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作业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作业2(第4—6章)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简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区别。
答题要点: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者说成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它包括事实、规则、发生的事件、个人的态度等。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
程序性知识也可以被称之为“技能”。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陈述性知识是“是什么”的知识,以命题及其命题网络来表征;程序性知识是“怎样做”的知识,以产生式来表征,。
第二,陈述性知识是一种静态的知识,它的激活是输入信息的再现;而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动态的知识,它的激活是信息的变形和操作。
第三,陈述性知识激活的速度比较慢,是一个有意的过程,需要学习者对有关事实进行再认或再现;而程序性知识激活的速度很快,是一种自动化了的信息变形的活动。
2、简述原理学习的主要形式。
答题要点:原理学习的两种基本方式:例—规法和规—例法。
例—规法指在教学中先呈现一系列例证,让学生从例证中概括出原理。
规—例法指先呈现要学习的规则,然后用例证来说明规则。
在实际教学中,例—规法和规—例法两种方式经常结合在一起使用,何时使用何种方式,要根据原理的特点、原理与学生认知结构的关系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来选择,但无论使用何种方式,都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原理,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原理的理解与记忆。
还要鼓励学生把原理用于实践,检验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促进概念学习都有哪些条件?
答题要点:概念学习就是学习把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集合在一起并冠以一个名称,把不具有此类属性的事物排除出去。
促进概念学习要充分考虑概念获得和运用两个环节,还要考虑影响概念学习的因素,具体来说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提供概念范例(能够代表概念的典型事例,提供适当范例有助于学生掌握概念的主要特征)。
(2)利用概念间的联系构图。
(3)消除错误概念。
(4)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4、简述影响原理学习的条件。
答题要点:有效地进行原理教学,可采用以下六个步骤或者说要满足六个条件:第一,使学生知道通过学习能懂得可以应用该原理来做什么。
第二,用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重新陈述或回忆已经学会的组成该原理的那些概念,从而为引出新原理做好准备。
第三,用言语提示的方式引导学生将组成原理的那些概念以适当的次序放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原理。
第四,以提问的方式来要求学生说明这个原理的具体实例,并对其回答给预反馈。
第五,通过合适的问题,要求学生做言语的陈述。
第六,在学习原理之后,提供间隔复习的机会,呈现一些新的实例,让学生回忆并说明这个原理,使学习的原理得到良好的保持。
5、程序性知识学习有哪几个阶段构成?
答题要点: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
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从陈述性知识转化为自动化的技能的过程,它主要由三个阶段构成。
1.陈述性阶段。
在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首先要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来获得。
学生首先要理解有关的概念、原理、事实和行动步骤等。
2.程序化阶段。
经过大量的练习和反馈,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学生能将一个个产生式形成产生式系统,将各个行动步骤联合起来,流畅地完成各种活动。
3.自动化阶段。
随着进一步的练习,学生最终进入到自动化阶段。
在这一阶段,操作的准确性和速度均得到了很大提高,表现为纯熟的技能,不需要提取有关操作步骤的知识。
6、简述模式识别程序和动作步骤程序的学习过程。
答题要点:模式识别学习是指学会对特定的内部或外部刺激模式进行辨别和判断,其主要任务是学会把握产生式的条件项,这一任务一般通过概括化和分化来完成。
概括化是指对同类刺激模式中的不同个体做出相同的反应,而分化与概括化相反,它是指对不同类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的过程。
概括化需要在同类刺激中抽取出共同的特征。
分化需要找出的是两个以上刺激间的差异。
动作步骤的学习是指学会顺利执行完成一项活动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动作步骤首先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来习得,然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转变成程序性知识,而这一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程序化和程序合成。
程序化是指将动作步骤从陈述性知识的表征转换成程序性知识表征的过程,程序化之后执行某个动作不再需要提取陈述性知识。
程序合成是指把若干个产生式合成一个产生式,把简单的产生式合成复杂的产生式。
程序合成一方面减少了产生式数量,因而缩短了激活时间,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工作记忆的负担,使复杂动作步骤更为流畅。
7、简述动作机能和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
答题要点:动作技能,又称运动技能,指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利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动作技能分成相互联系的四个阶段:1.认知阶段,也称知觉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理解学习任务,并形成目标表象和目标期望和目标期望。
