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化学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基础练测)专题14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专题17物质结构与性质2018年高考化学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基础练测原卷
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能级分布和排布原理。
能正确书写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达式。
(2)了解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3)了解电子在原子轨道之间的跃迁及其简单应用。
(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2.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2)了解共价键的形成、极性、类型(σ键和π键)。
了解配位键的含义。
(3)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4)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简单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5)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
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1)了解范德华力的含义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了解氢键的含义,能列举存在氢键的物质,并能解释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4.晶体结构与性质(1)了解晶体的类型,了解不同类型晶体中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2)了解晶格能的概念,了解晶格能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
(3)了解分子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4)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5)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了解金属晶体常见的堆积方式。
(6)了解晶胞的概念,能根据晶胞确定晶体的组成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原子结构与性质的考查集中在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以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和应用方向。
题型以填空题为主,常与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其他考点综合在一起来考查。
问题的设置以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和元素电负性、电离能的大小判断,及其变化规律和应用为主。
2018年考查点和命题方式将保持不变。
分子结构与性质的考查集中在共价键的类型特征,杂化轨道和分子类型及微粒之间作用力的判断和比较等。
题型以填空题为主,常作为综合应用的一个方面进行考查,比如分子立体构型和极性,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的比较等,2018年将仍会持续考查,应重点理解杂化轨道和分子构型的关系、氢键和配位键的含义等。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复习专题突破《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知识点总结及习题(含解析)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复习专题突破《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一、物质的检验1.2.(1)利用酸碱指示剂检验OH-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2)利用盐酸和其他试剂检验CO2-3:加入BaCl2或C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溶解,并放出无色无味的气体.SO2-4:先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沉淀生成,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SO2-3: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放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3)利用AgNO3(HNO3酸化)溶液检验(4)利用某些特征反应检验I-:滴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蓝色(或加入氯水和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层呈紫红色).3.常见阳离子的检验二、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可根据沉淀物上可能检出的杂质类别,在最后一次洗出液中加入合适的试剂来检验洗涤程度。
如过滤Na2SO4、BaCl2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混合物时,要检验沉淀物是否洗净,应选择AgNO3溶液.若在最后一次洗出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无沉淀生成,说明沉淀已洗净.2.判断蒸发浓缩过程中溶液是否达到饱和.在蒸发浓缩过程中,若剩余少量水,有较多晶体析出时,即可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的水蒸干,以免晶体飞溅.3.判断沉淀操作中加入沉淀剂是否过量.静置,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沉淀剂,若无沉淀生成,则说明已沉淀完全;反之,需将取出的试液重新倒回原反应容器中,并继续滴加沉淀剂至过量.方法技巧:“九字诀”突破离子检验问题1.一注意.注意离子检验所要求的环境,如酸碱性;一定要注意避免离子间的相互干扰,如检验CO2-3时,HCO-3可能会产生干扰;尽可能选择特征反应以减少干扰,如检验Fe3+常选用KSCN溶液等.2.三原则.物质检验的三个原则,即一看(颜色、状态)、二嗅(气味)、三实验(加试剂).3.四方法.根据实验时生成物所表现的现象不同,检验离子的方法如下:(1)生成气体,如NH+4、CO2-3的检验(2)生成沉淀,如Cl-、SO2-4的检验(3)显现特殊颜色,如Fe3+的检验(4)焰色反应,检验金属单质或金属离子真题练习1.判断正误(正确打“√”,错误打“×”)(1)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入稀硝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2)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和乙醇反应的产物.()(3)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纯净的Cl2.()(4)CCl4萃取碘水中的I2: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解析](1)Cu和CuO均与稀硝酸反应;(2)乙酸和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利用饱和Na2CO3溶液溶解乙醇、吸收乙醇,然后采用分液法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Na2CO3溶液;(3)所得Cl2中混有水蒸气。
最新-2018年高考化学分类题——物质的检验 精品
