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在地图学中的应用
数学与地理教学的有效的深度融合
数学与地理教学的有效的深度融合概述:本文档旨在探讨数学与地理教学的深度融合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兴趣。
数学和地理作为两门重要的学科,通过深度融合可以促进学生跨学科的研究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深度融合策略。
1. 实地考察与数据分析:将数学知识融入地理实地考察中,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观察和收集数据来探索地理现象。
在归纳整理数据的过程中,他们可以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处理,从而深入理解地理背后的数学原理。
2. 地图与坐标系:数学中的坐标系概念可以与地理中的地图相结合。
学生可以利用地图上的经纬度信息进行数学上的坐标定位,并通过数学计算来解决地理问题。
这种融合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地图的理解,还能提高他们的数学几何能力。
3. 空间几何与地理图形:数学中的空间几何概念可以与地理中的地形、地貌等进行联系。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地理图形的特征和性质,运用数学方法对其进行几何分析和测量。
通过这样的深度融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形状与数学几何的关系。
4. 数据可视化与地理统计:数学中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可以与地理中的统计数据相结合。
学生可以将地理数据通过图表、图像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并使用数学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这样的深度融合既能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又能加深他们对地理数据的理解。
结论:数学与地理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研究效果。
通过实地考察、地图与坐标系、空间几何与地理图形、数据可视化与地理统计等方法的运用,可以促进学生在数学和地理两个学科中的跨学科研究和能力培养。
相关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实践这些方法,以推动数学与地理教育的深度融合。
参考资料:[1] 张小兵. 数学与地理教学的深度融合探讨[J]. 高中地理, 2018(08): 82-83.[2] 吴红艳. 中学数学与地理教学有效深度融合的研究与实践[D].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 2018.。
初中数学如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几何问题(二)
初中数学如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几何问题(二)几何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广泛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几何知识,如平面图形的性质、平行线与垂直线的关系等。
那么,如何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几何问题呢?本文将以几个具体实例为例,介绍初中数学如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几何问题。
一、房屋装修中的几何问题房屋装修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
在装修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很多几何问题,比如选择合适的地板砖规格,铺设墙纸的长度等。
在选择地板砖规格时,我们需要考虑到房间的面积和比例关系,选择与房间尺寸匹配的砖规格,以充分利用砖材料,减少浪费。
在铺设墙纸时,我们需要测量墙面的长度和高度,并选择合适长度的墙纸进行裁剪,以保证整体效果美观。
此外,在选择家具、摆放物品时,也需要考虑到几何关系,避免造成空间浪费或者不协调的视觉效果。
二、地图导航中的几何问题如今,智能手机和导航软件的发展,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
在使用导航软件进行导航时,我们经常需要查看地图,规划最短路径等。
这就涉及到了几何问题。
比如,在规划最短路径时,导航软件会根据地图上两地之间的距离和道路状况等因素,通过数学计算得出最优路径。
此外,导航软件还可以提供地图缩放和旋转等功能,使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目的地和周围环境的空间关系,方便我们进行导航。
三、建筑设计中的几何问题在建筑设计中,几何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建筑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需求,设计出符合规范和美观的建筑结构。
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建筑师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和立面形状,以及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空间关系等。
所学的几何知识能够帮助建筑师准确地测量建筑物的尺寸和角度,并通过计算和模拟等方式优化设计方案,以达到设计要求和效果。
四、环境美化中的几何问题在城市环境美化方面,几何问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景观设计师需要根据场地的形状和面积,合理布局花坛、喷泉等景观元素,以形成美观的整体效果。
数学与地理知识的结合
数学与地理知识的结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和地理是两门看似独立的学科。
然而,当我们将它们结合在一起时,便能够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数学与地理知识的结合,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地图和尺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和空间分布的学科,而地图则是地理学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在绘制地图时,数学的概念和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地图使用比例尺来表示地球上的实际距离与地图上的距离的比例关系。
比例尺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文字说明的。
通过数学计算,我们可以确定地图上的一点与地球上的实际位置之间的准确关系。
其次,地图的投影也需要运用数学的原理。
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将其展开成二维平面会引起形变。
因此,地图投影是将地球上的经纬度坐标转化为平面坐标的方法,而这背后涉及到复杂的数学计算和转换。
二、地理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地理学与数学相融合的典型示例。
GIS基于空间和属性数据,通过数学模型和算法对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和建模。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球上的现象和问题。
数学在GIS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通过空间统计和空间分析来处理和解释地理数据。
例如,数学模型可以用来评估地区的人口密度、分析城市规划的合理性、预测地震的风险等。
