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2015年,中美两国M2对比

合集下载

中国过去20多年的货币超发之谜提醒我们

中国过去20多年的货币超发之谜提醒我们

中国过去20多年的货币超发之谜提醒我们,找到准确的通胀之锚至关重要,涉及民生与经济中国经济不断壮大,中国央行声名鹊起,货币政策广受关注。

今年初,国际刊物《央行杂志》(Central Banking Journal)颁发年度央行奖,中国央行第一次获此殊荣。

该刊认为,中国央行在独立性受限和中国金融体系不发达的环境下,在中国充满不确定性的新一轮改革中,顶住压力控制货币超发,积极推动金融自由化改革,表现出强大的领导力和专业度。

老实说,中国央行拿到这个奖项并不容易,因为每一家候选机构的表现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比如,美联储果断采用非传统的货币政策帮助美国经济强劲复苏,英格兰银行和欧洲央行均出人意料地推动预期管理,日本央行大胆的量化宽松政策把日本拉出了通货紧缩的泥潭。

该刊的顾问委员会包括很多重量级的经济学家和多国央行行长。

毫无疑问,这个年度奖项是对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肯定。

与这份肯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流行了20多年的中国货币“超发之谜”:到了2013年底,中国广义货币供给(M2)为110.6万亿元;每单位GDP所对应的货币,即M2与GDP之比为1.95。

美国2013年的M2约为65万亿元人民币,M2与GDP的比率是0.65,是中国的三分之一。

M2 与GDP 之比是度量一个经济体货币化程度的通行指标,无论从货币发行总量还是每单位GDP所对应的货币来看,中国显然存在货币超发之嫌。

货币政策的框架主要包括目标、锚(即货币是否超发的政策基准)和传导机制。

要破解中国货币超发之谜,我们至少需要知道以往货币政策的框架和运行效果。

无论从国家到机构,对自身历史的准确认知和总结是进步的前提。

在过去20多年中,对中国货币政策基本共识的缺乏让人吃惊。

如果学界习惯以“谜”来形容中国的货币政策而无解,如果放任社会对政府通胀控制能力的怀疑和担忧而不加以管理,新的框架和传导机制又如何建立?央行赖以安身立命的独立性又从何谈起?如果中国货币当局始终无法摆脱这种“无力感”,再权威的年度大奖也会因此而失色。

浅谈中美股市发展对比

浅谈中美股市发展对比

浅谈中美股票市场发展对比系别:财政金融系专业(方向):金融学年级、班:2011级投资方向本科班学生姓名:路洋张敏妍赵靖赵文育2013年09月06日浅谈中美股市发展对比摘要股票是起始于16世纪用于筹集资金、分散风险的一种手段。

作为最重要的金融工具之一发展至今。

美国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于1811年由经纪人按照粗糙的《梧桐树协定》建立起来并开始营运。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逐步变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证券交易市场,美国也成为证券投资的中心。

相比于美国,中国股市的起步则晚了很多。

1986年9月16日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静安证券业务部开张。

1990年11月26日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建立的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中国股市正式起步。

相比美国股市的发展,中国股市晚起步175年,在这175年里美国股市迅速发展并且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股票交易市场。

而中国股市虽发展势头迅猛,但近些年来A股股市持续低迷可见中国股市的发展和美国股市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基于此,本文研究了中美两股的股市发展过程及发展原因,以中美两国统计局调查的数据为依据,从股票交易量、从业人员的数量和审核制度以及中美股市的制度进行对比,寻找出中美差异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中国股市;美国股市;发展对比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目录中文摘要 (1)第1章前言1.1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4)1.2世界股票市场的发展历史 (4)1.2.1美国股票市场的发展 (4)1.2.1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 (4)第2章中美股市的发展对比2.1中美股市交易量及融资金额对比 (5)2.1.1中美股市交易量对比 (5)2.1.2中美股市融资金额对比 (11)2.2中美证券从业人员的培训及管理机制对比 (13)2.2.1中美证券从业人员的前期培训管理对比 (13)2.2.2中美证券从业人员的后续培训管理对比 (14)2.3中美政府对股票市场的干预程度对比 (15)2.3.1中美股票上市制度对比 (15)2.3.2中美政府对股票市场的调控力度对比 (17)2.4中美上市公司的对比 (18)2.4.1中美上市公司自律性对比 (18)2.4.2中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程度对比 (19)第3章中国股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浅谈中美股市发展对比3.1中国股市规模小 (22)3.2中国股票市场的监管有欠缺 (22)3.3中国的上市公司存在巨大问题 (23)第4章结论与解决办法参考文献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第1章前言1.1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股票作为一种融资手段发展至今在金融融资工具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与美国货币政策的区别

中国与美国货币政策的区别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学年论文论文题目:中国与美国货币政策的区别学生姓名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x分院 xxxxxxxxxx 专业名称 xxxxxxx班级xxxxxxxxxx 学号 xxxxxxxxxx2013年 4月15日中国与美国货币政策的区别摘要: 美国具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和较为成熟的货币政策操作经验, 我国仍处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的尝试阶段, 尚未形成市场化利率。

对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 分析中美货币政策效果异同及形成的原因, 对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操作和改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有效性比较借鉴金融市场借鉴意义经济增长我国现阶段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monetary policyAbstract: the United States has developed financial market and mature monetary policy operation experience, our country is still in the intermediate target of monetary policy and policy tools attempt stage, has not yet formed the market interest rate.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in both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s of monetary policy, and the reasons of the form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present stage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operation and improvement.Key words:effectiveness;comparison;financial market目录一、引言 (1)二、美国的货币政策 (1)(一)危机发生后美联储采取的常规货币政策 (1)(二)美联储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创新 (1)三、中国的货币政策 (3)(一)当前宽松货币政策的内容 (3)(二)政策实施效果 (3)四、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的比较 (4)(一)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目标内容不同 (4)(二) 中美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基础比较 (5)(三)中美货币政策实效性对比分析 (5)五、结束语 (6)参考文献 (11)一、引言货币政策简单来说大致就是三个方面,第一就是金融手段,第二就是央行的市场手段,第三是财政手段。

