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一剪梅》译文(精选4篇)、原文、翻译对照
《一剪梅》译文(精选4篇)《一剪梅》译文篇1一剪梅作者:李清照文本译文原文文本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有?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红耦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2003/03/23《一剪梅》译文篇2教学目标:1、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了解李清照词的婉约风格2、体会作者生平遭遇与创作的密切关系3、利用开放性原则培养学生再造意境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感受鉴赏作品的意象美、意境美、韵律美、音乐美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补充空缺意象、再造意境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原则:开放性原则教学方法:联想法比较法教学准备:CAI、多媒体设备教学教程:一、诗画导入展示一组CAI画面:溪亭日暮、藕花深处、归舟争渡、惊飞的鸥鹭师:(明示画面中的意象)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学们看到这些画面能想起初中学过的哪首词?生:李清照的词《如梦令》。
师生齐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师:(启发)词中写的是作者少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开朗愉快的心情。
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啊。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变迁,女词人还能一如既往地做个快乐天使吗?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学习作者的另一首名篇《一剪梅》。
(屏幕显示课题)二、研习新课1、范读比较:(屏幕显示)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河北省沙河市第一中学高考语文练习(24)
一、阅读下面的元曲,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5分。
[双调]水仙子·寻梅乔吉①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②上。
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③。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注释】①乔吉,太原人,寓居杭州,落魄江湖四十年,至正五年(1345)病卒于家。
②孤山:位于杭州西湖之中,北宋著名诗人林逋曾隐居于此。
③缟袂绡裳:缟(gǎo)袂(mèi):素绢的衣袖。
绡(xiāo)裳:薄绸的下衣。
本曲围绕“寻梅”,情节一波三折,情感起伏变化。
请结合全曲对此作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21分。
上书谏吴王枚乘①(1)臣闻“得全者昌,失全者亡”。
舜无立锥之地,以有天下;禹无十户之聚,以王诸侯。
汤武之土不过百里,上不绝三光②之明,下不伤百姓之心者,有王术也。
故父子之道,天性也。
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则事无遗策,功流万世。
《一剪梅》原文翻译及赏析整理
《一剪梅》原文翻译及赏析整理《一剪梅》原文翻译及赏析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
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
下面是我整理的《一剪梅》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共享。
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①,轻解罗裳,独上兰舟①。
云中谁寄锦书来①?雁字回时①,月满西楼。
花自飘落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退,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解释①红藕:红色的荷花。
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致竹席。
①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兰舟:用木兰木造的舟,诗词中多只泛用作舟的美称。
①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
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
①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译文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
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
仰头凝视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
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落,水,自顾地漂流。
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啊,无法排解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逝,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赏析1】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
