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峰-第七讲-移情与反移情
曾奇峰精神分析初级50讲讲义
精神分析初级50讲主讲曾奇峰第一讲:精神分析是什么曾氏语录:1. 学精神分析不要用脑子而是要用身体;2. 精神分析是人格理论,是探索工具,是治疗方法;3. 经典精分与新精分是平行的,两者可整合为精分理论的整体,而不是互为表里,一深一浅;或者说“力比多和攻击性的指向是关系”;4. 精神分析的价值:育儿学&人格鉴赏学;5. 老天对人是不公平的,它给我们的时间,不够我们了解我们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不管是从生物学角度还是从心理学角度。
但是有一点好的地方,就是我们活在21世纪初叶,在这之前,已经有无数的勇敢的和智慧的人,他们已经为我们了解更多的人性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知道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遗产,然后我们自己也保留一些探索的好奇心和能量;Note:1:精神分析是一门怎样的学问:1.1它研究一个人在早年跟父母亲的关系之间是怎样形成自己的人格,以及这个人格对他成年以后有什么影响;——关于移情1.2 在两个人的关系之间,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部分是由那另一个人教会的;——关于反移情1.3 我们每个人从出生以后,都需要学会很多自我保护机制;关于阻抗1.4 与其他心理学派相比,精神分析的特点:1.4.1决定论的观点;——移情、强迫性重复;早年的经历和关系决定了潜意识的活动方式,潜意识决定了人的绝大部分行为方式;1.4.2意识“三分法”——意识、前意识(preconsiousness)、潜意识(unconsciousness);——三者相互渐变,界限模糊,不截然可分——精分是唯一研究潜意识的学问;前意识——活动时不为人所意识到,在稍加思考后可意识到;潜意识——活动时和思考时都不为人所意识到,在精神分析方法引导下可被意识到;1.5与进化论及有关演化的理论相比进化论、进化心理学:时间跨度——数量级大(万年或百万年);关注群体;精分:时间跨度——人的一生(几十年);关注个体;涉及治疗方法;也涉及进化心理学理论;2:流派:2.1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奥地利):经典精分创始人和初学者;生物还原论倾向较强;贡献:内驱力理论(力比多&攻击性);Special Note:力比多:即性欲或性驱力,这里的“性”不是指(或不仅指)生殖意义的“性”,而是泛指创造、愉快、亲密、温暖等等美好“感受”。
曾奇峰《精神分析治疗实务》听课笔记剖析
曾奇峰《精神分析治疗实务》听课笔记讲课时间:2007年第一讲青春期的孩子的问题,也是关系问题。
一切心理问题,都不是大脑里出问题,而是关系出了问题。
世界上根本没有心理问题这个词,只有关系问题。
青春期遇到更年期,会导致巨大的冲突与矛盾。
青春期是另外一种“更年期”。
从发展角度来看,是小孩子通过客体关系,完成另外一种整合。
摆脱童年期的自我,这与父母的界限、控制产生了矛盾。
“逆反”这个词,很不可合理。
“逆反”是一种继发性、反应性的,是对父母关系的回应。
“精神分析”打开了对性的禁锢。
改名为“育儿学”是适合、改名为“莫名其妙”也行。
二、病人的情感隔离,同情是一种伤害。
故事:一位女生往水里走自杀,越走越深,结果发现一条水蛇,跑出来,就再不打算自杀。
感悟:比死亡更加可怕的是中德医院的督导全国排在前三名。
督导三、从精神分析角度来理解抑郁症内化了一个严重的“超我”。
攻击转向了自身。
跟任何人发生冲突了,肯定了自己不好,导致了别人对自己的指责。
认为自己不好的,一般的会情绪低落。
被强暴后,把罪犯送到监狱,是对外的攻击。
而认为自己不纯洁了,是对内的攻击。
抑郁症,需要把对内的攻击,第二,抑郁症还存在着人际关系边界不清的特点。
《自我边界与抑郁症》他可以这样玩我,别人也一定这样玩他。
这样可以聪明的抽身,来关注他。
一个人被关爱,就会学会关爱别人。
一个人受到惩罚,就会去惩罚别人。
四、精神分析关于“成功”、“失败”精神分析的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精神分析是通向潜意识的途径——口误、笔误、失败、疾病。
疾病也是一种失败,健康的失败。
笔误:抑郁——养育个案:被科学家的父母一不小心生了出来,被送给爷爷、奶奶抚养,父母想自己时“爷爷、奶奶”人对失败的渴望并不亚于对成功的渴望,失败往往在背后起作用。
每个人的十个最大的失败一般的都会和人格联想在一起。
成功意味着童年时某种禁忌的满足。
让自己太舒服了,会让一个人有不断的自责与内疚。
成功后需要失败来满足自己的一种更高级的需要。
团体治疗中的移情与反移情--丛中
•
• • • •
愿意冒险和信任他人
学会关心 接纳、共情、亲密 力量感、自主感 信息反馈
• 团体的凝聚力
精神分析性的团体心理治疗
精神分析性的团体心理治疗:将精神分析的原理应用到 集体治疗中。 主要技巧包括: • • • • • 自由联想 梦的解析 移情的处理 阻抗的分析:辨认、分析、解释。 解释:对治疗中出现的移情、阻抗、心理防御机制 及症状的加重等的潜意识原因进行理解、语言表达 和讨论。
团体心理治疗理论流派
• 精神分析
• 行为治疗 • 认知治疗 • 人际关系分析 • 交友集体 • 心理剧
团体心理治疗中的共同因素
• • 希望的获得(instillation of hope) 凝聚力(group cohesiveness):相互接纳、 认可、归属感、尊重、价值。
• •
•
共有感(universality):自己不是独一无
反移情的处理
治疗者应该:
