某武昌黄鹤楼、某某某某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X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某某楼上,X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
2、记,古代的一种文体,将记事、写景、抒情融为一篇文章中,记事简明,写景铺X,抒情真切,议论精辟,目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念)。
本文相当于现代文中的一篇游记。
3、作者及写作背景:某某楼楼址在某某省某某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唐玄宗开元四年(716),X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某某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1046年,X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某某楼。
当时,X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
滕子京请X仲淹为重修的某某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
X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像,写下了千古名篇《某某楼记》。
二、朗读课文,读出节奏。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第27课《岳阳楼记》公开课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27课《某某楼记》【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全文。
2.能正确译讲并背诵1、2自然段。
【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某某楼记》。
二、出示目标过渡语: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显示)过渡语:怎样实现目标呢?请看自学指导:(大屏幕显示)三、第一次“先学后教”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1.听录音,给生字注音,准备朗读比赛。
2.朗读比赛,比谁能模仿录音,读准字音,停顿正确。
1.过渡语:请同学们认真听,听完后,进行朗读比赛。
2.放录音。
3.过渡语:朗读比赛开始。
愿意参加比赛的请举手。
××你先读。
4.指名朗读课文,有错即停,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地方。
师在黑板左边板书读错的字词,并表扬读音正确、声音响亮的学生。
5.如有错字,学生齐读师板书的字词两遍。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一)过渡语:大家把字音读准了,下面开始第二场比赛。
请看:(二)出示: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译讲课文1.把补充注释写到课文有关词语旁:①增其旧制:增,扩大。
其,代指某某楼。
旧制,原来的规模。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作,写。
以,来。
记,记述。
之,代指重修某某楼这件事。
③予观夫(fú):夫,那。
④衔远山,吞长江:衔:口含。
吞:吞吐。
⑤多会于此:会,聚会。
2.边看课文1、2段,边看注释,练习翻译。
4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解释词语,译讲1、2段。
(三)学生自由读1、2段课文、注释,准备译讲;师巡视,了解学情。
(四)指名译讲。
过渡语:谁有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请先提出来。
(如果有,先找其他同学帮助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再讲。
)如果没有,译讲比赛开始。
先来译讲第一段。
1.屏幕出示第一段原文,并将重点词、句用红体字标出。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某某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2.教师抽查第一段的重点词、句的解释和翻译。
过渡语:×××,你来译讲这一句。
八年级语文下册 27《岳阳楼记》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作太守。
越明年:越,到了。
政通人和:通,顺利;和,和乐。
属予作文以记之:予,我; 以,来; 之,指重修某某搂这件事。
3.概括这段文章的内容。
重修某某楼的背景,和写这篇文章的原因。第一段,叙事,滕子京的政绩、文化建设和自己作记的缘由。其中"守" 作动词用,"越"有"度过、超出、经过"义,"百废俱兴"为成语等。
某某楼记
章节(课题)名称
某某楼记
学时
2-1
总课时
80—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过程
方法
反复朗读,结合工具书,自主理解重难点字词。
学习作者生动细致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具通俱,都。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叮嘱。
四、自由读课文,直至读熟。
1、自由高声读课文
2、听《某某缕记》录音
3、指导朗读:
①校正读音
②体会语调
③把握停顿语感
4、分组(4人为一学习小组)读课文,参看注释,翻译课文。
5、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快捷地朗读课文。
五、学习文章的第一节。
1.本节课文,并根据页下注释翻译这一节。
4.背诵课文第一节。
六、作业。
熟读课文,记忆生字,翻译课文。
认真听老师讲解文题。
大声认读字词
学生回忆相关知识认识记这种文题。
学生齐读课文。
结合工具书自主翻译。
明确作业与重点字词。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岳阳楼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岳阳楼记》 备课人授课时间 课 题 《岳阳楼记》教 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诵读、感悟、疏通、评判、翻译 情感态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积极意义。
重难点 学习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教 学 设 计教 学 内 容环节 一、导入:《岳阳楼记》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不仅文辞优美,结构严谨,而且立意积极,抒写了作者伟大的抱负,其中有句话已经成为不朽的名句,每当人们谈生活、理想,谈伟大志向时常常加以引用,是哪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作者、体裁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幼时家境贫寒,刻苦求学,生活的穷困,使他有可能了解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入朝做官后,一再上书朝廷议论国事,主张革除利弊,改良政治。
