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中的学习活动设计模型及相关研究

合集下载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
n 探索学习模式可以减少学习者对教师和 教材的依赖性,充分调动和提高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习者的好 奇心,发展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论 证能力。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
探索学习模式 (6)
n 探索学习模式既适合于良构领域的知识学习, 也适于非良构领域的问题解决。
n 探索学习模式又包含了下面三个子模式:信息 生成模式、发现学习模式和问题解决模式。
n 教师的教应当依据学生的学,即学生怎样学, 教师就应怎样教。
n 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教学模式要以一定的学 习模式知识为基础,因而,对学习模式的研究 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教学模式。在表4-1关于教 学模式的定义中,只要更改其中几个字,便可 说明学习模式的涵义,这表明,学习模式与教 学模式实质上确实是一致的。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
学习模式的涵义(13)
n 在以上讨论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学习 模式是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中展开的学习 活动进程的稳定的结构形式。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
学习模式的涵义(14)
n 查有梁等人(1993)曾把学习模式划分 为4类10种,如表4-2所示。表内学习模 式的分类,是以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法为 参照来划分的,它基本上把现代主要学 习模式都包括进去了,这对我们理解与 把握学习模式的性质是很有帮助的。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
学习模式的涵义(10)
n 最后,并非所有的教学活动程序、教学 过程结构都能称作教学模式,只有当它 们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形态,并且趋于系 统化、稳定化以后,才能称为教学模式。 这也正是教学模式与一般教学方法的主 要区别所在。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
学习模式的涵义(11)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和学习模式

教学设计模型在远程学习环境中的解读

教学设计模型在远程学习环境中的解读

教学设计模型在远程学习环境的解读王广新白成杰[内容摘要]教学设计模型是规划和组织教学活动的参照物。

本文简要回顾了两种教学设计模型在传统远程教育的运用,并详细描述了网络远程教育环境中的一个教学设计模型的内容及其发展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远程学习环境教学设计模型特征教学设计是依照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媒体理论等对教学过程的各种要素——目标、内容、策略(活动、媒体、资源)、评价,作出系统化安排,将现存的各种教育情景设计成期望的学习情景,使教育过程按照理性的和合乎逻辑的顺序发展。

为了对教学设计活动进行指导,教学设计专家开发了许多可利用的指示物——教学设计模型。

它指导教育者和设计者对各种教与学的活动进行规划和组织,对教学过程的各种对象进行条理化地安排,使它们密切相关,对其能进行有效控制,以使学习者达到教育的目的、目标,借以发展他们的品格、开发他们的潜能。

已发展起来的和正在开发中的许多教学设计模型都把丰富多采的教学设计活动看作是由一系列必须遵循的程序构成的,按照教学设计模型来安排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个决定论的过程,因此教学设计模型越来越成为“符号表征”,通过这种文本可以解读或建构出多元意义,它对于目前开展的各种远程教育活动也有颇多现实指导作用。

一、远程学习环境中教学设计模型的发展我国的远程教育专家普遍把远程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

尽管在远程教育的发端——函授教育时期就已经声称远程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但函授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这两种远程教育模式由于媒体功能的颇多限制,还没有完全从教育者引导的学习模式转变出来。

这两种学习模式中学习者的授权虽然在于学习者本人最初的决定,但他们所学习的课本,收听、收看的无线电和电视广播,以及教学包提供的各种软件,其教学目标都是有教育者所预先设定的,甚至有些媒体如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广播还规定了学习者“何时”去学习,这些因素都妨碍着远程教育活动的灵活设计和开发。

第二章网络学习环境

第二章网络学习环境

• 2.认为学习环境是静态的概念
事实上,学习环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学 习环境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共存共生的
学习环境和动态的学习过程是紧密联系的, 只有把学习环境放到动态的学习过程中去考 察,才能设计出有效地教学系统或学习系统, 也才能把握学习环境的本质。
2.1.2
网络学习环境、网络教学系统、
网络教育支撑平台
社会网络
首先,图中的实线表示条件层中学习资源、学习工 具、学习支持和社会网络这四个要素,围绕学习 者特定学习需求的满足聚合在一起,共同支撑起 活动层的展开。 虚线箭头代表学习者因素与条件层之间的关系,即 学习者的个人特质应当反映在条件层的各要素中, 以实现灵活性的支撑作用。
4对映射关系:
①学习资源 学习准备
5.分析并评述具体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方案
2.1网络学习环境概述
2.1.1网络学习环境的概念
一、学习环境的三种观点:
1.由学校建筑、课堂、图书馆、实验室、操场以及家庭 中的学习区域所组成的学习场所。 2.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的整合。 3.与学习相关的一切因素,抽象的包括学习概念、学习 理论等,具体的包括信息、媒体还有人的因素(社会、 教师、学习伙伴)等。
②认知特征:直接影响学习者认知过程的心理特征, 包括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等。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 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学习风格是指在学习情境中个体表现出来的比较稳 定的处理方式和倾向,包括感觉通道良好、认知 方式、社会性环境偏好等。
③学习准备 指学习者在进入网络学习环境之前的准备状态, 包括已有知识、经验背景和态度三个方面。 已有知识既包括学习这已经具有的与学习领域 直接相关的的知识储备和相应的认知与元认知策 略应用水平,也涉及学习者对于网络学习环境中 各项操作的熟悉程度。 经验背景指学习者所经历的与学习领域相关的 实践和在其中形成的情感和认识。 态度则体现为学习者对于网络学习环境及其学 习过程的认同程度。

