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输穴

合集下载

五输穴表

五输穴表

井荥输原经合歌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历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五输穴表精品精品五输穴穴歌: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联。

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连。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

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焉。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经传。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曲泽联。

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求。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郄穴穴歌:郄穴孔隙义,本是气血集,病症反应点,临床能救急。

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别,胃经是梁丘,脾主地机宜,心经取阴郄,小肠养老名,膀胱求金门,肾向水泉寻,心包郄门觅,三焦会宗居,胆经外丘必,肝经中都立,阳维系阳交,阴维筑宾取,阳跷走跗阳,阴跷交信必。

俞穴:胸三肺俞劂阴四,心五肝九胆十临,十一脾俞十二胃,腰一三焦腰二肾,腰四骶一大小肠,膀胱骶二椎外行。

募穴:大肠天枢肺中府,小肠关元心巨阙,膀胱中极肾京门,肝募期门胆日月,胃中脘兮脾章门,包膻三焦穴石门。

原穴:胆出丘墟肝太冲,小肠腕骨是原中,心出神门原内过,戍胃冲阳气可通,脾出太白肠合谷,肺原本出太渊同,膀胱京骨阳池焦,肾出太溪大陵包。

络穴:肺经列缺胃丰隆,通里心经肾大钟,支正小肠大偏历,内关包肝蠡沟逢,飞扬膀胱三焦外,胆是光明别络崇,督脉长强任鸠尾,公孙脾络大包同。

八会穴穴歌: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骨会大杼血膈俞,气会膻中脉太渊。

八脉交会穴: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精品。

针灸经络重点穴位-五腧穴

针灸经络重点穴位-五腧穴

B.所溜为荥,脉气所流如刚出泉源的小水,称为荥穴。荥主身热。病变与色取荣穴
C.所注为俞,脉气所注像水流由浅处输注到深处,称为俞穴。俞主体重节痛。病在时间取俞穴
D.所行为经,脉气所行像通渠中迅速经过的水流,称为经穴。经主喘咳寒热。病变于音者取经穴
E.所入为合,脉气所入像百川汇合入海,称为合穴。合主逆气而泄。病起于饮食取合穴
胆俞
日月 足临泣-带脉
阴维脉
筑宾
阴蹻脉
交信
阳维脉
阳交
阳蹻脉
跗阳
太阴-阳明、少阴-太阳、厥阴-少阳
1、五输穴即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古代医家把经气在经脉中运行的情况,比作自然界的水流,以说明经气的出入和经过部位的深浅及其不同作用。
A.所出为井,脉气所出,如水流的源头出自井中那样,称为井穴。井主心下满。痛在脏取井穴
足阳明胃经
辰7-9 土 历兑(子) 内庭(子) 陷谷 解溪(母) 足三里
冲阳
丰隆
梁丘
胃俞
中脘
足三阳 足太阳膀胱经 申15-17 水 至阴(母) 足通谷 束骨(子) 昆仑 委中(母) 京骨
飞扬
金门 膀胱俞 中极 申脉-阳跷
足少阳胆经
子23-1 木
足窍阴 侠溪(母) 足临泣 阳辅(子) 阳陵泉
丘墟
光明
外丘
合谷 腕骨 阳池
公孙 大钟 蠡沟
偏历 支正 外关
地机 水泉 中都
温溜 养老 会宗
脾俞 肾俞 肝俞
大肠俞 小肠俞 三焦俞
章门 京门 期门
天枢 关元 石门
公孙-冲脉 照海-阴跷
后溪-督脉 外关-阳维
1.髓会绝骨(悬钟), 2.骨会大抒, 3.筋会阳陵, 4.血会膈俞, 5.气会膻中, 6.脉会太渊, 7.臓会章门, 8.腑会中脘,

五俞穴、募穴、原穴、络穴、八会穴

五俞穴、募穴、原穴、络穴、八会穴

五俞穴、募穴、原穴、络穴、八会穴1.五输穴五输穴即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穴,简称“五输”,其分布次序是根据标本根结的理论,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的。

