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集错本建立与应用之研究》之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初中教科研课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错题集的运用与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教科研课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错题集的运用与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课题申报\初中数学课题申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错题集的运用与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错题集的运用与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在教学中,很多数学老师都会遇到同样的困惑:学生总是喜欢犯同样的错误,许多问题讲了又讲,很多学生还是会一错再错。

这是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几乎普遍存在于每一个学生身上。

学生在平时的作业、单元测试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做错各种类型数学题目,对于这些做错了的题目,教师一般都会及时、重点评讲,帮助学生找到错误的根源。

但是通过单元测试我们发现还会有24%的同学犯同样的错误,36%的同学对类似的问题不能触类旁通。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原因:1学生没有足够重视自己所犯的错误。

只知道错了,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错了。

2.学生做完习题很少进行反思,不能对知识系统和数学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建立起清晰的知识网络。

因此我们认为建立错题集,是学生提高数学成绩和学习效益的重要捷径,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重要步骤,能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知识网络和结构。

基于此我们确立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错题集的运用与研究”的课题。

一方面,通过研究学生的典型易错题,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培养学生学会建立自己的错题集并合理使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错误率,从而达到真正的“减负”,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水平。

促进教师尽早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思维定势的束缚,并促使教师主动和乐于接受新理念,成为新课程、新理念的实践者、开拓者和积极的推动者,从而能够在教学中主动落实新理念,全面实施新课程。

2、能促进师生之间情感交流。

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通过此项研究,让教师走到学生中去,真正的去了解学生,知道他们学习的困惑所在,有的放矢的去帮助他们,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水到渠成地建立师生之间真挚的情感。

初中数学课题结题报告doc

初中数学课题结题报告doc

初中数学课题结题报告篇一:关于《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结题报告关于《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课题的结题报告摘要:“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是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设计出不同的、适合各类学生的作业,从而帮助、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完成作业,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分层作业的设计研究,有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分层; 作业; 设计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是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育提出的要求。

从农村学校现状分析,学生大多存在着基础知识及基本能力之间差异。

面向全体学生就不能无视这种差异,而应因人定标、因材施教。

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而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更是我们实行素质的一个重要理念。

在“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教育观下,我们必须认清应试教育下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符合素质教育标准的形式多样的数学作业形式。

素质教育要求下的教师,设计作业不应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而应蕴含丰富的教育因素,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一)、我校学生学习现状当前,在我校初中部各个班级,都存在着学生照抄作业现象,尤其是理科作业。

有的班级这种现象还比较严重。

这严重影响了我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风气。

学生照抄作业,有学生自己的原因,但更多是教师自身原因。

主要是以下情况造成的。

1、教师在布置课堂作业时没有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感受,作业太难,学生不会做。

2、教师布置作业量过大。

3、学生上课没听懂。

4没有留给学生足够时间。

初中数学教研组结题报告(3篇)

初中数学教研组结题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我校初中数学教研组在近一年的时间内,围绕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现将本次教研组活动结题报告如下:二、研究背景与目标1. 研究背景(1)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需要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

(3)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影响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2. 研究目标(1)探索适合新课程改革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1)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制定。

(2)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3)初中数学教学评价的改革。

(4)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初中数学教学的研究现状。

(2)行动研究法:针对研究问题,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总结经验。

(3)案例分析法:对优秀教学案例进行剖析,提炼教学策略。

(4)经验总结法:对教研活动进行总结,提炼研究成果。

四、研究过程与成果1. 研究过程(1)制定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目标、内容、方法等。

(2)组织教研活动: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专题研讨等活动。

(3)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根据研究目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总结经验。

(4)撰写研究报告:对研究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

2. 研究成果(1)形成了一套适合新课程改革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

(2)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提高了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1. 存在问题(1)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不够深入,教学观念仍需更新。

错题集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

错题集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

错题集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错题集应用研究结题报告
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错题集应用。

为此,我们采用了实验研究的方法,对比了使用错题集和不使用错题集的学生的学习成绩。

结果表明,使用错题集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优于不使用错题集的学生。

研究发现,使用错题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错题集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问题,并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错题集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错题集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于“数学学科纠错本使用规范”课题的结题报告

关于“数学学科纠错本使用规范”课题的结题报告

关于“数学学科纠错本使用规范”课题的结题报告-庄晓娟师资处关于“数学学科纠错本使用规范”课题的结题报告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庄晓娟一、摘要“错误”,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纠错本”的实施凸显出“错误”的内在价值,使之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纠错本”的使用却存在着诸多误区。

