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会“跳”的豆子》

合集下载

中班科学会跳的豆子教案

中班科学会跳的豆子教案

中班科学会跳的豆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探索》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内容为“会跳的豆子”。

详细内容包括:观察豆子的外部特征,了解豆子的生长过程,探索豆子在水中的浮力现象,以及进行简单的豆子种植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豆子的基本外部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记录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好奇心。

3. 引导学生了解豆子的生长过程,学会关爱植物,保护自然环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豆子在水中的浮力现象解释,以及豆子种植实践。

教学重点:观察豆子的外部特征,了解豆子的生长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豆子、水、容器、放大镜、种子生长观察记录表、教学PPT 等。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种子生长观察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颗豆子,引导学生观察其外部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2.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豆子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豆子的生长变化。

3. 随堂练习:分发豆子,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豆子,并记录下来。

4. 探索豆子在水中的浮力现象:将豆子放入不同浓度的盐水中,观察其浮沉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原因。

5. 豆子种植实践:分发豆子种子,教学生进行种植,并记录生长过程。

六、板书设计1. 豆子的外部特征:形状、颜色、大小等。

2. 豆子的生长过程: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3. 豆子在水中的浮力现象:与盐水的浓度有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豆子的生长过程,为期一周。

2. 答案:学生需提交一份种子生长观察记录表,包括日期、生长情况、观察心得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其他科学现象,如浮力、重力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同时,鼓励学生在家里尝试种植豆子,体验植物生长的乐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豆子在水中的浮力现象解释。

2. 豆子种植实践的教学指导。

3. 作业设计中的观察记录表。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会跳舞的豆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会跳舞的豆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会跳舞的豆子》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并描述豆子的跳动状态。

2.能够通过体验和互动感受到豆子跳动的形态。

3.能够通过亲身体验理解重力和物理运动规律。

教学内容课前准备•半透明玻璃杯•水•大颗豆子•尺子•橡皮筋活动介绍本次活动主要让孩子们通过观察、体验和交流,了解豆子的跳动形态,感受物理运动的乐趣,加深对物理规律的认识。

教学步骤步骤一:观察豆子1.教师向孩子们展示一颗豆子,让孩子们通过观察猜测豆子的主要形态。

2.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豆子的重量、大小等基本信息。

步骤二:让豆子跳起来1.将豆子放入玻璃杯中。

2.在玻璃杯的边缘别上一个橡皮筋。

3.将玻璃杯倒过来,保持在平稳的桌面上。

4.让孩子们观察豆子在玻璃杯内的跳动情况。

5.提醒孩子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关注豆子的跳动形态,看看它是如何跳起来的,跳动时的状态又是怎样的。

步骤三:探究豆子跳动的原理1.提醒孩子们注意到在豆子跳动时发生了什么现象。

2.让孩子们探究重力对豆子跳动的影响,看看在不同的条件下豆子的跳动形态是否存在差异。

3.结合孩子们的体验,向他们简单地介绍物理运动规律。

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和交流,孩子们了解了豆子的基本形态,掌握了基本的观察能力。

2.通过亲手体验,孩子们更深入地感受了豆子的跳动形态,通过交流更好地理解物理运动的规律。

3.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得到了锻炼,增强其探究和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资料1.《科学幼儿园》(第三册),上海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朱宜中,《幼儿科学教育理论基础》,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班科学活动会跳舞的豆子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会跳舞的豆子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会跳舞的豆子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背景教学对象为年龄在4-5岁的中班幼儿,本教案是以“豆子”的成长根系为主题,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幼儿对“豆子”的生长变化、地下根系、根、茎、叶的功能及相互作用等方面有深入的认识。

教学目标1.了解“豆子”的生长过程,生长变化、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地下根系的组成。

2.知晓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功能,能根据叶片形态判断植物的类型。

3.了解植物生命的需要、光、水和空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运用豆子的生长特点,结合跳舞的动作,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内容课前情境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花开的过程,充分启发幼儿对花开的认识,让幼儿了解到花并不是独立存在的物体,而需要营养和水分的支持,也引导幼儿学习了解生物的坚韧生命及其成长的过程中所经历的顺应、适应和自我调节等行为。

