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危害因素的辨识与风险评价
危害因素的辨识与风险评价人因因素主要是指由于员工的错误操作、疏忽大意、缺乏安全意识等而导致发生事故的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员工的不正确的工作姿势、不安全的工作习惯、对个人防护装备的不正确使用等。
物理因素是指工作场所内与员工直接接触的一些物理性因素,如高、低温、噪音、震动、辐射等。
这些物理因素可能会对人的身体产生损伤或不适,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化学因素是指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化学物质,如粉尘、气体、液体、蒸汽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对人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需要正确识别和评估,采取相应的防护和控制措施。
生物因素是指工作场所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因素。
这些生物因素可能引发传染性疾病,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有必要对工作场所进行生物因素的辨识和评估,采取相应的防护和控制措施。
机械与设备因素是指工作场所中可能存在的缺陷、故障、错误操作等与机械设备有关的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机械故障、事故、伤害等,需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环境因素是指工作场所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环境特征,如通风不良、电气设施不安全、照明不足等。
这些环境因素可能对员工的安全和健康产生潜在威胁,需要在辨识和评估后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风险评价是指对危害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具体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后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风险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预防与控制措施的紧急性和优先级,以便合理和有效地分配资源。
风险评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识别潜在危害:通过对工作环境、作业流程和员工行为的观察和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因素。
2.评估风险概率与后果:根据危害因素的特点、员工的暴露程度和潜在影响,评估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后果,以确定风险级别。
3.制定控制和预防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和预防措施,以降低或消除风险的概率和后果。
4.实施措施和监测效果:根据制定的控制和预防措施,对其进行实施和监测,确保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术语
• 二类危害源 •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
境不良、管理上的缺陷。 行人被撞.flv
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术语
• 所有危害因素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从本质 上讲,之所以能造成危险、危害后果(伤亡 事故、损害人身健康和物的损坏等)均可归 结为存在能量、有害物质(一类危险源)和 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二类危险源)两 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导致能量的意外释 放或有害物质泄漏、散发的结果。故存在能 量、有害物质和失控是危害因素产生的根本 原因,都是危害因素。
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术语
• 危险源 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
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和状态。 危险源可以是存在危险的一件设备、一处设施
或一个系统,也可能是一件设备、一处设施或一 个系统中存地危险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可能产生 不期望后果的人或物。液化石油气在生产、储存、 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泄露,引起中毒、 火灾或爆炸事故,因此充装了液化石油气的储罐 是危险源;
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图片
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术语
• 风险 某一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
的组合。 • 隐患
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良,管理上的缺 陷。
绿灯也要减速.flv
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术语
• 环境因素 • 是指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
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术语
• 危害因素 •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可能导致
人员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 坏、有害的环境影响或这些情况组合的要 素,包括根源和状态。 • 根源:导致事故的前提。一类危险源。 • 状态:导致事故的条件。二类危险源。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管理制度风险评价是指对危害因素和危险源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确定风险
的程度和可能的后果。
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评价对象:确定要评价的危害因素或危险源。
2.收集相关信息:收集与评价对象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包括工作场所
的情况、工作方式、人员素质等。
3.评估风险的可能性:根据相关的资料和信息,评估危害因素或危险
源发生的可能性。
4.评估风险的后果:评估危害因素或危险源发生时可能导致的后果和
影响。
5.评估风险的程度:综合考虑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评估风险的程度,确定其优先级。
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是指为了减少或消除风险,保护工作场所和工作人
