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2

合集下载

医学心理学2

医学心理学2

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 了解: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 熟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含义及意义3. 掌握: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及应用范围【教学内容】1. 医学心理学的定义、性质与发展2. 医学模式的发展及转变的意义3.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殊性【计划学时】2 学时第一节医学心理学概况一、定义、范围、性质及目的(一)定义1. 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掌握规律——解释行为——预见行为。

2. 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疾病以及在它们相互转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规律并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学。

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科学。

(二)研究范围1. 研究心理或行为的心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2. 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机制;3. 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4. 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5. 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三)学科性质1. 交叉学科2. 基础学科3. 应用学科对生物医学的挑战》, (四)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的主要目的1. 培养医学生的整体医学观2. 掌握一些医学心理学研究和实践方法3. 掌握应对和处理个人可能出现的人生难题的方法二、医学心理学的相关学科 包括健康心理学、心理生理学、心身医学、变态心理学、心理诊断学、心理 治疗学、咨询心理学、护理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康复心理学、医 学心理咨询等。

第二节 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模式( medical model ): 是人们从总体上认识健康和疾病以及相互转化的哲学观点, 包括健康观、 疾 病观、诊断观、治疗观等。

一、西方医学与生物医学模式 建立在经典的西方医学基础之上尤其是细菌论基础之上的医学模式。

由于其 重视疾病的生物学因素, 并用该理论来解释、 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以及制定健 康保健制度,故被称为生物医学模式。

医学心理学2 情绪

医学心理学2 情绪

4、了解情商的概念
5、了解情绪的发生与发展 6、了解情绪的生物学基础
湖北医药学院 陈端颖
一、情绪和情感概述
1、概念
情绪(emotion)和情感(feeling)是人对客 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湖北医药学院 陈端颖
2、情绪的内容 • 主观体验 • 生理唤醒
• 外部表现
湖北医药学院 陈端颖
抖脚———————紧张
眉毛上扬—————不相信或惊讶
湖北医药学院 陈端颖
• 言语表情:情绪性言语的语调、 语速、节奏,一起构成辅助言语交 际的工具。
湖北医药学院 陈端颖
• “天啊!这是什么世道啊……” • “啊!放火的人竟然是他!”
• “啊!啊!我一定遵命。”
• “啊!终于盼来这一天了!”
• “啊!那么说,你真的答应了。”
一定要按照您真正可能会去做的实际去回答,
而不要试图用在学校里获取的做多项选择题的
技巧去猜哪一个才是对的。
湖北医药学院 陈端颖
1. 坐飞机时,突然受到很大的震动,你开始随着 机身左右摇摆。这时候,您会怎样做呢? A. 继续读书或看杂志,或继续看电影,不太 注意正在发生的骚乱 B. 注意事态的变化,仔细听播音员的播音,并 翻看紧急情况应付手册,以备万一
愉快可以是十分激动的,也可是平淡的; 痛苦可以强烈而激动,也可以强烈而沉静。
• 每种情感的两极也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在一定 情境条件下可互相转化。
“乐极生悲”、“破涕为笑”
湖北医药学院 陈端颖
4、情绪的发生与发展
• 儿童出生时就有原始的情绪反应。
新生儿对各种引起身体不舒适的情境,例如,疼痛、尿布湿、 饥饿等,都做出哭喊、乱踢乱动等无方向性的杂乱反应,使 人难以分辨其确切的情绪。

