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这导致了下列哪种现象?A. 昼夜更替B. 四季变化C. 地球形状的变化D. 海洋潮汐的变化2、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地形地貌D. 人类活动3、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区域特征,通常采用以下哪种教学策略?A. 案例分析法B. 演示教学法C. 比较分析法D. 实地考察法4、在地理教学中,以下哪项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A. 让学生阅读地图B. 让学生观察地球仪C. 让学生进行地理实验D. 让学生分析地理数据5、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哪项不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A、人地协调观B、综合思维C、地理技能D、区域认知6、在人类地理学中,以下哪项理论认为人们的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影响?A、马尔萨斯人口理论B、扩散理论C、兰恰诺理论D、麦金德心脏理论7、在教育教学中,关于地理学科知识的传授,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地理学科知识仅限于地图和空间信息的传授B. 地理学科知识应以地名、人名和事件为主要内容C. 地理学科知识应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等多个方面D. 地理学科知识的教学应以学生兴趣为中心,不注重知识的系统性8、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课堂讨论的有效性,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课堂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B. 课堂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C. 课堂讨论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师的教学技巧D. 课堂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理解9、关于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地壳运动是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内力作用之一B. 流水侵蚀可以形成峡谷和瀑布等地貌特征C. 冰川侵蚀只能在极地地区发生D. 风化作用能够改变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10、在研究一个区域的气候类型时,以下哪个因素通常不会被考虑?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地形起伏D. 当地居民的人口数量11、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以下哪种分析方法是错误的?A. 分析该地区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B. 分析该地区市场需求、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条件C. 分析该地区历史、文化、政策等人文条件D. 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成本12、在讲授“中国地理”课程时,教师采用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传统的讲授法B. 创设情境教学法C. 案例分析法D. 课堂讨论法13、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列哪一项不是必修课程应包括的内容?A、自然地理B、区域可持续发展C、地理信息技术应用D、世界地理14、在地理教学中,下列哪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通过亲自体验达到学习目的?A、案例教学法B、讨论法C、情景模拟法D、讲授法15、在我国的地理教育中,强调培养学生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下哪种教育活动最能体现这一观念?()A、地理知识竞赛B、实地考察实践C、课本知识讲解D、单元测试16、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气候形成原因时,以下哪种方法最能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A、采用图表展示法B、组织课堂讨论法C、直接给出结论法D、单纯案例分析法17、下列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最慢B. 地球两极点上的自转角速度最快C. 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最快D. 地球各纬度上的自转线速度相同18、关于地球的板块构造理论,下列哪个陈述是错误的?A. 印度板块向北移动并撞入欧亚板块,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B. 板块漂移是由地球内部的热对流所驱动的C. 海底扩张是在大洋中脊处新地壳形成的过程D. 太平洋板块是一个完全由大陆地壳组成的板块19、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哪种能力?A. 创新能力B. 研究能力C. 实践能力D. 分析能力 20、以下哪项不属于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A. 以学生发展为本B. 注重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C. 强调人文关怀D.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1、下列我国遗产中属于文化景观的是()。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地理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地理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地理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地理考试旨在评价考生对地理学科的基本
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考试要求考生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 理论知识:考生应掌握高中地理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
地球的基本特征和构造、地球上的物质、能源和生命等方面的知识。

2. 专业能力:考生应具备地理学科教育教学的能力,包括教学
设计、教学活动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3. 问题解决能力:考生应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
够通过地理学科知识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

二、考试内容与评分标准
1. 考试内容:
(1) 地球的基本特征和构造: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自转和
公转等方面的知识。

(2) 地球上的物质、能源和生命:包括岩石、矿物及其产地、
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3) 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教育:包括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和应用、地理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2. 评分标准:
(1) 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根据考生的答题情况,评价其对地理
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

准确回答考点问题的得分较高,回答错误或
不完整的得分较低。

(2) 专业能力:根据考生的教学设计和活动组织与管理能力,
评价其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设计合理、活动组织与调控得当的得
分较高。