教学过程1.幼儿与教师共同观察豆子,用放大镜观察豆子的外部样子,引导幼儿描述豆子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2.激发幼儿想象,教师引导幼儿想象豆子在地下往下延伸出它们的“根”,让幼儿理解植物生长的奥妙,并引导幼儿讨论什么(光、水和空气)对豆子的生长生命力是必要的,可以使植物健康成长。

3.运用跳舞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幼儿体验豆子的生长过程。

教师按照豆子生长过程的阶段,规划了轻快的、伸展的、旋转的、摇摆的、有节奏的、踏实的等舞蹈动作,让幼儿可以身体转化为一个豆子的小生命,在运动中感受植物的生长过程和自然界的神奇,同时增强幼儿的节奏感和肢体协调。

4.运用画画的形式,巩固豆子植物的基本结构,营养器官结构和功能。

让幼儿观察和绘制豆子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地下根系,并以此为基础,让幼儿重新认识植物的营养器官,了解植物生活的基本需要和机制。

课后延伸让家长帮助幼儿收集花草植物样本,通过对这些植物进行观察和比较,增强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幼儿的安静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反思本次活动设计主题突出,目标清晰明确,环节有机衔接,关注到幼儿的情感体验和认识深度。

中班科学《会跳舞的豆子》教案附反思

中班科学《会跳舞的豆子》教案附反思

中班科学《会跳舞的豆子》教案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植物世界》第三节《会跳舞的豆子》。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豆子的结构、了解豆子的生长过程、探索豆子在水中的变化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幼儿能够认识豆子的结构,了解豆子的生长过程,培养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环节,让幼儿学会探究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培养关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豆子的结构,了解豆子的生长过程。

难点:探索豆子在水中的变化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豆子、放大镜、实验器材、图片、视频等。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一颗豆子,让幼儿观察并描述豆子的外观特征。

(2)邀请幼儿猜测豆子在水中的变化,引发幼儿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豆子的结构,讲解豆子的生长过程。

(2)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豆子的生长过程。

3.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展示实验器材,讲解实验步骤。

(2)教师示范实验过程,让幼儿观察豆子在水中的变化。

4. 随堂练习(15分钟)(1)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豆子在水中的变化。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疑问。

(2)讨论豆子在水中的变化原因,激发幼儿思考。

六、板书设计1. 豆子的结构:豆皮、豆肉、豆芽2. 豆子的生长过程:播种、发芽、生长、开花、结果3. 豆子在水中的变化现象:吸水膨胀、发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的豆子生长过程,记录下来并与同伴分享。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充分认识豆子的结构、了解豆子的生长过程,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中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关爱生命的情感。

中班科学会跳的豆子教案

中班科学会跳的豆子教案

中班科学会跳的豆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主题为“会跳的豆子”。

详细内容包括:观察豆子的基本特征,探究豆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以及通过简单实验了解豆子的跳跃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豆子的基本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豆子跳跃的原理。

重点:观察豆子的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豆子、水、盐、糖、实验器材等。

学具:放大镜、小勺、容器、实验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颗豆子,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其特征。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见过的豆子,引导幼儿交流豆子的用途。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豆子的基本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2)教师演示豆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如在水、盐、糖中的浮沉现象。

3.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豆子,描述其特征。

(2)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豆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4. 简单实验:豆子跳跃(10分钟)(1)教师演示豆子跳跃实验,让幼儿观察并思考原因。

(2)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探讨豆子跳跃的原理。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和发现。

六、板书设计1. 豆子的基本特征:形状、颜色、大小等。

2. 豆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浮沉现象。

3. 豆子跳跃原理:力的作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豆子,记录其特征和变化。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豆子跳跃实验,探讨跳跃原理。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探讨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豆子的基本特征和跳跃原理。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实践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同时,可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豆子成长日记”,引导幼儿持续关注豆子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耐心。

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品教案《会跳的豆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品教案《会跳的豆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品教案《会跳的豆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会跳的豆子》。