青少年心理学2发展背景

青少年心理学2发展背景

? 引起环境变化的可能是外部因素,也可能是人自己的 内部因素。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自由地选择环 境。而对环境的选择是随着时间不断推移个体知识经 验不断积累的结果。布朗芬布伦纳将这种环境的变化 称为“生态转变”,每次转变都是个体人生发展的一 个阶段。比如,升学、结婚、退休等。而布朗芬布伦 纳提出的时间系统关注的正是人生的每一个过渡点, 他将转变分为两类:正常的(如入学、青春期、参加工 作、结婚、退休)和非正常的(如家庭中有人去世或病 重、离异、迁居、彩票中奖),这些转变发生于毕生之 中,常常成为发展的动力,同时这些转变也会通过影 响家庭进程对发展产生间接影响
外层系统
? 第三个环境层次是外层系统 (exosystem )。 是指那些 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他们的发展 产生影响的系统 。例如,父母的工作环境 就是 外层系统影响因素。儿童在家庭的情感关系可 能会受到父母是否喜欢其工作的影响
宏观系统
? 第四个环境系统是宏观系统 (macrosystem )。 指的是 存在于以上 3个系统中的文化、亚文化 和社会环境。
中间系统
? 第二个环境层次是中间系统(mesosystem),中间 系统是指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 。
? 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如果微系统之间有较强的积极的 联系,发展可能实现最优化。相反,微系统间的非积 极的联系会产生消极的后果。儿童在家庭中与兄弟姐 妹的相处模式会影响到他在学校中与同学间的相处模 式。如果在家庭中儿童处于被溺爱的地位,在玩具和 食物的分配上总是优先,那么一旦在学校中享受不到 这种待遇则会产生极大的不平衡,就不易于与同学建 立和谐、亲密的友谊关系,还会影响到教师对其指导 教育的方式
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 ”。换句话说,发展的个体
处在从直接环境(像家庭)到间接环境(像宽泛的文

基础心理学知识(2)

基础心理学知识(2)
人 格
2
认识过程
感觉和知觉 认识过程 记忆、表象 思维、言语及想象
意 识 与 注 意
3
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感觉概述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觉现象 各种感觉 知觉概述 知觉的种类
第一单元 感觉概述
一、感觉的定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 映 二、感觉的种类 (刺激来源) 1、外部感觉:由身体外部刺激作用于感官引起的感觉 包括:五官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皮肤感觉 (触、温、冷、痛觉) 2、内部感觉: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引起的感觉 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脏感觉)
79
思 维 和 感 知 觉 的 同 和 异
感觉
直接性
个别属性
知觉
整体属性
间接性
本质属性
思维
概括性
内部规律
80
绿色,卵型, 薄薄的—来自 感觉
这是树 叶—来自 知觉
能进行光合用,利 用阳光,吸收 CO2,制造养 分——来自思维
81
以其他事物为媒介
间 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把握 接 没有或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 性
49
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
二、时间知觉 1、概念 2、影响因素 3、生物钟 三、运动知觉 1、概念 2、似动现象的概念☆(动景) 物体在空间中没有发生位移却被知觉为运动 的现象 3、诱导运动 4、自主运动
53
54
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
四、错觉 1、概念:客观存在 2、种类☆大小错觉、方位错觉、形重错觉、 运动错觉、时间错觉
18
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内部感觉
八、痛觉 1、分布:遍布全身所有组织 2、皮肤痛与内脏痛的区别: 3、痛觉的生物学意义☆ ―保护机体的作用,难于适应 4、影响痛觉感受性的原因 5、补充:痛觉心理学的研究

心理学第一、二、三章

心理学第一、二、三章

17.催眠的原理: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取决于其
受暗示性的高低。人的受暗示性高低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 异,受两个因素影响:个体对催眠的态度以及对催眠者的 信任感;个体的身心条件与个性特点的态度。催眠者运用 催眠诱导可以使受暗示性较高的个体进入催眠状态。(领
会)
18.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感觉麻痹;感觉扭曲 和幻觉;解除抑制;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领会) 19.催眠与睡眠的区别:催眠状态是一种特殊的意识 状态,意识活动并未停止,只是恍惚不能自主;睡眠是 一种自然的意识状态,意识活动基本停止,但仍有一些 有意识的活动。 (领会)
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第七章 动机与情绪情感
第八章 人格
第四章 记忆与学习
第五章 思维与创造性
第九章 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
第十章 心理健康
第十一章 毕生发展
第一章 概 论
五 学 习 意 义 与 作 用 四 研 究 方 法
三 主 要 分 支
二 历 史 发 展 与 流 派
一 基 本 概 念
-51-
几个人?
身体的紫罗兰:你能在叶子中间找到三个隐藏 的侧面人像吗?
两个老人?两个少年?还?
How many animals are there on the hill?
雪山和马
20.知觉的主要类型和机制(影响产生的因素):(领会)
(1)深度知觉:由深度知觉线索引起(刺激方面、视觉系
3)实验包括两种:自然实验(自然情境)和实 验室实验(严格实验条件)
(4)调查法: 1) 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 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 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2)问卷法和谈话法。
7.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心理学2

