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2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心理学基础(二)

第一章 心理学基础(二)

个性的特征
个性的整体性
个性内在统一,使人的内心世界、动机 和行为之间保持和谐一致.
个性的特征
生物制约性与社会制约性 个性既具有
生物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
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倾向性 是人行为活动的基本动力,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 世界观。其中,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源 泉。 个性心理特征 是指在心理活动过程中表 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能力、 气质和性格三方面。 自我调控系统 自我意识是核心 。
A 乐群性 B 聪慧性 C 稳定性 E 恃强性
高分含义
外向、热情、乐群 聪明、富于想象、善于思考 情绪稳定而成熟、能面对现实 好强、固执、自负、支配性
低分含义
孤独、冷淡 思想迟钝、缺乏想象、思考能力弱 情绪激动、幼稚、易烦恼 谦虚、顺从、胆怯、慎重
F兴奋性
G 有恒性 H 敢为性 I 敏感性 L 怀疑性 M 幻想性 N 世故性 O 忧虑性
性格与气质能力的关系
区别: 1)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高 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的主要生理基 础,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变化比较慢, 可塑性较小。 2)性格是后天形成,由生活实践决定, 可塑性大
性格与气质能力的关系
联系: 1)气质影响性格的动态方面,较明显表现在 性格的情绪性和表现的速度方面 2)气质还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和动态 3)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修饰气质, 使之符合社会实践要求。 4)相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 征,而不同气质类型的人也可以形成同样的 性格特征。
胆汁质
抑郁质
兴奋型
抑制型
精力充沛,动作有力,性情急躁,情绪易爆发,体 验强烈且外露,不易自制,易冲动
反应迟缓,敏感怯懦,情绪体验深刻、持久且不外 露,动作缓慢,易伤感,孤僻,善观察小事细节

医学心理学2 情绪

医学心理学2 情绪

4、了解情商的概念
5、了解情绪的发生与发展 6、了解情绪的生物学基础
湖北医药学院 陈端颖
一、情绪和情感概述
1、概念
情绪(emotion)和情感(feeling)是人对客 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湖北医药学院 陈端颖
2、情绪的内容 • 主观体验 • 生理唤醒
• 外部表现
湖北医药学院 陈端颖
抖脚———————紧张
眉毛上扬—————不相信或惊讶
湖北医药学院 陈端颖
• 言语表情:情绪性言语的语调、 语速、节奏,一起构成辅助言语交 际的工具。
湖北医药学院 陈端颖
• “天啊!这是什么世道啊……” • “啊!放火的人竟然是他!”
• “啊!啊!我一定遵命。”
• “啊!终于盼来这一天了!”
• “啊!那么说,你真的答应了。”
一定要按照您真正可能会去做的实际去回答,
而不要试图用在学校里获取的做多项选择题的
技巧去猜哪一个才是对的。
湖北医药学院 陈端颖
1. 坐飞机时,突然受到很大的震动,你开始随着 机身左右摇摆。这时候,您会怎样做呢? A. 继续读书或看杂志,或继续看电影,不太 注意正在发生的骚乱 B. 注意事态的变化,仔细听播音员的播音,并 翻看紧急情况应付手册,以备万一
愉快可以是十分激动的,也可是平淡的; 痛苦可以强烈而激动,也可以强烈而沉静。
• 每种情感的两极也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在一定 情境条件下可互相转化。
“乐极生悲”、“破涕为笑”
湖北医药学院 陈端颖
4、情绪的发生与发展
• 儿童出生时就有原始的情绪反应。
新生儿对各种引起身体不舒适的情境,例如,疼痛、尿布湿、 饥饿等,都做出哭喊、乱踢乱动等无方向性的杂乱反应,使 人难以分辨其确切的情绪。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心理学作业2形考任务答案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心理学作业2形考任务答案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心理学作业2形考任务答案心理学作业2(第4~第6 章)一、名词解释(每题2 分,共28 分)1. 记忆答: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陈述性记忆答:主要是指对事件、情景和知识的记忆。

3.程序性记忆答:主要是指对技能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4.组块答: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

5.精细加工答: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应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和理化。

