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美术八下第一课文明之光1
湘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文明之光》教案1
湘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文明之光》教案教学目标:能够联系时代及社会生活认识彩陶、青铜器和瓷器。
能够从时代、造型、纹饰、质地、工艺等方面描述彩陶、青铜器和瓷器的特点。
重点难点: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
教学过程:一、彩陶1、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
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的陶器。
彩陶制作精美,以泥质陶为主,质地细腻,因之既是实用器皿,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由于色彩绘于烧制前,故和陶器一起焙烧后,色彩和陶胎结合紧密,不易发生脱落。
欣赏教材上的彩陶器皿,思考下列问题:(1)、彩陶大致出现在什么时代?(2)、你能描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吗?(3)、彩陶艺术记录了我们祖先的生产生活,也体现了他们的精神价值审美趣味。
(4)、关于彩陶的联想,想象舞蹈纹盆中这组人物的装扮,说明他们为什么跳舞。
(5)、这个彩陶罐的装饰纹样会让你联想到什么?(6)、你能尝试根据彩陶器物的造型和纹样装饰推断其用途,并由此想象原始人类的生活情景吗?2、思考练习。
(1)、说一说人面纹盆是由哪几种图形构成的。
(2)、分析彩陶中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的联系。
二、青铜器1、赏析后母戊方鼎,亦称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原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
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已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个字而得名后母戊鼎。
发现于1939年,1959年开始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新湘教版八下第1课《文明之光》教案第3课时
备课人:备课时间
课题
第1课《文明之光》
授课时间
课型
欣赏·评述
课时
第3课时
授课班级
内容设计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目标
了解中国瓷器发展的基本情况,能够大致说出瓷器的种类以及特点。
方法与
过程目标
学习欣赏瓷器艺术的基本方法,能够从器形、袖色以及装饰等方面进行赏析和描述。
顾与反
思
第9页
各地的博物馆都有大量的古代瓷器,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精美的造型和温润质地的光彩,了解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情趣。
通过对工艺美术知识的广泛涉猎,我们还能够了解更多的文化现象,以此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生活。
(青轴弦纹瓷尊)
(青瓷莲花尊斗)
(钧窑三足洗)
(哥窑贯耳炉)
(追韩信图瓶)元代
(纹带盖梅瓶)
明代
教具
课件,视频、图片资料等。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程序
课时三:
瓷器
一、导入:
二、欣赏活动在学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选出要点以议论、交流为主要方式,以学生讲解为主:
教学过程
同学们收集了许多关于瓷器的资料,下面请两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两个有关瓷器的基本知识:
1.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瓷器和陶器有什么不同?
2.瓷器有哪些种类?它们分别产生于什么时代?
·斗彩、五彩在青花的基础上发展丰富。斗彩指袖下青花和轴上彩色相结合的彩瓷工艺。五彩是瓷器袖上彩的一种。五彩瓷在明清两代逐渐发展、兴盛,其配方经过不断的创新,并进行了多次重大的改革之后,才出现以红、黄、绿、蓝、黑、紫等为主的彩瓷。
总结: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权淀着丰厚的文化信息,我们在赞叹它们精美的造型和巧夺天工的技艺的同时,还能够直接感触到一个伟大民族的情感和智慧。
湘版美术 八年级下册 第一课 文明之光1
第1课《文明之光》1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依据《美术课程标准》“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要求,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学生对其他传统艺术鉴赏,在形式的历史发展和艺术特点了解甚少,对于如何分析,表达、欣赏其艺术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
本节课就带领学生系统的学习我国传统艺术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分析和描绘,体验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聪明才智和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联系古代社会生活,认识古代工艺品并能够从时代、造型、纹饰、质地、工艺等方面描述古代工艺品的特点。
2、学生能珍视祖国民族文化,提升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古代工艺品,并结合运用相关的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
2.品味民族艺术的特点和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古人的聪明才智和思想感情,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了解古代工艺品的特点,感受古时代人们的生活、思想、情感,品味民族艺术的特点和价值。