2018年化学分类高考题——物质的检验唐荣德在化学实验中,物质的检验是一个大头,当然考得也就较多。
物质的检验包括鉴定、鉴别和实验推断。
而鉴别又包括采用任意试剂的验别、只用一种试剂的鉴别以及不准使用任何试剂的鉴别。
考题主要出在三大类物质的鉴别和实验推断题上,且可以是选择题或填空大题。
**************************************************************************15.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D )A. 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5% NaCl溶液:将45 mL水加入到盛有5 g NaCl的烧杯中,搅拌溶解B. 制备乙酸乙酯: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05江苏化学.15)C. 鉴定-24SO: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D. 鉴别环己烯和苯:将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别滴加到少量环己烯和苯中12.下列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D )A. 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后注入蒸馏水(05北京.12)B. 为测定硫酸铜晶体的结晶水含量,称样时,先称取一定量的晶体,后放入坩埚C. 为检验酸性溶液中的Cl-和-24SO,先加硝酸银溶液,滤去沉淀后硝酸钡溶液D. 在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时,先使氯气通过水(或饱和食盐水),后通过浓硫酸13.可用于鉴别以下三种化合物的一组试剂是( A )乙酰水杨酸丁香酚肉桂酸①银氨溶液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③氯化铁溶液④氢氧化钠溶液A. ②与③B. ③与④C. ①与④D. ①与②(05北京.13)8.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的是( D )A. MnO2CuO FeOB. (NH4)2SO4K2SO4NH4Cl (05重庆.8)C. AgNO3KNO3Na2CO3D. Na2CO3NaHCO3K2CO315.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05上海化学.15)( C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23CO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24SO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20.水蒸气中常含有部分(H2O)2,要确定(H2O)2的存在,可采用的方法是(AB )A. 1 L水蒸气冷凝后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测产生氢气的体积(05上海化学.20)B. 1 L水蒸气通过浓硫酸后,测浓硫酸增重的质量C. 该水蒸气冷凝后,测水的pHD. 该水蒸气冷凝后,测氢氧原子比11.下列各组物质仅用蒸馏水不能..鉴别出的是( D )A.苯、酒精、硝基苯B.食盐、烧碱、硝酸铵(05广东化学.11)C.蔗糖、硫酸铜粉末、碳酸钙粉末D.氧化铜、二氧化锰、活性炭27.(15分)A、B、C、D、E 5瓶透明溶液,分别是HCl、BaCl2、NaHSO4、Na2CO3、AgNO3中的一种。
2018高考化学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基础知识速记手册)
2018高考化学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基础知识速记手册)专题10 有机化学知识归纳1、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它们都是混合物。
2、相对分子质量为28的有CO、N2、C2H4;30的有NO、C2H6、HCHO;44的有CO2、N2O、C3H8、CH3CHO;60的有:CH3COOH、HCOOCH3、HOCH2CHO、CH3CH2CH2OH、CH3CH(OH)CH3。
3、除去C6H6中的C6H5OH,可用氢氧化钠溶液而不能用溴水。
4、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而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
5、用燃烧法(李比希法)可测定有机物的实验式;现在,可直接用元素分析仪。
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用质谱法;与鉴定有机物结构有关的物理方法有质谱法、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
6、官能团的推测方法(1)根据物质的性质或反应现象推断官能团①能使溴水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或“—CHO”。
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CHO”或为苯的同系物。
③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CHO”或“苯环”,其中“—CHO”和“苯环”只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④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的有机物必含有“—CHO”。
⑤能与钠反应放出H2的有机物必含有“—OH”、“—COOH”。
⑥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或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有机物中必含有-COOH。
⑦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物为醇或卤代烃。
遇浓硝酸变黄,可推知该物质是含有苯环结构的蛋白质。
遇碘水变蓝,可推知该物质为淀粉。
加入过量浓溴水,出现白色沉淀,可推知该物质为苯酚或其衍生物。
⑧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为卤代烃、酯、二糖、多糖、蛋白质或含有肽键的物质。
⑨遇氯化铁溶液显紫色的有机物必含有酚羟基。
⑩能发生连续氧化的有机物是伯醇,即含有“—CH2OH”的醇。
2018高考化学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专题26性质验证型实验探究评价题
2018高考化学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专题26性质验证型实验探究评价题性质验证型实验探究题基于对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进行研究,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氧化性、还原性居多)和实验基本操作(如气密性的检验、实验基本过程等)。
在复习备考中要对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梳理,从理论的角度进行升入分析,迁移和应用。
【例题1】【例1】食用二氧化硫漂白过的食品,对人体的肝、肾脏等有严重损害。
某科研小组设计实验检验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回答下列问题:(一)二氧化硫的制备实验室一般采用亚硫酸钠与硫酸(浓硫酸与水1:1混合)反应制取二氧化硫:(1)欲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硫,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最佳连接顺序为: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二)二氧化硫性质的检验将上述收集到的SO2通入下列装置中,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2)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序号实验现象解释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品红试液褪色SO2具有漂白性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④溶液变浑浊,有黄色沉淀生成SO2+2H2S=3S↓+2H2O(3)实验中发现Na2SO3可能部分变质,现需测定Na2SO3的纯度,称15.0g Na2SO3样品,配成250mL 溶液,取25.00mL溶液,用0.20mol·L―1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KMnO4溶液20.00mL。