2.分解阶段。
在这一阶段,传授者将整套动作分成若干分解动作,都学习做初步尝试,逐个学习。
3.联系定位阶段。
在这一阶段,重点是使适当的刺激与反应形成联系并固定下来,整套动作联为整体,变成固定程序式的反应系统。
4.自动化阶段。
在这一阶段,一长串的动作步骤程序已联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已巩固下来,各个动作相互协调似乎是自动流出来的,无需特殊地注意和纠正,技能逐步由脑的低级中枢控制。
总之,动作技能的学习需要从领会动作要点和掌握局部动作开始,到建立动作连锁,最后达到自动化。
8、学生元认知发展有哪些特点。
答题要点: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与控制。
元认知不是人天生就有的,而使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1.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元认知是个体在学习中随着经验的增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2.从他控到自控。
3.从不自觉到自觉再到自动化。
4.从局部到整体。
二、案例分析题(10分)
案例:某中学的班主任王老师通过学习,认识到学会学习是未来社会存在的第一需要,于是,他在自己的管辖班级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与实践,在班级大力倡导“学生掌握学习方要闭气单纯获得一些知识更重要、更受用”的理念,开设专题讲座,从理论上反复全面地讲述各种学习方法,并对学习方法讲座的学习进行理论考试。
一个学期结束了,这个班的同学对于各种学习方法能够倒背如流,但整个班级的各门课程的考试成绩不仅没有提高,而且部分学生的一些事实性知识较多的课程比如历史课的学习方面还出现了倒退现象。
请结合所学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对王老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分析。
答题要点:从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学习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
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
1、何谓陈述性知知识,如何促进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答题要点: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者说成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它包括事实、规则、发生的事件、个人的态度等。
要促进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就必须对陈述性知识的获得过程、实质等作充分的了解和分析。
陈述性知识的获得是指新的命题与命题网络中的有关命题联系起来进行贮存的过程。
而陈述性知识的提取和建构都通过激活的扩展来完成,提取是从检索的线索向需要再现的命题扩展,建构是从检索的线索向有关信息进行扩展。
在陈述性知识的获得过程中,学习者在进行精加工的同时,还要对新信息加以组织。
陈述性知识是通过信息加工过程所获得的,根据信息加工过程,可以将学习区分为九个不同的阶段,把每个阶段的心理活动看成是学习的内部条件。
与之相应,教学过程也可划分为九个阶段,各阶段的教学活动是影响学习的外部条件。
九个阶段的学习与教学活动是:注意、期待、回忆已知的有关信息、对新信息的选择性知觉、编码、检索与反馈、强化、反应与保持、保持与迁移。
这九个阶段是连续的和必须的,但在教学中有些阶段会组合在一起,因此可将这九个阶段归纳成三大段,前三个阶段为学习的准备,中间的四个阶段是知识的获得与作业,最后两个阶段为学习的保持与迁移。
促进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一方面要在这三大阶段中进行,另一方面,又因为陈述性知识的各个阶段又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基本的条件具体,是(1)把握好课堂教学的速度;(2)使用表象;(3)使用类比;(4)使用典型例题;(5)组成知识系统等需要加以注意。
2、试分析动作机能和智力技能的区别和联系。
答题要点:动作技能,又称运动技能,指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利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动作技能主要是借助于骨骼、肌肉和相应的神经过程来实现的。
智力技能指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它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因素,其中抽象思维因素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
智力技能是一种按照客观的、合理的、完善的程序组织起来的认知活动方式,是一种内隐的智力操作,没有明显的外部动作。
智力技能的本质特征就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是构成技能的两个子系统,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第一、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区别。
(1)活动的对象不同。
动作技能是属于实际操作活动的范畴,其活动的对象是物质的、具体的,是可以被观察、被感知的。
而智力技能的活动对象是头脑中的映像,只能在大脑内借助于内部言语内潜地进行,只能通过映像的变化来判断其存在,具有隐藏性。
(2)活动的结构不同。
动作技能是系列动作的连锁,不能省略。
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实现的,因而可以高度省略、高度简缩,甚至难以觉察到其活动的全部过程。
(3)活动的要求不同。
动作技能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一套刺激—反应的联接,而智力技能则要求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第二、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联系。
一方面,动作技能经常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是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逐步脱离外部动作而借助于内部语言实现的。
