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稳态 教学设计 教案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掌握其内涵和外延。
2. 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包括自我调节能力和负反馈调节。
3. 掌握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并能区分它们。
4. 通过实例分析,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在实际环境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重点:1.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和原因。
2.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难点:1.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具体体现。
2. 实际环境中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应用和价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原因和实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实际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
2. 案例材料:选取相关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实例。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生态问题,如森林火灾、湖泊富营养化等,引发学生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思考。
2. 讲解概念:详细讲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定义、内涵和外延,让学生理解其基本概念。
3. 分析原因:阐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包括自我调节能力和负反馈调节,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4. 区分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通过图表和实例,讲解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5. 应用实例:分析具体实例,如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在实际环境中的作用和意义。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七、课堂练习:1.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结合实例,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在实际环境中的应用和价值。
八、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3. 让学生掌握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及意义。
4. 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的定义: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2.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3.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
4.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5.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物种多样性、营养结构的复杂性、自我调节能力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稳定性。
2. 教学难点: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原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使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原理。
3. 利用图表和动画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形象生动地展示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生态系统的图文资料、案例及多媒体教学资源。
2. 设计问题探究活动和讨论题目。
3. 准备生态系统的模型或实物模型,如食物链模型、生态瓶等。
教案篇幅有限,后续章节(六至十五)将陆续为您提供。
请随时告知您需要哪一章节的内容,我会尽快为您准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风光照片,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出生态系统的话题。
2. 讲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阐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重要性。
3.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4. 讲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的稳定性。
5. 讲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分析物种多样性、营养结构的复杂性、自我调节能力等因素的作用。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教学设计
本节课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四部分,与前面的“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知识紧密联系,又是后面学习“人与生物圈”一节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点、生态学观点的良好素材。
在教学中,若仅采用讲授式,即“教师讲,学生听,课后做作业”,则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也很难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对这一节内容的设计采取“教师引导设疑,学生自主探索”的方式来优化课堂教学,并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联系生活实例,力争创设出形象生动、感性直观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1)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3)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探究能力。
2、3 情感目标
通过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环保
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点,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3、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4、教学难点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教学过程。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终稿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终稿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意义。
1.2 教学内容生态系统的定义: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生态系统在面对外部干扰时,能够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能力。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展示自然景观图片,引发学生对生态系统的兴趣。
讨论: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生态系统需要保持稳定性,可能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生态系统的组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
2.2 教学内容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生物圈和非生物环境。
生物群落:同一地区内所有生物的总和。
生物圈: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非生物环境:水、土壤、气候等非生物因素。
2.3 教学活动图片展示:展示生态系统中不同组成成分的图片,引导学生识别。
第三章:食物链与食物网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
食物网:多个食物链相互交织形成的复杂网络。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作用:能量和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和循环。
3.3 教学活动游戏: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卡片游戏,让学生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生态系统在面对外部干扰时,能够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能力。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
4.3 教学活动案例研究:通过研究某个特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案例,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实际应用。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1 教学目标5.2 教学内容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的挑战和机遇。
5.3 教学活动汇报: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掌握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知识。
