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数学小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公开课优质课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苏教版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选择了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关于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包括它们的底面、高、体积等;二是让学生能够区分圆柱和圆锥,并能够应用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掌握它们的定义和性质。

2. 能够区分圆柱和圆锥,并能够应用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包括它们的底面、高、体积等。

而教学难点则是让学生能够区分圆柱和圆锥,并能够应用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圆柱和圆锥的模型,黑板,粉笔。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柱和圆锥的模型,以及一些纸张和彩笔。

五、教学过程2. 讲解:我分别在黑板上画出圆柱和圆锥的图形,并讲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我告诉学生,圆柱有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底面是圆形,侧面是直的;而圆锥有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底面也是圆形,侧面是曲的。

我还讲解了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3. 练习:我给学生发放了一些纸张和彩笔,让他们自己动手画出圆柱和圆锥的图形,并标注出它们的特点。

然后我让学生互相交换作品,并指出对方作品中的错误。

4. 应用:我给学生出了一个实际问题:一个圆柱形的水桶和一个圆锥形的水桶,哪个能够装更多的水?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给出答案。

六、板书设计圆柱:有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底面是圆形侧面是直的体积计算公式:V = πr²h圆锥:有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底面是圆形侧面是曲的体积计算公式:V = 1/3πr²h七、作业设计(1)圆柱和圆锥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2)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2. 应用题:一个圆柱形的水桶和一个圆锥形的水桶,哪个能够装更多的水?请给出答案并解释原因。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区级公开课《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区级公开课《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区级公开课《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区级公开课《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这两种立体图形,了解它们的特点,掌握它们的体积计算公式及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学生后续学习圆柱和圆锥的其它性质和应用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认知发展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获取知识。

但是,对于圆柱和圆锥这两种立体图形的认识,学生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感知和理解。

此外,学生已经学习过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这为学习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识别圆柱和圆锥,了解它们的特点,掌握它们的体积计算公式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实践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圆柱和圆锥,了解它们的特点,掌握它们的体积计算公式。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实践活动法: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柱和圆锥模型、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模型,以及卡片、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和圆锥形状的物品,如易拉罐、圆锥形的冰激凌等,引导学生回忆和思考这些物品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掌握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3.能够识别和解决与圆柱和圆锥相关的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圆柱和圆锥的定义;2.圆柱和圆锥的性质;3.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4.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的计算方法;5.与圆柱和圆锥相关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示范法;3.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过的内容,包括长方体、正方体等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性质,以及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 学习新知(30分钟)2.1 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和性质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和性质,包括底面、侧面、母线、母线角等概念,并通过实物模型进行示范,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

2.2 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讲解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计算方法。

3. 合作学习(25分钟)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和解决一些与圆柱和圆锥相关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六、课堂练习1.某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4cm,母线长为6cm,求它的体积和侧面积。

2.现有一个长方形底面面积为200平方厘米的圆柱,高为10厘米,求它的体积和侧面积。

3.一个底面半径为3cm、高为8cm的圆锥与一个底面半径为6cm、高为5cm的圆柱等体积,求这两个图形的表面积。

七、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中的题目。

2.在生活中寻找和圆柱和圆锥相关的例子,并尝试着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苏教版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本节课将介绍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特征,包括它们的底面、高、体积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特征,能够正确识别和描述圆柱和圆锥。

学生还能够运用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正确识别和描述圆柱和圆锥。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和圆锥形状的物品,如圆柱形的铅笔、圆锥形的冰淇淋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物品的共同特点。

2. 讲解:然后我通过PPT展示圆柱和圆锥的图片,详细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特征。

我会用黑板和粉笔辅助展示圆柱和圆锥的底面、高等关键要素。

3. 实践:在讲解完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后,我会让学生分组合作,使用圆柱和圆锥的模型进行实践操作,观察和描述圆柱和圆锥的特点。