(3) 问题解决能力:根据考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的得分
较高。

三、备考建议。

2021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与教学》考试真题

2021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与教学》考试真题

2021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与教学》考试真题一、真题及详解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详解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总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方地理学迅猛发展,一般认为,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是()。

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答案】C ~~~【解析】近代地理学是同工商业社会相适应的知识形态,德国为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洪堡德和李特尔。

他们不仅是德国,也是全世界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2.月球表面大面积的低洼平原叫月海,覆盖月海的岩石是()。

A.石灰岩散B.花岗岩C.玄武岩D.大理岩【答案】C ~~~【解析】月海是月球表面的主要地理单元,它的表层覆盖类似地球的玄武岩那样的岩石,即月海玄武岩。

3.上世纪90年代后,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这种现象反映的文化扩散类型主要是()。

A.等级扩散B.传染扩散C.刺激扩散D.迁移扩散【答案】D ~~~【解析】文化扩散包括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

扩展扩散又可进一步分成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迁移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化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文化传播到该地的过程。

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特色文化理论,以迁移扩散的形式在世界广泛传播。

图1为我国四处著名旅游景点景观图,读图回答第4~5题。

甲杭州三潭印月乙扬州五亭春早丙桂林龙脊梯田丁黄山猴子观海图14.四处旅游景点中,旅游资源类型与其他三处不同的是()。

A.甲B.乙C.丙D.丁【答案】C ~~~【解析】甲、乙、丁三处均为自然景观,丙为人文景观。

5.观察四种旅游景观最需要选择最佳位置和角度的是()。

A.甲B.乙C.丙D.丁【答案】D ~~~【解析】黄山猴子观海是指在狮子峰北一座平顶的山峰上,有一巧石,如猴蹲坐,静观云海起伏,人称“猴子观海”。

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面试内容-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范围-希赛网_教师资格_希赛网科目一《综合素质》(中学)考试内容: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科目三《初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内容《初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主要考查考生相应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内容。

考试内容及题型具体如下:二、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考核内容及方式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测试目标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主要考察申请教师资格人员应具备的新教师基本素养、职业发展潜质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主要包括:1.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

2.仪表仪态得体,有一定的表达、交流、沟通能力。

3.能够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节规范,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考核内容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备课(或活动设计)、试讲(或演示)、答辩(或陈述)等环节进行。

根据《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和《考试大纲(试行)》(面试部分),主要考核考生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学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

了解各科目考试大纲,请登录“中国教育考试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栏目”()查询。

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程序第一步:考生持纸质面试准考证(手机拍照无效)及身份证,按规定时间到达考点,进入候考室候考。

第二步:抽题。

按考点安排,登录面试测评软件系统,计算机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幼儿园类别考生从抽取的2道试题中任选1道,其余类别只抽取1道试题),经考生确认后,计算机打印试题清单。

第三步:备课。

考生持试题清单、备课纸,进入备课室,撰写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

准备时间20分钟。

第四步:回答规定问题。

考生由工作人员引导进入指定面试室。

考官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2道规定问题,要求考生回答。

时间5分钟左右。

第五步:试讲/演示。

考生按照准备的教案(或活动方案)进行试讲(或演示)。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面试地理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面试地理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面试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地理学科特点,谈谈你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第二题题目: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你如何设计一堂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课,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两大运动对地球的影响,并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的兴趣?第三题题目:请谈谈你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这些核心素养。

第四题请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第五题题目: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将“人地关系”这一核心概念融入到高中地理课堂中,并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第六题题目:请结合我国地理环境的特点,谈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第七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地理学科特点,谈谈如何有效设计一堂地理课的导入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第八题题目:请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第九题题目:假设你是一位高中地理教师,在一次教学活动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地球自转”这一地理现象。

请设计一个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你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第十题题目:请结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谈谈你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背景:假设你是一名即将参加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面试的考生。