心理学2
二、 联系:1、感觉是知觉的前提和条件,知觉过程的第一步是觉察,而觉察的实际意义是个体对某一客观刺激物的某个别属性产生感觉,同时,知觉产生所要提取的知识经验最初也是由感觉提供的2、二者同属于感性认识,感觉和知觉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这种反应只能反映事物的外部属性,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点3、二者密不可分,对于儿童和成人来说,不存在纯粹意义上的感觉,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第一步往往是知觉,难以从知觉中分离出感觉。
* 1879年德国生理学家冯特(w.wundt,1832~1920)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对感觉、知觉、注意、联想和情感开展系统的实验研究,创办了报道心理实验成果的《哲学研究》杂志,出版了第一部科学心理学专著《生理心理学纲要》(1873~1874)。
* 心理学发展中的主要学派及代表人物:1、精神分析学派----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S.Freud)于19世纪末创立的2、行为主义学派-----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Watson)于20世纪初创立3、人本主义心理学学派----20世纪60年代兴起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Rogers)4、认知心理学学派----20世纪60年代兴起代表人物:皮亚杰(J.Piaget)
二、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有两条:神经过程的扩散和集中,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1、神经过程的扩散和集中:当大脑皮层某部位产生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并不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扩散开来,这叫扩散。而扩散到一定程度又会向原发点回拢过来,这叫集中。2、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1)大脑皮层上由一种神经过程引起或加强与之相反的另一种神经过程,叫做相互诱导。2)由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或同一部位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相反,由抑制过程引 起或加强周围或同一部位的兴奋过程叫做正诱导3)诱导过程如果同时发生,称为同时性诱导(发生在不同部位上),如果相继发生,称为继时性诱导(发生在同一部位上)。

心理学-心理健康(二)-1

心理学-心理健康(二)-1

心理学-心理健康(二)-1(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选题{{/B}}(总题数:51,分数:51.00)1.以下与界定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无关的是______∙ A.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 B.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 C.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 D.生理上是否具有疾病和残疾(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界定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1)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

(2)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

(3)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

答案为D。

2.心情经常愉快满意,适应能力强,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具有承受挫折、调节情绪的能力。

这属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______∙ A.严重病态心理∙ B.中度失调心理∙ C.一般常态心理∙ D.轻度失调心理(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一般常态心理表现为心情经常愉快满意,适应能力强,善于与他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具有承受挫折、调节情绪的能力。

答案为C。

3.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

心理健康是指______∙ A.没有心理疾病∙ B.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C.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D.乐于交往,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分数:1.00)A.B.C. √解析:[解析]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答案为C。

4.有研究显示,一个人的成功,20%归属于智商,80%归属于情商。

情商应归属于心理健康标准中的哪个方面?______∙ A.悦纳自己∙ B.人际关系和谐∙ C.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 D.适应环境好(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心理健康的人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满足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

心理咨询2-4理性情绪疗法

心理咨询2-4理性情绪疗法

抑郁症的预防 1、形成正确的认知方式,去除非理性信念。 、形成正确的认知方式,去除非理性信念。 2、学会心理调控方法,保持良好心情。 、学会心理调控方法,保持良好心情。 3、勇敢面对挫折,战胜问题和困难。 勇敢面对挫折,战胜问题和困难。
活动专栏五: 活动专栏五: 焦虑症状自测 Zung 焦虑自评量表(SAS)使用说明: 焦虑自评量表( )使用说明: 1、评定时间为过去一周内,1-4制记分。 、评定时间为过去一周内, 制记分 制记分。 2、评定程度同前。 、评定程度同前。 3、统计指标为总分。把20题的得分相加 、统计指标为总分。 题的得分相加 为粗分,再乘以1、 ,即得到标准分。 为粗分,再乘以 、25,即得到标准分。 4、焦虑症状的分界值为标准分50分,分 、焦虑症状的分界值为标准分 分 值越高,焦虑倾向就越明显。 值越高,焦虑倾向就越明显。
按常识的看法, 直接引起了C 按常识的看法,是A直接引起了 直接引起了
A
艾利斯: 艾利斯: A B
C
C
D (disputing )
结论: 结论: 1、认知是行为与情感的基础。 、认知是行为与情感的基础。 2、消极的情绪由消极的思想决定。 、消极的情绪由消极的思想决定。 3、消极思想都蕴含着重大的曲解。 、消极思想都蕴含着重大的曲解。 4、通过改变思想与认知,可以改变 、通过改变思想与认知, 消极的情绪。 消极的情绪。
二、非理性信念及其特点 韦斯勒 : 1.绝对化要求 . 语言表达: 必须” 语言表达:“必须”、“应该”。 应该” 2.过分概括化 . 以偏概全,以一概十。 以偏概全,以一概十。 3.糟糕至极 . 百分之百地坏,是灭顶之灾。 百分之百地坏,是灭顶之灾。
非理性信念产生的原因: 非理性信念产生的原因: 1、 是一种“似本能”。 、 是一种“似本能” 在许多时候, “在许多时候,人类天生就倾向于进行 畸形的思维,倾向于自毁前程; 畸形的思维,倾向于自毁前程;倾向于过 于易受暗示影响和过分概括化; 于易受暗示影响和过分概括化;倾向于无 端的焦虑不安和生气, 端的焦虑不安和生气,并且持续不断地让 焦虑和敌意侵害自己。 焦虑和敌意侵害自己。不管他们受过何种 教育,也不论他们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中 教育, 长大。 长大。” 艾利斯