一份合理、清晰的使用规范是“纠错本”有效实施的基础和保障。

本研究旨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数学学科纠错本使用规范”,以提高纠错本的使用功效。

关键词:数学纠错本使用规范二、问题的提出1. 研究问题新课程理念下,数学学科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学习方式,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把学生培养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和自信心的人。

从数学教育研究发展的现状来看,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当下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课题。

华洋外国语学校全面推行的“学科学习四本”(预习质疑本/笔记本/纠错本/资料夹)正是基于“个别化自主学习”的一次有效探索与成功尝试。

它强化了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优化了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行为的品质,使学生获得了真正学习的体验与收获。

有鉴于此,笔者选择华洋外国语学校“学科学习四本”之一的“纠错本”作为研究范围。

“纠错本”由学校统一印制,要求学生把考试中做错的习题摘抄下来。

它既是学生积累学习经验的宝库,又是教师改进教学,探索规律的重要依据。

在这个研究范围内,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本课题主要以“纠错本”的使用规范为视角展开。

笔者针对中学数学的学科特点,系统、深入地调查和研究“纠错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并试图制定出一份合理、清晰、操作性强的“数学学科纠错本使用规范”,以期改善“纠错本”的使用现状,提高其使用效率。

2 研究背景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以现有的认知发展观水平为出发点,以“最近发展区”为定向,在不断的产生错误和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进行的。

错题集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

错题集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

错题集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作者:黄淑玲来源:《读写算》2018年第08期摘要随着当前新课改的日益推进,现有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也面临着许多改革和冲击,当然这也对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口号,就如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及利用和如何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等等,鉴于此,本课题拟就对通过错题集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一番探索和实践,并把一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呈现,力求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为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参考,进而为提高当前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错题集;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应用研究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178-01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时代的进步,现有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也面临着许多改革,不仅教师的教学资源要不断的进行开发,学生的学习资源更需要多方位多角度的挖掘利用。

而由于数学学科的特殊性,错题集的收集和有效运用不仅会是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一项有利保证,也会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通过课题有效性的实践和研究:1.让学生能从被动到主动的养成整理错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2.让学生学会根据他们自身学习的需要整理错题。

其实,建立错题集更关键的是要将错题处根据自身错误的原因做相应的错误分析以及对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自身进行查缺补漏,把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盲点及时消除或化解,这也是整理错题集最重要的意义所在。

3.建议不只是学生建立错误题集,教师也建立错误题集。

(1)教师把错误题集转化为教师课程资源。

(2)指导学生把错误题集转化为他们强有力的学习资源。

三、研究方法(1)文献法。

查询文献和资料,使课题研究有相关的理论支撑。

(2)个案追踪法,对确定的个案进行跟踪分析,看得出的结论是否跟预期的相吻合,从而作为课题有效性研究的可行性依据。

(3)经验总结法。

在研究的过程中,对取得的成效跟遇到的问题及时分析及时总结并撰写反思、阶段小结等。

初中数学 “数学学科充分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研究策略”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 “数学学科充分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研究策略”结题报告

“数学学科充分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研究策略”结题报告安全九年一贯制学校:王旭二00七年十二月“数学学科充分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研究策略”结题报告安全九年一贯制学校王旭2007年3月至今, 在学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教导处的指导下,本组对“数学学科充分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研究策略”这一课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和探索,现已取得了一些成果。

总结将近一年的研究过程和结果,现报告如下: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在我校中,有极少部分学生学习数学备有一本自己的错题集,这些学生往往记录的是平时自己解题时所产生的错误的题目,这仅仅是一本个性化的错题资源。

没有共性、代表性、典型的内容。

在整个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错误,如果这些错误信息的重视只在改正层面,笔者认为较难使全体学生真正的认识到这些错误,所以笔者提出让数学教与学过程中的错误生成学习资源,并能通过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课题的界定和意义“学生错误资源”的含义: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所暴露出错误,教师常常会对学生产生错误持反对态度,有回避、有痛批等不正确的教学行为。

教师如果改变了过去全盘否定的做法,而是让学生出现错误时,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从中发现合理的成分和闪光点,给予肯定和欣赏,并顺着学生的思路引导他们利用其中的合理成分纠正错误,获得正确认识。

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并不可怕,更不可耻,将学生从错误的恐惧中解放出,积极参与数学学习过程。

《数学学科充分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研究策略》这一课题的提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其一,有利于促使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在新课程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我们都要积极去解决。

其二,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提高。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说过:“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可以说,没有错误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因此,利用错误拓展师生共同成长的空间,使课堂中的错误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这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促进学生学习,达成教学目标的必由之路。

