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养生特别讲究选择天时、地利、人和 (1)

合集下载

艾灸时辰养生对照表

艾灸时辰养生对照表

艾灸时辰养生对照表一年当中最适合艾灸养生的时间段当属三伏天,那么,在一天当中,什么时候艾灸对人体是最好的呢?其实自从西周时候起,古人已经把每天养生的时间段做了划分,也就是古人常说,现代人大都稍微了解的十二时辰。

因为天人合一的关系,人体的血气运行规律,是随着一天当中温度、湿度等等的变化而变化的。

古人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总结,摸索出了每个时间段的当令经络,也就是当班或值班的经络,在该时间段,气血主供该经络,通过艾灸等方式来调理该经络,效果会事半功倍。

巳时:脾经当令艾灸调理推荐穴位:阴陵泉、血海、太白、公孙、商丘、隐白。

巳时是指上午9点到11点,这个时候是脾经当令。

脾是主运化的,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

我们的胃就像一口锅,吃了饭怎么消化?那就是靠阳气,推动脾胃运转,把脾胃里的东西一点点消化掉。

脾是什么呢?脾字的右边是一个卑,就像古代的一个烧火的丫头,在旁边加点柴,扇点风什么的,但是每个地方都少不了她。

在五脏六腑里,脾就像个忙忙碌碌的小丫鬟,但如果她病了,我们五脏六腑这个大宅门就都不舒服了,就会得所谓的富贵病,比如说糖尿病什么的。

如果人体出现消瘦、流口水、湿肿等问题,都属于脾病。

午时:心经当令艾灸调理推荐穴位:神门、灵道、少海、少冲、少府、巨阙。

午时是指中午11点到13点,这个时候是心经当令。

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人体也要注重这种天地之气的转换点。

对于普通人来说,睡子午觉最为重要,夜里11点睡觉和中午吃完饭以后睡觉,睡不着闭一会儿眼睛都有好处。

因为天地之气在这个时间段转换,转换的时候我们别搅动它,你没那么大的能量去干扰天地之气,那么怎么办呢?歇着,以不变应万变。

这个时候一定要睡一会儿,对身体有好处。

未时:小肠经当令艾灸调理推荐穴位: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

未时是指下午13点到15点,这个时候是小肠经当令。

小肠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消化后的食物精华,然后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

午饭要吃好,营养价值要丰富一些。

艾灸最厉害的八句口诀

艾灸最厉害的八句口诀

艾灸最厉害的八句口诀!中医推拿与养生2019-02-21 15:54:23冬季属阴,人的身体受到天气的影响也会出现阴盛阳衰状态,各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也随之变化,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

中医认为,冬季的养生,以补阳、藏阳为主。

在中医外养法中,艾灸补阳在冬季尤为重要的。

而艾草属阳,加热或燃烧后作用力更强,所以艾灸是补阳的最佳养生法。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艾灸超厉害的八句口诀!一、“ 肚腹三里留”也就是说凡是在“肚腹”这个部位所发生的任何病,像胃弱、胃寒、胃痛、胃痛风,西医讲的,胃下垂、胃痉挛这个部位,都要用足三里这个穴。

位置:外膝眼下3 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功效: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疏风化湿,通经活络,益气健脑等。

为养生长寿抗衰老的中药穴位,对美容、减肥亦有一定作用。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麻感,有时可向下肢和足背发散。

腰背委中求腰背这个部位的疾病,首先治疗者要考虑到委中穴,委中穴在腿腘窝横纹线中间腰疼的种类很多,很多病因能够造成腰疼,比方肌肉拉伤,腰肌劳损,甚至是肾虚或者是一些由内脏器官引起来的腰背方面的疼痛要都考虑这个穴位。

位置:腘窝横纹正中线处。

功效:疏筋活络,袪风除湿,凉血泄热,强健腰膝感觉:局部按压有酸麻胀感,有时向腰部发散。

头项寻列缺列缺穴在手腕横纹以上(尺骨陷中),在这个部位,所有头部的疾病头疼、头晕、眩晕呕吐等等,都可以用列缺穴来治疗。

位置:列缺穴位于手腕内侧(大拇指侧下),能感觉到脉搏跳动之处。

取穴时两手虎口自然乎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功效:指压列缺穴,可以使手动脉及血液流动,对于治疗骨折、伤痕等后遗症非常有效。

该穴为人体手太阴肺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四、“ 面口合谷收”嘴周围和脸面上的疾病都可以用合谷穴治疗,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位置: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

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 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艾灸健康宣教知识

艾灸健康宣教知识

艾灸健康宣教知识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中国已经有着上千年的历史。

它以艾叶为主要原料,结合点燃的方法,通过将热量传导到人体特定穴位上,起到保健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艾灸的健康宣教知识。

一、艾灸的原理和理论艾灸疗法基于中医的经络学说,认为人体有经络系统,通过经络可以调节和平衡人体的阴阳五行。

艾灸在特定穴位上进行,通过热力的刺激,调节经络功能,促进气血流通,增强免疫力,提高人体的自愈能力。

因此,艾灸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和治疗一系列疾病上。

二、艾灸的适应症1.慢性疲劳综合征:艾灸可以改善身体疲劳,增强体力,提高睡眠质量。

2.肩颈痛和腰椎间盘突出:艾灸能够舒缓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病变部位的修复。

3.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等,艾灸可以调理气血,缓解痛经症状。

4.消化系统问题:厌食、腹胀、便秘等,艾灸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5.免疫力低下和亚健康状态:艾灸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艾灸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时间:艾灸一般在早晨、下午、晚上休息时进行,避免在饭后或空腹时进行。

2.选择适当的穴位:艾灸的穴位需要根据具体病症选择,因此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3.掌握火候和时间:艾灸时需要注意火候和时间的掌握,避免烧伤皮肤或过度刺激。

4.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在进行艾灸治疗期间,需要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5.孕妇和心脏病患者谨慎使用:孕妇和心脏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艾灸治疗,避免出现安全问题。

四、艾灸的常用方法1.直接灸法:将艾条直接点燃后,将发出的热量对准穴位,进行短时间的灸热。

2.温灸法:在艾条上覆盖艾叶,点燃艾条后,将微温的灸热对准穴位,进行中等时间的艾灸。

3.艾炷法:将艾叶烘烤至微微燃烧,产生轻烟后,将烟熏对准穴位进行熏灸。

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疗法,在中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艾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艾灸什么时间做最好

艾灸什么时间做最好

艾灸什么时间做最好文章目录*一、艾灸什么时间做最好1. 艾灸什么时间做最好2. 哪些人适合做艾灸3. 艾灸的功效与作用*二、做艾灸的禁忌有哪些*三、艾灸做一次的间隔时间艾灸什么时间做最好1、艾灸什么时间做最好午时(中午11—1点)1.1、日中是人精气神最旺的时候,能战胜病邪。

