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惊弓之鸟

合集下载

语文三年级下册十课惊弓之鸟

语文三年级下册十课惊弓之鸟

语文三年级下册十课惊弓之鸟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打猎。

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更羸仔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更羸说:“请让我试一下。

”更羸并没有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只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啊!”魏王,大吃一惊,“真有这本事!”更羸笑笑说:“不是我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怎么知道的?”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

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

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下来了。

”《惊弓之鸟》是篇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一个叫更羸的人,他不用箭,只是拉一下弓,就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射了下来。

这篇课文共有9小节,通篇主要是以对话的形式叙述故事的,其顺序是:更赢看到天上一只孤单失群的大雁,向魏王提出,他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大雁就能掉下来;接着他不用箭,只是拉了一下弓弦,那只大雁果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最后更羸道明了其中的原因。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掌握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弄懂“能手”、“大吃一惊”、“愈合”、“孤单失群”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更羸不用箭就能使大雁掉下来的原因。

3、练习复述课文。

这些目标分两课时完成,许老师上的是第二课时,主要任务是在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更羸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的原因;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以此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

新大纲强调“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10_惊弓之鸟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10_惊弓之鸟教学课件

2015-4-15
2、如果你是那只大雁,你觉得怎样做或许还有 生的希望?
提示:
如果我是那只大雁,我不会害怕,继续飞就 可以有生还的希望了。
2015-4-15
3、那你们在读过的故事里或现实生活中见过 这种像“惊弓之鸟”似的人吗? 一天夜里,有一个小偷溜进了人家的院子里, 正想偷东西,这时,一只大黄狗扑了过来,狠狠地 咬了它一口,小偷忍着疼痛,飞快地逃跑了,后来, 他一听到狗叫,心里很害怕。用我们学过的一个成 语可以是什么? 对了,就是惊弓之鸟。
2015。看 到的是——“它飞得很慢”;听到的是—— “叫的声音很悲惨”。接着他说的是根据看到 的和听到的进行分析:从“飞得慢”知道“它 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从 “叫的悲惨”知道“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 得不到帮助。”这两个倒装的因果关系句有利 地强调了“飞得慢”和“叫的悲惨”的原因。 而这些原因正是更羸看见大雁飞行的情形分析 所得。
2015-4-15
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 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 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 大雁掉了下来。 原来这事一只受过伤、孤单失群的大雁, 一听到弦响就吓得从天上掉下来了。“惊弓 之鸟”这个成语因此得名,比喻受到惊吓后, 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害怕的不得了。
2015-4-15
2015-4-15
中国勤学故事惊弓之鸟
2015-4-15
内容解析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有名的射箭能手叫更羸。
2015-4-15
“射箭能手”是说射箭的技艺不同一般。再 加上“有名”两字可以看出更羸善于射箭已经是家 喻户晓,以至下文说到魏王要他陪自己打猎。
2015-4-15
有一天,更羸跟随魏王到郊外去游玩。玩着玩着看 见天上有一群鸟从他们头上飞过,在这群鸟的后面,有 一只鸟吃力地在追赶着它的同伴,也向这边飞来。

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_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

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_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

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_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中“惊弓之鸟”这个词比喻受到过惊吓的人遇到类似情况会惊恐不安。

小编在此整理了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1 【弓】读音:弓[gōng]巧记:弯字掉上半(弓),拉开能射箭。

字义:①射箭或发弹丸的器具②弯曲组词:①弓箭弹弓左右开弓②弓腰弓背造字:象形法造句:古时候,弓箭不仅是人们打猎的工具,还是战斗的武器。

笔顺:第一笔是横折,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

2 【魏】读音:魏[wèi]巧记:见“鬼”矮半截(委)。

字义:战国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一带组词:魏国造字:形声法造句: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

笔顺:“委”上下对正,笔画迎让;“鬼”的竖弯钩伸展。

字歌:委员他姓魏身材很魁伟瑰宝己占有内心很惭愧3 【射】读音:射[shè]巧记:一个小人,“身”一“寸”。

字义:①放箭,用推力或弹力送出子弹等②放出光、热等③有所指组词:①射箭发射②辐射反射③暗射影射造字:会意法造句:射箭是一种体育运动项目。

笔顺:左部紧靠竖中线;右部竖钩运笔用力。

字谜:身高一寸功夫很深放出一箭击中靶心4 【箭】读音:箭[jiàn]巧记:“前”面有片竹林。

字义:①用弓发射到远处的兵器,箭杆前端装有金属尖头②形状或功能像箭的东西组词:①弓箭一箭双雕②火箭令箭造字:形声法造句:火箭发射成功了。

笔顺:上窄扁,下宽长。

“前”第三笔横长托上盖下。

惊弓之鸟原文注释

惊弓之鸟原文注释

惊弓之鸟原文注释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

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

”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

魏王曰:“然则射之术也?”更羸曰:“非也。

其飞徐而鸣悲。

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

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

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注释:1. 更羸(gēng léi):战国时期著名的射箭能手。

