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1教案 教科版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音高的概念,探究影响音高的因素。

教科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操作、观察、比较中感知音高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周围的声音有一定的认识。

但音高这一概念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知音高的变化,了解音高的概念。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知音高的变化,了解音高的概念。

2.难点:让学生探究影响音高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在本次《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的教学设计中,我力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音高的变化,理解音高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课堂反思1.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教材分析中,我认识到音高这一概念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和理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按照教科书提供的内容,设计了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观察、比较中感知音高的变化。

然而,我发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对于如何正确使用尺子,如何保持尺子稳定的振动,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

2.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

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但同时,我也发现对于部分学生来说,问题的设置需要更加深入和具体,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

3.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教学目标的实现上,我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感知音高的变化,了解音高的概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创新能力。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个教学内容。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音高的概念,探索尺子振动与音高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音高变化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对声音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音高这一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去发现音高的变化规律。

此外,学生可能对尺子的使用比较熟悉,但是如何通过尺子的振动来探索音高变化,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探索。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音高的概念,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音高的概念,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规律。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分析尺子振动与音高变化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分析尺子的音高变化。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到音高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音高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音高的定义和特点。

3.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尺子振动与音高变化的关系。

4.总结与交流: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总结音高的变化规律,分享探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创新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创新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创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个教学内容。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声音产生的原因以及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本节课的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进一步理解音调与频率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图片,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发现科学奥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对科学实验充满兴趣。

他们在前三册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声音的基本知识,对声音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音调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可能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音调与频率的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音调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学会用频率来描述音调的高低。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音调与频率之间的关系。

难点:让学生理解频率的概念,并用频率来描述音调的高低。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实验现象和直观的图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有趣的音乐小游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实验一:让学生用尺子探究音调与尺子长度的关系。

3.实验二:让学生用尺子探究音调与尺子振动频率的关系。

4.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发现音调与频率的规律。

5.知识拓展:介绍频率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频率与音调高低的关系。

6.实践与应用:让学生用频率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音调现象。

7.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中的一课。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材以实践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发现尺子音高的变化规律,体会科学的探究过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对声音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音高方面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学生在操作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但部分学生在观察和分析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尺子的音高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发现和理解尺子的音高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尺子音高的变化规律。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发现尺子音高的变化规律。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尺子的音高变化规律。

3.讨论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理解,提高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桌子、椅子、黑板、粉笔。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把尺子,用于实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听取尺子在不同长度时的音高变化,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的要求和步骤,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的目标和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际的操作和观察,发现和记录尺子音高的变化规律。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理解,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尺子的音高变化规律。

科教版四年级科学教案-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科教版四年级科学教案-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教學目標科學概念:尺子振動的頻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長度的影響。

這部分的長度會引起音高的變化:越長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過程與方法: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長度在振動時發出的聲音的變化情況,通過柱狀圖的分析,將尺子不同長度的振動與其聲音聯繫起來。

情感、態度、價值觀:養成勤於觀察,樂於動腦的習慣。

教學重點認識尺子伸出桌子外的那部分長度的變化能引起音高的變化教學難點能通過柱狀圖分析出尺子不同長度的振動引起音高的變化教學準備分組材料:一把鋼尺、一本厚的硬皮書、活動記錄表教學過程一、引入1.出示鋼尺,如何使鋼尺發出聲音呢?請同學上來試試。

2.如果我們不斷地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它振動時發出聲音的音高會發生變化嗎?二、探究尺子伸出桌面長短與音高的關係。

1.假設不斷地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振動時發出聲音的音高發生了變化,那麼我們如何來驗證這個實驗呢?以小組為單位,制定一個簡單的研究方案:1)確定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的變化2)實驗前先進行預測,根據鋼尺伸出桌面的變化,音高可能會發生什麼變化?預測的理由是什麼?3)實驗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什麼?(按照尺子振動部分長度的變化順序依次進行實驗;注意區分尺子敲擊桌面發出的聲音和尺子引起周圍空氣振動發出的聲音;把觀察到的現象(音高用高、較高、較低、低表示)及時記錄下來。

)2.教師一邊講解實驗注意事項,一邊演示分組活動:出示記錄表格3.整理資料:通過表格中的資料,統計好“我們的觀察柱狀統計圖”的表格,根據實驗資料,能找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合法出聲音的音高變化規律嗎?還能發現什麼?三、課後延伸音量的變化物體的振動幅度大小有關,課後能設計實驗證明嗎?。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音高的概念,掌握音高变化的原因。

教科书通过提供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音高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声音有一定的认知。

但在音高方面,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感受和理解音高的变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音高的概念,知道音高与物体振动的关系。

2.培养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音高的概念。

2.音高变化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索音高的变化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科书。