6.系列位置效应答:研究者发现,当要求人们去记忆一串项目时(如单词序列),项目的顺序对回忆的效果有很大影响。

人们对序列之初和序列结尾的项目记忆效果最好,对序列中间部分的回忆效果最差。

这一现象被称为系列位置效应。

7.思维与想象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或间接的反映。

它借助语言、表象、概念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想象就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8.定势答: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如果先前曾采取某种方法解决某类问题并多次获得成功,以后再次遇到同类问题时还会重复采用同样的方法,这就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定势。

9.功能固着答:是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只看到事物的某种典型功能,而看不到该事物其他方面作用的现象。

10.创造性思维答: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11.词频与语境答:词频是指某个单词在书面语言中的使用次数。

语境:任何一种语言交际活动都是具体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的,或者说,都离不开什么人说、对谁说、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场合说等,这些语言使用的环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境。

12.图式答: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

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

也有人把图式看做是有组织的知识单元。

13.语言产生答:也叫语言表达,是指人们通过语言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过程。

心理学第二章心理的实质

心理学第二章心理的实质
第二章
心理的实质—— 科学的心理观
本章主要内容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心理观 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启发与引导
1.什么是心理?
2.人们常说“心之官则思”, 心理是由心脏产生的吗?
3.脑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 那么,脑有什么功能呢?
4.什么是反射?反射是怎样 形成的?
2、周围神经系统:
(1)脑神经由脑干发出, 共12对;
(2)脊神经从脊髓发出, 共31对;
(3)植物性神经,也叫自 主神经
是由分布于平滑肌、心肌 和腺体等内脏器官的运动 神经纤维所构成。
()

内 分 泌 系
人体的内分泌腺主 要包括:
脑垂体(分为前叶 和后叶)

甲状腺
肾上腺现实的能动的
反映
人的心理反映的能动性,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目的性 自觉性 创造性 社会历史制约性
五、人的心理意识 是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发
生和发展的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 的反映。有了正常的大脑,有 了客观现实却并不一定能产生 心理现象,这是因为,心理是 在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生 活实践中实现的。
第二章 作业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反射 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2、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3、举例说明脑是心理的器官 4、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对客
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5、人的心理意识的能动性表
现在哪些方面? 6、试述人的心理的实质
巴甫洛夫的实验装置
2.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为 工具性条件反射。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 纳(B.F.SKinner)通过 精心设计的“斯金纳 箱”,
用白鼠进行实验而提出 来的。

心理学第二章

心理学第二章

第二章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上)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运动觉属于(C)。

A.外部感觉B.感觉阈限C.内部感觉D.感受性2.视觉属于(A)。

A.外部感觉B.感觉阈限C.内部感觉D.感受性3.内脏痛觉属于(C)。

A.外部感觉B.感觉阈限C.内部感觉D.感受性4.S二KI n,史蒂文斯提出的该公式表达了(D)之间的关系。

A.感受性与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C.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D.心理量与物理量5.听觉属于A)。

A.外部感觉B.感觉阈限C.内部感觉D.感受性6. 嗅觉属于A)。

A.外部感觉B.感觉阈限C.内部感觉D.感受性7.味觉属于A)。

A.外部感觉B.感觉阈限C.内部感觉D.感受性8.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叫B)。

A.绝对感受性B.感受性C差别感受性D.绝对感觉阈限9.那种刚刚能感觉到的最小刺激量称为(D)。

A.绝对感受性B.感受性C差别感受性D.绝对感觉阈限10.人刚刚能感觉出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A)。

A.绝对感受性B.感受性C差别感受性D.绝对感觉阈限11. (C)是人对两个刺激量强度差别的感觉能力。

A.绝对感受性B.感受性C差别感受性D.绝对感觉阈限12.刚刚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 D)。

A.绝对感受性B.绝对感觉阈限C.差别感受性D.差别感觉阈限13.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 B)。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无关D对数关系14.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 B)。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无关D对数关系15.19世纪德国物理学家兼生理学家韦伯发现(D)与原来的刺激量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A.绝对感受性B.绝对感觉阈限C.差别感受性D.差别感觉阈限16.xx 用公式表示为( A)。