– – – – – – – – 对自己的心理发展及生活事件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要把病人的感情往自己身上揽 不要让反移情见诸行动 运用反移情以帮助解释 运用反移情愤怒去理解病人的敌意 检查自己的情感反应,作为了解病人的敌意 检查自己的情感反应,作为了解病人动力学的线索 将移情和反移情结合起来诊断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 自我与客体分离的形象 – 当体验到互补的反移情时,要寻找一致的反移情
精神分析性的团体心理治疗
福克斯:将团体中的每个病人当作与其他病人相互关系
中的一环,对病人之间的关系机器如何强化为移情
关系进行解释,解释中参照病人在团体中的言行所 表现出来的潜意识资料。 比昂:把团体当作一个整体。团体中的的病人在与治疗 师接触的过程中,将自己难以忍受的思想、情感及 行为投射于治疗师,形成与治疗师之间的独特的 “关系”,其中包含与早年权威者的关系。通过对 这些关系的辨认、分析、领悟而取得治疗效果。
反 移 情
• 弗洛依德反复强调由于分析师心理上的 盲点所导致的分析上的局限。他最初倡 导分析师的持久的自我分析,但很快他 就认为,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 分析师在自我理解上存在着阻抗。他推 荐分析师自己接受分析(训练性分析), 以便获得领悟,弥补由未解决的潜意识 冲突所导致的心理上的缺陷。后来,他 相信这还不够,又建议分析师每五年都 要接受一次再分析。
有用的反移情的观点
1、 分析师有反移情反应,这些反移情反 应在分析过程中始终存在; • 2、 在分析中反移情可以导致出现困难 或不恰当行为----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 分析师没有注意到他对病人的反移情反 应,或者他注意到了但无法应对; • 3、 分析师对自己针对病人的各种情感 和态度的持续的、精细的考察,有助于 增强病人的领悟。
治疗师的情感世界
• 为了将反移情与分析师的其它反应区分开来,Chediak (1979)指出,分析师对病人的反应----他称之为反反 应(counter-reactions)----有很多种,反移情只是其中 一种。他提出,这些反反应是由分析师-病人关系中不 同的资源引起的,他认为区分它们具有临床意义。他 将分析师的反应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不被认为是反 反应): • 1、 基于病人给与的材料以及分析师的智识所作出理 性理解; • 2、 将病人作为个体的一般性反应,施脱普(Strupp, 1960)强调是其反面,即病人对分析师人格的反应; • 3、 分析师对病人的移情,即对由病人特定的特征所 唤起的早年部分客体关系的再体验; • 4、 分析师的反移情,即分析师对由病人的移情要求 他所扮演角色的反应; • 5、 对病人的共情性认同。
• 在精神分析文献对反移情的论述中,反 移情被视为能够帮助分析师理解病人的 资料后面所隐藏意义,这一重要现象被 视为一重大发展。最基本的看法是,分 析师具备理解和评判发生在病人内心过 程的能力,这些能力不会立即上升到意 识层面,在分析师动用自己的情感和联 想倾听的时候,就会发现它们。
7.移情与反移情
七、移情、反移情的演示与体验目的:移情是求助者将人生早期的强烈情绪逐渐暴露出来,向外发泄,并把这种情绪转移到治疗者的身上,并使治疗者成为其爱或恨的对象;反移情则是治疗者对求助者移情的无意识反应。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在咨询的过程中学会如何识别移情和反移情现象,并用来揭示、解释和鼓励求助者探索其内在心理冲突,评价其潜在的倾向和行为。
场地与器材:心理咨询实验与观摩室,声像监控系统步骤:移情和反移情(图示)1.心理动力激发(潜在):患者潜意识存在的心理冲突(早期的主客体关系)被诱发,产生宣泄的需要,这是移情现象发生的根源和动力所在。
2.角色选择(移情取向):在治疗互动关系中,患者将其早期的主客体关系变形并外化,并在无意中完成角色的选择和角色的施加过程。
3.角色扮演(移情表露):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按照其自我建构的主客体关系模式,按照所选择的角色进行初步试探性的扮演。
4.角色承担(反移情):互动过程中,由于患者的角色流露,使治疗者在思想、观念、情绪、情感和态度等方面所产生的无意识反应。
5.角色控制(移情与反移情的相互作用):在主客体关系模式得到确定以后,治疗师与患者按照既定的移情模式展开交流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结论:移情和反移情都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恰当的处理可以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而不当的处理则会给治疗带来负面的影响和阻碍。
评价与讨论:根据观摩录像来展开自由讨论和评价参考文献:1.钱名怡.心理咨询与治疗.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57—174.2.Robert JU. Stephen MS. Susan GL. Concise to PsychodynamicPsychotherapy. First Edition. Washington.DC. American PsychiatricPress,Inc,1991.36—45.3.Ralph RG. The technique and practice of Psychoanalysis. Vol.(1).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Inc.151-155.[相关资料]:一、移情与反移情的含义:首先,移情的概念分传统的和整合的。
精神分析是什么?——曾奇峰课程笔记
精神分析是什么?
