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默写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5分共计75分)1.(1)_______________ 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人 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1.(2)鹏之徙于南冥也 _______________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周《逍遥游》)1.(3)_______________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_______________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1.(4)中国古代文人有山水情怀《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在春天农事之余陶渊明“寻壑”“经丘” 看到“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感受着万物复苏的春天之美《滕王阁序》中在深秋时节面对“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景象王勃深感水色山光的变幻之美【答案】(1)云无心以出岫, 抚孤松而盘桓【解析】(1)注意“桓”的正确书写【答案】(2)水击三千里【解析】(2)注意“抟”的正确书写【答案】(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子立【解析】(3)注意“茕”的正确书写【答案】(4)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解析】(4)根据“感受着万物复苏的春天之美”可推知答案注意“涓”的正确书写根据“王勃深感水色山光的变幻之美”可推知答案注意“潦”的正确书写2.(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一句诗人用传神之笔描写出劲厉秋风摧叶折木一派萧条的景象“_______________”一句则写出了大江奔涌动荡的非凡气势2.(2)《劝学》—文中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例子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观点表明君子的智慧、道德可以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而提升2.(3)在《琵琶行(并序)》中白居易告诉人们在艺术表现中要适当以“空白”展现更丰富的意蕴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答案】(1)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解析】(1)根据“劲厉秋风摧叶折木一派萧条的景象”“大江奔涌动荡的非凡气势”可得出答案注意“萧”的正确书写【答案】(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解析】(2)根据“明君子的智慧、道德可以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而提升”可推知答案注意“博”的正确书写【答案】(3)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解析】(3)根据“白居易告诉人们在艺术表现中要适当以‘空白’展现更丰富的意蕴的名句”可推知答案注意“幽”的正确书写3.(1)李白《蜀道难》一诗中运用五丁开山神话极力渲染蜀道开辟之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2)人们常用唐代诗人杜甫《登高》诗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3.(3)白居易《琵琶行》描写了琵琶女两次弹奏琵琶曲的过程其中描写第一次弹奏戛然而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解析】(1)根据“运用五丁开山神话极力渲染蜀道开辟之难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摧”“栈”的正确书写【答案】(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解析】(2)根据“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可推知答案注意“萧”的正确书写【答案】(3)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解析】(3)根据“描写第一次弹奏戛然而止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弦”“帛”的正确书写4.(1)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了对抗秦国的办法一是重用谋臣即“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 三是六国联合4.(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凭吊英雄人物以一杯清酒祭月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4.(3)《始得西山宴游记》中写作者在大自然的美景中超然忘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4.(4)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意飘荡在辽阔的江面上自由来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解析】(1)注意“赂”的正确书写【答案】(2)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解析】(2)注意“酹”的正确书写【答案】(3)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解析】(3)注意“冥”的正确书写【答案】(4)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解析】(4)注意“凌”的正确书写5.(1)《阿房宫赋》中总括秦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5.(2)庄子在《逍遥游》中指出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六气的变化可以达到真正逍遥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5.(3)《三峡》一文中郦道元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每天在特定的时间才能见到日月来描写三峡山高峡深【答案】(1)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解析】(1)根据“总括秦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可推知答案注意“锱”的书写【答案】(2)(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解析】(2)根据“指出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六气的变化可以达到真正逍遥”可推知答案注意“辩”的书写【答案】(3)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解析】(3)根据“每天在特定的时间才能见到日月来描写三峡山高峡深”可推知答案注意“曦”的书写二、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6.《滕王阁序》第4、5两段的抒情表现出两种感情基调一方面因怀才不遇而感伤另一方面又保持乐观心态对未来充满希望你如何理解这两者呢?【答案】这两者是一致的作者的感伤心态源于对良时胜景的无比留恋对好景不长的惋惜又由此提升到对人生宇宙的思索上想到生命的短暂、个体的易逝于是归于空虚而作者偏是满腹才华而重视功名的人社会与统治者不能给他提供这种施展才能的机会所以他焦急失望乃至失落以李广、贾谊等怀才不遇的人暗托胸怀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但本文的难得之处就在于作者并不是一味自伤自怜能及时调整心态转向乐观表示了一种奋发向上不甘沉沦的决心这样文章的基调就表现出积极用世的有为精神和不怕挫折勇往直前的情怀由此文章的整体情调也由悲转乐达到悲怆与奋进的统一低沉与昂扬的统一【解析】作者虽满腔热血才华横溢却因恃才傲物、放荡不羁而被当时社会所不容壮志难酬所以在这里作者由宇宙的无限而想到人生有限、短暂表露出对时光流逝却功业难成的感慨在第五段中作者用典故把自己比做贾谊、梁鸿、冯唐、李广来描述自己现在遭遇的困境但作者没有在悲伤中停留太久转而用自己的乐观精神给这一段咏叹做了更好的注解作者表示自己仍是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身处逆境仍旧心胸开朗立志报国王勃写自己怀才不遇、深陷困境的矛盾心理却又用一种处世的乐观精神加以化解这种高尚的情怀千百年来引起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共鸣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列对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不久当归还誓天不相负负违背、背弃B.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名词老朋友、老交情C.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顾回头D. 今已亭亭如盖矣盖伞【答案】C【解析】C项句意为一个人树立志向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这个和尚么?顾副词反而、难道二、默写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5分共计75分)2.(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在中军营里设置酒宴用有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来增添苍凉、悲壮、豪气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2)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来赞美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2.(3)《陋室铭》中表现室中人交友之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解析】(1)根据“写在中军营里设置酒宴用有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来增添苍凉、悲壮、豪气的诗句”可推知答案注意“琵琶”“羌”的正确书写【答案】(2)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解析】(2)根据“来赞美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可推知答案注意“炬”的正确书写【答案】(3)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解析】(3)根据“表现室中人交友之雅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鸿儒”的正确书写3.(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直接坦率地说即便“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这样内忧外患处境艰难的国家交给自己治理短短三年即可扭转局面3.(2)《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3)《鸿门宴》中樊哙用“大丈夫应不拘小节”劝刘邦赶紧离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加之以师旅 , 因之以饥馑【解析】(1)由“这样内忧外患处境艰难的国家交给自己治理短短三年即可扭转局面”可推知答案注意“旅、饥”的正确书写【答案】(2)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解析】(2)由“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可推知答案注意“阙、唯”的正确书写【答案】(3)大行不顾细谨, 大礼不辞小让【解析】(3)由“樊哙用‘大丈夫应不拘小节’劝刘邦赶紧离开”可推知答案注意“谨、辞”的正确书写4.(1)《诗经·氓》中写女主人公的痴情没看到心上人时“_______________” 看到了心上人后“_______________”4.(2)韩愈《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两句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心态4.(3)古代诗人常用“月亮”这一意象渲染氛围表达情怀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就写下这样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泣涕涟涟, 载笑载言【解析】(1)由“写女主人公的痴情没看到心上人时”“看到了心上人后”可推知答案注意“涕”的书写【答案】(2)官盛则近谀, 位卑则足羞【解析】(2)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心态”可推知答案注意“谀”的书写【答案】(3)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任选其一作答即可)【解析】(3)写出《琵琶行》中用“月亮”这一意象渲染氛围表达情怀的连续的两句诗即可5.(1)李白《蜀道难》一诗中运用五丁开山神话极力渲染蜀道开辟之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2)人们常用唐代诗人杜甫《登高》诗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5.(3)白居易《琵琶行》描写了琵琶女两次弹奏琵琶曲的过程其中描写第一次弹奏戛然而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解析】(1)根据“运用五丁开山神话极力渲染蜀道开辟之难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摧”“栈”的正确书写【答案】(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解析】(2)根据“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可推知答案注意“萧”的正确书写【答案】(3)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解析】(3)根据“描写第一次弹奏戛然而止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弦”“帛”的正确书写6.(1)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一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一句都是用猿猴的悲鸣声来烘托诗人悲凉的心境6.(2)《荀子·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6.(3)《曹刿论战》中写曹刿战中详察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鹃啼血猿哀鸣【解析】(1)根据“用猿猴的悲鸣声来烘托诗人悲凉的心境”可推知答案注意“啼”的书写【答案】(2)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解析】(2)根据“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可推知答案注意“臾”的书写【答案】(3)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解析】(3)根据“战中详察敌情”可推知答案注意“辙”“轼”的书写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7.(1)下列对本诗内容的解说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7.(2)本诗是如何表现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情趣?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A. “春秋”应含一年四季之意“佳日”则亦兼及农闲之时“登高赋诗”正是诗人的本色这两句是诗人半耕半读生活的真实写照B.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这是一个生活场面意思是朋友过门互相招呼相聚在一起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C. 最后四句是诗人对南村生活的感慨和对劳动生活的认识田园生活是多么惬意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D. 全诗看似平淡无奇却描绘了一幅诗人移居南村后和邻居们经营耕作时时相聚乐于和他们朝夕共处的图画【答案】B【解析】【答案】诗人主要用白描(或细节描写)手法通过登高赋诗、斟酒品尝、披衣相访等生活场景的描写译文春秋两季有很多好日子经过门前互相招呼有美酒要干农活便各自归去思念的时候谈谈笑笑永不厌烦抛弃它实在无道理可言躬耕的生活永不会将我欺骗赏析全诗以自在之笔写自得之乐首二句“春秋多佳日暗承第一首结尾“奇文共欣赏篇断意连此处以“春秋”二字发端说明诗中所叙并非“发真趣于偶尔”(谢榛《四溟诗话》)每遇风和日丽的春天或天高云淡的秋日一快胸襟对陶渊明来说新迁南村更觉欣慰自得还必须是在农务暇日正是大忙季节登高赋诗何况还有同村的“素心人”可与共赏新诗在此诗中便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虽无一字刻划景物足堪玩赏也如在眼前移居南村除有登高赋诗之乐以外有酒斟酌之但若作斟酒品诗理解过门辄呼态度村野大呼小叫语气粗朴“相呼”之意可能是指邻人有酒也可能是诗人有酒招饮邻人恰遇诗人有酒便一起斟酌杜甫说“肯与邻翁相对饮”(《客至》)“叫妇开大瓶……指挥过无礼”(《遭田父泥饮》)诸般境界所以愈觉含蓄不尽当然平时各自忙于农务闲暇辄相思言笑无厌时有事则各自归去人与人的关系非常实在“各自归”本来指农忙时各自在家耕作句意相属、自忙农务的印象利用句子之间若有若无的连贯轻巧自如地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琐事融成了整体又引出下句相思之情闲时相思似与过门相呼意义重复“相思则披衣”又有意用民歌常见的顶针格使笔意由于音节的复沓而更加流畅自如如《苏武诗》、《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等、曲尽其情而具有一唱三叹的韵味而仅凭意思的回环形成往复不已的情韵何况此处还不是简单的重复过门招饮闲时相思披衣而起也无碍于随时相招谈笑起来没完没了如果说过门辄呼是从地邻关系表明诗人与村人的来往无须受虚礼的限制、言笑无厌则表明他们的相聚在时间上也不受俗态的拘束将诗人与邻人之间纯朴的情谊写到极至此际诗情已达高潮无为忽去兹”的感叹这两句扣住移居的题目也是对上文所述过从之乐的总结而说“此理” 由任情适意的乐趣中悟出了任自然的生活哲理比一切都高这种快然自足的乐趣所体现的自然之理与东晋一般贵族士大夫的玄学自然观没有什么两样俯仰一世晤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静躁不同暂得于己曾不知老之将至但同是“人之相与” 其实质内容和表现方式大不相同社会地位优越清谈玄理都是贵族世家游山玩水所暂得之乐自命风雅虽似高深莫测陶渊明的自然观虽然仍以玄学为外壳将田园当作返朴归真的乐土他所寄托的玄理是他在亲自参加农业劳动之后悟出的人生真谛此诗末二句“忽跟农务盖第耽相乐乐何能久意始周匝无弊结尾点明自然之乐的根源在于勤力躬耕“人生归有道孰是都不营?”(《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人认为人生只有以生产劳动才能欣赏恬静的自然风光并从中领悟最高的玄理﹣﹣自然之道它是陶渊明用小生产者朴素唯物的世界观批判改造士族玄学的产物以勤收尾虽是以写乐为主章法与诗意相得益彰全篇罗列日常交往的散漫情事言情切事起落无迹文气畅达自如而用意宛转深厚【解析】8.(1)下列对《短歌行》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8.(2)诗的最后两句有咏史怀古之意诗人这样写流露出怎样的意图?8.(3)下列句子中对涉及的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B.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C.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D. “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周鲁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答案】C【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意象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时需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确认得出答案C项“‘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错应是表明自己要像“山”“海”那样接纳贤才故选C.【答案】(2)借用“周公吐哺”的典故表明诗人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期盼贤才的到来使天下英才心悦诚服地归顺麾下的愿望也流露出诗人渴望一统天下的理想【解析】(2)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多角度思考可从时间角度梳理要看作者在不同时段的情感可从描述对象角度梳理不仅要看描述主体(诗人或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也要看描述客体(人、事物、景)蕴含的情感题干要求分析诗的最后两句有咏史怀古之意诗人这样写流露出怎样的意图?要先回答出“周公吐哺”的修辞然后再结合典故的内涵回答出诗句的意图最后两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画龙点睛表明希望人才都来归顺我曹操点明了全诗的主旨关于“周公吐哺”的典故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个典故用在这里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也流露出诗人渴望一统天下的理想【答案】B【解析】(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注意平时整理积累可以按照一定顺序或线索梳理文学文化常识侧重名家名作分类整理记忆做题时要仔细分辨注意时间、国别等重要信息B项“阡是指东西走向的田埂陌是指南北走向的土埂”表述错误阡是指南北走向的田埂陌是指东西走向的土埂故选B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9.(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9.(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9.(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提升抵御九牛一毛统称为B. 攀升抵御冰山一角统称为C. 攀升抵抗九牛一毛称之为D. 提升抵抗冰山一角称之为【答案】B【解析】(1)①提升提高(职位、等级等)攀升向高处爬升不断上升(指价格等)此处用来形容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应用“攀升”②抵御抵挡抵抗抵抗用力量制止对方的进攻此处形容抵挡病虫害应用“抵御”③九牛一毛很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冰山一角比喻事物已经显露出来的一小部分语境是说珊瑚问题只是海洋酸化带来的一小部分问题应用“冰山一角”④统称为总起来叫称之为把他(她/它)叫作结合“大到贝类、海螺小到某些单细胞的藻类”分析应用“统称为”故选B【答案】D【解析】(2)画线句子存在以下语病一是“根据......表明”句式杂糅应为“根据实际监测”或“实际监测表明” 二是定语位置不当“目前”修饰的是“8.1” 应将“目前”调至“8.1”前面综上分析 D项修改最恰当故选D【答案】A【解析】(3)结合“许多实验证实当pH值降到7.8时钙化者将无法再利用自身能量来合成碳酸钙”“换句话说”分析此处是假设海洋持续酸化的后果即如果海洋持续酸化到本世纪末现有的多数钙化者都可能无法生存综上分析 A项衔接最恰当故选A。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列选项中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陌上桑》中有八句诗这样描写罗敷的外貌“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意欲表现罗敷之美却不对罗敷的美貌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罗敷的美貌B. 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前两句直接状写眼前之景展示出一幅暮日黄昏、沙尘漫天、遥空断雁、大雪纷飞的北方荒原天寒地冻的暮天景象通过这送别时的环境描写烘托诗人内心的离愁别恨C. 通感手法往往与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融合在一起起到一种复合修辞的特殊效果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用珠落玉盘写乐音的美妙既是夸张又是通感以视觉表现听觉使虚化的东西实化把琵琶声表现得无比美妙D. 比喻手法的运用可以使具体的形象变得优美动人如咏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形容飞雪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景象骆宾王的《咏雪》说“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 新花开放多么美好【答案】C【解析】C项“使虚化的东西实化”错误琵琶声是实际存在的不是虚化的东西应该是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2.(1)________2.(2)________2.(3)________【答案】在银河里倏然流星过【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表达的基本能力.这是一道难度较高的语言综合运用试题要求既多又高.组织答案时要兼顾这几点缺一不可.注意首先要理解这句诗歌的意思此类题目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和意境来把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组织答案要仿照前面的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来写特别是要注意结合这首诗中突出的空灵、清幽雅致的氛围注意语言表达要流畅.【答案】在池塘里散来荷花香【解析】【答案】在沙漠之处若隐若现的绿洲【解析】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3.(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②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A. 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B. 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C. 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D. 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答案】D【解析】(1)根据文章内容及画线句子可知这句话是郭嘉对形势的分析一是分析了乌丸没有防备可以突然袭击二是分析了刘表性格尚空谈不会重用刘备根据整体句意理解“卒然”应作状语修饰“击之”才恰当故“卒然击之”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B两项“表坐谈客耳” 用判断句的形式说明刘表的性格不应理解成刘表坐着据此排除C项另外“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是一组对偶句也可以排除A、B两项故选D【答案】B【解析】(2)B项“也叫江右”错误“江东”也叫“江左” 古时在地理上以西为右以东为左【答案】A【解析】(3)A项“像曹操那样”错郭嘉在评价袁绍时并没有拿曹操与之比较【答案】(4)①这时曹军士卒疲倦曹操想率军撤退郭嘉劝说曹操速攻吕布最后曹操擒住了吕布②况且敌人听到消息必定做好防备不如留下辎重轻装兼程进发出其不意【解析】(4)①“引” 率领“说” 劝说“遂” 终于最终“禽” 通“擒”②“且” 况且“兼道” 兼程加倍赶路“掩其不意” 出其不意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4.(1)下列关于本词内容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4.(2)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说“此首为公悼亡之作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音响凄厉”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诗人是怎样表达沉痛之情的A. “十年生死两茫茫” 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也是同样的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B.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三句作者想象死别后如果再相逢亡妻容颜苍老形体衰败已经“鬓如霜” 极言时间之久C. “小轩窗正梳妆”那小室亲切而又熟悉她情态容貌依稀当年作者以这样一个常见而难忘的场景表达了爱侣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恒的印象D.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意深痛巨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后二句以景结情读来凄清幽独黯然魂销【答案】B【解析】【答案】(2)①虚实结合②叙述白描③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解析】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5.(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2)根据②至⑦段对奶奶的描写简要概括奶奶的形象特点5.(3)本文反复出现“老海棠树” 这一形象在文本中起到哪些作用?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A. 本文以“我”对奶奶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表现了“我”对奶奶认识的变化和感情的深化B. 本文③到⑥段写奶奶为了贴补家用而忙于劳作不愿闲着尽管得不到儿孙的理解但她一直坚持劳动C. 本文融叙事、抒情为一体内涵丰富感情真挚表现了“我”对奶奶深深的怀念和愧疚之情D. 本文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如“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等【答案】B【解析】(1)B项奶奶不是为了“贴补家用” 而是为了劳动才不愿闲着的【答案】(2)①慈爱②勤劳(吃苦耐劳)③自尊(自立、自强)④坚韧⑤渴望进步【解析】(2)从奶奶对待不愿从海棠树上下来的“我”的态度可以分析出奶奶是一个慈爱的人从奶奶闲下来就糊纸袋、补花等可以分析出奶奶是一个勤劳的人从奶奶不想依靠爸妈的帮助生活可以分析出奶奶是一个自立的人从奶奶坚持在灯下学习等可以分析出奶奶是一个要求上进的坚韧的人【答案】(3)①“老海棠树”是全文的线索作者围绕着“老海棠树”组织材料写奶奶的人生晚景使文章构思精巧②“老海棠树”是奶奶人生的象征既象征了奶奶渴望自食其力、渴望跟上时代的可敬可叹的生命品格也象征了奶奶的沧桑命运③“老海棠树”是烘托奶奶形象的一个物象奶奶在“老海棠树”下劳动、生活“老海棠树”寄托了作者对奶奶的思念和愧悔【解析】(3)本文的题目是“老海棠树” 它不是抒情对象但贯串全文是全文的重要线索本文中“老海棠树”和奶奶的形象是分不开的因此“老海棠树”实际上是奶奶形象的象征而“我”对奶奶的怀念是与“老海棠树”分不开的因此“老海棠树”又是“我”情感的寄托6.(1)下列不属于“柔性电子”技术的一项是()6.(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6.(3)请结合材料概括并分析中国企业在柔性显示技术制造或产品方面有哪些突出的成就A. 将有机材料电子器件制作在柔性基板上B. 可变形可弯曲的像纸一样薄的电子纸C. 电子器件及其电子器件构成的电路D. 动态折叠屏和柔性电子书【答案】C【解析】(1)C项“电子器件及其电子器件构成的电路”属于传统的电子技术【答案】B【解析】(2)B项视角超越不大“全面取代”过于绝对武断【答案】(3)①弯折次数世界第一中国企业维信诺生产的“动态折叠屏” 弯折次数的技术处于全球最领先水平并有产品全面量产②柔性书籍世界唯一中国企业维信诺生产的“柔性电子书” 是全球唯一可在卷曲或折叠后随身携带的③柔性技术世界领先中国企业深圳柔宇科技的柔性显示屏投产没有采用国外主流曲面显示技术路线、拥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覆盖了柔性显示制造的各个方面④全彩柔屏世界最薄中国企业深圳柔宇科技生产出全球最薄的全彩OLED柔性显示屏⑤全球首条类六代全柔性显示屏大规模量产线投产⑥与国外的平面、固定曲面不同国产全柔性显示屏在用户手中也可以弯曲、折叠、卷曲应用范围更广【解析】(3)本题可根据“‘动态折叠屏’弯折次数可超过10万次技术处于全球最领先水平并且已在维信诺昆山5.5代OLED生产线全面量产”“另一款‘柔性电子书’则是全球唯一新书籍可以在卷曲或折叠后随身携带”“柔宇科技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没有采用国外主流曲面显示技术路线的创新型企业在材料、工艺、器件、电路设计等方面都拥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覆盖了柔性显示制造的各个方面”“柔宇团队在国际上第一个发布了全球最薄、厚度仅0.01毫米的全彩OLED柔性显示屏”“与国内外企业以往投产的主要生产平面型、固定曲面柔性AMOLED不同柔宇科技生产的全柔性显示屏在用户手中也可以实现弯曲、折叠、卷曲且卷曲半径小可广泛应用于……等各行各业”等句子概括作答六、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7.(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7.(2)通过对古人名和字的分析可以得出哪些结论?请结合上文作简要概括【答案】(1)①是与名相表里的, ②名与字也可意义相反, ③名是幼时起的【解析】(1)第①空根据上句“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及下句“所以字又称‘表字’”说明“名”与“字”是有关联的且有“表”“里”的关联据此可填写“是与名相表里的”第②空前面举例说明的是“名与字可以意义相近” 而后面举例“如吕蒙字子明‘蒙’为不明” 说明“名”与“字”意义相反据此可填写“名与字也可意义相反”第③空前面说“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 可见名是幼时起的据此可填写“名是幼时起的”【答案】(2)称用上有谦尊之别意义上有密切关联礼制上有取用规限【解析】(2)这段文字的前两段是关于“名”和“字”的意义关联的据“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名与字可以意义相近”可知“名”与“字”意义上有密切关联第三段是介绍“名”与“字”起的时间供谁呼唤、谁不能呼唤等可见“名“与“字”称用上有谦尊之别礼制上有取用规限8.(1)文段中画线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8.(2)下列各项没有使用文中第二处画横线的句子中包含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8.(3)文中第一处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指出病因类型并把修改好的正确句子写出来A. 方寸之间B. 雕虫小技C. 炉火纯青D. 履行【答案】D【解析】(1)D项应该为“践行” ①意思不同履行执行、实践执行对他人的承诺并行动践行实践用实际行动去做某些事②侧重点不同履行仅强调完成的结果践行着重完成过程的艰辛行动包含艰难完成的意味【答案】B【解析】(2)文中第二处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反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A项使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B项使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C项使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D项使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故选B【答案】(3)病因类型搭配不当修改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解析】(3)画线句子中“高树”与“价值原色”动宾不搭配“展现”与“市场风尚”动宾不搭配“擦亮”与“时代精神”动宾不搭配应修改为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太祖问曰“胡通达长者也宁有子孙不?”②辽出谓质曰“仆委意于君何以相辜如此?”A. 置东征台/且佃且守/又通渠/诸郡利舟楫/严设备以待敌/海边无事/性沉实内察/不以其节检物/所在见思/B. 置东征台/且佃且守/又通渠诸郡/利舟楫/严设备以待敌/海边无事/性沉实内察/不以其节检/物所在见思/C. 置东征台/且佃且守/又通渠/诸郡利舟楫/严设备以待敌/海边无事/性沉实内察/不以其节检/物所在见思/D. 置东征台/且佃且守/又通渠诸郡/利舟楫/严设备以待敌/海边无事/性沉实内察/不以其节检物/所在见思/【答案】D【解析】(1)“又通渠诸郡”的意思是“又在各郡中修通渠道” 句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物”作“检”的宾语共同构成动宾结构中间不可断开“不以其节检物”的意思是“不以表面现象判断事物” 排除B项故选D【答案】D【解析】(2)D项“继承……贞侯的谥号”错误谥号不能继承【答案】A【解析】(3)A项“在曹操面前极力荐举他”错误从文中“太祖问曰‘胡通达长者也宁有子孙不?’济曰‘有子曰质规模大略不及于父至于精良综事过之’”可知是曹操首先问起胡质的父亲而非蒋济的荐举【答案】(4)①曹操问道“胡通达是个有威望的人他有没有子孙呢?”②张辽出来后对胡质说“我诚心待你为什么这样辜负我的心意呢?”【解析】(4)①长者指有威望的人宁有……不表疑问的句式相当于“有没有”②仆我谦称委意委托付交付意心意此处指诚心相待辜辜负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2)“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A. 首联写绿植光影映照门扉墙边小路在草木中若隐若现显得生机勃勃B. 颔联写院中果子腐烂水边禽鸟肥美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C. 全诗视听结合动静相宜虚实相生用语平朴意境优美富有意趣D. 本诗撷取若干乡村景象自然与人文融合呈现出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答案】B【解析】(1)B项“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错误并非“农闲”“慵懒” 应该是农忙季节从关于结尾句的注释“饷田到田间送饭”和颈联“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中的“酿酒”及“砧”声均可见是忙碌而充实的田园氛围表现了农忙时节农家人的辛勤劳作【答案】(2)为准备祭祀祈求丰收农人在忙于酿酒暮色渐浓远处飘来捣衣的声音描写了忙碌而祥和的农村生活场景【解析】(2)“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一联的意思是酿了酒迎来了新社远处的捣衣声送走落日的余晖由此可知这两句诗描写了两个乡村场景一个是酿酒迎接新社一个是傍晚妇女捣衣描写出了一幅忙碌而祥和的农村生活场景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3.(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卫星互联网”所具有的独特优势的一项是()3.(4)请结合材料内容概括我国“卫星互联网”的发展历程3.(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A. 卫星互联网风起云涌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全球不断增长的卫星宽带接入需求二是当下航天和通信技术的进步B. SpaceX公司的“星链”计划进展快在近地轨道上部署了约1.2万颗卫星数量是全球目前在轨卫星总数的5倍C. 卫星互联网与地面网络虽有不同但两者接入互联网的方式相同均依靠地面基站与卫星互通自由接入宽带互联网D. 降低成本是用户用得起卫星互联网的关键因素而通过科技攻关把芯片做小就能降低成本实现用得起的目标【答案】A【解析】(1)B项“部署了约1.2万颗卫星”犯了时态不当的错误由材料一中“SpaceX公司计划分别在340公里、550公里、1150公里3个轨道高度上部署约1.2万颗卫星”可知“约1.2万颗卫星”只是计划数而不是已经部署了的卫星数量C项“但两者接入互联网的方式相同均依靠地面基站与卫星互通自由接入宽带互联网”分析错误由材料二中“地面网络靠基站通信卫星互联网则是基于卫星通信技术接入互联网”可知两者接入互联网方式不同D项“通过科技攻关把芯片做小就能降低成本实现用得起的目标”以偏概全实现低成本主要包括卫星组网实现低成本和地面终端实现低成本两大部分而材料二说的“通过技术攻关把芯片越做越小”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故选A【答案】B【解析】(2)B项“目前各国军用卫星系统大量使用大型高价值卫星”不合文意材料一原文表述为“目前各国军用卫星系统主要基于少量的、大型高价值卫星”【答案】C【解析】(3)C项偷换概念材料一中只是说“进而极大提高全球高速数据传输服务覆盖率” 其信息中心点是“覆盖率” 而不是“数据传输速度”【答案】(4)①构想阶段构想建立我国“卫星互联网”系统②发射组网阶段 2018年12月“虹云工程”首发星和“鸿雁”星座首发星被送入轨道我国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系统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③初步实现阶段 2020年7月国内首架高速“卫星互联网”飞机完成首航实现了流畅的空中直播【解析】(4)阅读全文可知我国“卫星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主要集中于材料二因此要明确答题范围根据“从构想到发射组网我国卫星互联网的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可知第一阶段为构想阶段构想建立我国“卫星互联网”系统根据“2018年12月22日‘虹云工程’首发星被送入轨道标志着我国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系统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几乎同时‘鸿雁’星座首发星也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可知第二阶段是发射组网阶段以“虹云工程”首发星和“鸿雁”星座首发星被送入轨道为标志根据“2020年7月上旬国内首架高速卫星互联网飞机完成首航利用一颗高通量卫星在万米高空完成了百兆以上速度的联网并实现了流畅的空中直播”可知第三阶段是初步实现阶段以2020年7月首架高速“卫星互联网”飞机完成首航为标志据此概括即可【答案】(5)①先提出“卫星互联网”话题接着分析“卫星互联网”在天基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上的优势②介绍近年来国际上“卫星互联网”尤其是美国的“星链”计划的建设情况③最后点出“卫星互联网”的规模发展带来的问题与挑战【解析】(5)行文脉络是指作者布局谋篇的逻辑思路分析时一般需要梳理文章先写了什么内容后写了什么内容阅读材料一可知材料一第一段提出了互联网接入问题引出了“卫星互联网”的话题第二段分析了“卫星互联网”在天基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上的优势——“极大提高全球高速数据传输服务覆盖率” 除此之外还有“容量大、功能多”的特点第三、四段介绍了近年来国际上“卫星互联网”的建设情况其中着重介绍了美国的“星链”计划的建设情况第五、六段介绍了“卫星互联网”规模发展带来的各类风险和挑战如空间轨道资源和频谱资源被大量占用、如何回收或处理报废卫星、对天文观测提出了巨大挑战等4.(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4.(2)小说中孙少安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3)文中画线的甲、乙两处环境描写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析A. 孙少安赚了钱后下决心为乡亲们做点事于是他来到儿子读书的地方看到由饲养院改成的小学简陋破败决定重建他和弟妹们读过书的学校B. 刘玉升和金光亮集资重建庙宇受到双水村不少村民的支持孙玉厚老汉也捐了二十块这表明当时农村封建迷信有所抬头农民精神生活空虚C.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突出了老农民孙玉厚胆大心细敢于争先但又有些迷信的形象特点D. 节选部分中双水村村民对建庙和建校持有三种不同的态度小说借此艺术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我国农村的面貌【答案】D【解析】(1)A项“孙少安赚了钱后下决心为乡亲们做点事于是……”说法错误孙少安并不是想到要为乡亲们做点事才来到儿子读书的村小学的原文是“第二天上午少安产生了一个小小的愿望——想瞧瞧他的宝贝儿子”B项过度延伸双水村人对神鬼问题是不敢有所非议不是“精神生活空虚”C项“敢于争先”这一特点在文中没有体现他支持修庙不能算是敢于争先文中更没有“胆大心细”的描写故选D【答案】(2)①有先进的思想观念清醒地知道世上没有鬼神意识到真正改变命运的是知识对村民重建庙宇的做法和陈旧的观念强烈不满②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意识到知识的重要作为先富裕起来的农民拿出一大笔钱去改善学校环境让孩子们更好地读书③超常的勇气和胆量敢于和“建庙会”唱对台戏④对故土的挚爱和依恋拿出钱来为这个他度过辛酸岁月的故土做点事饱含着对故土的无限热爱【解析】(2)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首先孙少安对父亲布施二十元修庙表示不赞同自己更不愿意为修庙出钱因为他清醒地认识到世界上根本没有鬼神他意识到要改变村子的命运得让孩子们学知识于是他产生了捐款修学校的想法由此可见他思想观念先进其次当孙少安走出破败不堪的老学校走进原来是饲养院的新学校时意识到知识的重要作为先富裕起来的农民拿出一大笔钱去改善学校环境让孩子们更好地读书由此可见他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再次在刘玉升、金光亮为首开始打算修庙成立“建庙会”的同时孙少安大胆地提出捐款修学校成立“修校会” 封建迷信思想在当时农村的意识形态中仍占据着重要位置的时候他这样做足见其有超常的勇气和胆量最后孙少安先富不忘乡邻慷慨解囊为家乡修建学校表现了他对故土的挂念和热爱据此概括其形象特征【答案】(3)甲处描写了孙少安儿时读书学校荒芜衰败的景象其作用是勾起孙少安的回忆和感伤并为下文他决心重建学校作铺垫乙处此处描写了双水村夜晚的宁静其作用是表现少安获得家人支持后愉快、宁静的心情表达他对家乡深深的热爱和眷念之情【解析】(3)第一句在文章的中间描写的对象是“孙少安儿时读书学校” 结合“蒿草长了一人高”“裂缝”“麻雀在裂缝中垒窝筑巢”“篮球架已经腐朽不堪”“倒塌在荒草之中”可以概括出特征是“荒芜衰败” 因此勾起孙少安的回忆和感伤并为下文他决心重建学校作铺垫第二句在文章的末尾描写的内容是“双水村夜晚的景色” “月亮是这样的皎洁夜是这样的宁静村庄沉浸在睡梦之中”描写了乡村宁静的环境“东拉河却依然吟唱着那支永不疲倦的歌”突出了少安欢快的心情此时的孙少安获得家人对自己建校行动的支持因此他内心非常愉快也体现了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5.(1)下列各项中对“自然文学”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5.(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5.(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自然文学”的内容是人们从自然中领受到的身心感悟这些感悟包括人们在享受自然中获得的身心滋养、愉悦与幸福B. “自然文学”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其主要内容都是山水、游记因为中国文化历来注重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C. “自然文学”在欧美也叫“自然主义写作” 其写作对象是山水、荒原、旷野这和中国的山水、游记的写作对象是一致的D. “自然文学”的内容主要是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索在当代其主要表现形式是环境文学和生态文学【答案】B【解析】(1)B项“其主要内容都是山水、游记因为中国文化历来注重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强加因果原文第二段的意思是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其主要内容都是山水、游记而“中国文化历来注重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答案】A。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含模块综合测试题模块综合测评(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20世纪以前,我们都说中国文学的源头是六经。