通过观察、探索豆子的跳跃现象,使幼儿了解简单的物理原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豆子的基本特征,知道豆子会跳跃的原因。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豆子跳跃原理的解释。

教学重点:观察豆子的跳跃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豆子、容器、实验器材、图片、视频等。

学具: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装有豆子的容器,提问:“大家猜猜看,豆子会跳吗?”(2)邀请幼儿上台尝试让豆子跳跃,观察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讲解豆子的基本特征。

(2)教师演示豆子跳跃实验,引导幼儿观察跳跃现象。

(3)教师解释豆子跳跃的原理,让幼儿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进行豆子跳跃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疑问。

(1)每组代表分享实验结果。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强调教学目标。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会跳的豆子》2. 板书内容:(1)豆子的基本特征(2)豆子跳跃现象(3)豆子跳跃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里的豆子,记录它们的特点。

(2)尝试用其他物品进行跳跃实验,观察结果。

2. 答案:(1)豆子的特点:圆形、多种颜色、硬度等。

(2)其他物品跳跃实验结果:不同物品跳跃高度和距离不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去农田观察豆子的生长过程。

(2)开展家庭科学小实验活动,鼓励幼儿探索其他科学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豆子跳跃原理的解释。

中班科学:会“跳”的豆子

中班科学:会“跳”的豆子

中班科学:会“跳”的豆子
简介
在中班科学课上,老师常常会带着孩子们一起做有趣的实验,让他们探索和发
现科学的奥秘。

今天我们要进行的实验是关于“会跳”的豆子。

通过这个实验,让孩
子们了解一些有趣的物理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实验材料
•干净的透明玻璃杯
•一些干豆子
•清水
•镊子或小勺子
实验步骤
1.将透明玻璃杯放在桌子上,向杯中倒入一些清水,水面不要太高,留
出一定的空间。

2.取一些干豆子,用镊子或小勺子将豆子一粒一粒地放入杯中。

3.观察豆子的表现,你会发现有些豆子似乎在杯中“跳跃”,这是为什么
呢?
4.分析实验现象,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豆子的“跳跃”?
实验结果及分析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豆子在水中“跳跃”的原因主要是水分子的运动。

水分
子在不断地碰撞和移动,这种不规则的碰撞运动使得豆子看起来像在水中“跳跃”。

虽然看起来豆子在“跳跃”,但实际上是水分子在运动,豆子被带动而产生这种表现。

实验延伸
1.看看在其他液体中放入豆子会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发生。

2.观察用不同形状、大小的容器放豆子会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3.尝试在豆子中加入一些食盐,观察会有什么不同。

实验总结
通过这个简单有趣的实验,中班的孩子们可以了解到一些液体的基本特性,同
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希望孩子们在未来的科学探索中保持好奇心,勇于尝试和发现!
这就是“会跳”的豆子的实验内容,希望孩子们喜欢这个有趣的科学项目!。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会“跳”的豆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会“跳”的豆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会“跳”的豆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会‘跳’的豆子”。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了解简单的物理现象——弹力,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弹力的基本概念,知道豆子“跳”起来的原因;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幼儿探索科学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弹力的概念,并能够用语言描述;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感受弹力现象,培养科学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豆子、小皮筋、塑料杯等)、教学课件;2. 学具: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豆子“跳”起来的视频,引发幼儿兴趣;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幼儿思考豆子为何会“跳”。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弹力概念,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幼儿感知弹力;分组讨论,让幼儿尝试用语言描述弹力现象。

3. 实验操作(15分钟)指导幼儿进行实验,观察豆子在不同情况下的“跳跃”;鼓励幼儿记录实验过程,用画笔描绘观察到的现象。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小皮筋、塑料杯等材料进行弹力实验;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实验结果,并与同伴分享。

提问幼儿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具有弹力,引导幼儿关注生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会“跳”的豆子2. 内容:弹力:物体因受到外力作用而变形,去掉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力;豆子“跳”起来的原因:受到弹力的作用;实验过程:观察豆子在何种情况下“跳”起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弹力现象请幼儿观察家里或幼儿园里的物品,找出具有弹力的物体,并记录下来;提交记录表,分享观察结果。