自我防御机制
移情
反移情
研究一个人在早年跟父母亲的关系中间是怎么样形成他的人格,以及早年的关系形成的这个人格,对他成年以后有什么影响。
——移情
在两个人的关系中间,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态度,部分是由另外一个人教会的。
我们可通过与他在一起的感受,来了解这个人对我干了什么及他人际交往的模式是什么。
——反移情。
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到现在,都需要学会很多自我保护的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
一个人活着的动力是什么?(生物学的角度)力比多的满足和攻击驱力的满足
力比多即性驱力
这里的性不是指生殖意义上的性。
泛指创造、愉快、亲密、温暖……美好的感觉。
攻击驱力:即攻击性
是指具有对他人有意挑衅、侵犯或对事物有意损毁、破坏等心理倾向和行为。
泛指竞争、追求卓越、自我攻击、毁坏他人、破坏社会……
克莱因-现代的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
他们认为人活着是为了满足关系的需要。
精神分析,让我们知道父母亲如何与孩子打交道,可以让孩子能够更佳健康。
我们也知道在面对一个早年因为跟父母亲的关系有问题出现了各种心理疾病的人的治疗。
精神分析是一门育儿学。
人格鉴赏学。
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了解如何与孩子打交道。
精神分析的两个特点:
决定论的理论(移情、强迫性重复),佛家因果轮回。
精神分析早期的关系。
意识的不同层面: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潜意识-早期的关系)。
精神分析杂谈――曾奇峰
由于来访者的很多东西都被理解为"移情",所以精神分析师经常会给人"我没错、都是你的错"的印象,有时甚至有"诬陷"来访者的嫌疑。现在这一点已经被澄清了:不是因为分析师没问题,而是因为他不应该在给病人做治疗的时候解决自己的问题,而应该在另外的时间和另外的场合去解决。
医生与来访者之间的"卖弄比赛",也是很有动力学意味的干预措施。很多人会以为,精神分析的干预就是说一些让人听不懂的话,如什么欲期、什么情结等等。其实不然。比如对儿童的精神分析治疗形式,可以是跟儿童一起做游戏或者画画。对这个来访者来说,他的"移情"导致他把医生视为一个会严厉打击卖弄的人(跟他父亲一样),那么医生跟他一起"卖弄",就让他体会到了对卖弄的另外一种相对来说宽容一些的态度。用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的话说,就是:医生的这一态度可以置换他内心里的那个严厉的客体,重新内化他的超我。当他以这样的"新移情"在生活中间跟别人打交道,他就不再会对自己和他人的"哗众取宠"那么敏感和苛刻了。
在了解了来访者的一些基本情况之后,医生试着教来访者"自由地说话",也就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要管说的对还是错,有用还是没用。医生举了一个例子说,《尤利西斯》这本号称最伟大的英文小说,就是用这种自由的方式写成的。医生还花了几分钟的时间讲述该书的内容和写作特点。后来在自由联想中来访者说,在医生介绍《尤利西斯》那本书的时候,他明显地感到医生在卖弄学问。面对这样的"指责",医生感到一阵难受。
把"移情"和"反移情"搞清楚了,就相当于把精神分析搞清楚了一大半;如果再加上阻抗,就可算是基本上搞清楚了。精神分析的其它概念,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都是为这三个概念服务的。也许有人会问,精神分析就这么简单?回答是:当然就是这么简单,我恨不得说得更简单一点。我个人认为,精神分析应该是每一个都应该而且能够掌握的促进自己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一门学问。它不应该只存在于书架的故纸堆里或者大学的讲台上,而应该深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去。
精神分析初级50讲讲义
精神分析初级50讲第一讲:精神分析是什么曾氏语录:1. 学精神分析不要用脑子而是要用身体;2. 精神分析是人格理论,是探索工具,是治疗方法;3. 经典精分与新精分是平行的,两者可整合为精分理论的整体,而不是互为表里,一深一浅;或者说“力比多和攻击性的指向是关系”;4. 精神分析的价值:育儿学&人格鉴赏学;5. 老天对人是不公平的,它给我们的时间,不够我们了解我们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不管是从生物学角度还是从心理学角度。