宋仁宗庆历三年,他做了参政知事之后,提出了十项改革措施,受到守旧派的排挤,被罢免官职,出任地方官。
本文是他贬到邓州后,应好友滕子京的邀请而写的。
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同榜,很有才学、本领,遭到人无限,一贬再贬,于庆历四年春,谪守巴陵,文章就是从“谪”字下笔的。
关于“记”—古代的“记”是一种不定体,叙事、写景、状物的成分居多,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和抱负,或阐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在写法上有两类:(1)寓情、理于事、景、物之中;(2)在事、景、物之中自然生发出情理,而常以“卒章显志”的方式表现出来。
《岳》属于后者,《桃花源记》属于前者。
三、范读,正音、解词、分段1、(1)写重修岳阳楼的北京及作记原由。
2、(2-4)写“大观”和“迁客……”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的感受。
3、(5)抒发作者的阔大情怀和政治抱负。
四、第一节(全文的引子)1、岳阳楼在什么地方?湖南省岳阳市西门的城楼,高三层,面临洞庭,唐代建造,这里正当湖水入江的口子,朝晖暮霭,万顷烟波,气象雄伟。
2、滕子京怎么会重修岳阳楼呢?(背景)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八年级语文下册 27《岳阳楼记》(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认识作者、写作背景及文体特征。
2、指导学生朗读,继续提高诵读能力,品味意境,读出情感。
3、积累文言词语。
重点
熟练朗读课文
难点
品味意境,读出情感。
教法及教具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一、导入文本
坐落在某某吴县的X氏山庄,正殿中X仲淹塑像上方的匾上写有四个大字:济世良相。X仲淹入则为相,出则为将,曾带兵守边,是一位将相全才。然而他的战功、政绩并不为一般人所熟悉,而他留给后人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激励后人不要计较个人得失,努力为人民为国家作出贡献,这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
2、积累字词
谪守(zhé)滕子京(téng)予观夫(yú fú)
衔远山(xián) 浩浩汤汤(shāng) 朝晖夕阴(huī)
潇湘(xiāo xiāng) 迁客骚人(sāo)霪雨(yín)
霏霏(fēi fēi) 怒号(háo)樯倾楫催(qiáng jí)
山岳潜形(qián)薄暮冥冥(bó míng) 波澜不惊(lán)
(3)教师示X朗读部分段落பைடு நூலகம்学生跟读。
(4)学生大声练读,尝试表情朗读,力求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5)学生推选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示X朗读,其余同学点评。
跟随教师进入课堂情境
参照注释和参考书了解作者和相关写作背景。
学生交流作者和写作背景。
掌握字词的音形。
学生读一读,记一记。
按要求认真朗读,把握节奏和情感。
二、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7《岳阳楼记》(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
第二十七课某某楼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
2.了解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初步学习品味、鉴赏课文。
教学重难点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名胜古迹吗?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指的是什么呢?有哪些文人墨客在这些地方留下了诗词歌赋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指的是:滕王阁、黄鹤楼、某某楼。
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得形象生动,令人神往;X灏的《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X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感人肺腑,让某某楼名震天下。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让某某楼名震天下的写景状物抒情的名篇《某某楼记》。
课堂实录一、预习展示【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疏通字词,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X仲淹(989—1052),字希文,某某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刻。
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
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某某修捍海堰。
宝元三年,任某某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
庆历三年,西夏请和,X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
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X 兴修水利。
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某某、青州的太守。
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
死后谥号文正,世称“X文正公”。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X,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
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
有《X文正公集》传世。
2. 学生拿出资料,介绍X仲淹的生平及主要作品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3. 多媒体展示本课生字,学生注音朗读并理解。
谪(zhé)属(zhǔ)霪(yín)霏(fēi)樯(qiáng)冥(míng)偕(xié)二、指导朗读,整体把握。
八年级语文下册 27《岳阳楼记》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6、背诵这节课文。
五、小结:课文的第三节和第四节写出了洞庭湖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色,以及不同的人面对这两种不同的景色时产生的不同的思想感情。“霪雨霏霏”时的感极而悲,“春和景明”是的喜洋洋,照应了第二节课文中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些人因为自己不同的遭遇,面对洞庭湖壮观的景色产生差距强大的感受,是因为他们的心情不同。
某某楼记
一.简 述 重 修 背 景 和 作 记 原 因。
二.具 体 描 绘 洞 庭 湖 壮 丽 景 色 和 迁 客 骚 人 的 览 物 之 情
(1) 写 景[ 总] 气 势 大 , 变 化 多 览 物 之 情, 得 无 异 乎?