不过,到了20世纪,随着西方文学理论传入中国,并逐渐取得了统治地位,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学术界关于神话是文学起源的观点就居于主流地位。

神话是具有神圣性的关于神的故事,重在社会功用性,神话当然对西方文学影响很大。

那么,在中国,文学的源头究竟是神话,还是六经呢?刘毓庆认为中国文学的源头是六经。

他的理由有如下几个方面。

中国古代没有神话概念,这就意味着神话未能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形态而存在。

所谓的上古神话,其实是对上古史的一种记述方式。

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说:“上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

”当下文学史著作中所讲述的上古神话,如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共工触山等,并不是产生在上古,而是战国以后,真正属于上古的神话很有限。

像精卫填海、夸父追日、黄帝战蚩尤等,这属于上古神话,而这些神话都有历史作内核,其实是上古史的神话化。

即使神话存在,也构不成文学之源的功能。

所谓“源”,一定要形成对“流”的规定性作用才行。

即所谓“本立而道生,源治而流清”,它要决定其“流”之巨细清浊。

只有有了“流”,“源”的意义才能成立。

尽管中国上古产生过神话,但这些神话对中国文学并没有规定性,形不成“源”的功能。

无论怎样抬高它,它也无法取得像希腊神话在欧洲文学史上那样的地位,它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并不像研究者所说的那般巨大。

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设问和思考:假如没有上古神话,中国文学是否会逊色?中国文学史是否会改变它的形态与发展方向?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个巨星如“李杜”“苏黄”“唐宋八大家”是否会出现?我想结论是很清楚的。

假如没有西方学者神话研究的理论与观念的输入,恐怕至今人们也不会意识到有神话的存在。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1.下列选项中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陌上桑》中有八句诗这样描写罗敷的外貌“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意欲表现罗敷之美却不对罗敷的美貌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罗敷的美貌B. 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前两句直接状写眼前之景展示出一幅暮日黄昏、沙尘漫天、遥空断雁、大雪纷飞的北方荒原天寒地冻的暮天景象通过这送别时的环境描写烘托诗人内心的离愁别恨C. 通感手法往往与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融合在一起起到一种复合修辞的特殊效果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用珠落玉盘写乐音的美妙既是夸张又是通感以视觉表现听觉使虚化的东西实化把琵琶声表现得无比美妙D. 比喻手法的运用可以使具体的形象变得优美动人如咏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形容飞雪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景象骆宾王的《咏雪》说“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 新花开放多么美好【答案】C【解析】C项“使虚化的东西实化”错误琵琶声是实际存在的不是虚化的东西应该是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2.请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出对应正确的一项()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杜工部集》、《白氏长庆集》的命名方法分别是A. 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B. 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C. 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D. 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D项《柳河东集》的作者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蒲松龄“聊斋”是其书房名《范文正公集》的作者范仲淹谥号“文正” 《李太白全集》的作者李白字太白《稼轩T长短句》的作者辛弃疾号稼轩《杜工部集》的作者杜甫官至工部员外郎《白氏长庆集》的作者是白居易此集为唐穆宗长庆年间编辑故选D.3.下面对课文内容或写法的解说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六国论》着重论述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并借古讽今批评南宋统治者对金国一味求和的做法劝谏统治者要以六国为鉴奋起御侮以维护其统治B.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通过写文与可的画竹理论及作者对这一理论的理解和两人相处的几件趣事表现了文与可的高尚品格和两人的深厚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文与可深切的思念之情C. 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带有寓言性质的传记它通过郭橐驼的事例规劝讽喻了统治为政不可扰民主张顺应自然让百姓休养生息D.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答案】A【解析】4.下列画线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流涎(xián)笑靥(yè)精髓(suí)焚膏继晷B. 媲美(pì)桅杆(wéi)拔擢(zhuó)酩酊大醉C. 付梓(zǐ)门槛(kǎn)帷幕(wéi)凤毛鳞角D. 辍学(chuò)愧怍(zuò)毗邻(bǐ)自怨自艾【答案】B【解析】A项“精髓”的“髓”应读作“suǐ”C项“凤毛鳞角”应写作“凤毛麟角”D项“毗邻”的“毗”应读作“pí”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5.(1)海内存知己 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2)________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3)万籁此都寂 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5.(4)_______________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5.(5)安得广厦千万间 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6)________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5.(7)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赞美梅花即使化成泥土也不忘向人间播撒芳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天涯若比邻【解析】(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此题要注意“涯”“蒸”“磬”“贱”等字词的书写【答案】(2)气蒸云梦泽【解析】略【答案】(3)但余钟磬音【解析】略【答案】(4)黄发垂髫【解析】略【答案】(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解析】略【答案】(6)浮云游子意【解析】略【答案】(7)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解析】略三、默写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6.(1)杜牧《阿房宫赋》描写高耸的建筑不计其数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 提醒晚唐统治者对于强秦盛极而亡的历史如果后代人只是一味哀叹而不以史为鉴那么就会“_______________”6.(2)《逍遥游》第二段在汤和棘的对话中“_______________”一句体现了鹏凭借旋风可以高飞而斥鴳竟然对之加以嘲笑面对二者的思想境界庄子感喟道“_______________ ”6.(3)屈原的《离骚》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的手法表明作者因为不被接纳、遭受指责所以决心退隐并秉持原先的志向【答案】(1)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解析】(1)根据“描写高耸的建筑不计其数”“提醒晚唐统治者对于强秦盛极而亡的历史如果后代人只是一味哀叹而不以史为鉴”可推知答案注意“矗”“哀”的正确书写【答案】(2)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此小大之辩也【解析】(2)根据“《逍遥游》第二段”“体现了鹏凭借旋风可以高飞”“斥鴳竟然对之加以嘲笑面对二者的思想境界庄子感喟道”可推知答案注意“抟”“辩”的正确书写【答案】(3)进不入以离尤兮, 退将复修吾初服【解析】(3)根据“用比喻的手法表明作者因为不被接纳、遭受指责所以决心退隐并秉持原先的志向”可推知答案注意“尤”的正确书写7.(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并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7.(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采用对比手法写秦的统治者取得财富时一分一毫也不舍弃使用时随意挥霍残民自肥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7.(3)屈原在《离骚》中叙述自己的选择时说他之所以委屈心志、抑制感情并且“_______________” 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_______________”才是为古圣先贤所称道的做法【答案】(1)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解析】(1)根据“描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并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诗句是”可推知答案注意“瀚”的正确书写【答案】(2)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解析】(2)根据“采用对比手法写秦的统治者取得财富时一分一毫也不舍弃使用时随意挥霍残民自肥的两句”可推知答案注意“锱”的正确书写【答案】(3)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解析】(3)根据“叙述自己的选择时说他之所以委屈心志、抑制感情并且…… 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才是为古圣先贤所称道的做法”可推知答案注意“攘”的正确书写8.(1)韩愈的《师说》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两句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8.(2)杜甫在《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韵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8.(3)《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解析】(1)根据“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可推知答案注意“谀”的正确书写【答案】(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解析】(2)根据“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韵图”可推知答案注意“萧”的正确书写【答案】(3)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解析】(3)根据“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瑟”的正确书写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9.(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9.(2)刘克庄梦中见挚友深切悼念无限唏嘘上下两阕情感起伏跌宕激越请分析本词包含的复杂情感A. 作为一首悼念亡友的作品词人结合生活实际融汇历史题材巧妙引用典故做到虚实相彰使主题思想表达得更加充分、深刻B. 词的上阕描写梦境运用了浪漫主义和夸张手法梦中与故人畅游中原名胜古迹“宝钗楼”和“铜雀台”颇有深意与后文的“燕南赵北”相照应C. 词的上阕说词人梦中请厨人操刀把东海鲸鱼切细片做菜叫养马人送上西域骏马因在梦境而不觉其夸张失真D. 词的下阕写晨鸡无情地唤醒美梦梦境值得留恋但是实际生活的境遇如此残酷无情为此词人发出“年光过尽功名未立”的绝望之叹【答案】D【解析】(1)D项词人并未绝望因为随后又表达出了希望建功立业的思想【答案】(2)①借北方的沦陷地宝钗楼和铜雀台写出自己难以忘怀故国借曹操的典故写自己和朋友皆为天下英雄表达希望收复北方失地的爱国情怀②词人幻想像李广遇高皇帝那样建功立业但年岁已老、功名未立抒发了对朝廷政策的不满和怀才不遇之叹③挚友已去恢复统一大业更难实现充分地表达出词人感旧生哀的凄凉、悲愤之情【解析】(2)本词上阕是叙述梦中的景象和作者同朋友方信孺的胸襟抱负梦中诗人与好友登上了宝钗楼和铜雀台可现实是南宋时的宝钗楼和铜雀台都落入金人手中刘克庄和方信孺都没有到过刘克庄故意举出这两个地方意在表示两人平日都没有忘怀北国河山两地名胜于是很自然地就在他二人的梦中出现了“唤厨人斫就”四句写出梦境的浪漫性诗人借用曹操“煮酒论英雄”的典故是以“天下英雄”自许又是对挚友方信孺的评价“车千乘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一句中作者希望能够有千辆大车迎接这些燕南赵北的剑侠奇才共同收复北方的失地这里点出“燕南赵北” 又回应了上文的“登宝钗楼”和“访铜雀台” 使人知晓作者“登”与“访”的用意并不只是看望一下祖国北部河山而是想要与有志之士一道收复失地暗含了对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的嘲讽本词下阕中的“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是作者与方信孺共有的无奈叹息但决不是绝望悲鸣在刘克庄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已处于日薄西山、奄奄一息的境地他一生经历了五朝仕途历尽波折因此怀才不遇之感黍离哀痛之情在他的诗词在中常有流露“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这三句话借用典故表明作者还怀有强烈的愿望幻想能像李广那样在国家多事之秋建功立业同时赋予这个典故新的含意——时局是如此危急国家处在多事之秋正该起用李广这样的名将而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贤才能臣根本就报国无门这怎能不叫人“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呢?这首词下片抒发的正是作者这种真情实感挚友已乘鹤西归恢复国家统一的大业更难以实现感旧生哀一腔凄凉悲愤的感情发泄无遗伤时忧国的思想就是这样被充分地表现出来综合以上分析梳理答案即可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0.(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10.(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0.(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和“仁义礼智信”都体现了义在我国伦理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B. 儒家所说的义指的是行为主体将义由抽象的价值准则贯穿于日常生活和个人行为之中C. 孔子没有对伦理道德的来源问题进行深入探索使得后人不能知晓他关于人性与天道关系的看法D. 在孟子有关人性之善应“扩而充之”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不再将人性之善仅局限于自身【答案】A【解析】(1)B项“指的是行为主体”错误原文第一段表述为“儒家之义强调主体性和实践性使义既内敛为行为主体的品格又外化为主体行为的品格把义由抽象的价值准则贯穿到日常生活和个人行为之中”C项“孔子没有对伦理道德的来源问题进行深入探索”错误原文第二段表述为“孔子没有从形而上高度探索伦理道德的来源问题”D项“人们不再将人性之善仅局限于自身”于文无据文章没有相关内容的表述故选A【答案】D【解析】(2)D项“主体部分重点论述了义在历史上的发展轨迹”错误本文主要论述了儒家义的观念的内容及影响【答案】C【解析】(3)C项“古代社会君子要想……就需步入仕途”说法过于绝对倒数第二段表述为“在中国传统社会为官从政大概是君子实现理想抱负和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模块测评卷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模块测评卷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模块测评卷一、(21分,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漫溯(sù)罗绮(qǐ)粗糙(cāo)未雨绸缪(liào)B.瘦削(xiāo)脾气(pí)处置(chǔ)迥乎不同(jiǒng)C.祈祷(qí)隐晦(huì)悄然(qiǎo)偃旗息鼓(yǎn)D.薄荷(bò)颤动(zhàn)浚河(jùn)青青子衿(jī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杀戮放肆云霄水龙头金碧辉煌B.风姿落寞苍桑名信片金科玉律C.惦记偏袒淅沥度假村欢渡春节D.怯懦琢磨通缉候车室甘败下风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成为当代最遭和最受的人。

各国政府——无论是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是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他,他。

A.忌恨诬蔑诅咒诽谤B.诬蔑忌恨诽谤诅咒C.诬蔑忌恨诅咒诽谤D.忌恨诬蔑诽谤诅咒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获得教养的途径有许多种,比如阅读经典,比如求师问道,比如社会实践等,但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更应该是我们着力培养和处心积虑追求的东西。

B.中国羽毛球队全体队员不畏强敌,英勇拼搏,铩羽而归,夺得了汤姆斯杯,完成了赛前的既定任务。

C.旅居国外已30年的黄老先生思念故土,思念亲人,最近,他写信给老家的政府部门,表达他安土重迁的愿望。

D.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据最新统计,目前社会上有近20%左右的人将按月储蓄视为未来的养老保险金。

