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阶六步”地理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及实施分析
2019年5月下半月刊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及实施分析吴 垚研学旅行是现代素质教育活动的着力点,许多中小学已经把它设置为一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笔者通过对政策文件的解读和对文献资料的查阅分析,认为学校应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校实际,建立科学的研学旅行课程体系,以先进教育理念为指导,采取相应的研学保障措施,明确目标和完善评价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进行整体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发展。
引言由于研学旅行刚刚在中国兴起,所以很多学校在开展研学旅行工作的过程中,不知道如何做到游和学的平衡,再加上承办研学旅行的机构大多是由旅行社发展而来,很多都只是在传统的旅游上加入一些讲解,就称其为研学旅行,这严重制约了研学旅行工作的有效开展。
研学旅行不是传统的游和玩,而是运用教育源于生活、教育源于社会、教育源于自然的教育理念,建立起学生和社会之间的有机联系,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一、概念及意义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的、通过集体旅行和集中食宿的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
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使其养成文明旅游的行为习惯;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研学旅行基于它的团队性质,在行程中,所有的旅游观光、户外活动和起居饮食都是以团队的方式来进行,这样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研学旅行的户外活动中,学生们可以在游戏的欢乐氛围下投入到学习中,这样快乐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此外,在没有父母照顾的情况下,更多的需要学生自己照顾自己,所以可以以此锻炼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研学旅行的定义、意义及其在课程学习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通过研学旅行所涉及的地理、历史、文化等学科知识,并将其与课本内容相结合。
3. 学生能描述和解释研学旅行地点的自然景观、人文特色及其与当地文化的关联。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研学旅行地点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
2.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制定合理的研学旅行计划,提高组织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观察、记录、思考等方法,对研学旅行中的现象进行深入探讨,提升实践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2. 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学会尊重和包容不同地域文化,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激发对知识的探索热情,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提高对学科知识的兴趣。
本课程针对学生年级特点,结合学科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明确,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研学旅行课程,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依据学科知识体系,科学系统地组织以下内容:1. 研学旅行基础知识:介绍研学旅行的定义、意义及其在课程学习中的应用,关联课本相关章节,如《地理》中关于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内容,《历史》中关于历史文化遗产的内容等。
2. 研学旅行地点选择:结合课本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作为研学旅行地点,如名山大川、历史文化名城等,分析其地理、历史、文化背景。
3. 研学旅行前期准备: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包括了解目的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关联课本相关章节,制定合理的研学旅行计划。
4. 研学旅行实践探究:详细教学大纲涵盖观察、记录、思考等方法,指导学生在旅行中对自然景观和人文现象进行深入探讨,提高实践探究能力。
研学旅行线路设计与课程设计
研学旅行线路设计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研学旅行的概念、意义及其与课程内容的关联性。
2.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线路设计原则和方法,结合地理、历史、文化等学科知识。
3.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所研究区域的特点,包括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方面。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网络资源等工具,独立或合作完成研学旅行线路的设计。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线路设计进行合理性、经济性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理、历史、文化等学科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团队精神和责任感,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3. 通过对地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其尊重多元文化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学生年级特点,结合实际教学要求,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研学旅行概述:介绍研学旅行的定义、意义、发展历程及其与学科教育的结合。
相关教材章节:《地理》附录章节《研学旅行》2. 线路设计原则:讲解线路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安全性、经济性、教育性、趣味性等。