达到滴定终点时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样品中Na2SO3质量分数是_______。
【答案】b→c→d→e→f→g石蕊试液变红石蕊试液变红说明SO2是酸性气体KMnO4溶液颜色褪色(“褪色”写成“变浅”也可酌情给分)5SO2+2H2O+2MnO4-=2Mn2++5SO42-+4H+由无色变为紫红色84%(2)二氧化硫为酸性气体,所以能使①中石蕊试液变红,具有漂白性,能使②中品红溶液褪色,具有还原性,发生反应5SO2+2H2O+2MnO4-=2Mn2++5SO42-+4H+,能使③中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具有氧化性,能与④中硫化钠发生价态归中反应生成硫单质,SO2+2H2S=3S↓+2H2O,④中溶液浑浊,生成淡黄色沉淀;故答案为:石蕊试液变红;石蕊试液变红说明SO2是酸性气体;KMnO4溶液颜色褪色;5SO2+2H2O+2MnO4-=2Mn2++5SO42-+4H+【例2】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专题突破[例题+习题(含答案)]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专题突破[题型分析]从2017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以及近几年各省市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可以发现:高考化学实验试题所考查的内容,涉及了化学原理、概念、物质性质、实验操作、实验技能、实验方法、实验设计和评价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即只要与中学化学实验相关的所有知识都能成为高考化学考查的考点内容。
实验题检测内容的特点:(1)源于课本从近5年高考化学卷实验试题以及近4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实验试题看,几乎每一道试题都能在课本相应的地方找到出处。
而且,有些试题所涉及的实验直接取材于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
这种命题方式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一方面引导中学化学教学重视课本实验教学;另一方面,很好地体现公平、公正的高考命题原则(正如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组专家所言:“教材是创设高考试题的丰富素材,教材人人都有,试题贴近教材能够体现公平、公正的命题原则”)。
(2)突出基础随着命题指导思想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高考化学对实验能力的考核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然而,不论试题要求怎样变化,基于中学阶段教学的基础性,实验试题考查的内容仍将强调基础,突出基础性。
分析近年高考化学实验题,就可明确这一特征。
象近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虽然试题具有形式比较新、反应装置新、化学反应新、设问角度新、题目立意高、隐蔽性强等特点,但从答题内容看,回答问题所需的知识仍然属于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大都源于中学化学教材,很好地体现基础性。
体现在:a、运用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进行物质的鉴别、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解释;b、利用常见或常用的化学仪器或装置来完成题目规定的化学实验;c、根据考生所应掌握的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关化学知识来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或对给定的实验方案作出评价。
(3)强调综合从近年试题走向可以看出,试题很好地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即以实验为中心,将化学实验与其他化学知识有机地结合于一体,着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特别是思维能力的考查。
2018高考化学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基础练测)专题04 氧化还原反应
2018高考化学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基础练测)专题04 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考的高频知识点,和2016年大纲相比,没有变化。
2018年应关注社会热点,特别关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与氧化还原反应的结合点。
试题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确定产物,另一种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确定某物质含量。
本讲内容与能量变化、电化学基础有很强的关联性,和它们一起进行综合考查的可能性较大。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滴定原理测定物质的组成及有限定条件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的命题趋势较强。
预计2018高考会以新物质、新材料为载体,结合社会实际问题、社会热点,考查对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的理解与应用;将氧化还原反应与物质的分析推断结合在一起,将电化学原理、新型绿色能源的开发等与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社会日常生活等结合在一起,考查考生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一、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相互联系1、理清知识线索: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还原剂→氧化反应→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得电子→氧化剂→还原反应→还原产物。
2、明确解题方法和思路、理解概念抓实质,解题应用靠特征,即从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转移,去分析理解有关的概念,而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应从分析元素化合价变化这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入手。
3、注意三点:①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较多,因此应注意加深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和外延的掌握。
②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是不同反应物,也可以是同一反应物,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不同产物,也可以是同一种产物。
③由于有些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或还原剂并没有全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在求氧化剂或还原剂的质量或两者的比例时易发生错误。