《初中数学学习评价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学习评价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学习评价实验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背景2002年12月27日,《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说:“现行中小学评价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尚未形成健全的教师、学校评价制度等等”。

我们体会到:传统的评价与考试制度造成学校、学生及家长一味地重视书本知识,却忽视与生活、社会的联系,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

如果没有新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案,课改也难以向纵深发展。

所以必须研究建立与新课程相配套的、可操作的多元化、发展性、过程性、激励性的评价体系,取代过去以一张试卷定终生的做法。

为此,我们进行初中数学学习评价实验研究。

我们课题组于2003年成立并将课题向埇桥区教育局教研室申报,同时进行实验研究。

2005年向省教育科学规划办上报《立项申请书》,同年7月安徽省教育厅批准立项。

四年来,我们围绕这一课题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这为我们进行课题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我们指出了研究方向,提供了研究方法。

(二)、华南师大柯森教授和华东师大王凯博士等专家对学生评价做如下界定:“学生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认知的、情感的、动作技能的)或将学生进行分等级以便甄别而对学生的表现(真实情景中的、模拟情景中的表现;已有的、正在呈现的、可能的表现)的评价,是一种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综合。

初中数学活动课的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活动课的研究结题报告

03
研究结果
数学活动课的实施情况
01
课程设置
在研究期间,我们观察到初中数学活动课的课程设置丰富多样,涵盖了
数学应用、数学游戏、数学建模等多个领域。这些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活
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02
教学资源
学校为数学活动课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包括数学软件、教具、以
及在线学习平台等。这些资源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初中数学活动课 的教学策略、方法及其对学生学 习效果的影响。
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为初中数学教育提供 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促进数学教 育的改革与发展。
02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与样本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某城市的5所初中学校为研 究对象,涵盖了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 育机构。
样本选取
初中数学活动课的研究结题报告
汇报人: 2024-01-07
目录
• 研究背景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与建议 • 结论
01
研究背景
初中数学教育的现状
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导
创新能力培养不足
目前初中数学教育仍以传统的讲授式 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性和趣味性。
传统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2 3
活动课实施效果显著
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成绩,发现参与 数学活动课的学生在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 力方面有明显提升。
活动课内容丰富多样
本研究设计的数学活动课涵盖了多个主题,包括 数学游戏、数学建模、数学探究等,满足了不同 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活动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在组织和实施数学活动课的过程中,提升了 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同时加深 了对数学教育的理解。

【课题研究】《初一数学校本作业开发与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研究】《初一数学校本作业开发与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研究】《初一数学校本作业开发与实践研究》开题报告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教育理念,它体现了数学的个性化特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反观数学教学的现实状况,就会发现由于内容偏难,要求偏高,若再加上作业布置的不合理,自然会形成部分学生学习困难,即使付出努力也不见得能有很好的分数的情况,这造成了实际教学与学习效果与设想结果相差甚大。

校本作业的推出可以改变教师课前备课的关注点和备课方式;可以改变教师业务能力的评价标准;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

设计校本作业时我们可以关注教师课前备课的关注点和备课方式是否合适;关注学生智力分层是否恰当;学生作业量的多少;学生的作业难度是否适宜,较好地提升了作业布置的针对性、有效性。

有效发挥了作业的反馈作用:找出教学中是否有疏漏,学生是否消化吸收;发挥它的激励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树立自信,克服恐惧感,为后继学习扫除障碍。

鉴于此,我提出了《初一数学校本作业开发与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课题核心概念及其界定初一数学校本作业开发与实践研究是指在初一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发基于学校特色的校本作业并在实践中衡量其在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中所起到的作用,寻找学生作业与学习效果的切合点,寻求初一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和初一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引导学生进行高效数学学习的一种实践研究。

二、国内外已有研究现状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定教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研究学生如何学,正确做好学生的学习指导。

初中数学是应用性的学科,要让学生掌握并理解数学知识并会应用所学解决问题,在强化训练方面,就必须做足功夫。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更侧重于如何教会学生知识,选用的作业一般以教材内容、教辅材料为主,弱化了对作业的研究,把作业检测侧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而忽视了不同类别作业题在不同层次学生中的作用等功能性研究,久而久之,学生对单调的作业训练失去兴趣,以至于失去了学习数学的热情。

《初中数学易错知识点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易错知识点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易错知识点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发布时间:2021-01-08T10:48:16.200Z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1月作者:周洪祥[导读]周洪祥贵州省福泉市宏福实验学校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21)01-150-02一.课题背景及研究价值。