古代医家把经气在经脉中运行的情况,比作自然界的水流,以说明经气的出入和经过部位的深浅及其不同作用。

如经气所出,象水的源头,称为“井”;经气所溜,象刚出的泉水微流,称为“荥”;经气所注,象水流由浅入深,称为“输”;经气所行,象水在通畅的河中流过,称为“经”;最后经气充盛,由此深入,进而汇合于脏腑,恰象百川汇合入海,称为“合”。

《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概括了五输穴的主治范围。

十二经各有一个井穴,因多位于赤白肉际处,故井穴具有交通阴阳气血的作用,多用于急救,有开窍醒神,消炎镇痛之效;各经荥穴均可退热;输穴多用于止痛,兼治身体沉重由水湿所致者;经穴主治外感病,咳嗽,哮喘;合穴治六腑病,如呕吐、泄泻、头晕、头胀,可将上逆之气向下引。

井穴还用于诊断:井穴是各经的“根”穴,日本针灸家用燃着的线香熏烤井穴,分析井穴对热的敏感程度,以确定各经的虚实,此法叫知热感度测定法。

古人根据脏腑的不同作用,把其分属五行,即肝、胆属木,心、小肠属火,脾、胃属土,肺、大肠属金,肾、膀胱属水。

又将五输穴也分属五行。

《难经·六十四难》指出:“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输土,阳输木,阴经金,阳经水,阴合水,阳合土。

”据此,又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及疾病的不同表现,制定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方法,即补母泻子法。

具体应用又有本经补母泻子法,子午流注纳子法和异经补母泻子法。

2.原穴、络穴“原”即本源,原气之意。

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

十二经脉在四肢各有一个原穴,又名“十二原”。

在六阳经,原穴单独存在,排列在腧穴之后,六阴经则以输为原。

“络”即联络之意,络脉从经脉分出的部位各有一个腧穴叫络穴。

阴经五输穴与五行配属表

阴经五输穴与五行配属表
六阴经五输穴与五行配属表
六阴经
井(木)
荥(火)
输(土)
经(金)
合(水)
肺(金)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肾(水)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肝(木)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心(火)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脾(土)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心包(相火)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六阳经五输穴与五行配属表
六阳经
井(金)
荥(水)
输(木)
经(火)
输穴:主体重节痛,用于关节病变
经穴:用于寒热、咳喘、咽喉病症
合穴:主脏腑病症,治疗与本经所属的脏腑有关的病变
(即: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咳喘寒热,合主逆阳
二间
三间
阳溪
曲池
膀胱(水)
至阴
足通谷
束谷
昆仑
委中
胆(木)
足窍阴
侠溪
足临泣
阳辅
阳陵泉
小肠(火)
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
胃(土)
厉兑
内庭
陷谷
解溪
足三里
三焦(相火)
关冲
液门
中渚
支沟
天井
五输穴主治特点:
井穴:醒脑开窍,用于急救,治疗神识昏迷、心下烦闷,急惊气绝、人事不省
荥穴:清泄脏腑之热,主治本经热证

五输穴

五输穴
外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前臂背侧,阳溪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直刺0.5-1寸。
支沟(经穴):前臂背侧,阳溪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直刺0.5-1寸。
会宗(郄穴):前臂背侧,阳溪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支沟尺侧,尺骨桡侧缘,直刺0.5-1寸。
飞扬(络穴):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直上7寸,承山外下方1寸,直刺1-1.5寸。
委中(合穴,膀胱下合穴),腘横纹中点,半腱肌腱与股二头肌腱中点,直刺1-1.5寸。
委阳(三焦下合穴):腘横纹外侧端,肱二头肌腱内侧。直刺1-1.5
八【歌 诀】:足少阴穴二十七,涌泉然谷太溪溢,大钟水泉照海明;复溜交信恐宾接,阴谷胫骨内踝后,以上从足走到膝;横骨大赫连气穴,四满中柱盲俞列,商曲石关阴都连 ;通谷幽门半寸辟,步廊神封及灵墟,神藏或中俞府毕。
【五输穴】关冲液门中禇焦,阳池支沟天井索。
关冲(井穴):手环指末节尺侧,距甲角0.1寸,直刺0.1寸。
液门(荥穴):第4、5指节,趾蹼后方赤白肉际处,直刺0.2-0.5。
中禇(输穴):环指本节后方,第4、5掌指关节后方凹陷中,直刺0.2-0.5。
阳池(原穴):腕背横纹中,指伸肌腱,尺侧凹陷中。直刺0.2-0.5。
【五输穴】:中冲劳宫心包经,大陵间使传曲池。
中冲(井穴):中指末端,尖端中央,点刺0.1寸。
劳宫(荥穴):掌心,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直刺0.3-0.5寸。
大陵(输穴、原穴):腕横温的中点上,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直刺0.5-0.3。
内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前臂掌侧,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腕横上2寸。直刺0.5-1寸。