本题要求你根据给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一份适合高中一年级学生的地理课教案。

课程主题为“板块构造理论”。

题目要求:根据以下提供的学生情况和教学目标,设计一个45分钟的课堂教学活动。

•学生情况:高一年级学生,对地理学科有基本的认识,但对于板块构造理论的理解尚浅。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板块构造的基本概念。

2.学生能解释板块运动如何导致地震、火山等地质现象。

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解析)

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解析)

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解析)1【答案】A。

解析:海底地形中构造运动最活跃的是海沟。

2【答案】C。

解析:海底锰结核主要分布在水深4-6千米的大洋海盆。

3【答案】A。

解析:50°N附近为北半球中高纬环流圈,为逆时针的大洋环流.大洋东部洋流由低纬向高纬流动,为暖流,流经地区海水温较高,海水的蒸发量大,盐度也高。

4【答案】D。

解析:暖层也叫电离层,在强烈的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大气中的N2、O2分子电离成了离子,可以反射无线电波。

5【答案】D。

解析:若流星体穿过地球大气层,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产生重力作用,会坠落到地球表面,而地球表面的海陆之比约为7:3,因此,流星体坠人到陆地表面的可能性为30%。

6【答案】C。

解析: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因此答案选C。

7【答案】A。

解析:赤道的自转线速度最大,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

因此答案选A。

8【答案】C。

解析:当地纬度为21°34´N,则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该地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因此当地的最小太阳高度角为90°一纬度差(21°34´+23°26´)=45°,利用正弦的余切值计算出楼间距与甲楼的高度相等,为25m。

9【答案】A。

解析:首先依据图例确定图示方向,然后依据图示等高线判断此地貌是沙丘,西北侧坡度缓,东南侧坡度陡,风向由坡度缓的一侧吹响坡度陡的一侧,所以该地的盛行风向是西北风。

从西北方吹来的风中夹带着沙,这些沙被“沙丘”阻挡后被留在“沙丘”的西北方,沙丘的范围向风吹来的方向扩大,因此沙丘的移动方向是西北。

10【答案】C。

解析:依据等高线图判断是沙丘地貌,沙丘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的沙漠中,四个选项中只有甘肃位于西北。

故选C。

11【答案】C。

解析:山底和山顶的温度相差6℃,根据高度每上升1 000米,温度下降6℃,可知队员们攀登的高度为1 000米。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单选题(共45题)1、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下题。

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答案】 C2、20世纪80年代初,某国W汽车公司开始与我国合资生产汽车,我国为此逐步建立了相应的零部件供应体系。

近几年,我国的汽车产量和销售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且增长依然强劲。

W公司逐步把在我国上市的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据此完成下题。

A.研究B.设计C.零部件生产D.组装【答案】 D3、欧洲某企业在我国投资建立某个新厂,其产品主要出口欧洲,这一决策使得为其生产零部件的一些生产厂陆续迁至该厂附近。

该企业设想:早晨接到订单,立即组织生产,下午发货,次日将产品运到欧洲。

据此完成下题。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 A4、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A.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B.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C.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D.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答案】 C5、我国南方地区居民的房屋房顶坡度很大,反映当地()。

A.风力大B.光照强烈C.气候多变D.降水多【答案】 D6、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A.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B.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C.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D.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答案】 C7、有人曾这样描述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 C8、根据弗里德曼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当区域空间结构由单个强大的经济中心落后的外围地区组成时,该区域处于的阶段是()。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核心讲义(地理教学内容分析)【圣才出品】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核心讲义(地理教学内容分析)【圣才出品】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核心讲义第7章地理教学内容分析7.1考纲解读1.确立适切的教学重点。

2.恰当分析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

7.2核心讲义一、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教学重点(一)必修“地理1”课程标准解读1.内容高中必修课程“地理1”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基础,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四个部分。

2.需掌握原理、规律(1)主要原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大气的受热过程、天气系统的特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等。