基于Web环境的协作学习系统的研究综述

基于Web环境的协作学习系统的研究综述
协 作 学 习 的 概 念 出发 . 析 探 讨 了 目前 国 内 比 较 典 型 的 协 作 学 习 系统 , 结 了 目前 研 究 比较 热 的 新 的 协 作 学 习 系统 。 分 总 关 键 词 : 作 学 习 ; 作 学 习 系统 ; 络 环 境 协 协 网 中 图分 类号 :44 G 3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7 0 (0 0 1 — 0 9 0 17 — 8 0 2 1 )0 0 5 — 2
学 中的重要 模 式 , 它能 够激 发 学 习者 的 学 习动机 , 消除在 线 学 习的孤 独 感 , f 于培 养 学 习者 之 间 的合 作 交 流能 力 有i , 1
和创 新能 力 . 强互助 意识 , 高 学习效率 。 建 良好 的协作 学习 系统 则能更 好地促 进 学生的协 作 学 习。 增 提 枸 从基 于 网络 的
有 成 果 的 主 要 是 黄 荣 怀 教 授 对 cc 进 行 的研 究 . 此 基 础 上 提 sl 在
1 基 于 网络 的协 作 学 习的 概 念
目前 对 协 作 学 习 比 较 认 同 的定 义 . 指 学 习 者 以 小 组 形 式 是 参 与 、 达 到共 同的 学 习 目标 、 一 定 的 激励 机 制下 最 大 化个 为 在
31 W e CL 系 统 . b
2 国 内外 研 究 现 状
有 关 协作 学 习 的教 学 是 由美 国 的约 翰 逊兄 弟 二 人 ( ai D vd W. o n o , o e . o no ) 1 Jh sn R g r Jh sn 于 9世 纪 6 T 0年 代 提 出 、 今 仍 至
随着 社 会 信息 化 步 伐 的加 快 ,对 学 习 的要 求 不 仅 强调 个

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环境设计论文

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环境设计论文

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环境设计研究【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当今学生学习知识与建构自身知识体系结构的重要途径。

如何利用相关技术设计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我们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以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环境涵义为切入点,提出了设计原则、设计策略,并对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环境设计模型进行了构建。

一、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环境的含义学习环境的设计是指设计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主题意义进行理解的环境,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根据武法提博士等学者对于学习环境的定义,我们认为,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环境不仅包括学习者通过网络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还应包括学习者与教学材料、支持系统之间在网络交流过程中所形成的氛围,它具有信息资源传递与共享机制、信息表征与加工方式、人际沟通互动方式等方面的功能。

二、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1、突出情境创设的原则突出情境创设是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重要原则。

一些复杂的、难以理解的知识的获得必须依赖于情境化问题的设计,情境创设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学生探究活动能否顺利发生。

网络学习环境的情境设计应该综合考虑到情境的真实性、情境的问题性和情境对学习者个性的关照。

2、重视资源设计的原则网络学习资源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因此,必须重视学习资源的设计。

资源设计的重点在于对资源的适度加工与组织和提供多样的认知工具。

3、强化交流、互动、协作的设计原则为了有利于学习共同体的建立,良好的交流、互动、协作环境在网络学习环境设计时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包括营造师生平等的学习氛围、最大程度的发挥网络功能,从而促进学生交流和提供良好的互动支持。

三、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环境的设计策略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处于网络环境下,通过对学习任务进行分析,遵循学习规律,积极主动的对学习的程序、工具及方法进行有效操作,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操作对策,即适应网络学习活动规律的、新颖的方式方法。

网络环境下语文专题学习网站教学模式的研究

网络环境下语文专题学习网站教学模式的研究

所谓 专 题学 习 网站 教 学模 式 是 围绕 某 一专 题 进 行 的 详 细 而 深 入 的 资 源 建 设 . 用 网站 提 供 的功 能模 块 组 织 利 学 习 者使 用 网站提 供 的 资源 。通 过 自主学 习 、 作 学 习 、 合
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对该专题进行全面学 习 .在创设的

乏 .每个教学班 的人数通常都在一两百人 以上 .另一方
面, 通过 近 年来 的教 学 改革 . 多 高 校将 大 学 语 文 的教 学 很 内容 分 为 若 干专 题 。 以选 读课 的形 式 来 开 设 , 《 经》 如 诗 专
题、三 国演义》 《 专题、红楼梦》 《 专题 等等 , 因而 , 网络环 在
其 一 , 本专 题 , 自于教 材 内容 , 于 基 础 性 、 定 性 内 基 来 属 稳 容 : 二 . 展 专 题 , 在 教 材 中没 有 提 及 或者 涉 及 较 浅 其 拓 是
的 内容 . 映 了研 究 最 新 进 展 或 者 时 下 热 门话 题 . “ 反 如 易
语 文 网络教 学 模 式作 为一 种 新 型 的 教 学模 式 . 已经 得 到越 来 越 多语 文 教 师 的关 注 和 认 同 仅 就 各 级 各 类 高 等 学 校来 看 . 目前 所 开设 的大 学 语 文 都是 以提 高 大 学 生 综合 文化 素 质为 目的的公 共 课 程 , 要 以公 共 必 修 课 、 主 公 共选 修 或 选读 课 的形式 出现 一 方 面 由于 教 师 资 源 的 匮
成 语 文专 题 学 习 网站 教 学模 式 即 围绕 特 定 的 语 文学 习
是 “ 点时评 专题 ” 活动设 计 的 意图是 借助 易 中天 等专 热

网络学习资源设计探究

网络学习资源设计探究

上 ,从 用户的角度分析 网络 学习资源的应 有的内容 ,设计 网络学习资源的组成 ,并提 出 了网络学习资源设计的一条简单思路 。
关 键 词 : 习资 源 ; 网络 课 程 ; 网络 学 习 资源 学
中图分类号 :G 2 文献标识码 :A 76