因此这也是一天中最适合艾灸的时间,在午时(中午11—1点)前后。

1.2、这段时间人体与自然的阳气逐渐转旺,并在正午的时候达到顶点,此时通过艾灸调理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就如同夏季三伏天做艾灸一样,补益的效果最佳。

不过中医也指出,艾灸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因人而异的,需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和调理的症状的不同而定。

比如调理脾胃功能可以在早上9—11点做;调理心脏功能,养心的话最好在中午11—1点做。

2、哪些人适合做艾灸 2.1、阳盛质凡强壮的,声高气粗的,好动的人,属于阳盛体质。

此类人平素喜凉怕热,神旺气粗,口渴喜冷饮,尿黄便结,病则易发高热,脉洪数有力,舌红苔薄黄。

本体质之人不易患病,一经患病,多为急性病、暴发病。

故饮食方面多用滋阴、清淡之品;运动量也要大一些,让体内积蓄的阳气尽快散发出去,条件许可,每天进行凉泉、温泉水浴,须常清其过盛之热,适当补其耗伤之阴。

2.2、气郁质此类人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萎黄或苍暗,平素性情急躁易怒,容易激动,或忧郁寡欢,胸闷不舒,时欲太息。

病则胸胁胀痛或窜痛;或乳房小腹胀痛,月经不调,痛经;或咽中梗阻,如有异物;或气上冲逆,头痛眩晕;或腹痛肠鸣,大便泄利不爽,舌淡红苔白,脉弦。

这类人相当于现代所称的抑郁型或抑郁质。

药物治疗,以舒肝理气为主;平时应常去旅游,以使心胸愉快,从而排除多愁善感的抑郁状态;多听一些轻松、开朗、激动的音乐,以提高情绪;饮食上,适当喝一点酒。

3、艾灸的功效与作用调和气血:气是生命之源,血为物质基础,气血充足、气机条达则人的生命活动正常;反之则发病。

艾灸可补气养血、疏理气机,且可提升中气以达养生保健的目的。

简述艾灸的注意事项

简述艾灸的注意事项

简述艾灸的注意事项艾灸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保健。

它是通过将艾绒点燃,将热量传递到人体穴位上,以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目的。

艾灸具有许多好处,但在进行艾灸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首先,选择合适的艾绒非常重要。

艾绒应该是新鲜、干燥、无虫害的。

新鲜的艾绒具有更好的药效,而干燥的艾绒更容易点燃。

此外,还应该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艾绒。

一般来说,寒性体质的人应选择温性的厚艾绒,而热性体质的人则应选择凉性的薄艾绒。

其次,进行艾灸前需要准备好一些工具。

首先是艾绒和艾灸器具,如艾灸盒、艾灸架等。

此外,还需要准备一些辅助工具,如火机、火钳等。

在进行艾灸之前,还应该准备好一些清洁用品,如酒精棉球、消毒纱布等,以保持艾灸过程的卫生。

在进行艾灸之前,需要清洁皮肤并消毒。

可以使用酒精棉球擦拭皮肤,以确保皮肤的清洁和消毒。

此外,在进行艾灸之前,还应该保持身体的舒适状态,避免过度劳累或饱食。

在进行艾灸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选择合适的穴位。

穴位是人体上特定的点位,与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经络相连。

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艾灸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般来说,选择经络上的穴位进行艾灸会更加有效。

其次是控制艾灸的时间和温度。

艾灸的时间和温度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疾病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艾灸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10-30分钟。

温度也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在进行艾灸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调整时间和温度。

此外,在进行艾灸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避免过度疲劳和饱食。

过度疲劳和饱食会影响艾灸的效果。

因此,在进行艾灸之前要保持身体的舒适状态,并避免过度劳累和饱食。

其次是避免在月经期间进行艾灸。

在月经期间,女性身体比较虚弱,此时进行艾灸可能会导致不适或加重症状。

因此,在月经期间最好不要进行艾灸。

最后是注意观察身体反应。

在进行艾灸时,要注意观察身体的反应。

如果出现不适或异常反应,应立即停止艾灸,并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

三伏灸之:艾灸规则

三伏灸之:艾灸规则

三伏灸之:艾灸规则《洪炉点雪》云:“凡男女老幼,虚实寒热,轻重远近,无所不宜,凡年深痼疾,非药力所能除,必借火力以功拔之。

”意思是:男女老少,寒热虚实都适合适合艾灸。

但是最适合艾灸的还是虚寒之证,实热之症要谨慎。

如果:我们舌头偏瘦、色红、舌苔干、有裂痕;脾气大、心神不宁、话多、喜动、眼干、大便干结、月经鲜红.....;这样的艾友取穴要少,偏重肚脐以下的穴位,艾灸时间要短,更应该做隔姜灸,同时配合推腹,拍打脚心的方法。

甚至先做一段时间的推腹以后,再艾灸,这样反而效果好。

一,艾灸时间及三伏天艾灸时间a,一年365天都可以艾灸;b,早上太阳刚出来艾灸最好!艾灸主生发,这时艾灸顺天时,帮助人体阳气生发。

也正因为如此,不提倡长期晚上艾灸。

一天之中:早上最好,上午好,下午可以,晚上只能将就。

晚上艾灸,可以加灸滋阴的穴位三阴交,多吃滋阴的食物,如果有时间用手拍打脚心左右各100个。

一天中,我们还可以分几个时间段做艾灸:早上起来艾灸2个穴位,下午有时间又可以灸另外几个穴位,晚上灸剩下的穴位。

c,今年三伏天,7月17号,27号,8月16号,这3天一定要艾灸定喘穴、肺俞穴、膏肓穴,特别是“肺”不好的艾友,隔姜灸每次每穴左右各3壮,其它时间,根据我们自身需要而取穴,做治疗性艾灸或者保健灸。

点击蓝色字体进入穴位。

明天的文章专门讲三伏灸怎样取穴。

二,艾灸时可以吹空调、电扇吗?做不做艾灸,空调、电扇都不能对着身体吹。

艾灸时,电扇可以对着墙壁、地面吹,只要风在房间里形成些微的对流就行;也可以把电扇对着窗户、大门外面吹,在形成对流的同时,还可以把艾烟排出去。

艾灸时最好不要开空调!但是我们可以在艾灸之前先把空调打开,把房间的温度降下来,再艾灸!如果条件允许,艾灸之前,先把客厅和卧室的空调都打开,等房间温度降下来后,关掉卧室空调,在卧室里做艾灸。

三,封穴灸后风寒须谨避,七情莫过慎起居;切忌生冷醇厚味,惟食素淡最适宜。

意识是:艾灸后要防风寒,不要大喜大悲大怒,少房事,千万不要吃生冷食物,清淡饮食最好。

艾灸养生金句

艾灸养生金句

艾灸养生金句
----------------------------------------------------------------------
1、古语云:“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2、气是人的生命之源,血为人的基本物质,气血充足,气机条达,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