二、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只取决于电子得失的难易,而与电子得失的多少无关,利用比较的思想,结合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性质表现,比较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相对强弱,通常有以下一些方法: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1)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如:;(2)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如:Na Mg Al Si P S Cl――――――――――――――――――――――→;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减弱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进行判断在“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氧化剂>还原剂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还原剂>氧化剂4、根据与同一物质反应的情况(反应条件、剧烈程度等)判断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若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则反应条件要求越低,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若氧化产物的价态不同,则其价态越高,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13 化学实验基础-2018年高考化学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基础练测)(解析版)最新修正版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能识别化学品标志。
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高考仍然会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围绕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来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通过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分析,对化学实验的考查通常以中学化学所涉及的重要物质的性质为载体,突出考查常见仪器的选择、使用、操作、规范、伎用创新应用、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等,2018年高考应予以高度关注。
预计2018高考会注重对萃取、分液、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要领和容量瓶、滴定管等重要仪器用法的考查。
一、化学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仪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几个“零”:①滴定管的“零”刻度在滴定管的上部(但不在最上部),取液体的体积时液面不一定要在“零”刻度,但要在“零”刻度以下。
②量筒没有“零”刻度,容量瓶没有“零”刻度。
③托盘天平的“零”刻度在标尺的最左边,天平在使用时先调“零”,使用后要回“零”。
④实验记录中的一切非“零”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⑤温度计的零刻度在温度计的中下部。
(2)使用前需检验是否漏液的仪器①容量瓶:检验口部的塞子是否漏液。
方法:加入水,塞上塞子,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观察,然后直立将塞子旋转180°再倒立观察。
②分液漏斗和滴定管:要检验活塞处是否漏液,若在分液漏斗中进行萃取还要检验上口部的塞子是否漏液。
(3)常用仪器的非常规使用——“一材多用”Ⅰ.干燥管除用于干燥气体外,还可以用于防倒吸装置(如图①)、组装类似于启普发生器的装置(如图②);Ⅱ.集气瓶除用于收集气体外,还可用于贮存气体(如图③)、测量气体体积(如图④)、做洗气瓶(如图⑤)等。
二、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1、基本思路:使装置内外压强不等,观察气泡或液面变化。
2、检查方法方法 微热法液差法 外压法原理 升高装置中气体的温度,使气体膨胀缩小装置中气体的体积,增大压强 增大或减小装置中气体的物质的量 图例具体操作塞紧橡胶塞,将导气管末端伸入盛水的烧杯中,用手捂热(或用酒精灯微热)烧瓶塞紧橡胶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部分,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水 塞紧橡胶塞,打开止水夹推动或拉动注射器 现象说明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停止微热,冷却后导气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且保持一段时间不下降停止加水后,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试管中的液面,且液面差保持不变 推动注射器之后导管中出现一段液柱,且液面差不改变,拉动注射器液体中产生气泡3、其他方法 (1)如图,连接好仪器,向乙管中注入适量水,使乙管液面高于甲管液面。
14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2018年高考化学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基础练测)(原卷版)最新修正版
掌握常见物质检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2018高考将会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为基础,依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如过滤、重结晶、萃取分液、蒸馏、洗气、干燥等,考查对离子、气体、有机物等的检验,要牢记物理及化学提纯方法,注意答题细节。
预计2018年对本讲的考查将以自然界中的矿石材料或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渣处理工艺为命题背景,设计物质的分离或提纯路线,突出表现化学科学在物质的制备中的应用的命题趋势较大,考生应予以关注。
一、物质的检验1、物质检验时对反应的一般要求(1)反应要有明显的外部特征,如:溶液颜色的改变、沉淀的生成或溶解、气体的产生等。
(2)反应要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如:溶液的酸碱性、浓度、温度等的选择。
(3)物质检验时常需排除干扰物的影响,如:用Ba2+检验SO42-时应排除CO32-、SO32-等离子的干扰。
(4)检验反应要求具有一定的选择性①一种试剂如果只与一种或少数几种离子反应,这种反应就叫做选择性反应。
与该试剂反应的离子种类越少,反应的选择性越高。
②如果试剂只与一种离子(或物质)发生反应,这个反应的选择性最高,这样的反应称为这种离子的特征反应。
③在物质检验过程中应尽量采用选择性高的反应,如用品红溶液检验SO2,用KSCN溶液检验Fe3+,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NH3。
2、物质鉴别的类型与方法(1)不用任何试剂的鉴别①先依据外观特征,鉴别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然后再利用它们去鉴别其他的几种物质。
②若均无明显外观特征,可考虑能否用溶解加热或焰色反应区别开来。
③若以上两种方法都不能鉴别时,可考虑两两混合或相互滴加,记录混合后的反应现象,分析确定。
④若被鉴别物质为两种时,可考虑因试剂加入的顺序不同、现象不同而进行鉴别。
⑤若采用上述方法鉴别出一种物质后,可用它做试剂鉴别余下的其他物质。