(2) 写 景[ 分] 阴 冷 天 气( 以 己) 悲 览 物 之 情, 因 景 而 异
某某楼记
章节(课题)名称
某某楼记
学时
2-2
总课时
80—59
三维目标
知识
技能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过程
方法
反复朗读,结合工具书,自主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写 景[ 分] 春 和 景 明( 以 物) 喜
教学反思
这部分写的是: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4.想一想,既然是某某楼之大观,为什么不详细记述呢?
因为“前人之述备矣”,如果作者再详细写就会显得重复没有新意。
5.背诵本节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三节。
1、朗读课文,想一想,这一节写的是某某楼什么时候的景色?
“霪雨霏霏”时的景色。
2、这“霪雨霏霏”时写了洞庭湖哪些方面的内容?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岳阳楼记》教案 新人教版
27、岳阳楼记目标要求: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5、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材分析:《岳阳楼记》是语文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
它是一篇散文,以“记”为名,先叙事后写景,进而由景入情,因情而生发议论,环环相扣,层层蓄势,表达了作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
文章句式长短错落有致,大量使用骈句,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
教具准备:投影仪 U盘音箱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1、听录音朗读。
要求:(1)准音谪(zhé)属(同“嘱”zhǔ)霪(yín)霏(fēi)樯(qiáng)楫(jí)冥(míng)谗(chán)偕(xié)(2)句读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登/斯楼也。
2、分组合作学习。
要求:(1)划出疑难语句;(2)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结构共分三个部分。
二、导入新课:1、作家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
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
八年级语文下册 27 岳阳楼记教案 新人教版
岳阳楼记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加强文言词汇的积累。
2.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文体特征。
3、理解本文写景抒情、对比出旨的特点。
4、背诵课文。
5、理解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学习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品味意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的内涵及其在篇章结构中的作用。
理解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体现的作者的政治抱负。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1.了解文章背景。
2.扫清读音及字词障碍障碍。
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
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
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
今天,我们就来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
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改其乐也。
既任(做官),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副宰相)谪守邓州。
勤政爱民,有政声。
常自诵日:“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现在河南省邓县)。
《岳阳楼记》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岳阳楼记》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岳阳楼记》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岳阳楼记》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教材分析《岳阳楼记》是唐代文学家范仲淹所写的一篇散文,较全文为叙事性散文,全文表达了作者游览岳阳楼的主体思想和游览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各种情感,同时也展现了唐代文化的一些特色。
本篇教学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为教材进行讲授,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提高思辨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同时,从语言分析、情景描写、意象运用等方面,对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也有所裨益。
二、教学目标1.理解本篇文章的主旨和形式特色,掌握美学和历史文化知识。
2.通过阅读和研究本篇文章进行语言分析,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运用规律。
3.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敏锐感,以及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护理意识。
4.通过此篇文章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行文能力,训练学生的感官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策略1.教前预热:在开始阅读之前,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春秋战国、唐代等历史文化背景,对文化的发展和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起到了引导作用。
2.针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通过情景描写和意象运用,形成感性理解,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3.从语言分析手段入手,将本篇文章的文句结构、修辞手法、句式变化等分析明确,着重解读古代文学的特点和风格。
4.通过思考、讨论、笔记等方式收集学生的观点和感悟,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自我表达能力。
四、教学活动1.教师导入。
通过对古代文学的介绍和人物语玩的概述,激发学生对本篇文章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目的,培养学生的思考、聆听和阅读能力。
2.学习内容讲解。
教师组织学生一起阅读本篇文章,对文言文语言特点进行分析和解读。
通过研究文本的语言层面,了解作者运用的文言文规则和词汇特点。
3.文学欣赏。
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文章的情景描写和意象运用。
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与学生互动阅读,让学生更好地领悟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岳阳楼记》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
第27课某某楼记教学目的1.积累与本课有关文言知识与名言警句,了解作者,背诵课文。
2.领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3.理解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体现的作者的政治抱负。
教学重难点1.积累与本课有关文言知识与名言警句,了解作者,背诵课文。
2.领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了解作者,理解课文大意,积累相关的语言。