地理数据的可视化也离不开数学的帮助,比如通过数学算法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图像,使得人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地理现象。
三、地理问题的数学求解许多地理问题可以使用数学方法来求解。
例如,地球上两个地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问题可以通过最短路径算法来解决。
这种算法使用了图论和数学优化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在地球上找到最短的路径,并应用于导航系统和物流规划中。
另一个例子是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测量。
通过利用三角学的原理和卫星测量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地球的周长、面积和体积等参数。
这对于地理学家和测量学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结构和属性。
地图学的数学基础3
用于编制中、小比例尺较大地区的地图 (如亚洲与欧洲地图)。
多圆锥投影
1.纬线为同轴圆弧 其圆心均位于中 央经线上; 2.中央经线为直线, 3.其余经线均为对 称于中央经线的 曲线。
多圆锥投影示意图
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
1.经线对称于中央直经线,离中央 经线愈远,经线间隔成等差比例递减; 2.纬线投影为对称于赤道的同轴圆 弧,其圆心位于中经上; 3.极点表示为圆。其长度为赤道投 影长度的二分之一。 它是任意投影。我国的世界地图 多采用该投影。 我国位于地图中接近中央的位置, 形状比较正确。
① 正轴等角圆பைடு நூலகம்投影
墨卡托投影。
墨卡托投影应用:
1.在航海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2. 还用于编制赤道附近等国家和地区的地 图, 3.作世界时区图和卫星轨迹图。
用墨卡托投影表示卫星轨迹
3)圆锥投影: 以圆锥面作为投影 面,最后将圆锥面展为 平面而成。
相 割
相 切 正轴 斜轴 横轴
正轴圆锥投影: 纬线为同心圆弧,经线为同心圆弧的 半径,经线间的夹角与相应的经差成正 比。
格陵兰岛
南美洲
墨卡托投影
等角航线:是地球表面上与经线相交 成相同角度的曲线。在地球表面上除经线 和纬线以外的等角航线,都是以极点为渐 近点的螺旋曲线。 等角航线在图上表现为直线。这一特 性对航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大圆航线:地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是 通过两点间的大圆弧,也称为大圆航线。
好望角——墨尔本
古德分瓣投影
其 它 投 影 简 介
摩尔威特—古德分瓣投影
其它投影简介
圆锥、伪圆锥组合分瓣投影
利用圆锥和伪圆锥投 影在某一条纬线处进行组 合。 该投影的经纬线网和 变形,与所采用的各个组 合投影相同。 为了保持大陆完整, 而将南半球海洋裂开。 它应用于小比例尺大 地区的地图。
数学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数学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的学科,而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可以在地理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数学的工具和方法可以用于地理数据的处理、地理模型的建立以及地理问题的解决。
本文将探讨数学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一、地图制作与测量地图是地理学的基础工具,而数学是地图制作和测量的关键。
地图制作需要进行测量和坐标定位,这就需要运用到几何学中的三角测量和投影法。
三角测量可以通过测量一些已知长度的边和角来计算出未知长度和距离,从而实现地图的比例缩放。
而投影法则是将地球表面的三维曲面投影到平面上,以便在地图上呈现。
二、地理数据分析地理学研究中经常使用大量的数据,如地形图、气象数据、人口统计数据等。
数学提供了许多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例如统计学和概率论等。
通过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可以帮助地理学家分析地球表面的变化趋势、人口分布情况等现象。
同时,数学还可以帮助地理学家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来预测未来的地理变化和趋势。
三、地理模型建立地理学中需要建立一些地理模型来解释和模拟地球表面的现象。
数学提供了许多模型建立和求解的方法,如微分方程、方程组等。
这些数学工具可以帮助地理学家建立各种地理模型,如气候模型、径流模型、生态系统模型等,以研究地理现象的规律。
四、地理问题解决数学可以帮助解决地理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数学可以帮助优化道路网络、交通流量分析、城市规划布局等。
在环境保护中,数学可以帮助计算和预测污染物扩散、水资源管理等。
数学还可以应用于地质学中的地震预测和地质灾害评估等方面。
综上所述,数学在地理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为地理学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帮助地理学家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球表面的现象、模拟和预测地理变化,并解决一些实际的地理问题。
数学与地理学的结合不仅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也为我们对地球的认识提供了更加精确和全面的视角。
地图中的数学基础理论
三、横轴方位投影
平面与球面相切,其切点位于赤道上的任意点。特点:通 过投影中心的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为直线,其他经纬线都 是对称于中央经线和赤道的曲线。
等距方位投影属于任意投影,它既不等积也不等角。投影后经 线保持正长,经线上纬距保持相等。
纬线投影后为同心圆,经线投影为交于纬线圆心的直线束,经 线投影后保持正长,所以投影后的纬线间距相等。经纬线投影 后正交,经纬线方向为主方向。
角度、面积等变形线为以投影中心为圆线的同心圆。 球面上的微圆投影为椭圆,且误差椭圆的
五、 横轴、斜轴方位投影变形分布规律
投影面在p点与地球面相切,过新极点p可做许多大图, 命名为垂直圈,再作垂直于垂直圈的各圈,命名为等高圈 。这样垂直圈相当于地理坐标系的经线圈,等高圈相当于 纬线圈,等高圈和垂直圈投影后的形式和变形分布规律和 正轴方位投影时,情况完全一致。
正轴、横轴、斜轴方位投影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致的。等 变形线都是以投影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不同的是在横轴 和斜轴方位投影中,主方向和等高圈垂直圈一致,而经纬 线方向不是主方向。
的经差,沿经线方向上的长度比大于1,赤道上各点沿经线方 向上的长度变形比原来扩大1倍。 投影的误差分布规律:由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经纬线投影后,仍保持正交,所以经纬线方向就是主方向,又 因为m = n,即主方向长度比相等, 无角度变形,但面积变形较大,边缘面积变形是中心的四倍。
2.正轴等距方位投影
四、斜轴方位投影
斜轴等距方位投影:中央经线上 的纬线间隔相等。
斜轴等积方位投影:中央经线上 自投影中心向上、向下纬线间隔 是逐渐缩小的。
数学在地理科学中的应用
数学在地理科学中的应用地理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它研究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
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在物理和工程等学科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在地理科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数学在地理科学中的应用,并着重介绍其在地图制作、地形分析和气候模拟等方面的运用。