五输穴

五输穴
五腧穴:井穴、荥穴、输穴、经穴、合穴以及原穴、络穴、郄穴 收藏人:晓月清歌 2012-07-16 | 阅:78 转:0 | 分享 | 来源 五腧穴:井穴、荥穴、输穴、经穴、合穴以及原穴、络穴、郄穴 它们都是人体12条正经上的精兵强将,是一穴胜十穴的特效穴位。 井穴是主管我们身体上12条正经所有支脉的穴位 井是水源头的意思。《黄帝内经·灵枢》说:“病在藏者,取之井。”《难经·六十八难》言:“井主心下满。”所以,如果您身上出现发热、胸中烦闷等症状,那就要在井穴上贴同气相求的药物,使其性气通过井穴进入经脉,最终调治好这些疾病。 荥穴是主管人体发热问题的穴位 “荥”是泉水已成小流的意思。多分布在指(趾)、掌(跖)关节附近。“荥主身热”,就是说荥穴主要应用于发热病症。所以,将药物贴在荥穴之上,其性气就能在它的引导下汩汩流入脏腑中,到达由火引起的各种疾病所在之处。像口腔溃疡、淋巴结肿大的这样的问题,当然首先要找荥穴不可。 经穴(水穴)是主管喘、咳、寒、热之证的穴位 “经”是人体12条正经的主道,就像大江大河一样。经穴一般在腕踝关节以上。能治人体各个脏腑的病。 所以,我在处理像咳嗽、便秘、腹泻等问题的时候都会把药物敷在上面,让药性通过经穴这个大枢纽进入有毛病的脏腑,有寒祛寒,有热祛热。病根一解除,喘、咳、寒、热之证自然就好。 1)尺泽:哮喘(肺)+高血压(心脏)|上实=》强肾|下虚 合穴主治六腑疾病 “合穴”在经络上是“入海口”的意思,《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合治内府。”内腑就是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当它们出了问题,通常都要通过合穴来治疗。比如说胃气不足了,一般就是在足三里穴上贴甘草来培补。甘草的艮土之性通过合穴进入同属艮土的胃,同气相求,就能让胃得到补益。 原穴是正经元气出入的总开关 12条正经上各有一个原穴,在腕、踝关节附近部位,是人体元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元气指人的先天之

阴经经脉五输穴

阴经经脉五输穴
阴经经脉五输穴
经脉
五输
井(木)
荥(金)
输(土)
经(金)
合(水)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
手少阴心经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少商
中冲
少冲
隐白
大敦
涌泉
鱼际
劳宫
少府
大都
行间
然谷
太渊
大陵
神门
太白
太冲
太溪
经渠
间使
灵道
商丘
中封
腹溜
尺泽
曲泽
少海
阴陵泉
曲泉
阴谷
阳经经脉五输穴
经脉
五输
井(金)
荥(水)
输(木)
经(火)
合(土)
天枢
石门
关元
中脘
日月
中极
六腑下合穴
Hale Waihona Puke 六腑大肠三焦小肠