四、教学难点
在学习中,能够联系古代社会生活背景,并大胆联想、想象,描述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第一课时目标:
1、能够联系古代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古代工艺品;
2、能够从时代、造型、纹饰、质地、工艺等方面简单描述古代工艺品的特点;
3、能够运用相关的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古代
课后反思:。
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文明之光(共3课时)
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文明之光(共3课时)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总第课时文明之光(第一课时)知识和能力目标:1.能够联系时代及社会生活认识彩陶。
方法与过程目标:2、能够从时代、造型、纹饰、质地、工艺等方面描述彩陶的特点。
情感与态度目标:3、能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彩陶,并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
本课重点难点分析: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具准备:课件,视频、图片资料等。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程序课时一:彩陶教学过程课堂导入:1.彩陶大致出现在什么时代?2.你能描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吗3.彩陶艺术记录了我们祖先的生产生活,也体现了他们的精神价值审美趣味。
4.关于彩陶的联想,想象舞蹈纹盆中这组人物的装扮,说明他们为什么跳舞。
5.这个彩陶罐的装饰纹样会让你联想到什么6.你能尝试根据彩陶器物的造型和纹样装饰推断其用途,并由此想想、象原始人类的生活情景吗媒体运用:彩陶纹盆;船形网纹瓶第1页思考练习:1.说一说人面纹盆是由哪几种图形构成的。
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总第课时2.据学者考证人面鱼纹盆是一个小孩葬具的盖。
据此你能推断人面鱼纹的用意吗3.分析彩陶中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的联系。
彩陶纹样有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之分,两者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1.辨识具象纹样表现的内容。
2.分析抽象纹样表现的内容(鱼纹、鸟纹)。
3.归纳:从具象纹样到抽象纹样都有哪些改变鱼纹、鸟纹的变化都有哪些共同规律4.感受:谈谈具象与抽象的彩陶装饰纹样给你的不同视觉感受。
尝试:以彩陶蛙纹为参照,用抽象的方式设计两个与之不同的蛙纹图形。
总结:通过学习活动我们对彩陶艺术有了什么新的了解和认识。
彩陶与我们今天的生活用品的造型装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古代工艺美术继续深入的了解,我们还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新湘教版八下第1课《文明之光》教案第2课时
《莲鹤方壶》春秋
第5页
作业与课
堂评
价
1、作业及活动建议:尝试用几何形绘制或对折剪贴兽面纹图形。小组或个人为校园网站编辑介绍青铜器的网页。
2、总结·思考:你对青铜器有什么新的了解?青铜器的出现为社会进步带来了哪些变化?
3、为瓷器欣赏作课前准备,通过博物馆网站收集你喜爱的瓷器资料(图片、介绍文字),分小组按不同时代各选一件,发到老师的邮箱。
青铜是红铜加锡或铅制作的合金,色相为青,故称青铜。
早在夏初,华夏先民就开始制作青铜器。进入中国历史上长达16个世纪的青铜时代。青铜器的造型、纹饰、铭文体现了高度的艺术成就。
媒体运用
视频短片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设置
媒体运用
二、赏析:《后母戊方鼎》:
用途猜想:
三、赏析:
《四羊方尊》:
四、青铜器的主要纹饰:
装饰规律:龙纹组成的兽面纹(饕餮纹)、鼎耳双虎纹饰均为对称图形。
四羊方尊(商代)器身腹部的四羊圆雕与綫刻纹饰和谐地结为一体形成丰富精细的视觉效果。器物的造型十分生动。边缘棱脊的粗线条增强了器物造型的气势。
利簋(音轨)利簋内底部4行32字铭文记载了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的具体时间。云雷纹为地。分别再饰兽面纹夔纹双兽头耳;夔纹组成的兽面文;方座饰兽面纹。
五、收集资料方法讨论。
简要介绍:后母戊方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因其腹部著有“后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所铸。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后母戊方鼎器型高大厚重,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表明商代冶金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用途:煮或盛放鱼肉用,也作为祭祀用的礼器。“鼎”的结构部位:口、腹、耳、足。造型感受:方正、厚重、庄严。
1、《文明之光》教案(八下)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科美术
年级八年级
任课教师朱萍萍
楼德镇初级中学
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备课(湘教版)
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备课(湘教版)
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备课(湘教版)
古今名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声明
访问者可将本资料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
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文档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谢谢合作!