第二 ,互动 性 交互 设计 不丰 富 。在 网络学 习资 网络学习资源的内涵与类型 巴 巴拉 ・ 尔 斯 等 人 认 为 ,学 习 资 源 可 以 包 源 的 设计 中 考虑 师生 、生生 之 间 的同步 、异步 交互 西
助个 人有 效 学 习和操 作 的 任何 东西 ,其类 型 可 以分 络学 习 资源 不够 规 范 ,不利 于 学 习资 源的 共享 与使 为 网络人 力 资源 、网络 信息 资源 和 网络 环 境 资源 , 用。
网络学 习资 源具有 以下 特征 : 第 一 ,多样性 。网络 学 习 资源 的信 息 内容 是 多 媒体的集成和超文本结构,表现方式具有多媒体、 结 构多样 的特 性 。 第 二 ,共 享 性 。 网络 环 境 提 供 了 资 源 共 享 功 能 ,可以 方面地 实现 互相 交流 。 第 三 ,互动 性 。 学 习资源 的 双 向传递 及 反馈 功 能 使得 学 习者 之 间 、学 习者 与学 习 内容 、学 习者 与 教师之间的互动更为便捷和有效。 第 四 ,再 生 性 。学 习资源 不仅 容 许使 用 ,还 容 许 在其 基 础上 进 行加 工 ,以满 足更 多学 习者 的学 习 需要。 二 网络学习资源存在的问题 目前 ,网络学 习资 源存 在的 问题 主要表 现为 : 第 一 ,网络学 习资 源表 现形 式 单一 。 现在 部分 的 网络 学 习资 源还 是 文字 为 主 ,只是 教 材 的 “ 电子 课 本 ” ,没有 充分 应 用 多媒体 、 网络技 术 ,表 现形 式呆板 ,组 织方 式 简单线 性的 ,而且 更新 不及 时 。

智慧学习环境下学习分析的理论模型及其机制

智慧学习环境下学习分析的理论模型及其机制

智慧学习环境下学习分析的理论模型及其机制*林秀瑜1李梦杰2(1.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31;2.广州大学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广东广州510006)摘要:智慧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了个性化学习服务。

在智慧学习环境中,学习分析技术是其关键技术之一,因此开展学习分析模型的研究是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服务的重要基础。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学习分析模型要素的综述,以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目标划分理论、数据分析方法及教育评价与测量理论为基础,从学习数据变量、学习数据类化、学习数据处理和学习测评服务四个方面建构了智慧学习环境下学习分析的理论模型,并据此提出了学习服务智慧化导向下的学习分析机制:多源动态学习数据的高效采集和存储机制、多模态异构学习数据的智能管理和分析机制、多通道分析结果的模型自适应反馈机制。

文章所提出的学习分析理论模型及其机制,将提高智慧学习环境下学习分析的有效性。

关键词:智慧学习;学习分析;理论模型;机制【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9)04—0019—07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9.04.003 一问题提出智慧学习环境是一种能感知学习情景、识别学习者特征、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与便利的互动工具、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和评测学习成果,以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学习场所或活动空间,是普通数字化学习环境的高端形态,是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2015中国智慧学习环境白皮书》指出,智慧学习环境能够适应人们“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任意方式、任意步调”学习的诉求,以支持学习者轻松、投入、有效地学习。

学习分析则是实现智慧学习环境中有效学习支持服务的数理分析基础,学界对智慧学习环境的关注点也开始从“技术优化教育”走向“数据指导教育”[1]。

Siemens等[2]认为,学习分析是通过对学习者和学习环境的数据测量、收集、分析、汇总呈现,来理解、优化学习和学习环境。

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型的构建——兼论Web3.0的理念与引领趋势

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型的构建——兼论Web3.0的理念与引领趋势

面 对 网 络 技 术 应 用 的 加 速 . 网络 教 育 规 模 的 急 剧 膨 胀 . 网 络 教 育 的 模 式 与 指 导 理 论 的研 究却 显得 滞 后 网 络 教 育 中
样 的 特 征 呢 ? 自主 学 习者 作 为 一 个 积 极 的 参 与 者 , 有 效 地 能
应 用 很 多 不 同 的方 法控 制他 们 自 己的 学 习体 验 . 括 创 建 一 包
于个 性 化 学 习水 平 的 培 养 和 引 导 。 通 过 介 绍 与 自主 学 习和 网络 学 习环 境 的相 关概 念 和 分 类 . 析 了 网络 自主 学 分
习环 境 内涵 、 点 以 及 作 用 从 W e 特 b的 发 展 历 程 以及 自主 学 习过 程 中 的教 学 支 架 类 型 的 角 度 . 出 了三 种 网 络 提 学 习模 式— — 基 于 w e . 、 e . 境 的 自主 学 习模 式 和 基 于 W e . 境 的 个性 化 学 习模 式 . 对 三 种 模 b 1 W b20环 0 b3 0环 并
个 富 有 成 效 的学 习环 境 和有 效 地 使 用 资 源 . 织 和重 装 学 习 组 信 息 . 学 习 任 务 期 间 维 持 积 极 的 情 感 投 入 . 对 他 们 的 能 在 并 力 、学 习 的价 值 和影 响学 习 的 因 素 保 持 正 向 的 动 机 信 念 。1 6 1 Zm r a ime nn指 出 .尽 管 自主学 习 的 定 义常 由于 研 究 者 理 论 取 l 向 的不 同 而 涉 及 到 具 体 的 过 程 也 不 相 同 . 是 有 一 个 概 念 化 但
I n
的沟通方式 、 大的虚拟社 区……为网络教育提供 了丰富 的 庞 资 源 基 础 , 为 网 络 教 育 描 绘 出 美 好 的 愿景 。据 不 完 全 统计 . 也