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
意境凉爽幽然,颇有仙风灵气。
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
起句为全词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调。
接下来的五句挨次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
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示意境况,暗逗离情。
高中诗歌鉴赏试题练习题(有答案)doc(1)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松树塘万松歌①(节选)洪亮吉千峰万峰同一峰,峰尽削立无蒙茸。
千松万松同一松,干悉直上无回容。
一峰云青一峰白,青尚笼烟白凝雪。
一松梢红一松墨,墨欲成霖迎赤日。
好奇狂客忽至此,大笑一呼忘九死②。
【注释】①嘉庆初年,诗人上书抨击时弊,触怒皇上,被遣成新疆伊犁。
此诗写于途经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东南之松树塘之后。
②九死:十分危险的境地,这里指诗人在贬谪中身处危境。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开头四句描写峰陡松直的画面,“无蒙茸”的景象衬托出翠峰青松的奇异。
B. 五六句用青烟来比喻山峰上的青云,用白雪来比喻山峰,写景生动形象。
C. 诗中青白赤墨的色彩对比令人应接不暇,为松树塘蒙上了一层神奇色彩。
D. 诗人所写的边塞风物是亲眼目睹,奇妙真实,与岑参边塞诗有相通之处。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忘九死”的主要原因。
【答案】(1)B(2)①景致吸引。
诗人初次见到奇伟瑰怪的西域美景,沉醉其间,忘却了被贬流放的痛苦。
②性格狂放。
诗人自称为“狂客”,豁达豪放,不惧坎坷磨难,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③品行刚直。
诗人虽处困境,却因青松的笔直向上,激发起奋发进取、坚守气节的决心。
【解析】【分析】(1)B项,“用白雪来比喻山峰”错误,“一峰云青一峰白,青尚笼烟白凝雪”,意思是一座山峰云青一座山峰云白,青峰烟雾笼罩白云又似凝雪,是白云似雪。
故选B。
(2)本题,“大笑一呼忘九死”,意思是仰天大笑对松高呼忘记九死。
“千峰万峰同一峰,峰尽削立无蒙茸。
千松万松同一松,干悉直上无回容。
一峰云青一峰白,青尚笼烟白凝雪。
一松梢红一松墨,墨欲成霖迎赤日”,意思是,千座山峰万座山峰是同一峰,峰顶峭壁耸立草木再不蒙茏。
千棵松树万棵松树是同一松,树干全都矗立向上直插天空。
一座山峰云青一座山峰云白,青峰烟雾笼罩白云又似凝雪。
红松梢为橘红云杉梢为墨绿,树阴如黑云带雨扫除迎红日。
新人教版高考 语文诗歌鉴赏训练含解析解析
新人教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含解析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步①陆游市人莫笑雪蒙头,北陌南阡信脚游。
风递钟声云外寺,水摇灯影酒家楼。
鹤归辽海②逾千岁,枫落吴江又一秋。
却掩船扉耿无寐,半窗落月照清愁。
【注释】①本诗为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作者于故乡山阴闲居时所作。
②鹤归辽海:《搜神后记》载汉有道士丁令威,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发如雪的诗人在夜晚随意散步,“信”字传神表现出作者的悠闲自在。
B.“风递”描绘出山寺钟声的悠远,“水摇”表现出灯火倒影水中的景象。
C.尾联寓情于景,表现作者在透窗而入的月光下清愁萦心、夜不能寐的情景。
D.本诗主要写诗人夜晚散步的见闻及感受,写景细腻传神,富有艺术美感。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无寐”的原因。
2.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下列各题。
点绛唇·县斋愁坐作①葛胜仲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
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
归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
【注】①公元1108年(宋徽宗大观二年),葛胜仲因故被贬到歙州休宁县(今安徽休宁),这首词便作于此时。
县斋:县衙斋室。
(1)下来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秋晚寒斋”,点出了词人愁坐的时间、地点,不待言情而情已十分。
B.香篆,一种香,因焚香时所起的烟缕曲折似篆文而得名。
室内燃香,室外薄雾,迷茫之感油然而生。
C.“梦逐芭蕉雨”,芭蕉雨是个愁意象,在梦幻中仿佛觉得淅沥的雨不是滴在叶上,而是敲击着他的心头,增添几许愁绪。
D.词的上阙和下阙,不管描景还是抒情,都围绕着题目中的“愁”而写。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闲愁几许”中“愁”的内涵。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辋川别业①王维不到东山②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雨中草色绿堪柒,水上桃花红欲然。
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
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成都【语文】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1.诗歌赏析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诗中“山泉”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品格特征?2.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