11。
湘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1课 文明之光》课件
展示
讲一讲,晒一晒
1.历史文化 2.造型鉴赏
曾侯乙编钟(战国)(湖北随县)
关于鼎的成语
青铜器的纹显饰赫,尊之贵,美盛大
国家权利和地位的象 征,传国重器
主纹:主体纹饰 地纹:次要纹饰,衬托主要纹饰
主纹
饕餮纹(又称兽面纹)
龙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凤鸟纹
主纹
扉棱
兽面纹
环柱角形兽面纹
牛角形兽面纹
外卷角形兽面纹
内卷角形兽面纹
兽面纹并不指特定某一种动物
第一课 文明之光
青铜器
湖北省枣阳市兴隆镇第一初级中学 主讲教师:丁雪凡 指导老师:唐雪锋
青铜器是“铜锡铅”等金属的合金
铜是主要成分,制作兵器时,增加锡铅的含量可以提升其锋利程度
青铜器因呈青色而闻名,但 这种颜色是经过几千年的氧 化锈蚀而形成
几千年前人们称它为吉金
历史发展
我国青铜器源远流长,约在公元前二千年左 右,进入青铜时代。处于新石器时代和铁器 时代之间。从奴隶社会的夏代开始历经夏商 西周春秋战国。
关于鼎的成语
显赫,尊贵,盛大
传国重器,国家权利 和地位的象征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
关于鼎的成语
青铜器的造显型赫,尊之贵,美盛大
国家权利和地位的象 征,传国重器
口长110厘米
造型
133
高 鼎身呈长方形
厘 米
中轴对称
832.84千克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
鼎内壁铸有铭文, 32行,近500字, 是现存青铜器铭 文中最长的一篇, 堪称西周青铜器 中“铭文之最”。
毛公鼎(西周)
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 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
初中美术湘美版八年级下册第1课《文明之光》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美术湘美版八年级下册第1课《文明之光》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能够联系时代及社会生活认识彩陶。
2、能够从时代、造型、纹饰、质地、工艺等方面描述彩陶的特点。
3、能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彩陶,并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
2学情分析
学生对历史知识了解一些,对艺术品有一定喜爱度。
3重点难点
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导入
一、彩陶大致出现在什么时代? 你能描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吗? 彩陶艺术记录了我们祖先的生产生活,也体现了他们的精神价值和审美趣味。
关于彩陶的联想,想象舞蹈纹盆中这组人物的装扮,说明他们为什么跳舞。
这个彩陶罐的装饰纹样会让你联想到什么?