相关教材章节:《地理》第五章《旅游地理》3. 研学资源分析:分析学生所在区域的自然、人文资源,选择适合的研学地点。
相关教材章节:《历史》第二章《地方史》;《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4. 线路设计方法:教授线路设计的具体方法,如地图使用、网络资源查找、行程规划等。
相关教材章节:《信息技术》第二章《网络资源的获取与处理》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线路设计,结合所学知识,对所选研学地点进行实地考察和规划。
相关教材章节:《综合实践活动》6. 成果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线路设计成果,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经验教训。
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研究
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研究一、引言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通过地理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学旅行是一种寓教于游的教育方式,可以使学生走出教室,实地探究,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就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进行研究。
二、研学旅行的目的和意义1.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地理知识。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地理知识,加深对地理概念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研学旅行提供了一个实践的机会,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实地考察和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研学旅行是一种综合性强的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方式1.内容(1)地形地貌的考察。
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形地貌进行考察,如平原、山地和高原等地貌类型。
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地理要素与地貌形成的关系。
(2)自然资源的考察。
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自然资源进行考察,如水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等。
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了解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3)人文地理的考察。
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考察,如北京、上海和广州等。
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城市的发展和人口迁移等人文地理现象。
2.方式(1)教师讲解。
教师可以利用实地考察的机会,向学生讲解地理知识,提供相关的案例和数据,加深学生的理解。
(2)学生讨论。
学生可以在实地考察时,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地考察。
学生可以参观实地,并进行观察和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地理知识的魅力。
四、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实施步骤1.预授课。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了解研学旅行的目的和意义,并提前介绍考察地点的相关知识。
2.实地考察。
学生在学校组织下,前往考察地点进行实地考察。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进行观察和实践活动,并进行相应的讲解和指导。
研学旅行自然类课程设计
研学旅行自然类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自然地理基础知识,如地形、气候、植被等;2.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研学旅行地点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3. 学生能掌握一定的野外观察和调查方法,对自然现象进行科学记录。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2. 学生能运用野外观察和调查方法,对自然环境进行初步研究;3. 学生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内有效分享和讨论研究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增强环保意识;2. 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培养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4. 学生提高对学科知识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自然类研学旅行课程,以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为主,结合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然地理知识基础,对自然现象充满好奇,具备初步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环保意识。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和实施,确保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自然地理基础知识回顾:地形、气候、植被的特点及分类,结合课本相关章节,为学生研学旅行做好知识准备。
2. 研学旅行地点自然环境介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如山脉、河流、湖泊、森林等,结合课本内容,分析其形成原因及特点。
3. 野外观察和调查方法:教授学生如何观察自然现象,记录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结合课本实践环节,让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4. 实地考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自然环境,按照教学大纲安排,分阶段完成考察任务。