网络环境下实践学习共同体模型的构建

网络环境下实践学习共同体模型的构建

人数已超过百万【。 ” 从相关调查资料来看【,06 20年至20年 , 07
在 人 才 需 求 方 面 有5 %左 右 的 企 业对 人才 的需 求 很 大 , 有 不 4 只
足3 %的企业人才需求不 大。 从对员工招聘满意度来看 , 3 有8 %
的企业反 映专 业技术人员难 以招到 。一边 是大学生找不到工
( .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院,四川南充 6 7 0 ;2 1 3 0 2 .义乌 工商 学院 计算机系,浙江义乌 3 2 0 ) 2 0 0 【 摘要 】我 国高等教育培养 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实践需求 的问题 已成为政府 、教育主管部 门和研究者重点关注 问题 。究其
产生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教学 内容和教学方式陈 旧上 。文中提 出以情境理论为基础 ,在网络环境下建构 实践 学习共 同体 ,为 学生创设未来职业 中的问题情境 ,并通过 自己的努力去给予解决 ,以此提升实践能力,缩小就业前的 “ 适应期” 。对 网络环境下 实践学习共同体的定义 、特征进行 了阐述,并对其 模型进行 了建构 。
同 的 事业
从我 国教育 现状来看 ,高校在校生普遍 存在 :学 习 目标 不明确 ,对 于运用知识能干什么 、如何应 用知识等 问题 比较 模 糊;再者 ,传统 的教学方式将 学生仅 限于课堂 ,学生 不能 自由地 追求新知 ,不能激发他们 的好奇 心、求知欲和探 究精
有 学者认为【,“ 实践共 同体是这样一个人群,所有成 员 拥 有一个共 同关注 点,共 同致力解决一组 问题 ,或者为 了一
用 I CF促进实践共 同体 的发展 ”学术交流活动 ,学者刘邦祥
指出:促进实践共 同体 的发展 是利用信 息 网络技术支持 教学 活 动 、特 别 是支 持 成 年 人 的 职 业发 展 的有 效 方 式 之一 。 Mc on el认为,实践共同体是以试 图探讨解 决职业实践 中 C. l n 的现有 问题 ,增 强职 业和社会归属感为 主要出发点的 。由此 引发 了笔者 的思考,试 图提 出网络环境 下实践学习共 同体 的 定义、特征并对其模 型进行建构设计 ,希望 能为进一步研究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系统设计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系统设计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系统设计【关键词】建构主义网络教学系统数据库系统当前,教育技术突飞猛进,现代教育理念日益革新,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革命把教育改革推到了时代的前沿。

在这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学校,各个部门都意识到了信息技术网络的重要性,因此,教育部提出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校校通”工程。

于是一批示范性高中率先建立了自己的校园计算机网,主要服务于信息技术教学、学校事务管理和互联网浏览。

但是,利用校园网直接服务于教学和学习方面还远远不足,校园网的真正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

本文试图从教学、计算机技术各方面论述一个原型教学系统的构建。

一、网络技术环境下的教学1.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面向教学的软件系统的关系现代教育技术与许多学科的理论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最直接的是视听教育理论和教育传播学理论。

近年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思想,以“学”为中心。

基于网络下的教学设计、教学系统应该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依据,以“学”为中心进行教学系统设计。

2.网络环境下教学特点基于网络的授课系统是利用网络作为载体进行教学的管理软件系统,它利用网络实现了分布式教学。

在服务器上运行的教学系统可以接受多个用户访问,使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

同时,利用这种教育网络教学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从而实现了自主学习。

这种基于网络的教学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信息资源永远是开放的;传播媒介是多向交流的;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知识是跨越时空限制的。

这一特点决定了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与全球化、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

在不脱离学校模式和班级模式的课堂形式下,这种网络化的教学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延伸和加强.3.网络促进课程教学评价改革网络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因为评价的标准从知识转向了学习能力,还包括了学习动机、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协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网络教学系统中的测试内容及测试系统能帮助学习者完成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等活动,可使网络教学的课程具备建构主义学习的诊断性和反思性的特征。

基于EML和xAPI标准的智慧课堂学习活动分析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基于EML和xAPI标准的智慧课堂学习活动分析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一、引言教育大数据驱动了资源对数据的需求,[1]在过去几年中,互联网的普及促进了新型学习方式的涌现,出现了大量的教育工具和应用程序,电子学习应运而生[2],尤其是智能化学习,诸如智慧课堂等,而网络学习资源的标准规范也随之出现。

标准化导致了对学习对象更有效的交流和(再)使用,我们认为广泛采用、开放和认可的标准是教育发生革命性变革的必要条件。

[3]在诸多国际标准中,SCORM 标准是当前最具代表性的,但由于它自身有一定的局限性,如SCORM 无法进行跨平台的学习行为跟踪、无法进行学习资源的共享等,xAPI 标准正好弥补了SCORM 标准的诸多不足,成为推动网络学习的新标准规范。

而EML(教育建模语言)是基于UML 专门针对教育而制定的一种建模方法。

以智慧教育引领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发展,从而带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已成为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

[4]在信息化大背景下开展智慧教育,进行智慧学习,为学生提供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成为当下热点。

“互联网+”时代催生了许多新的产业链,物联网、大数据、服务云等新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学校。

传统课堂开始走向数字化和智能化,以智慧教育为主导的“智慧课堂”开始成为新的学习环境,为师生开展教学和学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