2.实验报告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声音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科书第76页,让学生阅读教科书,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第一次实验:用尺子振动,观察尺子的音高变化。

学生将实验结果填写在实验报告单上。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第二次实验:用不同的力度振动尺子,观察音高的变化。

学生将实验结果填写在实验报告单上。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为什么尺子振动的力度不同,音高也会发生变化?学生通过讨论,理解音高变化的原因。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音高的概念。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家庭作业:用尺子创作一首简单的曲子,体会音高的变化。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总结音高的变化规律。

以上教学设计供您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调整。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部分。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音高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思考能力。

教材以实践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掌握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声音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生活中也接触到各种乐器,对音高有一定的感知。

但学生对音高的概念和影响音高的因素认识不足,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音高的概念,知道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音高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利用尺子探究音高变化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运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现象,总结规律。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尺子、桌子等实验器材。

2.制作PPT,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3.准备相关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张乐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乐器音高的变化。

提问:“你们知道乐器是如何产生不同音高的吗?”让学生思考音高的概念。

2.呈现(5分钟)向学生介绍音高的概念,解释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通过PPT展示振动频率与音高的关系图,让学生初步了解音高的影响因素。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尺子放在桌子上,用手拔动尺子,观察尺子振动的频率和音高的变化。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音高变化的特点,得出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5.拓展(5分钟)向学生介绍其他影响音高的因素,如弦的粗细、长度等。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引出声音的产生和音调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探究音调的变化原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能力,对声音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音调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音调的概念,知道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探究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科学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实验操作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现象,发现规律。

2.讨论法: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心得,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讲授法:在必要时,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桌子、椅子、多媒体设备。

2.学具:每人一把尺子、实验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声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声音的三个特征,它们分别是什么?”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实验现象,让学生观察尺子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发现尺子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特点?”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尺子振动桌面,观察并记录尺子振动时的音调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分享实验心得,引导学生总结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同时,进行知识拓展,介绍音调在其他乐器中的应用。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与反思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与反思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与反思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究尺子音高的变化规律。

本节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以探究活动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能力,对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一定的了解。

但音高这一概念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感知和理解。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音高变化有直观的感受,但要把这种感受转化为科学的认识,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音高的概念,知道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音高的概念及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探究。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运用实验探究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观察、分析。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尺子、桌子、椅子等实验器材。

2.准备PPT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音乐,让学生感受音高的变化,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音高的概念,解释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尺子测量不同长度,观察音高的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音高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尝试用家里的物品制作一个简易的音阶。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方便学生复习。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音高的产生和变化,以及影响音高的因素。

教科书通过引导学生使用尺子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对声音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音高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实验操作有一定的兴趣,但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和规范操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音高的概念,知道音高的产生和变化原因。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音高的概念及其产生和变化原因。

2.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体验音高的产生和变化。

2.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究音高的奥秘。

3.讲授法:教师对音高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每人一把尺子2.实验记录本3.教室环境布置,确保学生实验操作安全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声音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音高的概念,以及音高的产生和变化原因。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尺子进行音高的探索。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实验操作规范、安全。

4.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实验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音高?学生自由发言,拓展思路。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音高的产生和变化原因。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用尺子进行音高实验,记录实验结果,明日分享。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音高的关键知识点。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高的变化与尺子振动的关系。

教材以实验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环节,积极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声音和振动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是,对于音高的变化与振动的关系,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自主地获取科学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音高的变化与尺子振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培养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音高的变化与尺子振动的关系。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音乐,引导学生关注音高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音高的变化与尺子振动的关系。

3.交流讨论: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4.知识讲解: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实验结果。

5.实践应用: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音高的变化振动的变化振动快振动慢音高高音高低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记录、交流讨论等方面进行。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和掌握音高的概念,并探索影响音高的因素。

教科书通过引导学生使用尺子进行实验,让学生感受音高的变化,并探究音高与尺子长度、振动频率的关系。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践操作的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高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乐于探索音高的变化。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高的概念理解不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掌握程度不同,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音高的概念,知道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培养学生使用尺子进行音乐实验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音高的概念及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利用尺子进行音乐实验,探究音高的变化。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音高的变化,理解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建立音高概念。

3.合作探究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共同探讨音高的变化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桌子、椅子、黑板、粉笔。

2.学具:每组一把尺子、记录本、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音乐,引导学生关注音高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音高的概念,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尺子的使用方法,示范如何用尺子发出不同音高的声音。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尺子长度的变化,以及对应的音高。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用一把尺子,尝试发出不同音高的声音。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包括尺子的长度和对应的音高。

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演示,让大家一起判断音高的变化。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音高的概念,探究尺子音高的变化规律。