比如,写作这种智力技能就是在书写等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另一方面,智力技能往往又是外部动作技能的支配者和调节者,复杂的运动技能往往包含认知成分,需要学习者智力活动的参与,手脑并用才能完成。
3、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答题要点:智力技能指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它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因素,其中抽象思维因素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
智力技能是一种按照客观的、合理的、完善的程序组织起来的认知活动方式,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必须了解学生智力机能的形成阶段,并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要求、特点有针对性地促进智力技能的发展。
培养智力技能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形成条件化知识。
智力技能形成的关键是把所学知识与该知识应用的条件结合起来,形成条件化知识。
即在头脑中储存大量的“如果……那么……”的产生式。
学习知识的同时,要把握该知识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促进学生形成条件化知识,在教学上一是编制产生式样例题,学生进行样例学习;二是向学生呈现与实际生活背景相似的知识,提高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可检索性和应用性。
第二、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产生式知识必须经过练习达到十分熟练的程度,甚至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才能变成一种心智技能。
第三、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训练。
言语活动有利于避免学生思维的盲目性,帮助学生寻找新的更佳思路,能引发执行的控制加工过程,使注意集中于问题的突出方面或关键的因素,促使问题解决的成功率更高。
此外,教师还应注意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融洽的课堂心理环境,使学生喜欢、愿意和敢于言语表达。
第四、要科学地进行练习。
练习是促使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必要条件,智力技能要通过练习形成,练习的效率受很多因素和条件制约。
要使练习取得最佳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做到精讲多练。
其次,练习形式应多样,注意举一反三,促进知识学习的正迁移。
再次,练习要适量适度,循序渐进。
4、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策略。
答题要点: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目标,主动地运用与调控元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
它强调学习者能够积极激励自己拥有与调用适当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
学习者要进行自我调节学习,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能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2)能够意识到自己拥有的学习策略并确信它对自己学习的价值;(3)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自我调节学习的行为。
(4)具有为自己学习的意识、愿望与动机,并把学业作为一个积极的过程去探究、追求与享受。
在倡导学习策略与学科知识相结合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应该做到:第一、教师要唤起学生有意识的自我监控。
即要求学生以个人、小组的方式分析自己的资料,帮助他们以自我监控的结果为基础,设置目标并选择策略,让学生负起学习的责任。
第二、教师可以通过演示自我调节和策略选择的方法程序,教给学生自我调节的技巧。
例如,展示自己使用的过程监控表格;对策略进行选择,并对结果进行评价;根据所得的结果进行评价。
第三、教师要鼓励学生实施自我监控,以达到改进自我调节策略的目的。
当学生的自我调节策略看似没有奏效时,教师的支持会对学生继续使用自我调节策略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5、论述学习策略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答题要点:学习策略教学是指系统的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途径和策略,使学生最终学会学习的教学活动。
学习策略教学中的策略并不是指向某种具体的方法或要求,而是一种抽象性、一般性的方法。
学习策略教学中要遵循以下六个原则:
1.过程性原则:就是要让学生有机会体验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同教师所呈现的学习策略加以比较,有意识地改进和优化自己的学习策略。
2.训练性原则:指教师在进行学习策略教学时,必须事先设计好训练内容,根据训练内容,为学生提供有助于策略学习的示范和足够的练习。
3.分解性原则:这是学习策略教学的关键性原则。
具体指在学习策略教学中,教师为了明确指点和解释某种策略的意义、功能、使用条件和使用程序,必须把完成某一学习任务的完整思维过程分解为几个阶段,总结出每一个阶段中的最有效学习策略并最终帮助学生把所有的有效策略加以概括和总结。
4.一体性原则:指学习策略教学必须与具体学科的学习内容相结合,并且能根据学习者的实际特点和个别差异性有针对性地进行。
5.迁移性原则:在学习策略教学中,必须“为迁移而教”,做到条件化、熟练化。
教师在教学习策略的同时,要向学生指明学习策略的使用条件,要注意不能把条件限制得过死,要考虑策略性知识在尽可能广泛的条件中的运用;要给学生提供一般策略在学科中运用的实例,并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将一般策略运用到各门学科之中去,进而达到灵活熟练地迁移。
6.效能感原则:学生应当清楚地意识到一份努力、一份收获,还要有信心学好学习策略,树立学习策略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教师要促进学生使用学习策略,会让学生感到运用学习策略进行学习会有更大的收获。