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比较类鉴赏
古诗词对比赏析阅读
古诗词对比赏析阅读①无限情思寄楼台《黄鹤楼》和《登金陵凤凰台》都是因楼名而起兴,进而由传说展开遐想,抚古思今,感慨盛衰变化,接下来回归对眼前实景的描写,最后在此基础之上抒发愁情。
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①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②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①历历:清楚可数。
②乡关:故乡。
[诗歌鉴赏]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
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
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
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①。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②,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①古丘:古坟②浮云蔽日:比喻奸臣蒙蔽君主。
[诗歌鉴赏]李白年轻时第一次来到黄鹤楼,站在楼上看长江远景,心潮澎湃,即刻诗性大发。
怎奈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心头。
后来,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时,用崔颢这首诗的韵律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
[对比阅读]这两首诗虽都是触物兴感、登临抒怀之作,但却各有兴会,各抒其情,各擅胜境。
崔颢的诗突出的是乡愁,确实其对乡愁的抒写动人情肠,将中国人普遍具有的怀乡情结表现得气概苍莽、出神入化,特别呈现出一种突破格律、“不法而法”的奇崛之美。
而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呈现出诗人关注现实、注意国家命运、渴望对国家有贡献的忧国伤时的心情。
②夜里赏花古人赏花总是别有一番情味,借景抒情的大有人在,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和苏轼的《海棠》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却大不相同。
惜牡丹花[唐]白居易惆怅①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②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释]①怅:伤感,愁闷,失意。
②明朝:明天。
[诗词鉴赏]诗文通过独特的视角,写出了作者对翰林院中牡丹的厚爱,以及因为花期将过而产生的恋恋不舍的复杂心态。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01 考点解读在核心素养的指引下,为考查学生对于古诗词理解能力和欣赏评价能力,越来越多地采用比较阅读的形式来命题。
命题要求考生在比较中完成对诗歌的赏析。
比较阅读,更能考查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鉴别和运用能力,靠机械重复的记忆,不能应对新的题型。
02 考查方式诗歌比较鉴赏的命题方式通常有:1、甲诗包含了怎样的哲理?它与乙诗中哪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2、甲诗和乙诗抒情方式和书法的情感有何不同?3、结合具体诗句,比较甲、乙两诗在内容上的异同。
4、同是送别诗,两首诗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该手法的运用却有差别,试结合具体诗句比较其不同之处。
03 技巧点拨【提分妙招】如何在解题过程中保持清晰的思路,以减少失误,赢得高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了解诗歌对比阅读的选材。
题目材料一般选用不同的人所写的相同或相似的题材,或是思想感情不同,或是表达技巧不同,或是语言风格不同。
其次,了解命题角度。
从命题角度看,可以分为对诗歌语言的品味、对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对诗歌形象的解读、对思想感情的把握等方面的比较。
第三,多角度比较。
从题型设置上,既有单一比较,但更多的应是综合比较。
可以分为“同中求异”和“辨别异同”两种类型,但又较多是“同中求异”这一类型。
【应对策略】应对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读懂诗歌,理清大意。
两首诗放在一起对比阅读,难度是增加了,但是,只要读懂每一首诗,然后再比较答题应该不难。
怎样才能把一首诗读懂读通呢?应该是先读标题,因为标题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
其次读注解。
最后读诗句,把从标题和注解中得到的信息用到诗句中去加以验证。
读诗句时先把它当作古文来读,再把它当作古诗来读,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及诗歌营造的整体意境对诗歌作诗意的解读。
二、辨别异同,知同辨异。
诗歌鉴赏比较阅读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就是“知同辨异”:"知同”就是发现两首诗中相同、相似的东西,如题材相同;“辨异”就是分辨两诗中不同乃至相对、相反的东西。
古诗词中的11种修辞手法及其鉴赏举例
古诗词中的11种修辞手法及其鉴赏举例一、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比喻有突出事物(意象)的情态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例1】“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析】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例2】“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
“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例3】“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苏轼《江上看山》)【析】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形化动化,写得形象生动。
“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
【例4】“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析】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
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
作者出使,恰在春天。