5. 小组讨论与成果分享: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总结实地考察成果,结合课本知识,分析自然现象,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设计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设计《研学旅行课程方案设计》一、课程名称:研学旅行二、课程目标:1. 能够从旅行出发点出发,对社会、历史和文化做出初步的分析,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2. 根据旅行地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地理特点,了解地域文化活动的延续性与演变规律,获取实际的历史经验;3. 通过研究旅行地点,了解当地风俗、文物及当地古物,深入了解地域文化的变迁;4. 熟悉社会发展历史,树立民族自豪感,培养国家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5.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掌握调查研究的科学性方法。
三、教学时间及地点:1. 教学时间:12小时(具体根据学校安排)2. 教学地点:学校教室以及旅行活动地点四、教学内容:1. 研学旅行的意义2. 旅行的准备及路线设计3. 研学旅行期间的行程安排4. 研学旅行期间的课程活动设计5. 旅行期间的安全管理6. 在旅行归来后的研学期间的规划五、教学方法:1. 讲座式教学:用讲座形式,引导学生了解研学旅行的理论和实践的知识;2. 讨论式教学:根据具体旅行路线,由老师提问,引导学生讨论旅行的行程安排,熟悉所研学的内容;3. 实践教学:学生按照讨论好的行程安排进行实践,实地拜访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进行文化体验;4. 话剧教学:在旅行期间,利用话剧的形式,以活跃的形式,让学生记住所拜访的地方;5. 问题讨论研究:在旅行结束后,进行研究问题讨论研究,完成研学旅行的学习记录。
六、教学效果:1. 能够了解有关旅行的重要性,学会利用旅行进行历史文化研究;2. 熟悉研学旅行中所设计的行程安排和课程活动;3. 掌握旅行期间的安全管理方法;4. 提高社会意识,增强对社会文化的认识;5. 能够深入了解地域文化的变迁;6. 掌握调查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7. 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获取实际的历史经验,增强国家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83459 中等教育论文“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所谓“三段”,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三个时间段,即自学阶段、导学阶段、测评阶段。
“三段”从整体上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教学过程。
这个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以充分展示的过程。
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具体落实“六步”教学模式?一部分老师在操作过程中生搬硬套,不娴熟,不会变通,这样做就违背了新课改的主旨思想。
我认为该模式是一个横向推进的过程,也就是说每一个目标都贯穿着“六步”,但也不能把“六步”完整地体现在一个学习目标上,要视具体情况具体运用。
那么“六步”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具体实施呢?下面以高中地理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为例做一简要阐释。
一、定向示标“定向示标”就是在上课刚开始或者课前3分钟,首先向学生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学校“班班通”网络平台已经搭建完成,教师可以直接把学习目标展示在电子白板上。
例如:(一)农业区位的含义;(二)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三)农业地域的概念、主要类型。
学习目标的确立必须是非常具体的、现实的,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实现的。
二、自学指导确定了方向、指示了目标后,学生就进入自学阶段。
但在自学指导这一阶段,教师要简洁明了地针对一个目标提出一个学法指导。
等待学生自学完成一个学习目标任务后,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下一个目标并提出与这个学习目标相符的学法指导。
在这一部分,指导内容包括学生自学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自学后所应达到的目标以及自学的时间要求等。
例如:“不同地域的农业生产类型和特点都有所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考虑多种因素而实现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呢?”自学指导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运用相应的学法高效地进入到自学状态。
三、自学督查学生知道了学习任务,又明白了学习方法,便进入自学这个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中心环节。
接下来老师要做的事情是深入到学生中间,做学生自学的好帮手。
老师应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每位学生情况,到学生中间,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自学情况的督促检查和指导,但切不可在学生刚开始进入自学就随便插话轻易打扰学生,这样做适得其反,容易影响学生自学的思路和情绪。
“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探讨了“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这一教学模式的概念,指出其由导入、体验、拓展、引导反思、独立探究和巩固六个步骤组成。
其次分析了三段六步教学模式的优势和特点,包括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
接着探讨了这一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例如在地理知识的讲解和地理案例分析中的应用。
最后总结了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对高中地理教学的作用,指出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度,并提供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启示,强调了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能力培养。
【关键词】三段六步教学模式、高中地理教学、概念介绍、优势和特点、具体应用、知识讲解、案例分析、作用、启示1. 引言1.1 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三段六步教学模式的概念介绍。