历年M1和M2数据

历年M1和M2数据

历年M1和M2数据货币供应量┃ 数据制作:证券之星 1 2 3 4 5 ... 8 >> 返回数量同比环比数量同比环比数量1978年1月229.59--870.53---1978年2月205.89--10.32%833.35--4.27%-1978年3月194.86--5.36%827.83--0.66%-1978年4月192.63--1.14%808.17--2.37%-1978年5月182.17--5.43%757.93--6.22%-1978年6月178.46--2.04%745.08--1.70%-1978年7月181.02- 1.43%746.43-0.18%-1978年8月182.12-0.61%755.99- 1.28%-1978年9月188.27- 3.38%763.47-0.99%-1978年10月185.24--1.61%778.64- 1.99%-1978年11月190.54- 2.86%808.27- 3.81%-1978年12月212.03-11.28%859.45- 6.33%-1979年1月257.2212.03%21.31%851.39-2.20%-0.94%-1979年2月228.3610.91%-11.22%823-1.24%-3.33%-1979年3月219.0212.40%-4.09%833.240.65% 1.24%-1979年4月217.3312.82%-0.77%835.08 3.33%0.22%-1979年5月20914.73%-3.83%809.14 6.76%-3.11%-1979年6月208.7116.95%-0.14%814.679.34%0.68%-1979年7月212.9617.64% 2.04%831.2811.37% 2.04%-1979年8月215.3518.25% 1.12%849.5812.38% 2.20%-1979年9月225.5719.81% 4.75%871.1914.11% 2.54%-1979年10月220.919.25%-2.07%895.3214.99% 2.77%-1979年11月235.1323.40% 6.44%955.6618.24% 6.74%-1979年12月267.7126.26%13.86%1,069.3624.42%11.90%-1980年1月300.4116.79%12.21%1,031.8921.20%-3.50%-1980年2月279.1822.25%-7.07%975.818.57%-5.44%-1980年3月261.4919.39%-6.34%963.9115.68%-1.22%-1980年4月254.0716.91%-2.84%954.8914.35%-0.94%-1980年5月243.1316.33%-4.31%957.218.30%0.24%-1980年6月243.316.57%0.07%983.0420.67% 2.70%-1980年7月251.7118.20% 3.46%1,012.4921.80% 3.00%-1980年8月259.9720.72% 3.28%1,043.8122.86% 3.09%-1980年9月274.3521.63% 5.53%1,081.7524.17% 3.63%-1980年10月285.8429.40% 4.19%1,133.1526.56% 4.75%-1980年11月30931.42%8.10%1,206.2726.22% 6.45%-1980年12月346.229.32%12.04%1,315.7423.04%9.08%-1981年1月415.0338.15%19.88%1,370.5032.81% 4.16%-1981年2月349.8625.32%-15.70%1,309.3934.19%-4.46%-1981年3月325.6224.52%-6.93%1,289.0533.73%-1.55%-1981年4月318.0425.18%-2.33%1,267.4132.73%-1.68%-1981年5月306.4426.04%-3.65%1,268.1232.48%0.06%-数据日期↓M0(流通中现金)M1(货币)M2(货币与准货币1981年6月306.3825.93%-0.02%1,297.7632.01% 2.34%-1981年7月315.4625.33% 2.96%1,320.0130.37% 1.71%-1981年8月320.1623.15% 1.49%1,356.4529.95% 2.76%-1981年9月333.1521.43% 4.06%1,393.3728.81% 2.72%-1981年10月345.2320.78% 3.63%1,250.3210.34%-10.27%-1981年11月359.8516.46% 4.23%1,580.8631.05%26.44%-1981年12月396.3414.48%10.14%1,636.5624.38% 3.52%-1982年1月443.01 6.74%11.78%1,638.3219.54%0.11%-1982年2月402.9215.17%-9.05%1,578.7620.57%-3.64%-1982年3月377.8716.05%-6.22%1,569.6921.77%-0.57%-1982年4月367.3315.50%-2.79%1,552.5222.50%-1.09%-1982年5月349.4714.04%-4.86%1,555.3022.65%0.18%-1982年6月352.4915.05%0.86%1,567.4220.78%0.78%-1982年7月358.2113.55% 1.62%1,587.9220.30% 1.31%-1982年8月359.9612.43%0.49%1,610.7718.75% 1.44%-1982年9月377.413.28% 4.84%1,642.9117.91% 2.00%-1982年10月388.412.50% 2.91%1,693.4535.44% 3.08%-1982年11月404.112.30% 4.04%1,766.3611.73% 4.31%-1982年12月439.1210.79%8.67%1,885.1115.19% 6.72%-1983年1月482.969.02%9.98%1,984.9521.16% 5.30%-1983年2月459.9114.14%-4.77%1,925.9921.99%-2.97%-1983年3月433.2714.66%-5.79%1,925.7922.69%-0.01%-1983年4月430.8617.30%-0.56%1,968.0126.76% 2.19%-1983年5月415.2518.82%-3.62%1,957.8225.88%-0.52%-1983年6月421.9719.71% 1.62%1,975.1026.01%0.88%-1983年7月438.1622.32% 3.84%2,019.9927.21% 2.27%-1983年8月439.6522.14%0.34%2,033.7726.26%0.68%-1983年9月467.2823.82% 6.28%2,082.2426.74% 2.38%-1983年10月488.6325.81% 4.57%2,138.5426.28% 2.70%-1983年11月517.6428.10% 5.94%2,252.5127.52% 5.33%-1983年12月529.7820.65% 2.35%2,165.0414.85%-3.88%-1984年1月618.4728.06%16.74%2,169.619.30%0.21%-1984年2月530.9915.46%-14.14%2,072.297.60%-4.49%-1984年3月511.1917.98%-3.73%2,065.677.26%-0.32%-1984年4月502.0616.53%-1.79%2,073.60 5.37%0.38%-1984年5月481.5915.98%-4.08%2,080.79 6.28%0.35%-1984年6月490.8416.32% 1.92%2,103.01 6.48% 1.07%-1984年7月519.2718.51% 5.79%2,174.917.67% 3.42%-1984年8月541.5723.18% 4.29%2,247.4410.51% 3.33%-1984年9月587.225.66%8.43%2,324.5511.64% 3.43%-1984年10月643.5931.71%9.60%2,441.3314.16% 5.02%-1984年11月700.7135.37%8.88%2,592.6415.10% 6.20%-1984年12月792.1149.52%13.04%2,845.2431.42%9.74%-1985年1月839.3535.71% 5.96%2,925.3834.83% 2.82%-1985年2月843.6958.89%0.52%2,870.7838.53%-1.87%-1985年3月787.5954.07%-6.65%2,822.0536.62%-1.70%-1985年4月760.7651.53%-3.41%2,760.1133.11%-2.19%-1985年5月737.8953.22%-3.01%2,715.7430.51%-1.61%-1985年6月757.554.33% 2.66%2,639.4025.51%-2.81%-1985年7月783.7450.93% 3.46%2,679.8923.22% 1.53%-1985年8月799.6247.65% 2.03%2,689.3419.66%0.35%-1985年9月827.1240.86% 3.44%2,719.5416.99% 1.12%-1985年10月839.230.39% 1.46%2,736.5612.09%0.63%-1985年11月902.3528.78%7.53%2,838.299.47% 3.72%-1985年12月987.8324.71%9.47%3,011.39 5.84% 6.10%-1986年1月1,050.6325.17% 6.36%3,009.35 2.87%-0.07%-1986年2月960.2713.82%-8.60%2,882.590.41%-4.21%-1986年3月898.7914.12%-6.40%2,854.09 1.14%-0.99%-1986年4月881.5515.88%-1.92%2,880.70 4.37%0.93%-1986年5月865.0617.23%-1.87%2,922.837.63% 1.46%-1986年6月888.4617.29% 2.71%2,990.8013.31% 2.33%-1986年7月908.7715.95% 2.29%3,057.2614.08% 2.22%-1986年8月930.4616.36% 2.39%3,127.9016.31% 2.31%-1986年9月978.6218.32% 5.18%3,219.8618.40% 2.94%-1986年10月1,037.0623.58% 5.97%3,361.4322.83% 4.40%-1986年11月1,108.0222.79% 6.84%3,554.6525.24% 5.75%-1986年12月1,218.3623.34%9.96%3,856.0328.05%8.48%-1987年1月1,367.9930.21%12.28%3,955.2731.43% 2.57%-1987年2月1,199.8124.95%-12.29%3,748.0330.02%-5.24%-1987年3月1,142.6427.13%-4.76%3,725.9830.55%-0.59%-1987年4月1,134.5428.70%-0.71%3,726.4629.36%0.01%-1987年5月1,123.3929.86%-0.98%3,776.3629.20% 1.34%-1987年6月1,135.3827.79% 1.07%3,825.4327.91% 1.30%-1987年7月1,174.9129.29% 3.48%3,907.6927.82% 2.15%-1987年8月1,198.8628.85% 2.04%4,013.2128.30% 2.70%-1987年9月1,269.9229.77% 5.93%4,148.3028.83% 3.37%-1987年10月1,323.7027.64% 4.23%4,279.5827.31% 3.16%-1987年11月1,372.5623.88% 3.69%4,396.1823.67% 2.72%-1987年12月1,454.5919.39% 5.98%4,481.6716.22% 1.94%-1988年1月1,552.8213.51% 6.75%4,632.3117.12% 3.36%-1988年2月1,552.0229.36%-0.05%4,573.7322.03%-1.26%-1988年3月1,442.4826.24%-7.06%4,510.0721.04%-1.39%-1988年4月1,454.3428.19%0.82%4,664.6025.18% 3.43%-1988年5月1,466.8830.58%0.86%4,827.5427.84% 3.49%-1988年6月1,543.0935.91% 5.20%4,944.8629.26% 2.43%-1988年7月1,637.7139.39% 6.13%5,132.3531.34% 3.79%-1988年8月1,736.9844.89% 6.06%5,349.0433.29% 