艾灸可以补气,养血,还可以梳理气机,并且能升提中气,使得气血调和,已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3、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虚则寒,寒则湿,湿则凝,凝则淤,淤则堵,堵则瘤,瘤则癌!祛湿驱寒为首要,气血畅,经络通,饮食规,作息律,心情悦,运动适,身体健,百病无,艾灸调理,艾过,方知艾之情,艾之意,艾灸配刮痧,其中的好处,只有试过,才知其中之情意。

4、灸寒不灸热。

阴虚火旺的人不要做艾灸,否则越灸越上火。

5、伏天是养生最佳时候所为冬病夏治,适合排湿排寒,泡脚,艾灸等,坚持就有效果。

6、三伏天,冬病夏治开始啦!经络疏通排毒,再进行艾灸帮助补充人体阳气,并驱除六邪,风、寒、湿、火、热、邪,身体一身轻松,
百病不生。

7、艾是百草王,温经散寒,去风散湿;灸为养生根,散结消肿,活血止痛。

8、《名医别录》载“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9、艾灸的好,不是你我说了算。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一直到今天。

三伏天的重要,也不是你我说了算。

在三伏天里,艾灸养生少不了,湿热的季节,让艾陪伴你!
10、针者快也,对急性病有效,灸者慢也,对慢性病有很好的疗效。

如︰风湿,疼痛,结肠炎,盆腔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陈年胃痛。

艾灸疗法的核心:“艾火遍身烧、祛病如把抓”

艾灸疗法的核心:“艾火遍身烧、祛病如把抓”

艾灸疗法的核心:“艾火遍身烧、祛病如把抓”“艾火遍身烧、祛病如把抓”是唐朝药王孙思邈的艾灸思想和艾灸方法。

成熟的艾叶热性,是纯阳性,接受太阳真火,储存太阳火力,用于人体能补充人体阳气,可以救回阳气垂危的病人。

艾灸可入肝脾肾经,从而驱赶一切寒湿治病。

可以除寒祛火,可以使凶恶病邪之气平和运行。

以此艾施灸,能够深入人体经络和血脉,能治疗各种疾患(隐藏的疾病)和病患(已经表现的疾病),让受病痛折磨的人康复。

另外,人到老年,丹田气弱,命门火衰,畏寒怕冷,艾灸肚腹部,温暖、舒适、通畅,妙不可言。

对于寒湿气重,脚气反复发作不能除根的患者,用成熟的陈艾装入鞋袜里,可治愈顽固脚气。

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

”窦氏主张扶阳以灼艾第一,常从肾脾着手,注重灸法,他非常强调阳气在人体生理、病理中的重要作用,认为阳气的盛衰是人体生长衰老的根本,阳气的有无是人体生死存亡的关键。

人们用艾火治病疗疾,火的温热性质,能快速进入人体,火的性质外形柔软,而其本性很刚烈,能治疗潜伏在身体深处和多年的慢性的疾患,能治疗中药、西药难以取效的疾病,治疗现代中医和西医无法确诊的疾病。

火的性质是行走于人体的五脏六腑而不留守与此。

如果用艾来熏烤人体的穴位,能疏通十二经络,进入肝脾肾经,调和气血治百病,效果神奇,易如反掌。

《本草从新》云:“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病。

”指的就是:艾叶味是苦辛,纯阳性,用于人体能补充人体阳气,可以救回阳气垂危的病人。

能通畅人体经络,能投入肝脾肾脏,调理气血,驱逐寒湿之气,温暖子宫的功效。

用艾灸人体,能进入人体经脉、脏腑,医治百病。

治疗阴邪即寒湿之邪的最有效最根本方法是,人体要阳气充足,阴邪之气自然消退。

补充人体阳气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大灸、重灸、多灸。

艾灸养生特别讲究选择天时、地利、人和

艾灸养生特别讲究选择天时、地利、人和

艾灸养生特别讲究选择天时、地利、人和天时:立春用巳时,春分用未时,立夏用酉时,立秋用戌时,秋分用午时,立冬用亥时,冬至用寅时。

此乃合四时之正气,全天地之造化,灸无不验。

时辰说明:立春用巳时,指的是在立春之后的第一个巳时。

如在立春交接时之前,就不属于立春了。

一般来说:春灸气海,冬灸关元。

月初用补法(艾条温灸为补),月满用泻法。

此外,也可以根据人体气血运行规律选择日子和时辰以及穴位。

如:补法,足三里用上午9-11点,三阴交用上午11点到下午1点;泻法:命门和肾腧用下午3-5点,涌泉用下午5-7点。

日子根据五行对五脏,五脏对五经以及五行生克关系来选。

地利:选择环境好的安静地方,最起码要干净透气,且不能有风。

人和:清心寡欲,暂时远离人事!艾的选择:有条件的话,以农历三月初三或五月初五采的在湖北蕲州向阳产的采后存放多年的陈艾为最好!艾灸的补泻:针所不宜,灸之所宜。

如:肚脐,经说不针,灸则大宜。

阴阳皆虚,则艾灸最宜。

经陷下者,艾火补之,灸完后,急按其穴;经络实者,猛艾火泻之,开其穴。

阴阳者,最难之处在于弄明阴也有阴阳,阳还分阴阳。

脏腑阴阳,互为表里,辨症首辨此,方可选穴位,方可开药方。

然脏、腑又各分阴阳:阴者,血也;阳者,气也。

一般大病、久病之人,阴阳皆虚,指的是脏腑同虚,气血也同虚。

此时,须懂扶阳。

艾火温和,大扶阳气,价格便宜,穷者最喜。

点艾火:青油灯火或者蜡烛火为佳。

需灸时间:越久越好,以平为度。

就是感觉畅通了就行了。

取穴法:坐点穴则坐着灸;卧点穴则卧着灸;站点穴则站着灸;四肢须直,否则若穴位不正,徒破好肉耳。

灸火先后: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左渐下,再右渐下;先少后多;皆宜审之,权衡用之。

灸后调摄:不可马上喝茶,空解火气;不可马上吃饭,空气滞;饮食清淡为主;远离人事;清心寡欲;生冷宜忌。

应用灸法时的配方,可根据疾病情况,人体素质和脏腑功能偏盛偏衰,以补偏救弊的原则,各有重点的择优使用。

现举例配方如下:①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施灸方穴】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

艾灸治疗的注意事项

艾灸治疗的注意事项

艾灸治疗的注意事项艾灸作为传统中医疗法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调理人体气血、温通经络、增强免疫力等益处。

然而,在使用艾灸疗法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艾灸治疗的注意事项。

首先,选择适当的艾灸时间和地点非常重要。

艾灸时间最好选择在晚上临睡前,因为晚上人体相对放松,气血运行较为顺畅。

此外,艾灸地点应该选择在通气良好、空气清新的地方,避免空气污染。

其次,艾灸时需要保持良好的姿势和呼吸方式。

艾灸时,应采取舒适的坐姿或卧姿,并保持稳定,避免造成肌肉或关节的过度紧张。

同时,我们要注意保持深呼吸,以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艾灸的药性气味。

此外,还应选择适合的艾灸方式和方法。

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灸法选择。

一般来说,常用的艾灸方式包括直灸、温灸和散灸。

直灸在经络经穴上进行,温灸是利用艾炷的热力温热刺激体表部位,散灸是将艾绒点燃后,将烟熏照顾到患处。

在选择灸法时,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疾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第四,要注意艾灸的频率和时间。