这一教学模式包括“导入、讲解、练习、梳理、检测、总结”六个步骤,通过逐步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起对地理知识的全面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这一教学模式,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活动。
在地理知识的讲解中,可以通过导入环节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练习环节巩固知识,通过检测环节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地理知识。
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可以借鉴这一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正文2.1 三段六步教学模式的概念介绍三段六步教学模式是一种针对高中地理教学特点设计的教学方法。
该教学模式包括三段教学内容和六个教学步骤。
具体来说,三段教学内容包括知识点导入、重点讲解和知识点巩固;六个教学步骤则为导入、讲解、示范、练习、检查和反馈。
研学旅行的课程设计
研学旅行的课程设计研学旅行是一种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学习方式,它通过将旅行与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发挥研学旅行的教育价值,我们需要对研学旅行的课程设计进行深入探讨。
在研学旅行中,课程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课程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年龄、学习阶段、学科内容以及教育目标相关。
例如,对于初中生的地理课程,可以将课程目标设定为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地形、气候、土壤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并运用地图和数据分析技能来解决问题。
研学旅行的课程内容应该与课程目标相一致,并且应该包括各种学科知识。
例如,在地理研学旅行中,可以安排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自然保护区或科技园区,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体验地理环境的变化,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选择合适的研学地点是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
研学地点应该与课程内容相关,并且能够提供足够的资源和设施供学生实践和学习。
例如,在地理研学旅行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考察,如沙漠、山区、沿海地区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历史背景。
研学旅行的一大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因此设计实践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实践活动应该与课程内容相关,并且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
例如,在地理研学旅行中,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地形测量、土壤取样、植被调查等活动,让他们通过实践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研学旅行的评估标准应该与课程目标相关,并且应该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评估标准应该公平、客观、具体、可操作性强,并且应该贯穿整个研学旅行过程。
例如,在地理研学旅行中,可以制定一些具体的评估标准,如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调查报告的质量、课堂表现等。
研学旅行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因此,需要对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确保研学旅行的顺利进行。
研学旅行的课程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课程目标、内容、地点、实践活动和评估标准等因素,并且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和管理。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研学旅行设计与实践案例
60
事汇报、不贸然行事。
表1
研学前准备
草拟研学注意事项(结合研学特征),做好研学
前相关教育
教师 编组分队,设立小组长,成员分工,建立成员通
讯录
研
研学旅行相关资料的准备与发放
学
准
个人证件(身份证、
学生证、
成员牌等)
备
研学用具和资料(草纸、记录本、绘图工具,定位
确立主题。主题选择必须基于地理学科教学需要、课
程标准和一定的教学目标进行选择,这也是确定研学
地以及出行前预先设计研学思路和实施步骤的关键
所在。
(2)据主题,选地方。区域差异决定了不同学校
所在地的地理环境不同,研学设计面对的是不同的环
境基础。因此,研学活动必须依据研学主题,结合地
区实际灵活选取研学活动地。
研学旅行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研学旅行设计与实践案例
李盼盼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西安学校,
陕西 咸阳 712000)
摘
要: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其培养更依赖户外真实地理情境,户外考察成为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重要
途径。文章以研学旅行为切入点,结合教学实践,以案例形式探讨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研学设计与实践策略,从
2021 年第 2 期
研学旅行
怀;观察分析后,现场完成相关习题,巩固知识原理,
③习题巩固。图 3 为某两大河入海口区域示意
对比教材理论与生活实践,明确地转偏向力存在的
图,随着泥沙堆积,入海口的小岛面积在不断增大,结
“ 北 右 南 左 赤 不 变 ”的 道 理 ,说 明 渭 河 公 园 选 址 的
合地转偏向力影响及特征,想一想,它们最终分别将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背景1. 响应国家教育部门关于推进研学旅行的号召,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2. 通过研学旅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增长知识,提升综合素质。