0在r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数学老师都会遇到同样的困惑:学生总是喜欢犯同样的错误,许多问题讲了又讲,还是有很多人会一错再错。

这是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且几乎普遍存在于每一个学生身上。

数学教学离不开学生的解题,而且让学生做得既对又快也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梦想。

但学生那些一错再错的“易错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方面,通过研究学生的典型易错题,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培养学生学会建立自己的错题集并合理使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错误率,从而达到真正的“减负”,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认为研究典型易错题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已经成为了大部分教育者的共识,所以研究典型易错题势在必行。

二.l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发展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复习的时效性。

2.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把握教师教学的方向性,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可能出现的错误知识点,以及出现问题后从哪些方面加以弥补。

三.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易错知识点是指学生在学习中一方面由对所学知识掌握不扎实、理解不透彻、粗心马虎等原因造成的反复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点不理解或理解不深刻等原因造成的又多次出现的错误知识点。

四.课题研究和内容。

1.研究典型易错题型及成因。

2.研究在教学中如何进行纠错指导。

3.根据本课题的具体研究,重点选择研究和实践相结合这一研究类型,学生在学习中易错知识点及应对策略。

数学课题结题报告(4篇)

数学课题结题报告(4篇)

数学课题结题报告(4篇)数学课题结题报告(通用4篇)数学课题结题报告篇11.研究的问题本课题以中学数学课程教材开发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初、高中数学“课标”教材的编写和实验为载体,以新中学数学教材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模式为切入点展开。

课题研究分为四个部分:1.1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

通过研究,认清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大趋势,认清我国数学教育的优势与问题所在,提出新教材编写过程中应当把握好的基本关系。

研究成果是一组有新意的、能指导教材编写的论文。

1.2新初中数学课程教材的创新设计、编写和实验。

通过研究,探索新初中数学课程教材的创新点,如探索创新的开放的数学课程教材结构体系,探索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自主学习方式的数学课程教材设计机制,数学课程教材设计中积极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的设计等。

研究成果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九年级)》、相应的教师教学用书、教学资源等以及一组相关论文。

1.3普通高中新数学课程教材设计、编写和实验。

通过研究,寻找具有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高中数学课程教材设计模式,探索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接受式与活动式有机结合的学习方式的数学课程教材的设计与编写途径,数学课程教材设计中积极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的设计等。

研究成果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相应的教师教学用书、教学资源以及论文。

1.4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

通过研究,探索信息技术在帮助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理解数学本质、改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特别是数学探究能力上的作用和途径。

研究成果是《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数学(信息技术整合本)》、信息技术支持系统和论文。

2.研究思路本研究按照“文献研究——建构理论——教材编写实践——教材实验——归纳、反思——修正教材”的路线进行,从对数学教育改革的历史分析开始,在分析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以当代数学课程理论、数学教育心理学理论等为依据,构建数学教育改革中应当把握的基本关系、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以及数学课程教材的创新等理论;在文献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新初、高中数学教材的编写,将理论付诸于教材编写的实践,并通过教材实验以检验理论构想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再通过多种方法收集教材实验数据和实验区师生对教材的反馈意见,经过认真分析、归纳,作为教材修订的依据,落实在教材修订过程中。

初中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结题报告初中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结题报告摘要:人们常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如果我们能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课程与教学,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数学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在我们每一节数学课堂上,学生学习新知识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错误时客观存在的。

甚至老师也会有出错的时候。

新课程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我们都要积极去解决。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认真审视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错误,努力发掘其中的“闪光点”,及时捕捉学生错误中的价值,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在错误中发展,使错误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

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应认真揣摩学生的思维过程,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因势利导,让课堂生成更精彩,让错误伴随着学生更好地成长。

关键词:错误资源数学教学利用有效性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实践研究的提出与意义(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师在授课的教学中已经不是单纯上知识的传授,而是新课程对人生追求带来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关键要建立自信心。

”良好的学习情感与态度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动力,是克服困难和探索创新的力量源泉。

一般课堂都是采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出题、学生反复训练,然后领悟的“满堂灌”模式。

学生处于被动、被迫、强记、机械模仿的操作过程,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程式化。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而更多的教学资源则是在学习中产生的。

这些错误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但教师在广泛利用校内外资源的同时却忽略了学生错误这一潜在的隐性课程资源。

学生错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丰富了课程资源,顺应了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对课堂教学改革具有推动作用;错误资源的提出为教师拓宽了思路,使错误资源不再荒废,进而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利用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利用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利用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课堂教学不是一个被动的传递和执行课程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资源、提升资源的过程。