你能尝试根据彩陶器物的造型和纹样装饰推断其用途,并由此想想、象原始人类的生活情景吗? ( 媒体运用)
彩陶纹盆; 船形网纹瓶视频短片第1 页
2【活动】过程。
湘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 教案《1.文明之光》
仔细看图欣赏课本p2这三件彩陶作品,思考:它们的造型和纹样等方面有什么不同?(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作答)
《彩绘龙纹陶盆》:一条浑身布满黑红鳞片的盘龙,浮现在一个4000年前的彩绘陶盘之中,使我们再次强烈地感受到华夏文明史上龙文化的艺术魅力。它不但获得“中华第一龙陶”的美誉,还绘有独一无二口衔松枝的有齿龙。古人利用巧妙的构思,将龙体的色彩变化与陶盘的彩绘融为一体。初看是盘色,细看是盘龙,显示出远古时期的先人在原始绘画中对形象与色彩和谐美的艺术追求与创作水准。
教 学难 点
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 学方 法
教法:通过展示、解说、播放图片、让学生更明确学习目标。
学法:通过教师的解说来学习彩陶的图片,进行观察和探索。
1、目标导向、确定航点
1.人类从远古走来,在大自然的风风雨雨中历练成长。我们的祖先从打磨石器、钻木取火开始,步履艰难地走出漫漫长夜,迎来人类文明的曙光。
B、由此让我们想到了古人们怎样的生活情境?说明当时的原始居民已经会捕鱼,并喜爱鱼,以捕鱼为生。
二、分析这些彩陶中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的联系
彩陶纹有两大类,一类是具象的人、动物或昆虫一类的形象,一类是抽象的图案,它们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1、辨识具象纹样表现的内容。(欣赏课件中的作品,观察辨识这几幅图分别展现的是什么动物的纹样?)---它们分别是鱼纹,鸟纹,蛙纹)
项 目
1.文明之光
教 学
目 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知识能力
1、能够联系时代及社会生活认识彩陶。
过程方法
2、能够从时代、造型、纹饰、质地、工艺等方面描述彩陶的特点。
价值观
3、能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彩陶,并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
湖南湘版美术八年级下册 第1课《文明之光》第1课时
《文明之光》教案设计第1课时教学内容:湘版美术教材八年级第1课文明之光教学目标:1、能够联系时代及社会生活认识彩陶。
2、能够从时代、造型、纹饰、质地、工艺等方面描述彩陶的特点3能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彩陶,并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
教学难点: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学过程:彩陶:亦称陶瓷绘画,它是我国悠久的“国粹”——陶瓷艺术之中的艺术,早在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时期,彩陶上便出现了最早的彩绘。
而瓷上作品相对纸本更具张力,彩陶艺术中融合了艺术家的各种创作思想、风格、语言,创作出风格各异而又多姿多彩的艺术珍品,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师:彩陶大致出现在什么时代?你能描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吗?小结:陶器的出现标志了原始社会生产力的一大进步;随着采集、耕织和手工业的发展,定居后的氏族成员需要一些器物来保存种子,储藏粮食,要有适合日用炊饮的各种器皿。
最初这些器物很可能是用植物为材料制作的,如草、藤、木头等等。
由于编织器物不能放在火上作为炊具,人们就用黏土涂在木器或编织物的表面,增强其耐火性,很可能由此发明了陶器。
从早期陶器上装饰的绳纹、篮纹、席纹等编织纹上可以得到证明。
(以植物为材料的容器;早期陶器上装饰的绳纹、篮纹、席纹等编织纹。
)彩陶大致出现在什么时代?( 彩陶发源于距今约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人类在新石器时代伴随着相对定居的农耕文化一起发明了烧陶技术。
)彩陶艺术记录了我们祖先的生产生活,也体现了他们的精神价值和审美趣味。
关于彩陶的联想,想象舞蹈纹盆中这组人物的装扮,说明他们为什么跳舞。
一、彩陶、青铜器纹样分析分析彩陶纹样,了解、推想史前人类社会生活;把握纹样细节,从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等不同角度分析、揣测纹样中蕴含的意义。
八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文明之光教案湘美版
《文明之光》教案
教学目标:
能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彩陶,青铜器,瓷器并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
教学重难点:
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具准备:
课件,视频、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的先民在数千年不绝的窑火中,烧造了粗朴的彩陶,发明了晶莹光洁的瓷器;而熊熊的炉火也曾铸造出庄严的青铜器。
这些精美的器物,既是日用器具,也是古代中国的礼器。
它们的形制丰富多样,制作的技艺十分高超,装饰精美多变,凝聚和传承着中华文明的审美
价值和精神气度。
板书课题《文明之光》。
二、知识点解析
1、彩陶
彩陶发源于距今约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人类在新石器时代伴随着相对定居的农耕
文化一起发明了烧陶技术。
彩陶所绘纹饰是当时各氏族或部落特定的氏族标志。
如西安半坡彩陶主要绘人面纹、鱼纹、变形鸟纹;马家窑彩陶主要绘旋涡纹、神人纹、网络纹;辛店彩
陶主要绘双钩纹,太阳纹、鹿文、鸟纹;大汶口彩陶主要绘八角纹、变形花卉纹。
(1)、欣赏彩陶
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彩绘龙纹陶盆》、《彩陶旋纹尖底瓶》、《彩陶罐》等器皿,提问:这三件彩陶器皿的造型有什么差异?颜色有什么异同?