一般来说,一周进行2-3次的艾灸疗法效果较好。

每次艾灸的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视个人体质和疾病情况而定。

同时,要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合适的灸疗周期,持续进行一段时间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第五,注意灸前和灸后的准备和护理工作。

在开始艾灸前,应该保持身体清洁,以免细菌感染。

同时,还要保持身心放松,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在进行艾灸后,应该将患处保持温暖,避免受凉。

若灸后出现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可以用清水或温水进行清洗,然后涂抹适当的擦剂消炎止痛。

最后,有些人因为身体状况不适合进行艾灸疗法。

例如,孕妇、感冒发热、体温太低或太高、皮肤破损或过敏等状况下都不适合进行艾灸。

此外,艾灸也不适合在饭后、洗澡后或饮酒后进行。

综上所述,艾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神灵活血、调理气血、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在逐渐被人们认可。

在使用艾灸疗法时,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保持良好的姿势和呼吸方式;同时,选择适合的艾灸方式和方法,控制艾灸的频率和时间;注意灸前和灸后的准备和护理,避免不适反应的出现。

【参考文档】艾灸养生对联word版本 (11页)

【参考文档】艾灸养生对联word版本 (11页)
七、原有的慢性病会反复:当艾灸后,元气聚集到脏腑的时候,病邪往往会自己找出路,这些出路不一定是我们设计好的,而是病邪自己习惯的路径;可是疾病的排出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它会自己寻找出路。
八、 头晕耳鸣眩晕:有的反应会出现头晕耳鸣,眩晕的,遇到这样的反应,可以停下来休息几日。如果这种反应迟迟不过,在大椎点刺放血或者刮痧,这种反应会慢慢消失,有的人会反复这种反应2—3次后,慢慢适应。
艾灸真好,重在坚持!
一、 出汗:是皮肤排毒的一种体现,就是在艾灸的时候,感觉出汗,灸后出汗,这种现象有可能会持续几天或更久。
二、出红疹:当有的人出汗一个阶段后,会开始出红疹、硬疙瘩,这也是排毒的一种表现;一般继续艾灸,红疹会慢慢消下去,硬疙瘩,可以边艾灸边按摩,也会慢慢消失,这也是属于皮肤排毒的一种现象。
阴阳者,最难之处在于弄明阴也有阴阳,阳还分阴阳。脏腑阴阳,互为表里,辨症首辨此,方可选穴位,方可开药方。然脏、腑又各分阴阳:阴者,血也;阳者,气也。
一般大病、久病之人,阴阳皆虚,指的是脏腑同虚,气血也同虚。此时,须懂扶阳。艾火温和,大扶阳气,价格便宜,穷者最喜。
点艾火:
青油灯火或者蜡烛火为佳。
需灸时间:
九、灸感的走窜:这是很好的反应,暗示着经络的通畅。
十、妇科疾病:妇科疾病在艾灸的时候,有的会有褐色的分泌物,有的会有水样的,有的会有脓样的分泌物,这些都是艾灸在帮助调整和消炎,一般过一个阶段,这些分泌物会逐渐减少。如果有肌瘤,积液,囊肿等妇科疾病,在经期的时间,会有烂肉,血块,血水等排出,应该是肌瘤,积液,囊肿的分解。 十一、排寒:有的人艾灸后会出现肢体冰凉,这是寒气用艾灸后在体表的反应,有的是脏腑内的寒气表现在体表,这种反应在冬天和春天更加严重,有这种反应的,说明身体阳虚的厉害,需要继续艾灸,灸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同时配合刮痧或者按摩等辅助治疗的方式,使寒邪尽快排出。一般到了夏季三伏天的时候,这种反应可以消失。但是如果体内寒邪没有排尽,这种反应在其他季节还会有,所以坚持艾灸很重要。

艾灸历代医家经典名句!

艾灸历代医家经典名句!

艾灸历代医家经典名句!展开全文艾灸疗法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

“一针二灸三用药”,在传统医学中艾灸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今针灸疗法已在世界各地普及运用,而艾灸疗法已成为世界医学中一门辉煌的组成部分。

艾灸疗法能健身、防病、治病,在中国已有数千年历史。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艾灸法,现代艾灸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和追崇,让我们一起来鉴赏和学习历代医学家们对艾灸的经典总结吧。

欢迎灸友文末补充。

1.《小品方》云:“夫针须师乃行,其灸凡人便施。

”(晋隋时代陈延之)2.《医学入门》讲“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明代李梴公元1757 年)3.《孟子》“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

”4.古语云:“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5.《名医别录》载“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古籍)6《黄帝内经》“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7.宋代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8.《本草从新》云:“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病。

”(清-吴仪洛)9.《神灸经纶》云:“夫灸取于人,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刚用,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做炷,能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治百病,效如反掌。

”(清-吴亦鼎)10.《红炉点雪—痰火灸法》上云:“寒病得火而散者,犹烈日消冰;热病得火而解者,犹暑极反凉;虚病得火而壮者,犹火逐水而气升;实病得火而解者,犹火能消物;痰病得火而解者,以热则气行,津液流通故也。

所以灸法不虚人也,灸法以一灼谓一壮,以壮人为法也。

若年深痼疾,非药力所能除,必借火力以攻拔之,谚云:火有拔山之力,岂虚语哉,若病欲除其根,则一灸胜于药力多矣。

”(明朝—龚居中)11.《扁鹊心书》中说:“人之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背,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

几点艾灸最好

几点艾灸最好

几点艾灸最好关于《几点艾灸最好》,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医药学上十分注重天时地利,就拿艾炙这一中医药学上常常被应用的医治身体的方法而言,也需要恰当的時间及其场所才可以对病人人体具有优良的医治功效。

例如一年四季中夏天艾炙得话,可以具有最显著的医治功效,而在一天之中什么时候点开展艾炙又可以具有明显的药用价值?最合适艾炙的时节:夏天专家强调,最合适开展中医学中医艾灸的时节便是夏天。