膀胱
下合穴
上巨虚
委阳
下巨虚
足三里
阳陵泉
委中
手太阴肺经中府手阳明大肠经商阳足阳明胃经承泣足太阴脾经隐白手少阴心经极泉手太阳小肠经少泽足太阳膀胱经睛明足少阴肾经涌泉手厥阴心包经天池手少阳三焦经关冲足少阳胆经瞳子髎足厥阴肝经大敦督脉长强任脉会阴
手阳明大肠
商阳
关冲
少泽
厉兑
足窍阴
至阴
二间
液门
前谷
内庭
侠溪
足通谷
三间
中渚
后溪
陷谷
足临泣
束谷
阳溪
支沟
阳谷
解溪
阳辅
昆仑
曲池
天井
小海
足三里
阳陵泉

五输穴歌诀-五输穴(最详细精华的五腧穴介绍)

五输穴歌诀-五输穴(最详细精华的五腧穴介绍)

五输穴歌诀|五输穴(最详细精华的五腧穴介绍)五输穴即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穴,简称“五输”,其分布次序是依据标本根结的理论,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的。

古代医家把经气在经脉中运行的状况,比作自然界的水流,以说明经气的出入和经过部位的深浅及其不同作用。

如经气所出,象水的源头,称为“井”;经气所溜,象刚出的泉水微流,称为“荥”;经气所注,象水流由浅入深,称为“输”;经气所行,象水在通畅的河中流过,称为“经”;最终经气充盛,由此深化,进而汇合于脏腑,恰象百川汇合入海,称为“合”。

《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概括了五输穴的主治范围。

十二经各有一个井穴,因多位于赤白肉际处,故井穴具有交通阴阳气血的作用,多用于急救,有开窍醒神,消炎镇痛之效;荥穴均可退热;输穴多用于止痛,兼治身体沉重由水湿所致者;经穴主治外感病,咳嗽,哮喘;合穴治六腑病,如呕吐、泄泻、头晕、头胀,可将上逆之气向下引。

井穴还用于诊断:井穴是各经的“根”穴,日本针灸家用燃着的线香熏烤井穴,分析井穴对热的敏感程度,以确定各经的虚实,此法叫知热感度测定法。

古人依据脏腑的不同作用,把其分属五行,即肝、胆属木,心、小肠属火,脾、胃属土,肺、大肠属金,肾、膀胱属水。

又将五输穴也分属五行。

《难经·六十四难》指出:“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输土,阳输木,阴经金,阳经水,阴合水,阳合土。

”据此,又依据五行的相生规律及疾病的不同表现,制定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方法,即补母泻子法。

详细应用又有本经补母泻子法,子午流注纳子法和异经补母泻子法。

有伴侣问:你总是说这个穴属火,那个穴属水,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属水属火的毕竟是怎么规定的?“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医的五行学说。

有不少人反对该学说,或言之为封建糟粕,故弄玄虚;或说其牵强附会,不符科学。

六阴经五输穴与五行配属表

六阴经五输穴与五行配属表
输穴:主体重节痛,用于关节病变
经穴:用于寒热、咳喘、咽喉病症
合穴:主脏腑病症,治疗与本经所属的脏腑有关的病变
(即: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咳喘寒热,合主逆气而泄)精心搜集整理,只为你的需要
合(土)
大肠(金)
商阳
二间
三间
阳溪
曲池
膀胱(水)
至阴
足通谷
束谷
昆仑
委中
胆(木)
足窍阴
侠溪
足临泣
阳辅
阳陵泉
小肠(火)
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
胃(土)
厉兑
内庭
陷谷
解溪
足三里
三焦(相火)
关冲
液门
中渚
支沟
天井
五输穴主治特点:
井穴:醒脑开窍,用于急救,治疗神识昏迷、心下烦闷,急惊气绝、人事不省
荥穴:清泄脏腑之热,主治本经热证
六阴经五输穴与五行配属表
六阴经
井(木)
荥(火)
输(土)
经(金)
合(水)
肺(金)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肾(水)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肝(木)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心(火)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脾(土)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心包(相火)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六阳经五输穴与五行配属表
六阳经
井(金)
荥(水)
输(木)
经(火)