4.22%-1988年9月1,850.3245.70% 6.53%5,344.5928.84%-0.08%-1988年10月1,919.0644.98% 3.72%5,264.2823.01%-1.50%-1988年11月2,027.3447.71% 5.64%5,284.4320.21%0.38%-1988年12月2,134.0346.71% 5.26%5,490.1722.50% 3.89%- 1989年1月2,454.9758.10%15.04%5,607.5521.05% 2.14%- 1989年2月2,255.2145.31%-8.14%5,335.9716.67%-4.84%- 1989年3月2,099.0745.52%-6.92%5,252.5116.46%-1.56%- 1989年4月2,068.5842.23%-1.45%5,311.0013.86% 1.11%- 1989年5月2,036.7838.85%-1.54%5,323.6010.28%0.24%-1989年6月2,081.0934.87% 2.18%5,268.81 6.55%-1.03%- 1989年7月2,089.2527.57%0.39%5,262.66 2.54%-0.12%-1989年8月2,080.2819.76%-0.43%5,293.77-1.03%0.59%-1989年9月2,082.4212.54%0.10%5,300.36-0.83%0.12%-1989年10月2,118.1410.37% 1.72%5,406.82 2.71% 2.01%- 1989年11月2,201.068.57% 3.91%5,632.14 6.58% 4.17%- 1989年12月2,344.029.84% 6.50%5,830.51 6.20% 3.52%- 1990年1月2,624.60 6.91%11.97%6,028.467.51% 3.40%-1990年2月2,287.20 1.42%-12.86%5,661.44 6.10%-6.09%- 1990年3月2,154.64 2.65%-5.80%5,655.657.68%-0.10%-1990年4月2,129.69 2.95%-1.16%5,746.548.20% 1.61%-1990年5月2,090.05 2.62%-1.86%5,782.388.62%0.62%-1990年6月2,096.200.73%0.29%5,805.0210.18%0.39%-1990年7月2,132.06 2.05% 1.71%5,920.5212.50% 1.99%- 1990年8月2,178.77 4.73% 2.19%6,073.8414.74% 2.59%- 1990年9月2,300.4410.47% 5.58%6,327.7619.38% 4.18%- 1990年10月2,383.2312.52% 3.60%6,433.8018.99% 1.68%- 1990年11月2,490.0313.13% 4.48%6,669.8618.42% 3.67%- 1990年12月2,644.40- 6.20%6,950.70- 4.21%15,293.40 1991年1月2,836.708.08%7.27%7,250.2120.27% 4.31%-1991年2月2,815.3623.09%-0.75%7,159.6026.46%-1.25%- 1991年3月2,585.6120.00%-8.16%7,069.0724.99%-1.26%- 1991年4月2,526.8118.65%-2.27%7,164.4724.67% 1.35%- 1991年5月2,486.8518.99%-1.58%7,280.8825.91% 1.62%- 1991年6月2,517.2520.09% 1.22%7,280.7625.42%0.00%- 1991年7月2,581.1021.06% 2.54%7,462.4726.04% 2.50%- 1991年8月2,632.0820.81% 1.98%7,669.9926.28% 2.78%- 1991年9月2,730.0318.67% 3.72%7,972.0625.99% 3.94%- 1991年10月2,879.3420.82% 5.47%8,243.3428.13% 3.40%- 1991年11月3,002.5820.58% 4.28%8,549.0528.17% 3.71%-1991年12月3,177.8020.20% 5.84%8,633.3024.20%0.99%19,349.90 1992年1月3,824.2434.81%20.34%9,231.1127.32% 6.92%-1992年2月3,274.8916.32%-14.36%8,810.4923.06%-4.56%- 1992年3月3,117.1820.56%-4.82%8,872.6525.51%0.71%-1992年4月3,121.2023.52%0.13%9,194.5128.33% 3.63%-1992年5月3,111.1825.11%-0.32%9,459.6529.92% 2.88%- 1992年6月3,155.9225.37% 1.44%9,666.6532.77% 2.19%- 1992年7月3,278.6327.02% 3.89%10,157.2136.11% 5.07%- 1992年8月3,387.5328.70% 3.32%10,520.7337.17% 3.58%- 1992年9月3,559.3830.38% 5.07%10,556.3632.42%0.34%- 1992年10月3,732.5929.63% 4.87%11,034.0533.85% 4.53%- 1992年11月3,989.1032.86% 6.87%11,452.7833.97% 3.79%- 1992年12月4,336.0036.40%8.70%11,731.5035.90% 2.43%25,402.20 1993年1月5,021.9131.32%15.82%13,264.4043.69%13.07%-1993年2月4,639.3541.66%-7.62%13,230.3050.17%-0.26%- 1993年3月4,557.9346.22%-1.75%13,444.0351.52% 1.62%- 1993年4月4,704.5050.73% 3.22%13,952.1051.74% 3.78%- 1993年5月4,745.8452.54%0.88%14,166.1049.75% 1.53%- 1993年6月4,863.5654.11% 2.48%14,016.2745.00%-1.06%- 1993年7月4,908.3049.71%0.92%13,749.9635.37%-1.90%- 1993年8月4,907.5944.87%-0.01%13,606.2929.33%-1.04%- 1993年9月5,074.8242.58% 3.41%13,755.0030.30% 1.09%- 1993年10月5,159.5638.23% 1.67%14,140.8828.16% 2.81%- 1993年11月5,398.6035.33% 4.63%14,968.8430.70% 5.86%- 1993年12月5,864.7035.26%8.63%16,280.4038.78%8.76%34,879.80 1994年1月6,659.0332.60%13.54%15,800.5019.12%-2.95%-1994年2月6,305.1935.91%-5.31%15,434.5216.66%-2.32%-1994年3月5,834.6028.01%-7.46%15,508.7715.36%0.48%-1994年4月5,813.9923.58%-0.35%15,944.4814.28% 2.81%-1994年5月5,729.0020.72%-1.46%16,314.4315.17% 2.32%-1994年6月5,781.0018.86%0.91%16,543.0018.03% 1.40%-1994年7月5,970.0021.63% 3.27%16,950.9523.28% 2.47%-1994年8月6,084.0023.97% 1.91%17,503.1328.64% 3.26%-1994年9月6,413.0026.37% 5.41%17,826.4829.60% 1.85%-1994年10月6,555.0027.05% 2.21%18,240.6028.99% 2.32%- 1994年11月6,867.0027.20% 4.76%18,678.1024.78% 2.40%- 1994年12月7,288.6024.30% 6.14%20,540.7026.20%9.97%46,923.50 1995年1月9,141.0037.27%25.42%20,856.6632.00% 1.54%-1995年2月7,765.0023.15%-15.05%20,018.5729.70%-4.02%- 1995年3月7,271.0024.62%-6.36%19,835.7027.90%-0.91%- 1995年4月7,268.0025.01%-0.04%19,994.3825.40%0.80%-1995年5月7,046.0022.99%-3.05%20,050.4322.90%0.28%-1995年6月7,004.0021.16%-0.60%20,050.1221.20%0.00%-1995年7月7,093.0018.81% 1.27%20,425.8920.50% 1.87%-1995年8月7,242.0019.03% 2.10%22,354.0027.71%9.44%-1995年9月7,369.0014.91% 1.75%22,500.0026.22%0.65%-1995年10月7,420.0613.20%0.69%22,886.0425.47% 1.72%- 1995年11月7,733.0012.61% 4.22%23,428.0325.43% 2.37%- 1995年12月7,885.308.20% 1.97%23,987.1016.80% 2.39%60,750.50 1996年1月8,600.00-5.92%9.06%25,195.0020.80% 5.04%58,401.00 1996年2月9,301.0019.78%8.15%25,255.6026.16%0.24%63,778.00 1996年3月8,169.0012.35%-12.17%23,909.0020.54%-5.33%64,511.00 1996年4月7,894.948.63%-3.35%24,145.0020.76%0.99%65,723.00 1996年5月7,706.009.37%-2.39%24,463.0022.01% 1.32%66,880.001996年6月7,666.009.45%-0.52%24,600.0022.69%0.56%68,132.00 1996年7月7,809.3110.10%1.87%25,078.0022.78% 1.94%69,346.00 1996年8月8,093.3511.76% 3.64%25,729.4515.10% 2.60%72,309.00 1996年9月8,409.0014.11% 3.90%26,230.0016.58% 1.95%69,643.00 1996年10月8,405.0013.27%-0.05%26,798.2017.09% 2.17%73,152.20 1996年11月8,705.0012.57% 3.57%27,422.0017.05% 2.33%74,142.00 1996年12月8,802.0011.60% 1.11%28,514.8018.90% 3.99%76,094.90 1997年1月11,493.0033.64%30.57%30,573.0021.35%7.22%78,648.00 1997年2月10,080.008.38%-12.29%29,103.0015.23%-4.81%78,998.00 1997年3月9,282.0013.62%-7.92%29,058.0021.54%-0.15%79,889.00 1997年4月9,277.0017.51%-0.05%29,991.0024.21% 3.21%80,818.00 1997年5月9,066.0017.65%-2.27%30,275.0023.76%0.95%81,151.00 1997年6月9,122.0018.99%0.62%31,074.0026.32% 2.64%82,789.00 1997年7月9,127.0016.87%0.05%31,100.0024.01%0.08%83,460.00 1997年8月9,327.0015.24% 2.19%31,594.9922.80% 1.59%84,746.00 1997年9月9,426.0012.09% 1.06%32,245.0022.93% 2.06%85,892.00 1997年10月9,489.0012.90%0.67%32,422.0020.99%0.55%86,644.00 1997年11月9,784.5812.40% 3.11%32,909.0020.01% 1.50%87,590.00 1997年12月10,177.6015.60% 4.02%34,826.3022.10% 5.83%90,995.30 1998年1月13,108.4014.06%28.80%35,585.6016.40% 2.18%92,211.40 