A.K/ I/IB.S二KlgRC.S二KnD.E=1/R17.费希纳对数定律用公式表示为( B)。

2心理学第二章复习重点

2心理学第二章复习重点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本章重点: 1、意识的概念 2、意识的不同状态(层次) 3、生物节律4、睡眠与梦 5、催眠现象第一节意识的性质一、什么是意识:1、概念: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2、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1)对外部事物的觉知(2)对内部刺激的觉知(3)对自身的觉知二、意识的状态: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人能十分清楚地控制自己的意识去从事某项活动。

(集中注意、有意识:精力集中)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人的行为已经自动化,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意识成分少,变成自动化:自动化)3、白日梦状态:低水平的意识努力状态,介于主动意识状态与睡眠中做梦二者之间。

(有一定意识,与未来活动有关:迷迷糊糊)4、睡眠状态:意识并未完全停止,做梦时有意识活动。

(2009.4).当个体处于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并能意识到在写字,但每个字怎么写则又不很清楚时的意识状态是()A自动化的意识状态B.白日梦状态C.可控制的意识状态D.有意识状态(2008.7) .属于意识的特殊表现形式的是()A.自动化的意识状态B.吸毒后的精神恍惚C.可控制的意识状态D.白日梦状态(2008.4) ,人的睡眠是一种()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B,自动化意识状态C.白日梦状态D.意识并未完全停止的状态第二节注意一、什么是注意:1、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2、注意的特点:(1)注意的指向性:选择某对象而忽视其他对象(2)注意的集中性:对注意对象的精神贯注与兴奋性提高,并持续一段时间。

3、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指向性的体现(2)维持功能:集中性的体现(3)调节功能:体现在活动的转换过程中。

二、注意与意识的关系:1、区别: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2、联系:二者密不可分。

心理学2

心理学2
二、 联系:1、感觉是知觉的前提和条件,知觉过程的第一步是觉察,而觉察的实际意义是个体对某一客观刺激物的某个别属性产生感觉,同时,知觉产生所要提取的知识经验最初也是由感觉提供的2、二者同属于感性认识,感觉和知觉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这种反应只能反映事物的外部属性,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点3、二者密不可分,对于儿童和成人来说,不存在纯粹意义上的感觉,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第一步往往是知觉,难以从知觉中分离出感觉。
* 1879年德国生理学家冯特(w.wundt,1832~1920)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对感觉、知觉、注意、联想和情感开展系统的实验研究,创办了报道心理实验成果的《哲学研究》杂志,出版了第一部科学心理学专著《生理心理学纲要》(1873~1874)。
* 心理学发展中的主要学派及代表人物:1、精神分析学派----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S.Freud)于19世纪末创立的2、行为主义学派-----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Watson)于20世纪初创立3、人本主义心理学学派----20世纪60年代兴起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Rogers)4、认知心理学学派----20世纪60年代兴起代表人物:皮亚杰(J.Piaget)
二、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有两条:神经过程的扩散和集中,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1、神经过程的扩散和集中:当大脑皮层某部位产生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并不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扩散开来,这叫扩散。而扩散到一定程度又会向原发点回拢过来,这叫集中。2、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1)大脑皮层上由一种神经过程引起或加强与之相反的另一种神经过程,叫做相互诱导。2)由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或同一部位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相反,由抑制过程引 起或加强周围或同一部位的兴奋过程叫做正诱导3)诱导过程如果同时发生,称为同时性诱导(发生在不同部位上),如果相继发生,称为继时性诱导(发生在同一部位上)。

心理学 第2章 心里过程

心理学 第2章 心里过程

第二章 心理过程
三、认知过程——记忆 1、记忆的概念
• 过去的 经验在 人脑中 的反映。
医护心理学基础—第十五课时
第二章 心理过程
2、记忆的分类
按 内 容 分
形象记忆(已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听觉、触觉等) 逻辑记忆(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位主要内容的记忆)
1
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主要内容的记忆)
医护心理学基础—第二十四课时
第三章
人格
第3节 人格心理特征
医护心理学基础—第二十五课时
第三章
人格
• • •
能 力 气 质 性 格
医护心理学基础—第二十五课时
第三章
人格
1、能力
(一) 能力概述
(二) 能力的分类
(三) 能力的个别差异
(四) 能力的形成和培养
医护心理学基础—第二十五课时
第三章
人格
感觉适应 刺激物持 续作用于 感觉器官 使感受性 发生变化 的现象。 感觉对比 同一器官 接受不同 侧记而使 感受性发 生变化的 现象。 相互作用 一种感觉 在其他感 觉的影响 下所发生 感受性变 化的现象。 发展补偿 人的感受 性能在个 体的实践 活动中获 得提高和 发展。 联觉 一种感觉 兼有另一 种感觉的 现象。 感觉后像 外界刺激 消失后感 觉在短时 间内不马 上消失的 现象。
医护心理学基础—第二十二课时
第三章
人格
第2节 人格倾向性
医护心理学基础—第二十三课时
第三章
人格
1、需要
(1) 概念:对生理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 人脑中的反映。 (它是活动的原始动力,是个体活动积极性 的源泉。) (2)分类:
生理性需要:保持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种族延续所必须的要求。