一、地图制作地图是地理科学中最基本且最直观的表达工具,它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了地球表面的空间分布。
而数学正是地图制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首先,地图的投影方式是地图制作中的关键问题。
地球是一个球体,而我们常见的地图是扁平的,因此需要将球体表面的信息转换为平面上的投影。
数学家们通过各种数学模型和公式,如墨卡托投影、等面积投影等,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信息进行投影,得到各种类型的地图。
其次,地图的比例尺是由数学计算确定的。
比例尺是表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通过数学计算,制图师可以根据地图的尺寸、地图上的距离以及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确定合适的比例尺,使得地图的信息得以准确表达。
此外,地图上的符号和图例也需要进行数学运算。
地图上的符号表示地理现象,如河流、湖泊、山脉等,通过数学计算和绘制,可以将这些地理现象以符号的形式准确地展现出来。
而图例则是地图的说明,它通过数学的排列和组合,将地图上各种符号和颜色与对应的地理现象进行关联。
二、地形分析地形分析是地理科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它研究地球表面的高程、地势和地物特征等。
数学在地形分析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地形数据的获取和处理上。
首先,借助数学的方法,我们可以利用卫星遥感、激光雷达等技术获取准确的高程数据。
高程数据反映了地球表面的海拔高度,通过数学建模和数据处理,可以将地球表面的高程信息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为地形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其次,数学模型和算法在地形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地质学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模拟出地球内部的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气象学家利用数学模型,可以预测气候变化和天气状况;地形学家则通过数学算法,可以分析地形起伏、地势倾斜等地理现象。
数学与地理学
数学与地理学数学和地理学是两门截然不同的学科,分别关注于不同的领域,然而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有趣的交叉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数学和地理学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如何相互影响。
一、地理学中的数学应用1.测量和地图绘制在地理学中,数学的应用最为明显和直接的领域是测量和地图绘制。
地球是一个复杂的三维物体,因此需要使用数学中的几何学原理来测量和绘制地图。
地理学家使用三角法和其他测量方法来确定地球上不同地点的位置和距离。
2.地球表面的面积和体积计算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的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这也需要数学的帮助。
通过数学公式和计算,地理学家可以确定不同地理区域的面积,例如陆地的面积、海洋的面积以及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地理要素的体积。
3.地理模型和规律的建立地理学中的许多模型和规律建立在数学理论的基础上。
例如,物种分布模型使用概率和统计学概念来预测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
气候模型使用微积分和差分方程来研究气候变化的趋势。
二、数学中的地理应用1.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是一种将三维地球表面映射到二维平面上的方法。
这涉及到大量的几何学和代数学概念,以及坐标系统和变换。
数学家使用不同的数学模型和公式来实现不同类型的地图投影,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和目标。
2.地理数据分析数学在地理数据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理数据包含了丰富的信息,例如人口统计、地形高度、气候数据等等。
通过数学统计的方法,我们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从而得出地理特征和趋势的结论。
3.地貌和地质过程的建模地理学中研究地貌和地质过程的模型建立也离不开数学的帮助。
数学中的微分方程和数值模拟方法可以用来描述地球表面的演化和地质过程的发展,例如地壳运动、地震活动、气候变化等等。
综上所述,数学和地理学虽然看似截然不同的学科,但在应用和理论上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地理学需要数学的帮助来进行数据分析、地图绘制和模型建立;而数学可以借助地理学中的实际问题来发展新的理论和方法。
这种交叉学科的合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球上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数学中的比例尺和地比例
数学中的比例尺和地比例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进行比较和度量的情况。
而数学中的比例尺和地比例就是用来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工具。
比例尺用于测量和表示实际尺寸与缩小尺寸之间的比例关系,而地比例则用于表示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一、比例尺比例尺是指实际尺寸与缩小尺寸之间的比例关系。
它常用于制作地图、设计模型等领域。
在具体表示时,比例尺通常以比例的形式表达,即:实际长度/缩小长度,例如1:100、1:500等。
比例尺可以是整数、分数或小数。
使用比例尺可以帮助我们将实际尺寸缩小为较小的尺寸,使得我们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观察和研究。
比如,在制作地图时,可以将真实的地理距离按照比例尺进行缩小,使得地图能够容纳更多的信息,并方便人们进行导航和浏览。
二、地比例地比例是指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在绘制地图时,为了使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相符,我们需要确定一个合适的地比例。
地比例通常以“1单位长度在地图上代表实际长度”这样的形式表示。
例如,1:1000的地比例意味着地图上的1单位长度(比如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1000单位长度(比如1000米)。
地比例的确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地图的用途、绘图的精度要求等。
不同的地图可能采用不同的地比例,比如城市地图通常会选择较大的地比例,以便更详细地标注出街道、建筑等信息。
三、比例尺和地比例的应用比例尺和地比例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来将现实世界的尺寸和距离转化为可观察和研究的尺寸和距离。
比例尺在建筑设计、工程绘图等领域广泛应用。
通过合理选择比例尺,可以使得设计和制作过程更加方便和高效。
地比例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GIS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地图和现实世界进行关联,通过地比例的设置,可以实现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转化和计算。