但是有一点好的地方,就是我们活在21世纪初叶,在这之前,已经有无数的勇敢的和智慧的人,他们已经为我们了解更多的人性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知道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遗产,然后我们自己也保留一些探索的好奇心和能量;Note:1:精神分析是一门怎样的学问:1.1它研究一个人在早年跟父母亲的关系之间是怎样形成自己的人格,以及这个人格对他成年以后有什么影响;——关于移情1.2 在两个人的关系之间,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部分是由那另一个人教会的;——关于反移情1.3 我们每个人从出生以后,都需要学会很多自我保护机制;关于阻抗1.4 与其他心理学派相比,精神分析的特点:1.4.1决定论的观点;——移情、强迫性重复;早年的经历和关系决定了潜意识的活动方式,潜意识决定了人的绝大部分行为方式;1.4.2意识“三分法”——意识、前意识(preconsiousness)、潜意识(unconsciousness);——三者相互渐变,界限模糊,不截然可分——精分是唯一研究潜意识的学问;前意识——活动时不为人所意识到,在稍加思考后可意识到;潜意识——活动时和思考时都不为人所意识到,在精神分析方法引导下可被意识到;1.5与进化论及有关演化的理论相比进化论、进化心理学:时间跨度——数量级大(万年或百万年);关注群体;精分:时间跨度——人的一生(几十年);关注个体;涉及治疗方法;也涉及进化心理学理论;2:流派:2.1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奥地利):经典精分创始人和初学者;生物还原论倾向较强;贡献:内驱力理论(力比多&攻击性);Special Note:力比多:即性欲或性驱力,这里的“性”不是指(或不仅指)生殖意义的“性”,而是泛指创造、愉快、亲密、温暖等等美好“感受”。
移情与反移情
移情与反移情作者:慈建芳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11年第12期“班主任智慧”期待您的参与2011年,《北京教育》“育人经纬”栏目特为班主任开辟一方园地,分享班主任在学生教育和班级管理中的智慧。
班主任的智慧体现在哪里?体现在您处理班级建设中一件件小事的过程中,体现在您成功解决一个个棘手的教育问题之后所做的反思和提炼里。
班主任、曾经的班主任、未来的班主任朋友们,奉献出您的故事和思考吧,一段时间后,您将收获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欣喜!本期“班主任智慧”关注——注重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学整整两个星期我都有点郁闷,每次走近班级心情总是忐忑不安。
作为孩子们的心理班主任,我打心眼里喜欢他们,恨不得天天跟他们在一起。
但是两周前跟我们班郭飞(化名)的一次对话,使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中。
郭飞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对知识有着执着的追求,但内心似乎隐藏了很多仇恨。
课间闲聊时,我了解到,由于他精力过剩,“小毛病”比较多,小学期间受到很多老师的批评,还将他的各种不良行为报告给家长。
而老师的每一次报告,都会引来母亲对他一顿痛打,用孩子的话讲是“妈妈往死里打”。
孩子被打之后,会遵守一段时间的纪律,但不久后又违反纪律,于是老师再次告知家长,家长再次痛打,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
小学六年级时,他在疼痛难忍之际以自杀威胁家长,自此以后家长对他的殴打行为暂停,与他的关系也进入小心翼翼的状态。
父母心怀内疚,孩子保持警戒,亲子关系僵持。
得知此事后,我有意识地跟他保持私人的对话,并且尽可能多地跟他有肢体接触,比如拍拍他的肩膀,摸摸他的后背,希望让他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学会跟长辈交往。
令我高兴的是,郭飞总是能出说自己的真实想法,虽然有些话让我有点难以接受。
两个星期前的一天傍晚,我跟郭飞说起未来选择高中的标准时,他告诉我,将来我要去的学校,只要不是学心理的老师当班主任就好。
作为他的心理班主任,我听了这话,感觉太挫败了。
但转念一想,他这么说必有理由,赶忙问他为什么。
个案工作的基本技巧—移情与反移情
移情的定义
案主移情的原因 主要在于案主的过去经验以及心理冲突。可能源于
案主童年与关键人物关系的体验,他(她)在童年 期与父母或重要他人的人际关系灿在未能处理妥当 的问题,在服务过程中,当工作者勾起案主过去经 验或触动了案主心中尚未解决的心理冲突时,移情 就发生了。
移情的表征
1、以纠缠和依赖方式与工作者往来,或是过分寻 求赞美与安慰。
移情的定义
正移情
求助者把咨询师当作以往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 ,他们逐渐对咨询师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感 情,表现的十分友好、敬仰、爱慕甚至对异性咨询 师表现出性爱的成分,对咨询师十分依恋、顺从。 虽然病情有所好转但来诊的次数却越来越频繁,特 别是生活中的大小事都要咨询师给他出主意,表现 出无限信任,甚至关心咨询师的衣食住行和家庭生 活。
者表现出特殊超常的关心和注意或反感和厌烦等反 常情绪,多是发生了反移情。
2
反移情的定义
反移情的影响 积极影响。对咨询者而言:更多的自我认识,促进
自我探索,提高技能。对来访者而言:更多的了解 潜意识与自己问题行为。 消极影响。对咨询者:偏离中立立场、情绪反应。 对来访者:不当反应相互作用,使来访者感到不知 所措、委屈甚至抗拒。
7
反移情的定义
十三项自我反思检测表 11、当案主未依约前来机构会谈,我的情绪反应是不
是过度?这种过度的反应是不是意味着对自己的专 业知识和技术不足的反应? 12、当案主应终止辅导或转案到其他机构时,为何自 己不愿意让案主走? 13、是否利用案主满足自己个人的需求,或反而让案 主利用了自己?
8
移情的定义
而问那些问题?
5
反移情的定义
十三项自我反思检测表
6、为什么要做出此种劝告?是为了符合案主的期待或是工 作者自作聪明?