员安全健康,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风险控制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确定控制风险的目标和方法。
2.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控制策略,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
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等。
3.风险管理计划: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任务、
责任和措施,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4.风险监测和评估:定期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5.风险沟通和培训:加强风险沟通和培训,提高员工对风险的认识和控制能力,增强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
总之,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管理制度在工作场所安全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系统地辨识危害因素、评价风险和制定控制措施,可以减少和消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因素,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
目的: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制定控制措施,编制作业活动安全操作规程,控制风险。
选定作业活动。
3
分解工作步骤。
4
把正常的工作分解为几个主要步骤,即首先做什么、其次做什么等等。
5
用几个字说明一个步骤,只说做什么,不说如何做。
6
班组集体讨论。
工作危害分析(JHA)
识别每一步骤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和后果。 识别思路:1、谁会受到伤害?(人、财产、环境)2、伤害的后果是什么?3、找出造成伤害的原因(危害) 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管理措施、人员胜任、安全设施
风险及风险评价
风险—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接受范围的全过程。 可承受的风险—根据用人单位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方针,用人单位可接受的风险。
风险及风险评价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 ×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风险度R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可能性L
1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风险度
等级
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
实施期限
20-25
巨大风险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立刻
15-16
重大风险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发生死亡
部分装置( > 2套)或设备停工
大规模、公司外
重大国际国内影响
4
潜在违反法规
丧失劳动能力
2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停工
公司内严重污染
行业内、省内影响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辨识、评价制度(5篇)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辨识、评价制度根据本项目工程内容、参考相近项目职业健康危害情况,按照集团公司项目管理标准要求,根据南宁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对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要求,项目部安全总监督导、安质部组织施工技术部、物资设备部、综合部等部门相关人员对本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与评价,汇总成表。
在以后的工作中根据此清单实施相应的防范控制措施及相应职业健康安全交底,确保项目部职业健康安全受控,安全目标顺利实现。
一、按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____年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十大类:1、粉尘类;2、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3、化学物质类;4、物理因素;5、生物因素;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原则1、识别要全面;2、分析要主次分明、重点突出;3、评价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4、同时要明确分布范围及危险度。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辨识、评价制度(2)是指对工作环境中的各种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障职工的健康与安全。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辨识是指对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辨别,包括物理危害因素(如噪音、震动、辐射)、化学危害因素(如有害气体、粉尘、毒物)、生物危害因素(如病原体、致病生物)、人因危害因素(如劳动强度、工时、工作制度)等。
通过对这些危害因素的辨识,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职工受到的危害。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评价是根据前述辨识的结果,对危害因素的强度、频次、时间和范围等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
这可以通过采集样本、测量、监测等手段,获取对危害因素的准确信息,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评价结果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职业病的发生危害程度,为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和防范措施提供依据。
危害因素的辨识与风险评价
辩识方法辩识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采取一种或结合多种评估方法。
主要的评价方法有询问交谈、现场勘查、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平安检查〔SCL〕、工作危险源分析〔JHA〕、预先危害因素分析〔PHA〕、故障假说分析〔WI〕、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危害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