【答案】1.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2.语言角度:(1)“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
山泉平缓流消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
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
写法角度:作品采用拟人手法,寓情于景,写山泉的“不知名”,说山泉的“无人问”;写山泉的“恬淡”,说山泉的“长自清”这一切,都在暗示人们:山泉即诗人自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其崇尚恬淡自然、飘逸出俗的高洁境界了了可观,耐人回味。
构思角度:首联叙事点题,尾联关合全诗,由叙而议,点明诗旨,且中间两联分别从正反两方面立意,构思新颖。
【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诗人从广阔的立体空间着笔,生动地摹绘出山泉的澄澈与灵动:它流淌在平地之时,恰似一面新亮的镜子将蔚蓝的天宇尽映水底;它飞泻于山下之际,又如潇潇春雨般泼洒半空,煞是壮观。
此联取景清晰,摹象精致,对仗谨严,通过大胆的想象,细腻的刻画,把飘逸的山泉的形象描绘得生动可感。
颈联从反面角度立意,转写山泉遭遇冷落的境况:尽管山泉清净而鲜活,可是当它流入深涧,水满溢出,分引到小池的时候,山泉原先的那种清澄和,那种灵气,被这窒息的环境遮盖了,仿佛有谁不愿意看到山泉的“映地”“飞空”。
这些描写,意在为后文蓄势。
尾联关合全诗,由叙而议,点明诗旨:山泉的“恬淡”无人关注,可它仍然年复一年,自洁自清,保持着一尘不染的秉性。
据此理解作答。
2.此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赏析。
在艺术上,首先,注重形象描绘。
整个诗歌,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清凉丰溢的山间清泉。
醴陵士人《一剪梅-宰相巍巍坐庙堂》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醴陵士人《一剪梅-宰相巍巍坐庙堂》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一剪梅-宰相巍巍坐庙堂》宰相巍巍坐庙堂,说着经量,便要经量。
①那个臣僚上一章,头说经量,尾说经量。
②轻狂太守在吾邦,闻说经量,星夜经量。
③山东河北久抛荒,好去经量,胡不经量?④【注释】①巍巍:高大的样子。
庙堂:朝庭。
经量:丈量土地。
《续资治通鉴》:“贾似道请行经界推排法于诸路,由是江南之地,尺寸皆有税,而民力益竭。
”经界推排法就是丈量土地,重定税额的措施。
②臣僚:臣下。
章:奏章。
③轻狂:做事不稳重。
这里指地方官的阿谀奉承。
吾邦:即湖南醴陵县所隶属的潭州。
④山东、河北:当时被元人所占领。
当时另有一首题壁诗云:“失淮失蜀失荆襄,却把江南寸寸量,一丈纵教添一丈,也应不是旧封疆。
”【译文】宰相高高地坐在朝庭之上,口中才提到要经量,便马上要下面经量。
那位见风使舵的臣子上了一封奏章,从头到尾,说的都是要推行土地丈量。
我们地方上有一位轻狂不持重的太守,听说要推行经量,连夜就派人经量。
山东、河北沦陷已久,田地荒芜,也应该去那里经量,为什么不去经量?【赏析】南宋度宗咸淳年间,朝庭实行田地“经量”。
进一步搜括民脂民膏,供统治者奢侈无度的挥霍。
而对外,统治者则一味卑躬屈膝,不思收复北方大片国土。
于是,醴陵的下层知识分子,便在墙壁上题写此词,辛辣地讽刺和有力地鞭挞了当时的统治阶层。
围绕着“经量”一事,通篇采用重辞叠句的修辞方法。
短短篇幅,连用八个“经量”,主语不同,含义亦不同。
刻画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统治者的丑恶面目。
一路铺叙,结尾突用反诘句,使满腔的激愤喷薄而出。
以画龙点睛之笔,击中要害。
通俗诙谐,趣味无穷。
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卷含答案
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卷含答案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南溪早春①杨万里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注】①本诗是作者晚退职家居期间所作。
(1)诗人通过写柳树和桃树的什么特点来表现南溪早春的?(2)这首诗歌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南溪早春①杨万里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注】①本诗是作者晚退职家居期间所作。
(1)诗人通过写柳树和桃树的什么特点来表现南溪早春的?(2)这首诗歌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
3.诗歌鉴赏。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2)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白沙,(船只)夜晚停泊在靠近秦淮河边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知道亡国的悲和恨,对岸酒楼里还在唱着《玉树后庭花》。
【作者简介】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主题思想】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切和深深忧虑的情怀。
(1)诗中用一个“________”字写出迷蒙冷清的特点,以“________”三字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小题。
荆门市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