(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①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水溶性、密度、溶液的酸碱性,确定能否选用水或指示剂进行鉴别。
②在鉴别多种酸、碱、盐的溶液时,可依据“相反原理”。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物质的检验》习题练习(含解析)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物质的检验》习题练习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根据下列实验内容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2.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A.用氨水鉴别Al3+、Mg2+和A g+B.用Ba(NO3)2溶液鉴别Cl-、SO24-和CO23-C.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D.用K M n O4酸性溶液鉴别CH3CH=CHCH2OH和C H3CH2CH2CHO3.检验用硫酸亚铁制得的硫酸铁中是否含有硫酸亚铁,可选用的试剂是() A.NaOH B.KMnO4C.KSCN D.苯酚4.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5.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6.下列各组气体或溶液用括号内试剂加以鉴别,其中不合理的是()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品红试液)B.氯化钠、硝酸银、碳酸钠(稀盐酸)C.酒精、醋酸、醋酸钠(石蕊试液)D.硫酸、硝酸钡、氯化钾(碳酸钠溶液)7.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D.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干燥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在火焰上灼烧,若火焰呈黄色,证明不含K+B.向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若上层溶液呈橙红色,证明含有Br-C.向溶液中先加入新制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呈血红色,证明含有Fe2+D.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若立即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含有Fe3+9.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甲苯和己烯B.用水鉴别苯和四氯化碳C.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酸和乙酸乙酯D.用新制的氢氧化铜鉴别乙醛和乙醇【答案与解析】1.D【解析】A项,只要是碱性溶液均可;B项,只要是氧化性气体均可,如NO2、Br2蒸气;C项,HCO3-也可能;D项正确。
高中化学高考冲刺物质的检验(基础)知识点巩固练习
高考总复习物质的检验(基础)编稿:李作鹏审稿:曹玉婷【考纲要求】1、掌握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2、掌握几种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3、综合运用各类物质的性质、进行常见物质的检验。
【考点梳理】考点一、物质的检验的一般方法1、物质检验的含义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
(1)鉴定:鉴定通常是指对于一种物质的定性检验,鉴定是根据物质的化学特性,分别检出阳离子、阴离子。
(2)鉴别:鉴别通常是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进行定性辩论,可根据一种物质的特性区别于另一种。
(3)推断:推断是通过已知实验事实,根据性质分析推理被检验物质的组成或名称。
2、物质的检验的原则和步骤(1)原则:原理正确、现象明确、方法简单易行、试剂用量最少。
(2)要求:解答物质检验的有关题目时,应按取样、操作、现象、结论的顺序进行描述。
具体应做到:①“先取样,后操作”。
如果样品是固体,一般先用水溶解,配成溶液后再检验。
②要“各取少量溶液分别加入几支试管中”进行检验,不得在原试剂瓶中进行检验。
③要“先现象,后结论”。
(3)基本步骤:外观初步判断(固体、溶液中离子、气体的颜色)化学方法进一步确认(利用特征反应)得出正确结论(根据现象作出判断)3、物质检验的一般方法(1)生成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使被检验的离子形成沉淀,通过沉淀特有的性质加以鉴别。
(2)生成气体法根据加入试剂后,使被检验离子转化为气体,再根据气体的特征来判断离子的存在。
(3)焰色反应法多种金属单质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焰色反应(但属物理方法)。
可用此种方法检验金属或金属离子的存在。
金属阳离子Na+ K+火焰颜色黄浅紫测定方法:用铂丝(可用光洁无锈的铁丝等)蘸含有某阳离子的化合物或其溶液少许,放在酒精灯火焰灼烧,就可以看到火焰的颜色。
高考化学备考 中生百日捷进提升 以物质的性质为线索的理论综合题试题
魁夺市安身阳光实验学校专题十七以物质的性质为线索的理论综合题解题方法策略考试方向元素及化合物综合应用型试题在高考中为必考题型,在各省市及全国卷中均有出现。
在考查形式上通常以工艺流程题,物质制备、性质探究类试题,综合推断试题(少数省市,逐渐淡化),还有结合物质结构进行推断等。
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在考查中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实验等知识融入越来越深,这也就要求我们队元素及化合物知识不再是单纯的记和背了,而是从原理的角度进行掌握,进行整体分析,通过联系、对比、归纳等方法进行解决。
经典题例析【例题1】【2015新课标Ⅱ卷】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回答下列问題:(1)工业上可用KC1O3与Na2SO3在H2SO4存在下制得ClO2,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2)实验室用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通过以下过程制备ClO2:①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溶液X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有__________。
③除去ClO2中的NH3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标号)。
a.水b.碱石灰C.浓硫酸d.饱和食盐水(3)用下图装置可以测定混合气中ClO2的含量:Ⅰ.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50 mL水溶解后,再加入 3 mL 稀硫酸:Ⅱ.在玻璃液封装置中加入水,使液面没过玻璃液封管的管口;Ⅲ.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通入锥形瓶中吸收;Ⅳ.将玻璃液封装置中的水倒入锥形瓶中:Ⅴ.用0.1000 mol·L-1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I2+2S2O32-=2I-+S4O62-),指示剂显示终点时共用去20.00 mL硫代硫酸钠溶液。
在此过程中:①锥形瓶内ClO2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玻璃液封装置的作用是。
③V中加入的指示剂通常为,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
④测得混合气中ClO2的质量为 g。
(4)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会含有一定最的亚氯酸盐。
【高考复习】高考化学复习物质的检验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复习】高考化学复习物质的检验专项练习(含答案)物质的检验和鉴别检验与鉴别都是用来检验物质的常用方法。