4. 例题讲解:接着我会通过一些例题讲解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我会用PPT展示例题,并逐步讲解解题过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5.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布置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我会及时给予解答和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圆柱:底面:圆形高:垂直于底面的直线体积:底面积× 高圆锥:底面:圆形高:垂直于底面的直线体积:底面积× 高× 1/3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填空题:请根据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填空完成下列句子:圆柱的底面是____形,圆锥的底面是____形。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圆柱和圆锥》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圆柱和圆锥》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圆柱和圆锥》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圆柱和圆锥》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它们的体积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立体图形学习的进一步拓展,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体积计算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体积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理解它们的体积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理解它们的体积计算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体积计算方法。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形象地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体积计算方法。

3.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2.圆柱和圆锥的模型或图片3.练习题和学习资料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形状的物体,如饮料瓶、铅锤等,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如圆柱的底面是圆形,侧面是矩形,圆锥的底面是圆形,侧面是锥形等。

江宁区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案

江宁区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案

江宁区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了解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物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从而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平面图形的认识较为深刻,但对于立体图形的认识还相对薄弱。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的特征,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较为抽象,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它们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分析现实世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其联系和区别。

2.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运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3.采用引导发现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从而发现圆柱和圆锥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4.利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比较圆柱和圆锥的异同,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圆柱和圆锥的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3.准备练习题和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多媒体课件展示圆柱和圆锥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对比分析圆柱和圆锥的异同,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动手操作,尝试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教师提问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圆柱与圆锥的认识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圆柱与圆锥的认识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圆柱与圆锥的认识第一篇:(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圆柱与圆锥的认识圆柱与圆锥的认识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二单元P18-20。

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交流中感知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增强同学们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认识并能测量圆锥的高。

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柱、圆锥形实物或模型,直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半圆形小旗各一面。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例1场景图,说出这些物体的名称。

如果让你分类,你能把它们分成几类?2.出示课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二、探究特征1.探索圆柱的特征。

(1)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或模型。

(2)学生合作,通过摸、滚、堆,与长方体比较感知圆柱的形状。

(3)交流:说出你认识的圆柱有什么特征,教师板书。

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圆形。

圆柱的侧面是曲面。

(共三个面)圆柱的上底面与下底面之间的距离就是圆柱的高,有无数条。

(教师指引说出:圆柱上下一样粗细。

)(4)请一个学生在圆柱上指出圆柱的高。

(5)师生共同作出圆柱的示意图。

并在图上作出一条高。

(6)看示意图或拿一个圆柱形的模型,完整复述圆柱的特征。

2.探索圆锥的特征。

(1)观察模型,全班交流,教师板书:圆锥有一个顶点,底面是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

(共两个面)(2)师生共同作出圆锥的示意图。

(3)学生讨论:圆锥的高在哪里?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指出:圆锥的高在圆锥的内部,是指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之间的距离,只有一条。

教师在示意图上用虚线作高。

(4)小组合作讨论,如何测量圆锥的高。

用尺板、三角板试着量一量圆锥形模型的高。

(5)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量高方法的示意图,指出注意点:竖立的尺板要从零刻度线开始计量。

(6)拿模型或实物复述圆锥的特征。

三、巩固练习1.说说下面物体哪些是圆柱,哪些是圆锥。

不选的,请你说出不选的理由。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研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课件)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研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课件)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研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课件)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作者:王晓双|来源:金湖县实验小学教学内容:课本第18—20页的例题及相关相应的“练一练”,练习五的第1 —4题。

教学目标:(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同时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和高。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判断圆柱和圆锥,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难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圆柱和圆锥各一个,直尺一个。

教师准备:(1)圆柱和圆锥模型、实物各一个。

(2)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 课件出示图形和形状你能把这些它们分类吗。

你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讨论、交流、展示)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出示圆柱、圆锥的实物问:认识它们吗?它们归在哪一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知识。

揭示课题,板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二、板书课题,明确目标(一)圆柱的认识1、圆柱也叫圆柱体,我们研究的圆柱指的是直圆柱。

圆柱应用非常广泛,出示例1(课件: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体的?选择抽象出圆柱的外形。

)生活中有许多物体是圆柱形状的。

谁来举些例子。

过渡语:我们只是认识了圆柱的外形,它到底有哪些特征呢?2、探究交流:请同学们根据手中的圆柱按要求探索一下。

(1)数一数,圆柱有几个面?指给同桌看。

(2)摸一摸,圆柱的几个面有什么不同?(3)滚一滚,把圆柱不同的面放在桌上滚一滚,你发现了什么?(4)比一比,把你的圆柱和同桌的比一比,有什么不同?3、汇报交流:(1)请一生回答圆柱有几个面?(3个)生指出这三个面。