(2)基本规律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等。

本模块还包括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大洋环流等基本过程。

3.学习重点(1)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3)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4)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绘制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示意图;(5)说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6)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7)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8)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9)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4.能力培养(1)运用地图、图表、资料的能力;(2)举例说明地理规律的能力;(3)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能力从地理学科角度出发,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

其基本的地理观念包括: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差异性是地理环境的显著特征;在人地关系中,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人类应该合理应用自然资源;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对人类活动产生危害或造成损失就成为自然灾害。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卷及答案指导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卷及答案指导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中国地形特征的说法中,错误的为:A. 平原位于东部、南部B. 高原地带集中在西部C. 盆地和高原面积较小D. 山地和高原占据中国大陆面积的大部分2、下列关于地球大气层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依次向上为:地表层、平流层、臭氧层、温室层、磁层臭氧层主要吸收太阳紫外光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磁层主要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3.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B.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C.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D.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西岸4.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地域性气候明显,季风气候显著B. 气候类型单一,降水分布均匀C.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 四季如春,降水充沛5、下面关于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中,以下哪个是正确的?A、单一性B、系统性C、孤立性D、稳定性6、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辐射增强B、温室气体排放增加C、地球轨道变化D、人类活动减少7、下列关于地表水资源分布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地表水资源主要集中在河流、湖泊和湿地B. 一定范围内的降雨量越少,地表水资源越丰富C. 地表水资源分布与地形、气候、植被等因素密切相关D. 地表水资源流动性强,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8、在地理教学中,以下哪种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A. 师讲生听的传统授课方式B. 灌输式知识传授方法C. 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学习方法D. 填空题和选择题为主的考核方式9、《烈日下的煤城——大同》教学设计中可采用的讯息方案有文字、图画、影像文件、声音、动作、多媒体文件(____)。

A. 危险性联系讯息的作用B. 相关性联系讯息的作用C. 相似性联系讯息的作用D. 替代性联系讯息的作用 10、编制《地理的环境整体性》教学目标时,“尽力列举自然环境整体性的主要表现”表述纵横不够均衡,应改为____ 。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影响我国夏季风强弱的主要因素是( )A. 海陆热力差异B.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C. 地形地势D. 纬度位置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影响我国夏季风强弱的主要因素。

选项A,海陆热力差异是影响我国夏季风强弱的主要因素。

夏季,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因此形成了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夏季风,海陆热力差异越大,夏季风越强,故A正确。

选项B,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主要影响的是全球的季风和信风,而非特指我国的夏季风,且其对我国夏季风强弱的影响相对较小,故B错误。

选项C,地形地势主要影响的是局地的小气候,对大范围的夏季风强弱影响有限,故C错误。

选项D,纬度位置主要影响的是气候带的分布,而非夏季风的强弱,故D错误。

2、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下列关于农业生产区位因素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交通运输条件对农业生产区位的影响越来越弱B. 劳动力数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逐渐增强C. 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D. 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区位的影响减弱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农业生产区位因素的变化。

选项A,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和保鲜技术的进步,农产品可以更方便、更快捷地运往市场,因此交通运输条件对农业生产区位的影响实际上是越来越强,而非减弱,故A错误。

选项B,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越来越依赖机械化和自动化,劳动力数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逐渐减弱,故B错误。

选项C,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消费结构的多样化,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地域化,因此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故C正确。

选项D,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水源等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对农业生产区位的影响始终是基础性的,不会因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减弱,故D错误。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我国,以下哪一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A、青藏高原B、华北平原C、云贵高原D、塔里木盆地答案:B解析:华北平原位于中国北方,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青藏高原属于高原气候,云贵高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塔里木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因此,正确答案为B。

2、以下哪一地理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A、昼夜更替B、四季变化C、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D、海陆分布答案:A解析: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其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更替、时差等。