2. 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实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
2.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知识。
三、教学难点1.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实例分析。
2.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定量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实际意义。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直观地展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五、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介绍生态平衡、稳态、恢复力等基本概念。
2.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知识:讲解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机制、影响因素等。
3.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实例分析:分析草原、森林等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例。
4.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定量分析:介绍数学模型在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
5. 环境保护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强调环境保护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自我调节能力及实例。
4. 案例分析:分组讨论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例,分享心得体会。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6. 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稳定性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稳定性概念的理解。
2. 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环保意识调查: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形成的环保意识。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科书。
八年级(初二)生物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2(八年级生物)
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复习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理解营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掌握营养级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2.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理解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及其关系,了解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意义二、复习提纲1.广西爱鸟周:每年3月20一26日;爱鸟节:每年3月20日。
2.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的类型:水域:海洋、淡水、湿地;陆地:森林、草原、荒漠、农田、城市等。
生态系统有大有小,一个池塘、一块农田、一条河流也是一个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的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消费者(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分解者(腐生性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并利用其中的有机物和能量注: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紧密联系,彼此作用,构成一个整体。
其中生产者是消费者和分解者能量的源泉,也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消费者的功能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所以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要基本成分。
5.食物链: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形成了食物关系,这种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
6.食物网;许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复杂的网状联系,就称为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结构愈复杂,生态系统愈稳定。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7.营养级的划分: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四级消费者8.富集作用:生物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物质,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的现象。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稳态教学设计教案讲解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说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概述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⑵通过图解分析各种元素在生物圈中的循环情况,通过比较总结物质循环的基本过程与特点。
2.能力目标:⑴引导学生用数据来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让学生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阐述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的两个特点。
⑵指导学生构建能量流动的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物理模型。
⑶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加以分析,培养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⑴通过小组分工与自主性学习相结合,培训同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⑵注重生态学观点的培养,同时关注农业的发展和生态农业的建设。
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服务于社会的观点。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⑵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⑶比较各种物质循环的基本过程与特点。
难点: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特点。
⑵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3. 教学用具多媒体4. 标签生物,苏教版,教案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根据你所完成“草地(或湖泊)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与能量的利用率”的课外生物科技活动,完成由感性知识向理性知识的转化的实践。
请你问答: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哪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
学生:农田生态系统。
教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在人的干预下缩短了食物链,并给予了该生态系统的最大能量和物质的输入。
教师:那么什么叫做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又是指的什么呢?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学生:随着温度的升高,蚂蚁活动加剧直至死亡。
师生共同分析:从上述例子不难看出,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
因此,我们把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掌握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知识。
2. 分析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实际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生态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2.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3.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及自我调节能力。
2.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1. 生态系统稳定性实际应用的分析和理解。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展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现象。
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45分钟)1. 引入:通过展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讲解:介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解释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原理。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关系。