总结:比例尺和地比例是数学中用于度量和比较尺寸和距离的重要工具。
地图学的数学基础
不同的比例尺适用于不同的制图需求和目的,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04 地图符号与注记
地图符号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
按性质可分为几何符号、艺术符号和 透视符号;按形状可分为点状符号、 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
特点
具有形象性、约定性、定位性和可量 测性。
地图注记的要素与原则
动态可视化
运用动画技术实现地图数据的动态可视化表达,展示要素的空间变 化过程和趋势。
交互式可视化
提供用户与地图的交互功能,如缩放、平移、旋转等,以及要素选择、 属性查询等交互操作,增强用户体验和数据分析效果。
06 地图制图的数学方法
制图综合的数学方法
地图综合算法
包括基于规则的算法、基于知识的算法和基于机器学习的算法等, 用于从大量地理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综合。
地图比例尺是表示地图上某一长 度与相应地面长度之间的比例关
系。
比例尺反映了地图对地面的缩小 程度,是地图的基本要素之一。
比例尺通常表示为分数或比值的 形式,如1:10000,表示地图上 1单位长度对应地面上10000单
位长度。
地图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数字式
用数字直接表示比例尺, 如1:50000,简洁明了。
利用数学方法确定注记的位置、方向和排列方式,确保注记在地图上的正确配置 和显示。同时,还可以通过数学运算对注记进行缩放、旋转和平移等操作,以适 应不同比例尺和投影方式下的地图显示需求。
05 地图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地图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数据来源
地图数据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 包括卫星遥感、航空摄影、地面 测量等。
网络分析方法
如最短路径分析、可达性分析、中心性分析等,用于研究地理网 络的结构和功能。
数学与地理学的关系
数学与地理学的关系数学和地理学是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学科,一个涉及抽象的符号和计算,另一个研究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
然而,在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数学和地理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
本文将探讨数学和地理学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几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这种关系。
一、地图投影与几何变换地图是地理学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要工具,它用来描述和展示地球的表面特征。
然而,地球是一个球体,而纸张是一个平面,这导致了地球表面在展示上的变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数学中的几何变换被应用于地理学中的地图投影。
在地图投影中,地球上的三维表面被映射到二维平面上,这意味着需要将球体的特征转化为平面上的坐标系。
在这个过程中,几何变换的数学原理被广泛使用,例如平移、旋转、缩放和投影等。
通过数学的帮助,我们可以制作出各种形式的地图投影,如等面积投影、等角投影和等距投影等,以满足不同目的和需求。
二、空间分析与数学模型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空间分析,它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学模型来研究地球上的空间关系和空间分布规律。
在空间分析中,数学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和语言被广泛应用。
例如,通过数学模型,我们可以分析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预测未来的人口增长趋势,评估城市规划的需求。
此外,数学方法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现象,如地震、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等。
通过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我们可以模拟和预测这些现象的发生和演变过程,为地理学研究提供定量化的工具和方法。
三、经济地理学中的数据分析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发展和影响。
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经济地理学也依赖于数据分析和统计学方法来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数学在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通过数学中的统计学方法,我们可以分析不同地区的经济指标,如人均收入、就业率、消费支出等,了解经济发展的差异和趋势。
此外,数学还为经济地理学提供了空间数据分析的工具,例如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等,在描述和预测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班数学坐标定位教案及反思
大班数学坐标定位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大班数学坐标定位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坐标定位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坐标定位解决简单的问题。
2. 学生能够使用坐标系进行位置表示。
3. 学生能够在游戏和实际生活中应用坐标定位的知识。
教学资源:1. 教具:大班教室地图、彩色地标卡片、数字卡片、纸和铅笔。
2. 游戏:坐标定位游戏。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入教学内容,与学生分享坐标定位的实际应用场景,例如在地图上找到目的地的位置等。
2. 展示一张大班教室地图,并介绍地图上的各个地标。
教学主体:1. 解释坐标定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坐标定位是一种表示位置的方法。
2. 展示一个简单的坐标系,并解释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
3.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坐标定位的具体步骤,例如:“请将红色地标放在坐标(2,3)的位置。
”4. 让学生尝试自己在地图上放置地标卡片,并使用坐标进行位置描述。
5. 给学生分发数字卡片和纸,让他们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地图,并用坐标进行位置描述。
活动延伸:1. 进行坐标定位游戏,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标卡片,然后根据教师给出的坐标进行位置放置。
2. 在游戏中适当增加难度,例如使用负数坐标或更大的坐标范围。
3. 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坐标定位的知识,例如在户外活动中寻找目标位置。
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步骤,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坐标定位的概念。