B.河里水质越来越差的原因,是人们缺乏环保意识,导致生态平衡受到破坏造成的恶果。

C.新教材在练习题的设计上用力甚多、改动颇大,因为设计练习题是为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6小题每题3分共计18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韦庄儿时曾闻居长安和下邽他早年的诗尽管每以“公子”“王孙”自诩但从“巡街趁蝶衣裳破上屋探雏手脚轻”的诗句看他的童年生活接近平民之子的生活B. 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韦庄身陷重围中和二年春天才脱身长安赴唐军驻守洛阳居于洛北乡间他的生活、思想和文学创作从此都发生了深刻变化C. 在婺州韦庄过着寄情诗酒、贫病寡欢的隐居生活和僧人贯休等交游甚多他移居兰芷江的乡野以后有时身心的娴静甚至达到嫌流水闹、笑野云忙D. 韦庄为相忧国忧民因仰慕杜甫的为人和才学于浣花溪寻得杜工部草堂旧址并结茅造屋移居溪上可惜他任蜀相不足三年便病卒于成都花林坊【答案】D【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将“尽管”放在“他”之前B项成分残缺应在“驻守”后加“的”C项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的程度”故选D2.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王树增的《长征》采用全景式写法既有对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革命领袖的浓墨重彩的描绘也有对很多无名战士的细致入微的刻画B. 李鸣生的《飞向太空港》全景式地描绘了中国国产“亚洲一号”卫星发射的全过程C. 消息和新闻特写的共同特点是简要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D.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特点是对仗工整节奏鲜明色彩斑斓动静结合言简义丰耐人寻昧情景交融忘情山水【答案】C【解析】A.“陈毅”没有王树增的《长征》采用全景式写法既有作者对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彭德怀、邓小平等革命前辈坚贞的革命信仰作了非常细腻的描写也对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红军战士及默默无闻的普通军官作了生动的记述例如周仁杰、刘转连、樊晓洲、陈坊仁、黄古文、杜中美、黄冕昌、易荡平等B.错误应是李鸣生的《飞向太空港》全景式地描绘了我国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外国卫星——美国“亚洲一号”的全过程D.错误“对仗工整节奏鲜明色彩斑斓动静结合言简义丰耐人寻昧情景交融忘情山水”是《答谢中书书》一文的特点故选C.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布署萦绕响遏行云捷然不同B. 厮打桎梏坐壁上观破釜沉舟C. 阻梗谛造砭人肌骨防御攻事D. 陷阱融洽惨淡栗冽耳熟能详【答案】D【解析】识记并正确书写常用汉字是高考要求之一可以依据形声字、词义、组合词的特点来识别A.“部署”在《汉语大词典》中有3个义项:①安排,布置②军中武官③元明俗语,指拳棒教师或擂台比武的主持人其中第一个义项“安排,布置”是我们现在用得最普遍的“署”在《汉语大字典》中的第-一个义项为“部署,布置可见“部”“署”二字是同义连用它们合起来共同指“安排,布置” 例如:会上,省委领导就认真落实中央指示进行了具体部署记住“布署”不是一个词它是“部署”的误写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B .作壁上观壁:壁垒,古时军营四周的围墙观:旁观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比喻置鶚事外,在旁不协助任何一方“作”理解为作为种什么样的姿态所以不能用“坐” C.“缔”1.结台,订立;2.创立“谛”1.仔细 2.道理所以应该是“缔造” “工事”保障军队发扬火力和隐蔽安全的建筑物如地堡、堑壕、交通壕、掩蔽部等所以应该是“防御工事”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阙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了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阴沉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①空中还飘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②清晨推窗望去雨虽停了③但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地压着房檐④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⑤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荫如墨⑥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A. ②④①⑤③⑥B. ④②①③⑤⑥C. ④②③①⑥⑤D. ④②③⑥①⑤【答案】C【解析】这是一段写景的描述性文字写景时既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又有空间上的层次感依照时间、空间顺序及句间关系就可判断出答案从下雨的时间顺序可判断④紧接开头的“梅雨季节” 由夜雨写到清晨的雨停可知②紧跟④后由关联词语“虽……但……”可知③跟在②后面从并列关系看①中的“还”表明①应紧跟③后故选C5.在下面两种情境下用语最为得体的一组是()【情境①】有一位老师到异地学校去参加优质课赛课走进课堂首先要跟新同学交流一下就说了一段开场白【情境②】李红因家庭困难同意学校保送她上贵阳清华中学招生面试时老师问她“有些优秀学生不愿被推荐你是怕中考落榜呢还是碍于面子不好推辞呢还是……”李红诚实而又得体地进行了回答A. ①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认识大家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同时合作成功谢谢大家!②都不是是因为我家庭经济困难反复权衡我觉得还是读贵阳清华中学更合适些B. ①同学们你们好!同大家相遇真是缘分啊!正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今天牵了明天牵”②都不是是因为我家庭经济困难反复权衡我觉得还是读贵阳清华中学更合适些C. ①同学们你们好!同大家相遇真是缘分啊!正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今天牵了明天牵”②关于保送我上贵阳清华中学的事学校征求过我的意见我是经过慎重考虑后才同意的D. ①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认识大家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同时合作成功谢谢大家!②关于保送我上贵阳清华中学的事学校征求过我的意见我是经过慎重考虑后才同意的【答案】A【解析】老师面对学生用“千里姻缘一线牵今天牵了明天牵”不合身份和场景排除BC回答面试老师一连串的问题“学校征求过我意见我是经过慎重考虑后才同意的”不得体排除D故选A6.下面各项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作家法布尔他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B. 《海底两万里》的主人公康塞尔热衷于航海跟随尼摩船长乘坐潜艇环球探险旅行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C. 《海底两万里》中的康塞尔忠心耿耿性格沉稳为人随和对分类学入迷D. 《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工程师他穿着潜水服潜入海底终于发现了阿拉伯海底通道【答案】C【解析】A项“法布尔”错误《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B项“主人公康塞尔”错误主人公是尼摩船长“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错误小人国、大人国是《格列佛游记》中的情节D项尼摩船长在苏伊士附近将很多尾上带有铜圈的鱼放入海中后来在叙利亚海岸找到了这些带有铜圈的鱼从而发现了阿拉伯海底通道故选C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7.(1)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7.(2)下列句子在抒情方式上不同的一项是()7.(3)下列古诗中包含作者对秋的感情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7.(4)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B. 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的深情C. 可是这秋的深味(很浓烈的味道)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D. 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欣赏玩味景物)不到十足【答案】C【解析】(1)C项应该是“深长的意味”【答案】B【解析】(2)A项直接抒情B项间接抒情C项直接抒情D项直接抒情故选B【答案】A【解析】(3)A项赞美之情B项悲伤之情C项悲伤之情D项悲伤之情故选A【答案】C【解析】(4)C项这是一篇赞美秋的文章8.(1)依次填人文中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8.(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8.(3)文章题目“瓦浪如海” 意丰而情深综观全文请解说其丰富的寓意8.(4)一本文以质朴的语言讲述平常而隽永的生活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赏析这一艺术特色8.(5)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许多事物与文中的老四合院同样面临着“被拆掉”或“被重新改造”的命运请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类现象的认识A. 占据掉落炫耀B. 占有溅落炫耀C. 占据溅落显摆D. 占有掉落显摆【答案】C【解析】“(占有/占据)了北京城的空间” “占据”强调的是一个过程而“占有”更侧重于状态另外这句话的宾语是“空间” 应该用“占据” 第二空“溅落”比“掉落”更生动而且与上文的“噼噼啪啪”相照应第三句“显摆”和“炫耀”是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文章语言质朴充满生活气息此处适合口语风格此外“显摆”是北方方言作者写的是北京的事所以用“显摆”恰当一些故本题选C【答案】B【解析】B.“悲痛凄凉之情油然而生”不合文意文中第10段写到重返老院如“心里不禁一动有些感喟其实这种狗尾巴草一直都是这样长在瓦缝之间一年又一年它们的生命力和鱼鳞瓦一样的顽强而持久” 作者是在表达久违的亲切感和对顽强生命的赞美之情并无悲痛凄凉的色彩故本题选B【答案】老北京四合院屋顶的鱼鳞瓦连片成海气势磅礴灰色的鱼鳞瓦朴素低调显示出沉稳的力量富有历史沧桑感鱼鳞瓦下四合院里普通人的生活简单质朴自在随意快乐自足作者对四合院的生活无限眷恋对“瓦浪如海”的消逝伤感无奈【解析】题目“瓦浪如海” 表面写的是老北京四合院屋顶的鱼鳞瓦连片成海气势磅礴灰色的鱼鳞瓦朴素低调富有历史沧桑感具有象征的意味显示出沉稳的力量文章用大量的篇幅写灰色的鱼鳞瓦下北京城的生活四合院里普通人的生活简单质朴自在随意快乐自足当作者离开四合院后表达对四合院的生活无限眷恋鱼鳞瓦贯穿全文是作者情感的载体文章结尾“尽管已经没有了张永和先生说的‘灰色的瓦浪向天际展开’的景象” 可见作者对“瓦浪如海”的消逝伤感无奈【答案】语言质朴擅用口语取材日常生活生动自然结尾含蓄意味深长【解析】这道题的关键点在于“质朴”“平常”和“隽永”三个词上文本语言平淡质朴口语化这种风格与作者的文学追求以及他所阐述的北京市民的生活特点一致如“那时候四合院平房没有如今楼房的阳台或露台鱼鳞状的灰瓦顶就是各家的阳台和露台晒的萝卜干、茄子干或白薯干都会扔在那上面五月端午节艾蒿和蒲剑插在门上之后也要扔到房顶图个吉利谁家刚生小孩子老人讲究要用葱打小孩子的屁股取“葱”的谐音说是打打聪明打完之后还要把葱扔到房顶这到底是什么讲究我就弄不明白了” 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取材于平凡小事选取了百姓生活中寻常的画面如打枣国庆节看礼花等生活情节让读者有亲切感结尾处含蓄隽永韵味深长如“我还看见眼前不远处屋顶上鱼鳞瓦之间长出的狗尾巴草迎着瑟瑟秋风摇曳着枯黄的颜色和鱼鳞瓦的灰色吟唱着二重唱” 既表达了在现代化建设中“瓦浪如海”的局面不复存在的伤感也有对老北京四合院生活和老北京传统文化的怀念【答案】肯定这一现象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社会进步的结果结合文本分析面对四合院代表的传统文化渐渐消失既有留恋不舍的伤感又有社会向前发展的喜悦感新事物和四合院代表的旧事物在这里是两种文化的代表二者是融合而不是矛盾对立【解析】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许多事物与文中的老四合院同样面临着“被拆掉”或“被重新改造”的命运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历史进步的标志文本中“已经没有了张永和先生说的‘灰色的瓦浪向天际展开’的景象却还是让我感到亲切仿佛又见到童年时候的伙伴真的这和看惯各式各样的楼顶哪怕是青岛那样漂亮的红色楼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这种灰色的鱼鳞瓦才能带给我老北京实实在在的感觉是一种家的感觉” 可见作者并没有因昔日“瓦浪如海”的局面消逝而消沉这些四合院和灰色的瓦浪已成为一种传统文化印在心中挥之不去作者是在北京的四合院里长大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对正在消失的鱼鳞瓦和四合院文化自然有一种怀旧一种莫名的伤感但他又同时清醒地意识到四合院文化是一种小市民文化是一种衰落的文化一种跟不上时代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文化必然要走向消亡文章结尾处“我还看见眼前不远处屋顶上鱼鳞瓦之间长出的狗尾巴草迎着瑟瑟秋风摇曳着枯黄的颜色和鱼鳞瓦的灰色吟唱着二重唱”表达了一种乐观超脱的态度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迎合时代需要使其日臻完善会越来越好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新思想代替旧传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9.(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9.(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9.(3)文中画波浪的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A. 红似晚霞的枫叶洁白如雪的蒲公英宛如金箔的银杏B. 宛如金箔的银杏洁白如雪的蒲公英红似晚霞的枫叶C. 洁白如雪的蒲公英红似晚霞的枫叶宛如金箔的银杏D. 红似晚霞的枫叶宛如金箔的银杏洁白如雪的蒲公英【答案】D【解析】(1)D(语序应依照前一句“红色黄色白色铺展”的提示来安排)【答案】C【解析】(2)C原句应做三处修改①“传达了丰腴与绚烂”动宾不搭配应改为“收获了丰腴与绚烂” ②“沉稳”与“深情”领起的句子要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沉稳”应领起“收敛了夏季的喧嚣”和“增添了成熟与厚重” “深情”应领起“汲取了日月的滋养”和“收获了丰腴与绚烂” ③因“沉稳”领起“收敛了夏季的喧嚣”一句故语序上应排在“深情”领起的句子之前只有C项同时完成了上述三处修改【答案】(3)以“拥吻”赋予秋霜人格化特征(1分)以“舞蹈”展现树叶人格化姿态(1分)使所写之景显得活泼、生动、形象(1分)【解析】(3)以“拥吻”赋予秋霜人格化特征(1分)以“舞蹈”展现树叶人格化姿态(1分)使所写之景显得活泼、生动、形象(1分)10.(1)文章第一自然段写待到清明时节“景物有诗诗中如画” 文中又有哪些如画的景物呢请你根据示例完成下列横线上的内容烟笼远树——凉月如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洼如镜10.(2)品析语言①雨飘在庭院飘在池塘飘在田垄飘在坡地也飘在人的头面(从词语的角度)②豌豆灌荚了像是长满一地绿月摘回来烹熟风味大佳(从修辞的角度)10.(3)你如何理解文章第⑦段“至今对茶有爱意也有敬意”这句话?10.(4)请对文章的第⑬段进行简要评析【答案】(1)柳梢风味, 人物鲜活【解析】(1)根据题干中的“烟笼远树——凉月如眉”和“水洼如镜”可将答案区域锁定到②-④段之间根据第③段的“柳梢风味最好丝丝绦绦长长短短焕然一树新绿”可看出柳梢别有一番风味概括为“柳梢风味” 根据③段的“微风徐徐正是放风筝的好日子终日有纸鸢在天上飞着高高低低女孩子穿上春衫布袖飘摇韶华胜极”“不独人物鲜活如此”可概括为“人物鲜活”【答案】(2)①“飘”传神地写出了春雨落下的姿态柔和而轻盈和上句的“笼”字形成呼应进一步写出了春雨细密的飘渺之姿五个“飘”字的连续使用更写出了春雨无处不在滋润万物的美好品质②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豌豆荚”比作“绿月”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豌豆荚的颜色和形状表现了清明时节的菜畦里豌豆荚蓬蓬勃勃生长的特点赞扬了自然赋予给万物的生机【解析】(2)①理解词语本义并结合语境体会表达效果“飘”写的是雨落下时的情态表现了雨的轻盈柔和同时五个“飘”连续使用飘在“庭院”“池塘”“田垄”“坡地” 飘在“人的头面” 表现了春雨无处不在滋润万物的美好品质②判断作者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并结合其表达效果理解“豌豆灌荚了像是长满一地绿月” 把“豌豆荚”比作“绿月” 属于比喻的修辞“绿”写出了豆荚的颜色“月”写出了豆荚的形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豌豆荚的生机勃勃赞扬了自然的馈赠【答案】(3)因为“我”知一叶一芽经自然之力又出自人手所以“我”懂得要惜物惜福【解析】(3)结合上下文理解语句含意根据“一碟青菜一碗泥螺喝点新茶无需饮酒乘着山风竟也微感醺然然后在天清气明的春日夜里看月亮升上山来梦也做得清明”可看出在自然幽静中品茶对茶的“爱意”溢于言表根据“采茶雨天多有不便连日晴空也觉得辛苦从此知道生活不易一口热饭滚汤要从劳作中来”可知茶是人们辛苦换来的所以“我”有“敬意” 懂得要珍惜【答案】(4)该段抒发了作者对春天万物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自然之力的炽热的赞美之情清明不仅仅是自然万物的清明更是人世的安定祥和有序升华了文章主旨一个“凝”字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春天在积蓄着磅礴的力量似乎在等待更震撼人心的绽放“凝”和“涨” 一静一动抓住春天的典型事物传神地展现出自然界的静美与生命力语言含蓄隽永富有哲理言有尽而意无穷【解析】(4)解答本题需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看从内容上看本段写了天地清明、环境优美人们的生活也安定祥和表明作者由前文对家乡茶的赞美到对春天万物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自然之力的赞美这是对主旨的升华从用词上看“春天凝在花红叶绿里”中“凝”有凝结之意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春天在积蓄着磅礴的力量“溪涧池塘涨满水”中“涨”有涨满之意一静一动写出了自然力量的积蓄含蓄隽永。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2019)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列诗句最适合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形容的一项()A.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B.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C.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D.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意境特点的能力题干中提到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东坡对王维诗画的评价现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A.出自白居易《琵琶行》是琵琶女自叙身世不属于景物描写B.出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交代的是赤壁古战场在故垒西边没有对古战场进行景物描写不符合题干要求C.出自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用典作者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不属于写景D.出自李清照《声声慢》描写黄昏时分雨打梧桐的寂寞景色能体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2.下面一段文字如果加上一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为此请将下面的虚词按顺序插入文中最适当的地方插入后将紧接虚词后的词语填在横线上成都是中国最具体育活力的城市之一也是率先提出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城市之一经济进一步发展深居内陆的成都已发展成为新一线首位城市其实力在很多方面不低于一线城市成功获得202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举办权对于成都而言意义深远办好大运会有助于成都打造世界赛事名城有利于四川建设体育强省达到走向世界、展示国家形象的目的①同时②随着③甚至④也⑤以【答案】①也是, ②经济, ③不低于, ④有利于, ⑤达到【解析】虚词可使文句更工整使文意更严谨“同时”表示并列放在“也是”前面比较合适“随着……发展”搭配合理所以“随着”放在经济前面“甚至”放在“不低于”前面更严谨更能突出其“实力” “有助于”“有利于”并列在“有利于”前加“也”更能体现逻辑关系“以”意思是“为了” 放在“达到”前面合适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3.(1)你认为两首诗中的“满”字哪个用得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3.(2)两首诗都写了“菊花” 请简要分析其异同【答案】(1)郑诗中的“满”是用来形容“香”的可以理解为化无形为有形.黄诗中“满”与“城”相连用来形容菊花的多像满城黄金甲用了比喻.由此切入较好.【解析】(1)郑诗中的“满”是用来形容“香”的可以理解为化无形为有形.黄诗中“满”与“城”相连用来形容菊花的多像满城黄金甲用了比喻.由此切入较好.【答案】(2)两首诗都是咏物诗手法相同但情感不同.郑诗主要表达的是高洁黄诗表达的是战斗情怀这就决定了同样是菊花但内涵有鲜明的不同之处.答案(1)学生无论答哪首诗炼得好或两首诗炼得都好皆可只要能自圆其说.示例① 郑诗炼得好.“满”字形象贴切缕缕幽香飘满池岸沁人心脾.菊花独具的神韵风采跃然纸上.示例② 黄诗炼得好.“满”字极写菊花盛开之色彩把黄色的花瓣设想成战士的盔甲想象奇特设喻新颖.赋予菊花农民起义将士的战斗风貌与性格.(2)①相同两首诗都托菊言志运用象征手法将菊花人格化.②不同郑诗中的菊花高洁、清幽、不求高位、不慕荣利是文人雅士铮铮傲骨的化身黄诗中的菊花怒放、霸气是农民起义领袖翻天覆地、扭转乾坤精神风貌的写照.【解析】(2)两首诗都是咏物诗手法相同但情感不同.郑诗主要表达的是高洁黄诗表达的是战斗情怀这就决定了同样是菊花但内涵有鲜明的不同之处.答案(1)学生无论答哪首诗炼得好或两首诗炼得都好皆可只要能自圆其说.示例① 郑诗炼得好.“满”字形象贴切缕缕幽香飘满池岸沁人心脾.菊花独具的神韵风采跃然纸上.示例② 黄诗炼得好.“满”字极写菊花盛开之色彩把黄色的花瓣设想成战士的盔甲想象奇特设喻新颖.赋予菊花农民起义将士的战斗风貌与性格.(2)①相同两首诗都托菊言志运用象征手法将菊花人格化.②不同郑诗中的菊花高洁、清幽、不求高位、不慕荣利是文人雅士铮铮傲骨的化身黄诗中的菊花怒放、霸气是农民起义领袖翻天覆地、扭转乾坤精神风貌的写照.4.(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4.(3)这首诗写于百年之前但我们今天读来仍觉新鲜并有所感悟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把抽象的“一念”形象生动地呈现给读者的?A. 诗人由所居之地的名字忽然想到家乡之景区区的心头“一念”之间便跨越了时间和空间B. 诗人借地球、月亮、星球等宇宙大观意象层层铺垫反衬“一念”这超乎寻常的情感C. “忽在/忽在”两句诗人将思维延伸到美国留学之地形象地表述了思维的自由和奇异D. 诗歌最后两句诗人赞美相思的“神速”超过其他客观事物意在表明文学比科学更为迅捷【答案】D【解析】【答案】D【解析】【答案】(3)①选取典型意象用地球、月亮、星球、无线电等人们都知晓的意象的速度来衬托”一念”的快速化抽象为具体②用奇特的想象夸张的笔法引起读者的联想如临其境【解析】5.(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2)“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是杜甫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下列诗句没有体现诗人这一主题的一项是()5.(3)有人评价杜甫咏物诗“超越形似而达到神似的境界” 请从《房兵曹胡马》《病马》中选择一首分析作者对马的吟咏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A. 《房兵曹胡马》是杜甫看到房兵曹的胡马时所作体现了诗人对胡马的赞颂之情B. 《房兵曹胡马》前四句写眼前马的外形动态是实写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C. 《病马》颈联两句用先扬后抑的手法抒发对病马的浓浓深情D. 《病马》这两首诗通过对马的吟咏反映了杜甫青年和晚年两个时期的不同心态【答案】C【解析】(1)C项“先扬后抑的手法”错误颈联两句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抒发对病马的浓浓深情【答案】B【解析】(2)“穷年忧黎元” “致君尧舜上”是杜甫诗歌表现的重要主题这实际上表明一种有忧愁的内容表明诗人忧国情怀和深沉的爱民思想B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表明内心的喜悦之情【答案】(3)示例一《房兵曹胡马》前四句正面写马通过描写马的骨相、双耳和奔驰状态写出马的神清骨俊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这里既是写马奔驰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写照这种蓬勃向上的精神用骏马来表现这首诗使得马超越形式达到神似的境界示例二《病马》颔联承接首联两句具体描写马现在的状态老了且病了但是在艰苦路途上依旧还在为诗人卖力尾联马之为物虽然低微可是对人的情分却是十分深厚使诗人禁不住为它感动、沉吟起来杜甫在这首诗里借马以自况抒写了对病马的怜爱表达了与病马同病相怜的感慨令人如见到一个漂泊秦州的老人形象【解析】(3)解答本题需要把握这两首诗歌的主要意蕴从不同角度进行重点分析即可第一首诗感情基调是激昂向上的写此诗时诗人正值人生壮年雄姿英发、气宇不凡“骁腾有如此”写马纵横驰骋的非凡的本领既是对房兵的殷切鼓励也蕴含着作者建功立业的渴望第二首诗感情基调是抑郁低沉的诗人此时弃官西行颠沛流离饱经战乱诗人以病马自喻表达了对君国的一腔赤诚之心感动沉吟之中更寄予着无尽的辛酸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6.(1)“1886年俄罗斯艺术的美妙的花朵终于在法兰西土地上出现了”一句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2)在评价托尔斯泰时文中提到了哪些不妥或错误的做法?6.(3)请从托尔斯泰的作品内容方面概括作者说“托尔斯泰我们爱他整个”的原因【答案】本句运用了比喻用“花朵”比喻托尔斯泰的作品突出了托尔斯泰作品的伟大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法兰西对俄罗斯艺术的期盼、惊喜、赞赏【解析】这句的表现手法很明显用了比喻的手法在解答该题时要将本体和喻体都找出来然后说一说比喻这种手法在这个句子中达到的表达效果即可抓住“美妙”“花朵”“终于”进行分析写出托尔斯泰作品特点影响意义【答案】①认为托尔斯泰思想中的精华是借鉴的结果他的伟大与魅力源于他的思想②只是从文学的角度赞赏作品没有全面理解托尔斯泰的伟大③把托尔斯泰的复杂思想纳入狭隘的宗教的或政治的范畴去评论【解析】从文中看主要有“他思想中的精华是汲取其他作家的”或者“把他的伟大与魅力认为是由于他的思想而加以怀疑” (第④段中的原句略有改动)单是赞赏作品本身不知道我们生活在作品中间他的作品已成为我们的作品了(第⑤段中的原句略有改动)人们愿意效法他人以个人的党派观念去批评托尔斯泰(第⑥段中的原句略有改动)【答案】①他的作品中表现出热烈的生命青春的心②他的作品中表现出对博爱与和平的追求③他的作品中表现出坚持正义④他的作品中表现出对世界、生命、理性的认识【解析】①他的作品中表现出的热烈的生命青春的心(从“由于他热烈的生命由于他青春的心”概括)②他的作品中表现出对博爱与和平的追求(从“由于他对于博爱与和平的梦想”概括)③他的作品中表现出坚持正义(从“对于文明的谎言加以剧烈的攻击”概括)④他的作品中表现出对世界、生命客观、理性的认识(从“由于他苦笑的幻灭由于他毫无怜惜的明察由于他与死的纠缠也由于他的现实主义由于他的神秘主义由于他具有大自然的气息由于他对于无形的力的感觉由于他对于无穷的灵感”概括)7.(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7.(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画线语句体现了陈原和胡适治学中哪些不同的风格7.(3)陈原先生为什么被称为“通才”?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7.(4)陈原作为一位通才为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通才的看法A. 陈原所说的“万金油”是指无论什么知识都要懂一些但不必深究浅尝辄止足矣这体现了他独特的治学风格B. 陈原迷恋各种字典、词典不仅反复读而且改正词典中的错误这为他编写字典、词典提供了坚实的基础C. 作者运用丰富的数字和大量的事例表明陈原阅读广泛及其刻苦的钻研精神使得读者对陈原的治学精神有直观的认识和更加深入的了解D. 文章将作者自己对陈原的评价、别人对他的高度评价以及陈原对自己的谦虚的评价相结合从多个角度向读者展现出一个相对矛盾、复杂的多面争议学者形象E. 文章先从陈原的逝世带来的巨大损失入笔再从多个方面表现陈原的贡献最后联系现实体现了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特点【答案】B, 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经比较即可得知.A项“不必深究浅尝辄止足矣”错原文中的“浅尝辄止”是陈原对自己成就的谦虚之辞.D项“相对矛盾、复杂的多面争议学者”说法有误其形象应是“丰富多面”.E项文章未使用“描写”的表达方式.【答案】①陈原治学勤奋刻苦胡适治学随性安逸②陈原不惧怕新的研究领域胡适喜欢独钻一行③陈原博览群书胡适研究专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要点理解关键语句的基本能力.解析理解语句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明白其具体含义如句中的“酒”比喻什么“烈”“多”“畅快”和“温”“少”“和润”分别指二人治学的什么特点.还要联系全文找出二人治学的对比性语句如第⑤段的最后就体现了二人治学的不同风格.【答案】组织参与了《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多部词典的编写修订会多种语言一生译作丰富将多部外国文学艺术、地理作品介绍到中国给多本杂志写评论参与社会语言学研究著作涉猎辞书学、翻译学、语言学、地理学等多方面.【解析】本题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通才”的含义是在各方面都出色的人才然后需要筛选文中的相关信息找出他在各方面的杰出贡献.需要注意的是本题只涉及贡献才能不谈他的思想个性不要混淆概念.从“他从头到尾读完了一本旧《辞海》一本旧《辞源》一本第5版的《简明牛津词典》做了四卷笔记.面对陈原狂览群书的疯劲胡适也自叹弗如”“陈原先生‘六门外语’ 出国演讲、写作都不用翻译”“70年代开始社会语言学研究著述丰厚 1998年辽宁教育出版社推出的《陈原语言学论著》(共3卷)达130多万字”等语句可以具体把握.【答案】①从社会发展来看通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正需要陈原这样踏实、善于钻研、学贯中西的通才来掌握全局②从心性完善来看成为通才需要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当今人心浮躁的环境中更需要人们静下心来潜心钻研这样才能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充实与快乐③从文化传承来看民族文化的血脉延续需要有多种才华的通才这样文化发展才会有一个长远的基础④从与其他行业的联系来看通才因研究领域较多可以让人与各行业保持联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该题一方面要从文本中提炼信息另一方面也要写出自己的感悟这是一道开放题答案不唯一能联系材料分析原因即可.解析探究要结合社会现实可将陈原作为通才的精神与浮躁的社会风气加以对比论证通才的时代意义.8.(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8.(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8.(3)促进我国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需要哪些非技术因素的支持?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A. 新技术的规模化应用需要新一代网络来承载这是国内三大运营商计划建设5G的重要背景虽然他们还处于4G领域投资的成本回收周期B. 5G网络对整体网络频谱利用率更高能够连接更多终端的新系统物联网时代家庭智能化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始终要依托5G网络C. 大量建设小基站将不可避免只有这样才能基本解决SG频段高、覆盖难的问题使依托多天线技术的波束赋形和快速扫描追踪得到明显改善D. 芬兰的奥卢践行创新的教学理念受到了本国学生的欢迎他们可以在这座被誉为欧洲“生活实验室”的城市里自由开展各种新技术试验【答案】B【解析】【答案】D【解析】【答案】(1)B(2)D(3)①行业合作上倡导政府部门与企业进一步强化技术研发消除运营商的投资顾虑③人才培养上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才实施人才优惠政策【解析】9.(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9.(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9.(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苏曼殊与贾宝玉都出家为僧了解了苏曼殊的经历就等于读了《红楼梦》B. 《傲慢与偏见》在文字好、人物真、结构严方面强于《镜花缘》但其意旨的广度比不上《红楼梦》C. 小说中的石头是有寓意的其“由玉变石”象征了小说的意旨之一即欲望之斗争与生灭D. “红”就是指贾府众多的女孩子“楼”就是指人工建成的大观园“红楼”是“实”的而“梦”则是“虚”的【答案】B【解析】(1)A项应该是“以‘情僧’角度来看的人” 了解苏曼殊会得来与读《红楼梦》同样的满足C项“由玉变石”只能体现欲望之灭“由石变玉、由玉变石” 才能体现欲望之“生灭”D项原文意思是“红楼”代表现实世界但不一定拘泥于某种特定的人或事物故选B【答案】B【解析】(2)B项文章没有详细阐述《石头记》的优点【答案】A【解析】(3)A项通过第二段可以看出文章对于《风月宝鉴》《情僧录》《金陵十二钗》这三个书名的阅读角度是不赞成的很难体现这部小说的真正主题“读不尽的《红楼梦》”与这五个书名的关系在文中也没有体现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0.(1)文段中画横线的四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10.(2)在文段中两处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语意完整连贯注意修辞特点每处不超过30个字10.(3)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如果改写成“人在好文字面前是词穷的如心意相通的两人无须言语” 有什么表达效果?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C【解析】(1)C项【丙】句中问号使用有误应使用逗号“庾信的《哀江南赋》好在哪里”充当句子的宾语当含有疑问词的语句充当句子中某种成分时句末不用问号【答案】(2)①仿佛粼粼碧波一路流啊流流了几千年②若移至书架关上玻璃门在远处观望则是艺术【解析】(2)第①处根据下文“流到当下”可知此处将古雅的汉字比作水一类的事物第②处根据上文“脱离了庸常”和下文“隔着的不仅仅是一道玻璃门还有一双双审美的眼”可知所补写的句子应包含“玻璃门”“看/望”“艺术”等相关信息【答案】(3)句式短小灵活语句大体工整节奏鲜明语意上强调“词穷”“无须言语”【解析】(3)从句式上来说修改后的句子采用了短句的形式句式更加灵活相对应的语句字数差不多大体工整采用短句的形式使节奏更加鲜明“无需言语”由定语变成了谓语在语意上更加强调“词穷”“无须言语” 使人能更好地抓住句子的侧重点。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1.下面的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雪》选自《野草》。