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例5】“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部编版语文古诗词对比鉴赏
古诗词对比鉴赏(一)《峡口送友人》《送蜀客》峡口送友人(唐)司空曙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唐)雍陶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1. 峡口送友人描写的是时节的景色。
送蜀客描写的是时节的景色。
2. 请比较这两首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和写法的异同。
3.简析第一首诗首句“峡口花飞欲尽春”的作用。
(二)题木兰院二首(其一)(唐)王播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
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题都城南庄(唐)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之处。
2.这两首诗所抒发的情感不尽相同,试分析不尽相同的原因。
(三)秋夜独坐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夜深(宋)周弼虚堂人入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
请具体说明。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
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四)村居(宋)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渔村夕照(明)沈明臣洲前洲后尽垂杨,村尾村头满夕阳。
换酒醉眠高晒网,远山修竹正苍苍。
1.“夕阳”这一意象在这两首词中的内涵是否相同?请做具体分析。
2.这两首诗分别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五)衰荷白居易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题败荷(元)王翰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
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
1.两首诗都写“残荷”,但在表现“残”这一特点上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2.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六)秋夜曲(唐)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秋思寄子由①(宋)黄庭坚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
2023届高考语文文复习:古诗词鉴赏——分类赏析
古诗词鉴赏:分类赏析一、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
包括《诗经》《楚辞》《汉乐府》中的诗及“三曹”、陶渊明的诗歌等,还包括唐及唐代以后文人仿古的诗作,比如李白写的《古风五十九首》,比如诗人们借乐府旧题所写的诗歌,这些都是古体诗,也就是说,诗题中凡出现“歌”“行”“吟”“引”“弄”“操”“曲”等字样的都该属于古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特点:每篇句数不限,每句字数不限,可押韵也可不押韵,押韵也可换韵,句与句间没有平仄对应和用词对仗的要求。
一句话,古体诗格律上比较自由,同近体诗在格律上有极严格的要求不同。
二、近体诗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
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绝,每句七字的叫七绝,二四句押韵,没有对仗要求。
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
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近体诗用字还要讲究平仄,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
归纳起来,近体诗的特点有四个:①句数固定;②押韵固定;③讲究平仄;④讲究对仗。
这四点也是近体诗与古体诗的主要区别。
古体诗大多出现在唐朝以前,绝句与律诗是从唐朝才开始出现的。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山中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绝句一般为四句,律诗一般为八句,分为四联每两句为一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颔联和颈联必须押韵。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ai渭川田家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诗歌分类鉴赏
诗歌分类鉴赏(以唐诗为主)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山水)诗(写景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咏怀诗、咏史(怀古)诗等。
1、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
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
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当然,李白、杜甫、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如王维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通过对山间清幽美景、山村淳朴民风、乡间勤劳百姓的描述,诗人勾勒了心中理想的社会境界,表达了对目前隐居生活的满意之情,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2、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
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
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
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3、边塞诗: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王昌龄;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
古诗词比较阅读
古诗词比较阅读古诗词比较阅读1、关于意象、意境的比较鉴赏2、关于思想情感的比较鉴赏3、关于表现手法的比较4、关于字词的比较题型一:意象类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注:萦波:在水波上旋转浮动。