101种防御机制-曾奇峰
101种防御机制曾奇峰概说:按照发展中出现的大约的先后顺序口欲期:0—3岁1、投射:你把自己的东西加到别人身上。
在婴儿看来,把他喂养的很舒服的乳房(母亲)是好的,并且是一切好东西的代表。
此时,他觉得乳房(母亲)是好的,社会是好的,自己也是好的。
相反,如果婴儿经常被饿着活着没有得到适时的照顾,那么他会认为乳房(母亲)是坏的,社会是坏的,自己也是坏的。
长大以后,就变成自己是好的,社会是坏的,形成反社会型人格。
很多人认为自己知道的别人也应该知道就是一种投射,把自己的东西加到别人身上。
2、内射:你形成了一个他人的意象。
一位男士的父亲经常指责他,而且在他看来这些都是无端的恶毒的指责,他想要自杀,心理咨询师告诉他这是想用自杀的方式报复他的父亲。
之后,在他再度想自杀的时候,他想到了咨询师的话,没有自杀。
这位男士形成了咨询师的意象。
内射与内化的对比:内化是指这个人的意象永远活在自己内心。
比如:一位父亲告诉儿子在生活中要坚强,当儿子遇到困难时,他想到了父亲的话,这是形成了父亲的意象,也就是内射。
在以后的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告诉自己要坚强,这就是内化,把父亲的教诲内化成自己的信念。
3、幻觉:你看到或者听到你想听到或者看到的—愿望、评论、想象或者批评—没有现实检验。
肛欲期:1.5—5岁4、投射性认同:三种使用方式。
A投射给B,B认同了A给予的投射。
a)投射了如此之多的自己给他人,以至于造成了他或者她的巨大改变;例:父母反复说孩子的数学成绩不好,孩子的数学成绩果然不好。
b)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痛苦的恋人伙伴”)例:你不高兴,刺激别人跟你一样不高兴。
c)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加上使这个人像那个曾经让你不快的人一样对待你。
出现投射性认同时,咨询师要警觉,可以采用面质技术:你刚才指责我,让我很难受,我想知道你在以前是不是也有过这种感觉。
可以在网上搜一下这篇文章《投射性认同在夫妻治疗中的运用》5、投射性指责:你因为自己的问题不公正地指责他人。
移情与反移情
另一类是咨询者异常的行为反应,包括: (1)违反了惯例,如谈话比平时多或少,提前或推迟停止来访者的咨询(即违反了咨询 契约)等; (2)发现很难集中注意于来访者身上,而专注于其他事物,感到欲睡或者厌倦; (3)不关心来访者; (4)与来访者就某一问题进行争论; (5)害怕来访者的再次来询; (6)变得过分专注于来访者,例如与他人反复地谈论这一来访者,渴望或不安地期待来 访者下次来咨询。
1、在治疗关系中采取相对被动和隐匿的态度; 2、讨论远离现实情境和当前生活的话题; 3、鼓励病人讨论过去的经历和与父母的关系; 4、应用自由联想技术,采取躺椅式体位,避免与病人 的视线相对,最好从病人视野中消失;
5、将注意集中于梦和幻想; 6、增加会谈频率,可达每周4--5次; 7、避免回答问题和限制性解释; 8、在指向治疗者的非现实性感受和态度达到优势地位 之前,避免向病人解释;
好的咨询师在从业之前通过接受系统的精神分析训练,往往具备了处理自 己的无意识冲突的能力,他们具有较高的自我意识水平,能够很快使处于无意识状 态的反移情意识化。但是那种“接受过良好分析的咨询师就不会体验到反移情”的 假定是十分幼稚的,因此心理咨询师往往需要一名专业督导的帮助。我们可以尝试 在业务接触范围内与有能力的同事建立这样的督导关系,而不应过分相信自己处理 反移情的能力。
用昵称称呼来访者或是用昵称进行自我介绍咨询师富于诱惑的服装或扮相非应急情况下主动或应来访者要求将自己家庭的电话号码过多的使用自我暴露或者询问与诊断和治疗无关的来访者的私人信息接受或迎合来访者操纵表现出非自主行为回避或逃避来访者的移情反应并急于结束咨询面谈或资访关系10在非咨询时间对来访者生活状态过度关注11现代精神分析理论对反移情作用的认识现代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反移情在治疗过程中是不可避免是普遍存在的
移情与反移情
移情与反移情相关推荐移情与反移情 移情的事例我们经常听说了,那么你是怎么看待移情与反移情的呢?下⾯就随⼩编⼀起去阅读移情与反移情,相信能带给⼤家启发。
移情 最初,布雷尔Breuer和弗洛伊德(1895)将移情视为“有污染的影响”,它会妨碍或阻抗治疗中的宣泄(cathanicmethod)。
弗洛伊德担⼼移情是医师对患者有不当影响的结果,因此,精神分析如果专注于这样的现象,会被视为⼀种变相的催眠或“暗⽰”。
但弗洛伊德很快就了解到移情并⾮单由暗⽰所挑起,患者与分析师的关系是了解个⼈内在世界的⾸要途径;移情则是患者对分析师的病态伊底帕斯依附,亦即患者早期与⽗母(或主要照雇员者)的关系的再现(Freud1895, 1905c)。
这样的了解使弗洛伊德发现了⼀种精神官能症式移情(transferenceneurosis),它包含了正向和负向的移情,相似于原始伊底帕斯情境中的感觉和愿望,这些情绪后来⼜在分析中重现。
分析若要有效,分析师必须分析所有呈现在分析师⾯前的移情现象,否则,它将会阻碍被潜抑之幻想的浮现。