(2)用手摸这三个面,有什么不同?①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课件演示并标出底面。

这两个面有什么关系?追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两个圆是完全相同的?板书:底面:2个等圆。

②围成圆柱的曲面叫做侧面。

师课件演示并标出侧面。

我们还可以说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板书:侧面:曲面。

(3)把圆柱不同的面放在桌上滚一滚,你发现了什么?把侧面放在桌上可以滚动。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和性质;2.掌握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侧面积、底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3.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圆柱和圆锥基本概念的理解;2.计算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安排1. 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圆柱和圆锥的图片,引入数学概念;2.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引导学生思考。

2. 展示(10分钟)1.显示PPT,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圆柱和圆锥;2.让学生观察、发现两种图形的性质,例如圆柱底面积为圆上的面积,圆柱侧面积为矩形面积,圆柱表面积为底面积与侧面积之和。

3. 讨论(15分钟)1.提出如何计算圆柱底面积、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的问题;2.让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出计算相关公式,并向全班介绍自己的发现;3.教师梳理学生归纳的公式,进行总结。

4. 实践(20分钟)1.让学生拿出活页纸和尺子,按照要求制作出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模型;2.让学生用公式计算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并互相交流。

5. 总结(5分钟)1.梳理所学内容及公式,强化记忆;2.帮助学生理解题目,形成整体思维;3.点名让学生回答所学内容和公式。

6. 课后作业1.完成作业册上相关练习;2.进一步练习计算圆柱、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

四、教学评价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导入、展示、讨论、实践和总结环节,引导学生了解了圆柱和圆锥,掌握并应用相关的公式,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讨论和实践,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观察、发现、归纳、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了教学目标。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体积计算公式及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几何知识,对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直观的操作演示,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圆柱和圆锥表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体积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演示等方法,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想象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难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圆柱和圆锥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圆柱和圆锥表象。

3.动手操作法: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柱和圆锥模型、实物、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个圆柱和圆锥模型,以及相关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和圆锥实物,如易拉罐、漏斗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为什么是圆柱或圆锥形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引导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如底面形状、高、侧面等。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2.1《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图》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2.1《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图》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2.1《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2.1《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图》这一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并能够区分它们。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来理解和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对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和区分还不够清晰,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个别辅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定义。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能够运用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圆柱和圆锥的定义。

3.圆柱和圆锥的区分。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交流、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圆柱和圆锥的模型或图片。

2.准备一些关于圆柱和圆锥的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实物,如易拉罐、圆锥形的沙堆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与圆柱和圆锥有什么关系?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观察圆柱和圆锥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如底面形状、侧面形状等。

同时,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折纸、切割等,制作出圆柱和圆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特征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看作是圆柱或圆锥?它们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作用?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定义,提醒学生注意区分。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优质教案【新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优质教案【新版】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教学难点:知道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认识立体图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1.教师出示一组相关的几何体的实物图,其中有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也有圆柱和圆锥形状的,提问:上面哪些是圆柱体? 哪些是圆锥体?哪些不是?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体和圆锥体?2.揭示课题,板书:圆柱和圆锥教师说明:我们所学的圆柱和圆锥都是直直的直圆柱和直圆锥。

二、动手实践探索特征(一)认识圆柱的特征1.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2.互相交流,什么感觉.启发学生动手实验:(1)用手平摸上下底,有什么特点.(2)用笔画一画,上下底面积有什么特点?你怎样证明这两个底面大小的关系?(3)用双手摸侧面,你发现了什么?3.讨论、交流、总结(1)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并板书:底面2个平面完全相同圆圆柱侧面1个曲面4.圆柱的高.出示高、低不同的两个圆柱.(1)直尺和三角板演示圆柱的高.使学生明确: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2)让学生找一找圆柱的高,然后教师出示圆柱的立体图形,说明: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教师先画出一条高,再让学生画高,教师提问:刚才大家从不同位置画了高,说明高有多少条?(二)圆锥形状的认识。