心理学-概论(二)-2_真题-无答案

心理学-概论(二)-2_真题-无答案

心理学-概论(二)-2(总分99,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 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的活动规律的科学是______A.教育学B.心理学C.伦理学D.哲学2.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学所包含的“研究人的行为活动规律”的理由?______A.心理活动是由外部行为表现的B.人的外部表现是受内隐的心理活动支配和调节C.只有通过对行为的观察才能了解人的内部心理活动D.人的外部行为与心理活动是一一对应的3. 心理学是一门具有长远历史的科学,因为早在______时期就已经有了心理学的萌芽。

A.20世纪B.18世纪C.公元前220年D.古希腊4. 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科学是受到______A.社会发展的影响B.自然科学的影响C.文化发展的影响D.社会科学的影响5. 心理学的科学性质是______A.自然科学B.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性C.社会科学D.人文科学6.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何时何人?______A.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B.1879年,冯特C.1890年,詹姆斯D.1913年,华生7. 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是______A.感觉B.知觉C.记忆D.想象8.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______A.华生B.詹姆斯C.杜威D.冯特9. 心理学源于______A.**B.哲学C.历史学D.生理学10.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______A.1819年B.1867年C.1879年D.1898年11. 在心理学发展历史中,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它主要活跃于______A.19世纪B.19世纪80年代C.1890年到20世纪30年代D.20世纪12. 主要研究的是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的要素,把心理分解成一些基本元素后,再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就可以达到理解心理实质的目的。

持有这种观点的心理学流派是______A.机能主义B.行为主义C.人本主义D.构造主义13. 构造主义认为,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靠被试者自己对经验的观察和描述,这种研究方法被称为______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内省法14. 1890年发表了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书中详细地阐述了有关意识流的思想,在心理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学者是______A.詹姆斯B.华生C.马斯洛D.斯金纳15. 冯特用实验的方法来分析人的心理结构,因此他的心理学被称为______A.格式塔心理学B.构造主义心理学C.精神分析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16. 研究强化和惩罚规律的心理学流派是______A.人本主义B.机能主义C.精神分析D.行为主义17.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______发表了他的《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的正式诞生。

心理学(2)

心理学(2)

1.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心理学,既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又是一门古老的科学。

说它古老,是指人类探索自己的心理现象,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欧洲,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时代;说它年轻,是指心理学最初包含在哲学中,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直到19世纪70年代末,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第一部论述心理学的著作《论灵魂》2.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⑴理论意义:①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辩证法提供了科学依据;②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的社会科学都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⑵实践意义:①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的完成教育工作;②有助于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③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的心理异常和调试工作3.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理解教育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⑴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①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②遗传素质奠定了个体差异的最初基础;③生理成熟为心理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⑵环境和教育因素①环境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②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环境,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积极影响过程。

教育为个体心理的发展提出全面而具体的要求,教育可以加速或延缓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合理的要求和良好的教育条件能够加快心理发展的过程。