3. 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研学旅行地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科技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团队协作精神、环保意识等。
三、课程内容1. 研学旅行地选择:根据学校所在地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研学旅行地。
2. 课程主题设计:结合研学旅行地的特点,确定课程主题。
3. 课程实施步骤:(1)前期准备:组织学生进行研学旅行地的资料收集、调研,了解当地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
(2)行前教育:进行安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环保教育等。
(3)研学旅行:组织学生前往研学旅行地,开展实践活动。
(4)总结反思:引导学生对研学旅行过程中的所学所得进行总结和反思。
四、课程实施1. 组织形式: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研学旅行小组,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担任组长。
2. 时间安排:根据研学旅行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行程。
3. 活动安排:(1)参观学习: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科技馆等,了解相关知识。
(2)实践体验:参与互动体验、户外拓展、手工制作等活动。
(3)交流分享:组织学生进行心得交流,分享研学旅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
五、课程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2. 评价内容:(1)知识掌握:了解研学旅行地相关知识的情况。
(2)能力提升:观察力、思考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爱国主义情怀、团队协作精神、环保意识等方面的培养。
3. 评价方法:(1)学生自评:学生根据研学旅行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2)小组互评:研学旅行小组内进行互评,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研学旅行实践课程设计
研学旅行实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研学旅行的定义、意义和基本流程。
2.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课程相关的地理、历史、文化等知识。
3. 学生能通过实地考察,对特定地区或主题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施一次简单的研学旅行计划。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访谈、记录等方法,收集和整理研学过程中的相关信息。
3. 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团队协作,沟通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自然、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增强环保观念。
2. 学生通过研学旅行,增强对集体活动的责任感、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3. 学生激发对知识的探索欲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研学旅行实践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课程设计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参与度。
同时,根据教学要求,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研学旅行基础知识:介绍研学旅行的定义、意义、分类及作用,使学生了解研学旅行的基本概念。
相关教材章节:课本第二章“走近研学旅行”。
2. 研学旅行目的地选择:分析研学旅行的目的地选择原则,介绍不同类型的研学旅行目的地。
相关教材章节:课本第三章“研学旅行的目的地与路线选择”。
3. 研学旅行实践准备:讲解研学旅行前的准备工作,如资料收集、行程规划、团队分工等。
相关教材章节:课本第四章“研学旅行的筹备与组织”。
4. 实地考察与记录:教授实地考察的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观察、访谈和记录。
相关教材章节:课本第五章“研学旅行中的观察与记录”。
5. 研学旅行成果整理与分享:指导学生如何整理研学旅行过程中的收获,并进行成果分享。
地理研学实践课程设计
地理研学实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地理学基本概念,如地形、气候、水文等,并运用到实际案例分析中。
2. 学生能够描述并分析我国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理解区域间地理环境的差异和联系。
3. 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收集、整理和分析地理数据,提高地理信息处理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进行地理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开展地理研学实践活动,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探索自然、了解世界的热情。
2.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念,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
3. 学生能够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培养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本课程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同时符合教学实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地理》教材为基础,结合课程目标,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地理学基本概念: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
2. 我国地理区域特点: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
3. 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地图阅读、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空间分析等。