师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分析解决已有的问题,同时又不断地发现新的问题,这一过程并非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会产生认知偏差或失误。

这些偏差和失误,作为宝贵的认知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同样重要。

把学生的差错看成是难得的资源,并且加以运用,我们课堂也因差错而变得有意义,有生命力。

二、课题的界定和意义错误资源就是指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景中产生并能引起认知冲突的语言或符号,是在集体“识错”“思错”和“纠错”过程中生成的课程资源。

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所暴露出错误,教师常常会对学生产生错误持反对态度,有回避、有痛批等不正确的教学行为。

教师如果改变了过去全盘否定的做法,而是让学生出现错误时,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从中发现合理的成分和闪光点,给予肯定和欣赏,并顺着学生的思路引导他们利用其中的合理成分纠正错误,获得正确认识。

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并不可怕,更不可耻,将学生从错误的恐惧中解放出,积极参与数学学习过程。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利用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的提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其一,有利于促使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在新课程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我们都要积极去解决。

其二,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提高。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说过:“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可以说,没有错误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因此,利用错误拓展师生共同成长的空间,使课堂中的错误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这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促进学生学习,达成教学目标的必由之路。

其三,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将把本课题的研究,作为我们年级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增长点。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和错误相伴的过程,“错误”,它具有刺激、醒悟、陪衬、免疫的功能。

七年级数学易错点的提前干预》的结题报告

七年级数学易错点的提前干预》的结题报告

篇一:初中数学易错点提前干预研究初中数学易错点提前干预研究【摘要】易错题提前干预的实践与研究能很好地营造学校的合作文化。

教师开展易错题的提前干预,需要彼此的合作交流。

在进行易错题提前干预的实践研究中,教师和教师之间互通经验,为该研究的具体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在行动和举措上更为开放和民主。

而这些也会自然而然地感染同伴,影响组织,进而使学校变成合作共同体的联合体。

同时,易错题提前干预的相关措施由教师具体落实,有利于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经验。

另外,易错题的提前干预,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更好地领悟相关的思想和方法,明确相应的概念定义,使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更富有活力和内涵。

教学中,对易错题要有意讲授,常抓不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

【关键词】数学;易错题;干预研究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的应用的过程。

因此,我们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理论知识,然后在生活中能灵活的应用。

但从目前来看,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误体现出来:一是学生并没有认识到数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不扎实;二是在新课标的倡导下,在老师的不断强化下,学生机械的认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但在处理数学问题时,却把生活丢在了一边,不知道利用我们的生活经验解数学题目,造成题意理解的错误。

如果教师能分析学生犯错误的本质原因,在错误上“做文章”,就可以变“废”为“宝”。

我们知道,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这说明有的同学在同类问题上经常出现错误,是他某一方面的能力存在了欠缺,我们只有帮助他改变这一缺憾,对他未来的发展才是有所帮助的。

通常我们在错误没有发生之前采取了措施,称为“提前干预”。

这里,我们把错误发生之后,采取措施,避免再次发生称为“行为跟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曾归纳出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初中数学集错本建立与应用之研究

初中数学集错本建立与应用之研究

初中数学集错本建立与应用之研究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随着新课程新理念在教育领域中的全面推广,对于如何做到最大限度的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教师共同关注的焦点。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师不能再搞题海战术,让我们的学生感到数学深奥、繁琐、枯燥,因为畏惧数学而排斥数学,这就违背了新课标背景下数学教学的要求。

纵观我们的数学教学,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痛苦:反复练习的习题,学生仍会犯错,而且载倒在同一个错误上。

不少学生都有这样的怨言:数学题目怎么这么多,这么难,我做来做去还是不会做。

因此建立一个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的,系统的,可操作的“集错本”已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需求。

学生可以在“集错本”中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因为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而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教师也能达到轻负优质的教学目的。

这几年我们农村中学的生源数量急速下降,学生的素质也让人担忧。

几乎所有的农村学校的教师都苦于学生难教,多数的学生学习习惯差,对于数学学习更是没有心思。

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看到数学就联想到深不可测的题海教师总认为只要做的多,学生就不会在考试中因为遇到陌生的题目而束手无策;只要反复的练习,就会熟能生巧。

于是大搞题海战术,结果自己心力憔悴,学生气喘吁吁,差生如此,连优生都叫喊学习的枯燥。

最终造成学生害怕学习,逃避学习。

(二)一错再错懊恼自己没有学数学的天赋学生的错题,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他讲解“透彻”,可没过多久,学生还在同道题中犯同样的错误。