1.引导观察(1)请学生从课前准备的物体中挑出圆锥体学具,请大家看一看,摸一摸,与圆柱比一比,你看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说给同桌听。

(2)让一生上来边指边说,回答后师板书:顶点:1个侧面(曲面)面:2个底面(圆)(3)师指导透视图,示范画。

小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教案优质范文五篇

小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教案优质范文五篇

小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教案优质范文五篇教师要以东风化雨之情,春泥护花之意,培育人类的花朵,绘制灿烂的春天。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小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教案优质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小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教案优质范文一教材地位:本单元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

教学圆柱和圆锥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小学生的思维正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本单元立体图形的学习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学具,让学生观察、动手、动脑,丰富其表象,训练形象思维,而本节的复习课又便于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整理、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整理、拓展等实践活动,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对知道的整理提高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能力。

在练习、讨论、合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整理、交流、合作、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难点:通过对知识进行整理,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明确复习目标同学们,我们在《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中学习了有关圆柱、圆锥的相关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对这些知识做一个系统的整理并运用它们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生自主作业让同学们自主整理本章知识。

(三):两两交流、解疑(兵教兵)同桌之间交流整理成果、相互解答各自的疑惑。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认识圆柱和圆锥|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认识圆柱和圆锥|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认识圆柱和圆锥|苏教版教案:认识圆柱和圆锥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章第一节内容——认识圆柱和圆锥。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其特征进行学习;二是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其特征。

2. 学会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其特征,以及体积计算方法。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讲解,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包括圆柱和圆锥的模型,以及一些相关的图片。

学生们则需要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用于随堂练习和记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向学生们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和圆锥形状的物体,如易拉罐、铅锤等,让学生们观察并思考它们的特点。

2. 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接着,我会通过教具和图片,向学生们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其特征。

3. 实例讲解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我会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理论知识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5. 板书设计:我会将圆柱和圆锥的定义、特征以及体积计算公式进行板书,以便学生们随时查阅和回顾。

六、作业设计1. 请用纸卷一个圆柱,并用彩笔在圆柱上画上喜欢的图案。

2. 观察家里或学校里的圆柱和圆锥形状的物体,并记录下来。

答案:1. 圆柱上的图案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画。

2. 家里或学校里的圆柱和圆锥形状的物体,如易拉罐、铅锤等。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觉得学生们对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体积计算的掌握还有待提高。

在课后,我将会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小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区级公开课《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案

小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区级公开课《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案

小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区级公开课《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够识别和区分圆柱和圆锥,并能够运用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简单的立体图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区别,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够识别和区分圆柱和圆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够识别和区分圆柱和圆锥。

2.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分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六. 教学准备教具:圆柱和圆锥的模型、图片、幻灯片等。

学具:圆柱和圆锥的模型、画图工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和圆锥物体,如饮料瓶、漏斗等,引导学生对圆柱和圆锥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呈现(10分钟)通过幻灯片呈现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和特征,让学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

然后,通过动画演示圆柱和圆锥的展开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圆柱和圆锥的构成。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制作一个圆柱和圆锥的模型。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这两种立体图形,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区别,以及它们的底面直径、高、体积等概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认知发展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于新的知识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是,圆柱和圆锥这两种立体图形的认识对于学生来说还是相对较难的,需要通过实物操作、观察、思考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区别,掌握它们的底面直径、高、体积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过程,培养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区别,掌握它们的底面直径、高、体积等概念。

2.教学难点: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小组合作法、问题引导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操作卡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形状的实物,引导学生对这两种图形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认识圆柱和圆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圆柱和圆锥的特点,总结出它们的定义和区别。

3.学习底面直径、高、体积等概念:通过实物操作和小组合作,让学生测量和记录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直径、高,并利用体积计算公式计算它们的体积。

小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圆柱和圆锥》校内教研课教案

小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圆柱和圆锥》校内教研课教案

《认识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第二单元《认识圆柱和圆锥》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探索圆柱和圆锥基本特征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特征的学习经验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数学思考,增强空间观念3、能正确判断圆柱和圆锥体,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在观察、操作、交流中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教学难点:认识圆柱的高,知道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猜谜1、芬芳一块糖,饿了也不尝。