在智慧课堂中,教师能更好地因材施教、推送教学内容、评价教学双方;学习者能更好地共享资源、互动交流和个性化学习。

[5]目前,我国开展的在线网络课程存在以课程资源呈现为主,忽视师生交互、教学活动设计等问题。

[6]学习活动一直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学习活动建模的最新研究主要包括CSALT 模型、IMS 学习设计规范、CANDLE 项目、Dialogplus 项目和x4L 项目等,在实现教学目标时往往忽略了所需要的教学框架,这种框架除了需要个性化的学习内容,还需要定义各种学习过程如何相互关联,以及如何根据完成学习任务的特定说教方法将它们结合使用。

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型与应用技术的研究

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型与应用技术的研究

0 引 言

环 境进 行分 析 ,同 时提 出一些 设计 思 路 .以期 更 好地 促 进 网络学 习环 境 的建设 。
随着 现代 互联 网技术 和 现代教 育 理念 的发 展 ,教育 J

的时空 限制 日益消 除 ,人 们逐 渐从 传统 的 学 习环境 步人 :
1 网 络 课 程 中教 育信 息 处 理 模 型
第2 4卷 第 6期 2 1 0 1年 1 1月
文 章 编 号 :1 0 — 6 3 ( 0 1 6 1 8 0 0 2 6 7 2 1 )0 — 7 — 3
D v lp n e eo me t& I n v t n o c iey & E e t c l rd e n o ai fMa h n r o lcr a P o u  ̄ i
We 掘有 自己 的实施 方法 和模 型 ( ayd过程 模 b挖 F ya
到网络学习环境 N E ( e o e er n ni n et, I L N t r d a ig v om n) wk L n E r 网络教学成为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
I 型 、C S — M 模型 ) RIP D 。这 些模 型在商 业领 域 已经应用 得
关键 词 :网络课 程 ;教 学模 型 ;学 习环境 ;挖 掘与 应 用 ;研 究
中 图 分 类 号 :G 3 44 文 献 标 识 码 :A d i O3 6 /.s . 0 — 6 32 1 .6 7 o: .9 9 isn1 2 6 7 .0 1 . 2 l i 0 00
Re e r h o a h n o e n p i a i n Te h o o y Ba e n t e Ne wo k En io m e t s a c n Te c i g M d la d Ap l t c n l g s d o h t r v r n n c o

网络教学与学习环境

网络教学与学习环境
学习策略就是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下,学习者为进行有
效的学习而主动调整和组织学习活动的方法和技巧。 一般的学习策略按照迈克卡等人的分类包括三大类10 个小类。网络学习环境还包括一些特殊的学习策略, 主要由浏览策略、搜索策略、交流与合作策略等。
学习策略的形成过程包括下面几个方面:计划、管理、 调节、检验、评价、领悟。
建构主义的发展,使得所有的资源配置以支持学习者 的学习为中心,媒体环境的观念也因此向学习资源观 念转变。
4.1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
4.1.1学习资源
信息能力:在网上获取信息,并分析和利用信息的 能力。
网上资源主要包括人类资源和非人类资源。 网上教育资源:为教学目的而专门设计的或者被用 于教育目的的服务的各种资源。按资源形态的划分, 可以分为
学习资源包括人类资源,如指导者、学习伙伴、学 习团体;也包括非人类资源,主要是物化资源如学习 设施、设备,学习材料、工具。
4.1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
4.1.1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的概念的形成经历了媒体、媒体环境、学 习资源三个阶段。
在传统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系统中,媒体就是学习 资源。
随着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媒体技术的发展, 交互媒体观念进一步向媒体环境的观念转变。
4.3.1网络教学与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
对于非良构领域的学习,参考乔纳森提出的建构主义环 境下学习评价的观点,可以归纳出以下几项:
评价标准灵活 以真实任务为标准的评价 以知识建构的结果为标准 以知识建构的过程为标准 背景驱动的评价 各种形态的评价标准 对非良构领域学习结果评价的方法包括反思和小组评价。
技术作为一种外来因素介入到教学中,需要经历必要的环境适 应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学本身将逐渐发生文化变革,最终实现技 术与教学的整合。

网络教研活动文案策划方案

网络教研活动文案策划方案

网络教研活动文案策划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工具之一。

网络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分享经验、学习成长的平台。

通过网络教研活动,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提高教学水平。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分享教学经验、教学资源,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 创新教学方式:通过网络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3. 培养教师合作精神:通过网络教研活动,建立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互助机制,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进步。

三、活动内容1. 主题研讨:每个月设立一个主题,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在线讲座、研讨,提供教学指导和方法。

2. 教学案例分享:教师可以在线分享自己的教学案例,互相借鉴和学习,通过互动评论提供反馈和改进意见。

3. 资源共享:教师可以在线分享自己的教学资源,如教案、课件、教学视频等,方便其他教师借鉴和使用。

4. 在线研讨会:定期组织在线研讨会,邀请多位教师进行主题演讲,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

5. 线下交流活动:每年举办一次线下交流活动,邀请网络教研成员参加,面对面交流和分享教学经验。

四、活动流程1. 活动准备阶段:确定活动的主题和时间,并邀请专家学者参与活动。

建立网络教研平台,搭建活动交流平台。

2. 活动宣传阶段:通过多种途径宣传网络教研活动,包括宣传海报、微信公众号推送、学校网站宣传等。

吸引更多教师加入活动。

3. 活动开展阶段:按照活动内容的安排,进行主题研讨、教学案例分享、资源共享等活动。

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在线讨论和交流。

4. 活动总结阶段: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估,根据反馈意见改进活动流程和内容。