1998年2月10,886.068.00%-16.95%33,395.0014.75%-6.16%92,024.00 1998年3月10,201.049.90%-6.29%33,110.0013.94%-0.85%92,015.00 1998年4月10,173.009.66%-0.27%33,360.0011.23%0.76%92,662.00 1998年5月9,984.4010.13%-1.85%33,553.0010.83%0.58%93,936.00 1998年6月9,720.44 6.56%-2.64%33,776.008.70%0.66%94,658.00 1998年7月10,037.409.97% 3.26%34,356.0010.47% 1.72%96,314.00 1998年8月10,129.078.60%0.91%35,050.0010.94% 2.02%97,299.00 1998年9月10,528.0011.69% 3.94%36,501.0013.20% 4.14%99,795.00 1998年10月10,501.3010.67%-0.25%36,786.7013.46%0.78%100,875.20 1998年11月10,671.009.06% 1.62%37,414.0013.69% 1.71%102,229.00 1998年12月11,204.2010.10% 5.00%38,953.7011.90% 4.12%104,498.50 1999年1月11,997.00-8.48%7.08%39,011.009.63%0.15%105,500.00 1999年2月12,784.0017.43% 6.56%38,749.0016.03%-0.67%107,778.00 1999年3月11,342.0011.18%-11.28%38,054.0014.93%-1.79%108,438.00 1999年4月11,225.0010.34%-1.03%38,053.0014.07%0.00%109,218.00 1999年5月10,889.009.06%-2.99%38,004.0013.27%-0.13%110,061.00 1999年6月10,881.0011.94%-0.07%38,822.0014.94% 2.15%111,363.00 1999年7月11,199.0011.57% 2.92%38,991.0013.49%0.44%111,414.00 1999年8月11,395.0012.50% 1.75%40,095.0014.39% 2.83%112,827.00 1999年9月12,255.0016.40%7.55%41,914.0014.83% 4.54%115,079.00 1999年10月12,154.0015.74%-0.82%42,265.0014.89%0.84%115,390.00 1999年11月12,483.0016.98% 2.71%43,370.0015.92% 2.61%116,559.00 1999年12月13,455.5020.10%7.79%45,837.3017.70% 5.69%119,897.90 2000年1月16,093.9034.20%19.61%46,570.1019.40% 1.60%121,220.40 2000年2月13,983.009.40%-13.12%44,679.2015.30%-4.06%121,583.402000年3月13,235.4016.70%-5.35%45,158.4518.70% 1.07%122,606.82 2000年4月13,675.5021.80%3.33%46,319.0321.70% 2.57%124,121.87 2000年5月13,075.4520.10%-4.39%46,490.2322.30%0.37%124,053.25 2000年6月13,006.0419.50%-0.53%48,024.4023.70% 3.30%126,605.33 2000年7月13,156.4717.50% 1.16%47,803.0922.60%-0.46%126,323.92 2000年8月13,378.6817.40%1.69%48,885.3821.90%2.26%127,790.30 2000年9月13,894.6913.40% 3.86%50,616.8920.80% 3.54%130,473.84 2000年10月13,589.4511.80%-2.20%49,952.8418.20%-1.31%129,522.44 2000年11月13,877.7011.20%2.12%50,787.4917.10% 1.67%130,994.07 2000年12月14,652.658.90% 5.58%53,147.1516.00% 4.65%134,610.26 2001年1月17,018.98 5.80%16.15%54,406.2316.80% 2.37%137,543.63 2001年2月14,910.39 6.60%-12.39%51,997.6816.40%-4.43%136,210.17 2001年3月14,362.128.50%-3.68%53,033.3617.40% 1.99%138,744.46 2001年4月14,622.99 6.90% 1.82%53,261.3215.00%0.43%139,949.85 2001年5月13,942.286.60%-4.66%52,542.9913.00%-1.35%139,015.84 2001年6月13,943.447.20%0.01%55,187.3614.90% 5.03%147,809.67 2001年7月14,071.627.00%0.92%53,502.8011.90%-3.05%149,228.73 2001年8月14,370.137.40% 2.12%55,808.9214.20% 4.31%149,941.76 2001年9月15,064.608.42% 4.83%56,824.0012.26% 1.82%151,822.60 2001年10月14,484.61 6.60%-3.85%56,114.9012.30%-1.25%151,497.25 2001年11月14,780.00 6.50% 2.04%56,579.6011.40%0.83%154,088.30 2001年12月15,688.807.07% 6.15%59,871.5912.65% 5.82%158,301.92 2002年1月16,725.89-1.70% 6.61%60,576.069.50% 1.18%159,639.27 2002年2月16,641.5511.60%-0.50%58,702.8710.90%-3.09%160,935.59 2002年3月15,544.638.20%-6.59%59,474.8310.10% 1.32%164,064.57 2002年4月15,864.188.50% 2.06%60,461.3111.50% 1.66%164,570.56 2002年5月15,243.079.60%-3.92%61,246.8614.60% 1.30%166,023.00 2002年6月15,097.358.30%-0.96%63,144.0012.80% 3.10%169,601.24 2002年7月15,357.669.10% 1.72%63,487.7817.00%0.54%170,851.14 2002年8月15,712.619.30% 2.31%64,868.8314.60% 2.18%173,250.92 2002年9月16,233.587.80% 3.32%66,799.7615.90% 2.98%176,985.21 2002年10月16,014.6610.60%-1.35%67,100.2517.90%0.45%177,294.15 2002年11月16,346.3910.60% 2.07%67,992.7818.50% 1.33%179,736.26 2002年12月17,278.0310.13% 5.70%70,881.7916.82% 4.25%185,006.97 2003年1月21,244.7327.00%22.96%72,405.6619.50% 2.15%190,545.05 2003年2月17,937.177.80%-15.57%69,756.6418.80%-3.66%190,108.41 2003年3月17,106.5010.10%-4.63%71,438.8220.10% 2.41%194,487.30 2003年4月17,441.149.90% 1.96%71,321.2418.00%-0.16%196,130.13 2003年5月17,115.0312.30%-1.87%72,777.8418.80% 2.04%199,505.19 2003年6月16,956.8912.30%-0.92%75,923.2320.20% 4.32%204,907.42 2003年7月17,362.1313.10% 2.39%76,152.7720.00%0.30%206,193.07 2003年8月17,606.7612.10% 1.41%77,032.9818.80% 1.16%210,591.90 2003年9月18,306.3612.80% 3.97%79,163.8818.50% 2.77%213,567.13 2003年10月18,250.6714.00%-0.30%80,267.1019.60% 1.39%214,469.36 2003年11月18,439.5612.80% 1.03%80,814.9318.90%0.68%216,351.732003年12月19,745.9914.28%7.08%84,118.5718.67% 4.09%221,222.82 2004年1月22,287.43 4.91%12.87%83,805.9015.74%-0.37%225,101.93 2004年2月19,893.4410.91%-10.74%83,556.4319.78%-0.30%227,050.722004年3月19,297.4312.81%-3.00%85,815.5720.12%2.70%231,654.60 2004年4月19,878.4013.97%3.01%85,603.6420.03%-0.25%233,627.86 2004年5月19,048.4311.30%-4.18%86,780.3719.24% 1.37%234,842.40 2004年6月19,017.5812.15%-0.16%88,627.1416.73% 2.13%238,427.49 2004年7月19,409.1011.79% 2.06%87,982.2315.53%-0.73%238,126.97 2004年8月19,517.9410.85%0.56%89,125.3315.70% 1.30%239,729.19 2004年9月20,524.1712.11% 5.16%90,439.0514.24% 1.47%243,756.88 2004年10月20,078.2510.01%-2.17%90,782.4813.10%0.38%243,740.32 2004年11月20,209.259.60%0.65%92,387.1314.32% 1.77%247,135.58 2004年12月21,468.308.72% 6.23%95,970.8213.58% 3.88%253,207.70 2005年1月24,015.417.75%11.86%97,079.0315.84% 1.15%257,708.47 2005年2月22,667.9713.95%-5.61%92,814.9511.08%-4.39%259,357.29 2005年3月21,238.9510.06%-6.30%94,743.1910.40% 2.08%264,588.94 2005年4月21,666.569.00% 2.01%94,593.7210.50%-0.16%266,992.66 2005年5月20,811.599.26%-3.95%95,802.0110.40% 1.28%269,240.49 2005年6月20,848.769.63%0.18%98,601.2511.25% 2.92%275,785.53 2005年7月21,171.209.08% 1.55%97,674.1011.00%-0.94%276,966.28 2005年8月21,351.569.39%0.85%99,377.7011.50% 1.74%281,288.22 2005年9月22,272.928.52% 4.32%100,964.0011.64% 1.60%287,438.27 2005年10月21,892.989.49%-1.71%101,751.9812.08%0.78%287,591.61 2005年11月22,409.3910.89% 2.36%104,125.7812.71% 2.33%292,350.39 2005年12月24,031.6711.94%7.24%107,278.7611.78% 3.03%298,755.67 2006年1月29,310.3722.05%21.97%107,250.6810.63%-0.03%303,571.65 2006年2月24,482.028.00%-16.47%104,357.0812.44%-2.70%304,516.27 2006年3月23,472.0310.51%-4.13%106,737.0812.67% 2.28%310,490.65 2006年4月24,155.7311.49% 