2. 答案示例:弹簧床:当我们躺下去时,床会凹下去,起来后床会恢复原状;橡皮筋:拉伸橡皮筋后,去掉外力,橡皮筋会恢复原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了弹力现象,但在讲解弹力概念时,部分幼儿理解较困难,需要进一步简化教学语言;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弹力现象,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的奥秘。

中班科学豆子会“跳”吗教案[五篇范例]

中班科学豆子会“跳”吗教案[五篇范例]

中班科学豆子会“跳”吗教案[五篇范例]第一篇:中班科学豆子会“跳”吗教案中班科学豆子会“跳”吗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学豆子会“跳”吗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科学豆子会“跳”吗教案1活动目标:通过对豆子的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高脚杯6个、黄豆若干、大铁盘6个、记录白纸30张、铅笔30支。

活动过程一、探究的问题把黄豆放到高脚杯里,要装得满满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将酒杯放在大铁盘上,看看有什么变化?二、幼儿讨论。

1、豆子被泡大了。

2、豆子会从杯子里跳出来。

3、不会有变化。

三、试一试。

1、幼儿把黄豆放到高脚杯里,装得满满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将酒杯放在大铁盘上并仔细观察。

2、说一说我的发现。

(1)看见一颗颗黄豆陆陆续续地从高脚杯跳到铁盘中。

(2)豆子发出蹦蹦的响声,好像豆子在“跳舞”。

(3)豆子被水泡大了,杯子里放不下就跳出来了。

3、数一数,有多少豆子在“舞池”中跳舞,并在记录纸上记录活动的结果。

4、想一想,还有哪些豆子会跳舞呢?水泡过的豆子与干豆子有什么不同?四、注意事项1、实验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各个环节教师要提前做一遍,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2、挑选黄豆时要挑选颗粒饱满的黄豆。

中班科学豆子会“跳”吗教案2活动目标:通过对豆子的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高脚杯6个、黄豆若干、大铁盘6个、记录白纸30张、铅笔30支。

活动过程:探究的'问题:把黄豆放到高脚杯里,要装得满满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将酒杯放在大铁盘上,看看有什么变化?幼儿讨论。

(1)豆子被泡大了。

(2)豆子会从杯子里跳出来。

(3)不会有变化。

试一试。

幼儿把黄豆放到高脚杯里,装得满满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将酒杯放在大铁盘上并仔细观察。

中班科学会跳的豆子教案

中班科学会跳的豆子教案

中班科学会跳的豆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材》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会跳的豆子”。

通过观察豆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让幼儿了解简单的科学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豆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培养幼儿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爱护动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豆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原因。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豆子、水、杯子、沙子、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教具中的豆子,引导幼儿思考:“你们知道豆子会跳吗?”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幼儿观察豆子在水中、沙子中的变化,引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豆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如:在水中会吸水膨胀,在沙子中不易发芽等。

分析变化原因,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观察并记录豆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疑问。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护环境,让豆子更好地生长。

5. 活动延伸(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豆子生长日记”活动,观察并记录豆子的生长过程。

鼓励幼儿在家中尝试种植豆子,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会跳的豆子2. 内容:豆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变化原因观察和思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豆子在家中的生长过程。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观察和了解了豆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继续关注豆子的生长过程,了解其他植物的生长变化,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豆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原因。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会跳的豆子》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会跳的豆子》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会跳的豆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会跳的豆子”。

通过观察豆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让幼儿了解简单的科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豆子的基本特征,知道豆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豆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原理。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豆子、水、盐、糖、杯子、尺子、放大镜等。

学具:每组一份豆子、水、盐、糖、杯子、尺子、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察教具,引导他们发现豆子的特点,激发幼儿对豆子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豆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如:豆子在水中会吸水膨胀,加入盐或糖后,豆子会发生什么变化?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让幼儿动手实验,观察豆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4. 讲解与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会跳的豆子”2. 板书内容:豆子的基本特征豆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变化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豆子,记录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