心理学(2)

心理学(2)

1.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心理学,既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又是一门古老的科学。

说它古老,是指人类探索自己的心理现象,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欧洲,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时代;说它年轻,是指心理学最初包含在哲学中,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直到19世纪70年代末,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第一部论述心理学的著作《论灵魂》2.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⑴理论意义:①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辩证法提供了科学依据;②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的社会科学都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⑵实践意义:①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的完成教育工作;②有助于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③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的心理异常和调试工作3.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理解教育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⑴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①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②遗传素质奠定了个体差异的最初基础;③生理成熟为心理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⑵环境和教育因素①环境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②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环境,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积极影响过程。

教育为个体心理的发展提出全面而具体的要求,教育可以加速或延缓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合理的要求和良好的教育条件能够加快心理发展的过程。

4.人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基本规律:个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意义:由具体到抽象有简单到复杂;不同阶段不同特点;在同一个方面上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偏科;遗传因素和主观能动性体现出的5.记忆的品质及如何培养?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培养:①树立记忆的信心;②明确记忆的目的、任务和要求;③加深对记忆材料的理解;④使记忆材料成为活动的对象;⑤掌握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6.遗忘产生的原因①衰退理论;②干扰理论;③线索依赖性遗忘理论;④动机性遗忘理论7.自我效能感的含义及影响因素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能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影响因素:①直接性因素(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②替代性经验③言语劝说;④其他个体因素(个体的心理状态、性格等)8.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在学习动机培养中的作用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为①生理需求: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性②安全需求: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及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③爱的需求:情感、归属、友情、爱情、性亲密④尊重需求: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⑤自我实现:道德、创造力、自觉性、问题解决能力、公正度、接受现实能力作用:①引发功能,即动机能引发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对行为起着始动作用②指向功能,即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朝着预定的方向前进③维持和调节功能,即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维持一定的时间,并对个体行为的强度、方向和时间予以调节9.影响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生理因素,家庭环境,社会因素,学校教育,自我教育在性格形成的作用10.举例说明性格的结构特征⑴性格的态度特征①对待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特征;②对待工作、学习和劳动的态度特征;③对待自己的态度特征⑵性格的理智态度①感知方面的性格特征;②记忆方面的性格特征;③思维方面的性格特征;④想象方面的性格特征⑶性格的情绪特征①情绪强度方面的性格特征;②情绪稳定性方面的;③情绪持久性方面的特征;④主导心境方面的性格特征⑷性格的意志特征①行为目的方面的性格特征;②行为自控水平方面的;③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④在长期工作或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11.情绪情感分类⑴原始情绪①快乐;②愤怒;③悲哀;④恐惧⑵情绪状态①激情;②心境;③应激⑶情绪种类①道德感;②理智感;③美感12.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每个人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都不断地掌握着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