为此,早期弗洛伊德就认为移情有两个⾯向:⼀⽅⾯,它是⼀种阻碍回忆的抗拒;另⼀⽅⾯,它是婴⼉期冲突的“重现”,这样的重现对于治疗是有⽤的。
弗洛伊德(1912b)也区辨移情机制(transference mechanism)和移情动⼒(dynamics oftransference)的不同,前者反映了过去的经验,⽽后者则是被分析情境所挑起的。
他将移情的机制视作⼀种“模板”(template),或是贮存在系统潜意识⾥的婴⼉影像(infantileimages),由系统潜意识中产⽣了“动⼒移情”,亦即患者与分析师在分析情境中的情绪关系。
当代精神分析师仍对移情的这两种⾯向争论不休,争论的主题是,究竟是“过去”的潜意识重要,还是“现在”的潜意识重要(Sandler & Sandler 1984)。
有些作者认为移情是重建童年创伤的主要路径;有些⼈则主张探索诊疗室中的移情才是治疗的重⼼。
心理咨询中的移情与反移情
心理咨询中的移情与反移情在心理分析学中,移情指本应是对他人(通常是父母,但也可以是兄弟姐妹、配偶等)的情感和态度转移到了分析家身上。
心理热线不可能一点心理分析意味也没有,也因此常常容易遭遇移情。
我现在不谈负向的移情,即因为憎恨等负向情感而对热线主持人进行攻击(谩骂、羞辱、拒绝等)以图渲泄,专谈正向的移情,即来访者某种程度地喜欢、甚至爱上了主持人的现象。
在正向移情中,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由于真正喜欢主持人的“人格魅力”而造成的爱的倾向。
这种基于鉴赏的情感,与正常情感很相似,只是发生在热线主持人身上,就显得不同一般了。
如果是这样,与一般处理被人不适当地爱上没有什么不同,第一,要表示你的理解与感谢;第二,指出这种感情不可能转化为现实,从而消除对方的爱的幻想。
喜欢,往往是信任的相互关系的最好的说明。
所以,在你这样做的时候,不能过分伤害对方的情感,以使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咨询关系受到损失或破坏。
也许这类人是很能与你共鸣的,这也是心理分析有成效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个内在因素。
为了能保持良好的相互关系,以利于深人开展咨询,主持人还要一如既往地用冷静来处理对方的热情。
保持中立地位对于不涉人太深的情感陷井是必要的。
另一类移情,则是由于不安全感而想有力地表达其对主持人的依赖的。
来访者害怕失去咨询者的支持,就以这种方式来表示主持人对她(他)的重要性。
其实这种人通常有严重的人格缺陷,即属于“依赖型人格”。
她需要你给予更多的安慰,更多的保证,更多的理解与体贴照顾。
也从某一方面说明了她在现实生活中的爱严重缺少或匮乏。
对于这类移情,你所能做的,恐怕只有把移情作用及时地挑明,并说明自己井不喜欢的态度,以防范向深度发展。
一旦这种人陷进移情的深处,则她自己的生存也会很大可能都要你负责了,那就是说,如果你不能答应她不合实际的要求,如此与她作亲密的朋友,她可能就不想活了、这是相当危险的事情。
在抑郁症的来访者中这种移情的发生可能性最大。
主持人自身如果有个人英雄主义倾同,喜欢当“救世主”,则很可能与移情者一同陷入情感的漩涡。
第07讲:移情与反移情
第7讲移情与反移情曾氏语录:移情即人类唯一的情感。
因为人类的一切情感均可以归结为它。
我们对一个人的态度、看法、情感和行为,部分的是被这个人教会的。
老师:我下面想说一下的就是移情,也跟所谓的宿命论有关系,就是刚才我说的决定论。
刚才两位老师一直都在听我用不标准的带有湖北口音的普通话在讲,这个实际上就是移情。
具体讲就是我你通过对我早期的学习语言的环境的忠诚来让我跟早年的那些关系保持链接。
所以我相当于直接把我早年的语言环境搬到上海来了,如果我从能力来说,还是具有发音标准的那种能力的,但是我在把某些音发的标准之后,我会觉得我后面很空洞,就好像我背叛了我的老乡们或者是给我环境的父母们,所以我需要跟他们保持链接。
在我跟他们保持链接的时候。
实际上,我在被过去限定。
学员1:你这里有一个对于安全感的追求吗?老师:是的,是安全感。
但是安全感不是一级词汇,还涉及到攻击。
如果我说话说的很标准,回到我老家的时候,我的老乡说:你不过是在城里面生活了几年嘛,回家就忘本了,然后他们会觉得我攻击他们,实际上我的确是攻击了他们,因为我背叛了他们教给我的语言就是攻击,然后他们会折磨我,实际上也不需要他们那么说,我自己内心里面就有个超我,就是如果你过度的背叛的话,过度的背叛你的早年的语言环境的话,你应该受到惩罚。
而精神分析就是要切断我跟过去的链接。
我这只不过是学习一门那个同样的语言,那是标准的语言而已。
在涉及到外语,同样的也有很多这样的问题,比如有好多非常聪明的人,他们就是学不好外语,这还是因为移情的作用。
他们还是忠诚过去。
学员2:恩,我在大学里的时候确实发现有一类人他们就是学不好英语,而且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从来不能够解释这一点。
学员1:那就是学不好外语并不是一个语言能力问题,而是一个对过去保持联系的或者说寻求过去庇护的这样一个潜意识要求?老师:对,是移情的作用。
学员2:对背叛的恐惧?老师:对,对背叛之后可能有的惩罚的恐惧,这是移情。
个案工作:移情与反移情讲义
12.当案主应终止辅导或应转案到其他机构时,为何自己不愿意让案主走?