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和海陆分布则与地球的倾斜角度和地理位置有关。

因此,正确答案为A。

3、关于板块构造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表层由七大板块组成。

B. 板块边界不会产生地震活动。

C. 海底扩张理论认为海洋地壳在海岭中轴处形成并向两侧扩张。

D. 火山爆发只发生在板块的生长边界。

【答案】C 【解析】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地球表面主要由多个大大小小的板块构成,而非仅七大板块;板块边界是地震频发地带;海底扩张理论正确描述了海洋地壳的形成过程;火山不仅出现在生长边界,也出现在消亡边界以及热点地区。

4、全球气候变暖对极地冰盖的影响表现为:A. 极地冰盖面积持续增加。

B. 极地冰盖融化速度加快,导致海平面上升。

C. 气候变暖对极地冰盖没有显著影响。

D. 南极洲冰盖整体稳定不变。

【答案】B 【解析】随着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极地尤其是北极地区冰盖正在经历加速融化的过程,这会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虽然南极某些地区的冰盖有所增长,但总体趋势是减少的。

5、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区域地理特征时,以下哪种方法最符合区域认知的教学原则?()A. 举例说明法B. 比较分析法C. 案例分析法D. 直观演示法答案:B解析: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对比不同区域的地域特征,帮助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联系,符合区域认知的教学原则。

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下半年试卷及解答

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下半年试卷及解答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B.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C.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D. 地球自转产生四季更替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约24小时),而非一年,故A错误;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与自转方向相同,而非自东向西,故B错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故C正确;四季更替主要是由地球公转和地轴的倾斜造成的,而非自转,故D错误。

2.下列哪个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A. 温带海洋性气候B. 热带雨林气候C. 地中海气候D. 温带季风气候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

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全年温和多雨,故A错误;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故B正确;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故C错误;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故D错误。

3.下列关于地震波的说法,错误的是:A. 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B. 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C. 纵波能穿过固体、液体和气体D. 横波对建筑物的破坏力比纵波小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地震波的基本性质。

地震波确实分为横波和纵波,故A正确;纵波的传播速度确实比横波快,故B正确;纵波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而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故C正确;但实际上,横波对建筑物的破坏力通常比纵波大,因为横波使物体产生水平或垂直方向的震动,这种震动与建筑物的结构容易产生共振,从而加剧破坏,故D错误。

4.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内部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组成B. 地壳是地球内部最厚的圈层C. 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是莫霍界面D. 地壳厚度均匀,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厚度相同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基本知识。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地形B. 洋流C. 太阳辐射D. 土壤类型2、下列哪个地区不属于季风气候区?A. 印度半岛B. 中南半岛C. 亚马逊盆地D. 中国东部3、下列关于中国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B、中国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C、中国水资源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D、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单一,以耕地为主4、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式教学,下列哪项不是其核心内容?A、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B、引导学生主动思考C、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D、传授地理知识5、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描述,正确的是:A. 自东向西B. 自南向北C. 自西向东D. 自北向南6、下列哪一项不是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假设?A. 地壳分为若干刚性板块B. 板块在软流圈上漂移C. 板块之间相互作用产生地震、火山等地质活动D. 板块的形状和大小永不改变7、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的考核内容?A. 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B. 地理教学设计能力C. 地理实验操作技能D. 地理教学评价方法8、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哪种能力?A. 创新思维B. 逻辑推理C. 实践操作D. 地理观察9、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地形地貌D. 人类活动 10、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之一是昼夜交替,除此之外还直接导致了什么现象?A. 四季更替B. 潮汐现象C. 地方时差D. 极昼极夜11、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城市交通布局,通常会采用以下哪种教学手段?A. 案例分析B. 角色扮演C. 实地考察D. 线路设计12、在地理学科教学中,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A. 多使用地图和图表B. 鼓励学生进行地理实验C.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D. 强调记忆地理知识13、下列关于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年B.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东向西C. 地球公转导致了昼夜更替D. 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椭圆形14、在分析某一地区的气候类型时,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决定该地区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植被覆盖率D. 地形和海拔15、在地理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采取以下哪种教学方法?()A. 传统的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问题引导法D. 实践操作法16、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地理技能?()A. 地图阅读与绘制B. 数据分析与应用C. 文学创作与鉴赏D. 地理实验与观察17、下列关于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变化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 过去50年里,全球平均气温呈下降趋势。