五输穴及临床应用

五输穴及临床应用
总结词
治疗相乘病变,调节平衡。
详细描述
通过相乘配伍,可以治疗因五行相乘 引起的各种病变,调节机体平衡,缓 解症状。
五输穴的相侮配伍
总结词
治疗相侮病变,调节平衡。
详细描述
通过相侮配伍,可以治疗因五行相侮引起的各种病变,调节 机体平衡,缓解症状。
04
五输穴的治疗原则与技巧
五输穴的治疗原则
调和阴阳
补虚泻实
五输穴的分布与作用
总结词
五输穴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具有调节脏腑功能、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等作 用。
详细描述
五输穴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每条经脉各有一个井、荥、输、经、合穴。这 些穴位能够调节相应经脉所主脏腑的功能,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对于治疗相应 脏腑的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五输穴的特性与功能
总结词
五输穴具有五行属性,对应五脏,可以调节气机升降、促进气血流通等特性与功能。
详细描述
五输穴与五行相配,对应五脏,具有调节气机升降、促进气血流通等特性与功能。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五 输穴可以用来调节脏腑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整体调理的效果。同时,五输穴还可以根据季节的不同,调节人体的 阳气和阴气,以保持身体健康。
五输穴对胃痛具有显著疗效
详细描述
胃痛是消化系统常见病证之一,五输穴因其 特定的经络联系和调节作用,在胃痛治疗中 具有显著疗效。根据胃痛的证候类型和疼痛 部位,选取适当的五输穴进行针刺或按摩, 可有效缓解胃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案例四:五输穴在腰痛治疗中的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五输穴对腰痛具有良好调节作用
腰痛是临床常见的病证之一,五输穴因其特有的经络联系 和调节作用,在腰痛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通过针 刺或按摩相关五输穴,可有效缓解腰痛症状,提高患者生 活质量。同时,五输穴的应用还可根据腰痛的证候类型和 疼痛部位进行个体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经络中最好用的五输穴(详解)

经络中最好用的五输穴(详解)

经络中最好用的五输穴(详解)五输穴,是十二经脉各经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重要输穴,即井、荥、输、经、合。

五输穴的记载最早出现于《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这个是按照经气的由小到大,由浅入深所做的排列。

《灵枢·本输》详细阐述了井、荥、输、经、合各穴的名称和具体位置。

古人把经气运行过程用自然界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变化来形容,把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的顺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

「黄帝曰:愿闻五脏六腑所出之处。

」首先,黄帝已经知道,五脏六腑的气是会借由一定的线路浮出到四肢和体表的(正如血液会通过血管到达全身一样),这是脏腑统摄全身的基础。

但黄帝想听岐伯讲一讲气浮出后的具体情况:哪里出入,哪里停留,哪里较多,哪里较少,总体路线怎样。

「所出之处」,意为经气浮出部分的处所。

「歧伯曰:五脏五俞,五五二十五俞。

六腑六俞,六六三十六俞。

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

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而后,岐伯准确地解答了黄帝的问题:五脏都有自己的五输穴,共25个穴位;六腑有六输穴(五输穴加原穴),共36个穴位。

经脉共12条,络脉共15条,五脏六腑的气,就是在这71个穴位、27条经络中,上下纵横流走的。

01、“井”穴“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喻作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即“所出为井”。

十二经络上井穴有哪些呢?井穴六条阴经,在五行里面属木,六条阳经,在五行里面是属金。

手三阴肺经,少商穴,手三阴心包经,中冲穴,手三阴心经,少冲穴,足三阴脾经,隐白穴,足三阴肝经,大敦穴,足三阴肾经,涌泉穴。

手三阳大肠经,商阳穴,手三阳三焦经,关冲穴,手三阳小肠经,少泽穴,足三阳胃经,历兑穴,足三阳胆经,足窍阴穴,足三阳膀胱经,至阴穴。

02、“荥”穴“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喻作水流尚微,萦迂未成大流,是经气流行的部位,即“所溜为荥”。