危害因素辩识方法第一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各种能量或危险物质。
1、危险物质辨识:如氢气、原油、天然气、液化气、汽油、乙决、甲烷、煤油等可燃物质;硫化氢、一氧化碳、氯、氨、二氧化碳、氮气二氧化硫、甲醇等有毒物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
2、能量辨识:辨识产生、供应能量和能量的载体。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具的动能的各类机械运动部件、工件和人体及产生的机械性、动力性等振动部件。
b.具有势能的平台及坑、井、沟口处等场所上的人体和物体。
c.带电体的电能,包括雷电、静电;d.高温设备和管线的热外表、高温介质及剧烈热反响工艺装置的热能及低温介质所具有的冷量。
e.盛装具有能量的介质的压力容器。
f.机械性、动力性等噪声的声能。
g.化学反响的化学能。
h.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等非电离辐射等。
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对第一类危险源控制设施和措施失控的状态和行为。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设施和措施缺陷。
无控制设施和措施或控制设施不符合法律、法规、标准和设计标准等要求。
控制措施不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人员失误:人的不平安行为中产生不良后果的行为。
3、管理缺陷:缺少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工作职责不明确;组织不全;缺乏协调或协调不当、检查不及时、不到位;奖惩不清楚;培训不到位等。
4、作业环境和场所不良: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的温度、温度、风雨雪、照明、视野、噪声、扰动、通风换气,色彩、作业区环境不良等环境因素。
危险源识别方法简介一、工作危险源分析〔JHA〕:是一种较细致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危险源的方法,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险源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危险源。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
危害因素/危险源/环境因素
3.11危害因素 HSE hazard identification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 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有害的环境影响或这些情况组合 的要素,包括根源或状态。 3.4 危险源 hazard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 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6 环境因素 environmental aspect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 要素。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 响的环境因素。
有计划工作和临时性活动
• • • • • • • 设备、电器日常维修 锅炉点火 更换压力表 吊装作业 动火作业 清洗作业 加盘根等等
相关方人员的临时作业或来访
• 承包方人员的临时施工作业和活动 • 协作/合作方人员的施工作业和பைடு நூலகம்动 • 其它多种临时来访者的活动
生活和应急设备设施
• 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和服务,包括:宿 舍、食堂、饮用水等。 • 消防、应急、急救、劳保、警示、防 护、污染防治设施等。
29 轻伤事故 300 无伤害事件 1 死亡
1666件死亡重伤事故
千万次的隐患
事故系统要素4M
事故
管理欠缺
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环境不良
• • • •
人Men:人的不安全行为; 机Machine:机的不安全状态; 环Medium:环境不良; 管理Management:管理欠缺。
事故隐患
Hidden Peril
环境因素的描述(名词 + 动词
第一种描述 名词 动词 第二种描述 名词 动词 浪费 消耗 利用 第三种描述 名词 动词
污染物质或污 排放 能源资源: 染因子: 处置 如水、电、气等 如噪声、废水、 泄漏 能源,物料 废气、SO2、 遗弃 物质,矿产、 固体废弃 土地、耕地 物、危险 等自然资源 等 品、化学 品等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
风险等级划分
低风险:可接受风 险,无需采取措施
中等风险:需要采 取措施降低风险
高风险:需要立即 采取措施消除风险
极高风险:需要立 即停止作业,采取 紧急措施消除风险
风险控制措施
消除风险:通过 改变生产工艺、 设备、材料等, 消除危险有害因
素
降低风险:通过 减少接触时间、 降低接触强度等, 降低危险有害因
素
危险源分类
人为因素:操作失误、违章 作业等
设备因素:设备故障、设计 缺陷等
环境因素:恶劣天气、自然 灾害等
管理因素:安全管理不到位、 规章制度不完善等
典型危险有害因素
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如机械设备、电气设 备、辐射等
管理性危 险有害因 素:如安 全管理制 度、安全 培训、应 急救援等
01 06
风险监控与改进
建立风险监控体系,定期对 风险进行评估和监控
A
持续改进风险管理流程,提 高风险管理水平
C
B
制定风险应对措施,确保风 险得到有效控制
D
加强风险培训和教育,提高 员工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谢谢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
目录
01.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02. 风险评价 03. 风险管理
识别方法
现场调查法:通 过实地考察,了 解生产过程中的
危险有害因素
经验法:根据以 往的经验和案例, 识别危险有害因
素
安全检查表法: 使用预先编制的 安全检查表,对 生产过程进行系
统检查
事故树分析法: 通过分析事故发 生的原因和条件, 识别危险有害因
05
社会性危险有害因素: 如社会治安、交通安 全、自然灾害等
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如化学品、有毒气体、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1〕作业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基本步骤①识别确定作业活动及活动场所,形成作业活动清单;②对各项作业活动及活动场所中的危害因素及风险进行辨识;③对与各项危害因素有关的风险进行评价;④判定危害因素及风险级别,确定是否构成重大危害因素及风险;⑤针对评价中需要控制的风险,制定风险控制措施;⑥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的更新。
〔2〕作业区〔大队〕主要领导审批作业区级普通危害因素〔见附表4〕和重大危害因素台帐〔见附表5〕,并将重大危害因素台帐报厂安全环保科;工艺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以下简称为“工艺危害分析〔PHA〕”工艺危害分析是通过系统的方法来识别、评估和控制工艺过程中的危害,包括后果分析和工艺危害评价,以预防工艺危害事故的发生。