4. 地理研学实践活动:实地考察、问题探究、案例分析、解决方案设计等。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地理学基本概念学习,认识地图,了解我国地理区域划分。
第二周:学习我国各地理区域的特点,分析区域间地理环境的联系和差异。
第三周:GIS应用教学,学习地图阅读、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
第四周:开展地理研学实践活动,进行实地考察和问题探究。
地理研学旅行活动方案设计
地理研学旅行活动方案设计1. 活动目的与意义地理研学旅行,这个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其实,它就是带着一颗探索的心,走出教室,去看一看、摸一摸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你想啊,书本上那些晦涩难懂的地理知识,到了实地就活灵活现了,真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最佳例证。
这不仅让我们对地理产生浓厚兴趣,还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而且,这种体验式学习,绝对能让同学们的记忆更深刻,嘿,谁还会忘记那次在大自然中大口呼吸的感觉呢?2. 活动内容2.1 目的地选择选个好地方是关键,大家知道,没去过的地方总是最有吸引力的。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或者是历史遗址,比如长江边、黄山顶,甚至是一些有趣的小镇。
这里面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绝对能让大家大开眼界!哦,顺便提一下,选择的时候别忘了考虑一下交通和安全,毕竟“安全第一”嘛,不能因为贪玩把小伙伴们的安全抛在脑后。
2.2 研学活动设计到了目的地,咱们得好好安排一下活动哦!首先,可以组织一场“寻宝”游戏,带着地图,分组出发,寻找特定的地理标志,比如山峰、河流、岩石等。
这个过程可有趣了,大家在一起讨论,甚至还有可能因为找不到而争论几句,但这不就是增进友谊的好时机吗?然后,我们可以请个专业的地理老师,给大家普及一下当地的地理知识。
想想看,大家围坐在一起,听着老师讲那些有趣的故事,肯定能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得紧紧的。
3. 活动流程3.1 准备阶段当然,活动的成功可离不开充分的准备。
首先,要提前确定好行程,制定详细的日程安排,做到“有备无患”。
接下来,咱们还得准备一些小礼品,比如徽章、手绘地图等,作为大家的参与纪念,谁不喜欢这样的“战利品”呢?然后,动员大家提前了解一下目的地的相关知识,形成一个小小的“知识储备”,到时候不至于一头雾水。
3.2 实施阶段实施阶段就是大家期待的旅行啦!一大早,大家欢天喜地地集合,背上背包,出发啦!一路上欢声笑语,路边的风景也成了大家讨论的热点,简直是“一路有你,欢声笑语”。
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地理研学旅行的概念、特点及意义。
2.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所研究地区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及经济发展状况。
3. 学生能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与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GPS等工具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和整理地理信息。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展示等形式,提升地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增强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探索自然和社会的热情。
2.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口、资源、环境观,关注区域可持续发展。
3. 学生能够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地理实践课程,结合实地考察,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实践性活动,但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知识,注重实践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地理研学旅行的概念与意义- 介绍地理研学旅行的定义、特点及作用。
- 教材章节:《地理》六年级上册第二章“地理研究的方法”。
2. 实地考察准备- 学会使用地图、GPS定位等工具。
- 了解考察地区的地理背景、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等。
- 教材章节:《地理》六年级上册第三章“地图与地理信息”。
3. 实地考察与资料收集- 实地考察当地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等。
- 收集相关资料,整理考察笔记。
- 教材章节:《地理》六年级上册第四章“地理考察与调查”。
4. 分析与讨论- 分析考察地区的发展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 小组合作讨论,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
- 教材章节:《地理》六年级上册第五章“区域发展”。
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摘要
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摘要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地理学基本概念,如地理位置、地理特征及地理环境等。
2. 学生能通过实地考察,对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资源分布、人文特点等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3. 学生能结合所学知识,对研学旅行的地点进行地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归纳。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地理工具(如地图、指南针等)进行实地定位和导航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对地理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提高问题解决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摄影、绘图、写作等形式,对研学旅行过程中的地理现象进行记录和表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地理学科的热爱,增强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2. 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学会关心他人,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学生通过实地体验,增强对家乡和国家地理文化的了解,激发爱国情怀。