教师资格证 高中地理考试

教师资格证 高中地理考试

教师资格证高中地理考试是考察考生是否具备从事高中地理教学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的考试。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理知识: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2. 教育法律法规:包括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政策、教育伦理等方面的知识。

3. 教育教学理论:包括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4. 教育教学实践:包括教育教学实践、教育教学案例分析、教育教学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5. 学科素养:包括学科素养、学科思维能力、学科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考试形式主要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共计100道题目,其中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案例分析题等类型。

考试难度较高,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地理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基础,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应试能力和技巧,如合理分配时间、注意审题、避免漏题等。

中学地理教资考试内容

中学地理教资考试内容

中学地理教资考试内容
中学地理教资考试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球与地理知识: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经纬度等地球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一些常用地理术语的解释。

2. 自然地理:包括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自然要素的互相关系和特征,如气候、气象现象、水资源、地貌、地震等自然地理知识。

3. 人文地理:包括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关知识,如人口分布、城市化、农业发展模式、工业布局等。

4. 地理信息技术:包括地图的绘制和解读、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5. 地理教育知识:包括地理教育的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地理教育相关的知识。

需要根据具体考试的要求来准备相关知识,同时还需关注最新的地理发展动态。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学科学问与教学力量》 (高级中学)一、考试目标(一)地理科学学问与运用力量1 .了解地理科学的特点。

2 .把握地理科学的基础学问、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础理论。

3 .运用空间思维等地理科学的方法观看、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地理教学学问与运用力量1.了解学校和高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地位、理念、设计思路和主要内容。

2 .把握地理教学的基础学问、基本技能和常用方法。

3.会初步运用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地理教学的实际问题。

(三)地理教学设计力量1 .了解高中同学地理学习需求和已有学习阅历。

2 .把握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3 .能够结合详细的课题进行地理教学设计。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地理科学学问与运用1.理解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熟识主要的地理过程;把握组成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熟识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况。

2.把握运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图像、绘制地理图表等基本技能;熟识地理试验和野外观看、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3.把握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学科特点;了解人地关系的进展历程、现状与趋势;会运用地理科学一般方法解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教学学问与运用1.熟识高中地理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特点;熟识高中地理课程设置和设计思路;把握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培育目标;了解高中地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方法。

2.把握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熟识地理教材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把握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条件;把握地理教学基本技能的作用和要求;把握地球仪、地理图册、投影仪、多媒体、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把握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和作用。

3.熟识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够结合详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分析和解决教学目标设计、地理教材使用、地理教学方法优化、地理教学媒体选用、地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教师资格证书考试《通用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考试大纲笔试部分

教师资格证书考试《通用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考试大纲笔试部分

《通用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通用技术学科知识及能力掌握《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通用技术学科所要求的专业基础知识及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熟练掌握通用技术学科的思想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具有探究新知识的意识与能力。

2.通用技术教学设计能力能准确理解《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通用技术学科的课程目标和基本理念,针对高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与技能基础、学习需求及个体差异等因素制定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能合理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凸显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技术设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各学科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3.通用技术教学实施能力能依据通用技术学科特点和高中生的认知特征及技术基础,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掌握通用技术课程相关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策略,具有课堂驾驭和应变能力;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技术思想方法教育,培养学生技术探究的能力,并能根据学生学习反馈信息优化教学环节。

4.通用技术教学评价能力掌握通用技术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特点,掌握评价的原则和基本的评价方法;能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合理评价学生学习水平;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能根据通用技术学科特点合理设置各种评价方式的权重,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思路。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通用技术学科知识1.理解通用技术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