2. 教师应提供足够的练习机会,让学生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游戏和实际生活中应用坐标定位的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
通过以上教案,学生可以在趣味的活动中学习坐标定位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于解决问题。
同时,通过游戏和实际应用,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数学地图坐标:在地图上标记坐标
数学地图坐标:在地图上标记坐标数学中的坐标系统,是一种用来描述和定位点在地图或者平面上位置的方法。
坐标系统由数轴和原点组成,通过指定横轴和纵轴上的数值,可以精确确定一个点的位置。
在地图上标记坐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理信息,解决导航问题,以及进行其他与位置有关的计算。
标记坐标的方式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两种常用的方式:笛卡尔坐标系和极坐标系。
一、笛卡尔坐标系笛卡尔坐标系是最常见的坐标系统之一,适用于平面上的位置标记。
坐标系由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组成:横轴叫做x轴,纵轴叫做y轴。
它们的交点被定义为原点,通常表示为O点。
在笛卡尔坐标系中,每一个点都可以通过一个有序数对 (x, y) 来表示,其中 x 表示点在横轴上的位置,y 表示点在纵轴上的位置。
例如,点A的坐标为 (2, 3),表示它在横轴上距离原点2个单位,在纵轴上距离原点3个单位。
二、极坐标系极坐标系用于标记平面上的点,它与笛卡尔坐标系不同,它通过距离和角度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
在极坐标系中,每个点都由一个有序数对(r, θ)来表示,其中 r 表示点与原点之间的距离,θ表示点与正半轴之间的角度。
与笛卡尔坐标系相比,极坐标系更适合描述圆形和周期性的现象。
在极坐标系中,可以通过调整距离和角度的值,来精确定位一个点的位置。
无论是笛卡尔坐标系还是极坐标系,标记坐标的方法都遵循相同的原则:1. 确定坐标系:选择合适的坐标系,根据需求决定使用笛卡尔坐标系还是极坐标系。
2. 确定原点:在地图或平面上选择一个起始点作为原点,以此为基准进行定位。
3. 标记横轴和纵轴(仅适用于笛卡尔坐标系):确定横轴和纵轴的方向,并标上对应的轴线。
4. 根据给定的数值,确定点的位置:根据给定的数值,沿着对应的轴线标记出点的位置。
5. 使用合适的符号或颜色标记点的位置:为了更好地标识每个点,可以使用不同的符号或颜色进行标记。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坐标系统标记地图上的重要地点,比如城市、山脉、河流等。
数学与地理空间的关联
数学与地理空间的关联地理空间作为研究地球表面的一种方法,需要使用数学工具进行测量、计算和解析。
数学为地理空间研究提供了精确的描述和分析工具,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和过程。
本文将探讨数学与地理空间的关联,并重点介绍数学在地理空间分析中的应用。
一、地理坐标系统和数学坐标系地理空间研究中使用了一种被称为地理坐标系统的坐标系统,用于确定和描述地球上各点的位置。
而地理坐标系统与数学坐标系有着密切的关系。
数学坐标系是用数学概念表示空间中的点的一种方式,通过引入坐标轴和坐标原点,可以用数值对地理空间中的点进行定位。
在地理空间中,我们常常使用经纬度来表示地球上的点的位置。
经度表示地球上的点相对于本初子午线的位置,而纬度表示地球上的点相对于赤道的位置。
经度和纬度的测量都使用了数学中的度量单位,并涉及到角度的概念。
通过经纬度的使用,我们可以在地球上准确地定位和测量各个地理现象,如地理特征、气候和人类活动等。
二、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是将地球上的三维空间转换为平面地图的一种方法。
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而地图是一个平面图,因此在转换过程中会出现形状、大小和方向上的变形。
数学为地图投影提供了数种算法和方法,用于将地球上的地理现象映射到平面上。
在地图投影中,兰勃特投影、墨卡托投影和极射投影等是常见的投影方式。
这些投影方式基于不同的数学原理和计算方法,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地理区域和用途。
地图投影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的地理空间研究目的和区域特点进行判断,并结合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和转换。
三、地理空间分析地理空间分析是利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研究地球表面现象和过程的一种科学方法。
在地理空间分析中,数学的应用涵盖了数据的测量、模型的建立、空间数据的处理和地理实体之间的关系分析等多个方面。
地理空间分析中常用的数学方法包括地理统计学、地理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等。
地理统计学借助数学统计的方法对地理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通过概率和统计推断等手段揭示地理现象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小学三年级数学《旅游中的数学》教案二:探索城市地图
小学三年级数学《旅游中的数学》教案二:探索城市地图在社会生活中,地图是经常使用到的工具。
无论是旅游、出差、迁居等等,地图都是不可或缺的帮手。
而在小学三年级数学中,同样也涉及到地图的探究。
在这个教案中,我们将以探索城市地图为主题,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从中发现有趣的数学规律。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掌握以下知识:1、了解城市地图的基本构造和要素。
2、通过地图上的数字、符号等信息,掌握方位、距离等基本概念。
3、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地图的测量与计算方法。
4、培养孩子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城市地图的基本构造和要素。
2、通过地图上的数字、符号等信息,掌握方位、距离等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1、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地图的测量与计算方法。
2、发掘地图中隐藏的数学规律。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1、出示城市地图,引导孩子们先观察地图的构造和要素,让他们自己找出地图中的主要信息和标志。
基础上,引导孩子们了解地图上的符号代表什么意义,比如:颜色代表不同的区域,标志代表不同的建筑和设施,数字代表不同的距离和尺寸等等。
2、利用举例的方式,让孩子们通过数字和符号了解距离、方位等基本概念。
比如通过两个位置之间的数字来了解它们的距离,或者利用标志物了解某个区域的方位。
3、通过实际操作,让孩子们掌握地图的测量与计算方法。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段路径,并且通过地图上的数字和标志,算出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或者利用手机或步测量器等辅助工具,测量一些具体的距离。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随时引导和解答孩子们的疑惑,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4、在实践中发现数学规律。
在测量过程中,同学们会发现一些有趣的地方。
比如说,同样的距离,在不同的区域内,它的长度可能会不同,而这其实是和地图的比例尺有关。
引导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实践情况,发现更多隐藏在地图中的数学规律和知识点。
地图的数学法则