二、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45分钟)1. 引入:讲解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
2. 讲解:分析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结合实际例子进行阐述。
3. 互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在实际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实际应用(45分钟)1. 引入:提出实际生态问题,引发学生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应用的思考。
2. 讲解: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恢复等。
3. 互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生态系统稳定性在解决实际生态问题中的作用。
四、案例分析:森林火灾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45分钟)1. 引入:展示森林火灾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火灾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影响的思考。
2. 讲解:分析火灾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如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等。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公开课教案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公开课教案一、引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物群落长期保持其内部结构、功能和物质循环的能力。
作为生态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对于我们认识和保护自然环境至关重要。
本次公开课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互动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意义。
二、知识讲解1. 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组成-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稳定系统。
-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生物物种、生物种群、生物个体以及土壤、水体、气候等非生物因素组成。
2.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维持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越丰富,其稳定性越高。
- 耐受外界干扰:生态系统具备自我修复能力,能够在外界干扰后快速恢复平衡状态。
- 功能的延续和恢复:生态系统具备保持功能和恢复功能的能力。
3. 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和物种相对丰度是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 生物交互作用:物种之间的共生、竞争、捕食等交互作用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 人类活动:人类的开发、污染和破坏行为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降低其稳定性。
三、互动活动1. 观察生态系统- 到附近的公园或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不同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作用关系。
- 学生可以记录所见的植物、动物和环境变量,并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构建微型生态系统- 学生小组按照指导,利用鱼缸或玻璃容器构建微型生态系统。
- 学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植物和动物,观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模拟干扰实验- 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干扰实验,如添加化学物质或改变环境条件,观察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的响应和恢复过程。
- 学生可以记录实验数据,并通过对比分析,探讨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四、总结与评价通过本次公开课的学习,学生们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实地观察和互动活动,他们不仅巩固了相关知识,还培养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希望他们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并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参与者。
3.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教学设计【课标分析】阐明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限度的外来干扰时,能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定。
【教材分析】教材先介绍生态平衡,说明反馈调节对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解释了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并说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哪些因素影响,最后介绍如何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物质、能量的运行规律,了解信息传递,又学习过内环境稳态的维持相关概念,可以迁移分析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稳定的原因。
【教学目标】1.概述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
(生命观念)2.通过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过程,阐明生态系统具有维持或恢复生态平衡的能力。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3.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生命观念)4.通过设计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生命观念、社会责任)5.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生命观念、科学探究)【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过程,阐明生态系统具有维持或恢复生态平衡的能力;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教学难点: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设计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
【教学准备】1.复习回顾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
2.收集“生物圈2号实验”背景介绍。
3.熟悉制作生态缸的习惯过程。
【教学过程】引入教师活动:复习回顾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思考“生物圈2号”为什么刚开始能够维持稳定,但最后又以失败告终?学生活动:思考并尝试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单元情境背景“生物圈2号实验”引入生态平衡的概念。
一、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师活动:理解生态平衡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就是生态平衡)。
引发思考问题:从群落演替的角度分析,如果气候条件没有剧烈变化,也并没有过多的人类活动干扰,此地未来还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吗?为什么?观察曲线图,在成熟阶段,群落的总生产量和总呼吸量呈现怎样的趋势?这说明了什么?联系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组分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中的作用,分析在成熟阶段,生产—消费—分解过程的正常进行对生态系统的功能有什么影响?学生活动:回顾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高二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
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辅导教案导学诱思一、生态系统的稳态1.稳态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2.调节方式:反馈调节。
(1)反馈调节:当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叫反馈调节。
(2)类型①负反馈:最常见,反馈的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②正反馈:很少见,加速最初所发生的变化,其作用常常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
思考:我国蓟县盘山有一片原始森林,那里树木郁郁葱葱,百鸟争鸣,风景秀丽迷人,当地人称之为“八仙桌子”。
科学家去“八仙桌子”调查过,发现那里害虫种类非常多,但是那里却从未出现害虫的大发生,也未造成大的伤害。
试分析其原因。
提示:该地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强,各种生物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因此不会发生害虫的大爆发。
3.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向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1.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