飐风:在风中摇摆。
搔头:古代妇女绾发的簪子。
【思考】简析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之点。
【答案】(1)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
(2)王诗中少女美丽,欢乐,充满青春活力。
白诗中少女羞涩,纯真,情感真挚。
题型二:意境类①找意象;②点特点③析感情例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节选)(唐)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周弼虚堂人静不闻更。
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思考】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
请具体说明。
【答案】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现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
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
1.面两首著名的咏物诗蕴含的人生境界有何不同?请你从中国历史上选出两个著名人物,分别代表这两种境界,并说明理由。
(2008深圳一模)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答案】(1)竹子象征人生的“坚劲”,石灰象征人生的“清白”。
或:《竹石》表现的是逆境中个性的坚持与张扬;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强者形象。
(2)《石灰吟》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2.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生查子元夕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高考专题复习:古诗词比较阅读
古诗鉴赏:古诗词比较阅读【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古诗词比较鉴赏设题角度。
2.掌握鉴赏方法和解题思路。
一、考情分析古诗词比较阅读,就是将内容、情感、表达技巧、语言表达等方面相近或相反的两首(甚至三首)古诗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鉴赏,比较其相同点、不同点。
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维,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
古诗词比较阅读在高考中也是常见题型。
近六年全国卷古诗鉴赏比较阅读情况分析:(《插田歌》(节选)主观题: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精卫词》选择题: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内宴奉诏作》主观题: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主观题: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含山店梦觉作》《宿渔家》简答题: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二、设题角度1、比较情感2、比较表达技巧3、比较内容(形象)4、比较语言【比较鉴赏基本原则】整体把握,求同辨异1、整体把握,理解古诗大意。
四看:看题目、作者、小注、诗句。
思考:什么题材?写了什么?怎么写的?2、求同辨异,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形象、语言、感情、手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异同。
(一)比较思想情感【练习1】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宋]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吴越等地。
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
生卒年生平不详。
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答案】①韦诗的“灯前”表达的是羁旅思乡之愁。
在旅途漂泊中做梦回到故乡,醒来后惆怅满怀。
古诗词比较鉴赏
3.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慷慨悲凉,(步 骤一)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 黑塞等边塞地名,写征人的戍边生活。 “马策”即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 环。马策,刀环虽小而微,足以引起对征 戍之事的一系列联想,(步骤二)我们不 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可以感 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征人的怨情也 跃然纸上。(步骤三)
原诗:
改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时节雨,
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酒家何处有,
遥指杏花村
原诗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唐朝诗人杜牧的诗 歌,后来有人将原诗作了改动。你认为原诗与 改诗相比,哪一首更好?为什么?
原诗更好。改诗第一句删去了“纷 纷”,失去了雨的形象;“路上行人”在 雨天奔走,本是一个非常清晰的画面,第 二句删去了“路上”,就破坏了这个画面, 使形象变得有些朦胧;“借问”和“遥指” 描绘了两个人的对话,第三句删去“借 问”,就去掉了对话的一方;第四句再删 去“牧童”,就把对话的另一方也去掉了。 改诗去掉了原诗的形象,破坏了原诗的意 境。没有形象,没有意境,只有概念的东 西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诗歌。
解题指导: 1从题干对另一诗的解说中得到 启示, 分析它从哪些方面进行 鉴赏,归纳出要点。 2. 注意句式的对应关系。
酒泉子(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①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 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 旗旗不湿。别来几②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注】①郭:外城。②几:几回。
下面是南宋词人周密《闻鹊喜· 吴山观潮》 中写涨潮的句子,试与潘词中画线的句子作比较, 说明你更喜欢哪首词的描写,为什么?