由于夏季穿衣服少,就算不到医院,自己在家艾炙也十分便捷,不象冬季在家里脱了衣服艾灸穴位非常容易着凉。

并且天气热,身体对溫度就较为比较敏感,不易烫伤起泡。

最重要的是,夏季艾灸穴位合乎中医学“冬病夏治”的基础理论。

中医学觉得阳虚、气虚群体更合适开展针灸疗法。

生病的人大多数归属于阳虚者。

艾草叶是性温的,归属于纯阳的东西。

艾炙可以温疏通经络,去除湿寒,滋补身体气血。

夏季又恰好是大自然气血最大的情况下,二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清补的功效更强。

因此在夏天自然界气血最旺的情况下艾炙,滋补的实际效果可以达到最好。

一天中何时做艾炙最好是:午时(下午11—1点)中日是人精神面貌最火的情况下,能击败病邪。

因而这也是一天中最合适艾灸的时间,在午时(下午11—1点)前后左右。

这段时间身体与当然的气血慢慢转旺,并在晌午的情况下达到顶点,这时根据艾炙调养能够做到非常好的实际效果,就好似夏天三伏天做艾炙一样,滋补的实际效果最好。

但是中医学也强调,艾炙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因人而异的,需要依据每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和调养的病症的不一样而定。

例如健脾养胃作用能够在早上9—11点做;调养心脏作用,养神得话最好是在中午11—1点做。

古代人健康养生艾灸时间是十分有注重的,切合自然法则,每日:一天之中,早晨人与自然界的气血升发,到下午午时最火,然后慢慢减低,因而,需要滋补气血的群体能够在早上时间段开展艾炙,假如在晚上滋补气血开展艾炙,可能导致夜里阳不入阴而造成失眠。

中医如何利用天时地利人和调理身体

中医如何利用天时地利人和调理身体

中医如何利用天时地利人和调理身体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其调理身体的理念和方法源远流长。

其中,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观念来维护健康、治疗疾病,是中医独特而智慧的体现。

天时,指的是四季的变化、昼夜的交替以及节气的轮转。

中医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不同的季节和时辰,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气血运行会有所不同。

春季,万物复苏,阳气生发。

此时人体的新陈代谢逐渐加快,肝脏的功能相对活跃。

中医主张在春季要注意养肝,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恼怒和抑郁。

饮食上,宜多吃一些具有生发之性的食物,如豆芽、春笋等,以助阳气的升发。

同时,要适当增加户外活动,舒展肢体,使气血通畅。

夏季,气候炎热,阳气旺盛。

人体的阳气也浮于体表,毛孔张开,出汗较多。

这个时候要注意养心,避免过度劳累和高温环境对心脏的伤害。

饮食宜清淡,多吃西瓜、绿豆等清热解暑的食物。

还要注意补充水分,以防中暑和脱水。

但也不能贪凉,过度食用冷饮或长时间吹空调,以免损伤阳气。

秋季,天气渐凉,气候干燥。

肺脏在秋季容易受到影响,因此要注意养肺润燥。

可以多吃梨、百合等润肺的食物。

同时,要注意随着气温的变化增减衣物,避免着凉。

冬季,天寒地冻,阳气潜藏。

人体的新陈代谢相对缓慢,肾脏的功能更为重要。

冬季适宜养肾,可多吃一些温热补肾的食物,如羊肉、核桃等。

要注意保暖,早睡晚起,以保护阳气。

除了四季的变化,昼夜的交替也对人体有影响。

中医认为,白天阳气盛,适合进行各种活动;夜晚阴气盛,应当休息睡眠,以养精蓄锐。

如果长期熬夜,就会打乱人体的阴阳平衡,导致各种健康问题。

地利,主要是指生活的环境和地域差异。

不同的地理环境,如气候、水土、物产等,会对人体的体质和健康产生影响。

在潮湿的地区,人们容易受到湿气的侵袭,可能会出现关节疼痛、肢体沉重等症状。

此时,可以通过食用一些祛湿的食物,如薏米、红豆等,或者采用艾灸、拔罐等中医方法来排除湿气。

在干燥的地区,人们则容易出现口干、皮肤干燥等问题,需要注意滋阴润燥。

道家对“艾灸的理解”:艾灸打通任督,打通小周天

道家对“艾灸的理解”:艾灸打通任督,打通小周天

道家对“艾灸的理解”:艾灸打通任督,打通小周天阴阳之道:艾叶纯阳之性,能回垂危之阳。

道家追求阴阳平衡,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阳气是生命的根本,艾之火是纯阳之火。

灸之要,气至而有效!具有走三阴通十二经之功,灸火连续燃烧,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肌表透达经络。

又因经络和脏腑相互联系,能使阳气通达五脏六腑。

艾灸是我国的传统养生之法,也属于道家文化,很多人认为它是一种疗法,实则不然。

它是建立在人体经络穴位之上,和针灸不同的是,针灸是产生物理作用,而艾灸则是物理与药物作用的结合,所以艾灸已然成为了一种时尚养生方式。

艾灸即包含中医的热效应、也包含中医的经络效应、还包含中医的药效应。

药王爷孙思邈博采群经,以甲乙之经络,道家之阴阳潜修医理,并结合亲身经验于公元652年形成《千金要方》。

其中卷29~30为针灸孔穴主治,全书总计233门,合方论5300首,后世因其医德高尚,功勋卓著而尊为药王。

公元682年《千金翼方》告成,其中卷26~28系针灸,他提出针、灸、药三者并用,“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

针灸而不药,药而不针灸,尤非良医也。

知针知药,固是良医”。

《说文解字》:“灸,灼也”。

“灸”字在现存文献记载中,以《庄子·盗跖》最早提及,如孔子劝说柳下跖:“丘所谓无病自灸也。

”《孟子·离娄》也曾记载:“今人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由此可见,在春秋战国时代,灸法是已具初兴之态。

同时期《黄帝内经灵枢·官能》中亦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记载。

虚则寒,寒则湿,湿则凝,凝则瘀,瘀则堵,堵则瘤,瘤则癌。

万病之源就是寒湿体质!艾灸温通调理,补元阳,散寒淤,通经络,补气血,迅速而安全地驱走人体的寒凉之气,补益纯阳正气。

艾灸温通调理,靠的是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或潜力,所以很多人一做艾灸就有感觉,身体的各种不适很快就有明显改善。

艾灸成为现代人喜爱的养生生活方式也就不奇怪了。

艾灸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事半功倍艾灸法二--每月阴历初八前每天艾灸足三里

事半功倍艾灸法二--每月阴历初八前每天艾灸足三里

事半功倍艾灸法二--每月阴历初八前每天艾灸足三里《艾灸养生书》里,提到日本有一户最长寿的家族,万平(音译)家族三代之中有6人达到100岁以上,这是艾灸另一个的经典故事。

故事大意是说,在日本德川幕府时代,有一位174岁叫万平的老人,因他是当地最长寿的老人而被当时的统治者德川将军召见,当将军问他有何长寿秘方时,万平答说,“其实很简单,就是我家祖传每月月初的八天,每天连续艾灸足三里穴,年年月月如此不中断,如此而已。