搞得教师或怀疑学生的智力和上课的专注,或怀疑自己教学方法上的缺失。

可怜我们的孩子心灰意冷:“哎!老师不说我也知道自己有多笨了,我看这辈子我是没能力学数学了!”畏惧数学的深不可测,最终放弃,没有学的勇气。

(三)临近考试“胡子眉毛一把抓”临近考试,数学复习存在两种弊端:要么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优点和缺点茫然不知,根本做不到查漏补缺;要么有更多的学生“胡子眉毛一把抓”,累得支架不住,对自己没信心,自卑丧气,自暴自弃。

《初中数学集错本建立与应用之研究》之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集错本建立与应用之研究》之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集错本建立与应用之研究》之结题报告《初中数学集错本建立与应用之研究》是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农村青年教师专项”研究课题,此课题得到了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并在市区教研领导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于2010年9月启动,已进行了近一年半的研究。

我们一改学生错误多撒且无心理会的现象,系统规范的将学生的错误集中到一个本子里,并进行学生和教师双方面的分析,本着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为终极目的,结合新的理念和手段,使这项课题的研究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学校小沙中学是目前舟山农村中学的典型代表,存在生源急剧下降的低谷时期。

一方面表现为数量的削弱。

现在我校每个年级段分两班,每班25人不到(包括外地生),这一局面在当今的小班化教学的契机下,应该说是一种“绿色有机产品”,这为课题的开展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

另一方面是令人担忧的较低的生源素质。

尽管学生人数少,但个个是令老师棘手的,抓教学的合格率、平均分和较差率已经成为压在我校教师肩上的三座大山。

所以集错本的建立迫在必行。

2、学生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作业调查,我们发现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低的普遍原因有以下几个:(1图1:学生对20道会做题和2道错题喜欢情况的统计图从图1中明显反映了特别在复习阶段学生不会衡量自己学习上的重点和难点。

他们只做对(题)的,不做错(题)的。

只做无用(题)的,不做难(题)的,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没有战胜错误的勇气,抓不住自己学习的薄弱点。

(2)学习缺乏反思错误的习惯0%10%20%30%40%50%独立订正请教老师或同学抄袭同学分析错因图2:学生处理错误方法情况的统计图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很少有学生会对错误进行错因的分析,只停留在订正的层面上。

所以,不能彻底地将错误纠正。

(3)学习上重复错误图3 :学生重复出错现象存在情况统计图从上图中看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懊恼自己一错再错,一次次的失败,让学生对学习缺乏勇气和信心。

初中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结题报告初中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结题报告摘要:人们常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如果我们能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课程与教学,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数学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在我们每一节数学课堂上,学生学习新知识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错误时客观存在的。

甚至老师也会有出错的时候。

新课程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我们都要积极去解决。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认真审视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错误,努力发掘其中的“闪光点”,及时捕捉学生错误中的价值,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在错误中发展,使错误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

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应认真揣摩学生的思维过程,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因势利导,让课堂生成更精彩,让错误伴随着学生更好地成长。

关键词:错误资源数学教学利用有效性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实践研究的提出与意义(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师在授课的教学中已经不是单纯上知识的传授,而是新课程对人生追求带来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关键要建立自信心。

”良好的学习情感与态度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动力,是克服困难和探索创新的力量源泉。

一般课堂都是采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出题、学生反复训练,然后领悟的“满堂灌”模式。

学生处于被动、被迫、强记、机械模仿的操作过程,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程式化。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而更多的教学资源则是在学习中产生的。

这些错误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但教师在广泛利用校内外资源的同时却忽略了学生错误这一潜在的隐性课程资源。

学生错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丰富了课程资源,顺应了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对课堂教学改革具有推动作用;错误资源的提出为教师拓宽了思路,使错误资源不再荒废,进而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集错本建立与应用之研究》之结题报告《初中数学集错本建立与应用之研究》是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农村青年教师专项”研究课题,此课题得到了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并在市区教研领导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于2010年9月启动,已进行了近一年半的研究。

我们一改学生错误多撒且无心理会的现象,系统规范的将学生的错误集中到一个本子里,并进行学生和教师双方面的分析,本着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为终极目的,结合新的理念和手段,使这项课题的研究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学校小沙中学是目前舟山农村中学的典型代表,存在生源急剧下降的低谷时期。

一方面表现为数量的削弱。

现在我校每个年级段分两班,每班25人不到(包括外地生),这一局面在当今的小班化教学的契机下,应该说是一种“绿色有机产品”,这为课题的开展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