工艺危害分析是装置生命周期内各个时期和阶段辨识、评估和控制工艺危害的有效工具。
〔1〕工艺危害分析的时机生产装置在以下阶段可以进行PHA:新改扩建项目、在役生产装置〔2〕工艺危害分析的方法推荐使用的分析方法:故障假设/检查表法〔What If/Checklist〕、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故障树分析〔FTA〕。
〔3〕工艺危害分析方法的合用范围HAZOP :应用于新改扩建项目投用前、高危害工艺装置生产阶段。
What If/Checklist:应用于低危害工艺装置生产阶段、停用封存、拆除报废阶段、工艺变更过程。
FMEA:应用于分析在役装置的关键组件及其对整个系统的影响,也可以辨识共因失效和单一组件失效导致的危害事件、事故。
FTA:应用于由HAZOP 和What If/Checklist 识别出来的特定事件的分析。
〔4〕工艺危害分析的频次高危害工艺装置生产阶段每三年一次,其他生产装置每五年一次。
〔5〕工艺危害分析的实施公司将首先采用HAZOP 方法陆续对公司的所有生产装置开展工艺危害分析,具体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危(wei)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工作管理规定》执行。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识别潜在危险因素:通过观察、调查和分析,识别潜在的危险因素。
这些潜在的危险因素可能来自于物理环境、化学品、生物因素、人为因素等。
2.评估危险程度:对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确定其对身体健康和环境的风险程度。
这可以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其可能的后果来进行评估。
3.确定风险边界: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各种风险的边界。
这可以帮助我们决定做出哪些改变和采取哪些预防措施来降低风险。
4.制定控制措施: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或控制风险。
这可能包括改变工作流程,提供个人防护装备,或者在必要时进行培训。
5.监控和修正:定期对已采取的措施进行监控和修正。
随着时间的推移,因素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进行定期的评估和调整。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和工作场所,保护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通过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危险因素,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或消除这些风险。
因此,在任何环境中,对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和风险评价都是非常重要的。
这可以有效地预防潜在的事故和伤害,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都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工业生产中、建筑工地上,还是在医疗机构、实验室中,都存在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
这些危险因素可能对人们的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对其进行识别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在工业生产中,识别危险因素是确保员工安全的首要任务。
大型机械设备、高温、高压、有害化学品等都可能对员工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工厂和企业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识别。
这可以通过现场勘察、事故案例分析、专家评估等方式进行。
例如,通过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观察作业过程中的潜在危险等,可以识别出存在的风险因素。
在建筑工地上,危险因素可能来自于高空作业、大型机械设备、物体坠落等。
在工地开工前,建筑公司需要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出潜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风险。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在现代社会中,各种危害因素随处可见,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因此,为了减少这些风险并确保人们的安全,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探讨,并提供一种合适的格式用于辨识、评价和控制危害因素。
一、危害因素辨识危害因素辨识是指对潜在的、实际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界定的过程。
在进行危害因素辨识时,我们需要对可能引发危害的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以下是危害因素辨识的几个关键步骤:1. 收集信息:收集与危害因素有关的各种信息,包括过去发生的类似事故、相关统计数据、专业知识和领域内的研究成果等。
2. 识别危害因素:将信息进行整理和筛选,通过归纳总结的方式识别出所有潜在的危害因素,并进行分类。
3. 界定危害程度:对识别出的危害因素进行评估,确定其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的潜在危害程度。
4. 制定处理措施:根据危害因素的程度和可能引发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以减少危害。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对危害因素辨识的结果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以确定其对人员、设备和环境的风险程度,并为风险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以下是风险评价的几个关键步骤:1. 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有关危害因素的数据,并进行充分的分析和处理,确定评估的指标和方法。
2. 评估过程:根据前期的危害因素辨识结果,对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
其中,定量评估可通过计算概率和影响的乘积来实现。
3. 风险等级划分:根据评估结果,将风险等级划分为不同的级别,以便后续的风险控制工作。
4. 结果呈现:将评估结果以图表或报告的形式进行呈现,便于决策者和相关人员了解风险情况。
三、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在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风险的过程。
以下是风险控制的几个关键步骤:1. 风险控制策略制定: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这些策略可以包括事前预防、事中监控和事后处理等方面的措施。
危害因素的辨识与风险评价