荆门市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古诗阅读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唐]李白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①辉。
宁知②丧乱③后,更有一珠归。
【注释】①明月:传说中的“随侯明珠”,与“和氏璧”齐名。
②宁知:谁也没有想到。
③丧乱:安史之乱。
(1)简要赏析“更有一珠归”中“珠”字的妙处。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南溪早春①杨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注】①本诗是作者晚退职家居期间所作。
(1)诗人通过写柳树和桃树的什么特点来表现南溪早春的?(2)这首诗歌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江南的梅雨季节雨水非常多,长满了青草的池塘里,处处蛙声不断。
已过了半夜,约的客人还没有到,闲着无事,敲着棋子,震落了灯花。
【作者简介】赵师秀(1170~1219),字紫芝、灵芝,号灵秀、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他同徐照、徐玑和翁卷并称“永嘉四灵”,人称“鬼才”有《赵师秀集》二卷、《天乐堂集》一卷,已佚。
仅有《清苑斋集》传世。
【主题思想】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夏夜独自候客来访的情景。
诗歌采用以景寄情的写法,展示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含而不露地表现了诗人的寂寞心境。
(1)“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字用得好,请简述理由。
(2)诗歌前两句写的是什么季节?烘托出什么样的氛围?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幽篁”“长啸”是什么意思?(2)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古诗阅读剑门道中遇微雨陆游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剑门:也称剑阁、剑门关。
河北河北易县中学高中诗歌鉴赏试题高考重点题型及易错点提醒 百度文库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南康望湖亭①苏轼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
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康时②术已虚。
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注释】①时苏轼被贬惠州,途经鄱阳湖边的南康。
②康时:即匡时,以避宋太祖赵匡胤名讳。
(1)请赏析颔联的写景艺术。
(2)简要概括诗歌后两联所蕴含的情感。
【答案】(1)①动静结合,“片帆”动,“一山”静;②借景抒情,秋风劲吹,片帆急渡,暮霭弥漫,孤山静立,表现了诗人的愤懑、孤独之情。
(2)①报国无门的愤懑(济世无术的无奈);②漂泊异乡的孤苦;③思归不得的忧伤。
【解析】【分析】(1)“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颔联中“片帆”“一山”,一动一静,“急”“孤”透露出诗人的情感,景中含情,结合注释①分析,表现了诗人的愤懑、孤独之情。
(2)“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虚”表明作者有为国效力之意,然而面对自己不断贬谪的命运,却报国无门,济世无术;“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则表达诗人漂泊异乡,思乡而无法归去的悲苦之情。
故答案为:⑴①动静结合,“片帆”动,“一山”静;②借景抒情,秋风劲吹,片帆急渡,暮霭弥漫,孤山静立,表现了诗人的愤懑、孤独之情。
⑵①报国无门的愤懑(济世无术的无奈);②漂泊异乡的孤苦;③思归不得的忧伤。
【点评】(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写景艺术主要包括:①修辞(比喻、比拟、排比、夸张、借代、设问、反复、用典),②表现手法(对比、衬托),③多感官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味觉),④两个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⑤空间的角度(远近上下高低)等。
如果没有特别突出的手法,就一定要考虑“借景抒情”手法,这是最基本的手法。
(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注意运用知人论世和抓关键词句法回答此题。
注意注释和关键词句“孤”“许国心犹在”“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念奴娇•中秋苏轼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原文及译文
《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原文及译文 《南乡一剪梅 ·招熊少府》为作者晚年回乡后所作。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南乡一剪梅·招 熊少府》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 元代:虞集 南阜小亭台,薄有山花取次开。
寄语多情熊少府;晴也须来,雨也须来。
随意且衔杯,莫惜春衣坐绿苔。
若待明朝风雨过,人在天涯!春在天涯。
译文 在自已家南面的小山包上有座小小的亭台, 在亭台周围已有少许山花开始随 意地开放了。
春光明媚,山花盛开,所以特地写信邀请好友熊少府你无论如何不 管是天晴还是下雨, 一定要前来游赏。
你来后, 你我朋友二人要随意地开怀畅饮, 不要顾惜泥土绿苔弄脏新衣尽情地欣赏游玩, 因为一旦错过时机, 风雨一过天气 虽说晴朗了, 但到那时, 你我朋友说不定又是你东我西各在天涯, 再也难得相聚; 或者即使没有你东我西各在天涯,也能再相聚首,但到那时也是春光不待人,早 也匆匆的过去了。