另一方面是令人担忧的较低的生源素质。

尽管学生人数少,但个个是令老师棘手的,抓教学的合格率、平均分和较差率已经成为压在我校教师肩上的三座大山。

所以集错本的建立迫在必行。

2、学生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作业调查,我们发现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低的普遍原因有以下几个:(1图1:学生对20道会做题和2道错题喜欢情况的统计图从图1中明显反映了特别在复习阶段学生不会衡量自己学习上的重点和难点。

他们只做对(题)的,不做错(题)的。

只做无用(题)的,不做难(题)的,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没有战胜错误的勇气,抓不住自己学习的薄弱点。

(2)学习缺乏反思错误的习惯0%10%20%30%40%50%独立订正请教老师或同学抄袭同学分析错因图2:学生处理错误方法情况的统计图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很少有学生会对错误进行错因的分析,只停留在订正的层面上。

所以,不能彻底地将错误纠正。

(3)学习上重复错误图3 :学生重复出错现象存在情况统计图从上图中看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懊恼自己一错再错,一次次的失败,让学生对学习缺乏勇气和信心。

3、教师:表1:教师对学生错误的态度和利用情况统计表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错误还没有得到教师足够的重视,在处理和应用上远远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上述调查分析表明,学校为此课题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时机和条件。

学生和教师对错误的态度和措施成为此课题开展的助推器。

所以,集错本的建立为我校下了一场“及时雨”。

二、课题研究的设计1、课题的界定【集错本的建立】学生层面:这是一种创新的学习方式,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建立自己的集错本。

把自己在考试中的全部错题通过剪切、粘贴和整理都放进集错本中。

通过分析错因,过段时间完成正确的解答(要求有完整的解答过程),直至消除所有的错题为止。

教师层面: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每次考试后,摘抄学生典型的错题,认真分析学生的错因,并寻求改正的教学措施,采用活页的形式装订成册。

【集错本的应用】学生层面:借助集错本,创新复习,创新寒暑假作业。

教师层面:借助学生的集错本和教师的错题记录册,创新课堂,提升效益。

2、研究的目标(1)学生层面:通过集错本的建立和应用,一方面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错误、自我分析错误和自我解决错误的能力,促使学习有针对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师层面:一方面借助学生集错本,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提高教师自我反思的能力和课堂教学的预设能力,进而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

另一方面在课题的研究中,提高教师娇艳的能力,进而促进自我教学水平的提升。

3、理论支持(1)元认知理论元认知(metacognition)是近二十年来西方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莱维尔认为:元认知是对思维活动的自我体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

其实质就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

它是认知者(如学生)对自己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又是认知主体(如学生)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

它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习能力有重大指导意义。

我们的的研究是对此理论的发展和延伸。

每一次集错,是学生反思自己学习得失的过程,这培养了学生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的能力,避免做事虎头蛇尾,让学生自己检验和改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此项课题的开展,同时也发展了教师的思维能力,提高了教师自身在教学中的反思能力。

(2)教育病理学教育病理学是研究教学疾病的性质、类型,研究教学疾病的各种后果,研究教学疾病产生的原因、发展和扩散的过程与机制,研究如何治疗和预防教学疾病的专门学科。

为保障和促进教学的正常发展、为保障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服务。

此理论是我们研究的理论支柱,让我们的研究更有科学性。

在理论的指引下,集错本使我们的学生掌握学习策略,真正学会学习,使我们的教师掌握教学策略,真正驾驽于教学。

(3)桑代克的“试误说”桑代克据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无关的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

我们的研究就是此理论的诠释和发展。

在研究中,我们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分析自己的错误,然后再次解答自己的错误。

通过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循环,最终达到有效帮助学生和防止错误的目的。

4、研究的基本原则(1)时间上的及时性和间隔性。

及时性体现在学生的集错和教师集错分析上。

学生必须及时的将试卷中的错误放到集错本中,教师必须对学生在考试中的错误进行及时的记录和错因的分析,并思考教学中改进的措施。

间隔性体现在学生对自己错题的再次解答上。

至少在试卷分析订正后的第四天再次做自己集错本中的错题,或是在期中或期末复习时再次巩固自己的错误,或是在暑假寒假时循环巩固错误。

(2)内容上的综合性兼开放性。

师生共同对每次单元测试中出现的错误进行集错,因为单元测试中的题目是每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础且综合性较强。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学习时碰到的任何错题放进自己的集错本中。