13-14-2心理学考试复习

13-14-2心理学考试复习

第九章 情感与意志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 )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2.个体在( )情绪状态下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 A、热情 B、激情 C、应激 D、心境 3.人的基本情绪分为 、 、 、和 等四种。 (快乐、愤怒、悲哀、恐惧) 4.“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说明了情绪情感 具有 功能。 (调节) 5.情绪情感的基本功能是 、 、 、 。 (动机功能,信号功能,调节功能,感染功能) 6.人在应激状态下,个体会发生应激反应,它主要包 含 、 、 三个阶段。 ( 动员,阻抗,衰竭)
第八章 思维与创造
1.三岁之前,人的思维形式主要是( )。 A.直观动作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语词逻辑思维 D.直觉思维 2.为破解皮箱的密码,逐一尝试所有可能的密码组合,这 种问题解决的策略称为( )。 A. 启发式 B.算法 C.手段-目的分析 D.逆向搜索 3.阿基米德在浴缸中发现浮力定律是一种( )。 A.直觉思维 B.分析思维 C.常规思维 D.艺术思 维




第八章 思维与创造
12.名词解释:思维 人脑借助于言语、表象或动作而实现的, 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及关系的概括的和间 接的反映。 13.名词解释:问题解决 由一定情境引起的,按照一定目标,运用 各种认知技能,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 使问题利于解决的过程。
第八章 思维与创造
1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情境,包括刺激模式,信息量, 问题的具体性; (2)认知因素,包括定势、功能固着、认 知图式; (3)情绪和动机因素。
第四章 感觉
10.名词解释:感觉 感觉: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 性的反映。 11.名词解释:暗适应 暗适应:环境刺激由强到弱过渡时,由于弱光的持续刺激, 使分析器对弱光的感受性不断提高。

心理学2

心理学2

2013年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2)(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针对几个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追踪研究,最为合适的方法是( c )。

A.观察法B.访谈法C.个案法D.调查法2.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 d )。

A.教材B.情境C.生存D.学生3.( a )不是教育心理学必须学习的心理内容A.学习方法B.学生的学习C.学习迁移D.学习动机4.( c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B.道德C.态度D.情绪5.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d )。

A.与他人基本相同B.与大家保持一致C.被他人认定D.与他人相接近6.在心理测验中,成就动机测验属于( c )。

A.认知测验B.能力测验C.人格测验D.智商测验7.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c )。

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8.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b )。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个别化学习D.掌握学习9.( a )是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的感知。

A.组合律B.活动律C.强度律D.差异律10.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d )。

A.桑代克B.巴甫洛夫C.华生D.斯金纳11.原有观念为上位,新学习的观念是原有观念的下位观念,这种学习称为( a )。

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结合学习12.某学生由于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种强化方式是( a )。

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13.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B
2.A(教材139页下)
3. C
4.A
5.B
6.B
7.A
8.A
9.B 10.A 11.D 12.C 13.A 14.D 15.D
1.斯金纳通过实验提出,有机体的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另一类是[ ] A.刺激性行为
B.操作性行为
C.反应性行为
D.认知性行为
2.在经典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中是一项关键性因素的是 [ ]
A.强化
B.刺激
C.反应
D.评价
3.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过程是 [ ]
A.疲劳
B.力衰
C.发展
D.成熟
4.发展的最本质的倾向表现为( )的过程。

[ ]
A.分化与整合
B.同化与平衡
C.分化与对抗
D.对立与统一
5.心理年龄特征并不经常发生根本性变化,不可能完全不相同。

这说明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 [ ]
A.可变性
B.稳定性
C.永恒性
D.不可知性6.B 7.A 8.A 9.B 10.A
6.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以精神分析的原理为基础,强调心理社会性的发展阶段的学者是[ ] A.皮亚杰
B.艾里克森
C.柯尔柏格
D.希尔加德
7.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核心原理乃是他所称的 [ ]
A.新生论原理
B.认知论原理
C.道德论原理
D.学习论原理
8.柯尔柏格认为道德发展依赖个人的( )的发展。