进行线下交流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五、活动推广与参与机制1. 活动推广:通过学校领导和校方资源的支持,宣传网络教研活动,吸引更多教师参与。

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进行推广,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2. 参与机制:鼓励教师主动参与网络教研活动,可以设置积分机制或奖励机制,对于活跃度和贡献度较高的教师进行奖励和表彰,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建模

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建模

行为建模方法
行为建模是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和预测人类行为的方法。
在网络学习行为建模中,常用的建模方法包括:基于概率的模型、基于决策理论的模型、基于机器学 习的模型等。
这些建模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行为和情境进行选择和运用,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学习者 的学习行为和表现。
行为建模应用
01
02
特点
网络学习行为具有多样性、灵活性、便捷性、个性化等特征,同时学习者的 自主性和自我调节能力要求更高。
网络学习行为的重要性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学习行为 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之 一。
提高学习效率
网络学习可以通过在线视频、音频、文本等多种形 式呈现学习内容,使学习者更加高效地获取信息。
数据预处理技术
01
02
03
数据清洗
去除无效、错误和重复的 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和完整性。
数据转换
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格 式转换,使其能够统一处 理。
数据降维
对于包含大量特征的数据 ,采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 进行降维,减少计算量和 提高模型性能。
数据分析方法
描述性统计
对数据进行基本描述,如平均值、标 准差、频数等,以了解数据的分布特
详细描述
该案例主要研究在线教育平台上的用户行为,包括学习时长、学习进度、互动情况等,通过数据挖掘 和机器学习技术,对用户行为进行分类和预测,以优化平台设计和教学策略,提高用户的学习效果和 留存率。
案例二:网络课程的学习行为分析
总结词
通过对网络课程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建议。
05
网络学习行为研究展望与挑战

试论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及其设计

试论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及其设计
的构建 。其基本的特征在于 :1提供 真实 和逼真的 ()
可 以是相互作用 的结果 。学 习包括 四个要 素 : 学习 资源 、 学习兴趣 、 构及 其对结构的完美陈述和学习 结 规律 。兴趣是 提高学 习者注 意力 , 使学 习者专 心致 志地 获取 知识 的基础 ; 结构 是引导 学生 获取信 息的
的社会条件与 自然 条件 之和 。针 对具体 事物 , 环境 意味着事物在特定 活动 中赖 以存 在和 发展 的条件 。 学习环境是独立 于学 习者之外 的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
移的客观实在 , 它是学习活动得 以实施的物质保证 ; 学 习环境 主要包 括学 习者所处 的社会环 境 、 学校 环 境和 自然环境等 。建构 主义认 为, 习环境 是学 习 学
风格 以及 目前 的认 知结构 。学习者特性 的研究在 于 建立可靠 的学生 模型 。然 而 随着学 习活 动的进 程 ,
学生模型也在变 化 中, 这就 希望有 可靠 的方法 进行 重构 , 以适应学习发展的需要 。
32教 学策 略 的设计 教 学策 略 的设 计要 以 . 学生为主体 。对 于学 习的方法 和学 习的路径提出指 导和建议 , 具体实现 由学 习者控 制。教学 目标 确定 后 , 习 目标 和学习进 度可 以由学 习者依 据 自身 的 学 特点和学习水平进 行控制 , 教学 策 略的设计 在 于提 供咨询和帮助 。 33支撑 环境 的 设计 支撑 环 境 的设 计包 括 . 信息资源的设计 、 帮助系统的设计 、 知工具 的设计 认 等 。信息资源的设计要确定与学 习领域所需 的信 息 资源的类别 以及各种信息资源所能起 的作用 。同时 对于资源的使用 , 获取资源 的方 法等 也要进 行必 要 的帮助设计 。认知工具是一种支持 、 指引 、 扩充学 习 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 。认知工具 的设计 是

大学生网络学习活动方案

大学生网络学习活动方案

大学生网络学习活动方案
一、背景介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

为了促进大学生网络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制定一系列网络学习活动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方案设计
1. 线上讲座
安排各类专家学者进行线上讲座,涵盖文学、科技、经济等多个领域,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拓宽知识领域。

2. 学习小组
建立学习小组,每组成员共同学习一个课题,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学习效率。

3. 在线辅导
开设专门的线上辅导服务,由老师或学长学姐提供学习指导,解答学生学习中的疑问。

4. 互动讨论
设置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发布学习心得、提出问题,并与其他学生进行互动讨论,促进学习氛围。

5. 线上测评
定期组织线上测评活动,检验学生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三、实施步骤
1. 确定活动内容和时间安排
根据学生需求和学习计划,确定线上讲座、学习小组、在线辅导等活动内容,并制定时间安排。

2. 宣传推广
通过学校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宣传活动内容、时间和参与方式,吸引更多学生参与。

3. 活动执行
按照预定的时间安排,组织线上讲座、学习小组等活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 活动跟进
对活动的进行进行监督和评估,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活动方案,确保活动效果。

四、总结
大学生网络学习活动方案的制定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线上讲座、学习小组、在线辅导、互动讨论和线上测评等一系列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拓展知识视野,提高学习效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起到积极作用。

在线持续学习行为形成机制研究—基于流体验与PAT模型

在线持续学习行为形成机制研究—基于流体验与PAT模型

在线持续学习行为形成机制研究—基于流体验与 PAT模型摘要:本研究基于流体验理论和PAT模型,构建了在线持续学习形成机制模型,具体分析了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特征、学习平台特征、任务特征对心流体验的影响,进而探索了心流体验与持续学习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流体验,PAT模型,在线持续学习1.引言2020年初疫情期间,在线教育需求激增,各院校均尝试使用线上课程来保证教育计划地推进。