本课程旨在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和教学要求,通过地理研学旅行活动,实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提升。
课程设计注重实践性、探究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二、教学内容1. 课本第一章“地理与生活”内容,重点掌握地理概念、地理工具的使用。
- 地球的位置与结构- 地理坐标、地图阅读- 指南针的使用2. 课本第二章“我国的地理特征”内容,分析我国地理环境、资源分布、人文特点。
- 我国地理环境概述- 我国主要自然资源分布- 我国人文地理特点3. 课本第三章“地理探究方法”内容,学习观察、调查、访问等地理探究方法。
- 地理观察与记录- 地理调查与分析- 访谈与报告撰写4. 研学旅行实践教学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实地考察。
- 实地考察地点选择与准备- 实地调查与数据收集- 实地考察成果整理与展示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学习地理基本概念和地理工具的使用;第二周:分析我国地理特征,了解人文地理特点;第三周:学习地理探究方法,准备研学旅行;第四周:进行研学旅行实践,完成实地考察;第五周:整理实地考察成果,进行展示和交流。
六地研学活动方案设计
六地研学活动方案设计
一、活动目的
1. 增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促进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4. 丰富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经历,增强综合素质。
二、活动地点
1. 校园内:实验室、操场、种植园等。
2. 校园外: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场等。
三、活动内容
1. 校园内活动
- 实验室观察和操作
- 种植园观察和实践
- 操场测量和制作活动
2. 校园外活动
- 博物馆参观和资料收集
- 科技馆参观和体验
- 工厂参观和产品制作
- 农场参观和农活体验
四、活动流程
1. 准备阶段:成立活动小组,分工合作制定方案。
2. 实施阶段:按计划有序开展各项活动。
3. 总结阶段:活动小结,制作活动总结和心得体会。
五、活动评价
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参与态度、团队合作等。
2. 结果评价:活动总结报告、实践作品等。
六、活动注意事项
1. 注重安全,妥善保管实践器材,遵守各场所规则。
2. 尊重劳动成果,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3. 互帮互助,积极分工,共同完成活动任务。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
第1篇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
一、项目背景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研学旅行课程方案。
二、项目目标
1.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增强学生对自然、社会、科技等方面的认知。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创新实践的能力。
3.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按照课程方案,分阶段、分批次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活动。
4.研学旅行课程的评价与反馈:对研学旅行活动进行总结评价,及时反馈问题,不断优化课程方案。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课程实施的安全、有序。
2.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保障课程质量。
3.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合理使用经费,确保课程顺利进行。
3.科技创新课程
-信息技术:学习计算机编程、网络技术等,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人工智能: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机器人编程、无人机操控等活动。
-工程技术:学习工程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艺术修养课程
-音乐鉴赏:学习乐器演奏、合唱等,提升音乐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美术创作:进行绘画、摄影等创作,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4.加强与家长、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进研学旅行课程的发展。
本研学旅行课程方案旨在为广大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希望各部门、各学校认真贯彻落实,确保课程取得实效。
第2篇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
一、项目概述
研学旅行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本方案根据《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精神,结合区域特色和学校实际,制定出一套合法合规、操作性强的研学旅行课程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臣垂
课前阶段
1r人—————员———组——织 1——— 一
1=二学二习管理 I,
二 二
: 课 中阶 段
I生活管理 l:
r——=———] -
I成 果 展 示
1 ..............................
中设 计 了一 个 活动 — — 在 楠 溪 江 感 潮 河段 末 端 沙 头 大 坝 处 .温 州 市 环 保 局 监 测 站 工 作 人 员 向 学 生 们 介 绍 温 州 的 水 质 状 况 .并 指 导 学 生 采 集 水 样 标 本 、做 水 质 监 测 。该 活 动 的 具 体 目标 如 表 1
美 国 著 名 教 育 学 家 、课 程 理 论 专 家 拉 尔 夫 ·泰 勒 是 现 代 课 程 理 论 的 重要 奠 基 者 .是 科 学 化 课 程 开 发 理 论 的 集 大 成 者 。泰 勒 所 提 出 的 “现 代 课 程 理 论 ” 的 基 本 内容 是 围绕 四个 问 题 的讨 论 而 展 开 :第 一 ,学 校 应 该 达 到 哪 些 教 育 目标 ? 第 二 ,提 供 哪 些 教 育 经 验 才 能 实 现 这 些 目标 ? 第 三 ,怎 样 才 能 有 效 组 织 这 些教 育经 验 ?第 四 ,我 们怎样 才能 确定 这些 目标 得 到 有 效 的实 现 ?