教材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尺子为载体,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感受音高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他们对声音有一定的认知,但对于音高的概念和音高变化的原因可能还比较模糊。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音高的理解,提高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音高的概念,知道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音高的概念及其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究尺子音高的变化规律。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尺子振动时的现象,引导学生发现音高的变化。

2.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改变尺子振动的频率,感受音高的变化。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发现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讲授法: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音高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每人一把尺子。

2.一个计时器。

3.一块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首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音高变化。

然后提问:“音高是什么意思?它与什么有关?”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音高的概念,并通过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尺子振动,观察音高的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教师总结音高变化的规律。

5.拓展(10分钟)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改变尺子振动的频率,观察音高的变化。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调音高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公开课教案1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公开课教案1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和技能目标:尺子振动的快慢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2.科学探究目标: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方案。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每人1把直尺、每组一支笔、一本字典2.教师准备:每个小组1张实验方案、1张实验记录单、1张柱状图、1把钢尺、PPT课件、实物投影仪、拇指琴教学过程一、聚焦问题(2分钟)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神秘的礼物,(出示拇指琴)。

知道是什么吗?请看老师给大家演示一遍。

教师用拇指琴弹奏一段简单的旋律师:来,认识一下。

它叫拇指琴,是一种具有非洲民族特色的小乐器。

通过老师刚才的演示,你知道它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吗?同样是钢条,为什么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呢?今天我们就用尺子来探索音高的秘密。

板书课题——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声音的高低,对声音的高低是怎么产生的感到好奇,萌生出想要探索的欲望。

】二、引导猜想(8分钟)(一)第一次实验:初步发现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它发出的音高及振动快慢的关系。

【设计意图:运用一个小的游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有个初步的感知,避免在后面的活动中进行盲目的猜测,不仅浪费时间,无效率,而且对学生猜测能力的培养也达不到目的。

】1.活动师:同学们,拿出你的尺子,咱们来做一个小游戏。

出示游戏规则(想办法让尺子发出声音,在尺子发出声音时要能清楚地观察到尺子在振动)学生解读游戏规则,这个游戏要完成哪些任务呢?(学生游戏)2.交流师:谁愿意来说一说你刚才是怎么做的?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让尺子发声的?任务完成了吗?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吗?师:其他同学呢,你们也能用这个办法使尺子发出声音吗?师:同学们很聪明,很快就完成了游戏。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公开课教案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公开课教案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二)过程与方法: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尺子伸出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变化能引起音高的变化。

难点:能通过柱状图分析出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引起音高的变化。

【教学准备】一把钢尺、1本厚的硬皮书、1张“振动的尺子——我能听到和看到的”活动记录单汇总表、每个小组一把钢尺(最好是30厘米长的)、1本厚的字典、1张“振动的尺子——我能听到和看到的”活动记录单、1张“我们的观察柱形图”表格和教师汇总表(可以在黑板上事先画好,也可以在投影仪上投影汇总)。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音叉和钉子的型号是如何影响它们的声音的?2.出示钢尺,你有什么办法使钢尺发出声音呢?(生演示,提示学生要压紧尺子,尺子碰到桌子的声音不是尺子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对,尺子振动时就会发出声音,但是尺子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会发生变化吗?(会)3.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考考你的耳朵,看看你的耳朵能分辨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吗?发声的器材是这把普通的尺子,当你听到较高的声音时,你可以站起来;当你听到较低的声音时,坐在凳子上;当听到高的或低的声音时你还以用不同的身体动作来表示,比如伸展胳膊,或蹲下来。

保持安静,闭上眼睛,用你的耳朵认真地听。

(教师用尺子调整长度,发出高低不同的音)学生根据不同的声音做不同的动作。

4.通过听,我们发现尺子在振动时发出的音高是有变化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板书课题)二、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一)实验猜测1.刚才发生的是同一把尺子,老师都是将他们用字典压在桌子上,然后用食指按压使它发声,你认为为什么同一把尺子能发出不同的声音?推测:可能与尺子长度有关,(提示:与尺子那一部分的长度有关?)(明确:与尺子延伸出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有关。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3.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1).doc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3.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案(1).doc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过程与方法: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尺子深处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变化能引起音高的变化【教学难点】能通过柱状图分析出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引起音高的变化【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一把钢尺、一本厚的硬皮书、活动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引入1.出示钢尺,如何使钢尺发出声音呢?请同学上来试试。

2.如果我们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他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会发生变化吗?二、探究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音高的关系。

1.假设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如何来验证这个实验呢?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个简单的研究方案:1)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的变化2)实验前先进行预测,根据钢尺伸出桌面的变化,音高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预测的理由是什么?3)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按照尺子振动部分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注意区分尺子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和尺子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把观察到的现象(音高用高、较高、较低、低表示)及时记录下来。