B. 《我的母亲》的作者是胡适,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

他曾提倡文学改革,是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

C. 季羡林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被称为“国宝”级的人物,《我的童年》节选自《季羡林自传》。

D. 《小石潭记》《醉翁亭记》《马说》《岳阳楼记》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答案】D【解析】2.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①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③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④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A. 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B. 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C. 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D. 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答案】B【解析】对联①,演员的假笑假哭反映的是当时人们的真实情况,现代人穿的是古人衣装,演绎的是古时生活,这是昆曲的特点。

对联②处处设疑,处处有悬念,绘声绘色再现情景,故事环环相扣,这是评书的特点。

对联③,阳春白雪,高山流水,传雅曲,觅知音,这是古琴的特点,这是古琴的特点。

对联④,舞台上展示的形象,观众似乎认为是真的而非木偶,在小小舞台上随意操纵机关,这是木偶戏的特点。

3.请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出对应正确的一项()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

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杜工部集》、《白氏长庆集》的命名方法分别是:A. 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B. 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C. 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D. 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单元测试卷全套(含答案)新人教必修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单元测试卷全套(含答案)新人教必修2

第一单元一、基础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踱.步(dù)袅.娜(niǎo )峭楞楞..(léng)蓊蓊..郁郁(wěng)B.颤.动(zhàn)落蕊.(ruǐ)潭柘.寺(zhè)脉脉..含情(mò)C.涸辙.(hé)蕈菌.(sùn)廿.四桥(niàn)揠.苗助长(yàn)D..漪.澜(yī)深邃.(suì)黑.(xū)混混沌沌..(dù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寂寞幽辟弥望缕缕清香B.缈茫宛然歧韵平平仄仄C.嘻游瞥见镶嵌急不暇择D.嫩绿攀缘峻峭恍然大悟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B.秋之于人,何尝有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之分呢?C.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D.“行啊,”小王停了一会儿说:“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4.下列各句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看不饱,尝不透,不到十足。

③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A.幽静品尝软弱B.幽僻品尝柔弱C.幽僻赏玩柔弱D.幽静赏玩软弱5.对下列词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许多人都曾经被譬为瓦尔登湖,但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受之无愧。

在作者看来,瓦尔登湖是纯洁、深刻、博大、富有生命力的象征,人类社会中,许多人受物质利益的诱惑,能像瓦尔登湖的贤者少之又少。

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作者运用通感的手法,表现荷香的似有似无,时断时续的特点,启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1)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________1.(2)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________1.(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________1.(4)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________【答案】清明(寒食)节【解析】“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称为“新火”【答案】元宵节【解析】由句中“万灯明”、“正月中旬”可知是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答案】重阳节【解析】这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由“登高”【答案】中秋节【解析】“一轮满”“千里明”指的月明“平分秋色”正好是中秋二、默写题(本大题共计6小题每题15分共计90分)2.(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2.(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引导曾皙不要有所顾虑可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因为每个人只是说说各人的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答案】(1)莫春者, 春服既成【解析】(1)根据“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可推知答案注意“既”的书写【答案】(2)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解析】(2)根据“孔子引导曾皙不要有所顾虑可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因为每个人只是说说各人的志向”可推知答案注意“伤”的书写【答案】(3)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解析】(3)根据“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可推知答案注意“喟”的书写3.(1)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江面美景和王勃《滕王阁序》“秋水共长天一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2)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一句以声写声表现出乐声的变化“_______________”一句以形写声渲染了乐声的美妙动听3.(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气势磅礴、瑰丽浪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红白相映画面鲜明生动【答案】(1)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解析】(1)由“描写江面美景和王勃《滕王阁序》‘秋水共长天一色’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推知答案注意“露”的正确书写【答案】(2)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解析】(2)由“以声写声表现出乐声的变化”“以形写声渲染了乐声的美妙动听”可推知答案注意“凤凰”“蓉”的正确书写【答案】(3)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解析】(3)由“动静结合、红白相映画面鲜明生动”可推知答案注意“辕”“掣”的正确书写4.(1)《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 ________”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4.(2)《蜀道难》中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绘声绘色地刻画出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答案】(1)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解析】(1)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答案】(2)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解析】(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答案】(3)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解析】(3)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5.(1)_______________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5.(2)_______________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5.(3)_______________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5.(4)不畏浮云遮望眼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5.(5)_______________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5.(6)落红不是无情物 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_______________》)5.(7)仕途不顺的陈子昂登上燕昭王为招揽天下贤士所建的幽州台时看茫茫人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发出了“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感叹【答案】(1)苔痕上阶绿【解析】(1)注意“阶”的书写【答案】(2)谈笑有鸿儒【解析】(2)注意“儒”的书写【答案】(3)会当凌绝顶【解析】(3)注意“凌”的书写【答案】(4)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解析】(3)注意“缘”的书写【答案】(5)山重水复疑无路【解析】(5)注意“疑”的书写【答案】(6)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解析】(6)注意“作”的书写【答案】(7)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解析】(7)根据“仕途不顺的陈子昂登上燕昭王为招揽天下贤士所建的幽州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感叹”可推知答案注意“怆”的书写6.(1)《阁夜》中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人民的深重灾难显示地方风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6.(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卒章显志体现全诗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6.(3)杜牧在《阿房宫赋》结尾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解析】(1)根据“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人民的深重灾难显示地方风情的诗句”可推知答案注意“樵”的正确书写【答案】(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解析】(2)注意“卒章显志体现全诗主旨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摧”的正确书写【答案】(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解析】(3)根据“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鉴”的正确书写7.(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蕴含着时序变迁的自然规律和新旧交替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7.(2)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7.(3)《(论语》十二章》中阐释学习与思辨二者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7.(4)《峨眉山月歌》中明写月映满江的美景暗写秋夜行船之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解析】(1)根据“蕴含着时序变迁的自然规律和新旧交替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可推知答案注意“残”的正确书写【答案】(2)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解析】(2)根据“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的诗句”可推知答案注意“寄”的正确书写【答案】(3)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解析】(3)根据“阐释学习与思辨二者辩证关系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罔”的正确书写【答案】(4)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解析】(4)根据“明写月映满江的美景暗写秋夜行船之事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羌”的正确书写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8.(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8.(2)“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8.(3)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A. “溪行衣自湿”一句侧面描写路上雾气之浓重“亭午气始散”表明雾气持续时间很长直到正午才散B. 诗人冬季出行蚊蚋在飞舞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惊扰乱入河中一路行来层云密布山路崎岖C. 在观览通泉山水的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诗人所见景色呈现不同面貌情感也产生了变化D. 诗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运用“登顿”“绮丽”等词使诗歌音韵铿锵全诗体现了“沉郁顿挫”的风格【答案】B【解析】(1)B项“冬季出行蚊蚋在飞舞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惊扰乱入河中”有误原文“人远凫鸭乱” 是说人离得还远野鸭已经纷乱但并未指出是“岸边的野鸭” 也并未描写“乱入河中”的景象【答案】(2)描绘了一幅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照增辉江水满溢的寥廓壮美的画面【解析】(2)先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画面再总结画面特点如“山色远寂寞”一句“山色远” 可见眺望苍茫旷远令诗人顿生空寂之感“江光夕滋漫”一句“江光”是江水在夕阳余晖中的反光“滋蔓”二字说明江水满溢带来水天浩渺之感因而山水在此处都显出空旷辽远、辽阔壮美之感【答案】(3)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生不逢时的苦闷飘零他乡的哀痛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解析】(3)诗歌前十二句写山行所见美景有“绮丽”“壮观”“寂寞”“滋漫”等词展现出诗人观赏美景的喜悦之情而后四句着重抒发诗人情感应仔细品读“伤时愧孔父” 指生不逢时为自己所学儒学不能经世致用而感到愧疚“去国同王粲” 用王粲避乱离开长安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离开国都的飘零之苦“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此句不仅是感叹自己身世飘零“所历”二字包含了自己飘零之苦的根由即国家战乱不息不知何时才能平定的内涵表达出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9.(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9.(2)有人评论本诗尾联“总束全篇归结今情”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A. 本诗首联以问句发端语气强烈却问而不答对句用冷清画面坐实出句“凄凉”二字B. 本诗颔联将建业今昔对比从“江山大”到“社稷空” 表达了对亡国巨变的无限慨叹C. 本诗中“中”“风”“空”“匆”“翁”押韵朗朗上口富有节律也增添了作品的抒情色彩D. 本诗写得苍凉而悲壮展现了作者在南宋王朝灭亡后壮心不已、复兴旧朝的远大抱负【答案】D【解析】(1)D项“展现了作者在南宋王朝灭亡后壮心不已、复兴旧朝的远大抱负”表述错误本诗讲述了由于外族入侵造成建业城满眼“凄凉” 而君王又不能任用铮臣之事作者以嘲讽的口气表达了自己的坚守之意及失落之情【答案】(2)①尾联中的“乾坤颠倒”将前三联中建业的凄凉、龙蹲虎踞、马去牛来、千人诺诺、百岁匆匆等内容都涵盖在内收束了全篇极富概括力②时局“乾坤颠倒” 而有“孤舟”在诗人意欲垂钓江海以了残生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深切哀痛与无奈以及对心志的坚守【解析】(2)解答本题需紧扣尾联“总束全篇归结今情”的特点作答“总束全篇”主要从结构角度进行鉴赏和分析“归结今情”则需要落实到“今情”的具体内涵上来进行鉴赏和分析诗歌首联描写出建业如今满目凄凉的景色颔联通过“龙蹲虎踞”“马去牛来”交代建业满目凄凉的原因之一——外族入侵兵革之祸颈联中“千人惟诺诺”“百岁更匆匆”交代建业满目凄凉的另一原因即君王不能任用铮臣用人惟庸而尾联的“乾坤颠倒”则直接收束全篇对前三联进行概括总结诗歌尾联诗人写道时局动荡但还有一叶孤舟能让“我”漂荡江湖伴着渔翁了此残生国亡已不可挽回诗人只得本着庄子的精神隐遁渔樵扁舟一叶独钓江湖此虽为逃避但其气节及终身之憾恨却与天地共存表达了诗人孤寂坚守的决心以及经历亡国巨变之后内心的无奈与哀痛之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考试题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考试题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检测(一)(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基础训练(共21分,每小题3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D)A. 蚩蚩.(chī) 愆.期 (xiān) 垝.垣 (guǐ) 侘.(chà)傺B.修姱.(kuā) 谣诼. (zhuō) 溘.死 (kè) 方圜. (guān)C. 箜.篌(kōng) 伶俜. (pīng) 踯躅.(zhū)玳瑁.(mào)D.羁.鸟(jī)靡盬.(gǔ)罹.(lí)难采薇(wēi)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A. 哽咽葳蕤遗施蒲纬B.娥眉公姥扶将窈窕C. 思量誓违许和怅然D. 婀娜芨荷嗟叹煎迫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的性质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B )例句:我有亲父母..A、便可白公姥.... B、女行无偏斜C、昼夜勤作息..嘶.. D、其日牛马4.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高余冠之岌岌兮B苟余情其信芳C长余佩之陆离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可怜九月初三夜B登即相许和,便可做婚姻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莫忘乃令张良留谢6.下列两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以尔车来,以我贿迁(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3)乘彼垝垣,以望复关(4)彼竭我盈,故克之A两个“尔”相同,两个“彼”相同B两个“尔”不同,两个“彼”相同C两个“尔”相同,两个“彼”不同D两个“尔”不同,两个“彼”不同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妥当得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又称“诗三百”。

“赋、比、兴、风、雅、颂”被称为“诗经六义”。

B.《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检测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希望孩子“孝”你还是“爱”你?XXX儒家特别强调“孝”,久而久之,孝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来无人怀疑,也无人敢怀疑。

可是,如果我的孩子问我:妈妈,你希望我孝顺你,还是爱你?我会选择后者:我希望我的孩子爱我,但不必“孝”我。

首先,“爱”是平等的,自由的,它与身份、地位、年龄和阶层没有关系;而一个“孝”字,就区别出了身份、地位、年龄和阶层以及上下级的关系,就我个人而言,很不喜欢这种区别,因为缺乏“平等”。

没有“平等”也无从谈“自由”。

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心灵缺乏自由的人。

其次,“爱”必须发自内心,是心底里真正情感的涌现,心里没有感情,是“爱”不起来的;而“孝”与内心真实的情感似乎没多大关系。

与真实的情感相比,“孝”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与义务——因为你曾对我付出了,所以我现在必须“孝敬”你——如果我的孩子只是出于“责任与义务”而对我尽“孝”,却不真的爱我,说实话,我会感觉很悲哀,会认为是作为一个母亲的失败。

此外,“爱”是广阔的,而“孝”是狭义的。

一个有“爱心”的人,不仅爱父母,爱朋友,他还会爱属于他的生活,爱他所居住的环境,并因爱而怀有一份公德之心;但是,一个只有“孝心”的人,他虽然会孝敬父母孝敬家人,却不会去“孝敬”家庭外的一草一木,也不会去“孝敬”他所居住的生活环境。