复学后,在线教学从“新鲜感”走向“常态化”,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线学习环境下,师生之间以及学习伙伴间的时空分离容易导致学习者缺乏近距离的学习交流互动及情感支持,易导致学习者产生孤独感,加重学习与心理负荷。

目前,在线学习完成率低,辍学率高已成为制约在线教学发挥更大价值的瓶颈。

流体验作为信息系统交互过程中的一种最优状态,能有效减少虚拟网络环境下出现的孤立和隔离觉,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机,提高参与度,促成学习者的持续学习行为。

因此,本研究将基于流体验理论和PAT模型,探索在线持续学习行为形成机制。

1.理论回顾与模型构建(1)流体验流体验是指个体全身心投入某项活动中并达到一种忽略时间存在、丧失自我意识并乐在其中的一种心理状态(Csikszentmihalyi, 1975)。

流体验理论广泛应用于互联网环境下的用户心理行为研究中,已有研究发现流体验对用户的态度、动机与行为具有直接作用。

在活动中产生流体验的个体,具有重复这种活动的倾向即持续使用意愿 (Liu&Chang,2016)。

Pelet等(2017)则发现流体验可以直接提高用户社交网络平台忠诚度。

许学琦,张娅雯(2020)发现英语在线学习平台情境下,学习者的心流体验对持续学习行为具有直接影响。

(2)PAT模型Finneran等提出 PAT模型(Person-Artifact-Task) ,提出人、工具和任务三个维度是影响用户心流体验的关键因素。

这三个维度相互作用,影响心理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环境中的学习活动设计模型及相关研究乔爱玲1,王楠2(1.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北京100048;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北京100875)[摘要]网络环境中的学习活动设计模型研究,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外远程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众多关注远程教育的组织和机构,纷纷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活动研究。

这些项目研究主要体现两个研究取向,即在为学习活动设计提供相应的在线著作工具和运行环境的同时,也在积极探讨在线学习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前者可称之为基于技术视角的在线学习活动研究,后者则是基于教育学视角的研究。

本文在对国内外网络环境中的在线学习活动领域所进行的系统文献检索与整理基础上,明晰了在线学习活动领域现有主要研究及基本取向,整理了在线学习活动模型和设计工具研究成果,归纳了在线学习活动设计基本原则。

本研究作为网络环境中的学习活动领域深入研究的重要基础,为在线学习活动的设计、实施以及评价,提供了相当的依据。

[关键词]在线学习活动;活动设计;模型研究[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下的农村区域性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ECA080291)一、研究背景基于活动的教学设计,将活动作为基本教学单元,在重视教学策略和方案的线性结构研究的同时,更关注影响活动的诸多因素间的非线性作用,进行学习活动内部各要素间以及各个学习活动间的研究,已经成为活动设计领域的关注热点,即活动构成要素和活动组织形式的研究。

如何在网上教学中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基于学习活动的教学,也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外远程教育领域的研究重点。

网上教学的学习活动设计,作为远程教育领域中的教学设计研究,有着相当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目前我国开展的网上教学,绝大部分资源和课程都是以教学内容呈现为主,严重缺乏以活动为主、能够对学习者在线学习活动进行有效指导的资源设计和课程开发。

英联邦学习共同体(2004)认为,远程学习材料与传统面授教育使用的课本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包含大量的活动设计。

尤其是针对于网上教学,由于远程教育“教的行为与学的行为的时空分离”的本质,[1]进行在线学习活动设计则是网上教学的必然需求。

因此,通过对网上教学的学习活动的深入研究,探索符合网上教学特征和规律的学习活动设计方法及模型,是增强网上教学成效的必要途径。

其次,随着我国网上教学应用的日益普遍,越来越多的学习者成为网上学习的参与者,其中大多数是成年人。

选择网上教学符合成人学习的习惯,能够更加灵活地安排自身时间;但是,无论在现有的网上教学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还是在学习支持过程中,由于对成人的学习特征关注程度不够,缺乏将成人教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网上教学的实践探索和研究。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线学习活动的研究,必须将成人学习领域和网上教学设计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形成符合学习者特征、具备可操作性的学习活动设计模式。

同时,随着众多国际组织、机构以及企业对于学习活动领域的重视,他们纷纷倾力于此并进行相关工具开发以及课题研究,其中包括JISC (Joint Infor -mation System Committee ,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NSF (No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美国国家科学基[文章编号]1003-1553(41金)以及欧洲各个大学的相关科研机构。

卓有成效的研究大多以项目成果的形式得以发布和推广,如学习活动创作工具Coppercore①、Reload②等,以及学习活动的教育学研究LADiE、③DIALOG PLUS④等。

文献调研显示,目前国内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多散见于少数研究者基于经验的总结,缺乏对国际上相关研究的分析整理,以及符合我国远程学习者学习规律和特征的在线学习活动研究,很少有能体现远程教育实践指导性的研究成果。

开展在线学习活动的分析、设计、实施、评价等相关研究,迫在眉睫。

二、研究目的基于对国内外在线学习活动领域所进行的系统文献检索与整理,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1.明晰在线学习活动领域现有主要研究及基本取向;2.整理在线学习活动模型和设计工具的研究成果;3.初步归纳在线学习活动设计基本原则。

本研究作为在线学习活动领域后续研究的重要基础,旨在为在线学习活动的设计、实施以及评价,提供相应依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调研法。

文献调研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完成:一方面,利用国内外电子文献数据库进行文献收集和整理,其中包括Springer Link电子期刊、ERIC、ProQuest、IEEE explore、CNKI等数据库另一方面,使用“online learn-ing activity/activities”、“web-based learning activity/ activities”、“learning activity design”,即“在线学习活动”、“网上学习活动”、“学习活动设计”等关键词进行数据检索,形成关键文献列表。