我已虚度了174年,我太太173岁,我儿子153岁,孙子也105岁。

”足三里健身灸亦因此被日本人称为强壮穴和长寿穴而盛行。

足三里在下肢胃经部位,中医说脾胃为后天之本,又为五脏之母,即五脏后天的强壮与否,取决于脾胃的功能,艾灸此穴可以强壮后天之本。

脾胃的功能又像一个车轮的中轴,其他四脏就像车轮的四维,轴心脾胃健(中气旺)四维(心肝肺肾)才能正常旋转,发挥轮运转的作用。

宋代极力推崇灸法的窦材先生,在其著书《扁鹊心书》里也说“脾肾为人一身之根蒂,不可不蚤(古同早)图也。

”特别强调在脾肾穴位艾灸治病和养生,如关元(强肾),涌泉(肾经的起始穴)命关(脾经)等,他取穴的原则是少而精,常在这些人体强壮要穴大量施灸,自我强身兼救人治病,所以“渐至身轻体健”。

以前我初看万平家族的长寿艾灸故事时,我也象刚看到王超先生的故事一样难以置信,后来我弄明白了为什么他们祖传选择在每月的阴历初八这八天艾灸的原理,并且终身奉行时,我才信其事有理。

佛法说世间所有的事情背后都有其发生的原理,把背后的道理弄明白了,自自然然的相信,这种信是正信,而不是人云亦云的迷信,或信心不坚定而动摇,也不会闹出像日本原志免太郎博士那样的笑话,还没有开始对灸法深入研究,就认为灸法是落后野蛮无知识无效的疗法。

我刚开始看到艾灸古书里记载的这些艾灸故事也认为是迷信和神化夸大艾灸法的功效,是没有科学根据的,现在通过深入了解,才知道灸法5000多年的实践经验不客忽视。

艾灸治疗脾胃病效果很好!

艾灸治疗脾胃病效果很好!

艾灸治疗脾胃病效果很好!艾灸治疗脾胃病效果很好!脾胃为仓禀之官,五味出焉,谏议之官,知周出焉,主运化,主肉、统血、主消化吸收、与胃互为表里,脾开窍于口,秀于唇。

五行属土,在情志为思,藏意和智,在声为歌,在病变为哕,在气为湿,在味为甘,在臭为香,在色为黄,在液为涎,在方为中央,在季为长夏。

脾胃是后天之本,五脏六俯之气血都廪于脾胃。

我们治一切慢性病,首先都要调理好脾胃。

更不用说脾胃本身有病了。

把脾胃调理好了,气血的生化才有源。

供应五脏六腑的气血才得到保证。

有了充足的气血,就有了和病邪作斗争的资本。

如果脾胃不好,正常的气血供应不足,脏腑和人体的组织都处于不饱或饥饿的状态,长期这样,就会出现不同的病状,也就是说会生病。

其实很多病都是由于脾胃不好,久而久之而造成的。

艾灸温灸调理脾胃,首先直接给脾胃提供功能启动的阳气,打通脾胃经络上的阻塞,使脾胃功能慢慢地得到修复,直到正常运转。

通过实践证实,艾灸温灸治疗脾胃病效果很好!脾胃病有很多,反应不一样。

有的胃胀,有的胃口不好,有的吃得但是消化吸收不好,有的胃痛,有的呕吐,有的痰多,有的胃下垂,有的胃溃疡,有的脾肿大…………。

用艾灸温灸调理,大多能治好(我们的艾灸温灸,艾绒里拌有中药),不用打针吃药不用手术。

很多人没有体验过艾灸温灸,应该是不相信的。

我现在举几个实例,供参考。

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吃东西后胃胀,有几十年了,当然也是治来治去,试了很多方法也没有治好。

在我们这里艾灸时,第一次右足三里就起泡,灸了二十多天,泡也好了,病也好了。

有位先生,三十多岁,从小就脾胃不好,很瘦,以前曾经晕倒过几次。

冬天,晚上睡觉常常被冷醒……。

艾灸一段时间后,晚上睡觉不怕冷了,脾胃也慢慢正常,身体也慢慢壮实起来。

有位阿姨,有胃溃疡,头痛,艾灸胃经上的几个穴位几次,痛就不疼了…………。

但有的人就是死活也不相信艾灸,不相信,当然试都不想试了。

我碰到一位阿姨,有胃病有多年了,看她的脸色都是腊黄的,她到医院治病,费用是公家报销的。

有灵魂的艾灸美句

有灵魂的艾灸美句

有灵魂的艾灸美句中医上讲:“针之不到、药之不及、必须灸之”,“保命之法有三,唯灼艾第一”。

由此可见,艾灸疗法在中医史上具有非常高的地位,而且它在古时多用于大病、重病、疑难杂症的治疗。

艾灸的神奇之处艾灸可以使“曾经的病”继续康复,使“未知的病”不再发展,使“已经的病”不断治愈,使“未病”没有产生的机会,使“小毛小病”扼杀在萌芽状态。

艾灸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提高人体免疫力,用自身健康的细胞去抵抗和修复受损的细胞。

这就是国家一直提倡的中医养生“治未病”。

三伏天——艾灸必不可少三伏灸是艾灸中节气灸的一种,就是每年三伏天做艾灸。

马上就要入三伏天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

这是每年最冷和最热的节气,在这样极致的温度下锻炼的人们,不仅体现出了勤劳,也对磨炼意志锻炼体魄是有益的。

按照中医「春夏养阳」的原则,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经络、气血运行也达到高峰,以热驱寒,充分利用,天地的能量、艾灸的能量及药物的能量,通过穴位、经络、皮肤吸收直达病处。

冬病夏治相信大家也并不陌生:首先「冬病」是指某些以寒凉为诱因而产生的,在冬季容易加重的疾病,比如:呼吸道疾病、肠胃疾病、妇科疾病、风湿类等疾病。

长期在寒凉环境下工作、生活,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统称为冬病。

其次「夏治」指某些冬病在夏季会有所缓解,应趁其发作缓解时机,辩证施治,夏季天气炎热,人体阳气浮于体外,腠理开放,适合于体内寒气的外散,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在三伏天治病——好,在三伏天用艾灸养生治病——好,顺应天时之机,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知艾者福,善灸者寿!艾灸疗法,以它所特有的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补益气血、调理阴阳的作用,对于寒性、虚性、慢性、疼痛性,以及妇科疾病的调理效果尤为显著。

俗话说:“知艾者福,善灸者寿”,希望我们大家都是有福、长寿之人,也希望我们能够为身边的人也带去健康与福气。

你想知道的所有艾灸知识,看这篇灸够了!

你想知道的所有艾灸知识,看这篇灸够了!