从这一点来说,“孝”更多的是一种私人行为,是一种私有化的品德,而非现代社会所强调的“公德心”。

在国内时,常听到有人对孩子说:“怙恃辛劳生下了你,又辛劳养大了你,你长大了得好好孝顺怙恃”。

另外,也常听到人们感叹说“母爱是忘我的”——比较一下这二种说法,我总觉得他们是何等自相矛盾。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绿茶含有多种有益物质成分①_______________ 可以促进脂肪燃烧降低血脂和血液中的胆固醇绿茶中的茶多酚能溶解脂肪而维生素C能促进胆固醇的排泄定期饮用绿茶②_______________ 绿茶中含有的儿茶素能有效抑制致龋菌减少牙菌斑和牙周炎的发生此外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杀菌作用可防止食物残渣滋生细菌绿茶中的多酚还可以保护神经细胞多酚类化合物可以激活支持细胞存活的因子抑制导致细胞死亡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因子减少酸性物质对神经细胞的损伤③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 ②可以保护牙齿健康, ③从而保护神经细胞(从而提高神经细胞的存活率)【解析】①处前文提到绿茶中有许多有益物质成分后文中提到茶多酚、维生素C这些成分的好处由此可知该处应填“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之类的句子②处后文提到定期饮用绿茶能够保护牙齿健康由此可知该处应填“可以保护牙齿健康”之类的句子③处前文提到绿茶中的多酚可以保护神经细胞然后具体阐述了其保护原理横线处可填写用“从而”引出的结果——保护了神经细胞对其进行总结由此可知该处应填“从而保护神经细胞(从而提高神经细胞的存活率)”之类的句子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既而守以赃败他令皆坐累琚以廉办改秀容令②拜参知政事琚辞让再三上曰“卿之材望无不可者何以辞为?”A. 琚对曰/臣本孤生/蒙陛下拔擢/备位执政/兼师保之任臣/愚以为太子天下之本/当使知民事/遂言及之/B. 琚对曰/臣本孤生/蒙陛下拔擢/备位执政/兼师保之任/臣愚以为太子天下之本/当使知民事/遂言及之/C. 琚对曰/臣本孤/生蒙陛下拔擢/备位执政/兼师保之任/臣愚以为太子天下之本/当使知民事/遂言及之/D. 琚对曰/臣本孤生/蒙陛下拔擢/备位执政/兼师保之任/臣愚以为太子天下之本/当使知民/事遂言及之/【答案】B【解析】(1)“孤生”意思为“孤独的人” 孤儿之意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项“兼师保之任”意思为“兼任做太子老师的责任” 动宾结构完整“臣”是下一句的主语故应在“臣”之前断句排除A项“民事”是一个词意思为“民生之事” 不可断开排除D项故选B【答案】D【解析】(2)D项“视事”与“致仕”意思不相近“视事”指官员治仕、任职【答案】D【解析】(3)D项“室绍先得以重新进京任职”与原文不符由原文“参知政事唐括安礼忤上意出为横海军节度使数年不复召”可知被贬在外久未得到召见的只是唐括安礼而室绍先是“琚尝举室绍先以为右司员外郎绍先中风暴卒上甚惜之” 选项将两人的事迹混淆【答案】(4)①不久太守因贪赃被免职其他的县令都因此受牵连石琚因为廉洁为政改任秀容县令②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石琚再三推辞皇上说“你的才能声望没有不能胜任的为什么要推辞呢?”【解析】(4)①既而不久之后败被免职被追究坐累受到牵连②拜任命材望才干名望何以辞为宾语前置为什么要推辞呢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题目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其中“柏森森”三个字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这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述的笔墨B. 颔联两句“景语含情情语寓景” 有如特写镜头由远写到近从祠堂的外部说到内部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内景衬托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并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寄托着诗人对诸葛武侯身后凄凉的哀惋C. 颈联两句写得格外厚重含义十分丰富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之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D. 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这里的“英雄”是指不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这两句诗是叙事兼抒情再加上前面的铺垫使读者感到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余味【答案】D【解析】D项“这里的‘英雄’是指不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分析错误“英雄”是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5分共计75分)4.(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3)人工智能是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制高点之一对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至关重要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我国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应该突出哪些重点工作A. 2020年我国在全球人工智能专利布局的竞争实力强劲截至10月我国在世界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排名前十名中就占了8个名额B. 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创新的主体仅百度一家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就超过微软和三星两家国外企业数量之和C. 从材料二的图表1可以看出我国从2008~2019年的累计专利数已达66508项在与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情况对比的各项指标中名列前茅D. 2020年百度在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方面再一次独占鳌头已连续三年居国内第一展现出中国人工智能“头雁”的实力【答案】C【解析】(1)C项“在与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情况对比的各项指标中名列前茅”错误图表1将中国与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情况进行了7项指标的对比显而易见我国在相关产业规模、融资总额、论文占比和活跃企业数等四项指标中位居前列【答案】D【解析】(2)D项“只能具备人的部分意识、思维和智能”以及“按人的指令”工作等不合文意原文表述为“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逐步带领人类进入到人机协同的新时代”【答案】(3)①严格落实国家面向2030年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制定具体的路线图和落实举措②巩固优势鼓励融资激励权利主体进行技术创新勇闯科技前沿的“无人区”③补齐短板做好专业人才储备在实践中培育专家型人才④认清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突出重点逐一攻克四大发展挑战⑤树立研究单位、参与企业和先进个人等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解析】(3)解答本题结合材料一中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可知要树立研究单位、参与企业和先进个人等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结合材料二“2019年中国与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情况对比”图可知要补齐短板做好专业人才储备在实践中培育专家型人才结合“2018—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市场规模”图可知要巩固优势鼓励融资激励权利主体进行技术创新勇闯科技前沿的“无人区” 结合材料三“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我国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加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可知要严格落实国家面向2030年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制定具体的路线图和落实举措结合材料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一是主流技术深度学习还具有较大局限性二是基础数据积累还远远不能满足模型训练需要三是计算框架和通用智能芯片尚未形成定局四是人机和谐共处的有效途径开始艰难探索”可知要认清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突出重点逐一攻克四大发展挑战5.(1)下列对数字经济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3)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如何以数据要素驱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A. 数字经济以互联网为基础其底层架构是分布式、网状的结构B. 数字经济面前各地的人口与企业机会均等可以保持相对平等的关系C. 数据促进了数字技术的加速升级也促进了数字经济产业的增量D. 作为数字经济的资产数据在流通中实现价值增值同时催生新产业【答案】B【解析】【答案】B【解析】【答案】①将数据要素嵌入数字化基础设施推动数字产业化驱动产业数字化助力建设数字生态【解析】6.(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6.(2)小说写到“我爷爷是第一个有胆量检验巴莱克家买卖是否公平的人” 请你谈谈小说是如何具体表现“爷爷的胆量”的6.(3)“巴莱克老爷家的台秤”在小说中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A. 小说以“我”的口吻来讲述爷爷小时候的故事使故事更有历史感暗示世上违背公平之事早已存在而人们的反抗也由来已久B. 台秤的秘密还没有被公开之前巴莱克家靠着提供工作岗位、给全村送巴西咖啡等方式在民众心目中维持着慷慨和善的形象C. 小说多次用“巴莱克·冯·比尔甘”来称呼巴莱克家既突出巴莱克家高高在上的地位也暗含其品行与地位不相称的讽刺意味D. 村民们用歌声甚至暴动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被残酷镇压之后人们不得不作出妥协许多人甚至不愿再听到巴莱克家的故事【答案】B【解析】(1)B项“在民众心目中维持着慷慨和善的形象”说法错误民众虽然没有起来反抗但对巴莱克家的印象并非“慷慨和善” 只是敢怒不敢言罢了【答案】(2)①对比写法人们对巴克莱家的服从与爷爷的行为形成对比突出爷爷勇于反抗的品格②侧面衬托格特鲁德的惊奇害怕突出爷爷坚定、勇敢的形象(或人们用歌声来表达不满反映爷爷揭露真相的行为具有感召力)③场景烘托流浪时落魄潦倒的场景衬托出爷爷就算遭遇不幸仍要坚守正义的品性(台秤称重的场景衬托爷爷大胆、机智的特点)④言行描写爷爷把格特鲁德的给的糖丟到地上用脚踩并当众揭穿巴莱克家的阴谋【解析】(2)通读文章找出能体现爷爷的胆量的部分分析作答如从文中“爷爷把四包咖啡放在右边的空秤盘上当他看到黑色的公平针指在公平线的左边不动放着半公斤砝码的秤盘斜在下边半公斤咖啡高高翘起那时他的心怦怦乱跳”“他从衣兜里掏出几颗小石子儿在盛咖啡口袋的秤盘里放上三颗、四颗、五颗小石子儿”可以看出在没人敢质疑巴莱克家的时候爷爷却做出了惊人的举动对比鲜明通过分析可知文中“格特鲁德惊奇害怕”是因为他看到了爷爷发现了秤的秘密她的害怕从侧面烘托了爷爷坚定、勇敢的形象而从“脸色苍白的小男孩把她给的糖扔在地上一边用脚踩一边说‘我要找巴莱克夫人说话’”“我爷爷站起身来说‘因为您吞没我的钱足够买五公斤咖啡’说着他从衣兜里掏出五颗石子儿递给那位太太看爷爷说‘这是五十五克您家的台秤每半斤就缺这些分量’”等对人物的言行描写可看出爷爷胆量不容小觑最终爷爷一家被迫离乡背井到处流浪“他们的老牛破车在泥路上慢慢爬行车后面牵着一头瘦骨嶙峋的羊” 衬托出爷爷就算遭遇不幸仍要坚守正义的品性【答案】(3)①它是贯串小说的重要线索(揭开台秤秘密——偷台秤——抢回台秤)使小说情节更加集中、连贯②它是人们与巴莱克家矛盾冲突的焦点折射出两类人的形象台秤主人的虚伪人们的妥协与反抗③它象征着当时社会上那些虚伪的“公平正义” 使小说主题更加鲜明、形象【解析】(3)文章标题的作用主要有交代文章主要内容、揭示(暗示)文章主旨、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点明行文线索或感情基调线索、确定文章描写对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等几个方面以前“就连天不怕地不怕的偷猎者也从未想过要去买一台秤” 后来爷爷在去拿咖啡时发现了“这台秤每半公斤就要缺五颗石子儿的重量” 揭开了台秤的秘密“一个偷猎野兽的人钻进小铺把台秤和厚厚的皮面大账本偷了出来” 在大家算账时“区里宪兵队的宪兵冲了进来一边打枪一边用刺刀乱刺台秤和账本被抢走了” 据此可知巴莱克老爷家的台秤是文章的线索使小说情节更加集中连贯台秤是人们与巴莱克家矛盾冲突的焦点同时也在矛盾中展现了不同人物的形象如巴莱克老爷一家的虚伪普通人们的妥协与反抗“秤”本来是公平的但巴莱克老爷家的秤却弄虚作假也象征着当时社会上那些虚伪的“公平正义” 突出小说主题7.(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7.(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7.(3)请结合材料分析企业应如何应对来自远程办公的挑战A. 为了降低集中办公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我国76.8%的企业在此期间尝试了新型的在线办公软件B. 目前我国在线办公软件主要有互联网企业所供软件和专业在线办公软件两者各有优劣C. 信息不对称会让在家办公的人出现过度紧张和过度放松的状态而这两种情况其实都不利于工作D. 在疫情防控期间有些党政部门也可如企业这样做采取远程办公方式这样有利于减少员工接触【答案】A【解析】(1)A项“我国76.8%的企业在此期间尝试了新型的在线办公软件”分析有误从文中“76.8%的新春居家办公者表示其所在企业”的信息可知 76.8%并不是所有企业数而是指在家办公者【答案】B【解析】(2)A项因果分析不当原文“大众对居家办公模式的认知相对片面”并不是没有认识到远程办公的重要性C项判断不当“这就意味着无论怎样调和都不可能达到自由自在地在家办公”表达绝对根据文中“只有处理好额外的任务和‘工作’ 才能愉快地在家办公”的信息可知将家庭生活场景与工作处理好了是能在家里愉快地办公的D项对象不当“企业不希望性格开朗和合群的人在家进行办公”分析有误不是“企业不希望” 而是性格开朗和合群的人自己不希望在家工作故选B【答案】(3)①企业要评估适合远程办公的人员和工作制定远程办公的实施政策和推行标准②企业要为在家办公的员工配备相关技术支持使其能够高效完成工作③企业可以运用一些技术增强“在场感” 用企业文化使员工有归属感和存在感【解析】(3)根据题干要求筛选出相关信息再进行概括分析即可本题分析“企业应如何应对来自远程办公的挑战” 根据“企业需要制定远程办公的实施政策和推行标准评估哪些人员和工作适合远程办公”“企业要为员工配备相关技术支持使其能够高效完成工作”“企业还可以通过视频会议、虚拟现实等技术来增强‘在场感’ 用企业文化使员工有归属感和存在感避免因为远程办公而感到孤立”等内容可以概括出答案8.(1)下列对材料四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8.(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8.(3)根据上述材料请概括目前发展人工智能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A. 韩少功认为在人机对立关系中人的优势在于人类有价值观这个观点与材料一中马云说人“有担当”的看法是相近的B. 所有人工智能目前仍没有超出“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概念的水平它们在现在甚至将来一段时间都是属于人类的工具C. 专家建议人工智能安装记录机器的决定与行为的“道德黑匣子” 表明人类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必将有如人一样的道德意识和行为D. 面对人工智能如何构建人机关系格局从文明、伦理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自有其优势【答案】C【解析】(1)C项“表明人类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必将有如人一样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这结论于文无据【答案】C【解析】(2)A项“把Al纳入我国的新高考”于文无据B项“坚信只有人类的存在才有意义和价值”错原文为“坚定人类本身的存在价值” 并未否定其他事物存在的意义和价值D项所举事例意在表明人类因意识到人工智能发展的风险而做防范准备不能得出“风险完全可控”的结论故选C【答案】(3)①问题一人工智能人才短缺建议改革教育加快人才培养与储备的步伐②问题二人工智能教育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是刚刚起步建议加快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加强相应的课程建设③问题三人工智能中人机关系未理清建议建立人工智能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加强对人工智能的安全评估和风险防控同时注意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解析】(3)本题答案应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目前发展人工智能遇到的主要问题二是提出相应的建议由材料一中“先说一个坏消息中国在人工智能人才上极度缺乏几乎没有人才再说一个好消息全世界都缺乏”和材料二中“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必须改革……教育必须让孩子有创造力有担当这是机器做不到的事‘我们国家从教育入手才有可能赢得未来’”可知目前人工智能人才短缺应改革教育加快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由材料二中“当前高中生的人工智能教育剧刚刚尝试而在高等教育阶段高职学生的人工智能教育还处于无序状态”“本科在校学习智能科学和技术的课程……研究生的人工智能教育也十分堪忧”和材料三中“国内中等教育体系首次引入AI数材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国正式迈入基础教育阶段”可知人工智能教育起步晚还需要加强建设由材料四中“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属于在‘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 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尽管如此行将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可知人工智能中人机关系还未理清由材料四中“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和“在未来构建人机关系格局上也应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面对高阶人工智能既要通过法律和政策予以规范也要用文明和伦理赋予其更多开放的弹性”可知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同时注意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9.(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9.(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9.(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不值一提对比醒悟扑朔迷离B. 微不足道比拟醒悟光怪陆离C. 不值一提比拟领悟扑朔迷离D. 微不足道对比领悟光怪陆离【答案】C【解析】(1)不值一提不值得提起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从语境“这个数量和宇宙的庞大相比”来看没有“渺小”之意应选“不值一提”比拟作“比较”义常用于否定句且后面不加宾语对比(两种事物)相对比较根据语境“现代天文望远镜已经远非伽利略时代的望远镜”可知此处应选“比拟”醒悟在认识上由模糊到清晰由错误而正确领悟领会理解根据语境“‘震撼’二字的含义”可知此处应选“领悟”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根据语境“猎户的身影”应该更清晰了可知此处应选“扑朔迷离”故选C【答案】B【解析】(2)原句有两处语病①语序不当“不但”应放在“它们”之后②搭配不当“蕴含”与“电磁波段”不搭配A项“不但”“它们”语序不当C项“蕴含”与“电磁波段”搭配不当D项“不但”“它们”语序不当“包罗”与“电磁波段”搭配不当故选B【答案】B【解析】(3)从语境来看此处是说明光学天文望远镜的历史结合上文“不过回顾现代天文望远镜的历史”来看括号内补写陈述句较好A项为是非问句需要回答“是”或“不是” 而下文没有相衔接的语句C项为反问句、双重否定句该句双重否定使意思与原文相反D项为“是”字句强调了“主导的地位” 与上文的话题“现代天文望远镜”的陈述对象不一致衔接不紧密故选B10.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 7月9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首颗Ku频段高通量宽带商业通信卫星——亚太6D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亚太6D通信卫星是中国首个Ku频段全球高通量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的首发星同时也是中国目前通信容量最大、波束最多、输出功率最大、设计程度最复杂的民商用通信卫星代表着中国高通量通信卫星研制能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答案】示例中国首颗Ku频段高通量宽带卫星“亚太6D”7月9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代表着中国高通量通信卫星研制能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解析】解答此题需根据新闻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进行分析概括阅读语段可知语段主要围绕中国首颗Ku频段高通量宽带卫星的成功发射展开“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首颗Ku频段高通量宽带商业通信卫星——亚太6D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是新闻的主要事件时间为“7月9日” “代表着中国高通量通信卫星研制能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这一事件的意义据此将上述信息进行整合即可注意。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列关于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山居秋暝》是王维写的一首山水名篇诗人在诗情画意之中寄托了自己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B. 柳永的《雨霖铃》是一首话别离的词上阕通过“寒蝉”“烟波”“暮霭”等词渲染了别离的气氛突出了临别时难舍之情下阕写出别离之后实际的秋江伤离的场面C.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作上阕写赤壁的壮丽联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下阕写人物事迹抒发了对古代英雄的向往和自己未能建立功业的感慨D.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是他登北固亭时写下的上阕赞扬孙权、刘裕表现对历史人物的向往之情下阕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错误主张结尾写到廉颇抒发了未能尽展才能的感慨【答案】B【解析】B项“下阕写出别离之后实际的秋江伤离的场面”错误下阕是想象之景二、默写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15分共计120分)2.(1)_______________ 使我不得开心颜!2.(2)_______________ 但愿长醉不复醒2.(3)飘飘何所似 _______________2.(4)卧龙跃马终黄土 _______________2.(5)_______________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2.(6)昆山玉碎凤凰叫 _______________2.(7)李煜在《虞美人》中形象地表现愁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批判统治者穷奢极欲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而大肆挥霍的暴行【答案】(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解析】(1)注意“摧”的正确书写【答案】(2)钟鼓馔玉不足贵【解析】(2)注意“馔”的正确书写【答案】(3)天地一沙鸥【解析】(3)注意“沙鸥”的正确书写【答案】(4)人事音书漫寂寥【解析】(4)注意“漫”的正确书写【答案】(5)叶上初阳干宿雨【解析】(5)注意“宿”的正确书写【答案】(6)芙蓉泣露香兰笑【解析】(6)注意“芙蓉”的正确书写【答案】(7)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解析】(7)由“表现愁”可推知答案注意“恰”的正确书写【答案】(8)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解析】(8)由“杜牧批判统治者穷奢极欲……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而大肆挥霍的暴行”可推知答案注意“锱铢”的正确书写3.(1)_______________ 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3.(2)遥怜故园菊 ______________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3)自古逢秋悲寂寥 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其一》)3.(4)_______________ 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3.(5)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6)春天像小姑娘 _______________ 笑着走着(朱自清《春》)3.(7)《诫子书》中常被人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幸甚至哉【解析】(1)注意“哉”的正确书写【答案】(2)应傍战场开【解析】(2)注意“傍”的正确书写【答案】(3)我言秋日胜春朝【解析】(3)注意“朝”的正确书写【答案】(4)君问归期未有期【解析】(4)注意“期”的正确书写【答案】(5)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解析】(5)由“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可推知答案注意“择”的正确书写【答案】(6)花枝招展的【解析】(6)注意“展”的正确书写【答案】(7)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解析】(7)由“常被人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致”的正确书写4.(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两句启示人们不必纠结于别人不了解自己要保持内心的美好4.(2)刘禹锡《陋室铭》中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操4.(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追怀刘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写了时光流逝、英雄居所不复当年的怅惘之情【答案】(1)不吾知其亦已兮, 苟余情其信芳【解析】(1)根据“启示人们不必纠结于别人不了解自己要保持内心的美好”可推知答案注意“苟”的书写【答案】(2)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解析】(2)根据“表达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操”可推知答案注意“馨”的书写【答案】(3)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解析】(3)根据“抒写了时光流逝、英雄居所不复当年的怅惘之情”可推知答案注意“巷”的书写5.(1)庄子的《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从视觉角度描写乡村远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5.(3)杜牧《阿房宫赋》中从占地面积和高度描写阿房宫的宏伟气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解析】(1)根据“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可推出答案注意“辩”的正确书写【答案】(2)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解析】(2)根据“从视觉角度描写乡村远景的两句”可推知答案注意“暧”的正确书写【答案】(3)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解析】(3)根据“从占地面积和高度描写阿房宫的宏伟气势的两句”可推知答案注意“覆”的正确书写6.(1)《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6.(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________” 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6.(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_____”一句则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6.(4)曹操《观沧海》中点明地点和观察对象表现作者登山望海英姿勃发统领全篇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6.(5)荀子《劝学》中作者以“木”和“金”为喻强调经过“取直”“磨砺”才可以成材表现出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解析】(1)注意“矣”的正确书写【答案】(2)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解析】(2)注意“皆”的正确书写【答案】(3)羽扇纶巾, 樯橹灰飞烟灭【解析】(3)注意“樯橹”的正确书写【答案】(4)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解析】(4)根据“点明地点和观察对象表现作者登山望海英姿勃发统领全篇的诗句”可推知答案注意“碣”的正确书写【答案】(5)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解析】(5)根据“作者以‘木’和‘金’比喻强调经过‘取直’‘磨砺’才可以成材”可推知答案注意“砺”的正确书写7.(1)开轩面场圃 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过故人庄》)7.(2)_______________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周敦颐《爱莲说》)7.(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7.(4)_______________ 雌兔眼迷离(《木兰诗》)7.(5)_______________ 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7.(6)______________ 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7.(7)安得广厦千万间 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8)浊酒一杯家万里 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答案】(1)把酒话桑麻【解析】(1)注意“桑”的正确书写【答案】(2)不蔓不枝【解析】(2)注意“蔓”的正确书写【答案】(3)赢得生前身后名【解析】(3)注意“赢”的正确书写【答案】(4)雄兔脚扑朔【解析】(4)注意“朔”的正确书写【答案】(5)野芳发而幽香【解析】(5)注意“幽”的正确书写【答案】(6)闲来垂钓碧溪上【解析】(6)注意“溪”的正确书写【答案】(7)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解析】(7)注意“庇”的正确书写【答案】(8)燕然未勒归无计【解析】(8)注意“勒”的正确书写8.(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一句诗人用传神之笔描写出劲厉秋风摧叶折木一派萧条的景象“_______________”一句则写出了大江奔涌动荡的非凡气势8.(2)《劝学》—文中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例子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观点表明君子的智慧、道德可以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而提升8.(3)在《琵琶行(并序)》中白居易告诉人们在艺术表现中要适当以“空白”展现更丰富的意蕴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答案】(1)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解析】(1)根据“劲厉秋风摧叶折木一派萧条的景象”“大江奔涌动荡的非凡气势”可得出答案注意“萧”的正确书写【答案】(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解析】(2)根据“明君子的智慧、道德可以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而提升”可推知答案注意“博”的正确书写【答案】(3)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解析】(3)根据“白居易告诉人们在艺术表现中要适当以‘空白’展现更丰富的意蕴的名句”可推知答案注意“幽”的正确书写9.(1)_______________ 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人 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9.(2)鹏之徙于南冥也 _______________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周《逍遥游》)9.(3)_______________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_______________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9.(4)中国古代文人有山水情怀《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在春天农事之余陶渊明“寻壑”“经丘” 看到“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感受着万物复苏的春天之美《滕王阁序》中在深秋时节面对“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景象王勃深感水色山光的变幻之美【答案】(1)云无心以出岫, 抚孤松而盘桓【解析】(1)注意“桓”的正确书写【答案】(2)水击三千里【解析】(2)注意“抟”的正确书写【答案】(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子立【解析】(3)注意“茕”的正确书写【答案】(4)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解析】(4)根据“感受着万物复苏的春天之美”可推知答案注意“涓”的正确书写根据“王勃深感水色山光的变幻之美”可推知答案注意“潦”的正确书写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0.(1)下列句中画线的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10.(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0.(3)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0.(4)下列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0.(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 岂谓是邪?②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十二章》)A. 孔子适周适往到……去B. 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举列举C. 切事情明是非切决断D. 说难极知知通“智” 智慧【答案】B【解析】(1)B项句意为反而任用夸夸其谈、对国家有害的游说之士并且让他们的地位高于讲求功利实效的人举提拔任用【答案】A【解析】(2)“为人口吃”是说韩非有口吃的缺陷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D两项“与李斯”前省略了“韩非” 作谓语“事”的主语故其间不应断开排除C项故选A【答案】B【解析】(3)B项文中“绳墨”为“规矩和法度”之意【答案】B【解析】(4)B项“反对君主用权势驾驭臣子”错误从文中“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可知韩非赞成“君主用权势驾驭臣子”【答案】(5)①世上学习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学习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学说“志向不同不能在一起谋划共事” 难道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吗?②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质兼备配合得当这样以后才成为君子【解析】(5)①绌同“黜” 贬退排斥道学说主张此处可译为“志向” 谋咨询谋议岂……邪难道……吗②野粗野、鄙俗史虚饰浮夸彬彬文质兼备的样子然后这样以后。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默写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1)《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柳宗元运用比兴手法表达自己对险恶仕途的痛楚和愤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1.(2)《李凭箜篌引》中直接描写李凭音乐特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鹧鸪”似鸡而小叫声如“行不得也哥哥” 古人常借其抒写离愁别绪比如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解析】(1)由“运用比兴手法表达自己对险恶仕途的痛楚和愤慨”可推知答案注意“飐”的书写【答案】(2)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解析】(2)由“直接描写李凭音乐特点”可推知答案注意“蓉”的书写【答案】(3)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日暮鹧鸪啼更急荒台丛竹雨斑斑/鹧鸪不相识还作故园声/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解析】(3)由“‘鹧鸪’似鸡而小叫声如‘行不得也哥哥’ 古人常借其抒写离愁别绪”可推知答案示例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日暮鹧鸪啼更急荒台丛竹雨斑斑/鹧鸪不相识还作故园声/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2.(1)《赤壁赋》中侧面描写箫声魅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的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3)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解析】(1)根据“侧面描写箫声魅力”可推知答案注意“嫠”的书写【答案】(2)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解析】(2)根据“写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的心态”可推知答案注意“苟”的书写【答案】(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解析】(3)根据“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可推知答案注意“祗”的书写3.