2. 答案示例:豆子在水中吸水膨胀,加入盐或糖后,豆子会发生更大程度的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了解了豆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中继续观察豆子的变化,并将观察结果带到课堂上进行分享。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其他科学现象,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幼儿理解程度4.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和指导方法5. 讲解与讨论的引导策略6.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的衔接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在于让幼儿理解豆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原理,这一过程需要细致的观察和思考。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会跳舞的豆子》2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会跳舞的豆子》2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会跳舞豆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内容,围绕“会跳舞豆子”展开。

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第3册,具体涉及第5章节“生活中科学”,详细内容是观察豆子在不同液体中变化,引导幼儿探索简单科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并掌握不同液体对豆子影响,培养幼儿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兴趣,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观察豆子在不同液体中变化。

难点:引导幼儿理解简单科学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材料(豆子、水、盐水、糖水、酒精等)、实验器材(量杯、滴管、放大镜等)。

学具: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豆子跳舞故事,激发幼儿好奇心,引导幼儿关注豆子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实验材料,讲解实验步骤,引导幼儿观察豆子在不同液体中变化。

3. 随堂练习(1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豆子在不同液体中现象。

4. 分享交流(10分钟)5.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提问,幼儿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实验步骤和科学原理。

1. 实验步骤:画图表示豆子、液体、实验器材,标注步骤。

2. 科学原理:用简洁语言描述豆子在不同液体中变化原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物体,记录在不同液体中变化。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参与度较高,实验效果明显。

但部分幼儿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够规范,需要在下次课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科学现象,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精神。

组织一次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完成,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我深知选择合适教学内容对于幼儿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至关重要。

因此,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我特别关注与幼儿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会跳舞豆子”主题。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会跳舞的豆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会跳舞的豆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会跳舞的豆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会跳舞的豆子”。

通过观察豆子在不同液体中的变化,让幼儿了解物体浮沉的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物体浮沉的原理,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发幼儿对生活中科学的关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物体浮沉的原理。

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理解并运用物体浮沉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材料(豆子、水、盐、糖、白醋、小苏打、塑料杯等)、实验器材(搅拌棒、滴管等)、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实验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故事《小豆子旅行记》,引导幼儿关注小豆子在旅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液体,引发幼儿对物体浮沉现象的好奇。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实验材料,讲解实验步骤,引导幼儿观察豆子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情况。

3. 动手实验(1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豆子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巩固物体浮沉原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会跳舞的豆子2. 板书内容:(1)浮沉现象(2)实验步骤(3)物体浮沉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浮沉现象,记录并分享。

例如: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盐、糖、白醋等物品在水中是浮还是沉,并与家长分享。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例如:让幼儿观察并记录其他物品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情况,探索更多科学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施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彩教案《会跳的豆子》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彩教案《会跳的豆子》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彩教案《会跳的豆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会跳的豆子”。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了解豆子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探索豆子跳动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豆子的基本结构,知道豆子的生长过程。

2. 通过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豆子的结构和特点,探索豆子跳动的原理。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豆子跳动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豆子、水、盆子、放大镜、实验器材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装有豆子的盆子,让幼儿观察并猜测:盆子里有什么?(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豆子的外观,让幼儿分享观察到的豆子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用放大镜展示豆子的结构,讲解豆子的生长过程。

(2)教师演示豆子跳动的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豆子跳动的原因。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进行豆子跳动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2)教师指导幼儿用画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豆子生长过程的手工作品。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会跳动?六、板书设计1. 《会跳的豆子》2. 内容:(1)豆子的结构:种皮、胚芽、胚轴、胚根(2)豆子的生长过程:播种、发芽、生长、结果(3)豆子跳动原理:吸水膨胀,豆子内部的气体压力增大,使豆子跳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豆子生长过程,记录豆子每天的变化。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了豆子的结构和特点,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在课堂组织方面,还需加强幼儿的纪律性,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种植豆子,观察并记录豆子的生长过程,分享种植经验。

中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会跳舞的豆子

中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会跳舞的豆子

中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会跳舞的豆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启蒙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会跳舞的豆子”。