以下是物质的检验专项练习,请考生练习。
1.检验SO2气体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A.通过澄清石灰水B.先通过饱和NaHCO3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C.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D.先通过酸性KMnO4溶液,再通过品红溶液,最后通过澄清石灰水【答案】D【解析】要检验SO2中含有CO2,应先除去SO2,再检验CO2,因SO2的存在对CO2的检验会产生干扰。
2.不用试剂只用试管和滴管不能鉴别下列无色溶液的是()A.碳酸钠溶液和稀硫酸B.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C.偏铝酸钠溶液和稀盐酸D.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答案】D【解析】本题为无试剂鉴别,可采取互滴法判断。
A项,碳酸钠溶液滴入稀硫酸中立即有气体产生,而稀硫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开始无气体产生,A项正确;B项,氯化铝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开始无现象,而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铝溶液中一开始就有白色沉淀生成,B项正确;C项,偏铝酸钠溶液滴入盐酸中开始无沉淀,而盐酸滴入偏铝酸钠溶液中一开始就有白色沉淀生成,C项正确;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反应与量无关,无论如何滴加,反应现象均相同。
3.五颜六色的颜色变化增添了化学的魅力,对下列有关反应的颜色叙述正确的是()①新制氯水久置后浅黄绿色消失②淀粉溶液遇碘单质蓝色③氯化铁溶液滴入甲苯中紫色④热的黑色氧化铜遇乙醇红色⑤鸡蛋白溶液遇浓硝酸黄色⑥苯酚在空气中氧化粉红色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③④⑤⑥【答案】C4.(海南卷)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A.用水鉴别乙醇、甲苯和溴苯B.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C.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己烯和环己烷【答案】D【解析】A、B、C均可鉴别:A中,乙醇溶于水,甲苯比水密度小,溴苯比水密度大;B中,乙醇、苯燃烧火焰有明显差别,而四氯化碳不燃烧;C中,乙醇溶于碳酸钠,乙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泡,乙酸乙酯浮于溶液上面。
高考化学复习常见物质的检验专项练习(带答案)
高考化学复习常见物质的检验专项练习(带答案)物质的检验是化学温习必不可少的局部,以陈列式的外形(树)来定义。
以下是罕见物质的检验专项练习,请考生细心练习。
1.以下物质的检验方法正确的选项是()A.KI 淀粉B.Cl- 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C.SO BaCl2溶液D.H+ 酚酞解析: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KI遇到淀粉不变蓝,A选项错误;检验SO时,先参与BaCl2溶液看有无白色沉淀发生,再参与稀盐酸,扫除BaCO3等沉淀的搅扰,C选项错误;向酸性溶液或中性溶液中参与酚酞,溶液都是无色,无法确定溶液中有无H+,D选项错误。
答案:B2.某溶液中能够含有SO、CO、Cl-。
为了检验其中能否含有SO,除BaCl2溶液外,还需求的溶液是()A.H2SO4B.HClC.NaOHD.NaNO3解析:参与BaCl2溶液,能够发生BaSO4和BaCO3两种白色沉淀,但BaCO3溶于稀盐酸,所以再参与稀盐酸,假定依然有白色沉淀,说明该沉淀一定是BaSO4,原溶液中一定有SO 存在。
答案:B3.以下图是某同窗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化肥的进程,其中试剂甲和乙区分能够是()A.甲:熟石灰;乙:稀盐酸B.甲:水; 乙:氢氧化钠溶液C.甲:氯化钠溶液乙:稀硫酸D.甲:稀盐酸乙:氯化钠溶液解析:在三种物质中参与试剂甲时,有氨味发生,说明发生了氨气,铵盐和碱反响生成氨气,所以试剂甲为碱类物质;NH4HCO3和NH4Cl组成上的差异在于阴离子不同,HCO可以和酸反响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而Cl-不能,所以试剂乙为酸类物质;契合这两个条件的只要A选项。
答案:A4.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种钙盐。
将其参与稀盐酸中,有气泡发生,生成的气体无抚慰性气息,而且能使廓清石灰水变混浊,那么珍珠的主要成分是()A.CaSO4B.CaCl2C.CaCO3D.Ca(OH)2解析:能使廓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无味气体一定是CO2,所以珍珠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碳酸盐。
2018高考化学 考点必练 考点14 物质的检验
考点十四物质的检验【知识讲解】物质检验的方法常用的物理方法有:①观察法;②嗅试法;③加热法;④水溶法;⑤焰色反应法等。
常用的化学方法有:①加热法;②点燃法;③指示剂法;④显色法(如无水硫酸铜遇水显蓝色);⑤互滴法;⑥不同试剂两两混合法(又称:简明列表法)等。
常见物质检验的方法如下1.阳离子的检验:2.阴离子的检验:3.常见气体的检验⑴ H2:灼热的CuO和CuSO4,黑色的CuO变红,白色CuSO4粉末变蓝色。
⑵ O2: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⑶ CO:灼热的CuO和澄清石灰水,黑色的CuO变红,石灰水变浑浊。
⑷ CO2:气体通入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⑸ Cl2: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⑹ HCl:通入硝酸银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
⑺ SO2:品红溶液,品红溶液红色退去,再加热。
又出现红色。
⑻ NH3: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⑼ NO:打开瓶口与空气接触,立即变为红棕色气体。
4.有机物的检验⑴碳碳双键或三键:加少量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⑵甲苯:取两份甲苯,一份滴入溴水,振荡后上层呈橙色;另一份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紫色褪去。
⑶卤代烷:与NaOH溶液(或NaOH的醇溶液)共热后,先用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代烷,淡黄色沉淀的为溴代烷,黄色沉淀的为碘代烷。
⑷乙醇:将螺旋状铜丝加热至表面有黑色CuO生成,迅速插入待测溶液,反复多次,可见铜丝被还原成光亮的红色,并由刺激性气味产生。
⑸苯酚:滴加过量的浓溴水,有白色沉淀;或滴加少量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
⑹乙醛或葡萄糖: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产生银镜;或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有红色沉淀生成。
⑺乙酸:使石蕊试液变红;或加入Na2CO3或NaHCO3溶液有气泡;或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溶解得蓝色溶液。
⑻乙酸乙酯:加入滴加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红色变浅或消失。
⑼淀粉:滴加碘水,呈蓝色。
专题17 以物质的性质为线索的理论综合题-2018年高考化学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技能方法)(解析版)
元素及化合物综合应用型试题在高考中为必考题型,在各省市及全国卷中均有出现。
在考查形式上通常以工艺流程题,物质制备、性质探究类试题,综合推断试题(少数省市,逐渐淡化),还有结合物质结构进行推断等。