2.熟悉《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通用技术模块结构和相应的内容标准。

3.掌握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能对设计方案、设计过程和成果做出比较全面的评价。

4.能从技术设计的角度理解结构、系统、流程、控制等一般概念,掌握结构设计、系统设计、流程设计、控制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思想方法,以及这些知识与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联系和应用。

2021下半年湖北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1下半年湖北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1下半年湖北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若某块耕地面积为6.25平方千米,其在图上面积为25平方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是()A.1:10000B.1:50000C.1:100000D.1:500000参考答案B(材料)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1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与二十四节气的对应示意图(北半球)读图完成第2、3题。

2.图1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节气,正确的是()A.雨水、芒种、处暑、大雪B.清明、白露、立秋、寒露C.雨水、白露、立秋、大雪D.清明、芒种、处暑、寒露参考答案D3.“小暑"期间,下列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旧金山地区温和多雨B.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C.长江流域进入汛期D.巴西高原草木茂盛参考答案C4-5暂缺(材料)图3为我国某区域等值线分布图。

图中实线表示地表沉积物等高线(单位:米),虚线表示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米)。

读图完成6,7题。

6.甲地地形是()A.山谷B.陡崖C.鞍部D.山脊参考答案D7.甲、乙、丙、丁四地中,沉积物厚度最薄的是()A.甲B.乙C.丙D.丁参考答案D(材料)图4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5为石林景观图。

据此完成第8.9题。

8.图4中表示固结成岩作用与变质作用的序号分别是()A.①④B.②③C.④⑤D.⑤⑥参考答案C9.图5所示岩石类型与图4相对应的是()A.甲B.乙C.丙D.丁参考答案C图6是兰(州)-厦(门)铁路及通过地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0、11题。

10.影响兰州、厦门两地降水差异明显的最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差异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参考答案C11.关于兰(州)-厦(门)铁路沿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铁路走向自重庆到厦门段大致为西南东北方向B.河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自兰州到厦门逐渐减小C.温度带从兰州到厦门呈“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变化D.自然植被自兰州到厦门呈“荒漠-草原-森林"变化参考答案D12-13(材料)图7为某海域洋流模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能力
1.了解地理科学的特点。

2.掌握地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础理论。

3.运用空间思维等地理科学的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地理教学知识与运用能力
1.了解初中和高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地位、理念、设计思路和主要内容。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常用方法。

3.会初步运用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地理教学的实际问题。

(三)地理教学设计能力
1.了解高中学生地理学习需求和已有学习经验。

2.掌握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3.能够结合具体的课题进行地理教学设计。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
1.理解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熟悉主要的地理过程;掌握组成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熟悉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况。

2.掌握运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图像、绘制地理图表等基本技能;熟悉地理实验和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3.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学科特点;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会运用地理科学一般方法解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教学知识与运用
1.熟悉高中地理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特点;熟悉高中地理课程设
置和设计思路;掌握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了解高中地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方法。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熟悉地理教材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掌握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条件;掌握地理教学基本技能的作用和要求;掌握地球仪、地理图册、投影仪、多媒体、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掌握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和作用。

3.熟悉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分析和解决教学目标设计、地理教材使用、地理教学方法优化、地理教学媒体选用、地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设计
1.确定教学目标
(1)了解一般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基础和需求。

(2)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3)完整、规范、具体地表述课时目标。

2.分析教学内容
(1)确立适切的教学重点。

(2)恰当分析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

3.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1)关注优化教学方法。

(2)合理组合教学方法。

(3)恰当选择教学媒体。

4.设计教学过程
(1)设计明确的教师活动。

(2)设计合理的学生活动。

(3)设计恰当的测评题目。

5.形成完整的教案
(1)掌握教案的基本形式。

(2)掌握教案必备的组成要素。

三、试卷结构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1)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反映反气旋过境时气压变化的曲线是
A .① B.②
C.③
D.④
(2)一般来说,表示城市规模的指标是
A.人口比重
B.人口数量
C.城市占地规模
D.城市国民生产总值
2.简答题
1.题型特点及答题要求
(1)以人口增长曲线为例,说明如何利用曲线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有人说“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应以讲授法为主”你是否赞成这种说法,为什么?
3.材料分析题
(1)阅读图甲、图乙和文字资料,回答问题。