铅笔走错路,它就来帮忙。

2、一个小孩脾气暴,遇火他就往上跳,跳到半空不见了,一群小孩哈哈笑。

3、这个小娃娃,两人跟它耍,跑到谁跟前,照头打一下。

4、小风扇没有瓣儿,不用电就会转。

学生思考问题,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说谜底:橡皮、爆竹、乒乓球、陀螺师:这些立体图形你对他们都有哪些了解?说一说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像“爆竹”和“陀螺”这两种形状的立体图形。

二、认识圆柱和圆锥1、师: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形小旗,这是一个长方形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当它整体旋转一周,会形成什么图形?师:这个三角形沿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会形成什么图形?学生自主思考动手操作,并交流三分钟。

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2、教师出示图片。

提问:找一找圆柱和圆锥。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圆柱物体,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者圆锥?学生自主思考并交流。

邀请学生回答问题。

三、圆柱的性质1、教师指出:这是圆柱的直观图,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围成圆柱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①学生观察圆柱的高教师指出:圆柱底面之间距离相等,所以圆柱有无数条高。

②学生观察圆柱的侧面教师指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

(教案)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六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六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六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教学目标:1.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2.掌握计算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1.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如底面、高、侧面、母线等。

2.掌握计算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学难点:1.掌握计算圆锥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

2.加深对母线和侧面的概念认识。

教学准备:教师:黑板、彩色粉笔、三维图形模型。

学生:教科书、笔、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引入本堂课的内容:“小朋友们,上一次我们学习了平面图形,今天我们要学习三维图形,包括圆柱和圆锥。

”2、教师出示三维图形模型:“这是一个圆柱,这是一个圆锥。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两个图形的特点吗?”3、帮助学生回忆上一学期学习的几何图形并与三维图形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对其形状、特点、表面积和体积做出简单的描述。

二、学习1、认识圆柱和圆锥(1)圆柱的定义:“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条直线与底面的圆周相交而成的图形。

”(2)圆锥的定义:“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条直线从底面一个点开始延伸,到锥顶时与底面圆心相交构成的图形。

”2、圆柱和圆锥的特点和性质(1)圆柱和圆锥的底面都是圆形,是平面图形。

(2)圆柱和圆锥的高度是垂直于底面的直线段。

(3)圆柱和圆锥的侧面是由直线和圆形组成的。

(4)圆锥有一个锥顶,圆柱没有。

(5)圆柱的侧面是平行于底面的;圆锥的侧面与底面不平行。

3、计算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1)圆柱的表面积公式:S=2πr²+2πrh解释:圆柱的表面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其中底面的面积为2πr²,侧面是一个矩形,长是侧面的高h,宽是底面周长2πr。

(2)圆锥的表面积公式:S=πr²+πr√(r²+h²)解释:圆锥的表面积由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其中底面的面积为πr²,侧面是一个扇形,面积为πr√(r²+h²),可将扇形展开成三角形,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最后将三角形的面积×2,再加上底面的面积。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1、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2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1、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2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1、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1、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了解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几何图形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思考能力。

但是,对于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了解。

此外,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圆柱和圆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

2.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3.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圆柱和圆锥的教具。

3.实际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物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和圆锥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圆柱和圆锥的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它们的特征,总结出圆柱和圆锥的定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用圆柱和圆锥的教具进行摆放、拼接,进一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解决问题。

如: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表面积等。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圆柱和圆锥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学生举例说明,进一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实际意义。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应用。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认识圆柱和圆锥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精选教学文档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认识圆柱和圆锥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精选教学文档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认识圆柱和圆锥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认识圆柱和圆锥观察—比较—归纳第二课时: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的例2、第12页的例3和第12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二第4~6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和推理,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探究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培养创新意识及合作精神,以及抽象、概括能力,进一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1、理解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意义,正确计算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师生各备一易拉罐,并把上下面用彩纸包好,剪刀、胶水、圆规、白纸一张、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实验导入,渗透思想⒈(出示一张长方形纸)老师这儿有一张长方形纸,我想让它站起来,你有什么办法吗?小结:原来在一定条件下平面可以“化直为曲”。