辩识方法辩识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采取一种或结合多种评估方法。
主要的评价方法有询问交谈、现场勘查、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安全检查(SCL)、工作危险源分析(JHA)、预先危害因素分析(PHA)、故障假说分析(WI)、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危害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
危害因素辩识方法第一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各种能量或危险物质。
1、危险物质辨识:如氢气、原油、天然气、液化气、汽油、乙决、甲烷、煤油等可燃物质;硫化氢、一氧化碳、氯、氨、二氧化碳、氮气二氧化硫、甲醇等有毒物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
2、能量辨识:辨识产生、供给能量和能量的载体。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具的动能的各类机械运动部件、工件和人体及产生的机械性、动力性等振动部件。
b.具有势能的平台及坑、井、沟口处等场所上的人体和物体。
c.带电体的电能,包括雷电、静电;d.高温设备和管线的热表面、高温介质及剧烈热反应工艺装置的热能及低温介质所具有的冷量。
e.盛装具有能量的介质的压力容器。
f.机械性、动力性等噪声的声能。
g.化学反应的化学能。
h.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等非电离辐射等。
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对第一类危险源控制设施和措施失控的状态和行为。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设施和措施缺陷。
无控制设施和措施或控制设施不符合法律、法规、标准和设计规范等要求。
控制措施不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人员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中产生不良后果的行为。
3、管理缺陷:缺少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工作职责不明确;组织不全;缺乏协调或协调不当、检查不及时、不到位;奖惩不分明;培训不到位等。
4、作业环境和场所不良: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的温度、温度、风雨雪、照明、视野、噪声、扰动、通风换气,色彩、作业区环境不良等环境因素。
危险源识别方法简介一、工作危险源分析(JHA):是一种较细致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危险源的方法,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险源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危险源。
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潜在危害因素的辨识和风险评价,能够有效控制和减少事故和灾害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程序及其重要性。
1. 危害因素辨识危害因素辨识是指对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潜在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和识别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危害因素的特点和性质,为后续的风险评价提供依据。
危害因素的辨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1 现场巡视和观察:通过对企业现场的巡视和观察,识别存在的各种潜在危害因素,如机械设备的故障、不良操作行为等。
1.2 数据分析和统计:通过对历史事故数据的分析和统计,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识别出与安全相关的关键因素。
1.3 专家意见和经验总结:借助企业内外部的专家知识和经验,进行危害因素的辨识,以期在发现和识别潜在危害因素时能够得到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2. 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在危害因素辨识的基础上,对潜在风险的程度、范围和可能性进行评估的过程。
通过对风险进行评价,企业可以合理地安排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或减小风险的发生。
风险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2.1 风险识别和分类:对辨识出的潜在风险进行归类和排序,以便进行重点关注和处理。
2.2 风险程度评估: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可能性和频率等因素,对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以确定其对企业的影响程度。
2.3 风险控制措施评估:评估已采取或预计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完善措施。
3. 风险控制程序风险控制程序是为了对辨识和评估出的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而制定的操作程序。
其目的是保护企业的安全和利益,减少事故和灾害的发生。
风险控制程序的主要内容包括:3.1 风险预防控制: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如改善设备和工艺、加强培训和教育等,预防风险的发生。
3.2 风险控制措施实施:将评估出的风险控制措施具体落实到实际操作中,确保风险得到控制。
3.3 风险监测和评估:对已实施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
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doc
附件1:
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1.危险因素的分类
《生产过程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GB/T13816-2019)为依据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具体见《工作前安全分析管理规定》的附件6。
2.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1)基本方法
可采用询问与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类比法;分析等方法。
(2)具体方法
可采用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分析法;头脑风暴法;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工艺危害分析、作业条件危险分析法等。
3、风险评价的方法
(1)装置、设施、活动、过程等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用作业条件危险分析法(LEC)法,具体见《工作前安全分析管理规定》的附件4。
(2)职业健康风险评价采用噪声、粉尘、毒物分级法。
具体见《噪声、粉尘、毒物分级法》。
具体数据应采用各季度检测数据。