麻涌镇地处珠江入海口,广州市与东莞市的交界处,以麻涌为中心,一小时即可到达珠江三角洲各大城市。

麻涌人口约11万,其中外来人口3万多。

20世纪90年代以来,依托港口,引进外资企业近200家,经济建设取得飞速发展。

目前,东莞20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能够开发利用的所剩不多;东莞的1200万人口中1000多万是流动人口,社会管理难度很大;东莞的产值很高,污染也很厉害。

问题:
甲乙
问题:
①比较说明广州、东莞、麻涌三个城镇的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大小。

②简述麻涌建设外向型工业新城的优势条件。

③简述大量人口流入东莞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2)阅读下面关于“地球的公转”的教学片段,回答问题:
教师:同学们,我们通过对地球自转运动的学习,知道了地球像陀螺一样不停地围绕地轴旋转,那么,地球除了自转外还有没有别的运动方式呢?
学生:(集体回答)还有公转运动。

教师:那么地球的公转是怎样进行的呢?我们大家能不能通过合作,演示一下地球的公转呢?现在全班分组开展这项活动,每个小组4-6名同学分工协作,由每组组长负责,先查询有关资料,如课本、地图册、参考图书、电脑上网等,(教师指着为学生准备的电脑和参考图书)大家可以各取所需,通过仔细学习充分了解之后,小组成员互相合作,老师不提供用具,你们自己想办法演示地球公转是如何进行的,然后表演给大家看,看哪组合作得最好,演示表演最正确!
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始找合适的资料学习了解地球是怎样公转的,有几个组的同学代表在电脑里找资料。

教师指导学生上学校局域网,找地理学科栏目内的自然地理部分“地球运动”中公转的一段模拟动态片。

教师:现在小组演示开始!请其他同学在观看时要仔细,看演示是否正确?应该怎样纠正?
学生开始分组进行演示。

有的使用文具;有的使用课桌椅;有的则采用人体进行相互配合;还有小组的学生自己画了一个圆盘表示地球进行地球公转的演示。

教师鼓励方式上有创意的小组。

引导其他学生对演示中的正确和错误进行评价,手把手地纠正,直到正确为止。

教师:(针对学生在演示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地球没有在一个平面上公转;公转同时地球没有自转;公转的时候没有倾斜;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没有形成66.5°的夹角;公转时地轴没有始终指向北极星的方向都属于同学们在演示地球公转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

教师用地球仪再正确地演示一遍。

打开电脑资料展示,引导学生归纳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公转特点: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约66.5°的夹角,而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问题:
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②选择该教师所采用的一种方法,就其使用是否得当进行简要评述。

4.教学设计题
阅读关于“工业的影响因素”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是:“分析工业区位因素”。

材料二:工业生产主要在工厂里进行。

在工厂里,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等利用动力(燃料、电力)和机械设备,将原材料制成产品。

工厂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将设工业区和工业城市,需要企业和政府进行思考和决策。

在决策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例如,要考虑从哪里获得原料、燃料和劳动力,市场在哪里,交通是否方便。

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该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不同的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生产成本的构成也就不一样。

因此,根据影响成本的主导因素不同,工业区位选择可以分为不同的导向型。

原料导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例如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等,应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导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例如啤酒、家具制造业等,应接近市场。

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例如电解铝工业,应接近火电厂或水电厂。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例如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等,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导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例如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
业,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地区。

材料三:“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
图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写出“工业的影响因素”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主要教学环节。

(2)说明设计意图。

凡标注来源“山东教师考试网(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教师资格证考试网)”的所有相关资料,转载请保留版权注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