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某某楼上有一副对联:后乐先忧,X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请问:X希文是谁?“后乐先忧”是何意?明确:X希文是X仲淹,希文是他的字。
“后乐先忧”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省略,是在“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
请同学们交流你所了解的X仲淹与某某楼。
明确:X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
宋仁宗天圣(1023~1031)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某某修捍海堰。
宝元三年(1040),任某某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
庆历三年(1043),X仲淹还朝,任参政知事。
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某某、青州的大守。
死后谥号文正。
有《X文正公集》传世。
某某楼是某某城的西门楼,紧靠洞庭湖,可以饱览“八百里洞庭”的湖光山色。
楼址在现在某某省某某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唐玄宗开元四年,X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某某楼,常与文士们登临赋诗。
自宋滕予京重修,X仲淹作记后,某某楼遂名扬天下,便成了历代著名的游览胜地。
唐代名家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也都有题咏。
现在某某楼是清代同治六年(1886)重修的。
第一步,泛读课文。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
用(1,2,……)标出段内层次,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列出不懂之处。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岳阳楼记》教案5篇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岳阳楼记》教案5篇Teaching plan of Yueyang Tower, lesson 27, Volume 2, Grade 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岳阳楼记》教案5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岳阳楼记》教案2、篇章2:岳阳楼记范文标准版3、篇章3:岳阳楼记模板(规范版)4、篇章4:岳阳楼记文档(最新版)5、篇章5:岳阳楼记范文(2020版)篇章1: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岳阳楼记》教案教学目的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重点难点1.重点:(1)朗读和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学法引导1.学习时,学生可在听课文范读录音、看“岳阳楼胜景”(岳阳楼就在本市)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本文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的特点。
2.对文章表现的深刻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可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完成。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谪守(zhé)朝晖夕阴(huī)迁客骚人(sāo)霪雨(yín)霏霏(fēi)薄暮冥冥(míng)潜形(qián)岸芷汀兰(zhǐ tīng)皓月(hào)心旷神怡(yí)宠辱偕忘(xié)浩浩汤汤(shāng)2.朗读全文,做到基本成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与方法:1、熟读背诵全文并能翻译。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赏析精彩语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课文导读:《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
作者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叙说了事情本末,描述了洞庭湖的大观胜概,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在记山记水的背后,寓含着作者在政治改革失败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的痴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谪守朝晖夕阴迁客骚人霪雨霏霏薄暮冥冥潜形岸芷汀兰皓月心旷神恰宠辱偕志浩浩汤汤2、朗读全文,做到基本成诵。
3、查字典,对照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新课:1、作家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
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
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
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
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
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
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
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
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
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
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
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
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3、岳阳楼。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
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三、整体感知课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
本文骈散结合。
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
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相邻的两组骄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
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提问:“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怎么停顿。
讨论并归纳:学生甲: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学生已: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学生丙: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学生甲与丙的节奏停顿都没有错,没有读破句,只是粗细的区别。
学生己的节奏停顿明显错误。
“刻……诗赋”而不是“刻唐贤”意义不清。
“于其上”是介宾短语,不可拆开。
节奏错误说明学生己对文意不够理解,应通过多读、多思,琅琅上口。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胖子京谪守巴陵郡:滴,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
守,指做州郡的长官。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政通人和:通,顺利。
和,和乐。
百废具兴:具,同“俱”,全,都。