(1)《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3.(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3.(3)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琵琶行》中的一句“__________ ___________” 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3.(4)《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3.(5)一去紫台连朔漠 _______________ (《咏怀古迹(其三)》)3.(6)_______________ 他生未卜此生休 _______________ 无复鸡人报晓筹(李商隐《马嵬(其二)》)3.(7)《锦瑟》中感叹“才华被弃如沧海遗珠追求向往终归飘渺虚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答案】(1)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解析】(1)根据“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可推知答案注意“峨”的书写【答案】(2)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解析】(2)根据“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可推知答案注意“盈”的书写【答案】(3)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解析】(3)根据“由琴声想到珠玉声”可推知答案注意“嘈”的书写【答案】(4)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解析】(4)根据“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可推知答案注意“沦”的书写【答案】(5)独留青冢向黄昏【解析】(5)注意“冢”的书写【答案】(6)海外徒闻更九州, 空闻虎旅传宵柝【解析】(6)注意“州”“柝”的书写【答案】(7)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解析】(7)根据“才华被弃如沧海遗珠追求向往终归飘渺虚幻”可推知答案注意“沧”的书写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4.(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4.(2)白居易在临终前一年写的《欢喜二偈》中有“心中别有欢喜事开得龙门八节滩”的句子试结合这两句诗分析本诗尾联表达的深刻意蕴A. 诗的第一句“若雷”的比喻渲染凿锤之声洪大展现出开滩场面的宏伟气势B. “剑棱”二字体现了此地凶险异常“摧”字表现了往日深受其苦者今日之喜悦C. 第六句诗人以疏广自比委婉透露出诗人施财凿滩造福于民的愉快心情D. 第五句表明此次开滩工程的资金的唯一来源是持杖僧人各方化缘的所得【答案】D【解析】(1)D项“唯一来源”错第六句表明工程资金还有一部分是诗人的“家财”故选D【答案】(2)①尾联里作者希望有一天随僧人一道玄游四方不再担心八节石滩难行②尾联表现出诗人晚年以做善事为民造福为乐的情怀③表现出诗人将百姓疾苦挂念在心的崇高品质【解析】(2)此题注意根据诗句“他时相逐四方去莫虑尘沙路不开”突出诗人希望能够有一天随僧人一道玄游四方不再担心八节石滩难行突出诗人为民造福的伟大情怀也进一步凸显出诗人对百姓的关注对民生的关注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5.(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5.(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弘扬科学家的精神既要有科学家的求索精神也要全社会的共同重视培育B. 科学家有了强大的新时代精神气场就能铸就中国科技创新的新丰碑C. 近年来中国科研事业蒸蒸日上公信力越来越强主要表现在论文和专利上D. 要让科研回归本真就要营造好的环境要信任科学家不要干预科研活动【答案】A【解析】(1)B项原文是“他们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镌刻在大地上铸就中国科技创新的丰碑” 是“他们铸就了新的丰碑” 而不是“有了强大的新时代精神气场就能铸就中国科技创新的新丰碑”C项第二段原文“这些年来无论从论文数还是专利数看中国科研事业都可谓蒸蒸日上” 说的是数量后面说质量上存在问题D项“不要干预科研活动”错误第三段原文说“减少对科研活动的微观管理和直接干预” 提倡“宏观管理”故选A【答案】D【解析】(2)D项第四段原文说“科学是没有止境的事业某种程度上科学家精神也体现为一种对于未知、对于人民的热爱” 注意特定修饰“某种程度上”【答案】D【解析】(3)D项“仰望着浩渺的星空” 指大胆设想探索不只是“努力奋斗” “就一定会成为这个时代最美的风景”错误第四段原文是“成就”不是“成为” “成就”强调的是条件和助推作用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中的“豆蔻”是指女孩子十三、四岁一如豆蔻的含苞待放故不能用于十五、六岁的小伙子B. 多年以后我们才体会到那个羁留异邦的人的深沉的郁闷久别经年他只依稀记得“归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C. 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D. 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他们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十三四”“十五六”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两个顿号删除B.引用部分是句子的一部分句末的句号放到引号外表示整个句子的结束C.“婆婆”后面的冒号改为分号“十岁”后面的分号改为冒号这句话分别介绍了祥林嫂的婆婆、小叔子、丈夫的一些情况呈并列关系应用分号隔开最后一句是总结所以前边用冒号故选D.2.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陆蠡从小聪慧过人有神童之称他文思敏捷深受县知事的激赏 12岁时到杭州补习英语从此从平桥小镇走向外面的世界B. 日本人审问陆蠡时陆蠡的表现是“坦然”“毅然”“断然” 他态度明朗回答斩钉截铁正义凛然一字一句可谓气壮山河C. 陆蠡被巡捕房拘捕之后不久便被转到日本宪兵队后来亲友四处寻找多方营救陆蠡终无音讯他应该是死于日寇的屠刀下D. 在陆蠡34年短暂的一生中他经历了从求学、任教、主持出版社工作到牺牲狱中的历程用他的生命在天地间书写了一个大写的“人”【答案】A【解析】A.陆鑫是在十三岁考入高中后才“从平桥小镇走向外面的世界的”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①据报载某市专门制定幼小衔接课程方案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午睡减少半个小时以更好地实现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无缝衔接” 专家认为这种揠苗助长的行为带来的后果是极为可怕的②当下置身危机中的一些中小企业已如竭泽而渔是否能够东山再起值得打上一个问号③据经营者透露近年来新兴的书吧以其丰富的藏书、优雅的音乐和良好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④“80年代”作家毕竟在很多方面与传统观念有冲突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他们的某些过激言论⑤在中国南海问题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站在正义的立场为中国发声他们的危言危行受到中国人民一致好评⑥尽管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仍在向前发展但“一体化”势头明显受阻东亚各种组织机制叠床架屋却缺少主导和方向多边安全机制的建立也毫无进展A. ①⑤⑥B. ②③④C. ①③⑥D. ②④⑤【答案】A【解析】①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使用正确②竭泽而渔排尽湖中或池中的水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句中应是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意思此处应用“涸辙之鲋”③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是针对别人而不是自己在句中使用对象有误④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此处误用在后面直接接宾语⑤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指正直的言行使用正确⑥叠床架屋形容重复累赘使用正确4.下列各项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反问)B. 在风雨交加的征途中你们欢乐地歌唱……(拟人)C. 风像排着队的疯婆子用干枯的手把旷野上的一切孤立之物都变成弹拨的乐器(比喻、拟人)D. 他笑得很甜笑声像铜铃般悦耳(比喻)【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A.有问有答的形式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树对小屋的衬托作用故选A.5.下列各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郎中战国时指宫廷的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B.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别称《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木兰辞》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C. 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鬟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青年时代D. 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答案】C【解析】C项“‘总角’指代青年时代”错总角指代少年时代二、默写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6.(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月亮圆缺增减的辩证关系为例形象地揭示了世间万物变化的一般规律6.(2)《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加长自己的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3)韩愈在《师说》中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凝练地概括出“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6.(4)《庄子·逍遥游》中蜩与学鸠形象描述自己飞翔状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解析】(1)根据“以月亮圆缺增减的辩证关系为例形象地揭示了世间万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可推知答案注意“卒”的书写【答案】(2)高余冠之岌岌兮, 长余佩之陆离【解析】(2)根据“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加长自己的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可推知答案注意“岌”的书写【答案】(3)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解析】(3)根据“‘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可推知答案注意“谀”的书写【答案】(4)我决起而飞, 抢榆枋而止【解析】(4)根据“蜩与学鸠形象描述自己飞翔状态”可推知答案注意“榆”“枋”的书写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7.(1)第(1)段画线句新颖生动就此进行赏析7.(2)探究第(5)段写“我”抓住并观察被风刮回来的“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树上刮走的一片树叶”的用意7.(3)第(17)(18)(19)段为什么要写“铃铛刺”?7.(4)有人认为作者是“自然之子” 有人认为其“温情的背后有着矛盾、迷惘的灵魂” 结文章对此进行评析【答案】运用比拟新颖生动赋予“荒野中的草棚麦垛”以生命力“绊”“扯”“缠”等动作真切传神与前文“有腿、有头发的、穿着衣裳”的女人相照应表现风的狂躁难以阻挡【解析】“绊住了风的腿扯住了风的衣裳缠住了风的头发让它追不上前面的风”这一句描绘极为形象别致生动作者用不同的形式赋予了草棚麦垛生命色彩通过“绊”“扯”“缠”几个动作词汇表现出其生命的具体特征传神别致极具内涵且这一句与前文“有腿、有头发的、穿着衣裳”对女人衣着的描绘进行具体照应凸显出文本结构的严谨之美内容上则是展现出风的狂躁使得人难以阻挡【答案】作者借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树上刮走的一片树叶又刮回来的荒诞性来写游走于现代文明和原始村庄文明的人的选择与上文中人被风刮走改变了命运渴望被风吹回的沉重形成对照“从叶的边缘已有几处损伤原先背阴的一面被晒得有些发白”看出外面世界既有村庄里没有的风雨也有村庄里没有的阳光表现了作者对外面世界的矛盾态度既好奇又畏惧“极少回来的叶子”暗示了现代文明对于原始文明“村庄”的巨大冲击【解析】这是一道探究题目主要要求考生从结构上来进行具体分析文本第五段写“我”抓住并观察被风刮回来的一片树叶的具体用意主要是突出了一种荒诞性和现代文明性的一种具体选择文本从这些内容展现出一片树叶刮回来的具体戏剧性呈现出其核心内容这一具体细节与上文中人被风刮走从而改变自己人生命运的事情形成鲜明的对照凸显出一种自我认同价值生动详实地写出了外面的世界中存在的诸多不如意现象表现出作者对外界世界矛盾的一种具体看法既是一种好奇又是一种畏惧极为鲜明地展示出现代文明与原始村庄之间的具体关系客观详实地写出了现代文明对传统村落的一种巨大冲击体现出作者内心的极其忧虑之怀【答案】铃铛刺因挂烂衣服而被我们嫌弃并要除掉但在关键时候却为我们挡住了赖以生存的麦捆挽留了我们引出文末我们周围的都已成为生活、生命的一部分人即是自然自然万物就是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感悟【解析】“铃铛刺”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有着其特殊的作用在不需要他的时候被我们嫌弃而要除掉“铃铛刺”挂坏了人们的衣服使得人们内心非常的沮丧认为“铃铛刺”是不好的东西但事物总有对立的一面在关键的时期“铃铛刺”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刮风时遮住了我们赖以生存麦捆使得我们的生活有了根本性的一种转变让我们得以继续存活下去从而引出下文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都是自然的重要组成极为鲜明的表达出人就是自然自然与人息息相关这是一种内心的感悟更是“铃铛刺”所赋予其重要内涵的具体体现【答案】说其是“自然之子”是由于刘亮程笔下的“村庄”事物都是具有生命的开头写“风”是一个撕扯的女子具有了形象“云”模样怪怪的等他总能够把物当作与自己平等的对象去体察物都具有了生命的温度从而拓宽自我的生命体验与现代文明中以“我”为中心的方式截然相反但另一方面他的笔下还是淡淡表现出了对外面世界﹣﹣现代文明的好奇如11、12、13段对于“村庄”的命运他也是迷茫的“如果所有粮食在风中跑光所有的村人会不会在风停之后远走他乡留一座空荡荡的村庄”两种说法前者是对他对待自然万物的态度评价而后者是针对在时代洪流中作者对“村庄”未来的思考评价都是准确而精到的【解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探究题目题目中有两个侧重点一是“自然之子” 二是“温情的背后有着矛盾、迷惘的灵魂” 这是两个对立点看似矛盾但实际上不矛盾自然之子是流量成本以下村庄事务的生命写照从文本的开头的描写可以具体地进行体会主要是突出了这些自然之子能够把自己当做一种平等的现象去对待生命观察生命特别是具有生命的一种温度和情怀展现出对生命的一种拓宽极其鲜明地延续着生命的另一种情怀另一种角度刘亮程笔下对外面世界的一种好奇有着具体的体现所以才有了迷惘和矛盾的灵魂的具体体现可以说这两者并不矛盾前者突出的是对自然万物的一种客观评价后者则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思考都是具有典型意义和准确的内涵的8.(1)下列对数字经济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8.(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8.(3)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A. 数字经济是指一种把知识和信息数字化通过信息网络有效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经济活动在2020年我国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B. 数字经济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使中国经济由传统经济模式成功转型到数字经济发展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C. 数字经济离不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这些技术在实体经济和传统产业中的广泛运用有利于提高它们的生产效率D. 数字经济展现出巨大的生机活力从数字经济总量的GDP占比和就业岗位的就业人数来看数字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带动引领作用持续增强【答案】B【解析】【答案】C【解析】【答案】(3)①对中国传统经济形式形成冲击中国数字经济迎来快速发展的新契机②将加快发展步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助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③为实体经济、传统产业赋能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成为实现中国产业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路径(或“抓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机遇铁路行业不断化危为机抢占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解析】9.(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9.(2)文章的题目是“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 但当父亲陈述完我的心情却是沉重的请结合文本分析我心情沉重的原因9.(3)有评论说路遥在创作时常常先确立故事发生的“大环境” 又善于抓住人物所处的“小环境” 请简要分析路遥的这一创作理念在本文中的表现A. 小说通过写收录机、肉食门市部、公社等描写出了一个特定的时代环境为情节展开提供社会背景使故事更真实可感B. 父亲脑子聪敏谎称自己是冯书记亲戚因此买到五斤肥肉并为了给老婆孩子买羊肚毛巾和鞭炮故意提高价钱把肉卖给了高五C. 小说语言富有地域色彩虽用方言但通俗易懂写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辛酸也写出了艰难中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D. 父亲的“那一天”最高兴是因为他虽然通过要小聪明才得到了想买的肉但让家人们过了个好年父亲是高兴的【答案】B【解析】文中说“我舍不得这么肥的肉给他分就对他说是这肉是高价买的”可知父亲提高肉价是不想把肉卖给高五想让高五知难而退并非故意【答案】①我体会到了父亲的艰辛与不易父亲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竟然是如此“曲折”地买到了肉和新毛巾、鞭炮让我们过了一个高兴的年②我认为父亲的行为并不高尚父亲谎称书记亲戚买到肉并把肉高价卖给比我们还困难的高五虽然我知道父亲做这一切都是出于作为父亲的责任和对家人的爱但这种行为并不坦荡光彩③我为父亲所处的时代而感伤百姓生活贫苦社会物质匮乏人们生活不易【解析】【答案】①大环境改革开放前物质匮乏百姓生活困苦毛巾、肉等都是限量供应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②小环境家里穷整年吃不上肉盼着过年能改善伙食母亲的头巾多年未换又耻又烂生活艰难③小环境折射大环境父亲回忆的多年前自家的生活状态正是那个年代农村家庭生活的缩影从父亲的回忆中窥见农民的艰辛、时代的艰难感受社会的变迁【解析】10.(1)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10.(2)下列句子在抒情方式上不同的一项是()10.(3)下列古诗中包含作者对秋的感情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10.(4)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B. 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的深情C. 可是这秋的深味(很浓烈的味道)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D. 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欣赏玩味景物)不到十足【答案】C【解析】(1)C项应该是“深长的意味”【答案】B【解析】(2)A项直接抒情B项间接抒情C项直接抒情D项直接抒情故选B【答案】A【解析】(3)A项赞美之情B项悲伤之情C项悲伤之情D项悲伤之情故选A【答案】C【解析】(4)C项这是一篇赞美秋的文章。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下列对句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1.(2)下列各组句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3)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1.(4)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1.(5)请把最后一段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豁之以致知养之以无欲其庶乎!1.(6)请用“/”给第一段画线的句子断句所培在本也良玉韫于石不待剖而山自润明珠含于渊不待摘而川自媚莫邪藏于匣不待操而精光自烁人不可正睨者何也有本在焉其用自不可秘也1.(7)孔子认为读书学文的基础是做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而本文作者认为“士先器识而后文艺” 请谈谈你对这两种看法的认识A. 则无论其本拨而神泄于外无论更不必说B. 而树木者固未尝先溉其枝叶树木种树C. 口不言文艺文艺写作的学问D. 则矢口皆经济经济经世济民(的道理)【答案】A【解析】(1)A项句意就不要说他的根本断绝而神气泄露到外面无论不要说不用说【答案】A【解析】(2)A项本来B项后缀表示状态用于形容词、副词之后相当于“然”“样子”/代词那里C项是/那么D项感叹词啊/结构助词无意义故选A【答案】C【解析】(3)C项这是两个比喻句应该理解成像星星、太阳一样光亮像天与地一样(永垂)不朽【答案】D【解析】(4)D项《尚书》不属于“四书” 是“五经”之一【答案】(5)开阔自己来获取知识修养自己来达到没有欲望的境界(这)大概(就)差不多了!【解析】(5)以来致得到获得庶几乎将近差不多【答案】(6)所培在本也/良玉韫于石/不待剖而山自润/明珠含于渊/不待摘而川自媚/莫邪藏于匣/不待操而精光自烁/人不可正睨者/何也/有本在焉/其用自不可秘也【解析】(6)“也” 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句“于石” 介词结构后置其后断句“明珠含于渊不待摘而川自媚”和“莫邪藏于匣不待操而精光自烁”与“良玉韫于石/不待剖而山自润”结构对称一样断句“何也” 意为“为什么呢” 单独成句其前后断句“焉” 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句故断句为所培在本也/良玉韫于石/不待剖而山自润/明珠含于渊/不待摘而川自媚/莫邪藏于匣/不待操而精光自烁/人不可正睨者/何也/有本在焉/其用自不可秘也【答案】(7)两人都认为学文前先要有根基孔子是从“德”与“文”的关系角度谈学文认为学文的基础是做人袁宗道是从创作规律的角度谈对文艺的看法认为写作以博大的识见、宽厚的胸襟为根基而见识是胸襟的基础要扩大自己的学识必须加强后天的学习和修养【解析】(7)根据材料首先要理解两个人的观点孔子是从“德”与“文”的关系角度谈学文认为学文的基础是做人袁宗道是从创作规律的角度谈对文艺的看法认为写作以博大的识见、宽厚的胸襟为根基而见识是胸襟的基础要扩大自己的学识必须加强后天的学习和修养由此可见两人都认为学文前先要有根基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2)“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A. 这是一首送别词上片写别前下片写别时和别后全词从室外写到室内从室内写到室外层次井然B. 全词写的是早行上片首先从视觉写月胶惊乌以表现“早” 然后从听觉上写更漏和辘轱之声以表现“早”C. “两眸清炯炯指女主人公睡足后醒来神采奕奕双目炯炯得知马上要分离了忍不住“泪花落枕”D. 最后两句以景代情作结楼上星光灿烂斗柄横空晨鸡的报晓声与离人的脚步声遥相呼应更衬离愁之浓【答案】B【解析】(1)B项两眸清炯炯” 非睡足后的精神焕发而是离别时的情绪紧张与全神贯注【答案】(2)主要描写别时依依难舍之状曲折传神“执手” 是双方的手相互紧握“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是作者几度要走却又几度转回来相互倾吐离别的话语作用深切表达离愁而且形象地体现出时间的推移、场景的变换、人物的表情与动作的贯串【解析】(2)“执手” 分别时双方的手相互紧握是远行者与对方惜别刻印下别前最深的印象而鬓发在秋季晨风中微微卷动“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二句看似写情实则是写动作作者几度要走却又几度转回来相互倾吐离别的话语这话语满是离愁“难听”不是不好听而是令人心碎难以忍听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3.(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今中西”的取法向度造成了现代国人对文化传统有特别严重的距离感和生疏感B. 新时期以来文化传统主要借助现代传播媒体对人们的思想和精神产生了强烈影响C. 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同一层面的推动社会进步的正向因素和利于社会文明稳固的因素D. 现代国人重新接续文化传统需要沉浸其中深入领会并且进行带有思辨性考虑和衡量【答案】D【解析】(1)A项选项表述有误“古今中西”的取法向度不是造成现代国人对文化传统有特别严重的距离感和生疏感的原因原文表述为“由于时代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性现代人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大都有着不可避免的距离感和生疏感”B项“主要借助现代传播媒体”于文无据C项“同一层面”有误原文表述为“我们当今所说的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传统文化当中那些富含正义、善意、智慧等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正向因素以及在此基础上那些对于社会的文明稳固具有积极作用的因素”故选D【答案】A【解析】(2)A项“以时间为序”“逐层递进”无中生有【答案】C【解析】(3)C项选项表述将并列关系变为因果关系推断有误原文表述为“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在文化意义上是没有隔阂的家国情怀与日用洒扫之间是彼此贯通的”4.(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4.(3)小说中说刘姥姥经历过世情她的这个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4.(4)小说对刘姥姥和贾母的谈话既有详细描写又有概括叙述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A. 开头通过刘姥姥的视角描写贾母房里围绕在贾母周围的人和贾母当时“歪”在塌上的姿态从侧面表现了贾母在贾府的地位B. 吃晚饭的时候贾母“将自己的菜拣了几样命人送过去与刘姥姥吃” 这主要是因为贾母同情刘姥姥平时吃不起鱼肉想让她尝一尝C. 刘姥姥搜寻出来的话宝玉姊妹们从来没有听说过觉得比瞽目先生们说的书还好听作者这样写意在表现刘姥姥能说会道的特点D. 贾母把家中失火归咎于刘姥姥讲故事说到了抽柴草这是为阻止宝玉继续打听故事结尾找的借口应该不会是她真实的想法【答案】A【解析】(1)B项“这主要是因为贾母同情刘姥姥平时吃不起鱼肉想让她尝一尝”有误贾母“将自己的菜拣了几样命人送过去与刘姥姥吃” 主要是因为菜很多自己根本吃不完并非有意同情刘姥姥C项“意在表现刘姥姥能说会道的特点”有误这主要表现了刘姥姥善于察言观色能逗贾母、宝玉姊妹开心D项“是为阻止宝玉继续打听故事结尾找的借口”说法错误根据前文失火后贾母“忙命人去火神跟前烧香”判断贾母即使不认为讲故事说到抽柴草就引发火情至少也认为不吉利所以选项说“是为阻止宝玉继续打听故事结尾找的借口”是错误的故选A【答案】B【解析】(2)B项“因为它们出现在文中的不同位置在小说中的作用基本上也不相同”有误文中有两处对板儿的描写这两处描写虽属闲笔却不可或缺既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又可以陪衬主要人物还能使叙述更显灵活【答案】(3)①善察言观色颇有眼光虽没见过但根据神态和周围人的表现就能一眼认出贾母在谈话的过程中能准确判断贾母和宝玉姊妹的喜好②知自己身份行为谨慎一见贾母忙上前请安贾母问话忙立身回答③懂投人所好很会说话称贾母为“老寿星” 不断恭维贾母享福并表示羡慕见贾母和宝玉姊妹喜欢听自己讲话就编故事给他们听【解析】(3)从原文第一段“刘姥姥进去只见满屋里珠围翠绕花枝招展并不知都系何人只见一张榻上歪着一位老婆婆身后坐着一个纱罗裹的美人一般的丫鬟在那里捶腿凤姐儿站着正说笑刘姥姥便知是贾母了忙上来陪着笑道了万福口里说‘请老寿星安’”以及第二、三段的人物对话可知刘姥姥善察言观色颇有眼光虽没见过但根据神态和周围人的表现就能一眼认出贾母刘姥姥很会说话称贾母为“老寿星” 不断恭维贾母享福并表示羡慕从原文第二段“贾母道‘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刘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可知刘姥姥知自己身份行为谨慎一见贾母忙上前请安贾母问话忙立身回答从原文第六段“那刘姥姥虽是个村野人却生来的有些见识况且年纪老了世情上经历过的见头一个贾母高兴第二见这些哥儿姐儿们都爱听便没了话也编出些话来讲”可知刘姥姥从谈话的过程中能准确判断贾母和宝玉姊妹的喜好懂投人所好见贾母和宝玉姊妹喜欢听自己讲话就编故事给他们听【答案】(4)①详写刘姥姥与贾母初见时的谈话及刘姥姥编的故事表现主要人物的身份、地位、个性②略写刘姥姥搜寻乡村逸事等内容有利于故事情节的推进兼顾对主要人物(宝玉姊妹)和场面的描写③使行文疏密有致张弛有度富于变化【解析】(4)结合小说详略得当的好处和文章内容分析从选文一、二段内容可知小说详写刘姥姥与贾母初见时的谈话以此来表现主要人物的身份、地位详写刘姥姥编的故事表现刘姥姥人物的个性从第六段“那刘姥姥虽是个村野人却生来的有些见识况且年纪老了世情上经历过的见头一个贾母高兴第二见这些哥儿姐儿们都爱听便没了话也编出些话来讲”可知略写刘姥姥搜寻乡村逸事等内容有利于故事情节的推进为下文讲故事作铺垫同时兼顾对主要人物(宝玉姊妹)和场面的描写这样详略得当的安排既使读者感到文章内容的丰富性又让读者可以更加容易的抓到重点使行文疏密有致张弛有度富于变化5.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5.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5.(3)根据材料四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5.(4)材料四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5.(5)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培养民众文化自信的原因A. 中国公众对自身优秀文化传统保持着高度的尊敬和强烈的自豪但对自身文化来历、特色和发展趋向了解得不够可见公众对于传统文化仍处在“认同高、认知低”的窘境B. 文化自信含义中各维度得分图呈现出当前中国公众文化自信的新状况这有助于政府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C. 分析图表可知文化交流较文化借鉴、文化竞争得分高这绝对表明公众普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竞争中展现了巨大的影响力D. 图表显示中国公众“对自身文化的发展前景有坚定的信念”的认同度较高可见公众表现出比较积极的文化自信和热情【答案】C【解析】(1)C项曲解文意“文化交流较文化借鉴、文化竞争得分高”表明公众普遍展现出较高的文化开放意识而不是“普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竞争中展现了巨大的影响力”【答案】D【解析】(2)A项以偏概全材料一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分析了文化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B项逻辑顺序不当要先熟习本国的历史和文化再融汇异邦文化之所长C项强加因果年轻人“没有定力不具有独立思考的理性精神对信息缺乏甄别、筛选、判断能力”是没有文化自信的表现而不是原因故选D【答案】D【解析】(3)D项“三个构成方面融合起来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曲解文意原文表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三个构成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个层面累世叠加通过不断继承和创新积淀出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答案】(4)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开篇提出论点新时代中国文学发展必须以文化自信为现实基础接着作者先从正面说理举例论述中国文学对世界文学发展作出的贡献再从反面论述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最后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论证总结论点②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证明观点【解析】(4)材料四在论证结构上是总分总的结构开篇提出论点新时代中国文学发展必须以文化自信为现实基础接着作者先从正面说理举例论述中国文学对世界文学发展作出的贡献再从反面论述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最后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论证总结论点材料四在论证方法上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证明观点如开篇举了20世纪中期以后中国文学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例子证明中国文学发展是世界文学发展中的重要一极同时也和部分人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进行了对比强调文化自信不仅是新时代中国文学发展的现实基础而且是新时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内生动力最后运用道理论证引用总书记的名言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三个构成方面进而总结全篇【答案】(5)①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没有跟上国家经济增长的步伐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的复兴面临困难②我国拥有悠久的文化传承却长时间缺少社会文化氛围③全球一体化和西方强势文化冲击使中国文化有被同化的危险④青年不了解中国文化缺乏独立思考的理性精神文化自信不够【解析】(5)根据材料一“然而相对于物质财富的增长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快速发展与拥有5000年历史文化的泱泱大国显得并不相称”筛选整合出第①点根据材料二第一段“拥有悠久的文化传承但却在很长时间中缺少社会文化氛围的中国”筛选整合出第②点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中黄会林的话“在全球一体化和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中国当代文化缺乏足够定力模仿、照搬之风盛行中国文化被歪曲、降格、肢解存在着被通俗文化、高度发达的美国文化日益同化的危险”筛选整合出第③点根据材料三“却见不少青年言必称西方对自己的宝藏视而不见相反倒是越来越多的西方有识之士来中国寻找发展的钥匙”筛选整合出第④点概括时应尽量做到语言简洁、精练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6.(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画线句子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6.(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大师们走过的路很能温暖人和给人士气”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A. 含辛茹苦自投罗网一意孤行五体投地B. 含辛茹苦飞蛾扑火一厢情愿顶礼膜拜C. 千辛万苦飞蛾扑火一厢情愿五体投地D. 千辛万苦自投罗网一意孤行顶礼膜拜【答案】C【解析】(1)千辛万苦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含辛茹苦形容经受过艰辛困苦第一处要作“历尽”的宾语“含辛茹苦”已有“忍受”之意与“历尽”重复所以应填“千辛万苦”飞蛾扑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取灭亡自投罗网自己投到罗网里去比喻自己送死第二处从句意上看原文前后构成转折后文佩服飞蛾的勇敢可见前文应是“飞蛾扑火”一厢情愿单方面的愿望没有考虑对方是否同意或客观条件是否具备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第三处语境没有提到别人的劝告而是强调单方面的愿望所以应填“一厢情愿”五体投地比喻佩服到了极点顶礼膜拜佛教徒的最高敬礼合掌举过头然后跪下用头来叩人的脚比喻对人特别恭敬或极端崇拜现多含贬义第四处语境是强调“我”对“达摩缄口无语地面壁十年”的敬佩应为褒义色彩所以应填“五体投地”故选C【答案】D【解析】(2)原文句子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解释说明A项表示意思的转换B项表示声音延长C项表示语意递进D项表示解释说明故选D【答案】(3)①强调的重点不同改句更加强调“大师们走过的路”给人的客观影响原句重点落在“我”“有时候想想”上更加强调“大师们走过的路”对“我”个人的主观影响更符合原文的逻辑②适用的位置不同改句用来结束文段语句短促给人以结尾收束匆促之感原句在句子中间增加了一句比喻句语气舒缓适合做段落的结尾且吻合“遐想”的心理活动③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原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格更加形象化抒情色彩更强更具感染力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协调【解析】(3)解答此题可从强调重点、适用位置、语体风格等方面来回答改句以“大师们走过的路”作主语更加强调“大师们走过的路”给人的客观影响原句“有时候想想大师们走过的路”则将强调重点放在了“有时候想想”上强调了“大师们走过的路”对“我”个人的主观影响与后面的“我想”紧密连接更符合原文语境和逻辑原句比改句多一句比喻句“心里就好比有一股暖流在流淌一样” 语气更加舒缓没有改句的仓促之感更适合做段落的结尾也符合“我想”的心理活动原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主观抒情更加强烈与文段的文风也更协调而改句则缺少了抒情色彩以及感染力据此分析作答即可7.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大节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请你向外国朋友介绍其习俗及文化内涵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70字【答案】示例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五月节、龙舟节等它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因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罗江身死又成为华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天几十名健壮的队员登上装饰一新的龙舟随着一声鼓响他们一起奋力划桨龙舟满载人们对屈原的思念如离弦之箭驶向胜利的彼岸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端午节自古便有赛龙舟、食粽子、饮雄黄酒等风俗 2008年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也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所以我们应该继承端午节的习俗并将中华文化传播下去【解析】对于端午节的介绍可从它的起源、发展说起介绍其历史沿革以及在我国的地位同时也要介绍端午节的习俗及文化内涵屈原是大家都熟知的历史人物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故事简单概述即可注意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以及字数限制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望海潮》中“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是对杭州的情况作总概括的介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是分写“钱塘自古繁华”是对前两句的总结B. 