4.人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基本规律:个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意义:由具体到抽象有简单到复杂;不同阶段不同特点;在同一个方面上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偏科;遗传因素和主观能动性体现出的5.记忆的品质及如何培养?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培养:①树立记忆的信心;②明确记忆的目的、任务和要求;③加深对记忆材料的理解;④使记忆材料成为活动的对象;⑤掌握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6.遗忘产生的原因①衰退理论;②干扰理论;③线索依赖性遗忘理论;④动机性遗忘理论7.自我效能感的含义及影响因素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能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影响因素:①直接性因素(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②替代性经验③言语劝说;④其他个体因素(个体的心理状态、性格等)8.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在学习动机培养中的作用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为①生理需求: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性②安全需求: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及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③爱的需求:情感、归属、友情、爱情、性亲密④尊重需求: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⑤自我实现:道德、创造力、自觉性、问题解决能力、公正度、接受现实能力作用:①引发功能,即动机能引发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对行为起着始动作用②指向功能,即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朝着预定的方向前进③维持和调节功能,即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维持一定的时间,并对个体行为的强度、方向和时间予以调节9.影响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生理因素,家庭环境,社会因素,学校教育,自我教育在性格形成的作用10.举例说明性格的结构特征⑴性格的态度特征①对待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特征;②对待工作、学习和劳动的态度特征;③对待自己的态度特征⑵性格的理智态度①感知方面的性格特征;②记忆方面的性格特征;③思维方面的性格特征;④想象方面的性格特征⑶性格的情绪特征①情绪强度方面的性格特征;②情绪稳定性方面的;③情绪持久性方面的特征;④主导心境方面的性格特征⑷性格的意志特征①行为目的方面的性格特征;②行为自控水平方面的;③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④在长期工作或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11.情绪情感分类⑴原始情绪①快乐;②愤怒;③悲哀;④恐惧⑵情绪状态①激情;②心境;③应激⑶情绪种类①道德感;②理智感;③美感12.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每个人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都不断地掌握着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

心理学第二章习题集

心理学第二章习题集

第二章科学的心理观I、作业习题一、名词解释1.反射2.无条件反射3.条件反射二、填空1.中枢神经系统由和构成。

2.脑干由、、和构成。

3.反射弧由、、、和五部分构成。

4.“望梅止渴”是信号系统活动的结果;“谈梅生津”是信号系统活动的结果。

5.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它提供了心理产生的可能性。

但如果没有的作用,心理活动就无从产生。

三、选择最佳答案1.神经细胞又称为,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A、神经胶质细胞B、神经元C、中枢D、实触2.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心理的器官。

A、神经系统B、大脑皮层C、脑D、心脏3.具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和协调人的随意运动的机能。

A、小脑B、大丘脑C、丘脑D、网状结构4.视觉中枢产生。

A、额叶B、顶叶C、颞叶D、枕叶5.新生儿生下来遇冷就会哭是。

A、经典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操作性条件反射6.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是。

A、无条件反射B、本能C、复杂的无条件反射D、条件反射系统7.是心理活动的源泉。

A、感觉和知觉B、客观事物C、认识过程D、内心世界四、辨别正误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有了健全完整的大脑就一定会产生相应的心理现象。

2.马戏团的狗能按照主人的指令去算算术,说明它能理解主人的语言,是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的结果。

3.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有了相同的客观刺激物的作用就一定能产生相同的心理现象。

五、问答1.科学的心理观是怎样解释心理实质的?2.举例分析大脑神经基本过程和规律。

六、实例分析1.一天,王老师讲了一则寓言故事,课后让全班同学谈谈其含意和现实意义。

结果全班几十位同学你说东,我说西,很难找到两个相同的看法。

全班几十位同学都是同一时间内听的同一节课,为什么会引起不同的看法呢?试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加以分析。