(2)、学习活动
仔细观察课本第三页三件“鱼纹彩陶盆”,比较这几件器皿纹络的变化区别,并仔细观察,说一说“人面鱼纹彩陶盆”中的纹络是由哪几种图形构成的。
2、青铜器
青铜器是由青铜合金(红铜与锡的合金)制成的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青铜时代。
1。
湘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一课文明之光
第1课《文明之光》2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依据《美术课程标准》“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要求,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学生对其他传统艺术鉴赏,在形式的历史发展和艺术特点了解甚少,对于如何分析,表达、欣赏其艺术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
本节课就带领学生系统的学习我国传统艺术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分析和描绘,体验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聪明才智和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联系古代社会生活,认识古代工艺品并能够从时代、造型、纹饰、质地、工艺等方面描述古代工艺品的特点。
2、学生能珍视祖国民族文化,提升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古代工艺品,并结合运用相关的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
2.品味民族艺术的特点和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古人的聪明才智和思想感情,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了解古代工艺品的特点,感受古时代人们的生活、思想、情感,品味民族艺术的特点和价值。
四、教学难点
在学习中,能够联系古代社会生活背景,并大胆联想、想象,描述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第二课时目标:
1、能够联系古代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古代青铜器及主要纹饰;
2、能够从时代、造型、纹饰、质地、工艺等方面,赏析古代青铜器的特点;
3、能够运用相关的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古代
课后反思:。
第1课文明之光—青铜器课件 湘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11
夔纹 凤纹
龙纹
12
四羊与器身巧妙地结 合为一体,器物的造型十 分生动。
边缘的棱脊增强了器 物造型的气势。
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 相结合的装饰手法,形成 丰富精细的视觉效果。
四羊方尊 商代
13
口 耳 腹 圈足 座
利簋(guǐ ) 西周
14
簋腹内底部4行32字铭文记载了武 王伐商 “牧野之战”的具体时间。
利簋(guǐ )西周
15
云雷纹为地, 分别再饰兽面纹、夔纹
双兽头耳及垂珥
夔纹组成的 兽面纹
方座饰有
兽面纹
16
毛公鼎铭文长度接
近五百字,在目前所见 青铜器铭文中为最长。 铭文的内容可分成七段, 是说:周宣王即位之初, 亟思振兴朝政,乃请叔 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 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 公无私,最后颁赠命服 厚赐,毛公因而铸17 鼎传 示子孙永宝。
21
谢谢观看
22
8
9
夔,主要形态近似 蛇,多为一角、一足、 口张开、尾上卷。有 的夔纹已发展为几何 图形。盛行于商和西 周前期。商的夔身短, 作单独纹样构成的较 多;西周的夔纹身长, 通常作成二方连续纹 样。在当时的玉器上, 亦常见雕琢有夔纹。
10
螭(chi)是传说中的一种没有 角的龙,张口、卷尾、蟠屈。有 的作二方连续排列,有的构成四 方连续纹样。一般都作主纹应用。
盛开的双层莲瓣,中立一鹤, 昂首舒翅。
两侧用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
腹部四角各攀附立体飞龙。 通体满饰蟠螭纹。
圈足下两个卷尾兽侧首吐舌。
莲鹤方壶 春秋
18
高118厘米, 重64.28千克
思考·练习
高133厘米
比较不同时代的两件器物, 它们给你什么不同感受?