地图的数学法则
地图是表示地理信息的图形,常常用来展示地理位置、地形、水路等信息。
为了使地图的尺寸和比例与实际地理位置保持一致,地图的制作过程中会用到一些数学原理和方法。
其中常用的数学法则包括:
尺度法则:地图的尺度是表示地图与实际地理位置的比例关系的数字,例如1:50 000意味着1厘米代表50 000厘米的距离。
投影法则:地图是将地球表面投影到平面上的,不同的投影方法会对地图的形状和比例产生影响。
常用的投影方法包括正射投影、球面投影和折射投影。
圆周率法则:圆周率(π)是表示圆周长与直径之比的数字,常用于计算圆的面积和周长。
三角函数法则:三角函数是用来计算三角形的各种参数的函数,例如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在地图制作中,三角函数常用来计算角度和距离。
以上这些数学法则在地图制作过程中都会用到,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展示地理信息。
数学地理知识点总结
数学地理知识点总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和地理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学科。
数学和地理之间有许多的联系和交叉知识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数学地理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和地理的联系首先,我们来谈谈数学和地理之间的联系。
数学和地理都是研究空间的学科。
数学是研究量、数、结构、变化等方面的学科,而地理则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两者之间有很多共同点,比如在地图上做距离和方向的计算,就需要运用数学的知识;在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方面也需要用到数学的知识。
所以,数学和地理之间有很多联系和交叉知识点。
1.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将地理空间信息进行整合、贮存、查询、分析和显示的一种技术。
而在GIS中会用到许多数学知识,比如用到几何学的知识来描述地理空间的形态,用到统计学的知识来分析地理现象的分布规律等等。
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理中经常会涉及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而这些地理知识也需要用到数学的知识,比如椭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球面上的距离和方向的计算,都需要用到数学的知识。
3. 地图的制作和应用地图是地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工具。
在地图的制作和应用中,会涉及到很多的数学知识,比如地图的比例尺、坐标系的选择、等角投影等等,都需要用到数学的知识。
总之,数学和地理之间有很多的交叉知识点,掌握数学知识对地理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数学地理的知识点接下来,我们将对数学地理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数学地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我们将针对性地对常见的数学地理知识点进行总结。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
地球的半径是约6400公里。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40000公里。
地球的表面积是约510000000平方公里。
2. 地球上的距离和方向地球上的距离和方向通常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
经度是指地球表面上某点与本初子午线的夹角,纬度是指某点与赤道的夹角。
而在计算地球表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和方向时,需要用到三角函数的知识。
解读数学与地理文化的神秘联系
解读数学与地理文化的神秘联系数学和地理文化是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领域,然而,在深入研究和解读之后,我们发现了它们之间神秘的联系。
本文将探讨数学与地理文化之间的联系,并解读其中的奥秘。
第一部分:数学与地理文化的背景数学作为一门严谨的学科,涉及到数字、形状、量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而地理文化则关注各地的地理位置、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虽然两者看似毫不相干,但它们却在一些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二部分:数学与地理文化的共同点1. 空间概念数学中的几何学研究了点、线、面等空间概念,而地理文化也涉及到地球、大陆、海洋等空间概念。
通过对空间概念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构造和地理现象。
2. 测量与数据分析数学中的测量和统计学与地理文化中的地图制作和数据分析有着密切的联系。
地理学家使用测量和统计技术来获取和分析各种地理数据,从而更好地了解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
3. 数字与地理坐标数学中的数字与地理文化中的地理坐标系统也存在联系。
地理坐标系统用于定位地理空间上的点,而数学中的数字系统则提供了一种精确描述和标识地理位置的方式。
第三部分:数学与地理文化的相互影响1. 数学在地理测量上的应用数学提供了测量和计算的工具,使得地理学家能够更准确地度量地球的大小、距离和角度。
这些测量结果又反过来用于地图制作和空间分析,为地理文化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2. 地理文化对数学发展的启示地理文化中的问题和需求促使数学家们思考和创造新的数学工具和方法。
例如,地图投影问题激发了数学家们对坐标变换和几何形变的研究,推动了数学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和发展。
第四部分:数学与地理文化的案例分析1. GP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是数学和地理文化结合的典型案例。
GPS利用卫星和数学算法来测定位置和导航,为航海、航空、地理测量等领域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2. 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是指将地球的曲面投影到平面上,以便于制作地图。
数学中的投影技术和变换理论为地理学家们解决地图投影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地图在课堂上的应用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地图在课堂上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数学地图基本概念;2、学会制作简单数学地图;3、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数学地图的基本概念;2、数学地图的分类和制作方法;3、数学地图在课堂中的应用;4、数学地图的作用和实用价值。
三、教学重点1、数学地图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数学地图的制作方法和应用。
四、教学难点1、如何在课堂上合理运用数学地图;2、如何体现数学地图的作用和实用价值。
五、教学方法1、讲解法:利用多媒体教师演示课件讲授,介绍数学地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制作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更加了解课程内容;2、体验式教学法:学生通过互动体验课程的内容,在制作数学地图的过程中锻炼解决题和思维能力;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在小组互相交流、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