注释 ①南阜:南边土山。
②薄:少。
③取次:任意,随便。
④熊少府:虞集好友,生平不详。
⑤衔环:此处指饮酒。
1/5
2/5
3/5
4/5
5/5
。
古诗六州歌头·寄稼轩承旨翻译赏析
古诗六州歌头·寄稼轩承旨翻译赏析《六州歌头·寄稼轩承旨》作者为宋朝诗人刘过。
其古诗全文如下:寄辛承旨。
时承旨招,不赴。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
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
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
白云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
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
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
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前言】《沁园春·斗酒彘肩》是南宋词人刘过的作品。
这是一首文情诙诡,妙趣横生的好词,词人招朋结侣,驱遣鬼仙,游戏三昧,充满了奇异的想象和情趣。
【注释】①辛承旨:即辛弃疾。
因其曾于开禧三年(1207)被任为枢密院都承旨而得名,不过那时刘过已死,“承旨”二字可能是后人加的。
②斗酒彘肩:《史记》载,樊哙见项王,项王赐与斗卮酒(一大斗酒)与彘肩(猪前肘)。
③香山居士:白居易晚年自号香山居士。
④林和靖:林逋,字和靖。
⑤坡仙老:苏轼自号东坡居士,后人称为坡仙。
⑥驾勒吾回:强拉我回来。
⑦“西湖正如西子”二句:苏轼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⑧“天竺去来”六句:白居易在杭州时,很喜爱灵隐天竺(寺)一带的景色。
他的《寄韬光禅师》诗: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便是写东西二涧和南北两高峰的。
⑨暗香浮动:林逋《梅花》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⑩孤山先探梅:孤山位于里、外两湖之间的界山,山上种了许多梅花。
【翻译】想着你将用整斗酒和猪腿将我款待,在风雨中渡过钱塘江到绍兴与您相会岂能不愉快。
可半道中被自居易邀约林逋、苏东坡强拉回来。
苏东坡说,西湖如西施,或浓妆或淡妆自照于镜台。
林逋、白居易两人都置之不理,只顾畅饮开怀。
白居易说,到天竺山去啊,那里如画卷展开,寺庙巍峨,流光溢彩。
可爱的是东西二溪纵横交错,南北二峰高低错落自云霭霭。
林逋说,并非如此,梅花的馨香幽幽飘来,怎比得上先到孤山探访香梅之海。
湖北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高中诗歌鉴赏试题单元测试题+答案百度文库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虞美人·寄公度(宋)舒亶①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
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②。
【注释】①舒亶:北宋治平二年进士,官至御史中丞。
因触犯当政者而被撤职。
②一枝梅:陆凯与范晔是好友,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长安给范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1)这首词上片写日暮登楼所见,借________字,将视觉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暗示离别的悲凉之意,通过________字,又透露出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之感。
(2)宋代《艇斋诗话》曾评价舒词“甚有思致”,请结合本词分析作者如何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1)寒;独(2)①借景抒情,“雪满长安”既点明时间地点,又渲染出一派冷寂的气氛,雪夜把盏,却少对酌之人,点出岁暮怀人的孤凄心境。
②从对方着笔(或虚写),“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想象老朋友天天登高望远,思念着我,表达我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③运用典故抒发情感,用赠梅典故,表达彼此的深情厚谊和渴望相见的迫切心情。
【解析】【分析】(1)“背飞双燕贴云寒”,视角由平远而移向高远;正当独立苍茫、黯然凝望之际,却又见一对燕子,相背向云边飞去。
“贴云寒”,状飞行之高;高处生寒,由联想而得。
着一“寒”字,从视感而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暗示着离别的悲凉况味。
““独向小楼东畔倚栏看”是补叙之笔,交代前面所写内容,都是小楼东畔倚栏所见之景物。
把宏阔高远的视线收聚到一点,对准楼中倚栏怅望之人。
“独”字,既写倚栏眺景者为独自一人,又透露出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之感。
考生据此能准确作答。
(2)“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写光阴荏苒,转眼又是岁暮,雪满京城,寂寥寡欢,唯有借酒遣日而已。
“雪满长安”既点时地,又渲染出一派冷寂清冷的气氛,雪夜把盏,却没有对酌之人,借景抒情地写出岁暮怀人的孤凄心境。
高中高中诗歌鉴赏试题知识点和相关练习试题百度文库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松树塘万松歌①(节选)洪亮吉千峰万峰同一峰,峰尽削立无蒙茸。
千松万松同一松,干悉直上无回容。
一峰云青一峰白,青尚笼烟白凝雪。
一松梢红一松墨,墨欲成霖迎赤日。
好奇狂客忽至此,大笑一呼忘九死②。
【注释】①嘉庆初年,诗人上书抨击时弊,触怒皇上,被遣成新疆伊犁。
此诗写于途经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东南之松树塘之后。