《雨霖铃》中“都门帐饮无绪” 既交代了送别的地点同时也暗示了送别时的情感“无绪”即没有心思将词人的情感世界置于送别的大环境之中C. 《望海潮》中“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就“三吴都会”一句进行铺展的描写“十万”言人口之多“参差”写出了楼阁房舍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景象D. 《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情形为眼前之景是实写而“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是词人的想象之景为虚写【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D项“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情形为想象之景是虚写故选D.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②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A.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治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B.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治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C.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治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D.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治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答案】A【解析】(1)“先是”与第二个“后”相对分别是“起初”和“后来”的意思交代颜延之做官的情况故应在第二个“后”前断句排除B、D两项“坐”的主语为“延之” 故“坐”前不可断开排除C项故选A【答案】A【解析】(2)A项“后来成为隐士的代称”错误应为“成为隐士住处的代称”【答案】C【解析】(3)C项“始终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错误陶渊明是起初不愿意根据原文“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和“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可知后来有交往【答案】(4)①现在派给你一个佣人帮助你砍柴打水他也是人家的儿子你要善待他②他(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明志趣相同自从宋高祖的基业渐渐兴盛(陶渊明)不再愿意做官。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陈情表》是李密流传下来的唯一作品表古代奏章的一种李密曾仕蜀汉怕引起晋武帝的猜疑于是写下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表文B. 杜牧字牧之中唐时期著名诗人与李商隐齐名有“小李杜”之称杜牧晚年居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世人称其“杜樊川”C. 王实甫、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等都以写杂剧著称这四人被后人称为“元曲四大家” 王实甫的《西厢记》全称《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写得很有特色D. 英国十六世纪人文主义戏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喜剧《威尼斯商人》等【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B.“中唐时期”错杜牧是晚唐诗人C.“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远王实甫不属于“元曲四大家”D.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指的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故选A.2.(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国家”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2.(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毫无疑问归属感稳定不肖B. 不容置喙归宿感稳定不肖C. 不容置喙归属感稳固不孝D. 毫无疑问归宿感稳固不孝【答案】A【解析】【答案】A【解析】【答案】C【解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一个人人如果真有价值便不会被忽视一张百元纸币不管把它弄成什么样子人们还是希望得到它①_______________ 当然有些东西的价值并不在于这件东西的价值本身也许它本身并没有多大价值但它有办法让人觉得它有价值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②_______________ 就像同样是块土地在城市里寸土寸金在荒郊野地里可能分文不值因此③_______________ 就找到了自己的最大价值【答案】①因为它自身还有价值, ②就是位置决定价值, ③如果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解析】文段的主旨是“人生价值” 因而在答题时应围绕“人生价值”进行思考第①处横线前面列举出百元纸币的例子“一张百元纸币不管把它弄成什么样子人们还是希望得到它” 因此空格处应是原因的解释即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因此可填写“因为它自身还有价值”之意的句子第②处根据下文“在城市里寸土寸金”和“在荒郊野地里可能分文不值”的对比关系可知②处应填写“就是位置决定价值”之意的句子第③处根据横线前的“因此”可知这里应填写的是一个总结句再根据横线后面的“就”可知横线处的句子应与后面的句子构成假设关系再联系第②处分析横线处可填写“如果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之意的句子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4.(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对文中画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4.(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②天子议置相欲用安国使使视之蹇甚乃更以平棘侯薛泽为丞相A. 安国既疏远/默默也/将屯又为匈奴所欺/失亡多/甚自愧/幸得罢归/乃益东徙屯/意忽忽不乐/数月/病欧血死/B. 安国既疏/远默默也/将屯又为匈奴所欺/失亡多/甚自愧/幸得罢/归乃益东徙屯/意忽忽不乐/数月/病欧血死/C. 安国既疏远/默默也/将屯又为匈奴所欺/失亡多/甚自愧/幸得罢/归乃益东徙屯/意忽忽/不乐数月/病欧血死/D. 安国既疏/远默默也/将屯又为匈奴所欺/失亡多/甚自愧/幸得罢归/乃益东徙屯/意忽忽/不乐数月/病欧血死/【答案】A【解析】(1)“疏远”一个词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罢归”意思是免官归里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故选A【答案】C【解析】(2)C项“该词在古文中仅代指谢罪”不全面脱去上衣肉袒指裸露肢体古人在祭祀或谢罪时以此表示恭敬或惶恐【答案】B【解析】(3)B项“韩安国以怨报怨”“将准备弃官逃跑的田甲控制住也进行了一番羞辱”错误应是等到从囚徒被任命为梁国内史韩安国不计前嫌坚持让田甲回来就职【答案】(4)①韩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田甲说“要是再燃烧就撒一泡尿浇灭它”②天子商量任命丞相打算任用韩安国派人去看望他脚跛得很厉害于是改用平棘侯薛泽担任丞相【解析】(4)①独难道然通“燃” 燃烧溺浇灭②蹇跛更改用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5.(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A. “身似浮云鬓似霜”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为萧处士勾勒出一幅肖像画B. 颔联表明萧处士淡视名利、性情豁达他把诗、酒视为生命的一部分C. 颈联通过写景交代了萧处士的行程也表明萧处士急于踏上旅途D. 诗歌前两联着意刻画人物后两联侧重于写景抒情全诗层次清晰【答案】C【解析】(1)C项“表明萧处士急于踏上旅途”理解错误颈联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对萧处士的依依不舍之情不能表明萧处士急于踏上旅途【答案】(2)尾联前一句写黔南环境恶劣不喝醉怎么敢前往表达了诗人对萧处士前往黔南的担忧也表达了诗人对萧处士的依依不舍之情尾联后一句描写月色苍茫之景营造出凄凉的意境衬托了诗人内心离愁之深【解析】(2)“不醉黔中争去得?磨围山月正苍苍” 意思是那里环境恶劣想到如此让“我”心忧那么就让“我们”今天在磨围山伴着苍苍明月痛饮美酒不醉不休本诗是送别诗“不醉黔中争去得”一句写出了朋友即将远行所去之处环境十分恶劣诗人心中有对友人此去前路漫长、路途艰辛的担忧和离别的不舍想借酒表达惜别深情“磨围山月正苍苍” 展现磨围山月色苍苍辽阔无边营造出凄凉的意境暗含着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6.(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6.(2)文章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选择三处简要赏析6.(3)文章中作者面对“古典之殇”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与思考?A. 文章开篇引用李白《把酒问月》中的诗句引出下文对“古典场景”消失的描述营造诗意的氛围暗示主题B. 文章依据现状猜想将来语文课上孩子们将面临憧憬“山光水色、鱼跃鸟鸣” 现实生活中却找不到它们身影的尴尬C. 文章第⑤段运用排比、反问、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古典场景”的逝去表达了作者内心深深的惋惜之情D. 汉语中类似于“蒹葭”“雎鸠”的一类词不仅是物的名称也包含着生态、民俗、历史、美学和社会学信息【答案】B【解析】(1)B项依据文意文章猜测将来语文课的尴尬是“古典场景”早已荡然无存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他们的身影却还要孩子们硬硬地抒情和陶醉一番朗读、抄写、体味【答案】(2)①文章第③段三组“现实场景”与“古典场景”的对比突出现实场景中已经找不到古典场景的影子却要孩子们体会那早已“荡然无存”的场景无奈之情跃然纸上②文章第④段将地质时代与当今时代自然物种消亡的速度对比突出今天物种消亡速度之惊人表达了深深的忧患之情③文章第⑩段两则保护树木的报道与“广州餐桌日均‘吃猫’一万只”的新闻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儿童欠缺“审美”和“信仰”教育的深深忧虑【解析】(2)对比手法的运用往往能够凸显作者要侧重表现的事物使之更鲜明、更形象、更深刻文章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根据题干要求从文中任选三处进行赏析即可文章第③段“一边是秃山童岭、雀兽绝迹一边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脆音琅琅……一边是暴尘浊日、黄沙漫卷一边却勒令孩子体味‘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盛况……”其实是将古典诗词中的自然之美与现实的荒芜、衰颓、残破进行对比传达出让这些孩子们在昔日风景已经荡然无存的现实中体会那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是不现实的意味作者的无奈之情跃然纸上第④段“从审美资源上讲古代要比当今富饶得多朴素而优雅得多地球自35亿年前诞生生命以来约有5亿种生物栖居过今多已绝迹” 将古今自然物种消亡的速度进行对比凸显今天物种消亡速度之惊人令人痛心再如第⑨段“当被……可谁告诉过他人不是什么都可以吃的?” 以及第⑩段列举的两个保护树的例子将国内和国外的新闻进行对比表现了部分国人生态保护意识的淡薄迫切需要加强教育的必要性【答案】(3)①对古典场景、风物美学信息与精神资源消失的悲痛②为现在的孩子不能走进《诗经》等古典文学的灵魂而哀悼③呼吁教育应当在“审美”和“信仰”培养上下功夫在童年的课堂即树立起一代人“敬仰自然”“尊重生灵”“万物和平”的精神路标【解析】(3)阅读文章从“古典场景的缺席不仅意味着风物之夭折更意味着众多美学信息与精神资源的流逝由于丧失‘现场’ 人类正在丧失经典”等语句中可看出作者内心是惋惜的、伤感的、忧虑的从“阅读竟成了挽歌竟成了永诀和追悼!”“某种意义上古典文学为后人矗起了一座纪念碑是丰碑更是殇碑”等语句中可看出面对“古典之殇” 作者是痛心的他为现在的孩子不能走进《诗经》等古典文学的灵魂而哀悼他的思考即他的想法和建议“若连最初级的课堂都无法帮孩子立起‘敬仰自然’‘尊重生灵’‘万物和平’的精神路标当他们进入成人序列后那些坚硬的环保口号又有何用呢?影响一个人终生价值观的一定是童年的记忆和知觉——那些最早感动过其心灵的生命细节!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在最重要的‘审美’和‘信仰’方面做得远远不够”简言之从孩子童年抓起从教育培养开始要将“敬仰自然、尊重生灵、万物和平”的精神理念植根孩子心田树立起一代人的精神路标7.(1)下列不属于知识付费范畴的一项是()7.(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7.(3)请结合材料分析樊登读书能够获得众多用户的原因A. 付费订阅一个微信公众号B. 付费询问王思聪“买不起什么”C. 在喜欢的文章后面打赏点赞D. 付费聆听一场跨年度演讲【答案】B【解析】(1)B项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对“知识服务”的相关论述可知这不属于知识付费属于娱乐【答案】C【解析】(2)C项理解错误文中没有说“不选择其他平台讲读过的书籍” 材料三第二段说的是“综合考虑书籍在各大平台上的评分、内容、是否与讲读过的书籍有重合等因素”【答案】(3)①产品定位清晰樊登读书针对的是用户存在的共性需求并坚持“解读能真正带来启发和改变的书”②选书流程严格严格筛选书籍注意书籍的逻辑性和系统性③音频长度、形式有特色坚持用音频完整性保障整体知识构架④注重了线上与线下的融合为用户提供各类活动及售后服务【解析】(3)本题的答题区域主要是在材料三可结合“樊登读书就是想要解读能真正带来启发和改变的书”“表达了对产品定位的坚定态度”“内容选择塑造了用户画像”“选书内容多是有逻辑、有经验而非个性化创作的书籍”“樊登读书自有一套严格的筛选流程”“在音频的长度和形式上樊登读书有自己的坚持”“樊登读书希望用音频的完整性来保障整体的知识架构”“登读书在全国有3700多个授权点他们可以为当地用户提供线下活动及其他售后服务”等语句加以分析概括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洁性和连贯性8.(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8.(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8.(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运河区域社会研究范畴的一项是()8.(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8.(5)请依据材料二简要阐述建立运河学的文化意义A. 开挖运河的直接目的是便于交通运输但在客观上对运河区域的水文改变、自然水系变化、湖泊形成与消长等产生了影响B. 运河区域社会的研究不是社会史、经济史或文化史研究而是注入了运河因素的多学科交叉融会的综合研究C. 目前人们对运河的正面作用了解较多对其负面影响则知之甚少因此运河学应主要研究运河带来的历史教训D. 通过加强对现存运河遗产资源的摸底调查整合优化大运河优质文化资源可以弥补大运河文化还没有总结归纳的不足【答案】A【解析】(1)B项“不是社会史、经济史或文化史研究”错误材料一第二段的表述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史、经济史或文化史研究”C项“运河学应主要研究运河带来的历史教训”错误总结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都是运河学的社会功能没有主次之分D项“还没有总结归纳”错误材料二的表述为“并没有被系统地总结归纳”故选A【答案】C【解析】(2)C项选项内容强加因果“运河学研究能够推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彰显运河的文化功能”与“中国大运河是一条文化之河”无因果关系【答案】B【解析】(3)B项“对运河区域地质构造的研究”属于“运河与区域自然环境”研究不属于运河区域社会研究范畴【答案】(4)首先指明了运河学的研究内容(对象)接着论述了运河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最后揭示了运河学的研究功能【解析】(4)材料一的第一段首先介绍了“运河与区域自然环境的研究” 第二段介绍了“运河区域社会的研究” 这两段指明了运河学的研究内容接着第三至五段又详细论述了运河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指出“运河学的研究是一项多学科交叉融会的研究所以它的理论和方法是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汇集与综合” 最后第六、七段分别揭示了运河学研究的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答案】(5)①可以总结、整合、优化博大精深的运河文化呈现运河文化遗产的价值②可以挖掘运河的优质文化资源更好地传承传播运河文化③可以利用运河文化发展运河文化产业振兴运河经济④可以输出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国梦”增添文化动力【解析】(5)阅读材料二找到相关语句简要阐述建立运河学的文化意义①由“运河学的建立可以整合优化这些优质文化资源形成一批论文、丛书等研究成果创造一批反映运河文化的文学影视作品打造一批运河文化展示馆”可知建立运河学可以总结、整合、优化博大精深的运河文化呈现运河文化遗产的价值②由“通过加强对现存运河遗产资源的摸底调查让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呈现在世人面前”可知建立运河学可以挖掘运河的优质文化资源更好地传承传播运河文化③由“可以推出一批文化项目、出版项目、产业项目来振兴运河文化建设一批运河文化旅游小镇打造一批运河文化产业园区来发展运河经济”可知建立运河学可以利用运河文化发展运河文化产业振兴运河经济④由“可以凭借大运河这一世界公认的文化资源对外输出文化产品宣传中华优秀文化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讲好中国大运河文化故事可以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进一步继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运河文化推进科学发展和永续发展的集体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文化动力”可知建立运河学可以输出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国梦”增添文化动力六、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9.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重整旗鼓从头再来哪里跌倒哪里爬起这是正确做事不服输的精神材料坚持进取借力不到长城非好汉他山之石可攻玉咬定青山不放松登高而招锲而不舍逆水行舟借力打力绝不气馁定点打铁【答案】登高而招借力打力他山之石可攻玉这是正确做事借力的精神锲而不舍定点打铁咬定青山不放松这是正确做事坚持的精神逆水行舟绝不气馁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是正确做事进取的精神【解析】首先要将题干中给出的材料按照“坚持、进取、借力”三个方面划分成三个系列借力登高而招借力打力他山之石可攻玉坚持锲而不舍定点打铁咬定青山不放松进取逆水行舟绝不气馁不到长城非好汉其次按照示例的句式特点进行组合仿写每句话的结句处按照示例要求句式都应是“这是正确做事……的精神”10.(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10.(2)下列各项中与画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 但宋代民众却只愿意在主观上把它当做一种获得功名利禄的工具B. 但宋代民众却更愿意在主观上把它当做一种获得功名利禄的工具C. 但主观上宋代民众却更愿意把它当做一种获得功名利禄的工具D. 但主观上宋代民众却只愿意把它当做一种获得功名利禄的工具【答案】C【解析】(1)根据前文转折词“虽然”和“客观上”可知衔接的句子里应包含“但(是)”和“主观上” 形成前后对照将这两者处理为插入语断句更符合前后表达的精炼性因此可排除A、B两项根据后文“当蹴鞠失去了其在宋代作为获得功名利禄工具的功用时”可知在宋代人们多把其当作获得功名利禄的工具根据前文“虽然蹴鞠原来的民本、和谐、平等的文化内涵客观上仍然存在”可知人们也能看到它的其它作用因此“更”比“只”表述更准确排除D项故选C【答案】D【解析】(2)例句将获得功名利禄的工具借喻为“敲门砖”A项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让羌笛会“怨” 使“春风”能度B项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以“孤帆”代指“客船”C项运用了明喻的手法将“露”“月”比作“珍珠”“弓”D项运用了借喻的手法将敌对分子比作“虎豹”“熊罴”故选D。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1.下列句子不是描写春天的一项是()A.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B.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C.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D.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答案】B【解析】B项根据“稻花”“蛙声”可知描写的是夏天2.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生”“旦”“丑”是中国戏曲里的人物角色行当其中“生”是扮演女性角色的一种行当“旦”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B.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与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C. 现代汉语的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温故知新”出自《论语》“教学相长”出自《礼记》“一鼓作气”出自《左传》D. 古代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如今仍在广泛使用例如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说“拙见” 请教他人时常说“赐教” 询问别人的年龄时常说“贵庚”【答案】A【解析】A项“其中‘生’是扮演女性角色的一种行当‘旦’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错误应为“其中‘旦’是扮演女性角色的一种行当‘生’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藤野先生》一文的体裁是回忆性叙事散文选自《朝花夕拾》B. 《藤野先生》一文有明暗两条线索以鲁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为明线以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为暗线C. 《藤野先生》一文的主题既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D. 作者在文章开头生动地描述了“清国留学生”留辫子的细节在辫子上做文章是因为男人梳辫子不伦不类作者看不惯况且日本男人不留辫子中国留学生应入乡随俗否则会给中国人丢脸【答案】D【解析】D项“是因为男人梳辫子不伦不类作者看不惯况且日本男人不留辫子中国留学生应入乡随俗否则会给中国人丢脸”说法错误这样描写表达了作者极端厌恶之情是对“清国留学生”的讽刺和否定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4.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卖油翁》《登飞来峰》的作者欧阳修、王安石都是北宋文学家名列“唐宋八大家”B. “岱宗”就是指泰山是五岳之首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C. 《老王》选自《杨绛散文》作者杨绛我国著名作家本文写自己与车夫的交往以及车夫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D. 普希金美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等《未选择的路》作者弗罗斯特俄国诗人【答案】D【解析】D项普希金是俄国诗人弗罗斯特是美国诗人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5.(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5.(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3)文章题目是“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 可以说朱先生的人格因“生不逢时”而显得更加完美请结合文本的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理解A. 朱自清写作时质量极高往往写完无需修改所以他每天最多写500字动笔之前还要细心斟酌B. 朱自清学习认真他大量阅读各种书籍向各位专家虚心请教平时坚持用三种文字书写日记他学而不倦以求自我完善C. 朱自清教学上极其认真开设的选修课即使只有一个学生他也如平常一般讲授、考试工作上原则性强将不称职的图书馆工作职员辞退D.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为了勉励自己在困境中洁身自好他改名为“自清” 并以“佩弦”为字来警策自己【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A、“朱自清写作时质量极高往往写完无需修改所以他每天最多写500字”错误强加因果原文表述为“朱自清写作时往往要先细心斟酌后才会动笔往往写完无须修改.但因为注重质量他每天最多写写500 字.所以他的清贫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写得太慢”.故选A.【答案】E, 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A项“机械刻板的一面”不当应该是“严格自律的一面”.B项增加人文色彩的是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D项可能是“豁达” 没有“乐观” 也可能是出于无奈.故选EC.【答案】(1)A(2)CE(3)朱自清“生不逢时” 处境困窘但毫不妥协这更能体现他人格的完美.①他虽清贫但写作时仍然注重重质量每天最多写500字这更能显出他的认真严谨.②身处困境但仍然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改名“自清”以自励取字“佩弦”以自警这更能显出他的洁身自好.③物价飞涨生活艰难生活艰难但为揭露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他第一个在声明上签字这更能显出他的无畏和勇气.④奄奄一息生命垂危但他仍嘱咐妻子拒绝美援这更表现出他的坚定气节【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文章题目是“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 用“生不逢时”来凸显朱自清的“完美人格”.如此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关注朱自清生活的社会状况在这样的状况下他保持了怎样的人格.朱自清生活在抗战时期这个时期民心混乱物价飞涨.但朱自清却认真写作不为获得更多的稿费而违背自己的原则改名自励自己极端贫困却第一个在声明上签了字支持拒绝美国的援助面粉.这些具体的事件都充分体现了他的认真、勇气和气节.学生要结合具体内容作答要有理有据.答案(1)A(2)CE(3)朱自清“生不逢时” 处境困窘但毫不妥协这更能体现他人格的完美.①他虽清贫但写作时仍然注重重质量每天最多写500字这更能显出他的认真严谨.②身处困境但仍然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改名“自清”以自励取字“佩弦”以自警这更能显出他的洁身自好.③物价飞涨生活艰难生活艰难但为揭露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他第一个在声明上签字这更能显出他的无畏和勇气.④奄奄一息生命垂危但他仍嘱咐妻子拒绝美援这更表现出他的坚定气节.6.(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6.(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①结合文意说说标题“拴在琴凳上的十年”有什么含义②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段画线的句子遇到沙尘暴的时候妈妈侧身护着我母女俩紧紧相拥像风中的两片树叶飘摇在行进的路上6.(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6.(4)请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说说作者为什么把自己的母亲称为“虎妈” 你对“虎妈狼爸现象”有怎样的看法或感悟?【链接材料】社会上有些父母被称为“虎妈”“狼爸” 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是打骂兼备常常备着藤条、鸡毛掸子孩子背不出课文打!作业做不好打!不练琴打!……一方面这种教育方式受到很多人的指责另一方面他们也确实“打”出过“一门三北大”的教育迹象这种现象被称为“虎妈狼爸现象”【答案】(1)①开始学琴, ②辛酸与痛苦, ③放弃学琴, ④“感激”或“感谢”【解析】(1)根据题目要求找到相应的段落逐条总结即可文章第④段写出了“我”的怯弱这一心理是针对第③段中爸妈给“我”买了钢琴并要“我”练琴自文章第⑧段起到第⑬段详细描写了到银川十年练琴的艰辛写了漫长的路程路途的风沙冬天的严寒及寥寥的欢笑其中第⑬段“每次回想拴在琴凳上的十年辛酸和痛苦溢满全部的记忆”一句写出了“我”的感受文章第⑭段和第⑮段写到因为“我”的手小所以最终不得不放弃继续学习钢琴妈妈伤心、失望此时“我终于如释重负好像获得了新生一般” 文章最后写了“我”因为会钢琴有了更多的展示机会最后一段中“但我却要感谢您是您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写出了“我”深情感谢妈妈的坚持据此分析概括作答即可【答案】(2)①一是强调耗费在学琴上的时间长二是表达了精力、思想完全被学琴束缚的痛苦三是“我”对学琴有一种畏惧和抵触的心理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母女俩”比喻成风中飘摇的“两片树叶” 表现了母女俩学琴路途上的艰辛【解析】(2)①标题的含义需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去考虑“拴在琴凳上的十年”字面意思比较容易理解结合文章内容即可得知是指作者被迫学钢琴的十年生涯强调了作者耗费在学琴上的时间长深层含义需要聚焦到蕴含深意的动词“拴”上去“拴”可以理解为“绑住”“锁住” 结合原文第⑤段“即使当时明白又如何我没有选择的权利” 第⑥段“随着钢琴搬进家门的是一些铁律所有作业必须在下午放学前完成每晚七点到九点固定练琴两小时中途只能上厕所一次、喝水一次……”和第⑬段“每次回想拴在琴凳上的十年辛酸和痛苦溢满全部的记忆”分析可知本文标题体现出作者的心理状态表达了钢琴带给“我”的不自由感和精力、思想完全被学琴束缚的痛苦表现出“我”对学琴有一种畏惧和抵触的心理②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要先确定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然后再分析其表达效果由“像风中的两片树叶飘摇在行进的路上”可以明确语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遇到沙尘暴紧紧相拥的母女俩”比喻为“风中的两片树叶” 将“我”与妈妈学琴路途上的艰辛情景描写得生动形象写出了妈妈陪同的不易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答案】B, D【解析】(3)B项“而女儿对母亲始终充满怨恨”说法有误根据原文最后一段“您虽然是一位‘虎妈’ 但我却要感谢您是您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可知“我”对妈妈的情感态度应该是感激D项“主动地放弃‘搞钢琴专业’的规划而感到失望”说法有误根据原文第⑭段“钢琴老师在妈妈数次征询意见之后明确地说‘这孩子不适合搞钢琴专业!’”可知妈妈失望的原因【答案】(4)为什么把自己的母亲称为“虎妈” “虎妈”就是那类以打骂方式教肓孩子的妈妈而“我”的妈妈在“我”学琴时也是以打骂的方式对待“我”看法或感悟示例① “虎妈”恨铁不成钢的做法可以理解但是完全靠打骂的方式是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妈妈严厉的做法也曾给孩子带来了辛酸和痛苦【链接材料】中打骂兼备的方式给孩子们带来了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家长们在严格要求孩子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心理成长看法或感悟示例② 虽说有“一门三北大”的教育奇迹但只是个特例【链接材料】中一味打骂责备的方式及妈妈严厉的做法让孩子们感到辛酸和痛苦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家长们在严格要求孩子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心理状态以合理适宜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与稳步前进【解析】(4)第一小问文中“我”称妈妈为“虎妈” 是因为妈妈在“我”学琴时很严厉如“一些铁律所有作业必须在下午放学前完成每晚七点到九点固定练琴两小时中途只能上厕所一次、喝水一次……”“被撕过琴谱被打红过手还有几次被拉下琴凳……”第二小问为开放性试题关于“虎妈狼爸现象” 我们要辩证地看要知道这种现象的出现必然有其原因但又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危害也可以透过现象挖掘其本质总之观点一定要明确注意结合实际生活来表达自己的感悟言之有理即可7.(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7.(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7.(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获得感”一词在不断地使用中该词的适用范围逐步固化到评价改革成效领域B. 如今幸福感涵盖多个因素具有完善体系但我们并不用它来评价我国改革成效C.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客观福祉的提高与主观幸福感的上升成反比例关系D. “获得感”并不排斥幸福但是它更强调让人民切实地得到利好有更多的获得【答案】C【解析】(1)C项“客观福祉的提高与主观幸福感的上升成反比例关系”说法错误文中并未明确二者是反比例关系从“尽管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不断改善着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但是与客观福祉的提高形成对比的是主观幸福感并没有呈现相应程度的上升”“最初当人类的福利水平较低时较大幅度的福利增长会使得人们获得较多的幸福感然而随着福利水平的逐渐增高即使再增长相同幅度的物质生活福利人们获得的幸福感将越来越少”中可得到印证【答案】B【解析】(2)B项“基于与‘幸福感’一词内涵对比的角度”错误文章并非是基于对比的角度而是基于“获得感”更适合衡量当下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的幸福感【答案】D【解析】(3)A项“由习总书记首次提出并使用”错误原文为“随着习总书记对“获得感”一词的多次使用” 并没有提到“由习总书记首次提出并使用”B项“指实实在在的客观获得”错误从文中“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可知“获得感”并非全是客观获得还有精神方面的主观获得C项因果颠倒原文为“正如西方20世纪曾一度极为热衷于表达的幸福感并以此为依据来衡量其物质生活条件生活质量与福利情况的改善”故选D8.(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8.(2)从全文来看作者笔下的“庄重”表现在哪些方面?8.(3)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引用朱熹的话有怎样的作用8.(4)请对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加以赏析A. 来省会初期作者租住在城市边缘的老房子里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城市的习俗B. 作者认为人生需要各种仪式在遵循这些仪式的过程中人就能体会庄重懂得敬畏C. 食物难以下咽二姨却以庄重的神情用心品尝甘之如饴因为她对造物主心怀感恩D. 繁华的生活让城市的人们沉溺于娱乐失去庄重之心所以作者渴望回到艰难的过去【答案】C【解析】【答案】面对生命的到来或逝去持有最基本的肃穆面对艰苦的生活依然保持感恩之心保持敬畏之心要永远铭记与崇敬【解析】【答案】朱熹提出“敬”的重要性作者以此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庄重的高级表现是一种敬畏之心既是对上文“庄重”表现的总结深化、世界越来越娱乐化的反思与批判【解析】【答案】本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将遗留在树干上的蝉壳比喻为空屋流露出作者对人们抛弃生命中原有的厚实部分的隐忧与伤感形象又含蓄【解析】三、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9.阅读《红楼梦》中香菱学诗、黛玉教诗的片段有人认为黛玉堪称优秀的语文教师请你认真阅读名著片段仿照示例概括黛玉教诗时所表现出来的好教师特质每空不少于8个字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示例黛玉是一个极具平等意识而又善于鼓励的好老师①黛玉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好老师②黛玉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好老师③黛玉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好老师【答案】①自信而又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②学识渊博而又善于指导学生阅读, ③懂得因材施教而又能循循善诱【解析】解答本题首先阅读所给语段找到相关内容概括出黛玉的好教师特质香菱向黛玉说明求教之意时黛玉欣然应允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由此可见她是一个自信且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的好老师在关于学诗入门的对话中黛玉要求香菱读诗的顺序排列为王维、杜甫、李白说明她不仅对作家作品熟悉而且对他们的作品风格、难易程度也很有研究由此可见她学识渊博此外她还建议香菱读一些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二流作品以便进一步开阔自己的文学视野她对于陆放翁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这样三四流的通俗之作是看不上眼的告诫香菱“断不可学这样的诗……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由此可见她还是一个善于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好老师针对香菱爱浅近诗的倾向黛玉教育香菱读诗要循序渐进她要求香菱先学诗佛王维的五律百首次学诗圣杜甫的七律一二百首再学诗仙李白的七绝一二百首并告诉香菱要以这三人的诗歌“作底子” 而后阅读陶渊明、“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等人的作品由此可见她是一个既能因材施教又能循循善诱的好老师然后仿照题目所给示例用“……而又……”的句式表达出来即可注意字数要求10.(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10.(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10.(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变化莫测清沁肺腑若即若离脱胎换骨B. 层出不穷迷离徜恍不即不离脱胎换骨C. 变化莫测清沁肺腑不即不离点铁成金D. 层出不穷迷离徜恍若即若离点铁成金【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含模块综合测试题2套模块验收检测(一)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歌写作“无中生有”,化不在场语言为在场语言;诗歌阅读“有中生无”,化在场语言为不在场语言。