2.1920年,在印度发现两个狼孩。

当人们把她们送到孤儿园时,她们如同狼崽,四肢爬行,昼伏夜行,吃食和饮水总是象狗那样趴在地上舔食,睡觉时也如同在狼群里那样互相重叠地卷屈在一起。

基础心理学知识2

基础心理学知识2
4.各种感觉都能发生适应的现象,痛觉则 难于适应,因为痛觉具有保护性的作用。 (领会)
感觉后象
1.感觉后象的定义: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 保留的感觉印象叫感觉后象。(识记) 2.正后象:与刺激物性质相同的后象叫正后象, 如看到白光以后眼睛里仍保留着白光的感觉。 (领会) 3.负后象:与刺激物性质相反的后象叫负后象, 如看到灯灭了,眼睛里却留下了一个黑色灯泡的 形象。(领会) 4.彩色的负后象是刺激色的补色。 5.后象持续的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 电影就是利用视觉后象使动作连接起来。
内脏感觉
内脏感觉包括饥饿、饱胀和渴的感觉、窒息的感觉、 疲劳的感觉、便意、性以及痛的 感觉等等。当各种内脏器官的工作处于正常状态时, 引不起内脏的感觉。而且内脏活动有 一定的节律,变化比较少,所以内脏器官向大脑输 送的信息比较少,也比较弱。只有某个 内脏器官发生异常或病变的时候,才会引起明显的 内脏感觉。
3.色觉异常绝大多数是遗传的原因造成的。 遗传的途径是,男孩是外祖父通过妈妈传 给自己的。外祖父是色盲,妈妈仅仅是遗 传基因的携带者,她自己能分辨颜色,不 是色盲。如果外祖父是色盲,而且爸爸也 是色盲,这时女孩才会是色盲。
二、听觉
听觉的适宜刺激和听觉的感受性 听觉器官 听觉的特性
听觉的适宜刺激
痛觉
皮肤感觉和内脏感觉中都有痛觉,它们 之间的区别在于内脏痛的性质不清,定 位不准,而且具有放射的作用。皮肤感 觉中的痛是扎的痛还是拧的痛很清楚, 定位也很准确;内脏的痛经常难于说清 楚是胀的痛还是拧的痛。
痛 觉 传 导
(识记) 1.皮肤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 冷觉和痛觉,它们分别有不同的受纳器。 2.皮肤感觉和内脏感觉中都有痛觉。痛觉对 机体具有保护的作用。痛觉具有生物学的 意义。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痛觉最难于适 应。

《心理学》第2章 注意

《心理学》第2章  注意

心理学
35
而这起事故完全是驾驶员的注意分配不当所致。
2019/2/26
心理学
2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注意的转移
它是指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主动把注意从一个
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另一种活
动上。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前者是
根据任务的需要,把注意转向新的对象,使一
种活动合理地为另一种活动所代替,是积极主 动的。后者则是使注意离开需要注意的对象, 是消极被动的。
2019/2/26
心理学
14
有意后注意
(1)什么是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
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2)有意后注意形成的条件
对活动浓厚的兴趣
活动的自动化
2019/2/26
心理学
15
注意的种类区别
类型
无意注意 (不随意注 意) 有意注意 (随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目的性 意志努力
阿密国际机场时,前轮指示灯突然不亮,三名机组人员同
时专注于察看是灯泡出了问题还是前轮没能锁定着陆时的 位置,而忽视了控制飞机的自动驾驶仪。这时,高度测量
表也失灵了。于是,飞机不自主地下滑很长时间,直至快
坠毁(只剩 8 秒钟)时, 副驾驶员才注意到高度测量表的 问题,然而已经太迟了。结果飞机坠毁,99 人 丧生。
2019/2/26
心理学
12
2.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明确的活动目的和任务。
2.合理地组织活动。
3.稳定的间接兴趣。
4.坚强的意志力。
2019/2/26
心理学
13
3. 有意注意规律的有效利用
1. 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和培养

医学心理学(二)含答案

医学心理学(二)含答案

医学心理学(二)A1型题1. 医学心理学研究的分支不包括A.临床心理学B.健康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神经心理学E.护理心理学答案:C[解答] 医学心理学研究的分支包括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健康心理学、行为医学、心身医学、心理生理学与生理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和护理心理学等9大分支。

2. 思维是属于心理活动的A.意志过程B.认知过程C.情感过程D.人格倾向E.人格特征答案:B3.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最高需要是A.自我实现B.尊重C.爱与被爱D.安全答案:A[解答] 此题考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根据对不同职业人的需要的调查统计认为,人类存在着五个层次的需要,只有在最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才会发生上一层次的需要,由低至高,逐层发展,故称为需要层次论。

①最低层次是生理的需要;②第二层为安全的需要;③第三层次是爱与被爱的需要;④第四层次是尊重的需要;⑤最高层次为自我实现。

4. 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包括A.智力正常B.健康行为C.情绪乐观D.意识清晰E.人格健全答案:D[解答] 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①认知过程正常,智力正常;②情绪乐观、稳定,心境舒畅;③意志坚强、目标明确,能克服困难坚持完成,并能约束自己的言行和情绪;④人格健全,表现为有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对现实持正确、积极的态度,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与人际关系,精力充沛地适应工作和社会;⑤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5. 心理社会因素参与发病的躯体疾病,称为A.心身反应B.情绪反应C.心理障碍D.精神疾病E.心身疾病[解答] 心身疾病是指由心理社会因素,主要为情绪引起的躯体生理变化并伴有器质性变化的疾病。