②九死:十分危险的境地,这里指诗人在贬谪中身处危境。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开头四句描写峰陡松直的画面,“无蒙茸”的景象衬托出翠峰青松的奇异。
B. 五六句用青烟来比喻山峰上的青云,用白雪来比喻山峰,写景生动形象。
C. 诗中青白赤墨的色彩对比令人应接不暇,为松树塘蒙上了一层神奇色彩。
D. 诗人所写的边塞风物是亲眼目睹,奇妙真实,与岑参边塞诗有相通之处。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忘九死”的主要原因。
【答案】(1)B(2)①景致吸引。
诗人初次见到奇伟瑰怪的西域美景,沉醉其间,忘却了被贬流放的痛苦。
②性格狂放。
诗人自称为“狂客”,豁达豪放,不惧坎坷磨难,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③品行刚直。
诗人虽处困境,却因青松的笔直向上,激发起奋发进取、坚守气节的决心。
【解析】【分析】(1)B项,“用白雪来比喻山峰”错误,“一峰云青一峰白,青尚笼烟白凝雪”,意思是一座山峰云青一座山峰云白,青峰烟雾笼罩白云又似凝雪,是白云似雪。
故选B。
(2)本题,“大笑一呼忘九死”,意思是仰天大笑对松高呼忘记九死。
“千峰万峰同一峰,峰尽削立无蒙茸。
千松万松同一松,干悉直上无回容。
一峰云青一峰白,青尚笼烟白凝雪。
一松梢红一松墨,墨欲成霖迎赤日”,意思是,千座山峰万座山峰是同一峰,峰顶峭壁耸立草木再不蒙茏。
千棵松树万棵松树是同一松,树干全都矗立向上直插天空。
一座山峰云青一座山峰云白,青峰烟雾笼罩白云又似凝雪。
红松梢为橘红云杉梢为墨绿,树阴如黑云带雨扫除迎红日。
【世纪金榜】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辛弃疾《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原文、译文及赏析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辛弃疾独立苍茫醉不归。
日暮天寒,归去来兮。
探梅踏雪几何时。
今我来思,杨柳依依。
白石冈头曲岸西。
一片闲愁,芳草萋萋。
多情山鸟不须啼。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译文】我独自站在空阔无边的钟山上饮酒,天色已晚,天气变寒,已经到了回去的时候。
曾几何时,我们一起踏雪寻梅,现在又依依惜别。
你离开后,我将会有怎样的一番思念。
长江西岸的白石岗,长满了萋萋芳草,惹来一片离愁。
我对你的思念不用山鸟来表达,就像桃李不会言语,下面却自己出现了小路。
【注释】(1)叶丞相:即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
叶衡于淳熙元年(1174)冬始入京拜相。
此称丞相,应该是后来追加的。
蒋山:即钟山。
(2)独立苍茫:杜甫《乐游园歌》:“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苍茫:空阔无边的样子。
日暮天寒: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归去来兮: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首句即为归去来兮。
(3)《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4)白石岗:在建康朱雀门外,当为二人常游之处。
芳草萋萋:《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5)《史记·李将军列传》引谚语赞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喻实至名归。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春,作者第二次在建康做官,任江东安抚使参议官。
叶衡也是当时著名的抗金人物,与作者关系密切。
辛弃疾这次在建康任职,也是出于叶衡的推荐。
叶衡于是年二月招赴京城,该词正咏此事。
【赏析】词中上片回忆与叶衡同游钟山,“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点明了具体地点与时间,“独立苍茫”、“日暮天寒”以苍茫无人来表明作者的孤寂,日暮天寒说明了环境的凄清,从而渲染了一种凄凉悲切的氛围,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首句“归去来兮”,说明叶衡即将离开建康奔赴京城。
“探梅踏雪几何时。
”,回忆与友人当时一起在钟山上踏雪寻梅的经历,“雪”象征着纯洁,“梅”则象征着清高,傲岸的人格,词人与友人一起踏雪寻梅,则是说明两人志同道合,两人的友谊也是纯洁高尚的。
《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婉约词《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原文,《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原文翻译,《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作者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
一、《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原文朝云横度。
辘辘车声如水去。
白草黄沙。
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
万结愁肠无昼夜。
渐近燕山。
回首乡关归路难。
二、《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原文翻译长空中,寒风翻卷朝云滚滚而去。
朝行暮宿,千里途程,大地上,金兵驱载妇女迢迢而去。
莽莽黄沙,一片白草,月光清冷地照着只有三两户人家的荒村,孤零零地,没有一点活气。
大雁南飞,却不能为词人寄书信倍加女主人公失去自由和国家之创痛。
这种种愁思,郁结难解,使得愁肠寸断,简直达到日也愁、夜也愁的地步.那在燕山脚下的燕京(即中都,北京市)已经不远了,回头遥望那难舍难忘的故国乡土,可要顺着此路回去就比登天还难了。
三、《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作者介绍蒋氏女,生卒年不详,宜兴(今江苏县名)人,一作浙西人。