2.91%106,389.1112.48%-0.33%313,702.34 2006年5月23,465.3112.75%-2.86%109,219.2114.01% 2.66%316,709.80 2006年6月23,469.0812.57%0.02%112,342.3613.94% 2.86%322,756.35 2006年7月23,752.5912.19% 1.21%112,653.0415.34%0.28%324,010.76 2006年9月25,687.3815.33% 6.21%116,814.1015.70% 1.71%331,865.36 2006年10月24,964.1714.03%-2.82%118,359.9716.33%1.32%332,747.18 2006年11月25,527.2613.91%2.26%121,644.9616.83% 2.78%337,504.16 2006年12月27,072.6212.65% 6.05%126,035.1317.48%3.61%345,603.59 2007年1月27,949.13-4.64% 3.24%128,484.0619.80% 1.94%351,498.77 2007年2月30,627.9325.10%9.58%126,258.0820.99%-1.73%358,659.25 2007年3月27,387.9516.68%-10.58%127,881.3119.81% 1.29%364,093.66 2007年4月27,813.8915.14% 1.56%127,678.3420.01%-0.16%367,326.46 2007年5月26,727.9713.90%-3.90%130,275.8019.28% 2.03%369,718.15 2007年6月26,881.1014.54%0.57%135,847.4120.92% 4.28%377,832.15 2007年7月27,326.2615.05% 1.66%136,237.4320.94%0.29%383,884.88 2007年8月27,822.3914.95% 1.82%140,993.3122.77% 3.49%387,205.15 2007年9月29,030.5813.01% 4.34%142,591.5722.07% 1.13%393,098.912007年10月28,317.7813.43%-2.46%144,649.3322.21%1.44%394,204.17 2007年11月28,987.9213.56%2.37%148,009.8221.67% 2.32%399,757.91 2007年12月30,375.2312.20% 4.79%152,560.0821.00% 3.07%403,442.21 2008年1月36,673.1531.21%20.73%154,870.1620.54% 1.51%417,818.67 2008年2月32,454.47 5.96%-11.50%150,177.8818.95%-3.03%421,037.84 2008年3月30,433.0711.12%-6.23%150,867.4717.97%0.46%423,054.53 2008年4月30,789.6110.70% 1.17%151,694.9119.05%0.55%429,313.72 2008年5月30,169.3012.88%-2.01%153,344.7517.93% 1.09%436,221.60 2008年6月30,181.3212.28%0.04%154,820.1514.19%0.96%443,141.02 2008年7月30,687.1912.30% 1.68%154,992.4413.96%0.11%446,362.17 2008年8月30,851.6210.89%0.54%156,889.9211.48% 1.22%448,846.68 2008年9月31,724.889.28% 2.83%155,748.979.43%-0.73%452,898.70 2008年10月31,317.8410.59%-1.28%157,194.368.85%0.93%453,133.32 2008年11月31,607.349.04%0.92%157,826.61 6.80%0.40%458,644.65 2008年12月34,218.9612.65%8.26%166,217.139.06% 5.32%475,166.60 2009年1月41,082.3712.02%20.06%165,214.97 6.68%-0.60%496,136.64 2009年2月35,141.648.28%-14.46%166,149.6010.87%0.57%506,708.08 2009年3月33,746.4210.88%-3.97%176,541.1317.04% 6.25%530,626.71 2009年4月34,257.2711.26% 1.51%178,213.5717.48%0.95%540,481.21 2009年5月33,559.5211.24%-2.04%182,025.5818.69% 2.14%548,263.51 2009年6月33,640.9811.46%0.24%193,138.1524.79% 6.10%568,916.20 2009年7月34,239.3011.59% 1.78%195,889.2626.37% 1.42%573,102.85 2009年8月34,406.6211.52%0.49%200,394.8327.72% 2.30%576,698.95 2009年9月36,787.8915.96%6.92%201,708.1429.51%0.66%585,405.34 2009年10月35,730.2314.09%-2.88%207,545.7432.03% 2.89%586,643.29 2009年11月36,343.8614.99% 1.72%212,493.2034.63% 2.38%594,604.72 2009年12月38,245.9711.77% 5.23%220,001.5132.35% 3.53%606,225.01 2010年1月40,758.58-0.79% 6.57%229,588.9838.96% 4.36%625,609.29 2010年2月42,865.7921.98% 5.17%224,286.9534.99%-2.31%636,072.26 2010年3月39,080.5815.81%-8.83%229,397.9329.94% 2.28%649,947.46 2010年4月39,657.5415.76% 1.48%233,909.7631.25% 1.97%656,561.22 2010年5月38,652.9715.20%-2.53%236,497.8829.90% 1.11%663,351.37 2010年6月38,904.8515.65%0.65%240,580.0024.56% 1.73%673,921.72 2010年7月39,543.1615.50% 1.64%240,664.0722.90%0.03%674,051.48 2010年8月39,922.7616.00%0.96%244,340.6421.90% 1.53%687,506.92 2010年9月41,854.4113.78% 4.84%243,821.9020.87%-0.21%696,471.50 2010年10月41,600.0016.60%-0.61%253,300.0022.10% 3.89%699,800.00 2010年11月259,420.3222.08% 2.41%2010年12月266,621.5420.40% 2.78%2011年1月261,765.0114.10%-1.82%2011年2月259,200.5015.57%-98.00%2011年3月266,255.4816.07% 2.72%2011年4月266,766.9114.05%0.19%2011年5月269,289.6313.87%95.00%2011年6月274,662.5714.17% 2.00%2011年7月270,545.6512.42%-1.50% 2011年8月273,300.0011.85% 1.02%(货币与准货币)同比环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50%---------------------31.30%---------------------37.31%-----------------------34.50%-----------------------29.50%---3.87% -9.21% - 1.15% - 1.88% - 1.76%- 1.87% - 1.78% - 4.27% --3.69% - 5.04% - 1.35% 25.30% 2.63%34.67% 3.36%23.86%0.45% 23.84% 1.13% 22.97% 1.16% 21.34%0.41% 21.51% 2.02% 20.35%0.81% 17.20% 1.54% 23.33% 1.35% 18.44%0.88%18.14% 1.09%19.60% 3.89% 17.25% 1.34% 16.49%-0.20% 15.18%-0.01%14.66%0.70%15.75% 1.37%14.34%0.77%15.40% 1.75% 14.81% 1.02% 16.19% 2.57% 16.42% 1.08% 16.71% 1.34% 14.80% 2.22% 14.41%0.96% 17.12% 2.16% 17.85%0.61% 17.87%0.72% 17.17%0.77% 17.65% 1.18% 15.68%0.05%15.96% 1.27%15.32% 2.00%14.39%0.27%14.02% 1.01%14.70% 2.86%14.90% 1.10%12.80%0.30%13.70% 1.24%12.70%-0.06%13.70% 2.06% 13.40%-0.22% 13.30% 1.16% 13.40% 2.10% 12.30%-0.73% 12.40% 1.14%12.30% 2.76%13.50% 2.18%12.00%-0.97%13.20% 1.86% 12.80%0.87% 12.10%-0.67% 14.30% 6.33% 13.50%0.96% 13.60%0.48% 16.36% 1.25% 12.90%-0.21% 17.63% 1.71% 17.60% 2.73% 13.10%0.84%13.00%0.81%14.40% 1.94% 14.10%0.31% 14.00%0.88% 14.70% 2.16%14.40%0.74%15.50% 1.40%16.50% 2.16%17.00%0.17% 16.60% 1.38% 16.80% 2.93% 19.30% 2.99%18.10%-0.23%18.50% 2.30%19.20%0.84%20.20% 1.72% 20.80% 2.71%20.70%0.63%21.60% 2.13%20.70% 1.41%21.00%0.42% 20.40%0.88%18.14% 1.75%19.43%0.87% 19.11% 2.03% 19.12%0.85% 17.71%0.52% 16.36% 1.53% 15.49%-0.13%13.84%0.67%14.14% 1.68%13.65%-0.01%14.23% 1.39% 14.67% 2.46% 14.50% 1.78% 14.23%0.64% 14.22% 2.02% 14.28%0.91%14.64%0.84%15.67% 2.43%16.30%0.43%17.34% 1.56% 17.92% 2.19%17.99%0.05%18.30% 1.65% 17.57% 2.19% 19.21% 1.61% 18.82%0.31% 18.76% 1.96%18.92% 1.03%19.05%0.96% 18.43% 1.91% 18.40%0.39%16.83% 1.21%17.08%0.27% 16.80% 1.43% 16.94% 2.40% 15.79% 1.71% 17.78% 2.04% 17.27% 1.52% 17.09%0.89%16.74%0.65%17.06% 2.19%18.48% 1.60% 18.09%0.86% 18.45% 1.52%18.45% 1.41% 16.70%0.92% 18.88% 3.56% 17.39%0.77% 16.19%0.48% 16.94% 1.48% 18.07% 1.61% 17.37% 1.59% 16.35%0.73% 16.00%0.56% 15.29%0.90% 15.02%0.05% 14.80% 1.22%17.82% 3.60%18.79% 4.41% 20.48% 2.13% 25.51% 4.72% 25.95% 1.86%25.74% 1.44% 28.46% 3.77% 28.42%0.74%28.53%0.63%29.31% 1.51% 29.42%0.21% 29.74% 1.36% 27.68% 1.95% 25.98% 3.20% 25.52% 1.67% 22.50% 2.18% 21.48% 1.02% 21.00% 1.03% 18.46% 1.59% 17.60%0.02% 19.20% 2.00%18.96% 1.30%19.30%0.48%1。