解题指导:
1.从修辞上进行比较,看哪种写 法更有表现力;
古诗词比较鉴赏导与练
古诗词比较鉴赏导与练1.形象、意象的比拟:比拟不同诗歌对同一对象描写的不同侧重点或其优劣;或比拟不同诗歌中相同意象的意蕴的异同。
2.语言提炼的比拟:不同诗歌中“炼字”艺术的比拟,或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拟。
3.表现手法的比拟:不同诗歌中使用的表现手法的异同及其效果的比拟。
4.思想情感的比拟:辨析同一诗人或不同诗人书写相似内容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等等。
古诗词比拟鉴赏应遵循的根本原那么是“整体把握,知同辨异”。
“知同”就是发现两首诗歌中相同、相似的东西,“辨异”就是分辨两首诗歌中不同乃至相对的东西。
“知同”也好,“辨异”也罢,都要落实到前述的一些主要比照点上,都要从诗歌中找到具体依据。
一、形象、意象的比拟鉴赏例如1参军行七首〔选二〕王昌龄其三关城①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②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③,莫教兵士哭龙荒④。
其六胡瓶⑤落膊紫薄汗⑥,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注】①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②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③掩尘骨:安葬〔战死沙场的将士的〕尸骨。
④龙荒:荒原。
⑤胡瓶:唐代西域的一种工艺品。
⑥紫薄汗:骏马名。
这里指将军的坐骑。
题目:这两首诗塑造的将军形象有什么异同?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答案:同:都塑造了率领士兵英勇无畏作战、杀敌报国的将军形象。
异:其三“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写将军上表请求把战死的将士们的尸骨运回安葬,表现了将军对士卒的保护与同情;其六“胡瓶落膊紫薄汗”表现了将军的战时装束和勇武雄姿。
“辞君一夜取楼兰”表现了将军率兵奔赴边关杀敌的神速和气势。
例如2减字木兰花秦观天涯旧恨,单独凄凉人不问。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①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
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减字木兰花·竞渡黄裳②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注】①黛蛾:黛画的蛾眉,指美眉。
②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比较阅读鉴赏+课件18张
阅读难度。
比较鉴赏题的特点:1.衔接教材,深化运用
。
2.课外比较,迁移运用。
2022年高考卷别
内容
题目
考
15.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
点
全国乙卷
《白下驿饯唐少府》(王勃) 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 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设
置
新高考II卷
《送别》(李白)
13.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与李商隐的《锦瑟》想比,本诗意象“锦瑟”的作用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 分析。(6分)
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
渔夫(渔父或渔翁)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个意象。试将本词中的渔夫 与柳宗元《江雪》中的“独钓寒江雪”的渔翁作个比较,说说二者的不同之 处。(6分)
内容
题目
考
15.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
点
全国乙卷
《白下驿饯唐少府》(王勃) 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 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设
置
新高考II卷
《送别》(李白)
13.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全国甲卷 浙江卷
《画眉鸟》(欧阳修) 《画眉禽》(文同)
(2022全国甲卷)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 ① 欧诗将画眉鸟作为寄托情怀的对象,抒发的是诗人归隐山林、挣脱羁绊、向往自 由的感情。 ② 文诗通过“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画眉鸟鸣声的听觉感受,衬托出了诗人高洁 出尘、闲散淡泊的人物形象。
《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对比赏析
《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对比赏析古诗对比鉴赏就是将内容、情感、表现手法、语言表达相近或相反的两首(甚至三首)古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鉴别与赏析(也可在作品后、考题中引入其他诗句作比较)。
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对比赏析,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别董大二首(其一)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裛轻尘,客舍青青柳*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高适的《别董大》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诗描写的情景和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别董大》从“黄云、白日、北风、雁、雪”,这些景物给人的感觉是——凄凉;从“莫愁”“天下谁人不识君”表达劝慰、激励《送元二使安西》诗中描写的景物——雨、客舍、柳,这些景物给人的感觉是——清新;作者表达的情感——与朋友依依不舍。
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同样是送别诗,高适借凄凉的画面表达的是对友人的劝慰与激励,而王维借清新的画面反衬出对元二出使安西的不舍与担忧。
《别董大》以壮观为主,感情豪迈,其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前下谁人不识君”应需重读。