4、风险削减措施
应有针对性地制订风险削减措施,至少为1-2条,同时,写清需执行的相关规章制度。
5、统计与汇总
岗位人员填写《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调查表》见附件2,由单元长负责修改,报安全员进行二级单位汇总。
各单位形成本单位的《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汇总表》。
危险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要求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伤害风险的状态。
可能导致伤害或者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者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者状态。
某一特定危(wei)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危(wei)险源分类:根据危(wei)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的作用,分两大类:——第一类危(wei)险源(能量意外释放):生产过程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能量(能源/能量载体)或者危(wei)险物质。
防止第一类危(wei)险源导致事故——约束/限制能量/危(wei)险物质,控制危(wei)险源。
——第二类危(wei)险源:导致能量或者危(wei)险物质约束或者限制措施破坏或者失效的各种因素。
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因素。
两类危(wei)险源的相互关系第一类危(wei)险源是能量主体,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wei)险源是第一类危(wei)险源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两类危(wei)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进行危(wei)险源辨识时,先辨识第一类危(wei)险源;再辨识第二类危(wei)险源。
危(wei)险源存在于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必须要对系统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分清主要危(wei)险源及其相关的危(wei)险性、有害性。
危(wei)险源辨识不要发生遗漏,要全面进行分析,以免留下隐患。
惟独认识到它是危(wei)险源,才干对它进行风险评价,才干对它采取措施。
对危(wei)险源,要分析其触发事件,也就是危(wei)险源浮现的重要依据或者设想的事故模式或者后果。
其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划分作业活动辨识危(wei)险源评价风险风险控制的策划实施风险控制计划评审控制计划的适宜性(必要时)进行危(wei)险源辨识首先要划分作业活动,危(wei)险源辨识针对作业活动进行。
划分作业活动就是当我们需要辨识比较复杂的对象时,先将其分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部份,使我们能够比较容易、清楚地对其危(wei)险源进行辨识。
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是一种用于识别和评估潜在危险因素的方法。
它是一种关键性的过程,可以帮助组织预测和减少各种风险对其运营和发展的影响。
在进行危害因素辨识时,我们需要首先确定可能对组织造成负面影响的各种因素。
这些因素可以包括内部因素(如人员不当操作、设备故障、组织结构等)、外部因素(如自然灾害、政策变化、竞争环境等)以及其他相关因素。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来识别可能的危害因素。
例如,我们可以进行文献综述、专家咨询、调查问卷、头脑风暴等方法来搜集信息,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
识别了危害因素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一个综合分析的过程,用以确定可能的风险程度和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它可以帮助组织确定哪些危害因素对其业务运营具有最高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
风险评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评估潜在危害因素的严重性:在这一步骤中,我们需要确定危害因素对组织的潜在影响程度,包括可能引发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
2. 评估风险的可能性:这一步骤是用来确定危害因素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我们可以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来评估风险的概率。
3. 综合评估风险:将严重性和可能性结合起来,综合评估危害因素的风险程度。
一般来说,风险可以分为低、中、高等不同级别。
4. 制定风险管理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来降低风险。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预防控制、纠正控制、应急响应等。
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能够帮助组织预测和管理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风险对组织运营和发展的影响。
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定期进行更新和调整,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风险环境。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是指对其中一种特定活动、工程、产品或系统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并对其风险进行评价的过程。
通过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以防止事故和损害的发生。
在进行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的过程中,常采取如下步骤:1.确定范围:首先明确活动、工程、产品或系统的范围和目标,明确需要进行风险评价的具体对象。
2.辨识危害源:通过对活动、工程、产品或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危险源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化学品、热源、高处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健康危害或财产损失的因素。
3.分析危害源的特性:对每一个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详细分析,了解其具体特性、潜在危害和可能导致的损害程度。
例如,对于机械设备来说,需要了解其运行原理、可能发生的故障模式以及可能导致的人身伤害程度。
4.评估风险:在了解危险源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各个危险源的风险等级。