中美混凝土抗震设计规范对比

中美混凝土抗震设计规范对比

中美混凝土抗震设计规范对比1概述近来我国在国际上承担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要求采用美国规范设计,因此有必要学习美国规范,并了解美国规范与我国规范间的差异。

本文对比了中美两国规范中关于荷载组合、抗震设计基本原则(主要对比抗震设防目标和水准、建筑设计和建筑结构的规则性这两方面的内容)、抗震设计方法这三方面的内容。

对比的规范介绍如下:1、ASCE/SEI 7-10:是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原则和结构可靠度理论编制的,统一了美国各种结构设计规范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荷载取值标准(包括地震作用的取值标准)及荷载效应的组合原则和计算公式、荷载分项系数及组合系数的取值规定等,类似于我国的荷载规范,并包括了类似于我国抗震规范中的抗震设防标准、地震动参数及地震作用的取值标准等内容。

2、UBC 97:Uniform Building Code, UBC——《统一建筑规范》是美国第一个带有建筑抗震内容的规范,第一版于1927年出版,由“国际建筑官员协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Building Officials,即ICBO)出版发行,主要用于美国西部各州,是被广泛采用的规范之一。

3、IBC-2003:IBC规范第一版于2000年颁布,每三年修订一次,自此, 其他3本通用规范便不再更新, IBC 规范逐渐成为了美国全国唯一的通用建筑规范。

IBC规范的颁布与实施,取代了UBC、SBC和NBC等规范,从而使美国的新建建筑规范达到了统一。

在抗震设计方面,IBC大多引用了ASCE 7-10的内容。

可以把IBC视为一个规范门户,由它通向各个专门规范。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编。

按该规范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其基本的抗震设防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震影响时,可能发生损坏,但经一般性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中美货币数量及货币化比率研究

中美货币数量及货币化比率研究

中美货币数量及货币化程度研究当今世界经济复杂多变,尤其经历过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形式在风雨中走过,如今正拖着满身的伤口缓缓恢复,重新踏上正轨。

而中国与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在金融危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对走出金融危机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两国在经济方面的一举一动,都无不影响着世界的走势,而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在成功帮助美国走出困境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后续反应。

中国应当做出怎样的对策,才能在后危机时代中明哲保身,同时又履行一个大国应有的责任,本文将从货币数量和货币化程度的角度来研究。

一、现象观察:中美两国历年货币化数量对比(1)中美两国货币发行量对比及走势通过资料的收集,在此我们会展示中美两国从1990年12月至2011年09月的货币数量对比。

(因数据所处的时间中美汇率不同故不将两者放于一张图中做比较)(2)中美两国货币数量分析观察图表,我们可以发现两国的网货币发行走势大致趋于一致。

美国货币发行量总体趋缓,但持续上升,在08年后伯南克主持美联储实施QE1、QE2后货币量有明显翘头趋势。

于2011年中达到95913亿美元,近期的统计数据公布美国的货币量持续增加,已超过10万亿。

反观中国,早年中国的货币量始终处于低位,而在2000年后开始缓步上升,在08年前后货币发行量剧增,峰值时期年增长超过30%。

中国的此项举动在成功阻止热钱流入中国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通胀压力。

根据近期调查统计,随着人民币汇率被迫升值和货币的超发,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有“钱”的国家。

二、两国货币量形成的内在含义分析一场金融危机,让原本普通且平淡的世界货币量走势顿时变得波澜壮阔,在短短的两年光景,中国和美国飞速增加货币供应量,相比原本翻了两番不止,大量的货币涌向市场,大量的热钱涌向世界的各个角落,两国的货币发行目的为何?谁先谁后?效果又是怎样?(1)何为量化宽松量化宽松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经济学词汇,最早在2001年由日本央行提出,在2001年到2006年间,为了应对国内经济的持续下滑与投资衰退,日本央行在利率极低的情况下,通过大量持续购买公债以及长期债券的方式,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使利率始终维持在近于零的水平。

过去20年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了46.46倍

过去20年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了46.46倍

过去20年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了46.46倍作者:刘植荣中国M2的增幅是美国27倍对广大普通百姓来说,他们不知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个什么概念,也弄不懂“积极的货币政策”是要干什么,而物价才是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指标。

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了10%,可百姓的日子却越来越紧,过去10年的工资可买一套住房,现在50年的工资也不一定能买到一套住房。

说工资跑赢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可百姓过去一个月的工资能买100公斤猪肉,现在连50公斤也未必买得到;感个冒过去也就花几元、十几元的医疗费,现在不掏出几十元、几百元医院不让你走人。