提示:以上是婉约词《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原文,《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原文翻译,《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作者介绍,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一、《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原文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
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二、《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原文翻译1709远隔天涯旧恨绵绵,凄凄凉凉孤独度日无人问讯。
要想知道我是如何愁肠百结,就像金炉中燃尽的篆香。
长眉总是紧锁,任凭春风劲吹也不舒展。
《相思令·吴山青》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相思令·吴山青》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一、《相思令·吴山青》原文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二、《相思令·吴山青》原文翻译1257看吴山青青,看越山青青,钱塘两岸青山相对迎。
怎忍心分手有离情。
你泪儿盈盈,我泪儿盈盈,香罗带未结成同心结。
江潮已涨,船儿扬帆要远行。
三、《相思令·吴山青》作者介绍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
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
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
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
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
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
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
天圣六年(1028年)卒。
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
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香菱咏月·其二》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一、《香菱咏月·其二》原文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二、《香菱咏月·其二》原文翻译不象银不似水月华把窗户映得寒凉,抬头远望这晴朗的夜空护托着一轮玉盘。
月光中疏淡的梅花散发出浓郁的芳香,银色里丝丝的柳枝又似带露初干。
自以为淡淡的白粉涂上那金色的阶砌,仿佛如薄薄的轻霜飞洒在玉栏。
一梦醒来西楼里已是一片静寂,只有中天里的残月还可隔帘遥观。
三、《香菱咏月·其二》作者介绍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关外祖籍辽宁铁岭,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
诗词名句-语文高考-高考作文必备_作文高分_点睛之句2-28-16
诗词名句-高考作文必备备战高考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李商隐《无题四首》松江上,念故人老矣,甘卧闲云。
吴文英《沁园春·送翁宾旸游鄂渚》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曹植《白马篇》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
王守仁《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相州昼锦堂厨酝,卫国淇川岸竹萌。
姜特立《雅志小饮适宽仲送相州法酝并竹萌同至》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史记·商君列传》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得宠思辱,居安思危。
《增广贤文·上集》归梦寄吴樯。
水驿江程去路长。
陆游《南乡子·归梦寄吴樯》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袁凯《客中除夕》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许浑《早秋三首·其一》多谢梅花,伴我微吟。
韩疁《高阳台·除夜》辔压马头金错落,鞍笼驼背锦斓班。
金德淑《望江南·春睡起》为学无间断,如流水行云,日进而不已也。
《围炉夜话·第十四则》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佚名《子衿》种园得果廑赏劳,不奈儿童鸟雀搔。
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王翰《凉州词二首》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木皮三寸,冰厚六尺《汉书·传·爰盎晁错传》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
薛逢《凉州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2020-2021中考语文备考之诗歌鉴赏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错 难题篇(1)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1.阅读古诗,完成下列题目。