通过观察豆子的沉浮现象,让幼儿了解密度的基本概念,探索科学奥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豆子的基本特征,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物体沉浮的原因。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物体沉浮的原理。

重点:观察豆子的沉浮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豆子、水、盐、糖、搅拌棒)、教学PPT、实验操作视频等。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器材,记录表、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述故事《会跳舞的豆子》,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豆子为什么会跳舞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看看豆子是怎么跳舞的。

”2. 实验探究(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豆子在清水、盐水和糖水中的沉浮情况。

引导幼儿记录实验结果,讨论豆子沉浮的原因。

讲解密度概念,让幼儿理解密度的作用。

3.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例题,让幼儿判断不同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情况。

引导幼儿运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练习,观察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现象。

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实验步骤及现象2. 密度概念及作用3. 物体沉浮规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物品,判断它们在液体中的沉浮情况,并记录下来。

2.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实验表现出浓厚兴趣,能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

但在解释密度概念时,部分幼儿理解困难,需要进一步讲解。

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与幼儿一起探索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中班科学《会跳舞的豆子》教案附反思

中班科学《会跳舞的豆子》教案附反思

中班科学《会跳舞的豆子》教案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会跳舞的豆子”。

通过观察豆子的沉浮现象,让幼儿了解密度的概念,探索科学奥秘。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并理解密度的概念,了解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

2. 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发现豆子的沉浮现象,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密度的概念,探索豆子的沉浮现象。

重点:观察豆子的沉浮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豆子、水、盐、糖、搅拌棒、实验容器、多媒体设备。

学具: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豆子跳舞的视频,引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思考:为什么豆子会跳舞?2. 探索密度概念(5分钟)讲解密度的概念,让幼儿了解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为后续实验做好铺垫。

3. 实验操作(10分钟)(1)将豆子放入不同浓度的盐水中,观察豆子的沉浮现象。

(2)将豆子放入不同浓度的糖水中,观察豆子的沉浮现象。

(3)让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引导幼儿发现密度与豆子沉浮的关系。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讲解实验中的观察重点,引导幼儿学会观察、描述。

(2)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会跳舞的豆子》2. 内容:(1)密度概念(2)实验步骤(3)豆子沉浮现象与密度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豆子,记录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情况,并描述其原因。

2. 答案:(1)豆子在清水中沉底。

(2)豆子在盐水或糖水中上浮。

(3)原因:不同液体的密度不同,豆子在不同密度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不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密度的概念,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中班科学教案会跳的豆子

中班科学教案会跳的豆子

中班科学教案会跳的豆子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种子的发芽过程。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 种子(黄豆、绿豆等)2. 水杯3. 小铲子4. 湿润的毛巾5. 能装水的盆子6. 瓶子7. 贴纸8. 彩色纸9. 剪刀、胶水、彩色笔等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播放一段与豆子有关的视频或唱一首与豆子有关的歌曲引导幼儿进入主题。

2. 探究(15分钟)准备一些黄豆或绿豆,让幼儿观察它们的外观,询问幼儿是否知道这是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这是一种种子,并和幼儿一起讨论种子的特点和作用。

3. 实践(30分钟)(1)种子发芽的实验将一些黄豆或绿豆泡在水中数小时,然后让幼儿将它们小心地放在湿润的毛巾上,再用另一块湿润的毛巾盖住。

将毛巾放入盆子里,每天拿出来观察一下豆子的变化。

引导幼儿观察并记录下种子发芽的过程。

让幼儿知道,在适宜的环境下,种子会发芽生长。

(2)悬挂豆子的实验将一颗放在瓶子里,每天为其浇水,并观察它的生长情况。

幼儿可以经常观察豆子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体验到给豆子提供养分和适合生长环境的重要性。

4. 总结(10分钟)引导幼儿回顾并总结豆子发芽的过程,让幼儿认识到种子需要水和适宜的环境才能生长。

通过观察和实践,幼儿能够理解发芽的原理和过程,并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5. 创作(30分钟)(1)种子的艺术创作给幼儿提供彩色纸、剪刀、胶水和彩色笔等材料,让幼儿用纸做成豆子的模样,并可以在上面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或粘贴贴纸。