《送元二使安西》要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从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到读懂诗句,理解诗意,从感受诗人笔下的美丽景*,再到感悟诗人离别时的瞬刻情感及隐藏其后的淡淡忧伤。
《送元二使安西》和高适《别董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借景抒情,同是描述与友人依依惜别的场面。
《别董大》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劝慰和激励,《送元二使安西》则流露出作者内心对朋友的不舍与担忧。
盛唐者名的山水诗人王维和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都写过许多赠别诗。
王维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送元二使安西》,又称《渭城曲》;高适赠别诗的代表诗有《别董大》其一。
以这两首诗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两位诗人在赠别诗风格上的差异和取象的不同。
高考语文古诗词复习备考:对比鉴赏类诗歌 练习
高考古诗词复习备考:对比鉴赏类诗歌练习一、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14~15题。
咏萤火萧绎①着人疑不热,集草讶无烟。
到来灯下暗,翻往雨中然②。
咏萤火虞世南的历③流光小,飘摇弱翅轻。
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注】①萧绎∶南朝梁第四位皇帝,人生前四十年作为皇子养尊处优,常读书、写诗、作画。
此诗正作于这一时期。
②然∶通“燃”,指萤火虫能在雨夜发光。
③的历∶闪亮的样子。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萧诗着力展现萤火虫萤火的多样特征,虞诗对萤火特征的呈现相对较少。
B.萧诗中没有体现出萤火虫轻盈灵活、飘摇飞动的特点,而虞诗则表现突出。
C.萧诗语言自然生动,富有趣味性;虞诗语言朴素之中又包含着深刻寓意。
D.萧诗主要从感官角度描写萤火;虞诗则托物言志,借写萤火虫表露心迹。
15.这两首诗中诗人借萤火所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结合诗文作简要分析。
(6分)【答案】14.B(“萧诗中没有体现”错,“翻”字也体现了萤火虫的轻盈姿态)15.(6分)①萧诗用细腻的笔触,多角度呈现了萤火“不发热”“无烟雾”“光暗淡”却“雨中不息”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自在和对萤火虫的喜爱。
②虞诗中萤火虫虽“光小、翅轻”,但却不甘默默无闻,偏要在暗夜闪光,凸显自己,表达了诗人不甘平庸、积极进取的心志。
(每点3分)二、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桂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①。
山花子②李清照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③,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注】①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②作于北宋灭亡,词人南渡之后。
③彦辅:西晋时期著名清谈家,以个性鲜明和超凡脱俗、高风亮节闻名。
15.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鹧鸪天》描述桂花凭借柔雅的“体性”、浓郁的香气、亮丽的色泽,赞其风姿出众,显示了词人的审美品味。
13.《古诗词鉴赏——比较阅读》(59张)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系饯行之作,送别的对象为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
B.诗人与唐少府都曾有过潦倒不得志的经历,这也是他们友谊的基础。 C.颈联中的“低”“隔”,使得饯别场景的描写有了高低远近的层次感。 D.颔联和尾联中的问句,使语气起伏,也增添了诗作的豪迈昂扬气概。
二、语言比较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任务。
陆龟蒙
江边古渡伤离情,断山零落春潮平。 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战舸昔浮千骑去,钓舟今载一翁轻。 可怜宋帝[注]筹帷处,苍翠无烟草自生。 【注】宋帝,指南朝宋武帝刘裕。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用“古渡”“断山”等意象,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氛围。
全国 丙卷
么?请简要分析。(5分) 《内宴奉诏作》
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
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情感比较
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6分)
命题特点
1. 随着新课标群文学习理念的落地,高考会越来越重视对群诗学习及群 诗比较的考查。
2. 比较考查的角度在形象、语言、技巧、情感等方面都有所涉及,或求 同,或辨异,或求同辨异。
浙江卷
《楼前》 分析两首诗后两句在情感、写法上的不同。 《过勤政楼》 (6分)
情感、写法 比较
2019
全国 Ⅲ卷
《插田歌 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 (节选)》 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
语言风格比较
年份 卷别
篇名
提问方式
设题角度
2016
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
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 语言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美指审美主体在观赏具有审美价值的客 观对象时,主客体之间所呈现出来的和 谐统一的,静态柔性的,没有冲突、矛 盾的美。 壮美是凡事物能使人有崇高、严肃、雄壮 之感者。
1.(内容)有同有异 2.(思路)由同至异 3.(答题)求同存异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 湖北)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 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你的解读思路是怎样的?
你觉得答题时要注意些什么?