这名字就很有趣呢,一听就是个很厉害的弓箭手的名字。

2. 魏王:魏国的国君。

在那个时候,国君可是很有权力的人哦。

3. 京台:高台。

这就是他们站着看鸟的地方啦,想象一下,站在高高的台上,抬头就能看到鸟儿飞呢。

4. 引弓虚发:拉开弓,不搭箭,空射。

更羸可真够自信的呀,对魏王说他能这样就把鸟弄下来。

魏王肯定也觉得很神奇,所以才会问他是不是真的能做到。

5. 有间(jiàn):过了一会儿。

就这么一小会儿的时间,大雁就从东方飞过来啦。

6. 下之:使它掉下来。

更羸真的做到了,他没用箭就把大雁弄下来了,这可把魏王惊到了呢。

7. 射之术:射箭的本领。

魏王开始以为更羸是靠射箭的高超本领做到的。

8. 飞徐:飞得缓慢。

大雁飞得慢悠悠的,这可不像正常健康的鸟儿呢。

9. 鸣悲:叫声悲凄。

听着就很可怜的样子,感觉这大雁肯定是经历了不少不好的事情。

10. 故疮(chuāng):旧伤。

原来是这大雁身上有旧伤,所以才飞得慢还叫得惨。

11. 未息:没有痊愈。

这旧伤还没好呢,大雁得多难受呀。

12. 惊心未去:心里的惊吓还没有消除。

它可能之前经历了很可怕的事情,到现在还害怕着呢。

13. 闻弦音:听到弓弦的声音。

大雁听到弓弦响,就害怕得不得了。

14. 引而高飞:奋力高飞。

它想赶紧飞走,远离危险。

15. 故疮陨(yǔn):旧伤复发而掉落。

因为用力飞,旧伤又发作了,结果就掉下来了。

这大雁可真是够倒霉的,本来就受伤又受惊,最后就这么掉下来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呀,那些受过惊吓的人或者动物,一旦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会特别害怕,就像这只大雁一样。

10 《 惊弓之鸟》教案

10  《 惊弓之鸟》教案

《惊弓之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能够掌握生词和重点句子,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惊弓之鸟”的故事情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3)通过情景模拟,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交际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培养同理心。

(2)学生能够领悟到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3)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自我提升的动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解读:《惊弓之鸟》讲述了一个关于勇敢面对困难的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小鸟因为一次意外,变得胆小怕事。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困境后,小鸟在朋友的鼓励和帮助下,逐渐克服了心理障碍,重新找回了自信。

2. 生词和重点句子:(1)生词:意外、胆小、挫折、鼓励、帮助、自信(2)重点句子:①“小鸟因为一次意外,变得胆小怕事。

”②“在朋友的鼓励和帮助下,小鸟逐渐克服了心理障碍,重新找回了自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能够掌握生词和重点句子,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学生能够描述“惊弓之鸟”的故事情节。

2.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运用生词和重点句子进行口语表达。

(2)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提高表演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和重点句子。

(2)讨论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角色扮演法: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提高表演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4)情景模拟法:创设实际情景,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交际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生词和重点句子。

(2)道具:用于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中惊弓之鸟这个词比喻受到过惊吓的人遇到类似状况会惊恐不安。

我们在此整理了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供大家参阅,期望大家在阅读流程中有所收获!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1 【弓】读音:弓 [gōng]巧记:弯字掉上半,拉开能射箭。

字义:①射箭或发弹丸的器具②弯曲组词:①弓箭弹弓左右开弓②弓腰弓背造字:象形法造句:古时候,弓箭不仅是大家打猎的工具,还是战斗的武器。

笔顺:第一笔是横折,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

2 【魏】读音:魏 [wi]巧记:见鬼矮半截。

字义:战国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一带组词:魏国造字:形声法造句: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