2.人类的活动与稳态的关系:人类的活动除了要讲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外,还必须特别注意生态效益和生态后果,以便利用自然的同时能基本保持生物圈的稳态。
思考:我国的黄土高原最初是一个森林茂密、郁郁葱葱、山清水秀之处,后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变成了不毛之地。
近十几年来,政府不断对黄土高原进行治理,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但还没有完全恢复原貌。
试分析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界干扰因素超过这个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就遭到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差。
合作探究探究一:正确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生态系统和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时,表现出来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稳定性的前提条件只有当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大功能类群齐全,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保持稳定,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时才表现出来。
高二生物上学期教案生态系统的稳态
举例:课本P109【设问】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一样,也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但是他们又有不同,你知道有什么不同吗?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途径食物链,食物网食物链,食物网多种途径范围主要是食物链各营养级之间生物圈生物与生物之间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循环性,全球性往往是双向的模式图联系信息传递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同时进行,相互依存【过渡】若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为死亡而减少,鱼类死亡的尸体腐烂,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引起更多的鱼类死亡,最终这个湖泊变得臭气熏天。
【提出问题】为什么池塘或湖泊受到轻微的污染会逐渐变得清澈,受到过度的污染会变得臭气熏天?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对环境的干扰会表现出什么能力?答:生态系统对环境的干扰具有一种自我调节、自我修复的能力和自然延续能力。
板书: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态,又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态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
【注意】①生态系统结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种类及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
②生态系统功能相对稳定: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相对平衡。
③可打破重建:在遵循生态系统规律的前提下,可依据人类的需要,打破原有的稳态,建立更加高效的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性的原因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不同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是不同的,一个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越复杂,结构越稳定,功能越健全,生产力越高,他的自我修复能力也就越高。
相反,成分越单一,营养结构越简单,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小。
3、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包括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①负反馈调节能使生态系统保持平衡的状态,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例:如图所示为森林中的食虫鸟和害虫的数量变化。
②正反馈调节可以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2)阐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机制。
(3)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4)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设计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2)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2)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机制。
2、教学难点(1)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2)设计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探究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图片,如森林砍伐、草原退化、河流污染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提问: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后,是否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新课讲授(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通过举例,如一个池塘在受到少量生活污水的排入后,水质依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机制①以草原生态系统为例,讲解当食草动物数量增加时,草的数量会减少,从而导致食草动物因食物不足而数量减少,草的数量又会逐渐恢复,这种负反馈调节机制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②利用数学模型,如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进一步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3)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①展示不同生态系统的图片,如热带雨林和草原,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在受到干扰后的恢复情况,引出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
②讲解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特点,并通过实例加以说明。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终稿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终稿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引发学生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生态系统的定义及其组成。
生态系统的作用和价值。
引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1.3 教学活动:引入生态系统的概念,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生态系统实例。
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好奇心。
第二章:生态平衡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引导学生了解生态平衡的维持机制。
2.2 教学内容:生态平衡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生态平衡的维持机制,如食物链、物种多样性等。
2.3 教学活动:通过实例或图片展示生态平衡的例子。
引导学生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分析生态平衡的维持机制,如食物链、物种多样性等。
第三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及其意义。
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因素。
3.2 教学内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定义及其意义。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因素,如物种多样性、营养结构等。
3.3 教学活动:通过实例或图片展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例子。
引导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及其意义。
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因素,如物种多样性、营养结构等。
第四章: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2 教学内容: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和措施。
4.3 教学活动:讨论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如过度开发、污染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出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第五章:案例研究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研究,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保护和恢复。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2 教学内容:选择一个生态系统稳定性保护和恢复的案例,如湿地恢复、物种保护等。
《生态环境的稳态》教案(2)