一、(内容)有同有异
二、(解读)由同及异 三、(答题)求同存异
(05浙江)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唐宋诗重要区别之一在于,唐诗主情,宋诗重理。 上述两诗均以“过分水岭”为题材,温庭筠的诗纪行, 寓情于景。写溪水一路陪伴诗人,三日同行,岭头夜 宿,拂晓分别,溪水潺潺作响,彻夜不停,仿佛是在 和诗人殷殷话别,依依难舍,曲折地表现出诗人对自 然的喜爱和对人间友情的珍视。黄公度的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温诗纪行,寓情于景”,这是对温诗的整体概括, 既概括了内容(纪行),也概括了写法(寓情于景) ②“写溪水一路陪伴诗人,……依依难舍”,这是对诗 的具体内容的解说,解说的方法近似于对诗的逐句串 讲; ③“曲折地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人间友情的珍 视”,这是对诗所抒之情的概括。
【参考答案】
示例一:黄公度的诗咏志,寓理于景。
写溪水突然遇到万仞高峰,从此伤心分别,
各奔东西,谁知不多时又相逢在沧海之中,
表达了人生不应因暂时的离别而伤感,相信
人生漫漫终有重逢之时的哲理。(巧妙地表达了
人生不要因眼前的挫折而悲伤,而要相信厄运终
会过去的哲理。)
对比阅读与单篇诗歌的阅读的区别: 一是阅读的对象在数量上的区别; 二是对比阅读多了一道“作比较” 。
近年来考到古诗词鉴赏之比较类题型的有:
06年:3套(重庆卷、湖南卷、湖北卷)
05年:4套(上海卷、浙江卷、湖南卷、辽宁卷)
07年:5套(重庆卷、湖北卷、江西卷、浙江卷、 辽宁卷) 08年:2套(湖南卷、广东卷) 09年:1套(湖南卷) 10年:1套(天津卷) 11年:1套(湖北卷)
面对比较类的古诗词: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时刻的景色,均 以荷与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求同)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 的形象?(求同)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 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求异)
(05浙江)【参考答案】 (1)傍晚 西风
(2)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 绿荷” 有 “ 恨” 而“ 背西风” , 含有诗人之恨, 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 基调凄怨低沉。 后一首的“ 荷花” 被西风吹动而躲藏 于荷叶之中, 似是“ 愁热” , 却呈现娇羞 之态, 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 有趣。
示例一:
拟人,前者荷的主要情感是“恨”字,表达出对 未能看到落日下轻烟柳影的美景的遗憾; 后者荷的情感体现在“愁”字上,表现出炎炎夏 日,西风也吹不走的炎热。
示例二: 拟人,第一首,一时回首背西风,借荷表达了对 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惋惜;
第二首,低面深藏碧伞中,借荷表达了诗人对官 场的厌恶,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主要问题:
1.审题不仔细,没有结合诗句分析。
2.缺乏必要的古诗词鉴赏知识的积累
示例三
1.刘诗通过江南的细雨、小楼,山色、树木,
将江南雨景描绘为一幅水墨画,烘托了江南
雨景的柔美婉约。
2.苏诗通过横风吹雨、江海、电光时掣等的描
写表现登高望湖的壮美滂沱(磅礴),如诗
人心中的壮志豪情。
—— 李晓云
参考答案: (3) 刘诗用“雨映寒空半有无”作背景,用“浅深山 色高低树”作主景,虚实结合,浓淡配置,相 互映衬,描绘了“一片江南水墨图”的优美画 面。 苏诗描绘的是由疾风、骤雨、雷电所构成的壮美 景观,“横风吹雨”“电光时掣”先后出现, 中间插入“雨过潮平”的短暂平静,跌宕起伏, 更凸显其壮观。
——没有读懂
怎么读懂一首诗?