(2)团队合作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给每个幼儿分配几颗豆子,并要求幼儿团队合作,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制作豆子的发芽装置。

比如建造小花园,使用土壤和种子,搭建支架等等。

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和合作。

6. 展示(10分钟)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并分享他们发芽豆子的心得和体会。

通过展示和分享,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成果。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精彩教案会“跳”的豆子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精彩教案会“跳”的豆子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精彩教案会“跳”的豆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主要围绕第四章《植物的生长》展开,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神奇的豆子》。

通过观察豆子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命力,探索会“跳”的豆子背后的科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豆子的生长过程,认识豆子的各个部分。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感受植物生长的奇妙,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豆子“跳”的原因,培养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豆子的生长过程,认识豆子的各个部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豆子、花盆、土壤、水、尺子、放大镜。

2. 学具:小铲子、浇水壶、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内的植物,引导幼儿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一颗豆子,讲解豆子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豆子的各个部分。

3. 实践操作(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种植一颗豆子,观察并记录豆子的生长过程。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豆子为什么会“跳”。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豆子生长过程,讨论豆子“跳”的原因。

6. 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思考:还有哪些植物会“跳”?鼓励幼儿课后进行观察。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豆子2. 内容:豆子的生长过程豆子的各个部分豆子为什么会“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记录表(1)记录豆子的生长过程(2)画出豆子的各个部分(3)思考豆子“跳”的原因2. 答案:(1)豆子的生长过程: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2)豆子的各个部分:种皮、胚轴、胚乳、子叶。

(3)豆子“跳”的原因:豆子吸收水分后,体积膨胀,突破种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观察豆子的生长过程,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豆子生长过程的持续关注,引导幼儿思考其他植物的生长现象,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会跳舞的豆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会跳舞的豆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会跳舞的豆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内容为“会跳舞的豆子”。

通过观察豆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让幼儿了解简单的科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豆子的基本特征,知道豆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豆子跳舞的原理。

重点:观察豆子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豆子、水、杯子、吸管、音乐播放器、实验器材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实验过程,让幼儿观察豆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

如:豆子放入水中会沉底,加入吸管后豆子会上升;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等。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豆子会“跳舞”。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豆子的变化,并记录在画纸上。

5. 动手操作(10分钟)幼儿根据实验结果,用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豆子跳舞的画。

六、板书设计1. 《会跳舞的豆子》2. 内容:豆子的基本特征豆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豆子跳舞的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的豆子,记录其变化,并画出豆子跳舞的场景。

2. 答案:豆子放入水中会沉底,加入吸管后豆子会上升。

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温度升高,豆子体积膨胀,温度降低,豆子体积缩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豆子的变化,让幼儿了解了简单的科学原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避免直接告诉答案。

2. 拓展延伸:让幼儿观察其他物品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如:盐、糖、小石子等,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豆子跳舞的原理。

3. 作业设计:观察家中的豆子,记录其变化,并画出豆子跳舞的场景。

一、教学难点解析1. 豆子的密度:豆子的密度大于水,所以在水中会沉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面)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会“跳”的豆
子》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活动目标]
通过对豆子的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高脚杯6个、黄豆若干、大铁盘6个、记录白纸30张、铅笔30支。

[活动过程]
探究的问题:把黄豆放到高脚杯里,要装得满满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将酒杯放在大铁盘上,看看有什么变化?
幼儿讨论。

(1)豆子被泡大了。

(2)豆子会从杯子里跳出来。

(3)不会有变化。

试一试。

幼儿把黄豆放到高脚杯里,装得满满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将酒杯放在大铁盘上并仔细观察。

说一说我的发现。

(1)看见一颗颗黄豆陆陆续续地从高脚杯跳到铁盘中。

(2)豆子发出蹦蹦的响声,好像豆子在“跳舞”。

(3)豆子被水泡大了,杯子里放不下就跳出来了。

数一数,有多少豆子在“舞池”中跳舞,并在记录纸上记录活动的结果。

想一想,还有哪些豆子会跳舞呢?水泡过的豆子与干豆子有什么不同?
注意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