(3)应用上的反复性。

学生对自己的错误“反复改,改反复,反复抓,抓反复”,对自己的错误在每次月测、期中、期末复习时反复巩固,甚至在寒暑假再进行系统的巩固,将自己的错误消灭到零。

教师下意识的在教学中不时的渗透学生的错误,运用学生的错误完善自己的教学。

(4)集错的分层性。

对优差生的集错,教师应该用不同不同的标准去衡量。

如差生完全可以从集一个开始,改一个开始。

(5)评价上的多样性和及时性。

为了使集错本成为学生学习的拐杖,教师一定要做到教学奖励多样化和及时性。

可以从多维角度对学生的每一次集错做出评价。

(6)管理上的完善性和系统性。

学生每学期集一本,与家长协议代学生保管,直至中考前一个月共6本集错本。

教师每学年装订成一册,直至中考前一个月共有属于本届学生3册“错题记录册”。

三、课题实施过程(一)集错本的建立1、一般流程2、学生集错本建立细解(1)集错流程第一步:写清错题所属的章节,方便查找自己每个章节的易错点和薄弱点。

要具体写清第几章第几节。

多个错题来源于同一章节写一次即可,划横线与其他章节隔离。

第二步:用阿拉伯数字为每道错题标号。

在循环利用时,对再次“绊脚”的错题在其标号前做上各种记号,使复习更有针对性。

规定二次犯错题,在题号前打上标记“a”,三次犯错题打上标记“b”,四次犯错题打上标记“c”,……,充分体现集错本的价值。

第三步:采用剪贴的方式搜集错题的题目及解题过程。

如遇试卷正反面有冲突,向课代表登记并上交试卷。

课代表负责复印,并发放试卷。

每贴完一道,在错题及错解的最下方划一条横线,划清每题的界限。

强调别贴上订正后的正解。

第四步:完成正确的解题过程。

解答时,要求留下详细的解答过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也要有详细的思考过程,以便对错题有个深刻完整的掌握。

第五步:通过正误对比,分析自己错误的原因。

对错因进行选择,只填序号。

第六步:细心领会教师对自己错题的跟踪,这之间蕴含了不少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跟踪”栏由教师填写。

(2)集错本设计对应集错流程,设计相应的集错本表2:集错本格式设计○1错因分析:1、审题错误(包括看错题目和题意不理解) 2、计算错误 3、 单位没有互化 4、解题格式不规范 5、书写不端正 6、思路正确但中间某个过程错误7、解题思路不清或根本没有思路 8、解题缺乏技巧 9、所用的数学知识记忆错误(包括公式、定义、定理等) 10、解题速度慢而没有时间做 11、其它(写明原因)3、教师错题卡建立细解教师对学生的每次考试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集错本,记录学生答题中的突出问题,并进行及时的反思,分析学生的错因,并提出解决和预防错误的方法和措施。

收集后,学年末装订成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卷分析1、对出题的覆盖面、难度及侧重点的总体评价。

2、对学生考试成绩总体评价及原因分析。

表3:教师错题记录卡(二)集错本的应用1、学生和教师对集错本的应用(1)改进学生的复习策略把集错本转化为自己的复习资源,针对自己平时的错误,为自己查漏补缺。

因为这些都是自己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循环巩固自己的错误,直至将自己集错本中的错误消灭干净。

学有余力时,大可以从课外资料中寻找与自己错误相关的题目,做到延伸性的巩固,那是最完美了。

如果自己找题有困难,可以找老师帮忙。

方式一,自主性复习。

每周抽部分时间,自觉地进行错题的巩固。

如每周从集错本中再解错题5道,自己评价(可对照集错本中的正解)。

没过关题,打上记号,并分析错因,订正完成。

这种方式很开放,教师没做规定,完全出自学生的意愿,但教师要做的是留时间和空间给学生。

方式二,生生互助和师生协助复习。

每月一次“错题巩固抽测”。

教师专门安排一节课的时间。

可以是学生出卷,学生批改。

教师为学生准备一张白纸,随机发下集错本,第一天的家庭作业是在对方的集错本抽抄10道错题,第二天课堂上交于对方解答。

等对方完成后,批阅对方的解答(可参阅对方集错本里的正解),向对方反馈解题的情况,评出成绩,订正完成后上交于教师。

教师最后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并强调对再次做错的题要做上记号。

也可以是教师出卷,学生测验,教师批改。

教师从学生的集错本中搜集学生集中性的错题出一份卷子(题量适中),一节课进行检测,当堂批改当天订正完成。

及时要求学生做上记号,及时分析学生掌握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表4: _______月错题巩固抽测表(2)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通过对学生的错误归类及错因分析,内化为自己教学的财富,对课堂教学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师的预设能力。

如教学中时常进行的“针对错误的第二次授课”。

教学内容: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错误题目:如果不等式(a-1)X>3(a-1)的解是X<3,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