文明之光美术教案
文明之光美术教案篇一:湘教版_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_第1课_文明之光_备课教案初中美术备课(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备课人:金锦达备课时间 2015年月日课题1、文明之光授课时间第二周课型欣赏?评述课时总共3课时授课班级教学内容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联系时代及社会生活认识彩陶。
方法与过程目标能够从时代、造型、纹饰、质地、工艺等方面描述彩陶的特点。
情感与态度目标能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彩陶,并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
本课难点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资料等。
第1课时(彩陶)课堂教学设计过程教学程序教学过程媒体运用一、导入1.彩陶大致出现在什么时代,2.你能描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吗?3.彩陶艺术记录了我们祖先的生产生活,也体现了他们的精神价值审美趣味。
4.关于彩陶的联想,想象舞蹈纹盆中这组人物的装扮,说明他们为什么跳舞。
5.这个彩陶罐的装饰纹样会让你联想到什么?6.你能尝试根据彩陶器物的造型和纹样装饰推断其用途,并由此想想、象原始人类的生活情景吗?媒体运用:彩陶纹盆;船形网纹瓶二、思考练习:1.说一说人面纹盆是由哪几种图形构成的。
2.据学者考证人面鱼纹盆是一个小孩葬具的盖。
据此你能推断人面鱼纹的用意吗?3.分析彩陶中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的联系。
彩陶纹样有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之分,两者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1.辨识具象纹样表现的内容。
2.分析抽象纹样表现的内容(鱼纹、鸟纹)。
3.归纳:从具象纹样到抽象纹样都有哪些改变?鱼纹、鸟纹的变化都有哪些共同规律?4.感受:谈谈具象与抽象的彩陶装饰纹样给你的不同视觉感受。
媒体运用: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的彩陶装饰;鱼纹具象、抽象变化;鸟纹具象、抽象变化。
三、尝试以彩陶蛙纹为参照,用抽象的方式设计两个与之不同的蛙纹图形。
湘美2024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文明之光》教学设计
4.现代艺术的崛起:介绍印象派、立体派、抽象表现主义等现代艺术流派,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美术发展,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文明之光》,让学生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特点,提高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湘美2024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文明之光》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湘美2024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文明之光》单元,主要包括以下章节内容:
1.古代文明的艺术瑰宝:介绍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古印度等地的美术作品及艺术特点,领略古代文明的辉煌。
2.中国古代美术的传承:分析青铜器、瓷器、书画等艺术形式,感悟中华民族的美术成就。
-培养学生从历史、文化、社会背景出发,分析美术作品的综合能力。
举例解释:在古代文明艺术瑰宝的学习中,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象形文字和壁画中的象征意义,例如埃及金字塔内的壁画如何体现生死观念。
2.教学难点
-对古代美术作品中宗教、神话等文化内涵的理解,如印度教艺术中的多头多臂神像。
-中国古代美术中书画艺术的表现手法,如水墨画中的笔法和构图,以及书法的笔势和气韵。
在讲授重点和难点时,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古代艺术的象征意义和中国书画的表现手法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于是,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法,通过展示更多的图片和实物模型,以及进行现场演示,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这些知识点。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很高,这也证明了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加深理解的重要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八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文明之光》课件1湘美版
这件彩陶盆是儿童瓮棺的棺盖。仰韶 文化流行一种瓮棺葬的习俗,把夭折的儿 童置于陶瓮中,以瓮为棺,以盆为盖,埋 在房屋附近。这件陶盆上画有人面,人面 两侧各有一条小鱼附于人的耳部。有的学 者根据《山海经》中某些地方曾有巫师 “珥两蛇”的说法以为人面鱼纹表现的是 巫师珥两鱼,寓意为巫师请鱼附体,进入 冥界为夭折的儿童招魂。
彩绘龙纹盘出自山西 省襄汾县陶寺遗址的 大墓中,直径35厘米, 可能是当时“王室” 使用的礼仪用品。从 陶寺的龙纹盘开始, 我国的龙形象的演变 发展,延续至今。
彩绘龙纹盆新石器时代 Nhomakorabea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这个彩陶盆高14厘米,口径29厘米、底部10厘米,卷唇 平底,内壁绘有四道平行带纹,最上一道较粗,口沿处 也由一圈带纹,上下两组纹饰间有舞蹈人三组,每组两 边用内向弧线分隔,两组弧线间还有一条斜向的柳叶形 宽线。
美丽的多方块连续图案,均衡对称, 活泼生动 。 这个彩陶罐的装饰纹样会让你联 想到什么?