笔顺:委上下对正,笔画迎让;鬼的竖弯钩伸展。

字歌:委员他姓魏身材很魁伟瑰宝己占有内心很惭愧3 【射】读音:射 [sh]巧记:一个小人,身一寸。

字义:①放箭,用推力或弹力送出子弹等②放出光、热等③有所指组词:①射箭发射②辐射反射③暗射影射造字:会意法造句:射箭是一种体育运动项目。

笔顺:左部紧靠竖中线;右部竖钩运笔用力。

字谜:身高一寸功夫很深放出一箭击中靶心4 【箭】读音:箭 [jin]巧记:前面有片竹林。

字义:①用弓发射到远处的兵器,箭杆前端装有金属尖头②形状或功能像箭的东西组词:①弓箭一箭双雕②火箭令箭造字:形声法造句:火箭发射成功了。

笔顺:上窄扁,下宽长。

前第三笔横长托上盖下。

字歌:竹枝用刀剪拿来做弓箭前下有四点慢慢用火煎5 【猎】读音:猎 [li]巧记:猜错一半。

字义:①打猎,捕捉禽兽②搜寻组词:①打猎猎户狩猎渔猎②猎奇造字:形声法造句:大家要保护野生动物,禁止打猎。

笔顺:犭弯钩弯势不宜过大;昔上横短下横长。

字歌:带犬去打猎飞鸟有喜鹊用心去珍惜人来把书借6 【雁】读音:雁 [yn]巧记:厂里有一人,人后有一。

字义:大雁,鸟名,多指鸿雁。

羽毛褐色,腿短,群居在水边,飞时排列成行。

10.惊弓之鸟 优秀教案

10.惊弓之鸟 优秀教案

第三单元第 2 课〔节〕主备人:王璐授课教师:课题10、惊弓之鸟课文分析《惊弓之鸟》是第三单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中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是出自《战国策.楚策论》的一则成语故事。

这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手更羸不用搭箭,只需拉弓,便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故事。

从中反映出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并能根据所见所闻作出正确分析。

学情分析三年级下学期学生正处在第二学段起步一年,学生的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理解能力不是很强,但是学生对故事比拟感兴趣,所以帮助学生理解更羸观察、思维过程及准确的判断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让学生将分角色朗读和思考结合,有助于理解更羸的判断过程。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懂更羸说的话,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

教学难点: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联系全文内容体会更羸分析判断的合理与正确性为重点。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课件、任务单课时安排1课时教师笔记〔二次备课〕课前导学一、教材自学1.熟读课文〔3-5遍〕;2.《写字》:抄写生字并组词。

3.做到标、圈、画。

〔标出自然段、圈出优美词语、画一画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

〕二、读完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写下来。

三、学生质疑读了课文你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记录在任务单上,课堂上和同学们交流。

课上互学〔出示第五自然段,抓住两个“直〞字,体会更羸的技术高超〕6.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什么是能手?有名的射箭能手呢?〔突出更羸在魏国的地位〕五、拓展延伸说说写写:他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每当他空闲之余,他都会钻进书的海洋里去尽情地遨游着……瞧!他果然是为爱读书的孩子!课后练学1.根据课文填空。

10 《 惊弓之鸟》教案

10  《 惊弓之鸟》教案

教案编辑专员:《惊弓之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含义及其来源。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分析成语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心理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成语的用法和出处。

(2)培养学生通过成语故事,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明白“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所蕴含的道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惊弓之鸟”成语的含义和出处,掌握成语的用法。

难点:分析成语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心理,以及将成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惊弓之鸟”成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相关成语故事,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成语“惊弓之鸟”的含义。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成语的用法和出处。

3. 课堂讲解:(1)讲解成语“惊弓之鸟”的来源,分析成语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心理。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成语所蕴含的道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课后作业:(1)让学生运用“惊弓之鸟”成语编写一个小故事。

(2)选择其他成语故事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交流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作业评价:对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其他成语故事的自主学习情况。