生态系统的稳态●课标要求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课标解读1.分析生态系统的概念、组分和类型。
2.列举食物链和食物网。
3.描述生物圈的组成。
●教学地位本节内容包括生态因子、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组成和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生物圈的本质等内容。
在高考中,生态系统的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的知识常与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的知识进行综合性考查。
●教法指导1.用万物一体的传统哲学思想和事物普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现代哲学观点,研究生物与无机环境的关系、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生态系统及生物圈的概念、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2.利用自己在生活中积累的生态学感性认识,充分发挥想象力,分析、理解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
3.运用运动的观点和动态平衡的观点,理解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的概念、地位和作用。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伴音播放湖泊生态系统的录像,在播放前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展现出来的画面,找出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各有哪些组成成分,各成分间有何关系,如何构成生态系统。
●教学流程设计学生课前预习:阅读教材P75-80,填写[课前自主导学],完成“思考交流1、2、3〞。
⇒步骤1:情景导课:以[新课导入建议]引出本节课题。
⇒步骤2: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教材P75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说明了什么?通过[课堂互动探究]探究1总结生态因子的知识,分析例1提高。
⇒步骤3:分析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及各成分间的关系。
让学生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通过[课堂互动探究]探究2进行总结,分析例2巩固提高。
⇓步骤6: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总结本课时重要知识点并以网络图形式呈现,互评后参看[本课知识小结]的网络构建。
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步骤5:抢答方式完成[正误判断]并且分组互评[当堂双基达标]的1、2、3、4、5题。
⇐步骤4:引导学生分析教材P77图4-4及P78“食物链的种类〞,通过[课堂互动探究]探究3进行总结,分析例3强化提高。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改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改教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认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掌握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进行生态系统调查与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和责任感,树立珍爱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教学难点:生态系统稳定性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保护生态系统?启发学生讨论,并进行讲解和概括,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
2.探究(30分钟)(1)组织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生态系统(例如森林、湿地等),进行调查和观察。
(2)学生观察和记录生态系统中的一些要素(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的数量、种类和相互关系,并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3)学生总结调查结果,展示小组调查成果。
3.拓展(30分钟)(1)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让学生思考当生态系统中一些要素受到破坏或干扰时,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
(2)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如近年来全球变暖现象导致的冰川融化、极端天气频发等,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4.归纳(20分钟)(1)学生小组展示实验成果和案例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和交流。
(2)归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和影响因素,进行概念总结。
5.实践(2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保护生态系统的措施,通过拟定调查计划、提出建议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并思考如何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学生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和展示。
6.总结(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说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概述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⑵通过图解分析各种元素在生物圈中的循环情况,通过比较总结物质循环的基本过程与特点。
2.能力目标:⑴引导学生用数据来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让学生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阐述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的两个特点。
⑵指导学生构建能量流动的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物理模型。
⑶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加以分析,培养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⑴通过小组分工与自主性学习相结合,培训同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⑵注重生态学观点的培养,同时关注农业的发展和生态农业的建设。
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服务于社会的观点。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⑵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⑶比较各种物质循环的基本过程与特点。
难点: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特点。
⑵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3. 教学用具多媒体4. 标签生物,苏教版,教案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根据你所完成“草地(或湖泊)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与能量的利用率”的课外生物科技活动,完成由感性知识向理性知识的转化的实践。
请你问答: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哪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
学生:农田生态系统。
教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在人的干预下缩短了食物链,并给予了该生态系统的最大能量和物质的输入。
教师:那么什么叫做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又是指的什么呢?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学生:随着温度的升高,蚂蚁活动加剧直至死亡。
师生共同分析:从上述例子不难看出,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
因此,我们把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教师:根据有无生命的特征可以把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指周围环境中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生物的个体和种群。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等很多种,下面我们重点讲述光、温度和水这三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对能量流动的理解阅读课本P83-84相关内容,结合“塞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进行分析、思考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问1〗图中各箭头代表的是什么意思?何谓能量流动?【讲述】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方向及能量的多少。
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问2〗分析图示可知能量流动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生态系统能量的作用又是什么?【讲述】从方向上看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的,从数值上看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生态系统能量的作用:是维持生态系统稳态的动力。