增其旧制:制,规模。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于观夫巴陵郡胜状:胜状,胜景,好景色。
浩浩场汤:浩浩荡荡。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涯,边。
朝晖夕阴:或朝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
晖,日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述,论述。
备,详尽。
然则北通巫峡: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南极潇湘:极,尽。
潇湘,潇水湘水。
迁客骚人:迁客,谪迁的,指降职远调的人。
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
得无异乎:得无,表猜度,怎能不会。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若夫霪雨霏霏: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表示另提一事,近似“像那”。
霏霏:连绵的雨。
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连月不开:开,放晴。
浊浪排空:排空,冲向天空。
日星隐耀:隐耀,隐没了光辉。
山岳潜形:潜形,隐藏了形迹。
墙倾楫摧:墙,桅杆。
楫,船桨。
薄暮冥冥:薄(比),迫近。
冥冥,天色昏暗。
去国怀乡:去国,离开国都。
忧谗畏讥:谗,谗言,诽谤性话语。
讥:讥笑,讥讽,挖苦。
满目萧然。
萧然,萧条冷落的景象。
感极而悲者矣:感,感慨。
5、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至若春和景明:至若,用在又一段话的开头引起另一层描述,近似“至于”“又如”。
波澜不惊: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上下天光:天光,天色,湖光。
一碧万顷:万顷,极言其广。
沙鸥翔集: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顿。
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锦鳞游泳:锦鳞,指美丽的鱼儿。
岸立汀兰:蓝,香草。
汀,水中的小洲。
郁郁青青: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而或长烟一空:而或,有时。
长烟,大片烟雾。
一空,完全消散。
一,全。
浮光跃金:跃金,金色的月光闪耀跳动。
静影沉璧:壁,圆形的玉。
此乐何极:何极,哪有穷尽。
宠辱偕忘:宠,荣耀。
辱,屈辱。
偕,一起。
把酒临风:把,持,执。
临风,迎着清风。
6、请学生翻译第5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
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或异二者之为: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
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
庙,宗庙。
堂,殿堂。
庙堂,指朝廷。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
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这样。
进,指在朝廷上做官。
退,指不在朝廷上做官。
其必曰‘优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呼: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无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先,在……之前。
后,在…··之后。
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吗?微,无、没有。
谁与归,就是“与谁归”。
归,归依。
四、积累文言现象:1、一词多义。
⑴和:政通人和(和乐)至若春和景明(和煦)⑵通:政通人和(顺利)北通巫峡(通向)⑶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⑷空:浊浪排空(天空)长烟一空(消散)⑸一:一碧万顷(一)长烟一空(全)⑹极:南极潇湘(尽,直通)感极而悲者矣(极点)此乐何极(穷尽)⑺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⑻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2、通假字。
⑴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
)⑵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嘱托。
)3、词类活用。
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
“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
)4、古今异义。
⑴气象万千(气象古义:景象。
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⑵微斯人(微古义:没有。
今义:细小。
)5、特殊句式。
⑴衔远山,吞长江……(省略句)⑵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状语后置)⑶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状语后置)⑷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定语后置)⑸吾谁与归?(宾语前置)6、流传至今的成语。
⑴气象万千⑵心旷神怡⑶政通人和五、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三。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一、检查预习:1、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2、背诵全文。
二、研讨课文:1、朗诵全文。
2、背诵前要理解文章层次结构,这样有助于快速掌握文章内容,快速背诵。
下面请同学们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全文共6段,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第二部分(2~4段):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
(全文的主体)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2段):写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
第二层(3~4段):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
第三部分(5段):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第四部分(6段):点明作“记”的时间。
(这是全文的核心。
)3、提问: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讨论并归纳: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
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4、提问: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讨论并归纳: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同“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
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5、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讨论并归纳:(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6、提问: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讨论并归纳: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7、朗读第3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
8、朗读第4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9、提问: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恰,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