)2.教师一边讲解实验注意事项,一边演示分组活动:1出示记录表格3.整理数据:通过表格中的数据,统计好“我们的观察柱状统计图”的表格,根据实验数据,能找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合法出声音的音高变化规律吗?还能发现什么?三、课后延伸音量的变化物体的振动幅度大小有关,课后能设计实验证明吗?2。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尺子的音高变化第1课时∣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尺子的音高变化第1课时∣教科版

《尺子的音高变化》教课设计我国古代的人 ,从上学之日起 ,就日不 ,一般在几年内就能几千个字 ,熟几百篇文章 ,写出的文也是咬文嚼字,琅琅上口 ,成腹的文人。

什么在代化教课的今日,我念了十几年的高中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疼 ,写不出像的文章呢 ?叔湘先生早在 1978 年就尖地提出“:中小学文教课成效差 ,中学文生文水平低 ,⋯⋯十几年上数是 9160 ,文是 2749 ,恰巧是 30%,十年的 ,二千七百多 ,用来学本国文 ,倒是大部分不关 ,非咄咄怪事 ! ” 根究底 ,其主要原由就是腹中无物。

特是写文 ,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文的“三因素”是点、据、 ,也通文的基本构 :提出――剖析――解决 ,但真实起笔来就犯了。

知道“是” ,就是不出“ 什么”。

根来源因是无“米”下“ ” 。

于是便打开作文集之的大段抄起来 ,抄人家的名言警语 ,抄人家的案例 ,不参照作文就很写出像的文章。

因此 ,乏、内容空洞、一模一样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个 ,不可以在布局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 ,必到“死硬背”的重要性 ,学生累足的“米”。

教课目“教先生” 唯恐是街市百姓最熟习的一种称号,从最先的、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先生”那一行当怎么也算是国人仰慕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

不过更早的“先生”观点并不是源于教,最先出的“先生”一也并不是有授知那般的含。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 ;《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品德的尊长。

其实《国策》中自己就有“先生长辈,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实的“教师”之意,倒是与现在“先生”的称号更靠近。

看来,“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识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录,首见于《礼记 ?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 ,此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教授知识者” ,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科版(1)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科版(1)

小学科学学科四年级上册《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2、过程与方法: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计划。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每人1把钢尺或塑料尺、每组1本厚的硬皮书2、教师准备:每个小组1张“振动尺子——我能听到和看到的”活动记录表、1张“音高变化柱状图”、钢尺、钢片琴、PPT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谈话师:这段时间我们对“声音”的内容进行研究,知道了声音的强弱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高低用音高描述。

回忆上节课,我们使尺子怎样发出声音?生:尺子伸出桌面一部分,一只手压紧尺子一端,另一只手拨动尺子的另一端;先轻轻拨动尺子,尺子震动幅度小,音量弱,再用力拨动尺子,尺子震动幅度大,音量强。

师:上节课我们用尺子探究了音量的变化,今天要用尺子继续探究声音方面的内容。

2、活动师:请把自己准备好的直尺举起来大家互相看一看。

(发现材料粗细、薄厚、宽窄各不相同),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一个小挑战,你们敢应战吗?二、探索与实验(一)初探:初步发现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它发出音高及振动频率的关系。

1、活动。

用相同的力拨动尺子,使尺子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同时能清楚看到它的振动情况。

学生动手实验。

2、交流师:说说你是怎样做到的?生:可以把尺子放在桌子上,然后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就可以使尺子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3、提问。

师: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时,它产生的音高与它振动的频率之间是怎样的规律?你们能够提供一定的数据来说明这个问题吗?生:现在还不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过程与方法:
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尺子深处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变化能引起音高的变化
【教学难点】能通过柱状图分析出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引起音高的变化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把钢尺、一本厚的硬皮书、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钢尺,如何使钢尺发出声音呢?请同学上来试试。

2.如果我们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他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会发生变化吗?
二、探究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音高的关系。

1.假设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如何来验证这个实验呢?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个简单的研究方案:
1)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的变化
2)实验前先进行预测,根据钢尺伸出桌面的变化,音高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预测的理由是什么?3)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按照尺子振动部分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注意区分尺子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和尺子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把观察到的现象(音高用高、较高、较低、低表示)及时记录下来。


2.教师一边讲解实验注意事项,一边演示分组活动:
出示记录表格
3.整理数据:通过表格中的数据,统计好“我们的观察柱状统计图”的表格,根据实验数据,能找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合法出声音的音高变化规律吗?还能发现什么?
三、课后延伸
音量的变化物体的振动幅度大小有关,课后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