〖问3〗生态系统中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哪?能量流动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多少?能量流动的渠道是什么?【讲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太阳能。
能量流动的起点:从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开始。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能量流动的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问4〗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及去处如何?【讲述】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来源。
(1)生产者:来自太阳能。
(2)消费者:一般来自上一个营养级。
(3)分解者:来自生产者和消费者。
各营养级能量的去处:(1)一是自身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一部分有机物,释放能量;(2)随尸体、排泄物等流入到分解者中;(3)有一小部分有机物中的能量流入到下一个营养级。
〖问5〗为什么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能全部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讲述】由于每一营养级的生物在呼吸的过程中都会消耗一部分能量,加上动物在摄食过程中总有一部分的能量会消耗在动物排出的粪便中,因此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在数量上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问6〗分析每一营养级上能量的“流入”和“流出”是否平衡。
试分析原因。
【讲述】不平衡。
原因是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特点,即(1)单向流动:①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因为捕食关系不可逆转,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②各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以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的形式散失,这部分能量是不能被重复利用的。
(2)逐级递减①每个营养级的生物总有一部分能量不能被下一营养级利用。
②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
③各营养级中的能量都要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
(3)传递效率平均约为10%。
〖问7〗为什么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五个?【讲述】能量通过四个左右的营养级,已减少到不足以维持下一个营养级的生命活动的程度,所以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五个。
〖问8〗能量流动的最终归宿是什么?【讲述】能量流动的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量的变化情况是:太阳能→生物体中的化学能→热能。
因此热量是能量流动的最终归宿。
〖问9〗能量散失的过程是怎样的?【讲述】〖问10〗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包括在它的同化量中吗?为什么?【讲述】粪便是未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形成的,所以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是他没有同化的,因此这部分能量不是初级消费者的,而是他的上一营养级——生产者的同化量,其关系式为:消费者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同化量=积累量+呼吸量,积累量=下一营养级同化量+分解者(+未被利用)。
〖问11〗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并最终指导学生归纳。
【讲述】通过学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我们知道生态系统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获取能量。
能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是生态系统的基础。
能量的流动维持各个营养级的生命和繁衍,使得一个生态系统得以存在和发展。
探究二生态系统有关能量的计算阅读课本P83相关内容,结合“塞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进行分析、思考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问12〗分析“塞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可知第二营养级获得第一营养级所同化的效率是多少?第三营养级获得第二营养级所同化的效率是多少?能量在相邻的营养级之间传递的效率是多少?【讲述】62.8/464.6×100%=13.5%;12.6/62.8×100%=20%;10%~20%。
〖问13〗计算某一个营养级一段时间的能量变化。
【讲述】输入=输出+未利用,该营养级全部个体同化的能量。
输出:呼吸消耗的能量+被分解者分解释放的能量+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问14〗计算某一个生物群落一段时间的能量变化。
【讲述】输入=输出+未利用,该生物群落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输出:该生物群落中所有生物(包括分解者)的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问15〗温带地区一年四季中生物群落的能量是如何波动的?【讲述】春末~秋初:生物群落总能量逐渐增加。
秋末~来年早春:生物群落总能量逐渐减少。
〖问16〗根据以上几问,试总结能量最值的计算规律?【讲述】(1)若一食物网中,已知最高营养级增重为N:①要求最多需第一营养级多少时,按最长食物链,最低传递效率计算。
②要求至少消耗第一营养级多少时,按最短食物链,最高传递效率计算。
(2)若一食物网中,已知第一营养级重量M:①要求最高营养级最多获得多少能量时,应按最短食物链,最高传递效率计算。
②要求最高营养级最少获得多少能量时,应按最长食物链,最低传递效率计算。
以上措施可表述为:〖问17〗请用表格的形式,将图中营养级之间能量流动的数据进行整理。
并计算能量传递的效率。
【讲述】〖问18〗根据以上知识,构建能量流动的数学模型与物理模型【讲述】数学模型:第n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为,最少为物理模型:生态金字塔探究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阅读课本P84相关内容,思考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问20〗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否是同一概念?其特点是什么?【讲述】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Ca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无机环境,再回到生物群落的循环,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特点:循环流动,反复出现〖问21〗既然物质是循环的,为什么人们还不断向农田中施加氮肥?【讲述】物质在生物圈范围内是循环的。
农田中不断有粮食产出,所以要不断施加氮肥。
〖问22〗碳在生物群落中以什么形式传递?【讲述】碳水化合物。
〖问23〗参与循环的物质指的是什么?【讲述】参与循环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
〖问24〗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什么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什么形式循环?【讲述】碳循环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形式循环,而不是在生物群落内部循环,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
〖问25〗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讲述】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会产生大量的CO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从而造成温室效应。
〖问26〗生物圈中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分析图示可知生物圈的水循环中包括了哪些元素的循环?其中生物圈中水循环有几条途径?在生物圈中水循环的动力是什么?生物圈中水循环的主要过程【讲述】水循环中包括了H、O元素的循环。
海洋水和陆地水蒸发以及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发的水分在空中形成云,通过降雨返回地表或海洋,一部分地表水渗入地下,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有一部分流入海洋。
水循环是依托水在气态、液态和固态之间的转换才完成的,而这三态的转换需要太阳光的照射,也就是来自太阳光能。
〖问27〗仔细阅读p87课题研究,思考:小张、小王、小李三人的说法错在哪里?你能设计出更科学合理的实验来探究氮肥和磷肥含量与池塘富营养化的关系吗?设计实验时注意对照实验的设置。
【讲述】(1)水体的富营养化是指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中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2)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过多的氮磷流入水体可能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水生植物(藻类等)过度繁殖,在淡水体中形成“水华”,在海洋中形成“赤潮”,进而导致生态系统的稳态被破坏。
(3)具体分析如下:水体中N、P增加→藻类等浮游植物过度繁殖→大量植物死亡,被好氧细菌分解→消耗水中溶氧,水体缺氧→水生生物死亡。
(4)实验设计:①可分别检测3个水样,即随机各检测5个样品,平均藻类个体数多的样品密度大,反之密度小。
②使水质贫营养化,以便进行后面的实验。
③协调的营养(一定的N、P比)可促进藻类的生长发育,也是水质富营养化的原因之一。
④加设一个烧杯,其中只加入洗衣粉而不加尿素。
⑤天然池塘可能富含固氮细菌,因而磷元素成为制约因素。
〖问28〗氮元素以什么形式被植物吸收?生物群落中的氮通过怎样的途径转化为大气中的氮气?【讲述】硝化细菌把氨氧化成硝酸盐;进入生物体的氮可形成尿素可被转化为氨,并可进一步转化N2;反硝化细菌可把硝酸盐转化为N2。
〖问29〗请表格法归纳总结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