[ ]
A.认知能力
B.学习能力
C.自控能力
D.交往能力
9.“学习是人类倾向或才能的一种变化。

这种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把这种变化简单地归之于成长的过程。

”这是下列哪位学者的观点 [ ]
A.希尔加德
B.加涅
C.潘菽
D.邵瑞珍
10.刺激一反应的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 [ ]
A.桑代克
B.华生
C.斯金纳
D.布鲁纳11.D 12.C 13.A 14.D 15.D
11.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强调模仿
B.强调行动
C.强调思维
D.强调观察式学习和符号强化
12.在心理学中,最早明确强调内部心理结构并以此来解释学习过程的心理学流派是[ ]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格式塔学派
D.认知心理学
13.下列属于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是 [ ]
A.强调形成学习结构
B.具备适当的知识基础
C.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D.有意义接受学习
14.下列属于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的是 [ ]
A.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识过程
B.重视学习过程
C.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
D.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
15.下列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的是 [ ]
A.斯金纳
B.布鲁姆
C.加涅
D.罗杰斯
、填空题(本大题每空1分,共15分)
16.桑代克提出的学习三大基本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和。

17.布鲁纳认为,学习所包含的三个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和。

18.皮亚杰认为人从他过去的生物方面继承了两种行为倾向,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19.学生利用头脑中已经掌握的的“笔”的概念来学习“钢笔”的概念,这种同化模式属于
________。

20.加涅关于学习的八种阶梯类型中,最低层次的学习是________。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学习(广义)
22.发展
23.组织
24.有意义学习
25.下位学习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

27.简述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28.学生学习的特点是什么?
29.简述操作条件反射的主要规律。

30.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的教学原则。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1.简述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的要点。

32.试分析发现学习的优点和条件。

16.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17.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换,检查知识是否恰当和充实
18.组织,适应
19.相关类属学习
20.信号学习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P118)学习(广义):指学习者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中由重复经验二引起的对于那个情境的行为的变化,而这种行为的变化是不能根据先天的反应倾向、成熟或学习者的暂时状态来解释的。

22.(P87)发展:发展是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过程。

23.(P97)组织:皮亚杰根据历时半世纪的儿童发展的研究,认为人从他过去的生物方面继承了两种基本的行为倾向。

促使过程系统化和组成连贯系统的倾向称之为组织。

24.(P168)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为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

简言之,就是符号或符号组合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

25.(P176)下位学习: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下位关系时,新旧知识的同化作用就表现为新知识被吸收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充实了原有认知结构,新知识本身也获得了再吸收新材料的力量,包括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两种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

(P89—92)
答:(1)综合的分化;
(2)平衡化;
(3)概念化;
(4)社会化。

(5)个性化。

27.简述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P112—114)
答:柯尔柏格将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每一阶段包含两个时期。

六个时期依序发展,层次不得紊乱或倒置。

(1)水平A:前习俗阶段
第一期,惩罚与服从的定向;
第二期,操作与关系倾向;
(2)水平B:习俗阶段
第三期,人际关系与补同的定向;
第四期,权威和社会权力控制的定向;
(3)水平C:后习俗阶段
第五期,社会契约方法定向;
第六期,普遍的道德原则倾向;
28.学生学习的特点是什么?( P124—126)
答:(1)间接性学习为主,直接性学习为辅;
(2)组织计划性;
(3)有效性;
(4)年龄差异性;
(5)学生学习的面向未来特性。

29.简述操作条件反射的主要规律。

(P I42—。

)
答:操作条件反射的主要规律如下:
(1)假如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强化刺激,那么这一类反应今后发生的概率就会增加。

(2)由于行为效果的强化是使行为频率增加的根本原因,所以通过对有机体的有选择的强化,就可以使行为朝着所需要的方向发展。

30.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的教学原则。

( P204-205)
答:(1)教学更注重于情感发展而不是知识的获得;
(2)强调发展自我观念;
(3)强调交往;
(4)强调发展价值观。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1.简述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的要点。

(P158-164)
答: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1)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
(2)对儿童心理发展实质的看法;
(3)重视学习过程;
(4)强调形成学习结构;
(5)强调直觉思维的重要性;
(6)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
(7)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
(8)强调信息提取;
(9)提倡发现学习。

32.试分析发现学习的优点和条件。

(P164-167)
答:发现学习有以下优点:
(1)发挥智力潜力;
(2)使外部奖励向内部动机转移;
(3)通过对外信息的发现,学会以后发现问题的最优方法和策略;
(4)帮助信息的保持和探索。

一般而言,使用发现学习应具备以下条件:
(1)学生方面的条件,要求学生有知识与经验的储备,能够进行选择性思维,具有发现的动机和态度;
(2)教师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教学指导水平;
(3)教材方面,必须把原发现过程改编成适合于学生在课堂上再发现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