中国居民茶余饭后议论最多的就是物价,目前意见最大的也是高企不下的物价。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9月份CPI与上年同月相比上涨了6.1%,已经连续4个月破6。

毫无疑问,通胀与货币的超量供给是分不开的。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1990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5293亿元,国民生产总值(GNP)为17400亿元(该年没有GDP数据,用GNP替代),M2是GNP的88%,也就是说,每生产100元的产品,需要有88元的货币投入。

到2010年末,M2猛增到725852亿元,GDP为397983亿元,M2是GDP的182%,即每生产100元的产品,需要182元的货币投入。

过去20年间,中国M2增长了46.46倍,M2占GDP的比重约增长了107%,我们的资金使用效率下降了52%。

我们再看看美国的广义货币供应情况。

根据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的数据,美国1990年末M2余额为32748亿美元,GDP为58005亿美元,M2是GDP的56%,即每生产100美元的产品需要56美元的货币投入。

2010年末,美国M2余额为88122亿美元,GDP为145518亿美元,M2是GDP的61%,即每生产100美元的产品,需要61美元的货币投入。

过去20年间,美国M2增长了1.69倍,M2占GDP的比重增长了9%,资金使用效率仅下降了8%。

1990-2020中国历年GDP和M2以及CPI数据统计表

1990-2020中国历年GDP和M2以及CPI数据统计表

0.82
24.4
0.89
23.0
0.94
24.7
0.99
22.5
0.97
10.3
1.00
12.3
1.07
16.9
1.15
16.7
1.24
15.6
1.34
8.5
1.36
3.5
1.44
8.6
1.54
8.6
1.63
8.4
1.59
0.9
1.63
5.4
1.64
3.1
1.57
-1.1
2008年 3.42
12.7
16.62
9.1
47.52
17.8
31.40
9.6
5.9
1.51
2.3
2009年 3.82
11.8
22.00
32.4
60.62
27.6
34.09
9.2
-0.7
1.78
19.1
2010年 4.46
16.7
26.66
21.2
72.59
19.7
40.12
10.4
3.3
1.81
6.0
2011年 5.07
13.7
8.2
82.74
6.9
1.6
2.03
-0.3
2018年 7.32
3.6
55.17
1.5
182.67
8.1
91.93
6.7
2.1
1.99
-0.7
2019年 7.70
5.4
57.60
4.4
198.60
8.7
98.85

中国历年M2数据表

中国历年M2数据表

387600 375806.45 364416.9 362793.73 353122.19 356082.86 343085.86 336388.24 337210.52 334439.22 348109.5 348056.41 335114.13 329617.73 327220.21 332023.23 331347.32 341487.45 327839.56 324482.52 327683.74 316625.11 314900.55 337291.05 324821.92 319509.38 312330.34 314085.91 310596.46 313499.82 310204.48 307648.42 310898.29 296103.24 311228.55 308664.23 296883 293309.78 286788.21 285739.27 283090.68 287526.17 278656.31 274983.82 277998.11 270312.11 270010.4 289847.7 281416.37 276552.67 267193.16 273393.77 270545.65 274662.57 269289.63 266766.91 266255.48 259200.5
2011年1月 2010年12月 2010年11月 2010年10月 2010年9月 2010年8月 2010年7月 2010年6月 2010年5月 2010年4月 2010年3月 2010年2月 2010年1月 2009年12月 2009年11月 2009年10月 2009年9月 2009年8月 2009年7月 2009年6月 2009年5月 2009年4月 2009年3月 2009年2月 2009年1月 2008年12月 2008年11月 2008年10月 2008年9月 2008年8月 2008年7月 2008年6月 2008年5月 2008年4月 2008年3月 2008年2月 2008年1月 2007年12月 2007年11月 2007年10月 2007年9月 2007年8月 2007年7月 2007年6月 2007年5月 2007年4月 2007年3月 2007年2月 2007年1月 2006年12月 2006年11月 2006年10月 2006年9月 2006年8月 2006年7月 2006年6月 2006年5月 2006年4月

中美货币供应量与社会融资总量对比分析及启示

中美货币供应量与社会融资总量对比分析及启示

中美货币供应量与社会融资总量对比分析及启示冯波【摘要】This paper selected the money supply and total social financing of China and US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the analysis of money supply,it makes comparison on the total growth of China and US’s money supply, the economic indicators of the monetary system and the structure of matching efficiency differences. In the analysis of the total social financing,it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nges in China’s social financing pattern,and makes structur-al comparison on the similar indicators of US.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wo countries, it can be drawn that it is not sustainable to oversupply money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recovery, and optimizing the fi-nancing structure is the only way to lead th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restructuring,in which correctly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of direct financing and indirect financing is the focus for improving the financing structure.%本文选取了中美货币供应量指标和社会融资总量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对比了中美两国货币供应的总量增长、与经济指标的匹配和货币体系的结构效率差异等;重点分析了近10年来我国社会融资格局的变化,并与美国同类指标进行了结构性对比。

从中美M2与GDP比例差异看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空间

从中美M2与GDP比例差异看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空间

从中美M2与GDP比例差异看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摘要:中美两国M2/GDP比例差异与两国经济结构和金融市场结构的差别有关,不能据此判断我国货币超发。

但从与实物资产存量的关系看,我国广义货币存量确已接近合理区间的上限。

下一步货币政策重点应从数量转向效率和价格,以实现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风险的统一。

关键词:M2/GDP;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政策建议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两个基本工具之一。

在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市场利率水平明显上升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如何在维护币值稳定、控制金融风险的同时促进经济平稳增长,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

本文以中美两国M2/GDP比例差异的成因作为切入点,探讨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数量边界及下一步操作取向。

一、中美两国M2/GDP比例差异的根源2013年末,我国M2余额占GDP的比例为194.5%,同期美国的这一比例仅为64.6%。

很多人据此认为,我国出现了严重的货币超发。

我们认为,如果把国民核算账户和金融市场两个角度的分析结合起来,就会发现这一现象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两国经济结构特别是储蓄率的差别,二是两国金融结构特别是直接与间接融资比例的差别,不能简单以此为依据判断我国货币存在超发。

中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储蓄率极高,自2006年开始连续7年超过50%,其中2009年最高为52.6%,2012年为50.5%。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的储蓄率相对而言非常低,即使是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储蓄率有了显著提高之后,2013年总储蓄率也只有17.8%。

中国经济总量虽小于美国,国民储蓄总量却已经超过美国(见图1)。

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就是全社会融资的过程,其中间接融资即通过银行体系完成的部分,就需要存款的媒介,而存款的增加在统计上就体现为M2的增加。

类似的,日本等储蓄率较高的国家,M2/GDP比例也较高。

另一方面,我国的金融市场到目前为止仍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美国则正好相反。

中美经济对比,差距比你想象的大得多

中美经济对比,差距比你想象的大得多

中美经济对比,差距比你想象的大得多一、综合国力1、经济规模从GDP总量来看,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按现价美元计算,2016年中国的GDP 为11.20万亿,居世界第二,美国为18.57万亿,尚有7.37万亿的差距,我们预测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美国仍需十年以上的时间。

2、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人均GDP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最常用的单一指标。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6年中美两国的人均GDP(2010年不变价)分别为6895美元和52195美元,美国的人均GDP为中国的7.6倍。

根据我们的预测2027年中国人均GDP约为13000美元,初步达到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的下限,但是距离发达国家4万美元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1987年我们提出中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第一步目标,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目标,1991年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前两步目标基本实现,而对于第三步目标今年有新的表述。

今年,我们提出了未来三十年的发展蓝图:从2020年到2035年,“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世界发展史来看,人均GDP 从8千美元到4万美元,美国用时约26年,日本用时约31年,中国需要多久?根据普华永道的测算,2050年中国GDP为49.85万亿美元,美国为34.10万亿美元。

基于世行估计的人口数据估算人均GDP,中国在2050年的人均GDP为3.73万美元,美国为8.78万美元,差距仍然巨大。

3、经济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用来衡量生产的效率,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为全要素生产率,一般有三个来源:一是技术进步;二是规模经济;三是效率改进。