1.读题目
2.读作者
3.读意象 、意境 4.读关键词句 (诗眼、最后两句)
5.读弦外之音
(11年湖北)登
城 望湖楼晚景 刘敞 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 横风吹雨入楼斜, 重楼闲上倚城隅。 壮观应须好句夸。 浅深山色高低树, 雨过潮平江海碧, 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 (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 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 雨。 (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 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 合诗句赏析。
参考答案 (2)
①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蒙蒙细雨叠加,
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图意境。 为描写雷电蓄势,承上启下。
②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
(3)示例一 1.刘诗写的是柔美的江南雨景,通过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来构成江南水墨图的特点,体现江 南烟雨的美。 2.苏诗写的是疾风骤雨,通过观赏豪迈的景观, 表现作者的大气之感以及豪迈之情。 示例二 1.刘诗语言清新淡雅,字里行间透露着江南水 乡的细腻柔和,连雨也显得缠绵清新,是一 幅优美的江南水墨图。 2.苏诗写的是疾风骤雨,气势豪迈,将风雨写 得十分壮观,如“电光时掣紫金蛇”,将雷 电比作金蛇。 以上两位同学的答案存在哪些问题??
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
浓郁的散曲风味。
【误区警示】
1. 只比作者,不比作品,本末倒置。 2. 只比内容,不比形式,或者相反。 3. 只见差异,不见联系,倚轻倚重。
(07浙江)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乌衣巷(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 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 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外在的,形式上的 那么,内在、本质的要求是?
1.读懂诗歌 2.理解、分析、鉴赏诗歌
读懂 才是真道理!!!
作业:
《学案》课外练习部分
“美之为物有二种:一曰优美,一曰壮美。” 若吾人与审美对象无利害关系,又毫无生活之 欲存在,则“此时吾心宁静之状态,名之曰优 美之情,而谓此物曰优美。
若此物大不利于吾人,而吾生活之意志为 之破裂,因之意志遁去,而知力得独立之作用, 以深观其物,吾人谓此物曰壮美,而谓其感情 曰壮美之情” 。参考答案(1)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 映衬)手法。但对比的角度不同,第一首诗宫 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 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第二首今昔 (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 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求同存异) (2)两首诗表达的感情不同:第一首诗通过写 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 治者。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 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 这要求找出共同之处,分析细节的不同。(求 同存异)
(2)以下两位同学的答案存在哪些问题?? 示例一 1.通过写相对静止的山色高树,描绘了一幅动静 结合的江南水墨画,承上启下。 2.承接上文中疾风骤雨的画面,用风雨过后的平 静,更衬托疾风骤雨。 示例二 1.第一首诗中第三句承接前两句,与图中意境相 衬托。 2.第二首诗中的第三句写的是风雨过后的平静, 与疾风骤雨之景形成对比。 1.答案不完整 2.没有结合文本
(1) 这三篇作品均通过 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 之感。(2分)(求同) (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4分) (求异)
(07年浙江卷)
答:(1)燕子 兴亡
(2)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
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
②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
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
古诗词比较类题型答题提示: 1.把诗读懂。 2.考题开放,答案多元,要做到言之成理, 能自圆其说。 3.重在审题:问什么,答什么,回答要完整。 4.答题要规范,用语准确,表达到位。 5.多研读关于古诗赏析的文章,以增强阅读 和应试的能力。 6.多积累古诗词鉴赏的术语。
仿写类 课外练习2. 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补全赏析。 过分水岭 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分水岭 黄公度 呜咽流泉万仞峰,断肠从此各西东。 谁知不作多时别,依旧相逢沧海中。
有同有异、由同及异 求同存异
—古诗词鉴赏之比较类题型
长兴金陵高级中学 江志英
高考比较类题型考什么?
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 —《高考说明》
怎么考?
1.对古诗中某一字词的比较鉴赏 2.古诗中某一诗句的比较鉴赏 3.对原诗和改诗的比较鉴赏 4.对不同诗人同一题材的诗句的比较鉴赏 5.对同一诗人同一题材的两首诗的比较鉴赏 6.对不同诗人同一题材的两首诗的比较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