⒉把这个圆柱形的纸筒打开后是什么形状?小结:同样地,在一定条件下曲面可以“化曲为直”。

⒊揭题:这节课将运用这个知识来研究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板: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一)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老师发现同学们特别爱喝饮料,今天我们共同带来了一瓶椰子汁,看到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来?师引导:我们就来先来解决这位同学提出的商标纸问题,其实就是求什么?(圆柱的侧面积)1、引导探究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①设疑: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怎样计算商标纸的面积呢?②全班交流:沿着接缝把商标纸剪开,再展平。

③小组合作探究: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听清要求:先独立剪开商标纸展开,再观察展开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圆柱有什么关系?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各部分名称。

教学具准备:
课件、圆柱和圆锥
教学流程:
一、观察图片初步感知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组图片,看谁观察得认真(多媒体出示)谁能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看来大多数同学已经熟悉这两个新朋友了,今天我们就近距离的接触它们并进一步的了解它们。

板书:圆柱和圆锥
二、自学探究
除了刚才我们看的圆柱和圆锥外,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圆柱和圆锥吗?
圆柱和圆锥在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根据现有的经验,你们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哪些知识?
学生汇报
在进一步研究圆柱和圆锥之前,我们首先看一下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1、圆柱是由哪些部分围成,各有什么特征?
2、什么是圆柱的高,在哪里?量一量圆柱的高,你有什么发现?
3、圆锥是由哪几部分围成?各有什么特征?
4、什么是圆锥的高,有几条,想办法量一量圆锥的高。

请先自学课本第9页和第10页的内容,有困难可以找同学交流。

听清要求:请同学们先自学课本,按顺序解决上面的问题,如果觉得自己在某一问题上有困难,可以找同学交流。

学生活动
谁能汇报一下你的自学情况。

(相机板书)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上下两个底面的面积是相等的。

(量直径、滚一圈、可以把一头的盖拿下来比较看是否完全重合、也可以在纸上画)
预设学生的汇报:
圆柱的特征
1、圆柱上、下两个面是是完全相同的圆形;
2、圆柱有一个面是弯曲的;
3、圆柱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围成的。

4、圆柱的上、下是一样粗的;
5、圆柱在平面上可以向一个方向滚动。

6、圆柱有无数条高。

并且它们都相等。

1、圆锥有一个顶点;
2、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

3、圆锥是由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围成的。

4、圆锥只有一条高。

我们已经知道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那么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相同点:1.它们都有一个曲面。

2.它们的底面都是圆。

3.它们都有高。

4.它们都有底面.
不同点:1.圆柱有无数条高。

2.圆锥只有一条高。

3.圆锥有顶点。

4.圆柱没有顶点。

5.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

6.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
学生根据提示,合作测量圆锥的高。

三、巩固深化,拓展运用
(1)我们知道了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如果把它们画在纸上你还能找出底面、侧面和高吗?
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

请同学们在13页的第一题中标出圆柱和圆锥各部分名称。

(2)生活中有好多的物体,如果老师给你们一些物体,你能很快找出圆柱和圆锥吗?
第10页练一练
说说下面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多媒体出示)(2)现在请同学们从前面、上面和右面观察圆柱,看到的是什么形状?从这三个面观察圆锥呢?先看一看,再连一连。

(多媒体出示)
(3)判一判:
(1)圆柱的高只有一条。

()
(2)圆锥的高有无数条。

()
(3)同一个圆柱两个底面直径相等。

()
(4)圆柱和圆锥都有一个曲面叫侧面。

( )
(4)如果把一张长方形的纸,以长边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是一个什么图形?以一个三角形的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呢?
四、课堂总结,梳理知识
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
圆柱和圆锥在生活中应用得非常广泛,正是因为数学美才会创造出生活美,建筑师们创造出了好多意想不到的、神奇的建筑,让我们从小事做起,打开课本113和115页,拿出手中的工具,自己做一个的圆柱和圆锥,比比看谁做得最漂亮。

板书设计:圆柱和圆锥
上下一样粗有一个顶点
底面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形一个圆形
侧面一个曲面一个曲面
高无数条一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