10 《惊弓之鸟》优质课精心制作ppt

10 《惊弓之鸟》优质课精心制作ppt


部首 笔画 结构
他很快就制作出了猎人的蜡 像。
cǎn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C 忄 11
左右
英语 字义 扩词 运用
gloomy ①使人悲伤难受。②凶恶, 狠毒。③程度严重。 悲惨 凄惨 惨败 参与此次投资的人均损失惨 重。 even more ①更,越。②病好了。 愈合 痊愈 病愈 愈加

yù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本文在写作特点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 地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倒装因果关系的句段组合是这篇课文在写作上一 个突出的特点。 例如,从“飞得慢”知道“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 合,还在作痛”;从“叫得悲惨”知道“它离开同伴, 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这两个倒装的因果关系句有 力地强调了“飞得慢”和“叫得悲惨”的原因。 这样安排不仅反映出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 特点,也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内容。小至更羸对大 雁分析的句子,大至整篇课文的结构安排,都运用了这 种方式。
重难点词语
学一学:
能手:具有某种技能,对某项工作、运动特别熟练的人。 例句:爸爸可是修理家电的能手。 大吃一惊:形容对发生的意外事情非常吃惊。 例句:看见爸爸已经到家了,我大吃一惊。 悲惨:处境或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 例句:卖火柴的小女孩过得十分悲惨。 愈合:伤口长好。 例句:麻雀的伤口渐渐愈合了。 作痛:产生疼痛的感觉。 例句:昨天摔伤的地方现在仍隐隐作痛。 孤单:单身无依靠,感到寂寞。 例句:老人独自住在村子里,感觉很孤单。
惊弓之鸟
激趣导入
不用箭只用弓,能将天上飞翔的 鸟儿射下来吗?相信大家的第一反 应就是不可能吧。但是,古时候的 射箭能手更羸却做到了。他是怎么 做到的?读完课文你就能揭开谜底 啦!
初读感知

《惊弓之鸟》文言文及译文

《惊弓之鸟》文言文及译文

文言文《惊弓之鸟》异日(1)者,更羸(gēng léi)(2)与魏王处京台(3)之下,仰见飞鸟。

更羸谓(4)魏王曰:“臣为王引(5)弓虚发(6)而下鸟(7)。

”魏王曰:“然则(8)射可至此乎(9)?”更羸曰:“可。

”有间(10),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

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11)也。

”王曰:“先生何以(12)知之?”对曰:“其飞徐(13)而鸣悲。

飞徐者,故(14)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15),而惊心未去(16)也。

闻弦音引(17)而高飞,故(18)疮(19)陨(20)也。

”(选自刘向《战国策·楚策四》)阅读练习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射下)鸟B、其飞徐(缓慢)而悲鸣C、故疮(旧伤)陨也D、然(然而)则射可至此乎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处京台之下/虚发而下之(下)B、虚发而下之/先生何以知之(之)C、飞徐而悲鸣/闻弦音引而高飞(而)D、飞徐者/悲鸣者(者)3、“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用来比喻那些()的人。

参考答案1、D2、D3、被弓箭吓怕了的鸟。

受过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惶恐不安的人【注释】(1)异日:往时,从前。

(2)更羸:战国时的名射手。

(3)京台:高台。

(4)谓:对…说。

(5)引:拉。

(6)虚发:只拉弓不放箭。

(7)下鸟:使鸟落下。

(8)然则:既然如此。

(9)乎:吗(10)有间:过了一会儿(11)孽:通“蘖”,病,孤独。

(12)何以:就是“以何”,凭什么、怎么就。

(13)徐:慢慢地,缓慢。

(14)故:原来。

(15)未息:没长好。

(16)去:消除。

(17)引:展翅伸长(18)故:所以。

(19)括号中的“发而”两字是根据文意补充的。

(20)陨:从高处坠落。

【译文】从前,更羸与魏王在高大的台下,他们抬头看见一只飞鸟,更羸对魏王说:“我为大王表演一个拉弓虚射就能使鸟掉下来的技能。

惊弓之鸟古文原文注音版

惊弓之鸟古文原文注音版

惊弓之鸟古文原文注音版《惊弓之鸟》是出自《庄子》的一篇寓言故事,原文如下: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曰,“吾闲居也。