“无”不是“没有”,而是潜藏的“有”。

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可见,“有”“无”同出而异名,并非对立。

在场语言呈现于文字,不在场语言隐匿于字里行间或文字之外。

站在作者的立场,不在场语言是经验的一部分,他所面对的言欲尽却言不尽的困难通过不在场语言得以解决;同时,作者依赖在场语言的创设来伸展不在场语言。

站在读者的立场,读者面对在场语言,必须试图打破它的在场,站在其边缘地带倾听那意犹未尽的余音。

在场语言好比琴弦,不在场语言就是在恰当的指法下弹奏出来的飘浮于琴弦周遭的余音,它们互相衬托,互相生成,描绘出动人的情调。

诗歌中的在场语言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字词,只要有不在场语言,它就和世界有了联系,它就不可能单独地被释义。

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的互动,生成了汉语诗歌的空白结构。

空白不是一无所有,而是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的对话,它以“至言无言”的方式为诗歌命名。

海德格尔对器皿的特征有非常精彩的描述:“虚空乃是器皿的有容纳作用的东西。

壶的虚空,壶的这种虚无,乃是壶作为有所容纳的器皿之所是。

”空,构成器皿之为器皿的本质;空,容纳和保持着万物一切皆流的本性。

它接受着人们倾进去的东西,又为它的倾听者无私地奉献它的倾出。

如同容器一样,诗歌的空白收留着诗歌的真义,空白结构是诗的深层结构。

诗歌的在场语言占有的总是有限的时空,诗歌唯一能同时空抗衡的是空白,它通过无言言说,展示了生命在时空中不受限制的恒久的运动。

空白拒绝对诗歌作静止的解说。

诗在有文字处,诗之妙在无文字处。

中国人深深懂得世界变动不居的道理,认为世界的深处是虚空,而虚空乃万物之源。

万象皆从空中来又向空中去,所以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正的画底,也是中国诗歌真正的诗底。

西方油画连画底都要打上底色,不留空白,画面上动荡的光、色彩和线条仍是视觉目睹的实;而中国画家用心之所在,正在空白,空白使得画面上的一花一鸟、一树一木、一山一石都被缥缈的灵气环绕。

即使是主张文以载道的儒家诗学,也讲微言大义。

空白作为中国诗歌的深层结构,具有接纳和倾出两种美学功能。

“空故纳万境”,如果进入诗歌的对象世界密不透风,就不可能“纳万境”。

正是空白,留存了诗歌的气韵。

诗歌的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并存,并且互相转化,同时空白倾出万境。

以无言的诉说把倾听者带到一个陌生而鲜活的世界中去。

从某种意义上说,空白是安顿人类心愿之乡的精神空间。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那空白处仿佛便是诗歌远望的故乡。

诗歌空白结构的存在表明了诗歌文“意”的不可穷尽,任何一次释义,都只是诗歌文本可能的一次解读。

(摘编自何志《汉语古典诗歌的在场语言与不在场语言》,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诗歌的写作和阅读,均涉及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在场语言为“有”,不在场语言为“无”,“无”不是什么都没有,是潜伏着的,是隐藏在在场语言字里行间或之外的内容。

B.就诗人来说,不在场语言就是他想要表达而写下的诗句不能表达出的、通过在场语言的构建来延展的那一部分。

C.就读者来说,他必须努力突破在场语言的限制,站在不在场语言的边缘地带倾听那些飘浮于琴弦周围的余音。

D.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构成动态关系,它们相互依靠,互相衬托,相互生成,描绘出动人的情调。

解析:选C C项,偷换概念。

“站在不在场语言的边缘地带倾听那些飘浮于琴弦周围的余音”错误,原文有“站在读者的立场,读者面对在场语言,必须试图打破它的在场,站在其边缘地带倾听那意犹未尽的余音”,“其”指“在场语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汉语诗歌的空白结构,是由诗歌的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的相互运动形成的。

不在场语言的存在使在场语言的被单独释义成为不可能,并使之和世界有了联系。

B.空,容纳和保持着万物一切皆流的本性,所以器皿之为器皿的本质在于空;就像器皿一样,诗歌的真义在于空白,所以,诗的深层结构是空白结构。

C.诗之妙在于不在场语言,在于空白,它突破了在场语言的时空限制,以无言的方式展示了不受时空限制的生命的恒久运动。

对诗歌作静止的解读,永远不能领略其精妙。

D.世界的深处是虚空,而虚空乃万物之源,这是中国人探索世界得到的观点,这种观点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艺术创作,诗歌、绘画皆是如此。

解析:选B B项,强加因果。

“就像器皿一样,诗歌的真义在于空白,所以,诗的深层结构是空白结构”错误,原文有“如同容器一样,诗歌的空白收留着诗歌的真义,空白结构是诗的深层结构”,二者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方油画是写实的,它不留空白,连画底都要打上底色,而油画画面上动荡的光、色彩和线条都是实实在在的,就跟我们现实生活中见到的一样。

B.主张文以载道的儒家诗学,也讲微言大义,足见中国人对空白理解之深刻。

中国画家的用心之处在空白,空白让画面上的万物被缥缈的灵气环绕,中国诗亦然。

C.具有接纳和倾出两种美学功能的是诗歌之空白,空白倾出万境,无言的诉说把倾听者带到一个陌生的世界,一个超于现实之外的精神空间,那里安顿着人类的心愿。

D.汉语诗歌的文“意”是不可穷尽的,对诗歌的每一次释义,都只是对诗歌文本的一次解读,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于同一首诗,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

解析:选D D项,说法绝对。

“对诗歌的每一次释义,都只是对诗歌文本的一次解读”错误,原文有“都只是诗歌文本可能的一次解读”,说明这是一种推断,而选项去掉了“可能”,就变成了一种肯定的结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季布者,楚人也。

为气任侠①,有名于楚。

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

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阳周氏。

周氏髡钳..季布,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

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因谓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

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

”待间,果言如朱家指。

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孝惠时,为中郎将。

单于尝为书嫚②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

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

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

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上默然惭。

楚人曹丘生,辩士,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

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

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

”固请书,遂行。

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悦,引入为上客。

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注]①为气任侠:任性使气,见义勇为。

②嫚(màn):用言辞轻侮。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B.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C.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D.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解析:选D陈述的主语(陈述对象)有“季布”“孝文”“人”,相关动词有“为”“言”“召”“使”。

可根据语境确定陈述对象与陈述动词的主谓关系,由此确定正确选项。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金”在古代通常指货币单位。

周、秦以黄金二十两为一镒,一镒为一金;两汉以黄金一斤为一金;汉以后以银一两为一金。

B.“髡钳”是古代刑罚名。

剃去头发叫髡,用铁圈束颈叫钳,如本文中的“髡钳”,即指此意。

C.“后”,君主的妻子为“后”,如文中的吕后,就是皇帝刘邦的妻子,故称为后。

D.“郎中”,官名。

始置于战国,后来有多个朝代沿袭设置此官,或职掌侍卫,或为中央政府机构的长官。

解析:选C“后”应是君主的正妻,吕后是正妻,才能为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季布本为项籍旧将,打仗时屡次陷汉王于困境。

项羽被灭后,汉高祖悬赏缉捕季布,鲁人朱家通过汝阴侯滕公劝说高祖,季布才最终得到赦免。

B.汉惠帝时,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极为气愤,樊哙表示要率军痛击匈奴。

季布援引历史故事,认为出兵难以取胜,说服吕后收回成命。

C.汉文帝时,有人称赞季布贤能,文帝想任命他为御史大夫。

季布到京后,在住所滞留一个月,拟议却未见实行,季布说起此事,文帝无言以对。

D.曹丘有口才,他听说季布不喜欢自己,仍然坚持前往拜访。

见面时,他热情地赞扬季布,尽力与之联络感情,终于使季布改变看法而善待自己。

解析:选B季布援引历史故事,只说明出兵难以取胜,没有说服吕后收回成命。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5分)译文:(2)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5分)译文:参考答案:(1)陛下因为一人的赞美就召见我,又因为一人的毁谤而要我回去,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了这件事,就窥探出您为人处世的深浅了。

(2)季布的名声之所以显著,是曹丘替他宣扬的结果啊。

参考译文:季布是楚地人,为人好逞意气,爱打抱不平,在楚地很有名气。

项羽派他率领军队,曾屡次使汉王刘邦受到困窘。

等到项羽灭亡以后,汉高祖出千金悬赏捉拿季布。

季布躲藏在濮阳一个姓周的人家。

周氏把季布的头发剃掉,用铁箍束住他的脖子,让他穿上粗布衣服,将他卖给鲁地的朱家。

朱家心里知道是季布,便到洛阳去了,拜见了汝阴侯滕公。

朱家说:“做臣下的各受自己的主上差遣,季布受项羽差遣,这完全是职分内的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