你想知道的所有艾灸知识,看这篇灸够了!-杏林仁心-“让中医文化,走入平常百姓家”艾灸疗法是中医最古老的疗法之一,数千年来,历代医家和劳动人民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利用艾灸治疗疾病的临床经验。

发展到现在,可谓是知道中医者,就知道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适应症也很广,疗效显著无副作用,能祛除疾病也能强健身体,这样的宝藏怎么能让人不爱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一聊艾灸。

艾灸的原理与功效艾灸疗法是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对人体可起到治疗疾病和预保健作用。

“灸”字,《说文解字》作“灼”字解释,是灼体疗法的意思。

艾是最常用的灸用燃料。

《本草纲目》中记载:“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

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灸之则透诸经而洽百种病邪,起沉苛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

”虽然在灸治过程中艾叶进行了燃烧,但药性犹存,其药性可通过体表穴位进入体内,渗透诸经,起到治疗作用;又可通过呼吸进入机体,起到扶正祛邪、通经活络、醒脑安神的作用;对位于体表的外邪还可直接杀灭,从而起到治疗皮部病变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艾灸是通过经络体表直接给予人体优良的温阳功效。

在施灸过程中,患者会无一例外地感觉舒适。

现代研究证实,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

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

经络腧穴是艾灸施术的部位,灸法防治疾病的“综合效应”,是由艾灸理化作用和经穴特殊作用的有机结合而产生的。

艾灸的药性作用和热作用只有作用于经络腧穴,才能起到全身治疗作用。

艾灸施于穴,其近红外辐射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艾灸时产生的热恰到好处,更是一种良性治疗因子,这种因子作用于穴,具有特别的亲和力;艾火的热力不仅影响穴位表层,还特别能过穴深入体内,影响经气,深透筋骨、脏腑以至全身,发挥整体作用。

弘扬艾灸文化,让世界爱上中国艾作一首诗

弘扬艾灸文化,让世界爱上中国艾作一首诗

弘扬艾灸文化,让世界爱上中国艾作一首诗艾灸香自远古来,历史悠久焕华彩。

通经散寒又美容,生阳举陷扶固功。

直接间接艾条灸,动力温针灸器有。

同气相求热亲和,化合红外行通络。

一草双手三勤劳,采集制作艾柱条。

内外妇儿临床科,适应禁忌同样多。

上下左右坐卧仰,自然暴露无亢阳。

补泻灸量神仙手,因人而异神抖擞。

主穴一灸精气神,定位主治功用真。

三因制宜万勿忘,考前须知放心上。

艾灸香自远古来,历史悠久焕华彩。

通经散寒又美容,生阳举陷扶固功。

直接间接艾条灸,动力温针灸器有。

同气相求热亲和,化合红外行通络。

一草双手三勤劳,采集制作艾柱条。

内外妇儿临床科,适应禁忌同样多。

上下左右坐卧仰,自然暴露无亢阳。

补泻灸量神仙手,因人而异神抖擞。

主穴一灸精气神,定位主治功用真。

三因制宜万勿忘,考前须知放心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灸养生特别讲究选择天时、地利、人和天时:立春用巳时,春分用未时,立夏用酉时,立秋用戌时,秋分用午时,立冬用亥时,冬至用寅时。

此乃合四时之正气,全天地之造化,灸无不验。

时辰说明:立春用巳时,指的是在立春之后的第一个巳时。

如在立春交接时之前,就不属于立春了。

一般来说:春灸气海,冬灸关元。

月初用补法(艾条温灸为补),月满用泻法。

此外,也可以根据人体气血运行规律选择日子和时辰以及穴位。

如:补法,足三里用上午9-11点,三阴交用上午11点到下午1点;泻法:命门和肾腧用下午3-5点,涌泉用下午5-7点。

日子根据五行对五脏,五脏对五经以及五行生克关系来选。

地利:选择环境好的安静地方,最起码要干净透气,且不能有风。

人和:清心寡欲,暂时远离人事!艾的选择:有条件的话,以农历三月初三或五月初五采的在湖北蕲州向阳产的采后存放多年的陈艾为最好!艾灸的补泻:针所不宜,灸之所宜。

如:肚脐,经说不针,灸则大宜。

阴阳皆虚,则艾灸最宜。

经陷下者,艾火补之,灸完后,急按其穴;经络实者,猛艾火泻之,开其穴。

阴阳者,最难之处在于弄明阴也有阴阳,阳还分阴阳。

脏腑阴阳,互为表里,辨症首辨此,方可选穴位,方可开药方。

然脏、腑又各分阴阳:阴者,血也;阳者,气也。

一般大病、久病之人,阴阳皆虚,指的是脏腑同虚,气血也同虚。

此时,须懂扶阳。

艾火温和,大扶阳气,价格便宜,穷者最喜。

点艾火:青油灯火或者蜡烛火为佳。

需灸时间:越久越好,以平为度。

就是感觉畅通了就行了。

取穴法:坐点穴则坐着灸;卧点穴则卧着灸;站点穴则站着灸;四肢须直,否则若穴位不正,徒破好肉耳。

灸火先后: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左渐下,再右渐下;先少后多;皆宜审之,权衡用之。

灸后调摄:不可马上喝茶,空解火气;不可马上吃饭,空气滞;饮食清淡为主;远离人事;清心寡欲;生冷宜忌。

应用灸法时的配方,可根据疾病情况,人体素质和脏腑功能偏盛偏衰,以补偏救弊的原则,各有重点的择优使用。

现举例配方如下:①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施灸方穴】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

【方穴功用】益气行血、通经活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脾肾双补、化水利湿、调和营卫。

【方穴主治】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施灸方穴,还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胃脘痛、腹胀、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浮肿等症。

②五脏俱补艾灸养生方【施灸方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方穴功用】补五脏、调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方穴主治】为背部膀胱经穴位,可用于强身健体、防治亚健康、体质衰弱。

还可治疗心悸气短、腰酸乏力、中风后遗症及一切虚劳损伤。

③独灸关元养生方【施灸方穴】关元。

【方穴功用】补元益气、温肾健脾、补肾固脱、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理气止痛、补肾纳气、温阳利水、补血调经、温暖下元、补虚泻实、延年保健。

【方穴主治】可用于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中风及一切虚劳损伤。

关元还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女子可配合三阴交艾灸,男子可配合足三里艾灸。

关元作为常用的保健穴同足三里一样重要。

古有春灸气海,秋灸关元,口生津液。

若伤寒后,或中年久嗽不止,恐成虚劳,当灸关元三百壮。

中年以上之人,腰腿关节作痛,乃肾气虚惫,风邪所乘之症,灸关元三百壮。

老人气喘,乃肾虚气不归海,就关元二百壮。

《类经图翼》云:“关元主诸虚百损,……但是积冷虚乏,皆宜灸,多者千余壮,少亦不下二三百壮。

活人多亦。

然虚频次灸之,乃下兼三里,故曰:若要丹田安,三里不曾干。

”宋代窦材说:“……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

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五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余五十常灸关元五百壮……遂得老年健康。

”由此可见,关元不但能够治疗诸虚百损,真阳欲脱等证,而且还可以保健延年。

④呼吸系统艾灸养生方:风门、身柱、肺俞、足三里。

⑤心血管系统艾灸养生方:高血压:风门、曲池、足三里、阳陵泉。

冠心病:身柱、郄门、三阴交,也可以灸膻中穴。

⑥消化系统艾灸养生方: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阳陵泉。

⑦神经系统艾灸养生方:大椎、身柱、肾俞、足三里。

⑧泌尿生殖系统艾灸养生方:肾俞、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⑨一般强壮艾灸养生方:此法自古盛行。