这二条途径,是在已经形成关键文献列表的基础上,通过对关键文献的引文、参考文献的分析,形成在线学习活动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再通过检索国家图书馆或咨询相关出版机构,获取相应著作。

第三条获取文献资料的途径,是在前两者基础上,形成该研究领域的研究项目列表,通过分析聚焦于和本研究密切相关的典型项目,如LADiE、DIALOG PLUS项目,以及通过互联网深入查找该项目的详细信息,如项目网站、组织机构网站、项目负责人个人主页等,获取项目研究报告、文献等资料。

四、研究成果通过文献调研发现,现有在线学习活动领域的研究主要体现为两个研究取向,即在为学习活动设计提供相应著作工具和运行环境的同时,也在积极探讨学习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前者可称之为基于技术视角的学习活动研究,后者则是基于教育学视角的研究。

在国际上,这两类研究同时存在,但基于技术视角的研究项目较多。

技术视角的研究,以在线学习平台的开发为主要载体,开发学习活动创作和运行平台,相关工具、产品层出不穷;教育学视角的研究,更侧重网上教学实际应用的需求,为学习活动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以Dialog PLUS项目为例,作为典型的教育学视角研究,该项目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和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ISC)共同资助下,开发了用于学习活动设计的工具包———Dialog Plus Toolkit(DPT),指导教师通过创建符合教育学理论的可靠学习活动,能帮助教师更有效地应用合适的工具和资源。

表1是依此所进行的两类研究分类。

文献调研发现,目前在学习活动研究领域,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教育学视角的研究与技术视角的研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鸿沟,这种差异性是目前技术与教育相融合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

基于技术视角的学习活动研究,从学习活动的可重用性和共享①Coppercore是欧盟Alfanet项目的一部分,由OUNL开发,是全球第一个实施IMS-LD标准的软件。

项目网站:②Reload是由JISC赞助的研究项目,该项目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软件工具,以使LMS-LD标准能够更好地支持更大范围内的教学和复杂的学习环境。

需要指出的是,Reload编辑器是面向内容开发者的,需要用户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背景。

项目网站:。

③LADiE,Learning Activities Design in Education,是由JISC资助开展的一个旨在开发一个学习活动参考模型的项目。

LADiE认为,学习活动是一个或者多个学习者与环境(包括内容资源、工具以及设备、计算机和服务,“真实世界”的事件和物件等),为特定的预期学习成效而执行的交互。

LADiE项目注重在学习活动设计过程中,发挥教师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和学习经验,不仅仅局限定位于可用的技术。

因此,LADiE项目是一个基于教育学视角的学习活动研究项目。

/refmodels/ladie。

④DIALOG PLUS项目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和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ISC)共同资助,关于该项目的具体信息,后文中有详细阐述。

项目网站:/。

42性出发,注重学习活动的元素化和简单序列化,其学习活动分类普遍缺乏教育学依据,导致在网上教学实践中缺乏必要的学习成效保障。

同时,教育学理论的研究成果没能转化为支持学习活动创作和运行环境工具设计的原则和依据,理论研究与实践开发严重脱节,不利于学习活动的深入研究。

产生这一问题的宏观原因在于技术和教学两者融合过程中的不适应性,这在教育技术学的类似研究中比较常见,研究往往过于倾向技术而忽视了教学根基。

这一鸿沟体现于在线学习活动领域中,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缺乏基于学习活动分类的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研究。

目前基于现有学习活动管理系统所开展的学习活动设计缺乏足够的教学相关性。

一方面,学习活动管理系统提供了相应的工具帮助学习活动,以LAMS学习活动管理系统为例,其提供的活动工具有支持实时讨论的聊天工具、支持非同步讨论的论坛、笔记本、公告栏、作业提交、调查等工具。

但是,对于特定的学习类型,即学习活动分类,并没有提供针对性的策略和工具;而仅仅依靠其所提供的工具,还不能够生成支持特定学习活动结果的活动组织方式。

另一方面,尽管相关研究提出了学习活动分类,但由于没有应用于学习活动管理系统,使得这部分研究成果仍然停留在文档阶段,没有转化成支持网上教学的工具和策略,使得学习活动分类与学习活动组织方式间没有建立密切联系。

实际上,基于技术视角还是教育学视角,这是教育技术领域自始就密切关注的本源性问题,围绕着教育技术的姓氏问题所展开的讨论就是典型代表。

我国教育技术学专家何克抗教授曾对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作了严格的论证,指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是“借助技术的教育”,可以作为基于不同视角的网上学习活动分类、设计和评价的依据。

在线学习活动的研究,必须是基于教育学视角的研究,将教育学领域关于学习结果分类、教学设计方法以及相关评价量规的制定和执行,作为学习活动研究的基础;技术是学习活动组成、设计和评价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但不应该作为设计和评价学习活动的基础。

有研究者(Albert Ip;Iain Morrison;Mike Currie2001)曾指出,目前广泛应用的术语,如“学习资源”、“学习物件”等并不是教育领域的原有概念,教育领域并不关心再利用、颗粒尺度、技术属性甚至学习物件。

这作为一种相对偏激的观点,能够说明技术与教育的融合需要较长时间的实践积累和反思性研究,同时必须基于教育学视角开展教育技术领域、远程教育领域的相关研究。

1.在线学习活动设计模型基于教育学视角的学习活动设计模型研究主要包括CSALT项目、CANDLE项目、DIALOG PLUS项目、LADIE项目和X4L项目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