利用多媒体教师演示课件,以图示形式呈现数学地图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讲解数学地图制作方法。
讲解界面规划、图形绘制、符号、标签、注释等多个方面的制作技巧,让学生掌握数学地图制作方法。
3、学生体验制作数学地图。
学生分组合作,参考讲解内容和演示课件,制作符合要求的数学地图。
4、学生展示制作的数学地图。
每组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数学地图,评选出最佳作品。
5、课堂思考和互动。
针对展示的数学地图,展开课堂思考和互动,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
七、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对课程的反应,包括学生的参与度、逐渐提高的解决问题和思维能力等;2、评选出最佳数学地图,评估每个学生的制作技巧和学习效果。
八、课后作业1、制作更多数学地图,巩固和提高制作技能;2、自由选择任意相关课程进行学习,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九、教学反思本文所介绍的小学三年级数学地图在课堂上的应用教案,旨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解决问题和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讲解法、体验式教学法还是合作学习法,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地图的使用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地图的使用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数学地图的使用教案,学生能够掌握以下内容:1、了解什么是数学地图,并学会如何使用数学地图来加深数学知识。
2、通过数学地图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明白和运用数学语言。
3、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数学地图的含义和作用,并学会如何使用数学地图。
2、如何通过数学地图进行语言的训练。
3、如何运用数学地图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
三、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数学地图进行语言的训练,特别是对于一些语言短缺的学生。
2、如何将数学地图的应用与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联系起来。
四、教学策略1、采用启发式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地图的运用,以及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普及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地图的应用。
3、适当增加实践环节,通过实际操作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地图。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向学生详细介绍数学地图的使用方法,以及数学地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互动式教学法:采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答方式,以检查学生掌握数学地图的情况。
3、实践教学法:通过让学生自己实践操作数学地图,来加深学生对数学地图的理解。
六、教学步骤本教案将分为以下步骤,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地图的应用:1、认知数学地图通过教师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数学地图的含义和作用,同时明确数学地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具体应用。
2、讲解数学地图的实际应用通过举例,将数学地图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联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地图的应用。
3、数学地图的使用方法详细介绍数学地图的使用方法,帮助学生发现数学地图的好处和应用方法。
4、数学地图的语言训练通过数学地图的使用,让学生学会使用数学语言,并掌握如何运用数学语言解决实际问题。
5、数学地图的数学思维训练通过数学地图的使用,使学生逐渐形成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评估1、教师将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来评估学生对数学地图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在地图学中的应用钟业勋1,2 胡宝清 1 乔俊军3(1,广西师范学,1a 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b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宁,530001;2,广西测绘局,南宁,530023;3,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武汉,430079)摘要:地图表示对象是地理空间中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这些表示对象间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客观在,使以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为研究对象的数学,与地图学关系密切。
本文论述了拓扑学和函数论、几何学、代数学、微积分、图论、集合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分形几何、模糊数学等在地图学中的应用,并对应用了多种数学工具和数学方法的数理地图学作了简要介绍。
数学在地图学中的广泛应用说明,数学在促进地图学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数学;拓扑学;代数学;微积分;集合论;地图学;应用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学科[1]。
地图表示和反映的对象是地理空间中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也即是地球上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土壤圈交互作用的区域内的事物[2]。
空间地学实体间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客观存在,决定着数学与地图学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本文根据数学在地图学中的应用,分别对拓扑学和函数论、几何学、微积分等进行论述。
1 拓扑学和函数论地图投影是地图的数学基础。
地图投影也就是建立平面上的点(用平面直角坐标或极坐标表示)和地球表面上的点(用纬度ϕ经度λ表示)之间的函数关系,即⎭⎬⎫==),(),(21λϕλϕf y f x (1) 不同的1f ,2f ,决定着不同的具体的地图投影[3]。
地图投影变换,定义为两个二维场间的拓扑变换。
若视地球表面为一剪开的具有曲线坐标ϕ,λ的二维场,那么,地图投影及其逆变换就是投影变换的一个特例[4]。
所谓拓扑变换,是一种既不撕破也不捏合,但允许将图伸缩和弯曲的变换[5]。
图1中的两幅南美洲地图,直观地表示了拓扑变换的含义。
根据拓扑学中网的数学定义,可以导出地图学中坐标网、水网、道路网等地图网络的数学定义[6]。