风险等级通常通过估算风险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来确定,以便对风险进行分类和优先处理。
5.控制风险: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或消除危险源的风险。
控制措施可以包括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体防护等。
例如,对于存在高处作业的风险,可以采取安全护栏、安全带等措施进行控制。
6.监控和复查:实施控制措施后,需要定期监控实际风险的变化和措施的有效性,以便及时调整措施并进行复查。
通过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可以有效地预防和避免潜在的事故和损害。
同时,它也是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对于一些特定的活动和工程,必须进行风险评价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总而言之,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对于保障人身安全、健康和防止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可以识别和评估各种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帮助我们制定合理的控制措施,确保活动、工程、产品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3篇)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害因素,是说明事故发生的原因,即人、物、环境、管理几方面的缺陷,危害是造成事故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指可能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危害辨识指识别危害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为什么能发生,怎样发生的过程。
危害辨识的两个关键任务是辨识可能发生的特定的不期望的后果;辨识导致这些后果的材料、系统、过程和设备的特性。
风险评价利用系统工程方法对拟建或已有工程、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及其可能发生的后果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并根据可能导致的事故风险的大小,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工程、系统安全的过程。
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负责公司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组织领导工作,并提供重大危险控制所需的资源。
安全环保部负责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重大风险因素控制计划的制定。
对不可承受风险控制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负责环境污染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负责环境污染不可承受风险的治理和控制计划。
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生产工艺、工程项目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负责生产工艺、工程项目方面的不可承受风险治理项目的立项管理。
按照“三同时”的要求,保证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职业安全健康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负责组织电气、机械设备设施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负责电气、机械设备设施不可承受风险治理项目的立项管理。
负责本单位作业范围内的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
负责作业范围内的不可承受风险治理项目的立项管理。
实施本单位评价出的风险因素的控制计划。
安全专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小组组长由安全环保部部长兼任,副组长由安全环保部主管人员兼任;生产工艺、工程项目专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小组组长由生产技术部部长兼任,副组长由生产技术部副部长兼任;电气、机械设备设施专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小组组长由生产技术部部长兼任,副组长由生产技术部主管电气、机械设备人员兼任;专业小组成员: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电气、机械设备技术管理人员、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人员。
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
a、发生频次的因子 等级
Ⅰ
Ⅱ
Ⅲ
发生频次 连续发生 间接发生 偶然发生
得分 5 3 1
b、影响的范围 等级
Ⅰ
Ⅱ
Ⅲ
发生范围 超出社区 社区周围 场界内
得分 5 3 1
2、制定各级应急预案。对评价出的厂级、班站级重大 危害因素,所在班站都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有效控 制与管理,同时针对评价出的重大风险应制定各级 应急预案。
3、各基层班站应保存风险评价的过程及结果,并形成风 险评价报告,风险评价报告中应包含下列内容:
评价目的 评价组织机构 班站自然状况 班站生产概况 班站的危害因素及辨识 危害因素及风险评价依据 评价方法的选择 评价取值过程 形成班站一般危害因素台帐 形成班站重大危害因素台帐(班站级、厂级、公司级) 对重大危害因素采取的风险削减和控制措施 评价结论
的培训。 ⑵ 岗位员工将识别出的本岗位的工作场所及相关作业
活动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填写《危害因素辨识清单》。
⑶作业区风险评价小组要按照公司《工作前安全分析 管理办法》组织针对每项作业活动进行JSA,有组织 的识别危害因素,形成每项作业活动《危害因素辨 识清单》。
⑷ 作业区风险评价小组将全员填写的调查表中识别的 作业活动危害因素及JSA小组识别的危害因素按照作 业活动的类别顺序进行整理汇总形成作业区“《危 害因素辨识清单》”
1
取样
物质、静
电、低温
易燃易爆物质、
2
脱水
静电、低
温
危害事件 火灾爆炸
中毒 冻伤 火灾爆炸 破损 中毒 冻伤
触发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故隐患
Hidden Peril
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二、危害因素、危险源、环境因 素概念及相关理论
HSE管理体系相关理论
理论Biblioteka HSE管理体系是建立在“所有事故 都是可以避免的”这一管理理念上的, 即: 如果我们能够预先知道会发生 特定的一种危害,我们就能够通过管理 和发挥我们的技能来避免事故发生或是 设法使人、环境和财产免受损害,即能 够对风险进行控制。
假若数字在 “5” 或以上 可以循环再用, 而且数字愈 大愈安全。
假若小于 “5”,即 “4” 及以下,甚至没有数字,请勿 重复利用或加热使用。
安全经验分享
• 四物业12月份承包商更换办公楼内声控开 关
