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演唱艺术是属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一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歌演唱艺术是属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一种,民族声乐艺术从广义上来讲,它还包括戏曲、曲艺说唱、民间民俗演唱等等,形式繁多,十分丰富。民歌演唱也就是现时我们通常称之为的民族唱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以来的十余年,我国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分为三种唱法,民族唱法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一门独立的声乐艺术形式,与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形式——戏曲、曲艺说唱、民间民俗歌舞演唱等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互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特点,而一切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最初都是起源于人民生活和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民歌,它们都是植根于深厚的民歌基础之上。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在数千年古老悠久而又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民歌作为人民大众广为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从远古时期一直流传发展至今。依据考古发现,相传在五千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就有了《候人猗兮》的情歌和狩猎的《弹歌》。几千年来浩如烟海的民歌中,它的题材几乎包罗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和反映了人民的性格、感情与理想、追求。民歌甚至被认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编年史。在千百年来的演唱实践中,民歌又逐渐形成了各种风格特色的音乐体裁,诸如:号子、山歌、小调、叙事歌、风俗歌、儿歌、宗教歌等等。由于我国是一个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语言声调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生活习俗、民间风尚不同,也使民歌的旋律调式、吐字行腔和韵味清调、感情表达的风格各有不同,形成各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色彩。同是一首山歌,地处西北高原的民族则音调跌宕起伏、高亢宏亮,而在江南平川的鱼米之乡则音调多为悠扬宛转、清新秀丽。同为一首表现少女追求爱情生活、寄情于为情人绣荷包的抒情小调《绣荷包》;云南的《绣荷包》是委婉清秀,四川的《绣荷包》是高亢活泼,而山西的《绣荷包》则是二者兼而有之,明快起伏、热情亮丽。我国如此多姿多彩浩瀚的民歌演唱,数千年来一直在不断的流传发展、衍生变化。由生活劳动中的简单原始的哼唱到载歌载舞,有情节、有声色的表演,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特别是从延安文艺座谈会到新中国解放后的十七年里,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我国的民歌演唱艺术得到了根本的变化和巨大的发展,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为中国老百姓服务,为中国听众所接受,充分地表达了人民的心声。在表现时代精神、人物风格和反映社会风貌、乡土人情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讨和尝试,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引进了外来的西洋声乐艺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融汇贯通,取得了显著成绩,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演唱人才,象郭兰英、王昆、胡松华、王玉珍、郭颂、马玉涛等。他们运用熟练的声乐技巧。将优美的声音、清晰的语言、真实的感情三者有机地融合为一个艺术整体。并且出现了不少运用民歌素材创作的优秀民族歌剧,象《白毛女》、《刘胡兰》、《红珊瑚》、《洪湖赤卫队》、《江姐》等,,使我国的民歌演唱艺术唤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但是,众所周知的十年浩劫,却使民歌演唱艺术这株正待盛开、怒放的花蕾遭到了几乎毁灭的摧残,整个文化艺术变成了万马齐喑的惨淡局面,形成了一段历史的空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昌盛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增多加强,我国的文化艺术事业也在不断的改革、变化、蒸蒸日上的向前发展。党和国家号召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倡严肃高雅艺术,为民歌演唱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铺平了道路、减除了矛盾、增添了动力,创造了有利的大环境,由于广大文艺、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解除了思想隔核和精神束缚,并通过对外的交流学习和自身的学习深造、实践提高,给我国的民歌演唱艺术展示了新的局面,迎来了一个万紫千红百花春的新时期,使我国的民歌演唱艺术

不论是在作品创作上的深度、难度,还是对民歌唱演声音的认识和技巧的发挥运用上,以及演唱作品的个性、风格和艺术想象、表现力上都突出了时代的气息,增添和发展了民族色彩,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受到了人民大众的喜爱和欣赏,也引起了世界文化音乐界的注重和赞叹。

新时期民歌演唱艺术首先是在演唱作品体栽的创作色彩上的变化和发展,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和享受。原始的民歌小调、山歌、号子已不再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和满足不了人们的审美情趣、欣赏水平的要求,也不能使演唱者充分展示自己的演唱技巧,但民歌优美动听的音调素材,仍然吸引着人们。这样依据原来短小的山歌、小调改编创作的新歌曲必定大量涌现,伴随着也出现了一批年青有为的优秀作曲家。如:施光南、王酩、谷建芬、王立平、士心、徐沛东等。作曲家们借助人们熟悉的原始民歌素材,运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和作曲技法,把各种无声的音符倾注在谱面上,构成新的大型声乐作品。这些优秀的新民歌声乐作品,时时闪现着原来民歌的韵致,使人听来耳目一新。现今中央及各地举办的各种歌手大赛上或剧场、电视转播的大型文艺晚会上,很难见到还有谁演唱短小的原始民歌,大多都是有一定难度或相当难度的改编、创作的民歌作品。象第六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专业组和业余组不少歌手演唱的《孟姜女》(刘麟、王志信重新编词编曲),就是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的表现手法,使这首我国家喻户晓、哀婉凄楚的古老歌曲焕发出了新的光彩。作者在忠实于原民歌旋律风格和音乐色彩的基础上,突破了原民歌四句头式的歌谣体曲式结构,运用多种不同的现代作曲技法,并借鉴和融汇了戏曲音乐中紧打慢唱的摇板和由慢渐快的垛板表现手法,通过几次转调、扩展音域和改变节奏,拓宽和突出了音乐主题,把一首简单的都市小调民谣发展创作成为一首撼人心魄、感人至深的多段体曲式结构的大型声乐作品。它既保留了原始民歌的风貌又充满了新的意蕴,使作品的内在容量和艺术境界都得到了扩充和升华。还有于学友改编的《小白菜》、尚德义改编的《今年梅花开》、白诚仁编曲的《苗岭的早晨》、鞠秀芬改编的《我想亲亲在梦中》、李崇望和郝宗纲编曲的《牧羊山歌》、景建树编曲的《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等一大批作品,都是我国民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经过改编创作成为更加适合现代社会人们日益发展变化了的审美情趣和欣赏水平的大型声乐作品,深得群众喜爱欢迎,也让歌唱家得到了能充分展示自己嗓音技巧、艺术水平的演唱曲目。新时期同样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民族歌剧。如《星光啊星光》、《第一百个新娘》、《大野芳菲》、《火把节》、《芳草心》、《原野》、《门前有座山》、《党的女儿》等,遗憾的是这些数量不少的歌剧剧目,虽然在许多方面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与创造,但是在与民族传统音乐结合和现代思维意识结合的创作手法和色彩上仍不能令人满意,较之文革前的几部著名民族歌剧,虽然数量增多了,而质量上却使人感到缺少了民族传统的优美风格,也欠缺了新时期的新颖特征,难以让人朗朗上口、回味无穷。这方面还有待于我们新时期的作曲家以现代人的眼光和思维深入生活、深入民间,去挖掘、创作更新更美的,让人民大众满意、喜爱和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精品。

民歌演唱艺术的声音概念和演唱技巧的运用方法,长期以来一直是音乐工作者争论的焦点,也是大家一直努力探索钻研、学习追求的对象。自古以来,我国的民歌演唱艺术在演唱的呼吸、发声、共鸣等声音技巧方面的要求都有相当科学水平的方法和经验。在呼吸气息的运用上,历代都有不少的经验、理论流传。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中说:“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氮氲自脐间出,至喉乃噫其词,即分抗坠之音,既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宋张炎《词源》中说:“忙中取气急不乱,宁声待拍慢不断,好处大取气流连,拗则少人气转换。”近代陈彦衡《说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