五输穴

五输穴
会名
穴名
取穴
操作
脏会
章门
第11肋端下缘,足厥阴肝经上。
斜刺或直刺0.5~0.8寸,不宜过深,可灸。
腑会
中脘
仰卧,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任脉上。
直刺0.5~1寸,可灸
气会
膻中
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处,任脉上。
横刺0.3~0.5寸,可灸。
血会
膈俞
第7胸椎棘突下,督脉灵台穴旁开1.5寸。足太阳膀胱经上。
十二原穴
经名
原穴
取穴
操作
手太阴肺经
太渊
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桡侧凹陷中,
直刺0.3~0.5寸,可灸。
手阳明大肠经
合谷
侧拳,在手背部第1、2掌骨之间,约平第2掌骨中点处。
直刺0.5~0.8寸,或向劳宫、后溪穴透刺,可灸。
手少阴心经
神门
腕横纹尺侧端,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
直刺0.3~0.5寸,可灸。
太溪穴直上2寸,当跟腱的前缘取穴。
直刺0.5~1寸,可灸。
经火
手阳明大肠经
阳溪
腕背桡侧,拇指翘起时,当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的凹陷中取穴。
直刺0.3~0.5寸,可灸。
手少阳三焦经
支沟
腕背横纹上3寸,当尺、桡骨之间。
直刺0.5~1寸,可灸。
手太阳小肠经
阳谷
腕背横纹的尺侧端,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中。
手厥阴心包经
郄门
仰掌,腕横纹上5寸,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
直刺0.5~1寸,可灸。
手少阴心经
阴郄
仰掌,在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当神门穴上5分处。
直刺0.3~0.5寸,可灸。
手阳明大肠经

原穴络穴郄穴募穴俞穴八脉交会穴五输穴的介绍

原穴络穴郄穴募穴俞穴八脉交会穴五输穴的介绍

原穴络穴郄穴募穴俞穴八脉交会穴五输穴的介绍原穴、络穴、郄穴、募穴、俞穴、八脉交会穴和五输穴都是中医学中重要的穴位。

下面是它们的详细介绍。

一、原穴原穴是指人体经络主穴的起始点,也是气血运行的起点。

原穴有12个,分别是太冲、大敦、昆仑、曲泽、商丘、陷谷、解溪、涌泉、足三里、曲池、膀胱俞、大陵。

这些穴位一般位于四肢、躯干的近端,能够调节和平衡整个经脉系统的运行。

二、络穴络穴是指经络上与其他经络相连接的穴位,能够联接不同经络,使气血得以顺畅运行。

络穴有14个,分别是太白、阳溪、合谷、青灵、支沟、合谷、阳溪、风市、列缺、外充、山间、梁丘、曲泽。

络穴一般位于体表,常用于治疗不同经络的疾病和症状。

三、郄穴郄穴是指人体经络的分支穴位,位于原穴和经俞穴之间,能够调节和平衡经络的气血运行。

郄穴有12个,分别是腰阳关、中渚、承满、咳会、鱼际、肩贞、渊腋、颡子、肺俞、胸注、胆俞、胁俞。

郄穴一般位于躯干和四肢之间,常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疾病和症状。

四、募穴募穴是指人体经络上能够使之通达的穴位,能够调节和平衡气血的运行。

募穴有12个,分别是睛明、微泪、鼻通、颊车、蝦蟆、脚蟾、韧带、关门、胆白、大横、胞际、齿关。

募穴涉及面部、四肢和躯干的不同部位,常用于调节相关区域的气血循环和功能。

五、俞穴俞穴是指人体经络上对应相关脏腑的穴位,能够调节和平衡脏腑的功能。

俞穴有54个,分别是3个胆俞、3个胃俞、3个大肠俞、3个三焦俞、3个小肠俞、3个胆囊俞、3个膀胱俞、3个心俞、3个脾俞、3个肺俞、3个肾俞、3个肾俞、3个肾俞、3个包络俞、3个胆经俞。

俞穴位于体表和躯干部位,可通过按摩、针灸等方法刺激,以调节和治疗相关脏腑的病症。

六、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是指主要经脉与其他经脉交会的穴位,能够调节和平衡八脉的运行。