心身反应是指心理因素引起的短暂的生理反应。

心身障碍是指长期心理刺激引起躯体功能持久变化,但并不伴有器质性变化。

6. 心理测验的原则是A.标准化B.稳定性C.社会化D.道德性E.独特性答案:A[解答] 心理测验的原则如下:(1)标准化原则。

心理学 第二章 科学心理观

心理学 第二章 科学心理观

人的心理,只有“狼性”呢?请用心理学的有
关知识加以分析。
(一)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心理产生和发
展的唯一途径
(二)社会实践活动是检验人对客观现实
反映的唯一标准
(一)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心理产生 和发展的唯一途径
人的心理不是自发产生的,只有作
为心理源泉的客观现实和作为反映器官
的脑二者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正常的心
理,而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人的实践活
动实现的。
(二)社会实践活动是检验人对客观 现实反映的唯一标准
二、唯物主义心理观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 存在的,它决定着心理、精神,而心理、精神是 由物质派生的,它不能离开物质而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后,运用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总结了长期以来人类的 认识成果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才对人的心理 实质作出唯一正确的解释,得出了科学的结论。 即人的心理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脑对客观 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A、感觉和知觉
C、认识过程
B、客观事物
D、内心世界
课后练习
四、辨别正误:
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有了健 全完整的大脑就一定会产生相应的心理现象。
2、马戏团的狗能按照主人的指令去算算术,说 明它能理解主人的语言,是第二信号系统活 动的结果。
3、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有了相同的客观刺 激物的作用就一定能产生相同的心理现象。
第二章 科学的心理观
第一节 两种根本对立的心理观 第二节 心理是脑的机能 第三节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课后练习
第一节
两种根本对立的心理观
一、唯心主义心理观
二、唯物主义心理观
一、唯心主义心理观
唯心主义把心理、意识看成是至高无 上的,虚无缥渺的东西,它是不依赖于物 质而独立存在的,是第一性的,心理意识 决定着物质,是物质的本源;而一切物质 都是第二性的,是由心理派生的,是心理 的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适应
剌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感受性改变的现象叫适应。

例如人将手放在热水中,起初觉得很热,但不久热的感觉逐渐减弱,这就是皮肤对温度的适应现象。

视觉的明适应和暗适应现象是人们都曾感受过的,暗适应可以使人在微光下提高感受能力看清周围事物;明适应可以避免强光对眼的伤害。

大部分感觉都有适应现象,但各种感觉的适应速度和程度有很大差别。

温度觉、压觉适应很快;嗅觉的适应速度也比较快,但有一定的选择性,有些气味适应较快,对另一些气味则较慢;昕觉的适应不太明显而痛觉则很难适应。

适应可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适应的一般规律是持续作用的强剌激使感受性降低,而持续作用的弱剌激使感受性增高。

感受性水平适应性调节的生物学意义是很明显的,它可以提高对弱刺激的觉察能力,并在超强刺激下防止分析器过分兴奋,使人能够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与环境保持平衡,这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具有积极作用。

(二)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剌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c这是同一感受器中不同刺激效应的相互作用的表现。

对比分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两个剌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同时产生的感觉之间的对比叫同时对比。

例如把一个灰色小方块纸放在黑色背景上看起来灰色显得亮些,放在白色的背景上则显得暗。

物体的明度不仅取决于物体的照明及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而且也受物体所在的周围环境明度的影响。

颜色也有对比效应。

物体的颜色会受到它周围物体颜色的影响而发生色调的变化。

如将灰色方块纸放在绿色背景上,看起来灰色纸块带有红色,放在红色背景上则看起来带有绿色。

颜色对比在背景的影响下,向背景的补色方面变化。

在纺织业、印染业、室内装饰、衣着等方面应考虑视觉对比的影响。

在工业生产中,各种机器设备、管道等的表面颜色设计,都应考虑到对比现象。

例如,机器设备的表面,采用浅灰、浅蓝或浅绿色,可以和墙壁的颜色调和,减弱对比,以减少视觉的疲劳。

机器的重要操作部分则采用淡黄、白色或红色,加强对比,便于识别,以提高工作效率。

如两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觉器,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时的对比叫继时对比。