”“闲居。

”“有事邪?”曰,“无事。

”“执一句而不发,谓之闲居;无事而作,谓之无事。

”南郭曰,“子奚不遽乎?虽然,尘垢尽,而面目不改;物虽磨,而光色不落。

何则?”子游曰,“地犹不可得而改也,而況于人乎?故曰,‘人莫非其犹有’。

”南郭曰,“是不然。

吾观其人也,其行若轮,其事若毂。

其行若轮,其事若毂,虽甚盛,其观涉矣。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注音版如下:Nán guō zǐ qí yǐn jī ér zuò, yǎng tiān érxū, dā yān sì sāng qí ōu. Yán chéng zǐ yóu lìshì hú qián, yuē: "Hé jū hū?" Yuē: "Wú xián jūyě." "Xián jū." "Yǒu shì e?" Yuē: "Wú shì." "Zhíyī jù ér bù fā, wèi zhī xián jū; wú shì ér zuò,wèi zhī wú shì." Nán guō yuē: "Zǐ hé bù jù hū? Suī rán, chén gòu jìn, ér miàn mù bù gǎi; wùsuī mó, ér guāng sè bù luò. Hé zé?" Zǐ yóu yuē: "Dì yóu bù kě dé ér gǎi yě, ér huàng yú rén hū? Gù yuē: 'Rén mò fēi qí yóu yǒu'." Nán guō yuē: "Shì bù rán. Wú guān qí rén yě, qí xíng ruò lún, qí shì ruò gǔ. Qí xíng ruò lún, qí shì ruò gǔ, suī shèn shèng, qí guān shè yǐ. Shì yǐ shèng rén wéi ér bù xì, gōng chéng ér fú jū. Fū wéi fújū, shì yǐ bù qù."。

10.惊弓之鸟

10.惊弓之鸟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 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 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 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飞得急
掉得快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 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 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 半空里直掉下来。
猜一猜:当那只刚受过伤的大雁听到弦 声时,它心里会想些什么?
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 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 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 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 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 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默读并思考:更羸看到了什么?听到 了什么?他是怎样进行分析的?
更羸看到: 它飞得慢。 更羸听到: 叫的声音很悲惨。 更羸分析: 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 愈合,还在作痛。 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心里很害 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 开了,就掉下来了。
xián
更 羸
bēnɡ
羸弱
魏 国

弓 弦
bēi cǎn
嘣的一声
悲 惨
愈 合
惊弓之鸟
魏国 悲惨
射箭 愈合 裂开
打猎
本事 痛苦
大雁
拉弦
大吃一惊
孤单失群
gēng léi
更羸

赢 羸
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 鸣 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 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只要…….就…… “是吗?”魏王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 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
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 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 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 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 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 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10 《 惊弓之鸟》教案

10  《 惊弓之鸟》教案

10《惊弓之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惊弓之鸟》的故事内容。

(2)通过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理解“惊弓之鸟”成语的含义及其用法。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学会通过成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学习“惊弓之鸟”成语,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克服恐惧的勇气。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惊弓之鸟》的故事内容。

(2)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惊弓之鸟”成语的含义及其用法。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通过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惊弓之鸟》的故事文本。

(2)生字词卡片。

(3)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生准备:(1)预习《惊弓之鸟》的故事内容。

(2)查阅生字词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惊弓之鸟》的故事背景。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鸟儿会受到惊吓?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合作探讨,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学生解释生字词的含义,并进行实际运用。

4. 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惊弓之鸟”成语的含义及其用法。

(2)学生举例说明成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课后收集其他含有“惊”字的成语,进行交流分享。

五、课后作业:1. 熟读《惊弓之鸟》故事,巩固生字词。

2. 运用“惊弓之鸟”成语造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 收集其他含有“惊”字的成语,进行交流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朗读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惊弓之鸟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懂得“能手”“并不”“直”“大吃一惊”“孤单失群”“惊弓之鸟”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更羸最后说的4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

3、了解课文内容,,能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学懂更羸说的话,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

教学难点: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联系全文内容体会更羸分析判断的合理与正确性为重点。

根据魏王由“不信”到“吃惊”“奇怪”的态度变化,使学生明确,把观察、思考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的思维方法是正确的,是值得学习的。

第一课时一、开门见山,初解题意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生读题) 10《惊弓之鸟》,这是一个成语故事二、检查自学情况,理解重点词语。

1、师:通过预习,生字词都认识了吗?(出示词语)好,先自己读读。

更羸拉弦嘣悲惨愈合信不过裂开孤单失群2、指名读,①师:等等,“羸”这个字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很相象?出示:赢仔细比较一下,发现两者的区别了吗?(显示:羊、贝)(好极了)还有什么区别?(读音不一样,我们一起来读读。

)②师:是呀,一不小心,我们就会把这个字看成“赢”字,仔细比较一下,发现两者的区别了吗?(“嘣”是后鼻音,你读得很好,我们也来一起读读。

)3、请个小组开火车读,随机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愈合”什么意思?(生答:伤好了!)这里有一个词是它的反义词,就是——(裂开)“孤单失群”(“失”下加点)“失”是什么意思?我们不妨来查查字典,看看字典里“失”有几种解释,为了省时间,我把字典里的几种解释抄下来了,大家看看。