金陵酒肆留别①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②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③。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注释)①诗人李白即将离开金陵东游扬州时所作。
②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酒店中的侍女。
③觞(shāng):酒杯。
①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首句“风吹柳花满店香”中“满店香”指柳花的香气充溢了整个酒店,写出了柳花多而香。
一个“香”字烘托出了轻松愉快的送别氛围。
B.诗中描写了店中女子劝酒、金陵子弟送别,开怀畅饮、难舍难分的情景,这既表现了金陵子弟的热情,也表现了我与他们的深情厚谊。
C.诗歌的前四句运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用春色迷人、吴姬劝酒、畅饮佳酿的动人场景,衬托了别离之愁。
D.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首句写景烘托了送别氛围,中间三句叙送别饯行之事,最后两句表达离别之情。
②诗歌后两句把“东流水”与“别意”作比较,有什么好处?【答案】① A ②答:诗人以流水与离别之情相比较,以反问形式表达了作者别离时的愁绪之长之多。
比较新奇,将无法言说的别愁形象的表达出来,显得意味悠长。
【解析】【详解】(1)A“烘托出了轻松愉快的送别氛围”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
金陵一行,诗人是快乐的。
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节,一个让人留恋的地方,诗人却要走了。
面对美丽的江南风物和朋友们的盛情挽留,诗人依依不舍。
所以是用“风吹柳花满店香”来反衬离愁别绪,这是一种以乐景写哀情的写法。
(2)考查写作手法。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便是事件的结局了。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这离别之宴终归要散的,此时把手相送,心中的感伤便不能自已,诗人借水言情,寓情于物,表达了惜别之情——我和友人的离别的情义与东流之水相比哪个更长呢?其气魄体现了诗人浪漫豪放的一贯风格,也不能不让人想起诗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之句。
以“东流水”与“别意”作比较,情感是抽象的,即使再深再浓,也看不见摸不着;而江水是形象的,给人的印象是绵绵不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一、《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原文
南阜小亭台,薄有山花取次开。
寄语多情熊少府;晴也须来,雨也须来。
随意且衔杯,莫惜春衣坐绿苔。
若待明朝风雨过,人在天涯!春在天涯。
二、《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原文翻译
在自已家南面的小山包上有座小小的亭台,在亭台周围已有少许山花开始随意地开放了。
春光明媚,山花盛开,所以特地写信邀请好友熊少府你无论如何不管是天晴还是下雨,一定要前来游赏。
你来后,你我朋友二人要随意地开怀畅饮,不要顾惜泥土绿苔弄脏新衣尽情地欣赏游玩,因为一旦错过时机,风雨一过天气虽说晴朗了,但到那时,你我朋友说不定又是你东我西各在天涯,再也难得相聚;或者即使没有你东我西各在天涯,也能再相聚首,但到那时也是春光不待人,早也匆匆的过去了。
三、《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作者介绍
虞集(1272年3月21日—1348年6月20日),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
祖籍成都仁寿(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
元代著名学者、诗人,南宋左丞相虞允文五世孙。
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
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历国子助教、博士。
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
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
卒赠江西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仁寿郡公,谥号“文靖”。
曾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
虞集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
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南乡子·乘彩舫》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婉约词《南乡子·乘彩舫》原文,《南乡子·乘彩舫》原文翻译,《南乡子·乘彩舫》作者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
一、《南乡子·乘彩舫》原文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二、《南乡子·乘彩舫》原文翻译
乘着五彩画舫,经过莲花池塘,船歌悠扬,惊醒安睡的鸳鸯。
满身香气的少女只顾依偎着同伴嫣然倩笑,这些少女个个姿态美好,她们在娇笑中折起荷叶遮挡夕阳。
三、《南乡子·乘彩舫》作者介绍
李珣(855?-930?),晚唐词人。
字德润,其祖先为波斯人。
居家梓州(四川省三台)。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
提示:以上是婉约词《南乡子·乘彩舫》原文,《南乡子·乘彩舫》原文翻译,《南乡子·乘彩舫》作者介绍,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