因变量是自变量的函数[7]。
(1)式中,x ,y 因给定的ϕ,λ值而变,x ,y 是ϕ,λ的函数。
获得x 的f 1和获得y 的f 2是两个不同的函数。
对应、映射、变换都是函数的同义词[8]。
地图符号是地图的语言。
地图符号本质上是制图物体在三重拓扑映射下的平面象。
这三重拓扑是:三维空间X 到地球椭球面S 的映射f : X →S ,椭球面S 到制图者认知结构Y 的映射g : S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71250,4066100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专项(NCET-06-0760). 广西自然科 学基金重点项目(0832021Z).作者简介:钟业勋(1939-),男,教授,研究方向:地图学理论。
E-mail:gxzyxun@Y 以及Y 到二维平面Z 的映射q : Y →Z 。
设x 为制图区域A 内的制图物体,X ⊂∈A x ,则 S A f x f ⊂∈)()(为其椭球面上的投影,Y A gf x gf ⊂∈)()(为制图者关于x 及f (x )的知识,它以观念形态存在于制图者的认知结构Y 中。
Z A qgf x qgf ⊂∈)()(则为地图符号。
制图者根据地图专题选定x 的属性,通过主观干予保证x 与qgf (x )的一一对应性[9]图1 南美洲在两种不同投影中的形状Fig1. Form of South America in Two Different Projection2 几何学以著名的第五公设(平行公理)演绎出来的几何体系,称为欧几里得几何。
透视方位投影就是利用欧氏几何建立地图投影的传统方法。
透视方位投影,根据视点与地球球心距离的大小,又可分为正射投影(视点在无穷远)、外心投影(视点位于球面外有限距离处)、球面投影(视点在地球面上)和球心投影(视点在地球中心)。
我国学者李国藻创设的双重方位投影也属几何方法建立的投影[10]。
投影变形在地图投影中不可避免,笔者在文献[11]中对此用几何方法给出了形象的证明。
地图应用中常有面积量算。
面积量算中的几何图形计算法、方格法、平行线法、经纬网络法等量算方法,都基于几何学的基本原理[12]。
3 微积分微积分在地图学中的应用相当普遍。
建立地图投影的基本公式时,求一阶基本量(也称高斯系数)E 、F 、G 、H 是推导公式的基础,这过程要对椭球面上的微分梯形沿经线、沿纬线、沿对角线微分,一阶基本量的表达式也是关于ϕ或关于λ的偏导数。
等角条件、等积条件、等距离条件的确定,也包含一系列的微分和偏导数运算。
从赤道至纬度ϕ之间的子午线弧长S 表现为积分:⎰--=ϕοϕϕd e e a S 2/3222)sin 1()1( (2)(2)式中a 为地球椭球的长半径,e 为第一偏心率。
椭球面上由经线21,λλ,纬线21,ϕϕ围成的球面梯形面积的积分式为:⎰⎰=2121ϕϕλλλϕd M N d F (3)(3)式中的M 为子午圈曲率半径,N 为卯酉圈曲率半径。
在等积投影的计算中,需求经差1弧度的从赤道至纬度ϕ的球面梯形面积(以平方千米为单位)。
高斯-克吕格投影的x ,y 坐标公式推导过程,需要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微分和导数、偏导数运算。
我国杨启和教授通过对高斯-克吕格投影族的研究[13],推导出高斯-克吕格投影族长度比公式为2/1221⎥⎥⎦⎤⎢⎢⎣⎡⎪⎭⎫ ⎝⎛∂∂+⎪⎭⎫ ⎝⎛∂∂=l y l x r μ (4)高斯-克吕格投影族子午线收敛角公式为l y l xt g r ∂∂∂∂= (5)这两式都包含着x 、y 关于l (经差)的偏导数。
4 代数学代数学中把形如F 1(x , y , …, z )= F 2(x , y , …, z )的等式称为方程。
方程即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以地球椭球长半径a 和短半径b ,以地心为坐标原点的椭球面方程为1222222=++b z a y a x(6)多圆锥投影、伪圆柱投影和圆柱投,其经线都对称于中央经线,其经线方程表现为纬度ϕ或ϕ的函数ψ的高次幂方程[14]:⎪⎭⎪⎬⎫+⋅⋅⋅+++=+⋅⋅⋅+++=----)1(2142211215231n j in j i j i io ij m j im j i j i j io ij b b b b y a a a a x ϕϕϕϕϕϕϕ (7) 若f (x ), g (x )中至少有一个是初等超越函数,则方程f (x )= g (x )称为初等超越方程(简称超越方程)。
由赤道至纬度ϕ的子午线弧长公式,即本文的(2)式,经变换后表现为(采用IUGG75椭球参数):ϕϕϕ4sin 833.162sin 528.160380046.111133+-=Sϕϕ8sin 00003.06sin 022.0+- (8)经差1弧度,由赤道至纬度ϕ的椭球面梯形面积为⎥⎦⎤⎢⎣⎡-++--=ϕϕϕϕs i n 1s i n 1ln sin 1sin 24)1(2222e e e e e e a F (9)等角表象函数U 公式为)245(tan )245tan(ψϕ+︒+︒=e U (10) (10)式中之)sin (sin 1ϕψe -=。
上述(8)、(9)、(10)式都属代数学中的超越方程。
笔者在文献[15]中给出了这类超越方程的反解程序(已知S 、F 或U 反解纬度ϕ)。
地图表示对象中,不乏空间曲线,空间曲线的方程形式为[16]:⎭⎬⎫==0),,(0),,(21z y x F z y x F (11)布尔代数又称逻辑代数,是阐释计算机计算原理的数学基础。
对以点为基本元素的地图图像系统,以地图符号为基本元素的地图符号系统和地图图层为基本元素的地图图层系统,笔者证明了它们都属于布尔代数系[17-19]。
笔者还论证了地图编过程实质上是通过有限的制图综合算子的布尔运算的过程[20]。
5 图论文献[21]给出了图的经典定义。
由于地图是图的集合中的子集,“地”字的限制,使它与其他图种如电路图、植物图等有本质的区别,使其具有地图的基本特性[22]。
由于地图至少要有一个点作为内容,才能成其为图。
而一个点按图的定义叫平凡图。
考虑到内图廓线存在的必然性,所以任何情况下,地图都满足标准的图的定义,这是地图存在的逻辑基础。
笔者在文献[23]中,在给出地图内容和形数学表述的基础上,给出了严密的地图数学定义。
地图符号可分为点状符号、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三大类。
点线符号构成图G ,而面状符号则是图G 的平面嵌入,即平面图G 之平面嵌入,把平面分成若干个连通的封闭区域,每个区域叫做图G 的一个面,那个无界面叫做图G 的外面。
从图论观点,又揭示了面状地图符号为点线地图符号构成的图G 的平面嵌入这一特性[24]。
图论也阐释了图形(由点线符号构成)与背景(由面状符号构成)在生成原理与视觉感受上的本质区别。
6 集合论地图所表示的地学实体,如居民地、道路网、水系、地貌等,本质上是不同性质的点的集合。
地图符号具有性质特征i ,表象特征(颜色)j ,浓淡层次t 三种基本特征。
这些基本特征,是推出黑白地图、彩色地图等地图点集模型的基础[25]。
分类是我们认识事物、处理信息的一个基本步骤。
地图符号分类体系中的每一种分类方法,都是按一定的标志将符号分成若干集合族,不同的标志,就构成不同的分类。
例如,按符号定位部分的几何性质,可分为点状、线状和面状地图符号;按符号与地图比例尺的相关性,可分为依比例符号、不依比例符号和半依比例符号[26];按地图符号是否反映现实存在可分为模拟和虚拟地图符号,等等[27,28]。
集合论为地图内容分类提供了数学工具。
不同的地貌形态可视为一定区域内任意点i 对确定的地貌特征点P 的高差满足某一条件的点的集合。
设地貌特征点P 的邻域为A ,对于A i ∈,若D H H i =-ρ,根据条件D 的不同,可分别对斜坡、山、山脊、凹地、谷地、鞍部等给出定义[29]。
山地和平原通过海拔高程和起伏度条件限制可以统一其定义[30]。
应用集合论的邻域概念,通过地貌特征点所满足不同约束条件,可以建立地貌形态数学定义严密体系[31] 。
集合X 上的自反、反对称和传递关系称为偏序关系,用“≤”表示,具有偏序关系的集合称为偏序集[32]。
而定名量表、顺序量表、间隔量表和比率量表等地理变量量表,其本质上是满足某种条件的源数据偏序集(X ,≤)的简化,不同的简化偏序集(A ,≤)对(X ,≤)具有包含关系且具有不同的形式[33]。
7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概率论是从数量的侧面来研究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的一门学科。
地貌形态有时表现为概率论中的正态分布,但大多数表现为皮尔逊Ⅲ型分布。
皮尔线Ⅲ型曲线为英国学者皮尔逊创立,在地图制图中颇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