八脉交会穴有8个,分别是合谷、曲池、强间、承浆、承山、任脉、督脉和血海。

这些穴位位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的不同部位,常用于调节和治疗相关脏腑和经络的疾病和症状。

五输穴表

五输穴表

经脉名称井(木)荥(火)输(土)经(金)合(水)
手太阴肺经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手厥阴心包经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手少阴心经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足太阴脾经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足少阴肾经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足厥阴肝经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
阳经五输穴表
经脉名称井(金)荥(木)输(水)经(火)合(土)手阳明大肠经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手少阳三焦经关冲液门中渚支沟天井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足阳明胃经厉兑内庭陷谷解溪足三里足少阳胆经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
足太阳膀胱经至阴足通谷束骨昆仑委中
阴经五腧穴表。

五输穴

五输穴

五输穴歌诀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

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厉兑内廷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连。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

(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

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牵。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焉。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经传。

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曲泽传。

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言。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虚阳辅阳陵泉。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五输穴讲解

五输穴讲解

五输穴讲解
五输穴是指人体五个主要的穴位,位于手腕处。

具体的位置如下:
1. 内关穴:位于手掌正中线上,掌横纹的上方两指宽度处。

2. 大陵穴:位于手腕横纹的下方,以掌横纹算出的三指宽度处。

3. 人迎穴:位于手掌与手腕之间的小骨突上方。

4. 中渚穴:位于手腕掌横纹与手臂背纹的交汇点。

5. 外关穴:位于手臂背面的两块骨头突起中间,离掌横纹两指宽度处。

五输穴是中医学上重要的穴位之一。

它们与经络相连接,对调理人体的气血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按摩或针灸五输穴,可以调节和平衡人体内脏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缓解疼痛,促进气血流通。

五输穴的名词解释

五输穴的名词解释

五输穴的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啥是五输穴不?五输穴啊,那可真是中医经络学说里超
级重要的一部分呢!就好比是身体经络这条大路上的关键站点。

比如说吧,井穴就像是源头,是经气所出的地方,就像泉水从地下
冒出来一样。

“哎呀,这井穴不就跟那刚打开的水龙头,水一下子涌出
来似的嘛!”荥穴呢,就像是小溪流,经气开始流动变大,“这不就跟
那小河流慢慢汇聚起来一个道理嘛!”输穴呢,就像是个大湖泊,经气
更充足啦,“嘿,这感觉就像是那湖水满满当当的呢!”经穴呢,就像
是江河,经气盛大流行,“哇,跟那奔腾的江河似的,多有气势!”合
穴呢,就像是大海,经气深入汇合于脏腑,“可不就跟大海容纳万物一
样嘛!”
五输穴在中医治疗里那可是大有用处呢!医生们通过刺激这些穴位,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就好像给身体这部大机器调整运转状态一样。

“你想想看,要是身体这机器出点小毛病,用五输穴来调一调,不就又
能顺畅运行啦?”
在临床上,五输穴可以用来治疗各种病症呢。

比如说头疼啊,那就
找对应的穴位按一按、扎一扎,说不定头疼就缓解了。

“哎呀,就跟那
钥匙开锁似的,找对穴位,病症这把锁就能打开啦!”而且啊,不同季节,五输穴的运用也有讲究呢。

总之呢,五输穴真的是超级神奇又重要的存在呀!它就像是中医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呢!我觉得呀,我们真应该好好了解和重视五输穴,让它为我们的健康发挥更大的作用呀!你说是不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输穴的配穴,是根据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原则取穴治疗。

井——象征经气如泉水初出的源头。

荥(Y ing)——指经气稍盛,如涓涓流水的小溪。

俞——指经气渐盛,如水流灌注。

经—-----------指经气更盛,有如滔滔江水经过。

合——指经气充盛,汇合在一起,有如江河归入大海。

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俞穴,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

“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

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

阴经之原穴与五输穴中的俞穴同穴名,同部位,实为一穴,即所谓“阴经以俞为
原”,“阴经之俞并于原”。

阳经之原穴位于五俞穴中的俞穴之后,既另置一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