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在考查中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实验等知识融入越来越深,这也就要求我们队元素及化合物知识不再是单纯的记和背了,而是从原理的角度进行掌握,进行整体分析,通过联系、对比、归纳等方法进行解决。
【例题1】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绿矾的一些性质进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绿矾样品,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再向试管中通入空气,溶液逐渐变红。
由此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端开关K1和K2)(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m1 g。
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m2 g。
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①仪器B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 恒重,记为m 3 g 。
A .点燃酒精灯,加热B .熄灭酒精灯C .关闭K 1和K 2D .打开K 1和K 2,缓缓通入N 2 e.称量A f.冷却至室温③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绿矾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x =________________(列式表示)。
若实验时按a 、d 次序操作,则使x 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2)中已恒重的装置A 接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打开K 1和K 2,缓缓通入N 2,加热。
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
①C 、D 中的溶液依次为_________(填标号)。
C 、D 中有气泡冒出,并可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高考化学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基础练测)专题14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掌握常见物质检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2018高考将会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为基础,依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如过滤、重结晶、萃取分液、蒸馏、洗气、干燥等,考查对离子、气体、有机物等的检验,要牢记物理及化学提纯方法,注意答题细节。
预计2018年对本讲的考查将以自然界中的矿石材料或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渣处理工艺为命题背景,设计物质的分离或提纯路线,突出表现化学科学在物质的制备中的应用的命题趋势较大,考生应予以关注。
一、物质的检验1、物质检验时对反应的一般要求(1)反应要有明显的外部特征,如:溶液颜色的改变、沉淀的生成或溶解、气体的产生等。
(2)反应要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如:溶液的酸碱性、浓度、温度等的选择。
(3)物质检验时常需排除干扰物的影响,如:用Ba2+检验SO42-时应排除CO32-、SO32-等离子的干扰。
(4)检验反应要求具有一定的选择性①一种试剂如果只与一种或少数几种离子反应,这种反应就叫做选择性反应。
与该试剂反应的离子种类越少,反应的选择性越高。
②如果试剂只与一种离子(或物质)发生反应,这个反应的选择性最高,这样的反应称为这种离子的特征反应。
③在物质检验过程中应尽量采用选择性高的反应,如用品红溶液检验SO2,用KSCN溶液检验Fe3+,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NH3。
2、物质鉴别的类型与方法(1)不用任何试剂的鉴别①先依据外观特征,鉴别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然后再利用它们去鉴别其他的几种物质。
②若均无明显外观特征,可考虑能否用溶解加热或焰色反应区别开来。
③若以上两种方法都不能鉴别时,可考虑两两混合或相互滴加,记录混合后的反应现象,分析确定。
④若被鉴别物质为两种时,可考虑因试剂加入的顺序不同、现象不同而进行鉴别。
⑤若采用上述方法鉴别出一种物质后,可用它做试剂鉴别余下的其他物质。
(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①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水溶性、密度、溶液的酸碱性,确定能否选用水或指示剂进行鉴别。
②在鉴别多种酸、碱、盐的溶液时,可依据“相反原理”。
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提纯是中学化学实验中的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实验内容,复习时应掌握:1、物质提纯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复、易分。
所谓不增,不引进新的物质;不减指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的物质;易复指被提纯物质转化后易复原;易分指易使杂质与被提纯的物质分离。
2、常见物质除杂方法原物质所含杂质除杂物质主要操作方法N2O2灼热的铜网用固体转化气体CO2H2S CuSO4溶液洗气CO CO2NaOH溶液洗气CO2CO 灼热CuO 用固体转化气体CO2HCl 饱和NaHCO3溶液洗气H2S HCl 饱和NaHS溶液洗气SO2HCl 饱和NaHSO3溶液洗气Cl2HCl 饱和食盐水洗气CO2SO2饱和NaHCO3溶液洗气C MnO2浓盐酸(需要加热) 过滤MnO2 C -加热灼热C CuO 稀酸(如稀盐酸) 过滤Al(OH)3Fe2O3NaOH溶液、CO2过滤Fe2O3Al2O3NaOH溶液过滤Al(OH)3SiO2盐酸、氨水过滤SiO2ZnO 盐酸过滤BaSO4BaCO3盐酸或稀硫酸过滤NaHCO3溶液Na2CO3CO2加酸转化法NaCl溶液NaHCO3HCl 加酸转化法C CuO 稀酸(如稀盐酸) 过滤FeCl3溶液FeCl2Cl2加氧化剂转化法FeCl2溶液CuCl2Fe 过滤FeCl2溶液FeCl3Fe 加还原剂转化法CuO Fe 磁铁吸附CuS FeS 稀盐酸过滤NaCl I2晶体-加热升华NaCl晶体NH4Cl -加热分解KNO3晶体NaCl 蒸馏水重结晶、过滤乙烯SO2碱石灰用固体转化气体乙烷C2H4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洗气溴苯Br2NaOH稀溶液分液甲苯苯酚NaOH溶液分液乙醇水(少量) 新制CaO 蒸馏苯酚苯NaOH溶液、CO2分液考点1 物质的检验【例1】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①②③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答案】D【名师点睛】这是一组探究性题型,明确浓硝酸的性质,例如浓硝酸的挥发性、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等是解答的关键。
解题时需要将题目中产生红棕色气体NO2的两种可能性综合分析,另外还需要注意反应在空气中进行,因此就必须考虑空气中氧气对实验的干扰。
平时复习要掌握信息的提取能力,突出知识迁移的能力。