在冷水刺激皮肤后,微温的水就会感到热,吃苦药之后喝口白开水也觉得有甜味,都是继时对比的例证。

感觉对比可以增强感觉之间的差别,使人更好地区分不同物体。

对工作中关键部位加强对比可以提高效率,防止差错,对次要事物减小对比可以减少视觉的疲劳。

(三)感觉的相互作用
指一种感觉在其它感觉的影响下发生感受性的变化。

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不仅决定于对该感受器的直接刺激,而且还决定于同时受剌激的其他感受器的机能状态。

在一定条件下,各种感受器的机能状态都有可能发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例如,视分析器感受性可在弱的音乐昕觉影响下提高,在强的马达噪音影响下降低。

又如咬紧嘴唇或紧握拳头,会感到身体某一部位的疼痛减轻一些,而强烈的声音剌激可使牙痛得更厉害。

在红光照明下的物体看起来比在蓝光照明下的大些。

味觉、嗅觉和平衡觉等都会受其他感觉的影响而发生某种变化。

例如食物的颜色和温度会影响对食物的味觉。

摇动的视觉形象会使平衡觉破坏,产生呕吐现象。

各种感觉的相互作用的事例很多,影响的结果可以使感受性增高或降低。

其中的规律尚未十分清楚,一般的趋向是弱剌激能提高其它感受器的感受性,而强刺激则产生降低的效果。

(四)联觉(synesthesia)是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可以算作感觉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表现。

最常见的是视昕联觉,尤其是色昕联觉较易出现,即昕到一种声音会引起一种色觉。

通常是低音引起深色觉,高音引起浅色觉。

颜色刺激也容易产生联觉。

如红、橙、黄等颜色类似太阳和烈火的颜色,往往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这些颜色被称为暖色。

蓝、青、紫等色,与蓝天、海水、森林的颜色相近,使人感到凉爽甚至寒冷,被称为冷色。

此外,红、橙、黄等暖色还能引起接近感,有向前方突出的感觉。

利用这些颜色装饰房间,可使宽大的房间在感觉上变小。

冷色的效应正好相反,它们能产生深远感,有向后方退入的感觉。

这些颜色能使狭小的房间在感觉上变大。

不同的颜色能引起不同的心理效应,在建筑设计和环境布置等方面应当考虑联觉。

医院病房可根据联觉对不同病情起有益的影响。

研究证明,淡蓝色可引起凉爽的感觉,对高热患者有益;黄色可刺激食欲;绿色对心
理活动有缓和作用;而玫瑰色能使抑制、消沉的情绪振奋起来。

工厂车间的色调选择也应考虑色觉的联觉现象。

在余热较多的车间内宜用冷色,使人产生凉爽的感觉,可以起到辅助降温的作用。

(五)感受性的发展与补偿
感受性代表感觉的能力。

它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靠后天的生活经验而发展成熟的。

因此,人的感受性不仅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暂时性的变化,而且能在个体实践活动和有意训练中获得提高与发展。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实践不同,人的各种感觉的感受性发展各异。

由于职业的训练,可使某些人的某种感觉的感受性明显高于一般人。

例如,染色专家可以区分40~60种灰色色调,这是未经过训练的人绝对达不到的。

丧失某种感觉能力的人,由于造应生活的需要,可以在生活实践中发展其它健全的感觉来弥补。

如失去听觉的人,它们可以凭着振动感觉来欣赏音乐。

盲人有高度灵敏的昕觉、触觉和嗅觉,还有敏锐的振动觉。

在街上行走时可凭借振动觉感受到障碍物。

美国女教育家海伦?凯勒(Hellen Keller),在2岁时因患猩红热而导致失明和失聪。

她虽然又盲、又聋、又哑,在自己努力和家庭教师耐心帮助下,以优秀成绩读完大学。

她手指的触觉特别灵敏,可以利用手指的敲击感觉和别人交谈。

许多事例都令人信服地说明在生活实践和训练中,一种感觉的感受性有了缺陷,可以通过提高其他感觉的感受性加以补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