中美两国货币供应量统计的比较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中美两国货币供应量统计的比较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中美两国货币供应量统计的比较以及对中国的启示【摘要】本文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对中美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接着具体阐释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货币供应量这一指标上不同的原因,最后阐述我国货币政策的效果。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广义货币量中美货币统计口径GDP 融资结构我们在研究金融市场时,常常提到M0,M1,M2,M3,货币供应量,在这四个层次中:一、美国M1=财政部、美联储及各存款机构金库外的通货+非银行机构发行的旅行支票+商业银行活期存款M2=M1+储蓄存款(包括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s)+小额定期存款(面额小于$100,000 的定期存款)-存款机构中个人退休金账户(IRA)和基奥计划份额+货币市场基金份额(非机构持有)-货币市场互助基金中的个人退休金账户和基奥计划份额二、中国(1)流通中现金M0,是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2)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0+非金融性公司的活期存款)M1,是指M0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3)广义货币供应量(M1+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M2,是指M1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客户保证金。

三、中美两国的区别中美两国经济发展所需的广义货币数量差异较大,很大程度上是由经济和金融结构、金融市场发达程度、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

更重要的是,在这些一般性的经济因素背后,隐藏着经济和金融体制、制度方面的重大差异,这是造成中美货币供应量存在差异的深层原因。

中国的间接融资占据重要位置,而美国直接融资占较大比重。

美国的企业债发行规模全球居首,长期以来其直接融资占比保持在80% 至90%的水平。

中国的债券市场并不发达,股权市场的发展和扩容受到诸多限制,金融体系中的间接融资占据主要地位。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2008 至2010 年中国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占比分别为17. 6%、19. 5%和22%,远低于美国的水平。

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和差异及原因

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和差异及原因

7.4
3.5-6.0
2.5
4.0-8.0
10.4
M2
目旳
实际
5.8-8.0
8.3
6.0-9.0
8.9
6.0-9.0
9.3
9.0-10
12.2
M3
目旳
实际
6.0-9.0
8.1
6.5-9.5
9.5
6.5-9.5
12.3
6.5-9.5
9.8
数据起源:美联储官网
美国货币政策工具旳演变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存款准备金率-中小型金融机构(%)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旳演变
公开市场操作
正式 暂停 恢复 开启 交易 操作
最为主要旳 货币政策工
具之一
1996 1997 1998
2023
年份 发行额 年份 发行额
1998-2023年我国国债年发行额
1998 3808.70 2023 6280.10
1999 4015.00 2023 6924.00
再贷款
• 多次利率调整,使商业银行资金成本 升高
• 冲销外汇占款,加大了回收再贷款的 力度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旳演变
现行货币政策工具
指导性贷款计划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公开市场操作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旳演变
指导性贷款计划
2
1
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指导性贷款计划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0 1960 1962 1964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中国vS美国:谁是真正的货币大国

中国vS美国:谁是真正的货币大国

8宏观经济 │ Macro Economy2013.07 Shanghai Economy宏观经济│Macro Economy2013.07 Shanghai Economy 自2009年以来,中国货币超发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争论不休的话题。

截止至2012年底,中国广义货币M2达到了97.4万亿元,而美国仅为10.4万亿美元(约合65.4万亿人民币元,按当时汇率折算,下同),一时间众多媒体及社会舆论对此高度关注,认为中国已是世界第一大货币发行大国;并以此来批评央行,认为央行应对此及其引发的通胀承担主要责任。

我们发现,当前人们在讨论货币问题以及在中美货币比较中往往陷入一些误区。

广义货币M2能衡量货币发行量吗?第一个误区是用M2简单推断货币发行量。

货币发行量是指一个国家发行的货币总量,由基础货币的多少来衡量;货币流通量是指一国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总量,由狭义货币M1及广义货币M2的多少来衡量。

其中,M1主要包括社会流通现金和活期存款,是使用中的货币;M2包含M1及各种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是储蓄货币。

因此,广义货币M2并不能代表一国的货币发行量,中国M2规模巨大且已超过美国只能说明其货币流通量,而非货币发行量大,判断中国货币是否超发并对中美两国货币发行量进行比较关键要看其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等,由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组成,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包括中央银行要求商业银行上缴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商业银行自愿持有的超额准备金。

基础货币代表一国的货币发行量,是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借以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同时又是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存款得以倍数扩张的源泉。

图1表示中美两国2000-2012年的基础货币状况。

由图1可以看出,中美两国的基础货币均呈递增趋势,中国的基础货币从2000年的3.6万亿元上涨到2012年的25.2万亿元,而美国则从4.8万亿元上涨到16.8万亿元,这说明在过去的13年里,两国的货币发行量都在不断增加,但中国的增长速度更快;2005年中国的基础货币数量达到了6.43万亿元,超过了美国(美国为6.35万亿元),并在此后一直保持着领先的地位,说明相对美国,中国早在2005年便已是货币发行大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0000.00
单位:亿美元
年 份 1990年 末年 1991 末年 1992 末年 1993 末年 1994 末年 1995 末年 1996 末年 1997 末年 1998 末年 1999 末年 2000 末年 2001 末年 2002 末年 2003 末年 2004 末年 2005 末年 2006 末年 2007 末年 2008 末年 2009 末年 2010 末年 2011 末年 2012 末年 2013 末年 2014 末年 2015 末
1990年-2015年,中美两国M2对比
美国M2 单位:(亿美 指标值 中国M2 元) (亿美 元) 3197.45 ######## 3635.15 ######## 4606.02 ######## 6053.42 ######## 5444.19 ######## 7304.11 ######## 9169.8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0000.00 150000.00 200000.00 250000.00 ######## ######## 100000.00 单位:亿美元 ######## ######## ######## ######## 美国M2指标值(亿美元) 中国M2 ######## ######## ######## ########
M2指标 GDP绝对 当年汇率 中国M2指标值 M2/GDP 值 (亿 额(亿元) 中位数 (亿美元) 元) 15293.4 19349.9 25402.2 34879.8 46923.5 60750.5 76094.9 90995.3 104499 119898 134610 158302 185007 221223 253208 298756 345604 403442 475167 610225 725852 851591 974149 1106525 1228375 1392300 18667.8 21781.5 26923.5 35333.9 48197.9 60793.7 71176.6 78973 84402.3 89677.1 99214.6 109655 120333 135823 159878 184937 216314 265810 314045 340903 401513 473104 534123 588019 635910 676708 0.8192 0.8884 0.9435 0.9871 0.9736 0.9993 1.0691 1.1522 1.2381 1.337 1.3568 1.4436 1.5375 1.6288 1.5838 1.6154 1.5977 1.5178 1.5131 1.79 1.8078 1.8 1.8238 1.8818 1.9317 2.0575 4.783 5.323 5.515 5.762 8.619 8.3173 8.2984 8.2796 8.2789 8.2787 8.2783 8.2767 8.2766 8.2769 8.277 8.0702 8.0702 7.8087 7.3046 6.8346 6.8282 6.591 6.25 6.07 6.119 6.49 3197.45 3635.15 4606.02 6053.42 5444.19 7304.11 9169.83 10990.30 12622.27 14482.70 16260.62 19126.21 22353.02 26727.74 30591.72 37019.62 42824.66 51665.73 65050.32 89284.60 106302.07 129205.11 155863.81 182294.07 200747.64 214530.05
பைடு நூலகம்
美国M2指标值 (亿美元) 32227.17 33412.08 34030.00 34374.00 34820.25 35514.67 37218.75 39082.67 41868.33 44946.92 47663.67 51743.42 55591.08 59479.75 62332.33 65031.25 68430.00 72651.08 77575.42 83836.42 85897.75 92127.50 99996.75 104591.00 116328.00 121950.00
年 份
1990年 末年 1991 末年 2014年末 1992 末年 1993 2012年末 末年 1994 末年 2010年末 1995 末年 1996 2008年末 末年 1997 2006年末 1998 末年 末 2004年末 1999年 末年 2000 2002年末 2001 末年 末年 2000年末 2002 末年 2003 1998年末 末年 2004 末年 1996年末 2005 末年 2006 1994年末 末年 2007 1992年末 2008 末年 末年 2009 1990年末 末年 2010 0.00 末年 2011 末年 2012 末年 2013 末年 2014 末年 2015 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