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一、事件、事故概念及相关理论 二、危害因素、危险源环境因素概念及理论
2 事故 accident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它损失 的意外情况。
--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及处理规定》 --1987年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卫生部颁发的《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
事件与事故
金字塔理论
海因里希事故法则 海因希里 Heinrich
术语
• 危险源 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 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和状态。 危险源可以是存在危险的一件设备、一处设施或 一个系统,也可能是一件设备、一处设施或一个 系统中存地危险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可能产生不 期望后果的人或物。液化石油气在生产、储存、 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泄露,引起中毒、 火灾或爆炸事故,因此充装了液化石油气的储罐 是危险源;
术语
• 危害因素 •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可能导致
人员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 坏、有害的环境影响或这些情况组合的要 素,包括根源和状态。 • 根源:导致事故的前提。一类危险源。 • 状态:导致事故的条件。二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举例
• 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油 罐等。
体、高温物体等。
术语
• 二类危害源 •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
境不良、管理上的缺陷。 行人被撞.flv
术语
• 所有危害因素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从本质 上讲,之所以能造成危险、危害后果(伤亡 事故、损害人身健康和物的损坏等)均可归 结为存在能量、有害物质(一类危险源)和 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二类危险源)两 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导致能量的意外释 放或有害物质泄漏、散发的结果。故存在能 量、有害物质和失控是危害因素产生的根本 原因,都是危害因素。
术语
• 环境因素 • 是指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
生相互作用的要素。这里的要素是指具有或能够 产生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关键词分别是“相互 作用”和“要素”。 • “要素”是指构成某种事物的必要因素。但有了 要素并不等于就一定构成环境因素,要素只有和 环境发生了“相互作用”才能成为环境因素。比 如:一辆停放的汽车,它是一种物质,是要素, 但不是环境因素,但汽车一旦发动,要消耗汽油、 要发出噪音和排放尾气,这些作用于环境,那么 汽车运行时油料的消耗、噪声的发出以及尾气的 排放就成为了环境因素。
20世纪50年代 统计55万件机械事故 其中48334件轻伤事故
1666件死亡重伤事故
1 死亡
29 轻伤事故
300 无伤害事件
千万次的隐患
事故系统 4M 要素
事故
管理欠缺 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环境不良
• 人员 Men: 人的不安全行为 • 设施 Machine:物的不安全状态 • 环境 Medium: 环境不良 • 管理 Management:管理欠缺
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理论-- 风险管理理论
风险管理是构成管理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其基本过程 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一个循环往
复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是体系运行的动力,在风险管理上 构成了一个PDCA循环。如下图所示: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基本步骤)
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二零一三年一月五日
安全经验分享
一个十二岁的女童,因为连续十六个月使用 同一个矿泉水瓶后,得了癌病。
常用纯净水瓶是由 PET(聚乙烯对苯二甲 酸酯)的塑料材质做成,部分学者认为其 中含有一种叫做乙基己基胺 (DEHA )的潜 在致癌物质。
矿泉水瓶仅用一次是安全的,如果因节俭或 方便而重复使用,就有致癌的潜在危险。
术语
原油储罐的呼吸阀已经损坏,当储罐储存 了原油后,有可能因呼吸阀损坏而发生事 故,因此,损坏的原油储罐的呼吸阀是危 险源,一个携带了SARS病毒的人,可能造 成与其有过接触的人患上SARS,因此携带 SARS的人是危险源。 20路车闯红灯轮滑少年命丧车轮下.flv
提示
Q/SY1002.1-2007《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第1部分:规范》 危害因素(含危险源和环境因素)
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 危险源
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环境因素
图片
图片
术语
• 风险 某一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 组合。
• 隐患 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良,管理上的缺 陷。 绿灯也要减速.flv
主 要 三、事故4M详解 内 容 四、危害因素辨识
五、风险评价方法
六、风险控制措施
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一、事件、事故概念及相关理论
术语和定义
1 事件 incident
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注:其结果未产生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事件在英文中还可称 为“near-miss”。英文中,术语“incident”包含“near-misses”。
• 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如电 梯、绞手架、飞机、高层建筑等。
• 能量载体,如带电的导体、行驶中的车辆等。 • 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如强烈放热
反应的化工装置等。 • 一旦失控可能发生能量蓄积或突然释放的装置、设备,
如各种压力容器等。 • 危险物质,如各种有毒、有害、可燃易爆物质等。 • 生产、加工、贮存危险物质的装置、设备、场所。 • 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将导致能量意外释放的物体,如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