13.是否在利用案主以满足自己个人的需求,或让案主在利用自己?
个案工作者诚实地面对自己和自已的感受是朝向自我控制的第一步。认识自己的主观性,觉察和接受自已的限度,则较有可能进行自我的改变或者至少是自我控制。
同时工作者也可以借助外力的协助去除个人的盲点和增进个人改变与控制的力量。其方式有利用督导者的协助、利用咨询、接受精神分析或心理治疗、参加成长小组同辈的督导,接受专业教育和在职训练等,这些都能协助工作者了解自我主观性的涉人程度,是增进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的有效途径。
布雷默和肖斯强( Brammer & Shostrom)在其《治疗心理学》( Therapeutic Psychology)一书中,提出了个案工作者自我检查反移情的19个项目,现列举如下:
1.发现自己昏昏欲睡,无法集中注意力与倾听﹔
2.发现自己在否认焦虑的存在;
3.发现自己在座位上坐不稳,并且感到紧张;
思考:
1.你如何理解专业关系的含义?
2.分析建立专业关系的基本条件。
3.工作者在助人工作中如何处理案主的移情问题?
4.感到自己过分感情化地面对案主的困难;
5.发现自己对案主所说的内容采取有选择的反应和解释﹔
6.发现自己过早地做了不正确的反应和解释;
7.发现自己不断地低估或遗漏案主的深层次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讲:移情与反移情
曾氏语录:
1.移情即人类唯一的情感,因为人类的一切情感均可以归结为它;
2.我们对一个人的态度、看法、情感和行为,部分地是被这个人教会的;
3.精神分析不是一个智力游戏,越是勇敢地接受自己情感的人,越适合搞精神分析;如果一个人过于聪明,逻辑思维很发达,这本身就表明这个人更倾向于隔离自己的情感;
4.作为一个好的治疗师,就越应该是一个真实的自己;即有专业的之态,更是一个充分感受生活和他人的人;
Note:
(移情,也跟所谓的宿命论决定论有关。
)
1.学不好外语是因为移情,忠诚于(自己的)过去,通过对自己早期学习语言环境的忠诚,对背叛之后所可能有的惩罚的恐惧,让自己跟早年的关系保持链接;这是移情,表示我们还生活在过去的生活当中。
2.精神分析的目的就是打破自己的过去对自己的限制(“切断跟过去的链接”);
3.移情(transference):即“过去在现在的重现”;潜意识里伴随对背叛自己的过去之后所可能有的惩罚的恐惧;,德语译作转移,台湾译作“转移关系”。
这么翻译,视野就会开阔很多,移情就是我们跟
现在的人打交道,只不过是照搬了以前的关系模式而已;狭义:来访者在童年时对一个客体(特指则是父母)的情感,在治疗过程中转移给了治疗师;移的是关系,而不只是情感,情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4.因为transference有时间上的跨越,所以精神分析好比一门关于时间的学问;移情等于时间的错误;
5.心理学的曾经的三大思潮: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文主义;现存的心理学治疗有约250种学派;
(不要太在乎学派之争。
任何一个学派都有它的强项,比如说精神分析的强项就在于了解人的潜意识,行为主义的强项就是能够导致在短时间里面的行为的那种改变,这是精神分析所做不到的。
哪怕我们有相反的观点,也不防碍我们各自都掌握真理。
)
6.理智是对情感的防御,就是说一个人内心情感过于丰富的人,因他害怕这类情感,所以把自己搞的很理智;如果内心情感上就是迟钝的,那么也就不需要要理智的防御了;
7.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即“逆转移”;
(举例:一个年轻小伙子到我这来做咨询,我在跟他打交道的过程当中,越来越瞧不起他,我都瞧不起他就是反移情。
作为一个好的治疗师就越应该是一个真实的自己,我有专业的状态,但是我更是一个充分感受生活和他人的人。
我作为一个男人来感受这个小伙子的时候,我会觉得瞧不起他,这就是反移情。
我怎么针对他工作,就是我给自己这样说,我对他的瞧不起,是他“勾”引我瞧不起他的,然后我就知道他的移情是什么,或者他整个人格特点是什么。
就是他曾经被他
人贬低过,然后他也曾经在生活中间教会一百个人来贬低他或瞧不起他,我只不过是他试图要教会的第101个人,如果我真的瞧不起他,对他进行侮辱,或者把他赶出去了,这就叫做跟他配合完成了一次强迫性重复,我对他就没有治疗价值了,我就跟他生活中间遇到的那些人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因为我是精神分析师,我知道他在勾引我瞧不起他,而我坚决不配合,我要让他理解,他是怎样攻击自己的,然后让别人也来攻击他。