二 、 课程 模式的基本架构
“三 阶六 步 ” 地 理研 学 旅 行 课 程 设 计 与 实 施 范 式 是 在 泰 勒 的 现 代 课 程 理 论 和 实 践 经 验 的 基 础 上 。建 立 起 来 的一 种 可 操 作 性 的 课 程 模 式 。 从 时 间 阶 段 ,笔 者 将 研 学 旅 行 课 程 开 发 与 实 施 分 为 课 前 、 课 中 、课 后 三 个 阶 段 , 每 个 阶 段 都 有 两 项 重 点 工 作 ,分 别 为 :研 学 设 计 、人 员 组 织 、生 活 管 理 、学 习 管 理 、研 学 评 价 、成 果 展 示 六个 基 本 步 骤 。
一
课程 模式的理论基础
、
目前 学 术 界 对 地 理 研 学 旅 行 课 程 的 课 程 化 建 设 研 究 还 处 于 比 较 零 散 的状 态 。 学 者 或 者 一 线 教 师 的研 学 经 验 提 炼 多 从 课 程 研 发 的 某 一 要 素 进 行 论 述 。研 学 旅 行 的 开 发 与 实 施 并 没 有 固定 范 式 ,各 地 教 师 、学 校 、第 三 方 机 构 的 尝 试 ,在 增 加 研 学 旅 行 的 课 程 多 元 化 的 同 时 ,也 无 形 中增 加 了课 程 开 发 的难 度 。
一
i -
l
课。 后’’阶 …段一’
图 1 “三 阶 六 步 ”课 程 实施 流 程 图
1.课 前 阶段
课 前 阶段 是 研 学 旅 行 课 程 开 发 阶段 。这 个 阶 段 内容 复 杂 繁 琐 ,例 如 方 案 申报 、方 案
制 定 、实 地 考 察 、 学 生 报 名 、家 长 协 调 等 。 但 在 课 前 阶段 最 重 要 的 两 步 是 研 学 设 计 和 人 员 组 织
“三阶六步”地理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王 亦 茹 (温 州 第 二 高 级 中学 浙 江 温州 325000)
我 国第 一 部 关 于 中 小 学 研 学 旅 行 方 面 的 教 育 改 革 政 策 《关 于 推 进 中 小 学 生 研 学 旅 行 的 意 见 》 于 2016年 11月 由 教 育 部 、发 改 委 等 十 一 部 委 联 合 推 出 。该 文 件 的 出 台 ,顺 应 了我 国教 育 发 展 的新 需 求 ,推 动 了各 地 学 校 、 教 师 对 学 生 核 心 素 养 的 培 养 。地 理 研 学 旅 行 则 是 培 养 学 生 地 理 实 践 力 素 养 的 重 要 途 径 . 但 是 从 目前 地 理 研 学 旅 行 课 程 开 发 和 实 施 来 看 ,似乎有很多 老师对研 学旅行仍避而远 之。 其 中 对 一 线 教 师 而 言 ,最 大 的 困 难 在 于 地 理 研 学 旅 行 的 课 程 设 计 和 实 施 流 程 不 熟 悉 、操 作 困难 大 等 问题 。基 于拉 尔夫 ·泰 勒 的 现代 课 程 理 论 .结 合 温 州 二 高 2018年 寒 假 组 织 开 发 的 《雁楠 之路》研 学旅行 课程 实施 经验 ,笔 者 提 出 “三 阶 六 步 ” 地 理 研 学 旅 行 课 程 设 计 与 实 施 范 式 .力 求 发 挥 示 范 作 用 ,实 现 地 理 研 学旅 行 课 程 开 发 和 实 施 的常 态 化 、长效 化 、 多样 化
泰 勒 的 现 代 课 程 理 论 关 注 学 习 者 的 个 体 差 异 ,注 重 发 展 个 体 适 应 社 会 的 能 力 ,体 现 了 “生 活 适 应 教 育 ” 的 精 神 :强 调 课 程 开 发 的计 划 性 、 目的 性 和 可 控 性 ;全 面 而 系 统 地 展 示 了课 程 发 展 过 程 的 主 要 因 素 及 其 相 互 之 间 的 循 环 关 系 。 以泰 勒 的现 代 课 程 理 论 为 理 论 基 础 .有 助 于 地 理 研 学 旅 行 课 程 开 发 的 内 容生 活 化 、步 骤 明细 化 、经 验 共 享 化 。
(1)研 学 设 计 “万 丈 高 楼 平 地 起 ”。研 学 设 计 中 首 先 需 要 确 定 课 程 目标 ,这 是 做 好 其 他 准 备 工 作 的 重 中之 重 。 从 课 程 目标 的 设 计 类 型 来 讲 ,可 分 为 知 识 性 目标 、能 力 性 目标 、情 感 态 度 价 值 观 目标 和 核 心 素 养 目标 。每 一 项 目标 都 由 具 体 的研 学 活 动 来 展 开 进 行 。 例 如 笔 者在 《雁 楠 之 路 》 研 学旅 行 方 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