(出示解释)自己读读,想想这里的“失”应取哪种解释?(找不着)那整个词就是——孤零零的,找不着大家了。

失:①丢掉;②找不着;③没有达到目的;④违背;⑤错误。

3、师:很好。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

4、师:这篇课文中有一个词,大家很容易把它读错,读什么?(出示:大王)是呀,古时候对一国之君或强盗头子都称呼“dài wáng”。

来,一起读。

5、师:课文中的“大王”就是——?(出示:魏王)6、师:“魏王”是魏国的国王,魏国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小国,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啦!(出示:魏国)来,读读这三个词。

三、质疑问难,朗读感悟。

师:预习过课文,知道更羸这个人了吗?谁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介绍介绍他?(出示:更羸是古时候有名的射箭能手。

)师:什么样的人可称为“能手”?(本领高的人。

)师:更羸的射箭本领特别高,所以人们称他为——(显示:射箭能手)师:能成为射箭能手已经很了不起了,你们看,更羸还是一位——(有名的射箭能手)。

师:读读第二自然段,哪一句话说明更赢是个有名的“射箭能手”?用波浪线划出。

师:请读:“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师:想想更羸说话时的神态?能用一个词来说说吗?(信心百倍、胸有成竹、信心十足……)好,带上你们的感受自己练练。

(指名读)师:怎么样?(还可以,但不是更赢,还是他自己!)师:我来试试?(范读)师:谢谢。

你们再试试。

(生练)(齐读)来,我们一齐读。

师:更羸不用箭,真的让大雁掉下来了吗?课文哪个自然段向我们具体描述了更羸拉弓射雁的情景?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师:这句话中有两个“直”,意思一样吗?请你们好好读读这个句子,能给这两个“直”分别换个词说说吗?师:来,请把你换的词语放到句子中读读,读得通吗?读不通,说明有问题了,谁来帮帮他,非常好。

师:同学们,同一个字有时所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这时,我们就得学会联系上下文来确定词语在句子中的真正意思,这才是理解词语的最根本的方法。

师:理解了这两个“直”,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吧!先自己练练,指名读,齐读。

师:很好,读了这个句子,我们来找找这句话中哪个字才真正置大雁于死地的?注意,把让大雁送命的这个字圈出来。

师:(巡视,批改,给学生以肯定与否定的表示,对圈错的学生示意再想想。

……)师:一齐说,哪个字?(板书:嘣)这一声“嘣”是什么发出的声响?(弓弦的声响)师:听到这“嘣”的一声弦响,大雁为什么“往上飞”?后来,又为什么会“掉下来”了呢? 师:不着急,还是请你从课文中划出答案来吧。

师:刚才同学们划的词句都在……第九自然段。

哪两句话?“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

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师:对,请大家读读第一句话。

能用上“因为……所以……”先来说说大雁“往上飞”的原因吗?(贴出:心里很害怕) (贴出:拼命往上飞)师:说得好!现在读读第二句话,谁能来说清楚大雁掉下来的原因,也请你用上“因为……所以……”。

(贴出:伤口又裂开) (贴出:掉了下来)师:是呀!因为大雁拼命往上飞,它的伤口又裂开了,此时,这只大雁的情况糟糕吗?糟糕成什么样子?(是呀!大雁一用力,原本还没愈合的伤口又裂开了一个更大的口子,真是疼痛难忍,再也没力气扇动翅膀了,就掉了下来!)师:明白了吗?能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吗?别忙,看着板书,先自己练练。

(指名说。

说得不错,现在说给你们的同桌听听。

)师:好了,大家都明白了,哪个词置大雁于死地?“嘣”!师:同学们,如果,你跟魏王去打猎,如果,你也拉得动这张弓,也会“嘣”的一声响,这只大雁会不会掉下来?师:①那么,这只大雁怕的是更赢的“嘣”,而不是你的“嘣”?②你们是说,不管谁拉弓,只要有“嘣”的一声响,它就会害怕,对吗?你们拉出“嘣”响,它也会掉,是吗?师:那更赢有什么了不起,把大雁吓下来的本领,谁都有,我们也有,更赢算得上射箭能手吗?为什么?别急,读读课文第七段,再来说说你们的理由!师:是呀!更羸的本事不是只会拉拉弓,最最重要的是他能看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一听到弓弦声就害怕的鸟!师:那么,更羸又是怎么看出这是一只惊弓之鸟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吧!四、指导生字书写1、师:本课还有几个生字很容易写错,需要我们好好来写一写。