考点2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例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除去KNO3中的少量NaCl,可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B.乙醇中含乙酸杂质,可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除去C.可用微光笔检验淀粉溶液的丁达尔效应D.苯中混有甲苯,可加适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再加烧碱溶液后分液可得到苯【答案】B1.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去NaHCO3固体中的Na2CO3将固体加热至恒重B.制备无水AlCl3蒸发Al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C.重结晶提纯苯甲酸将粗品水溶、过滤、蒸发、结晶D.鉴别NaBr和KI溶液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CCl4萃取【答案】D【解析】A、加热碳酸氢纳分解生成了碳酸钠,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直接蒸发Al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AlCl3溶液,铝离子发生水解,最终得到的是Al(OH)3,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的方法是:将粗品水溶,趁热过滤,滤液冷却结晶即可;D、NaBr和NaI都能与氯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单质,再用四氯化碳萃取,颜色层不同,NaBr的为橙红色,KI的为紫红色。
故选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与鉴别及物质的制备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基本操作方法、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C项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的步骤。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答案】A3.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A.NaHCO3、Al(OH)3B.AgCl、NaHCO3C.Na2SO3、BaCO3D.Na2CO3、CuSO4【答案】C【解析】A. NaHCO3、Al(OH)3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生成硫酸钠、硫酸铝、二氧化碳和水,最终无固体存在,A项错误;B.AgCl不溶于酸,固体不能全部溶解,B项错误;C.亚硫酸钠和碳酸钡加入足量水时,碳酸钡不溶于水使部分固体不溶解,加入稀盐酸,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固体全部溶解,再将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稀硫酸和碳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二氧化碳和水,符合题意,C项正确;D. Na2CO3、CuSO4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振荡后无固体存在,D项错误;答案选C。
【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的推断和性质。
【名师点睛】该题既能检查学生元素化合物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检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更能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难度较大,解答时应认真分析题干,找出明显条件和隐蔽条件。
4.为了确定某样品是否被氧化,所选用试剂(括号中物质)不正确...的是A.FeCl2(KSCN溶液) B.KI(淀粉溶液)C.白磷(紫色石蕊溶液) D.Na2SO3(BaCl2溶液)【答案】D5.鉴别NaCl、NaBr、NaI、NaS溶液可以选用的试剂是A.溴水 B.AgNO3溶液 C.苯 D.FeCl3溶液【答案】B【解析】AgNO3溶液分别与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溴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浅黄色沉淀;与碘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黄色沉淀;与硫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依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区分四种溶液,B正确;正确答案选B。
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鉴别方法及选用该方法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序号方法选用该方法原因A用新制氢氧化铜鉴别乙醛和乙酸新制氢氧化铜能被乙醛还原,产生砖红色沉淀,而与乙酸发生碱与酸的复分解反应产生溶解现象B碳酸钠溶液可鉴别乙酸、乙醇两种无色液体碳酸钠可与乙酸发生盐与酸的复分解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而与乙醇不反应C 用氯化铁溶液鉴别乙醇和苯酚氯化铁与羟基反应显紫色D 用水鉴别乙醇和甲苯乙醇与水互溶,甲苯与水有分层现象【答案】C【解析】乙醛有醛基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得到砖红色沉淀,乙酸没有醛基,但是乙酸有显酸性的羧基,可以与氢氧化铜反应得到可溶于水的醋酸铜,选项A正确。
乙酸有羧基,显酸性,且酸性强于碳酸,所以乙酸可以与碳酸钠反应得到二氧化碳,而乙醇没有羧基,实际显中性,与碳酸钠不反应,选项B正确。
氯化铁应该与酚羟基作用而显色,与醇羟基不反应,所以不能说“氯化铁与羟基反应显紫色”,选项C错误。
乙醇与水混溶,所有的烃都不溶于水,所以甲苯不溶于水,应该分层,选项D 正确。
点睛:进行有机物的鉴别时,要注意到有机物的化学性质的区别,但是同时也要注意其物理性质的差异。
因为在鉴别的时候一般会使用某种水溶液,所以要考虑该有机物是否溶于水,如果不溶于水,还要考虑其密度大于还是小于水。
7.某化合物M由两种常见的元素组成,为了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M的化学式可能为()A.Cu2S B.CuS C.FeS2 D.Fe3S4【答案】A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所得结论均正确的是实验操作实验观象结论A往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淀粉完全水解B用0.100mol·L-1盐酸滴定未知浓度NaOH 溶液(甲基橙做指示剂) 溶液由橙色变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滴定到达终点C 将BaCl2溶液滴入某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存在SO42-D 往加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红色煺去证明CO32-水解呈碱性【答案】D【解析】A.说明淀粉水解,不能说明淀粉完全水解,故A结论错误;B.溶液由黄色变橙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表明滴定达到终点,故B实验现象错误;C.该溶液还可能存在CO32-、SO32-、Ag+等,故C结论错误;D.往加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CO32-完全转化为CaCO3,红色褪去,证明CO32-水解呈碱性,故D正确。
故选D。
9.以下是以空气、海水中的物质为原料制取纯碱的工业流程:已知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除去粗盐中的杂质离子可依次加入NaOH 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B.甲、丙分别为N2、CO2C.分离得到丁和NH4Cl 溶液的操作是过滤D.上述流程中物质转化有涉及置换反应【答案】D10.已知某透明澄清的溶液中可能含有NO3-、Cl-、SO42-、CO32-、NH4+、Fe3+、Al3+和K+中的几种,且所含阴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