作为平常健康灸,可取足三里、中脘、关元,或单灸足三里,也有很好的健身作用。

施行健身灸法,一次十数分钟时间多不过30分钟,既无多大痛苦,又经济节约。

长期坚持施灸,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其效果绝对不亚于服用膏方,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保健方法。

温灸方中的穴位位置及找法:可参阅有关中医针灸书籍及挂图,也可以向当地中医针灸医师咨询请教,结合自学在实践中研究掌握。

该拟方的具体适应症:高血压,低血压,高血脂,心肌炎。

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心肌梗塞,冠心病,心率失常,风心病,肺心病,脑动脉硬化,脑溢血及脑溢血后遗症,脑血栓,脑栓塞等的温灸治疗,本拟方都适用。

“无病早防,有病早治”人体生命健康以阳气为本。

灸可扶阳,阳生阴长,阴阳者生命之本。

坚持温灸就如补火充电,可强身健体,医治病痛,扶正去邪,能保健康长寿。

该拟方的具体适应症:高血压,低血压,高血脂,心肌炎。

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心肌梗塞,冠心病,心率失常,风心病,肺心病,脑动脉硬化,脑溢血及脑溢血后遗症,脑血栓,脑栓塞等的温灸治疗,本拟方都适用。

几个词语的说明:患处:中医的病位:心血管病的患处在左乳头四周,上下左右在各一寸处的压痛点,压痛点可有一处或多处,每次灸一处30分钟(最痛点)以后可轮换施灸。

脐:腹部肚脐眼、中医针灸学各神阙穴。

每次灸30分钟。

寸:患者中指中节为一寸,全中指长为三寸。

椎:背部中央脊柱棘突椎体最高处。

找椎时患者稍低头,从颈后部往下摸第一大骨节是第七颈椎。

第二大骨节为第一椎,直到尾骨尖处为第21椎。

拟方中穴位位置及找法:头部穴:脊背穴百会(督脉)两耳尖连线与头中线的交点处。

哑门(督脉)头后部枕骨下入发际五分处。

风池(双)(足少阳胆经)头后部枕骨下两旁一寸处。

神道(督脉)背后五椎下,凹陷处。

命门(督脉)背后十四椎下凹陷处。

上肢穴:肩隅(双)(手阳明大肠经)上臂平举,肩关节前凹陷处。

曲池(双))(手阳明大肠经)上肢屈肘横纹内头处。

神门(双)(手少阴心经)手腕横纹内头下直指小指处。

内关(双)(手撅阴心包经)手腕横纹中点往上二寸处。

列缺(双)(手太阴肺经)手腕上突上方一寸半处。

尺泽(双)(手太阴肺经)上肢屈肘横纹外头处。

少海(双)(手少阴心经)上肢屈肘横纹内头处。

下肢穴:环跳(双)(足少阳胆经)侧卧屈腿,股骨头高点与尾骨尖连线分三段,外一,二段交接处。

阳陵泉(双)(足少阳胆经)膝外侧中行,腓骨头下一寸处。

足三里(双)(足阳明胃经)膝外侧膝眼下三寸处。

太冲(双)(足厥阴肝经)足背部大次趾根往上二存处。

风市(双)(足少阳胆经)两腿伸直,两手垂直中指尖处。

申脉(双)(足太阳膀胱经)足外踝尖直下方凹陷处。

昆仑(双)(足太阳膀胱经)足外踝后与跟键之间处。

三阴交(双)(足太阴脾经)两足内踝尖上三寸处。

绝骨(双)(足少阳胆经)两足外踝上三寸处。

委中(双)(足太阳膀胱经)两膝后横纹中点处。

照海(双)(足少阴肾经)足内踝尖下一寸处。

涌泉(双)(足少阴肾经)两足心前1/3处。

胸腹部穴:檀中(任脉)两乳头连线中点处。

巨阕(任脉)剑突下二寸处。

中脘(任脉)肚脐直上四寸处。

脐(任脉)肚脐眼,针灸学名神阕穴。

下脘(任脉)肚脐上二寸处。

气海(任脉)肚脐下一寸半处。

关元(任脉)肚脐下三寸处。

曲骨(任脉)肚脐下五寸处。

不容(双)(足阳明胃经)剑突下二寸两旁二寸处。

天枢(双)(足阳明胃经)肚脐两旁二寸处。

期门(双)(足厥阴肝经)两乳头直下8,9肋骨结合处。

章门(双)(足厥阴肝经)两腋直下,上肢垂直屈肘肘尖处。

背部穴风门(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二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肺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三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厥阴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四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心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五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督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六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膈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七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肝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九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胆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十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脾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十一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胃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十二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三焦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十三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肾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十四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气海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十五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大肠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十六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小肠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十八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膀胱俞(双)(足太阳膀胱经)背后十九椎下两旁一寸半处。

该拟方的具体适应症:高血压,低血压,高血脂,心肌炎。

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心肌梗塞,冠心病,心率失常,风心病,肺心病,脑动脉硬化,脑溢血及脑溢血后遗症,脑血栓,脑栓塞等的温灸治疗,本拟方都适用。

温灸产生的艾烟和气味,对人体无伤害,无毒副作用,室内治疗后,注意开窗通风或其它抽气办法,艾烟和气味即可散去。

我本人接触温灸快30年,没受到任何伤害,反而有益无损。

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赤脚医生曾在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报道赤脚医生在农村老乡家中做外科手术,用艾烟薰法消毒房间,每平米地方,点燃10克艾绒,放烟薰关闭门窗,薰后杀菌可以达到手术室水平温灸治疗使人体内阳气开始复苏。

正气增强,邪气受到冲击。

正邪相争,当邪气被逼近病灶时,会作垂死挣扎,原有的疾病症候还会出现这叫“气冲病灶”。

此时可暂时停灸前十组穴治疗,专灸第十一、第十二组穴。

待症状消失后,再继续灸前十组穴与十二组穴循环灸。

待正盛邪净之后,病体自会痊愈。

身体终将康复。

认真坚持为要。

2004年整理此稿中,我算了一笔经济帐。

若用温灸治疗一例慢性病或疑难病,治疗一年需花费多少人民币(以北京地区病人为例,2004年价格为准)温灸器6个,每个10元6个60元邮费约40元共计100元清艾绒每袋8元每箱20袋160元邮费约40元(全年灸用两箱)共计400元温灸药粉,每剂药8元,全年用拾剂80元,加工费100元共计180元杂品其它:全年合人民币共计100元全年消费(药、器、物)总计约780元人民币。

现代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等如:心脑血管病,肝脏病,肾脏病,肠胃病,呼吸疾病等,癌症,白血病,艾滋病,还有亚健康,肥胖,戒毒等,从中医、温灸、“宏观动态认识论”的假说观点看,其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特点分析都有其共性的因果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