2、出示:射3、师:仔细观察这个字,看看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一撇不能出头)师范写,提醒左右要匀称。

学生书空。

4、出示:雁看这个字,想提醒大家什么?(里面是两个单人旁,而不是双人旁,厂字头,上面不能加点。

)师范写,学生书空。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整体进入1、这个成语来自于一篇古典作品,昨天我们学习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板书:不用箭更羸—————┐|| “射”| 下↓大雁二、找到突破口1、师:那么,课文哪一节重点写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呢?(引出第9节)用手势告诉老师。

出示练习,自读第9节,思考填空,用()在书上括出答案。

它飞得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叫得悲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板书。

板书:飞得慢——箭伤未愈叫得惨——孤单失群“孤单失群”是什么意思?(离开同伴,无依无靠)这两句话前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出示小黑板:因果——先果后因4、读书上更羸说的第二句话:男同学读“果”,女同学读“因”。

男:它飞得慢——女:是因为……男:它叫得悲惨——女:是因为……5、下面由老师引读因果句式,同学接读。

师引读:之所以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师引读: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叫得悲惨)。

师引读: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飞得慢)师引读:叫得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小结:通过朗读,我们理解了更羸说的第二句话两组分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6、默读更羸说的第三、四句话,思考填空,用()括出答案。

出示填空:它一听到_____,心里很______,就__________。

它一_________,伤口又______,就__________。

交流,出示板书:弦响→害怕→高飞→使劲→裂开→掉下7、下面,由老师范读这两句话,谁能听出老师在哪些地方读出重音。

(一……就……拼命)指名读,齐读8、师:前面,我们知道了更羸说的第二句话是因果句式,其实,第二句与第三、四句话之间也存在着因果关系,下面由老师引读,同学接读:师引读: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一使劲——(生)……师引读: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它一听到弦响——(生)……师:那么,更羸是如何判断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呢?师引读:因为更羸观察到——(生)它飞得慢……(出示板书:观察)师引读:他又分析到——(生)飞得慢……(出示板书:分析)师引读:最后更羸判断出——(生)它一听到弦响……(出示板书:判断)三、训练朗读,学习对话的四种形式。

1、课文主要人物是谁?(魏王、更羸)。

2、用一个词来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君臣)。

3、自己挑更羸或魏王的话来读读。

4、同桌互读,指名学生朗读。

评价。

全班分男女分读两人的话。

5、问:一共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对话形式?(四种)出示对话的四种形式。

学生齐读。

6、师出示课文中的一句话:更羸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

”引导学生换多种形式来读。

出示不同的对话形式。

四、引申1、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心里就害怕,以为又有箭射来,拼命往高处逃命,可见这是一只——(生)惊弓之鸟(师指课题)“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就是被弓箭吓怕了的鸟。

)2、师:说得对。

“惊”就是惊吓;“弓”就是弓弦得响声;“之”就是“的”。

“惊弓之乌”是个成语,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特别害怕的人,说这种人成了惊弓之鸟。

你们在电影、电视或者读过的故事里看到过这种人吗?(师举例:有人打了败仗很恐慌,听到风吹草动以为是追兵来了,害怕得不得了,慌忙逃跑,这些人就是惊弓之鸟。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被解放军打得晕头转向,一听说解放军来了,吓得逃的逃,投降的投降,他们也是惊弓之鸟。

)(有的人被蛇咬过一次,以后看到草绳就害怕,成了惊弓之鸟。

这种人是胆小鬼。

)3、师:说得对。

有的人受过一次打击下次就害怕了。

这种人必定胆小怕事,是不可取的。

我们小朋友不应该学习这样的人。

五、拓展1、课文完了,魏王和更羸应该还有话说,可文章没有写,你们能不能加一两句,用对话的形式写下来。

2、学生合作学习,交流汇报。

板书设计:10.惊弓之鸟不用箭观察分析判断更羸—————┐| “射”| 下|↓┌飞得慢——受过箭伤┐大雁-∣∣弦响→害怕→高飞→└叫得惨——孤单失群┘使劲→裂开→掉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