如果他在我这里获得的不是我瞧不起他,而是尊重的话,他就有了新的经验(原来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不会被我勾引的瞧不起我,我不管怎么样勾引他瞧不起我,他都是对我尊重),然后这个新的经验会使他以后变得不一样,这就是所谓的用反移情来理解这个人的内心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
8.精神分析作为探索另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最好的工具:治疗师能够非常充分地利用自己跟来访者在一起的感受,这本身就是反移情;9.治疗师或分析师对来访者的全部情感分成两部分:
9.1反移情:即被来访者“勾引”起来的部分;
9.2治疗师的移情:自身未解决的内心冲突;治疗师本身固有的(治疗师自身未解决的内心冲突,这个需要在自己作为一个心理治疗师的培训中间被解决,我们把自己的那些问题解决的越多,把自己的移情部分解决的越多,我们“反射”病人的部分就越大,就越像一面好“镜子”);
10.共情:即“一致性的反移情”达到的高水平状态,痛着你的痛、爱着你的爱、悲伤着你的悲伤的感觉,但这些痛、爱和悲伤始终是来
访者的,而不是治疗师原来就有而被来访者诱导出来的;来访者痛苦时,治疗师要么出现一种从没有体验过的痛苦-----共情作用;要么平静如水;
11.用反移情来理解来访者:来访者无法用语言告诉治疗师他的的痛苦,但他的潜意识里知道如何告诉治疗师----就是让治疗师跟他一样痛苦;-精神分析永远都涉及退行到早年的关系中,来访者所“勾引”治疗师的感受的方式,相当于婴儿对母亲的行为方式,类似本能的方式,也是移情的手段和表现;而成年人的方式-直接言说,是婴儿还不会的;
(如果来访者在说一件事情的时候,咨询师把他岔开,这说明咨询师本身内心有对这件事情无法面对的伤痛,或者勾起了他内心的伤痛。
如果这个人要做一个好的治疗师的话,他自己首先要被治疗。
)
(一个早年的时候,自尊心被反复蹂躏的这样一个人,他也非常善于让别人觉得自尊受到伤害。
我们对这个事情的理解是这样子的,比如你让我自尊心受到很大的伤害,你攻击我,挑剔我,然后我在痛了之后,我就知道这个痛可能不是我的,是你的,因为你没有办法直接告诉我说你如何如何痛,你只能通过让我痛的方式,让我知道你曾经怎么痛过,我们在生活中间可以碰到很多这样的人,他们让我们难受,一个普通人的做法就是以眼还眼,你牙还牙,但是我们如果把它作为反移情来理解的话,我们就会想,他是没有办法告诉我们他是怎么难受的。
但是他的潜意识知道怎么告诉我怎么难受,就是让我跟他一样的痛。
)
(如果在生活中间,我们认为某一个人给我带来了羞辱的话。
出于防御的考虑,我可以先这样认为再说,因为我没有办法告诉我,他是有如何的被羞辱之痛。
只能够让我觉得羞辱,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他如何被羞辱过,这样子我就被解放了。
这是一种缓解自己的一个策略和事实,因为如果我们这样做,我们就解放了我们自己。
相反的,如果我本身就有很多的羞辱感,然后这个人只不过是让我变得更加羞辱而已,然后我就对他有仇恨的话,这使我处在一个更加不自由的状态中间,会获得更多的屈辱。
我们有两种回应方式,一种回应,就是认为他羞辱了我,然后我们像普通人一样回应。
还有一种就是我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他需要告诉我他怎样被羞辱过,然后我基本上就可以不回应,或者给予它相反的回应,我宽恕他,爱他,我心里宽恕他,这会极大的增加我们宽恕的能力。
)
(有很多来访者,他们无法用语言告诉他们如何难受,他们只能够通过让周围人难受,破坏人际关系,让别人难受,来告诉别人我是怎么难受的,所以他们人际关系变得非常的糟糕。
其实他们是潜意识在做这件事情,跟他们打交道,除了难受还是难受。
那么,现在我们知道他们内心里面是有没有办法直接用语言来言说的痛苦。
他们想找一个人理解他们,仅此而已,而不是他们跟我们过不去,要让我们难受。
当他使别人难受的时候,别人也会还击他,那就使他的境地更差。
有好多人就是用这种方式让自己越来越糟糕。
那这样对他本人有什么好处?因为他让你知道,就相当于婴儿一样。
我肚子饿了,妈妈不知道,如果能让妈妈也肚子饿,妈妈就知道我肚子饿了。
同时,这也是移情。
问: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曾:因为他没有成年人的办法。
成年人的办法就是告诉你我很痛苦,你安慰我一下吧。
但是他不是这样说的,他是把你整的一样难受,然后他就婴儿般的想到,我已经让妈妈难受了,所以妈妈会来喂我的。
)(从防御机制的角度来看,是投射性认同,看到这一点,可以使我们不跟别人的内心冲突纠缠。
)
本讲小结:
1、移情:即转移关系。
2、反移情:即关系的逆转移。
任何一个学派都有自己的强项,精神分析的强项就在于了解人的潜意识。
3、一致性反移情上升到艺术水平的时候,就是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