彩陶罐
新石器时代
你能尝试根据彩陶器物的造型和 纹样装饰推断其用途,并由此想象 原始人类的生活情景吗?
彩陶 旋纹尖底瓶
新石器时代
思考· 练习
仔细观察,说一说 人面鱼纹是由哪几种图 形构成的?
人面鱼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
彩陶鱼纹图案的变化
彩陶鸟纹图案的变化
具象纹样
抽象纹样
谢谢大家!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文明之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联系时代及 社会生活认识彩陶。 方法与过程目标:能够从时代、造 型、纹饰、质地、工艺等方面描述 彩陶的特点。 情感与态度目标:能够运用比较、 归纳等方法分析彩陶,并运用相关 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 通过欣赏了解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 学习了解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图 案的特点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 通过学习了解彩陶和黑陶代表着我国古代 美术创造的第一次高峰,增强学生的民族 自豪感。
彩陶艺术记录了我们祖先的生产生活,
彩陶 也体现了他们的精神价值和审美趣味。 依据这组人物的装扮,说说他们的舞蹈 具有什么意义。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
植物纹居多。动物纹较少见。有编织纹和几何纹。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彩陶 :
人物纹为主,有动物纹 ,以旋涡纹和波浪纹 见多,有运动感。
人 面 鱼 纹 彩 陶 盆
(
仰 韶 文 化 半 坡 类 型 )
仔细观察说说人面鱼纹 是有那几中图形构成?
彩陶鱼纹图案的变化
舞蹈纹彩陶盆 ( 马家窑文化)
鹳 鱼 石 斧 彩 陶 瓮
(
仰 韶 文 化 庙 底 沟 类 型 )
鹿纹彩陶盆(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涡纹曲腹彩陶盆( 仰韶文化 庙底沟类型) 花卉纹彩陶盆(仰韶文化 庙底沟类型)
花卉纹彩陶盆(仰韶文化 庙底沟类型)
漩 涡 纹 彩 陶 盆 ( 马 家 窑 )
探秘时刻:
• 我国的彩陶是如何发现、挖掘的?地质学 家是如何进行判断不同时期和地域彩陶艺 术的特点的。我们通过短片进一步了解彩 陶。
彩陶 舞蹈纹盆 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
半坡类型
庙底沟类型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
主流 器型
仰韶文化
半坡类型
庙底沟类型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
圆底或平底盆
大口小底曲腹型为 主
器型较多,长颈(或短 颈、或无颈)小口宽肩 双耳罐,
造型 风格
纹饰 特点
朴实厚重,彩绘施 于器手明显处
造型挺秀饱满,轻 盈而稳重
形象丰富,稳重大方
学习活动一
赏析彩陶纹饰,简单地谈 一谈它们的特点。
几何,人面,鱼、 鹿等有几何二方连 续装饰,单纯而富 装饰美
多以两端弧线组成的 新月形,叶形,花瓣 形纹及弧线与直线相 交而构成的三角纹
图案构成丰富繁密而多变 化,装饰带有主次之分纹 样大都是各式各样的几何 纹,螺旋、大圈、葫芦、 菱格等等
各类型彩陶纹饰特Βιβλιοθήκη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动物纹,以鱼、蛙、 为主,形象生动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